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消防部队光荣传统

2024-10-15

公安消防部队光荣传统(精选8篇)

公安消防部队光荣传统 篇1

消防部队光荣传统教育及发展史、地方史、队史教育

讲稿:

消防部队光荣传统简介

公安消防部队除保证完成火灾扑救工作外,还应当参加其他灾害和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2006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公安消防队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除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气象、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消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消防部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消防部队执勤条令》第八十一条规定消防部队按照国家规定主要承担下列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2、道路交通事故;

3、地震及其次生灾害;

4、建筑坍塌事故;

5、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6、空难事故;

7、爆炸及恐怖事故;

8、群众遇险事故。

近年来,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每年灭火(救援)出动在14万次以上,保护财产价值在1600亿元以上,抢救人员在5000人以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火灾等灾害的危害。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中国消防工作的方针。为了有效地预防火灾,各级公安消防机构都把依法实施消防监督管理作为重要的工作。

金东区简介

金华市金东区成立于2001年2月,现辖8镇1乡2街道,土地总面积661.8平方公里,人口30万。区政府驻地多湖街道。

金东区地处浙江中部金衢盆地,东邻中国小商品城义乌,南连中国科技五金城永康,西接金华城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金东区交通便利,浙赣铁路复线穿境而过、03省道、330国道横贯全境,杭金衢、金丽温高速公路和在建的甬金高速公路在境内均设有互通口。“无水港”的开通和“公共型保税仓库”的建立,打通了浙中西部地区出海的通道。全区电力、通讯设施完备,市场繁荣,仙桥花木城、金华汽车城和金华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将带来无限商机。金东特产丰富,以佛手、果蔬、花卉苗木、奶牛、畜禽为主的“一乡一品”特色优势明显,是“中国佛手之乡”、“中国花卉苗木盆景之乡”、“中国草莓之乡”、“中国藤稔葡萄之乡”、“中国毛芋之乡”、“中国番鸭之乡”、“中国源东白桃之乡”和“中国南方奶牛之乡”,金华火腿、寿生酒享誉海内外。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电动工具、工量具、食品加工、清洁用品、建筑陶瓷、造纸等行业优势明显,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声誉,外贸出口增长迅猛。

金东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先驱施复亮、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诗坛泰斗艾青的故乡。赤松宫、卧羊山等黄大仙胜迹闻名中外,大佛寺的鸳鸯林堪称华夏一绝,龙盘寺、法明寺、文昌阁、山头下、琐园古建筑群等重点保护文物历史悠久。始于三国时期的东方斗牛更是东方一绝。

金东,这一新世纪的婴儿,这伴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之路的精灵,是冉冉升起的朝阳。

金东消防大队队史简介

金东区消防大队现辖两个中队,金东区中队营房于2004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营区占地面积24亩,建筑面积5443平方米。孝顺中队于2011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营区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6089平方米。大队现有现役官兵35人,其中干部10人、战士25人;文职雇员10人,合同制消防员19人;其中金东中队官兵25人(干部6人、士官15人、义务兵10人)合同制队员3人;孝顺中队官兵9人(干部2人、士官6人)合同制队员16人。执勤消防车7辆。担负着金东区661.8平方公里、11个乡镇(街道)的防火监督和灭火救援及金华市急、难、险、重突发性事件的处置任务。辖区已建政府专职队1支,农村义务消防队21支。全区已建成或使用的高层建筑48幢,在建4幢,地下建筑已建成使用30处,具有消防设施的社会单位67家。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大队各项工作走在前列。2004、2005年大队被省消防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被金华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被共青团金华市委评为市级青年文明号;大队党委被支队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多项业务工作在参加支队、总队比赛中获得好成绩。2006年4月上旬,大队被省总队确定为全省“三基”工作六个示范点之一以来,总队张华锋总队长、政委多次过问、关心、指导示范点建设,总队副政委吴志培、政治部王文锐主任带队到大队检查指导,有力地推动了示范点建设进程,在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示范点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7年,2 大队党委通过抓“双争”工作促“三基”建设成效显著。大队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公安消防部队执勤岗位练兵先进大队”,被省消防总队评为“执勤岗位练兵先进大队”,大队和中队分别被省消防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大队”和“基层建设先进中队”,防火工作被省消防总队评为“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大队”,部队战训、政工双双获得支队评比第一名。2008年中队荣立集体三等功,两人荣获个人三等功。2009大队在岗位练兵中体能比武中取得了第二名、条例知识竟赛中取得第一名;全市消防部队第十二届篮球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全市消防部队演讲比赛中一名战士取得第三名;一名干部在总队授课比赛中取得了第二名;考核总分第一,被支队评为先进大队,被总队评为先进中队;政工、后勤双双第一;战训行管第二;宣传第三。大队党委评支队评为一个好班子。2010年荣誉更是不胜枚举,上半年在支队队列暨条令知识竟赛中荣获第二名,支队普通组比武中取得了4×400米接力赛第一、负重楼层跑第二、100米负重跑第二、3000米第一以及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大队攻坚组成员再接再厉,在攻坚组比武中再创佳绩,获得登高救人铺设分解水带第三、消防障碍赛第二、负重登高救人第二、400米疏散物资救人第一。在支队第十三届篮球赛中取得第三名;在支队组织的三句话演讲中一名战士取得第一名,一名干部取得第三;大队推荐的黑板报被总队评为三等奖;中队党支部被总队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大队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今年大队被支队推荐为先进大队,中队为标兵中队。三名同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5名同志荣立个人三等功,今年以来所获荣誉如下:春季体能比武团体第三名;铁军比武团体第二名;沈瑞杰代表总队参加全国铁军比武取得团体第二名,并荣立二等功;支队条令知识竟赛第一名;支队后勤知识竟赛团体第二名;支队篮球赛团体第三名。被评为五星级俱乐部。四名同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沈瑞杰被总队记个人二等功、大队获支队第十四届篮球赛第三名、大队协助支队完成“指导员之家”、正规化试点等各项工作。2012年荣获支队铁军比武团体第一名和三项单项第一名的好成绩,2013年荣获支队技能比武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总的来说,金东中队自创队之始,就是一支拥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各项工作均在金华支队的前列,曾经为特勤中队,现在支队领导也将金东大队当作是金华支队的门面大队,上级领导来金华支队必来的大队,所以,在金东大队的所有人,应当树立“以队为家”“队荣我荣,队耻我耻”的思想观念,在金东大队,应当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为金东大队这块先进的牌子贡献 3 自己的一份力量!

公安消防部队光荣传统 篇2

关键词:公安消防部队,绩效审计,复合人才

近几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 广大研究人员和审计工作者开始关注和讨论绩效审计的有关问题。推进绩效审计是公安消防部队审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公安消防部队审计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当前公安消防部队绩效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应对策略结合科学发展观理念做了初步的调查和研讨。

绩效审计也称3E审计, 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评价。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绩效审计的三个要素。其目的是从第三者的角度, 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促进资源的管理者或经营者改进工作, 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应注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揭示问题, 分析原因, 提出建议, 促进深化部队后勤改革和规范财务管理。

1 当前公安消防部队绩效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存在多种对绩效审计发展不利的思想观念

目前, 对于公安消防部队开展绩效审计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不少障碍, 其中两种模糊观念较有代表性。一种观念认为, 经济效益只是对于物质资料生产部门而言的, 对于非物质资料生产领域的部门和非营利组织机构则不存在经济效益问题, 因此, 对军事部门与其他非营利机构也就无须进行经济效益方面的评价。这种认识的实质是仍未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实际上, 军事部门和非营利组织机构虽然一般不直接从事生产、流通及其他经营性服务活动, 但其开展的工作或从事的事业却都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人民生活。另一种观念认为, 我国目前公安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的重点是真实性审计, 开展绩效审计会影响和妨碍真实性审计。诚然, 当前我国财经领域存在一定违法违规现象, 这一现实决定了我国短期内确实不能放松真实性审计且必须以之为重点。但必须看到, 实施绩效审计并不排斥真实性审计, 前者与后者本质上是统一的。评价经济效益的优劣必须以真实性审计确认的事实为基础, 实施绩效审计若不对有关的财务数据进行核实, 其审计结论便站不住脚。

1.2 统一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评价标准是关乎绩效审计能否深入有效进行的最直接的因素, 是完整意义上的绩效审计必不可少的技术要件, 其功能在于为保证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的一致性和客观性提供指南。然而, 较之于财务审计而言, 评价标准难以确定问题一直是制约绩效审计有效开展的技术因素。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3E”的审计均可归结为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和比较。由于消防部队的活动范围主要涉及消防监督管理、灭火救援和火灾事故调查与火灾统计, 所提供的服务一般是无形的、非营利性的, 这就给成本与效益的估算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也给绩效审计的评估造成直接的困难。因此, 能否解决评价标准是关系到绩效审计能否规范化开展的关键。

1.3 受现行审计体制的制约, 绩效审计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现行军事审计体制形成了本单位首长、本级后勤机关领导和上级审计部门领导“三重领导”关系, 而审计部门人员的任免和奖惩以及其他影响审计人员的切身利益的因素都是由单位首长和后勤机关领导决定。从而出现了权、责、利不统一, 当利益出现冲突时, 对上级审计部门负责和如实汇报工作必然会让位于对本单位首长和本级后勤机关领导负责, 审计的独立性很难保证, 审计的权威性和威慑力也受到影响。现行公安消防部队审计体制存在的缺陷是制约公安消防部队审计工作向纵深发展的根本因素。

1.4 审计人才结构单一, 人员素质尚难以胜任绩效审计要求

绩效审计属于难度较高的审计, 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 审计技术与方法更加复杂, 审计人员只具备财经、审计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 还要求通晓经济管理和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高质量的绩效审计还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评价消防部队工作绩效的意识, 要求审计人员能够深刻地理解消防部队的工作, 并有能力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测定被审单位的业绩, 以对其作出深刻而中肯的评价判断。在消防部队, 审计人员的配置呈现出知识结构单一、技能素养差距大的非均衡特点, 精通财务会计知识的人员占了大多数, 而掌握管理学、社会学、技术经济、计算机、法律、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知识的非财经类专业人员则严重缺乏, 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是绩效审计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前提之一。这种人员配置状况已成为制约绩效审计发展的关键因素, 将不利于对绩效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调查显示, 公安消防审计队伍知识结构以会计、审计人才为主体, 比重达62.55%, 工程技术等专业人才仅占13.13%, 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

1.5 传统财经审计工作比重过大, 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目前以经济责任审计和日常财务审计为主的传统财经审计在消防部队审计工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这是审计部门每年必须要做的工作。这种状况的存在意味着审计部门不得不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常规审计工作中去, 使得审计部门常常处于力不从心的被动状态, 绩效审计工作则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足而不能正常顺利地开展, 这无形中大大降低了绩效审计工作的效率, 也增加了绩效审计工作的难度。

2 当前公安消防部队绩效审计的现状和应采取的对策

目前, 消防部队审计的领域尽管仍然主要是传统的财务合法性审计, 但是绩效审计也已初见端倪。如最近几年兴起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本文认为要更好地推行绩效审计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更新思想观念

公安消防部队开展绩效审计首先要树立“绩效观”。目前, 我国审计法和公安消防部队的审计条例虽然对效益审计有要求, 但其范围更多地界定在财政、财务收支上, 还没有真正从财力、人力、物力、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各类“资源”角度考察绩效。尤其要重视和研究项目实施和改革措施的绩效, 树立全方位绩效观, 摒弃落后观念。

2.2 革新审计标准

绩效审计标准的制定是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环节, 是形成审计内部沟通交流的共同基础。公安消防部队绩效审计并未完全展开, 现有的一些审计标准不适应绩效审计的要求, 必须进行标准创新。如前所述, 公安消防部队绩效审计的军事性、综合性、时效性、统一性是制定公安消防部队绩效审计标准所要考虑的因素。目前, 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标准难度较大, 可以先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 借鉴国际公认的绩效审计的标准先期开展工作, 等到积累一定经验后, 再结合部队实际制定自己的标准。

2.3 变革审计体制

公安消防部队审计体制是包括开展绩效审计在内的公安消防部队审计运行机制的根本保证。要想真正完成好公安部赋予公安消防部队审计人员的各项任务, 拓宽审计业务, 开展绩效审计, 必须最大限度地确保公安消防部队审计的独立性, 减少行政干预, 改革现有的公安消防部队审计体制模式。

2.4 培养复合人才

绩效审计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实现目标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评价, 并对被审计单位采取必要的修正和控制措施提供建议性意见, 以寻求提高被审计单位绩效的途径。因此, 在组织绩效审计中, 审计人员要检查并确定政策目标以及实施目标的方法所依据的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公安消防部队绩效审计的展开, 人才因素同样是首位。因此, 培养和引进相关复合型人才是公安消防部队开展绩效审计的当务之急。

2.5 推行试点审计

在开展绩效审计中可以先进行试点项目。开始时, 选择那些规模小的项目, 然后再选择一两个跨总队的项目作试点, 为绩效审计的全面开展摸索方法、积累宝贵经验。

浅论公安消防部队绩效预算 篇3

【关键词】 消防部队 绩效预算

近年来,随着军队和地方预算制度的改革,公安消防部队的预算管理也有很多新变化,但长期以来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中仍然存在“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推行绩效预算,提高公安消防部队资金使用效益,成为消防部队预算管理的新课题。

1.绩效预算的概念和特征

绩效预算,又称效益预算,是指要阐述和明确请求拨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拟定的计划需要花费多少钱,以及用哪些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绩效预算不仅是预算编制方法上的一种创新,更是管理理念上的一次革命,与传统预算相比,绩效预算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不仅注重财政资金的投入,更注重支出取得的效果;二是可量化衡量的预算,通过设立绩效指标体系,对绩效目标进行量化;三是年度内目标与中长期规划相结合的预算,制定绩效指标时必须结合中长期规划来设计,并细化到每个年度,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四是管理者享有充分自主权的預算,以灵活安排资金,实现管理绩效;五是激励与约束并举的预算,对预算绩效实施必要奖惩;六是参与性很强的预算,财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有效整合;七是对结果全面报告的预算,既是对绩效考评工作的总结,也是以后年度预算分配的重要依据。

2.加强公安消防部队绩效预算的必要性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财政部专门部署《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公安消防部队是一支公安现役部队,依照《消防法》履行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也是财政部门一级预算单位,履行政府行政职能。

一是加强公安消防部队绩效预算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只有充分注重绩效,消防部队预算支出只有产生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是加强公安消防部队绩效预算管理,是建设高效责任政府的重要内容。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转变行政职能,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增强消防部门的责任意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消防部队的决策、管理和服务水平,使行政行为更加务实有效。

三是加强公安消防部队绩效预算管理,是提高财政透明度的迫切需要。推进消防部队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可以解决并回应预算信息公开后可能面临的一些社会质疑问题。

四是加强公安消防部队绩效预算管理,有利于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构建较为规范的公共支出管理体系,探索和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3.公安消防部队如何推进绩效预算管理

公安消防部队推进绩效预算管理,就是要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绩效预算管理机制。

一要设定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和预算绩效计划。绩效目标是绩效预算管理的前提,包括绩效内容、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预算绩效计划是详细说明为达到绩效目标,拟采取的工作程序、方式方法、资金需求、信息资源等,并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公安消防部队要根据财政部门具体部署和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测算预算资金需求,设定明确、清晰、一定时期可以实现并与部门职能密切相关的绩效目标。

二要跟踪监控绩效目标的运行。绩效预算运行跟踪监控管理是绩效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公安消防部队要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定期采集绩效运行信息并汇总分析,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跟踪监控中发现绩效运行目标与预期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三要科学实施绩效评价。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是绩效预算管理的核心。预算执行结束后,公安消防部队要及时对预算资金的支出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重点评价产出和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要结合消防工作的特点,建立一套合适的绩效评价指标,要本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便评价指标便于操作且贴近实际;同时要选择合理的指标值,应适度高于实际情况且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既不因目标值过高无法达到而挫伤工作积极性,又不因目标值过低不能充分体现工作效率。绩效评价应提交预算绩效报告,将实际取得的绩效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如未实现绩效目标,须说明理由,要认真分析研究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努力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歪切,制定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措施。

四要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公安消防部队要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支出成本,充分体现财政资金使用主体责任,建立“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绩效问责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向同级政府和财政部门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逐步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透明度,将绩效评价结果,尤其是一些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重点项目支出绩效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开,倾听社会各界的呼声,接受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孔志锋:绩效预算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2).

[2]马洪范:绩效预算信息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8).

[3]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文件,2011(7).

[4]廖晓军:明确目标扎实工作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中国财政杂志,2011(11).

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 篇4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第四节第三章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第五节第六节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执勤战斗准备 战备制度 战备职责 战备等级 执勤战斗预案 执勤战斗行动 接警出动 组织指挥 火灾扑救 抢险救援

重要活动消防勤务 信息报送与新闻发布执勤战斗保障 战评与总结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秩序,保证执勤战斗任务的完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令。

第二条 本条令所称的执勤战斗,是指公安消防部队为完成火灾扑救、抢险救援及重要活动消防勤务而实施的战备与行动。

第三条 公安消防部队是一支军事化、专业化的消防救援队伍,必须昼夜执勤,闻警出动,及时开展执勤战斗行动。

第四条 公安消防部队在执勤战斗中,必须贯彻“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和危害。

第五条 公安消防部队在执勤战斗中,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健全并落实各项安全制度,避免和减少官兵伤亡。

第六条 公安消防部队指战员在执勤战斗中,必须坚持依法执勤,文明执勤,做到服从命令,恪尽职守,机智灵活,勇敢顽强。

第七条 执勤战斗工作是公安消防部队的中心任务,各级党委(支部)必须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军政首长是执勤战斗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各级机关必须围绕中心,协调工作,形成合力,保证执勤战斗任务的完成。

第二章 执勤战斗准备

第一节 战备制度

第八条 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建立严格的战备值班制度,保证不间断值班:

(一)总队、支队建立全勤指挥部,设总指挥员、副总指挥员和若干名指挥助理。总指挥员由具备指挥资格和实战经验的总队、支队领导和参谋长担任,副总指挥员由指挥长担任,指挥助理由各部门相关人员担任。大(中)队设值班首长和各类执勤人员,值班首长由具备指挥资格的大(中)队首长担任。

(二)各级战备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做好值班记录并建档保存。

(三)交接班通常每日进行,由总(支)队总指挥员、大(中)队值班首长组织。主要内容是调整落实执勤力量,检查清点装备器材,安排执勤工作。

(四)交接班时,听到出动信号,由交班人员负责出动,完成任务归队后,再行交接。

第九条 公安消防部队应当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常性战备教育。在补兵退伍期间、重要节日、重要活动或者其它特殊情况时,必须进行战备教育。

第十条

公安消防部队应当严格执勤战斗装备的管理,保证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一)执勤战斗装备应当按有关标准和规定配备,并统一编号,建立档案。

(二)执勤战斗装备坚持定期检查、保养,发现故障、损坏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换。

(三)消防车(艇)的停放(泊靠)和个人装备的放置,必须符合实战要求,便于出动。

(四)执勤战斗装备不得用于与执勤战斗无关的事项。特殊情况需要动用时,应当报请上级批准。

第十一条

公安消防部队各级首长和机关必须经常检查所属部队落实战备制度情况。

中队每天、大队每月、支队每季度应对所属部队至少进行一次战备检查,重要节日、重要活动或遇特殊情况时,必须进行检查。总队应适时组织抽查。

第十二条

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及时掌握辖区消防水源规划、建设、管理情况,定期检查消防水源情况。

第十三条 公安消防部队在执勤战备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立即解决,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二节 战备职责

第十四条 总队、支队首长职责:

(一)领导部队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规定、指示,研究制定改进和加强执勤战斗工作的措施。

(二)督促各级、各部门在战备工作中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和保持正规的战备秩序。

(三)掌握辖区概况和公安消防部队、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实力。

(四)在政府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建立社会联动机制。第十五条 司令部职责

(一)掌握部队执勤战斗实力,熟悉辖区灭火救援社会资源信息。

(二)组织灭火救援力量调动方案和执勤战斗预案制定、审核和修订。

(三)组织战备值班,督促检查部队落实战备制度。

(四)拟制战备工作的命令、指示、计划,并督促部队贯彻落实。

(五)负责执勤战斗装备配置计划的制定、日常使用管理和通信保障工作。

(六)组织部队熟悉交通道路、消防水源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情况。第十六条 政治部(处)职责:

(一)掌握执勤战斗岗位干部基本情况,落实编制配备。

(二)计划、组织、指导部队战备教育。

(三)组织、指导部队作好战备工作中的经常性思想工作和心理工作。

(四)负责执勤战斗事迹报道和表彰奖励等工作。第十七条 后勤部(处)职责:

(一)建立战勤保障体系,完善战勤保障制度。

(二)制定执勤战斗保障方案,落实各项保障准备。

(三)负责部队装备器材的补充、更换和维修保养工作。

(四)掌握部队装备器材实力,落实配置计划,建立装备档案。

第十八条 防火监督部(处)职责:

(一)定期向司令部门提供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变化和火灾隐患情况。

(二)采集消防重大危险源信息,参与执勤战斗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工作。

(三)组织司令部门和辖区中队参加单位消防工程验收。

第十九条 全勤指挥部职责

(一)负责战备值班。

(二)掌握部队执勤战斗实力变化情况和战备工作动态,督促所属部队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

(三)熟悉力量调动方案。

(四)接受上级的命令、指示和下级的请示报告,并及时妥善处理。

(五)接到灾情报告,同时响应,遂行指挥。第二十条 通信指挥中心职责

(一)准确受理报警,按照力量调动方案及时调派出动力量,并按照总指挥员命令调派增援力量,同时作好记录。

(二)定时核查通信线路,保持与供水、供电、燃气、电信、卫生、环保等部门的联系。

(三)统计、分析接警和出动情况,建立灭火救援档案和业务资料数据库。

(四)保持与灾害事故现场的通信联络,报送执勤战斗信息。

(五)熟悉辖区基本情况和灭火救援社会资源信息,掌握公安消防部队、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实力。

第二十一条 大队首长职责:

(一)领导本大队并指导辖区内其他消防队伍,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规定、指示,做好战备工作。

(二)组织大队战备值班、检查和教育,建立和保持正规的战备秩序。

(三)组织开展对辖区情况的调查研究,制定执勤战斗预案,定期实施演练。

(四)掌握辖区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的种类、特点及处置对策。

(五)掌握公安消防部队、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执勤战斗实力,协调辖区有关单位做好执勤战斗准备工作。

第二十二条 中队首长职责:

(一)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规定、指示,保证人员和装备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

(二)掌握本中队执勤人员、装备和执勤规章制度落实等情况。

(三)熟悉辖区交通道路、消防水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执勤战斗预案等情况,掌握辖区可能发生的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的种类、特点及处置对策。

(四)组织调查辖区情况,制定执勤战斗预案,定期实施演练。

(五)组织战备教育,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按规定上报执勤战斗信息。

第二十三条 中队长助理由具有实战经验的士官担任,主要职责是:

(一)协助中队长做好中队执勤战备落实工作。

(二)掌握本队执勤战斗实力,熟悉装备器材性能、参数和操作维护保养方法。

(三)熟悉辖区灾害事故类型和处置对策。

(四)熟悉辖区和重点单位情况,掌握执勤战斗预案主要内容。

第二十四条 中队通信室值班员职责

(一)坚守岗位,按照出动命令或者报警及时发出出动信号,并做好记录。

(二)熟练使用通信装备,定时核查通信线路,发现故障及时报告并修复。

(三)掌握辖区交通道路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有关情况,熟记通信用语和有关单位、部门的联系方法。

(四)接到上级指示,及时报告中队值班首长。第二十五条 战斗班长职责:

(一)熟悉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基本情况和常见灾害事故处置程序及行动要求,掌握执勤战斗预案的有关内容。

(二)掌握本班人员情况,确定战斗分工。

(三)带领全班人员认真维护、保养、熟悉执勤战斗装备,使其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四)妥善处理本班战备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并及时报告中队值班首长。

副班长协助班长工作。在班长离开岗位时,代行班长职责。

第二十六条 战斗员职责:

(一)了解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基本情况,明确自己在执勤战斗预案中规定的任务。

(二)保持个人防护装备和分管装备完整好用,熟练使用相关装备。

(三)掌握常见灾害事故处置的行动要求。第二十七条 驾驶员职责:

(一)维护保养消防车(艇)和泵浦,保证油、水、电、气和灭火剂充足,车辆完整好用,水泵性能良好。

(二)熟悉辖区交通道路、消防水源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地址等相关情况。

(三)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熟练驾驶操作技术,掌握车辆技术性能、操作及维护保养方法。

(四)出车归队后,及时恢复战备状态。第二十八条 供水员职责:

(一)掌握辖区各类水源的数量、分布、压力等情况

(二)掌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水箱、水池的数量、位置等情况;

(三)掌握消防泵性能及操作方法。

第二十九条 救护员由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担任,其职责是:

(一)掌握现场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

(二)做好救护药品和器械的准备、保养、维护工作;

(三)熟悉医疗急救方面的社会资源。第三十条

摄像员职责:

(一)熟悉摄影、摄像器材性能,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和操作要求;

(二)发生灾害事故时,随第一出动力量赶赴现场拍摄;

(三)负责执勤战斗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保存工作,为战评总结和表彰奖励提供影象资料。

第三节 等级战备

第三十一条 公安消防部队的战备等级分为三级战备、二级战备、一级战备。

第三十二条 公安消防部队为完成日常执勤战斗任务所保持的战斗准备状态为三级战备。基本要求是:

(一)昼夜执勤,值班、执勤人员在岗在位;

(二)按照分工,检查、保养和管理执勤装备,保证执勤装备完好率;

(三)接到报警迅速出动,完成执勤战斗任务。

(四)完成任务归队后及时调整执勤战备力量,恢复战备状态。

第三十三条 公安消防部队在重大灾情发生或者即将发生,或者遇有重大消防执勤任务时所保持的准备状态为二级战备。其基本要求是:

(一)进行战备动员,研究作战方案;

(二)停止批准探亲休假,停止营区外非执勤活动,严格控制人员外出。

(三)加强值班、执勤力量。

(四)落实各项执勤战斗保障。

第三十四条 公安消防部队在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全国或者部分地区处于紧急状态,国家发布戒严令以及发生特别重大灾情时所保持的准备状态为一级战备。其基本要求是:

(一)进行临战动员,研究作战方案。

(二)停止人员休假和外出,召回在外人员。

(三)调整充实力量,实行全员在岗执勤。

(四)各项执勤战斗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五)根据需要派出力量进入执勤区域。

第三十五条 二级以上战备命令由总队(支队)报告本级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政府批准后发布,并报上级公安消防部门备案。接到上级公安消防部门进入二级以上战备命令时,执行单位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公安机关报告,紧急情况下可边执行边报告。

第三十六条 降低战备等级的权限与发布命令的权限相同。

第四节 执勤战斗预案

第三十七条

公安消防部队应根据执勤战斗需要,分级分类制定执勤战斗预案。包括:灭火作战预案、抢险救援预案和重要活动消防勤务预案。

第三十八条 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在建重点工程和其他重要区域、场所制定灭火作战预案。内容包括:单位概况、火灾特点、灾情设定、力量部署、扑救对策、战斗保障、注意事项。

第三十九条 公安消防部队应当根据辖区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制定抢险救援预案。内容包括:灾害评估、情况设定、力量调集、处置程序和方法、战斗保障、注意事项。

第四十条

公安消防部队应当根据重要活动消防保卫的需要制定重要活动消防勤务预案。内容包括:活动概况、指挥机构、重点部位、力量部署、勤务保障、注意事项。

第四十一条 总(支)队应当制定跨区域执勤战斗预案。内容包括:情况设置、力量编成、调集程序、增援路线、指挥机构、任务分工、战斗保障、注意事项。

第四十二条 执勤战斗预案由本级军政主官或参谋长审批,并报上级备案。

执勤战斗预案的撤销权限与审核批准权限相同。第四十三条 公安消防部队对执勤战斗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实地演练或熟悉,发现情况变化及时修订。

第三章 执勤战斗行动

第一节 接警出动

第四十四条

公安消防部队遇有下列情况,必须立即出动:

(一)接到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的报警或者上级命令时。

(二)上级检查战备情况,发布出动命令时。

(三)其他情况需要出动时。

第四十五条 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者分散接警的中队通信室值班人员必须迅速准确受理报警,问清发生火灾或者其他灾害事故的种类、单位名称、详细地址、报警电话、报警人姓名。

受理报警后,应当根据力量调动方案,在第一时间调派灭火救援力量。

第四十六条

公安消防总队、支队、大队、中队接到非辖区报警,应当立即出动,同时向上级报告或向发生地单位通报情况。

第四十七条 公安消防中队执勤人员,听到出动信号,必须按照规定着装登车。中队值班首长检查登车情况,随首车出动。从发出出动信号至首车驶出车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分钟。

第四十八条

公安消防中队应当迅速、准确、安全地赶赴灾害事故现场。途中注意观察并了解灾害事故现场的情况;遇有另一起灾害事故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第四十九条 两个以上公安消防支(大、中)队处置同一起灾害事故,或者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石油化工等单位发生火灾,以及爆炸、倒塌、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严重险情发生时,上一级指挥机构应当同时响应。

第五十条

公安消防部队营区岗哨应当接受群众报警,并保持消防车库门前的道路畅通。

第二节 组织指挥

第五十一条 公安消防部队组织指挥通常分为总队、支队、大队、中队、班五个层次。

第五十二条 组织指挥程序是:搜集掌握现场情况,做出准确分析判断,确定总体作战方案,下达作战指令,并根据现场情况变化,适时调整力量部署。

第五十三条 组织指挥原则是:统一指挥,逐级指挥。紧急情况下可实施越级指挥,接受指挥者应当坚决执行命令并及时向直接上级指挥员报告。

第五十四条 公安消防支(大、中)队独立作战时,通常由本级指挥员实施指挥。

两个以上公安消防支(大、中)队协同作战时,上级指挥员到达现场前,实施属地指挥;上级指挥员到达现场后,实施统一指挥或者授权指挥。

公安消防部队和其他消防队伍共同参加灭火救援时,应当由公安消防部队实施统一指挥。

第五十五条 当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火灾需要调动多方面力量协同作战,或者参与处置其他重大、特别重大灾害事故时,应当建立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灭火救援总指挥部。公安消防部队现场最高指挥员及相关人员应当参加总指挥部的组织指挥工作,并建立现场作战指挥部,负责指挥公安消防部队行动。

第五十六条 现场作战指挥部应当设在临近现场、便于观察、便于指挥、比较安全的地点,设置明显的标志。

现场作战指挥部一般由总指挥员、副总指挥员,以及下属的作战指挥组、政工宣传组、战勤保障组、技术专家组及其相关人员组成,并设立专兼职现场作战文书和安全员。

第五十七条 现场作战指挥部的总(副)指挥员,由总(支)队全勤指挥部总(副)指挥员担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了解现场情况,分析判断灾情,确定总体作战方案。

(二)部署作战任务,组织协同作战,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力量部署。

(三)决定使用各种水源,利用临近建筑物及其相关设施,切断现场及其周边区域内的电力和可燃气体、液体输送,限制用火用电等。

(四)划定警戒区,组织疏散人员和物资,作出拆除或者破拆毗连(邻)建筑物、构筑物的决定。

(五)提出调动供水、供电、燃气、电信、卫生、环保等有关单位,以及调集公安机关相关警种警力、驻军和武警部队力量参加灭火救援的意见,报总指挥部审批并组织实施。

(六)决定采取其他必要的应急措施。

(七)审核信息报送和新闻发布的相关内容。

(八)副总指挥员协助总指挥员工作,受总指挥委托履行总指挥职责。

第五十八条 作战指挥组一般由司令部有关人员组成,履行以下职责:

(一)搜集现场的相关信息,拟制作战方案,掌握战斗进展情况,向总指挥员提供作战建议。

(二)掌握现场参战力量、装备情况,组织现场供水,保证现场通信畅通。

(三)督促部队落实现场作战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并及时上报执行情况。

第五十九条 政工宣传组由政治部(处)和防火监督部(处)的有关人员组成,履行以下职责:

(一)掌握官兵战斗表现,积极开展政治鼓动。

(二)协调新闻单位,做好灭火救援的宣传报道工作。

(三)督促部队遵守群众纪律。

第六十条 战勤保障组由后勤部(处)和战勤保障单位的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参战部队的战斗保障。

第六十一条 技术专家组,由相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履行以下职责:

(一)观察、搜集现场相关情况和信息,判断灾害事故发展趋势;

(二)评估灾害事故的危险性及可能发生的后果,提出处置建议;

(三)对指挥部的灭火救援方案可行性进行评估;

(四)解决灭火救援技术难题,提供相关的技术数据和资料。

第六十二条 大队指挥员由大队值班首长担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了解现场情况,部署战斗任务,检查执行情况,并根据灾情变化调整力量部署。

(二)上级指挥员到达现场前,履行总指挥员职责;上级指挥员到达现场后,报告情况,接受指令,负责本大队灭火救援指挥;

(三)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支队报告情况。第六十三条 中队指挥员由中队值班首长担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组织灾情侦察,确定救人、灭火、破拆、排险和保护、疏散物资等措施。

(二)向参战班(组)下达战斗任务,检查执行情况,根据灾情变化,调整力量部署。

(三)及时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视情调集辖区内的其他力量或者请求增援,并在上级指挥员到场前实施属地指挥。

(四)上级指挥员到场后,报告现场情况,接受命令,负责本队灭火救援指挥。

第六十四条 中队指挥员助理由中队长助理担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向中队指挥员提出作战部署、力量调整及采取相关技术、战术措施的建议。

(二)深入内部实施侦察、救人、破拆、排险、保护和疏散物资等战斗行动。

(三)根据中队指挥员命令,负责重要区域班(组)阵地的指挥工作。

第六十五条 班指挥员由班长担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向全班人员分配战斗任务,组织协同配合。

(二)进行灾情侦察,组织战斗展开,确定器材设置的位置。观察灾情变化,适时调整力量布置。

(三)搞好协同作战。

(四)当现场发生紧急情况来不及请示时,可采取相应措施,然后报告中队指挥员。

第六十六条 现场作战文书通常由指挥助理或通信员担任,负责填写《灭火救援现场记录》。

第六十七条 现场安全员通常由指挥助理、大(中)队指挥员或班长担任,负责规定避险信号的形式,落实信号发出的手段或设备,观察现场情况变化和危险征兆,紧急情况下直接发出避险信号,并做好作战行动的安全监督记录。

第六十八条

现场指挥员要着指挥服,佩带统一的指挥标志。

第三节 火灾扑救

第六十九条 公安消防部队在灭火战斗中,要按照“先控制、后消灭”,“集中兵力、准确迅速”,“攻防并举、固移结合”的作战原则,果断灵活地运用堵截、突破、夹攻、合击、分割、围歼、封堵等战术措施,有序展开行动。

第七十条 公安消防部队到达火场后,应立即组织火情侦察,并将侦察工作贯穿于火灾扑救的全过程。通常情况下,火情侦察可采取外部观察、内部侦察、询问知情人、仪器探测和利用着火单位的监控系统等方法进行。

火情侦察主要查明下列情况:

(一)有无人员受到火势威胁,人员数量、所在位置的危险程度和救援途径、措施。

(二)燃烧的物质、范围和火势蔓延方向。

(三)着火对象的结构特点、外部环境以及毗连状况。

(四)有无爆炸、毒害、腐蚀、遇湿燃烧、放射等危险物品。

(五)有无带电设备,是否需要切断电源。

(六)有无需要保护的重点部位、重要物资及其受到火势威胁的情况。

(七)着火单位内部的消防设施种类及其运行情况。第七十一条 战斗展开要果断迅速,根据情况可以采取:

(一)准备展开。从外部看不到火焰和烟雾,指挥员在组织火情侦察的同时,命令参战人员做好战斗展开的准备。

(二)预先展开。从外部已经看到火焰和烟雾,指挥员在组织火情侦察的同时,命令参战人员铺设水带干线,设置分水器,做好供水、进攻准备。

(三)全面展开。基本掌握火场的情况,指挥员应当果断确定作战意图,命令参战人员立即实施火灾扑救。

第七十二条 火灾扑救中,灭火力量部署的主要方面是:

(一)人员受到火势威胁的场所。

(二)可能引起爆炸、毒害的部位。

(三)重要物资受到火势威胁的地方。

(四)火势蔓延猛烈,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方向。

(五)可能引起建(构)筑物倒塌或者变形的地方。第七十三条 当火场遇有人员受到火势威胁时,应当在第一时间抢救人员,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抢救人员的基本要求是:

(一)充分利用着火对象的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外墙门窗、阳台、避难层(间)等和举高消防车、消防梯,以及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救生装备进行施救。

(二)稳定被困人员的情绪,防止因人员拥挤而挤伤、踩伤或者跳楼。

(三)对燃烧区和充烟区,尤其是着火层的上部充烟区,要仔细搜索并作好标记。

(四)进入充烟或有毒区域被困人员时,应视情迅速开启门窗,实施自然排烟,对被救者应采取防护措施。

(五)对受伤的人员应当采取果断的措施抢救,对遇难人员也应当积极抢救、保护。

第七十四条

火灾扑救中,应当积极疏散和保护物资,努力减少损失。疏散和保护物资的基本要求是:

(一)当易燃易爆物品或者贵重仪器设备、档案资料及珍贵文物等受到火势威胁时,应当及时疏散;妨碍灭火、救人行动的物资也应当予以疏散。

(二)对难以疏散的物资,应当采取冷却或者使用不燃、难燃材料遮盖等措施加以保护。

(三)疏散物资应当在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和着火单位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根据轻重缓急,有组织地进行。

(四)从火场抢救出来的物资应当指定放置地点,指派专人看护,严格检查,防止夹带火种引起燃烧,并及时清点和移交。

第七十五条

根据灭火需要,应当合理实施破拆,防止因盲目破拆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破拆的基本要求是:

(一)为查明火源和燃烧的范围,以及抢救人员和疏散物资需要开辟通道时,可对建(构)筑物、生产设施等进行局部破拆。

(二)当火势难以控制时,可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及两侧拆除可燃物,开辟隔离带,阻断火势蔓延。

(三)当发生火灾的建(构)筑物或者局部出现倒塌的危险,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妨碍灭火战斗行动时,可进行破拆。

(四)破拆排烟时,应当选择不会引起火势扩大的部位进行破拆。

(五)在破拆建(构)筑物时,应当防止误拆承重构件造成建筑物倒塌;破拆时应当注意保护管道,防止因管道损坏造成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毒害物质泄漏或者影响通信、供电。

第七十六条 根据灭火需要,应当正确采取排烟措施,防止火势扩大和烟气对人员构成威胁。排烟的基本要求是:

(一)排烟前,应当查明火势蔓延的方向、烟雾扩散的范围,视情在烟雾流经的部位设置防御力量。

(二)应当尽量利用着火对象内部的防、排烟系统进行防烟、排烟。

(三)利用建(构)筑物的排烟窗、外墙门窗、阳台进行自然排烟时,应当注意风向,并尽量开启着火层上部楼层的门窗。

(四)利用破拆、喷雾水流、移动排烟设备等方法进行人工排烟。

第七十七条 火场供水应当正确使用水源,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力争快速不间断。供水的基本要求是:

(一)就近占据水源,集中主要的供水力量保证火场主攻方向的灭火用水。

(二)在使用消火栓进行供水时,应当根据给水管网的形状、直径和压力确定消火栓的使用数量,当火场供水的压力不足时,应当通知供水部门增大水压。

(三)根据消防车泵的技术性能和水源与火场的距离,合理选择直接供水、接力供水或者运水供水的方式,并尽量使用大口径水带辅设供水干线。

(四)应当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和蓄水池、水井等水源设施。

(五)应当尽量使用着火单位固定消防给水系统供水。第七十八条 火灾扑救中,应当科学合理用水,尽量减少水渍损失和水体污染。灭火用水的基本要求是:

(一)根据灭火进程和扑救的需要,正确选用水枪(炮)的种类、数量和射流,尽量接近火点射水。

(二)在有珍贵文物、贵重仪器设备、图书、档案资料等场所发生火灾时,严禁盲目射水。

(三)不宜用水扑救的物质发生火灾,必须正确选用灭火剂,严禁射水。

(四)对因灭火用水过多可能造成建筑物、堆垛倒塌、船体倾覆和水渍等危害的,应当及时进行防排水作业,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五)对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灾害现场要控制用水量,注意现场污水排放处理,减少和避免水体污染。

第七十九条 在夜间或者能见度低的情况下扑救火灾时,应当采取照明措施。

第八十条 应视火场情况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标志和岗哨,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警戒区域。

第八十一条 火灾扑救中,指挥员必须注重参战人员的安全,严防参战人员伤亡。安全防护的基本要求是:

(一)进入火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装具,并经安全员检查、登记。进入火场后应当合理选择进攻阵地,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二)在可能发生爆炸、倒塌、毒害物质泄漏和原油火灾沸溢、喷溅,以及浓烟、缺氧等危险情况下进行火灾扑救时,应尽量减少现场作业人员,严禁擅自行动。

(三)在需要采取关阀断料、开阀导流、降温降压、火炬放空、紧急停车等工艺措施时,应当掩护着火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实施,严禁盲目行动。

(四)对火场内带电的线路和设备应当视情采取切断电源或者预防触电的措施。

(五)当火场出现爆炸、倒塌等险情征兆,威胁参战人员生命安全时,应当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第八十二条 战斗结束后,应当进行以下工作:

(一)全面、细致地检查、检测火场,彻底消灭余火,防止复燃复爆;同时,应当责成着火单位或者相关单位的人员监护火场。必要时,留有灭火力量进行监护。

(二)撤离火场时,应当清点人数,整理装备,办理移交手续。

(三)归队后,迅速补充油料、器材和灭火剂,调整执勤力量,恢复战备状态,并报告通信指挥中心。

第四节 抢险救援

第八十三条

抢险救援是指公安消防部队依法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灾害事故处置的战斗行动。主要包括:

(一)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

(二)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八十四条

公安消防部队参加抢险救援工作,必须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骨干力量的作用,加强与公安相关警种、武警以及安监、卫生、供水、供电、供气、环保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完成灾害事故抢险救援任务。

第八十五条 侦察检测工作贯穿于抢险救援的全过程。主要查明以下情况:

(一)灾害事故的种类、程度和波及范围。

(二)遇险遇难人员的数量、位置及救援途径。

(三)有无发生爆炸、倒塌、毒物泄漏、触电等危险和妨碍救援行动等情况。

第八十六条 公安消防部队应根据侦检结果,科学、合理划定警戒区域,通常情况下由公安机关负责实施。

第八十七条 进入灾害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危险等级落实防护措施。

第八十八条 现场救生时,要充分发挥器材装备性能,科学运用各项措施进行施救,同时要稳定被救者情绪,尽可能做好保护和提供生命体征所需条件。

第八十九条 根据专家组意见和现场救援力量及技术条件,采取冷却防爆、稀释中和、加固破拆、关阀堵漏、输转洗消等措施,尽快排除险情,防止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

第九十条

抢险救援中的照明、供水、结束战斗等行动要求,参照火灾扑救的相关条款要求执行。

第五节 重要活动消防勤务

第九十一条 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组织完成下列重要活动的消防勤务:

(一)党和国家举行的重要政治活动。

(二)党和国家、军队举办的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及重大集会。

(三)国际政治、文化、科技交流会议。

(四)国际及国家级文化艺术、体育活动。

(五)国际级、国家级、地区级商品交易会、科技博览会。

(六)具有地域、民俗、文化传统特点的群众性重要活动。

第九十二条 重要活动消防勤务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和要求组织实施:

(一)建立指挥机构或者指派专人负责。

(二)开展实地调研,熟悉活动场所的基本情况,根据活动的性质、规模、持续时间制定预案。

(三)组织开展实战演练或者参加综合协同演练。

(四)按时进入现场执勤。第九十三条 重要活动消防勤务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一)必须对执勤人员进行勤务教育和培训。

(二)执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发现问题迅速、妥善处理。

(三)执勤人员应当举止端庄,严守纪律。

第六节 信息报送与新闻发布

第九十四条 公安消防部队必须建立严格的执勤战斗信息报送与新闻发布制度。

第九十五条 公安消防部队现场最高指挥员或其指定的人员,应及时向通信指挥中心报送到场时现场情况、采取的措施对策、战斗进程和有关重要信息等内容的执勤战斗信息。

通信指挥中心应视情将执勤战斗信息逐级上报,并准确传达首长的有关指示、批示。

第九十六条 总(支)队经地方人民政府和公安机关批准,由新闻发言人适时发布执勤战斗信息:

(一)在灭火救援中群众不明实情、议论较大时,要及时发布。

(二)在灭火救援中发现有较多人员伤亡和其他需要新闻发布时,要集中发布。

(三)事实原因不清的灾害事故,待查明后再行发布。第九十七条 参战人员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必须经公安消防部队现场最高指挥员批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百一十三条 本条令适用于公安消防部队,其他消防队伍可参照执行。

第一百一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消防总队可以依据本条令,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有关制度、规定。

本条令未规定的人员的执勤战斗职责,以及执勤战斗预案、报表、记录的格式和内容,指挥标志的样式,由总队规定。

公安消防部队正规化管理 篇5

关于印发《公安消防部队正规化管理

指导意见》的通知

公消[2011]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消防总队,警官培训基地,昆明消防指挥学校:

为认真落实孟建柱部长关于“努力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公安消防铁军”的指示要求和公安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现场会精神,部消防局研究制定了《公安消防部队正规化管理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部队正规化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作,根本目的是确保部队安全稳定、提升战斗力、完成法律赋予的职责使命。部队各级要充分认清加强正规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正规化管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军政主官要切实担负起正规化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部门要各负其责,部队上下要主动参与,形成合力,为全面加强正规化管理工作做好组织、思想和工作保证。

二、紧跟发展需求,科学筹划建设。要紧密结合实际和需求,把正规化建设纳入建设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总体规划,牢固树立

信息牵引建设的理念,科学制定今后一个时期正规化建设实施意见和具体计划,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标准、规定时限、具体要求,实行定人、定时间、定措施、定责任,高标准地完成建设任务。要坚持领导和机关带头,充分发挥示范单位的典型辐射和带动作用,以机关促基层,以典型带全面。示范单位要选准选强,具有代表性先进性;全面铺开要统筹兼顾、科学系统;推进措施要有力有效、规范有序,确保正规化建设健康发展。

三、坚持因地制宜,强化分类指导。要以“执勤规范化、管理精细化、警务信息化”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要更加注重队伍管理和执勤训练等软件建设,在条令意识、作风养成、勤务组织、系统应用等环节上下功夫;基础设施建设要本着“规范、实用、节约”的原则,优化整合、统一规范,不搞重复建设。坚持现实和长远相结合,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普及、后提高的要求,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分类指导,探索建立一整套具有消防部队特点的正规化建设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

四、着力解决问题,提升管理效益。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切实找准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从业务工作中发现部队管理中存在的标准不明确、工作不规范、制度不落实、管理不严格、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从部队管理存在的问题中分析业务工作的薄弱环节,以改革的思路、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正规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要出台运行规范的工作秩序规定,删繁就简,切实为基层减负。各级机关不

得随意借调基层官兵,不得搞名目繁多的调研、检查、评比,不得插手基层敏感事务,避免基层忙乱,给基层留有自主空间。

五、健全工作机制,提高执行能力。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牢固树立“基层第一,士兵至上”的观念,建立健全为基层服务机制,坚持领导的精力和注意力向基层倾斜,坚持人力、财力、物力向基层倾斜,为基层正规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着重从组织领导、制度规定、程序规范、保障措施等方面研究探索,着力完善依法决策、科学指导、监督制约、考评激励、责任追究等机制,使部队正规化建设有标准、有计划、有部署、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切实形成系统配套、科学有效的运行保障体系,确保正规化建设各项任务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各单位要结合工作进度和本地实际,制定验收细则和考核标准,落实半年调度、验收考核制度,并作为开展达标创优活动的重要依据,做到奖惩分明。各地好的经验做法请及时报部消防局。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日

抄报:刘金国副部长。抄送:本局领导,各处、室。

承办人:冒家洲 校对:张福生

公安消防部队正规化管理指导意见

为认真落实孟建柱部长和部党委关于建设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的决策部署,大力加强部队正规化管理工作,全力维护部队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确保以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为中心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依据《共同条令》、《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等有关法规制度,坚持依法从严治警,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全面提升部队正规化管理水平。

二、总体目标

遵循利于执勤训练、便于工作生活的原则,以战斗力为标准,以信息化为支撑,规范“四个秩序”,努力实现执勤规范化、训练实战化、工作流程化、生活条令化、警务信息化,确保各项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圆满完成。

三、规范执勤秩序,着力提高实战能力

(一)执勤战备规范化。战备制度落实,战备教育经常,各级战备值班人员职责明确,总、支队值班人员在岗在位率达到100%,大、中队执勤人员在岗在位率达到《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中战备等级规定的比例;值班信息处理及时准确,战备

检查全面到位,交接班、车场日情况信息录入及时;利用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和各业务管理系统,实现辖区道路水源、重点单位在地图上的统一展示和信息查询;各类人员熟悉应知应会内容,辖区重点单位“六熟悉卡”制定率达到100%,各类预案实现电子化管理。

(二)组织指挥专业化。全勤指挥部健全,组织指挥体系扁平化、组织指挥程序规范化、组织指挥人员专业化和组织指挥职责明细化;总队、支队指挥中心建立具备熟悉、训练和预案审定功能的战术研究室,中队利用电教室实现初战指挥网上预演、典型战例研讨、类型预案模拟演练、“六熟悉”等基本功能;各级指挥人员掌握各类火灾和灾害事故处置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灭火救援业务终端配备到每个执勤中队,中队指挥员熟练使用灭火救援指挥箱系统。

(三)作战行动程序化。接警调度规范,预警提示到位,实现作战信息卡及出车单与出警联动,实现与交警和交通电台联动、与医疗等社会应急力量联动;等级调派、力量调集、作战编成科学有效,现场组织指挥程序规范,战术方法运用正确,处置方法得当,侦查、警戒、展开、排烟、破拆、供水、清理、移交、战评等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行动要求规范;利用3G图像传输系统、音视频综合管理平台、无线集群(常规)通信系统、消防卫星通信系统、火场文书系统实现前后方语音、数据和图像通信,确保通信联络迅速、准确、不间断。

(四)装备保障效能化。贯彻落实《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

装备管理规定》,加强装备全寿命、全过程管理。推行装备集中采购制度,落实装备质量验收制度;按照装备的种类和状况分类、分级储存,做到无丢失、无损坏、无锈蚀、无霉烂变质;规范装备操作使用,落实装备日常维护保养和技术检查制度,装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规范使用维护装备管理信息系统,装备电子履历表和条形码管理系统;强化培训,装备操作使用人员达到懂基本性能、会检查、会维护保养的“一懂两会”要求,装备技师达到会维护、会管理、会示教、会指导、懂维修的“四会一懂”要求。加强装备安全管理工作,杜绝涉装安全事故。

四、规范训练秩序,着力提升作战效能

(一)训练组织科学化。坚持党委(支部)议训制度,总队每半年、支队每季度、大(中)队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分析训练形势,部署训练任务,制定训练措施;严格落实训练时间要求,各级各类人员训练内容规范、安排合理,完成和课目训练。总、支队有以业务骨干为主的训练教学师资力量,组建业务训练示范班(组),基层管理干部和班长具备指挥、训练、教育和管理的能力。训练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组织健全,安全检查及措施到位,无各类训练事故;训练经费保障制度落实,训练经费及时足额保障到位,确保训练工作正常运转。

(二)组训模式实战化。突出实战操法训练,基层大、中队完成训练大纲规定的实战操法必训科目,总、支队和大、中队完成实战演练任务,攻坚组完成必训科目;总、支队培训基地体能、技能和实战模拟训练设施齐全,基层大、中队建有体

能、技能训练场地及设施,组织开展各类人员在岗培训、轮训和集训;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推行网上训练,通过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实时传输,虚拟灾害事故现场,实时监控训练推演或进展,提高训练质量效益。

(三)考评考核等级化。实行普考、抽考和等级达标考核制,分类制定考核标准,细化考评细则,建立电子考核档案,对士兵和警官的普考率达到100%和所属单位的抽考率不低于60%。

五、规范工作秩序,着力提高工作质效

(一)职责制度规范。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政治工作、后勤保障、消防监督等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缜密的制度体系;完善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实行定岗、定位、定责,形成自下而上、层层负责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总队、支队、大队、中队、班五级行政管理组织网络,各级管理骨干达到能管理、会管理、善管理的要求。

(二)工作运行规范。各岗位工作流程规范,执行力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标准体系;工作计划周密,目标责任明确,可操作性强;各级行政组织会议召开及时,程序符合规定;工作秩序正规,考勤制度落实,各级人员考勤率达到90%以上;机构、人员等信息网上管理规范,官兵职务、警衔、履历等基本信息更新及时,审核规范,准确有效;网上办公规范,非密级公文一律通过综合业务平台进行审批流转。各种行政工作记录、登记、统计规范统一,实现电子化管理;档案室设置规范,设施设备齐全,符合安全要求,各类档案放置归类统一、整齐有序,实

现网络化管理。

(三)执法行为规范。坚持严格公正规范执法和理性平和文明执法相结合,“多警联动”、“防消联勤”和“错时”检查等制度落实,实现行政审批网上流转,逐步推行消防监督移动执法。强化执法质量考评、结果运用和过错责任追究,推行消防执法廉政承诺、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定期向辖区单位公开述职述廉制度,切实提高消防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四)考核评比规范。利用绩效考核系统,做到工作任务“日清周结”、“月评季考”;建立科学的量化标准和可操作、易执行的工作考评程序,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协调运转;统筹规范各类评比项目名称、内容和时间,确保评比活动的有序、有效,考核评比结果运用到位。

六、规范生活秩序,着力构建和谐警营

(一)日常管理正规。各级机关人员严格遵守办公秩序,按时上下班,考勤制度落实;办公室、各类库室设置统一规范,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环境卫生整洁;车辆管理到位,派遣制度落实。物资管理规范,出入库登记及时。总队、支队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跟踪督导到位,人员动态实时掌握准确。一日生活秩序正规,点名、请销假、查铺查哨、岗哨交接、出入营门登记等制度落实到位;休息日及节假日管理严格,请销假手续齐全,不失控、不漏管。电子岗哨管控系统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二)行为举止规范。官兵行为规范,做到举止端庄,谈吐文明,精神振作,姿态良好;穿着警服、佩带标志服饰符合规定

要求,做到着装整洁庄重、警容严整、规范统一;官兵注重礼节礼貌,称呼规范,报告准确,礼节周到,交往正当,部队上下内外团结、友爱、和谐、纯洁。

(三)内务标识统一。中队营房、办公室、内务、库室和消防宣传教育场所设置规范,各类物品放置有序,整齐划一。人民警察警徽、07式武警警徽和中国公安消防标识使用规范,人民警察警徽适用于部队营区大楼、会议室等部位场所;07式武警警徽适用于军帽、战斗头盔及抢险救援头盔等;中国公安消防标识用于消防车外观的形象标志,作为消防宣传活动、消防出版物、消防宣传品及外事交流活动的标识,其它一律不准使用。

(四)营区管控严密。营区布局合理,警营文化氛围浓厚,环境绿化、美化、亮化,整洁卫生、生态和谐;营门警卫设置规范,岗亭、通信、照明、报警、个人防护装备和警械器材配备齐全,营区应急处置预案完备,演练经常;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视频监控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电子巡岗系统、电子门禁系统等安装率、使用率达到100%,重点部位、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管控有效。网络信息、手机管理制度落实,无网络安全和失泄密案(事)件。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推行安全管理“标识化”,安全分析、教育、检查、警示制度和“五条禁令”落实,廉政监督到位,官兵安全意识、防范能力明显提高,部队安全氛围浓厚,实现无亡人责任事故、无刑事案件、无严重违纪、无自杀事件、无违反“五条禁令”案件。

(五)后勤管理规范。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官兵生活条件

公安消防部队光荣传统 篇6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拴心留人环

境。大队针对划拨的营区用地面积大、杂、乱、离市中心远等特殊情况,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分片治理,逐步推进”的办法,多方集资,修通了从洒金路至大队办公楼的水泥路,建起了篮球场,进行了绿化,使营区环境在短期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统一购置了办公座椅,增配了电脑、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施,完成了金盾网、局域网的建设,逐步向办公自动化方向迈进;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建起了小食堂、浴室,购买了饮水机,解决了官兵的“三热”问题;大队建立接待室,添置了音响、乒乓球桌等设施,使全体干战工作有舒适的环境,生活有舒心的保障,既营造了拴心留人的环境,又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发挥监督职能,规范监督执法程序,确保火灾稳定。大队以××州省消防总队编印的《公安消防机构执法指南》为范本,规范大队的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建筑审核、火灾调查等程序。通过对重点单位的定期检查和非重点单位的抽查,以及开展专项治理等活动,消除火灾隐患,有效地预防了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官兵们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执法观念,加强文明窗口建设和执法行为规范,认真落实省消防总队的九条便民措施,在“文明窗口(办证厅)”设置警务公开栏,将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有关事项进行公开;设置消防器材展示台,展出常用的消防器材,对其性能、用途、使用方法进行介绍;印制消防小知识、办事指南、逃生自救知识等便民卡片,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让群众了解了更多的消防知识,大队这一举措深受群众的好评。

三是增加装备投入,加快消防站建设,向二类大队迈进。大队先后投入资金××多万元,开通了两条火警专线,增购了一台中低压泵消防车,购置了空气呼吸器、对讲机、呼救器等个人防护装备。同时,主动当好党委政府参谋,促请市政府于200×年拨款××万元征用大、中队营房建设用地,200×年匹配资金××万余元修建了大队办公楼,200×年拨款××万元修建了营区内60米防洪涵洞,为消防站的营房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年,促请市政府拨款××万元作为消防站营房建设的启动资金,目前,消防站图纸设计和场地平整工作已完成,消防站营房将在近期破土动工,我们将加快消防站营房建设,努力向一类大队的建设标准迈进。

公安消防部队光荣传统 篇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明确赋予了消防部队承担应急救援任务的法定职责,作为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社会经济发展对基层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是指消防部队圆满完成法律赋予的应急救援任务的本领,亦即战斗力。人员、装备、组织管理指挥体系和社会救援资源的科学有效配置、管理、训练形成了基层公安消防部队的应急救援能力。

2 救援人员

人是战斗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人员要素主要由救援人员的数量、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三部分构成,本文的救援人员是指基层公安消防部队的干部、战士。

2.1 救援人员的数量

基层消防部队应急救援人员的数量包括基层干部和战士的数量,其数量主要取决于部队辖区应急救援任务量的大小,任务重,则人员配备就应多些,反之亦然。基层消防部队人员数量是否满足应急救援任务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用人均工作强度来衡量。人均工作强度是指每一名消防员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包括参加灭火救援的时间和进行业务学习、训练及体能训练的时间。人均工作强度可以反映基层公安消防部队警力配备的情况,如人均工作时间超过8h,则表示警力配备不足,反之,则表示消防部队警力配备满足应急救援任务的需求。

以某消防支队为例,据统计,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支队灭火救援共处警2084次,经对处警时间分析,中队战士每天每人平均参与灭火救援时间为16.4min。其中,每天每人平均参与灭火救援时间最多的中队的平均时间为58.56min,最少的中队每天每人平均参与灭火救援时间为1.5min。根据《训练大纲》要求,年度训练时间不少于100天,体能训练每天1h[2],年度业务、体能训练共计1050h,平均每天4.2h。灭火救援和训练时间每天平均为4.2h至5.2h。根据每人每天的平均工作强度,可以得出该支队人员能满足应急救援任务的需求。

2.2 救援人员的基本素质

救援人员的基本素质包括干部战士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四个方面[3]。当前,消防应急救援任务日趋复杂艰巨,对消防救援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想素质方面要求救援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热爱消防事业,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乐于奉献的牺牲精神。

文化素质方面要求救援人员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良好的学习能力。救援人员当中,要求干部的文化素质要高于战士;救援人员的文化素质越高,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现代消防救援工作需要。

身体素质方面要求救援人员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柔韧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素质,要适应消防应急救援工作急、难、险、重的需要。

心里素质方面要求救援人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消防救援工作时常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很难完成好救援任务的;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如根据对我校来自全国31个省市消防总队206名学员的调查,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生长环境、工作环境、级别特征,从任职经历看,来自特勤中队的战士心理素质较好,而来自普通中队的战士心理素质相比要较差;二期士官要好于一期士官,一期士官要好于士兵。主要承担应急救援任务的消防特勤战士心理素质普遍好于非特勤队战士,这主要是因为特勤战士主要承担特种灾害事故处置等急、难、险任务,出警任务较为复杂,工作期间接受各种培训的机会也比较多。二期士官好于一期士官,一期士官要好于士兵,表明随着服役时间的推移,接受的训练和培训较多,参与处置的灾害事故越多,心理承受能力强,心理素质越好[4]。

2.3 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

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指救援人员从事应急救援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特殊品质,通常包括学习应急救援知识的能力、应急救援知识的掌握状况和应用能力等方面。救援人员通过学习应急救援理论、案例来获取救援知识,通过装备使用训练、模拟情景训练获取救援技能;通过在实战中学习应用学知识和技能来获取解决实际救援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因此,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救援人员的学习、训练情况和任职经历有关。

救援人员任务是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实施事故现场救护,最大程度的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因此,救援人员的任职经历对于开展应急救援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基层指挥员具有丰富的应急救援经验,则遇到灾害事故时,就会临危不惧,指挥有条,处置措施得当;反之,则遇事慌乱,不能对灾害事故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指挥不当,影响应急救援的开展。同样,对于战士队伍也一样,如果战士经常参与灾害事故的处置,则不仅在处置行动上熟练操作、有序开展,同时在心理上能克服对灾害事故现场的恐惧感,有较强的心理素质。

3 装备保障

应急救援装备是公安消防部队开展应急救援的基础,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装备包括救援车辆和救援器材两大类。救援装备的种类、数量、质量、维护保养水平直接决定了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的高低。笔者认为基层公安消防部队的装备配置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式、地理环境以及灾害事故类型特点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针对当地应急救援任务的类型特点配备相应种类的应急救援器材装备。

3.1 配备与当地应急救援任务相适应的装备

基层消防部队应针对当地应急救援任务的类型特点配备相应种类的应急救援器材装备。以某消防支队为例,对辖区各类应急救援出动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当地应急救援任务的主要类型,配备与当地应急救援任务相适应的器材装备。

从该支队2007-2009年处置的主要灾害事故情况看,该支队在灾害事故救援中,以交通事故救援和救人救援为主。其余灾害事故处置中,依次为危险化学品事故、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备)事故、建(构)筑物事故,但任务量不大,四类事故之和不超过10%,如图2所示。

该支队开展的社会救助主要包括为市民开门、取马蜂窝、抓动物三种,表1为该支队2007-2009年开展的社会救助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在社会救助中,以为市民开门为主,占社会救助出动的45%以上,但从数量上逐年下降,从2007年的969起下降到2009年的472起,减少了一半多。

由此可见,该市的应急救援主要为交通事故救援、救人救援和为市民开门三类,因此,在装备配备种类上应以具有破拆、牵引、起吊功能的器材装备为主。

3.3 正确处理当地应急救援任务与配备标准的关系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GA 622-2006)是针对全国制定的统一标准,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差较大、应急救援任务不同,要求配备的装备也不同。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消防部队配备的器材装备已远远超过了《标准》的要求,但由于当地的应急救援任务较多,所配备的器材装备还不能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较落后地区,由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消防部队配备的器材装备达不到《标准》的要求,但由于当地的应急救援任务较少,所配备的器材装备还能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6,7]。因此,装备配置应主要考虑当地应急救援任务的需要,不能机械地执行标准,造成要么装备超负荷使用,要么长时间闲置的不合理现象出现。各地应结合本地的实际,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与当地应急救援任务相适应的应急救援装备,既满足消防部队有效、快速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挽救人员生命,控制灾情发展,消除危险源的需要,又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 组织管理指挥体系

组织管理指挥体系的作用就是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工作,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人、物和资源等相关要素的效能,最终形成最大的战斗力。高效的组织管理指挥体系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快速有效的指挥机制、简捷的指挥流程和训战结合的训练机制。

4.1 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

良好、高效的组织管理指挥体系要有高效的警情受理能力、通信调度能力和指挥能力,因此,要重点科学合理地设置接处警岗位和指挥岗位,合理地确定警情受理员的数量,提高通信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设置适应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长岗位,实现专职指挥、专业指挥,提高指挥能力。

4.2 训战结合的训练机制

消防部队一线官兵要以车辆器材装备操作训练为基础,熟练掌握手中武器。广泛开展装备器材“五知道一熟练”,即知道装备器材名称、功能用途、技术参数、操作程序、保养方法,能熟练应用,达到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建立训战结合的训练机制,结合灾害事故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模拟训练,不断提高官兵的实战能力。

4.3 建立快速简捷的指挥机制

提高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必须要建立快速简捷的指挥机制,根据灾害情况和参与救援力量不同,启动不同等级的应急响应机制,实现响应机制遂行化、应急救援指挥程序规范化。实行指挥长制度,进行分级指挥,指挥层级分为总指挥长、一、二、三级指挥长四级。上一级指挥长到场指挥时,下一级全勤指挥部人员全部出动,大、中队指挥员同时响应。中队设指挥员,负责第一出动现场组织指挥,并随时向指挥长报告现场情况。根据灾情等级,指挥长到达现场后,行使指挥权,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力量调度,实现指挥短、平、快。指挥流程如图3所示。在灾害事故不明时,加强第一出动的力量配置。

4.4 建立社会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基层公安消防部队平时应建立社会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制定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演练。要熟知社会救援力量的情况和调集方法,对社会应急处置装备(应急救援物资)的单位名称、类型、数量(吨位)、分布、贮备、功能、用途和调用途径、联系方法、响应时间等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如遇建筑物倒塌、各类车辆(特别是化学品、油料等运输车)侧翻等灾害事故发生需要吊车时,就近哪里有吊车,吨位、数量分别是多少等应急资源信息应建立档案。灾害事故发生后,视情报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相关部门及单位救援力量参与处置。如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调动公安、石化、卫生、环保、气象等相关部门及单位;处置建筑倒塌事故,应调动建设、公安、卫生、通信、供气、供电、供水等相关部门及单位;处置交通事故,应调动公安、交通、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及单位救援力量参与处置,做到联动反应迅速,配合协调好[8]。

5 社会救援资源

基层消防部队要快速有效地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必须掌握辖区的社会救援资源。社会救援资源包括辖区内道路交通信息、重大危险源、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社会应急救援物资。

5.1 道路交通信息

公安消防部队要快速、准确地到达灾害事故现场,必须要熟知辖区的道路交通信息。消防部队对辖区内道路交通信息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了消防部队到达灾害事故现场的时间,这一时间可以用接警到场时间来衡量。消防部队熟知辖区内道路交通信息,则所需接警到场时间越短,反之,则越长。

5.2 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是指辖区内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公安消防部队应掌握辖区内的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掌握各类灾害的处置方法和程序,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做好相应的演练,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使应急救援活动能按照预先周密的计划和最有效的实施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9,10,11]。

5.3 社会应急救援力量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消防部队通常不是孤军作战,发生的事故情况不同,会有不同部门参与联合救援,如危险化学品企业救援队[12]、矿山救援队等。因此,掌握辖区内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相关信息及与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协同救援的运作程序,对消防部队的应急救援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5.4 社会应急救援物资

应急救援物资是应急救援工作中最基本的保障条件,现阶段消防部队要配齐处置所有灾害事故和物资和装备,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要充分调动社会应急救援资源。因此,消防部队平时要掌握社会救援物资的类别、数量、所在单位、调用方式等,一旦处置需要,即可快速调用,提高消防部队处置灾害事故的能力。

6 结语

在构成基层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要素中,人员队伍建设是基层公安消防部队能力建设的核心,装备保障和信息资源是能力建设的基础,组织体系是基层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的保障。只有结合本地应急救援任务和部队建设实际,统筹兼顾,才能全面提高基层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安消防部队主动拓展职能,承担了灭火之外的,以抢救人民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任务,已成为了我国常态下应急救援的主力军。本文根据新时期、新形势下应急救援工作建设的实际需要,系统的研究了应急救援能力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并从人员、装备、组织管理指挥体系和社会救援资源四个方面对基层公安消防部队的应急救援能力进行了分析,对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了研究,分别提出了各要素的衡量方法,可对基层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的科学评价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构成要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EB/OL].2008.http://wen-ku.baidu.com/view/fc2f026baf1ffc4ffe47ac12.html

[2]公安部消防局.《公安消防部队执勤业务训练大纲》(试行)1,995

[3]邢娟娟,姜秀慧,杨力.紧急救助员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基本要求(二)[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1):78-81XING Juan-juan,JIANG Xiu-hui,YANG LI.Basic re-quest of the emergency assistant in emergency rescue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4(1):78-81

[4]吕显智,王永西,葛巍巍,等.消防战士SCL-90测试结果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155):48-50LV Xian-zhi,WANG Yong-xi,GE Wei-wei,et al.The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 of the Mental Health and TheirRelated Factor of Fire Force Soldiers[J].Fire Scienceand Technology,2009,28(155):48-50

[5]邢娟娟,姜秀慧,杨力.紧急救助员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6):82-84XING Juan-juan,JIANG Xiu-hui,YANG LI.The imortantrole of emergency assistant in emergency rescue[J.]Journal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3,(6):82-8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S].200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GA 622-2006[S]

[8]朱天舒,国淼发,李建新,等.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框架研究———以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为例[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6):4-7ZHU Tian-shu,GUO Miao-fa,Li Jian-xin,et al.Re-search on the framework of city emergency unified sys-tem—with explosion accident of dangerous chemical asexampl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3(6):4-7

[9]吴宗之,刘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及预案导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10]邢娟娟.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技术[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57-59XING Juan-juan.Technique for drawing up EmergencyResponse Protocol for Severe Accidents[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41,4(1):57-59

[11]李茂,刘云峰,孙宝亮.西安市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体系构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6):100-103LI Mao,LIU Yun-feng,SUN Bao-liang.Building of Xi'anemergency rescue system of major hazards[J].Journal of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3,(6):100-103

公安消防部队光荣传统 篇8

关键词:公安消防部队 灭火救援

1、目前消防部队各级指挥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各级灭火指挥员是指总队、支队、大队、中队、班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的灭火指挥员,构成了公安消防部队自上而下的灭火指挥体系。在灭火救援工作中,指挥员的组织指挥水平是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但从近几年灭火救援的实践来看,在支队、大队、中队三个灭火指挥层次上,因缺乏应有的培训机制,有相当一部分指挥员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灭火救援的需要。从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队伍的情况来看,目前基层指挥员主要是以消防学校中专毕业的干部为主,正规大专以上毕业的干部在消防部队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从地方大学毕业的从事灭火指挥或相关理论研究的干部更少,因此干部的生长培养体系上有待于进一步趋向合理化和科学化。而一些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学历较高的干部和专业人才因受服役年限规定的限制又不得不退出现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同时基层消防部队目前是车多人少,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较重,又缺乏抢险救援的专业人才,而抢险救援范围广泛,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如医疗救护,消防部队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承担。再如腐蚀性气体和剧毒气体的泄漏,目前凭消防官兵的知识结构和简单的设备来完成检测、处置也是有困难的。处置核泄漏事故,公安消防部队更是缺乏基础。如建筑物倒塌和生化等恶性灾害事故,一线基层指挥员也是缺乏化工、建筑学等方面知识,很难胜任。

2、消防车辆器材装备不适应灭大火、打恶仗需要

目前,消防车辆器材装备已基本满足常规灭火救援的需要。近几年建立特勤大(中)队进一步提高了处置特种灾害事故的能力。但是由于消防部队面临的任务越来越复杂,形势越来越严峻,单从消防装备性能上来看,还不能完全适应灭大火打恶仗的要求。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消防经费投入上也存在很大差异,造成了各地消防装备发展不平衡、特种消防车辆器材装备配备种类不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消防部队灭火作战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一是装备的配置水平不高。近几年,消防部队特勤队装备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实战需要仍然还有较大的差距。普通消防站器材装备条件虽有改善,但高科技装备水平提高不大,部分执勤车、个人防护装备和破拆救援工具仍停留在扑救一般火灾和对付一般灾害事故的水平上。甚至还有县(市)消防大队车辆器材装备存在欠帐现象,滞后于扑救急、难、险、重恶性火灾事故。二是现配备的一些特种器材装备尤其是进口的器材装备尚不能达到熟练操作。其原因是缺乏类似器材的替代训练产品,反复使用会导致这些器材损坏,这就降低了装备在实战中的使用效益。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消防部队配备的抢险救援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灭火救援的需要。战斗力的提高是人和装备的最佳结合,而现今的抢险救援工作以官兵发扬大无畏的勇敢精神为主,这非但不能成功处置灾害事故,反而会损兵折将,带来严重后果。车辆器材装备是公安消防部队参与抢险救援的重要武器,随着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特勤装备投入的加大,消防部队的装备有了较大的改变,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从全国特勤装备的分布来看,还远不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目前我国的特勤装备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特勤大(中)队,而其它普通消防站的装备还没有达到标准消防站器材装备配备的标准,用于抢险救援方面的器材更是严重缺乏。三是装备管理制度不完善。少数基层中队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重训练轻管理,维护保养不到位,装备维修技术水平较低。存在一种依赖思想,装備坏了上报上级机关,由厂家负责维修,导致许多装备未能及时修复使用,降低了装备在实战中的使用效益。

3、消防训练分得太细过散,组织困难,效果欠佳

一是强调战术训练,技术训练有所弱化。目前部队大多数训练项目不再以秒数来评定成绩,这样使参训人员失去了以往争分夺秒的竞争意识,导致消防队员对技术动作标准下滑。二是消防队员少、人员结构层次多、分课目训练多、训练气氛差、训练效果低。有的项目训练只有1至2人,营造不出训练气氛,参训人员训练热情不高。三是机关训练仍未摆上重要位置。近年来,虽然已经注意到了机关的训练,规定了机关训练的课目和时间,但机关各级各类干部以种种工作忙为借口,使训练的内容和时间得不到保证。司令机关是组织训练的职能部门,但缺乏应有的权威和协调措施,使机关训练考核不能正常开展。消防部队是一支同火灾作斗争,担负着多种抢险救援任务的特殊部队,官兵需要训练和掌握的技术、战术和业务理论繁多。据初步统计,基层中队执勤器材装备有100余种,需要训练和掌握23类177个技术训练课目和80类160个战术训练课目等。繁多的训练课目与有限的训练时间矛盾突出,在开展训练中,如不能合理安排、科学施训,势必会造成顾此失彼的不良现象。

4、结束语

上一篇:雨季三防水灾事故应急演习实施方案2(原稿)12下一篇:假如没有如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