电视购物主持人

2024-07-22

电视购物主持人(共12篇)

电视购物主持人 篇1

1 电视购物主持的出现和发展

随着现代商业和传媒业的不断发展,符合现代大众生活需要的“无店铺”购物消费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和接受,作为世界零售产业的第四次变革的电视购物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需要具有更加全面的文化素质。储备大量的知识,提高节目主持能力,熟练掌握节目主持技巧,这样才能够游刃有余地主持节目,主持人形象才能更加鲜明和丰满。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文化素质。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才能对党的方针政策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只有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才能对自己的专业水平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提高,从而提高主持节目的水平和技巧,进而提高节目质量。一个主持人若只会投机取巧,那就只能是个“花架子”。只有全面提高文化素质,在主持节目时才能做到四平八稳,胸有成竹。

树大根深,方能枝繁叶茂。作为一个节目主持人,尤其是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需要使自己有更加广泛的知识面和更大的阅读量,才能使自己的提高有一个可靠的知识基础。前苏联戏剧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自己几十年的表演创作中,通过对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几十年的创作经验的总结归纳,最终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表演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表演元素名词,使之用于教学和理论分析。而作为一个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也同样可以借鉴和运用一些表演元素,将表演和主持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在主持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目的。

在对文稿的播音主持中,我们经常会通过想象和情景再现的方式将自己融入文章之中,从而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感情色彩,而在主持电视购物节目中,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感情色彩,在一些时候,肢体动作甚至会比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例如,购物节目主持人在介绍商品时“扭动手机”与“银行卡比较”等方法,其实都是一种在主持中表演的体现。一个成功的主持人在屏幕上的形象应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2 对电视购物主持的素质要求

湖南电视台“欢乐购”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刚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表示,电视购物节目的特点一般为直播,节目时间较长,所以非常考验主持人的水平,在讲解过程之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必须仔细去推敲构思。只有把商品的每个细节都讲到,且讲到点子上,才能让人信服,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由此看来,一档成功的电视购物节目除了默契的团队配合及主持人要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外,从“形”到“神”,从“外在”到“内在”,影响因素还有很多。

我们称主持人是一个“杂家”,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同样,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被称为“购物专家”,既然是“专家”就要对所销售的产品的闲逛内容有所了解,如销售手表,就需要了解产地、功能、鉴别方法、保养护理等,如果表盘有宝石,还需要了解珍珠、钻石、玛瑙和翡翠等知识,以及这些珠宝的颜色、成色、光泽和纯度等一系列知识。例如,在一款以股市行情为卖点的手机的电视营销中,我们除了要对手机的性能等相关知识了解外,还要对股市的一些术语信手拈来。不仅如此,电视购物主持人还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心理专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语言的驾驭,调整现场气氛。

3 电视购物主持的形象设计

在形象设计中,有一组特别的数字“57385”,在第一印象中,穿着、发饰、化妆等占57%,个人体态、举止、气质占38%,其次占5%的是涵养、语言魅力。作为一个电视主持人,每天要面对广大的受众,尤其是电视购物主持人,如何赢得电视观众的喜爱,使其愿意收看节目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陈刚所说,什么商品配什么眼神、什么动作、什么着装、什么形象就成了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销售3C产品的主持人我们着装比较成熟,举止比较稳重;销售家居产品的主持人着装就要贴近生活富有亲和力;而销售珠宝等奢侈品的主持人就要高贵但不媚俗。

4 电视购物主持人的发展前景

电视购物节目在中国的前景市场是非常广阔的,在给中国的电视观众带来新的生活体验的同时,也给新一代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新的挑战。电视购物节目作为一个以电视媒体依托,向观众详细介绍商品信息为手段,最终产生购买行为为结果的电视服务节目形态。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节目中,主持人对商品的特点、优点、性能和用法进行详尽地介绍,在观众和厂家和媒体之间的连接点就是被称为“购物专家”的主持人。由此看来,只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厚的积累,过硬的专业素养,对电视媒体非常熟悉的一类“全能型”主持人才能胜任这一工作,而这一类主持人也有其独特的形象、气质、语言特点和魅力。

摘要:本文将运用举例论证法阐述此类型主持人的语言特点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电视购物节目,推动此类节目主持人的创新。

关键词:电视购物,主持人,语言表达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吴郁.主持人思维与语言能力训练路径[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电视购物主持人 篇2

民生新闻激烈竞争,导语抓住观众无意注意心理是关键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目前,一般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的产生和维持,不是依靠意志努力,而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对那些强烈的、新颖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它往往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产生。无意注意的引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刺激物,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和运动变化;其二是人本身的状态,需要和期待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条件。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需要个人的积极性和意志努力。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说,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也是最有效的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在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

观众收看电视新闻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是为了娱乐。为了这两个目的,观众可能会有意注意,也可能会无意注意。在电视新闻竞争不激烈的情况下,观众为了获得信息或娱乐,观看节目可能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持有意注意。但在大众媒体能够提供海量信息和多种形式娱乐的今天,电视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各电视台为了争取高的收视率,纷纷开设民生新闻,观众对节目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随时可以遥控选择。因而,对每一个具体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来说,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就需要有效影响他

们的无意注意。影响观众的无意注意是培养起忠实观众群的入口。为了保持稳定的收视率,民生新闻栏目应该尽量把观众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最后有效地转化为有意后注意。况且,作为一种电视节目,电视民生新闻也具有线性传播的特点,加上这种新闻主要以主持人口头播报而不借助于图象来报道新闻导语,因此,新闻导语能否抓住观众的无意注意心理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观众无意注意关照下民生新闻导语的创新

民生新闻主要是用电视手段为老百姓提供有用信息,用电视化语言讲好老百姓的故事。所以,民生新闻导语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口语化的叙事语调,来体现出和观众的亲切和接近。但除了这些基本因素外,要能真正吸引受众的无意注意,民生新闻导语的写作和主持要求还有:

1.导语内容突出新闻事实的新奇性和独特性。新闻事实的奇特性能够充分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能很快唤起观众的无意注意。比如湖南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的《毕业证问题》导语:“文凭更不是闹着玩的”,“湖南城市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几十位同学拿到了一张叫他们看不懂的文凭。”报道反映了该专业的学生本来应该是四年在校读书获得的毕业文凭,但是毕业证书上面只写了两年。报道的导语不说学生拿到的是什么样不合理的文凭,而只说是叫他们看不懂的文凭,向观众卖了一个关子,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理,观众一听马上就可能被吸引过来,他们也就被迫继续看下去。

民生新闻导语还需抓住新闻事实的反常性来突出报道,引起观众的好奇心理,抓住他们的无意注意。又比如湖南卫视《晚间新闻》在报道一村官告镇官的新闻中,开头的导语是:“祁东县白鹤铺镇镇政府很想不通,他们居然被下面一个村的几位村委员给告了,更想不通的是,那几个村委员,竟然还告赢了。”本来上级管下级,但是今天下级把上级政

府告了,而且官司打赢了,这应该是比较离奇的事情,观众一听,马上想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村委又是怎么把官司打赢的。

2.在导语中以问题设置悬念。民生新闻多采用故事化、煽情化和悬念化的新闻叙述。它的导语常常并非清楚地交待五个w,而是如讲故事一样地设置出一种悬念。

民生新闻主要是报道一些社会新闻和市井新闻,加上主持人用大白话“讲”出来,巧妙地设置悬念,可以激发读者的观看兴趣,吊起受众的胃口,吸引住观众的无意注意,使人欲罢不能。如2006年8月19日南京电视台《直播南京》一则关于游客与旅行社发生纠纷的新闻导语:“到了周末,原本可以好好地出去玩一次,但是昨天14名游客与旅行社发生冲突,不肯上车。这14名游客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报道先说周末本可以高高兴兴出去旅游了,但是这里却有14名游客不肯上旅游车外出,原因是什么呢?主持人巧妙设问,观众心生疑惑,欲知事实如何,只好静听下面仔细道来了。这样的新闻导语就能很快抓住观众的无意注意。

3.扩大和深化新闻事实与观众的利害联系。由于当前民生新闻大多只停留于报道社会新闻和市井新闻上,因而有些题材显得琐屑、浅薄,颇受社会诟病。本来民生新闻抛弃了时政新闻的宏观视角,从微观的角度来报道市民身边发生的或与市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这些报道出来的话语可以是一部分市民关心的新闻,但更应该多反映市民普遍关心的话语,报道与大多数市民有利害联系的新闻,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民生新闻的小视角,大情怀。此外,主持人对微观的社会新闻或市井新闻报道时,不能够就事论事,或局限于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报道。应根据观众的现实需要,从大多数市民的利害相关性上寻找切入口选择新闻导语,这样能够引起观众的无意注意。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观看并引起不同群体和层面的观众的关注,民生新闻导语有时还需小题大作、但有时候又要大题小作。小事实可以引出大利害关系或多层面利害关系,也可能大事实变成小利害关系或大利害关系变成小利害关系。根据当前我国民生新闻报道的情况,主要的是如何把小的利害关系变成大多数市民关心的大利害关系。

一些国外记者常常善于把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与普通读者联系起来,设法点明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如:

——你的财产税终于减不成了。

市议会昨晚决定,保持税收率不变„„

——(美)威廉梅茨《怎样写新闻》

这条导语中,作者刻意用了第二人称“你,并且提到与“你”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看上去似乎很遥远的新闻事实一下子就与读者的利益挂上了钩。读者读这条消息时,与其说是关心政府出台的新政策、还不如说是在关心自己的事。

比如中央电视台报道《南京冠生园:年年出炉新月饼周而复始陈馅料》的导语:“中秋节就要到了,去年的这个时候,南京、成都等地的一些消费者反映,他们购买的月饼发霉了,当时这些事情只是被地方媒体简单的报道了一下就不了了之。然而,我们的记者再对一家月饼生产厂家进行整整一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月饼发霉的背后,隐藏着更为触目惊心的事实。”新闻本来是报道南京冠生园的发霉月饼事实,但是在导语中主持人说这种事情还在其它地方都存在着,把一个点上事例加以扩大与大多数老百姓联系起来了。这样一来,新闻的价值得以放大,更加凸显出意义的重要性来。

电视节目主持人表情刍议 篇3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 副语语言 态势语 表情

表情是指人通过姿势、态度等表达感情、情意。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方式有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表情和言语声调表情;前两者即主持人态势语表情,后者是指主持人副语言表情。

由语音、词汇、语法组成的语言系统的有声形态是口语传播中最重要的交际形式,对其伴随性呈现的“副语言”和“态势语”也不可忽视;电视节目主持人一定要谨慎使用,否则,就会影响有声语言表达并给受众留下粗鄙无礼的形象。2012年年初,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节目主持人张绍刚与应聘者刘俐俐之间的沟通频出状况,笔者认为,17分钟沟通过程中所存在的五六次冲突,多应归咎于主持人张绍刚态势语及副语言运用失当。

一、主持人副语言表情失礼

副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表意语音现象,即附着在有声语言中的能表情达意的特殊语音现象。它由声音承载着语气、重音、停连、节奏等因素完成。如声音的高低起伏、轻重强弱,语流的快慢、连断,语气的色彩、分量,节奏的运动、变化,甚至包括夹杂在语流中的啜泣、叹息、笑声等。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认为,一条信息的传递效果,词语选择的作用占7%,声音的作用占38%,而态势语占55%。前两个百分比告诉我们,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不仅要听主持人说什么,还会听主持人怎样说,也就是从主持人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起伏、节奏、音域、转折、速度、腔调中领会其“音外之意”。副语言能使言语本身具有更多的感情色彩,从而揭示出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向的精微之处。如激动时声音高且尖,语速快,音域起伏较大,带有颤音;急剧的变调对比表达暴躁气质……尽管主持人张绍刚强调大家要“正常聊天”,但自己在发问、接话、总结时却常表现得不太“正常”。连续多次用“为什么”发问且语调为升调;在“做什么工作?”“在哪儿做翻译?”“这是兼职!”“什么特别好笑?”等多处提问与结论时所用的语气、语调欠适当,不仅不像正常聊天,倒有几分“审问”的意味;表达速度(尤其是接话速度)较快,有咄咄逼人之感;而“我很少彻底对一个求职者失去兴趣”的语气也明显透着情绪;两次用“稍等稍等稍等、一次用“各位各位各位”阻止嘉宾和应聘者的沟通则更显霸道与武断……正所谓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最体面的语言来表达,问题只在于思想是否丰富、语言是否和谐、比喻是否恰当、礼貌是否周到、时机是否适当。作为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副语言的恰当使用与其专业相关,也与其个人素养相连。

因为副语言是伴随有声语言而存在的,因而,在此不得不提一提本案例中主持人张绍刚有声语言表达中所存在的“选词”失当这一问题。主持人张绍刚在与应聘者刘俐俐的对话中直接用了“目光凶狠”“笑容狂浪”“愤怒”“攻击”等多个带有描绘性的形容词来形容应聘者刘俐俐;甚至直言“我很少彻底对一个求职者失去兴趣”“这就是我的态度”,这些言辞直接表达了主持人的态度和情绪。笔者认为,这是对求职者欠尊重,是主持人缺乏礼仪常识的体现,而这些言辞的选择也直接导致了主持人副语言的失礼。

二、主持人态势语表情失范

态势语是利用身体的姿态(表情、动作、体姿、身体空间距离等)作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辅助工具的非语言符号。电视之所以被称为“强势媒体”,是因为它能同时满足受众的视听要求。态势语表情既可给观众提供可视内容,又能增强有声语言的可信度,补充和强化有声语言的作用,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替代有声语言传情达意。

(一)面部表情语失宜

衡量主持人面部表情有四个标准:一是表情文明,要求主持人表情要有修养,讲礼貌。二是表情自然,要求主持人表情既要规范庄重,又要表现得大方实在,不虚张声势、装腔作势。三是表情美观,这是高层次要求;它要求主持人表情要优雅脱俗,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四是表情敬人,要求主持人不能失敬于人,要通过良好的表情来体现对他人的尊重。较之,主持人张绍刚在节目中的面部表情存在以下问题:

1.表情冷。面部表情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内心情感的直接反映,是心理状态的自然表露。人的面部表情主要表现为眼、眉、嘴、鼻、面部肌肉的变化。它主要由脸色的变化、肌肉的收展以及眼、眉、鼻、嘴的动作组成。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情做到文明与自然这是基本要求,而美观、敬人则是高层次标准。观视频,我们不难发现,主持人张绍刚在主持过程中,表情单一,以冷脸示人为主,咬唇动作较多,有时甚至呈茫然甚至生气的表情。正因为这一系列的表情,从而诱发了应聘者从“不满”到“不屑”到“蔑视”甚至到最后有些“敌视”表情,而应聘者这一系列的表情变化又引来了主持人的质问与否定。

2.眼神散。主持人张绍刚表情存在遗憾,最大原因很可能是忽略了眼神运用的价值或眼神运用不当。有几种眼神电视节目主持人须慎用:大睁着眼睛面对观众或嘉宾,一眨不眨,给人以呆滞或者夸张之感;目光散射,或频繁眨眼,给人以有声语言内容失真之感的同时也显得不够礼貌;目光游移不定,显得缺少诚意;交流不看沟通对象,直接失礼……以上四种描述都可从主持人张绍刚脸上找到。凡此种种仪态失当,无不折射出主持人内心真诚缺席。因为礼的核心是尊重,当有了敬人之心,才会有包容,有了包容才会面有愉色。

(二)主持人动作失礼

主持人动作包括体姿(行、坐、站等)和手势。主持人动作要与有声语言协调,与整体协调,与情感表达协调;要雅观自然,忌拘束僵化甚至低劣。

从节目中可知,主持人站姿是随其情绪而发生变化的。之初是平和的,但随着场上交流氛围的变化,其站姿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当主持人感觉轻松时,其站姿大方自然得体;当主持人感觉应聘者的语言有冲击力时,他开始双手抱臂,呈自我保护与拒绝态势;当双方矛盾越发明显时,主持人的站姿已呈逃离状……主持人手势也是我们应该多关注的表情点。在该节目中,主持人手势变化较多??——双手自然垂放、单手前伸、双手抱臂或单手护胸、手抚头(脸)、手置于裤口袋、掌心向下、掌心向下食指指地……从礼仪角度来说,除前两者外,后几种手势均是失礼的。还有耸肩,长时间手臂僵持……

衡量动作的社会客观效果有四个层次——信息层次、感情层次、态度层次、行为层次。把这些动作放在当时的语境中解读,双手抱于胸前暗示合上心门,不愿合作;手抚头这可理解为主持人有迷惑感,不能理解沟通对象;耸肩则传递着言不由衷、夸张等情绪;手置口袋则传递着不愿交流、无所谓甚至无视对方存在;掌心向下左右移动表否定;食指指地有命令与强迫之嫌;在“灭灯”解释时,还出现了空间侵占暗示……笔者以为,以上罗列已经影响了节目沟通中的信息传递,不利于节目多方的沟通;也暴露了主持人张绍刚在节目中的部分情绪和态度倾向,影响了节目的顺利推进。

三、电视节目主持人改善表情效果方略

电视节目主持人不表情不可能,表错情更闹心。如何改善电视节目主持人表情效果便显得尤其重要。

(一)学会倾听

倾听,指接受口头和非言语信息,确定其含义和对此作出反应的过程。要想别人成为自己的听众,主持人首先要学会倾听。

顾名思义,倾听是倾身而听,倾听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美德。在倾听过程中,对主持人的体姿要求是面对并稍微倾向当事人,身体姿势开放并放松,要有良好的目光接触。在心理上则要求主持人不只是倾听当事人的言语内容,而且也要注意当事人非言语行为并辅之以适当的提问。不同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具备的倾听水准不一样。第一层次是“听而不闻,心不在焉”;第二层次是“选择倾听”;第三层次是“听见而已”;最高层次是“积极思考、解读对方”。

能达到最高倾听层次的主持人往往能做到适当地使用目光接触;对沟通对象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均保持注意和警觉;容忍并且不打断;使用言语和非言语表达来表示回应;用不带威胁的语气来提问;解释、重申和概述沟通对象所说的内容;提供建设性反馈(言语和非言语);展示关心的态度,并愿意倾听;不批评、不判断;敞开心扉。而低层次倾听的倾听者则打断沟通对象;不保持目光接触;心烦意乱,不注意沟通对象;对讲话者不感兴趣;很少给讲话者反馈或根本没有反馈;改变主题;做判断;谈论太多;自己抢先;给不必要的忠告……

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节目中语言表达重要,表情也要,但倾听比之更重要,因为倾听是高效表达的前提。

(二)学习礼仪常识、参与礼仪训练

“说话艺术最重要的运用,就是与人交谈”(冯恕,1996),通俗地讲,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就是与听众说话,这种具有特殊性质的说话要达到好的效果,除了有专业知识,艺术表达外,还不能忽视礼貌礼仪。在亿万观众面前,主持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被人关注。举止优雅,谈吐文明,会被观众接受赞赏,而任何一个不文明、不文雅的行为或粗鄙言语,都会引起观众的不适。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要维护自身形象,塑造高雅气质,体现文明礼貌和品位格调,还需要适当学习礼仪知识、参与相关态势语表情训练。

首先,电视节目主持人要重视礼仪常识的学习。很多电视节目主持人都知道语言艺术是电视节目的关键,是专业程度的体现,但往往容易忽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应具备的基本礼仪常识。礼仪的核心是尊敬,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尊重节目,尊重嘉宾,尊重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只有有了这种恭敬之心,才能在言谈举止上有礼的呈现。其次,敬意要通过适当得体规范的仪态来表达,所以电视节目主持人要有意识地加强仪态训练,让礼与仪水乳交融。

(三)敢于创新与突破。当一个主持人形成一定风格之后,的确有难以突破、超越的困惑。但笔者以为,即便是量身定做的节目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主持人要根据节目的细节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风格。不断着意创新,才能使节目与自己的主持风格水乳交融,才能使节目和主持人相得益彰。当然,对已形成的风格作突破、创新都非易事。首先,主持人对自己过去的风格与新进节目要求,要有清楚的认识,即在观念和态度上首先要有理解,要保持平和。第二是要敢于尝试。尝试就是创新的开始。陈鲁豫曾做过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节目主持,但她后来走出了播报的模式,大胆尝试了讲述新闻的方式,用说话的语气叙述新闻,并加入自己的观点。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在中央电视台工作40余年,担任过新闻、专题、综艺等各类重要节目的播音与主持工作。撒贝宁主持《今日说法》《大家看法》,也主持《大家判案》《拍案惊奇》,有时还会在央视的其他节目中露露脸,比如《开心词典》《欢乐中国行》,如今竟有了“综艺小天王”的美誉。如果他们仅以一种风格去适应所有类型的节目,无疑是无法成就今天的他们的。

综上所述,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不仅是节目表情达意的极好辅助,也是节目主持人文化修养,综合素质的体现。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主持中不仅要严格遵守电视语言表达原则,还要注意个人礼仪与公共礼仪,努力将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完美结合,达到提升业务素质,提高节目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郁.主持人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黎运汉.公关语言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

[3]宋婷婷.态势语——高效教学的“无声利器”[J].新课程(教

电视购物主持人 篇4

一、电视购物节目带动电视购物主持人的发展

随着电视购物节目的火热开播, 很多电视台都在积极的招聘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 诚意极高, 但却仍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电视购物节目的主持人, 在整个电视购物产业中并不是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为在商品的促销中, 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知名度、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但是, 通过对很多购买者的口头调查中就可得知, 大多数的购买者都是听了主持人的竭力介绍、推荐和保证后, 才买下商品的。由此可见, 购物节目除了需要源源不断的商品供应商, 更需要的就是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

二、我国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的现状

由于电视购物是在近几年才开始慢慢走向正轨, 购物主持还算是个新兴的产物, 目前, 这一行在拥有大好前景的同时, 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第一, 主持人缺乏经验。目前, 很多电视台的购物主持都是直接从本台的主持人里选拔出来的, 或是应届的大学毕业生, 他们都没有主持购物节目的相关经验。

第二, 主持人缺乏个性。在符合购物频道整体风格定位的基础上, 主持人因介绍商品的不同而呈现出的差异、因个人性格差异而呈现出的语言表达方式、沟通方式的差异等是可以的, 没有必要刻意去模仿别人, 还是应该有自己的个性风格, 毕竟观众喜欢的是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仿重复。

第三, 主持人缺乏诚信。在节目现场, 主持人总是自称是自己的亲身体验, , 但这种“亲身体验”的真实性到底有多高?受众会因此对整个电视购物节目, 甚至对整个媒体失去信任。

三、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的专业性把握

一名优秀的购物主持人只具备主持人应有的素质是不够的, 由于购物节目的特殊环境和内容, 就要求购物主持人要有对本行业更专业性的把握。

(一) 主持人要熟悉商品、把握观众心理

受众对购物节目中商品的了解主要是通过购物节目主持人对产品性能、特性以及使用方法全面综合的介绍而得来的。所以说, 主持人对于商品的熟悉程度直接决定了主持人的表现、商品的销售状况以及受众的认可度, 甚至有时需要更为专业化的常识和技能作补充, 这就要求购物主持要像专家一样, 了解产品的一切功能。

(二) 快速的临场反应能力

在主持的过程中, 看起来滔滔不绝的介绍好像很简单, 其实是有技巧的。讲产品卖点时不能超过三个, 因为通常观众只能记住两个。在卖数码产品时为了宣传某款手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拨打, 包括摔过之后。而试摔后却真的摔裂了, 那么这时, 作为主持人该如何解决这样的突发状况呢?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虽然外壳摔裂, 但仍不妨碍拨打。”主持人用这种转移视角、以产品其他优点来遮掩不足的方法, 既处理了棘手尴尬的境地, 又巧妙的从侧面宣传了产品的耐用性。所以说, 电视购物节目, 尤其是直播的购物节目, 主持人的专业性、灵活应变能力是至关重要、备受考验的, 这不仅需要平时丰富的经验积累, 还需要有超强的反应能力。

(三) 诚信最关键

电视购物节目品牌的发展过程, 同时也是主持人的成长过程, 二者相伴相生, 可以说一荣俱荣, 一毁俱毁。作为一名购物节目主持人, 一定要讲真话、讲实话。一名好的电视购物主持人在推荐每一款商品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自己是在对商品本身的品牌质量清楚的情况下推荐的。如果只是为了赚钱盈利, 在还没有了解商品品质的情况下就将其介绍给观众, 在介绍推销时讲话就不能理直气壮, 并且观众如果得知被骗, 购物节目也将会永远的被观众所抛弃。所以, 欺骗观众一次不难, 但第二次呢?还会有机会吗?像前一阵的“劳诗丹顿”手表的广告, 虽然主持人的风格很受欢迎, 但其信誓旦旦夸口的南非真钻只不过是成品低廉的人造玻璃。这件事被曝光以后, 就看不到那几位夸夸其谈的主持人了。日后如果那几个主持人再出现的话, 观众也一定不会再相信他们了。

另外, 对购物节目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而言, 无论是利用明星, 或者新人来主持节目, 都应该考虑到主持人可能产生的强大的社会效应。如果运用不好, 定会适得其反, 给频道带来巨大的危机, 让商品的销售一落千丈, 甚至一蹶不振!当然, 如果运用得当, 这种效应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商机, 给商品的销售锦上添花。

四、结论

电视主持人自我介绍示例 篇5

大家好!

我叫刘畅,刘畅的刘,刘畅的畅,幼年时曾作过很多色彩斑斓的梦,当个播音员、或者当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我最大的梦想。于是,我利用一切机会学播音,练演讲,说相声,打快板,表演舞蹈,主持节目。我参加爸爸所在部队的春节文艺晚会,我表演的快板书绕口令受到战士们的热烈欢迎。我深深的知道,作一名合格的播音员或者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件非常不轻易的事情,成长的道路上会有成功的喜悦,但更多的是失败的沮丧;会有收获的幸福,但更多的是耕耘的艰辛。但我有勇气、有决心往面对这一切。于是,今天,我站在了同学们中间。我和在座的同学们一样,渴看展翅高飞,渴看将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发挥才华的更广阔的天地。我想,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未来的四年里,由各位老师的倾情传授,我们一定会有一个无穷美好的未来,

我的家乡是湖北省的省会——美丽的江城武汉。亲不够的是巍然屹立黄鹤楼,看不够的是晴川芳草鹦鹉洲,唱不够的是长堤画廊展美丽,爱不够的是东湖碧波荡温柔。

故乡不仅美丽,而且深邃。挥却世纪的风烟,掀开岁月的史册,美丽的江城,孕育了多少民族的精英、革命的先辈;谱写过多少传世的诗章、不朽的赞歌。在她的身边,辛亥革命的钩刺挑落了封建君主最后一顶皇冠;在她的胸前,无产阶级的铁锤迸出罢工怒潮的钢花铁火。浩浩荡荡的长江啊,是中国近代革命史最权威的见证。看不尽那里沧桑的叠映,讲不完那里历史的厚重,那截江流曾载走多少不屈的呐喊,那片土地曾沉没多少不死的英灵。那里曾飘走惆怅万千的孤帆远影,那里曾响起捣毁帝制的激烈炮声。那里的人民曾倾城出动,和祖国一起迎来新生;那里的人民曾布满豪情,欢呼改革大潮澎湃汹涌。今天,那里的大地已是硕果累累,那里的蓝天已是万里碧空,那就我可爱的家——武汉市武昌城。

各位老师、同学们!我的叙述,可使您跃跃欲试?我的描绘,可使您心情激动?欢迎您到我的故乡做客,欢迎您往游览江城的美景。

电视购物主持人 篇6

【关键词】主持人;话语;收视;魅力;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500-01

一、 要勇于创造与众不同的主持风格

有些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总是循序渐进,循规蹈矩,让节目在进行的当中难以产生亮点和冲突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节目的可看性,从而就丢掉了众多的观众。“共同语言”是主持人与不同群体受众之间进一步深入和沟通的渠道。这就在客观上对主持人的机敏反应和沟通的技巧带来考验。在话题的延伸和话语空间的掌握方面,主持人应注意两点:

(一) 主持人要善于从不同的事件中和话题中找出两点和冲突点

例:奥普拉主持节目时最为出色的技巧,就是不会随意打断嘉宾的谈话,但是她能对最恰当的事迹做出最恰当的总结,或者提出最恰当的问题。非常明确地抓住问题的核心,十分易于回答。在以往的节目中,一位叫珍妮卡的小女孩十分不满意自己的容貌,甚至因此失去了自信。在她讲述的过程中,奥普拉只是微笑着注视她而没有发表言论,等珍妮卡讲述完后,奥普拉说道:“我在珍妮卡身上看到了我自己。当我比珍妮卡还小的时候,我很讨厌自己的鼻子。我要告诉你的是,你天生就是这样的,珍妮卡。我曾经在自己的鼻子上夹一个夹子以使它看起来更挺拔,因为我觉得那样会好看一些。”

奥普拉巧妙的总结将节目引向节目即将讨论的话题———女性的自信问题,同时又不露痕迹地安慰了刚刚发言的珍妮卡。

(二)要善于发现嘉宾的心理关键点,从而深化和突出节目的主题

例:在一期“肥胖父母的肥胖子女”的节目中,有一对母女都超重,但是母亲成功减肥了,而女儿则没有。在 节目制作时制作人感到了母女之间的不合,但却没说破。回到现场,奥普拉直接切入主题,第一句就问母亲:“你是不是觉得和女儿出去很丢脸?”这是事先没有准备的问题,那个母亲显然是楞了一下,在沉思良久后点头。母亲的这一举动令女儿泪流满面,她马上大声叫起来,称母亲从来就没有承认过这个事实,虽然她心里早已经知道。这一句话的说出,开启了母女二人的心灵闸门,使二人情绪方面得到极大的宣泄,同时也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和真实性。

以“一句话”的力量推动谈话内容和质量上的提升,这一过程中,足以证明主持人在节目当中,敏锐的观察和应变能力之重要性。看准最恰当的时机说最恰当的话,可以让一档节目产生与众不同的收视效果。

二、 营造独特的舞台

随着近年来资讯的发展以及新的文化和节目形态对于传统节目模式的冲击,观众的收视品位也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产生了更多的需求。这就对主持人的表现力、应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出更高程度的挑战。

(一)关注时事,解构社会万象

“时新性”和“热点性”是保障一档节目“收视寿命”的关键,懂得抓住最新的热点话题和流行风潮,也就实现了增强节目可视性的第一步。当然,利用“热点焦点”对它进行“二度创作”,对于节目的选题和内容而言,起到的则是“锦上添花”的效果。至于效果的明显与否,其重点就在于主持人是否有过人的观察力以及敢于颠覆和再创造的勇气。抓住“天时”的同时,是主持人要懂得用怎样的方式去演绎和包装它,从而使之锦上添花,融会于自己的风格当中。而莱特曼的独特风格用他所说的一句话即可概括:在我看来,没有什么事是不能拿来开玩笑的。

(二)善于用环境表现主题

在一档节目的成功元素中,营造独特和吸引人的氛围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尤其在娱乐综艺类节目当中,如何去营造独特有趣的氛围,更是对主持人能力方面的挑战。除了主持人本身的口才和应变能力之外,更应该有勇于打破客观环境和选题定位常规,表现出特立独行的一面。尤其在客观环境已被定式化的情况下,用看似荒诞不经的言行举止诠释节目主题,将使节目的基调“风生水起”。

三、用真实俘获观众

主持人与观众关系的理想状态,就是让观众因为“迷恋”上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由此而爱屋及乌地锁定了他所存在的任意一档节目。而主持人应为这份“观众缘”付出的,就是把观众当知己,极力把自身打造成为在语言、举止上都能充分表现出“知己”感的“大众情人”形象。这种形象上的养成,不需要矫揉造作,同时也无需自我完善,而应该吐露真实。让受众与主持人之间,在嬉笑怒骂的玩赏品味同时,感受到彼此的“平等感”。用带有缺陷的真实和幽默取悦大众,并不是真正的哗众取宠,恰恰是一种“催眠”大众的智慧。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代言人,其个人魅力的展现和主持艺术的展现,将会成为观众接受节目的出发点和关键点。这就要求主持人要具备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察言观色能力和善于创新、打破常规的能力,主持人在成功吸引到观众之后,就要多为观众考虑、多为节目考虑,积极充实自己,从而塑造专属于自己的主持风格和主持艺术。

参考文献

[1] 曹丽丽.论如何成为有个性特色的电视节目主持人[J].华章, 2013,04:279

电视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篇7

有人认为, 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 不是表演者, 不需要表演, 否则会显得画蛇添足、不伦不类。也有不少人认为:主持人要被多媒体炒作, 全方位包装, 扩大影响;表演只是塑造形象、树立品牌的一个手段。在演播室, 主持人积极调动各种恰当的态势语言, 诸如主持表情、手势、动作、眼神以及适宜的有声语言, 诸如表演时的语气、节奏、重音停连等技巧, 对所要表达的信息进行集中、补充和评述, 从而达到生动传神、妙趣横生的传播效果。两种观点, 孰是孰非, 尚无定论。

笔者身在主持一线, 深知在特定情景中确实需要主持人具备较好的表演才能。表演能够帮助主持人更好地完成节目录制, 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其实, 从整体上来说, 一档栏目的价值、成败, 或者说一位电视主持人的形象塑造,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在整个栏目运作中良好准确的角色意识以及在这种意识支配或指导下所进行的表演活动。

主持人不是报幕员, 在信息传递的基础上, 它更像是表演者。国外的有些理论家把媒介中人物的所有活动都称为表演, 即使是新闻报道也不例外。所有的信息传播者都是借助媒体这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的一颦一笑:所有的动作都只是让受众的视听效应增强, 以引起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的信息“海量传播”, 视像泛滥, 主持人如果没有个性化的语言, 就只能是汪洋里一滴平凡的水, 这样的“水”是很快就会被蒸发掉并且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当今社会是信息经济社会, 一切都纷纷掉进了市场经济的海洋, 主持艺术当然也不例外。中国传媒业看似平静, 其实平静的表面下有一股“潜流”, 即传媒业的改革。为适应改革, 在市场大潮中锻炼并成长起来的传媒人, 正在构建未来传媒业的基本框架。这种框架的稳固和美观, 除了编创人员的努力外, 主持人的功用显得尤为重要。电视台要想赢得市场, 必须要有“拳头栏目”;电视栏目要想赢得观众, 必须要有出色的主持人;主持人要想收获精彩, 必须要有角色意识。只有具备良好角色意识并准确表演的主持人, 才能和编创人员共同努力, 真正树立电视品牌, “营销”成功, 取得市场。那么, 主持人怎样才能具备良好“角色意识”, 从而进行准确表演?

1 认识自我

有些人对客观刺激相当敏感, 不需多次刺激。问题是把握不住分寸, 缺少控制。一旦感情上来就让其任意泛滥, 不从作品本身出发, 而是以‘我’为中心, 不能自拔。另一种情况, 就是我们所说的热水瓶现象。感情挺丰富, 也挺真实, 但往往只是热在心里, 不善表露, 仅停留在自我陶醉阶段, 不懂得将内心视像通过声音有效传递给受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其实, 主持人不仅要倾心感受, 情动于中, 还要善于将这种出自内心的视像达于声。

2 改变感受

主持人不是说教者。不能居高临下, 要认识到自己更像是一个演员, 能根据不同的栏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目的去塑造不同的形象。改变不只是形象上的, 就意味着服装、发型甚至动作, 都不是第一位的, 而应该是感觉上的——跟着感觉走。残酷一点, 有时主持人甚至是带着“镣铐”去跳舞, 因为主持人更多的时候追求的是一种与整档栏目的“和谐共振”。只有你的表演与节目的整体风格以及传达的目的和受众的需求和谐一致时, 才能引发共鸣, 才会有更高的价值、更深的内涵。任何时候, 在思想上去注重形象、去寻找感觉, 主持人才不会“作茧自缚”, 才不会和尚似的“念经”, 毕竟主持的本质还是说话, 是沟通与交流。

3 要找专业院校人士辅导

俗语说得好“隔行如隔山”, 但隔行不隔理, 只要用艺术的眼光去“观照”一切, 艺术的各个门类之间往往曲径通幽。只有用表演的眼光去看世界, “角色”才能无处不在。主持人还要找一些表演老师上形体、台词和表演等课程。要突破自己、解放天性, 要学会观察、积极参与, 要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娴熟地去驾驭节目。

4 追求效果

“在西方传媒定义里, 主持人意味着一种职业权威和个性力量。作为传播者, 宣传有的放矢, 深入人心尤为重要。要求传播者要与受众融为一体, 以“有人来听”为基础, 成为“有人要听”。

主持是一门综合艺术。“主持人站在生活的大舞台上, 生活化并亲切化地向受众去说长道短, 言谈仪表经过加工和提炼后, 选择那些最真善美的部分展现在观众面前。表演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表演, 是一种非角色的表演, 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也是更加有效与观众沟通的载体和桥梁”。一个出色的节目主持, 肯定会表演得“天衣无缝”, 越是有主持经验者, 越是让观众看不出有表演痕迹。

5 把握住度

“在美国喜剧中心频道有一个曾经获得艾美奖的栏目《天天播》, 虽然主持人与正常的晚间新闻栏目的主持人一样, 播报的是政治新闻, 但是没人会把它们当作真正的新闻来看, 因为主持人总以搞笑编排和滑稽语言来播报, 所以不论他谈论的是多么重要和严肃的事情, 大多数观众都不会信, 而往往只是会把它当作娱乐节目来看来取乐”。

演员“表演”的往往都是“别人的生活”, 而主持人却是永远“表演”自己。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态度, 主持人必须要始终去把握和拿捏主持的节目的角色分寸, 并为所主持的角色做出适当的定位。

当然, 凡事都要有个“度”。表演味不能太浓, 那样不符合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要求, 由此, 主持人进行表演也要注意分寸。有些人在镜头前放不开, 在生活中却是一个激情无限的人;有些人在荧屏上过于夸张、收不住, 在生活中却拘谨、刻板……对于一名真正热爱播音主持工作的人来说, 这种镜头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 都不是落差, 而是一次激发潜能的机会, 能让自己受到压抑的能量, 尽可能爆发无限的威力。

希望更多的主持人具备良好的角色意识, 表演到位。同时, 相信随着传媒资源的整合和用人机制的进一步搞活, 更多具备表演素质的人才进入主持天地, 中国的荧屏一定会变得更加异彩纷呈。

摘要:主持人作为电视形象代言人受到强烈关注。如今受众审美需求日益多元, 欣赏品味日益提升, 对其更为挑剔。然而某些电视台, 无任何新闻素养和主持技巧者客串新闻主持;社会知识匮乏者担纲评论员;不懂历史背景者“胡侃神聊”文化……真是让人心忧。其实, 从整体上说, 栏目价值成败和主持者的形象塑造,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者在整个栏目运作中良好准确的角色意识及其支配或指导下所进行的表演活动。主持人更多时候追求一种与整档栏目的“和谐共振”。只有表演与节目的整体风格以及传达的目的和受众的需求和谐一致时, 才能引发强烈的共鸣, 才会有更高价值、更深内涵。

关键词:电视主持,角色,表演

参考文献

[1]吴郁.主持人思维与语言能力训练路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2]曾素萍.主持人的角色意识和表演.声屏世界, 1999 (7) .

[3]王炯.论从演员转型成为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中国戏网, 2009.

[4]刘云丹.浅谈主持与表演创作的相通点.中国校外教育.

[5]祁博, 薛为.论节目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剧作家, 2011 (4) .

[6]陈锡初.主持人节目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篇8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现存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电视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电视台主持人是否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主持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频道的收视率和人们获取信息的准确性。然而, 纵观我国的广播电视圈, 尤其是周围的许多地方广播电视台, 角色错位的现象最为普遍。很多贫困地方由于自身经济比较落后, 招聘的主持人没有专业的主持技巧, 经常在主持过程中出现一些语病或错别字等, 这直接违反了新闻高效、准确的特点, 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一定的困扰, 为了避免这种不良现象一直延续下去, 对主持人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我国电视新闻主持人角色定位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 希望能给影视业的发展带来帮助。根据我国目前新闻主持的情况可以看出, 许多电视台的主持人并未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正确地位, 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导致许多地方的电视台主持人角色偏差现象较为严重。以下是我国电视新闻主持人角色的主要现存问题及其原因:

一、主持人自身思想较平庸, 没有丰富的创新能力

一名优秀的新闻主持人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专业知识的具备可以让你在主持的过程中散发独特的风采, 提升自身的魅力, 能让更多的观众接受新闻信息。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 类似于朱军、白岩松、汪涵等主持人能在新闻界盛名多年, 这主要是基于他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对事件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在主持界有很多人只是凭借外貌就登上各大卫视的主持舞台, 这种优势往往是一时的, 自身的素质与涵养才是一个主持人的最大优势。

创造力是作为一名电视新闻主持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能力, 因为丰富的创新力能够帮助他在该行业中有稳定的职位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目前电视主持人在该方面的表现却不容乐观。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习播音和主持的人数在不断剧增, 我国社会中的主持人数也不少, 但是据统计, 具有创造力的主持人除了中央频道之外却少之甚少, 很多主持人连基本的构思节目、主持方式都了解甚少, 平时的主持方式都趋于模式化、程序化。经过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可以得出,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主持人的整体素质过低。我国许多地方频道没有专业的主持人, 他们将原来播音员的人称及语调进行细微改变而使之进入主持人的工作岗位, 这类人没有专业的主持知识。

二、相关的管理体制较为落后

某个行业要想在众多领域中脱颖而出, 首先必须要有严格、正确的管理体制, 因为它是决定该行业发展的先决条件。目前, 在我国的许多电视台工作部门内, 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缺陷, 比如许多电视台在招聘主持人的过程中不严格按照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进行择优筛选, 而是以有关系的人优先, 这些人缺乏专业技能, 上岗之后不能很好地胜任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另外, 电视台对内部员工的管理不严格, 许多人在日常工作中随意交换岗位的现象较为频繁, 使主持过程中出错率增大, 其间不乏有报错信息或是语言表述错误等现象。

三、电视新闻主持人缺乏个性

现如今, 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 电视台加强了对电视新闻主持人改革的深化, 极力追求主持人语言的个性化, 但是现在的电视新闻界, 很多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方式还是沿用传统, 并未吸引到观众, 而且制约着电视新闻的发展。

新闻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 通过他们向社会传递着来自不同生活领域的新闻事件, 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告知观众事件的表象, 而且向观众传递正能量。若是电视新闻主持人定位不准确, 对社会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深化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改革势在必行。

四、提高主持人自身的专业素质,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专业的电视新闻主持人, 首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电视台在日常工作中首先要注重对主持人专业知识的强化, 将各大高校的教授融入我们的改革中, 尽可能提供专业的教学人才资源, 开设不同种类的辅导班或讲座, 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 有必要时可以分批让地方的主持人与中央台的主持人进行面对面交流, 互相传递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取长补短。其次, 要注重对该类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他们在工作中多总结其特色, 从而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主持方式和新闻播放形式。

五、加强管理体制,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制度的创新为改革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只有拥有完备的管理体制、拥有良好的工作氛围, 工作效率才能得以提升, 相关电视台必须加大管理力度, 为主持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一, 招聘过程中要严格把关, 尽量避免近亲上岗的现象, 在对主持人进行审核时, 要对其专业的主持技能和知识有详细的了解, 可以从该面试者的播音、面对临发事故的应急能力、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考虑。第二, 明确内部人员的工作任务, 为每位主持人安排适合他们的岗位, 做到一人一职, 并且严格职守自己的工作范畴。第三, 为主持人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 方便他们为主持做准备。

小结

电视新闻主持是众多电视节目主持中的核心, 我国相关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 对主持工作进行总结, 严格制定管理体制, 同时主持人要了解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对自己的角色有正确的定位, 以便为我国的影视业发展奠定基础。相信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究过程中, 电视新闻领域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在持续稳定中前进。

摘要: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当今社会, 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越来越发达, 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对新闻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早在许多年以前, 电视就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 并在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下一直蔓延到世界的许多领域, 它从很早以前的黑白屏幕样式逐渐过渡到了当今社会中流行的液晶电视, 同时电视节目的种类也增加了许多, 人们可以从电视中看到国家最近发生的事情, 这不仅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而且为其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另一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现如今, 电视台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 不断地改革创新、推陈出新, 不仅争相报道独家新闻, 而且广泛吸纳各种优秀、个性化的播音员, 在这种形势之下, 具有优良主持技巧的电视主持人越来越成为电视台的需要, 如何培养高技能的电视主持人成为我们每个人应该考虑的话题。

关键词:电视新闻,主持人,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陈振, 杨浩.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1月.

[2]唐英.论电视文化传播与人文精神的弘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第27卷.2006年.

[3]胡运芳.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汇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浅析电视主持人的魅力构成 篇9

关键词:主持人,魅力构成

1“完美”的怪圈

随着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迅猛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 对于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年轻的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时候, 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成为某一节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是我们发现:有些节目主持人可以赢得观众的瞩目, 甚至成为堪比影视明星、大众竞相追逐的“名嘴”;而更多的节目主持人却总是默默无闻。我不仅发出这样的疑问:同为节目主持人, 境遇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呢?这就不禁让我们陷入这样的思考:我们不用再回答“究竟是节目成就了主持人, 还是主持人成就了节目?”这样两难的问题, 我们也同样坚信一个节目主持人的成功肯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节目的外部策划包装到节目的播放时段, 从观众的审美诉求到主持人的个人素质都是一个节目主持人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我们同样相信一个节目主持人对于一档节目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 电视节目类型是可以复制和模仿的, 但是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和魅力却是无法复制的。开播于1996年的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可以说家喻户晓。当然, 这个栏目的成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即《实话实说》是中国第一档谈话类节目和电视节目有限有关。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这档节目的主持人崔永元在很长时间内成为这一栏目吸引观众关注的决定性因素。也正是基于此, 对于主持人个人因素的研究才显得如此重要。

2 问题的提出

“个性魅力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获得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也是一个节目主持人的艺术生命力所在。一个缺少个性魅力的主持人, 是不可能赢得接收者更多、更久的关注和喜爱的。”[1]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于主持人的定位是不允许有个性的展示, 这从大陆主持人出现的时间就可以看出, 很长一段时间播音员与主持人都是被当作党的喉舌的形象出现, 与个人相关的任何信息都是缺席的。即使是今天, 我们依然可以从《新闻联播》主持人的选拔和主持风格中窥探一二。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今天的中国, 特别是中东部地区所呈现出的消费文化的景观已经让我们逐渐认识到:用以往的审美标准来审视今日的中国主持人已经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观众与节目本身都对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有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很显然, 个性魅力作为成功主持人重要因素早已是学界的不争事实。但是这种要求立刻让我们进入一种新的禁锢——“完美”的审美怪圈。

暂不论我们已经熟悉的以李咏、毕福剑、张越等央视节目的名嘴, 单就最近几年在国内地方媒体中几位相貌“另类“却备受观众好评的曹可凡、孟非来说, 便可以说明问题。例如, 199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1995年调入东方卫视担任职业主持人, 1998年还担任《飞越太平洋》栏目制片人的曹可凡, 如果单从传统主持人的选拔标准来看, 踏入主持人这个行列基本是不可能的, 医学专业出身, 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播音与主持的专业训练, 但他却是一个备受观众和业界好评的主持人。还有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 主持过的节目《南京零距离》《绝对唱响》《名师高徒》《非诚勿扰》的孟非同样也是如此。很难想像, 一个高考落榜、在深圳四处打工流浪, 之后又在印刷厂当工人的他日后能成为一名著名节目主持人。如今, 其备受关注程度以至于出现所谓的“孟非现象”。所谓“孟非现象”, 网络上是这么认为的“关于孟非受欢迎的程度, 只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就够了。有一次, 夫子庙一带发生火灾, 当时路过的一个女孩儿拿着数码相机立刻拍下了经过, 等到别的媒体记者赶到, 火早就熄了。南京城的十几家主流媒体愿出高价索买照片, 那个女孩子只说了一句话:“这照片我只给《南京零距离》, 只给孟非。”孟非与《南京零距离》的迅速火爆, 很快引起了国内不少媒体的关注。《南方周末》甚至拿出专版联合全国各地的专家对“孟非现象”进行了研究。值得一提的是, 在孟非最当红的时候, 《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时间曾通过台里的有关领导, 想把孟非拉到央视工作, 一切工作做通后, 却被孟非婉言谢绝了。他说, 他只选择适合自己的。2004年初, 喜讯再度传来, 孟非被评为年度“中国最新锐十大主持人”之一——这十大主持人中, 除了孟非, 全是央视名嘴!这足以证明, 孟非, 这个打工出身的主持人, 已不输于他这个行业的任何人了”。[2]

从以上这两位节目主持人的成功, 我们不难看出, 一个节目主持人的魅力或者能够赢得观众喜爱, 并不取决于传统意义上拥有一张赏心悦目的适合“上镜”的相貌, 而更多地取决于主持人由内而外所释放出来的魅力。

3 真、善、美的三元错位与主持人的魅力构成

很显然, 这一个问题, 国内研究学者早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相关的学术专著有俞虹教授的《节目主持人通论》、陆锡初教授的《节目主持人概论》。以及关于播音与主持艺术相关专著中都对于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和个人魅力展开论述。特别是在专著《节目主持人通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中的第五章和《综艺娱乐节目主持概论》 (中国传媒大学) 的第三章中都就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展开论述。与此同时, 在各类学术期刊中, 诸如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魅力构成因素的文章更是比比皆是。通过阅读这些专著与论文, 我对学者关于主持人的魅力构成进行了概括。一般而言, 主持人的个人魅力是与基本素质是相辅相成而又相对独立的。关于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学界的普遍共识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是一个成功主持人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而个人魅力是主持人成功的制约性因素。在对于主持人个人魅力的阐释中, 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或者是从主持人外在形象、风度气质、知识修养、语言把握等层面的内在协调统一是一个主持人个性魅力的所在。

上述结论的得出看似将此问题解决, 实则留下了很多令人困惑的地方:这种结论的得出存在一个大的前提条件:真、善、美的统一是我们长期以来遵循的审美标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同样是不可撼动的标准。我们暂且不论节目主持人是否能够做到如此的完美, 即使是做到了, 观众是否认同这种完美的节目主持人呢?或者说这种“神”的化身是否能“红”呢?难道我们对于“和谐美”作为节目主持人魅力构成的审美标准出了问题?或是主持人的魅力所在另有奥秘?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于主持人魅力的深层审美结构的认识。我以为, 关于主持人应该是“和谐美”的审美判断是可以认可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和谐”是真、美的统一, 还是真、善、美的错位?

笔者观点是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来自于“和谐”美, 而主持人自身的真、善、美的三元错位才是一个节目主持人的真正魅力构成。也因此, 我们看到了以李咏、毕福剑、张越、叮当、韩乔生、孟非等为代表的名嘴中的另一道风景。单就节目主持人的受欢迎程度而言, 就足以让我们重新认识和审视节目主持人的审美标准。

参考文献

[1]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 (修订版)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1) :128.

[2]百度百科“孟非”.http://baike.baidu.com/view/1251416.htm-fr=ala0_1.

电视节目主持人叙事方法探究 篇10

一、“主持人”一职的历史缘由

在世界广播电视史发展中, “主持人”一职出现于美国。中国最早设串联、互动的“类主持人”节目职位则是在品牌栏目《空中之友》当中。《空中之友》是一个面向台湾地区的广播, 1981年1月1日, 当新年的钟声还在回响之时, 宝岛千家万户的广播中便传来了一个名叫徐曼的柔美女声。她介绍自己的名字准确生动, “徐为双人徐, 而曼, 是罗曼蒂克的曼”。同胞们倾听着甜美的声线, 仿佛久别的老友亲切的呼唤, 真挚感人的话语仿佛是在同海峡彼岸的同胞坐在一起促膝谈心, 从这天起, 徐曼每天同台湾听友“见面”, 向宝岛同胞传递着祖国母亲的消息, 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大政方针, 与海峡对岸的朋友一同分享人生, 探讨社会, 畅想祖国的未来, 切身帮助同胞寻找身在内地的亲朋好友。回答海峡两岸听友的信件和来电, 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朋友, 电波中的知己, 需要时的陪伴。而正式提出“主持人”一词是1983年中央电视台《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中, 赵忠祥明确介绍自己“我是主持人, 赵忠祥”。自20世纪90年代初, 中央电视台领衔各个地方卫视, 主持人如同雨后春笋在荧屏中大放异彩, 成为电视节目中与观众交流的重要传播环节。

二、何谓“主持人”

对于“主持人”这一艺术门类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 难有确切之说, 总的来讲, 在广播电视领域, 常规界定的主持人一词为在一档相对固定化的栏目中, 担任传播功能, 起到串联节目作用, 引导舆论收视导向, 同时具备控, 编, 采, 播等广播电视专业水平的传媒个体, 称为“主持人”。其中, 由主持人主导节目主题、走向甚至行使行政权力的节目, 称为“主持人节目”。

三、叙事方法探究

1. 界定角度

主持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学科, 涉及语言学、文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影视学等等诸多门类, 唯有逐一认知以上各个学科门类以及其内在联系, 才能更好的为本学科所用, 才能为主持艺术架构完整的完成系统。从而全方位的解读主持艺术产生——发展——变化——趋势这一系列过程。同时, 主持虽然以播音学为基础, 受其他学科的制约, 但又不能为某一学科所代替, 有其特有的本体形成规律和质定范畴, 对于其叙事性要从本体规律入手, 挖掘整理, 而后形成运用方式方法。本文将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主持艺术的叙事学方法加以探讨。

2. 前期准备

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的资料。搜集资料的方法多种多样, 翻阅史书、报纸、利用网络。主持人行业称为“杂家”, 须能够熟练运用各类传统媒体进行知识量的扩充。而在新媒体兴起的今天, 信息传递速度飞快, 每个社会人都是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主持人作为媒体中舆论的引导者要时刻把握住消息敏感度和观察力, 掌握信息世界趋势。

其次是要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主持人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语言面貌和副语言技巧外, 还要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采访能力、评述能力、编导能力。除此之外现今我国的电视节目大致可分为新闻节目、电视纪录片、娱乐节目、综艺晚会、生活服务等五大类节目。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有“一专多能”的业务能力, 即具备某个领域的专业水平, 以满足当今观众的专业化需求。

第三是要有“B plan”。“B plan”即为备用方案。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临时情况, 这就要求主持人进行即兴评述或现场发挥。而即兴发挥也是主持人叙事性的较高层次的表达。“B plan”要求主持人对所面对的情况有着极为深入的了解, 而绝非信口开河。除此之外, 大量的文化之势积淀、对新闻焦点事件的熟知、与社会民生的交互了解都可以帮助主持人在临时遇到突发情况时化险为夷, 顺利进行下一环节。因此, 即兴应对一方面来自于前期的充分预见, 另一方面则来自于长期的储备积累。

四、提升叙事意识。

当今对于主持人的叙事化表达标准无外乎专业性和交流感两点。如电视新闻节目, 从最开始的播报类转化为交流感更强的述评类, 也称“说新闻”, 这种从西方引用的主持风格一开始并不为中国观众所接受, 认为是一种口无遮拦的不严肃行为。而今天的电视荧屏充斥着“侃新闻”“rap新闻”等多种新闻播报形式, 这样风格迥异的叙事方式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兴趣,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收视。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利弊, 过于叙事化的新闻播报方式在吸引了大量观众收视的同时, 其传播发展中的问题日益涌现。突出表现在主持人对于叙事手法的运用之度的掌握不够精准, 常常为了调侃而调侃, 或更有甚者, 拿着严肃的新闻事件当玩笑, 起到了难以抚平的负面影响。叙事方式和风格的确定需要一个长期训练和定位的过程, 决不能哗众取宠。

五、明确叙事个体特征。

每个主持人都有其独特之处。我国现今对于主持人的培养也早已从从前的“人美声甜”逐步向个性化、成熟化转变。因此主持人应根据节目风格结合个人情况确定自我叙事风格, 继而形成稳定的表达特征。这种稳定特征可以帮助主持人树立形象, 提高辨识度, 确定未来走向, 甚至成为个人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的判定标准。董卿在主持晚会时表现出的独特的女性柔美、较高的内在修养和如沐春风的亲和力;崔永元在节目中机智诙谐的语言风格和个人化的独特幽默, 这些属于他们自己的鲜明独特的风格, 使观众接受并喜欢上了他们。因此主持人要注重自我叙事特征的培养, 具体来说, 要有适合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外在形象, 有健康向上的思维方式, 有符合节目的主持台风, 有得体自如的谈吐。同时具备有关于节目的专业水准, 能够为观众提供切实的价值性指导, 具有挖掘内容背景和深度意义的能力, 能够将观众心中所想进行升华与总结。总之一句话, 能够成为观众的代言人和醍醐者, 且有独特的辨识度。

广播电视作品同音乐、舞蹈、电影等艺术门类一样, 不只承担传播任务, 也是一门艺术。因此, 处于广播电视作品中的主持人即为艺术产品中的形成元素。从叙事性的角度来讲, 主持人是广播电视叙事的外化形式, 一切节目叙事化的行为都与主持人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随着传媒的发展, 单纯的片段化、碎片式的信息传播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具备深度挖掘内容, 广阔展现背景, 各种角度评说, 高度集中概括的叙事化风格已经成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需求。因此, 作为每一个参与广播电视艺术品创作的主持人, 要积极投身于叙事化的创作中来, 不做肉喇叭, 成为真正意义主持各类媒体的主导者。

参考文献

[1]张颂, 坚持规范化, 走向多样化——节目主持艺术中的语言态势[J].语言文字应用, 1997.4

[2]苏晓琼, 播音艺术与主持艺术札谈[J]现代传播, 1999, 4王建宏, 艺术概论[J].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9

[3]叶晗, 大学口才[J].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4]鲁景超, 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J].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3

[5]罗莉, 实用播音教程[J].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

[6]张书玷,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定位说[J].声屏学刊, 2000.2

[7]壮春雨, 节目主持人培育的要点在哪里[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3.2

浅析电视新闻主持人语态的新发展 篇11

多元化时代促进了电视节目的进一步繁荣,传播信息、普及知识、提供服务、娱乐大众,电视节目承担了丰富而多样的功能。在诸多节目形态中,新闻类节目依旧是影响最大的节目形态之一。电视新闻节目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媒体的竞争力和收视率。“新闻立台”成为许多主流媒体的共识。这一特点的形成是由电视新闻节目独特的社会作用和自身价值决定的。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电视节目的初兴到如今的繁荣发展,电视节目的改革浪潮不断。然而,作为最为敏感的电视新闻节目,改革的步伐一直小心翼翼。如果说,1993起《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节目的创建是新闻节目的破冰之旅的话,其最主要的意义就在于改变了电视新闻的语态即叙述方式。孙玉胜说:“始于1993年的电视新闻改革在理念上是从实验与电视观众新的‘说话方式’,也就是新的电视叙述方式开始的。”这样一批节目的兴起,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叙述态度更为真诚平和,对观众的意见更为重视和关心,从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电视观众中有口皆碑。如果说,九十年代的电视新闻改革尚处于改革开放背景中的话,那么,如今的电视媒体早已湮没在一片追求娱乐感的浪潮之中。电视新闻的改革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此背景中电视新闻语态该有怎样新的发展,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又一重要问题。

一、娱乐化背景下的困境

当下媒体时代,娱乐已成为一种霸权。《快乐大本营》《幸运52》《超级女声》《梦想中国》《舞林大会》《加油好男儿》……娱乐化的益智与真人秀节目此起彼伏,电视媒体娱乐化浪潮的泛滥,是整个社会娱乐化语境在媒体的延伸。在商业竞争激烈、社会分层加剧的今天,娱乐无疑成为一种市场语境中的精神寄托。正如美国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所提到的:“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在消费主义原则的支配下,娱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尽管这种娱乐不过是一种难以兑现的生活允诺,但是商业社会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的动机、态度。”在这样的生存语境之中,电视媒体无疑成为生产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的主要载体。各种明星轮番上阵,文化快餐一道接着一道,刺激着大众的感官,给予他们莫名的快感。不论是都市贵族,还是郊区贫民都卷入这场虚伪的游戏之中,欲望越膨胀,娱乐越疯狂。伴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娱乐因子正在广泛滋生蔓延,娱乐传媒正在呈现一体化趋向。娱乐正在改变传媒的形态,传媒正在实现娱乐的扩张。电视的娱乐化生存不是电视主动的选择,而是电视作为传媒为了实现受众需求满足的必需。如经济学家斯密所言:“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必然是消费”。电视生存依赖于生产,电视生产不能脱离最终目的的消费。在竞争形势影响到电视生存的时候,电视节目不再单纯表现为艺术创作,而是商品的生产制作。大众传媒需要还原大众情感需求,而大众需求对于电视来说就是消费需求。

于是,在道德的坚守与商业的追求、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平衡之中,媒体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电视新闻栏目在此间扮演的角色更为显著,体育与娱乐类节目,由于天然的远离政治,在娱乐化背景中显然较为适应。而作为新闻类节目,尤其是非纯商业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该如何实现这一转变,成为既形式新颖又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节目,成为一个紧迫而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我们前面提到的九十年代初期兴起的一批新闻节目,虽然在人性化表达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选材也更贴近大众生活,但在娱乐化背景下,那种正襟危坐的叙述方式,也越来越不受市场的宠爱。在此环境下,民生类新闻节目的大量涌现,因其贴近群众,如邻居朋友,把家长里短娓娓道来,成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新宠。但紧接着便有了一个更为紧要的问题:民生类新闻节目与传统的新闻节目相比,是否仅仅是选材的不同,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经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适应娱乐化背景的新的新闻形态,其带来的变化是颠覆性的,不但是一种新闻制作理念的变更,它把主持人推到了一种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与传统的字正腔圆的“传声筒”角色不同,主持人在对事件阐述与评论中,成为一名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传播什么文化,如何传播无疑是主持人底蕴、机智、幽默等素质的集中体现。“民生”带来的语态新发展,文化的表达和讲述的语态也往往成为一档民生新闻节目成败的关键。

二、“民生”带来的语态新发展

民生新闻的产生和繁荣,是娱乐化背景下电视媒体在社会与市场效益博弈中的妥协和新平衡。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除了题材的选择和选题的策划之外,民生新闻对主持人的叙述语态和讲述方式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讨论之前,我们不妨看看在此之前我们所经历的各种语态。可以说,在新中国新闻事业确立的同时,也确立了新闻播音与主持中的播音腔——体现在播音语言的特点上就是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它是新中国播音风格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在语言上的共性要求和方向。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播音腔的形成与阶级斗争的激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播音语调爱憎分明,生动有力,播音语态中强烈的政治色彩和宣教色彩成为共识,一口铿锵有力的普通话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专业标杆。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日趋开放的经济环境才逐渐把播音从神坛上请下来。播音语言的“自然、晓畅”被普遍认为是话语的本质形态。只不过当时的文化环境中,主持人的语态风格仍很呆板,官方口气抹煞了作为节目主持人文化表达的可能性。

在娱乐化的氛围中,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在内容上走向了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转变,不仅注重软性新闻,就是硬性新闻也要尽其所能去挖掘其中的娱乐化因素,从报道方式上加入大量人情味元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在这样一种新闻策划中,我们看看这些娱乐性的元素对新闻语态的改造。

个性化表达。娱乐时代,主持人的个性表达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一个有个性的主持人往往是节目成败的关键。例如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元元作为制片人和主持人,以极大的热忱,强烈的责任感,敏锐的眼光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又以刀子嘴豆腐心的热心肠和伶牙俐齿,在屏幕上讲述着一桩桩可称为“政府镜鉴,群众喉舌”的事。很快,这个贴近百姓的栏目,这个别具一格的主持人在北京电视台可以覆盖的地区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赢得了可观的收视率,在众多的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从她的节目中,不难看出元元策划构思节目的创新意识,主持驾驭节目的总体能力,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个性化的精彩评点,是元元标志性的语言风格。在这档节目中,她意识到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主持人“说话的分量”,于是在点评的话语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双管齐下,狠下功夫,有股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元元精彩独到、幽默俏皮的点评,京味口语,干脆利落的语言风格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赞赏。元元的简述与详说,评论与调侃,提醒与批评,摆事实与掰理不端架子,不失品位,语言中透露出关注和责任。说其点评精彩独到,既指观点的独到,也指语言风格的独特。元元主持人的定位有很强的平民意识,她坚持平民化观点,同时以自己开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短、平、快”的语言组合和明快的节奏附丽于京味口语之上,让老百姓于熟悉亲切的话语方式当中,又觉出现代气息的新鲜和蕴含其中的深长意味。元元的京味在用词和节奏上有一定的控制,并非越土越好,更不是昔日皇城百姓的慢条斯理!对某些一哄而起的不规范现象,元元讽刺中带有幽默!对国际新闻,元元也尝试着轻松调侃,其主观色彩中的立场并不发生偏移,与百姓笑谈时事的潇洒劲不谋而合。

噱头。新闻报道中大量噱头的加入,无疑与娱乐化的时代更为吻合。在新闻竞争激烈的今天,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却成为了全国身价最高的地方新闻栏目。在这档节目中主持人孟非不仅用专注的目光和近乎虔诚的心态去记录、报道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对他们充满质感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得以展现,而且在评述的过程中还极其注重噱头的运用,抖包袱、冷幽默、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过渡丝毫不显生硬造作,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扩展了新闻的视野,也使得观众在会心一笑中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孟非在节目中被观众看好,在于能将新闻说得有味道。一是对重要的有特点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二是开设“孟非读报”,给主持人表达自己思想的空间。“孟非读报”现在是《南京零距离》收视率最高的时段,其中直陈观点、不隔靴搔痒的态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我们要看到。噱头的运用并非空穴来风。娱乐化时代许多节目之所以看似热闹却得不到观众好评的重要原因就是玩笑的低级无聊。

三、改革与坚守

几十年来,电视所追求的“权威”和“大气”,被片面理解为它来源于新闻宏大、抽象的用词和播音员“庄重”的语气。居高临下的语态中保持着与观众的一种既定距离,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感。但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电视节目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需要社会文化语境的形成,也需要传媒人自身的努力和推动。而在娱乐化的时代氛围中,也并非所有的新生事物都是值得肯定的。娱乐文化虽然有利于整个社会个性的解放,但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媚俗、低级、无聊等都是新闻改革过程中应为我们所重视和避免的。电视新闻改革过程中,既要敢于迈开步伐,也要有所坚守。新闻从改变语态开始,其实质是要拆除横亘在电视和观众之间的界限和屏障。但也必须看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那种与意识形态、文化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相匹配的话语方式,仍然像“顽症”一般束缚着传媒人的思维和表达,陈旧的新闻话语依然盘踞在各种新闻节目中。正因为此,改变“语态”就显得那么迫切,而这仍必须从媒体人自身的观念变革开始。■

参考文献

1、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2003年,上海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 2005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美]波兹曼,《娱乐至死》,2004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色 篇12

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节目主持人首先应明确自己是国家与政府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代言人, 而不是纯粹个体性的行为, 不能在节目的制作和主持过程中随心所欲, 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因此, 节目主持人首先应是社会形象以及公众利益的代表。但同时, 我们又应强调主持人个性的确立, 倡导主持人职业共性与特定个性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千人一面的、没有个性的节目是枯燥乏味的, 是难以获得公众认同的。在这个有机的统一体中, 主持人的个性是融入电视节目的共性要求之中的, 也是通过共性的表现而凸显出来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点包括其个人气质、思想情感与审美倾向、语言风格。

主持人的气质特点

主持人的气质, 源于主持人既有的性格特征, 不同的节目主持人将自己的气质特点贯穿于节目之中, 使节目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主持人的气质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儒雅型, 即以举止的端庄、自然、典雅, 知识的广博和丰厚见长。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具有超凡的应变能力, 时常给人以知识的启迪, 其语言既不乏生动、含蓄和深邃, 又口若悬河, 娓娓动听。如:李瑞英老师的主持风格。

严谨型, 即以行为与谈吐的庄重和严谨著称, 其主持的过程以理性的阐释为主, 往往以论理的深刻、透辟, 以及逻辑的严谨取胜。他们的魅力在于其坚实的理论功底, 不多流露情感的色彩, 却善于将情感隐藏在理性之中。如: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老师的主持风格就颇有代表性。

恬美型, 即以表情的恬静, 语言的娴雅、温馨给公众留下美好的印象。这类主持人以女性居多, 她们富有青春气息和天然的活力, 与受众最为贴近, 易于沟通, 时常以情感的丰盈和诚挚使公众受到感染。如中央电视台的董卿、周涛就有此风格。

幽默型, 即以举止和语言的幽默、诙谐充盈于主持过程之中, 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他们不苟言笑却富有智慧的火花, 不居高临下却不乏精神的启示, 以其个人的魅力, 将人们带入一个风趣的、活泼的, 又具有思想深度的境界。如:李咏主持的《非常六加一》、毕福剑主持的《星光大道》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主持人的思想情感及审美倾向

主持人的思想情感及审美倾向在节目的主持中是尤为重要的。有的主持人在主持中表现出对文化和科学技术及其他知识的追求和探索, 显得典雅、不俗和充满神韵, 他们时常在对某一课题的探索过程中表现出对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和对大千世界强烈的求知欲望, 以及对自然和世界的挚爱, 引导人们沉浸在科学和文化的海洋中, 而使人们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

有的主持人在主持中表现出对社会真善美的向往和热爱, 以及对假恶丑的憎恶, 他们以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对真理的坚定信念, 不遗余力地伸张世间的真理和正义, 呼唤人类的良知, 显示出主持人的爱憎分明和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深情。

有的主持人在主持中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由衷的向往, 他们有时将生活中严肃的课题衍变为轻松的话题, 有时则以童稚表达出对于生活情趣的领悟, 有时则以幽默和含蓄, 透视出对生活的认知与见解。

主持人的语言风格

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是体现主持人个性特点更为突出的方面。言为心声, 语言的表达不仅可以实现交流的目的, 表现出个人对于客体世界的认识, 又可以通过不同特色的语言, 呈现出自身的个性与认识世界的方式。

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述是以说理见长, 不太强调情感的外露和对于语言的修饰, 主持人时常凭借自己的理论底蕴和知识结构, 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地分析事态的发展以及事物的本质, 其语言特点呈现出理性化、逻辑化, 具有突出的深刻性与严谨性。此类语言, 经常表现出思想的敏锐与睿智, 特别是在充满思想交锋的过程中, 更显现出思维的敏捷和精神的超越。

富有文化感的语言表述一般以纯朴厚重、气度雍容见长, 这类语言常常蕴涵着浓郁的书卷气, 语气温和、委婉, 富有磁性, 以对知识的把握, 彰显出城府的深厚和知识的魅力。在这类语言中, 时常不乏对遣词造句的不露痕迹的追求, 以及对词汇的造型和形象化的关注, 使语言表达的流程体现出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性, 呈现出音乐之美。而在语言的表述过程中, 又间或融入象征、拟人、双关、比喻等修辞艺术手法, 更能体现主持人的智慧与才华。

富有幽默感的语言风格则时常体现出风趣、诙谐的语言特色, 这类节目的主持人, 往往最能够反映出主持人的机敏与才智, 其语言的主要特点, 即时常以巧妙的比附、善意的嘲讽、欲扬故抑、旁敲侧击等语言技巧来赢得受众惬意的欢笑, 他们往往以巧妙、机智的语言, 时而将繁复、艰涩的问题转化为轻松、有趣的对话, 时而把受众从一个沉重和压抑的境地引导到和谐的氛围中。

概而言之, 主持人的个性是个人综合素质和人格的体现与浓缩, 它与节目的质量息息相关。为此, 主持人应当注重自身潜质的开发和对基本素质的训练, 以及对自身个性特点的总结和提升。同时, 电视台应使主持人的个性体现在节目制作的全过程, 即不论是在节目的准备阶段, 还是录制阶段, 或是剪辑阶段, 都应让主持人参与, 使之个性特色得以体现。这样, 才能使节目具有新颖和鲜明的特色。

(作者为郑州电视台天天美食制片人、主持人)

上一篇:不完备症状下一篇:情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