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1稿

2024-06-07

《正方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1稿(精选7篇)

《正方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1稿 篇1

18.3 正方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专题复习第3课时)

授课教师:大连市第三十七中学

孙禾

一 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1.教学内容

正方形性质与全等三角形性质及判定的综合应用。2.内容解析

正方形性质是本章新授内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是八上教材内容,近年来大连中考题中25题常常以正方形为背景,第(1)、(2)问也加入全等三角形性质及判定等内容综合考察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教材习题的变式常常出现在重要考试中,一些拔高题的背景或条件就源于书中例题、习题,挖掘教材习题变式训练是提高复习效率的一条捷径。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正方形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综合应用的探究。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运用正方形性质及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解决综合几何题

(2)通过对本题型分析,掌握基本型,并灵活运用到相关变式题中 2.目标解析

目标(1)的具体要求是:能理解学案卷的例

1、例2的各种解法思路,并写出完整过程。目标(2)的具体要求是:能在改换背景的前提下找到基本型,形成解题思路。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之前的几何学习,已经初步学会了演绎证明方法,同时,脑海已形成一些几何解题的方法,但在挖掘题中基本型和构造辅助线方面还是相对弱一些,加上知识点综合应用,这些会给一些学困生带来解题困难。

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勤于动脑却懒于动手,几何过程落到笔头上经常不能得满分,本节课也要注意学生的几何证明书写过程。

目标生:邹诗雨、彭越、洪依航、金丽燕、许汉宁、王敏、蔡薇等解题思路,这几人容易把问题复杂化,思路常常绕弯;孔令鑫、郑太龙、王新新、孙杰、梅朵儿、张丽娜、徐子涵、隋庆娟、周子翀、于佳欣等书写过程,这几人容易漏步骤。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分析已知条件构造辅助线。

四、教学过程设计

1.评价作业,引出课题(8分钟)

作业反馈:同学们,昨天的学案卷作业,例

1、例2及练习题均有人空白,其中有

人三道题都不会,人只做了一道题,这些人散落在每个小组。好的方面是,从卷面的图形上来看所有人都对作业都进行了思考,还有很多人一题多解,思维巧妙。表扬

、、、解法正确,卷面整洁。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例1,由这三位同学主讲。

师生活动:三位同学主讲,其他同学听讲,提问,老师观察学生是否听懂,点评总结,本题有三种解法,四种思路,如果学生说不全,老师补充。点评总结:本题可寻找基本型(彩粉笔标注),两角相等,同时,在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思路下,已有对应关系一边一角,因此利用“截长补短”法,截取AB中点并连接。这种思路也可推广到其他利用全等三角形的题型中。

2.由“特殊点”到“一般条件”,探究结论(10分钟)

过渡语:在E是中点的情况下,有AE=EF的结论,那么,将E点弱化为直线BC上任意一点时,以上解法和思路还能否迁移呢?请同学们思考例2及变式,尽可能多地挖掘条件,拓展思路。2分钟时间。

独立思考2分钟;

过渡语: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制,交流解法,互相答疑。时间4分钟。

师生活动:小组内讨论,组织讲题语言,老师巡视入组内,随机挑选一个小组为代表主讲解法,答疑,老师适当点评。

点评: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我们首选三角形全等,因此构造全等三角形;其次想到等量代换,从而构造第三条相等线段。好,以上两题选一题完善步骤,要求逻辑严谨,过程完整,时间5分钟。

3.巩固练习,独立解题(5分钟)

师生活动:老师检查每个小组2号同学过程,由2号同学给组内其他人批分,满分10分。

4.由“一题多解”到“多题一解”(7分钟)

过渡语:这道题源于教材复习题18第14题,由原题改编,我们改变E点位置发现结论不变,同学们再看这道题的已知和结论,有三个重要信息:外角的平分线,∠AEF=90°,AE=EF。是否任意两个成立都能推导出第三个结论呢?还有没有其它结论呢?请看背面拓展训练(1)。独立思考,会做举手。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举手回答

老师点评:从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正方形背景下,外角的平分线,∠AEF=90°,AE=EF,这三个条件两个成立,必能推导出第三个结论。同时,不同的问法,其本质都是一样的,由“一题多解”到“多题一解”,重要的不仅仅是结论,而是思想方法,同时,我认为“总结基本型”和“积累经验”也非常重要!请同学们课后把本节课的基本题型整理到课堂记录本上。

5.课堂小结(2分钟)

师生活动:每组3号黑板总结,或提出疑问。

6.当堂测验(6分钟)师生活动:老师巡视,批每组1号,抽查每组5号或4号。

考试总结:试题中将背景正方形换到等边三角形中,基本条件没变,还是求AE=EF,解题思路和方法依旧可以迁移到本题,所以,还是那句话,总结基本型,无论变换背景为什么,其本质都是不变的。2012年大连中考25题前两问就是根据这道教材习题改编,背景放在梯形下,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完成,我单独给你批。

7.布置作业(半分钟)

必做:1.拓展训练(2)、(3)要求:步骤完整准确

2.整理学案卷和课堂记录本上的基本题型 选做:每日一题。

8.结束语

今天的课结束了,希望40分钟的时间里你能有所收获,谢谢同学们!下课!

《正方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1稿 篇2

四、反馈练习:、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示例:一缕阳光吹散人们心头的阴霾、答案不唯一。示例:引用论证引用傅雷的话,有力地论证诚实的重要性、可贵。

比喻论证把人生比喻成舞台,在舞台上只有诚实的人才能成为优

秀的演员,生动形象地论证诚实的重要性、可贵

对比论证两种不同的人形成对比,更加突出诚实的重要性、可贵。、诚实在人的医生中非常重要,人们应不断地追求诚实,保持诚实的品质。(意思相同即可,表述可不同)、答案不唯一。

示例:北宋晏殊聪明过人。14岁被推荐给朝廷,正赶上真宗皇帝御试进士。真宗皇帝让他把考题做一遍,他看了考题,对真宗皇帝说:“我十天前就做过这个题目,请陛下另外出题吧。”真宗见他这样诚实,很高兴,赐他“同进士身”。.接受并战胜苦难,就会走向成功。(共 2分,引原文不给分,概括不全面可酌情扣分)

《正方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1稿 篇3

一、单项选择题

1.与下图紧密联系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2.下图是国民党荣誉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3.下列有关周王朝政治制度及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4.下列关于下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C.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D.维系了奴隶主的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5.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内有一副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6.《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启(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从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制度的工具

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7.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材料是()A.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B.《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C.《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D.《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8.赵本山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讲述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在深圳打工的农民老赵回乡安葬死在工地上的好友老王的故事。电影契合了人们“落叶归根”的家乡情结,受到好评。与这一植根于中国人心中的家乡情结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县制

9.下面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2

①权力高度集中 ②实行中央集权制 ③严格的等级差别 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的„„”材料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建立

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D.世卿世禄制确立

11.(2010·杭州调研)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

12.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做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做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13.(2010·韶关模拟)“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的这条史实,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大河文明国家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的早期反映,该制度是()A.城邦政治

C.民主制和君主立宪制

B.贵族共和制 D.中央集权制

14.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发现的秦墓中,出土了两件写在木片上的家信,是一对参加攻打今河南淮阳的秦军士兵兄弟向家中写的要衣服和钱的信。依据此信我们可以研究()①当时的文字 ②当时的社会经济 ③秦国的军事制度 ④秦国的法律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的丞相赵高想篡权,但担心群臣反对,于是预先进行了试验。他献给秦二世一只鹿,说:“这是一匹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搞错了吧,把鹿当做马了。”他问左右大臣,他们有的沉默,有的附和赵高。这件事主要反映了()A.秦代相权较大,威胁皇权

B.赵高愚弄皇帝

C.秦二世不能知人善任

D.大臣惧怕赵高甚于惧怕皇帝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臵守、尉、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2)据材料二,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试分析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

1、解析:该题为图片选择题,解题需要对图片中的信息进行提炼。图中“毛氏族谱”文字是解题关键,突出了血缘宗亲关系,对应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答案:B

2、解析:试题突出强调“认祖归宗”,再分析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盛大祭祖仪式这一事件,显然源于古代的宗法制。答案:A

3、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依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可以断定A、B、C三项的表述均是正确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维护奴隶制度,只有在分封制逐步瓦解的前提下,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社会性质的转型。答案:D

4、解析:从所给图片来看,其展现的显然是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D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答案:D

5、解析:从材料中的“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等信息,可以看出居住在土楼里的人们有着血缘关系,这体现了宗法制的内涵。答案:C

6、解析:材料围绕“宋”姓的起源,考查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诸侯争霸导致了宋的亡国。周礼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不是维护中央集权制度的工具,故B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B

7、解析:A项说明了商周制度的继承性,C、D两项反映了分封制度的相关内容,只有B项反映了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答案:B

8、解析:落叶归根是血缘亲情关系的体现。在所列的四个选项中,郡县制是中央按照地域关系进行管理的制度,实际上淡化了血缘关系;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都重视血缘关系,但都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宗法制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家长制,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决定社会等级,重视祖先崇拜,使家庭亲情上升到了制度层面。答案:B

9、解析: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中。分封制表明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所以可排除①②;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现出以血缘宗族关

系分配政治权力,③④正确。答案为C。答案:C

10、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解读与获取历史信息,调动与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第一次“革命”是发生在公元前221年,此时秦统一六国,建立了全国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此,中国在政治上由早期的政治制度全面向中央集权制转变,社会日益分裂为地主和农民两大主要阶级。总之,这次“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答案:A

11、解析: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以后历朝历代虽有修改但始终没有突破其基本框架。答案:C

12、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从材料内容分析,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答案:C

13、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集小乡邑聚为县,臵令、丞”可知是郡县制,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

14、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士兵写的信可研究当时的文字。从士兵所穿衣服和要的钱币,能研究当时的经济。战国时期秦国应征者自备衣服、用费,从士兵要衣服和钱币可研究当时秦的军事制度。题中没有反映出秦国的法律制度。答案:D

1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大臣惧怕赵高是因为秦朝相权较大,题干材料中赵高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对皇权的威胁。B、C、D三项不能反映实质问题。答案:A

16、解析:本题通过材料引入,旨在考查对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的了解和认识。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秦朝设郡县制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答案:(1)皇帝制度体现了皇帝的独尊、皇位的世袭和皇权的至高无上。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三个最高官职,诸卿分掌政府的各个具体职能部门。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教案1 篇4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

(一)捕捉情感

[复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训练和提高学生捕捉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解题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遵循师为导体和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对“解题技巧”“点拨”和学生的“学、练”两个环节,精选典型题目,让学生在情感方面对诗词进行有效赏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

2、帮助学生克服对古诗词鉴赏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应试的信心。

[复习重难点]

训练和提高学生捕捉诗人感情的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导入复习

二、分析考题特点

1.出示泸州市近5年中考古诗词赏析试题(表格略)

近几年来,有关古诗的考查已经成为各地市中考热点,所占分值也呈增加趋势。今年我市古诗鉴赏试题就由原来的6分增加到8分,这可见其被关注的程度。因此,了解常见题型和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有助于我们在中考中取胜。

2.学生根据表格归纳考题特点:

A.选材多为短小精悍、写景类的诗。

B.题型为简答题。

C.考题类型(1)把握意象(2)描绘画面(3)理解意境(4)品味语言(5)分析技巧(6)体会感情。

三、学会解题技巧

(一、生说出自己捕捉诗人情感的方法

(二)师结合中考试题讲解解题技巧

1、关注题目,明确内容

①师: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其题眼为“登”,由此可推知本诗当是写登高怀远、怀古伤今之情。诗题形式上的标志词: 思、别、送、行、咏、登、寄、赠、遇、访、题„ „

2.明确类别,体味情感

①.师出示相关题材,生说出常见的表达情感,并举例。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共5页第1页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②.学生现场练兵

(1).(2009浙江湖州)春日(宋)晃冲之

(2).(2006四川泸州)田园乐(唐)王维

(3).(2009山东济宁)[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3、关注作者,了解风格

师引导分析(知人:了解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风格等)

陶渊明:恬淡平和

王维:诗中有画

杜甫:沉郁顿挫

李清照:婉约含蓄

4、关注注释,了解背景

师(论世: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诗后注释往往有所交代。)

(举例)2010年潍坊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我自只如常人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写于诗人早年离开家乡分宁去外地做官之时。

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师提示:这种离愁别绪除了通过注释了解外,还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根据生的回答“愁”字导入下

一环节)

5、品味词句,体会感情

(1)、诗歌中的关键词或诗眼

①师:所谓“诗眼”,是指一首或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

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语,它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诗眼是“孤”寄托自己孤傲不羁的情感,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与愤

恨;又如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

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②生从课内诗中找诗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断肠

李清照《武陵春》——愁

③学生现场练兵

(2008年泸州)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共5页第2页

(2)、关键句或主旨句

①师:诗歌的主旨句即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句子,这类句子

一般出现在诗词结尾,在诗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主旨句,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中心内容。

②生列举课内诗歌中关键句

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③学生现场练兵

2009德州市

春日偶成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师由1问导入下一环节)

6.熟知意象,感受意境

(1)师强调答题技巧: 抓准意象;调动联想和想象,形成画面;感受其意境,体会情感。

(2)生现场练兵

2010年四川泸州春光好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3)师教给学生一些特殊意象,生说出意义并举例。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落花、流水—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孤雁—孤独、思乡

(师生共同总结捕捉诗词情感的方法。)

四、真题零距离

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诗歌赏析,要求说出自己所用的方法。

2010年浙江金华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欧阳修

共5页第3页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

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五、答题步骤

1、精读诗作(这是基础)

2、知人论世(这是关键)

3、审题寻点(这是核心)

4、组织答案(这是重点)

特别强调:①答题语言简准确、规范、简洁

②常见表达情感的术语: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沉痛、哀伤、烦闷、惜别、依恋、思乡、愉快、欢快、激动、赞美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时光流逝的感慨、青春流失的感慨、寄情山水、惜春悲

秋等。

六、结束语

《正方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1稿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整理复习。【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复习的。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型面积和周长的相关知识,学会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方法,形成知识网络。【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学生能牢固掌握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及进率,能熟练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过程中,经历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会简单的整理知识的方法,进一步体会这两种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概括分析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经历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知识灵活解决问题,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和周长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体会方法整理的必要性。【课前准备】

学生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相关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整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

1、谈话:同学们为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老师所在的学校举行了庆六一书画作品展(播放课件,学生赏析)想不想欣赏一下?感觉怎样?

2、体会周长和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老师把其中的一幅画带到教室同学们看,装裱这样的一幅画要用去多长的木条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什么知识?同意吗?

提问:装裱时给这幅画装上了同样大小的玻璃,用掉了多大的玻璃呢?会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什么知识?

3、揭示课题:

谈话:看来要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就要用到周长和面积的知识,(板书:周长 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进行整理复习。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素材的选取都源于现实生活,让学生体会周长和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提升学生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素养,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一)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分类整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老师提几个小小要求:

1、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把原来整理的知识继续补充,2、把你认为圈一圈、画一画,最后选出你们小组最优秀的一份进行全班交流。各小组交流

(二)交流展示,引导构建。

1、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前交流。

预设1:文字整理

刚才这个同学用文字记录了知识点,像这种整理方法你能给他起个名字吗?叫什么?起的好不好? 预设2:树形图 这个同学整理的方法和前面一个同学的方法一样吗?这种方法像小树分出树杈一样像这种整理方法叫做树形图。还有不同的整理方法吗?

预设3:表格

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整理的?

谈话:刚才同学们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来整理周长和面积的知识同学们仔细比较这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2、引导学生用列表法梳理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

谈话:既然同学们都喜欢这种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用列表法进行整理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1)梳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①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大表格,今天我们主要整理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两部分的知识?(周长,面积)

②接着考虑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整理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说哪点哪)

预设:什么叫长方形(哦这是从意义上来整理的?)③谈话:下面我们先来看意义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点一周的长)什么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点图形面的大小)

④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谁能上来描出长方形的周长谁能描出正方形的面积? 指的对吗?周长指。。面积指。。。看来同学们对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掌握的不错 到上面来指一指

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掌握的不错(2)梳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计算方法

①谁还记得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下面那两个条件?(长和宽)怎样求周长?(出长方形)怎样求面积?(点)②那么谁还记得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边长)怎样求周长(点正方形)怎样求面积(点)

③小结:看来计算方法也掌握了,那么刚才这幅画木条有多长?需要多大的玻璃你能帮老师算一下吗? 谁来算? 预设:不知道条件

老师告诉你边长是4分米谁来算木条的长度?这实际上求出了正方形的什么? 需要多大玻璃呢? 这又是求出正方形的什么?

现在老师有一个发现:边长是四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你认为这个发现怎么样?为什么?(3)下面我们来看计量单位

①周长要用到什么单位?(长度单位?你都学过那些长度单位?点(出示)我们先来看前面几个常用的长度单位进率是多少? 米和千米还是吗?

小结:看来除了米和千米的进率是1000,其余每两个相邻单位的进率是10 ②再来看面积

面积单位有哪些呢?谁能按顺序把你学过的面积单位说一说 我们先来看着几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习了这么多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在实际生活中你们会合理使用吗?出示小法官

结:看来同学们都会选择合适的单位,现在同学们看,刚才我们用列表法将零乱、无序的知识整理的更清晰,便于我们比较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后同学们复习其他知识也可以用列表法。【设计意图整理与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应该加深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复习的过程,学会复习的方法,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串,促进学生的后续发展。在梳理单位环节加上一个小练习,进一步巩固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一)基本练习

(二)综合练习

从长18厘米,宽1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你能算一算剩下纸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全班交流

(三)拓展练习

美术小组的同学用2根同样长的彩条对大小都是36平方分米的画进行装饰,结果第一幅画用彩条正好围了一圈,另一幅画却不够围一圈。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组合作解答 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长和宽差距越大周长越长。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不仅是知识面的结合,更是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特意选择了生活中有针对性,典型性,开放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是学生通过综合应用进一步巩固认知结构,并做到面向全体,整体提高。】

四、课堂总结

《正方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1稿 篇6

专题一

关注十八届四中全会 推进依法治国体系建设

命题点一:十八届四中全会概述 热点聚焦

材料一

会议胜利召开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考点链接:①依法治国

②公平正义 材料一

相关设问

1.针对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请你谈谈如何理解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2.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重大问题?

(1)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执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4)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维护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分歧,更好地维护民众的正当权利,使得法治理念在全社会得到广泛普及,为打造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命题点二:聚焦依法治国·科学立法 热点聚焦

材料一

科学立法

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材料二

宪法60年在中国民众生活中日益“激活”

中国宪法历经四部,用60年时间逐渐融化2000多年封建制度冰封的“人治”传统观念。从闻名全省甚至全国的农民宋新元以民告官,维护家乡环境不受污染,到汶川地震失去家园的罗开华因假笋种走上依法维权的道路等,宪法在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日益“激活”。

考点链接: ①公平正义②依法治国③公民的政治权利④宪法 材料一、二

相关设问

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除了要建设完善的法治体系外,还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1)执法机关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2)政府要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3)公民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10.全会为什么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最高的行为准则。(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3)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1.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为什么必须坚持立法先行?

有法可依,即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14.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过程中,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这是保障公民什么权的表现?有何意义?(1)监督权(批评建议权)。

(2)有利于有效行使作为国家主人的权利,尽到对国家的责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法治政府和法制中国等。

材料三

民意、民智、民主——科学立法的地方实践

刚刚走过的9月,中国人大制度历经60载,一个甲子的沧桑,成效斐然,特别是在立法方面。为了立“良法”,行“善治”,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积极探索,突破“闭门造车”樊篱,全面倾听民意,充分吸纳民智,力促民主立法,确保立出的法管用好用。

考点链接: ①公平正义②依法治国③公民的政治权利④监督权 材料三

相关设问:

15.全面倾听民意,充分吸纳民智,力促民主立法,确保立出的法管用好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2)有利于体现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充分体现的这一本质要求,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命题点三:聚焦依法治国·严格执法 热点聚焦

材料一

严格执法

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考点链接:①依法行政②反腐倡廉③生命健康权④保护隐私权⑤正确行使权利⑥公平正义 材料一

相关设问

16.全会为什么注重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1)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2)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17.在日常生活中,为做到依法行政应该如何做?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18.在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过程中,要把公众参与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那么公民在参与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利,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2)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专题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热点命题解读

命题点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热点聚焦

材料一:第十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

2014年10月18日,第十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在郑州召开,论坛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与会专家围绕“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强大动力。

相关链接:习近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刘云山: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积极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材料二: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工程计划出版系列图书60册

2014年7月23日,“中国梦”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复合出版工程项目启动,计划五年内出版系列图书60册,预计全球总发行量不低于1亿册。工程采取卡通读物、动漫影视等形式,旨在提升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科技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关链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很多上海中小学开学第一课的主题词;刘奇葆:用文化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点链接: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中国梦

③思想道德建设

④精神文明建设

材料一

相关设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⑴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⑵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为了让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青少年可以参加哪些社会实践活动?

学雷锋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社会调查、发明创造、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心助学手拉手、为灾区募捐。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有什么关系?

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⑵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⑶ 中国梦从理想变成现实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步步落地生根的过程。⑷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体现、相互促进。

材料二

相关设问

4.为什么要重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⑴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

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对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⑷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5.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复合工程项目的启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⑴ 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⑵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⑶ 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⑷ 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⑸ 有利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6.请你为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⑴ 国家:①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立法保护;②注重表彰宣传模范先进人物。

⑵ 社会:①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②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

⑶ 家庭:家长要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方法、正确的行动教育引导孩子。

⑷ 学校:①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注重教书育人;②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的先锋带头作用。

7.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应该怎样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⑴ 努力学习,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关爱集体,诚信做人。

⑵ 孝敬父母、关爱长辈,自觉承担家务劳动。

⑶ 树立规则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秩序。

⑷ 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⑸ 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8.我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⑴ 开展“全国道德模范”“最美教师” 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并大力宣传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

⑵ 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⑶ 运用报刊、网络等多种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⑷ 利用重大纪念日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合设问

9.当前社会上存在哪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现象?有哪些危害?

⑴ 现象:“遇到老人倒地不扶”、网络欺诈、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违法不究”等等。

⑵ 危害:①败坏了社会风气;②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③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⑤不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0.青少年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⑴ 记住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于心,铭刻大脑;

⑵ 心有榜样:崇德向善,自觉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

⑶ 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尊老爱幼,热心公益,关爱社会;

⑷ 接受帮助: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父母、老师、同学的帮助,知错就改。

命题点四:积极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热点聚焦

材料一:中国广告法修订草案:明星代言虚假宣传要担责

2014年8月25日,中国广告法修订草案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草案增加了广告荐证者的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这意味着明星在代言时将有更多规范,不得为未使用过的商品和服务作证明。

材料二:我国首届高等院校信用学科建设研讨会召开

2014年10月18日,首届高等院校信用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这是目前中国首次有关信用学科建设和信用人才培养的专门会议,也是贯彻国务院今年公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开展信用学科建设、促进信用人才培养的务实之举。

相关链接: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

材料三:7月1日零时起对“老赖”实施 惩戒措施

自2014年7月1日零时起,凡被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老赖”,将无法购买机票乘机。据统计,仅7月3日当天,民航售票系统就拦截400多名“老赖”购票,拦截次数4481次。

相关链接:中国互联网协会倡议:打造诚信网络,建设信用中国

考点链接:①诚实守信

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行为与后果

材料一

相关设问

28.为什么明星代言虚假宣传要担责?

⑴ 明星代言要遵循诚信原则。①因为诚信无价,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②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诚实使人放心,守信能赢得他人信任;③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⑵ 行为与后果之间是有联系的,虚假代言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而且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所以,虚假代言的明星,需要承担虚假代言所造成的后果,严重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材料二

相关设问

29.我国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有哪些?

⑴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⑵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影响了社会公正,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妨碍社会文明进步。

⑶ 加强诚信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30.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⑴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⑵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⑶ 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31.请你谈谈我国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因

⑴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⑵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影响了社会公正,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更加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妨碍社会文明进步。

⑶ 加强诚信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32.请你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诚信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⑴ 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处各类不诚信行为,建立完善的诚信惩戒机制。

⑵ 社会:大力开展诚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⑶ 学校: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诚信的重要性。

⑷ 家庭:以身作则,做子女的诚信榜样。

⑸ 青少年:恪守诚信美德,不说假话,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等。

33.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来?

⑴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⑵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严格自律,讲信用、重承诺;

⑶ 考试不作弊,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

⑷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能见利忘义等。

材料三

相关设问

34.对“老赖”实施惩戒措施说明了什么?

⑴ 不讲诚信会失信于人,会产生信任危机,使个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⑵ 不讲诚信的行为会影响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⑶ 会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形象,甚至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阻碍经济的发展。35.我国对“老赖”实施惩戒措施有何重要意义?

⑴ 有利于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⑵ 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诚信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责任意识。

⑶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⑷ 不利于青少年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等。

命题点五:建设美丽中国

热点聚焦

材料一:世界环境日

2014年6月5日是第4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

材料二: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

2014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峰会开幕式上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致力于在2015年达成一项新的气候协议。根本出路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推动能源变革,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率利用。

材料三:环保部发布公民行为准则动员公民举报污染行为

2014年8月13日,环境保护部对外发布了《“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动员公民发现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拨打12369热线电话进行举报。

相关链接:新“环保法”规定包庇环境违法责任人或被开除;国务院:建立环境管理和监测信息公开制度;文明建设保护先行:专家献计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考点链接: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②依法治国

③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建议、监督权

材料一

相关设问

45.“最严环保法”出台的原因?

⑴ 我国环境形势仍相当严峻,最严环保法有助于遏制环境污染的趋势。

⑵ 环境污染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加大打击力度,符合法律的要求,体现了法律的本质。

⑶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最严环保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49.建设美丽中国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做?

⑴ 行政手段: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⑵ 法律手段:实施依法治国,加强环境立法执法,依法保护环境。

⑶ 科技手段: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

⑷ 宣传手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专题六

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热点命题解读

命题点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热点聚焦

材料一:卫计委:力争2015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

2014年8月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今年5月底,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已覆盖全国50%以上的县(市、区)。在试点基础上,我国将加快推进大病保险工作,完善大病保险政策措施,力争2015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工作。

材料三:我国建立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相关链接:《201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发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先住院后付费”试点医院零逃欠。

考点链接: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②公平正义

③共同富裕

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⑤生命健康权 材料一

相关设问

1.在加快推进大病保险工作,完善大病保险政策措施进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 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⑵ 符合人民群众的意志,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⑶ 处理好改革、发展、和谐之间的关系;

⑷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力争2015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走向全民社保新时代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的哪些观点?

⑴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⑵ 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⑶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⑷ 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⑸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

3.走向全民社保新时代、力争2015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等措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⑴ 是走向全民社保的新起点,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利于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努力实现人人依法公平享有社会保障。

⑵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相关社会矛盾,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⑶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⑷ 有利于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材料三

相关设问

6.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⑴ 有利于消除城乡发展界限,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

⑵ 有利于解决因户口问题带来的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改善民生;

⑶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⑷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综合设问

7.我国目前在社会保障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⑴ 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比较窄;

⑵ 经济基础薄弱,社保资金短缺,且缺乏科学管理;

⑶ 社会保障立法滞后;

⑷ 人们的社会保障意识淡薄;

⑸ 社会贫富差距较大。

8.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⑴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⑵ 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需要;

⑶ 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⑷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9.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广阔的社保资金筹资渠道;

⑵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让人人共享发展成果;

⑶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低收入者实行优惠政策;

⑷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正方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1稿 篇7

1.[2017·湖南省长沙市一中月考四]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A.对于这个方案,我有充足的论证,引用了很多案例,他说我调查不够,我不以为然,....因为,具有前瞻性的方案,是创意,还没有实施,去哪里调查?

B.闹得纷纷扬扬的“安大线”和“安纳线”石油管道铺设之争终于尘埃落定,2004年....最后一天俄政府决定修建“泰纳线”。

C.“吹彻芦笙岁又终,鼓楼围坐话丰年。”鼓楼是侗族村寨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形似....宝塔,是侗族人休息和娱乐的地方。

D.在大量的犯罪证据面前,犯罪分子抱残守缺、丑态百出,最终不得不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E.笼罩在华北的大范围重度雾霾刚走,预测新一轮雾霾又将来袭。关于雾霾是怎么来的,有关方面和专家竟莫衷一是。缺乏权威科学的说法,加重了公众的疑虑。....答案:BD 解析:A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正确。用在此处,符合文意。B项,“纷纷扬扬”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用在此处不合文意,应改为“沸沸扬扬”。C项,“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用在此处,符合文意。D项,“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用在此处不合文意。E项,“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用在此处,符合文意。

2.[2017·河北省辛集中学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两项是()A.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虽然不断加大力度治理交通拥堵,但大多屡试不爽,拥堵....依旧,重要原因是没有真正提高人们的交通意识。

B.有人误将贵阳目前的经济总量与一线城市同日而语,是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贵阳....奇迹般地创造出五个“中国第一”,大有弯道超越的势头。

C.在书名上大做文章是伪劣辞书编写者的惯用招数,如在《现代汉语词典》等精品辞书前加上“新编”“新世纪”等,以此来鱼目混珠。....D.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出所扮演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得先学会“无动于衷”,才能惟妙惟肖,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E.岁末钱荒,互联网巨头们却趁火打劫,于12月下旬相继推出新的理财产品,分食流动性资金,这对于原本资金紧张的银行间市场简直是釜底抽薪。....答案:CD 解析:A项,“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项,“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式),用在此处不恰当。C项,“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使用正确。D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使用正确。E项,“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用在此处不恰当。3.[2017·湖南省师大附中月考三]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两项是()A.柴静十多年来一直住在原来租的房子里。这一爆料在微博上得到了大量转发,网友们纷纷表达对柴静的溢美之词。....B.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G20峰会上发表不刊之论,称目前的中国存在生产重复严重、....设备库存过剩、地域发展极不平衡等问题。

C.身为人民公仆的张二江,鲜廉寡耻,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国家财物达两个亿,情节之恶劣可以说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D.《白鹿原》继在话剧舞台上演之后,又被改编成舞剧。小说原作者陈忠实称,用舞蹈形式来演绎这部作品,是他始料不及的事情。....E.中国式放生已经将人们误导入一个形式的过程,这种乱象已经越演越烈了,基本上可以说,放生行为与放生者谋求的善,是分道扬镳的。....答案:CD 解析:A项,“溢美之词”指过度的赞美。含贬义,不合语境。B项,“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或不可更改的言论,不合语境。C项,“登峰造极”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达到高深的境地。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使用正确。D项,“始料不及”指事态的变化发展是起初意想不到的、没料到的。使用正确。E项,“分道扬镳”指分路而行。比喻志趣、目标不同,各走各的。此处应为“南辕北辙”。

4.[2017·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一中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②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描述了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正逢满山的山丹丹花开的美丽情景,歌曲旋律优美,而演唱者阿宝的嗓音穿云裂石,更让听者印象深刻。....③北京城的历史遗迹虽然非常丰富,然而几度沧桑,实物留存不过是雪泥鸿爪而已。....④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⑤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渡过难关。

⑥当前,伊朗正面临以色列、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制裁和军事上的威胁,但伊朗政府并不认为局势已经不绝如缕。....A.①③④ C.②③⑥

B.①⑤⑥ D.②④⑤

答案:C 解析:①“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使用不当。②“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使用正确。③“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使用正确。④“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本句望文生义,错解为“危险的语言和行为”。⑤“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使用不当。⑥“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使用正确。5.[2017·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月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当前,全国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该说,经历过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毅然去创业,无可非议。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②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③从社会发展来看,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所以大家要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④如果大型国有文化企业是我国文化产业中的主动脉,那么小微文化企业就是我国文化产业中不可一视同仁的毛细血管。....⑤科隆新年夜发生的耸人听闻的群体犯罪事件,再度引发德国民众对外来难民的恐慌情....绪,科隆市长的发言人说,政府决不容许“无人区”的出现。

⑥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A.①②④ C.②⑤⑥

B.①③⑥ 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①“无可非议”表示言行合乎情理。这里使用正确。②“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使用错误。③“息息相关”呼吸相互关联。使用正确。④“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应为“等量齐观”。⑤“耸人听闻”指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此处应为“骇人听闻”。⑥“光怪陆离”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使用正确。

6.[2017·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在对待叙利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互相倚重的一面。

②奥巴马此次企图以贸易保护来维护美国本土企业的利益,却走上了一条极端的道路,从长远来看无异于釜底抽薪。....③同样都是携款外逃,有人花钱买岛,有人却落拓不羁。今年4月,中央纪委网站登载....了外逃腐败分子忏悔录,以作警示。

④理想中是“铿锵玫瑰”,现实里是无人关心的“野草花”,女子三大球缺关注,收入与男子判若云泥。这已不是一两天的问题了。....⑤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悠远的意境。

⑥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市,以其独特的城市个性、品位和文化内涵,为世人展 现出了卓尔不群的风格与魅力。....A.①③⑥ C.②③⑤

B.①④⑤ D.②④⑥

答案:B 解析:①“顺风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使用正确。②“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用错误。③“落拓不羁”形容行为放浪,不受拘束,性情豪放,行为散漫。此处应为“穷困潦倒”。④“判若云泥”形容差别大。使用正确。⑤“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使用正确。⑥“卓尔不群”属于误用对象,该成语形容人的才华卓越。

7.[2017·湖南省衡阳市月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在那样的时代中,有的人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却很少有人像瞿秋白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直面自己。

②在座谈会上,抗洪救灾英模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水库除险加....固、河流治理、城市供排水、道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③只要上下一致,勠力同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人民必定能够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

④看着景区里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什么总有一些人对“禁止烧烤”的警示牌习以为常? ....⑤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让世人再次想起8年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授命,同舟共济,把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大学演讲时说,中哈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

A.①②⑤ C.②④⑤

B.①③⑥ D.③④⑥

答案:B 解析:①“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使用正确。②“广开言路”形容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用错对象。③“勠力同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使用正确。④“习以为常”指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觉得很平常。此处使用错误,可改为“熟视无睹”。⑤“临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此处使用错误,应改为“临危受命”。“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⑥“唇齿相依”像嘴唇和牙齿一样互相依存,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使用正确。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有位国外学者曾提出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这个社会给我们更多的是物质财富,可是....在精神上我们却很难获得足够的自由。

②美国近来在南海加大了所谓的“自由巡航”力度,但是IS的恐怖威胁远未解除,叙利亚局势又错综复杂,使得美国左支右绌。.... ③在法兰西大球场入口,工作人员目不交睫地盯着安检显示仪,认真检查着进来的每一....名球迷和记者,包括采访器材。

④为了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该学校把上课铃声换成了小提琴协奏曲,同学们都说铃声像晨钟暮鼓,让人昏昏欲睡。....⑤学校普及足球运动,众多家庭难以袖手旁观,因为这是涉及每个孩子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同步提高的大事。

⑥她自从入选国家排球队,可谓行不由径,决心要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所以在训练....中能够克服重重困难,严格要求自己。

A.①②⑤ C.②⑤⑥

B.①③④ D.③④⑥

答案:A 解析:①“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使用正确。②“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使用正确。③“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使用错误。④“晨钟暮鼓”佛寺、道观早晚仪式。早上敲钟,晚上打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望文生义。⑤“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使用正确。⑥“行不由径”走路不抄小道,比喻为人正直,行动正大光明。不符合语境。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央巡视组在各地巡视时发现,许多政府部门人浮于事,一些公务员在完成工作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人以为自己很忙。

②2016年两会召开期间,人们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深化改革”“反腐倡....廉”“养老改革”“环境治理”等话题。

③一直不瘟不火的京津冀一体化问题,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随着路线图越来越明....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之间的产业转移也提上日程。

④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仍然要经历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这却是不易之论。....⑤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打破“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式,对待工作既不凑合也不麻痹,恪尽职守,力求做到曲突徙薪。....⑥九寨沟自然山水巧夺天工,那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令人流连忘返。

A.①②④ C.①④⑤

B.①③⑤ D.④⑤⑥

答案:C 解析:①“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使用正确。②“津津乐道”饶有兴味地谈论。与“谈论”重复,且其后常不加宾语,常作“对„„津津乐道”。③“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乏味,也不过火。使用错误。④“不易之论” 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使用正确。⑤“曲突徙薪”把烟囱改造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清除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防患于未然。使用正确。⑥“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不能指天然形成的事物)。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要知道生之可贵,但不可苟且偷安。要知道死不足惧,但不轻易言死。....②他知道自己患的是不可救药的癌症,但他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鞠躬尽瘁....为人民办事。

③对于这样的意见,也要加以分析,不可以生吞活剥地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④老年人活动中心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羽毛球、收音机、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⑤如果不未雨绸缪,将来就要被动,就难以保证明年地方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今年看明年”,及早准备。

⑥摆好后,他照例是横瞅瞅,竖看看,里磕磕,外扳扳,直到那砖横平竖直了,他自己也觉得称心如意了,这才摸起另一块。....A.①②④ C.②⑤⑥

B.①③⑤ D.③④⑥

答案:C 解析:①“苟且偷安”是贪图安宁,不求上进的意思,与语境不合。可改为“苟且偷生”。②“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③“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可改为“囫囵吞枣”。④“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无所不有。一般不在前边列出具体事物。可改为“应有尽有”。⑤“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使用正确。⑥“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使用正确。

11.[2017·四川省资阳市一诊]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恒大集团工会举办首届职工书画展,公司职工舞文弄墨,共度国庆佳节。....②薛刚和李明明认识也有十八年了,但除了见面点点头,寒暄几句,就没有别的,他们之间至今还是白头如新。....③在那流金砾石的岁月里,许多科学家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惜舍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搞国防建设。

④作家刘慈欣创作的长篇小说《三体》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科幻佳作,获得第73届“雨....果小说奖”当之无愧。

⑤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成功评选了十大流行语,“新常态”“高大上”“萌萌哒”等词语脱颖而出。....⑥王维在诗歌中常常把宗教体验转化为一种审美体验,从而创造出出神入化而又饱含禅.... 宗神韵的千古佳句。

A.①③⑤ C.②③⑥

B.①④⑤ D.②④⑥

答案:D 解析:①“舞文弄墨”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含贬义。本句形容职工各展才华,不合语境。②“白头如新”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本句形容两个人关系没有进展,使用正确。③“流金砾石”能使金子和石头融化,形容天气极热。本句形容战争岁月,属于望文生义。④“脍炙人口”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常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本句形容长篇小说《三体》受人喜爱,使用正确。⑤“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本句形容“新常态”等词语成为热词,用错对象。⑥“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本句形容王维的诗歌,使用正确。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①关乎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必须通过党委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如果个别领导干部好为..人师,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②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③家具市场产品鱼目混珠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网购平台上售卖仿冒名品家具的卖家也....越来越多,有关部门有必要展开一轮彻查严打的行动了。

④在《虞美人》这首词中,南唐后主李煜的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常流不断,无穷无尽。

⑤经过衡中三年的努力学习,理科成绩优秀、喜欢航天专业的李楠考上了北航,文科成绩过人的孙博到人大读了新闻系,这也算各得其所了。....⑥搞学术研究若方向不明确,时而东时而西,就会歧路亡羊,很难取得成果。....A.①②⑥ C.②④⑤

B.①③④ D.③⑤⑥

答案:D 解析:①“好为人师”指不谦虚,不知求教而喜欢以教导者自居。使用错误。②“求田问舍”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价。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多含贬义。使用错误。③“鱼目混珠”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使用正确。④“汪洋恣肆”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用错对象。⑤“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使用正确。⑥“歧路亡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使用正确。

13.[2017·江西省吉安三中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他常常不管青红皂白,不满意下属做的事时总是先批评完再说,他觉得批评下属是理. 所当然的事。...②虽然你家钟鸣鼎食,但你更应该努力,做出一点成绩来,而不是这样吃喝玩乐到死。....③今天我们虽然萍水相逢,但好歹也认识十几年了,既然能在这偏远之地再见面,就一....起聚聚。

④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

⑤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您二位....的。

⑥他们俩常一起出入,偷东西、打架,周围的人都觉得他们就是高山流水,真令人讨厌。....A.①②④ C.②③⑥

B.①④⑤ 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①“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使用正确。②“钟鸣鼎食”作定语,常与“之家”连用。使用不当。③“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用在此处自相矛盾。④“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鲋鱼(鲫鱼)(见于《庄子·外物》)。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使用正确。⑤“结草衔环”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后世用来代指报恩。使用正确。⑥“高山流水”褒义,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使用对象不当。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美联储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邻为壑,冲击了他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剧了....全球范围的货币战和贸易战。

②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认为,人应该“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做到外圆内方,才能既受....尊重,又能有很多朋友。

③青年教师有的讲课水平高,有的科研能力强,半斤八两,高校应该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中发挥作用。

④丁俊晖打球沉着稳健,善于思考,控球细腻,竞技状态与日俱增,在世界台联官网公....布的新一期世界排名榜上位居第一。

⑤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进程,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⑥受南方持续强降雨影响,福建省泰宁县池潭水电厂附近山体突然分崩离析,引发大型....泥石流灾害,当地政府紧急展开救援。

A.①②⑤ C.②④⑤

B.①③⑥ D.③④⑥

答案:A 解析:①“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使用正确。②“外圆内方”指人外表随 和,内心却很严正。使用正确。③“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一般为贬义词。④“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与“竞技状态”不搭配。⑤“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使用正确。⑥“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15.[2017·湖北省巴东一中月考三]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张海迪在两会上指出,《慈善法》审议通过后,既能让人们认识到捐赠的意义,又能使全国上下出现激浊扬清的清明景象。....②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思维与潮流,这一代人过惯了太平盛世的舒适日子,要求他们效法先民焚膏继晷、废寝忘食的干劲,既苛求,也不切实际。....③对张伯苓这样一个政治上有些糊涂又有些声望的人,周恩来并没有把我们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认识强加于他,让他接受,而是逐渐地循循善诱,启发自觉。....④“女当家”在选房一事上大都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即便销售顾问再如何地巧舌如...簧,她们仍会坚守自己的选房法则。.⑤晋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习以为常,有了寒食一节。....⑥在这个城市疏离大自然、对农作物极其陌生的年代,重过谷日节,感受农业的重要、粮食的意义,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当代人来说,特别是对孩子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A.①②④ C.②④⑥

B.①③⑤ D.③⑤⑥

上一篇:学会关爱小学作文400字下一篇:花桥中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