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7-21

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用6篇)

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6月8日)

这次会议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残疾人事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朴方同志代表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残工委)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对五年来残疾人工作的成绩和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残疾人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各地要认真抓好落实。会议还表彰了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市、区、旗)。这次会议很重要,开得很及时、也很必要。

第一,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5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审议了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工作目标、主要措施,对残疾人工作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近日,国务院批转了这个发展纲要。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残疾人生产生活的深切关怀,是我们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强大动力。

第二,这是国务院残工委更名和调整后召开的首次全国性会议。今年4月初,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更名为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这不是简单的更改两个字,而是对残工委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多的职责,这是加强残疾人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残工委工作的一个新的起点。在国务院众多议事协调机构中,像残工委这样有39个部门、42名成员的十分罕见,可以说是参加部门最多、组成人员最多的议事协调机构之一。这既充分说明了残疾人工作涉及范围广、领域多,也充分表明了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性和残疾人工作的难度。越是困难的群体,越需要众人同心帮扶和关爱;越是难度大的工作,越需要众多部门合力推进和关心。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把残工委的工作做好,把残工委的作用发挥好。

第三,这次会议是在我们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任务,人们对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思想认识、行为理念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召开的。现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已经深入人心并不断体现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做好残疾人工作,保障残疾人的利益,解决残疾人的困难,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就是落实这些要求和任务的具体行动。残疾人的社会地位如何,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衡量是否以人为本、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因此,这些思想和理念为开好这次会议提供了重要保证,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为发展残疾人事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第四,这次会议是在国家及各地财力和物质条件有很大改善,残疾人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仍面临较多困难的情况下召开的。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和各项建设的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越来越雄厚,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有了更好的条件。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相比还有差距。随着体制的深刻转换、结构的深刻调整、社会的深刻变革,残疾人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将日益凸显,残疾人工作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因此,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召开这个会议,分析残疾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的落实,很有必要。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回顾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

1“十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的五年,也是残疾人事业长足发展、成绩非常显著的五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出席有关残疾人的重大会议和活动,深入基层慰问贫困残疾人,对新时期残疾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加大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国务院残工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统筹协调,每年召开全体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多次召开有关专题会议,努力解决残疾人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五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不断得到解决。“十五”时期,通过扶贫开发,7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生活改善,5万多户困难残疾人新建或改善了住房。通过实施康复重点工程,使642万残疾人不同程度得到康复。特殊教育稳步发展,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提高到80%,部分农村贫困残疾儿童通过“两免一补”等扶持政策,享受到义务教育。广开就业渠道,新安排167万城镇残疾人就业,516万城乡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二)残疾人事业的基础建设不断加强。经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机构、康复训练服务机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法律维权服务机构大幅增加,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了广泛的服务。“十五”期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顺利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开始修订,2007年上海特奥会和2008年北京残奥会正在筹备之中,这些为促进残疾人事业的长远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不断改善。关心、尊重、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文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道主义思想进一步弘扬。无障碍建设稳步推进,大中城市无障碍设施不断完善,信息交流无障碍取得新进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站、报刊等媒体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各种社会扶残济困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各类注册志愿者不断增加。这些都为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便利。

(四)残疾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广大残疾人努力提高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参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在各条战线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残疾人文艺、体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已成为我国文体事业和残疾人事业的一个重要品牌。

(五)残疾人事业的国际国内影响不断扩大。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就赢得国内外的广泛赞誉,涌现出了很多亮点。2003年,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以其对残疾人事业的杰出贡献获得联合国人权奖,这不仅是邓朴方同志本人的荣誉,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我国重视残疾人事业和保障人权的良好形象。2004年,在第十二届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上,我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取得金牌和奖牌总数双双第一的优异成绩,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上的演出在全世界引起轰动。2005年,舞蹈“千手观音”亮相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其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自强精神,深深地感动和震撼了全社会。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拚搏的精神,对于激励全国人民奋发进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我国残疾人事业五年来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残疾人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国务院和国务院残工委,向各级政府及残工委,向所有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真挚的感谢,向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同时也向受到表彰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市、区、旗)表示热烈的祝贺!

“十五”时期残疾人事业的实践和发展,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应该认真总结并在今后的残疾人工作中坚持和不断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条:

(一)既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安排,又要采取特殊政策措施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立足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来解决残疾人的问题。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困难,不断满足广大残疾人物质文化需求,推动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了,并不意味着残疾人的问题和困难能够自然解决,而是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积极制定并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才能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既要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展残疾人事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投入资金等措施,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同时,发展残疾人事业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只有发扬中华民族助残帮困的传统美德,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的局面,残疾人工作才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雄厚的物质基础,残疾人事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三)既要大力解决残疾人的突出困难,又要促进残疾人自身全面发展。残疾人是最需要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发展残疾人事业必须立足于解决广大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困难,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享有康复服务,各种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心,共享接受教育的权利,文化体育生活不断丰富,参与社会生活更加便利,权益得到切实维护,能力得到全面发挥,努力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崇高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党和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特别重视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利益,更加重视残疾人事业,将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更大的支持;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将更加关心、帮助广大残疾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更为有利;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将为解决残疾人的困难提供越来越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而残疾人数量多,困难程度大,政府和社会提供的服务与残疾人的需求和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轨,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能力差、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将进一步显现;农村有数百万残疾人尚未脱贫,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3,贫困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还比较大,不少残疾人在脱贫、康复、看病、上学、就业等方面还面临许多困难;个别地方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大意义。做好新时期的残疾人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做好新时期的残疾人工作。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大力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为全面推进“十一五”时期的残疾人工作,国务院最近批转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部署,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推进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社会保障、无障碍建设、宣传、文体等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政府和社会为残疾人综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扎扎实实为残疾人解难题、办实事,为实现残疾人奔小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纲要》规定的任务和要求,认真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重点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不懈地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切实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各种突出困难和问题,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全面发展,这是残疾人工作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贫困残疾人是残疾人中最困难的群体,也是我们国家最为困难的群体。要继续深入落实全国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和政策措施,坚持把残疾人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扶贫工作整体规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提高中央康复扶贫贷款的到位率和使用率,加强农村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使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尽快通过帮扶和劳动脱贫。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要积极救助和供养,保障基本生活。要继续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使贫困残疾人有房住、危旧房屋得到及时改造。

康复是残疾人改善身体状况、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条件。要大力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医疗康复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和社区康复工作,继续实施各项康复重点工程。要重视贫困残疾人的就医看病问题,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研究制定针对贫困残疾人的医疗救助政策。

接受教育是残疾人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需求和应有权利。要进一步把特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努力改善一些地方特殊教育薄弱的状况。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努力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高级中等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要建立健全特殊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好农村贫困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政策,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实现自强自立的重要条件,是提高社会地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要继续坚持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残疾人就业政策,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制定采取新的措施。要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落实按比例就业政策,帮助福利企业解决困难,管理使用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要支持和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多形式、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努力建立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困难,研究制定专项政策措施,实施分类救助,努力提高贫困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水平。

(二)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建立残疾人事业发展长效机制。解决残疾人的问题,根本是要依靠制度,建立起长效机制。完善残疾人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开展残疾人抽样调查、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等基础性工作,关系残疾人事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必须认真抓紧抓好。修改残疾人保障法是关系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的大事,要按照残疾人事业发展总体要求,吸收最新经验,借鉴国外有益做法,广泛深入地听取社会各方面特别是残疾人的意见。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推动残疾人就业保障条例等相关法规的出台,各地也要积极主动地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要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广泛开展对残疾人的法律救助和援助,提高全社会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意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目前入户调查工作进展顺利,但后续工作还有很多,任务还很繁重,丝毫不能松懈。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继续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圆满完成任务。要充分运用好此次抽样调查的成果,深入分析残疾人的状况和需求,把它作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残疾人政策法规、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交通、建筑、信息等方面的无障碍建设。

(三)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帮助残疾人,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残疾人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必须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这项工作。要加强宣传,增进全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了解,激发全社会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热情和爱心。要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中华民族扶残济困的传统美德,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社会公益机构和慈善机构要积极帮助残疾人,持久、深入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建立更加广泛的志愿者队伍,使残疾人的困难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更好的解决,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四)认真承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承办2008年北京残奥会和2007年上海特奥会是国家和残疾人工作今后几年的一件大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这两项赛事的筹备工作已取得很大成绩。2007年在上海举办的第12届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将是我国迄今为止承办的规模最大、参赛国家(地区)和人数最多的国际综合赛事,不仅是一次全世界智障人士的盛会,更是一次展示社会和谐、人类文明的盛会,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和政治意义。现在离正式举办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时间很紧,任务很重,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政府要积极主动参与,进一步支持、配合上海市做好筹备工作。同时要以筹备和举办此次运动会为契机,进一步宣传和促进特奥运动的开展。2008年北京残奥会已进入倒计时,要按照“两个奥运,一样精彩”的目标,积极配合北京奥组委,抓紧做好残奥会吉祥物出台、市场开发、中国残奥代表团组建、运动员训练等各项筹备工作,争取精神文明和运动成绩双丰收。要通过这两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大力宣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人权事业发展的成就,展示我国广大残疾人的良好精神风貌,促进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残疾人工作新局面

做好新时期的残疾人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创残疾人事业的新局面。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残疾人工作进一步摆上议事日程,主动研究,经常过问。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认真做好本地区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各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专门规划时,要主动把残疾人工作纳入进去,统筹安排,重点解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分管残疾人工作的同志要经常听取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大事、急事、难事。要适应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深入研究新时期残疾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经费投入,保障发展需要。

二要加强统筹协调。残疾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业务面广、涉及部门多、工作难度大,需要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各级残工委是政府综合协调、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议事协调机构,是政府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后要在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出台政策,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不断加强残工委的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联系顺畅、沟通有效、协调有力的工作格局。

三要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各级残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织机构。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发挥残联的作用,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各级残疾人组织要进一步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更好地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密切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反映残疾人的呼声和需求,协助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工作。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要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四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残疾人事业光荣而崇高,我们要满怀对广大残疾人的关爱之心、仁爱之情,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残疾人工作,把对残疾人的关爱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反映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在不断完善的政策措施里。要深入到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中,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帮残疾人之所需,解残疾人之所困,及时向广大残疾人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要真正把残疾人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多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

残疾人既是特殊困难群体,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广大残疾人要继续发扬自强不息、顽强拚搏的精神,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和身体障碍,积极投身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来。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建功立业,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发展全局,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十一五”残疾人工作的各项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搞好扶贫开发,努力消除贫困,既是推动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国扶贫开发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科学判断上来,把思路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安排上来,绝不能因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而放松扶贫开发工作,绝不能因为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伟大成就而减少扶贫开发投入。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更加注重强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不断增进贫困人口福祉。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靠发展缓解贫困、靠科学发展消除贫困,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的基本手段、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已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必须准确把握形势变化,按照“划定一条线、锁定一群人、圈定一批主战场、确定一种衔接关系”的崭新思路,全面执行新的扶贫标准,更好地瞄准扶贫对象,集中力量抓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攻坚,有效实现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推动扶贫开发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新发展。抓紧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开发投入体制,形成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加国家财政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加大各部门投入对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倾斜力度,确保“十二五”期间平均增幅不低于今年。切实增加信贷对贫困地区的投放,逐步增加扶贫贷款财政贴息规模,支持发展小额信贷,不断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事业。加强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管理,创新扶贫开发资金到户扶持机制,全面推行扶贫开发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和投入强度。

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一、充分肯定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全局出发,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带领亿万农民进行了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巨大成就,出现了许多历史性、转折性、标志性变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和突出亮点。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是检验现代农业建设成效的主要标准。10年来,我们不仅扭转了粮食产量连年下滑徘徊的态势、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而且连续5年超过5000亿千克,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历史性地稳定跃上了5000亿千克新台阶。同时,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全面发展,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农业总产值增加了1.9倍,土地产出率提高了2.1倍。这些是在10年来农业劳动力减少1亿多人、耕地大量减少、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充分表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实有了质的跨越。

二是农业科技进步取得新进展。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培育和推广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重大成果,航天育种、克隆技术和种养技术等很多方面也有新的突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得到加强,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农民培训和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3.5%,比10年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这表明我国农业发展已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

三是农业物质装备达到新水平。以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大中型灌区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明显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0%,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比重不断提高。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资料供给保障能力稳步增强。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2011年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54.8%,比2002年提高2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由千百年来以人畜力为主向以机械作业为主的重大转变,部分地区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有了明显改变。

四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呈现新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不断优化,小麦、玉米等重要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深入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比例明显上升,截至2011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520亿平方米,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的17.8%,比2002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左右。同时,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比例大幅提升。农业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国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5万多家、覆盖全国91%的村和17%的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1万家、辐射带动6000多万农户。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五是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新跨越。现代农业建设的推进,推动了农产品产量增加、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加上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收入较快增加;同时现代农业建设还促进了农村分工分业,为农民大规模转移就业创造了条件,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也大幅增加。2002年至2011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1%,连续跨越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大关。特别是2010年和2011年,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出现了多年期盼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扩大转向缩小的良好态势。

回顾这10年,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历尽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10年间,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耕地数量不断减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关税大幅调减、国际竞争压力骤然加大;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持续加深,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相当严峻。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与时俱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为现代农业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一)明确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判定我国农业所处历史方位,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部署。在发展阶段上,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和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关键时刻的重要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部署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在发展理念上,丰富和拓展了农业多种功能的内涵,要求在强化农业食物保障功能、原料供给功能、就业增收功能的同时,突出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观光休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在发展目标上,提出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发展路径上,谋划了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总体思路。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思路越来越清晰,要求越来越明确,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二)建立了一套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投入是基本保障,科技是根本出路,水利是重要命脉,但所有这些都需要好的政策来推动。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政策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引领我国现代农业不断向纵深发展。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专项政策支持,组织实施全国新增500亿千克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出台扶持棉花、油料、生猪、奶牛、蔬菜等产品产销的政策措施;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实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减免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仓储设施土地使用税,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等。加大对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支持,明确了水利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定位,出台了促进水利投入稳定增长的举措,加大了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的支持力度;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政策支持,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定位,出台了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比重、鼓励增加农业科技贷款、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建立种业发展基金、大幅度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工资等措施。加大对地方重农抓粮的政策支持,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实行粮食、油料、生猪生产大县财政奖励政策。这些政策含金量高、操作性强、受益面广,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构筑了一套保障现代农业建设的制度框架。我们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在关键环节上不断取得突破,优化了现代农业建设的环境条件,强化了现代农业建设的制度保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颁布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林地、草原纳入家庭承包经营范围;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快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健全现代农业投入保障制度,提高各级财政和国家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国债、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重;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鼓励农民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放,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提高金融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持保障水平。建立现代农业要素投入补贴制度,调整国家与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分配关系,在取消农业税、减轻生产经营负担的基础上,对良种、农机具、农资、节水灌溉等实行补贴,促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应用。完善现代农业市场制度,全面放开粮食购销、迈出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的决定性步伐,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健全重要农产品储备和进出口吞吐调节制度,实行农资多渠道经营。建立现代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三条红线;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制度,促进草畜平衡和草原生态改善;探索建立水域、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激励机制。通过这些制度创新,制约现代农业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消融,为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四)摸索了一套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工作方法。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初步形成了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实行市场机制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各种资源要素投向现代农业建设,又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坚持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抗灾救灾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颁布实施了一批农业法律法规。实行整体谋划与年度安排相结合,既坚持想长远、谋大事,以中央名义发出了关于现代农业建设的专门文件,作出总体规划和全面部署,又在年度“三农”工作中统筹安排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任务,确保了农业连年丰收和现代农业建设有序推进。实行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既搭建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要平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又加强面上的工作指导,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和要素集聚,开创性地建设了覆盖全国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实行部门协同与社会力量相结合,既注重发挥各级农口部门的职能作用和综合部门的重农强农作用,及时出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措施并加强督促检查,又注重新闻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现代农业建设。通过这些创新,使我们牢牢把握了领导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动权,形成了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良好局面。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伟大实践,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有力支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有力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积累了在发展中人口大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探索和拓宽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广大基层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归功于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三农”战线的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向广大农村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慰问,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清醒认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2011年11月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各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实践、新经验,分析研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安排部署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为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好形势奠定坚实基础。

刚才,水利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同志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作了安排,河南、四川、山西三省政府负责同志介绍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今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成绩

今年以来,面对极端天气频繁、成本上升加速、市场反应敏感、外部环境多变的严重困扰,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顺势而为,及时采取一系列抗灾救灾、扶持生产的重大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农业农村呈现出持续向好、加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开局之年首战告捷。从目前情况看,至少有“四个好”:一是农业收成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其他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二是农民增收势头好,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八连快”,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有望继续高于城镇居民,中西部地区增幅高于东部地区,我们多年期盼的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缩小的势头初步显现。三是农村民生改善好,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教科文卫保等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提速,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四是农村稳定和谐好,基层治理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得到加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总的看,今年是本世纪以来农业农村形势最好的一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一年,是农民顺心、农村祥和的一年。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为管理通胀预期、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和各种推动力量耦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农田水利等重点薄弱环节建设,着力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有效降低了灾害损失。今年我国旱涝交织、多灾连发、群灾并发,全国31个省(区、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迅速动员和组织广大军民,奋力抗灾救灾,千方百计降低灾害影响,千方百计弥补灾害损失,终于在大灾之年创造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佳绩。

回顾总结今年以来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如果没有中央下大决心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如果没有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等一系列防灾抗灾、扶持生产的政策措施,如果没有多年积累形成的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如果没有各地坚持不懈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就不会有今天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形势。去冬今春以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以说是亮点迭出、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一是各方重视程度空前。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把农田水利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重要政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有效措施。一些地方对农田水利建设给予了特殊倾斜支持,如贵州省提取土地出让收益的12%、山东省提取10%-2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一些地方积极推行“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公开评选、竞争立项”、“先建机制、再建工程”、“集中采购、资金报账”等做法,不断探索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一些地方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竞赛活动,各级党政领导带头参加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二是资金投入再创新高。去冬今春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2163亿元,较上年增长43.8%,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多、增幅最大的一年;累计投工投劳34.1亿个工日,增长12.7%,是2000年以来投工投劳最多、增幅较大的一年。有的地方财政对农民、村组集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兴办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费用补助。有的地方以水利投资公司为平台,通过银行债券融资、招商引资等方式,有效解决水利重点工程配套资金问题。

三是项目建设全面提速。新一轮大江大河大湖治理进展顺利,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坡耕地整治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可望在年底前全面完成,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项目启动实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达到1250个,基本覆盖农业大县,并向牧业大县延伸。节水灌溉快速推进,预计全年可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000万亩以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到年底又可解决639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四是水利服务得到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进一步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全国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达5.2万个,管理灌溉面积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2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县为单元建立管理机构、落实运行维修基金、建立水质检测中心的机制继续探索和推广。

总之,去冬今春以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许多特点值得认真思考,有许多经验值得深入总结,有许多做法值得借鉴推广。希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提炼概括,进一步深化对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规律性的认识,建立健全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的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充分认识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明年要召开党的十八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年,同时也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一,这是稳定明年农业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的迫切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最为重要的任务,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这一目标,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是关键和基础。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已经是“八连增”了,这早已打破了历史常规,其背后的各种支撑力量已经绷得很紧。从规律上讲,粮食生产总有一个波动的周期,增产持续时间越长,下滑的几率就越大。从明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环境看,农产品价格不确定性增大,农资、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呈上升态势,农业特别是粮食比较效益偏低问题突出。能否保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确保不出现大的滑坡,是对我们的一场严峻考验。我们必须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大力加强薄弱环节,特别是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努力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才能为明年粮食和农业再夺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这是应对气候不确定性、加强防灾减灾建设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加大,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不可预见性日显突出,往往是多灾并发、重灾频发,时空异常、旱涝急转,远远超出了我们过去的认识和经验。明年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气候的不确定性。但是,多年实践证明,面对同样灾情,凡是农田水利设施好的地方,灾害造成的损失就小,生产恢复就快;而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地方,灾害造成的损失就重,生产恢复就慢。我们只有抓好当前的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防灾抗灾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应对气候不确定性中掌握主动。

第三,这是解决粮食安全突出“硬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迫切要求。今年的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干旱,以及近两年的西南特大干旱和北方冬麦区干旱再次证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目前全国有一半以上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有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50%-60%的中小型灌区、50%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大型灌排泵站设备完好率不足60%,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十分突出。只有继续加大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尽快改变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状况,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第四,这是突破水资源对农业的瓶颈制约、缓解农业用水矛盾的迫切要求。我国农业是高度依赖灌溉的农业,占耕地面积一半的灌溉面积生产了全国3/4的粮食。但是,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严重不匹配,北方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0%、人口占46%、水资源量只占19%;未来随着粮食生产中心进一步北移,水资源供需矛盾还会加剧。如何突破水资源的制约,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从近十年来的情况看,我国粮食总产和灌溉面积不断增加,但灌溉用水却基本没有增加,这主要是节水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必须进一步加强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幅度提高农业灌溉水平,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灌溉用水利用率。

今年的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意义极其重大,任务也十分艰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有清醒认识。一是组织发动群众难。当前,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意愿和积极性明显减弱;加之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动员农民投工投劳、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受到很大制约。二是资金足额配套难。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取消以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工投劳人数由过去每年127亿个工日降至30亿个工日,弥补这个巨大的资金缺口,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面临很大的资金配套压力。三是施工质量监管难。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面广量大、小型分散,加上大量项目同步展开,建设管理、施工、监理等力量不足问题突出,这就可能造成工程质量等方面的隐患。四是工程维护管理难。这些年,我们建成了一大批农村饮水安全、灌区配套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农村水利工程,但却缺乏相应的维护和管理经费,导致工程快速老化损坏、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已经成为农村水利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加大的重要机遇,紧紧抓住国家财力持续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全党全社会关心关注水利的难得氛围,乘势而上地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确保投入有大的增加、工作有大的起色、设施有大的改善。

搞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防洪抗灾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突出抓好农田灌排设施建设、节水灌溉技术普及推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毁工程修复、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幅度增加资金投入,大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大范围动员社会力量,促进农田水利建设再上新台阶,为稳定农业、稳定经济、稳定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三、统筹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任务都非常繁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并为明年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认真督促检查农村各项政策落实情况。今年中央出台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多、措施实、力度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年底之前,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确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是中央支持水利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政策,各地方、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抓好落实,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同时尽快研究在中央和省级层面统筹部分资金的具体办法,解决好建设资金需求与土地出让收益不匹配的矛盾。

第二,认真抓好今冬明春农业生产。北方地区要加强冬春田间管理,采取措施提墒保墒、控旺促壮、抗旱防冻、保温护苗,确保小麦、油菜等夏季粮油作物安全越冬。南方地区要加强冬季农业开发,种足、种好冬季作物。加强冬春蔬菜生产,落实种植面积,提高产品质量。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大力推行统防统治。要抓住当前市场价格有利的时机,引导农民扩大冬春季畜禽集中补栏,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加强今冬明春植树造林的组织动员,认真做好苗木供应、物资准备和农机具购置等各项工作。加强农资产需衔接和运行调节,强化市场监管,保障生产用肥、用油、用电需要。

第三,认真搞好秋粮收购、农产品市场调控和鲜活农产品流通与供应保障工作。要认真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保证秋粮收购资金和仓储需要,规范市场主体购销行为,维护正常粮食收储秩序。要强化农产品市场调控,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变化,科学把握储备调控、进出口调剂的时机和力度,加强粮食调运和产销衔接,做好市场信息服务,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目前正值冬季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生产和供应的关键时期,各地要按照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加快建设高效、安全、畅通、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大中城市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直接流通方式,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确保市场供应不脱销断档、市场价格不大起大落。

第四,切实搞好动物疫病防控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冬春季是动物疫病和森林草原火灾的高发期,也是动物疫病防控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紧要期。动物疫病防控要以集中强制免疫为重点,强化疫情监测和预警,强化产地、屠宰和运输检疫监督,强化边境防控,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要继续坚持防线前移的成功经验,广泛开展防火宣传和警示教育,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加强林区火源管理,全面落实防火责任制,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

第五,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今年我国自然灾害较重,受灾地区较广,灾区困难较多。各级政府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妥善安排好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确保灾区群众有住处、有饭吃、有衣穿、不受冻,帮助他们平安过冬。要解决好困难群众冬春生产所需的资金和物资,帮助他们发展生产。

第六,与时俱进地抓好农村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我们一定要学习、宣传、贯彻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主动地抓好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努力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不断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央召开首次林业工作会议,谋划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大计,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意义十分重大。这是加快发展现代林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重大举措,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科学分析当前林业工作的形势任务,切实增强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发展林业,利在当代、荫及后世、恩泽人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林业工作。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邓小平同志倡导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是森林资源明显增长。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18.21%。森林面积达到26亿多亩,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44%。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36亿立方米,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1/3。人工林面积达8亿亩,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人工林面积的1/3。二是局部生态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三北工程造林3.67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一倍。天保工程有效保护天然林14.3亿亩,减少森林资源消耗4.26亿立方米。退耕还林工程造林4亿多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4亿亩,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2.6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多百分点。三是防沙治沙明显突破。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等工程,总体上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国沙化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约3436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约1283平方公里。四是物种保护明显加强。全国累计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2006处,总面积18.4亿亩,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五是供给能力明显提高。60年累计为社会提供木材60多亿立方米,人造板、地板、家具、松香等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经济林、花卉、紫胶、活性炭等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2008年,我国林业产业产值达到1.44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突破700亿美元,已跃升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仍然严重不足,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仍然非常脆弱。我国森林覆盖率排在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在世界第134位;人均活立木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7,排在世界第122位。总体上看,生态问题依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生态产品已成为当今社会最短缺的产品之一,生态差距已构成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最主要的差距之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林业工作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一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林业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态承载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快林业发展,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林产品供给,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对于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二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首先加快林业发展。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只有不断“强肾润肺”、增强“免疫功能”,才能保障地球的“健康”。三是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森林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京都议定书》把发展林业列为应对气候变化、固碳减排的重要途径。2007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APEC会议上提出了建立“亚太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经营网络”的重要倡议,被国际社会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2007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

上,植树造林、加强抚育、减少毁林、控制森林退化被列为巴厘岛路线图的重要内容。四是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占国土总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的56%。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在山,最大的希望在林。总的来看,现在的林业与过去的林业已大不相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日趋多样,林业的内涵日益丰富,林业的多种功能空前凸显。过去林业主要是保障木材等林产品供给,现在正在向开发生物产业、森林观光、保健食品等多元化发展;过去林业主要是发挥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作用,现在正在向森林固碳、物种保护、生态疗养等新领域延伸;过去林业主要是着眼发展经济,现在正在向改善人居、传承文化、提升形象等高层次推进。我们要准确把握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推进林业改革,毫不动摇地加快林业发展。

二、深刻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30年前,一场由农民发起的包产到户,一举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30年后的今天,一场仍然起源于基层探索、来源于农民创造的林权制度改革,为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党中央、国务院2008年作出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过重要指示,并亲自考察指导,对改革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目前,福建、江西、辽宁、浙江、云南5省基本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另有14个省区市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他省区市也正在进行试点。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确权到户的林地面积12.7亿亩,占集体林地的50%。

这场改革广泛而深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继续推进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一,这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在林地上的拓展和延伸,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林业上的丰富和发展。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真正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过去长期存在的产权归属不清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由于我国集体林地面积远远大于耕地,林地及林木财产价值较高,林权的物权性质更强,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其意义不亚于当年的耕地承包。第二,这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25亿亩集体林地承包到户,把36亿立方米、数万亿元的林木资产落实到户,不仅使亿万农民获得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可观的家庭财产,而且为农民提供了重要的创业平台和广阔的致富空间。第三,这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强大动力。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林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释放林地资源、物种资源、人力资源的巨大潜力;有利于从根本上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充分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有利于从整体上增强林业发展动力,全面提升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第四,这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能够扩大林业的“容人之量”,对农民就业形成“磁吸效应”,对农民增收形成“倍数效应”。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未见底、农民工返乡较多的背景下,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好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民工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缓解就业矛盾。第五,这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林地权属和利益分配问题,化解长期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纠纷,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据对19个省区市的统计,林改以来已解决各类山林纠纷40多万起,有效消除了农村大量不稳定因素。

现在来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既有内在的动力和要求,也有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既有实践的探索和经验,也有推进的实力和条件。在近几年各地率先试点、大胆实践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把这场事关兴林富民、事关农村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改革全面推向深入。

第一,必须确保实现两个基本目标。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也就是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立足于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决不能以破坏森林、牺牲生态为代价,这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坚守的一条底线。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

利是做好整个“三农”工作的基本准则,必须着眼于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林业真正成为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重要门路。

第二,必须建立起两项根本制度。创新集体林业体制机制,根本的是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和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这是加快集体林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保障。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林地承包经营权,让农民吃下长效“定心丸”。只有建立起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林业支持保护机制,才能保障集体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两项重要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办事,是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规范有序推进的两大法宝。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同时,必须坚持依法办事,确保改革的内容、方法、程序与法律规定相符合、相一致。

第四,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诸多步骤和环节中,勘界发证和落实责任最为关键。必须依法进行实地勘界、明确“四至”、准确登记,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确保登记的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做到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承包方不能改变林地用途,不得损毁林地。

第五,必须处理好两个重要关系。能否处理好改革与稳定、放活与管理的关系,是决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要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防止出现新的矛盾,避免留下各种隐患。对商品林要放活经营,让经营主体依法自主决定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自主销售林产品。对公益林主要是保护,但也不能机械地管死,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按照科学经营的要求,兼顾发挥其经济功能和经济效益。山林承包到户后,要加强管理,防止乱砍滥伐,守住生态底线。

三、着力强化林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切实优化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

发展现代林业,加强生态建设,必须强化兴林富民政策,完善林业管理体制,创新林业运行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优化政策环境,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步伐。

(一)建立健全林业支持保护制度,为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政府要将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以及林业行政执法体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规划,将林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继续加大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要尽快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从2010年起对属集体林的国家级公益林,中央财政补偿标准由每年每亩5元提高到10元,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地方财政也要根据实际加大补偿力度。建立造林、抚育、保护、管理投入补贴制度,从2009年起开展造林苗木、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中央财政对造林优质苗木、中幼林和低产林抚育给予补贴,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从2009年7月1日起,将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由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的20%降至10%以下。育林基金减少后,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由同级财政通过部门预算予以核拨。继续对以林区“三剩物”(采伐、造材、加工剩余物)、次小薪材(次加工材、小径材、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二)建立健全林业金融支撑制度,全面增强金融对林业发展的服务能力。按照新的政策规定,林业贷款期限最长可为10年;林权抵押贷款利率低于信用贷款利率;小额林农贷款,借款人实际承担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的1.3倍。适当延长林业贷款贴息期限,提高林业贷款贴息率。从2009年开始,中央财政已在福建、江西、湖南3省开展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在省级财政至少补贴25%保费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再补贴30%的保费。

(三)建立健全林木采伐管理制度,赋予森林经营者更充分的林木处置权。要简化采伐审批程序,做到简便易行、公开透明,推行采伐限额公示制度。实行林木采伐分类管理,非林业用地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由经营者自主采伐;商品林采伐指标,5年内可结转使用。

(四)建立健全集体林权流转制度,规范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流转。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林地用途、不损害农民林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林农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可以转包、出租、转让,可以互换、入股、抵押,也可以作为出资、合作条件。加快建立健全林权流转市场,依法规范林权流转登记管理工作,搞好林权纠纷调处和合同仲裁。尽快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制度和评估制度。

(五)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林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合作林场、股份制林场等林业合作组织。国家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承担林业和山区经济发展建设项目。鼓励发展各类林业专业协会,引导和规范各类林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切实开创林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要进一步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一)切实加强党政领导,强化推动林业工作的组织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林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组织领导、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等方面切实体现重视林业的战略意图。各地都要成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负主要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形成支持林业工作的强大合力。各部门要各负其责,通力协作,积极支持林业改革发展。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完善各项林业扶持政策,不断加大林业投入。金融部门要完善林业投融资机制,健全政策性林业保险制度。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党的兴林富民政策,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政绩观、生态消费观等生态文明观念。林业部门要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加快林业改革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三)统筹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构建林业协调发展的科学格局。要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继续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推进风沙源和石漠化治理,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林产品精深加工、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

(四)严密防控重大林业灾害,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把林业灾害防控纳入政府应急管理,努力把林业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积极引导建立防火、防盗、防虫等民间“三防”体系,加强林区防灾、抗灾和救灾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林业灾害综合防控水平。

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对做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就是要解决好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要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这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的过程。大家知道,xx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大举措。“十二五”规划与以往最大不同点,就是始终围绕着解决民生问题。规划建议提到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同时,“建议”提出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二是“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三是特别强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这些要求进一步确立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十二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实现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和谐的基础作用。

从我们对残疾人托养服务的认识来看,也是残疾人事业发展到今天,经过不断的摸索得出来的。我国的残疾人事业经历了一个由点及面、由易至难、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残疾人康复条件不断改善,受教育程度日益提高,平等就业差距逐步缩小,保障力度持续增强,社会参与领域日益广泛。残疾人事业已经发展为涵盖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基层建设、文化体育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性社会事业,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残疾人总体生活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仍难得到有效满足,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全国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成,仍有上千万的城乡残疾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不同残疾类型、不同残疾程度、不同年龄段的残疾人享有的保障与服务水平并不均衡。限于资源和服务能力,过去我们更多把力量集中在了见效快,相对集中的部分残疾人保障与服务上,“广覆盖、广受益”始终没能完全实现。特别是城乡多万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的困难突出,许多是老残一体,学校进不去、医院收不了,家庭供不起,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更是难上加难,已经成为残疾人群体中最为困难的部分。残疾人托养服务是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对这部分残疾人痛苦的真切感受,是对这部分残疾人家庭苦苦期盼、社会高度关注的负责任回应。从国际社会上看,凡是残疾人事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的主要渠道就是提供托养服务。通过政府的带动,借助社会力量,把这部分最困难残疾人兜起来。这部分残疾人能不能得到托养服务,能不能纳入社会保障制度范围,能不能有一个彻底解决问题的有效保障,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健康权能不能得到起码的保障,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和完善,这也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和底线。所以,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不是我们的主观意识决定的,而是提高残疾人生存质量的客观要求,是残疾人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

中央7号文件和国办19号文件提出加快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就是致力解决残疾人事业发展中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民生至重则生民为暖。保障和改善残疾人基本民生,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是我们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最终目的,也是建设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xx届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这既为我们推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坚定了我们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带领广大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围绕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这个中心问题,不断提高保障与服务水平。

二、立足长远,拓展和夯实为残疾人服务的平台和阵地

这个问题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各级残联要把托养服务承担起来。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也必将带来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事业也必然要顺应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大局,在发展理念、模式、路径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这不仅仅是适应外部形势的需要,也是促进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

我们事业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要为残疾人谋利益,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来自广大残疾人的现实要求。通过二十年的发展,残联的工作定位和职能角色更加清晰。对于党委和政府来说,各级残联是被赋予一定行政职能,承担政府工作任务的工作部门,我们必须承担起党委、政府在残疾人领域为民解忧、为民排难和改善民生的责任来。从工作范畴来说,托养服务应该成为残联重要业务的组成部分。

同时,对社会来说,各级残联又是为特殊人群服务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部门。残联的“代表、服务、管理”三大职能中,“代表”职能大家容易理解,“服务”则必然是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管理”也毫无疑问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对于残疾人来说,各级残联就是针对残疾人特殊需求为他们提供各种专业服务的部门。比如说配发盲人的盲杖,为肢体残疾人量身订做的轮椅,以及其他各类残疾人个性化辅助器具的提供和服务,包括残疾人的各种康复、就业培训、权益维护等等,都需要我们通过履行对残疾人事业的公共管理、为残疾人提供公共服务来体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要再学习、再认识。有些同志认为,由于条件所限,残联是不是就呼吁一下,让社会重视,推动其他部门来做,我们做好沟通协调就可以了。这话表面上看没有错,但从出发点讲就错了。为什么?因为作为特殊群体的代表服务部门,各级残联对残疾人最了解,联系最密切,最能感受残疾人的疾苦。残疾人托养只是个简称,不是简单地“一托一养”,不是把人放在屋子里面有吃、有喝、有床睡觉就行了。托养服务涉及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肢体残疾人和多重残疾人的专业服务,是根据我国国情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公共服务形式。如果我们光说不做,只在那儿喊口号、提要求,不拿出自己的服务载体和实践经验,不拿出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必将在这个问题上失去话语权。我们绝不能成为只会给残疾人挂缎带、披红花,给他们逢年过节送桶油、送袋米的形象组织。在残疾人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领域,必须旗帜鲜明地担当起为残疾人服务的职责,必须在这个领域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承担起残疾人托养服务任务的根本原因。

三、开拓创新,建立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

第三个问题就是要解决怎样才能做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的问题。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居家托养服务广泛实施、日间照料机构得到较快发展,建设了一批残联主办、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运作模式的全日制托养服务机构,还带动了一系列政策制度的探索和突破。前年开始中央财政三年投入6个亿专项资金,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阳光家园计划”项目,带动了地方20多亿资金支持该项工作的开展。三年多来,这项工作不仅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受到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的衷心拥护,获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也增强了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动力。但总体看,残疾人托养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残疾人托养服务整体需求、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的期待相比,与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要求相比,无论是服务机构建设、公共财政投入、专业队伍培养、服务能力建设,还是政策落实、监督管理等等都明显滞后,标准规范有待完善,必须不失时机地把残疾人托养服务纳入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建立制度、夯实基础、加大投入、加快发展。

当前,一些同志还存在畏难情绪,对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缺乏自信心。“xxx”期间,我们在实施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时,也有很多的顾虑,担心有没有条件做、能不能做好。但是想到那么多的残疾人居无定所或住在危房,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一咬牙也就做起来了,现在看来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就是要说,我们千难万难也都是工作层面上的难,再难也难不过残疾人生活上的艰难。只要我们怀着对广大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抱着带领残疾人共奔小康的坚定信念,我们就一定能想出办法并把这件事情做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我们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战略机遇期,中央7号文件要求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国办19号文件提出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只要我们科学规划并不断细化方案,各级党委、政府一定会支持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开展。这里,我讲几点具体要求。

一是逐步搭建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基本框架。构建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必须立足于残疾人数量多、分布广、需求差异大这一现实,着力搭建服务对象侧重点不同、服务内容相互补充、发挥作用相辅相成的多层次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框架。既包括以政府扶助、社会化服务进家庭为基本特点的居家托养服务,也要有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残疾人日间照料机构,还应建设一批专业性强、运行规范、具有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托养服务机构。逐步形成以居家托养为基础、日间照料为主体、机构托养为骨干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为残疾人提供多层次、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多元化服务。

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政策制度。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首次在法律层面上明确残疾人托养和托养机构的概念,并历史性地提出建立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中央7号文件、国办19号文件更是从体系建设的高度,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了积极有利的政策支撑。但托养服务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几年,我们要努力在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投入、税费减免、岗位补贴、购买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以及对托养机构水、电、燃气、供热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通过制度保障,促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

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的重点是要明确服务哪些残疾人、解决如何服务的问题;关键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坚持用规范管理促进持续发展,坚持用科学标准提高服务水平。针对居家服务、日间照料、机构托养建立起一套科学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按照行业管理的专业要求,促进残疾人托养工作良性运转。

四是努力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

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有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作为保障。首先,托养服务作为基本公共服务,政府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财政资金应是主渠道。无论是机构建设,还是运行保障、服务补贴都要依靠各级财政、主要是地方财政的投入。中央财政的投入主要是扶持和引导作用,其次,由于残疾人托养服务涵盖的内容较广,既有教育的服务,也有康复的功能,还承担着辅助性劳动就业等任务,也可以在这些领域建立相对稳定的资金支持渠道,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在促进托养服务、职业康复、辅助性就业、就业训练、技能培训等方面更要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三,在争取政府投入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吸引社会力量和各种慈善资金的支持、积极拓展和开辟残疾人辅助性劳动产品的市场,还可以根据残疾人家庭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偿或低偿服务等措施,多渠道解决残疾人托养服务资金保障问题。

五是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必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方面,要逐步把残疾人托养服务岗位纳入为国家标准职种范围,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实现残疾人托养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另一方面,要对现有从事托养服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优化人员队伍结构,提高人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再次,要发挥我们的自身优势,实现残疾人康复服务、就业服务、文体教育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与残疾人托养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相结合,扩大融合交流和团队、小组优势。最后,各地还应致力于开发托养服务领域的社工岗位,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工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并积极把托养服务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领域,使志愿者服务成为残疾人托养服务的重要力量。

上一篇:田畈街镇暑期“扫黄打非”工作集中整治方案下一篇:广东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