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欢庆教学反思(精选12篇)
二年级欢庆教学反思 篇1
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促使学生健康发展。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创设实、美、情、趣的教学活动,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自主性,让他们在积极、主动、互动、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中 ,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欢庆》这首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三组教材,这组教材围绕着“爱祖国”这个专题进行编写。这首诗展现了隆重、热闹的国庆场面,大部分诗句采用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国庆的热闹场面。由于低年级小朋友对国庆的来历,意义并不了解,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首先让孩子们课前寻找有关国庆的资料,上课时,又通过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画面,让孩子们了解国庆的来历和意义。本课的重点在于表现国庆的欢乐热闹气氛,为了把学生带入情境,我又播放了一段全国各族人民欢度国庆的录像,并通过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录音朗读,以点燃孩子们的情感共鸣,激起学习兴趣。学习中,以读为主。形式上,有自读,同桌共读,齐读,展示读;层次上,有初读,理解读,想象读,感悟读等等,读出学生的不同感受。
另外,在设计本课时,我始终没有忘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了达到学习目标,我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借助多媒体画面让学生了解“大海唱起欢乐的乐曲”并配上音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欢庆的气氛。会唱的可以跟着唱一唱,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在课堂中加入到欢庆的队伍中。对“十三亿孩子”的教学是本课的一个难点,需要教师的引导。我先让学生确定这美好的日子是哪天,再从祖国妈妈的生日让学生得出这个妈妈是谁,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当学生了解了我们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后,我再总结“十三亿孩子”是指生长在中国的每一个人,举列学生是祖国妈妈的孩子,爸爸妈妈是祖国妈妈的孩子,老师也是祖国妈妈的孩子。中国的十三亿人口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
学生对“十三亿孩子”的了解才能达到形象生动。 在教学中也有不少失误。如文中出现了“欢乐的乐曲”中“乐”是个多音字,本来是放在“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这个教学环节中的,但在课堂教学中却遗漏了。在课文朗读中,我设计了配乐朗读,不过音乐选得过于抒情,不大适合课文欢庆的气氛。在设计中,我还准备了说话训练,拓展学生的说话能力,提升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但可能教学时间安排还不够合理,没有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 “构建开放的课堂”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社会,来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二年级欢庆教学反思 篇2
———约翰·杜威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 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 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 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 形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 就是教育。新学期, 按照“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词串识字更是教学任务的第一步。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仅仅是几组词语, 但排列整齐、意义上有联系、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教学设计新颖多样且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教起来却并不轻松。但是, 第一个单元的教学围绕识写词串展开, 一个单元的词串教学进行下来, 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 我感受最深的是低年级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有了很大的飞跃, 课堂上思维活跃, 想象能力、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 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颇有成就感。
在教学过程中, 我习惯于运用多媒体教学, 将自己游玩的一些照片, 有意识地给孩子们看, 一起分享快乐。快乐之余,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识字、表达的能力。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师将自己的生活感悟、生活回味和孩子们分享也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在《识字2》第二课时的教学伊始, 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几张我在各地旅游时的照片。孩子们很羡慕, 一直追问我:“这是什么地方?真美啊, 下次我也要去玩!”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笑着看看他们说:“孩子们, 让我们跟着书中的小导游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广西桂林山水, 那里的景色也十分美丽, 你们想去看看吗?”话音未落, 37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 小身板坐得笔直, 齐声回答:“想!”美好的一课拉开了序幕。
在备课的过程中, 我仔细观察了教材中的插图, 本篇插图色彩鲜艳清晰, 大篇幅的山水画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另外三幅小的插图分别展示了桂林最有特色千姿百袋、惟妙惟肖的山峰, 以及具有独特民族风貌壮乡人对歌的场景。看完照片我指导孩子们回到课本上, 细致看图, 问他们在图上看到了些什么?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 用完整清晰的话语表述出了图中的景物。观察插图, 培养孩子们细致观察图画的好习惯, 此时相机鼓励孩子畅所欲言, 爱上自我表达。
这时, 几位去过桂林的孩子都不甘寂寞, 绘声绘色地为大家介绍了桂林很多的景色。如游览过漓江清澈见底的水, 看见一座像大象一样的山, 还有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在竹筏上漂流, 等等。听了同伴们的介绍, 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高了。他们纷纷举起小手, 表达看完图后自己的感受。而陈西恩同学的感受, 让我印象最深。她说:“我看到了图中的倒影。”“你能告诉大家你看见了哪些景物的倒影吗?”她说:“只有水特别清的时候我们才能看见倒影, 我在清澈见底的碧波上看到了秀峰的倒影, 就像有两个世界。水上一个世界, 水下一个世界!”此时, 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为她鼓掌。有了好的榜样, 词儿自然就能读好了。我鼓励孩子:“你们说得这么好, 能读得更好吗?”伴随着轻音乐, 孩子们陶醉在桂林美丽的山水画卷中, 一边读着词语, 一边用心细致地感悟着中国文字的魅力。词语读得更好了, 话也说得更加连贯流畅。书本里一个个凝固的词语被孩子们优美的朗读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仿佛跳跃到了一幅幅秀美的风景图画中。这一节课, 我和孩子们一起享受了美景、美词, 插上想象的翅膀, 和着动人的语言, 向着美好的方向翱翔。
在第一单元的《识字1》教学过程中, 我与孩子们一同分享了我国传统的风俗和习俗。民俗知识与语言的完美结合, 让孩子们兴致盎然。他们谈论着自己在节日里与家人、伙伴们一起玩耍着丰富多彩的游戏, 仿佛也把我带回了童年时代。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深层次朗读, 不仅夯实了基础, 而且韵文读出了韵味、读出了甘甜。
又如《识字4》中的词串, 孩子们找到了自学的方法, 也是我之前有意引导的方法———借助书本中的插图, 将词与图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理解, 比起死记硬背,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们还学会了自己利用字形分析生字、理解词义, 如“晴空、温暖、晾晒”都有日字旁, 因此一定和太阳有关;“眼睛、瞄准、眺望”都和眼睛有关;“东海、黄河、长江”一定和水流、江河有关, 等等。课堂此时成为了学生自学自悟的乐园, 孩子们积极思索, 探寻出了一条又一条学习词串的捷径。而我不仅轻松教学, 内心还充满了自豪和满足。我相信, 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 孩子们习得的知识, 记忆会更加深刻牢固。枯燥的授课变成了表达自己、心与心碰撞的平台, 每个孩子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快乐的天地。
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学习能力;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身为教师,深知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谈谈自己的做法。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一、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一年级识字课《自选商场》,我创设了录像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语文中的课文,仅靠教师的一张嘴和手中的一支粉笔已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而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构建了一个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个别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
二、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满足了学生求知的需要。集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吸引了学生,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在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丰富了语言的文化内涵。
三.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参与可以为朗读平添色彩,也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三只白鹤》时,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的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地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二年级欢庆教学反思 篇4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4、读、议课文。(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2)读前面四行,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组展示自已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二、再读入情
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老师借图指导。
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
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3、学生描红临写。【板书设计】 田野 枫林
蓝天
欢庆
十月一日
祖国妈妈的生日 大海 孩子
【作业设计】
一、组多词。
洁()()()庆()()()
曲()()()祖()()()
二、填一填。
()的果实
()的旗帜()的鸽子
()的 【教学后记】
《欢庆》精彩片段赏析 :
三、精读课文,释疑解难,深入感悟。
师:读书不但要读通、读顺,还要会思考。快速默默读课文,拿出笔在不懂的地方打上小问号,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能提出问题又能帮别人解决问题的同学是最能干的,看谁最能干!(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师:我们来汇报一下学习情况,你们组解决了哪些问题?
生A:我们小组解决了“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生B:我们解决了“十三亿孩子”。师:“十三亿”是什么呢? 生B:“十三亿”是全国人民。
生C:我帮刚才那位同学补充,“十三亿”是比万多几十倍的数。(众笑)
生D:我们组理解了“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是什么意思,大海总是这样翻滚翻滚,有声音呢!师:对,就像唱歌一样。
生E:我们组理解了“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就是天上的小鸟在祝贺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噢,想象它们在跟祖国妈妈说话呢,说得真好!还有哪些问题是解决不了的,现在提出来。生A:我们有十三亿孩子,书上写错了,应该是“十三亿人口”。
生B:(反驳)它没有错,“十三亿孩子”指的是全国人民,我们大家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生C:什么是“旗帜”?
生D:“旗帜”就是枫林,秋天变红了,就像一面红旗一样。生E:“旗帜”就是五彩缤纷的旗子。
师:(出示“火红的枫林”图)当一阵阵风吹来,这漫山遍野的枫林随风而动,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像不像一面面火红的旗帜?你们 看,枫林也举起火红的旗帜来祝贺祖国妈妈的生日。课文前四句每行就是一幅描绘欢庆景象的图画。我们看大屏幕,来个小组接读,看哪一组读得好?(学生看屏幕接读课文)师:同桌再研究研究,怎么读能把这四句读得更好?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练一练。(同桌练读)
指名读,生A读“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读得稍平)
师范读,然后指出读书的时候要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情,这样才能读好。(再指名读“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生B读“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读得很有感情)
师:从他的眼里看到了丰收的田野,谁来和他比一比?也来读一读!(指名读)师:(出示田野图)刚才你们读这一句话时,眼里看到了什么? 生A:我看到了苹果、水和树。生B:稻谷。
师:在《秋天的图画》这一课中我们学到了许多写秋天田野的好句子,我们一起来背一背。(齐背《秋天的图画》)
师:看到这一些,再把你的感受读进去。(开火车读“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男女生比赛读)生C读“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师:今天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大海会唱什么歌呢? 生A:它会唱《生日歌》。生B:它会唱《欢乐颂》。
生C:它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歌》。生D:它会唱《我爱中华》。
师:那么我们也像大海一样快乐也读一读这句诗。(齐读“大海奏起欢乐的歌”)师:你听一听,大海在唱什么歌呢?(推荐班上读得最好的同学读)生D读“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师:你听到白鸽好像在说什么呢 生A: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生B:祖国妈妈,祝你长命百岁!生C:祖国妈妈,我祝你心想事成!师:那谁能带着这样的体会读一读?(一生读,稍平)
师:在对妈妈说话呢,要亲切一些。(范读)(多名学生读)
师:课文的前四行写了丰收的田野、火红的枫林、蓝天白鸽、大海欢歌,多美呀!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给祖国妈妈祝贺生日,你们能不能连起来,把他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先练一练。(生自由读前四行诗)师:我也来向你们发出挑战!(范读)你们有没有信心读好?你们也来读一读,赛过老师!(生齐读)生A:(举起一幅高楼大厦图)万丈高楼平地起,城市道路现代化。(说完把图帖在黑板上)生B:(举起一幅小朋友跳舞图)国庆国庆真高兴,小朋友笑出红脸蛋。(说完把图贴在黑板上)生C:(举起一幅礼花齐放图)天空晾起五彩的礼花。(说完把图贴在黑板上)生D:(举起一幅申奥图)申奥成功,大快人心?(贴图)生E:(举起一幅庆贺国庆图)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贴图)生F:(举起一幅夜景图)春城亮起五彩的夜灯。(贴图)
师:看到祖国大地美如画,到处都是快乐,一片喜庆!同学们,我们的祖国53年来,走过了光辉历程,取得了伟大成就。作为祖国妈妈的孩子,你们自豪不自豪?骄傲不骄傲?(生齐答“自豪”,“骄傲!”)那一起来读读课文后四行,把骄傲、自豪和对祖国的崇敬之情读出来。齐读
师:都有进步了。能根据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同学们,你们在节日里看到的欢庆景象一定还有许许多多,老师让你们收集的资料都带来了吗?老师也带来了一幅国庆是天安门广场的图片。
(出示图片)老师可以像课文一样给它配上一句诗:天安门广场换上美丽的新装。你能给你带来的图片或资料配上一句诗吗?想好了先跟同桌说一说。
师:能不能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看看谁能把对祖国妈妈的爱戴之情读出来,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好不好?(配乐齐读)
二年级语文上册《欢庆》教案 篇5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欢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语文上册《欢庆》教案1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熟背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
★使学生加深对祖国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
★通过想象读出韵律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一、审题。
学生根据题目提出问题。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3、小组读课文:互查读音情况。
4、分组读上下句。
5、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字形。
6、全班汇报情况。
(1)注意“庆”、“帜”、“奏”、“曲”的读音。
(2)“读读写写”:给下面生字组词。
洁:_________、_________
庆:_________、_________
曲:_________、_________
三、指导写字。
1、观察字形,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
洁 祖 旗
2、教师范写:亿、庆、曲三个字。
四、朗读课文。
1、多种形式读课文。
2、读喜欢的诗句,说出为什么喜欢?
五、学生质疑。
六、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本课字词:“开火车”游戏,读出语气。
2、复习本课生字:全班读。
3、复习句子:指明读句子,要读出语气。
(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2)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3)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4)大海奏起欢乐的乐章。
4、指名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
二、朗读感悟。
1、介绍国庆的来历。
2、出示投影:图中都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
3、“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这是什么日子?
4、小组合作学习: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5、全班汇报:小组代表介绍。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读全班读。
7、教师小结。
三、实践活动。
1、读一读歌颂祖国的歌曲中的歌词。
2、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
四、布置作业。
二年级语文上册《欢庆》教案2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我们刚欢渡完祖国妈妈的第几个生日?十月一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课前老师叫大家去收集有关国庆节的资料,你了解了些什么呢?
同学们,从19XX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十月一日就成了我国的建国日。下面让我们共同去重温一下这普天共庆的幸福时刻。(课件展示)马上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
1、欢庆国庆节的场面我们还记忆犹新,让我们用朗读献上我们的祝福。
2、抽查个别孩子背书,全班齐背。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复习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
“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
“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
“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
3、学生描红临写,展示交流。
三、欣赏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能跟着哼唱。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二年级语文上册《欢庆》教案3教材分析:《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学情分析:本课采用诗歌的编排形式,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喜欢这种课文。而且,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容易理解,本课可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感受语言美,体会诗歌描写的情景,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献、奏”等7个生字;会写“亿、洁”等8个生字。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读课文时要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之情。教学方法:情景法、讨论法、讲读法。
教具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前预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教师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画面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设问1: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同学们先来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怎么庆祝的?
设问2:你们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我们刚欢度完祖国妈妈的生
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庆节的有关知识?(设计意图:了解国庆节)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欢庆国庆的小诗,板书课题并读课题。二年级上册语文书第9课
2、结合自己过节的感受说说什么是欢庆?除了可以说欢庆国庆节还可以说欢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体会,理解课题)
3、想一想,你能用什么巧办法来记住这两个字?在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些什么?(老师范写,学生练写,并在小组里交流,展示给小伙伴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有生字的地方注意读准生字的音,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自由读,学生领读,齐读。
3、出示词语,读准字音。注意“乐”是多音字,读准“欢乐”和“乐曲”。
4、采用各种方法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1、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划起来,小组讨论,共同商量解决。
2、小组汇报: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读懂?(师生共同研究解决)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祖国妈妈生日了,大海唱什么歌?鸽子会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师生共同研究解决)
3、把喜欢的句子好好研究一下,读一读,看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指名读、互评,录音范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4、带着这种自豪骄傲的语气来读后四句。
5、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1、祖国妈妈生日了,小朋友想送些什么礼物给她?
1、带拼音抄写课文生字并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二年级上册第9课
篇二:二上语文9二年级上册语文书第9课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堂练习
篇三:二上语文9
班级:二()班 姓名: 评分:二年级上册语文书第9课欢庆
yí yì jié bái huān qìnɡ qí zhì zǔ ɡuó qìnɡ zhù ɡē qǔ huān lè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洁()祖()欢()族()庆()帜()结()组()观()旗()床()织()
三、我会填。
()的果实()的旗帜()的鸽子()的乐曲 美好的()美丽的()可爱的()蓝色的()
四、填一填。
1、我国有个民族,我是
2、“美好的日子”指“祖国妈妈”指,“十三亿孩子”指。
五、我会把下列词语连成句子。
1、飞翔 在 可爱的 小鸟 蓝天上 2、欢庆 人民 生日 祖国的班级:二()班 姓名: 评分:欢庆
yí yì jié bái huān qìnɡ qí zhì zǔ ɡuó qìnɡ zhù ɡē qǔ huān lè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洁()祖()欢()族()庆()帜()结()组()观()旗()床()织()
三、我会填。
()的果实()的旗帜()的鸽子()的乐曲 美好的()美丽的()可爱的()蓝色的()
四、填一填。
1、我国有我是族人,我还知道有
2、“美好的日子”指“祖国妈妈”指,“十三亿孩子”指。
五、我会把下列词语连成句子。
1、飞翔 在 可爱的 小鸟 蓝天上 2、欢庆 人民 生日 祖国的
二年级语文上册《欢庆》教案4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国前进的号角。多少人浴血奋战,多少人赴汤蹈火,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国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换成挂图)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
1、小组展示自已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马上要到国庆节了,我们一起来《欢庆》
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老师借图指导。
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
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二年级欢庆教学反思 篇6
陈正英
教学目标:
1、会写“庆、曲”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九课《欢庆》的生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都记住了吗?(出示生字词语抽学生认读)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回答问题。
读一读课文,想想:这首小诗共有几句话?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共有2句话,写了国庆节全国都庆祝这美好的日子)过渡:是呀!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的10月1日这一天,全国人民都会共同欢庆这美好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吧!(多媒体展示:仪仗队、礼花、老百姓载歌的欢庆场面)
2、听范读
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来边听边想象着那些画面,来细细的品味一下这首小诗……
3、师读完后问:
这首诗歌写了哪些景物呢?划出有关的词语。(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田野、枫林、蓝天、大海)
三、精学课文第一句
师:刚刚同学们已经听到了田野、枫林、蓝天、大海这些美丽的景色,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样庆祝祖国的生日的好吗。
(一)、学习“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1、出示“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抽学生读。
2、从刚才的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田野献果实给祖国做礼物)
3、田野献了什么样的果实呢?
金黄的(标注样子或颜色),你想知道田野献了那些果实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果实图片。
4、仿句练习。
5、指导朗读
师:除了老师刚才播放出来的果实以外,是不是没有其它的果实了呢?(不是)是啊,祖国妈妈的土地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果实,祖国妈妈看到这么多的礼物,心里一定很高兴。(出示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师:“献”字表示恭恭敬敬的样子,很认真很严肃,我们读的时候要认真严肃,声音响亮。(先自由读,再指名读,然后齐读。)
(二)学习“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1、师:看看谁也来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了?(课件出示“枫林”,让学生说说枫林是什么样子的,引出古诗《山行》,让学生说说从古诗
中可以知道枫林是什么颜色的。课件出示各种枫林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出示“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指名读一遍,然后其他学生提出对这句话不懂的地方。从中理解“火红”“旗帜”。)师:旗帜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枫林举起了“旗帜”,多么神圣的一刻啊!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这句话,读的时候也要严肃,认真,声音响亮。
2、拟人手法的运用,枫林拟人化,赋予人的动作。
(三)同理学习蓝天、大海两句
1、师:看到田野、枫林都送上了美好的礼物,有群小天使也不甘落后,看看,它们是谁?(课件出示“蓝天飞鸽”及句式“蓝天飞着()”,让学生看图把句子说完整,再引出文中句子“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师述: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蓝天上的鸽子正在赞美这个和平的年代呢,我们生活在这么和平的时代真是幸福啊!用幸福的心情朗读“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先自由读,再指名读,然后齐读。)
2、师:蓝天上飞着洁白的鸽子,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啊!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朗读这一句吧!(齐读)
3、师:看!波涛滚滚的大海也来凑热闹了,我们去看看大海是怎么庆祝祖国妈妈生日的。(直接出示“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师解释多音字“乐”的读音。)思考:大海可能会唱什么歌?学生自由发挥,唱一唱,做一做来活跃课堂气氛。
过渡:田野、枫林、蓝天、大海都用自己的方式来为祖国妈妈过
生日,那么我们小朋友应该用怎么样的方式来庆祝呢?(生自由回答)祖国妈妈托老师告诉你们,她最喜欢听你们优美的朗读声了。你们愿意献上自己动听的嗓音吗?课件出示前面的四个分句。(感情朗读)
四、学习课文第二句。
1、在国庆节的那一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一天,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教师边读边出示课文的第二句话。(学生跟着老师读)读后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从中理解“十三亿孩子”。师:这十三亿孩子包括老师吗?(生自由回答)这十三亿孩子是我们所有的中国人。对于祖国妈妈来说,我们56个民族的每一个人都是她的孩子。所以这十三亿孩子包括老师,包括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2、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
1、至从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之后,红旗就成了我们国家的象征,爱国旗就是爱我们的国家,面对五星红旗我们小朋友再一次用自己优美的朗读声来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吧!全体起立!
2、多媒体出示五星红旗,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全文。(庄严的、严肃的)
六、书写指导
1、学习“庆、曲”两个字,伸出手,读笔画,和老师一起写。(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跟着边说边笔画边书空。)
2、师:想一想,你能用巧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吗?
3、描红,练习
七、板书设计
9、欢庆
——祖国妈妈的生日
田野
献上
果实
枫林
举起
蓝天
飞着
大海
二年级欢庆教学反思 篇7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认识新朋友乐乐, 开始出现一张图猜猜谁 是乐乐。
2.跟乐乐进入数学王国碰到一扇密码门, 密码是由1、2和3组成的两位数, 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 通过密码门就能进入数学王国。
通过小组合作, 交流汇报, 学生板演, 教师引导, 得出三组不同的排列方法:
第一组:12、21、13、31、23、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你先选了哪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再选了哪两个数调换位置?揭示调换位置法。
第二组:12、13、21、23、31、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先选1固定在十位上, 和剩下的2、3分别组成12、13;再选2固定在十位上, 和剩下的1、3分组成21、23;然后选3固定在十位上, 和剩下的1、2组成31、32。揭示固定十位法。
第三组:引导既然可以固定十位来摆数, 那是不是也可以固定个位摆数呢?
得出21、31、12、32、13、23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这种方法先选1固定在个位, 再选2固定在个位, 然后选3固定在个位, 分别和另外的两个数组成不同的数。可以把这种方法叫什么呢?揭示固定个位法。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要有顺序的思考, 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与组合。
二、探究新知
1.握手问题。进入数学王国, 碰见两个新朋友, 想跟他们 握手表示友好, 每两个人握一次, 可以握几次。
2.吃点心问题。数学王国的小精灵看小朋友这么能干, 来给大家送点心了, 面包、包子、饼干, 送给三个小朋友各一种, 一共有多少种送法?
三、巩固学习
三个人拍照留念, 可以怎么排位子?
四、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第一次反思:教学设计要从教材内容编排出发。
旧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中数学广角中第一课时把排列与组合放在一起, 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 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只有排列, 并没有组合的内容摄入。我在备课中, 没有仔细研究新教材, 理解新教材, 把握手问题和吃点心问题放进了第一课时, 这两个都是组合的典型例题, 因此我做出了修改。而在一开始的导入中, 我出示两个小朋友让学生猜谁是乐乐, 这个知识点也不符合本课要求, 因此删去。
第二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删去谁是乐乐这个环节, 直接导入, 进入密码门, 其他一样。)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用红黄蓝三种颜色, 分别涂头和身子, 有多少种涂法? (我的出发点是想创新, 不用书中的涂北城南城的例子, 又为了方便做课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涂头和身子的例子。)
2.考考你?用 0、2、3 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这个例题也是在第一次试教中教研员指出的一个对于新知识的练习。)
三、提升拓展
1.三个人拍照留念, 可以怎么排位子?
2.吃点心问题。 (变成排列问题, 三种点心按顺序先后 吃, 可以怎么选择?)
四、小结
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次反思:教学设计的案例要符合实际生活。
虽然这次试教发现了很多问题, 但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设计的用红黄蓝三种颜色, 分别涂头和身子, 有多少种涂法的问题。我的出发点是想与众不同, 没想到我的例题却出了问题, 试问世上哪有红色的头蓝色的身子呢?这个问题确实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并用于生活,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老师要以生活为背景, 真实的设计教学案例, 使学生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考考你?用 0、2、3 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练习一: (课本中) 用 红、黄、蓝 3 种颜色给地图上 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 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3.练习二: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 2 个字, 一共有多 少种选法?
4.练习三: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 3 个字, 一共有多 少种选法?
《欢庆》教学设计 篇8
1.认识7个生字。会写“欢、庆”。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
情景法、讨论法、讲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
师:你们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吗?
同学们:从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10月1日就成了国庆日。下面让我们共同去重温一下这普天共庆的幸福时刻。(课件展示)
二、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欢庆国庆的小诗,读课题。
2.结合自己过节的感受说说什么是国庆?除了可以说欢庆国庆节还可以说欢庆什么?
3.想一想,你能用什么巧办法来记住这两个字?在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些什么?(老师范写,学生练写,并在小组里交流,展示给小伙伴看)
三、识字读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生字读准,遇到不懂的字就请教书下面的大枫叶,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读对了请他领读。重点提示:“帜”是翘舌音,“奏”是平舌音,“曲”在“乐曲”一词中读“qǔ”。
4.结合课文巩固生字。
四、精读理解
1.学习第一句。
(1)师:田野、枫林、蓝天、大海是怎样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的?
课件分别出示丰收田野图、枫林图、白鸽飞翔图、大海奏乐图
(2)师:祖国妈妈生日了,大海唱什么歌?鸽子会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师生共同研究解决)
(3)把喜欢的句子好好研究一下,读一读,看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指名读、互评,老师范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学习第二句。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交流: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3)这么热闹、欢庆的场面,你能大声地读出来吗?
指名讀—评价—连读—齐读
3.课件展示祖国的新面貌,问:你们自豪吗?骄傲吗?
4.带着这种自豪骄傲的语气来读后四句。
5.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五、拓展延伸
1.欣赏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2.祖国妈妈生日了,小朋友想送些什么礼物给她?
欢庆教学反思 篇9
本课设计学生借助生字卡片自主识字,同位互帮互读,这种学习方法在以前的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这里使用同样能帮助学生尽快识字。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带拼音的和去掉拼音的生字,逐步巩固他们对生字的掌握。接着引导学生发现相同偏旁的字的识记规律,从而引出更多的识记生字的好方法。最后,以分组练习和学生喜爱的做游戏的方式来巩固所学,这节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十分牢固。多样的朗读方式,也是本课的成功之处,例如:观察鸟蛋实物理解课文,师生合作读课文,做动作表演读,看图、想象体会感悟等。
《欢庆》教学反思 篇10
1、每次讲完课,都感觉时间不够用,在私底下也反思过自己,但是都是苦思一场,直到最近才慢慢的反应过来,是自己在“我会认”的生字中,时间用的过多,说简单点儿就是,重点把握的不够准确。
2、我们班孩子读生字,爱拉长音,这也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3、教小学生和教初中生的最大区别就是:板书
在教小学时,老师应特别注意,教初中生板书可以写连笔字,但是教小学生板书一定要按照一笔一划的楷体字呈现给孩子。
4、备课要细致,只有自己细致了,孩子才能听得细致。
二年级欢庆教学反思 篇11
关键词: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这节课属于高中数学必修五的内容,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在知识上的延伸和发展,又是上一章集合知识的运用与巩固,也为下一章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作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也是《不等式》的核心内容。同时,这部分内容较好地反映了方程、不等式、函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蕴含着归纳、转化、数形结合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
二、学生现状分析
现阶段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等基础知识,有着良好的知识基础;而且他们通过初中的学习心智发育逐渐成熟,发散思维习惯和方式已初步养成,具备了一定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有着较好的观察与总结、化归、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上述教材内容地位分析,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看图象找解集的方法,并能熟练应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探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图象找解集,培养学生从"从形到数"的转化能力,"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解不等式过程中"等"与"不等"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向学生逐步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探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教法与学法
确定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后,在设计教学时,我的策略如下。以"诱思引探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现代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和"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这样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激励下,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以及运用,更加符合学生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规律。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创设情景,引出"三个一次"的关系
环节1:提出问题
(1)先让学生解一元二次方程
(2)把"="改成">"则变成一元二次不等式
(3)向学生介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和一般形式。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认真思考
设计意图和原理:"思维往往是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这样直奔主题,目的在于构造悬念,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带着问题学习。
环节2:引出"三个一次"的关系
(1)请同学们解以下方程和不等式:① ② ③.
(2)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3)借助动画从图象上直观认识方程和不等式的解, 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根和一次函数的关系。
学生活动:动手,观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和原理:让学生找到了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来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此时,学生很自然联想到利函数的图象来求求不等式的解集。(对已研究的问题,归纳,总结,从而类比到新问题的解决上。)
第二阶段:比旧悟新,引出"三个二次"的关系
环节1:看函数的图象并说出:
①方程的解是 ;
②不等式的解集是 ;
③不等式的解集是 。
学生活动:看图观察,讨论,分析
设计意图和原理:在分析"三个一次"的关系后,再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讨论并完成这几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兴趣。
环节2:看图写解集
(1)(2)(3)
(给出各不等式所对应的函数图象,并要求学生求出相应方程的根,最后由图象写解集)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完成各题
设计意图和原理:第一题的训练可以上学生巩固图解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而第2、第3解可以向学生指出不等式所对应的方程无实根或有两个相等的实根的情况,并且向学生指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无解和解为R的情况。已上几个问题基本上涵盖了一般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各种情况,为后面总结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一般律做准备。这样有助于难点的突破。
第三阶段:归纳提炼,得出"三个二次"的关系
环节1:总结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一般规律,完成相应表格
学生活动:展开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和原理:"三个二次"的关系式本节课的难点,但是通过此表格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前面的知识的铺垫下,学生不难得出结论,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第四阶段 应用新知,熟练掌握方法
環节1: 例题分析(教材例1、2)
例1、2的解决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归纳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方法;二是规范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题格式。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归纳,学生独立完成(3)(4)题。
环节2:(教材例3、4)
例题2 的解决是为了学生体会到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基础性和工具性。
学生活动:学生努力思考。
设计意图和原理:通过课堂的及时训练,可以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让学生自己独立的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问题,享受到数学带来的乐趣。
第五阶段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环节1:课堂小结:总结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四部曲"
学生活动: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
设计意图和原理:总结所学的知识,是为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好让学生在课后能独立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环节2:作业布置:教材习题第1、2、3题
设计意图和原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便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
二年级欢庆教学反思 篇12
本节课是新目标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 主要是学习询问天气情况的表达方式, 以及学习表示天气特征的形容词, 是一堂听说课, 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整个单元的核心话题是谈论天气和人们在干什么, 因此如何问答“How’s the weather?What are you doing?What he/she doing?”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学习描述天气的形容词, 问天气的句式并复习现在进行时态,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描述天气的词类和句式。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重点单词:raining, snowing, windy, cloudy, sunny..
B.重点句型:A:How is the weather in...
B:It’s sunny/raining/snowing/cloudy..
A:what are you doing?
B:I am reading a book/watching TV.
(2) 能力目标:
掌握询问天气的句式及其回答, 能够灵活运用现在进行时态进行情景描述。
(3)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游戏等形式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敢于、乐于开口, 积极参与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学习策略】
依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的需要, 主要的学习策略为: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的口语交流、随堂反馈训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所有重点词汇及短语。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使用本课所学的重点句型进行灵活地变换应用。
【教学过程】
Step1.Leading-in
T: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Let’s listen to a beautiful song first. (Play a music:“How is the weather”.)
(设计意图:通过flash播放歌曲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快速引入话题:How is the weather?)
T:Do you like the song?
S:Yes.
T:Do you want to know the weather in some cities?
S:Yes.
Step2.Learning aims
T:That’s good.Now, this lesson, we will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weather. (Showing the learning aims on the screen.)
(设计意图:课前出示目标让学生做到学习时有的放矢, 张弛有度, 并对学习内容形成整体把握。)
Step3.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T:Here, I have many nice pictures, do you know what they are?
S:They are sun, rain, wind, snow, cloud..
T:Let’s look at these pictures and words:sunny, raining cloudy, windy, snowy...listen to the tape with the pictures.Ithink you can remember all the words by your heart.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图片创设学习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感受、理解这些词。)
T:Do you know where they are?
S:TheyareBeijing, Moscow, Toronto, BostonandShanghai.
T:Yes, you are very clever.But who can tell me theweather in these cities now?
S:We can.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引入使学生对不同天气又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加深理解。)
T:Ok.Where can you see the weather reporter?Do you know?
S:On TV.
T:Yes.But in our class, we have many weather reporters too.Let me introduce them to you.
S1-S4:Hello, everyone!I’m a weather reporter.Today is...It’s...in...and...
(设计意图:以角色扮演形式,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把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培养学生日常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Step4.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T:No matter how the weather is, we are still happy.Here are two photos of mine.In the first photo, I’m drinking.In the second photo, my friends are dancing.Can you say anything about yours?
S:Yes..
(Ask students to introduce their photos.)
S1—S5:He/She is swimming (dancing, cooking, playing soccer...)
T:Look at the pictures.Let’s guess what he or she is doing.Let’s see who is the best?I have some presents for you Come on!
T:What are they doing?
S:They are playing the piano (talking, walking, reading...)
T:They are walking.What are you doing?
S:I’m reading (singing, eating, running...) (Do actions while speaking.)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动作的图片来加深对正在进行的动作的理解, 更好地学习现在进行时的表达。)
T:You are very clever.I think you are all the best.Let’s finish an exercise.
Step5.Exercise in class
Ⅰ.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
1.The w_________in Beijing is very s________.
2.here is much r________here in summer.
3.Reading in the sun is b________for your eyes.
4.Put on your coat.It’s very c________.
5.My father is a c_____.He c_____very well.Now he is c______dinner for me.
Ⅱ.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Look!It’s__________ (snow) now.
2.This is Mary_________ (speak) .Who’s that?-Mary, this is Lucy.
3.I can see a dog_________ (lie) on the floor.
4.They are playing games.They are very_________ (relax) .
5.Thank you for_________ (give) me so much help.
Step6.Ending for class
T:Let’s sing the song together in Rabbit Dance tune.
Raining, raining, it’s raining.
Windy, windy, it’s windy.
How is the weather?How is the weather?
T:At last, I will send you a sentence:To live, to learn.Ihope you can study hard everyday, can you?
S:Yes!
T:Class is over.Good bye.
Step7.Homework
1.假设你是一名天气预报员, 请你预报一下今天 (March.11th, 2013) 北京, 上海等五大城市的天气。以书面形式表达, 不少于60词。
2.描述5种不同天气情况下, 你的家人正在做的事情。
【板书设计】
Unit 7 It’s raining!
The first lesson in Section A
A.New words sunny cloudy windy rainy snowy weather
B.How is the weather (in...) ?It’s...
C.What are you doing?I’m reading.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通过Listening、Task、Practice和Oral practice等活动形式, 让学生在掌握了本课描述天气的形容词及现在分词, 也学会了如何使用对话形式谈论天气。课堂中, 我运用多媒体, 提供了与天气相关的图片及录音, 并通过“我是气象员”的活动, 让学生充分互动, 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在Practice中未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把课堂反馈测试设计得难易有度, 会更有利于学生消化和吸收本课的重点知识。
【二年级欢庆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欢庆圣诞节作文八年级09-12
小学五年级欢庆六一作文08-22
六年级欢庆2021中秋节作文01-19
欢庆国庆节的五年级作文500字07-15
《欢庆》教学片断11-04
人教新课标二上:欢庆教学设计07-10
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第九课《欢庆》1107-09
二年级写字教学反思07-24
二年级老师教学反思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