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反思(共11篇)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反思 篇1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课本上最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非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这节课上得不好,可能象历史课。由于开课日期的限制,所以选择这部分内容开课。开始在选这节课题时,心中很担心这节课的教学很难进行,因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很象一节历史课,可以由教师把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从头到尾的描述一遍,其中再展示几张图片就可以了。然而从教学的效果看,这节课是成功的。
充分挖掘教的内容,制定出相应的三维教学目标是这节课教学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分考虑三维目标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这节课的教学顺序都是安照课本上教学知识点的顺序进行设计的。这样上课老师讲起来很顺畅,象讲上历史课似的。但这样是以老师讲为主了,忽视学生的活动了。我在这节课中设计了以下一些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讨论能力,合作能力。其中比较突出培养观察能力。从开始用图片观察导入课题,到观察影片,然后针对课本有关内知识点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讨论和小组合作能力。其中影片非常精彩,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人类起和发展有关知识的求知欲望。可以说影片的观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针对课本知识点难易程度和相关图片,有两个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自学,然后分析讨论,回答解决有关问题。例如学习到从猿到人的进化时,阅读课本88页这一段,并观察图11-23,分析讨论,回答人类从犯规到人的进化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在进化上有哪些主要特点?学生活动的效果非常好,都能很好的解答以上的问题。从教学次果看,这节的教学很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三维目标。
课前可以作适当的准备,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课前提早一天发给学生一张学习单,根据课本主要内容,列出了涉及这节课的几个简单问题,有的以问题形式,较难折知识点以填空形式和表格形式,以降低难度。在七个平行教学班中试上过两个平行班不用这张学习单教学,而是直接在课上提出相应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有了这张工作单后,大部分学生在课前已对这些问题有了思考,或者在上课分析分析讨论时,问题明确,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2
一、教材分析
学习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后学生主要知道了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使学生明白了呼吸道不但能使气体畅通进出肺,而且对进入的空气有湿润、温暖和清洁的作用。随着认知的深入学生对主要的呼吸器官肺对空气的处理更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
二、疑点处理
由演示实验《空气和呼出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学生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而与暴露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形成了鲜明对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性质,为何从口中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只能说明相空气呼出气体的成分或量发生了变化。
进入呼吸道的空气在肺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该节导学“想一想,议一议”学生知道发生了气体量的变化,为何从肺里呼出的气体成分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了而氧气含量却反而减少了呢?
学生们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于是通过课本自主学习后部分问题找到了答案,但仍然有些问题弄不懂,例如:胸廓体积发生变化导致呼吸还是呼吸导致胸廓发生变化?在教具模仿胸廓的活动演示下很快学生弄明白是气压差导致了肺自主地呼吸的动力。气体进入肺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本节的重难点也是教学最终要揭示的发生在肺内气体交换的谜底。可是这个过程是无数同时发生的无数微观化学变化引起的结果,我们是无法直观感知的。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出示了事先设计的演示动画及图片资料,结合肺、毛细血管、组织细胞的联系后学生大略弄懂了原来进入肺里空气中的氧气随着血液的流动交还给了组织细胞,与此同时组织细胞代谢后废气二氧化碳也是搭着血液这个直通车进入肺再经过呼气进入空气,所以人通过呼吸过程完成了体内的气体交换。
三、课后心得
本节课是解决外界气体是如何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问题,学生对膈肌的位置没有感性的认识,加之对分子运动及物理气压差认识不足,所以我在后面几个班上课时,用简单的图示表示膈肌的在体腔中的位置,另外用形象的语言帮助理解,例如:物质都“见缝插针”,打气筒原理懂得压力越大同分子量体积越小。我感觉在课件中穿插的一些小动画,让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一些问题变得形象化,效果不错。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3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够根据三种血管的特点加以区别人体血管,部分学生可以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也有一定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能够根据教材提供的血液循环的示意图描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在整个一节课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整个教学环节富有层次,思路清晰,教学过程( )中教师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知识得以升华。
2、教师教学准备非常充分,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状态分析比较到位,教学过程( )中能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每一课时都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利用多媒体优势制作内容丰富的课件,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3、教师教学除了关注知识内容的传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了观察并分析三种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对心脏的结构及功能也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并描述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4、教师设计教法时能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心理状态设置有效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地学习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但每课时教师设计的教法显得雷同,留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多,使得部分学生不能自始至终关注学习,从而使学习效果有所下降,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应设计有层次的、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学习,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态度。
5、针对本节课内容较多,学校具备的模型较少,如果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学习心脏的知识占用时间过多,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我想在以后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不仿根据教材特点也设计成板块式学习,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通过培训每组小组长使组长可带领本组组员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观察模型学习心脏的知识,真正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6、本节课知识内容分为了四个板块:血管、心脏、血液及血液循环,在四个板块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可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不够精简,使得四个板块内容被分割,显得教学内容有点散乱,反映了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还不够细致、到位。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4
课前反思: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生物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课标进一步倡导有条件的话可以开展组织培养活动。
课中反思之一:采用会意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被子的植物“双受精”、鸟类的“双重呼吸”,学生很容易掌握.
课中反思之二:学生认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关键区别是"是否有生殖细胞的参与",认识非常准确。重点内容。
课中反思之三:在讲到生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哪个更有利生物种族的延续时,不少学生说无性生殖繁殖周期短,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持生物的性状,应该是无性生殖。有学生在我的启发下认为有性生殖结合了父母双方的缺点和优点,提供了产生集双方优势于一体的新个体的可能性,为生物的进化准备了物质基础,因而有性生殖更有利生物种族的延续。学生们在争论中达成共识,有性生殖是一种更优越的生殖方式。
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将植物无性生殖的应用引导到扦插、嫁接、压条和植物的组织培养上,将动物的无性生殖的应用重点放在克隆技术上,这样的编排有利理清教学思路。但是我们学校条件达不到,没有进行实践。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5
上完这堂课后,我也发现了本堂课的许多不足之处,对于本节课活动的组织还欠到位,虽然进行活动的同学在积极参与,但是坐在下面的部分学生在看热闹,没有起到面向全体学生的作用;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再细致到位一点,不要像蜻蜓点水般,否则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在设计思考题时,应留给学生充分的余地思考,而不是急于提醒和引导。
(1)学生对知识的概括、总结不到位。在概括“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在那些酶的作用下、在那里分解的”思维混乱。
(2)学生的识图能力欠缺。例如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学生能从字面上记住“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绒毛状突起“,但指图找出哪些是皱襞,哪些是绒毛状突起,就说不清楚了,教师今后还需多加强指导和训练。
(3)学生对演示实验兴趣很浓,也乐于动手操作,现象描述也很准确,但只停留在观察的层面,还不会分析,如“胆汁乳化花生油”这一实验,学生分析不够到位。今后教师还应在“导”上下功夫,既不强加结论给学生,又让学生合理得出结论。
在经历课堂的检验后,我将继续反思、不断进步、充实自我。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灵活,更加丰富多彩。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6
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们对这节课的知识充满了好奇心,但同时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都不敢正视这节课的知识内容,有个别同学可能还会瞎起哄。要上好这节课,关键得先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能以科学的态度面对科学知识!了解自己,了解人体!我用了三分钟来做这个思想工作,让那些起哄的同学不再言语,让那些低头害羞的同学端正了姿势,然后用手提给他们放了一段教学视频(条件有限),介绍人的生殖系统,同学们都凑在一起安安静静的看完了,之后同学们在陈述同步学习答案的时候,我在总结知识点的时候,同学们都能大胆说出生殖系统器官的名称以及它们的相关功能,课堂上因此没有嘲笑也没有羞涩,顺利地完成了这节课的知识讲授。为此我感到很高兴!
我想,对于生殖的内容,如果做老师的不能大胆面对,觉得在学生面前不好意思,那起哄的只能越来越多,学生们更不好意思正视这节课的知识内容了。我很高兴自己做到了,将这节课顺利开展,相信我的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对人的生殖系统有一个全新的质的认识。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7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从不知所云到有所了解,从初步尝试到学习研究,这其中有着许多的感想,许多的收获,也有许多的困惑。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堂好的生物课究竟是什么样子?学生喜爱的生物课究竟是什么样子?我认为,应该是摒弃了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在只接受了理论学习而没有实践经验的情况下,我开始了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尝试指导课堂实践的活动。虽然我也竭力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还是陷在传统的“打乒乓”式的教学模式中,围绕课本的主要内容我不断地打(提)出问题给学生,学生又不停地打回来(回答)。当时我感觉课堂气氛很活跃,看起来也是采用了启发式,学生围绕着我设计的若干问题基本上都回答出了我预想的答案。但上完课后,我不禁感到疑惑,这样是否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是否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呢?
随着新的课改理论的不断学习和深入,我的思想和观念也随之在发生着翻天覆地地变化。备课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那种对教学重、难点的每个环节加以细致、具体安排的作法,没有事先设计好师生对话、设计好学生应怎样答,而是放手给学生,在尊重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我没有用细节设计来实现教学目标,而是围绕教学目标理清了思路框架。可以说,我是带着和学生同样的兴奋和期待走进课堂。
在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学习兴趣所激发的学习热情之中,或探究、或讨论、或展示,全新的学习方式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置身其中,看不到失败者,看不到被遗弃的角落,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学生实质上是在与老师合作创造并发展着课程,从而赋予了课程全新的含义。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8
终于结束了自己第一节汇报课,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第一次那么多老师来听我上课,忐忑又紧张,害怕自己因为紧张漏讲了内容,也非常好奇各个老师对我课堂如何点评。上完课之后,其他老师也给我提出了一些意见,综合其他老师的建议,我也自我总结了一下。
1.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我这种新手而言,为了上好一节课还是要提前先打好草稿,如何去讲解表达知识点,如何用语言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一个老师表达不清楚,学生也听不懂,整个知识点都会一头雾水。语言表达出现了错误,学生也会起哄。因为心情比较紧张,所以导致上课的时候有一处的确是出现了语言表达的错误,学生也一听就出来了,让我觉得非常不好意思。在往后的日子里,的确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学会从容面对这么多老师来听课的场面,更要加强文字表达艺术。
2.时间利用能力
在上完该节内容的时候,还有剩下一点时间,我便让学生去做练习。有老师就建议我,剩下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再把课堂总结读一下,我觉得这也是非常好的措施,在总结的时候也是用几分钟回顾一下一节课的内容,对知识点的记忆的确是不够深刻,让学生齐读一下总结,可以让每个人都开口去读,不多不少都能进入一些学生的脑海里面,而有一些上课容易走神的同学,也能在同学们齐读的时候,那些知识也不知不觉跑进耳朵里。所以我觉得在上课时候剩下一点时间,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好这一点时间,让学生得益更多。
3.课堂控制能力
这节课为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了小组竞赛制,学生在课堂中答对一题加一分,答错一题扣一分,得分最高的小组还会有小惊喜。在这节课上我看到了学生前所未有的积极性,课堂下一个个踊跃举手的同学让我非常的欣慰。也是因为同学们举手得太积极了,所以课堂出现了一点点骚动,尽管我说安静他们也很快安静了下来,但是在课堂上控制学生的能力还要继续加强,否则就很有可能影响到我上课的内容。黄主任也建议我在让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尽量空出一点时间让一些反应慢的学生能够有时间去思考。主任说得非常对,如果连续提问,一些学生还没做第二道题的时候我已经提问了第二道题回答的同学,那其他没做的同学就会失去做练习的兴趣,真是一个很有帮助的建议。
4.学生作业的反馈
在上完课之后,我批改了两个班的对应练习。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学生对我的课堂的一种反馈,它会告诉我,我的上课方式还存在什么问题,学生为什么没有掌握好这些知识。例如这节课有涉及到“温室效应”由二氧化碳引起,而“酸雨”由二氧化硫等酸性物质引起。有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会混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导致的不同环境问题,所以我觉得我的课堂,还需要反复加强某些知识点,可以使用注意语气去提醒学生,或者在上课过程中多强调几次。还有一些应该讲解到的内容还是有所缺乏,我意识到这是由于我掌握的考点不够多的缘故,以后我备课的时候也会尽可能做多点练习,从练习中发现总结该节考点,并扦插到我的课堂中去。还有就是有些学生甚至连非常基本的知识点都没有掌握,这是因为学生在我的课堂中走神了。也就是说我这节课还并不足以去吸引学生,提起他们的兴趣,我应该在上课的时候除了上好我的课,还要去多点关注那些上课走神的.学生。
这节汇报课因为学生的积极配合,上得也是比较顺利,但是自己的确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改正,希望以后能不断从其他老师给我的建议里面完善和提升自己,打造更好地生物课堂。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9
在教学思路上,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手段必将走进课堂,如何利用它达到课改的目标,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是我想探讨的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通过课件来学习部分教学内容确实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兴趣、注意力的集中、合作精神方面,包括探究的深度,都有良好的反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但是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制作的内容要让学生容易理解,要生动形象。同时要能够解决教学问题,还要易于操作,否则制作的东西就没有价值。制作比较实用且效果较好的课件需要的周期较长,因此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本课就是比较适合的一种,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另外从时间的分配上来看,采取这样的方法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时间的利用更加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来解决遇到的困难,解决其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学生有了成就感,就更加喜欢学习生物学了,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这一新的角色就建立起来了,这是符合课改要求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如果完全展开,可以利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完成,会有更好的效果。如果可能,调整一下“观察思考”的内容,或重新设计一番,使之更实用,是我们今后应探讨的问题,另外,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需进一步训练、提高。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10
本节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其二是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探究实验—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测定)。本节课我运用CAI课件和学生探究讨论相结合进行“问题解决”式教学。通过图片资料和录像片段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分析,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最后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
本节课我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图片资料和几种大气污染的图片进行导入,让学生明确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接着让学生做憋气(30 s)小游戏,引出空气对人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本节新课。
本节课我分为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布置学生预先查阅资料,引导学生事先做个调查,调查“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情况”的资料、图片;亲属中吸烟的人数,亲属中“呼吸系统疾病与空气质量的关系”,“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分析”等等。学生利用自己查阅到的资料在课堂上与课本的“资料分析”一起进行讨论;二是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通过实验室学生了解当地的空气污染情况。通过讨论和实验,使学生明确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并认识到工厂排放的废气、燃烧的垃圾、汽车尾气等都是污染大气的祸源,它们时刻袭击着我们的呼吸道和肺,使呼吸系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让学生特别关注大气污染问题,并积极参与防治大气污染的活动。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应当怎样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
但在上课时却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调查到的资料基本上都是关于“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情况”这一方面的,其他方面资料很少,几乎没有人调查亲属中吸烟的人数,亲属中“呼吸系统疾病与空气质量的关系”,致使最后要由老师补充这方面的资料。由此得到的教训是,……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11
《血液循环的途径》这一节内容在七年级下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教材中很多章节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生理解人体新陈代谢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此同时本章内容还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血管和心脏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它们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遍布全身的管道,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主要是这些管道来完成的。因此。学习血管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学生学习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基础。由于心脏结构较为复杂,特别是瓣膜的结构和功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心脏的结构观察,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教学挂图、以及结构模型等加强直观教学。还应该让学生摸一摸自己颈部或腕部的动脉的搏动,看一看手臂上的“青筋”(静脉)等,使学生对动脉和静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体循环和肺循环共同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学生明确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也就掌握了人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过程,同时为学习能量的供给、人体废物的排出等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初一学生缺乏相应物理和化学知识,因此对血液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的原理难以理解。另外,在测量血压过程中,如何断定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值,作为初学者,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实习测量血压也是本书内容的难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挂图、投影及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手段让学生明确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并通过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血液的方式说明血液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对于实习测量血压的教学,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精心组织安排,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这样落实比较好:
一、要让学生牢记好相关知识:
1、区分动脉、静脉,
2、认识心脏的特点:上下相通,左右不相通;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动静瓣;动脉与心室相连,静脉与心房相连。
3、血液循环总是从心室出发,回到心房。
二、从需要出发,理解血液为什么要不停地流:
细胞要进行生命活动,必须不停地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把代谢产生的废物带走,而人体细胞不能直接从外界环境中去获得养料和氧气,并把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所以必须依赖循环系统运送。
1、人体的生理活动需要物质和能量,而能量又来自组织细胞中有机物分解,分解有机物时需要消耗氧气。所以细胞中有机物必须不断补充,且氧气含量总是很低;
2、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有机养料、氧气含量较高,血液中的有机养料就会扩散到组织液中,再由细胞膜运输到细胞内,氧气会直接扩散到组织细胞中。而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会扩散到血液中。所以,经过体循环后,动脉血会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中为什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跑出去呢?因为当血液流经肺泡壁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所以二氧化碳会跑到肺泡中去。而肺泡中的氧气浓度又远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所以肺泡中的氧气会跑到血液中来,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把这个原理跟他们讲清了,他们才能理解经过体循环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以及经过肺循环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根本原因。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忆,才能记得牢。
三、讲解好特殊器官的血液循环,如血液流经小肠、肾脏时血液成份的变化。
我想如果落实好了上述问题,关于血液循环这个内容及习题,不管从哪个角度考查,学生都会不觉得太难了。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12
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较易得到脑主要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那么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因为脑科学内容复杂不适合学生作探究和猜测,为了避免教师单纯作介绍,我主要举例出各种病例,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明白各结构的功能。如:布置学生对照教材的图“人脑不同部分的功能”去理解大脑知识的介绍,再进行理解应用:
张强是一位建筑工人,在一次外墙粉刷作业中,不小心从3米高的脚手架上摔下来。经此劫难,原来视力正常的他,现在眼睛却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经医生检查,知道他的眼睛并没有器质性的损伤。据此你判断一下,张强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
同理,如:老王脑部有疾病。一天外出时,他看到前面有一条小沟,却迈出了很大的一步,据此可推断老王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生命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的脑结构中肯定没有受损的是( );
进一步,引出学生讨论:在平时的生活中,尤其运动时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头部?科学用脑要注意哪些事项?
这样通过学生有意识地带着问题阅读,容易进行对照理解,也让学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科学。
2、周围神经系统承担着信息的传导功能。在学生掌握脑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后,对于脑发出脑神经,脊髓发出脊神经才容易理解,因而这部分知识可列为最后一部分。此时学生已具备相应的一些知识基础,可以利用P112神经系统和神经分布图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
本节内容经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和增删知识点后,教师教学更加符合逻辑性,学生的学习也顺利地多,而另一方面,利用生理知识与人人息息相关,学生往往容易也乐于联系自己实际进行思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中列举的为数不多的几个知识点。学生看懂教材了,才便于他们自己的课后巩固复习。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13
生物知识研究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这门课程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之一。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拓展认知空间,挖掘深层领域,并充分利用一切课程资源,调动一切可用手段,引领学生探究学习他们不熟知的微观世界,使学生们可以更简单、更形象、更轻松的学会知识,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下面的这段叙事也许可以简单地诠释一下现在的生物课堂特点。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比较重要的一节知识,也是学生不易理解记忆的一节知识。所以以往我的教学设计是:复习心脏结构导入;结合血液循环图,学生观察,教师讲解;总结规律;当堂复习强化记忆。这一教学设计虽然重难点突出,但是教学效果却并不很理想。学生学得烦,老师教的累。
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让我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再走老路子,一味地填鸭,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了。我们应该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营造自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学并快乐着”的感觉。
因此我结合网络上和一些专家们的优秀课例设计,将这节课的教学流程修改为以下环节:
(一)复习导入:复习心脏结构(出示幻灯片),人体内血液为什么能不停的流动,具体在人体内室怎样流动的呢?
(二)自主学习:教师展示血液循环动画,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产生了哪些问题,想知道什么?
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看到了血液在循环流动,并提出了“动画中蓝血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血液到胃、小肠等处红色变成蓝色的了”等问题,自主学习意识很强。
(三)探究交流: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观察课本第70页的血液循环模式图,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一个红细胞的自述,从心中出发介绍旅途风光及发生事件。然后汇报交流,上讲台边指图边说明。最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总结规律: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终点都是()。
(2)和心室直接相连的血管都是(),和心房直接相连的血管都是()。
(3)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方向都是由()()()()()。
在明确了循环途径的基础上,再对血液循环的意义即可以将氧气、营养物质输到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并将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输出体外这一知识点适当加以点拨。
(四)课堂小结:教师播放flash动画,分别展示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与学生共同总结当堂所学知识。
(五)巩固练习
让我感触颇深的是探究交流环节。我设计了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红细胞,从心脏出来,这一路都是怎么走的,经过了哪些地方,一一说清。但我们也须清醒的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表现欲,毕竟学生们的层次不同。因此我先让学生小组内部交流表演,尤其让那些学习层次不好的学生主导表演,我也参与其中,亲身示范,指导帮助他们,虽然学生们说得差强人意,但哪怕有一丁点可取之处,我也及时予以表扬,树立学生们的自信心。通过这种方式的历练学习,所有学生都对这一节课的知识熟练掌握了。他们也尝到了学会知识的快乐。我再适时的给那些表现欲强的学生机会,让他单个汇报,这就满足了所有学生的学习欲。教学任务也就轻松完成了。
这节课的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死板的教授,学生被动的静听,而是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探究,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的帮助、点拨、指导,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实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而角色扮演游戏,更让学生亲历于知识体系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红细胞,沿着这条血液循环之旅走上一遍,每到一处,报一个站名,在哪卸载加载,一一讲清。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原本的呆板的抽象记忆变成了生动的形象记忆;让原本机械的背诵变成了有趣的表演;让原本的埋头苦读变成了快乐学习。甚至连平时学习状态不好的、不爱发言的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并能够基本讲述出整个循环过程,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我很享受这节课,学生们学得快乐,老师教的轻松,教学效率也提高了。真正的体现了快乐学习的宗旨。我会继续认真挖掘教材,加工教材,设计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知识,爱上学习。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14
1.本节课有2条主线,明线是帮助小A找出身体的问题;暗线是渗透学习事实性知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学习事实性知识的一般过程,即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最终对实际过程形成完整认识,并以概念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2.本节课在设计时本着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在教法的设计上,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主动理解“尿的形成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内容图片资料丰富,教学中充分利用图解,“泌尿系统组成图”、“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再结合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地观察图。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讨论交流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
3.本节课的设置是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导学案,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降低问题难度,层层深入,将各知识点有机的串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显教师的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大家一起猜想验证出来的,也更加容易记忆。
4.本节课知识量较大,学生掌握起来相对难度较大,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需要突出重点。在时间上也需要注意分配把握,否则可能很难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5.学生的小组学习讨论中,需要确保学习的高效性,讨论的有效性和课堂的有序性,避免过多意外因素。例如我们有一组同学在讨论肾脏内部结构第4问时,“分别”的含义理解不清;在数据分析时,过于依赖课本的结果,而忽略了对数据自身的分析,这样都使得讨论缺乏有效性。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15
回顾本章的课,全章的知识没有全面梳理,应该让学生的知识形成一个链,让知识更系统化,使教学更趋于流畅和完善。(是遗憾)
现在推行的是教学当堂达标,一节课下来有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课堂测试来评价(同步学习)。一种好的评价方式会让学生乐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上,需要师生合作,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这样能把教学效果推到一个高的水平。不过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效果不同,同学们的完成程度也就不同。有的同学能很轻松地填完(同步学习),但也有的同学填得很吃力。
通过做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作业的布置很重要。但是生物学,知识零碎,选择题较多,因此多留简答题,预先在各种材料中把有价值的简答题选择下来,经过裁剪、粘贴复印下来,把有价值的题集中保留下来,一举多得。(这一点很好)
整章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新的教学规律;要求教法上有创新;知识点上有发现;组织教学有新招;解题方法有突破;启迪得当;训练到位。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确实不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让探讨和创新成为习惯。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反思 篇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是第五组课文的延伸。第五组课文通过对蔺相如、诸葛亮、武松、孙悟空的描写, 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个性品质的写作方法。第六组为综合性学习。学习第七组课文, 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并学习在习作中运用。
叶圣陶先生认为,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是个教学的例子。学习这个例子是手段, 目的是要通过这个例子的学习来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语文水平, 获取语文能力, 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这些理念如何在教学中综合体现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习作来反映。所以新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合在一块编排。当教师明白了这一编排意图后, 习作教学就会以课文提供的信息为“蓝本”, 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来梳理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思路, 完成该项训练。
二、回顾已学课文
第七组共编入三篇课文。第一篇是一组人物描写, 是精读课文。编者选取了三部作品的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出自小说《小兵张嘎》。张嘎是个儿童英雄, 很受孩子们喜爱, 选入这一片段, 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调动儿童生活经验, 深入内化, 爱上课文。另外两个片段:《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分别选自古典名著《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相对前一个片段来说, 后两个片段的内容离现实生活远了些。三个片段在人物描写上各有侧重。《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侧重于动作描写。第二自然段里有“跳起来”、“退后两步”、“一闪身”、“叉着腰”等动作描写。第三自然段里的“眼疾手快”、“一叉一搂”、“虎势儿一站”、“蹦来蹦去”、“塌着腰”、“鼓鼓着眼珠子”、“走马灯似转了三四圈”、“三抓两挠”、“揪在一起”……更是生动细腻地把摔跤写活了, 把场景写热闹了, 让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若是把这些词语抽掉, 这个片段就平淡得没了看头。《临死前的严监生》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严监生至死也不忘减少灯盏里的两茎灯草, 活脱脱刻画出一个“吝啬鬼”的面孔。《“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最突出的是外貌描写。对“凤辣子”这个人物, 作者从穿的写到戴的;从眼睛写到身体;从“粉面含春威不露”写到“丹唇未启笑先闻”……本组第二篇和第三篇均为略读课文, 其中《刷子李》在选材上和《临死前的严监生》很相似, 仍然是以细节描写取胜, 《金钱的魅力》在刻画人物时, 以语言描写见长。第一篇 (3个片段) 似是这组课文的“总述”, 后两篇则是对总述的诠释。
“鸿爪回头细细看”, 回顾是为了运用, 是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这个例子提供的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因此, 相关知识点教师不必一一告诉学生, 可让学生重读课文, 调动印象积累, 思考学习收获, 也可以通过提问,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申补充, 还可以请学生翻看听课笔记, 熟悉课文中涉及的描写方法, 为习作做好“临战”前的准备。
三、习作指导
1. 明确要求。
当上一步骤完成后,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习作要求”了, “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本次习作要注意把人物写得特点鲜明;二是要把课文中学到的一些人物描写方法运用到习作中来;三是习作写成后, 同学之间要互评互改。教师可举出具体例子来引导。如, 写老师, 你要突出老师的哪一方面, 在这方面有哪些典型事例。假设是写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学习有困难, 老师耐心辅导, 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细处着手,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怕学生课间奔跑撞上书桌的棱角, 老师用废旧报纸做成角套将桌子棱角给套上;老师把自己阅读过的、适合同学们阅读的书籍、报纸捐赠给班上, 供同学们阅读;带上糖果去慰问生病的学生……在这些材料中进行比较取舍, 选择印象最深的, 最能感动自己的来写。这只是一个例子, 不要求都写老师。
2. 先说后写。
通过示范引导, 把学生思想激活,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酝酿构思。构思好后, 请学生练习说, 即口头习作, 进入口语交际, 老师同学做听众, 边听边参与进去, 既接受, 也分享。如某同学写得好, 语言描写方面值得自己借鉴, 另一同学材料选取典型, 人物特点鲜明, 值得自己学习, 又一名同学善于外貌描写, 还有的同学加入人物对话, 可以仿照……让学生充分地说说, 这样能在习作涉及的方方面面让学生通过交流, 受到启发, 易于动笔。
口头习作完成后, 动笔习作紧跟上来。要把口头语转换成书面语言, 还需要积极的思维参与, 需要多种语文能力的运用。口头表达在逻辑上存在松散欠严谨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习作中出现就不允许了。所以在谋篇、布局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严密组织, 准确表达, 把一些学过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手法运用进去, 随时提示检查。
3. 自改互改。
七年级生物课堂教学心得 篇3
一、钻研教材与备课
反思过去的教学,自己在备课中只是做了一些皮毛工作———对教学内容钻研的不够深入。由此,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自觉性不大和钻劲不足。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只有让学生重视了,需要了,他们才会主动自觉地去学。因此,挖掘教材中丰富的知识和事例是一个无形的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的前提。教材是否钻研透彻和备课是否深入很大程度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在展开课堂教学之前,生物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搜集每节课的相关生活事例资料,设计教学过程,思索将要运用到课堂中的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对于授课的各个环节确定方法和时间,做到每节课都有备而战,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坚持抓好授课环节
授课环节一般包括:导入新课﹑推进新课和小结新课。
导入是向学生传递课堂新知识的关键,富有疑问的导入会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授新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总结是一堂课的回放。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往往与枯燥无味并肩同行。因此,要想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收益,生物教师除了不断增强教学技能外,对课堂教学语言也要严格要求———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洁明了,深入浅出,还要将备课过程中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运用到课堂中来,使课堂更加情感化﹑生动化。
三、利用教具与创设小话剧
刚着手生物学科教学的时候,我两手空空地走上三尺讲台,除了课本与教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课堂氛围逐步低沉了。
在多次反思与观察之后发现,我很少利用教具和创设情境教学。后来,我琢磨着把教具和情境创设引入课堂。例如,使用教具———染色体的双螺旋结构﹑细胞的结构模型和膈肌的运动模型等;组织学生表演小话剧———单细胞生物疟原虫对人类的影响﹑消化和吸收及影响不良等。由于教具的形象和小话剧的情趣,生物课堂也逐步变得活跃而富有情趣了。
四、理论与实践
为了能够博采众长,我经常参加科组公开课的听课与评课。从听课中,我领略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初步体味到了“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这句话的含义。
由于生物不作为中考科目,因此,一部分学生中出现了对生物学科无所谓的态度,导致他们的成绩总是不能提高。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如何能学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以“生物在生活﹑中考和高考中的作用”为话题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并且在每节生物科结束之前布置一定的练习,在下节新课开始之前检查,通过化难为易的讲解完成上节课内容的复习。
五、开展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反思 篇4
一、认真阅读,获得新知:
同学通过阅读书上第14页第一段,归纳、分析,可以自己总结:口腔和食管几乎没有吸收功能,胃能吸收部分水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绝大部分养分物质被小肠吸收,这样不仅归纳总结了本节课的学问要点,而且培育了同学的阅读、归纳总结力量。
二、通过小组的观看活动,同学获得直观的感知。同学分组观看鸡小肠的结构,直观感受为什么小肠是食物吸收的主要场所,初步体会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三、观看课件人小肠的结构,深化学问。前面同学已经直观了解了鸡小肠的结构,初步知道了为什么小肠是食物吸收的主要场所。再次观看热人小肠的结构图,同学能深化了解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顺当总结出小肠是吸收养分物质的主要器官的缘由:
1、小肠很长,5~6米。
2、小肠内壁上有许多环形皱襞。
3、皱襞外表有小肠绒毛和微绒毛。这些特点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而且,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小肠绒毛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使养分物质很简单被吸收进入血液,再由血液送至全身,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由此,可以深化,生物的全部结构都和他们的功能相适应观念。
四、同学动手制作小肠的结构模型,激发了同学的爱好,更加深了对学问的把握和了解。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反思 篇5
首先,很多学生缺乏精确严谨的科学态度,对问题的分析往往只凭借感觉。这使得调查报告很不深入,甚至根本不能说明问题。更有一些同学是由于懒惰,所以完全凭借猜测拼凑的报告。这就需要教师审查小组的调查提纲,帮助小组完善提纲,还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小组分工合理落实。
第二,只会坐而言,不愿起而行。有的同学在订立环保公约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却缺乏行动。建议课任教师应该联系班主任,在班级订立环保公约应该得到班主任的支持,隔一段时间应该组织自我评价和集体评议。这是培养学生品德的一个好机会,所有的教师都有责任。
第三,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转变人们的思想是环保的关键。为了使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需要争取学校的支持。一来要形成全校的宣传舆论,二来可以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如环保共约宣传栏),三来应该将环保工作和优秀集体、优秀个人的评选结合起来,四来可以为学生创造参与环保行动的机会。
2014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总结 篇6
横岭中学杨妍
按照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七年级1、2、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在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以期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
一、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1、做好上课的准备:
课前准备:备好课。①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思考教法——如何把握教材、如何传授给学生、如何组织教材等。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向课堂要效率。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很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同学的兴趣,组织学生有效讨论,在本学期教学中,我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自己,尽量做到先学后教,少讲精讲,让每个学生亲历学习
二、和教学反思
1、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下一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每天上完课后及时总结反思一下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将是提高教学水平与教育境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对调皮的学生我做到从友善开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学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这样,学生对我也就漫漫的喜欢和尊重,也开始喜欢学习生物。
三、做好了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已临近期末考试,无论考试成绩如何,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努力。重要的是如何在总结中达到提高。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一些体会与粗浅见解,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今后仍要不懈的努力,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的成绩!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反思 篇7
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我们语文课本所收入的文章大都是经典之作。语文课堂的大部分都是阅读教学,即文本精读。从2014年开始,我的课题研究方向就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本资源,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真正搭建起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桥梁。
“利用阅读教材学习写作”“首先有必要对全部阅读教材做一研究统计,计算出有哪些教材以及它们各自在哪些方面有益于学生的作文,然后再确定采取什么办法和在什么程度上发挥阅读教材的作用。”[1]目前我们宁德市所使用的是2013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该教材较之前的教材在写作训练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增加了以往不曾有的单元写作训练指导。这对目前无序状的写作教学来说是进步。
以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为例,共六个单元的写作目标。其中,第五单元的写作目标———勤于修改,只能归为修改文章方面,谈不上是写作目标。第四单元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是指在写作中加入适当的议论,这点与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目标———“学会说点儿道理”是大同小异的,可以归类置后。所以,六个单元的写作目标筛选后就剩下四个。
另外,初中阶段的写作大多以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主:叙事要完整、连贯;写人能通过各种人物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因此,掌握好描写人物的方法,对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在以上四个写作目标的基础上重新框定本学期写作教学的重点:
第一、二单元:写好人物的心理描写
第三单元:写好人物的外貌描写
第四单元:写好人物的言行描写
第六单元:写好细节描写
为了更好地完成单元写作目标,在每一次的作文训练前,我会有针对性地选取部分课文的精彩段落,让学生仿写,即仿照所给的语段、短文来写作相似的语段或短文。这可理解为朱绍禹先生所说的“模仿和创造相结合的读写联结”。[1]它既能降低写作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又能为单元的写作目标服务。
以第一、二单元写作训练为例: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目标———写好人物的心理描写,由此对应的仿写训练目标也是如此,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二单元仿写训练:心理描写
(第二单元《最后一课》)
评析:这段心理描写片段,既有小弗郎士的内心独白,又通过环境描写折射出小弗郎士此时内心的愉悦,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国正濒临灭亡,这也就是环境描写型的心理描写。
仿写要求:选取一个生活事件的片断,通过描写环境,来侧面烘托人物的心理。
学生仿写范例:今天,天气十分晴朗,舒适的阳光如同母亲一样把我们抱在怀里。小鸟在树上歌唱。大家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突然叫到我的名字,我兴奋地走到台下,手中接过一张奖状,我觉得这张奖状像一束阳光,把我整个人都照亮了。(赵嘉瑛)
小结:本次仿写训练的内容是环境描写型心理描写,这只是心理描写类型中的一种。在单元写作教学时,教师据此延伸开去,补充介绍心理描写的其他类型。这样由点带面,学生容易理解也乐于接受。
第三单元仿写训练:外貌描写
【课文节选片段】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
(第三单元《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评析:加入议论性的语句(选段中划线的句子)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作家的性格特征。
仿写要求:在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时加入对其性格的评价性语言,以此来突显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仿写范例:乍一看,她瘦小的身躯外披着一套宽大的校服,但她的背影是那样地坚定,走近,仔细掂量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里透着对世界的好奇,那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更看出她对知识的渴望。(李睿)
小结:本次仿写训练是通过评价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就丰富了对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和角度。也是对单元写作训练内容的有益补充。
第四单元仿写训练:语言动作描写
【课文节选片段】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只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
(第四单元《社戏》)
评析:通过生动细致的动作描写,写出小伙伴们娴熟的驾船技术以及看戏前内心的喜悦。
仿写要求:根据给定的情景写片段,描写人物的言行。(情景:家庭贫困的你,要回去向家长要50元钱用来捐给灾区。回到家,看到生病在床的妈妈,你会……)
学生仿写范例:我看着妈妈,躲闪地说道:“妈,老师说……说要我们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妈妈先是一愣,随后又平静地问道:“老师有说捐多少吗?”“50元。”我立马低下了头。妈妈沉默了一会,便开始找起什么来,我沉思了一会对妈妈说道:“妈,要不我跟老师说说,让老师通融通融?”妈妈从枕头底下掏出了零零散散的钱,有十元的、五元的、一元的,一把塞到我手里:“你数数看,够不够……”我感激地看了妈妈一眼:“谢谢妈!”(雷宇欣)
小结:本次仿写训练虽然只是片段练习,但已经基本涵盖了该单元写作训练的三个要求。仿写就好比正式演出前的彩排,彩排得越好,正式演出当然越出色。
第六单元仿写训练:细节描写
【课文节选片段】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第六单元《猫》)
评析:简单的动作细节描写就能引发读者的想象。第一只猫活泼可爱的动态乃至情态都仿佛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仿写要求:通过具体的动作细节描写,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学生仿写范例:它(仓鼠)很活泼,都在刨木屑,从这里钻进去,又从那儿突兀地冒出来,抖抖身上的木屑,又再次钻进木屑里,不停地刨啊刨啊,接着又从中悄悄冒出一个脑袋,左看看,右望望,忽地灵巧地蹦出木屑堆,扭动着肥肥的身子,向前方的食物爬去。(雷雯)
综上所述,一方面,教师通过仿写练习,突破每次写作训练的重点,让作文教学目标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完成。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仿写的基础上再写单元作文,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也就不觉得写作面目可憎了。因此,一次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仿写练习的确能够起到或铺垫,或提升,或完善单元写作目标的作用,真可谓是写作训练的助推力。
摘要:为了促进读写结合和更好地完成单元写作目标,笔者根据每个单元的写作教学目标,从单元课文中筛选出相应的篇章段落来进行仿写训练。这些仿写练习能够起到或铺垫,或提升,或完善单元写作目标的作用,成为作文教学有力的助推力。
关键词:阅读,写作,仿写
参考文献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反思 篇8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归纳认识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建文帝和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②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②阅读课文、史料,观看视频,正确地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提炼、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方法。③采用创设情境,启发式与比较法相结合,感悟内化,激励践行等教学方式落实课标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是八股取士。
教具学具准备: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朱元璋》的主题曲,直接点明主题。
2.落实课标
(1)明朝的建立
播放动画评书版的《明朝那些事儿》。学生看动画评书,总体认知朱元璋。
师:说说评书中朱元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积极发言,了解朱元璋虽出身贫寒却终成大业建立明朝,并掌握明朝建立的史实。
师: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朱元璋是用什么措施来巩固明朝统治的·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第一,自主探究。出示学案引导学生标注知识点。
第二,初试身手。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抓重点词总结归纳并展示成果,之后用多媒体出示答案。
第三,创设情境。走近明朝一位官员的生活,了解一下明朝那些事儿。
第四,举一反三。教师出示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示意图,学生根据秦朝示意图小组合作制作明太祖加强君权的示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明太祖加强君权示意图。学生看图回顾明太祖在地方和中央的各项措施,认识到其一步步把军政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加强了君权。
第五,图说历史。展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元世祖、明太祖”图片。说说他们为巩固统治分别采取过哪些措施·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皇帝,說说其统治措施。先组内分享,再展示。
(3)明成祖统治的措施
出示“靖难之役”视频,了解朱元璋的继承人如何加强君权的。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知识归纳总结:①视频中介绍了哪几位皇帝·②建文帝为加强君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果怎样·③明成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3.反思完善
(1)“朱”联璧合。出示本课学习的明朝三位朱姓皇帝及其采取的加强君权的措施,让学生连线使皇帝与其措施结合,巩固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的统治措施。
(2)知识整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形成结构。学生根据课件内容,先自主回顾明朝统治者对各个阶层采取的措施,再小组交流,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回顾各项措施,形成结构,加深印象。
(3)重点提示。明初统治者的措施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厂卫特务机构是明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采取的“非常”手段,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给明朝的统治埋伏了危机。
4.巩固拓展
(1)自主闯关。让学生自主选题,集体动脑,完成练习,巩固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题,检查学习情况。
(2)感悟历史。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要“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怎样的社会环境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七年级生物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篇9
七年级
生物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朱良初中
2014.2七年级
生物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本学期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反思 篇10
打造自学、导学、互学、拓学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预习课本,对课堂上的一些重难点问题有所思考,使学生对历史的线索更加清晰,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课后的小测有利于在学生拓展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教学方法是好的,课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好的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将从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两个方面予以说明:
一、好的方面:
1、在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时,作为起始课,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历史朝代歌,通过提问方式和学生一起回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
2、这几节课都利用视频辅助教学,通过大运河、和武则天的视频资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3、通过预习题纲导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二、不足之处一:
1、在第一课设计了三个合作探究题有点多,时间不够用,而且有些影响重点的突出。
2、在预习导学时让学生按所有的提纲的顺序通览全书有些浪费时间。
3、上了两节课了都感到课堂练习时间不够充分,巩固不到位。
4、学生在发言方面,7.5班和4班较好,其他班级学生不愿举手,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5、通过课前默写检测发现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对对第一课知识大运河的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好。
三、采取的措施:
1、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再精炼,问题的设计要少而精,讨论问题要突出重点内容,使学生能有感而发。
2、增加课堂练习时间,保证学生能当堂掌握所学知识。
3、督促学生利用好小组互帮互学,发挥小组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反思 篇11
—Well, hes really tall. 噢,他确实很高。
【点拨】 look like的意为“看起来像”、“长得像”,多用来询问或描述人的外貌或物品的外观等。询问“某人长相”怎么样时,要用“What do/ does…look like?”。例如:
The boy looks like his father. 这个男孩看起来像他爸爸。
—What does your friend look like? 你的朋友长什么样?
—She is tall and has long hair. 她高高的个子,留着长发。
2. She never stops talking!她从不停止讲话。
【点拨】 stop是动词,意为“停止”,常用于“stop doing sth.”和“stop to do sth.”结构中。stop doing sth.表示“停止做某事(正在做着的事)”,doing sth.作stop的宾语;stop to do sth.表示“停下来(正在做的事)去做另外一件事”,to do sth.是目的状语。例如:
He is tired. He stops to have a rest. 他累了,他停下来休息一下。
3. “ I dont think hes so great,” says Ruth from New York. 来自纽约的Ruth说:“我认为他没那么伟大”。
【点拨】 1)I dont think是主句,hes so great是宾语从句。英语中,think后面接宾语从句时,若从句为否定的,一般要否定主句,而不否定从句。例如:
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 我认为你不对。
2)say意为“说、讲”,强调所说的内容。而speak作“说、讲”时,强调说话的能力;说某种语言时,要用speak。例如:
Please say it again. 请再说一遍。
Can you speak English? 你会讲英语吗?
4. Id like some noodles. 我想要一些面条。
【点拨】 would like意为“想要”,相当于want,但比want的语气委婉;后面可接名词或动词不定式。含有would like的句子,在变为一般疑问句时,把would提到句首。例如:
I would like to watch TV. 我想看电视。
Would you like some apples? 你想要几个苹果吗?
5. 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你们想要多大碗的面条?
【点拨】 What size意为“多大号”、“多大尺寸”,用来引导特殊疑问句。例如:
What size are your shoes? 你的鞋是多大号的?
6. What about your friend, Carol? 你的朋友怎么样,卡罗尔?
【点拨】 What about ...? 是口语中很常用的一个句型,意为“……怎么样?”,与How about ...?的意思一样。一般用来征询对方的意见或看法、提出请求或建议等。后面可跟名词、代词、动词-ing形式。例如:
I like swimming very much. What about you? 我非常喜欢游泳,你呢?
What about swimming this afternoon? 今天下午去游泳怎么样?
7. Old Henry looked for his dog. 老亨利找他的狗。
【点拨】 look for意为“寻找”,强调“找”的过程;find意为“找到”,强调“找”的结果。例如:
What is he looking for? 他在找什么?
Did you find your pen? 你找到你的钢笔了吗?
8. Then it was time to go home. 该回家了。
【点拨】 Its time to do sth. 是一个固定句型,意为“该做某事了”、“是做某事的时候了”。例如:
Its seven oclock. Its time to go to school. 七点了,该去上学了。
9. That made me feel very happy. 那使我感到很高兴。
【点拨】 make用作使役动词时,意为“使、让”,常用于“make sb. do sth.”结构中,意为“使/让某人做某事”。例如:
They made the young men work ten hours a day. 他们让这些年轻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
10. We had great fun playing in the water. 我们在水里玩得很快乐。
【点拨】 have fun doing sth. 意为“做某事很有乐趣/快乐”。例如:
We have fun playing computer games. 我们玩电脑游戏非常快乐。
11. ... so we decided to play tennis. ……因此我们决定打网球。
【点拨】 动词decide意为“决定、下决心”,decide to do sth. 表示“决定做某事”时,后要跟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类似的动词还有want等。例如:
She decided to buy a new bike. 她决定买一辆新自行车。
12. What do you think of soap operas? 你认为肥皂剧怎么样?
【点拨】 What do you think of ...?意为“你认为……怎么样?”,是用来询问对方对某事、某物或某人的看法、态度,相当于How do you like ...?句型。例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 =How do you like the story? 你认为这个故事怎么样?
13. Welcome to 9 oclock Weekend Talk. 欢迎来到九点钟的《周末访谈》节目。
【点拨】 Welcome to ... 意为“欢迎来到……”,to为介词,后面要跟地点名词,若接地点副词时,则不用介词to。例如:
Welcome home!欢迎回来!
Welcome to Beijing! 欢迎来北京!
14. Were talking to Alan, a thirteen-year-old boy. 我们正在与Alan,一个13岁的男孩谈话。
【点拨】 由“数词+名词+形容词”构成的复合形容词,每个词的中间要用连字符号“-”,且名词要用单数形式。例如:
Carol is an eight-year-old girl. 卡罗尔是一个八岁的女孩。
15. I enjoyed reading your “Whats Cool?” article in the school magazine. 我喜欢读学校杂志上你的那篇“Whats cool?”的文章。
【点拨】 动词enjoy后面可接名词、代词或动词-ing形式。例如:
Do you enjoy working here? 你喜欢在这儿工作吗?
16. Dont run in the hallways. 不要在走廊里乱跑。
【点拨】 祈使句通常无主语,由动词原形来开头,为使语气委婉,可在句首或句尾加上please一詞。否定句一般直接在句首加上Dont来构成。例如:
Dont be late next time. 下次不要迟到了。
17. We have to clean the classroom. 我们不得不打扫教室。
【点拨】 have to意为“不得不;必须”,后面要跟动词原形,有人称、数和时态的变化,表示受客观原因限制,不得不去做某事。变疑问句或否定句要借助助动词do/does。例如:
Its too late. I have to go home now. 太晚了,我现在必须回家。
巩固练习
()1. —_______?
—Hes a tall man with short hair.
A. How is he B. What does he like
C. What is heD. What does he look like
()2. They are too tired, so they stop _______ and
have a rest.
A. working B. to work C. work
()3. People usually _______“Hello” to each other
when they make a phone call.
A. sayB. tellC. talkD.speak
()4.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Id like _________ my parents.
A. to visitB. visitC. visiting
()5. When Mary couldnt see her mother, she began
to cry and ________ her.
A. look for B. look afterC. look at
()6. —Hurry up! Its time ________ home.
—Im coming.
A. goB. go toC. going D. to go
()7.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watch the
national flag go up?
—It makes me ________ very proud.
A. felt B. to feel C. feeling D. feel
()8. We went to the beach and had great fun
_______ in the water.
A. to playB. playing C. played
()9. —Whats your plan for the summer holidays?
—Ive no idea, but Ive decided ________ at
home and have a good rest first.
A. stay B. to stay C. stayedD. staying
()10. Ben, dont you think such a task is too
difficult for _________ boy?
A. a 8 year old B. an 8-year-old
C. the 8-years-old
()11. I enjoy _________ my bike in the moun-
tains. Its not always easy, but exciting.
A. rideB. rodeC. to rideD. riding
()12. —I cant give up smoking, doctor.
—For your health, Im afraid you ________.
A. may B. canC. have to
()13. —What do you ______ your hometown?
—I love it very much.
A. look atB. talk about
C. think ofD. think over
14.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我认为你的答案不对。
I _________ _________ your answer is right.
15. 根据汉语意思完成英语句子。每空限填一词。
你要多大的甜点?
_________ _________ of dessert would you like?
16. 用括号内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每空不限一 词)。
—What about _________ (have) a birds eye
view of Shanghai?
—Great! I cant wait to.
17. 根据汉语完成英语:
欢迎2010年来上海。
__________ ________ Shanghai in 2010.
18. Tell Harry the news when you see him, please.
(改为否定句)
________ _________ Harry the news when you
see him, please.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七年级生物下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08-18
七年级生物《生态系统》教学反思08-23
七年级下册生物试题07-03
生物七年级下册实验教案08-12
生物七年级下册试试题11-23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提纲09-25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知识点总结08-28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08-18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