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第一课时

2024-09-18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精选12篇)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 篇1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几十年来形成一个基本模式,一般包括揭题质疑、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这几步。当前,此模式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教师机械运用,模式化操作,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教的是学生,不是教材,在显性的以课文呈现为体例的教材背后,隐性的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发展的体系首先要在老师们心中建立并清晰化。还要明确第一课时不是“绿叶”,要始终将学生放在第一位,将每一课的目标都放在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的内化、语文素养的积淀上,那样每一课时都是“红花”。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第一课时进行优化和改进。

一、在基本模式下,常规活动寻求变化

说改革,并不是要全盘否定。第一课时教学的内容、基本模式可以不改变,只要我们在细节处多思考,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深入分析,巧妙变化,不管是初读,还是学习生字词,还是感知大概内容,同样可以丰富多彩起来。

比如,词语学习,薛法根老师在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时,一上课,就让学生听写词语,他将词语分成三组(昆虫类、农作物类、动作类),每组4~5个,只报一遍,并要求每组听写完,自己再写一个同类的。最后加一个“草帽”,问应该放在哪一类[1]。听写词语恐怕每一位教师都做过,因为分组、分类了,因为节奏变化了,因为师生趣味对话了,一切就不一样了。本来相对枯燥的听写训练,在薛老师的课堂上,变得妙趣横生、变得轻松愉快。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快速记忆能力的同时,巧妙地创设了本文学习所需要的情境场,学生情绪高涨,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再比如,还是词语学习,多年前,支玉恒老师教学《第一场雪》[2]时,也是要求学生听写,他说:“今天的听写我就要大家练一练,一方面要听,一方面还得想,一方面还得写,一方面还得说。为什么要说呢?在听写过程中我要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来让你说,你们能做到吗?”整节课似乎就是在听写词语,实际听说读写、理解运用都在其中,最后,黑板上出现这样几组词语:

骤然变冷 寒风凛冽 阴云密布

雪花飘落 万籁俱寂 山村夜晚

万里江山 粉妆玉砌 积雪飞扬

预兆丰年 及时瑞雪 科学根据

紧接着,支老师又引导学生在每一排词语中圈出5个字,让学生连起来读一读,嗬!就是一首五言绝句:

骤 然 寒 风 冽

雪 落 山 村 夜

江 山 粉 玉 积

丰 年 及 时 雪

词语经过支老师的编排,不仅呈现出文本的相关主题,而且产生了新的意义。当师生一起圈画出那首小诗时,同学惊异、惊诧、惊喜,语言文字的魅力让他们流连其中,久久回味。这样的课,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你根本分不清,我们只知道学生沉醉其中了。

最简单的最常见的练习———听写词语,两位老师都能做出这样丰富多彩的变化。冷静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他们都是始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始终着眼学生的发展,根据特定的课文精心设计,在习以为常的练习中进行开创性的尝试,体现了他们的教育智慧。仅仅一个细小的环节有了创新和变化,就彰显出不一般的魅力,如果在其他环节也能有这样巧妙的创新,第一课时有什么理由不出彩呢?

二、依据文本特点,特定环节创新设计

在基本模式下还可以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根据教学的特定需要,在一些环节打破常规,进行一些特殊的“另类”的设计。比如,一位教师教学《海伦·凯勒》(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3],在导入部分这样安排。

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不幸的小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一上课,出示这段话,教师说:“同学们,今天首先请大家看一段话,请静静地默读两遍,说说你的感受。”学生纷纷安静地读完,发表感受:

“我想海伦一定非常伤心。”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一个只有一岁半的娃娃多么可怜!”

“(深情朗读)‘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一岁半的孩子就遭到这样的不幸,她的日子该怎么过呀?”

“对啊,正是牙牙学语,开始说话的时候,正是开始感悟这个世界的时候,她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从此以后,她会怎么样?”教师引导着。

“从此她与这个多彩的世界隔绝了。”

“她的脾气可能不好了,有声有色的世界看不到了。”

“她可能会抱怨,可能会坐在家里不敢出去,躲在墙角。”

“从此她只能面对黑暗,面对孤独。”

“小海伦可能会很着急,心情不好,脾气恐怕也会很坏。”

学生显然被小海伦吸引了,对她的命运充满担忧。

教师接着出示: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默读一下,读到哪里,你心中咯噔了一下。”教师说。

“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是多么可怕,小海伦怎么过呀。”

“她不能喊一声‘妈妈’,对于一个小孩来说,这太残酷了。”

“喊一声‘妈妈’这是多么简单的要求,可是小海伦却不能做到了。”

此时,学生有的声音哽咽,有的眼里噙满泪水。他们同情着、担心着,小海伦的不幸遭遇牵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15分钟过去了,没有揭示课题,没有通常的通读课文,没有生字词的学习。一改第一课时通常的做法,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两个片段,有效防止‘贴标签’式地去理解人物。像这类传奇人物传记,教师往往还没有让学生阅读文本,就会介绍其生平,了解其伟大。结果,学生不是在阅读中获取感受,而是早早地给人物贴上了“标签”,阅读失去了应有“心动”,学习失去了应有的生动。教师在这里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让学生静静地品读语言文字,用心触摸、感受、理解和体味,学生一下子被深深吸引,既了解了小海伦的不幸,激发起同情心,也引发了阅读的兴趣,接下来的通读课文,学生变得出奇地投入。

三、打破课时界限,统筹安排整体设计

改变第一课时教学的现状,还需要重温一下叶老的话———“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不管什么样的文章,一旦进入教材就成为一个“例子”,一个供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例子。教学是借助这个“例子”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积淀语文素养。教学为了什么?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线性提高的,而是借助一篇又一篇“例子”反复练习,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所以说,要改变现状,更需要合理使用文本,打破课时界限,整体策划,开展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

比如笔者教学《虎门销烟》(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时,一开始让学生用“惊”组词:惊讶、惊喜、吃惊、惊恐、惊慌、震惊、惊慌失措、胆战心惊、惊天动地……接着,出示“震惊中外”这个词语,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意思,然后引出课文,围绕“什么事震惊中外?中国哪些人会震惊,他们的震惊中包含着‘惊’的哪一层意思?外国哪些人会震惊,他们的震惊中又包含着‘惊’的哪一层意思?”展开探究式的阅读。学生在研读主题引导下品味语言,多层对话,丰富积累,培养语感。

再比如《将相和》(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讲述的是流传千百年的人物传记故事,廉颇、蔺相如性格鲜明,他们的身上折射着中华儿女热爱祖国、勇敢无畏、深明大义、知错必改等传统美德。笔者设计了“编对联评人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要求细读课文,根据故事,编撰三幅对联:评价蔺相如、评价廉颇、评价两人关系。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用对联来评价历史人物相得益彰。这个研读主题营造了恰当的情境,构筑了探究的平台,成就了学生发现、创造的欲望。学习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不再分初读、再读、细读,每一位同学选择的读法不一样,有人可能先通读再细读,有人可能直接进入细节的揣摩中。总之,教学不是为了读懂故事,核心目标指向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课程改革以来,一线教师的许多实践研究表明课时是完全可以打破的。比如海量阅读实验,每篇课文教学基本是一课时完成,必然要求简化环节。再比如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改实验,像洋思、杜郎口等学校的成功模式,这些似乎也说明,学生学习语文根本就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从初读到精读,从理解到运用。所以,传统的第一课时做法或许对学生来说意义不大。学生有没有兴趣学,有没有投入更大的热情学,是不是主动学才才是更重要的。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改变势在必行,这种改革不能随意,需要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去思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了他们的“学”而“教”。不管怎么改,教学一定要跟学生贴近些,再贴近些!只有当学习是学生最需要时,或者是点燃了他们的需要时,学习才会生动、有趣、高效。

参考文献

[1]薛法根.我和祖父的园子:http://blog.mdsyxx.com/u/89/archives/2011/1260.html.

[2]支玉恒.第一场雪:http://www.diyifanwen.com/jiaoan/xiaoxueyuwenketangshilu/08122707024446 23155.ht.

[3]王树华.一般故事类课文怎么教[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版,2011(7、8).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 篇2

20XX年3月,我校进行了关于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的研讨观摩活动,主要对“阅读课第一课时如何上得有效”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学校教务处要求所有语文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并上好阅读课第一课时。纵观本次活动中一至六年级共25节阅读课,发现第一课时教学现状着实令人堪忧。

现状之一:八股式教学

不同年级不同课文的第一课时几乎都采用“揭示课题→自由读文→集中识字、写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研读课文第一段(或分段写段意)”的固定教学模式。这种用一把钥匙打开千把锁的教课套路,使语文教学幼稚化,简单化,程式化,僵死化,使语文课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收效甚微。

现状之二:越位式教学

有些语文教师对于学段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有些老师缺乏明确的课时观,没按“季节”规律与课时目标“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于是,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要求一年级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有的老师第一课时包办了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学生不能充分读书,只读一、二遍课文,有时甚至一遍不读即去理解、感悟文本,探究文章内涵、品味语言文字,学习遣词造句,结果是走马观花,学生书读不正确、读不流畅,生字、词语没记住、不会写、不理解,也就无法深入文本,理解课文,更无法品评文字,体会情感。现状之三:无主题式教学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会儿是识字,一会儿是资料展示,一会儿又是无明确目标要求的朗读,只求广度,不求深度,面面俱到,主题不突出,严重削弱了课堂教学实效。

现状之四:赶时髦式教学

有些语文教师为了给观课老师留下好印象,太强调新颖,追求前卫,太注意形式,盲目跟风,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该讲解时不讲解,该训练时不训练,赶时髦、走形式、摆花架子。这样上第一课时,表面上是热闹好看,但实际上是没有实效的。

第一课时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有着奠基的作用。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也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可以这样说,没有第一课时的扎实教学,就没有第二课时的精彩纷呈。笔者将针对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语文第一课时”现象如何突围,以提高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浅谈一孔之见。

一、紧扣学段目标的教学模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八股式教学”模式无异于“削足适履,杀头便冠”,令学生学习语文感到枯燥乏味,收效甚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师应紧扣各学段的教学目标,灵活地采用各学段语文第一课时的基本模式,即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对象不同法,不同文体不同法,不同文章不同法。

低年级:第一步,创设情境,激活情趣。第二步,放手试读,整体把握,初步认读生字词。(认读生字,要注意“字不离词”,应在试读的基础上进行)第三步,反复朗读课文,确保读得正确、连贯。质疑问难。第四步,巩固强化本课生字的认读。第五步,识写结合,描红抄写(一部分)由于低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识字学词,因此第一课时的安排侧重生字的识写,并留出足够的写字时间,让孩子在堂上写字,以便教师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中年级:第一步,情境导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步,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指导难字书写。第三步,三读课文,读顺读熟适当读好。第四步,默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内容。第五步,质疑问难。课标提出:二年级下学期就要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到三年级下学期就开始根据课文的特点学会初步概括课文主要意思。因此,中年级的第一课时应该有这些环节的安排,而写字仅需要指导典型的、难写的字。

高年级:第一步,情境导入,对题质疑。第二步,初读感知,检查预习。第三步,再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第四步,弄清文章的结构。第五步,默读课文,对文质疑

二、教师明确的课时观:“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一些语文课,从课的起点上看——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琢磨,觉得既不是第一课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又不是第二课时——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的起点上。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深层原因,是语文教师缺乏明确的课时观,没按“季节”规律与课时目标“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因此,语文教师明确了课时观,才能把第一课时这块“田”种好,还原语文第一课时的本真,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崔峦老师曾总结过:一般地说(注意:只是“一般“,不能涵盖全部),第一课时有以下几项任务:

1、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初步了解生词的意思,能把课文读正确;

2、自读课文,画、批、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并透过语句,初步感受课文的事、情、理;

3、再读课文,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要注意引导提出语言方面的问题);

4、读课文,在个人准备、小组议论的基础上,通过全班交流,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有时侧重理清叙述顺序)。第二课时:

1、自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读感受(既可以谈思想内容方面的,又可以读“好在哪儿”“为什么好”的),鼓励发表个人见解;

2、根据教学目标,聚焦语言训练重点,用整合的思想、整合的问题,引导学生既深入理解人文内涵又揣摩语言的表达,实现学习语言与深化情感、认识的统一(这一部分是改革的核心、成败的关键);

3、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并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4、语言训练点上(如,某个句式、某些词语的运用)或表达方法的迁移、运用;

5、赏读课文,通过朗读释放情感,升华价值观,积淀语言。

三、学生有效的课前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崔峦老师曾说:“预习是训练阅读最重要的阶段„„”如果这一环节指导得法,做到切实有效,阅读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可见,预习最大的优点就是直接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预习能够让第一课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次接手新的班级,我总是强调课前预习的习惯。每次学习新课文之前,必须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而且有预习具体的预习要求。但预习对于低、中、高年级学生的要求有所不同,不是千篇一律。低年级课文篇幅短小,学生识字量小,预习时不需提很高要求,只要能把课文读准确即可;而中年级开始应在读准确课文的基础上,加强对字词的训练和积累,可以加上一些摘抄、同类词语归类等词句积累的预习作业;而高年级同学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基本对词语、阅读没有障碍,所以预习工作可以放在概括段落大意、查找课文资料、拓展阅读等有深度的预习作业上。这样的预习作业安排,体现了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大大增强了预习的有效性。如,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预习卡”,基本内容是这样的:

A、默读(1)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初读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课的生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查问:(1)我不认识的字是:______________,想办法记一记,记住后画笑脸:_________________。我给生字扩的词语(一个字扩两个词):________________。(2)我不理解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者问其他人我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写在文中词语的旁边。

C、朗读“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朗读三遍,家长签字。D、摘抄(1)好词:_______________(2)好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思考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最终我还有几个问题需要上课认真听或者请教老师或同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样,再好的预习作业布置了,长期不进行检查也会落空。第一课时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有机渗透式”地检查、点评是很重要的。合理安排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简洁自然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课时的导入,好比是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正像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课,是一门富有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文章岂是无情物,师生更是有情人。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导入语的精炼、简洁,要符合文体精神内核和学生学习特点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教学情境中,接触到文本的精神内核,借此求得实效。

简洁自然的导入就像一台戏的序幕,它简短巧妙,“牵一发而动全身”,牵引整个教学过程,能起到先声夺人、奠定情感基调、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1.说词解题,激情入境。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课题既可以窥探文章的主旨,又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帮助学生迅速地入情入境。如特级教师王菘舟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他在课的开篇,师生一起一个字,一个字地写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写一个解释一个,再重复读几遍;然后把词语连起来说:“就是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在1860年却被两个强盗的一把大火毁灭了。”此时,我们从师生严肃的神情中,分明感受到学生内心的情感波澜,成功地铺设情感基调。又如特级教师窦桂梅上《再见了,亲人》,也是先引导理解课题中的“亲人”一词入手,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亲人”,然后问学生:“为什么,朝鲜人们把中国志愿军当作亲人?”拨动学生生命的琴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巧用故事,创设情境。

乐意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讲授《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为了使学生在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因此这篇课文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有一个故事,老师一直想讲给你们听,故事是这样的:在解放军的一个连队里,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每天早晨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葛振林„„队列里一片肃静,没有人应答,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的姓名时,才有人答“到”。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个英雄连队的前5名战士曾在抗日战争中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颂歌。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壮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下子,就把热血沸腾的学生拉入了文境中。

3.温故知新,迁情入境。

复习旧知,导如新课,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导课方法。如教学《大自然的启示》,教师可以先学生说说上一课《蝙蝠和雷达》的主要内容或学习收获,然后过渡:“是呀,科学家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还有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大自然的启示》,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这种简洁的导入,很适合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前面的导语,让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帮助于学生迅速入情、入境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简介背景法、悬念设置法、猜谜激趣法、音乐引入法、游戏引入法、名言引入法、比较引入、体验引入法等。它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应该力求简洁、省时、高效,有趣、有情、有度。

五、有层次的初读:“初识庐山真面目”

古人说:书读百边其义自见。足见读书对理解文本的重要。第一课时是感知课文,那么有层次的朗读应该是有效感知文本的最佳途径拉。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通不开讲”,这也是许多名师上课的经验之谈,特级教师上课很注重学生对文本的充分理解,所以一篇课文的开始往往从不同层次的朗读开始,第一课时采取不同方式读书应该是初读教学变得扎实有效的法宝。

1.紧扣课题,读通读顺。

课题是全文的眼睛,或提示了课文内容,或设置了悬念,或揭示了中心,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指导学生阅读从会读课题开始,课题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例如:《山中访友》,学生一接触课始,引导学生从题目先读起,老师可以问:从访字你能猜出作者和他的朋友之间的关系如何?学生回答说:既然是拜访的,应该是关系亲密的,交情深厚的朋友,或者是受尊敬的朋友等,老师接着说:那我们来读课文,看看与作者交情这么深,关系这么亲密的朋友到底是谁?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能激起读课文的兴趣,再由课题质疑:为什么他们会如此亲密?带着这个问题读,学生有兴趣,能自己找答案,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引导学生从课题出发进行多次朗读,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在一层层的丰富。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就需要给学生和文本间搭好桥,让学生与文本有更多的对话机会,这应该是提高初读课文有效性的一个方法。

2.提携头尾,激发情感。

如特级教师王菘舟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在学生自读课文后,首先问学生:“读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圆明园的毁灭,它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王老师以此为突破口,在弄清楚“不可估量”的确切意思后,指着黑板上的两个“不可估量”趁热打铁问道:“打开课文,读到第一句,映入眼帘的第一个词是‘不可估量’,第二个词还是‘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这个问题直接指向学生的内心深处,它是一种阅读后的意会,一种点化后的流露,更是一种激发后的喷涌。接着,王老师还引导学生读了课文最后一段,写下了两个“化为灰烬”。同样的词语在板书上出现几次,这样做,正是把课文的情感基调进行总体的定位,在毁灭的前提下谈曾经的辉煌,其情感是痛的同时追忆曾经的爱。这样的处理,整个课堂的情感氛围就营造得比较成功,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初读课文的方法也有很多,如关键词句突破法、畅谈感受法、课题突破法、提纲挈领法等。不管是哪种设计都要简洁明了,让学生觉得学起来目的明确,有可操纵性,要善于抓住切入点、契合点和课文的重点难点加以扎实有效的训练,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第一课时开始,老师可以提出明确要求,要边读书边用笔划一划,圈一圈。不认识的字可以打问好,或查字典或请教,然后注音;不懂的词句用线划出来,可以联系上下文,结合工具书,也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对于读书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更高的要求,把优美的句子用线划下来,旁边可以用几个词语或简单的几句话写写自己的感受,使能力强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读书动笔不仅是提高初读的有效方法,更是培养读书习惯的有效措施。

六、阅读与字词教学的结合:“湖光秋月两相和” 一般来说,“课文导入”、“词语学习”、“内容理解”是第一课时的一些基本环节,它们的教学效果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这几个环节中,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把阅读和字词教学结合起来,创造“湖光秋月两相和”的美妙教学境界。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和适当的取舍,精心设计,在教学中采用简便而又实用的教学方法。

例如,“游戏体验法”。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我们既可借玩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我们还可以通过鼓励他们联系生活经验来理解,鼓励他们把字词与相应事物的形象建立起联系,还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形象。如《触摸春天》,孩子们对文中安静在花园里行走很“流畅”,一点也不“磕磕绊绊”中的这两个词会比较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在课前就跟孩子们玩一个“盲人行走”的小游戏,那么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就会很快明白这两词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进一步的研读,安静虽然是个盲人,但她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形象便深入学生内心世界。这也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领悟的有效方法。

此外,还有点面结合法、“以生为本”法、创设情境法、质疑问难法等,不管是那种教学方法,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进步。

七、留下悬念的结课:“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语文第一课时在结课时,教师或简要阐述或引导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突出重点,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在高潮处,在疑难处,在矛盾处嘎然而止,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第二、第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蓄足气势,达成沟联,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例如,课文《蒲公英的种子》第一课时教学结束前可设下悬念:这些蒲公英的种子会飞向哪里呢?结果怎样呢?又如:《七颗钻石》第一课时结课时教师小结:这真是一个神奇的水罐,不但能在小姑娘最需要水的时候装满水,而且在小姑娘被绊倒后也能不倒不洒。更不可思议的是它由木的变成银的,又由银的变成金的,最后还从里面跳出七颗钻石,并且随后喷出一股水流。是什么原因让水罐一次次的变化,奇迹一个个的发生,魔力究竟来自哪里?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阅读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一篇新课文的兴趣点往往就产生在第一次阅读期待中,成功的第一课时教学恰似“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激起学生无限的遐想与沉思。

例谈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加强预习;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常常会陷入机械呆板和过于模式化的窘境,怎样让第一课时教学既扎实有效,又呈现精彩呢?

笔者最近研读了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和特级教师潘文彬的《走在语文路上》,受到了一些启示。现从中摘录四则第一课时教学案例片段,让我们在特级教师的教学中寻找开启我们心智、转变我们思维的钥匙。

一、目标单纯,层层推进

案例:《第一次抱母亲》:特级教师于永正

师:请你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课文里的生字都有拼音,不认得的字可以拼读一下,要求大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生字记住,同时要思考你们的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随后,于老师指导读词“翻山越岭”“愧疚”,并理解这两个词的字面意思。

师:现在有把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举手。(教师发现举手的人少)同学们,把书读好的确不容易,举手的那么少,我再给大家5分钟时间,把课文读一遍,好吗?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师:我发现同学们第二遍读课文的时候,表情和第一遍不一样,你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课文读懂了,我从你们的表情上看出来了。谁愿意站起来把课文读一读?我想请五位同学来读。(依次叫起了五名同学。)

师:到目前为止,读了三遍课文。三遍课文下来,就能读得那么好,你们班朗读的水平非常高。于老师备课的时候也读了好多遍,但我读得不一定有你们好,我也不一定读得正确,但是我想读一遍给你们听,好吗?(生齐答:好)请把书打开。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评:此时台上台下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于老师的朗诵,都被于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带进了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也深深地被课文中的母子之情感动着。当读到最后一段时,于老师按下了录音机,一段舒缓的音乐渐渐响起。当于老师把课文读完,台上台下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有人把读书叫“煮书”。书怎么煮呢?煮书就是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所以有人把读书叫“煮书”。刚才我听你们朗读,我觉得你们真了不起,读了两遍课文,就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我想,你们听了于老师朗读课文,也会想于老师哪些地方比我读得好?我们应该互相学习,相信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因此,请大家再一次把书拿起来,好好地读,读懂,读出味道来,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评:一节课40分钟,由30分钟安排的都是读书。学生读了四遍,听老师示范朗读一遍。文章比较长,一遍读下来,需要5分钟。师生读了五遍书,目标单纯,效果明显,学生做到了正确、流利地朗读。于老师通过观察学生读书时的表情,了解到学生初读课文达到的不同的层次,就像更羸听到大雁的鸣叫就知道大雁的身体状况一样。并且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地展开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一节课中,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的鼓励、肯定和指引,在这样温馨的、值得信赖的课堂情境和心理环境中学得兴趣盎然、有滋有味、扎实有效。]

二、加强预习,整体感知

案例:《翠鸟》:特级教师于永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翠鸟》。通过预习,谁知道,为什么给这种鸟取名“翠鸟”,“翠”是什么意思?

生:上学期在“归类识字”中,学过“翠鸟”,书上还有画,带彩的,它身上的羽毛是绿色的。翠,就是绿色的。

师:从图中,你看出了,翠就是绿颜色的,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橄榄色就是绿色,所以,“翠”就是绿的意思。

师:现在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先练习一遍,然后我来检查。(学生自由读全文)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三人读完全文,随时指出读错的字和读得不连贯的地方,并领读。)

师:对课文的内容了解吧?看谁的记性好,能把这道填空题做出来。

【评:读完课文后,随即出示填空练习题。这填空练习题,实际上是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通过练习,学生在自主预习和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感知。这个练习题,设计很巧妙。】

三、开门见山,提高效率

案例:《稻秧脱险记》:特级教师于永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朋友跟于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第一笔的起笔位置。

师:学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出示投影片,教师读)

【评:有的老师开场白喜欢用好几分钟的时间和学生“套近乎”,看起来师生的关系是拉近了,可是,时间也流逝了。于老师没有绕什么弯子,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切实具体地提出本篇课文的学习任务。这是走向教学成功的第一步。这组目标,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既突出了“双基”训练的要求;又点明了需要认知的问题;既确立了教学的终极目标,又点明了操作程序与方法。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于老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目标中的第一、二项展开教学,学生学得很扎实。】

四、引导质疑,唤醒期待

案例:《鸟的天堂》:特级教师潘文彬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看老师写课题。

师:当“鸟的天堂”这四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的脑海里闪现出什么问题?

生:“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什么?

生:“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那个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生:人们通常把苏州、杭州称为“人间的天堂”。那么,课文是把什么称为“鸟的天堂”的?为什么要把它称为“鸟的天堂”呢?

生:鸟儿在“天堂”里是怎样生活的?

师: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里一下子就闪现了这么多问题。真是好样的!其实,课题就如同一个人的眼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文章的题目。我们应该学会由文题想开去,先根据文题给自己提几个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文章,这样的读,才是有目的的读,才会提高阅读的效率。

【评:“学贵有疑。”教者熟谙此理。教学伊始,教者就引导学生课题由课题生发开去,进行质疑问难,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思维一开始就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样,不仅诱发了学生探究课文的强烈欲望,还能使教者了解到学生的期待视野,使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此外,学生质疑问难,有些问题已经由课题扩展到了课外内容,从而激起了学生课外探究的浓厚兴趣。教者那言简意赅的小结可以说也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 篇4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 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 开篇引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至关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如何敲好这一锤?我认为, 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着力唤起学生深入探究学习课文的欲望,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顺畅地走进文本, 真正与文本实现零距离交流, 从而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书写生字。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题, 想象生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花香”。看到这个词, 你能联想到什么?

预设:花香气扑鼻;仿佛嗅到花香的味道;仿佛看到鲜花盛开……

板书:一路花香。你又有什么感受?齐读课题, 让花香淡淡飘出。

带着欣赏的语气读一读。

(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育家董政枢曾说:“好的开头, 有如春色初展, 鲜花含露, 叫人钟情。”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安静的氛围, 宽松的环境,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产生想象, 教师适时追问, 学生思维的火花随即点燃, 花香飘逸的美感流淌于学生心间。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字词学习, 品味妙趣

通过预习, 你们一定有不少收获。谁来说一说这个寓言故事里都有哪些主要人物?

根据学生回答, 适时板书:挑水工、破水罐。

这个“罐”字, 还是我们要掌握的生字呢, 先仔细看一看老师是怎么写的。 (师范写) 左边的撇要写得短而有力, 右边笔画较多, 要写得紧凑。

关于这个字, 古人一开始可不是这样写的。 (课件演示“罐”的演变) 左边是“缶”字, 古代一种肚子大口小的盛酒器具;右边是“雚”, 本来是指一种叫白鹳的水鸟。瞧, 两个红圈多像鸟的眼睛!有什么想说的? (神奇、美妙、有意思)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这样赞美中国汉字, 他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 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 一首优美的诗。”中国的汉字就是这样神奇!

这篇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还比较多, 一共有九个, 先练一练。

生字会读了, 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出示词语:裂缝骄傲渗出浇灌欣赏

不禁目的地完好无损日复一日

【设计意图: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是阅读的基础, 是写作的基础。此环节中, 通过让学生欣赏“罐”的演变过程, 让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神奇和美妙, 认识到每个字都是有生命活力的。从而让每一个字都能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 激起他们认读的兴趣, 生字词教学水到渠成。】

三、朗读指导, 激发情趣

(一) 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 适时指点

预习的时候, 你们读了几遍课文?老师也读了五遍。谁先来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第一节。及时纠正, 纠正后改正再读该句。不要着急, 用心读。 (预设评议:多好, 我欣赏她的认真、流畅、自然。)

指名读第二节。及时纠正, 纠正后改正再读该句。

指名读第三节。及时纠正。

(二) 教师范读引领

听了你们的朗读, 我学到了很多。有的读得比较自然、通顺, 有的读得非常正确, 有的读得很用心。下面听老师朗读, 仔细听, 看老师的朗读与你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有感情朗读全文。)

告诉老师, 老师读的和你们有什么不同?

预设评议:

1. 有感情, 注意停顿。逗号停顿时间短, 句号和段与段之间停顿时间长一些。

停顿的时候, 可以给自己、给听的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时间。没有停顿, 就没有思考。

2. 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语调抑扬顿挫, 表情随着课文中人物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读出了破水罐心情的变化。

3援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能将描写一路花香的句子读得很生动, 那是因为老师一边读一边想象美景。你们也来读一读这句话, 老师想, 你们的脑海里也一定会出现美妙的画面。读读看!

读了这句话,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我仿佛看到, 闻到, 听到。) 是啊, 多美的景色啊! (播放背景音乐。)

生齐读这一句。评读, 是否认真、投入。

4. 老师读挑水工说的话和你们有什么不同?

(读出了一个亲切, 其他就较为平淡。亲切, 有耐心, 好像在跟他说话。那是因为老师通过认真学习, 了解了人物的特点, 已经走进了人物的心里。)

【设计意图: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 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 影响学习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 并据此进行教学。”先了解学生通过预习朗读课文的情况, 针对情况, 教师适时示范朗读。学生兴趣盎然地跟着教师再一次在文本中“走”了一回, 并在不知不觉中, 将他人的优点运用于自己的朗读实践之中。脱离生硬的说教, 学生们反而学得快乐, 充满情趣。】

5. 读全文。

刚才你们听了同学的朗读, 又听了老师的朗读, 现在大家再读一读, 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得更好!

6. (联系板书) 挑水工、破水罐、好水罐, 课文围绕这些主要写了什么?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填空:

(1) 完好无损的水罐因为 () 而感到骄傲, 破损的水罐因为 () 而感到惭愧。

(2) 挑水工利用破水罐的裂缝 () , 让破水罐发挥了另外的作用。

【设计意图:采取填空的方式, 检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情况。题目设计难易适中, 且富有弹性, 有“下能保底, 上不封顶”之效。】

四、课堂小结, 增添雅趣

看来大家对课文的主要内容都了解了。这是一个印度寓言故事。在古印度, 在那高高的菩提树下, 佛祖释迦牟尼每天都这样微笑着, 打着手势, 给弟子们讲述这些生动的故事, 连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也都被吸引过来了!相信你们通过认真学习, 也一定能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设计意图:美丽人生, 离不开经典语言对我们的精神哺育。教师声情并茂的引导, 意在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 开启学生阅读期待之门, 为自主阅读注入动力, 切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阅读的芬芳弥漫孩子们学习的空间, 让文化独特的雅韵浸润孩子的心灵。】

五、书写生字, 练出意趣

对自己有信心吗?但老师还有点担心, 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写好这些生字。仔细看一看, 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

让学生相互说一说, 互相学习。预设:“愧”竖心旁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先写两点, 中间一竖要直, 右边笔画要紧凑。“傲”“漏”“欣”的写法等。

师范写。请你们也把这4个字在习字册上写一遍。

投影展示, 示范点评。 (红笔画圈打五角星) (美观、紧凑、结构匀称, 注意左窄右宽, 笔画漂亮。)

同桌互相看一看, 学一学。觉得同桌写得好的, 就送给他一个五角星。

字是人的第二张脸,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写好。课后请大家再写写这些生字, 读读课文, 这样你会学得更好!

【设计意图:认字写字必须掌握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这是基础。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第一、二、三学段每天的语文课都要用10分钟的时间专门练习写字。教学至此, 针对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适时、相机指导示范学生易错的、具有代表性的生字。再让学生自己认真书写, 同时给予恰当的评价, 给每一个孩子想写、乐写增加动力, 达成课标提出的“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要求。】

板书设计:

15一路花香

破水罐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 篇5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语文阅读课本②的第12课(板书课题:清贫一生)

师:“清贫”和“一生”各是什么意思?

生:“清贫”指穷困;“一生”指一辈子。

师:课文写谁穷困了一辈子?

生:写朱自清穷困了一辈子。

师:朱自清原名自华。他正直、爱国,参加过“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支持并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他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教授,可是他的一生非常清贫。现在我们学课文。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写有“学习目标”的小黑板,并指名读)

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自清的爱国思想。

2.给课文分段,回答课文后问题1(3)。

3.理解课文后作业题2的第一句话的意思,并体会其思想感情。

师:请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节(边读边纠正读音)。再次自读课文,完成练习:课文是怎样写朱自清清贫一生的?(生自学、练习、交流)

生:课文是按抗战期间生活艰苦、抗战胜利后拒绝高官厚禄、1948年、拒领国民党配给的美援面粉这三个方面来写的,歌颂了朱自清的爱国主义思想。(板书:抗战期间、抗战胜利后,1948年)

师:这三段时间,分别在文章的哪几节?(生答)

生:第二节写抗战期间朱自清的生活穷困;第三节到第五节写抗战胜利后朱自清拒绝高官厚禄;第六节到最后写1948年朱自清拒绝领取国民党配给的美援面粉。

师:文章还剩下哪一节?

生:第一节。

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第一节,想一想这一节主要写什么?(生读)

生:总述了朱自清一生清贫。

生:总述了朱自清一生清贫以及名字的来历。

生:总述了朱自清在困境中不丧志。

师:说得很好!(板书:总述困境,不丧志)谁来说说第一小节与其它各段是什么关系?

生:第一小节与其它三段是总分关系。

师:对!第一小节先总述朱自清在困境中不丧志,后按时间顺序分述了(板书:分述)抗战时期,抗战胜利后,1948年,朱自清的生活清贫和在困境中不丧志。下面我们学习第二段,自由轻声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朱自清生活清贫的句子。

生:(读,找,划后交流)(板书:颠沛流离)

师:“颠沛流离”是什么意思?

生:“颠沛”,比喻生活困难;“流离”,指为了生活东奔西走,家人离散。形容流浪困苦的生活。

生:朱教授穷得做不起棉衣,只能买旧的毡披风披在身上,步行进城上课,可他却坦然自若。(板书:坦然自若)

师:“坦然自若”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心里很平静、无顾虑。

生:形容不当一回事,表现朱教授刚强、坚毅的性格。

师:朱自清生活那么清贫,可他还是那么坦然自若,体现了朱自清(指板书)……

生:(齐)在困境中不丧志。

生:“在这饥寒交迫……痛苦”(板书:饥寒交迫,没有怨言)

师:(挂小黑板)请同学们朗读下面的句子,并体会思想感情,特别注意带点的字的含义。

生:“怨言”指抱怨、坦怨;“饥寒交迫”形容生活极端贫困;“默默”指一声不响。朱教授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半句埋怨的话,是他想到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个人生活苦一些算不了什么。体现了他在困境中不丧志。

生:朱教授生活极端贫困的日子里,一声不吭地忍受着胃痛的折磨,一切都是为了抗战。从中我们体会到了朱教授那颗爱国之心。

师:(板书:爱国)你体会得很好。感情朗读这段话。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采用了读、找、议的方法学习了课文的第二段,了解了朱自清在困境中不丧志,我们从中体会到了朱自清的.爱国主义思想。

请同学们完成课文后作业2①、3

第二课时

师:(复习第一课时)抗战期间朱自清生活清贫不丧志,那么抗战胜利后,1948年,他又过着怎样清贫的生活,他又是怎样对待这种生活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三、四段,学习目标是:

1.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朱自清在困境中不丧志的爱国思想。

2.回答课后问题1①②和作业2②③

3.感情朗读课文,学习背诵第五自然段。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3―4节,想想朱自清过着怎样清贫的生活。(生读)

生:朱教授蹲在地上劈柴生炉,还时常因柴少而生不着炉子,写出了他生活的穷困。

师:和抗战时期比一比。

生:他的生活和抗战时期一样。

师:你是从哪一个词看出来的?

生:从“清贫如故”这个词看出来。

生:朱教授受尽疾病折磨,无钱医治,身体很差,看出他生活在困境中。

师:(板书:疾病折磨)第四节在上下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第四节在上下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哪句承上,哪句启下?

生:第一句承上写生活清贫;第二、三句启下写在困境中不丧志。

师:谁能说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意思。

生:“益”是更加,“坠”这里可当“改变”意思讲。生活艰难,但意志更加坚强,再困难也改变不了自己崇高的志向。

师:下面我们来体会一下句子的思想感情。(挂小黑板齐读)

生:“挺拔”是指直立高耸,一般指白杨、峰峦。这里指朱教授在困境中坚强地挺立着。

生:“深沉”是指思想感情不外露。“有神”是有精神。虽然朱教授受疾病折磨,身体很差,可他的意志更加坚强。

生:“审视”是仔细看。他看到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个人生活再贫困也改变不了他的崇高志向。充分体现了他在困境中不丧志的高风亮节。(板书:饥寒交迫)

师:轻声朗读第五节,找出朱自清不丧志的句子,并画上横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读、找、议)

生:国民党用高官厚禄拉拢他,请他去做官他不屑一顾。

师:(板书:不屑一顾)不屑一顾是什么意思?

生:“不屑”认为不值得,“顾”看,这里是说对国民党的高官厚禄看不起,不值得一看。

生:遇到党国要人登门拜访,他避之犹恐不及。(板书:避之犹恐不及)

师:“避之犹恐不及”是什么意思?

生:生怕来不及躲避。

生:达官贵人请他吃饭,他拒不出席(板书:拒不出席)。

生:有个名流出价三千元请他写“寿席”,他拒不从命,看出朱自清宁可生活清贫,也不丧志。(板书:拒不从命)

生:有人送国民党的“特别党证”让他填写,他严辞拒绝。充分体现了朱教授在贫病交加的困境中不坠青云志。(板书:严辞拒绝)

师:“严辞拒绝”是什么意思?

生:用严厉的话语来拒绝。

阅读课第一课时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篇6

问题一:呆板

传统的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般都是“三部曲”,第一部是指导朗读课文,第二部是学习生字和词语,第三部是理清课文条理和归纳主要内容。此外,便无新鲜的话题。如此僵化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锐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观念上不重视,认为第一课时仅仅是为第二课时做准备,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追求,因而很少深入思考和探索,也就很难认识第一课时的地位和作用,更不会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去探究教学的基本规律。

对策:灵动而不呆板

例:《黄鹤楼送别》(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课时,这篇文章是典型的“文包诗”写法,我设计了“品诗,读文,赏画”的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板块:品诗。教师先播放《烟花三月》歌曲,让学生感受诗文意境。然后,在学生读通顺文章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字正腔圆地朗读诗。最后,让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这首诗,自然导出新词“脍炙人口”,学生也在语境中理解了词语。

第二板块:读文。首先是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段朗读,教师指导流利地朗读课文。再次,在朗读的过程中重点指导理解“依依惜别”的意思,并将其中的“依依”和“杨柳依依”中的“依依”进行区别。结合语境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最后,指导学生谈谈自己独立阅读后的认识和感受。

第三板块:赏画。教师出示描写诗意的图画,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进行描绘或概述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运用中了解和掌握词语的意思。

1.在求活上做文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突破了上第一课时的“三部曲”传统模式,根据课文既理解古诗,也读通课文,还有大量的词句需要理解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品诗、读文、赏画”的第一课时教学流程。首先,将文章最后的古诗读通顺,读流利,大体领会诗意。其次,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同时,引导他们感知内容,归纳主要意思。最后,将词语集合组块,让学生运用词语描绘画面,强化运用。教师顺利达成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等。教学形式灵动而不呆板,学生学习有乐趣,第一课时这篇“文章”也就做活了。

2.在求异上下功夫。首先,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播放旋律优美舒缓的《烟花三月》,烂漫的春光,滚滚的江水,浓浓的友情扑面而来,学生深深地陶醉其中,这为学生理解文章做好认知和情感储备,学习课文就会水到渠成。其次,教师在检读的环节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来朗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学生有新奇的感受。再次,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受,有认识上的,有情感上的。这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得到了发展,多元解读得到了认可,满足了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3.在求趣上动脑筋。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本节课的词语教学,我在求趣上动了一番脑筋。本节课学习词语有四种方式,一是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譬如,理解“送别”。教师设问:根据我们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古代的送别和现在的送别有什么区别?让学生领会古代交通不发达,送别以后,经常是天各一边,音信渺茫。二是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如学习“脍炙人口”一词,先问学生“脍”“炙”的本意,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脍炙人口”的含义。三是通过比较来理解,如,将“依依惜别”中的“依依”和“杨柳依依”中的“依依”进行比较,让学生建立词的立体概念。四是用组块的方式理解,将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如“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暮春三月”、“滔滔不绝”等词语组块,让学生分别描写黄鹤楼、长江,以及李白和孟浩然分别的场面,促进学生在运用中理解。多种多样的方法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效果可想而知。

问题二:越位

许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添加了大量额外任务,如,品味语言文字,领会文本意蕴等,却忽视了朗读课文,理解字词和感知内容等基础性教学环节,把第一课时上成了“夹生饭”。试想,学生连文通字顺都没有达到,如何能“深入感悟”呢?究其原因,是教师对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没有准确把握,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不甚了解。如何克服第一课时教学的“越位”现象呢?

对策:到位而不越位

下面以《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时三个片段为例来阐述。

1.防止字词教学越位深究。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后,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语。

教师:谁能将描写爱因斯坦外貌的“蓬乱”、“裹”、“趿拉”等词语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

学生:可以用“衣衫不整”来形容。

教师:说得好!你再读一读“冷不丁”这个词语,能不能说说这两个词语中的“不”字读音有什么不同。

学生:一个读轻声,一个读去声。(教师指导学生读两遍。)

教师:爱因斯坦衣着不整,生活随意,课文作者用“衣衫不整”来形容,你还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来形容?

学生: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

教师:你从“衣衫不整”和“一塌糊涂”这两个词语感悟到什么?

学生:爱因斯坦生活随意,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科学研究上,是一个忘我工作的人……

这个教学片段中有几处处理得当的地方,如,联系语境理解“衣衫不整”,并让学生区别“衣衫不整”中的“不”的读音与“冷不丁”中“不”的读音,把理解词语和读准多音字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词语教学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从‘衣衫不整和‘一塌糊涂这两个词语感悟到什么?”这就是深究文章的内涵了,这样的教学显然是把后继教学的任务提前了。所以,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度,不应随意深究,要保持教学的程序性和连续性。

2.防止朗读教学一味拔高。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时,教师出示:“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教师: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学生:分别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说的。

教师:这里面有两个语气词,分别是什么?

学生:分别是“噢”和“嘛”。

教师:“噢”和“嘛”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语气?

学生A:“噢”表达了爱因斯坦满不在乎的语气。

学生B:“嘛”表现了小女孩自以为是,是比较得意的语气。

教师:你们说得比较好,爱因斯坦是多么谦虚啊!胸怀是多么宽广啊!而小女孩是多么天真,多么幼稚,多么得意。谁来朗读,把这两个人的语气、神态读出来?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从语气词入手,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感知语气词对表达人物心理活动和神态的作用,这种从感知语言入手的教学,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遗憾的是,教师要求学生读出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语气、神态,这就拔高了要求。因为,学生此时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还不全面,情感体验还不到位,所以,我们应花更多的精力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章内涵的感悟和对人物情感的体验。

3.防止内容感知一竿子插到底。

教师:课文讲的是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相遇,在书上找出表示这些时间的语句。

学生:主要有四句:1940年的一个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从此……

教师:读了这些语句,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A: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先写小女孩撞上了爱因斯坦;接着写小女孩遇上了爱因斯坦;然后写爱因斯坦等小女孩;最后讲小女孩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教师:读了最后一句话,再联系前面几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小女孩与爱因斯坦之间由不熟悉到越来越熟悉,最后成为好朋友,成为忘年交。

教师:爱因斯坦是一位大科学家,居然与一个素昧平生的小女孩成为忘年交。此时,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这个教学片段展示了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条理,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过程。教师先让学生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语句,然后组块让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充分感知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成为忘年交的经过,可以说学生的感受是“从文章中走一个来回”(张志公语)的自然结果。不过,最后让学生归纳人物形象就显得生硬牵强,教师试图一杆子插到底。这样做,即使有学生能回答,也是限于表面的,是机械的、概念化的认识,没有内容和事件的支撑,就不可能给学生有效的启迪,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也是架空的。

问题三:空洞

有些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空洞,教师虽然也让学生理解词语、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但总觉得教学浮于表面,难以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的教学为理解词语而理解词语,为朗读课文而朗读课文,教与学脱离。我们知道,解词、朗读和品文,都是语文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从这里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语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是情感的熏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认识基点出发,重新审视阅读课第一课时的教学,也许能拓宽我们的视野。

对策:实在而不空洞

例如,以一位教师教学《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些片段为例来谈。

教师:同学们,读了课题《水》,看到了这个最简单的字,你会联想到什么?

学生A:我想到是一泓清泉,碧波荡漾。

学生B:我想到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学生C:我想到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河流在交通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师:同学们对“水”都有丰富形象的认识。那么,课文作者想通过这个最普通、最平常的字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学后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学生:我觉得作者想告诉我们:“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出示句子:“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引导学生将出示的句子与原句比较,认识原句中的逗号是强调水的珍贵,“成了”起到充分肯定的作用,然后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理解词语、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后,重点讲读了第一自然段。)

教师:(读第一小节)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水的珍贵?

学生:课文中写道:“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这句话让我对水的珍贵有了深刻的感受。

教师:如果这是电影中一个远镜头,你会看到什么?

学生:……

教师:现在将电影镜头拉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水的珍贵。)

教师:请同学再读课题,此时,你感觉到这还是平平常常的水吗?你品出了这水中的什么滋味?

众多学生回答:是甜蜜的渴望,是痛苦的期待,是生活的无奈……

1.追求真实学习的课堂。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对“水”的认识和感悟作为教学重点,围绕“水”这一主题,努力拓宽学生对水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首先,教师问:“你们读了课题《水》,看到了这个最简单的字,你会联想到什么?”这样就唤起学生对水的原有认识;其次,让学生用一句话来归纳重点句:“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作者对水的感受;再次,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让学生找出关句子,进一步感悟缺水地区老百姓眼中水的百千滋味。窃以为,这样的课堂教学是真实的,也是学生所需要的。真实之一,是因为教学建立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真实之二,是涵养了自己对文本的阅读体验;真实之三,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加深了对水的情感。这样,就使“印象中的水”、“文字中的水”、“生活中的水”陆续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水的百千滋味也了然心头。

2.致力于扎实学习的课堂。语言学习有着独特的规律,要在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上下功夫。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抓住“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采取比较和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这句话中逗号的作用,品味“成了”这一充分肯定的表达语气,了解“最珍贵”三字沉甸甸的分量。如果教师每堂课都能让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分享语言的情感,那么,学生学习语言将是扎实有效的,日积月累,将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组织朴实学习的课堂。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为语文课堂学习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手段,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让学生陷入“浅阅读”和“快餐文化”的困境,学生可能会在多彩的画面里迷失自己,思维浅薄了,想象力枯竭了,感觉也贫瘠了,情感也枯萎了。所以,语言的学习还要强调“个体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努力让学生将文字还原为生活图景,“如果这是电影中的一个远镜头,你会看到什么?”“现在将电影镜头拉近,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我想这样的启发和引导是朴实的,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和思考。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泓口小学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 篇7

一、直面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误区

反思某些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现象, 笔者觉得, 确实已走进了一定的误区。

1.教学目标的虚高

有的课没有真正让学生在第一课时里读通读顺课文, 了解文章脉络, 学好生字新词。只是粗粗地检查一下字词, 就开始讲课, 甚至直奔主题, 讲完全课让学生感悟, 给学生明理。这样上下来, 似乎就“完整”地教完了课文, 形成了一个较为完美的课堂教学。但是, 一堂课下来, 看不出有什么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 看不出是什么课, 是哪一教时的课, 教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支撑, 失去了明确的目标。这样上下来, 第二课时做什么呢?作业?拓展?写生字?

2.教学内容的缺失

与上述情况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有的第一课时的表现为教学容量明显不足, 教学频率慢而拖沓。引题花个三五分钟, 初读课文, 学生字词用掉二三十分钟, 一个字一个字, 从音到形到义慢慢地讲, 细细地磨, 无视教材的实际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原认知水平, 教学步骤刻板陈旧, 整堂课死气沉沉, 缺乏生气, 让人昏昏欲睡。

3.教学模式的僵化

许多老师在进行第一课时教学时, 往往采用如下的教学模式: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初读课文, 布置自学;检查反馈, 集中识字;读顺文本, 整体感知。但已经陷入了一定的模式, 成了僵化的第一课时。虽然课时目标是大致相同的, 但不同的教师, 不同的学生, 不同的课文使用同一种方法展开教学, 使第一课时的教学陷入僵化, 步入模式。教师的教学失去了热情, 学生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笔者觉得, 这些问题的存在, 根本原因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对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缺乏正确的定位和足够的重视。其实, 在语文教学中, 认真审视第一课时是十分重要的。第一课时应该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 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能帮助学生打下语文知识的坚实基础, 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提高第一课时实效性的思考

那么, 怎样才能上好第一课时?如何提高第一课时的实效性呢?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谈一些初浅的认识: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 是教学后学生学习应达到的结果。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不是从教参上抄下来的, 而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 围绕单元主题和训练重点, 考虑学生的起点水平, 紧扣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明确、具体、可操作和可测量化的目标。

(1) 要落实单元目标。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都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选编课文, 并在每个单元落实一个重点训练项目。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是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 同时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训练要求, 教师应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适时落实这一训练。

(2) 要把握年段要求。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随年级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低年级, 由于学生知识范围狭窄, 认知能力有限, 故字词教学为重中之重;中年级, 学生认识水平有所提升, 视野不断拓宽, 故花在字词教学上的时间相对减少, 重点是段的训练;高年级, 重点应放在篇章教学上, 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再深入理解课文, 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最后整合全文, 归纳拓宽, 提升认识。

(3) 要凸显课时目标。笔者觉得教者在解读文本时对教材要有深度的把握, 站在驾驭整篇课文教学的高度, 合理分配每个课时的教学任务, 准确把握课时目标。第一课时哪些该教、哪些不该教;哪些需讲清学透, 哪些应点到为止。有时需直奔主题, 以便统领第二课时;有时则需迁移延伸, 为第二课时搭桥铺路。

基于以上三点的思考, 笔者在教学《自然之道》时, 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 认识7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 初步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 (4) 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教学实践证明, 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合理的、准确的。通过教师的智慧引领, 有效地落实了这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第一课时中真正尝到了语文的“本味”。

2.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历:拿起一篇课文, 初读时, 觉得除了生字新词和课后题, 似乎没什么好教的;然而细读之后, 打开教参, 搜索了网络, 却又觉得有很多东西要教, 这个不能省, 那个也不能缺, 一下子就又变得无所适从了。但由于教学时间有限, 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 所以必须结合课标的学段目标、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现有水平等因素进行取舍, 选取出那些更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

比如《花钟》一文, 可以用来教学的内容很多, 如花钟是怎样形成的, 每种花是怎样开放的, 每种花开放的时间……选择怎样的内容就是立足学生的发展呢?作为小学三年级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 我们只能把“教学内容”定位为:“通过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 领会作者描写花开放时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包括逻辑的准确和形象的准确) , 感悟作者连句成段的方法, 并积累语言, 适当地迁移运用语言, 从而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因此, 设计教学时可以这样考虑:

(1) 品味句子逻辑的准确:看看表示花开放时间的词有什么不同, 从而品味“左右”这个词在句子表达上的作用。

(2) 品味句子形象的准确: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一种花的开放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 想象这种花开放的情形, 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通过自读感悟、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描写的形象生动。

(3) 连句成段的感悟与语言积累:根据花开放的时间, 在黑板的“钟面”上贴出相关的花, 感悟作者连句成段的方式, 并看着“钟面”练习背诵。

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的那样:“不用整篇的文, 而是取其读写知识的某侧面的某一点, 让学生形成某一方面的读写知识”。的确, 一节课的容量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多了教不完, 势必“蜻蜓点水”;少了又太单薄, 时间没有充分利用。而对教学内容的巧妙取舍和恰当把握, 可能更会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更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3.巧妙安排教学活动

不少教师不愿上第一课时, 主要原因是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环节和板块分散而杂乱, 导致课堂节奏感不强, 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学难以出彩。笔者觉得, 只要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巧妙处理, 完全可以将课上得既扎实有效, 又精彩纷呈。

(1) 揭题力求趣味盎然。引导学生阅读, 首先要学会读题目。文章题目就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因此,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好课题, 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 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一课时教学, 可以以三种不同的读题方法为突破口, 引导学生进行初读, 了解文章大意, 并相机学习生字、新词。一读课题, 重读“最弱小的”;二读课题, 突出“不是”;三读课题, 突出“我”。如此紧抓课题, 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味道, 一次次朗读全文, 或部分段落、语句, 在不断的诵读中, 孩子们切切实实地读通了课文, 读懂了课文。同时学生也在读中正音, 在读中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步步深入, 这样的初读就扎实有效又有味了。

(2) 字词应当灵活生动。字词教学是第一课时的重要任务, 也是第一课时出彩的关键所在。字词教学的方式应多姿多彩, 灵活生动。如教学《生命生命》, 一位教师艺术性地将课文中的词语优化组合成这样三组, 并以问题带出:

a.生命是什么?让飞蛾来告诉你吧!出示词语——骚扰、动弹、挣扎、极力鼓动、求生欲望、令人震惊。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飞蛾?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生命是什么?你能概括出来吗?

b.生命还是什么?让砖缝中的小苗告诉你吧!出示第二组词语——竟然、冒出、冲破外壳、不屈向上、茁壮成长。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株怎样的小花苗?“屈”“茁”变红, 比较异同, 并指导书写,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c.生命又是什么?让我们静听心跳的声音吧!出示第三组词语——听诊器、静听心跳、极大震撼、白白糟蹋。

教师将课文中散乱的词语巧妙地组合成了三个板块, 每个板块都是一个特定的情境, 既整体照应又相应独立, 构筑了学生的语言仓库。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解词、读文, 经历了读准词语——想象画面——诵读课文的过程, 充分感受到了词语的丰富内涵, 为理解课文作好了铺垫。

(3) 朗读讲究逐层推进。把课文读通顺, 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首要任务。但不少教师只是让学生“小和尚念经”似的读, 读无目标, 形式单一, 层次不清。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读的流程呢?笔者认为, 首先, 读的形式要多样,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帮读、赛读等要灵活运用;其次, 要注意读的层次性。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共560字, 课文不长, 那么第一课时的初读感知可以分以下层次进行:a.自由读课文, 圈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同桌交流一下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b.字正腔圆地读, 把生字字音读准确,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c.默读课文, 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 借助词典, 理解词语“不可估量、瑰宝、精华、金碧辉煌”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d.想一想你认为哪些词语触动着你的心, 试着默写下来;e.用段意归并法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看看谁把握的内容准。读每一遍都提出一个要求, 这样不仅体现了读的有层次, 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思考的自主性, 同时也寓默读能力和使用工具书习惯的培养于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中, 体现了静心默读的“读味”和摘抄书写的“写味”。

(4) 训练实现优化组合。第一课时教学结束后, 教师布置学生作业通常都是抄写课文生字词语, 但很少考虑如何设计一些有利于课文教学目标整体达成的开放性作业。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设计巩固性、延伸性的作业, 就能整体提高教学效果。如《普罗米修斯》第一课时教学后可设计以下作业:a.填空:普罗米修斯为了 () , 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 () 。众神的 () 宙斯得知此事后 () , 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 () , 并 () 火神立即执行, 但普罗米修斯一直不向宙斯 () 。最后, 在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 () , 普罗米修斯终于 () 。b.思考:面对烈日暴雨的折磨, 他为什么不屈服;面对饿鹰的啄食, 他为什么不后悔?是什么让他能忍受如此巨大的痛苦?

这种作业设计应当说是连接一、二两课时的桥梁, 第一题既检测学生吸收和内化文本语言的程度, 又可促进“复述课文”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 还能激发学生深度思考, 为第二课时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与感悟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题是直接切入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带着思考走向课外, 既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又能促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5) 结课建构阅读期待。一曲终了, 余音绕梁。好的教学也会引起无限的遐想。语文第一课时在结课时, 教师设置疑问, 抛下话题, 启发思考, 留下悬念, 让学生能满怀希望, 企盼第二课时的到来, 这才是成功的、有效的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例如《三顾茅庐》一课, 第一课时结课时, 教师可以留下悬念:刘备身为皇叔, 而诸葛亮当时只是一介布衣, 为什么刘备要一次又一次恭恭敬敬地求见诸葛亮呢?《金子》第一课时结束时, 教师可以这样说:课文中两处写到了彼得的勤劳, 可为什么同样是勤劳, 第一次勤劳是一无所获, 而第二次勤劳却让他找到了真金呢?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建构学生的阅读期待, 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阅读课第一课时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篇8

问题一:呆板

传统的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般都是“三部曲”, 第一部是指导朗读课文, 第二部是学习生字和词语, 第三部是理清课文条理和归纳主要内容。此外, 便无新鲜的话题。如此僵化的教学模式, 只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锐减。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师观念上不重视, 认为第一课时仅仅是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追求, 因而很少深入思考和探索, 也就很难认识第一课时的地位和作用, 更不会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去探究教学的基本规律。

对策:灵动而不呆板

例:《黄鹤楼送别》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这篇文章是典型的“文包诗”写法, 我设计了“品诗, 读文, 赏画”的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板块:品诗。教师先播放《烟花三月》歌曲, 让学生感受诗文意境。然后, 在学生读通顺文章的基础上, 重点训练学生字正腔圆地朗读诗。最后, 让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这首诗, 自然导出新词“脍炙人口”, 学生也在语境中理解了词语。

第二板块:读文。首先是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段朗读, 教师指导流利地朗读课文。再次, 在朗读的过程中重点指导理解“依依惜别”的意思, 并将其中的“依依”和“杨柳依依”中的“依依”进行区别。结合语境理解“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最后, 指导学生谈谈自己独立阅读后的认识和感受。

第三板块:赏画。教师出示描写诗意的图画, 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进行描绘或概述课文内容, 让学生在运用中了解和掌握词语的意思。

1. 在求活上做文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突破了上第一课时的“三部曲”传统模式, 根据课文既理解古诗, 也读通课文, 还有大量的词句需要理解的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品诗、读文、赏画”的第一课时教学流程。首先, 将文章最后的古诗读通顺, 读流利, 大体领会诗意。其次, 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同时, 引导他们感知内容, 归纳主要意思。最后, 将词语集合组块, 让学生运用词语描绘画面, 强化运用。教师顺利达成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如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词语等。教学形式灵动而不呆板, 学生学习有乐趣, 第一课时这篇“文章”也就做活了。

2.在求异上下功夫。首先,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 播放旋律优美舒缓的《烟花三月》, 烂漫的春光, 滚滚的江水, 浓浓的友情扑面而来, 学生深深地陶醉其中, 这为学生理解文章做好认知和情感储备, 学习课文就会水到渠成。其次, 教师在检读的环节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来朗读,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学生有新奇的感受。再次, 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受, 有认识上的, 有情感上的。这样,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得到了发展, 多元解读得到了认可, 满足了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3.在求趣上动脑筋。心理学研究表明,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 就会很投入, 而且印象深刻。本节课的词语教学, 我在求趣上动了一番脑筋。本节课学习词语有四种方式, 一是根据生活经验理解, 譬如, 理解“送别”。教师设问:根据我们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 古代的送别和现在的送别有什么区别?让学生领会古代交通不发达, 送别以后, 经常是天各一边, 音信渺茫。二是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如学习“脍炙人口”一词, 先问学生“脍”“炙”的本意, 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 理解“脍炙人口”的含义。三是通过比较来理解, 如, 将“依依惜别”中的“依依”和“杨柳依依”中的“依依”进行比较, 让学生建立词的立体概念。四是用组块的方式理解, 将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如“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暮春三月”、“滔滔不绝”等词语组块, 让学生分别描写黄鹤楼、长江, 以及李白和孟浩然分别的场面, 促进学生在运用中理解。多种多样的方法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效果可想而知。

问题二:越位

许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添加了大量额外任务, 如, 品味语言文字, 领会文本意蕴等, 却忽视了朗读课文, 理解字词和感知内容等基础性教学环节, 把第一课时上成了“夹生饭”。试想, 学生连文通字顺都没有达到, 如何能“深入感悟”呢?究其原因, 是教师对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没有准确把握, 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不甚了解。如何克服第一课时教学的“越位”现象呢?

对策:到位而不越位

下面以《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三个片段为例来阐述。

1. 防止字词教学越位深究。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后, 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语。

教师:谁能将描写爱因斯坦外貌的“蓬乱”、“裹”、“趿拉”等词语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

学生:可以用“衣衫不整”来形容。

教师:说得好!你再读一读“冷不丁”这个词语, 能不能说说这两个词语中的“不”字读音有什么不同。

学生:一个读轻声, 一个读去声。 (教师指导学生读两遍。)

教师:爱因斯坦衣着不整, 生活随意, 课文作者用“衣衫不整”来形容, 你还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来形容?

学生: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

教师:你从“衣衫不整”和“一塌糊涂”这两个词语感悟到什么?

学生:爱因斯坦生活随意,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科学研究上, 是一个忘我工作的人……

这个教学片段中有几处处理得当的地方, 如, 联系语境理解“衣衫不整”, 并让学生区别“衣衫不整”中的“不”的读音与“冷不丁”中“不”的读音, 把理解词语和读准多音字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词语教学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从‘衣衫不整’和‘一塌糊涂’这两个词语感悟到什么?”这就是深究文章的内涵了, 这样的教学显然是把后继教学的任务提前了。所以,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度, 不应随意深究, 要保持教学的程序性和连续性。

2. 防止朗读教学一味拔高。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时, 教师出示:“噢, 他只讲对了一半, 我是爱因斯坦, 但并不伟大。”“我说也是嘛, 瞧你, 穿衣服还不会呢, 怎么谈得上伟大?”

教师: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学生:分别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说的。

教师:这里面有两个语气词, 分别是什么?

学生:分别是“噢”和“嘛”。

教师:“噢”和“嘛”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语气?

学生A:“噢”表达了爱因斯坦满不在乎的语气。

学生B:“嘛”表现了小女孩自以为是, 是比较得意的语气。

教师:你们说得比较好, 爱因斯坦是多么谦虚啊!胸怀是多么宽广啊!而小女孩是多么天真, 多么幼稚, 多么得意。谁来朗读, 把这两个人的语气、神态读出来?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从语气词入手, 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感知语气词对表达人物心理活动和神态的作用, 这种从感知语言入手的教学, 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遗憾的是, 教师要求学生读出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语气、神态, 这就拔高了要求。因为, 学生此时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还不全面, 情感体验还不到位, 所以, 我们应花更多的精力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 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章内涵的感悟和对人物情感的体验。

3. 防止内容感知一竿子插到底。教师:课文讲的是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相遇, 在书上找出表示这些时间的语句。

学生:主要有四句:1940年的一个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从此……

教师:读了这些语句,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A: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先写小女孩撞上了爱因斯坦;接着写小女孩遇上了爱因斯坦;然后写爱因斯坦等小女孩;最后讲小女孩每天放学回家, 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教师:读了最后一句话, 再联系前面几句话, 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小女孩与爱因斯坦之间由不熟悉到越来越熟悉, 最后成为好朋友, 成为忘年交。

教师:爱因斯坦是一位大科学家, 居然与一个素昧平生的小女孩成为忘年交。此时, 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这个教学片段展示了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条理, 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过程。教师先让学生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语句, 然后组块让学生学习, 学生通过自读自悟, 理解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充分感知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成为忘年交的经过, 可以说学生的感受是“从文章中走一个来回” (张志公语) 的自然结果。不过, 最后让学生归纳人物形象就显得生硬牵强, 教师试图一杆子插到底。这样做, 即使有学生能回答, 也是限于表面的, 是机械的、概念化的认识, 没有内容和事件的支撑, 就不可能给学生有效的启迪, 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也是架空的。

问题三:空洞

有些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空洞, 教师虽然也让学生理解词语、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但总觉得教学浮于表面, 难以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的教学为理解词语而理解词语, 为朗读课文而朗读课文, 教与学脱离。我们知道, 解词、朗读和品文, 都是语文教学的手段, 而不是最终目的。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从这里可以看出,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语文素养, 是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是情感的熏陶,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认识基点出发, 重新审视阅读课第一课时的教学, 也许能拓宽我们的视野。

对策:实在而不空洞

例如, 以一位教师教学《水》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的一些片段为例来谈。

教师:同学们, 读了课题《水》, 看到了这个最简单的字, 你会联想到什么?

学生A:我想到是一泓清泉, 碧波荡漾。

学生B:我想到水是生命的源泉,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学生C:我想到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河流在交通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师:同学们对“水”都有丰富形象的认识。那么, 课文作者想通过这个最普通、最平常的字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自学后各抒己见, 教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学生:我觉得作者想告诉我们:“水, 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出示句子:“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引导学生将出示的句子与原句比较, 认识原句中的逗号是强调水的珍贵, “成了”起到充分肯定的作用, 然后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理解词语、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后, 重点讲读了第一自然段。)

教师: (读第一小节)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水的珍贵?

学生:课文中写道:“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 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 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 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这句话让我对水的珍贵有了深刻的感受。

教师:如果这是电影中一个远镜头, 你会看到什么?

学生:……

教师:现在将电影镜头拉近,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并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水的珍贵。)

教师:请同学再读课题, 此时, 你感觉到这还是平平常常的水吗?你品出了这水中的什么滋味?

众多学生回答:是甜蜜的渴望, 是痛苦的期待, 是生活的无奈……

1.追求真实学习的课堂。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教师将学生对“水”的认识和感悟作为教学重点, 围绕“水”这一主题, 努力拓宽学生对水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首先, 教师问:“你们读了课题《水》, 看到了这个最简单的字, 你会联想到什么?”这样就唤起学生对水的原有认识;其次, 让学生用一句话来归纳重点句:“水, 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作者对水的感受;再次, 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 让学生找出关句子, 进一步感悟缺水地区老百姓眼中水的百千滋味。窃以为, 这样的课堂教学是真实的, 也是学生所需要的。真实之一, 是因为教学建立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真实之二, 是涵养了自己对文本的阅读体验;真实之三, 是让学生走进生活, 加深了对水的情感。这样, 就使“印象中的水”、“文字中的水”、“生活中的水”陆续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水的百千滋味也了然心头。

2.致力于扎实学习的课堂。语言学习有着独特的规律, 要在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上下功夫。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教师抓住“水, 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 采取比较和朗读的方法, 让学生感受这句话中逗号的作用, 品味“成了”这一充分肯定的表达语气, 了解“最珍贵”三字沉甸甸的分量。如果教师每堂课都能让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 分享语言的情感, 那么, 学生学习语言将是扎实有效的, 日积月累, 将是“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 篇9

曾几何时,语文教师在无形中达成了一个共识: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没有意思,公开课不讲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真的很难出彩吗?高林生老师曾经说过“第一课时要抓好字词教学,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由此可以看出,在第一课时中引领学生读熟课文,理清文脉,才能为第二课时的阅读教学奠定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第一课时的朗读训练呢?下面笔者就第一课时朗读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朗读内容、朗读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主要问题

(1)反复朗读,缺乏兴趣。在第一课时的朗读训练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学生自认为在预习时或者在课堂开始时已经对课文读了好多遍,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到不再新鲜。再加上教师把阅读的重点放在第二课时上,学生因此也缺乏对文本的深刻体验,感受。因此,表现出一副兴趣索然的样子,朗读课文的兴致整体不高。

(2)形式单一,简单枯燥。在第一课时的语文教学中,由于本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本要求,在第一课时的朗读训练中,除了自由读,就是指名读,这种单调重复的朗读形式阻碍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并且由于这种指名读的朗读形式学生的参与机会较少,不能面向大多数同学,因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性不强。

二、朗读内容

(1)读准字音,理解新词,扫清朗读障碍。在第一课时朗读训练中,学生读准字音,理解生词的意思是提高朗读训练效果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解析生字词,不仅让学生了解生字词的音、形,还要使学生体会词语的意蕴和用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生字词和文本语言揉和在一起,使朗读更有效果。如在教学《麋鹿》一课时,针对本课生字较多,较难的特点,在教师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教师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要重点对“麋,逾,遁,哺,涉,沛”等字进行正音,理解“年逾古稀,跋涉,漂泊不定,艰辛”等词语的意思。只有扫清文字障碍,才能为正确,流利的朗读奠定基础。

(2)立足整体,问题引领,落实朗读感知。第一课时朗读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多次读、反复读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地了解和认识,因此,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捕捉合适的教学契机,使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有个整体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奠定扎实的朗读基础,起到“课不读熟不开讲”的朗读效果。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在学生对课文读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描写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哪些地方描写了海底的物产丰富。这样引导,有助于学生在朗读中梳理出文本的基本线索和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感知,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朗读方式

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不光要注意朗读内容的安排,还要注意朗读的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朗读方式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朗读效果。

(1)小组合作,读评结合。在第一课时教学中,为了真正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朗读目标落到实处,仅靠教师的个别抽查,指名读是远远不够的,小组合作朗读是促进这一目标落实的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朗读,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且在小组合作朗读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指点,指出其不足的地方。并且在小组成员的帮助和督促下每个同学都可以顺利完成朗读训练的基本要求,真正提高朗读效果。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课文较长,在教学中,由于时间所限,要让教师逐一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显然是不现实的,针对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采取小组合作朗读就是一种很不错的朗读方式。在小组合作朗读中,小组长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朗读情况灵活地分配朗读任务,然后小组成员再就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议、指正。在第一课时的朗读中,要引导学生重在对读准字音,不多字,不丢字的倾听和检查上,有条件的小组还可以多读几遍。这样的朗读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他学生也不至于无所事事,可以真正提高朗读训练效果。

(2)多样朗读,夯实激趣。在第一课时的朗读训练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基础,怎样才能使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朗读训练中把课文读熟,读透,读出精彩,读出浓浓的语文课堂的味道,从而让课堂生机盎然,充满浓浓的学习味道呢?教师还要采取多样化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常用的朗读方式除了自由读、范读之外,还可以采取引读、听录音读、配乐读、竞赛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便利条件,使学生能够读出兴趣,读出自己的感情,读出自己的体验感受。如在教学《春笋》一课时,在朗读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可以采取引读的方式让学生读课文,在这里,由于有了教师的参与,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会更高、更浓。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配乐读、听录音读等形式让学生跟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只有采取多样化的朗读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 篇10

本文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本文在介绍鸟的有关知识的同时还突出了人与鸟的关系, 意在让学生从小增强环保意识, 懂得爱鸟, 护鸟。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绍鸟岛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第二、三自然段写鸟岛的鸟, 鸟是鸟岛的主人, 每年春天成群的鸟儿飞到鸟岛安家, 鸟岛成了鸟的世界;第四自然段写来鸟岛的游人都很爱鸟。文章条理清楚, 语句流畅, 文字优美, 很适合朗读背诵。课文配有插图和照片, 形象地展示了鸟岛的情景, 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设计思路】

围绕在鸟岛上的见闻感受, 引导学生从鸟蛋、鸟窝、鸟儿三个方面感受鸟岛是鸟的世界。针对低年级的特点,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随文识字, 让识字与阅读水乳交融。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精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随文识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会书写部分生字。

3.感受鸟岛的神奇美丽, 渗透爱鸟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鸟岛的神奇景象, 学会相关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 你们去过哪些湖?

生:我去过金牛湖, 在湖上坐过快艇。

生:我去过莫愁湖, 湖边有一个莫愁女的塑像。

生:我去过玄武湖, 那里有很多的鱼。

师:今天, 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个神奇的湖泊, 它在青藏高原上, 湖水像海水一样咸, 请你们仔细看, 认真听, 用心感受。 (播放视频“:青海湖”)

师:这个湖就是———

生:青海湖。

师:看了视频, 你对它有了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了那里是鱼的乐园。

生:我知道了那里是鸟的天堂。

生:青海湖所在地的海拔比泰山还高两倍。

生:我看到湖边有雪山, 有一望无边的草地, 是人间仙境。

师:青海湖就像你们所看到的那样, 有很多好玩好看的景点, 今天我们要去的就是青海湖闻名中外的鸟岛。请同学们拿出小手跟我写课题。 (板书课题:鸟岛)

师:鸟岛在哪儿呢?让我们来看游览图。 (出示青海湖游览图) 会看地图吗?

生:会。

师:在地图上, 上面的位置是———

生:上面是北, 下面是南, 左面是西, 右面是东。

师:找到鸟岛了吗?

生:在青海湖的西边。

师:是的, 鸟岛就在——— (出示词卡“青海湖西部”)

(生齐读词语)

(师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及“海西皮”岛的图片)

师: (引读) 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文字去旅行, 登上鸟岛去看一看。

【教学意图:鸟岛真实画面的再现,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鸟岛独特的美景, 激发了阅读兴趣。通过地图了解海西皮岛的具体方位, 将抽象的“青海湖西部”一词变得直观可感, 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

师:请和小伙伴互助读书, 听清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看清标点, 遇到读错的要同桌互助。

(生互相读, 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互相正音。)

师:经过同伴互助,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请举手。

(生分段朗读课文)

(师根据生读书的情况, 在朗读第二自然段时指导读准“鸟儿”是轻声, “筑巢”是翘舌音;指导读第四自然段中的长句子, 要注意停顿和换气。)

师:刚才我们一起努力, 读通了课文。我们知道了, 每年春天, 天气变暖, 湖水解冻———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引读。)

生:一群一群的鸟儿陆续从远方飞来。

师:“远方”到底有多远呢? (出示地图, 有关内容用箭头指示。) 有的鸟儿从我国南方飞来, 有的从比南方还远的东南亚国家飞来。它们起飞的地点、时间不同, 路程不同———

生:所以它们到达鸟岛的时间也不同。有的先, 有的后。

师:这就叫“陆续”。它们在这里———

生: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师: (出示词卡“筑巢安家”) “筑巢”就是修建鸟窝。你会记“筑”字吗?

生:上面一个竹字头, 下面一个恐龙的“恐”没有心字底。

生:下面的那个字念作“巩”。

师:对, 是巩固的“巩”。古人为了修筑牢固, 会在泥巴里加入竹片, 所以“筑”上面是个竹字头。在鸟岛上鸟儿是用什么筑巢的呢?

生:它们会用树枝筑巢。

生:它们会用枯草筑巢。

生:它们还会在鸟窝里放上一些羽毛。

师:筑好了巢, 鸟儿们有了自己的家, 这就叫——— (出示词卡“筑巢安家”)

生:筑巢安家。

师:它们还要——— (出示词卡“养育后代”)

生:养育后代。

师:每年春天, 鸟儿就飞到鸟岛上来生活了,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

【教学意图: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 经过近两年的训练, 对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 但是他们的朗读能力仍然是处于学习的阶段, 对于初读, 他们仍然需要充分的实践和精练的点拨。因此, 在教学伊始, 让学生进行小伙伴互助读书, 一人读书, 一人仔细聆听, 圈出错误, 并指导帮助。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让学生经历充分实践和互助的过程, 并在此过程中感受提高, 获得互助的快乐, 从小渗透在团队中要学会分享、互助, 与伙伴和谐相处的理念。】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师:很快到了六月, 这时, 鸟岛上是怎样的景象呢?请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 在鸟岛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还可以把感受深的词语画下来。

(生默读, 勾画。)

师:六月的鸟岛你看到些什么呢?请你选择一个你看到的景象,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生四人小组交流, 师巡视。)

师:谁来介绍, 你在鸟岛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在鸟岛上看到地上像铺了翡翠和宝石。

师:你为什么这么说?能不能结合文中的词句说清楚?

生:因为我看到了鸟蛋是“玉白色”和“青绿色”的, 而且到处都是。

师:你看到了青绿色和玉白色的鸟蛋。 (课件出示句子: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出示词卡“玉白色”) “玉白”这个词真好玩, 反过来读就是———

生:白玉。

师:那玉白色就是像什么一样的颜色呢?

生:像白玉一样的颜色就是“玉白色”。

师:我们再读读这个词。

生:玉白色。

师: (出示词卡“青绿色”, 用手遮住“青”) 谁会读?

生:绿色。

师: (手不遮“青”字, 让生再读词卡) 一起读。

生:青绿色。

师:这两种颜色一样吗?

生:不一样, 青绿色是绿的颜色淡一点。

师:看来你看过青绿色。 (出示“青绿色的鸭蛋”) 这就是———

生:青绿色。

师: (出示“玉白色的鸽子蛋”) 这个是———

生:玉白色。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读清楚鸟蛋的颜色。

生: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师:还有谁也想介绍鸟蛋?

生:我来补充, 鸟蛋除了颜色好看, 还很多, 窝里窝外到处都有。

师:是呀, 窝里有, 窝外也有。 (板书:鸟蛋窝里窝外到处) 看到这里到处都是鸟蛋, 你有什么感受?

生:真是太多了, 我们在岛上游玩可要小心, 不然就会把蛋踩破了。

师:带着你的感受, 你也来读读这一句。

(生朗读)

师:在岛上, 除了看到鸟蛋, 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还看到了鸟窝。

师: (课件出示句子: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你能不能像刚才发言的小朋友那样, 抓住文中的词语, 把鸟窝介绍清楚呢?

生:鸟窝是一个挨着一个, 太拥挤了。

师:哪个字让你读出了“拥挤”?

生:是“挨”。就是靠得很近, 因为鸟多, 地方小, 只能这样紧紧挨着了。

师:请你读一读这句, 读出鸟窝的多。

(生朗读)

师:还从哪里感受到了鸟窝的多?

生:密密麻麻, 就是非常多, 非常多。

师: (出示词卡“密密麻麻”) “麻麻”是多得像芝麻一样, 那“密”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靠得近, 挨得紧。

生:密就是密集。

师:因为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所以密密麻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六月的鸟岛, 除了到处是鸟窝、鸟蛋, 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还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鸟儿。

师:请你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六月, 是鸟岛最热闹的季节, 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 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师: (出示词卡“各种各样”) “种”就是———

生:品种。

师:“种”和这课的生字“类”也可以组成一个词。 (出示词卡“种类”, 齐读。)

师:岛上的鸟儿有哪些品种呢?课前查阅了资料的同学来说一说。

生:我知道棕头鸦雀、天鹅。

生:我知道有大雁。

生:我知道有秋沙鸥、赤麻鸭、鸬鹚。

……

师:老师也查了资料, 鸟岛上的这几种鸟你认识吗? (课件出示六种鸟类的图片和名字)

(生认读)

师:鸟岛上鸟儿的种类比我们刚才一起介绍的多多了。

生:我知道, 有180多种呢。

师:是的, 这180多种鸟, 每一种都有自己的样子, 这就叫——— (出示词卡“各种各样”)

生:各种各样。

师:岛上的鸟儿品种多, 样子多, 数量也很多。有没有人查到, 鸟岛上最多时有多少只鸟?

生:我查到了, 160万只。

师:这么大的数字会写吗? (板书:1600000)

生:这么多的“0”呀!

师:是呀, 数量可真不少。请你想象一下, 这么多的鸟儿聚集在这小岛上在做什么呢?

生:它们会坐在窝里孵蛋。

生:它们会飞来飞去捉虫子吃。

生:它们会在地上觅食。

生:它们会在湖里游泳。

生:它们还会翩翩起舞或者欢唱。

师:说得真好!难怪说六月是———

生:最热闹的季节。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感受鸟岛的热闹。

(生齐读)

师: (课件出示鸟岛图片, 播放鸟叫声) 我们站在鸟岛上, 除了眼中都是鸟, 你还听到了什么?

生:耳中都是鸟叫声。

师:除了鸟叫, 你想一想还会有什么声音吗?

生:会有扑腾翅膀的声音。

生:会有破壳的声音。

生:会有奔跑的声音。

生:会有游水的声音。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句子, 感受一下六月鸟岛上热闹的景象。

(生齐读)

师:这可真是“鸟的世界”呀。

师:同学们, 你们在发言介绍鸟岛时, 都用了一个词———“多”。可是你们看———

(师课件出示:

鸟儿 各种各样 聚

鸟窝 密密麻麻 一个挨着一个

鸟蛋 窝里窝外 到处)

师:作者在介绍鸟岛上的蛋多、窝多、鸟多时却没有用一个“多”字哦!因为我们的汉语词汇丰富, 同一个意思, 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师:让我们齐读第三自然段, 再感受感受。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教学意图:随文识字的真谛, 就是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紧密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相机结合汉字的组合规律进行识字教学。《鸟岛》这篇课文, 用词精妙。作者没有出现一个“多”字, 却让读者感受到了鸟窝多、鸟蛋多、鸟儿多。教学中, 关注文字的特点, 感受“密密麻麻“”挨着“”到处“”聚”等字词的本源本义和文本语境的联系, 结合儿童的认知经验, 借助图片教学, 展开想象, 读读议议, 引领儿童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生动性、形象性、丰富性和趣味性, 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向往, 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关爱真情。】

师:同学们, 你能当小导游, 为我们介绍一下六月的鸟岛吗?可以用上课文里的词语, 也可以用上交流中你从别人那里学到的或者从课外阅读中读到的词语。

师:带着你的阅读感受, 向大家介绍鸟岛——— (课件出示:我抬头望, 头顶上___;低头瞧, 地上___;向远处看, ___。这真是一个鸟的___。)

师:可以先和同座位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准备好了再说给大家听。

生:我抬头望, 头顶上像有仙女织的锦缎。

师:为什么像有仙女织的锦缎?

生:因为头顶上飞过了各种各样的鸟, 有好多种颜色, 所以我觉得像仙女织的锦缎。

师:你真会想象!

生:我抬头望, 头顶上全是鸟, 都看不见天了。

师:是的, 简直是遮天———

生:遮天蔽日。

生:我抬头望, 感觉有点头晕, 鸟太多了, 眼花缭乱。

师:那低头瞧呢?

生:低头瞧, 地上全是鸟, 我都无法涉足了。

师:无法涉足!这个词说得真好。

生:地上除了鸟, 还有密密麻麻的鸟窝和鸟蛋, 我走路要小心翼翼才行。

师:你用上了课文里的词语, 活学活用。

生:地上除了鸟蛋, 窝里窝外还有一些幼鸟, 在等妈妈回来喂食。

师:向远处看呢?

生:向远处看, 我感觉黑压压的一片。

师:黑压压的全是鸟。

生:向远处看, 湖面上很多鸟儿在嬉戏、玩耍。

生:向远处看, 都分不清天和地了, 因为天上、地上都是黑压压的鸟。

生:我想到了一个词———“铺天盖地”。

师:你们这些小导游介绍得真好啊!这里真是一个———

生:鸟的世界。

师:这是书上的词。还可以怎么说?

生:这里真是鸟的天地、鸟的王国。

师:你一下子说了两个词。

生:这里真是鸟的乐园。

师:这个词好!说明这里鸟儿不仅多, 而且生活得很快乐!这里为什么能成为鸟的乐园呢?

生:因为湖里的鱼很多。

生:因为岛在湖中, 没有其他动物来吃鸟。

师:你们说得都对, 不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哦!不着急, 等下节课我们再去学习。

【教学意图:积累语言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背诵优秀的语段, 是低年级学生丰富词汇、培养语感的重要方式。在这个教学环节, 通过课堂中创设当小导游介绍鸟岛的活动情境, 发挥儿童的自主能动作用, 促进语言的自主积累和运用,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牢固掌握、体验语言交际的愉悦, 在活动中逐步提升综合素养。】

四、学习生字

师:今天这节课, 我们跟着文字去游玩了鸟岛, 一边学文一边还认识了很多的生字词。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指名读黑板上的词卡)

师:生字单独出现还认识吗? (课件出示生字)

(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师:会读会认了, 还要把字写好看。 (课件出示:密) 山上有很多隐蔽的地方, 因此“密”字下面有个“山”。写的时候要注意, 下面的“山”要写得小一点。 (范写)

师:请同学们准备写字, 先调整坐姿, 再对照着大屏幕上的握笔方法, 检查自己的握笔是不是规范, 准备好了, 开始写字。

(生书写生字“密”, 师巡视。)

师:要想把字写好看, 除了关注字中的部件大小、变化, 还要看清字中的主笔。 (课件出示:育类。将两个字中的长横变红) 请同学们看看, 这两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写好长横。

师:是的, 长横写得要伸展, 能够长长地盖住下面, 或者托住上面。

(生书写生字:育类。师巡视指导。)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 篇11

【关键词】阅读 第一课时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71-01

一、引言

小学生语文课本的学习是从阅读开始,根据课标要求,小学语文课文的阅读教学一般要分别2到3个课时,那么第一课时的教学成为后面两个课程教学的基础。只有不断的提高第一课时教学的针对性,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开心,第一课时的教学才能真正上出成效。现实现实情况就是现在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不是很重视第一课时的教学,只是简单地将课本中的生字说一说,文章的大意讲一讲,很难做到第一课时的有效性提升,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不能真正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教学的效果不佳。

二、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第一课时教学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教师一般认为第一课时讲起来没有兴趣点,教学氛围很难提升,也有些教师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相对难度很低,不适合真正的教学过程,一般可以放给学生自己开展自学活动。这些思想都是有一定误区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下面分别探讨一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前后反差较大。一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教学准备中,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在课程的导入之中,笔者不是否定课程导入的有效性,只是一些教师将这种工作做得过于复杂,学生的兴趣是不断启发,学习的积极性也在此环节进一步提高,但是很多时候,一些教师将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一般用在课程导引之中,到了课本的识字和中心意思归纳的时候,教学的准备就是简单的认字,将课本读一遍,组织学生讨论一下,最后总结归纳中心意思,由于一些教师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过于轻,教学时间很难实现充分利用,教学只有进一步增加相应的导引等课外知识。这是有益于学生课外知识的延伸,但是针对第一课时本身,有点本末倒置的嫌疑。

(二)教学的重心不够明确。现代的小学语文中,教师尤其之低年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认字作为整个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将很多时间用在字词的拓展和延伸之上,教学的重点就是课本中出现的那几个生字,先是学习生字的读法,然后就是组词造句,不断地巩固学习的成果,有时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还要学生组织一段含有这几个生字的语段,但是整个课本就丢在一般,孤立地学习那几个字词。第一课时的另一个重点没有很好的把握。可谓是教学的重点不够突出。

(三)认字环节重视不足。与第二个问题正好是反过来的,还有一些教师走另一个极端,认为生字的教学相对比较简单,不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过程将识字环节投入的时间较少,很难满足学生真正认识这些生字的目的和效果。小学阶段正式学生打基础的时期,教学过程的完全忽略了识字等基础环节也是万万不可的,学生一旦对汉字出现错误的认识,以后再想就纠正难度就很大。

(四)急功近利,适得其反。一些教师认为阅读的第一课时不是很重要,教学的过程很快结束,有时将初读课本,甚至品读课本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环节提前开展。这样就有点急功急利,出现一种适得其反的副作用,很多学生还没有将课文中的生字、难理解的句子弄明白,教师就开始的品读课文的环节,这时候学生品读的效果一般不会很理想,作者的心情体现很难体会到。

三、建议

小学语文的阅读是学生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课时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正片课本的理解和学习,更是有碍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针对上述的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常见到的,具有典型性,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活那样的问题,一般都没有那么极端。但是只要存在这些问题,就是有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下面就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一课时的教学。每个班级的学生整体的阅读水平是有差异的,一个学生不同年龄阶段阅读能力也是不同的,教师开展语文课本的阅读时,第一课时中的重点、难点也是不同的,一些基本条件好的班级,可以将生词的学习放在预习之中,让学生提前认识这些生词,课堂上只要检查自学的效果就可以了,教学的针对性要强,重点要突出,阅读能力较强的班级和能力一般的班级,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一定是不同的,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针对性教学,因材施教。

(二)设置相应的启发点,提高学生在第一课时教学中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的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果才能显现,语文课本的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就要设置好相应的启发点,不能总是教师上面讲授,下面的学生没有任何反应,这些学生学习的效果怎样,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真实想法,教师也不能了解,只有通过一些设问的环节,不断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环节。这样做也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生字教学是第一课时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语文大纲对学生的词汇量的范围是3000个常见的汉字,其中要可以熟练使用其中的2500个。这样的一种词汇量的范围交给小语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教学生识字认词,遣词造句。因此,小学语文阅读的第一步也就是认生词,只有不断地掌握了词汇量,学生才能读通课本、读懂课本,学生的阅读水平才能提升。

四、结语

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依靠小学时间,阅读习惯的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是语文课本阅读的第一课时教学。我们开展第一课时教学时要把握住教学的重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的重点是不同的,还有就是教学各个环节占有比例也是不同的,只有掌握了这种分寸,教学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梅佩芳.让“对话”在那一刻激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与文本的多元对话[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35(26):112-113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 篇12

一、凸显三重维度,制订切实目标

(1)关注文本特点。不同体裁的文本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也有着不同的创作方法,无论是文本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还是材料的选择或者语言的风格都存在着迥异的差别。这些差异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切不可以大一统的方式一概而行,而要依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蒲公英》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简单却富有深意,课文语言清新自然,贴合学生的实际。执教者先从谜语入手,在谜面与文本内容的契合下,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为童话这一文体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另外整节课中,执教者的课堂语言清新灵动,富有诗意,与所教学课文的语言风格完全契合,营造了良好适切的课堂情境。

(2)关涉学生起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策略的遴选,都不是教师想当然随心所欲的结果。而是要将学生已经具备的语文知识能力以及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如果没有这种价值的考量,教学就不能为学生的认知起基础作用,教学就将行走在偏差甚至相反的道路上。

作为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的能力与意识。如此的案例在本节课中还有很多,比如“泊”字两个意项的选择等等。

(3)关照课标落点。《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纲领性文件,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最高准绳。任何一堂语文教学,教师都要将课标中学段分目标进行深入地研究,真切落实课标中的理论精神。

课标对中年级段在阅读层面提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执教者在教学“泊”字和“嘱咐”一词时,分别以工具书的查阅和对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细细揣摩中得以体会。正是契合课标中提出的理念,足见不仅做到了胸中有“本”,还做到了目中有“人”,更做到了心中有“标”。

二、关注师生状态,形成朴实教风

(1)教师层面:简约而不简单。执教者的这节课具有较大的容量,既有课外谜语的适时补充,也有对课内文本的朗读体验;既有识字识词的扎实训练,也对写字训练进行了有效落实;既有关键字词的触摸感知,也有对文本人物语言的洞察与体悟。如此容量, 如何实施才能既得以有效落实,而又不致于形成臃肿堵塞之感? 我想,教师自身简约的教学组织是关键所在。例如,我们不难发现,执教者在课堂推进中言简意赅,不玩噱头,直击要点,有效地将学生置于学习任务之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2)学生层面:自主而不自流。执教者的这节课安排了三处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生字词、自主阅读课文、同桌自主检查阅读。教师并没有逐个地教学生字词,没有逐段逐句地进行朗读指导,而是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关键处、疑难处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学生在教师给予的充分时空下,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

三、强化语文能力,开展扎实训练

(1)多层次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诵读是语文学习最简洁,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读”占鳌头,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亲近文本语言、触摸文本语言、内化文本语言,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节课中,执教者着眼于第一课时教学,将朗读指导的目标定位于正确与流利的层面。这样的定位无疑是准确的,我们可以看到执教者没有对课文进行全面开花,而是选择了课文中有困难的句子在节奏、停顿方面进行详实有效地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执教者也不是直接告知,而是引导学生在自主朗读中发现问题,在揣摩诵读中思索问题,从而在教师的点拨中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方法的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2)多渠道训练学生的写字能力。在中低年级,正是学生书写习惯和书写能力锻造的黄金时段。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识字中习得方法,在练习中养成习惯。

执教者的写字教学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有效地将写字与识字相结合,有意识地将所学生字进行归类整理,以形声字特点将九个生字整合在一起,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同时, 在写字教学中突出重点:执教者并没有对所有的生子平均用力, 而是在学生认知起点的基础上突出了“嘱”“富”两个字,既在字形笔画的规范上给予学生提醒与指导,更在书写的美观和得体上为学生做出了榜样。

上一篇:青年创业者论文下一篇:劳务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