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与反思专题(共12篇)
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与反思专题 篇1
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电磁体的应用,认识磁与电的密切关系;
(2)通过演示实验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效应”;(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
(4)会用“安培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或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转换法在其中的应用;
(2)让学生学会用科学、巧妙的方法记忆和应用物理规律------“安培定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认识磁与电的关系,让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2)通过对学生进行“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中”的哲学思想教育,说明科学发现中“机遇”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难点] 安培定则
具] 干电池两节、导线、开关、大磁针、小磁针、螺线管、硬棒、漆包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巩固“磁是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磁与电有无联系?”
二、新课教学:
(一)磁与电的关系
1.2.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明确“磁与电有密切联系”。简述:历史上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进程
3.教师演示著名的“奥斯特实验”,请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以下问题:
1)给导线通电,观察到小磁针 偏转 ;断开电路,小磁针 不偏转 ;这个现象表明 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这个现象也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2)若改变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 改变 ,这个现象表明 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单根导线周围的磁性比较弱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教师提出: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磁场吗?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是如何分布的?(1)演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铁屑分布------实物投影展示
2)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着 磁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状态与 条形磁体 类似。
2.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1)提出问题: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2)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需要的器材及实验方法(a)器材:干电池、硬棒、漆包线、一个小磁针
(b)方法:通过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情况,来判定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
(3)学生进行实验,收集实验现象;教师巡视指导:
(a)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情况;(b)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情况(4)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a)按照小磁针目前指向,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
极,右端为
极。
(b)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指向 改变,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 改变,这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三)判定通电螺线管两端磁极的办法------安培定则(科学方法的巧妙应用)说明: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个手指弯曲方向跟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 N极------也叫“右手螺旋定则 ”
(1)例1:根据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判定螺线管两端的 N、S极;
例2:根据螺线管两端的 N、S极判定螺线管中电流方向。(2)练习(见课件)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
(1)复习课文(2)同步训练
P71-74
五、板书设计
1.“奥斯特实验”表明了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状与条形体类似。
3.学会用安培定则判定螺线管两端的 N、S极
电流的磁场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成功的地方主要有: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有所体现,本节要求的知识技能,通过奥斯特实验知道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分布相似;会判定通电螺线管磁极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等,学生都能够达标.本节主要的实验有奥斯特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极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采取小组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愿.在做奥斯特实验时, 对学生进行“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中”的哲学思想教育,说明科学发现中“机遇”的意义和作用,体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感到不足的是: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实验的器材比较缺乏,学生实验比较单薄.教师的情绪与学生的探究态度有待提高.
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与反思专题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探究活动知道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和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
2. 学会用安培定则判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二)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并体验发现规律的乐趣, 提高分析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2. 在分组实验中养成合作意识, 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体验电磁的联系, 激发学习的兴趣, 形成乐于探索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
难点:如何设计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教学资源
学生刚学完磁体与磁场。对磁体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感受电流及其周围的磁场是同时存在的且密不可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总结规律。
实验所需的器材包括:导线若干、开关、电源、小磁针、电磁铁、回形针、铁屑。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师提问: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 观察到什么现象?请思考为什么?
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演示。
生回答: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
师追问:小磁针是不是只有放在磁体周围才会受力发生偏转呢?其他物质周围存在磁场吗?
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实物:电话、收音机、电视、洗衣机等都用到了磁。
【合作交流互动探究】
(一)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师问1:有什么方法能判断电流周围是否有磁场?
学生交流讨论。展示:可以用小磁针靠近通电导体, 观察小磁针是否会发生偏转。
师问2:需要哪些器材?导线与小磁针的位置关系怎样?
生回答:器材有导线、电池、开关、小磁针;用电器导线与小磁针平行放置。
为了得到较大的电流, 让实验现象变得明显, 此电路中不用电器, 闭合开关让电路瞬间短路得到较大的电流, 所以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闭合开关看到现象后立即断开开关。
要求学生对照问题“导线通电时, 小磁针是否会发生偏转?断电时呢?”进行实验并思考通过这个现象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如图 (PPT图略) 所示, 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上方并使直导线与小磁针平行。
友情提醒: (1) 导线与小磁针平行放置。 (2) 通电时间不能太长。 (3) 注意观察电流方向和小磁针的偏转方向。
活动展示:导体通电, 小磁针发生偏转, 说明通电后导体周围对小磁针产生磁力的作用。
学生归纳: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 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生提问:本组磁针N极顺时针方向偏转?旁边有的为什么逆时针偏转?
师启发:小磁针N极的偏转不同说明什么?
生回答:说明磁场的方向不同。
师追问:磁场的方向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大家改变电流方向重做实验。先思考如何迅速改变电流方向?
生1回答:改变电源的正负极。
生2回答:也可以交换导线的两端。
学生活动展示成果:观察到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 小磁针N极偏转方向也发生变化, 说明磁场方向与电流有关。
师问: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往往需要较大的磁场, 那如何增强直导线的磁场?
生1回答:增大电流。
生2回答:把直导线缠绕, 把电流叠在一起增强磁场。
(二) 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师问1:通电螺线管周围有没有磁场呢?
学生猜想并要求学生说出猜想的依据。
师问2:如何用实验验证这个猜想呢?需要哪些器材?
师问3:假如通电螺线管周围有磁场, 怎样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和分布?如何知道某点的磁场方向?
生回答:把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周围, 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的指向。
师问4:怎么知道磁场的方向 (N/S极) 与电流的方向有没有关系呢?
大家讨论如何设计试验, 实验的步骤怎样。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 由小组长分配组内每个同学的任务。
学生活动:每组发一张如右图所示的纸, 螺线管放在长方形上, 把小磁针依次放在周围的小圆圈内, 螺线管通电后画出各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学生活动后实物投影两个学生所画的图, 问其他同学是否一样。
师引导:观察到的现象和哪个物体周围的磁场相似?如何知道更多点的磁场方向呢?
生1回答:用更多的小磁针。
生2回答:用铁屑做实验。
演示在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撒上铁屑, 并轻轻敲击玻璃板, 让铁屑分布均匀, 与PPT中条形磁铁的磁场进行对比。
要求学生改变电流方向, 重复上述实验。
小组讨论: (1) 观察比较所画的两幅图, 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2)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吗?
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师提问:螺线管的N、S极分别在哪端呢?
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发生改变。
师提问:有没有简便方法呢?
(三) 通电螺线管磁极的判断:安培定则
学生看书、讨论, 弄清安培定则的作用和判定方法后进行展示:
1. 作用: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 判定方法: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 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一致, 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多媒体演示判断)
学生讨论补充总结使用安培定则的方法和顺序:
1.查清螺线管的绕线方向;
2.标出电流在螺线管中的方向;
3. 用安培定则确定螺线管的磁极方向。
练习:如下图。
1.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S极;
2.判断通电螺线管上电流的方向;
3.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回顾反思, 归纳总结】
1.知识点总结
2.科学探究过程中用到的方法, 小组合作的体会等。
五、教后反思
在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 学校着力打造“学程导航”范式教学模式, 打造智慧高效的课堂。《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也就是说, 习题先让学生动手做, 规律先让学生动手发现, 方法应让学生去总结, 思路应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问题应让学生自己解决。所以我觉得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学堂”, 而不是“讲堂”;是“练功房”, 而不是”表演场”。教师讲了不等于懂, 懂了不等于会, 会了不等于通。从讲到通,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桥梁。
“电流的磁场”是苏科版物理教材中的内容, 本课内容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个重点。奥斯特的发现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是紧密联系的, 它有力推动了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 导致了人造磁体和电磁铁的发明。本节课依据教材, 结合新课改的理念, 根据“学程导航”范式教学模式要求, 从学生的认知角度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具有独创性。本课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实验教学的功能, 体现了物理这门学科的特色。
在引入新课时创设了一个物理情境, 再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实物, 使学生猜想磁与电有密切的关系,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使学生把物理和生活有机、自然联系起来了, 拉近了物理和生活的距离。
把教材中奥斯特的演示实验进行改进, 改为学生分组实验, 通过问题设置层层深入激发学生思考, 通过学生分组活动, 自己能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PPT中习题围绕实验现象和结论及时巩固。
教材中从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探究过渡到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探究, 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 让学生了解并经历人类对某一自然规律认识的历史。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拓展了实验装置的功能, 形成了有预设和生成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这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观察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规律, 虽然所用时间较长, 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学生探究活动的基础上, 教师演示用类似研究条形磁铁周围磁场分布的方法, 在有机玻璃上均匀地撒一层铁屑, 让学生观察通电螺线管整体磁场的分布情况,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安培定则这部分教学中先以学生看书自学为主, 再结合视频, 直观又有趣地进行练习和巩固。多媒体的利用, 使难以理解的安培定则变得形象、生动而且比较容易掌握, 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电流的磁场;探究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1(S)-0071-3
《电流的磁场》是初中物理(苏科版几年级下册[2009年8月第2版])第十六章《电磁转换》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任务是通过实验,体验和探究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学生在课前已掌握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的基本性质、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等相关知识,并具备电学实验的相关操作技能。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磁铁周围的磁场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电流的磁场,要突出的重点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本课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验探究并与条形磁铁磁场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要突破的难点是判别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概括出有手螺旋定则。
本设计重视学生科学情意的教育,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特别是通过让每位学生自己绕制螺线管,借助实物,结合多媒体动画,实现对有手螺旋定则深入的了解,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师实验器材
电磁铁、电源、导线、开关、铁钉、两个小磁针、直导线、条形磁铁、细线、白色圆筒。
学生实验器材
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源、开关、两个小磁针、导线(包括两根带夹子的)、直导线、铜丝、铁棒、小铁钉。
1、展示问题模型,引导学生猜测出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教师要学好物理,首先要学会观察和思考,先来看一个实验:我手上拿着一个元件。它是由缠有铜丝的塑料筒和铁棒组成,让铁钉靠近它,铁钉没有被吸引,当把它连接在电路中通上电流,再让铁钉靠近它,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断开开关,又看到了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磁铁周围是存在磁场的,请问这是磁铁吗?
教师什么物体周围和磁铁一样也存在磁场呢?请同学猜测一下。
目的锻炼学生观察问题、表达问题、对比、猜测能力。
2、用所给器材设计实验,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教师好,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习电流的磁场(引入课题)。
通电的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吗?你会设计什么样的实验证明呢?
引导得出:连接电源、开关、导线,把小磁针放在导线周围,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是否发生偏转。若发生偏转,则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若没有偏转,则说明它周围不存在磁场。
教师(看课件,图1)为了让实验效果更好一些,实验中让小磁针离导线近一些,同时注意开关闭合的时间不要太长。
学生开始实验。
教师你们的小磁针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偏转的呢?
教师请两组同学来对比实验,找找偏转方向不一样的原因。
教师(看课件,点击,如图2)通过这两次实验,大家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后再板书:
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且电流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教师这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的,它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和磁现象的电本质,为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这个实验我们称为奥斯特的发现。
目的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实验动手能力。
3、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
教师发现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后,许多物理学家就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因为它的磁性很弱,远没有达到人们的要求。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如果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就成了螺线管,也叫线圈。通电后的螺线管有什么价值呢?接下来大家一起探究通电后的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先回顾一下条形磁铁周围磁场的探究过程(看课件,如图3),分两步:一是探究磁场的分布,二是探究磁场的方向。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又该怎样探究呢?
教师很好。再跟大家一起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请大家仔细观察(看课件,如图
4、播放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视频)。
教师通电螺线管周同的磁场分布与什么物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相似?
目的锻炼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4、绕制螺线管。用小磁针探究通电螺线管的N、S极
教师很棒。与条形磁铁相似,同学们手中有一根细铜丝,把它缠绕在圆筒上,就做成一个螺线管,为增强它的磁性,我们把它缠绕在铁棒上,看看有几种绕法。
教师请同学画出相应的绕法示意图。
教师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是有方向的,那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是怎样的呢?若能判定出它的N、S极,就可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给螺线管通上方向不同的电流。给同学们两个小磁针,请你探究出这四种情况下,通电螺线管的N、S极。
教师探究前先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如何判断小磁针的N、S极,且红色的一端是小磁针的什么极?
(2)小磁针分别放在通电螺线管的什么位置?如何根据小磁针磁极判断螺线管A、B端各是N极还是S极?
教师实验前有一些注意事项(课件,如表1)。
教师好,接下来进行小组实验,第一小组探究第一张图,第二小组探究第二张图,第i小组探究第三张图,第四小组探究第四张图。
学生进行实验(放点轻音乐),如图5。
教师请同学汇报结果。仔细观察我们的文验结果,同学们发现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与什么有关?
学生磁场方向与线圈的绕法和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有关。
教师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后板书: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且磁场方向与线圈的绕法和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有关。
目的锻炼学生合作交流、实验探究、实验操作的能力。
5、掌握安培定则
教师若每次都要通过小磁针来确定磁场方向,太麻烦!我们探究得出了通电螺线管的N、S极。有没有什么快捷方便的方式把它和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结合起来呢(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再介绍安培定则)?
物理学家安培,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且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这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伸山右手一起来操作一下。手有两种握法,正握和反握,配合四张图,练习一下。
教师再做两道练习(根据动画模拟加深认识)。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的习题。
6、通电螺线管应用于生活
教师绕在铁棒上的通电螺线管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来看一段视频,看我们是否也研制出了电磁起重机?同学们用刚才缠绕好的通电螺线管试一试。
教师通电螺线管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如果让你来将通电螺线管应用于生活,你会设计在哪些领域呢?
目的让学生感知到物理来自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本节课是在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基础上展开的,将电和磁联系起来,这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个重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学习的必要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过实验(8)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会应用安培定则。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案设计 篇4
1、大小:在匀强磁场中,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F安=;当导线方向与磁场垂直时,F安=。
2、方向:用 定则判定。
3、注意:F安=BIL的适用条件:①一般只适用于匀强磁场;②L③如果是弯曲的通电导线,则L是指有效长度,它等于导线两端点所连直线的长度(如图所示),相应的电流方向沿L由始端流向末端.二、安培力的应用
(一)、安培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判断
1、电流元法:即把整段电流等效为多段直线电流元,先用左手定则判断出每小段电流元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从而判断出整段电流所受合力方向,最后确定运动方向。
2、特殊位置法:把电流或磁铁转到一个便于分析的特殊位置后再判断安培力方向,从而确定运动方向。
3、等效法: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都可以等效成条形磁铁,条形磁铁也可等效成环形电流或通电螺线管,通电螺线管也可以等效成很多匝的环形电流来分析。
4、利用结论法:①两电流相互平行时无转动趋势,同向电流相互;,反向电流相互;②两电流不平行时,有转动到相互平行且电流方向相同的趋势。利用这些结论分析,可以事半功倍.(二).处理相关安培力问题时要注意图形的变换
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决定的平面,即一定垂直于B和I,但B和I不一定垂直.有关安培力的力、电综合题往往涉及到三维立体空间问题,如果我们变三维为二维便可变难为易,迅速解题。
典型例题:
1、通电导线或线圈在安培力作用小的平动和转动问
[例1](1)如图,把轻质线圈用细线挂在磁铁N极附近,磁铁的轴线穿过线圈的圆心且垂直于线圈的平面,当线圈内通过图示方向的电流时,线圈将怎样运动?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有一根竖直长直通电导线和一个通电三角形金属框处在同一平面,直导线和ab平行,当长直导线内通以向上的电流时,若不计重力,则三角形金属框架将会()
A、水平向左运动 B、水平向上运动 C、处于静止状态 D、会发生转动
[例2]、一矩形通电线框abcd,可绕其中心轴OO转动,它处在与OO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如图).在磁场作用下线框开始转动,最后静止在平衡位置.则平衡后:()
A.线框四边都不受磁场的作用力.B.线框四边受到指向线框外部的磁场作用力,但合力为零.C.线框四边受到指向线框内部的磁场作用力,但合力为零.D.线框的一对边受到指向线框外部的磁场作用力,另一对边受到指向线框内部的磁场作用力,但合力为零.2、安培力参与的动力学的问题
[例3]、如图所示,通电导体棒AC静止于水平轨道上,棒的质量为m,长为L,通过的电流为I,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为B,方向和轨道平面成角。求轨道受到AC棒的压力和摩擦力各多大。
[例4]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2V,内阻r=0.5,竖直导轨电阻可以忽略不计,金属棒的质量m=0.1kg,R=0.5,它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0.4,有效长度为l=0.2m,靠在导轨的外面,为使金属棒不滑动,应加一与纸面成30与棒垂直且向里的磁场,问:
(1)此磁场是斜向上还是斜向下?
(2)B的范围是多少?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
2.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应线方向有关,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感线方向,导体的受力方向随着改变。
3.知道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道理。
4.知道通电导体和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
5.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推理、归纳、概括物理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磁场对通电的导体有力的作用
2通电的导体的受力方向跟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难点
左手定则的运用
(二)教具
小型直流电动机一台,学生用电源一台,大蹄形磁铁一块,干电池一节,用铝箔自制的圆筒一根(粗细、长短与铅笔差不多),两根铝箔条(用
透明胶与铝箔筒的两端相连接),支架(吊铝箔筒用),如课本图12—10的挂图,线圈(参见图12—2),抄有题目的小黑板一块(也可用幻灯片代替)。(三)教学过程 1复习相关知识并提问:
1.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发生的。
2.将一根导线平行地放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当导线通电时,发现小磁针(),说明电流周围存在()。2.引入新课
本章主要研究电能:第一节和第二节我们研究了获得电能的原理和方法,第三节我们研究了电能的输送,电能输送到用电单位,要使用电能,这就涉及到用电器,以前我们研究了电灯、电炉、电话等用电器,今天我们要研究另一种用电器一电动机。
出示电动机,给它通电,学生看到电动机转动,提高了学习兴趣。
提问:电动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呢?
讲述: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奥斯特实验的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通过它产生的磁场对磁体施加作用力(如电流通过它的磁场使周围小磁针受力而转动)。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电流对磁体施加力时,磁体也应该对电流有力的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推断。
3.进行新课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
板书课题:〈第四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介绍实验装置,将铝箔筒两端的铝箔条吊挂在支架上,使铝箔筒静止在磁铁的磁场中(参见课本中的图12—9)。用铝箔筒作通电导体是因为铝箔筒轻,受力后容易运动,以便我们观察。
演示实验1:用一节干电池给铝箔筒通电(瞬时短路),让学生观察铝箔筒的运动情况,并回答小黑板上的题1:给静止在磁场中的铝箔筒通电时,铝箔筒会______,这说明______。
板书:<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2)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教师说明: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里的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实验2:先使电流方向相反,再使磁感线方向相反,让学生观察铝箔筒运动后回答小黑板上的题2:保持磁感线方向不变,交换电池两极以改变铝箔筒中电流方向,铝箔筒运动方向会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保持铝箔筒中电流方向不变,交换磁极以改变磁感线方向,铝箔筒运动方向会______,这说明______。
归纳实验2的结论并板书:〈2.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3)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提问:应用上面的实验结论,我们来分析一个问题:如果把直导线弯成线圈,放入磁场中并通电,它的受力情况是怎样的呢?
出示方框线圈在磁场中的直观模型(磁极用两堆书代替),并出示如课本上图12—10的挂图(此时,图中还没有标出受力方向)。
引导学生分析:通电时,图甲中ab边和cd边都在磁场中,都要受力,因为电流方向相反,所以受力方向也肯定相反。提问:你们想想看,线圈会怎样运动呢?
演示实验3:将电动机上的电刷、换向器拆下(实质是线圈)后通电,让学生观察线圈的运动情况。”
教师指明:线圈转动正是因为两条边受力方向相反,边说边在挂图上标明ab和cd边的受力方向。
提问:线圈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利用模型和挂图分析:在甲图位置时,两边受力方向相反,但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线圈会转动。当转动到乙图位置时,两边受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线圈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平衡而静止。
板书结论:〈3.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到平衡位置时静止。〉
(4)讨论
①教材中的“想想议议”。
②小黑板上的题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消耗了______得到了______能。
板书:〈4.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是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
4小结: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
2)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3)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到平衡位置时静止
5作业(思考题):电动机就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道理工作的。但实际制成电动机时,还有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比如:通电线圈不能连续转动,而实际电动机要能连续转动,这个问题同学们先思考,下节我们研究。
物理选修1-1电流的磁场教案 篇6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奥斯特实验,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掌握安培定则,会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
[教学难点] 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讲授、练习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奥斯特实验器材、通电螺线管、环形导线、铁屑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引入:
回顾: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物质的吸引。
电和磁之间除了表面上的一些相似性外,是否还存在着更深刻的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三、新课教学:
1.电流的磁效应
大家谈:有哪些方法能使静止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演示实验:通电导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问题:通过这个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电流能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2.电流的磁场方向
问题:当把小磁针放在电流的磁场中时,小磁针的偏转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偏转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演示实验:奥斯特实验
(观察当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小磁针N极的偏转方向是否发生变化。这现象说明什么?)
结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观察图片:直线电流磁感线的形状 现象:磁感线是围绕导线的一些同心圆。
靠近导线的磁场较強。
如果用小磁针来判定磁场的方向,可以得到安培定则。
思考:如果把导线做成环形,那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是什么样的呢? 演示实验:观察环形电流磁感线的形状 视频:环形通电导线中心附近的磁场方向
探究:环形通电导线中心附近的磁场方向的判定方法
思考:由多个环形导线组成的螺线管,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又是怎样的呢? 演示实验: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极,它们的极性可以从实验中小磁针的指向来确定。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
安培发现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安培定则来判定。
大家也来试试,看看能不能找出这种方法!
四、小结
2.2电流的磁场
1.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磁体不是磁场的唯一来源。2.电流的磁场方向
⑴ 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⑵ 判断方法:安培定则
五、练习(课件投影)
六、布置作业:课本38页第3、4题。
附:板书设计
2.2电流的磁场 1.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能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2.电流的磁场方向
⑴ 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⑵ 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判断:右手握住直导线,让伸直的拇指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初中物理电流与电路教学反思 篇7
课时设计考虑不全面,设计时,我认为四班学生基础较好,平时物理课师生配合较默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所以我将本节课设置成一课时,本来信心十足,但结果差强人意,在讲到电路三状态时,时间紧迫,致使我感觉自己比较慌乱,知识点讲解不够透彻,没有突出电路三状态的重点地位,从学生的反应和习题练习来看,学生对短路还是比较疑惑,感觉比较抽象。
内容讲解时间分配不够精当,这节课中分四个知识点,电流、电路、电路图和电路三状态,其中电路图的连接和电路三状态是重点,电路状态的识别是难点,而我在讲课时,在电流及其方向那用时太多,将电流的方向讲解非常清楚,但有些过于精细,有些本末倒置的感觉,结果在电路图和电路三状态这两点上时间仓促,讲授紧张,以至没有体现出重点和难点的地位。
演示实验完成不够理想,对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我采用了“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来进行判断,设想很好,但课前准备不够,在实验室没找到二极管,我就想到了用视频演示代替,视频条理很清晰,视频中的老师演示也非常仔细,但存在不足时,视频中部分细节不够清晰,如电池的正负极,学生反映根本看不清,而视频中也未加标注,视频中只有演示,没有讲解,对于二极管这样的新元件,我只能采取边讲边让学生看,也就造成了边说边点停的这种现象,导致课堂给人留下了手忙脚乱准备不足的印象。
当然,除了不足,本节课中的一些教法还是得到了同行的肯定的,我在课堂教学体验中也深有体会,如:
知识点之间的过渡非常自然,之前我在备课时也是费了功夫的,我想了很多方案,最后在多种方案中确定下来,力求自然,流畅,最重要的是简洁,明了,费时少。如,我从电流向电路过渡时,这样说“以上是我们对电流的理论上的理解,电流到底是什么,我们来体验体验”,很自然的引入了学生的演示实验。在电路引出电路图时,我给了学生一副实物图一副说明书上的电路图,让学生自己评价,学生看到的电路图的直观性,简洁性,自然迫不及待的想进入学习,导课自然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活动设计合理,活动较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尽可能的将课堂交给了学生,如学生实验,学生练习,学生评价,小组讨论,小组交流,小组总结,自主学习等,重点内容学生记忆,同桌考查,学生上黑板大家考查等等,形式多样,学生积极踊跃,效果不错,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尝试。
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与反思专题 篇8
基于脉冲函数电流模型对闪电回击电磁场的计算
基于一种新的描述回击通道底部电流的`脉冲函数模型,利用偶极子法对距离回击通道底部不同距离处的LEMP进行了计算.把几种闪电回击的工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MTLL模型能够与实际结果更为吻合.
作 者:陈亚洲 刘尚合 张飞舟 魏明 伍小蓉 作者单位:陈亚洲,刘尚合,张飞舟,魏明(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3)伍小蓉(空军后勤学院研究生队,江苏,徐州,221000)
刊 名:电波科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RADIO SCIENCE 年,卷(期):2002 17(2) 分类号:P427 关键词:闪电 底部电流模型 回击模型 电磁脉冲场 偶极子法教学设计与反思2专题 篇9
李志诚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学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记录自己的想法: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一种自己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科学手册P1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要求是学生自己真实的想法),通过交流学生初步认识到植物生长的过程。
4.师小结: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一)观察种子的外部
1.师:既然植物的生长是从种子开始,那么,我们就从种子开始观察。(认识教师准备的植物种子)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2.思考: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观察大树的方法,不仅可以看,还可以闻和摸,尝试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5.学生分组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关注学生的汇报)
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二)观察种子的内部
1.师: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2.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3.学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引导学生观察种皮,有的种子,如“豌豆、花生有两瓣,了解胚根和胚芽。这里建议将黄豆、绿豆种子稍微在水中浸泡后,观察较明显。)4.汇报交流。
5.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课后准备
1.师: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2.师: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的种子。【板书设计】: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外部:形状、大小、颜色 植物的种子
内部:胚根、胚芽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有两项活动:
活动一:记录自己的想法——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记录所知道的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
本活动我是提前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课堂上学生主要交流他们的想法:包括:植物的生长经历了哪些过程?植物的生长从什么开始?学生通过交流,在加上教师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回顾三上学习的向日葵的一生生长过程,学生都能认识到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活动二:观察种子,也是本课的核心活动。
在对种子外部观察前,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种子的哪些方面?对于观察形状、颜色、大小学生都能谈到,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观察大树的方法,学生就能想到通过闻、摸等方法能获得关于种子更多的信息。通过外部观察,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形态、颜色、大小各不相同。对于三下的学生,仅仅观察到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表面的光滑度还不够。于是,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十分重要,我认为时间要充足,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观察向纵深方向发展,也能帮助学生建立种子相同特点的认识。学生通过解剖豌豆、花生、瓜子等种子,发现它们还有一层薄薄的皮,而且种子还能掰成两瓣,一瓣上还有小芽。通过观察、梳理,学生认识到种子有种皮,还有胚根和胚芽。值得提醒的是:在第一个教学班上课时,我忽略了一个问题,所带的黄豆、绿豆未经过浸泡,导致种子不易掰开,即使掰开了,里面什么也看不到。希望各位科学教师在备课时、准备材料时一定要做有心人,不要犯我同样的错误了。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1、布置学生课前完成的练习,有的不能完成,还应继续端正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
《电流的测量》教学反思 篇10
第一个环节是实验电路的设计: 想要设计电路,就需要明确用什么电路元件。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电路的组成想到:电学实验必须有电源、开关、导线以及用电器。进一步说明“用电器”在本节课具体选择定值电阻。 再根据这节课的实验方法――“伏安法”,使学生明确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电压表和电流表。设计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想多测几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应该怎么办?”小组展示了两种方法,引导分析后,使学生认识到利用滑动变阻器比较好。接下来让学生在前面几节学习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电路自然不成问题。实验电路设计完成了之后,接下来便是将“电路图”转化为“实物图”。 在用实验室的仪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训练出学生熟练的实验技能,有了前期的操作训练,实验时才会少出错,甚至不出错。因此需要在黑板上演示如何连接实物图。在设计电路图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树立起了学习的信心。接下来便是要将他们制作的各元件的模型卡片贴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和使用。这无疑调动起了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差生,有了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的机会,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也会显著提高,也就变得爱学,好学。所以这一次,要求在提前画好实物元件准的白纸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时,学生们变得异常主动和兴奋。接下来是实验表格的设计:小组内讨论实验表格的设计,四人中一人执笔,其他人补充,这样提高了速度。经展示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表格展示给大家。
第二个环节是进行实验:依据中招实验加试的要求引导学生连接实物图并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时,开始的一组同学很圆满的读出了数值,完成了实验,可是第二组同学在读电流时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这就是,当时电压表选择的量程为0~3V量程,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右侧第4个小格和第5个小格中间(每小格代表0.1V),第三组同学在读数时出现了分歧,一方认为示数是0.45V,另一方认为示数是0.4A。虽然这是一个小插曲,但是却体现出了学生们学习的一个漏洞――是否应该估读?借此机会,正好可以复习一下初中物理对测量器材是否需要估读的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只有八年级学习的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任何器材都不用估读,采用就近原则,所以上面的两个数值正确的为:0.4A。以上现象表明,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相信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与论证:经过数据分析,使学生明白上面两个表格使用哪个最好,并分析出实验结论。
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与反思专题 篇11
张秀莲
教师寄语:
分享阳光
分担风雨
服务社会
一、设计思想:本着“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与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作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学习,最终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全课教育出发点、落脚点,并为初三学习“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社会责任”,“共同描绘美好未来”做好了铺垫。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七、八年级心理品质、道德品质的学习及生活阅历的丰富,初二学生关注社会、走向社会的意识普遍增强,但学生盲从心理强,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师要结合教材多创设积极正面的情境及生活实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为思想与自觉的行动。
四、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提高辨别能力,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习惯。
【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及意义,掌握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养成亲社会行为
六、教学思路
导入新课—合作探究—点拨疑难—收获平台—达标测评—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七、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启发式
八、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仔细预习所学内容、搜集谦让美德小故事及查找我国近几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生的大事。
【教师准备】网上搜索与本课知识相关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这是同学们亲自参与的我校刚刚举行的“学习雷锋精神,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的画面,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一种什么行为?你还参加过或见过哪些类似的活动?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师引】图片及学生所列举的诸多行为都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亲社会行为。那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加美好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导入)【板书】养成亲社会行为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导入新课,学生能身同感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
【环节二】------明确目标
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学生读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使全体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能够有针对性的教学以下环节的学习、探究。
【环节三】------自主学习感悟教材(找出下列问题)
1、作为社会的一员,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具备哪些良好的品行?
2、学会谦让、分享、助人要做到哪些方面?
3、为了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美好,你打算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4、思考:培养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新课程要求我们强化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感知教材,初步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及重点知识,为第四个环节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教材、组织问题的能力,也能了解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环节四】------合作探究解难释疑
【师引】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习惯各异、脾气秉性不同,难免会发生矛盾和误会,下面看一则发生在我们学生身边的情结:
★【学生活动一】情景表演
:互不相让----学会谦让 小吴: 混蛋,你凭什么在小美面前说我的坏话。小理:我没说你坏话,只是对她说了个事实。
小吴:事实也不行,充什么好人,走着瞧,班干部让你做不稳当。
小理: 呸,谁怕谁----你们怎么评析他俩的言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与同学发生矛盾误会时,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生讨论并回答)【板书】:学会谦让
【传承美德】谁还知道古今中外有关谦让的美德故事?
【学生归纳】 我们之所以要养成谦让的美德是因为:①谦让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② 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谦让表现在:
① 在荣誉利益方面不争名夺利,先人后己
② 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与冲突 ③ 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能适当的做出妥协和让步(知识生成)【设计意图】运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和美德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谦让、怎样学会谦让,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之后学生自主归纳,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教师寄语】 谦让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我们彼此要学会谦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当他人处于困境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要求。(引入第二活动)(展示课件)★【学生活动二】 请你参与-----学会助人
让摔倒的道德站起来----2011年在安徽合肥,一位热心妇女搭载一位老太太坐“顺风车”,却不幸发生车祸导致老太太罹难。愧疚的妇女及家人多次为老太太的子女送去医药费赔偿费,竟一次次被拒绝。老太太的子女始终坚持一个“死理儿”:不能让好人做好事,却没有好报。在社会上“敢不敢扶摔倒老人”引发争论的背景下,这件“以德报德”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同学们:当你遇到老人摔倒的情景时你会怎么做?具体做法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板书】学会助人
【师引】助人是件愉快的事,当看到自己的努力消除了他人的痛苦时,我们会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伸出你的手,献出你的爱,收获的将是双份的快乐。但助人也是一种技巧,那么我们怎样帮助别人才能收获双份的快乐呢? 【学生归纳】结合书P23,归纳总结
1、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2、在帮助过程中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
3、注意自身的安全;
4、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知识生成)【设计意图】利用“让摔倒的道德站起来”,恰到好处地让学生理解分析了“要助人---助人
要注意方式、方法”,并让学生沐浴了社会的道德阳光。【教师寄语】“给”比“得”获得更多的快乐,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通过“给”表现了你的生命力和责任意识。同学们,快把帮助他人获得的快乐,分享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共享。(引入下一个课题)--------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师引】把“我的”变成“我们的”这就是分享,分享心爱的玩具,分享内心的秘密,分享你我的快乐---分享,我们并不陌生。
【我的分享】说一说自己学习和生活中与人分享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板书】学会分享
【师引】把自己的欢乐与人分享,你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把自己的生活感悟与人分享,你会得到信任和友情;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人分享,你会有新的提高和收获。如果你尝试着把“我的”变成“我们的”,你就会拥有“我们的”。那么分享有什么意义呢?
【讨论归纳】结合教材P22,归纳展示,学生补充。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只有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条件,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知识生成)
【设计意图】分享你我,在学生身边时时发生,探究中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分享经历谈感受,能快速理解掌握分享对个人的影响及意义。★【学生活动三】你言我语-----我为社会做贡献 【师引】社会是我们成长的大家园,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我们除了要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外,更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贡献。【板书】
我为社会做贡献
【走进生活】你曾经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感悟?(独立思考回答)【关注国家社会】(展示课件)中国“蛟龙”深潜海底,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国发生千年不遇的干旱,我感到百姓的焦灼和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说出自己知道的国家取得的一些重大成就或大事件,谈感想。
•我们国家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我感到 祖国科技的发展,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国家
大力发展繁荣文化事业,我应该
•我们国家,我感到
我应该
【感悟奉献】
2011年被网友们亲切的称为“麻袋哥”的来自扬州大学生物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在班长的号召下10名男生利用周末背着麻袋收废品资助藏族学童。“我们不需要掌声,只希望有更多的人在课余加入到公益的队伍中来”。他的奉献与爱心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他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思考回答)
•用自己的行动和爱心积极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共同归纳】结合书P25思考归纳: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知识生成)【设计意图】通过你言我语谈感悟这一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社会,关注社会,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环节五】------(生)系统知识(师)点拨疑难 学会分享、谦让、助人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养成亲社会行为
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意义?(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共同归纳)
点拨归纳: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增长社会知识,锻炼个人能力;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合作与分享,增强责任感;有利于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中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设计意图】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做到一目了然,整体把握,并突破疑难。
【环节六】------对应训练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以理导行。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对父母老师同学,我要————————————
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我会———————————
在荣誉和名利目前,我会———————————
面对周围人的困境和困难,我会—————————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作为未来环境的主人,我要————————————
看到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建设,我要——————————
看到走向世界的中国的伟大创举,我感到——————我要—————— 【环节七】------迁移应用 拓展提升
【设计意图】精选试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1、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谦逊、礼貌待人是优良品质。下列行为中不能算作谦让的是()
A.同学弄坏了我的自行车,我没怪他
B.班长小明把优秀班干部的名额给了副班长小强
C.马路上非常拥挤,小丽停下来等等
D.足球比赛中小亮故意跑慢输了球2、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学校为响应上级号召,提高同学们的防护知识和认知能力,决定采取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活动。你觉得自己可以参加的是()
①制作预防爱滋病的宣传画、公益广告词
②举行“预防爱滋,关注健康”的征文比赛
③走进爱滋病村,参加长期扶助
④为爱滋孤儿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出一幅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A.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B.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 C.具有回报社会的意识
D.要具有亲社会行为
4、“90后”的青少年正日益成为社会中的新生力量。人们对这一群体的评价总少不了“没有责任感,不负责任”这样的话。作为“90后”的中学生,要想改变人们对自己的看法,我们就要()
①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做到“我承担、我无悔”
② 关爱集体,奉献社会
③彰显个性,不理会他人的看法
④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11年8月深圳大运会志愿者,令世人瞩目。以80、90后为中坚的志愿者活跃于赛场内外,奔走于街道社区,以实践传承文明,以奉献展现风采,践行着“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志愿精神„„„
(1)请用几个词概括你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
(2)你参加过或打算参加过哪些志愿服务活动活动?请举两例
(3)志愿者的行为是高尚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应该如何学习志愿者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 【环节八】------我的收获
(生)从知识、感悟、行动方面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知到了_____ 我明白了_____ 为了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美好,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_____ 【课后提升】
利用周六日时间,同学们自行组织参加一次社区服务活动,写出体会感想。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组织这次活动,既进一步巩固领悟了所学知识,又提高和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做到知行统一。播放歌曲《爱的奉献》结束全课。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与学的成功之处
1、课堂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系统知识点拨疑难---达标训练迁移应用---课后提升六个主要教学环节,适合中学生学习思维规律和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突出了学为主体,教为指导的教学理念。导入课题时利用了我校刚刚举行的学雷锋捐助留守儿童活动,学生亲身经历,耳濡目染,贴合题眼,导入自然。在自主学习环节,基础知识问题提纲挈领,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感知教材,初步掌握基础知识,为后面的探究学习、知识训练奠定基础。在合作探究环节设计三个活动让学生探究掌握了本课的知识重点。课后提升环节让学生自行组织一次社区服务活动,写出感悟体会,紧贴本课的核心—--养成亲社会行为,提高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符合思品课教学要做到情感体验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的要求。在追求知识能力目标实现的同时,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升华情感,内化道德。
2、学生探究活动
在合作探究环节的三个活动:情景表演---请你参与---你言我语,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和时政热点,声情并茂的展现在课堂上,让生活走进了课堂,也让课堂延伸到了社会,符合思品课教学“三贴近”原则。并让学生参与其中,锻炼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应训练中我用了两个活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让学生学以致用,以理导行,把知识升华为思想,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做到了知行统一,符合思品课教学生活化,开放性的要求。
3、课堂学习效果
由于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能结合课标要求,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进行探究学习,使知识由抽象变得形象,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很好---既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升华了思想,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教学中有自己的思路,但有时设计不巧妙,特别是不能灵活的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增强课堂教学的时代性和灵活性.2、课堂教学时间有时调控不当,使得某些教学环节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3、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期望值太高,使得问题设计没有照顾到学生全部,使得部分学生学习参与度不高。
评委点评: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而初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关键时期,本节课是在这一背景下设计教学,为学生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提供指导和帮助。其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课的教学设计环节齐全,层次清晰。在上课伊始,以学生的亲身经历导入新课,尊重了学生在实践中产生的良好情感体验,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教材,以学生各自独特的理解为铺垫,有效组织自学、对学和群学。课上丰富而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时政材料,充分照顾了不同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要。
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相结合和多种学习方式的灵活使用,使得学生思维活跃、探究意识强烈,“自主学习·初步感知→合作探究·解难释疑→迁移应用·达标训练”三个逐步深入的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发展,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篇12
八年级物理学科
这节反思是根据自己上了的这节课与梁老师上的这节课后对比进行的反思。首先是对于电路入门课的引入,我和梁老师都采用了最贴近实际生活的的方法引入新课,从谈谈灯要发亮需要什么条件入手来引入新课。
其次是对于重难点的处理:
1、电流的形成梁老师用课件来展示电流的形成过程,让电流这个抽象的知识变的形象化。非常有助于学生对电流形成过程的理解。
而我在教学中就没有做到这一点。用单纯的讲解的方式,我发现老师的语速放慢,和学生的思维合拍的时候学生也是可以能听懂的,当然,效果是大大地不如用课件。
2、电流的方向
我调整了教学顺序,在讲完电路以及电路图后再介绍电源外部电流,这样还可以及时地设置相应的练习,例如:指出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以及标出电路中电流方向的习题等。
3、电路中元件的作用
我认为从能量的角度来理解电路中组成部分的作用较好。学生会感到识是互相联系的,而且用已有的知识来认识新知识会让人有一种成就感。
4、电路图的教学
【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与反思专题】推荐阅读:
磁场电流09-05
物理选修1-1电流的磁场教案05-30
《磁场》教学设计与反思06-16
磁体磁场教学反思06-11
2022届高考物理磁场专题复习教案06-10
电磁场与生活的联系09-01
海浪磁场噪声的仿真与消除10-16
磁现象与磁场-讲稿10-02
高二物理《认识磁场》教学设计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