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题

2024-07-29

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题(精选8篇)

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题 篇1

1.植物呼吸作用的进行是在()

A.白天 B.晚上 C.中午 D.全天

【考查目的】植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植物中任何的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呼吸作用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故选D。

2.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上述三种生理过程

【考查目的】植物的各项生理过程。

【答案】D

【解析】选项A中,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白天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选项B中,植物中的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呼吸作用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所以植物全天都在进行呼吸作用。选项C中,通常情况下,每当太阳升起时,叶片的气孔就慢慢张开,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停止了,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减弱,但仍在进行。故选D。

3.除下列哪项外,其余现象均表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A.走进贮存蔬菜的地窖,手中蜡烛的火焰变微弱

B.潮湿种子堆周围的空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种子堆中湿度加大

D.堆放的白菜散发出霉味

【考查目的】植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选项A中,蜡烛的火焰变微弱说明地窖中氧气含量少,时因为植物呼吸作用消化了氧气。选项B中,潮湿种子堆周围的空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是因为种子的呼吸作用能够产生二氧化碳。选项C中,种子堆中湿度加大是因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有水产生。选项D中,堆放的白菜散发出霉味是因为有细菌的滋生,细菌将有机物分解用以自身的繁殖。故选D。

4.夜间在室内摆放很多花卉或其他植物会影响健康,其原因之一是()

A.气温较高 B.空气不流通

C.温度过高 D.植物、花卉与人争夺氧气

【考查目的】植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植物在夜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更新空气,其呼吸作用的强度反而增加,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会跟人争夺氧气。故选D。

5.在白天较长、温度较高,而夜间较短、气温较低的新疆等地,所产的葡萄、哈密瓜等水果特别甜,原因是()

A.新疆等地的土地特别肥沃

B.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而晚上有机物消耗少

C.这里的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这里的水果品种与内地的不一样

【考查目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植物在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同时,植物的呼吸作用也消耗有机物,但是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因此有机物能得到大量的积累。而绿色植物在夜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要消耗有机物。新疆等地白天较长,温度较高,光合作用强度较大,产生的有机物的量就多,同时夜间时间较短,消耗有机物的量较少,因此植物体中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就较多,因此水果也较甜。故选B。

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题 篇2

新课程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 行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让每一位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语言的喜悦和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良性发展,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对初一学生语言技能阅读的标准为:(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2)能理解并执行有关学习活动的简短书面指令。(3)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4)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5)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如何让学生随着知识和词汇的增加逐步提高阅读水平,增强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需要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一般采用 以下四个 策略,即导入策 略、词汇策略、分析理解策略和课后巩固策略。

一、阅读单元的导入教学策略

在现实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开始阅读课前,都会要求学生在家做好预习工作,将课文进行翻译,划出生字词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享受不到阅读文章的乐趣,更不用谈从中得到阅读技巧的提高。学生不了解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阅读在学生单个的沉默阅读活动中进行,学生没有阅读欲望和兴趣,思维的空间受到限制。随之而来的是 教师课堂 缺少创新 活力,效率得不 到提高。因此,如何导入阅读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开始上课前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阅读单元内容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灵 活多变的 策略和方 法创设情 境,导入新课:

1.对故事性较强的阅读课文,以设问导入。如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 标准)Module 8Story time教学时,学生通过学习unit1的故事,对Goldilocks这个小女孩非常感兴趣,想知道小女孩在进入小熊家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在上unit2阅读课时,我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入阅读课文:What did Goldilocks do when she saw the three bears?Did Goldilocks go for a walk in the forest again?通过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促 成他们阅读的动力。

2.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讨论导入。如进行七年级上册(外研版新 标准)Module 5 My school day教学时,因为学生对贴近学习生活的话题比较感兴趣,因此上课时我以What is your school day like?为主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讨 论,以表格的 形式将日 常的学习、生活时间、具体内容呈现在活动卡 上,讨论结束 后, 小组成员还可以到其他组参观其他成果,讨论的气氛变得相当热烈。这样对于转入阅读课文就很自然,学生的课堂状态很好,阅读欲望很高,阅读效率自然就高。

3.对文化意识的话题,以视听形式导入。根据课文内容选出一些话题,用视听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6Around town的教学时,通过课前 播放视频,让学生了 解英国首都伦敦的一些著名景点,从而进一步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从上述可知,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 式,目的都是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没有前面导入的铺垫,就不会有后面高效的阅读理解。

二、阅读单元的词汇教学策略

我们教师常见的词汇教学模式是:教师先把生词写在黑板上,或让学生看课本的词汇表,之后领读生词,直接告诉学生词义,然后给出例句,让学生记下例句,最后让学生拼写并记忆单词。这样,词语的意蕴,情感都没 有得到应有的开掘,如此的词汇教学,简单而缺乏生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地理解阅读文章中的重点词汇,使词汇教学活力四射呢?我认为,在阅读教 学中应该让词汇教学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

1.表演呈现,感悟词汇的趣味

运用表演法进行词汇教学。表演法就 是教师运 用动作(body language)和表情来 教学具有 动感或感 情色彩的词汇。实际上,表演也是创设真实情景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动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词汇学习活动。如在学到 七年级下 册(外研版新 标准) Module 8Unit 2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时, 让学生进行与这个主题相关的词汇演绎活动,根据新单词asleep、return、cry、shout、jump、point at、in pieces,学生以两人为单位,一位学生读单词,另一位学生做动作, 这样既提高了单词记忆效率,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后面阅读课文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后面阅读课文的理解。

2.结合语境,理解词汇的意蕴

词汇的意义在于特定的语境中,只有在上下文中词义才能明确和具体,如果脱离语境进行词汇教学,即使学生记住了词汇的形式和意义,也很难将其运用于实际交际活动中。因此,词汇教学应融入句子和语篇的教学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教师应为学生创 设运用所学语言的语境,深化学生在语境中熟悉词义,掌握其用法,理解词汇的 意蕴。针对 学生学习 词汇的这 种倾向,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理解生词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识记,而不是死记硬背。在进行七年上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7Computers的阅读单元时 ,我设计了一段话让学生猜词,You can use your computer to do lots of things on the Internet.you can listen to music or watch movies on it.You can search information.If you want to travel,you can buy train tickets on it.You can also check your email,or send emails to friends.When you are free,you can play lots of computer games.通过上下文语境的联系,大多数学生都能猜测、理解和掌握这些词语,在真正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词语的含义。

3.阅读后的词汇巩固

学生对阅读理解课中的词汇掌握不是单靠一两 个环节就可完成,需要不断地重复、加强和巩固。特 别是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由于没有较多的英语知识积累, 学得快忘得快,因此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呈现巩固。通常在教完一篇阅读课文后,让学生用所学的关键词汇来概括归纳或缩写课文,在语境中运用词汇,熟悉课文内容,巩固所学词汇,做到学以致用,切实地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学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7的阅读单元,我就设计了短文填空,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重要的单词、短语来完成短文。Quincy is a small town on the east coast of America,two presidents of the US were born here.Betty was also born there twelve years ago.She lived in a comfortable house with a big living room,a kitchen,a bathroom and three bedrooms.Behind the house ,there was a big garden with lots of trees and there was a small lake with fish in it.There was lots to do there,so Betty wasn’t bored.

三、阅读单元的分析理解策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吕叔湘先生也指出:“教学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做好学生学习的向导,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懂得如何去学。

首先,要教会学生猜 测、概括或推 理的策略。教 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猜词技巧: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内容猜测;根据题目来猜测。其次要鼓励学生对每一篇文章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来分析文中可能会出现的观点或情景。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 3Unit 2We are going to cheer the players这篇文章的教学时,要求学生讨论自己在周末或假期时打算做的事, 带着自己的计划走 入文中,感受be going to结构的用 法。

其次,要教给学生快 速阅读的 策略。例如,当学生阅读文章时,选用what、who、when、where、why和how提问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主体及其情节发展脉络。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捕捉主要信息。

最后,要教给学生精读的策略。精读的目的在于理清句、篇的正确意思。当阅读遇到一些生词、难句,教会学生正确利用语境理解文章思想和内涵。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Module5Shopping中take一词教学中,因为之前已经接触过take的两种意思,这单元的出现已是第三种意思了,所以应该适当讲解。但还是通过句、篇理 解更为恰 当,如:1.Tom often takes a bike to school.2.I will take this T-shirt.3.Shopping usually takes a lot of time.通过以上句子的比较,让学生自己体验take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四、阅读单元的读后巩固策略

在经过了导入和阅读阶段的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有了较好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深化文章内涵领悟,教师有必要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以巩固学习的效果,如:复述或角色表演、提炼文章、背 诵课文、书面表达等。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外研版新标准) Module 8Unit 2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后, 可以让学生分组将故事情节进行表演,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表演中,再次升华学习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七年级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 一个话题。学生经过了以上阅读知识的输入和大量的练习 巩固后,可以根据每单元的话题,借鉴课文中背诵的经典词句,进行拓展性的书面写作,提高学生学习后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题 篇3

1,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答题。(5分)

科学和文明是两朵并(①)开放的花。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②)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曾让世界(③)目。而今,世界科技的发展(A)。我们切忌沉(④)于过去,而要紧紧追赶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脚步,让中国科技的天空再放异彩!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①

(2)在A处填一个合适的成语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①慢不经心②赫赫英名③不奋不启④茫无崖际

⑤孜孜不倦⑥再接再励⑦一语双关

⑧不言而喻

3,选择恰当的名句、成语填空。(5分)

A,学而不厌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温故而知新D,不亦乐乎E诲人不倦

(1)

”,这是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旧课是“炒冷饭”。没意思,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2)毛泽东同志曾引用孔子的名言教导我们: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

”,对别人“

”,我们应该取这种态度。

(3)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必须学会拜师。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所谓“

”,这话一点也不假。

(4)为了给同学们最优质的帮助,杂志社的老师们设计版面、撰写稿件。忙得——o

4,观察右边的漫画,回答问题。(6分)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3分)

(2)根据画面的内容写一句公益性广告词。(3分)

5,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对同一句话中不同的字词进行重读,句子的含义也会发生变化。试读下面的句子,你能读出几种不同的含义?(至少写出三种)(6分)

我知道你会唱歌。

6,仿写句子。(4分)

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二、阅读理解(40分)

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8分)

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这帮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傻瓜,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荚——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7,用横线画出选文中点明本文课题的一句话。(2分)

8,对斜塔上的实验,教授和伽利略双方的目的各不相同,请分别指出来。(2分)

教授的目的:

伽利略的目的:

9,“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嘘”字和下文什么样的反应相照应?接着是“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这个“难以相信的事情”指的又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0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㈢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6题。(13分)

如果有人提出问题:“太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并要求你用一两句话来回答,你将怎么说呢?

一位天文学家巧妙地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达:“一小簇大行星,一大簇小行星。”虽有点开玩笑的口气,却精练、明了,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已经发现的大行星只有9颗。记在册和编了号的小行星有4000多颗,而且更多的小行星已经发现,有待进一步证实。

论个儿,最大的小行星也不值一提,因为它比最小的大行星还要小得多。小行星虽都不大,但都绕太阳公转,而且具有行星应具有的一切特征,与大行星称兄道弟是毫无愧色的。

大行星的这些小兄弟究竟有多少呢?有人做过统计:越暗的也即越小的行星数目越大,亮于19星等的小行星在40000颗左右,它们的直径约为几百米;更小的、再暗2个星等的小行星,总数估计在50万颗左右,更不要说比这还要小、还要暗的。

那么,为什么在一小簇大行星之间,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这段不算太大的空间里,聚集着这么一大簇小行星呢?

这个问题摆在天文学家面前已经一二百年,许多人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但迄今还没有得到普遍承认的定论。

常提到的一种可以称它为“爆炸说”,大意是:小行星带所在的那个空间里,原先是有一颗与地球、火星不相上下的大行星,它与其他行星一样,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围绕着太阳运动。后来,由于现在还不清楚的某种原因,它被炸裂得粉身碎骨。碎块又互相碰撞,成为更小的碎片,其中大部分现在都有了小行星的身份,小部分变成了流星体。

除少数较大的小行星基本上是球形的之外,多数小行星的形状很不规则,大小也有很大差别,这种种似乎都在支持“爆炸说”。但这一学说致命的一点是:究竟从哪里来那么大的能量,居然能把个大行星炸飞了!退一步讲,炸崩了的碎块又怎么能集中在现在的小行星带内呢?

也有人提出另外的观点,认为:原来这部分空间不是有一个大行星,而是多达几十个、直径都为几百公里以上的小行星。它们的轨道各不相同,即轨道长轴、偏心率、周期以及轨道与黄道之间的倾角都不同,但有些也不是相差得那么大。显而易见。它们在长期绕日运动的过程中,难免有彼此接近和比较接近的机会,发生碰撞甚至多次碰撞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就这样形成了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众多小行星。但是,今天看到的小行星也不全是碰撞后的产物,那些比较大的、基本上成球形的。是其中幸免于难的。至少是没有经过剧烈碰撞的。

“碰撞说”也有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最主要的是哪来那么多的碰撞机会呢?几十个那么大的天体在火星、木星问运动,就像是太平洋里有几条鱼在游动一你说,它们在水中相撞的机会有多大?

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假说是所谓的“半成品说”。其大意是:在原始星云开始形成太阳系天体的初期,由于木星的摄动和其他一些未知因素,这部分空间内本来就不多的物质更进一步减少,遂不具备形成大行星的条件,而只能成为“半成品”——小行星。

11,本文开头所引用的天文学家的话巧妙在哪里?(2分)

12,请列举出本文所介绍的几种关于小行星成因的说法。(2分)

13,画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4,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3分)

15,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2分)

16,分析材料,说说你的发现和感想。(2分)

①1969年7月16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的三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阿尔德林、杰林斯说,他们从月球上用肉眼能看到的人类最大的建筑物是长城。

②杨利伟接受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连线采访:

白岩松:还有一点是很多观众也非常关心的,你在整个飞行20多个小时的过程中,看地球的感受是怎样的,有没有看到大家都在说的长城?

杨利伟:看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是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8分)

无畏创造奇迹

江玲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

青年很有数学天赋,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咕哝着。他也没多想。就做了起来。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十七边形。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得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着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当窗口露出一丝亮色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十七边形。

青年很快做出一个正十七边形。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来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道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有些事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

(选自《周末文汇》)

17,“有些事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2分)

18,有人认为在碰到困难时应坚持不懈,但也有人认为遇到困难应及时寻求帮助,否则就会钻牛角尖而无法自拔,造成不必要的时间及精力的浪费。对此你怎样认为?(2分)

19,这篇文章直到最后才点明那第三道数学题是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也直到最后才点明这个青年是数学王子高斯,你觉得这样安排文章结构好吗?为什么?(2分)

20,本文从高斯的故事中概括出“无知者无畏”这样具有哲理性的话语,试用一句哲理性的话概括下面这首诗,字数不限。(2分)

题西陵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1—24题。(11分)

【甲】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竭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沈括《梦溪笔谈·以虫治虫》)

【乙】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乱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日:“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日:“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6u):责骂。⑥胡:为什么。

2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4分)

(1)喙:()(2牒:()

(3)好草书:(

)(4)侄罔然而止:(

)

2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所指代的内容。(2分)

(1)则以钳搏之:(2)致余忘之:

2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24,你觉得第二则故事中应该被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3分)

三、写作(30分)

题目:假如克隆一个我……

要求:充分发挥想象,有真情实感;内容健康,思想积极;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1)①蒂②孕③瞩④湎(2),示例:一日千里

2,慢——漫奋——愤崖——涯励——厉

3,(1)C(2)A E(3)B(4)D

4,(1)一只手握着一双筷子进餐,筷子是两棵大树的变形。(2),示例: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

5,示例:①我知道你会唱歌。(我知道,别人不知道)②我知道你会唱歌。t不要瞒我了)③我知道你会唱歌。(别人会不会我不知道)④我知道你会唱歌。(你会不会跳舞我不知道)

6,略

二、阅读理解(40分)

7,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

8,使伽利略“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接受挑战,证明自己的理论。

9,和“嘲弄的哄笑”“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相照应。“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落到地上。”

10,伽利略在斜塔上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理论。

11,他用一对反义词准确地概括了太阳系的主要特征。

12,爆炸说、撞击说、半成品说

13,承上启下。

14,比喻、反问;强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碰撞的机会不大。

15,介绍了小行星的成因。

16,(1)大家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中华民族是伟大的,载人航天的成功就是明证。(3)不科学的赞誉是谬误,是不可取的。

17,我们在不知道困难很大时会更加有信心用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而在知道了困难很大时则会因害怕而举步不前。因此我们面对困难要抛开恐惧,创造性地解决。

18,略(言之有理即可)

19,设置悬念,引人入胜。(言之有理即可)

20,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言之有理即可)

21,(1)hui本指鸟兽的嘴,文中借指虫子的嘴(2)rang庄稼丰收(3)h60喜欢

(4)wang迷惑

22,(1)代子方虫(2)人称代词,“我”

23,(1)这种虫子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2)张丞相仔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

24,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子不早些来问。(言之有理即可)

三、写作(30分)

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题 篇4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42、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 )

A、有机物和二氧化碳 B、有机物和氧气

C、二氧化碳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水

43、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它的产物是 ( )

A、二氧化碳和氧气 B、淀粉和氧气 C、淀粉和二氧化碳 D、水和淀粉

44、下列叶的结构中,含有大量叶绿体的是( )

A表皮细胞 B、构成叶脉的细胞 C、叶肉细胞 D、以上所有的细胞

45、从物质变化来说,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把废物变成有机物 B、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

C、使气态物变成另一气态物 D、把气态物变成固态物

46、下列措施中,能够使光合作用加强的是( )

A适当增加氧气的浓度 B、适当减少氧气的浓度

C、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D、适当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

47、植物在下列那种液体中培养会缺少无机盐?( )

A、土壤浸出液 B、蒸馏水 C、无土栽培营养液D、以上三者都缺少

48、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

A、氮、磷、钾 B、硼、钾、铁C、铁、磷、锌 D、硼、铜、氮

49、植物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甚至早熟早衰,这种症状可能是由于缺乏含什么的无机盐所致?( )

A、氮 B、磷 C、钾 D、铁

50、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必要条件是( )

A、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等于土壤溶液浓度 D、以上各项都对

51、和根尖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 B、根冠的保护作用

C、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 D、成熟区长出根毛

52、如细胞液的浓度为甲,土壤溶液的浓度为乙,在下列那种情况下植物会枯死?(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以上各项都对

53、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而且要带土移栽,这是为了( )

A、减少水分散失 B、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

C、防止营养流失 D、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

54、生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

A、白天黑夜都能进行 B、植物只在光下进行

C、只在黑夜进行 D、动物只在白天进行

55、为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脂肪 B、蛋白质 C、葡萄糖 D、ATP

56、下列器官中,既是呼吸通道又是发声器官的是( )

A、咽 B、喉 C、气管 D、鼻

57、人在呼气时,肺容积及肺内气压的变化是( )

A、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 B、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升高

C、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下降 D、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

58、肺活量是指( )

A、肺的最大存气量 B、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量

C、每分钟从肺内呼出的气体量 D、尽力呼气,肺内存留的气体量

59、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 )

A、肺部 B、肺和气管 C、组织细胞和血液 D、肺部和组织细胞

60、人体吸收的氧最终是为了

A、用来构成组织细胞 B、用来分解有机物

C、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D、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七年级生物单元检测题 篇5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表内。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海洋和陆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约七分海洋三分陆地B.面积最大的大洋为太平洋

C.北半球的陆地大于海洋D.面积最大的大洲为亚洲

2.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N未必位于北半球

B.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

C.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D.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3.关于中国的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间

B.从纬度位置来看,中国大部分在热带,小部分在北温带

C.从半球位置来看,中国在南半球

D.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是一个岛国

4.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和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汉语 B.俄语、阿拉伯语

C.汉语、西班牙语 D.法语、葡萄牙语

5.根据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上所有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

C.南极洲至今无人居住,也无人涉足

D.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某星期日,同学们收听到关于第二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晴转阴,气温2℃~6℃,降水概率20%。据此回答6题。

6.“晴转阴”用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7.有关地图上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对地图,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C.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只能根据指向标定方向

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以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B、以20°W经线和1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C、以20°W经线和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D、以20°E经线和18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9.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现象

B.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C.流水海浪等作用的结果

D.人类的挖山、植树造林等活动

10.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本初子午线就是1800经线

B.本初子午线就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C.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本初子午线就是00经线

1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从高纬向低纬降低B.从低纬向高纬降低

C.从平原向山地降低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12.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A.上海(约31°N)B.海口(约20°N)

C.北京(约40°N)D.厦门(约24°N)

13.世界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多位于()

A.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区

B.高纬度的两极地区

C.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D.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

读右图,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完成14-15题:

14.该地的1月与7月的温差约为()

A.15℃B.20℃C.25℃D.30℃

15.该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A.3、4月B.5、6月

C.7、8月D.9、10月

16.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其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热带沙漠地区——房屋厚墙小窗

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C.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D.我国西北地区——高架屋子

17.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数据不能用来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A.地球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B.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8.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的地形是()

七年级思品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6

【单元主题】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会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复习目标】

1、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现象及危害。

2、懂得同学友情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交往的方式。

3、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懂得学生应该热爱尊敬老师,知道学生应怎样与老师交往与沟通。

4、知道礼貌是交往的必要前提。【重点复习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的危害。

2、友情的作用。

3、怎样建立真正的友情?

4、老师的作用。

5、学生怎样尊敬老师?

6、为什么要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

7、怎样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和误会?

8、从为什么和怎样做两方面认识平等、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关爱帮助。【强化训练题】

一、填空题

1、寻找友情应注意慎交友,努力做到____、____、_____。

2、建立真正的友谊必须以_______为前提。

3、我们与老师需要建立一种___、___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____、___、____、___。

4、老师是我们学习的____者,_____者和_____者。

5、指出老师的错误时,态度要____,方式要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小娟是个“闭锁心理”较为严重的女孩,因此常常处于苦恼之中。同学小红为帮助她给她提出了如下建议,你认为其中值得肯定的是 A.与父母谈心时言听计从 B.与老师交流时积极沟通 C.与同学交往时处处设防 D.与朋友相处时一味宽容

2、进入初中后不久,原来一直活泼开朗的小方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父母和同学说话,总是把自己关在小屋里。这一状况是

A.闭锁心理的表现 B.自强不息的表现 C.逆反心理的表现D.谦虚谨慎的表现

3、“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告和规谏。”培根这一名言启示我们 A.要乐交“诤友” B.友谊是心灵的需要 C.要远离“损友” D.要善于寻求友谊

4、小雨因迟到受到老师批评,但当老师了解了迟到的原因后,随即表扬了他。对老师的表扬与批评,他应持的态度是

A.表扬时飘飘然,批评是垂头丧气 B.只听表扬,拒绝批评 C.对批评不抱怨,对表扬不自满 D.对表扬和批评不在乎

5、与老师有了矛盾,应该

A.顺其自然 B.多交几个朋友、多和同学沟通

C.不化解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D.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

6、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曾经对老师下过许多不同的定义。例如:“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韩诗外传》)“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法学?言行篇》)这两句话共同说明了

A.教师的工作是传授知识B.教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C.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D.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7、是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老师,让人产生探求知识的愿望,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这说明

A.老师的工作确实如诗如画 B.老师是没有缺点和错误的 C.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D.老师各个方面都优于学生

8、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是对老师的尊重。所谓恰当的方式,就是要

A.考虑到犯错误者的情感——不伤害老师 B.理解老师的批评是爱护,是鞭策和期待 C.讲求交往的艺术,让老师无法逃避责任 D.语气要平和些,让老师感觉到不是批评

9、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鲁迅说过: “友谊就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对这句名言正确的理解是

A.交友要以自我为中心 B.为朋友要两肋插刀 C.对朋友要言听计从 D.与朋友应真诚相见

10、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社会中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日益增多,如通过电脑、电视接受远程教学等。因此,我们的学习A.可以选择是否要老师

B.主要通过电脑和网络,不再需要老师了

C.仍然离不开老师,因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 D.只需要老师传授方法和技巧

三、非选择题

1、观察右边漫画,运用“交往”的有关知识进行概括。

2、小于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她总是忙于学习,不愿与同学交往。一天,老师提醒她,要多与同学们进行交往。她心里想,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我才不干呢?但是,整天一个人独来独往,埋头于书本里,小花也感到似乎缺少点什么?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简要分析小花不愿与同学交往的这种心理。

(2)“与同学进行交往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3)你认为小花该怎么办?

3、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校生活中十分重要,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积极搭建师生沟通的心灵之桥。请你谈谈如何才能搭建师生沟通的心灵之桥。

4、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父母和老师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和尊重。可在日常生活中不是有以下情境或观念闪现:

情景一:妈妈唠叨时,小宇同学恶语伤害母亲;情景二:老师打篮球时无意撞到了小明,小明站起来瞪着眼睛和老师吵;情景三:小凡对同学说:“我们现在就是应该享受父母的爱,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必做”;情景四:八年级学生小鲁和老师发生矛盾后,一气之下离开了学校,从此不再上学。

(1)行为思考:情景一和情景二反映了个别学生在与父母、老师交往中缺乏哪些良好品德?小宇和小明分别应该怎么做?

(2)观点分析:运用权利和义务关系方面的知识,分析情景三中的观点。

(3)行为评价:情景四中小鲁同学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善交益友 乐交诤友 不交损友

2、分清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邪恶

3、新型的 民主平等 人格平等 互相尊重 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4、合作 引导 参与

5、诚恳 恰当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C 5.D 6.C 7.C 8.B 9.D 10.C

三、非选择题

1、克服闭锁心理,主动与人沟通(或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主动与他人交往、沟通)。

2、(1)小花不愿与同学交往这种心理属于闭锁心理,这种心理会影响她与同学的友谊,影响她的学习,影响她的健康成长。

(2)“与同学们进行交往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不对,因为与同学进行交往,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感受集体温暖,增加学习的动力。(3)在观念上,改变错误的认识;在行动上,积极与同学交往。

3、(1)从老师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的为老师着想,就能理解老师的想法,而顺利地化解师生间的冲突。(2)正确的看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把老师的表扬看做加油站,再接再厉,把老师的批评当作防疫站或急诊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3)原谅老师的错误。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不要伤害老师的情感。(4)礼貌待师。师生间多一次问候,就多一次感受温暖的机会。(5)注意场合。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交往策略,有利于师生之间感情的培养。(6)勿失分寸。平等并不意味着放肆,绝不可作出打听老师的隐私等行为。

4、(1)第一问:缺乏尊重、宽容、礼貌、与人为善等良好品德。第二问:小于对待母亲的唠叨:认真倾听;见机委婉的解释;换一个角度想一下;这是母亲对我的爱;等。小明对待老师:用温和的口说:“没关系。”

(2)小凡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A、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B、小凡在家里只想享受权利,不愿履行义务,因此他的想法是错误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篇7

后来发生了 ( ) 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不过, 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 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 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 分成两路, 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选自课文《散步》)

1.上段文字中的括号内应填入的一个词是 ( ) 2分

A.争执; B.分歧; C.争端; D.矛盾。

2.文中画横线的句中应加入的标点符号是 ( ) 2分

A. , , 。, 。 B.:, 。, 。

C.:, ;, 。 D., , ;, 。

3.“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一句中“早已”“还”分别表明了什么 4分

4.选择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 ) 3分

A.呈报 头衔 澄澈 静谧;

B.霎时 祷告 沐浴 惊惶;

C.宽恕 骸骨 笑柄 荡漾;

D.蹒跚 眩耀 忙碌 妥当。

5.下面关于课文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散步》) ——“我”是个孝子, 从小听话, 现在母亲很信任“我”。

B.“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 ——人到中年, 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 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C.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这一句话用夸张的写法, 表现皇帝重视自己容貌的性格特点。 (《皇帝的新装》)

D.“吹着喇叭, 唱着凯歌”生动形象地写出蚊子得意忘形的情态。 (《蚊子和狮子》)

6.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 (不超过32个字) 。3分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近日在北京正式面世。该报告采用综合市场占有率、城市经济增长率、综合生产率等客观指标, 利用国家经济统计局发布的2002年相关数据, 对全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分析。报告按省份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排名, 芜湖市的全国排名由上年度的第63位上升至第31位, 在安徽省排名第一。

7.古诗文默写 5分

(1) 我寄愁心与明月, 。

(2) 《天净沙·秋思》中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

(3) 《钱塘湖春行》中颈联的诗句是: 。

(4) 《观沧海》中以虚景表现诗人主观感受的句子是: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第二关:阅读新时空 (40分)

(一) 文言文比较阅读 14分

文段一: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晋文公攻原①, 裹十日粮, 遂与大夫期②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 击金③而退, 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 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 不去, 是亡④吾信也。得原失信, 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 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⑤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 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 。”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原:原国。 ②期:约定。 ③金:钟。 ④亡:失去。 ⑤卫人:卫国人。

文段二:吴起守信

昔吴起①出, 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 令人求故人。故人来, 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 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 非信不可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并写出含有这个词的成语。4分

①裹十日粮 裹: 成语:

②君姑待之 姑: 成语: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 夫原食竭力尽矣, 君姑待之。

(2) 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

10.在文中横线上用文言补出孔子记之曰的内容。2分

11.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 2分

A. (吴) 起食待之。

B.故人来, 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

D.起之不食以俟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

12.文段二中, 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3分

(二) 现代文阅读

文段一: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13分

人生在世, 不能总是低头觅食, 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向着高远, 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仰望,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 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 形成张力, 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仰望, 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 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 “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 他突然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 被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 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那一刻, 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

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 我满怀着惊奇感, 注视着天空, 坠入沉思。一群闪闪发光的星体在那儿旋转运行, 永无停息……此时此刻, 我神游魂驰, 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 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地, 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 必定来自天空!”

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 但我们可以仰望, 让崇高引领, 在人世中行走, 穿越灵魂, 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皇座, 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 感悟到皈依的崇高, 最终作为生命的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 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一次, 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 突然跌入深谷, 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 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 深谷中, 飞扬起一片水雾。然而走近它, 抬头仰望大瀑布, 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 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 天水从豁口处汹涌而下, 浩浩荡荡, 一落千丈, 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前, 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仰望大瀑布, 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 又有何资格絮叨呢

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一轮红日, 一弯新月, 一片云朵, 一座山峰, 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 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 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摘自2006年第2期《读者》, 有删节)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找出来写在下面。2分

14.文中第2段, 作者对“仰望”的含义从多方面作了阐释, 请从中概括出三点。3分

15.“那一刻, 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表明人什么3分

16.作者认为仰望的实质是什么 (选用文中句子回答) 2分

17.你怎样理解 “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 这句话的含义3分

文段二:从一个微笑开始 13分

又是一年春柳绿。

春光烂漫, 心里却丝丝犹豫纠缠, 问依依垂柳, 怎么办

不要害怕开始, 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 勇敢些, 请现出一个微笑, 迎上前!

一些固有的棋局打破了, 现出一些个陌生的局面, 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 真想退回到从前, 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 无妨对镜沉思, 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 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 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是的, 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故, 更多的失落, 更多的背叛, 也会有更多的疑惑, 更多的烦恼, 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 穿过世事的云烟, 就可以学着应变, 努力耕耘, 收获果实, 并提升认知, 强健心弦, 迎向幸福的彼岸。

地球上的生灵中, 唯有人会微笑, 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 他人的微笑导致理解, 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 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 地位和金钱, 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蔽的遗憾。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 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 开怀大笑与号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 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唯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 超越悲欢。

他人的微笑, 真伪难辨。但即使是虚伪的微笑, 也不必怒目相视, 仍可报以一粲;即使是阴冷的奸笑, 也无妨还以笑颜。微笑战斗, 强似哀兵必胜, 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微笑毋庸学习, 生与俱会, 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 那么, 他应该像防癌一样, 赶快采取措施, 甚至对镜自视, 把心底的温柔、顾念, 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 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 再次将胸怀拓宽。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 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 面对着地上第一株新草;在每一个起点, 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相信吧, 从一个微笑开始, 那就离成功很近, 离幸福不远!

18.“不要害怕开始, 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 勇敢些, 请现出一个微笑, 迎上前!”仿照句中画线的句子, 写一句话。

2分

19.在文章的中间部分, 作者联系现实生活, 有针对性的谈到了“微笑”的作用,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微笑”有哪些作用 3分

20.“不要害怕开始, 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 勇敢些, 请现出一个微笑, 迎上前!”这句话中的“开始”和“起点” 在上文和下一段中都有照应的句子, 请分别找出来。 4分

21.文章最后一段说“相信吧, 从一个微笑开始, 那就离成功很近, 离幸福不远!”请你结合你自己亲身的体现, 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第三关:综合实践 (8分)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继承, 你们学校准备放寒假之后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调查探究活动。假定你是被调查对象之一, 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22.眼看春节就要来了, 写春联已成为时尚, 请你根据已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2分

上联:学海无涯勤可渡

下联:

23.面对部分国人 (尤其是青年人) 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的情况, 一些学者提出了“保卫传统节日, 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张。对保护传统节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请写出一条。 2分

24.在春节万家团圆、普天同庆的时刻, 请你为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条短信, 以表达你对他们春节的祝福。4分

第四关:写作演练场 (50分)

25.开放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各地的友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将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来访者驻足中国, 而我们作为东道主又应当作出什么贡献呢请以“假如我是志愿者”为题, 写一篇文章, 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B.2.C.3.表明母亲对儿子的依赖;表明儿子对父亲的顺从。4.D 5.C6.芜湖城市竞争力安徽省第一。7. (1) 随君直到夜郎 (2) 西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4)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二、8.⑴携带 马革裹尸 裹足不前 ⑵姑且 养奸姑息;指宽容坏人坏事。9. (1) 原国的粮食已吃光, 力量用完了, 国君您姑且等待一下吧。 (2) 老朋友到傍晚没来, 吴起不吃饭等他。暮, 傍晚, 天黑;食, 吃饭。10.攻原得卫者, 信也 (意思对即可) 11.D 12.为人讲信用, 或待人诚恳守信。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 都要讲信用, 明礼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前提。 (意思对即可) 13.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14. (1) 仰望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 (2) 仰望是普通情感的超越与升华, (3) 仰望是对失落灵魂的苦苦追寻。

15.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人只要有所仰望, 那么他也是幸福的。

16.仰望就是追寻崇高。

17.普通人达不到崇高, 但不可失去对崇高的追求。人要不断地刷新自己, 提升自己, 完善自己, 努力做一个秀外慧中的人。 (意思对即可)

18.示例:不要害怕失败, 努力总把我们送上成功。

19.帮助人们对世事沉着应变;微笑构筑和平、达到理解、是心灵的净化剂;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 超越悲欢。

20.又是一年春柳绿。

在每一个清晨, 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 面对着地上第一针新草;在每一个起点, 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21.略。言之有理即可。

三、22.示例:书山万仞志能攀。

23.示例:①加大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 提高认识, 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②加大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力度, 将一些重要且有影响的传统节日纳入法定保护范围。③坚持继承、发展、改造、创新并重的原则, 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适当融入现代元素, 使其更加人文化、生活化。

24.示例:春节将至, 祝你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 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 所有的等候都能出现, 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

装一袋阳光, 两把海风, 自制了几斤祝福, 托人到美国买了些快乐, 法国带了两瓶浪漫, 从心里切下几许关怀, 作为春节礼物送给你!

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题 篇8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

刘克东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二、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押解(jièjiě) 归还(háihuán)

装载(zàizǎi)翁(wōngwēng)媪

三、按要求写词语。(18分)

1.填字成词,并解释所填的字。(8分)

()手不及永世不()

脍()人口劫富()贫

2.按要求写词语。(6分)

(1)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

(2)含有“说”的意思的词语:

3.填合适的形容词。(4分)

()的心情()的犯人()的长江()的王冕

四、将下列朝代与相对应的名人用线连接起来。(8分)

汉李白战国王羲之

三国李时珍晋陆游

唐司马迁隋屈原

明曹操南宋隋文帝

五、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10分)

1.下面四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1)茂蜜依旧安祥半途而废

(2)经历辩别介绍按奈不住

(3)漆黑欧洲判断身临其境

(4)慈善控制坎坷誊满天下

2.在说法正确的句子后面的括号中打“√”,反之打“× ”。(8分)

(1)林冲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之一。

()

(2)“查”在姓氏中读“zhā”,在“检查”这个词语中读“chá”。

()

(3)孔子姓孔,《三国演义》中的孔明也姓孔。()

(4)“最喜小儿无赖”中的“无赖”与“地痞无赖”中的“无赖”意思相同。 ()

(5)《百家姓》把“赵”放在第一位,是表示对宋朝皇帝的尊重。 ()

(6)“傅”当姓用时,不可以简化成“付”。()

(7)《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

(8)王冕说:“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王冕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真的不想读书了。 ()

六、按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完成练习。(15分)

1.“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发配”的意思是。这句话选自课文《》,故事是根据写的古典小说《水浒传》改写的,文中的林冲乃是(官职)。

2.山上青一块,;山下树木葱茏,。

3.王冕是一个的人。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送给孟浩然的诗,表达了。诗中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是,。请再写出一句送别诗中的名句:。

5.隋唐五代又十国,。

6.“醉里吴音相媚好,。”这是《清平乐·村居》中的句子,“相媚好”的意思是。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奶牛和猫

奶牛的美德在动物中间传(颂诵)着: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奶……大伙都非常尊重她。

一天,一只猫敲响了奶牛的家门。

“我尊敬的奶牛大婶,让我来照顾你的生活,学习你的品德吧!”

从此,猫就在奶牛的家中住下了,他每天都认真(按安)照奶牛的吩咐,把牛奶分发给老弱病残。

一连几个月,奶牛挺满意猫的工作,渐渐地放心让猫去(按安)排牛奶的分配和使用。

“真是个好小子!”奶牛满意地嘟哝(dū nong)着,从此便只顾产奶了。

狡猾的猫得到奶牛的信任后,马上就用牛奶贿赂(huì lù)了动物中的权贵们。当然,受贿最多的是狮子大王。

“猫真是好样的!”狮子呷(xiā)了一口鲜奶。

“猫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猴大臣快速地眨着眼睛。

“这样的人要重用!”狼大臣有些激动。

“对,要破格提拔!”狗大臣拼命地点着头。

奶牛知道了猫的行为后,气愤地要轰他走。猫冷笑着:“什么,轰我走?哼!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上司了,你要给我好好地产奶,完不成指标的话……哼哼!”奶牛看着猫手中的委任(壮状),上面赫(hè)然写着“兹(zī)任命猫为畜牧大臣”。她一阵眩晕……

小人虽然可恶,轻信才是祸害的根源。

1.用斜线画出短文中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吩咐() 照顾()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快速() 信任()

4.联系猫对奶牛说的话,想一想,猫的态度前后为什么会有所不同。(3分)

5.读这则寓言,你觉得奶牛怎么样?猫怎么样?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6分)

八、作文。(20分)

题目:一次有趣的实验

上一篇: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上海文明下一篇:会计英语面试自我介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