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后记人教版

2024-10-14

教后记人教版(精选8篇)

教后记人教版 篇1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传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贞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从善如流和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本理念。另外,对于戴嵩和我国一些著名的画家,学生知道的很少,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请爸爸妈妈帮忙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和学生中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的话进行对比感悟,在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演一演中充分感受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自主意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首先我创设了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以“介绍两位新朋友”为切入点,打破常规写课题,激发学生读文的探究欲望。识字中通过开展“你指我认、当小老师领读、参加智慧乐园”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另外我们都知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以朗读环节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他们在读、说、评、演中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用原生态的自身感受,入情入境的读文,来进一步体会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

2、创造意识。

上这节课的初衷缘于读文时的一种感动,不仅为戴嵩向牧童请教的虚心和从善如流感动,更为牧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敢所震撼。他的真诚勇敢、实事求是的态度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所以在文本解读时我和学生一遍又一遍的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结合插图让学生大胆想象人们的纷纷称赞和“呆住了”的空白处,结尾又把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学生:牧童的话对吗?最近又有人在网上向他挑战,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继续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在常规与求异思维的对比中,进一步提升了文本的社会价值,充分体现语文了学科的人文性。

3、训练意识。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识字量大,认写分开。正像崔峦先生所说:到了二年级应该强化写的训练。本节课我用大量时间进行了写字和写话训练。写字上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体会,掌握字的构字规律和间架结构,教师根据学情相机指导,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展示学生作业,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写话训练我主要展示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尤其让学生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然后结合自己的感受给画配话。但是低年级写话训练要求不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就写几句,不会写的字还可以用拼音代替。这样逐步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为向中年级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教学是最富个性和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悦的心灵享受。如何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诚挚地希望大家也能够大胆的进行批判,以便创生出更多的真知灼见,引发更深刻的思考。

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板书:我为你骄傲

二、游戏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听音找字”。老师说字音,学生在生字卡中找出相应的字。

2、“飞鸽送信”。出示九只口衔信封的鸽子,信封上分别写着九个生字。下面出示音节,通过连线的形式巩固字音。

3、指导书写“玻璃”。学生观察“ 璃”的偏旁、笔画变化。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横变提,“璃”字右半边部件多,笔画繁,部件要写紧凑。

三、感情朗读,想象感悟。

1、出示挂图,师:我为你骄傲是图中的老奶奶对孩子说的一句话。那么,孩子做了什么事让老奶奶为他骄傲呢?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象“我”和小伙伴扔小石头时那开心、有趣的场面,想象在这种情境中“我”和小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重点练读: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4、当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孩子们的神态、动作会有怎样的变化?想象他们逃走时的情景,入情入境朗读第二自然段。

重点练读: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5、学习伙伴有个问题要请教同学们,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个问题。

自愿报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

分小组读第三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画出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的课堂。

下午听的两堂阅读教学课都很好地处理了工具与人文的关系。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就是表达人的思想。把思想有机地统一在工具展示中,体现一种人文性。《三个儿子》一课抓住了老爷爷说的:“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一条主线,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体会包含在其中的人文精神。课堂上安排了四次读老爷爷的话,一读引出疑问;二读明白看不见的是哪两个儿子;三读明理实实在在的爱;四读怎样才能让老爷爷看到三个儿子。在语言理解中明白文章的内涵。又如《我是苹果》一课中对诗句的朗读,对文章的品析,让学生逐渐体会苹果博大乐爱的胸怀,在品悟中体会人文性。

二、体现对话的课堂。

首先,阅读是老师、学生与文本编写者之间的对话,也是读者对文本再创造的对话。课堂文本包括“言”和“意”,由言悟意,通过读文来理解文本。《我是苹果》因为是一首诗,有些句子很抽象,很深奥,而课堂上学生对诗句的感悟其实已超过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理解能力,悟出了文章表达上的内涵。其次,读是体现增量,对话课堂也是书声琅琅的课堂。《三个儿子》中妈妈累了酸了,老师请学生读其中有关的句子,其他学生评议时会说:“字咬准了。”再读再评议时学生会说:“不仅字咬准了,而且读得有感情。”师连忙问:“哪里有感情了?”学生会继续说下去,每一次的读都是一次很好的增量。再次,对话课堂更是甜甜的富有诗意的课堂。由于两位老师的激励、赏识、参与和期待,可以说那是一个鲜花盛开的课堂。

三、动态生成的课堂。

新课标在朗读上要求学生在正确价值取向下可以有多元化解读文本。《三个儿子》中对三个儿子的评价很难有个标准,在妈妈很吃力地提着一桶水时,第一个儿子翻跟斗,第二个儿子唱歌,而第三个儿子马上过去帮妈妈提,如何来评价这三个儿子,确实会有很多分歧。这样的课文如何把握个性化朗读,个性化解读,多元化解读文本。而课文中老爷爷的话很明确,只看见一个儿子,虽然要多元解读,虽然在人与文本过程中,在生生、师生对话中,如果学生提出来的话可以讨论,但老师有意引导不太可取。课文中那两个儿子“翻跟斗、会唱歌”也是可以欣赏的,也可以理解为为妈妈解除疲劳,但学生没有说到,老师三次有意地引导、强调,从文本价值取向看,这样做不太可取。

这两堂课在听课老师中争议较多,但每个人的评议角度不同,欣赏角度不同,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这也许是对课堂的多元化解读吧!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引人深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良好教材。

现代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学生通过阅读,在被故事情深深吸引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与文听小男孩进行对照,教学中应怎样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思考,在读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的本课设计中想体现的教学思想:

一、创设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于是,我努力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上课伊始,我首先与学生进行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能力。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我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创设交朋友情境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进入“词语连线”的游戏中认读不带拼音的字,最后,由小老师带读有生字词的长句巩固识字教学,为阅读课文打下基础。本课的11个生字只有认读的任务,所以这一环节是本课的一个着力点。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方法,对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有效地促进。

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使学生积累语言,感悟道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独特感受。整个读书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1、读书方式多样,激趣学文:课文教学中,我力求把读放首位,通过自读,评读,比赛读等方式,使学生喜欢读书,并把课文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

2、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如:让学生自主读第一节,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从小男孩在玩具柜前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异常决定,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自主讨论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在深入研读课文后,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统摄文章的主体部分。利用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解。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的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我非常投入地走进课堂,但是细细回味课堂中的每一环节,许多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便呈现出来。再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对学生实际估计不足、无法牢牢抓住学生、教学机智仍然欠缺等第。这使我深刻意识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语文课成败关系重大。我应该感谢这次比赛,它使我拥有了一个新的教学生命,今后,我会沿着这条航线,在教改之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玲玲的画》,正是因为有了一个墨渍,玲玲才获得了思维飞跃的契机,最后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果。这是一堂由新桥小学陈忠钰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的课文,也是一堂属于学生的语文课,这既是一个打破定向思维的教学流程,也是一例教师与学生均获得成功的大胆尝试。

一次并不陌生的“初遇”

“聪明的小眼睛看过来,我姓陈,小朋友叫我什么呢?”孩子们齐声回答:“陈老师!”“能不能甜甜的叫一声呀?”“陈—老—师!”正式开课前,素未谋面的师生们营造了和谐的气氛。“平时是怎么表扬自己的?”“嘿嘿,我真棒!”小朋友齐声回答。“再加上一声‘ye’!”“嘿嘿,我真棒‘ye’!”哈哈,顿时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一个贯穿始终的提问

“孩子们,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把课文的主角玲玲叫得特别响亮。“读了‘玲玲的画’这个题目,你们心里有什么疑问呢?”

教师用一个问题作为了这节语文课的开场白。他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和联想。一大堆充满想象的解释,正式启动了这堂课学生们的大脑。

在每个环节,教师都有意将这个提问贯穿着,要么做预备铺垫,要么设置理解思路迂回揭示谜底,要么让学生自主研究,找到问题的答案。本来稍显零乱的教学内容,因为这一个问题而得到了意识上的统一,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老师讲课思路也非常清晰。

一批核心关键的部件

教师提出了关于课文的理解的问题,却没有盲目求快解决。这节语文课,教师依然从分自然段、识字等基本环节入手,但在划分段落和识字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挥和创新。

没有用教师的权威,去确定到底有多少个自然段,而是将权力“下放”给学生,由他们来商量确定,最后得到一个比较一致的答案。学生的探究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在识字环节,同桌之间进行互动,调动了孩子朗读的兴趣,超越了一般教学模式下的效果,用“开火车”的方式来提高认知难度,以及将刚学会的书面语(如“端详”),及时运用于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中(“咱们看看玲玲的这幅画,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请你仔细端详端详”)。这些施教的小细节,及时巩固了初学的生字。探究用形状相似的字来记忆的方法,既达到掌握生字的效果,还辨析了易错的字类,可谓一举两得。对“趴”等动词的强调,直接为理解课文做了充分准备。

一次无法删减的模仿

除了对动词的探究,对重点词汇的解读外,教师还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情景,模仿“玲玲”的语气,读出人物的思想活动和感情来。而最值得称道的是,其他学生又成为模仿者的评判人,到底是不是读出了课文中人物焦急、疑惑、茅塞顿开和高兴的语气,不由老师说了算,而是认真倾听的其他学生。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之间也形成了感情和思想的交流评价,事实上是走向了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

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教师将探究、评判的权力和标准交给学生,却掌握着理解的节奏和思路,提高了课堂效率,将全班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如何理解课文这一基本教学要求上。

一场不能止步的变革

尽管教师在这节语文课的课堂组织和课前准备上下了很大工夫,但我觉得上好这堂语文课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这篇课文的起因是,画被弄脏,却又来不及画,结果则是获得了一等奖。如何将坏事变为了好事?其经过是,得到父亲的提示,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这个转变的过程十分重要,这个过程,学生应该自己去细细体会,最终得出,只要积极动脑思考,坏事也可以转化为好事。

结合低年级书写任务较轻的实际,教师可引导学生多多尝试书写,以培养学生独立写字的能力和信心。课文理解固然重要,但给孩子书写记忆生字的时间应更加充足,更应在课堂中得到突出。

词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只有理解了文章的词语,才能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每一篇课文都会出现一些自己没有学到的词语。而低年级又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起始阶段,所以抓好词汇教学尤为重要。

在词汇教学中,重点是准确的理解词义,因为只有正确的理解词义,才能够正确的去应用。理解词义的方法很多。比如直观的理解,比较辩析理解。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理解,以及结合课文理解,不同的词可以应用不同的方法。如:一些抽象的词语就需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细细的体会。我们学校的李俊霞老师在教《蜜蜂引路》一课时,对“果然”一词的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列宁是怎样观察的?读一读。

生:(读“他仔细------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

师:看到园子旁边的小房子,列宁会怎么想呢?

生:他会想,这里是不是养蜂人的家呢?

生:他回想,这可能是养蜂人的家吧。

生:列宁看到园子的小房子回这样想,这房子一定是养蜂人大家。

师:为什么会是养蜂人的家呢?

生:因为蜜蜂都飞到园子里去了。说明这里是蜜蜂的家。养蜂人一定住在附近,所以园子旁边那座小房子一定是养蜂人的家。

师:列宁走过去敲那所房子的门,这房子是不是养蜂人的家?

生:这所房子是养蜂人的家。

师:书上是怎样说的呢?

生:开门的果然是那个养蜂的人。

圣:对了。列宁想,这所小房子可能是养蜂的人的家。结果开门的真是养蜂的人。事实和列宁想的完全一样。这里用了一个什么词呢?

生:果然。

李老师在讲解“果然”一词时,恰当的引导了学生注重从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比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要好的多。同样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经常这样引导,不仅能使学生对词义有确切的理解,而且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能力。

读罢寓言两则,感悟出几个“好”,几个“真”。

好焦急——禾苗长得太慢;“好”办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好辛苦——从中午一直拔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好”结果——“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枯死了;好愚蠢——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真痛苦——种田太无味、干活太劳累;真幸运——野兔撞桩,啥力也不费;真敢想——每天捡一只,野兔肥又美;真耐心——日出桩边等,日落茫然归;規伤悲——野兔没再来,农田尽荒废;真愚蠢——死守旧经验,丝毫不知变。

“拔苗助长”、“守株待兔”都是古人做的蠢事,但这样的事今天仍然存在。违反规律,急于求成,这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不是普遍存在着吗?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普遍存在着吗?因此本文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妨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感知性活动是个体各种感官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视、听、闻、触动等感知外界事物特征的活动,从中产生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和注意,观察了解学习对象的特征和联系,激发对感知到表象进行想象思考,从而既获得认识的提高,又发展感知能力。

《丑小鸭》这篇课文讲的是丑小鸭因“丑”而到处受人欺负,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之后,终因由丑变美而获得了新生的故事,在教学中,为了教出祖国语音文字的美,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一片浓厚美的氛围,我重视学生的感知性活动,让感知性活动发挥以下功能,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一、发挥感知激趣功能

直观形象是反映在学生头脑中的直观印象,反映的对象是非符号性和象征性物体,小学生们的思维特点是直观性强,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

在教学《丑小鸭》时,为了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利用幻灯和图片突出了丑小鸭的“丑”,让学生在感知中体会到了丑小鸭当时的艰难处境,帮助学生在内容上形成上位概念,并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力,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发挥感知质疑功能

低年级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形象性,因此,感知环境尽量做到能多感官感知,包括视觉、听觉、动觉等,其中视觉形象直观性尤为强烈,在教学中,老师通过简笔画把丑小鸭生活的环境都勾画了出来:从家到森林、从芦苇地再到冰面上,每到一处,都用不同的语言配合简笔画把丑小鸭的生活环境勾勒出来,并在创设情境中引起学生的合理想象,产生疑问。

如,在森林中时,老师渲染出了一片欢乐的气氛:这儿可热闹了,听,松鼠蹭蹭蹭地窜上树梢;看,小鸟儿正站在枝头唧唧喳喳地炫耀自己的歌喉呢,丑小鸭心里很高兴。在这欢乐气氛中引导学生感受丑小鸭的心理活动。热闹中对比出丑小鸭的孤单受欺负,从而让学生自己产生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境况的疑问,并产生对美对丑的正确评价。

三、发挥感知表象功能

感知自身最主要的功能是积累表象。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引导,以积累正确而有序的表象,有用且有意义的表象。

在教学中,老师主要抓住丑小鸭的丑及受人欺负,感到孤单这条主线来展开感知。通过幻灯、实物、学生表演动作、简笔画等手段引起学生对丑小鸭的同情,从而给学生以强烈的印象。

四、发挥感知想象功能

感知想象又叫感知欣赏,这是感知过程中的较高境界。在教学《丑小鸭》过程中,老师把音乐艺术形象与语言艺术形象结合起来,创设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音乐形象以渲染学习情境:当春天来临时,在《春之声圆舞曲》中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在音乐声中让学生闭上眼睛,耳边想起老师的配乐朗诵:

“小草儿路上绿了,耳边似乎听到鸟儿的叫声。春天,是年年岁岁又一次蓬蓬勃勃的开始。瞧。湖面上的冰融化了,透明清亮的湖面上映出朦胧的薄雾,映出洁白的云朵,更映出了鲜艳的桃花。”

优美的音乐旋律,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一直以来,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字词教学大都成了“浮光掠影”的点缀。其实阅读教学讲究“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怎样让字词教学与文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字词教学不孤立,显得丰满,学生呢,又学得轻松有效,这是我一直以来所思考的。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比较经典的课文,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我把第一教时的教学内容定为初读课文检查,学习第一、第五段。在教学中我力求融字词、句段与体验情境、化话为画、想像还原于一体,让字词教学变成一张纵横交织的立体网。

一、扣词,化话为画

对低段孩子而言,他们对字词的感受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象的积累。就如“珍珠”一词,学生的脑海里所蹦出的印象仅仅是停留在很美,是一串串的,而让学生体会到星星像珍珠,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具体操作时,我先让他们自己边读句子,边想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再让他们把这种感受带进朗读,通过教师的随机朗读指导,强化感悟“珍珠”,让孩子的语言感觉敏锐起来。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再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话,对这一个词语进行迁移运用,显得顺理成章。而对“珍珠”一词的写字教学,我也巧妙地把它安排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使学生觉得写字也是充满着诗情画意般的美。

二、扣词,读懂文句

“撒”字是本课中的一个生字,通过对这个字的理解能辐射到整个句子的学习。因此在教学时,第一步,我先把“撒”字换成“排”,让学生对“撒”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它不像“排”那么整齐划一;而后,我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个字的字形,是提手旁加一个“散”,使他们对这个字的字义有个感知;紧接着我就用肢体语言和情境描述,让学生的脑海里联想星星一颗颗“撒”在天空的画面;然后我再出现一幅星空图,让真实的画面与他们的想像印证一下。在学生充分感受到“撒”字的形象、意趣、情致和色彩之后,他们再去读这个句子时的感受是鲜活的,灵动的,更好地促进了对句子的理解。

三、扣词,训练表达

最后一个段的生字比较集中,出现了“张衡”“汉朝”“天文学家”等几个比较陌生的词语,如何让这几个词语成为孩子脑中深刻的记忆,我是这样教学的:先让他们自由读,“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激起孩子的求知欲,读完之后他们会说“张衡是汉朝人”“他是著名的天文学家”等。然后通过老师的简单介绍了解汉朝年代的久远,从字面猜想“天文学家”的含义,让学生对这些词语的印象有了一个清晰之后,我就出示张衡的画像,请学生用多种方式把这几个词语连起来介绍张衡,从而使抽象的词语变成自己能熟练操作的语言,同时促进了孩子的对信息的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让他们明白原来同一种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多好!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以上几个点的落实应该还是有成效的。在回顾自己的教学后,觉得有几点值得我去思考:

1、我创设了很多的情境想让孩子去感受夜晚星空的美丽,以及作者描述时的语言是多么形象,但在朗读时,学生的感觉没有充分地渗透和表现,我却未及时进行点拨或范读,回过头想想总觉得这句话的美感、亮度表现得还不够。当时在学生朗读时,我是察觉到了,也想到过范读,可又怕耽搁后面的教学便掠过了。这说明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主要是有种被教案所束缚的感觉。

2、在教学中,随着各个环节的展开,每个教学点的画面恰到好处地出示(这是我的自我感觉),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视觉冲击,但这样的画面多了,到后来体会并演示动词时,学生好像有点疲惫了。我在想,阅读教学时外在的刺激过多可能会削弱对文本的感受,学生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3、最后一个环节,在语境中用“珍珠”说话后进行书写练习,是不是让学生先在脑海中再现这个词,想想字形,尝试记忆,然后我再进行指导会更有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把目标定为: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1、2、3自然段。3.初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和爱动脑。4.培养孩子回答问题时说完整话的能力。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回顾课堂,反思如下:

一、自主探究式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认字词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去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接触新知,学习新知。在读完课题后,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学生提出了疑问:爱迪生这么小,他怎么会救妈妈呢?他是用什么好主意救了妈妈呢?在学生们提出了这些疑问之后,再让他们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课文,还给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权力,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二、寓教于乐——提高认字能力

在本节课的识字板块里,我尝试了猜字谜的游戏。孩子们经过了一二年级两年的识字教学积累,已掌握了比较好的记字方法。我先出了几个生字的谜让学生猜,如:留下三点水(溜)、常常坐在土上(堂),在激发了学生猜记生字的同时,也让学生来给这些生字出字谜让小朋友们猜。学生的反应也很快,有几个编得很不错,如:天上两个太阳像两盆火(炎)、阳光照在心上(恍)。寓教于乐的同时,学生的识字兴趣大增。

三、以读为本——提高阅读能力

与文本充分地接触,我就让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教学中,在指导学生朗读的环节上,我还是花了点时间的。如“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大家急得团团转。”这些句子在边读边引导中,孩子们朗读得越来越棒。

四、引导感悟,锻炼说话——培养说话能力

我们教研的活动主题是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当然,这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在本节课上,我继续做好这一点。对回答不完整的学生给予及时提醒和说完整的机会。在理解“直打滚是什么样子?”,“大家急得团团转是什么样子?”,“你是他们中的一个人,你现在在想什么呢?”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培养孩子说话的能力,说完整话的能力。这对于我们的教学来说,是需要长期努力的。

一节课上下来,感觉还行,但是我也知道初出茅庐的我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第3 自然段的朗读还引导得不够到位,对学生的评价语还不丰富,在教材的理解上还要再深入。在设计上如果从“大家急得团团转”出发,那整个过程就更流畅,也待下次尝试。

《恐龙的灭绝》这一课的科学性比较强,所以我在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师生一起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先出示一个小恐龙破壳而出的电影片段,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但是不光是简单的看,接下来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生活经验来谈恐龙,激活了原有体验,激发求知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课文。并在看图片的过程中理解“庞大”。

二、抓住重点词学习课文

我们人类只有三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相比可就短多了。但是,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在这一自然段学习时,我抓住了这几个关键的字、词。强调在朗读时要着重读“两亿年“”短多了”“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 ”等词句。在课堂上对学生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初步学会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拓展信息, 能自主选择适自己探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三、不足之处:

1.在认读完生字后,我虽然有这个意识,让学生把课文的句子读通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不是做得很好。可以在指名的学生朗读后,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点他是否读好,读不好的应该怎么改正,之后再读。这样一来就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朗读时困难的地方,再大家一起练读一下,可能效果更好;或者教师就必须范读,让学生学习。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依然是我教学中比较薄弱的地方,必须向有经验的老师认真学习。

2.第一课时的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后,课堂上没有留点时间给学生写字,本课要写的字有9个,全都留到第二课时去写了。

3.在揭题“恐龙的灭绝”时,可以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灭绝吗?这样一问,学生就会去思考为什么用灭绝而不用死亡。“灭绝”就是永远消失了,再也不会出现了。对“严寒”一词也没有讲到位,可以联上系上文中的“十发寒冷”来学习,让学生理解“严寒”不是一般的寒冷,而是十分寒冷,冷极了。

4.整堂课中,教师的过渡语都不够通顺。可能是紧张吧,设计好的过渡语临场有些遗忘,导致教学偶有卡壳,这是很应该改进的地方。

在教学本课的前几天,我在批改日记的时候就发现有篇日记就是写自己所做的梦,写的很形象,很富有特色。这是我萌发了本课不要讲的太多,尽可能多的去让孩子想象,相互交流自己的未来的世界!然后再把自己的一些美妙的想法写在日记中,加以巩固。

教这课我尽力创设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的想象尽可能多的尽情发挥,一个个说得意犹未尽。日记中可以看出在孩子们的心中,未来世界要什么有什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科技要多发达就有多发达。所有在现实生活中还不能实现的,在未来的世界什么都实现了。是呀!孩子们对未来充满着多大的希望呀!孩子们的想象力多丰富啊!我以“阿德心中的未来世界如此奇妙,你们心中的未来世界是怎样的呢?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为切入口,给学生创造出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创造力。

想象其实无处不在,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多给孩子发挥想象的机会和空间。想象就是创造。想象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孩子们在幻想的世界当中,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教后记人教版 篇2

我省从2006年秋季实行高中新课改, 其中数学是使用人教社A版教材.笔者2007年秋季首次使用A版教材必修4[1], 2011年春季第2次教此教材, 有“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感, 回顾2次教必修4《三角函数》这章, 感慨万端.尽管2007年暑期接受过新教材通识培训, 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导作用, 教师以“合作者”身份出现在课堂, 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但涉及到对某章、某节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是任何培训解决不了的.“师傅领进门, 修炼靠个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经过半年反思, 有感而发, 遂成拙文.

1熟悉各节内容的来龙去脉及在全章乃至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A版教材仿佛是一部佛经, 禅境深远, 内蕴丰富, 若不潜心渗透, 终觉肤浅, 好像居士和得道高僧对同一佛经领悟一样, 相差甚远.因为教过老教材, 很有“情结”, 对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不屑一顾, 自己“处理”教材:三角函数用“终边定义法”好, 三角函数线教得不是很用心, 所以出现很多事后补救的举措, 教学中狼狈不堪, 学生听课也觉得莫明其妙, 怎么又冒出“新知识点”?

第2次教时, 笔者首先研读《教师教学用书》[2]了解编写意图, 和老教材有何不同, 为何如此处理 (有因必有果, 有果必有因) 其次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阅读专家、特级教师对这章精辟解读, 揣摩每句话, 再结合首次教过的得失成败, 对每个知识点科学安排, 轻重急缓心中有数.

如:三角函数线, 它是三角函数的几何表示, 直观地刻画了三角函数的概念, 与三角函数的定义结合起来, 可以从数和形两方面认识三角函数的定义, 并使得对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符号的变化规律、诱导公式 (一) 等理解更容易了;其次三角函数线是画三角函数图像的基础, 利用它讨论三角函数性质 (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甚至对称性) 形象直观, 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平台和有效载体, 所以对三角函数线教学不像第一次教学时那样蜻蜓点水式走过场, 而是作为重难点来处理.

又如诱导公式如此繁多, 尽管能用“奇变偶不变, 符号看象限”全览其中, 但其本质是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的几何体现, 诱导公式只不过是上述性质的“数”的表现, 教学中可以自始至终渗透这一精髓.

另外“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这章的重点内容,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要切实让学生理解掌握直至灵活运用, 最后所学的三角恒等变换只不过是一种手段, 把一些复杂的三角函数表达式化成形如Asin (ωx+φ) +b, 学生解决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2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教学设计走过曲折“取经”路

2.1从误区走向清楚

以前笔者把该节课重心放在如何从锐角的象限角三角函数过渡到任意角三角函数, 为此错误参照有些教师教学设计引入摩天轮问题, 由于没有理解人家将摩天轮引入的意图 (三角函数是研究周期现象的基本函数模型) , 再加上学校生源原因, 地域限制, 学生摩天轮都未见过, 用复杂的生活情景来讲授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 使学生理解难上加难, 给人的感觉是将三角函数的应用提前上课, 效果可想而知, 现在细想根本没有将着力点用到“函数”这两个字上.

事实上, “教师可类比用单位圆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的情形, 直接给出任意三角函数的定义, 对学生而言, 关键是理解这样‘规定’合理性, 对定义合理性的认知基础就是三角函数的‘函数’本质——定义要符合一般函数的内涵 (函数的三要素) ”[3].笔者再审视自己的备课笔记, 没有将教材中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接受的教育形态, 有点照本宣科的味道, 回顾专家学者的理解, 令人汗颜, 我们有时重点难点都把握不准, “……定义的生成中, 最关键的一环是学生能否摆脱锐角三角函数用边长的比值表示的局限性, 转为用任意角终边上点的坐标的比值来表示,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4].

2.2对“单位圆定义法”和“终边定义法”有新的认识

笔者偏爱“终边定义法”, 是因为笔者读高中时的教材是1983年10月第1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数学编辑室编写的代数 (甲种本第1册) [5] (下称“83版”) , 里面叙述如下:“在初中, 我们已接触过正弦、余弦、正切、余切这4种三角函数, 它们都是以角为自变量, 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这4种三角函数定义, 当时是针对0°—360°间的角作出的, 并对0°—18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作了一些讨论, 下面将三角函数定义推广到任意角的情形, 如图1, 设α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 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的坐标是 (x, y) ,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r (r>0) , 那么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分别是:

sinα=yrcosα=xr,

tgα=yxctgα=xy

……

它们都是以角为自变量, 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这些函数都叫三角函数.”并且教材中例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2, -3) , 求α的6个三角函数值”和现行教材例2“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0 (-3, -4) , 求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值”相似.

参加工作后接触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编著的试验修订本.必修第1册 (下) [6] (下称“试验版”) , 对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也大致如“83版”.特别是书本例题2用“单位圆定义法”求解如此繁琐, 耿耿于怀, 而很多练习题用“终边定义法”立竿见影, 所以对“单位圆定义法”颇有微词, 直到后面研究三角函数定义域、值域及诱导公式证明才体会到“单位圆定义法”好.

不过“终边定义法”也不是一无是处, 如在选修4-4[7]中学习圆的参数方程就用到, “……如果在时刻t, 点M转过的角度是θ, 坐标是M (x, y) , 那么θ=ωt, 设|OM|=r (图2) , 那么由三角函数定义, 有

cosωt=xrsinωt=yr

{x=rcosωt, y=rsinωt, (t

为参数)

考虑到θ=ωt, 也可以取θ为参数, 于是有

{x=rcosθ, y=rsinθ, (θ

为参数)

……”.所以A版必修4在例题处理后出现的旁注正是“终边定义法”, 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

事实上无论用何种方法解此例都无伤大雅了, 但必须明白的是“单位圆定义法”优点是简单清楚, 突出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而“终边定义法”对应关系不够简洁, “比值”作为三角函数值, 其意义不够清晰, 这也是学生不太适应“三角函数”是函数的一份子原因.

2.3教学设计博采众长

学习《教师教学用书》后和2009年7-8合期《中小学数学》上李柏青老师撰写的《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教学设计》及其金克勤老师的点评[8]、2009年第5期《中国数学教育》刊登的“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第七次课题研讨会上专家及名师教学设计和感悟文章, 有了清楚的认识.

在复习初中锐角三角函数基础上, 建立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与第一象限角的联系, 在直角坐标系中考察锐角三角函数, 得出用角终边上的点的坐标 (比值) 表示锐角三角函数结论 (这正是“83版”上过渡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前奏”) , 然后再“特殊化”引出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结论, 在此基础上, 再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单位圆定义法”) , 同时讲清如下两个对应关系:

实数α (弧度) 对应于点P的纵坐标y——正弦;

实数α (弧度) 对应于点P的横坐标x——余弦.

这是理解三角函数定义的关键, 而且学生难以接受的是这种定义 (函数模型) , 好像不同于必修1所学基本初等函数 (Ⅰ) 的定义 (解析式) .

在《弧度制》中讲过由于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三角函数就可以看成以实数为自变量, 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教师对这些把握准, 再追问:

你认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符合高中函数的定义吗?能确定这些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吗?

你能说说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对应法则吗?

你能将任意角三角函数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比较吗?

将这些内容让学生独立探究清楚, 也就解决了重难点问题.

3处理习题“艺高胆大”

第1次使用该教材时, 对习题处理盲目欠科学, 就题论题, 和学生沉浸在题海中不能自拔, 也是当今课堂上“通病”——高能耗, 低产出.第2次执教时, 对书本习题和课外作业题学会重组整合, 抓住问题的实质循循善诱, 学生易掌握, 并且把这种处理问题方式不断灌输给学生, 将会受益终身.下面是笔者对一堂习题课的大致设计:

例1 (教材第21页10 (3) ) 已知tanα=-34, 求sin α, cos α的值.

利用商的公式和平方和公式联立方程组, 并且对角α分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讨论, 即可求出sin α, cos α的值.并且此法可推广到已知tan α, 求一切有关sin α, cos α代数式的值, 但如何避免解方程组和讨论呢?学习了下面例2, 使我们明确努力方向.

例2 (教材第22页3) 已知tan α=2, 求sinα+cosαsinα-cosα的值.

因为所求式子是分式, 且分子、分母中含有sin α, cos α齐一次式, 可以同除以cos α, 得

sinα+cosαsinα-cosα=tanα+1tanα-1=3

初战告捷, 一发不可收.

例3 (课外作业题) 已知tan α=3, 求sin2α-2sinαcosαcos2α-3sin2α的值.

由前题启发, 分子、分母中含有sin α, cos α齐二次式, 可以同除以cos2α, 得

sin2α-2sinαcosαcos2α-3sin2α=tan2α-2tanα1-3tan2α=-326.

探究例2、例3本质性的东西是:分式中分子、分母同含sin α, cos α齐一次式、齐二次式, 我们都有办法转化为tan α的代数式, 并且与系数无关.

再引申求sin2α-2sin αcos α, 若能“无偿”构造齐二次的分母, 不是就转化为例3了吗, 想到1=sin2α+cos2α, 则

sin2α-2sinαcosα=sin2α-2sinαcosαsin2α+cos2α=tan2α-2tanαtan2α+1=310.

但有些关于sin α, cos α一次式的代数式如何求呢?如:

例4 (教材第21页12) 已知tanα=3, π<α<32π, 求cos α-sin α的值.

此题分母无法“等价构造”成形如例2, 若能出现sin α, cos α二次式也好办, 故先求 (cos α-sin α) 2, 再求cos α-sin α, 但节外生枝, 由于π<α<32πcosα-sinα的正负性判别有困难, 考虑到

sinα=cosαtanα=3cosα,

所以

cosα-sinα= (1-3) cosα>0

显然成立.

当然此题先求出sin α, cos α, 再求结论更方便, 但此法拓展学生思维, 深化题目内涵, 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及细节之处大有益处 (有些学生先求出α=240°, 再求结论更快捷, 建议tanα=3改为其它数据) .

前面所讲习题均为已知tan α, 求sin α, cos α的一次式、二次式的值, 反过来行吗?

例5 若cosα+2sinα=-5, 则tan α等于.

尽管此题有很多解法, 但就学生所学本章知识可以如下解法:

两边平方得

cos2α+4sin αcos α+4sin2α=5,

所以

cos2α+4sinαcosα+4sin2αsin2α+cos2α=1+4tanα+4tan2α1+tan2α=5,

解得 tan α=2.

这样讲评习题能以一当十, 将不同类的习题融会贯通, 抓住问题的本原性, 增强学生解题能力.

4困惑与改进

4.1有向线段记号的引入徒增学生的理解困难

教材第15页“如图1.2-7, 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过点Px轴的垂线, 垂足为M.根据三角函数定义, 我们有:|MP|=|y|=|sin α|, |OM|=|x|=|cos α|”, 紧接着思考:“ (1) 为了去掉上述等式中的绝对值符号, 能否给线段OMMP规定一个适当方向, 使它们的取值与点P的坐标一致?”显然是为了引出思考题, 对线段加绝对值, 但从小学到这节之前, 学生都未接触过线段加绝对值符号, 给学生学习向量模、一般线段带来混乱, “难道线段也有正负之分?”更可况这种规定性的知识没有必要设置探究思考, 如“83版”和“试验版”都开门见山说明, 通俗易懂, 事实上有向线段也是这种特定场合使用的术语, 没有使用的广泛性, 为了三角函数线而设置的, 笔者建议|MP|, |OM|不用也罢.

4.2 “当且仅当”用得不是时候

教材第21页习题9中出现了“当且仅当”这种隐含充要性的证明, 让人一头雾水, 教材第13页例3“求证:当下列不等式组

{sinθ<0tanθ>0

成立时, 角θ为第三象限角, 反之也对”.这是没有学过“充要性”的一种变式处理, 学生也能接受.同样的题, “83版”是“根据条件sin θ<0且tg θ>0, 确定θ是第几象限的角?”当时没有学充要条件, 合乎情理.“试验版”是“求证角θ为第三象限角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sinθ<0tanθ>0

”.这是因为在“试验版” (上册) 学过“充要条件”, 由此习题中讲法改成例题表述最恰当.

4.3和物理学中知识不同步, 造成情景引入没用

本套新教材鲜明的特色之一是章头图寓意深远, 每节设置丰富的情景, 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另一方面三角函数是研究周期现象的基本模型, 在物理学中有广泛应用, 如交流电、震动的叠加等, 令人遗憾的是物理和数学两科不是同一支队伍编写的, 出现了知识不同步的情况, 如第30页为说明三角函数图像引入的“简谐振动”实验, 当初物理课上还没有学到, 在此也建议老师在使用一些物理学例子时, 要与物理老师沟通, 否则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刘绍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刘绍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3]孔小明.“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教学认识与设计[J].中国数学教育, 2009, (5) .

[4]严兴光.关于概念教学课堂提问的思考[J].中国数学教育, 2009, (5) .

[5]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数学编辑室.代数 (甲种本第一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试验修订本数学必修第一册 (下)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7]刘绍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教后记人教版 篇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选文《荆轲刺秦王》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荆轲的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战国策》写荆轲写得沉雄悲壮,叙事中有着很强烈的抒情笔触。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引导学生学习时应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要着重指导学生掌握语言材料,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注意对背景知识的掌握以及对表达方式的理解,以更好地全面地把握文本。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确定

教学目标:1.赏析重点语段“易水送别” 的场面描写和“秦廷行刺”的动作描写。2.引导学生对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进行探究,从而正确评价荆轲的侠士行为。教学重点:赏析重点语段“易水送别” 的场面描写和“秦廷行刺”的动作描写。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进行探究,从而正确评价荆轲的侠士行为。

三、教学过程及策略

(一)教学导入

问题设计1:(师背诵“易水送别”一段)老师背诵的是哪个情节?问题设计2:请同学们回顾本文的主要情节有哪些?问题设计3:在这些情节中老师认为“易水送别”这一段非常精彩,这一段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什么?

问题明确1:易水送别。问题明确2:狼烟四起、义士请缨、易水送别、秦廷行刺、壮士殒命。(或: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或:行刺缘起、行刺准备(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易水送别)、廷刺秦王(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而笑)、荆轲被斩。问题明确3:悲凉、感伤、悲壮。

(二)赏析“易水送别”

问题设计1: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悲壮”的?请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问题设计2:本段是怎样来写音乐的?有何妙用?问题设计3:“变徵之声”“慷慨羽声” “徵、羽”是古时音乐声调的分类,其声调如何?

问题明确1:师引导学生本着这样的思路:在何地送?环境如何?送谁?都谁来送?送别者衣着、肖像怎样?送别时心情如何?此情此景适合什么样的音乐?文中是怎样描写音乐的?有何妙处?(学生可能会从以下方面来回答)

环境——通过环境来写其悲壮。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句中“萧萧” 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风萧萧”三字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诗还有:“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寒” 一语双关,表面上写天气的寒冷,点明了时间、环境。实则写人物内心的凄楚、悲壮。整句话,暗示时间为秋季,渲染了一种萧索、悲凉、肃杀的氛围。另外,诗句中带有“寒”字的有很多,与本诗句作对比。表现自然环境之寒冷——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唐代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一语双关,既写自然,也暗含心境——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地点——送别地点选择在“易水之上”。以水浩浩荡荡流逝一去不返之状来暗指荆轲此去的一去不复返。“水”的这一特点,还能从其它诗句中找到佐证。如孔子《论语》中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就很好地表现出了古人写水的这一寓意。

人物肖像——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集体穿白色的衣服,风俗上往往是祭拜死者。在此的用意是“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如“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师可拓展岳飞《满江红》进行阅读分析。

音乐——回顾发生在汉朝的“垓下之围”那段历史,体会音乐的魅力和威力。

项羽和刘邦两军交战于垓下时,项羽军被包围,陷于一筹莫展的境地。刘邦的大将军韩信为瓦解对方的军心,就叫士兵们唱起了楚歌,因为楚兵大部分离家已久,早就厌倦了连年征战的日子。听到有人唱起了故乡歌曲,楚军中有人开始唱和,军心彻底动摇。项羽看大势已去,无计可施,对他的爱妾虞姬唱出千古名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楚歌或许动摇人心,但此歌一出,方才尽泄项羽途穷气短、回天无力的心机。于是虞姬回唱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剑自刎而死。后来项羽逃到乌江边,面对滔滔的江水,仰天长叹道:“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亦拔剑自刎。

问题明确2: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问题明确3:“徵声”悲凉,“羽声”激愤。唱出生离死别的苦情,为整个场面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悲凉激愤充溢于每个送别者的心中,送行者和被送者的情绪,相互感染,如风水相激,令人悲恸交加,涕泗横流。易水送别乃一首悲壮的赞歌。

师要求学生们带着理解和敬仰再读此段。一生诵读,其余生以桌为筑,敲击唱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师总结过渡:秋风瑟瑟,易水汤汤,荆轲高歌驾车绝尘而去,此一去结果如何?我们从以下文段中来寻找答案——13—17段。

(三)赏析“秦廷行刺”

问题设计1:作者在文本13—17段中,设置了几个环节?问题设计2:在这几个环节中,哪个环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问题设计3: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呢?

问题明确1:武阳振恐、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廷刺秦王、倚柱而笑。问题明确2:廷刺秦王,写出了场面的紧张、激烈、惊心动魄。问题明确3:主要通过动作描写、侧面描写来展现的。其中动作描写中一些动词用的好,层次分明。如荆轲的动作:“取—奉—发—把—持—揕—逐—提”。“把、持、揕”表明荆轲的机智、敏捷;“逐、提” 表明荆轲的勇武,虽主动进攻未遂,但仍进行最后一刺,努力顽强并执着。秦王的动作:“惊—引—起—拔—走—击”。“惊”表明其惊慌失措;“拔、走、击”表明其机智,由慌乱转为有效反击。侧面描写中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直接的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写出了刺杀场面的紧张与激烈,但不管是写廷刺秦王的惊心动魄,还是写易水送别的悲壮凄美,作者只是想要借此突现荆轲重义轻生、舍身为国、临危不乱、威武壮烈的主导性格和英雄气概。

(四)拓展迁移 自主探究

问题设计1:荆轲用自己的行为,演绎了一段传奇,完成了凄美的谢幕。对荆轲的评价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同学们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荆轲的看法。问题设计2:赏析这两大情节,我们感受到了送别的悲壮,行为的激烈,场面的惊心动魄。作为文言叙事散文,本文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明确1:侠士、勇士、斗士、武士言之成理即可。对荆轲刺秦王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历史上有些人持否定态度。如北宋的苏洵非议荆轲之行就认为:“始速祸焉”。 朱熹也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许多评者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理解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问题明确2:善于运用环境描写、人物的细节描写(动作、语言、神态)、侧面描写。

(五)学以致用 写作提升

问题设计:请同学们尽量依照原文,并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作结,再现情境,150字左右。问题明确:生展示成果,师生评价。师展示下水例文:

西风萧瑟,苍穹阴沉,荆轲在易水边驻足,撩起白衣裳摆,长叹一声,高声道,渐离呢?咱们再饮一回!没有回答,取而代之是苍凉的筑声,高渐离盘膝坐在人群背后,闭眼击筑,竟似痴了一般。变徵之声,何其悲凉,慷慨羽声,何其激愤。音乐由弱至强,由低至高,人物由“垂泪涕泣”至怒发冲冠,情绪由凄楚悲凉至慷慨悲壮,生离死别化作同仇敌忾。翻身上马,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作者通联:周健,辽宁大连教育学院;王文娟,辽宁大连市第五中学]

如何教好 人教版小学英语 篇4

1.正确理解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

《英语课程标准》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灌注了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这些思想和理念是我们用好《PEP》教材,搞好我们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有些教师目前在教学思想上仍旧停留在只顾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科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则没有给与充分的重视,更没有思考如何将新课程提倡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因此对《PEP》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一直存在较大的疑惑,比如说为什么三四年级的教学内容这么浅,五年级和四年级之间的跨度有这么大,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有正确的理解和掌握的话,我们将困在这些死胡同里而找不到出路。作为实施新课程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地学习《英语课程标准》,领悟《标准》中倡导的教学理念,比如说,“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理念化为我们有效的教学行为。另外,有些人单纯地认为并追求小学生掌握的英语单词越多越好,英语水平越高越好,这种只注重结果,不关心学生学习过程的思想必然对小学英语教学造成较大的干扰,我们要注意清除这种干扰,全面地落实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2.把握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的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具体的语言技能目标在《标准》中已有详细的说明,教师在小学每个年级的英语教学中,都要为小学阶段总目标的实现进行全面的考虑,要以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为出发点计划我们的教学工作和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尤其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学生学到一定的语言知识,发展一定得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后一种是更重要的目标,这样才是真正保证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任务的完成。至于在具体的语言知识目标方面,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落实四会单词的拼写、非四会单词的认读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

A、熟练掌握句子中to be 动词与主语搭配的各种形式。

B、注意to do 动词在各种不同句型中的形式。

C、疑问句(包括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形式和疑问词的用法。

D、四种时态(一般现在时、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将来时)的形式与运用。

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1.注意每节课的具体目标

在完成一节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我们上的这节课属于什么课(课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们要学生具体掌握哪些东西?培养学生什么方面的技能和能力?这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在课堂上要对这些目标实现与否进行检查和评估并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学内容的容量和教学方法。《PEP》小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由A、B、C三部分组成,A和B是必教的部分,C是参考、提示、拓展的部分。A、B各部分又由“Let’s Learn”、“Let’s Talk” 和“Read and Write”三个课型组成,我们必须了解每个课型的教学目标和目的才能很好地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否则可能会白白地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还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

2.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上好每一节课

我们在明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后,我们要围绕目标的实现去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其中包括我们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都要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去考虑,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和做法尽量避免,以节约时间让学生能够进行与目标有关的活动。有些教师还停留在以前的组织课堂教学的模式,在开始新的教学内容之前死板地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不管这些内容是否与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有联系,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干扰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在新内容的教学开始后可能还在思考老师复习的内容。如果我们复习的内容与新的知识有关的话,那么对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好处。所以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开头我们也要设计好,有时对目标的实现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我们还要讲究方法,要注意挖掘学生旧有的知识,以旧带新,新旧联系,在广度和深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3.正确处理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语言技能的培养是围绕一定的语言知识进行的,而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一节课中教师要围绕本课的语言知识(单词、短语、句型等)培养学生相关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但是,这三者之间在教学活动中是要有机地融合。也就是说,我们不要一味由教师传授知识,要组织课堂活动,包括语言活动或者游戏等方法去让学生认识和掌握有关的语言知识,同时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语言技能也得到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只考虑一节课怎么教,怎么讲得清楚,而是要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相关的语言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达到掌握知识和技能,这种做法也就是专家们提倡的“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方法,也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具体表现。[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先考虑步骤再考虑方法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往往先考虑我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才能使学生感到有趣,但这些方法到底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发挥了什么作用却没有给与充分的重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显得结构松散,步骤混乱,不符合语言教学规律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我们在明确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后首先要考虑的是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步骤,要先教什么,再教什么,一步一步地完成我们的目标。比如“Let’s learn”,我们先要学生了解所学单词或词组的意思,再掌握它们的读音,包括听和说,最后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在“Let’s Talk”的教学里,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对话中有关单词或句子(句型)的意思和意义,再依托课文训练学生的对话能力,最后引导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有关语言进行口头交际。“Read and Write”则要求我们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掌握单词和句子的书写。注意,这里所说的“写”不是单纯的“抄写”而是单词的拼写和学生能根据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写出正确的英语句子的能力。在具体的一节课中我们也要重视具体教学步骤的安排,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Part A”的“Let’s Learn”这节课,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有关名词单、复数之间的变化并能够正确地运用,因此我们首先要学生了解所学名词的单数时的结构和具体用法,然后再引出复数的结构和用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单复数的名词在构成差异上的对比并检测学生能否正确的运用。保证学生在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思路清楚,对目标的达成极有好处。在明确了整节课的教学步骤后,我们再考虑每一个步骤用什么具体的方法实施,比如刚才说提到的四年级这节课,我们可以先用听声音并加上教师的提问“What’s this?”“What’s it?”引出有关单词的单数形式,再用看图(遮掉一部分)加上“What are they?”引出有关单词的复数形式,如此类推来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2.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语言学习的规律,要明白语言不是一教就会的,要有一个过程。学生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必须先有一个比较丰富的语言输入,要先观察某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如何发音。某句话的结构如何,在什么情景下使用,经过思考和甄别后,对所学的语言进行内化后才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输出。因此教师要准备丰富的有关语言的实例并加上丰富的相应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教师想要学生做什么必须先作示范,这也是我们一再强调先听后说、先读后写的根据。另外,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心理,先简单,后复杂;先单一,后综合;先是规律性的东西,后是特殊的例子。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注重语言意义而不是只注重语言的形式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我们在语言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与相应的情境配合让学生明白语言的意思,而不是只一味要学生记住结构。比如名词的单、复数的教学,我们的重点不能只放在加不加“s”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复数形式来表达。又比如说在教现在进行时这一时态时,我们先不要强调to be动词加动词加ing这种形式的认知,而是先让学生明白这种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景。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单词要放在句子中教,句子要联系情境来教就是这个意思。

4.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什么叫做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不要只考虑自己怎样教,怎样讲得清楚,而是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学”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要通过观察、思索、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将知识进行内化,从而形成能力。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这种思维,而不是代替学生去思维,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另外,教师还要注意面对全体学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所用的方法能为学生所接受,这也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评价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发动学生参与评价,尤其要发挥学生集体评价的作用,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不要由教师一人说了算。

5.运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方法是当今语言教学的一种趋势,“任务型”教学法主要是从“交际法”教学发展而来的,它巧妙地将语言的课堂教学与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语言的运用达到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机能、生成语言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比如说介绍玩具这样一个任务,教师可以在活动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形容词的运用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可用于生活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在“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角色,教师不但应该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还应该是一个参与者,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示范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包括词、句,注意它们的形式和结构)去完成有意义的语言表达和语言交际。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真正掌握“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我们的学生在英语水平的提高方面必然会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四、其他注意事项

1.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语言的准确性包括语音、语言结构和语言的运用都要准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认真备课,弄懂教材,千万不要“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实在无把握的东西不要贸然教给学生。有的教师在教学生“This is a plane.” 但沉陷的图片却是一架直升机,在英语中直升机的名称是“helicopter”。“ This is a plane.”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科学的。又如我们在回答一般疑问句时的否定回答形式应该是:“Is it hot today?” “No, it is not.”或者”No, it isn’t.” 但有的老师却写成:”No, it’s not.”就不是很标准,要注意避免。教师在课堂上所用的语言也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要给于一定的注意。

2.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保持连贯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活动首先要考虑进行此项活动的目的,即要学生通过这项活动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并要检查学生经过活动后有没有达到教师原先设定的目标。不要以为只顾所谓课堂气氛活跃。有些教师在教学生“apple"这一单词时竟要学生尝苹果的味道,现在的学生谁没吃过苹果呢?这个活动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和效果呢?这是不是多此一举。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十分有限,老师们一定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有效的、高效的活动,不要做可有可无的事情。另外,活动的安排要保证有一定的连贯性,按听、说、读、写和先简单、后复杂,先单

一、后综合的顺序依次进行,使学生思路清晰,取得更好的效果。

3.多媒体电脑运用要适当

教后记人教版 篇5

2013.9—2014.1学年第一学期 年级:五六年级科目:美术任课教师:学生现状分析:

五六年级学生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造型.表现: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或阻造型游戏与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和展示。

设计.应用: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改善环境与生活,并与他人交流设计意图。

欣赏.评述: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综合.探索:合1~6年级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学校和社区的活动,用多种美术媒材进行策划、创作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具体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教后记人教版 篇6

The Fifth Period Speaking

by 何琳

From Futian Middle School

一、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

1. 教学内容 Teaching contents

P37, P69, P72 Listening task.

2. 能力目标Ability aims

Tell the Ss’how to get the information about listening in advance.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s of listening, let the students get the skills of listening.

3. 语言目标 Language aims

a. 词组和短语

Elias, ANC, Youth league, underground, Bible.

b. 重点句子

What does a “point of view” mean?

Why did the two speakers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二、教学重难点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Listen to the three materials about Elias, Bible and Accidents and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s.

Work together with partners and write down their reasons of accidents.

三、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Listening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四、教具准备Teaching aids

A recorder, tapes & a projects

五、教学步骤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Revision

Get the Ss’ to retell Elias’ story with their own words

Step II: Listening (P37)

Ss’ are asked to read the questions and multiple answers to find out the listening points first, then listen to the tape three times to choose the best answers and answer the two questions.

T: 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s. Before you listen to the tape, please read first the questions and multiple answers to find out your listening points. Pay attention to these important points while listening. Now, I’ll play the tape twice. Please listen carefully and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points. You may choose the best answers while listening the second time.

Check the answers together.

T: Listen to the tape a third time and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1. Do you think Elias was right to join the ANC Youth League? Give your reason

2. Imagine you are Elias, what would you do? Give your reason.

Ask some Ss to answer them..

Step III: Listening

T: Let’s come to Page69, look at the questions before you listen to the text, and answer them..

Play the tape three times.

Step IV : Listening Task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Part1.

T: Now turn to Page72. .In the listening task, there are four questions. You should form the habit of going through the questions to get the important listening points. And make notes if necessary.

After listening, check the Ss’ work. The teacher gives the answers.

T: Now look at the two tables in Part2. I’ll play the tape a third time

.After listening, the Ss check their answers with their partners.

Step V: Homework:

Write down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力的分解》教后记 篇7

导入力的分解, 为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参与, 活跃课堂气氛, 可以让学生参加小游戏,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根狗尾巴草, 让班上一个大力士的男同学和一个瘦小女生拿着狗尾巴草互相勾住拉, 让男同学的那根张得比较开, 女同学的那根并在一起还只用一只手, 看哪根先断, 让同学猜结果。

男生手里的狗尾巴草先断了, 提问刚猜准结果的同学为什么有先见之明。同学回答:夹角不同, 力不同, 那这个是分力还是合力?——分力。

回顾复习上节课《力的合成》内容:

(1) 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当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和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时, 我们就将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把那几个力叫做那一个力的分力; (2)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 (3) 力的合成的概念——求几个力合力的过程; (4) 两个力合成遵循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那非常自然地引出本节课力的分解的概念:已知一个力求它分力的过程。

根据分力求合力是力的合成, 根据合力求分力是力的分解, 所以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所以力的分解同样应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黑板上用示意图画出一个力让全班同学自行画这个力的分力。

投影演示不同学生所画, 发现学生能够做到以那个力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但由于角度没确定, 所以图案都不一样, 分解可以有无数种方案。

回想刚才学生游戏同样是合力一样的情况下, 由于角度的不同, 分力的大小也不同。那什么样的分解是合理的、有效的?如果两个分力的方向都确定, 那作图可发现分解的唯一性, 即分力确定。一个已知力究竟该分解到哪两个方向比较合理呢?这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我们来看一些非常常见的模型:

一、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分解

(1) 倾角为θ的斜面上, 有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 挡板处放置一重为G的重球。

试分析球的重力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同学先想想。有说会压挡板的, 有说会压斜面的, 但不能明确肯定。怎么办?力的作用效果一个是使物体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一个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所以可以通过观察形变情况。拿出准备好的两块海绵, 将其分别放置在挡板和斜面上, 再放上小球, 观察海绵的形变, 在斜面和挡板上的海绵都被挤压, 说明有力的作用, 这是弹力,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请同学先用虚线画出效果方向, 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两个分力。

那知道这两个力的大小吗?由于挡板垂直斜面, 所以F1和F2相互垂直, 根据直角三角形可以得到F1=Gsinθ;F2=Gcosθ。

从结果发现, 若θ变大, F1应变大, F2应变小, 我们改变倾角大小后再观察海绵形变情况, 力大的同样形变也大, 符合我们刚才的结果。所以我们一般根据作用效果分解重力。

学生已初步清楚力的分解遵循的方法, 由力的效果确定力的方向, 再由平行四边形确定力的大小。但其实有些学生还是会对是否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存有疑虑。我们刚才依据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所以适用同样法。在科技发展的今天, 我们完全可以用压力传感器来验证力的分解是否适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将两个压力传感器放在海绵刚形变的位置固定, 连接计算机测量数据。下表中就是本人在课堂上演示实验的实际数据, 无论倾角θ多大我们都可以清晰地读出F1、F2的大小。刚分析F1=Gsinθ;F2=Gcosθ, 我们又能用计算得出数据, 为求计算方便, 选用一些特殊角度0°, 30°, 45°, 60°来实验验证。

实验, 读数, 填表。对比表中数据,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吻合得很好。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实验测量和计算数据相等, 说明力的分解的确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分解还有另两种变形:

(2) 若其他不变, 将挡板的方向竖直放置会怎样?请同学画出, 是否如此, 放海绵验证, 还是一个是挤压斜面, 一个是挤压挡板。作用效果方向确定, 分力确定。

(3) 移去挡板, 如何分解重力, 作用效果怎样?一是挤压斜面, 一是使小球往下滑, 那我们就要从这两个方向, 即从作用效果去分解。

学生对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分解基本掌握。分解时要按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

二、三角支架上所挂重物重力的分解

三角支架上重物对悬点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应该朝什么方向分解悬点的拉力?最好的方法还是让学生自己来感受。准备分组实验, 两位同学一组, 准备一支铅笔, 一根橡皮绳, 一个钥匙串。

用铅笔的尖一端对着掌心, 另一端绕上橡皮绳勾到手指上, 在外端挂上钥匙圈。

在实验中要注意准备一根长些的橡皮绳, 没有的可以用两根常见的橡皮筋打结串在一起使用, 钥匙圈易滑动, 也可绕上绳固定。每个学生体验, 发现悬点的拉力的作用效果是:掌心被压, 手指被拉, 所以两个分力的方向也确定了。

请学生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画出这两个分力。若知道三角形支架的角度可求解分力的大小, 若如图三角形一个角为直角, 一个角为θ, 则F1、F2的值为多少?F1=G/sinθ, F2=G/tanθ, 如何得到, 我们发现将力F2平移后构成力的直角三角形, 方便我们简单地将答案求解出来。

提醒学生注意力的运算方法, 除了平行四边形定则外, 还可以用三角形定则, 同时其他矢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也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进行运算的。到这我们学会了通过作图法和寻找直角三角形来求解分力。

三、劈上力的分解

什么叫劈?刀、斧、凿、刨等工具的刃都叫劈。劈的形状怎样?劈的截面是一个三角形, 使用劈的时候, 在劈背上加力F, 这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使劈的两侧面推压物体, 把物体劈开。产生的这个推压的力应该垂直于劈的斜面。

(1) 请学生上黑板分解作图画出这个推压的分力。并请下面学生注意作图顺序。

(2) 同时若劈是等腰三角形, 劈背宽为d, 劈的侧面长度是L, 在劈背上加力F, 求两个侧面对物体的压力F1、F2的值。

分析:劈是等腰三角形, 所以F1和F2的大小相同, 通过作图, 发现是菱形。所以画出两条对角线, 这两条对角线应该相互垂直。求解时找出力和物体形状的相似三角形。

观察结果:分力F1的大小比合力F大, 回顾以前学习内容分力不一定比合力小。模型三劈上力的分解所留时间不多, 且前面两个模型分析较细致, 这边求值的过程可以做思考的处理, 并于下节课做习题讲解。我们最后再来总结这堂课的主要内容: (1) 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在具体情境中用实际效果去分解力; (3) 分力的大小可计算、可作图求。

本堂课实验较多, 比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仅有传统实验, 还有现代化技术的传感器, 课前准备较多, 在PPT和传感器软件之间的切换要注意迅速, 在此可以让学生先将计算的答案得出, 传感器在课前先要调试好。其实误差还是比较偏大的, 在实验时将倾角改变时可适当改变角度的大小。教后学生反应较好, 基本能达到课堂要求。

摘要:力的分解重难点在分力方向的确定, 由生活中的例子通过小实验让学生体会它是由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的, 并且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传统的做法是从力的合成逆运算得到的, 现在的做法是用传感器实验验证, 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浅谈高中生物教后记 篇8

【关键词】 高中 生物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02-01

我记得去年八月中旬赣州市生物教研室组织了一次全市生物青年教师的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市教研室的李通风老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我们的老师在上完每节课后,都会写教后记,坚持写两年,那么必定很会写教学论文。至今我印象非常深刻,而且也正在努力坚持每节课教学以后写教后记。

教后记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延伸,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教师通过写教后记,不仅可以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成长,而且可以使生物课堂教育教学行为得到及时地反馈和调整,使老师、学生和知识探索、认识的过程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后记即教学反思,新课改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今后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要重视反思,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策略,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也会对教学更具有责任感。

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和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我们的教学经常会片面的注重求同思维,压抑个性,在教学中常出现学生只满足于教师讲解,教师只满足于现成理论的求同状态,学生的思维好似被套上了套子,理解只有一种,答案只有一个。这是可悲的,这显然与素质教育、创新思维培养背道而驰的。面对产生的问题我们教师要马上更新观念,审视自己的教学,不断地改进教学观念,超越自我。

二、准确定位教师角色

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在教学中不要总是怕学生答得不好或答得不全,不敢将课堂时间放给学生,这样往往会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思维探索过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肯定,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改变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放下尊严的架子,应从讲台上走下来,应与学生成为朋友,要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中学习,要使学生在学生与学生间的研讨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感到学习过程是一种愉悦的感受过程,这种变化的实现其实是很难的。只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人。

三、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创新教育注重发现和培养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其个性,发挥其特长优势,这样既能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又有利于培养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要时刻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而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前提是课堂教学内容与丰富的大自然的优化组合,同时课堂教学内容也应有一定的梯度,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互相启发和交流的状态。建立生物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益友,它灵活方便,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使其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很明显,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大有裨益的。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适当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生命力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成为人们获取、交流和处理信息的工具,生物课堂中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深刻的变化,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仅是传统教学手段的一种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美味的食物优秀说明文下一篇:教务科研处副处长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