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4-10-10

5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8篇)

5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一年级《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五指山市第一小学

黄英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时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连说一句话,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并结合图理解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诗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生说说看到什么?

2.出示:白云、小鸟、鱼儿、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又看到什么?

过渡:它们遇到困难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谁来帮帮它?

3、出示填空,学生填。(白云的家在_____;小鸟的家在_____;鱼儿的家在_____;种子的家在________。

过渡:大自然里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家》的儿歌。

4、扳课题,生读。

过渡:打开课本83页,就会看到这首优美的儿歌。

5、师范读,生自由读、齐读。

二、初学课文

1.刚才我们看到了白云、蓝天、小鸟很多美丽的事物的图片,现在用汉子代表它们,我们一起去认识。

2.出示词语:蓝天、白云、树林、小鸟、鱼儿、泥土、祖国(带拼音)3.出示文中的句子。

(1)(出示“蓝天白云”图。)

师:看,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多美呀!谁来读第一行诗句? 生:蓝天是白云的家。

师:(出示字卡词语“蓝天”)谁再来读读这个词语。(齐读)全体小朋友跟着读。

师:你见过什么样的白云?引导学生用:天上的白云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2)(出示“树林是小鸟的家”图。)师:看,小鸟在树林里多快乐呀!书上是用哪一行诗来表现的?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树林是小鸟的家。

(3)(出示“小河是鱼儿的家。”图)

师:看,来了一群鱼!这群鱼儿可能在做什么呢? 生:它们在水底捉迷藏呢!生:它们在说悄悄话呢!

师:(出示“鱼儿”一词)谁来读读这个词? 生:鱼儿。

师:这个词要读得又轻又快。师范读,生跟读。师: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生:左边是竖撇,右边是竖弯钩。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字:“儿”。师:谁会这一行诗句? 生:小河是鱼儿的家。

(4)(出示“种子破土而出、发芽”的图片)

师:看,种子在温暖的泥土里得到了养料,发芽了!谁来读读? 生:泥土是种子的家。

师:(出示“泥土”“种子”的词语卡片)谁来读读这些词语。生:泥土 种子。

师:指着“土”“子”,我们再来读读这两个字,说说你们是怎么记住“土”和“子”字的?(5)出示四间房子,学生再一次准确找到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

三、品读课文

师:带着这些词语我们再来读读这四行诗句。

1、赛读,男女分开读、齐读课文。

2、师: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在各自的家里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快乐。我们小朋友和它们一样都有幸福的家,你有家我有家,许许多多的小家组成了一个大家庭,这个共同的家就是------(祖国)

4、(出示祖国地图)

看,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地图,祖国是我们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生长生活的地方。

师:哪位小朋友知道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看,我们的祖国有什么?

我们的祖国真是美呀!这里的“我们”不仅指在座的小朋友,还包括所有的中国人,所以让我们自豪地说:“祖国就是--------------”

5、出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谁愿意来读读。

6、齐读全诗

四、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云”:先写“二”,“ ㄥ”起笔在中央,最后一笔是“丶” “子”:第一笔是,第二亅,第三笔是一

2、生书空。五:作业

1、读读这首《家》的儿歌。

2、想一想()是()的家。

5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2

课题引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平面内的每一个点都可以怎样表示?作图提示 (用横、纵坐标x, y来表示) , 有了坐标就建立了几何与代数的联系.

1.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问题1前面讲了平面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 它们都属于几何运算, 那么能否类比点的坐标也用实数来表示向量呢? (复习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问题2能否将起点在原点的向量e1, e2换成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 j?

类比点的坐标, 用x, y分别代换λ1, λ2得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 y, 使得a=x i+y j, 我们把 (x, y) 叫做向量的 (直角) 坐标, 简记作a= (x, y) , 称为向量的坐标表示.

问题3 (1) i, j, 0的坐标是什么?

(2) 下列各图中a, b, c, d的坐标分别为多少?

问题4起点不在原点的向量的坐标是什么?

注 (1) :作, 点A的坐标 (x, y) 就是向量的坐标;

注 (2) :不是每个向量的坐标都可以用它的终点坐标表示由于平移不改变向量, 所以相等的两个向量坐标相同, 故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每个平面向量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 (x, y) 唯一表示, 称为的坐标表示.

例1 (教材例题略)

2.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问题5两个向量和与差的坐标怎样用a= (x1, x2) , b= (x2, y2) 表示?

已知a= (x, x) 和实数λ, 那么λa=λ (x·i+y·j) =λx i+λy·j, 即λa= (λx, λy) , 即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坐标等于用这个实数乘原来向量相应坐标.

例2 (教材例题略)

问题6有了向量的坐标运算公式以后, 对于起点不在原点的向量, 有没有更为直接的方法呢?

即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此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的坐标减去始点的坐标.

例3已知荀ABCD的三个顶点A, B, C的坐标分别为 (-2, 1) , (-1, 3) , (3, 4) , 求顶点D的坐标.

问题7例3有别的解法吗?

二、教学反思

1. 成功之处

(1) 关于教学设计

本课之前的内容主要研究向量的几何特性, 5.4节是用代数方法, 特别是用坐标法研究向量的起始课, 教学设计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及课件引导, 为学生理解概念进行了较细的铺垫, 突出概念的形成过程, 不断从数和形两个角度分析, 期望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体会类比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学生情绪饱满, 回答问题积极.向量的坐标运算从结构和形式上比较自然、美观, 学生尽管不一定能准确理解, 但比较容易接受, 例习题难度不大, 主要是能应用概念, 熟悉运算法则, 故例题采用师生共做, 学生口答, 练习采用学生独立完成的形式进行.

(2) 关注学生

笔者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常见想法和做法有一定的预见性, 今天课堂上不仅有齐答, 个别的提问也有十余次, 笔者在巡视学生练习时, 既有在下面的个别点拨, 也有课上的当众批改.

(3) 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

课件显得朴实、实用.

(4) 分层教学的意识

教师应该正视学生的水平、思考问题的速度及学习习惯的差异, 教学时既考虑多数同学的接受方式, 也兼顾优秀生和学困生.分层教学的意识在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设置、教具演示、教学语言等方面均有体现.

2. 关于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的设想

(1) 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体现不足

本节课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概念的分析和讲解上, 学生独立活动的时间相对不足, 知识的建构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自主的元素少了一些.

(2) 教学节奏略显缓慢

(1) 例3讲解有些急促, 未提及拓展性问题“已知平行四边形三个顶点的坐标, 求第四个顶点的坐标”.

(2) 未将学生的课堂练习中的错误“已知A (x1, y1) , B (x2, y2) , 则”向全班说明并改正, 以满足学困生或粗心的学生的需要.

5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3

苏教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 they do?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Story time,包括学习a nurse,a policeman,a teacher,a worker,a cook,a doctor,a driver,a farmer等8个职业类单词和What does he/she do?He’s/She’s a…He/She…等句型。

选择这些职业类单词、对话作为学习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这些职业类单词进行听、说、读、写,并且能听、说、读本单元的重点句型。

达成目标发掘

达成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应该达到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或认知标准,在翻转课堂中起着目标管理的灵魂功能。

根据课标,我将这一课时的达成目标设定为:①通过观看微视频,读准a nurse,a policeman,a teacher,a worker,a cook,a doctor,a driver,a farmer等8个职业类单词;能用He’s/She’s a…He/She…来讨论上述职业类单词。②通过搜索网络、查电子词典等拓展职业类单词量。

在这两个达成目标中,第一个是所有学生都要达到的目标,第二个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拓展的职业类单词难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自我,也让潜能生“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设定的原因是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差异较大:优等生学习能力强,上课举手发言积极,接受新知非常快;潜能生基础较差,需要反复学习才能掌握学习内容。

洛克定律表明,这样的目标最有吸引力。学生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从而避免因为难度较大而半途而废,甚至放弃这个目标的消极情况出现。

课前准备

1.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使用。“任务单”的任务设计要求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引导学生达成目标。能否设计出既具有可操作性,又支持学生达成目标的学习任务直接与教师的课程领导力相关。

我设计学习任务时,遵循从易到难呈现出阶梯性,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学好英语。考虑到学习英语最基本的内容是掌握词汇,所以我先制定读单词的任务;然后在熟读单词的基础上,将单词放进短语中练习;接着慢慢过渡到读句子的任务;最后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拓展学习其他职业类的单词。

首先,在设计可操作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用技术作支撑,保证课前自主学习质量。在Vhomework英语学习平台上,教师让学生朗读8个职业类单词,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朗读的质量。

其次,设计童谣诵读,让任务富有趣味性。传统的英语课堂为了解决知识重难点,极少通过做游戏、唱儿歌等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开展教学,这样往往导致很多学生觉得英语课枯燥、无趣。为了让学生重拾小学英语的趣味性,又能深化所学知识,顺利达成目标,我设计了“童谣趣读法”,利用该方法能有节奏地、甚至变化速度地朗读童谣。

再次,借用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知识难度增大,学生知识面变广,光靠书本并不能使学生满足。因此,我设计了“网络跟读法”来完成“通过搜索网络、查电子词典等拓展职业类单词”的任务,培养学生善于借助各种资源充实自己的学习能力。

2.录制微视频

在微课程教学法中,学生的学习差异问题是通过观看微型教学视频的时间调节来解决的。由于微视频能方便学生根据需要暂停、倒退、重播,有助于使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好“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因此,微视频成为自主学习的重要支架。

但是,为了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反复观看微视频完成任务,我在录制微视频的时候注意了两个问题。

(1)声音清晰,语言亲切,语速适中

在录制微视频时,教师想象与一位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情境,声音要清晰,不使用“boys and girls”之类的课堂用语。此时,教师的语音、语调、语速都会发生变化。录制时,语速要适中,并且加以停顿。如果教师的语速过快,经由耳朵传至大脑的信息间隔时间过短,会使学生不自觉地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语速适中,在适当地方加以停顿,提醒学生在需要的地方按下暂停键,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有条不紊地开展自学。

(2)素材多样,让微视频更显趣味性

本节微视频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熟读8个职业类单词以及句型What does he/she do? He’s/She’s a…He/She…;二是帮助学生理解并完成“任务单”上的学习任务。

在第一遍录制微视频时,我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是让学生能熟读8个职业类单词。但当学习了一些优秀微视频后,我再对比自己所录制的微视频,发现它着实缺少变化与优美。随后我开始寻求改变,从加入一首歌曲What does he do?开始,让学生在可爱的卡通形象与动听的歌声中提高兴趣,然后再进入微视频中学习重点内容。

课堂教学

1.设计思路

根据由浅入深、由新知到熟练运用的能力发展顺序,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首先,由于学生已经在课前基本掌握了学习内容,所以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检测自主学习的成效是顺理成章的事。由于英语平台提供的支持,检测可以用师生共同评价的方法播放学生在家朗读的录音,使检测饶有兴味。

其次,在朗读过关的基础上,通过组内互问互答开展进阶学习,强化已有认知。

再次,完成新知学习之后,在课堂上玩一个集体游戏“洋葱圈”进行合作提升,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反复训练新知的运用,在听、说方面达到熟练的程度。同时,在情感体验与学习兴趣方面形成高潮。

最后,写话并分享,既是对写的能力的训练,又是一次对所学内容的检验。课堂中不断穿插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让学生高度参与,获取成就感。

2.教学过程

(1)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朗读单词、童谣以及“四叶草”的内容

由于学生在Vhomework英语平台中全部朗读过这8个单词,教师也在课前进行过试听检查,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仅出示了两则学生朗读的录音让全班听,随后揭晓朗读的是某位学生。在这一小环节,学生被“是谁的录音”给吸引了,随后出现朗读者的卡通头像,让课堂气氛第一次得以点燃。

随后,个别学生快速朗读童谣让课堂氛围进一步活跃起来。接下来“四叶草”内容的考核,我选用“小组内朗读,并自评小组朗读成果指定考核”的办法,对每组随机抽取一位学生代表进行考核。如果通过考核,就可以获得“检测奖”。在整个环节中,平时经常走神的几位学生由于课前任务单完成得不错,所以在课堂上也高度融入了小组学习中。

(2)进阶阶段: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Story time在微视频中已有初步涉及,但仅要求能了解Su Hai和Mike的父母是做什么的,而在课堂上,任务升级到不仅要了解,还要问答Su Hai和Mike的父母是做什么的:What does Su Hai’s father/mother do?He’s a doctor.He helps sick people.She’s a factory worker.She makes sweets.以及What does Mike’s father/mother do?He’s a teacher.He teaches students.She’s a writer.She writes stories.随后对Story time内容进行复述。

在我看来,此部分内容既是进阶学习,又是对学生是否认真观看微视频的检测。教师在指定每组一位代表进行复述并发放“复述奖”时,还给认真倾听的学生发放“倾听奖”。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而且教学与评价都是英语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行为变少了,不代表评价就能减少。在同时发放“复述奖”和“倾听奖”时,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都能维持在相对集中状态,避免了出现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开小差的现象。

(3)协作探究:“洋葱圈”游戏

在前两个环节顺利开展后,利用“What do you do?We’re student”以及“What do you want to be after 20 years?I want to be a/an…I can…”顺利过渡到“洋葱圈”游戏。“洋葱圈”游戏巧用学生卡通头像配上职业类服饰的形式,被选中的学生站起来初步练习“I want to be a/an… I can…”。

随后开始本环节“洋葱圈”的合作探究游戏(如右上图)。在教师介绍完游戏规则后,学生拿着“任务单”要求做的名片,围成两个大圈,两两面对面站立。听到音乐后,学生开始自由轻松却指向明确的一次游戏。他们开始进行互问互答:What do you want to be after 20 years?I want to be a/an…I can…,接着交换他们心爱的DIY名片,最后外圈的学生向右移动一个位置,重复之前的步骤。在五次移动之后,学生的句型问答能力已经得到训练,每位学生不仅收到了同学制作的精美名片,而且从同学那里学到了更多的职业类单词。

(4)展示准备:写话并分享

首先,学生伴随着轻音乐,拿出刚刚收到的名片以及写话纸,将自己玩游戏时的点滴记录下来。其次,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再次,我用手机拍下展示的写话纸,并利用“苹果录屏软件”投影放大到屏幕上同步显示。最后,我会给予一些建议或纠正,并征求学生意见是否发放“展示奖”。

教学体会

在平时的英语随堂课或教学公开课中,我都会将上课所需的详案准备好,并将每一环节一字不落地背出来。而现在因为有了教学“四步法”,教学环节变得非常清晰,学生的合作活动也非常多,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悠然自得、稳扎稳打。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从一开始的“是谁的录音”到协作探究的“洋葱圈”游戏等环节,学生在课堂上不时传来的爽朗笑声就代表着他们对课堂有着充分的兴趣,有了兴趣,注意力自然更集中了。

2.充分发挥评价在课堂上的作用

在课堂上有了评价,学生就能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多样化的评价还能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在本节课中,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检测奖、复述奖、倾听奖、展示奖),使学生的倾听、口语、合作等能力得到了提升。

3.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平时的课堂上,最常见的模式是“师提问—生回答—师总结”,学生间的两两对话也会出现在英语课堂上。第一种课堂模式,学生操练的面比较单一;第二种模式,已注重合作,但合作的面不够广。在本节课中,前两个环节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前着重让学生面对面围坐在一起进行小组合作,小组间互帮互助,其乐融融。

附:自主学习任务单

5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4

&nbs p;【教学构思】Period 1 Warming up & ReadingFocus: ReadingTeaching Goals1.To activate the Ss in learning “music”.2. To develop the Ss’ ability of reading.3. To help the Ss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different styles of music.

Important points1. Enable the Ss to understand the details about the passage The Band that Wasn’t.2. Help the Ss to sum up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Teaching ProceduresStep 1 Warming up1) Lead inBefore class, T plays a song I’m a believer which was sung by The Monkees, with the words of the song printed on the screen.Then tell them: This is one of my favorite music. The music is a little show. When I listen to it, it will remind of many old things. So I like it very much. What is your favorite music? And why do you like it? So your favorite music belongs to pop music/rock… What other kinds of music do you know? (classical music, pop, folk, jazz, dance, rock and roll, hip-hop, rap etc.)2) Task: Brain-stormingAsk the students to name different music styles. Show some styles of music that they are not familiar with.Classical rapRock and rollfolkpopJazzHip-hop …Step 2 Listening and Matching1)Tell Ss: 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eight kinds of music. Here are the pictures for them. Listen to them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proper picture for each of them.2) Guide the Ss to sum up the Characteristics for each music style.Information Box: Knowledge about music Punk Rock这种音乐较另类,比较迷幻,也很吵,歌词一般都很颓废,很低迷,很多地下乐队都是这种风格,所以才不被承认,不过要表达的内涵还是很丰富的。 Jazz Music 爵士音乐,长盛不衰的美国音乐在酒吧常常可以听到,让人感觉韵味无穷。 Rock ’n’ roll 摇滚音乐,主要由强劲的吉他贝司和鼓演奏出来的,让人热血沸腾的音乐。 Classical Music 作为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古典音乐普遍被认为是高层次的音乐风格,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 Pop music 流行音乐,其实也是市场上所谓的大众化的主流音乐。 Blues 布鲁斯,也叫蓝调,是由黑人音乐家创作的,开始流行于30年代,国内比较少这种风格的歌手。 R&B 全名是Rhythm and Blues,节奏布鲁斯,源于Blues,但是加入了强劲的低音节奏,让人心跳加快。 Hip-hop 现在正流行的街头音乐,主要配以舞蹈,还有强劲的电子合成效果,很多年轻人都喜欢。韩国的H.O.T 就是代表。 Country music乡村音乐, 使用的乐器有吉他、斑鸠琴、鼓和小提琴。音乐本身的音域不广,但乐于受摇滚和其它音乐的影响,节奏变得非常强烈,歌词率直而真实,如平常生活中说话的形式。3) Check the answers on the computer screen.Step 3 Pre-reading1)Task :ListingHave you heard about any of the famous bands in the world? List some of them.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 Why?2) PresentationAsk the Ss to search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Monkees” before class, and now encourage them to share their information with their teammate.3)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language supportIf necessary , the teacher should provide som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Monkees” , or explain some key words in the reading passage (P 35,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part 1 may be a good choice. )Step 4 While-reading1) Task: Jumbles (Fast reading)(Group work, four Ss) each student in every group is only given a part (one paragraph)of the complete article and read alone. One minute later, they exchange their own information to the other students of the same group. Then they discuss together and decide the order of the story.2) Listen and CheckListen to the tape and check the correct order of the article.Q: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article?3) Task : Memory Challenge Task (Scanning)(Students are given the complete pieces of the article-ask them to open their books.)Get them to read the passage in detail and then work in group raising two questions for other group to answer.(books closed)Q: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Paragraph 1 Dreaming of being a famous musician or singer.Paragraph 2 How musician form bands.Paragraph 3 How the Monkees got their start.Paragraph 4 How the Monkees became serious about the music business.4) Reading and MatchingRead the passage again very carefully, and join the parts of the sentences together. (P 35, Part 2)More detailed questions:①Why do most musicians like to be in a band with others?②Which two musical band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③How do some bands formed by high school students earn extra money?④When did the Monkees break up?5) BrainstormingAsk the Ss to brainstorm as many suitable adjectives as possible to describe “The Monkees”. Then give the reasons for the choices.Step 5 Post-reading1) Language FocusGet the students to sum up the phrases of the article.Then get the Ss to play a game called “What is your dream?”. Work in pairs and tell each other your dream and what you expect to happen. Use the phrases dream of and be honest with in the sentences.2) DiscussionDo you think “The Monkees” was really a band? Why and why not?Step 6 Homework1. Read more about “The Monkees”.2. Find out some sentences in the reading passage that contain of Whom /in which attributive clauses?3. Preview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and finish th

5 梦圆飞天第一课时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自我质疑,感悟课文内容。

3、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自豪的情感,交流自我感受。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发射成功的动人场面。

教学设计: 从课题深入,梦圆飞天圆了什么样的梦,设置学习悬念,激发朗读课文的兴趣,感悟“神州”5号发射成功的激动人心的场面。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片 教时安排: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老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问?

(1)你们一定有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2)神州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1)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2)这篇课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吗?老师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一定能够明白的。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第一遍读很重要,请大家好好地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学生读

二、新授

1.指名读生字词

乳白色执行滑坡控制侨胞边缘

2.齐读生字词

3.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写正确。再看看这几个生字,想写哪个就写哪几个?先好好地观察一下,不要急着动笔。

4.学生描红

5.指名问贰为什么要描“缘”这个字呢?(学生说)是的,老师和你有同感,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教师黑板范写,学生书空。

(1)猜猜这个“缘”是什么意思?

(2)“缘份”:是啊,今天老师和大家在一起学习,也真一种“缘份呐”!(3)你想到了我们文章的一个词语

6.请大家再拿起你的阅读材料,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1)学生读

(2)大家读得很认真,请你把觉得难读部分读一遍(3)指名学生读:(读得真好,请他掌声)(4)再指名读(你读的时候,老师闭着眼睛在听,真是太美了)(5)再指名读

7.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1)指名说.中国人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2)谁圆了谁的什么梦?(学生说)(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

学生说:中华民族„„

电脑出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学生读)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学生读)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我很骄傲,也自豪,我们应该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了。

8.这篇课文就是写杨利伟叔叔实现飞天梦想的,请大家好好读读文字材料,把令你印象最深的场面找出来,好好地读读。

(1)学生读

(2)把你们的感受写下来。(学生写阅读感受)9.师生交流

(1)学生说:我找的是第12自然段,(学生读),我仿佛是看见神州五号被托入了太空。学生2:我感到十分感动,我从发射的一刹那间,我觉得祖国十分强大„„我觉得人们发射前十分紧张,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高兴的。

你们想看看这幅场面吗?

播放课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看到这样的场面还想读读这段话吗?(学生读烈焰升腾„„直指苍穹。)(2)学生2:我觉得从倒计时的地方可以感觉特别紧张。你能把这种感觉给我们读出来?(学生读)我仿佛回到了那天的发射现场,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吧。学生齐读(6—11小节)(3)还有没有其他的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3说:胜利的喜悦„„这里短短的一段话,却表现了大家的兴奋和自豪。板书:紧张、激动、喜悦、自豪

你们自豪吗?让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读这段话。我读第一句话;

学生读下面的话。(自豪!)我们再来自豪一次,好吗?(学生再读这段)(4)学生4:从第四自然段看出本次发射一定能成功。从杨利伟叔叔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补充相关的材料,你知道这么多,怎样知道的?网络真是一个好东西。(5)学生说;第五自然段也是很令我激动的。

10.值得庆幸的时,神州五号已经发生成功,想看看太空中拍摄到的画面了吗?(1)播放课件(让老师来圆你们第二个梦)(2)看了这样一个画面,想说什么吗?

(3)学生说: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画面,比杨利伟还激动。

学生说:从太空看地球十分美丽的,和图片上不一样。学生说:“我认为这里的景色比图片上的更加美丽,说不出的自豪和高兴。”

学生说;在蔚蓝的地球真好看。我相信我能够和杨利伟叔叔一样去探索地球的奥秘。(4)说到这里,你们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吗?

学生说:“今天我能看见这么美丽的画面,十分感谢杨利伟叔叔。” 让我们一起感谢杨利伟叔叔

学生说:我们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杨利伟叔叔。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感受文中中的内涵,神州五号成功了,六号也成功了,七号的发射更是指日可待,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作业设计

第一册 5、2地球上的水2课时 篇6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

教材分析

地球作为太阳系的行星,最大的特点是有水存在,水在地球上以固、液、气三态转换,不断地进行循环更替,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水是人类生存和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地球上的水有二大特征:从动态看,水不断循环运动形成统一的连续的水圈;从数量上看,是相对平衡的。水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根据含盐量分类,可分成咸水和淡水。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节约用水、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必须注意的问题。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水的分类、水的循环、水与人类的关系及节约用水等四方面的内容。

教法指导

一、           授课思路与方法

1、本节内容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平时所见所闻,进行启发性教学。

2、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投影片和教学录像进行直观性教学,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三维空间,通过读图,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2.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二)情感目标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探索自然的奥秘,热爱科学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水的分类。

2.教学难点:地球上的水循环。

三、教学准备

1.准备演示实验:液态水 -  气态水 - 液态水。

2.水循环示意挂图或投影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播放“水循环”的教学录像。

四、教学过程()

引言

地球上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水是自然界中极其重要的物质,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教师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水体都分布在哪里?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大气中的水蒸气、海洋中的海水、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水、地下水,还有海洋和陆地上的冰川等通称为地球上的水。然后引入新课内容:

(一)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1.水的三态:

地球上的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呈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及大气之中,(固态水如冰、液态水如河湖水、海水,气态水如水蒸气等)这是根据水的状态来划分的。

2.水的分类:

(1)根据水中的含盐量的多少,可将水分为咸水(如海洋水、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和淡水(如江河湖泊的淡水、地下淡水及冰川)。

(2)根据水在地球上的积聚情况来划分,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

1)海洋水: 储量巨大,占全球水总量的96.53%;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不能直接饮用,海水蒸发时盐分不能蒸发,可获取淡水。海洋上的空气中常有微小的盐粒。海洋生物有排除多余盐分的作用。

2)陆地水:常见的陆地水是指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与冰川(约占水体的3%)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用水

3)大气水:是指大气中所含的水蒸气,以及所组成的云、雾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大气水所占的比例极少(只占总量的0.001%),但在水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

出示“水循环”的示意图或投影片和录像,让学生观看,教师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天上的雨水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是从哪里来?陆地水不断流向海洋后又是如何得到补充的.?让学生阅读课文,展开讨论,然后教师归纳,在归纳总结过程中教师可以画板图示意,边画边分析水循环过程。

1.水循环:是指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之间的互相转换和运动,通过不断蒸发、蒸腾、输送、凝结、降落的往复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循环有三种形式:

(1)海洋与陆地之间;(2)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3)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图5-1  水循环示意图(1)

1)海陆间循环:从海洋上蒸发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下,遇冷凝结,形成雨雪降落地面。降落地面的水,其中一部分重新蒸发,返回空中,一部分渗入地下,以地下水的形式补给江河或直接流入海洋,一部分汇入江河,注入海洋。这种海陆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叫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

2)海上内循环:从海洋蒸发的水汽,上升至高空遇冷凝结,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海洋中,这一过程,只在海洋与海洋上空范围内进行。(也叫小循环)

3)陆地内循环:从陆地上蒸发的水汽,在陆地上空成云致雨(雪),然后再降落到地面,这种局部的水循环,称为内陆水循环。(也叫小循环)

2.通过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教师小结:

1.地球上水的分布有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三种,呈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形态分布;

2.根据水中的含盐量的多少,可将水分为淡水和咸水;

3.水循环的四个环节是:海洋水蒸发  大气水输送   降水    径流入海等。

五、板书设计

液态水:江河湖海水

                1.水的状态   气态水:水蒸气

固态水:冰川

                            咸水:海洋水内陆湖泊

2.水的成分       咸水与地下咸水

(一)海洋水、陆                   淡水:江河湖泊淡水、       地水和大气水                       地下淡水及冰川

海洋水:(储量巨大,平均盐度为35‰

3.水的分布    陆地水:江河湖泊水、冰川及地下水

大气水:水蒸气在水循环中作用很大

1.海洋与陆地之间循环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      2.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循环

3.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循环

水汽输送

                          水汽        水汽

(三)水循环的四个环节:  蒸发           凝结、降水

                       海洋           陆地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地球上水的状态有:                      (  )

(A)液态和固态       (B)气态和固态

(C)液态、固态和气态 (D)液态和气态

(2)关于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陆地水都是淡水

(B)冰川和地下水不属于陆地水

(C)地下水是河水

(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

(3)有关海洋水的正确叙述是;                  (  )

(A)海洋水是地球上储量最多的水体

(B)海洋水可以直接饮用

(C)海洋水的含盐量在35%左右

(D)海洋水占地球上水体储量的71%

(4)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  )

(A)水的物理性质   (B)水的化学性质

(C)水的空间分布   (D)水汽含量多少

(5)世界海洋水的平均盐度值为                 (  )

(A)32‰    (B)35‰    (C)30‰   (D)41‰

2.课后作业

(6)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

图5-2  水循环示意图(2)

`(A)在图中标出未完成的水循环运动示意箭头(共有四处)

(B)写出图中表示的三种水循环类型:

①            之间的水循环;

②           之间的水循环

③           之间的水循环。

(C)内陆地区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

(D)简要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①                                        ;

②                                        ;

③                                        。

(7)请你说说海洋中的咸水是怎样变成淡水到陆地上来的。

3.参考答案:

(1)(C)  (2)(D)  (3)(A)  (4)(C)  (5)(B)(6)(A) 略 (B)①海洋与海洋 ②海洋与陆地 ③陆地与陆地 (C)地面植物的蒸腾,湖面的蒸发等;(D)①使海洋水不断淡化,为陆地提供大量淡水资源;②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滋润土地、哺育生命;使水资源得到不断循环和更新。(7)由于海水蒸发时,盐分不能蒸发,水汽凝结可得到淡水,海洋中的咸水通过蒸发,由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其中一部分水蒸气输送到大陆上空,大气水在陆地上空成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成为陆地上的淡水了。

4.简要分析:

(2)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之间的互相转换和运动。通过水循环运动,滋润土地、哺育生命,陆地上的水不断地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更新。它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之间,海洋与海洋之间。

(3)地球上有丰富的水,海洋水占96.52%,储量巨大,但不能直接饮用,平均含盐量在35‰,盐分不会蒸发。

(4)海洋水储量巨大,分布于地球的海洋之中;陆地水主要是指江河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大气水是大气中的水蒸气,以及组成云、雾的小水滴和小冰晶。

(5)世界上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即每千克海水中含盐量为35克。

(7)这是一道综合分析的习题,涉及到咸水与淡水,海洋水、陆地水与大气水,通过地球上的水循环运动,三态的变化,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

七、参考资料

海水的盐度   海水的盐度指海水中溶解的全部固体物质和海水的质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溶解盐类物质的总量来表示,以克/升(克/千克)为盐度单位,符号为S‰。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即1000克海水中含有的盐量为35克。世界海洋中盐度水平分布的情况是:赤道附近较低,南北纬度20度附近最高,从这里,随纬度升高而盐度降低。因此形成盐度在亚热带海区最高,向低纬度和高纬度区降低,呈马鞍形分布规律。盐度极高值出现在红海,为40-42‰;盐度最低区在波罗的海,盐度值小于10‰。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蒸发、降水、径流、洋流、海水混合等。其中使海水盐度增加的因素是:蒸发、结冰、高盐洋流流入、与高盐海水混合、含盐沉积物等。使海水盐度降低的因素是:降水、融冰、低盐洋流流入、与低盐海水混合、陆地淡水(河流、冰川)流入等。

―摘自《高中地理教学参考》

(曹省之)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了解水对人类生活和人类生产的重要作用。

(二)情感目标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节约用水,合理利用和保护淡水资源。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水与人类的关系、节约用水。

2.教学难点:全球水资源的储量。

三、教学准备

1.生物体的含水量图表;

2.世界水储量图;

3.海水淡化工厂图片(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三)水与人类的关系

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如果没有水,地球将会变成怎么样?”围绕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然后教师归纳“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没有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引入新课内容。

1.水与生物的关系

阅读课本第106页表5-2生物体的含水量,请学生了解几类生物的含水量。从表中可以看出: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水生生物含水量大,植物风干种子含水量小,但它们都不能缺少水,在沙漠中,任何地方只要有一点水,就会有植物生长,没有水任何生物都不会生存。

2.水体与人的关系

提问:同学们每天需要饮用多少水?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人体中的水称为体液,水占人体总质量的60-70%,人每天通过排尿、呼吸和皮肤蒸发等方式,共排出约1.5千克的水,人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随水排出。废物如不及时排出,会引起人体中毒,所以对人类来说,断水比断食更重要。

3.水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关系

提问:人类对水的用途除饮用外,还有其他用途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人类每天需饮用水外还需要生产、生活用水,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交通运输业及其它各个生产部门也都离不开水,所以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

(四)节约用水

1.地球上淡水资源很少

前面所讲水对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我们也知道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地区分布着水,但咸水占97.74%,包括海洋水、湖泊咸水及地下咸水。淡水资源数量很少,只占全球水体的2.53%,而且分布不均匀,大部分淡水是目前难以利用的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淡水,占淡水资源的99.7%,容易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江河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只占淡水资源的0.3%。全球真正能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

2.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1)我国许多省、市、区出现供水不足问题,在一些城市更为严重。世界上也有很多国家闹“水荒”。

(2)合理分配用水、节约用水、保护现有淡水资源和开发新的水资源等,已成为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3)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3.海水淡化

将海水中的盐分离出去,获得淡水。世界上的不少地方都已建成了海水淡化工厂。

五、板书设计

(三)水与人类的关系

                水   母(98%)

黄瓜(95%)

1.生物体的含水量        一般动物(70-80%)

草本植物(70-85%)

植物风干种子(15%以下)

 2.体液:人体中的水。水占人体总质量的60-70%。通过排尿    每天共排出约1.5千克的水     废物随水排出。

3.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各个生产部门也都离不开水。

(四)节约用水

                 咸水:占97.74%,(海洋水、湖泊咸

1.地球水体            水及地下咸水。)

淡水:占2.53%,(江河水、湖泊淡水

及地下淡水和冰川。)

              难以利用: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淡水,

2.淡水资源                 占99.7%,

容易利用:江河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淡水。占0.3%。

3.合理分配用水、节约用水、保护现有淡水资源和开发新的水资源等,已成为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4.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5.海水淡化:将海水中的盐分离出去,获得淡水。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人体中水的质量约占人体总质量的     。一个人每天通过排尿、呼吸和皮肤蒸发方式,共排出约    千克的水

(2)地球上各种水中储量最大的是     水,与工农业生产关系最密切的是     水、     水和      水。

(3)为保护日益短缺的水资源,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是每年的                                       (  )

(A)6月1日        (B)5月1日

(C)3月22日       (D)3月12日

(4)当今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

(A)江河水      (B)浅层地下淡水

(C) 湖泊淡水   (D)上述三项都是

(5)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                  (  )

(A)河流水            (B)地下淡水

(C)湖泊淡水          (D)冰川水

(6)地球上目前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

(A)湖泊淡水             (B)江河水

(C)冰川水与深层地下淡水 (D)浅层地下淡水

2.课后作业

(7)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

3.参考答案

(1)60-70%  1.5   (2)海洋水  江河水  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淡水  (3)(C)  (4)(D)  (5)(D) (6)(C)(7)1)地球上水体的总量确实巨大,但96%以上是海洋水,淡水只占2.53%,而且主要还是人类目前还无法大量使用的冰川。人类目前生产和生活用水都是取自江河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的淡水,其储量只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所以,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在全球水体总量中所占比重是非常低的。2)淡水资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世界上有的地区水资源过多,有的地区水资源却极其稀少;就同一个地区而言,在不同的季节也相差很大。3)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是十分严重的,使原来能够供我们使用的淡水资源变得无法使用了,从而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而在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因此我国必须提倡节约用水,保护和合理利用宝贵的淡水资源。

4.简要分析:

(1)人体中的水,称为体液,水占人体总质量的60-70%,人每天通过排尿、呼吸和皮肤蒸发等方式,共排出约1.5千克的水,人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随水排出。

(2)根据水在地球上的积聚情况,海洋水储量巨大,但不能为人类直接饮用,也很难直接用于工农业生产。陆地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陆地水中,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3)近年来,合理分配用水、节约用水、保护现有淡水资源和开发新的水资源等,已成为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联合国把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以提醒全人类注意节约用水,大家都来关心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

(4)淡水资源数量很少,只占全球水体的2.53%,而且分布不均匀, ,容易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江河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只占淡水资源的0.3%

(5)冰川分大陆冰川和海洋冰川二个大类,是一种丰富的淡水资源,在海洋中,特别在南极与北极地区,有储量很大的海洋冰川。所以冰川是数量最多的淡水资源。

(6)目前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淡水,它占淡水资源的99.7%

(7)这是一道综合分析题,学生要用已学过的课堂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解答,从全球水的总量 、地球上淡水资源很少、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现有淡水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个思路来分析解答问题。

七、参考资料

水资源  我国地面上的年降水总量约6万亿m3,地表径流总量达2.7万亿m3,相当于全球陆地上地表径流总量39.7万亿m3的6.8%,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地下水在我国许多地方用得很普遍,地下水资源中可以开采利用的约1万亿m3,相当于江河径流的三分之一。我国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可开发利用的约有3.8亿千瓦.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深受降水量和地形的影响,在地区上很不平衡,大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沿海和内陆、南方和北方在数量上相差十分悬殊。长江、珠江和闽、浙、台各河,以及西南地区各条河流水资源丰富,总水量占全国总水量80%以上,其他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另外,我国水资源还存在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的特点。

《望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7

教学重点: (1) 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 (2) 通过诵读诗句,体会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 播放歌曲《水调歌头》,并同时出示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由现代作家赵丽宏先生所写的散文《望月》,我们和他一起去望月,好吗? (2) 齐读课题。 (3) 指导读课题。(要读得轻一些,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月亮的不同读法,读得洪亮感受明亮,读得舒缓感受朦胧。)【设计意图】开始上课时,通过美丽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月亮的美好情感,为学习课文打下情感基础。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 读了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人?看?做?)

2.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思考:谁在望月?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做了什么? (1) 出示生字词,检查学习情况:闪烁、船舱、沐浴、瞳仁、比喻、云絮、封锁、呵欠、外甥。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文描写了作者与小外甥在江轮的甲板一起望月时看见的景色,产生的联想和进行的对诗比赛。)

三、欣赏月下景色,感受美景

课文的内容我们理清楚了,下面我们和作者一道,去江轮的甲板上欣赏那迷人的美景。请同学们用心听,你从中仿佛看到什么,有怎样的感受,都记在脑海里。

1. 教师配乐范读第二段,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月夜景色。

2. 学生初读第二段,感受月色的美丽,思考:月光的美是怎样的美? (1) 你认为用哪些词能说出这时江上景色的特点?(柔和、安详、宁静、静谧); (2) 你还能用哪些学过的词语形容月光下的景色?(月光似水静影沉璧); (3) 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今晚这江上的月色,你会用上哪一个词?

3. 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月色的美? (1) 月色宁静美。(出示)“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2) 月色灵动美。(出示)“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3) 月色朦胧美。A.“隐隐约约”说明两岸的黑色剪影看不清楚,有一种朦胧美。B.指导朗读这句话,突出“隐隐约约、伸展、起伏”几个词语,感受朦胧美。C.理解“镀”字。将“镀”换成“染”比较,体会用“镀”更显得有光泽。D.朗读这两句话,体会江两岸景色的美。

4. 学生配乐朗读第二段,交流朗读心得。

5. 齐读第二段,把对月夜景色的感受融入其中。

6. 如此美丽的月色,这样的夜深人静,你能从其他地方找一个词形容这时的环境和我们的心情吗?(强调环境和心情) (1) 学生回答时适时解释“清幽旷远”。(联系图画,幽静、宽阔、辽远) (2) 适时解释“沉醉”。你有过沉醉的感觉吗,什么情况下你会沉醉?(指导用“沉醉”说话)

7. 读3-5自然段,思考: (1) 哪些地方写出了我和小外甥沉醉在优美的月色中? (2) 我们为什么会沉醉?(多媒体出示“月光,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的形式,强化了朗读训练,并在朗读过程中进行配乐,创设了月下江景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了月色的静谧美好,激发了朗读热情。

四、吟诵月之诗句,体会诗情

皓月当空,古往今来那些文人墨客们如果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他们有的会吟诗作画,有的会饮酒助兴,甚至有的会轻歌曼舞,那文中的小外甥想到什么呢?那我们也来试一试,好不好?

1. 投影出示小外甥和作者背诵的古诗。

2. 分角色朗读。 (1) 男女声分角色读。 (2) 教师和全班学生分角色读。(师读舅舅)

3. 看到后面有什么号?表示什么?那哪位聪明的小外甥接下去?(学生对诗)

4. 月光下,我们尽情地对着诗。此时此刻,(课件出示)“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看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学生齐读)

5. 写月亮的诗句非常多,老师也搜集了一组关于月亮的诗句。大家一起读(同时多媒体出示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6.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在诗人眼里,却有着不同的情思,有时月亮天真、童趣,有时孤独、惆怅,有时化作一片美丽的乡愁,有时发出诗人郁郁不得志的声声叹息,自读诗句,从诗句中,你能找到怎样的月亮。

7. 写月亮的诗真是又多又美,不过也有许多描写月亮的歌曲也很美哟,你们谁知道,唱一下: (1) 指名唱写描写月亮的歌曲。 (2) 描写月亮的歌曲非常多,同学们请听。播放歌曲片断:《明月几时有》、《静夜思》、《月亮之上(凤凰传奇)》

8. 这些美妙的诗,这些美妙的月光,此时此刻已经融入了我们的心里。请读:“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总结:这些优美的诗句,不仅使旅途之夜变得其乐无穷,而且使文章丰富多彩,今后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诗句、格言,可以使文章更有魅力、有品位。

【设计意图】为使学生体会到诗与月的交融,本环节紧紧抓住了“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看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这句点睛之笔。第一次在学生对诗后,第二次在体会作者的感情和听完歌曲后,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诗中月,月中诗。

五、观察月亮图片,启发想象

过渡:当我还沉醉于诗的意境和月的清辉之时,聪明的小外甥却已经在想月亮像什么呢?

1. 观察一组月亮的图片,展开想象,把你心中的月亮写下来,下节课与小外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2. 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课后交流。

《花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8

1.认识“怒、暮、燥”等生字,会写生字“醒、修”。

2.读懂课文第一、三自然段,知道花钟是由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来描写不同花的形态。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花的喜爱,对修建奇妙花钟的赞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词语卡片,花钟。

2.学生课前观察周围的各种花,也可以准备一些资料图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文

(一)谈话

奖励欣赏一组图片,欣赏了图片,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是啊,大自然藏着许多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你就会有很多发现。

(二)揭题

花也有秘密呢,这秘密啊,就藏在课文中,今天我们就去见识一下。(板书课题,引读)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欣赏图片,让学生说说得到什么信息,从而引出“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你就会有很多发现。”这一单元目标。激发学习探究的欲望,为课文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初读识字,理清层次

(一)出示初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用“——”画出介绍花钟的句子。

(二)学生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

1.看看这些词语会读吗?

2.学写、会写的字“醒、修”。

(1)观察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师范写,生书空。

(3)学生在抄写本上各写两个。

(设计意图:识字仍然是三年级学生的重要任务,在语境当中认识巩固生字,注重了词语的积累。初读课文提出了读通读准的要求,尝试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理清层次,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精读感悟,品味语言

(一)研读第三自然段

1.课文哪句话是介绍花钟的?

(出示句子)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对啊,像这样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钟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就组成了花的时钟。

2.既然是时钟的话,该怎么看时间呢?自由阅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出示句子)这些花在24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1)把这里的“大致”“刚刚”删掉,行不行呢?

(2)让我们用朗读来感受一下。

(二)研读第一自然段

1.找一找:自由阅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花的名字。

2.赏一赏:欣赏鲜花之美,巩固品味词汇。(课件出示课文中9种花的图片)

3.引出第一句:真是——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仔细读读,你脑海里浮现了哪些画面?

(1)带着感受读读这一句。

(2)找出描写各种花开的句子。

4.品一品:创设情景,对比感受,领悟不同的表达方式的精妙。

重点句子理解预设:(根据学生的理解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课件呈现: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傍晚六點,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看这些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①体会按时间顺序写的。

②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③体会时间位置的不同。

小结: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2)再读读这段话,你还发现了什么?

研读:同样是写花开,文章又是怎样表达的?挑一种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花,用心读一读,再想象一下它盛开时的样子,要求融入你的想象,最好加上你的手势,美美的说一说。

交流,预设:

①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结合图片理解“喇叭”,形状之美。做出动作,响亮地朗读。

②艳丽的蔷薇展开了笑脸。

结合图片理解“艳丽”,色彩之美。指导带着表情朗读。

③万寿菊欣然怒放。结合动作理解“欣然怒放”,姿态之美。

④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介绍昙花,了解成语昙花一现。

5.读一读:指导朗读,品味语感。(引读,小组合作读)

(设计意图:课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一环节是本课的中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读自悟,学生在品味花钟独特的报时方法时,也感悟到了课文语言表达的独到。通过朗读、表演、仿说等练习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培养了语感,也突破了本文重、难点。)

四、总结全文,拓展能力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奥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2.继续观察搜集各种花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他人。(形式多样:如编科学小报、做资料卡、写观察日记等)

(设计意图:这部分设计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实践应用的机会,采用选择性教学,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勇于创造。)

【板书设计】

13.花钟

有趣

美丽

上一篇:名单毕业答辩实习报告下一篇:安全生产常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