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数松果

2024-09-09

北师大版数学数松果(精选11篇)

北师大版数学数松果 篇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松果》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30P3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小松鼠和妈妈来到了森林里采集松果,准备过冬,它们采了很多的松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看到这么多松果,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师:同学们的问题非常好,这节课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一共有多少个松果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数松果)

2、探究方法(说一说数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帮小松鼠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松果?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1、一个一个的数。

生2、5+5,10+5,15+5,连续加五算出得数。

3、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师: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

(课件出示:松果五个一排的排列整齐)。

师:五个五个的数既简便又不容易出错,下面我们一起来试着五个五个的数一数吧。

3、用乘法算式表示

师:第一排有5个松果,是1个5,怎样列算式呢?

师:第一排和第二排一共是10个松果,是2个5,怎样列算式呢?3排、4排、5排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6个人一个小组赶紧动笔试一试吧。

(设计思考:知识的引入体现了由易到难的规律,五个五个的数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还能为下面编制口诀打下基础。)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编制口诀。

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5=5 25=10 35=15

2、发现规律。

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现在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吧。看着这些乘法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小组讨论)

北师大版数学数松果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学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 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了专门性的教学设计, 在收获的同时与引发了相关的思考。基于此,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阐述。

一、以激发兴趣为导入点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存在心理上的畏惧甚至抵触。这也就意味着很多学生并非是由于智力因素而学不好数学, 而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数学学习表现不佳。在教学过程中, 我利用北师大教材自身所具有的特色, 针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重点强调。比如在进行数学定义与术语的讲解时候, 教材中会有若干提示性与熟悉的生活事件进行引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重点对这些内容进行强化, 并加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与卡通形象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教学手段的设计, 利用PPT把枯燥的数学术语变成生动的讲解, 把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数学问题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入课堂, 并设置故事的亮点与悬念, 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然而然地进入数学天地。而这种与生活紧密相关, 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导入点的教学方式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数学, 用数学, 观察生活发现数学。

二、以丰富内容为侧重点

小学数学五年级、六年级阶段正是小学高年级的学习阶段。与低年级阶段不同, 此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更侧重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侧重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侧重于培养学生系统性的思维逻辑概念。正因为如此, 在教学中, 我针对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要求, 以丰富内容为侧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对于应用题的讲解以循序渐进为原则, 多用趣味性题目进行引入, 让学生去思考题目中的奇妙之处。并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扩大学生的视野, 利用数学知识的举一反三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用处。所以, 在教学中, 笔者引入大量真实数据与生活情境。

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中的地毯上的图形面积这一教学中, 笔者首先用充满趣味性提问来开始教学, 让学生想一想地毯的花纹与图案。接下来, 笔者再利用教具展示出许多美丽的地毯图案, 并小小地介绍了其来源与风格, 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当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内容中后, 笔者用简单的虚线条来标示出地毯上图案的面积, 并介绍了若干信息, 继而开始进入正式的理论知识教学。由于学生在丰富的铺垫下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信息量, 再进入教学内容时, 反应速度非常快, 并且很容易就兴致勃勃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其次, 为了提高教学内容的含金量,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入诸多数学信息与数学史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仅仅只是一堆无趣的数字与理论, 在其发展研究过程中同样有着很多值得去了解的知识与内涵。

三、以构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目标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重视对学生思维与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为重点, 强调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造力进行教学设计。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升级到以带领学生“想一想”鼓励学生“议一议”发动学生“做一做”多让学生“试一试”的宽松教学模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 心态轻松, 同时又可以体验动手实践, 尝试着自主探索, 并与同学们一起组成学习小组, 进行交流与探讨。在这样的教学中, 学生从过去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了主动的探索。从以往被动的满堂灌, 根本没有时间去自己思考, 只能一味死记题型。到现在有了充足的时间与机会去思考与讨论, 把知识真正融汇贯通到自己的思维中去, “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特别是对教材中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技能,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逐级递进、螺旋上升进行梯度化教学设计。让学生从熟悉数学的符号感入手, 逐步深入开始熟练运用符号, 理解方程意识, 学会设计方程去解决问题。并在不断的解题实践中, 可以根据题目所列条件进行推理与应用。而在图形的学习过程中, 笔者重点在于构建学生的空间思维意识,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侧重于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把传统板书所无法全面体现的空间感, 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透视图与动态演示进行教学讲解。这样的教学手段非常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 也就提高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度。而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也会形成思维模式, 不需要过分强调, 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四、结语

新教材注重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整理信息方式的多样化, 对于不同的学生呈现出的多种策略,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多给予肯定的评价,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同时在方法多样化中, 鼓励多中选优, 择优而用。同时强调方法优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因为简洁的方法不等于是人人都会的方法, 如果学生用得方法不是最简便的, 教师也不应强求。总之,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 一方面应重视学生的年龄阶段与身心发展基础, 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阶段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应吃透教材, 多进行教学拓展与教学手段的丰富,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巨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训练[J].小学时代:教师版, 2010 (01) .

[2]陈兴林.武都区五马九年制学校教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的“美”[N].陇南报.2009.

北师大版数学数松果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生游戏互动——《报数游戏》。教师宣布游戏规则:从第一名同学起开始报数,当报到的数是5的倍数的时候,不能直接说出这个数,必须用字母m来表示。学生报数,教师适时询问m所表示的数字是几,并板书。当全部报完时,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字母可以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引出课题《字母表示数》并板书。

二、出示儿歌,探索新知

1.儿歌接龙游戏。

出示儿歌: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让学生进行儿歌接龙。提问: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改怎样用一句话来表达这首儿歌呢?(学生畅所欲言)

2.如果用字母a表示青蛙的只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学生组内探讨,集体汇报,教师点拨)

3.老师这里有三种不同的想法,你同意吗?并说说理由

出示三种说法:a只青蛙a条腿;

a只青蛙b条腿;

4只青蛙4a条腿.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想法。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种说法没有关注数量之间的不同及关系;第二种说法注意到了数量的不同,但是没有将它们的关系表达出来;第三种说法用字母表示出了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

指导学生4ⅹ啊可以写作4·a或4a,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板书)

4.出示儿歌,让学生试着用字母来表示

1只青蛙1张嘴,

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

4只眼睛8条腿;

……

请学生自主完成,并全班汇报,教师点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

5.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还用到字母表示数。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b= x×5= ɑ×c=

1×x= ɑ×b= x×x=

2、手势判断对错。

(1)b×2可以写成b2 ( )

(2)b+b=2b ( )

(3) ɑ+5可以寫成5ɑ ( )

(4)6-c=6c ( )

(5)d÷7=7d ( )

3、用线段把左右相等的数连起来。

比ɑ多2的数 ɑ2

比ɑ少2的数 2ɑ

2个ɑ相加的和 ɑ+2

2个ɑ相乘的积 ɑ-2

4、在括号里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1)一件上衣ɑ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12元。一条裤子( )元。

(2)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页,a天共看了( )页。

(3)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35人,到新站下去x人,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 )人。

四、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在数学中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在生活中字母表示数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大家以后要灵活应用。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63页试一试

板书设计

字母表示数

北师大版数学数松果 篇4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32分)

1.(5分)

2.(2分)和89相邻的数是_______和_______.

3.(4分)写出紧接在它们前面的数.

(1)_______、40

(2)_______、60

(3)_______、80

(4)_______、20

4.(1分)一个数的千位和个位都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_______。

5.(1分)用8,8,8,0,0这五个数字,写出一个与80000最接近的数是_______.

6.(6分)先找规律,再从左到右填数。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7.(3分)先看图写数,再比较数的大小.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8.(4分)按规律写数。

27,28,2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分)找规律,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数。

_______

10.(5分)想一想,填一填。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1.(2分)判断对错:

一个加数增加100,另一个加数不变,和也增加100

12.(2分)6个十和2个一组成26。

13.(2分)77-30=74

()

14.(2分)570+348=818

15.(2分)64里面有6个十,4个一。

三、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6.(2分)停车场原来有62辆汽车,开走了8辆,现在有()辆?

A

.66

B

.54

C

.55

17.(2分)三个十和五个一加起来是()

A

.75

B

.60

C

.35

18.(2分)在数轴上,﹣15在﹣16的()边。

A

.无法确定

B

.左

C

.右

19.(2分)四位同学画数轴,你认为正确的是()。

A

.B

.C

.D

.20.(2分)1亿是多少个万.()

A

.100

B

.1000

C

.10000

四、应用题

(共5题;共25分)

21.(5分)小明家有16只鸡和8只鸭,公鸡有9只,母鸡有多少只?

22.(5分)看图回答

23.(5分)哪些钥匙合适?

24.(5分)甲城到乙城有527千米,一辆汽车已经行驶了319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有行驶?

25.(5分)啄木鸟吃虫子,大啄木鸟吃25只,小啄木鸟吃16只,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多少只?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32分)

1-1、2-1、3-1、3-2、3-3、3-4、4-1、5-1、6-1、7-1、8-1、9-1、10-1、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1-1、12-1、13-1、14-1、15-1、三、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6-1、17-1、18-1、19-1、20-1、四、应用题

(共5题;共25分)

北师大版数学数松果 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多种数数活动,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3、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4、通过数数培养数感,感受数位。

教学重点:理解100的意义,并认识数位“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装有花生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猜一猜,使学生明确盒子里装的是花生。猜一猜老师拿了多少粒花生?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多少个花生呢?板书课题《数花生》

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些花生一个一个地数一数。看谁数得又快又准。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自由数。

2、交流汇报: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

学生2:我是两个两个数的。

学生3:我是五个五个数的。

学生4:我是十个十个数的。

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几种数法并标上序号。①两个两个的数。②五个五个的数。③十个十个的数。……

3、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呀!

4、组织交流:说说哪种方法好?

师:你觉得哪种数数的方法好呢?为什么?

师小结:我们在数数时,根据数量的多少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法。

当我们不能确定是否数对的时候,就可以换一种方法数一数。

5、师:看着同学们认真地数着这些花生,老师也很高兴。可是你们把数完的花生就这么堆在桌上,能不能想个好的摆放方法,让别人很快就知道是多少颗呢?

6、认识数100和数位“百”。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10)那么今天我们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又是多少?

生:“100”。99后面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或100个“一”。

7、口头数数。

师: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数数接龙的游戏:从29数到100。(全班开“火车”)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1题 一个一个地数,数出36粒花生。

五个五个的数,数出80个花生

2、练一练第2题 说一说 90、80、70、()、()、()、()34、36、38、()、()、()、()20、30、40、()、()、()、();45、50、55、()、()、()、();22、32、42、()、()、()、();

3、用圈一圈的方式完成第4题。

4、练一练第3题。

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

二十三

五十六

七十七

八十五

九十五

5、拓展: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儿看到过或听到过呢?

6、教科书23页第5题。晴天和多云各有多少个?说说你怎么数的,看谁数的快。教师指导。

五、目标检测

(1)7接龙: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看谁说的又快又对。①师生互动。②生生互动。

(2)接力赛。你们能根据给出的数填写后面三个数吗? 34,36,38,(),(),()。45,50,55,(),(),()。(3)排顺序。

学校的运动会快到了,今天老师特地选出了几位运动员,请看——6名学生上台。每人胸前写有一个数,分别是13,11,15,14,16,12。现在请问同学们根据运动员胸前的数将他们排排队,看谁排的又快又好!学生活动。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数数更熟练了,下课后希望同学们用心观察,用你喜欢的方法数一数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有多少个?

板书设计 《数花生》

一个一个的数1.2.3.4.5.6.----两个两个的数2.4.6.8.10.---五个五个的数5.10.15.20.25.---十个十个的数10.20.30.40.---

教学反思:

《数花生》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写数、比大小的基础。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扩大了取材的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种子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考的空间,同时让学生估花生的数量使学生自觉产生更想知道有多少颗花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

在教学时,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数100以内的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知不觉掌握知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智慧的火花也在多样化的设计中迸发出夺目的光彩。

3、力图体现一百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习惯。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学生在五个五个数时,摆放得有点乱,数数时容易数错。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巡视时应指导学生五个一堆,五个一堆,一排一排地摆好,这样便于学生上台展示时有序地数;另外,数数的形式有点单一,应适当增加一点趣味性。

北师大版数学数松果 篇6

教学内容:课本第93-9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见过青蛙吗?1只青蛙有多少张嘴?多少只眼睛和多少条腿?有一首儿歌叫做数青蛙。是这样数的: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同学们能接着数到8只青蛙吗?

50只青蛙几张嘴?100只?1000只呢?8000只呢?

二、精讲点拨

提问:这样一只一只地数下去太麻烦了,能不能想一个办法,用一句话就概括了所有数青蛙的情况?

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青蛙的只数,n,引导学生理解字母可以表示青蛙的只数。并得出结论:n只青蛙n张嘴。体会字母的简洁和概括性。

讨论:这里n表示的是青蛙的只数,为什么嘴巴的张数也用n来表示呢? 让学生理解到:在同一情境当中,表示相等的两个数可以用同一个字母来表示。提问:这里的n可以表示哪些数?n能用其他的字母来代替吗?

让学生明白除了用字母n表示青蛙的只数外,还可以用其他的字母来表示。

数青蛙的眼睛

提问:1只青蛙几只眼睛?2只呢?3只呢?…… 学生讨论:青蛙的只数与青蛙眼睛的只数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得出结论:青蛙眼睛的只数是青蛙只数的2倍。提问:那n只青蛙多少只眼睛应该怎么表示? 引导学生理解:n只青蛙n×2只眼睛。数青蛙的腿

1只青蛙几条腿?2只呢?3只呢?……n只呢?

学生根据原有经验自主总结出来腿的条数与青蛙只数的关系。老师板书:

青蛙的只数 眼睛的只数 腿的条数 1×2 1×4 2 2×2 2×4 3 3×2 3×4 4 4×2 4×4 … … … n n×2 n×4

字母与数字相乘的简写: n×2可以简写成:2·n或2n n×4可以简写成:4·n或4n 注意:数字写在前面,字母写在后面。归纳: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随堂练习:

n×4通常写作()或()b×35通常写作()或()

探索年龄:

提问:同学们今年都几岁啦? 大部分学生9岁。

提问:那你们知道老师的年龄吗?老师比你们大15岁,那老师的年龄应该怎么算出来? 引导学生用式子来表示老师的年龄,发现其中的规律,并理解用字母来表示同学的年龄和老师的年龄。老师板书:

同学的年龄(岁)老师的年龄(岁)9+15 10 10+15 11 11+15 12 12+15 … … a a +15 讨论:这里a能表示哪些数?可以表示所有的自然数吗?

让学生明白表示年龄的字母不能表示无限的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科学家研究得出人最多能活到130岁,人的普通年龄是八九十岁。)

三、练习拓展

(一)判断题

(1)b×15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写成b15。(2)6+k可以写成 6k。

(3)爸爸今年a岁,淘气比爸爸小27,那么淘气的岁数可以用a-27来表示。

(二)填空

(1)淘气每天看故事书18页,看2天一共看()页,看5天一共看()页,看a天一共看()页。

(2)笑笑有20元,买书包用去了b元,还剩()元。

(3)公共汽车上原来有27人,到某个车站后,下去了 x人,又上来了y人,这时候公共汽车上有()人。

(4)1只螃蟹,2个钳子8条腿,爬呀爬呀爬回家; 2只螃蟹,4个钳子16条腿,爬呀爬呀爬回家;

3只螃蟹,()个钳子()条腿,爬呀爬呀爬回家; ……

m只螃蟹,()个钳子()条腿,爬呀爬呀爬回家;

(三)解决问题

一本字典e元,一个练习本f元,(1)3×e表示的是();(2)12f表示的是();(3)e+5f表示的是()。

四、小结归纳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什么新朋友?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课外拓展

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诀时,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他解释道:

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赛后心得体会: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这样一个成长的平台,使我们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

这节课是一节四年级的教学内容,《用字母表示数》,在思维成面上来说比较抽象,学生要理解字母可以表示数含义,掌握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并能表示数与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在参加此次比赛的过程中,基本每个环节都能按照教案的设计来完成,在精讲点拨的环节没有在2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后面超时。个人总结时间把握不够好,语言的衔接不够顺畅,教学环节的设计需要更加紧凑。通过此次比赛,我认识到了自己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予以重视,不断改正。

在比赛的准备过程中,三个指导老师都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包括内容的增删、细 4

北师大版数学数松果 篇7

一、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时,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发现并提出问题。 如,在教学百以内整数加减法的练习课中,我设计了“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兴趣和情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产生了很强的学习动机, 通过探索与合作交流, 不但较好地掌握了百以内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多种方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而且通过观察与思考,发现了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时和的变化规律;减数不变, 被减数增加或减少时差的变化规律等。 这个案例说明,只有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变成他们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学生才能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认识学习数学的价值。 数学学习活动也才能成为有意义的促进个体发展的过程。

二、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是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 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如,“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等,这些问题不仅为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创造了机会,更是为了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从现实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六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经常问学生:“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有助于学生养成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必须防止和杜绝把具有挑战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异化为“ 对题型、套解法”的机械操练,这种操练也许能把人训练成应试高手,却不能造就出创新型人才。

三、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是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口算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放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去培养,要有“ 带着练”的思想,把口算练习和理解算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计算和估算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盘散沙,而像一棵树,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 算法多样化不是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手段,是学生个体差异的使然,前提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算法和策略的过程,比较各种算法和策略的特点,选择并优化适合自己的算法和策略,体现数学的灵活性。 而不是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解, 以为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合理途径。 估算具有独立的价值,如,“ 小明想买这两本书( 价格分别是21.8元和14.5元) ,他只有40元钱,够吗? ”生活中存在许多这样的问题,只要估算就能解决。 培养估算意识,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白:( 1) 什么时候需要估算,什么时候需要计算;( 2) 估算的过程实际上是选择适当的近似值去替代算式中的数, 使算式因此变成可以口算的过程;( 3) 估算对于计算的意义在于能够为正确结果指出某个取值范围;( 4) 估算的精确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估算策略;( 5) 估算具有独立的价值,不仅是因为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只要估算就可以解决,而且它是验算计算结果的重要手段。 在计算教学时,要把估算和计算很好地结合起来,实行先估后算策略,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四、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基于上述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用好北师大版新教材,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我时常选择教材中适合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内容,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思维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 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适当、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为避免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流于形式,我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绪,用心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技能,如,交谈、倾听、阅读、书写、描述等技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与人交流的愿望,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养成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其次,正确处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一般在学生合作交流之前,我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使每个学生对所解决的数学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都能独立地尝试解决问题,都独立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时,再让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表达和倾听。 如,在教学让学生解决“ 某班要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每位学生的朗读时间规定为3分钟。 一位学生选择了一篇840字的文章, 在赛前试读时,他用了5分钟,怎么办? ”这一问题时,先让学生独立地解决这一问题,并鼓励学生尽可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此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得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讲话速度快一点、删除几个字等。 这样的教学设计,给了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也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与倾听的机会,使每位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从而达到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讲例题,学生做练习,大量机械、重复地练习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生动活泼的思维。 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一改传统教学面目, 强调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在教学时,首先充分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鼓励学生的热情参与,注意倾听学生发言,不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对学生回答的对与错或语言是否完整,延缓评价。 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习数学,注重在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六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小学生,不能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而应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设计生动有趣的、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与验证等数学活动,不但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知识,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 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进行课堂教学的几点实践体会: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浅谈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教学体会 篇8

关键词 北师大教材 新课程标准 人教版教材 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中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应深刻地反思我的数学教学历程,从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通过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几年的教学,我感觉到:新理念、新标准、新教材,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北师大版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带着一种学习、探索的方式,在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很多方面的探索,总算对这个陌生的东西有了个整体的认识,下面来谈谈我个人对新教材的一些看法。

一、北师大教材与前旧人教版教材相比所具有的特点

(一)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因此,教材中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一些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

(二)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教材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之上,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学习机会,如“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读一读” 栏目提供了包括有关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的介绍、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数学知识延伸的介绍等,目的在于给这些学生以更多了解数学、研究数学的机会.教材中的习题分为两类:“练一练”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以熟悉与巩固新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或加深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属于基本要求;同时,我们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以及与同伴交流的方式,去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描述概念、总结学习内容等。章后的回顾与思考、总复习也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以帮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去梳理所学的知识、建立符合个体认知特点的知识结构。

(三)与老教材相比,更加贴近实际

很多章节,都是从一些实际问题出发,从一些具体的问题情景出发,引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如:船是否有触礁的危险、何时获得最大利润、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等等。增加了一些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如:新教材增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内容,增加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四)与老教材相比,明显的体现了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教学体系

如:对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的学习,是从一种感性的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从基本说理达到逐渐会证明的目的;又如对函数的学习,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到二次函数,通过三章来逐步达到学习函数的目的。

(五)与老教材相比,数学的阅读性加强了

例如“读一读” 栏目提供了包括有关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的介绍、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数学知识延伸的介绍等,目的在于给这些学生以更多了解数学、研究数学的机会。教材中的习题分为两类:“练一练”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以熟悉与巩固新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或加深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属于基本要求;由于大多数章节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具体的问题情景基础上的,所以学生必须通过对问题背景进行有效性的阅读,才能将数学问题模型化,抽象出实际问题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对图表、图像的阅读性加强了,很多教学内容必须通过阅读表格、图像才能达到分析问题的目的,所以新教材加重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学生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

(六)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逐步渗透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材采用由浅入深、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符号感、函数思想、统计意识、推理和证明意识、空间观念等。为此,在每一册中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学习领域中,学生们都将有机会感受、应用与领悟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正是这样的改变向传统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许多教师提出诸多疑惑,有的则怨声载道,对新教材表示抵抗,于是便出现了现在一种常见的“穿新鞋走老路”的想象。在我看来,出现这样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下教师的尊严,以平等、民主、和蔼的态度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教室内从以往的“教”堂变成了“学”堂,教师在教学中以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

二、针对新教材的特点,采用新的教学理念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包括模型、挂图、投影片、录(音)象带、软件等,以丰富学生感知认识对象的途径,促进他们更加乐意接近数学、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多的成功.例如一位数学教师在上“勾股定理”时这样引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FLASH小动画片:“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这样的问题设计有了一定的挑战性,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就是“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问题。学生会感到一些困难,从而老师指出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后,同学们就会有办法解决了。这种以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导入新课,不仅自然,而且也反映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把生活与学习数学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进行教学

“做中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丰富有趣的问题,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进一步,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师生互动学习中,要让所有学生能积极参与,特别一些性格内向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害怕自己的回答出错引起别人的笑话,就干脆只是洗耳恭听,这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适合这类学生做的题目,从而调动他们真正思考并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否则就会出现一部分同学认真听,而另一部分同学可能就是稀里糊涂地就完了一节课,只听见一闹而散。

(三)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

这要求我们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进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求我们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要求我们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感到我们是他们的亲密朋友。新课程教材促进了我们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使我们从普通的教书匠成为研究者,设计者。

(四)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课堂讨论,为学生们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可以在无形中带动学生们主动求知与主动上进的欲望。课堂讨论的增加,可以使学生们在已有所学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能多元化地全面发展,如学生们的态度,情感等等非智力的因素也能得到充分的运用与开拓。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着重抓住小组交流的环节,以全体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与互相探讨,让学生们在课堂的讨论中,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开发,师生之间的友谊得到增进,逐渐走向成主动合作的关系,在交流中,互相寻找错误,互相纠正错误,从中建立起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合作性,培养学生们善于交流,阳光朝气的好心情,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校园环境中,互相进步,成绩得到提高,同时加快教学质量的步伐。

(五)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比如在很多章节的学习中我们可以联系实际引入新课,联系生活实例引入新课艺术日常生活中包含许多数学知识,采用学生熟悉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学生会觉得亲切具体,易于接受.尤其是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如讲“解三角形”时可以提问学生“不过河,能否测出河面的宽? 再如,讲授“直角坐标系”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处在班级第几排第几列。或给他一张电影票,问他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当学生从这些生活实例中领悟到“两个有序实数可以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 时,教师再讲“直角坐标系”已是水到渠成了。

北师大版数学数松果 篇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还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懂得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探究过程,能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从数到形的代数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继续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数学知识表达生活中现象,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用数表示到用字母表示数的转换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青蛙叫声导入。

多媒体出示一大片荷叶,播放青蛙叫声。哪里有青蛙叫啊?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一)句子接龙,初步认知。

1、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同学们能接着数吗?开火车说。50只青蛙几张嘴?100只?1000只呢?8000只呢?

2、提问:这样一只一只地数下去太麻烦了,能不能用一句话就概括了所有数青蛙的情况?

3、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青蛙的只数,并得出结论:a只青蛙a张嘴。体会字母的简洁和概括性。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4、讨论:这里a表示的是青蛙的只数,为什么嘴巴的张数也用a来表示呢?让学生理解到:在同一情境当中,表示相等的两个数可以用同一个字母来表示。

5、提问: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a能用其他的字母来代替吗?让学生明白除了用字母a表示青蛙的只数外,还可以用其他的字母来表示。

(二)难度升级,再续游戏。

1、出示儿歌: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3只青蛙12条腿„„提问:这首儿歌能唱完吗?能不能用字母表示,用一句话来概括上面的儿歌?

2、找出青蛙只数与青蛙腿数之间的关系。

3、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个别回答,引导质疑。

4、相机多媒体出示3种说法,同意这3种说法吗?说说自己的理由,说给同桌听。同桌探究3种说法,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5、提问:字母表示什么?可以表示哪些数?式子又表示什么?

(三)再次升级,继续游戏。1、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那2只青蛙呢?3只呢?„„眼睛数、腿数与青蛙只数有什么关系呢?

2、找出青蛙嘴巴张数、眼睛只数与青蛙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来概括上面的儿歌。个别回答,引导质疑。

4、小结。这里的字母a、x是什么意思呢?它表示青蛙只数。它不仅表示了数,而且表示了青蛙的只数与它的嘴的数目,眼睛的数目,以及腿的数目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联系生活,探索年龄。

1、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字母表示数呢?自由交流。及时联系生活,出示一幅家庭温馨图:妈妈比我大26岁,又怎样用字母表示呢?

2、出示表格: 淘气的年龄/岁 妈妈的年龄/岁 1+26 2 2+26 3 3+26 „„

„„

3、引导:能否用一个式子概括出同学们的所有算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如果淘气年龄为n岁,那么,妈妈的年龄怎么表示呢?(板书:n+26)

4、归纳:在这种含有字母的式子中n表示淘气的岁数,26是妈妈比淘气大的岁数,所以n+26表示妈妈的岁数是n+26岁,同时可以表示妈妈比淘气大26岁这个数量关系。

5、讨论:这里n能表示哪些数?可以表示所有的自然数吗?让学生明白表示年龄的字母不能表示无限的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科学家研究得出人最多能活到130岁,人的普通年龄是八九十岁。)

6、提问:妈妈的年龄用字母a来表示,淘气的年龄应该怎样表示?独立思考后,再交流、汇报。

7、延伸:老师比同学们大25岁,当老师b岁时,请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自己的岁数。(板书:b-25)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数学书第62页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

2、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还用到字母表示数。

3、拓展题。

五、总结全课,画龙点睛。

1、这节课玩得开心吗?请谈谈你的收获。

2、赠言:近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决时,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他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

《字母表示数》说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我说课题目是《字母表示数》。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字母表示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接触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还是小学生初步接触数与代数知识的启蒙课,为后续认识学习简易方程,乃至中学学习数与代数打下良好基础。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教材在编写时注重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更好的有层次的学习本课。根据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还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懂得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探究过程,能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从数到形的代数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继续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数学知识表达生活中现象,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探究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用数表示到用字母表示数的转换

二、说学情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任何教育都应该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在教学之初我来分析一下学情。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初步具有比较、分析、理解的能力,但是抽象概括能力不强,尤其是对本课的学习前面没有接触过同样类型的知识。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创设大量丰富的教学情境,来使学生更好的完成本课内容。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的教法有三个注重: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2.注重化难为易,启发探究,层层递进;3.注重合作交流,形成共识。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法、探究交流法、活动演示法。

四、说学法

大胆放手,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学生敢于参与、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发现、敢于交流、敢于展示。

五、说教学过程

(一)、青蛙叫声导入

多媒体出示一大片荷叶,播放青蛙叫声,哪里有青蛙叫啊?及时出示“一只青蛙一张嘴,2只青蛙2张嘴,„„开火车的形式引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二)、自主探究,把握新知 在这个环节当中我设计了三个情境:

一、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来说,一只青蛙一张嘴,第二个学生接着说两只青蛙两张嘴,以这样的方式来说,说着说着,同学就会发现我说不下去了。那么我就会顺势的引入,为什么说不下去了呢?同学说青蛙会有很多很多所以我说不下去了。接着我就引导同学能不能用字母把这句话概述下来呢?经过小组讨论分析交流汇报自己的答案,同时师生总结答案。我可以用a只青蛙 a张嘴来表示这首儿歌。以这样一个环节能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的,顺势揭示课题。从而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二、升级难度,一只青蛙4条腿,2只眼睛8条腿,那三只青蛙呢?„„还是需要用字母表示!多媒体出示3种说法,同意这3种说法吗?说说自己的理由,说给同桌听。再同桌探究3种说法,为什么对?为什么错?从而找到青蛙腿数与青蛙只数的关系,会用字母表示青蛙的腿数,同时表示了青蛙腿数与只数的关系。

三、再次升级难度,一只青蛙一张嘴,2只眼睛4条腿,那两只青蛙呢?三只呢?„„眼睛数、腿数与青蛙只数有什么关系呢?接着往下怎么说?用一句话怎么表示这首儿歌呢?在大家的共同探究启发下,用字母表示数量,同时表示出了数量关系。

(三)、联系生活,用字母表示数。

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字母表示数呢?自由交流,及时联系生活,可以出示一幅家庭温馨图:妈妈比我大26岁,又怎样用字母表示呢?学生可以先列表举例,再用字母表示:淘气的年龄是n岁时,妈妈的年龄是:n+26,既表示了妈妈的年龄,又表示了妈妈的年龄和我的关系。

(四)、分层练习

设计的练习题是有梯度的。首先是基础练习题,在大屏幕上展现PPt课件(教材62页的练一练),是非常简单的习题,学生能够轻而易举的完成,从而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接下来是综合习题,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满足优生的自豪感。

(五)、全课小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了什么。教师并适时的加以启发和引导。

六、说板书设计

下面来说板书。我的板书清楚地呈现了本节课的几个基本环节。

字母表示数

a 只青蛙a张嘴,2× a只眼睛,4× a 条腿

妈妈比淘气大 26岁

淘气的年龄 妈妈的年龄 1 1+26 2 2+26 3 3+26 ︴ ︴ a a+26

七、说教学反思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老师!

北师大版数学数松果 篇10

数学

导学案

****年**月**日

第周星期

课型:

总第课时

主备:杨小平

教材解读

本节课要学习的是例2、例3,主要是探讨商中间有0的除法。例2是通过情境帮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的知识点,为学习例3、例4的学习做好了准备;例3是考虑学生在计算时,常出现将中间的0漏写或写错位置的情况,特地安排的;

学习目标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方法和竖式书写格式。

3.培养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在计算过程中要商0的两种情况,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掌握其计算的简便写法。

教法学法

讨论与交流、合作学习、指导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

导学

学生

个性化修改

1.说一说下面各算式的商各是几位数。

448÷4

124÷2

336÷3

569÷9

2.笔算

128÷4

738÷9

438÷5

抽学生板演,全班集体订正,选一题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3.引入课题

1.回答商是几位数

2.板演后,说说计算过程

3.进入新的学习

例2自学提示:

1.自学教材71页,你获取了什么知识?

2.你会怎么列式?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除以不是0的数?

3.算一算

0÷2

0÷5得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通过前面几个算式,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吗?

1.认真看图后,积极思考得出算式0÷6,汇报想法

2.在上面学习的基础上,完成习题,思考想法

3.通过比较几个算式,发现规律

例3自学提示:

1.你能估计406÷2大约得多少吗?

2.自己尝试计算406÷2

1.认真估算并说出估算的过程及方法。

2.用自己的方法认真试算

交流讨论:

1.通过例2几个算式的观察,你可以得到什么规律?

2.计算除法时,除数为什么不可以为0?

3.如何去计算406÷2,你是怎么想的?商的十位上可不可以不写0,为什么?

4.练习:

609÷3

208÷2

906÷3

408÷4

1.指名学生代表小组汇报你发现的规律。

2.汇报交流的算法情况,并将竖式写在黑板上。

3.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书写方法,问:你更喜欢哪种写法?为什么?

4.归纳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中间有0的笔算算法:

被除数的某一位上是零,因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所以就要在这一位上商0占位。

1.积极参与讨论,小组内交流算法。

2.思考:商的十位上可不可以不写0,为什么?

3.根据讨论交流的方法,完成练习题

1.代表本组汇报,很高兴。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分组写竖式,汇报交流情况

3.通过比较,发现第二种更简便。

4.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算法

1.指名板演练习题

2.练习十三6题的前两个算式、第7题,完成在书上

3.本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先同桌说说,在全班交流

1.自己是小老师,自己评价完成情况

2.回忆今天学习的知识

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二)

例2

0÷6=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例3

406÷2=203

0不能作除数。

0

北师大版数学数松果 篇11

关键词:函数;教材分析;对比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2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136

单从目录上来看,两个版本的差异就一目了然了。苏教版将《函数》一章分为了三节:2.1主要研究函数的概念、图像及其表示方法;2.2主要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2.3则是映射的概念。而北师大版的内容相比之下就丰富得多:第一节讨论生活中的变量关系,第二节研究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映射的概念,第三节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第四节对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再研究,而将幂函数放在了本章的最后一节。

一、内容结构

从内容结构上看,北师大版与苏教版在《函数》一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北师大和苏教版最大的一处差异就是北师大版对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了再研究,这样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本身二次函数的性质一直是高考中经常要运用到或者考到的,将二次函数与其他函数模型结合考察也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而高中的很多知识比如一元二次不等式、分段函数也和二次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内容的设置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也能够为其他知识进行铺垫。另外一方面,二次函数作为学生初中就很熟悉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二次函数作为例子,研究它的单调性、最大值与最小值对称性等方面的性质,有助于学生用类比的方法研究后面新接触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苏教版中则认为二次函数是初中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学生已经能够基本掌握,因此并没有对二次函数进行再次地介绍和深挖,只有在第三章第四节介绍函数零点时才稍有涉及,就二次函数的再认识部分,笔者认为北师大版更加适合和周全。

其次,北师大版本将幂函数放入了第二章,并将函数的奇偶性放在幂函数这一节中再来介绍,而苏教版则是将奇偶性和单调性放在函数的简单性质中一起介绍的。两个版本都有自己的考量。北师大版本可能认为既然要让学生学习奇偶性这个性质,那么学生的知识储备中最起码既要有奇函数,又要有偶函数的模型,而之前学生所熟悉的函数模型中只有反比例函数具有奇偶性,而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太具有特殊性了,所以,先引入幂函数,观察幂函数的图像,奇偶性这个性质就更加容易发现和归纳了,这对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奇偶性都有很大的帮助。而幂函数作为一种函数模型,苏教版中将它和指数函数以及对数函数放在一起进行学习也是无可厚非的。奇偶性虽然引入的不是特别的水到渠成但以高一学生的理解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同时,奇偶性作为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将它和单调性一起研究,也有助于学生之后在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时通过自主探究,形成性质图表。所以,我认为两个版本的设置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是合理的。

再者,两本书中映射一节的所处位置以及书中的内容要求也是不同的。苏教版将映射作为《函数》这章的最后一节,而北师大版则放在了“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中的最后一小节。这一节相对而言比较独立,放在两处都可以,但是对于内容方面,理解映射与函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应该是这一节的一个重难点,也是将映射放在函数一章的原因。苏教版中则只是在“思考”部分提出“映射与函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是不够深入的,实际操作中,大部分的学校和教师还是会选择对这部分进行详细的讲解。而这一节北师大的版本就编得很好,先是讲了什么是映射,然后让学生思考,然后介绍了一种特殊的映射——“一一映射”,最后介绍“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我认为如果稍微改动一下次序先介绍函数与映射的关系,最后再补充介绍一下“一一映射”可能会更好一些。

与此同时,区间概念的引入时间也不同,苏教版将它放在了集合中,而北师大版将它放在了函数概念的讲解之后。区间的概念属于集合,因此放在集合一章中讲解更为合理。区间也不仅仅就只应用于函数部分,所以就区间引入的部分而言,苏教版这样的设置更为合理。

二、编写风格

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本的教材在编写风格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方面,北师大版本更加的生活化,更加重视数学与生活、物理、化学等的联系,这样的区别在很多环节中都有体现。章节正文部分,在本章的开始,北师大版特地留出一节内容,介绍生活中的变量关系,虽然也是为了研究函数的特征,但也无可争议地体现了生活化这一特点。讲完映射一节以后,也在阅读材料部分添加了“生活中的映射”一文。再以本章的习题为例,苏教版中本章共有习题71道,其中有16题与实际有联系,占总习题数的22.5%;北师大版中共有习题58题,其中有20题联系了实际,占总习题数的34.5%,差异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苏教版以课堂的展开顺序进行编写,用例题将一个个知识点分开,而北师大版习惯于将知识点与例题分开,先介绍好所有的概念后再一股脑将例题都呈现出来。我觉得这一部分苏教版的更符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更符合大家的认知。

两本书的章前图章前语风格也有所不同,苏教版以阳光下雪山上化雪的人,飞扬的积雪以及经过山头的飞机,体现了变化的主题,揭示了函数“互相联系,运动变化”的特征,更为生动,能更多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北师大版的则更加的具体,直接就是概括性的向学生介绍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

此外,北师大版本更加注重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部分,本章中提出了两次信息技术建议,并编排了两篇信息技术应用的拓展文章;苏教版中这部分就稍显欠缺,正文部分只有一篇介绍EXCEL的文章。

总的来说,以《函数》一章来看,笔者认为,苏教版和北师大版的教材编排都各有特色且特色鲜明,富有创新性,但也还有很多有需要相互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彭玉忠.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1有关函数内容的比较分析[J].中学数学月刊,2008(4).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中学生语文中考作文友情600字下一篇:学生党支部办公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