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第一课时设计)(共12篇)
掌声(第一课时设计) 篇1
掌声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老师第一次给你们上课,听说你们班很喜欢背古诗,是吗?谁站起 来背给大家听?指生背。师:背得很流利!还有谁来?(指生)师:把掌声送给他!同学们一起背一首古诗怎么样?(生背)师:老师也把掌声送给你们。
2、师:这堂课,就让我们在掌声中开始新的课文学习吧!出示课题,一起来读题目!(齐读)师:热烈地读读!(再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响亮!很动听!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大声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师:同学们读得很专心。老师考考你们词语读得怎么样?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三排):a、麻痹症、落(lào)下、残疾
b、姿势、情况、镇定
c、情绪、讲述、鼓励
(1)自由读一遍。
(2)师:谁来读第一排?指生。师评:你把这个词(点击“落下”)读得特别标准,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指生说。
师:还有谁会读?指一列火车读“落下”。再齐读。
(3)指生读第二排。师:“势、镇”都是翘舌音,女生读,男生读。
(4)谁来当第三排的小老师?指生领读。师:“情绪”的近义词是什么?
(5)去掉拼音开双列火车读。
(6)齐读全部词语。
3、师:读了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1)先自己练习轻声讲。
(2)指生讲。师评:你把开头讲得很好。那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呢?谁来补充?
(3)再指生讲。师评:你把开头、经过、结果讲得很完整又简洁,真了不起。把掌声送给他!
三、学习课文1-2段,感受英子的自卑、忧郁
1、师:刚才讲到英子因为掌声的鼓励,变得乐观开朗了。掌声对于她是这么重要。而原来的英子又是一个怎样的姑娘呢?让我们默读课文1-2段,找出写英子表现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2、师:哪些语句写英子的表现?
指生汇报1: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指生汇报2: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指生汇报3: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指生汇报4: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3、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1:英子很忧郁。
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生:默默。
掌声(第一课时设计) 篇2
1.会认8个生字, 会写6个生字, 理解、积累好词佳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感悟、品味、运用语言的过程中, 学习“同种意思不同表达”的习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品词悟句, 感情朗读, 学习“同一个意思不同说法”的表达方式。
教学预设
课前谈话:
猜一猜:花的头衔。
牡丹:这位雍容华贵, 气派十足, 有歌赞曰:啊!牡丹, 百花丛中最鲜艳。
月季:这位妩媚动人, 与牡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芍药:这位为花的王国日理万机。
杜鹃:这位娇艳欲滴, 清新宜人, 她是?
荷花:这位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在水中亭亭玉立, 婀娜多姿。
兰花:这位落落大方, 彬彬有礼, 如谦谦君子。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激趣导入。
1. 揭题:板书:花钟。
2. 质疑:读了课题, 你的脑海里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二、初读课文, 认识花钟。
1. 自由读文, 读准字音, 努力读通课文。想一想:文中介绍的花钟到底是怎么样的?
2. 交流反馈。
(1) 生字词教学 (强调书写:醒、修、播) ; (2) 交流:花钟到底是怎么样的?
3. 学习最后一段。
(1) 指名读; (2) 了解词语:“大致”, 为后面的词语“左右”教学做铺垫; (3) 指导朗读:长句子; (4) 这位植物学家做得怎么样?让我们来夸夸这位植物学家吧!
三、细读探究, 品味语言。
师:这花钟上没有数字, 也没有指针, 那么看花钟, 怎么知道时间呢?
(要看懂花钟, 一定得知道什么花是几点钟开。)
1. 自由读, 找一找这一段介绍了哪些花, 用“~~~”把花的名字划下来。
2. 交流:花名 (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3. 引读。
4. 改写句子, 体会写法。
老师把文章改了一下, 出示:牵牛花开花了, 蔷薇开花了, 睡莲开花了, 午时花开花了, 万寿菊开花了, 烟草花开花了, 月光花开花了, 夜来香开花了, 昙花开花了。
师:和课文相比较, 谁写的好?你能找到生动的语言改一改吗? (根据学生改的, 随机学习句子)
A牵牛花: (1) 指名读。 (2) 你发现了吗?作者怎么写小喇叭的开放。 (拟人手法) (3) 朗读指导: (抓住关键词:吹起) 。
B蔷薇: (1) 读读句子。 (2) 你发现什么了? (同样写花儿开放, 用得词语不一样) (3) 指导朗读 (抓住关键词:绽开) 。
D昙花: (1) 昙花的开放为什么会含笑一现呢? (2) 引读, 齐读。
5. 小结写法:同样是写鲜花的开放, 方法却不一样。
6. 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品读花时, 体会写法。
1. 齐读: (时间词语)
2. 从这些时间词语中, 你发现了什么?
(1) 从早到晚有顺序的写, 从凌晨的四点一直写到晚上九点。引读:这些花是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 (2) “左右”用得好。为什么要用上“左右”这个词呢?文中有一个“左右”的近义词是什么?联系“大致”体会文章表达的准确性。 (3) 时间词的位置不一样。 (有的放前面, 有的放中间) 为什么最后三种花的开花时间要放在句子的中间来写? (4) 总结:第一段写作特点——同种意思, 不同表达 (词语, 句序) ;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
五、学以致用, 写话迁移。
1. 补充:
(蒲公英茉莉荷花芍药花)
2. 练笔:
学着作者的写法, 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种花, 写一写什么时候什么花是怎么开的。 (如果你能够用上一些好的词语, 写出花开的姿态, 颜色, 或者香味, 那你就更棒了。)
3. 交流:
(指名读、同桌说)
六、欣赏花钟, 积累词语。
1. 幻灯出示, 学生读文。
2. 出示词语盘点, 齐读。
七、课堂小结、引入下节
同学们,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设计理念
《掌声》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的小英,在一次偶然的演讲课上,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无奈地走上讲台并讲述了自己童年的故事。令小英意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就因为这掌声,从此改变了小英面对人生的态度,由内向、自卑变成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纵观全文,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这个生动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善良、关心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读来十分感人。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掌声》一文是一篇很好的教育题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鼓励,要主动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掌声》一文的大体内容,课文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小英的神态与动作,下面,谁来说一说这些神态与动作?(如:“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慢慢地站了起来”、“小英的眼圈儿红了”、“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等)通过这些句子的叙述,进一步深入课文理解小英感情的变化。
二、细读课文,体验小英感情的变化,感悟“掌声”的内涵
1.让学生自读第1~4自然段,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当老师请小英上讲台时,猜想此时小英的心情怎样?她又是怎样做的?
(2)小英走上讲台时,同学们为什么热烈鼓掌?这时小英心里又会怎样想?
(3)在小英演讲完后,同学们的掌声表示什么?此时心里又会产生哪些想法?
2.师生共同探讨。(要求:精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第(1)个小问题,可以这样理解:文中写道,“轮到小英演讲时她立刻把头低了下去”,从这里不难看出,小英既紧张又害怕,另外,她平时“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说明她很少发言,现在要站在讲台上,所以很紧张,更担心、更害怕的是怕新来的老师及同学们看到她走路的样子,而现在全班同学都把目光投向了她,不知道同学们会怎样看待她,心里难受的滋味表现在“她眼含泪水,眼圈都红了”,另外,在文中这样写道:“但小英犹豫一下后,还是慢吞吞地,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从这里看出小英还是很有勇气的,还是很自信的。当小英走上讲台刚站定的那一刻,同学们的掌声是对小英勇敢、自信走上讲台的赞扬和鼓励,是同学们自发的掌声,由此可进一步往下深入讨论第(2)个小问题,在同学们的鼓励和赞扬下,小英感到同学们不但没有取笑她,反而给以热烈、持久的掌声,所以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而在小英镇定情绪、讲完童年的故事后,同学们是怎样做的?从而进入第(3)个小问题的思考,此时同学们的掌声是对小英演讲成功的肯定和能战胜自我的那种自信的鼓励,面对这种情境,小英也非常感动,为表示谢意,她深深地向大家鞠了一躬,她看到同学们这样热情地鼓励自己,同时也为自己的演讲成功而感到高兴,所以她微笑着走下了讲台。通过此次成功的体验,小英在未来的生活有了什么样的转变?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精读5~6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5~6自然段
思考:自那次演讲完后,小英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提示:在文中勾画出关键句子加以理解)在此,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体验与感受。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与5~6自然段,对比小英前后的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小英在信中说的话,是掌声使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使她了解了同学、战胜了自我,克服了自卑,开始了新的生活。
小结:总之,“人人都需要掌声”,这里的掌声,不仅仅是“掌声”,还包含有鼓励、帮助、关心、支持,现实中,每一个人都可能遇到困境,会遇到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想想自己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为此,我们应该做到,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要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小英变化的原因,即“掌声改变了她的生活”。(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节教学)
四、拓展延伸
1.通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加深“人人都需要掌声”的理解。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未来自己将怎样面对自己与他人。
掌声(第一课时设计) 篇4
学前准备
1.查找有关小儿麻痹症的资料。(师生)
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词语。
学前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用时:5分钟)
1.同学们平时一定听过掌声吧!在哪儿听过?你给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要鼓掌?别人给你鼓过掌吗?当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平时听到过的掌声,并谈感受。
2.齐读课题。 1.文中是谁获得了掌声?大家为什么要把掌声送给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感悟,识字学词(用时:20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指导学生学习新字新词。“落”和“调”是多音字,“姿”是平舌音,“势”是翘舌音。注意左右结构的字“鼓励”和“姿势”的书写。
2.请同学们看出示的生字:“掌”“班”“腿”“晃”观察它们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这几个字。
3.教师示范书写。 1.学生听课文后交流看法。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用巧记来记忆“姿、势”。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忆“烈、述”等字。
3.学生观察出示的生字,交流写字时注意的地方。
4.学生看老师书写。
5.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落下残疾(luòlào)
姿势(zīzhī)
讲述(shùsù)
3.看拼音,写词语。
zhǎnɡshēnɡrèliè
()
yáohuànɡyǒnɡqì
()()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用时:10分钟)
1.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学了一件什么事?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引导学生通过读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学生再读课文弄清文章大意,并说一说英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自卑、残疾、可怜、孤单……)
2.学生在小组内读文交流,弄清课文是按照“鼓掌前,鼓掌,鼓掌后”的顺序来记叙的.。 4.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是
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再读课文,总结延伸(用时:5分钟)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倾听,评一评,哪儿读的好?
2.想一想:英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
3.引导学生了解小儿麻痹症是怎么回事。 1.学生分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并评议。
2.读资料了解小儿麻痹症。 6.把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掌声》的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篇5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欢迎钱老师来给大家上课吗?怎么表示啊?(学生鼓掌)在学习、生活中,掌声除了表示欢迎,还能表示什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掌声会有更深的感悟。
把课题读好了──齐读课题。
1、还记得这些词语吗?你会读吗?
课件出示:
忧郁 犹豫 渐渐平息
讲述 交谈 经久不息
2、我这还有几个短语呢!谁会读?
出示:
落下了残疾 刚调来的 变了个人似的
(正音:落、调、似的)
3、课文写谁给谁掌声,结果怎么样?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
4、这一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我们的同龄人──(小英)
二、前后对比,感受小英变化
1、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你知道小英曾经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呢?(自卑)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体会小英曾经的心理,齐读。
2、过渡:
多么可怜的小英呀!她对自己已失去了信心,但有一件事却彻底地改变了她,让我们先来看看改变后的小英。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
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3、小英和以前相比有哪些变化呢?(一起交谈、游戏,甚至)
师:真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现在的小英变得怎样了?(活泼、开朗、自信)
4、结尾处有个省略号,想象一下小英还可能有哪些变化。
5、看到小英有这么大的变化,大家的心情怎样?(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读出小英的自信!
6、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想知道答案吗?课文第六自然段会告诉你的。生自读。
7、指名回答。(是掌声让小英有这么大的变化)
再来读读小英的来信,我们还能从中知道些什么?
出示: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
点拨:从哪些地方看出小英已经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你能联系第五自然段说说吗?
永远到底有多远?(一辈子)
小结:掌声在小英生命中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你能读好小英的这封饱含感激之情的来信吗?生练读,指名,齐读。
8、过渡:
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使小英从自卑走向了自信,(点板书),就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2~4自然段,找找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响起的。用~~划出有关描写掌声的句子。
交流:两次(演讲前和演讲后。)
出示两次掌声的句子,读一遍。
2、第一次:骤然间、热烈、持久:
⑴ 在演讲前,同学们为什么要给小英掌声呢?再读2~4自然段,用~~~划出有关描写小英在演讲前表现的句子,读读。
⑵ 交流:
出示: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① 谁来读第一段话?指名。
这是个怎样的小姑娘?(自卑)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齐读。
② 自由读第二段话,想想你读懂了怎样的小英。(自卑) 哪儿感受到的?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
③ 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小英的心里,关注着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支持、鼓励、期待)
⑶ 小英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什么?(师带领鼓掌:热烈、持久)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呢?
师:是啊,小英需要掌声,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⑷ 小英听懂同学们的掌声了吗?(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她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小结:看来小英真是懂得珍惜同学们给她的掌声。
⑸ 谁来读第一次掌声?把你想说的话通过掌声表达出来!
生读第一次掌声。
3、第二次:经久不息:
⑴ 为什么在演讲结束后,同学们又给小英送去了掌声呢?
出示:
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
⑵ 当小英结束了演讲的时候,大家又给了她经久不息的掌声。
经久不息是什么意思?
如果此时我们就在演讲的现场,你想把经久不息的掌声送给小英吗?(师带领鼓掌。)
你又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
板书:
赞美
⑶ 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无数的话语在小英的心头滚动,她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说)
于是小英把这千言万语化作了──
出示:
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4、是掌声给了小英尊重、鼓励、赞美,是同学们的掌声给了小英生活的勇气;当然,小英也非常懂得珍惜这两次掌声。拿起书本,齐读第4小节,把同学们的鼓励、小英的感激之情融汇在这段文字中。
四、引导说话,读背作者感想
1、刚才同学们把两次掌声送给了身处困境的残疾儿童小英,(板书:箭头)使她从自卑逐步走向了自信。学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呀?
2、小朋友们,你们得到过掌声吗?那你们给过别人掌声吗?
3、播放《掌声响起来》,教师深情地读:
出示: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读懂掌声了吗?
这掌声除了表示欢迎,还表示什么呢?(关爱、帮助、支持、鼓励、表扬)
是呀,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困境,当别人需要你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5、老师建议大家课后做好这两件事:
⑴ 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⑵ 给班级里的一位同学或周围的某一个人,写一句鼓励的话或给他(她)一次帮助。
6、同学们今天上课的表现真棒,老师要把掌声送给你们(师鼓掌)。
【板书】
29、掌声
自卑 自信
鼓励
公开课《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去关爱、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9课掌声,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识记了课文生字词,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小老师带读。)
二、品读来信,回顾英子前后的变化。
1.有时,看似平淡无奇的掌声,却蕴涵着非常伟大神奇的力量,改变了小英的生活。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一起来看一看。
2.(课件出示来信)“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谁来为我们读一读。
3.指名读信,说说从信中知道了什么?
4.齐读来信,体会小英内心的感激之情。
5.回顾英子的忧郁、自卑。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英子,回顾她以前在学校的生活情况。谁来说说以前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子?(课件出示)是啊,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这时候的英子是(指名学生回答)(板书:忧郁、自卑。)
6.感受小英的自信。
可是后来,就这样一个忧郁、自卑的女孩却变了个人似的,她变成了什么样子?(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板书:开朗、自信)
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那么你们能把她前后的变化读出来吗?(齐读两句话)
三、品析段落,体会“情感”变化原因
(一)理解英子为什么犹豫。
师: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同学们送给英子掌声这件事呢?(第二、三自然段)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同时划出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句子。找到后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指名小组汇报。
1.“轮到英子的时候,……英子立刻把头低下去。”
师:同学们,轮到英子上的时候,她却立刻把头——(低下去)
师:那一刻,英子的心情你们能体会吗?是怎样的心情呢?(忧郁、自卑)
师:把你的体会送到句子里再说一下。
【课件出示:轮到……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指名学生填空。
师:那一刻,英子一定特别——(紧张)
师:好,送到句子里(指名学生填空)
师:是啊,从低头的动作中,我们体会到了英子的自卑和紧张,“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老师引读。
2.“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师:还划了哪个句子?指名小组汇报。
齐读。
师:谁能告诉老师,英子为什么犹豫呢?(指名学生回答)
师:所以英子站起来是犹豫的。要不要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用自己的朗读试一试。
生试读。生自由练读。
师:谁愿意来试试?(指名学生读。)
师:声音很好听,要是慢一点就更好了。(再指名学生读。)
师:小英子那一刻该有多难受、多痛苦啊,谁愿意再来读?(指名学生读。)
师:我们一起读。(齐读。)
(二)体会两次掌声的含义
1.第一次掌声的含义:
师:同学们,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我们才能很好地体会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假如这个小英子就在我们的旁边,你想对她说什么呢?她是那样的紧张害怕,不敢走出自己的座位,你想对她说什么?
师:英子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鼓励,真好,谢谢你!
师:你们的支持是英子最大的鼓励。真好!还想对她说什么?
师:是啊,你们的鼓励,你们的话语,都化成了一种无声的语言哪!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所有的鼓励都汇聚在这掌声中,所以这掌声——(热烈而持久。)
师:这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热情的——(鼓励。)(教师板书:鼓励)2.第二次掌声的含义:
师:在同学们的鼓励下,英子成功地讲讲述了自己的小故事。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师:从来都没人这样夸奖我,谢谢你。还想对我说什么?
师:这是你对我的夸奖,原来我也有优点啊!
师:这一次,同学们还对小英子送去了自己的赞赏。(师板书“赞赏”)就像同学们说的,小英子只是身体上的残疾,其实她也有自己的优点。此时小英子的一摇一晃和上台时的一摇一晃有什么不同?(之前小英子是忧郁而紧张的,现在的小英子开朗和自信。)
师:同学们送给英子的,仅仅是掌声吗?
(是同学们对她的一片赞赏、同学们对她的一片鼓励)
师:是啊,如果把这一切,化成一个字(师走近黑板,手指课前所写的“爱”字),那就是——(爱。)
(三)体会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
师:就是这份爱,医治了英子内心的疾病,使她(指板书)从忧郁变得开朗,从自卑走向了自信(生跟说)。
师:所以她才能够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正如她在给我的来信中所说的——(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读!(学生齐读)
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变化
师:课文里的同学用掌声送去了关爱。生活当中你们还打算用什么方式为同学们送去关爱呢?
师:当别人忧愁的时候,我们给他唱一首歌;当别人痛苦的时候,我们为他送去一句安慰的话;当别人受灾的时候,我们伸手帮一帮,捐一份钱,做一点事。每一个行动,每一句话语,都是一份浓浓的情,一份深深的爱。所以我想请同学们牢牢记住“导读”当中所说的那句话:(师指投影,生齐读)“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使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也是编辑叔叔阿姨在编这一个单元课文的时候的用心,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它,回家在导读当中把这句话画下来。记住了吗? 教学反思:
《掌声》一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两次掌声中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变得活泼开朗的故事。从而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关爱,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人人要懂得“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掌声送给别人”。这些道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已有经验不足,情感体验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掌声”,以掌声感悟小英的情感变化,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领悟掌声的深层内涵。
一、以情感变化,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两次掌声使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小英原来是个怎样的人,现在变成了怎样的人?再让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明白小英原来是个“忧郁自卑”的孩子,现在变得“活泼自信”了。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板书:忧郁自卑、活泼自信)。师:我们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小英原来是忧郁自卑的?引导学生再联系1——3段,找出有关语句来理解。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说明小英不愿意与人交往,性格孤独。“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表示小英怕别人嘲笑她,瞧不起她。“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从中可以看出小英紧张、害怕的神情。“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说明小英开始拿不定主意,极不情愿上台的样子。师:刚才大家从小英的动作、神态等方面看出小英原来确实是个忧郁自卑的孩子。现在又从哪里看出小英变得活泼自信了呢?生: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师:就这些吗?小英可能还会参加哪些活动?生:画画、下棋、郊游、劳动……师:从此以后,小英和正常的小朋友一样,会参加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又如:“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师:“注视”就是注意力非常集中地看着,同学们的注意力那么集中地看着小英,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呢?要是你们是小英的同学,你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呢?生:“小英勇敢些,不用怕,相信你会成功的!”“小英,你一定要自信,我们支持你!”“小英,你终于走上讲台了,祝你成功!”……师:小英在同学们的期待、鼓励、信任的目光中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当她结束演讲时,教室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此时此刻,小英心里有许多话想说,可是,她太激动了,什么话也没说出来,你们能帮她说出来吗?要是你们就是小英,你们想说些什么呢?生:“谢谢大家的掌声,是同学们的掌声鼓起了我的勇气。”“谢谢大家对我关心、鼓励。”“我永远忘不了这掌声,我非常感谢这掌声。”小英没有用语言来表达对同学们的感谢之情,而是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我们完全可以从人物的动作、神态、情感变化中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以人物的心理、领悟掌声的深层内涵。
掌声是那么神奇,它能使人克服自卑,建立自信。它能改变人的性格。所以小英非常感谢这掌声,也永远忘不了这掌声。是啊,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接着问学生:“你们需要掌声吗?特别在什么时候?”生:“在我没有自信的时候。”“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在我取得进步的时候。”“在我获得成功的时候。”……师:当别人给我们掌声时,我们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当别人与我们一样需要掌声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掌声送给别人。你们想把掌声送给谁呢?为什么?接着出示句式训练:我想把掌声送给_____,因为______。生:“我想把掌声送给老师,因为老师工作十分辛苦。”“我想把掌声送给爸爸妈妈,因为他们把我从小养大很不容易。”“我想把掌声送给残疾儿童,因为他们非常需要人们的关爱。”“我想把掌声送给环卫工人,因为他们美化城市,使我们能在美好的环境中生活。”……训练完后,接着让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课文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中心段,所以在教学时,我也强化了对此段的理解,突出了中心。然后进行小结: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逐渐领悟到掌声的深层内涵,它不光是拍手、鼓掌的表示,它还包含着对人的____________?学生根据自己的发言分别上台板书:鼓励、支持、尊重、信任、关爱……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尊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篇7
《尊严》是人教版第八册语文第二个主题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文讲述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个人尊严, 赢得别人尊重, 从而改变命运的故事。本文语言简洁, 叙事条理清晰, 对人物形象哈默的塑造是通过对他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来表现的。选编本文的目的, 一是通过阅读, 懂得什么是尊严;二是在阅读过程中习得语言, 体会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尊严”一词含义深刻, 引领学生自主地领悟“尊严”的真正内涵, 扩充“尊严”的内延和外延, 感悟人物形象的高贵品质, 是我面临的教学重难点。如何找准切入点, 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呢?细读文本后, 我发现本文语言形式上的另一特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背后是人物形象丰富的内心世界。于是, 我就确定了以关键词“尊严”为切入点, 以中心句“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 可他百分百是个富翁, 因为他有尊严。”为突破口, 紧抓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进行教学的框架。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学习生字词, 正确理解“逃难、例外、尊严、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词语。
2.体会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 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二) 价值观目标
初步体会“尊严”的含义, 知道维护尊严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的中心句: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 可他百分百是个富翁, 因为他有尊严。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你认为怎样的人才算富翁?
(一) 激趣揭题识“尊严”
1.可是有一个人什么也没有, 却有人说他是个百分百的富翁, 你信吗?不信,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尊严》中去寻找答案。
2.揭题板书, 指导书写“尊”字。
3.联系生活, 或查字典, 说说你对尊严的理解。
(二) 初读梳理探“尊严”
1.教师布置自读要求:
(1) 做到初读三字诀:准、通顺;
(2) 思考:课文围绕“尊严”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自学成果:
(1) 字词: (1) 逃难 (多音字) (2) 沃尔逊杰克逊哈默 (人名地名) (3) 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狼吞虎咽 (四字成语)
(2)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直奔主题质“尊严”
过渡:对于课文中的这个年轻人, 杰克逊大叔有一句富含哲理的评价 (出示) :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 但他百分百是个富翁, 因为他有尊严!
1.你从这句话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2.质疑:再读一读, 有什么问题跃入你的脑海?
(四) 精读文本品“尊严”
过渡:是呀, 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尊严真的这么重要吗?让我们走近这个年轻人, 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看一看, 他身上又潜藏着怎样与众不同的品质。
1.感悟年轻人与他人的“例” (可穿插在感悟哈默的“外”中学习)
(1) 找到学习描述年轻人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的句子。
(2) 读了这些词语与句子, 你感受到了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 理解“逃难、狼吞虎咽”等词)
(3) 假如你是这个年轻人, 你会怎么做?
2.感悟:年轻人与其他逃难者的“外”
过渡:是啊, 这群逃难的人是多么饥饿、疲惫, 他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杰克逊招待他们的食物, 可是有一人却例外, 他的例外又表现在哪里?
(1) 自由读第2~5自然段, 划出描写年轻人动作、语言的句子。
(2) 以师生对读的形式交流找到的句子。 (师读杰克逊的句子, 生读年轻人的句子。如:师引:当镇长大叔杰克逊……时, 生接:他仰起头……)
(3) 品词析句: (可掉换顺序)
句子一:他仰起头, 问:“先生, 吃您这么多东西, 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干吗?”
(1) 抓住“仰起头、您、”等词体会年轻人的自爱。
(2) 指导朗读。
(3) 教师小结: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 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的这种高贵品质, 就是———尊严。 (板书:尊严)
句子二: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 说:“先生, 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 我不能不劳动, 就得到这些食物!”
(1) 填补内心独白: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他想: () , 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 他想: () , 于是, 他 () 说:“先生, 那……”
(2) 转换角色, 交流补白。如:年轻人, 你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你在想: () 生接:你的喉结上下动了动, 你在想: (生接)
(3) 指导朗读。 (抓住“不能不”体会年轻人的坚持与坚决)
(4) 教师小结:同学们, 在充满诱惑的食物目前, 在热情款待逃难者的大叔面前, 年轻人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 在诱惑面前表现出的这种骨气、节气, 不正是———尊严吗?
句子三:“不, 我现在就做, 等做完了您的活儿, 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1) 指导朗读。杰克逊大叔听了年轻人的话, 被深深地感动了, 于是他说“……”可是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却这样说“……”
(2) 教师小结: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先干活后进食的就是———尊严。
3.回归中心句。
过渡:难怪杰克逊大叔这样对女儿说:“……” (出示句子齐读)
(五) 总结课文悟“尊严”
1.如果年轻人站在你面前, 你有什么话对他说。
2.再释“尊严”的含义。
(六) 作业
收集古今中外有关尊严的故事或格言。
尊严尊严尊严 (渐大)
板书:逃难者———富翁
五、教学评价
《尊严》这篇课文以“尊严”为题, 可谓含义深刻, 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 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 要有骨气的, 拥有“尊严”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并能改变自身的命运, 创造财富,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 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本课如此设计, 窃以为该教师抓住了文章的要点, 看清了文章的灵魂。
(一) 从关键词入手
“尊严”既是文章的题目, 也是文章的灵魂所在。该教师上课时, 紧紧抓住该字眼不放, 开始指导书写、理解字面含义, 中间反复追问, 到品读一组逃难者的句子和三个重点句, 以及最后让学生领悟“尊严”蕴涵的意义, 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这一字眼展开。
(二) 在中心句处使力
文章中, 杰克逊的一句话:“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 可他百分百是个富翁, 因为他有尊严。”是文章的中心句, 又是文章的难点所在。因为“尊严”这个词本身比较抽象, 就是有成年人也难以准确把握, 何况是四年级的小学生, 而此话表面看上去也存在矛盾, 既然是“什么也没有”, 又何以是“百分百的富翁”, 如果学生领会了其中的含义, 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就完成了。
(三) 以情感为基调
要准确把握文本中哈默的人物形象, 必须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 才能更好地明白人物的人格魅力所在———虽穷困潦倒, 但不失尊严。为此该教师在设计时用了许多方法, 对学生准确理解课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悬念式的课堂导语, 富有激情的课堂语言, 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 巧妙的角色互换, 精彩的想象填空等等, 无一不叩击着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走进文本, 走进人物的内心。
(四) 以培养能力为主旨
《称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8
《称象》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善于观察并吸取别人思考结果中合理化部分的曹冲在称象时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由“初读”、“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通过第四自然段的品读,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中让学生感悟曹冲是一个遇事爱动脑子,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趣。揭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言)如果我们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2 现在,我们要知道大象的重量很容易。但在古时候却十分困难,当时的人用什么办法来称大象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跟着老师一起书写“称象”这两个字。(板书:21、称象)
3 说说你怎样记住“称”和“象”这两个字。读了《称象》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充分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究欲。
二、初读课文,了解方法
1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3)标出自然段序号。)
2 认识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齐读。
(2)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3)出示无拼音的生字卡片,抢读,开火车读,齐读。
3 培养能力。
(1)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送给曹操的是一头怎样的大象?用“——”画出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2)齐读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3)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
(4)语句训练:一边……一边……①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指名读;同桌读;挑战读。)②官员们一共做了几件事?(他们一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看大象,一件是议论大象。)③小结:看大象和议论大象这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课文中用“一边……一边……”把两件事情连起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同时做?④如果用上“一边……一边……”练习说话,你会选择哪两件事情连起来说?⑤课件出示课后“读读说说”,齐读,学生完成写话作业。
4 了解方法。
教师:要想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必须称一称,课文中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呢?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认识生字和了解课文中的大象,主要是落实识字目标,扫除阅读障碍,培养学生正确遣词造句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细读课文,分析方法
1 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介绍了几种称象的方法?
2 播放课文录像,直观感受官员们和曹冲称象的方法。
3 小组讨论交流,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方法,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只有曹冲的方法让他点头微笑?
4 比较几种称象的方法,完成下表。
师:在所有称象的方法中,曹冲称象的方法最好,到底好在哪里,让我们来仔细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描写曹冲称象方法的语句,体会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围绕核心问题,读书讨论,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四、精读深究,享受快乐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介绍曹冲称象的方法有几句话,每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 同桌交流。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3 课件出示:“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齐读)
4 全班交流。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
5 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
6 课件出示填空题。
把大象(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 )多少,就( ),在船舷上(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 ),装到船( )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 )船上的石头。石头有( ),大象就有( )。
7 试着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说说曹冲称象的方法。
8 讨论交流。
1 曹冲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引导学生把曹冲与官员们所提议的方法比较,得出曹冲以船代秤,以石代象,以水代人的聪明举措。)
(2)曹冲称象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引导学生明白曹冲称象的方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吸取别人思考结果中合理化部分的结果。)
9 出示曹冲图片:面对曹冲的画像,请把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大声说出来吧!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通过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多层面地在阅读中揣摩,在阅读中体会,在阅读中领悟,在交流和讨论中说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从中受到启发,享受读书的快乐和属于自己的实践机会。
五、改进方法,鼓励创新
1 同学们,按照曹冲的方法称象,石头要一块一块地搬上船,又要一块一块地搬下船,再一块一块地称重量,多麻烦呀,多费时呀!你能帮曹冲想出一个更好更快的方法吗?
2 小组讨论:如何改进曹冲称象的方法,让大家尽快知道大象的重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课文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理解、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语言,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和谐统一。
六、总结全文,巩固拓展
1 读了《称象》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 课外拓展。
(1)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收集、阅读中外名人动脑筋的故事,在阅读课上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篇9
本节课共分5个段落。在讲第一段时,我通过让孩子自由读、情景读的方式让学生感悟英子的残疾给他童年生活带来的不幸。如:抓住“默默地、早早地、她总是”这三句话,让学生谈感受。又通过介绍“小儿麻痹症”的症状和图片,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英子的痛苦、悲伤难过、自卑等心理疾病。接着,我又让学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英子变化的段落。学生很快找到了课文第4段,让学生自由读第4段,边读边想:英子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女孩?马上学生得出:自信、活泼的孩子。然后,我又抓住时机让学生想:是什么原因让英子有了这么多的变化?这时,让孩子分小组默读第2、3段,画出相关的句子并谈自己的感受。再讲这一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当回演员,老师做导演。老师读句子,孩子们表演。从而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到是掌声改变了英子;是同学对英子的爱改变了她以前的生活。
本节课虽然较顺利地结束了,但我通过听后面的三篇课与自己的课作比较:我觉得课堂上仍有几点不足之处:一是再讲课文第2、3段时,我课下预设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明白课文只是通过英子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来突出重点,应该让学生知道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用到这种写作方法。结果在讲课时忘记给学生点拨了。二是课文最后一段应该让学生明白:英子之所以写信不仅是因为感谢同学们的掌声,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这是英子对爱的回报。这一点我也忘记讲了。三是课前积累在讲课中应该适时贯穿文中。我只是让学生为了读背二读背。
《第一场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本节课重点: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大和雪后景色的美丽,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本节课难点: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雪大的,从哪些方面来写雪后美丽的景色的。
本节课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领悟作者善于抓住特点从不同角度描写下雪景象。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喜欢的地方试着背下来。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你们见过雪吗?雪大吗?雪景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峻青爷爷写的《第一场雪》。板书课题:第一场雪
2、齐读课题,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见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你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1、第一场雪的时间。
2、雪下得大。
3、雪后景美。
4、大雪引起的联想。)
三、共同探究学生最喜欢的部分。
1、雪下得大。
你们从哪些地方知道雪大的?小组协作,找出来读一读。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让学生进入情境。课文是怎样把这场雪的“大”写出来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鹅毛般的大雪”、“一会儿就白了”是从视觉上来写的;“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咯吱一声响”是从听觉上来写的)。教师就势引导学生,我们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语文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下了整整的一夜大雪,你们想看看雪后的壮美景色吗?
2、雪后景美。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临其景,感受大雪之后雪景的美,并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哪些地方美。请同学们看书,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美,美在哪里?从这些句、段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让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讨论,小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适当的点评。
(如:“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作者写得是否真实,赞一赞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遣词造句的绝妙。)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有感情地朗读,赞一赞雪美,分享作者的喜悦。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领会作者写大雪之后的美景采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如学生在领会的过程中有难度,教师可作一定的引导。)
三、师生共同小结。在这一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些什么?
掌声(第一课时设计) 篇11
1. 唐朝是诗的繁荣时代,你们背过哪些唐诗呢?刚才听同学们背了这么多的古诗,老师也很想背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师背诗)
【设计意图】背诵古诗,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诵读古诗文的兴趣。然后再用富有感染力的教师引诵,拨动学生学习动力之琴弦,引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2. 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板书:王勃)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就显现出惊人的写作天赋,曾写过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那就是《滕téng王阁gé序xù》(投影出示后)请大家举起小手,跟着老师将“序”写一遍,注意,广字头的下面是“给予”的“予”,不是“矛盾”的“矛”。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齐读三遍。
4. (板书:少年)“少”在这儿读“shào”,这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呢?可以组成哪些词语?“少年王勃”这个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5. 齐读读题。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少年王勃有什么了解?你想到哪些有关的词语来赞美王勃呢?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对诗人及写作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解文题,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并且将生字词的教学分散到具体的语境中,避免字词教学的机械性。
6. 少年王勃是怎样写成《腾王阁序》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王勃。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出示初读要求:
A. 自读课文,你能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吗?
少年王勃去()父亲,路经()时受到姓()的()的邀yāo请,参加庆祝滕王阁装修一新的()。那天,王勃()着窗外美景,创作了一篇庆贺()。都督()“(,)”时,赞不绝口。
B. 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2. 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设计意图】读通是读懂的前提,让学生借助课后注音,以及初读要求进行有目的地阅读,以学生自己的领悟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学生的感性体验,初读入情入境。
3. 读后交流:少年王勃去(探tàn望)父亲,路经(南昌chāng)时受到姓(阎 yán)的(都dū督dū)的邀yāo请,参加庆祝滕王阁装修一新的(宴yàn会)。那天,王勃(凝níng望)着窗外美景,创作了一篇庆贺(文章zhāng)。都督(读dú到)“(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赞不绝口。
4. 去掉生字的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A. 指名读,齐读
探望南昌都督宴会 读到
滕王阁序 姓阎 邀请 凝望
B. 联系课文与填空,说一说对词语的理解。
5. 全班自由交流: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交流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交流,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 诗文对照,赏析美景
1.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相应的句子。
A. 自读课文,画出相应的句子。
B. 全班交流,出示句子: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yā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① 自由读句子,注意把句子读正确。
② 指读,认识生字词“鹜”即“野鸭”。
③ 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C. 这么美的景色,王勃用短短的14个字就描绘出来了,(指诗句,多媒体播放课文秋景图,想想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齐读。
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则千古名句,怎样才能读出它的节奏来?
A. 同桌互读,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并请他再读读。
B. 指名读,标上停顿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齐读。
【设计意图】凸显“整合”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学会品词析句,品味语言精妙。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背诵及默写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最终做到熟读成诵。
四、 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1. 自由读课文,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王勃的什么事?(下转第40页)
(上接第46页)
2. 出示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 (谁)在 (什么地方)参加宴会时,都督请人写庆贺文章,在座的客人
,(谁)文思如泉,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
【设计意图】开头的“自读课文,你能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吗?”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随课文理解生字词,而此处填空的目的则是训练学生的阅读之后的概括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埋下伏笔。
3. 王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 自由质疑,拓展阅读
1. 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呢?
(预设:阎都督邀请去参加宴会客人都不敢答应写庆贺文章,为什么呢?阎都督夸王勃是“奇才”,奇在何处呢?)
2. 小结:王勃小小年纪,就名声在外,居然被阎都督邀请去参加宴会,不过,这也只是听说而已,王勃是否真是那么有才气呢?你们还有这些问题没有搞懂,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有关王勃的故事,再联系课文思考。我们下堂课接着学。
【设计意图】学习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适当引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并引导学生思考,进而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3. 布置作业: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搜集像王勃一样才思敏捷的人物的故事。
《狼和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提、泊、倒”3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够抓住重点句子品读,感悟森林前后的巨大变化。积累语言,展开想象,体会大自然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3. 初步感受科普类说明文运用作比较、列数字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合作展示
1.(板书:狼)同学们,看到这个字,你脑海中冒出了哪些词语?(板书:鹿)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狼和鹿的科普类说明文。(板书:和)
2. 出示词语,小组内练读 。
3. 小组展示,正音 。
4.齐读词语。
二、聚焦中心,激发阅读期待
1.接下来,我们把这些词语送进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狼和鹿的。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评价狼和鹿的一段话。
2.引导质疑,相机理解“功臣、祸首”。
3.老师和大家一样,心里充满了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凯巴伯森林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围绕中心段落引导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三、对比阅读,感受森林变化,品味语言
1.轻声读读第一小节。说说一百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指导朗读。
3.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凯巴伯森林?
4.老师这儿也有几个词语送给美丽的大森林。一起读。
5. 一百年前生机勃勃的森林现在变成什么样儿了呢?快速默读第三小节,找出描写森林现状的一句话。
6.(出示句子“:整个森林像……枯黄在蔓延。”)读了这句话,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7.指导朗读。
8.对比阅读:老师将这句话做了这样的修改,意思一样,你更喜欢哪一句呢?
9.小结:这个生动的比喻,使文字极具画面感。
【设计意图:语文课上,我们不仅要从文本言语内容方面看其教学价值,更要从文本言语表达方式上看其表达的艺术。此处设计,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言意兼得。】
10.引导想象:伴随着绿色的消失,枯黄的蔓延,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
11.分角色读出森林的变化。
【设计意图:“读”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途径。此处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朗读,使学生既扎扎实实地习得语言,又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12.森林前后变化鲜明的对比,令人触目惊心。(板书:作比较) 同一座森林一百年来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四、合作学习,感受鹿群变化,探究原因
1.狼被捕杀前后鹿群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学习。
2.出示合作要求:1自由读1~3小节,完成表格(略)。2小组内交流所填内容。每组选派代表做好全班交流准备。
3. 小组合作 。
4. 全班汇报 。
5.小结:作者用一连串的数据,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鹿群的变化。(板书:列数字)探究原因,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初读课文时的困惑吗?
6.齐读最后一节。
7. 难道这场灾难真的是鹿造成的吗?作者借这个生动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此处紧扣森林和鹿群的前后对比,抓住文中数据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究变化原因,从而为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的缘由奠定基础。】
五、学写生字,交流展示
1.下面我们来看这节课要写的几个生字。(出示:葱、染、捕、退。学生交流。)
2.教师范写。
3.学生临帖,展示。
六 、 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
1. 抄写书上104页的词语 。
【掌声(第一课时设计)】推荐阅读:
《荷花》第一课时课件设计08-11
《观潮》第一课时课堂设计08-27
水乡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06-09
《影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8-21
《长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9-01
《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12
掌声教学设计下载09-22
掌声优秀教案设计11-09
《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6-30
第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