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反思对一堂课的重要性

2024-06-21

论教学反思对一堂课的重要性(共12篇)

论教学反思对一堂课的重要性 篇1

一堂好课,不仅要备好课,上好课,还要做好课后反思。上完一节课后,必须要把不懂的不顺的不对的教学任务进行很好的反思与总结,然后慢慢总结归纳,久而久之养成一种习惯后,会让自己上课的水平以及上课的顺畅度越来越提高,从而更加完善课堂,完善自己。

一节立定跳远课上完后发现了很多问题,首先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属于水平二的阶段,对于一二年级的初步认识有不一样的成长。他们在肢体跟头脑都有很多的发展,所以在教学巩固的过程中更应该细致,要求提高。在上课之前我创设了很多需要完成的练习与游戏,对于上课教学也进行了更多的反思与总结。在教学中,不仅要分步骤把每一步做完整,更要检查出学生大体的难点,从而解决难点。上完这节三年级的立定跳远课后,我反思更多,在一二年级的水平段在教学时,老师要用通俗易懂的肢体语言去表达,而三年级后不仅能够很好的把每一个步骤教清楚,特别是在解决重难点的时候制定出相对应的方案。让学生更加的了解,学习到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比如说在学习动作的时候,我更加形象的将跳远的动作分解为“高人”变“矮人”,高人:就是两脚自然开立,上体直立,两腿直立,两臂上举。而矮人:两脚变成自然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脚屈膝,两臂后举。那么你想变成超人的话,就会有一个从高人变成矮人的过程,这个时候学生就会产生更多的兴趣去学习这个动作,而很好的模仿这个动作。所有这一堂课下来,我发现教学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这一节课我就越来越发现,在上课前一定要好好的设计一堂课,把课的每一步骤都做好记录,做好反思。清晰的认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自己存在的缺陷,从而更加完善自己完善课堂。

论教学反思对一堂课的重要性 篇2

例如其中一堂课, 教学内容是郁达夫《故都的秋》, 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把全文内容简括出来, 列成一个简单的框架结构展示在屏幕上:

1.总起 (1-2) :感受, 抒发向往之情。

2.分写 (3-12) :蓝色的牵牛花;槐树的落蕊;衰弱的蝉声;秋雨秋风;枣子树。

3.总结 (13-14) :总结全文, 抒发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是图片展示:凡是作者笔下写到的景物———老四合院、破壁、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风、秋雨、枣树等等的大量图片, 配以一段“背景音乐”, 随着相关文字内容一一展示。几乎整节课, 教师都在忙于操作电脑, 变换画面, 学生也都乐得抄个简单的“笔记”———课文结构框架, 然后就只剩下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地“观赏”图片了。

其实《故都的秋》在郁达夫的写景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它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 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 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景中有情, 情中有景。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 以情驭景, 以景写情, 情、景浑然一体。由于作家所处的时代和个人遭际在他的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冷落的阴影, 因此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 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那破壁上的牵牛花、槐树下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和秋雨, 作者只是寥寥数笔略作勾勒, 其中所透出的的清、静和悲凉, 都需要老师善加引导, 学生细细品读和感悟才能领略。遗憾的是, 这核心的一步在我所观摩的这堂课中基本没有体现, 更谈不上这方面的效果。这样的课例, 让人不得不反省、深思。

网络和多媒体时代的到来, 给教育界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随着高科技手段的推陈出新及教改的深入进行, 大量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现代化手段被广泛应用到教学领域中, 确实也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多媒体课例。但与此同时, 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滥用或误用的现象也大量存在, 据笔者观察, 我们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至少存在着以下一些误区:

误区一:程式固定, 程序僵化

多媒体教学有着自身的缺陷:课件一旦定型, 其内容和程序就固定不变了。即便课堂上可以微调课件演示的某些流程, 但课件的内容和整个程序却不太可能灵活调整。如果课堂上师生的思维指向和“教”“学”行为全被课件程序所“控制”, 那么, 教师的“教”就没有多少自己的个性特色可言, 学生“学”的主体性更无从显现。

不可否认, 课堂教学有着可控的一面———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了不同的课堂类型、课堂结构和教学流程。然而, 课堂教学更有着不可控制性———课堂面对的是富有活力的学生, 因此教学过程往往也是千变万化的。我们精心准备的内容, 认真设计的教案, 拿到课堂上也可能会“力不从心”。正因为课堂教学的不可控制性, 才使得每一堂具体的课充满“变数”, 甚至“不可复制”, 课堂教学的魅力也正在于此;也正因为课堂教学的不可控制性, 教师就必须遵循“感知———分析———领会———运用———综合”的知识接收规律, 来灵活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 任何程式固定, 程序僵化的课堂教学, 不管形式上多么新鲜热闹, 也注定是没有实效的。

误区二:“引人入套”, 扼杀个性

多媒体课件是按照老师的思路设计出来的, 演示的内容、提出的问题、提供的答案也都是老师事先设定好的, 这就等于课前就为学生设了一个“套”。如果完全按照既定程式来进行, 所谓的课堂教学就变成了“引人入套”———教师的思维模式也就是学生的思维模式, 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却毫无个性思维和创造空间可言。然而, 有句话叫“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对学科教学中的同一问题或同一知识点, 不同的学生定然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与感受, 这或许正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教学中如果只会把学生往设定好的套子里赶, 势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中国传统的教育迷信“圣人”“师者”的绝对权威, 往往是把众多具有鲜活个性的人塑造成同一个“模式”。这样“同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学生, 思维模式固定单一, 毫无个性, 既无创新精神, 也无创新能力。现代教育则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健全人格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 也是一种创新, 它在改变人们教育观念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然而如果运用失度、失当, 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又会跌入“穿新鞋走老路”的怪圈, 变成现代技术掩盖下的“一言堂”。

误区三:“人机对话”, 妨碍互动

在一些课堂教学中, 由于教师对多媒体这个中介物过度依赖, 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更多地体现为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相应的, 学生更多关注的也是屏幕上所显示的内容, 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和情感交流非常之少, 夸张点说, 师生都有点“目中无人”, “人机交流”多过了师生交流, 造成“人性关怀”与“人文关照”的缺失。就如《故都的秋》这样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的文章, 教师本来宜以舒缓亲切的语言, 引领学生去鉴赏、品味作者笔下那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画面, 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然而我们看到的, 却仅仅是把作者提到的每一种景物都以图片展示在屏幕上给学生“欣赏”, “直观”固然“直观”了, 但这样的教法, 显然达不到应该要达到的效果。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时代的物质文明程度越高, 人类越容易产生“精神荒漠”, 越容易迷失自身。因而今天的教师对学生除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外, 还应该更多地关注“人性关怀”与“人文关照”。而和谐的课堂氛围, 师生之间健康、高尚的情感互动便是“人性关怀”与“人文关照”的具体体现。教师能成功地维系师生之间多层面的情感互动, 灵活有效地调控整个课堂的情绪和氛围,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算得上成功。

误区四:强化“行为”, 弱化教材

学科教材有着自身的系统性、序列性、科学性, 再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也应该紧扣文本这个“权威”。如果一堂课教师始终忙于操作电脑, 演示课件, 无暇顾及教材, 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就会始终随屏幕所演示的内容而动, 同样无暇顾及教材。除了前面所举的《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还有个例子笔者记忆犹新:有位教师在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 开头以《好汉歌》导入, 结尾以《好汉歌》收束, 讲授时不断“插播”电视剧片段, 整堂课几乎都是在联系歌曲和电视剧镜头来分析鲁智深的形象, 没有让学生读过一句原文, 不像是在上语文课, 倒像是在上影视欣赏课。在这样的“教学行为”之下, 教材的地位已经被极度弱化。

其实, 不管多媒体课件内容有多么丰富精彩, 毕竟还是教师在审读教材的基础上的“二次创作”, 其系统性、严密性及科学性远不及教材本身。尤其是像语文这样人文性较强的学科, 更需要学生对文本进行鉴赏、品味、感悟。比如诗歌, 其语言大多含蓄隽永, 用字内涵丰美, 只有字斟句酌, 反复玩味, 才能悟出其中的意趣。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仅凭多媒体中声音、文字、图像的简单展示是远远不够甚至无能为力的, 需要教师用语言、用灵魂去引导学生沉潜于字里行间, 流连于墨韵书香, 才能真正让教材“活”在每位学生的心间。

那么, 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手段, 对教学难道就没有什么帮助吗?笔者认为, 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功能、作用, 应该定位在特定的层面上:它只是辅助教学、服务教学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教学目的本身。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可以这样来运用:

第一、借助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 拥有开放而高效的课堂。例如在上《祝福》一文时, 我设计制作了一张PPT:画面上是一个大红灯笼, 情节发展的每一步都用文字标注在圆周上。因为作品情节起于祝福也结于祝福, 结构严谨, 首尾呼应, 就像一个圆;圆周就是祥林嫂的人生轨迹, 情节发展的每一步都烙上了她的悲惨足印;灯笼中间的“祝福“二字, 不仅是作品的标题, 也与情节的起止、高潮密切相关。这个看似与作品的悲剧性质非常矛盾的大红灯笼, 帮助学生形象地把握住了作品的情节、人物、环境三大要素, 迅速而又深刻地理解了作品的主题。所以我认为, 恰到好处地运用电教手段, 可以优化教学情境, 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 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 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这本身也就是对教学过程的优化。

第二、借助多媒体激活学生的感官活动, 拥有兴趣盎然的课堂。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 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适当运用, 容易将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状态, 使他们对上课的内容充满好奇感, 直至发生浓厚兴趣, 勾起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授《胡同文化》一文时, 我先在屏幕上展示了北京城鸟瞰图、各种四合院、大大小小的胡同等相关照片, 还播放了老北京的各种市井叫卖声, 让学生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和环境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激起他们将图像、声音与文本进行比较的欲望, 通过再读课文, 鉴赏文中要点,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热爱, 对读书的热情。多媒体的辅助, 充分调动了学生视、听等感官的高效利用, 让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达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三、借助多媒体营造意境, 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媒体教学有着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丰富的形式, 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 弥补传统语文教学在这方面的欠缺, 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审美能力的补足。例如在《琵琶行》的教学中可以用琵琶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背景音乐”来渲染情境;在戏剧的教学中可以适当播放演出片段, 用图像来显示情境;在对篇幅较长、内容繁杂的作品 (如小说) 的教学中, 可以借助简洁生动的动画“板书”来更好地调动学生, 组织教学,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等。声像、文字的适度结合, 可以打破课堂的时空限制, 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 引发联想和想象, 创设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的审美时空。

对一堂作文指导课的反思 篇3

镜头一:作文的要求是写一次活动,按理说学生应该对这种记事类型的文章很熟悉,但当我要求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件事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面露难色,不知从何谈起。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临时决定把学生拉到操场上去进行一次接力赛。当我宣布这一消息时,原本安静的教室立刻变得沸腾起来,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当我再次提出作文任务及要求的时候,他们都欣然接受,不再视作文为畏途。

反思:生活乃作文的源头活水,活动是学生习作的有效载体。学生之所以对作文不感兴趣,恐怕与作文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次习作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去,让他们在全身心的投入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从而把习作活动变成了学生倾吐的一种内在渴求,让学生不吐不快。

镜头二:第一轮接力赛跑结束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观察所得,学生的回答让我大感意外。他们东一句西一句的竟毫无条理可言。还有几个学生竟一时语色塞,不知从何谈起。

反思:《课标》在阶段目标第三学段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以说,学会观察是《课标》向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习作的“基本功”,它既有对学生观察内容的具体要求(即学生自身的内功),又有教师对学生观察方法和指导方法的具体要求(即外功)。“学会观察”应让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去“丰富自己的见闻”,去“积累习作的素材”,去感悟生活的独特,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练就一双慧眼,从而不断让自己的观察所得逐渐变得丰满、灵动起来。

镜头三:活动后学生对习作产生了较浓的兴趣,经过老师的引导,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观察素材。但收上来的习作却令我大失所望,大多平铺直叙,语言干瘪。按理说在经历了具体的活动后学生应该有东西可写的,可为什么写出的语句却显得味同嚼蜡呢?

反思:学生在拥有了丰富的习作素材,有了亲身经历的体验后应该是可以写出一篇篇各具个性的习作的。但学生的习作却大多雷同,且语言贫乏。深究之,教师恐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这里的“表达”也要尊重学生的原有基础,循序渐进,重视引领。

本次接力比赛的场面可谓紧张刺激,热闹非凡,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尤其是每组冲刺时的场景更是让学生经久难忘。此时,教师若能抓住这样的典型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相信很多学生都能够从记忆的仓库中挑出为数不少的佳词来的。

为了把学生的感受引向深入,此时我顺势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来描述冲刺时的场景,接着要求学生再用一句话来记叙这样的画面。经过这样步步深入的引导,学生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写出来的片段也会更加丰满、生动。

当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场上队员和场下观众的情绪,从而烘托出比赛的气氛,使文章的语句变得更加灵动,富有条理。这样,通过对比赛细节的挖掘和回放,学生也逐步把握了表达的重点,作文对学生来说也就更加容易了。

作文是一门表达的学问,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求真、求实是小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语文的人文性的一个有力措施,是在潜移默化中教学生做真人,做诚实的人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要从学生第一次写话开始就鼓励他们说真话,吐真情。总的来说,淡化文体,提倡自由,培养兴趣,注重个人体验,加强语文实践,促进成功体验,激发内心情感是小学习作求真求实的努力之路。

一堂英语公开课的教学反思 篇4

关键词:生本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生本教育在我校开展以来初见成效。本人有幸能在全校展示一堂“生本”理念下的公开课。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仁爱版七年级Unit 7 Topic 3 We Had a Wonderful Party第一课时Section A。下面结合本节课,粗浅地谈谈学生在课堂上如何体现自主,教师又是如何发挥引导作用的。

一、设置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前置任务,做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帮助者和欣赏者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很强的求知欲,但持久性比较差。他们争强好胜,思维方式逐渐从感性转向理性,喜欢“钻牛角尖”,关注所有人给予的评价。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让学生探讨新目标语言――一般过去时的特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经过认真分析教材,研究重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初步整合教材内容后,我设计了探究型前置作业。通过给出一个非常有趣的包含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两种句型的小谜语,让学生一边寻找答案,一边从已经学过的现在进行时句型特点入手,以旧引新,抓住重点,总结本课新目标语言――一般过去时的特点。在学生以使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自己自主学习探究前置作业成果的过程中,当学生陷入僵局时给出几个词进行引导,当学生偏离重点时及时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当学生给出精彩看法时给予眼神、肢体、语言的欣赏与表扬,这时候教师既是推动者、帮助者,也是欣赏者。

二、明确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任务,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学生对目标语言的特点初步掌握后,就进入课堂交流活动中。课堂交流是“生本”课的中心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本课为了明确各组成员的任务,在合作之前我给学生做了示范与提示,这样学生可以做到任务明确,也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在让学生通过了解课文中Jane,Helen,Sally和Tom昨天做过什么事情之后,设置一个调查任务,即调查“你的组员昨天做了什么”。学生分工合作,体验到相互帮助、相互依赖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做学习的主人。教师深入其中,做好参与者与合作者。

三、鼓励全班交流、展示与评价,做好补充者、评价者

新课程标准的六条先进理念中有一条:要“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要将已经学会的目标语言运用于真实的情景交流中,自编自演小组对话,进行全班展示,这是“生本”课的高潮部分。学生的全面参与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转换了师生的角色。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教师成了“导演”。每组学生编的对话内容不一,但紧扣本课重点――使用一般过去时,教师把好舵,学生同时成为表演者和评价者。他们在观看其他小组表演时聚精会神,点评生动有趣,而且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教师及时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利用课堂已生成资源,补充教学内容。在最后的小结反馈中,本课采用了学生对完成前置作业的自我反思,对前置作业满意度进行自评、组长评、教师评,让评价方式更多元化、丰富化,激发了每个学生的自信与参与热情。

四、课上及时记录,课下及时整理,做好反思者

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集体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做好记录,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简单的几个词,课下及时整理成文,做好反思者。如本课前我内心对学生总是不放心,而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实在让我惊喜。我及时地在相应环节记下了“惊喜、相信、不限制”这样的词。课后整理时我这样写道:“因为对学生不放心,在课堂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挥。生本教育――以生为本,确实要求我们相信学生,给他们机会。也要相信孩子们带给我们的会是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生本之路漫漫,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生本”,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材上多下工夫,使生本课堂中学生的活动更加到位,教师的点拨更能起到一针见血、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第一堂课的反思 篇5

我的第一堂课是讲的“自尊自信”这一节课的内容,对于这个内容,学生们已经很熟悉了。但是他们根本无法用一些理性的语言来给自尊自信自卑自负虚荣这些心理描述出来。我就思考怎么既能让他们明白这些概念的具体描述,又能融趣味性于课堂之中。

首先我就先让他们表演了关于一位国王在来使进犯的时候不卑不亢的一个小话剧,学生们表演的都很到位,表情、语气还有动作都很到位。表演到一些夸张的语言的时候,有些男孩子的搞笑的动作更是引起了了全班同学的哄大笑。一个良好的等于成功的一半。接下来自然而然把课堂引入到“尊严”的话题上,围绕尊严我们又讲了关于敬爱的周总理的外交活动中一些巧妙机智而又幽默的小故事。而后又给他们扩展到现在十分热门的钓鱼岛的问题上,把钓鱼岛的前因后果给他们讲了一下,之后的一些爱国民众护岛的图片更是激起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大家议论纷纷,讨论的十分激烈。我觉得政治课就是应该涉及到一些国际时事啊,新闻事件啊,既可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也可以培养他们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意识。

接着我又用到张越、李阳、以及尼克胡哲这些人物的事迹让他们自己明白自卑和自信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人生。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卑的时候,但是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完全可以拥有很美好的人生。孩子们对这些人物的故事很感兴趣。接下来有谈到自负和虚荣的内容,我又给他们讲到凤姐和《项链》的女主人公的故事。在谈到凤姐时,大家都是一片哗然,知道自负的人很可能成为别人的笑料。

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对各种人物各个故事都谈论的津津有味,完全没有被那些“枯燥”的概念所困惑。我就觉得课堂上其实应该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这样的课堂效果才会更好些。这一堂课下来,有表演,有讨论,有视频,有老师讲的故事。孩子们完全没有被这些“无聊”的概念弄得昏昏欲睡,反而能够积极的参与。

对一堂语法课的感想 篇6

在我印象中的语法课就是,老师从课文的句子归纳语法规则归纳,在通过例子说明,在做练习,学习语法就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过程。

但在这节视频课的许老师上语法课的方式确实一个全新的方式,我从中明白语法课也可以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从生活中学语法,再把语法应用到生活中。许老师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标语中把那些过去分词归纳出来,在向同学们解释一下同样的意思用过去分词和用一般形式的差别,从而归纳出用过去分词的优点。最后,就是把所学的语法应用到生活当中,许老师布置同学们的任务就是叫他们把学到的语法知识做关于运动会的板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是在对学生要有比较正确的能力估计。既要不低估学生的能力,也不要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我还记得在外语教育技术这门课学到:要遵循+1的原则,就是我们在设计课堂任务的时候要在学生的能力基础上再+1的原则。我在家教的时候就有一次备课失败的经历:这个学生是重点中学的学生,所以我再设计课堂内容的时候就准备了一些比较难的内容。但在课上,她跟我说我出的题目她都没学过,也不懂。我第一次觉得,无论学生读什么重点中学,她学到的知识还是有限,这个例子说明我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因此,在设计自己的课堂要难度适中,只有如此,我们才可以真正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

论教学反思对一堂课的重要性 篇7

思考一:为什么学生不愿下课?笔者在课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上面所叙述的是笔者在08会计 (2) 班上完“金融危机对我们就业、升学的影响”公开课的情景。尽管从教近6年, 大大小小的公开课也经历过好多次, 有几次也算比较成功, 但从没见学生的参与热情这么高。说实话, 这次学生的表现让笔者既惊讶又感动, 惊讶的是笔者从没有发现职高的学生有这么强的能力, 感动的是学生为这堂课所做的充分准备。细细一想, 以往的课, 笔者作为教师始终占据着课堂主角的位置, 学生充其量就是个配角, 甚至是看客, 根本没机会表现自己, 仅靠偶尔的几次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又何来热情呢?而这次笔者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笔者只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课堂成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你说学生舍得放过这样的机会吗?

思考二:为什么学生会喜欢这节课?这节课学生有收获吗?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这门课作为财会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 教材内容的理论性较强, 而我们的学生对于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不大, 因此在这次课上笔者尝试着将辩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当笔者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上举行辩论赛并将辩题确定下来的时候, 学生都很兴奋, 用一周多的时间积极找材料、分组讨论、写辩词, 一稿又一稿, 不厌其烦。而笔者的工作重点也由课中转到了课前:帮助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辩题, 引导学生为所持观点搜集资料, 以及制定辩论规则和对参赛代表进行辩论技巧培训。课堂上学生组织得有条不紊, 参赛代表唇枪舌战, 整个课堂紧张激烈、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课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下发问卷48份, 回收48份, 调查结果如下:

从调查情况来看, 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并适应辩论式教学方法的, 而且认为收获很大, 尤其是部分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其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 因为在辩论式的课堂中没有准备、没有探究就没有发言权。但让笔者纳闷的是我在课堂上讲得很少, 学生何来收获?他们到底收获了什么呢?通过找学生谈话, 笔者发现这种辩论式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收获还真不少:

1.能创设生生、师生平等对话平台, 在民主氛围中激发学习动力。

2.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及知识的整合能力。

3.能实现自由争论, 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深化思维, 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4.能实现通力合作, 在互助互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能体现积极全面评价, 在体验成功中造就健康人生。

思考三:这样的课符合“课改”的精神吗?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中职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教学面向全体, 注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从而促进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而辩论式教学正是体现并实现新课改精神的最佳手段与途径。经过实践, 我们认为辩论式教学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能将听说和读写有机结合;能将课堂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能激发出创造的火花, 使课堂变得更生动;能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有机结合;能将竞争和合作有机结合;能改变肤浅的课堂讨论,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辩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民主意识。

思考四:这节课有什么欠缺?

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综观整节课, 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 气氛很活跃, 学生的发言也不乏精彩之处, 但学生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辩论过程中不少学生也反映出能力上的缺陷, 比如口头表达的能力、讲话的仪态等。另外, 由于是班级授课制,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有一部分学生只能充当看客, 不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同时, 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不够, 使课堂内容从专业课角度来讲有点单薄, 如果能加入一些专业知识链接或其他形式的专业知识补充就会使课堂显得更丰富。

对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反思 篇8

课堂场景一:台上教师滔滔不绝:”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台下学生或是梦游周公,或是课堂自学,或是无所事事.课堂场景二:台下学生:”这道题我是这样想的……”,台上教师面带微笑,颔首赞许,举重若轻.一、对传统试卷讲评课的反思

政治课难上,高三政治课难上,有效的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更难上。平时听课,事前打招呼,总听到教师说:不好意思,这节课讲题。言下之意是试卷讲评课没有什么可听的。以致造成课堂场景一所示,教师讲得周到详尽,兴高采烈;学生答案改完,不知总结,不懂反思,百无聊赖,昏昏欲睡.下次同样的题再考,一切照旧!由此可见,学生甚至教师不重视是政治试卷讲评课缺乏实效的根源,方法不得当是政治试卷讲评课缺乏实效的关键.二、对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尝试

基于以上的思考,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对提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做法。

1、课前认真批改,详细分析——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前提。

教师只有经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把握学生答题情况,讲评时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加以剖析。首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了解学生对哪些问题解答的比较好,哪些题错得多。阅卷不是简单地打“勾”、“叉”就完了,而要把学生的错误逐一记录下来并加以统计,尤其是客观题,力求对每道小题得失分率进行统计。另外,对于主观题,力求在每个同学的试卷上都写下批语,比如“材料没有读懂”、“审题不清”、“注意关键词”“考点不熟”等,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症结。这样,学生拿到试卷之后,就能有针对性地改错,同时反思自己在思维方法上的问题,认识到对哪些问题解答存在缺陷。其次,要详细分析试题和学生答题情况。

一要分析试题内容,即讲评前要分析试卷本身是否符合本班学生实际,是否符合课改方向与改革理念,试题覆盖了哪些知识点,试题考查了哪些政治能力,分析试卷中各试题的难易程度,解析命题的意图,哪类题型学生已见过,哪类题型学生初次见面等等;二要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在细致批阅试卷、全面把握试卷的基础上,认真进行统计分析,弄清哪些题错得多,要找出错误的症结,分析何种能力需要加强,学生需要何种帮助,做到心中有数。

2、创设民主宽松、思维碰撞的课堂情境——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重点。

德国一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考试作为检查、巩固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方式,要求试卷讲评课同新授课和复习课一样,要形成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以消除学生因成绩优劣引起的不良情绪,激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鼓舞学生学习、思考的动力。为此,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人格,正视学生差异,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如把学生的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介绍给大家,也可以由学生上台讲解;试题难度相对不大的试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让他们体会成就感,增加其自信心,消除压抑感,激发其内在兴趣;对学生的不同看法不要武断地否定,而是要耐心地听取,积极地引导,在教学中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请学生献计献策。

3、完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关键。

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乐学,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使试卷讲评课取得最大实效。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根据本校学生的学情,采用“考试分析→ 合作纠错→重点讲解→课后辅导”的教学模式。第一步,考试分析。这一环节主要是结合改卷和试卷分析的情况,给学生介绍考试情况。

首先定量分析整体成绩,以便围绕优劣,激励鞭策;其次,定量分析得失情况,以便凸现典型,补救矫正;最后定性分析失分原因,以便把准脉膊,对症下药。

考试除了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功能外,也是评价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也直接影响教师试卷讲评的情绪,有的老师在讲评课上或喜形于色,或大发雷霆,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学习进步。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心态平和些,要善于利用考试的激励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成绩优秀、进步明显的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老师不要一味责怪:“这道题都做过多少遍了,怎么还会错”,而是要帮助他们认真分析原因,同时善于挖掘他们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闪光点,要让他们也能在赞扬声中获得满足和愉悦。

第二步,合作纠错。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学生个体存在的错误或疑难,自查自纠,通过教师适当点拨和巡回答疑,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和辨别分析,强化正确信息,分清错误症结。

这一环节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如答问、质疑、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不要挖苦讽刺考得不好的学生,不要对这些学生指桑骂槐,而是要帮助他们认真分析原因,帮助他们弥补缺漏、树立信心,使下次考得更好些。通过教师的巡堂,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知晓学生的疑惑,以便下一环节更加有的放矢地集中讲解。

第三步,重点讲解。这一环节是讲评课的重点和关键。教师要结合阅卷记录,重点剖析错误普遍、失分较多的试题,既要分析错误的原因,又要探讨纠正的方法;既要归结答疑的要点,又要指导答题的规范。这一环节切忌只是简单地向学生公布答案。老师可以就自己在批改试卷和对试卷统计分析中掌握的情况,结合试卷上的题目帮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首先,教师应该打破“一言堂”的习惯,发动学生参与评讲分析试卷。比如,对一些比较典型的题目,可以请解答的比较出色的同学讲一讲是如何惊醒正确思维的,为其他同学进行思维示范;也可以就学生做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请出现这种错误的同学谈谈他当时是怎么思考的(请解题有错误的同学,老师一定要对其给予充分尊重),了解同学出现错误的原因,其他同学听了有利于纠正自己思维上的误差,也有利于老师今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针对性;另外在必要的时候,发动学生对认识比较模糊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或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进行解题经验,技巧、思维能力培养的交流;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鼓励他们自己制定主观题的评分标准,或是对已有答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讲评时把试题和书上的重点知识、考点结合起来,把相关知识有效整合起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迁移。使学生在做一道题时,与这道题相关的知识能得到巩固。如就某一材料问学生,这一材料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设问,还可以考到哪些知识点。引导学生结合热点想考点,根据考点想热点。

其次,讲评课不必每题必讲,应该适当取舍,详略得当。有人说,一堂好课是一件艺术品。教学的艺术也是留白的艺术。课堂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给学生学的时间、想的时间、说的时间,而不是象场景一所描述的从头到尾,逐题讲解。

最后,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种题型都应有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因而讲评试卷过程中还应教会学生解各类题型的方法和技巧。应特别重视主观题的解题方法指导。如要教会学生审题,审题枝、审题干、审设问的技巧,学会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从多原理和相关原理中进行筛选取用,注意答案的简明有效等等。如题“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分析互联网信息传播加速的社会作用”(2007年高考政治海南卷)。我在念题目时,故意在“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加重语调,引导学生迅速找到关键词,一些审题不清的同学也自己找到了丢分的原因。

另外,授人以渔还要教会学生对成绩进行反思,对试卷进行分析。这不仅仅是对分数的统计与分析,更要对试卷中的正误情况进行统计。比如说选择题,要统计做对多少,做错多少;主观题方面,有哪些答案要点回答出来了,有哪些要点没有回答出来,还有哪些是思维方面存在的偏差。在进行精心统计的基础上,还要作深入细致地分析,分析自己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是什么类型的错误:是书上知识点掌握不牢,还是没有弄清题目的要求,还是思维上存在偏差等等。

第四步,课后辅导。课堂上师生主要是对学生考试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个别学生在解题中的特殊问题,在课堂上往往无法得到关注。这就需要课后老师与学生个别交换意见,进行个别辅导。当然要有效进行的个别辅导,首先取决于老师在批改试卷和对试卷统计分析时是否注意对学生解题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了记录。其次,要求老师能够与学生真诚平等对话而不是训斥,才能理解到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再次,在个别辅导时,不仅要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更不要忘了对学生的欣赏,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解题中的成功之处,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总之,试卷讲评课是高三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考代练”的备考理念下,政治高考成败的关键,也是教学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的保障。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篇9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以及教学的深度广度等,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改革,不管怎么改,怎么创新,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就是不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各方面。而文本解读又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文本解读是近年来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正确、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是教师必备的能力,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在不具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静下心来读文,潜下心来思考,在文本的主旨、结构、语言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等方面有“自我之思”,而不是人云亦云、照搬教参解读文本!在充分解读文本之后再来确定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觉得关键是要充分考虑教学的主体-----学生。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确定双基目标;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去审视制定教学目标;最后还要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和达标差距,以便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及出发点,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同时,教师要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认真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心灵上读懂学生,贴近学生,使教学目标的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解读文本是确定好教学目标的前提,而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关键!

论教学反思对一堂课的重要性 篇10

医学护理专业见习课以实地观察为主, 在观察过程中, 护生可以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工作程序。由于护理见习课的直观性, 使其成为其他教学不可替代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理论课堂上, 教师讲授了许多护理操作的理论知识, 护生要有很好的想像能力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但仍然会存在许多不能理解和解决的问题, 而护理见习课则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医学护理专业的见习课也是实验课的延续和补充, 实验课的环境与医院的环境是不同的, 面对患者和面对模型时的感觉是不同的, 即便实验室是仿真的, 护生也不能彻底进入护士角色, 而护理见习课中, 护生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 自然就进入了角色。

医学护理专业见习课的安排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 需要做到: (1) 与见习医院、科室做好联系沟通; (2) 做好护生的出勤安排、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 (3) 做好见习前的理论准备, 要求每位护生熟悉见习内容; (4) 让护生写好见习报告或心得体会[1,2]。有些学校因为这样繁琐复杂的条件限制而取消了护理见习课, 这样的做法不符合教学要求, 对护生的专业学习非常不利, 会使护生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际脱节, 同时也不利于护生将来到医院实习和工作时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因此, 为了护生的全面发展, 应该高度重视护理见习课, 并尽早完成护理专业第一堂医院见习课。

医学护理专业第一堂见习课至关重要, 对护生的影响深远, 要认真准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护理专业的见习课要尽量早计划、早安排, 最好安排在护生入学教育或军训期间的专业教育中。护理第一堂见习课的重要性体现在教育心理学方面, 就是首因效应。这一教育心理学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 反映了人际交往中主体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所产生的影响。首因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对印象的形成影响很大。新入学的护生对护理环境一般不太了解, 只有一些在医院的直观感受, 而对护理工作的细致严谨、繁琐劳累及护理工作的价值了解不多。大部分的护生家长也对护理缺乏深入的了解, 只感觉这是一份阳光的工作, 很体面, 却不知道这其中的技术难度、体力要求以及真正的护理操作内容。有些家长甚至一厢情愿地逼着孩子去学习他们不喜欢的专业, 导致学生浪费了青春, 荒废了学业。通过早期的见习课教育, 使护生能对他们未来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和方式有一个基本的、较为全面的了解, 有利于护生做全面系统的学习规划[3,4]。

在上医学护理专业第一堂见习课时, 通过观察采集常见病病史, 了解疾病的发病过程、主要症状和演变过程, 了解临床护理的操作方式和方法, 让护生带着问题去上理论课, 这个过程就是“实践—理论—再实践”, 它和“理论—实践—再理论”方式是互补并存的, 也是PBL教学的基础。

早上、上好医学护理专业第一堂见习课的优点在于: (1) 使护生对所学专业加强了解。 (2) 可以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 (3) 使护生尽早确立学习目标。 (4) 为护生实验课和实习打下了基础。 (5) 可以为护生的事业规划奠定基础。

医学护理专业第一堂见习课要精心设计。首先,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要选择高级别、管理规范的教学医院。其次, 选择好任教教师, 最好是护士长或经验丰富的老护士。教学主任、教学秘书要提前安排好任教教师。任教教师要充分展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技巧、技术能力以及尊重和保护患者的意识。第三, 要准备好见习环境, 包括日常工作环境和一些可以观察的特殊环境, 如急诊室、手术室、重症室。第四,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准备好典型病例。尽量选择具有典型阳性体征的患者, 要在阳性体征还没有消失之前, 抓紧时机进行教学。第五, 准备好护理见习的教学内容,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第一堂护理见习课的目的主要是让护生了解护士工作的性质、内容、方式。任教教师要介绍门诊接诊患者的程序和注意事项;演示、练习心肺复苏操作;介绍救护车装备、急救人员配置和院前急救要求, 急诊室接诊急诊患者的程序;参观手术室等常规操作等内容。

医学护理专业见习课与讲大课不同, 也不是小讲课, 更不是学术讲座。整个护理见习过程是以护生为主, 教师只是起着引导、启发、提示、纠正、概括总结的作用。护生到医院去护理见习, 学习和掌握的大部分理论知识与实践还有距离, 但这是护生把护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并最终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护

参考文献

[1]杨巧红, 颜君.提高临床护理见习课教学质量对策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 2003, 2 (3) :62-64.

[2]尚桂玲, 凌敏.整体护理临床见习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15) :69.

[3]舒婷, 万丽红, 赵飞英.本科护生对护理学基础课间临床见习兴趣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临床护理, 2012, 11 (3) :65-67.

论教学反思对一堂课的重要性 篇11

陶维林

(南京师大附中

邮编210003)

1.教学实录

课题:数列的极限。

目的:建立数列极限的概念。过程:

教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什么叫数列、数列通项的求法、仔细研究了两个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今天我们研究数列的另一个侧面:随n不断增大时,an是否“趋向于”某一个常数(虽然“趋向于”并没有确切定义,但是同学们能感觉是什么意思——由“粗”到“细”。板书:研究数列an随n增大时是否趋向于某一个常数)。

请观察下列数列,随n变大时,an是否趋向于某一个常数:

n11(1)an;

(2)an2;

(3)an3(1)n;

n2n1(1)n(4)ann;

(5)an5;

(6)an.2n大部分学生在观察、思索,有的在草稿纸上写、划,有的在议论。

n1‘趋向于’一个常数吗?”

nn11)几乎全体学生:“趋向于1。”(板书:(1)n,ann(几分钟以后)教师:“第一个数列an1“第二个呢?” “趋向于2。”(板书:(2)n,an22)

2教师(小结):数列(1)中,an趋向于1;数列(2)中,an趋向于2。“第三个呢?”

“不趋向于任何常数。”

教师:为什么(提问一个学生)?

学生:它一会儿是3,一会儿是-3,不趋向于一个固定的常数。教师:噢,“朝三暮四”,不,是“暮负三”。教师:第四个呢?

n1n“它趋向于+∞。” 2,(教师提问一个学生)“ann不趋向于一个常数,趋向于‘+∞’,请问你心目中的2全体学生都认为数列an‘+∞’是什么?”

“一个很大很大的数。”“是一亿吗?”“比一亿大。”“十亿行吗?”“比十亿大。” ……。

(学生感到不对劲)“是一个要多大就多大的数。” 教师:能确定这个数吗?学生思考片刻,回答“不能。” 教师:“‘+∞’不是一个确定的数,是用来描述变量状态的。” 第五个呢?这时学生中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大部分学生认为不趋于5,认为它就是5,谈不上“趋向于”“不趋向于”5。事实上,学生没有把数列看成函数。

教师未置对否。课后许多老师也觉得“始料未及”。“最后一个数列呢?”“趋向于零。”

“怎样趋向于零。”“象阻尼振动一样,摆幅越来越小。” “能靠上零吗?”“不能。” “这个‘运动’会停止吗?”“不会。”

教师小结各数列是否“趋向于”一个常数的情况(暂时保留学生中的错误认识)。教师:你们认为随着n的不断变化,数列ann1趋向于1。你们的“趋向于”我还n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请一个同学来解释一下什么叫“趋向于1”(提问一个学生)。

“就是无限接近1。”

“什么叫‘无限接近’?”

“就是n越来越大,an与1的差越来越小。”学生又补充说“就是距离越来越小。”

“距离比0.1要小,行不行?” “行,只要n比10大就行。”

我们用电脑来验证一下(Maple软件)。这时教室的屏幕上出现数列ann1的图象,n并同时给出y=0.9,y=1.1的图象,故意给出的n的取值范围是1,…,4。图象并不在(0.9,1.1)间。

教师:数列中的各项并不在(0.9,1.1)上,并不靠近1呀。(片刻)“老师,你给出的n太小了。”

把n的范围设定为(10,20)时,数列的各项都在区间(0.9,1.1)上了。

教师:看样子,当n在(10,20)上时,数列的各项是在(0.9,1.1)上了,会不会n到了(100,120)间,数列有一项跑出(0.9,1.1)呢?

把n的取值范围设定为(100,120),同学们发现数列的各项离开1更近了。教师:你们认为在区间(0.9,1.1)上,此数列有多少项。学生:有无限项。

教师:有无限项?赞成的举手(全体同学举了手)。

再给出0.01呢,多少项以后,这个数列的各项就能在区间(0.99,1.01)上,大多数同学说100项以后,但有一个同学不加思索就说10000。

教师:对,是100项以后。刚才,我听到一个同学说10000,你算了吗? 该学生:没算。只要有就行。教师:你们认为他的说法对不对? 学生:?,…,对。

教师:对给出的小正数0.01,只要能找到一项,使这一项以后的各项与1的差的绝对值小于0.01就可以了,不必计较大小。

(然后,就给出的0.01,0.001,用电脑进行了演示)

教师一边与学生讨论,一边板书,至此,黑板形成的板书是:

(1)ann1,n,an1。n n>N:

1000

10000

…… |an1|<

: 0.1

0.01

0.001

0.0001

……

教师:我们把第二行中的数记作ε,第一行中的数记作N。

就是不论给定一个多小的正数ε(如0.1,0.01,0.001,0.0001,……),都能找到一个自然数N(如10,100,1000,10000,……),使aN以后各项与1的差的绝对值|an1|都小于ε,即|an1|<ε恒成立。你们的“趋向于1”是这个意思吗?

“是。”学生一致赞同。

教师小结,提出数列极限的定义(板书):对于无穷数列{an},如果存在一个常数A,无论预先指定的多么小的正数ε,都能在数列中找到一项aN,使得这一项后面的所有项与

A的差的绝对值都小于ε(即当n>N时,|anA|<ε恒成立),我们把常数A叫做数列{an}的极限,记作liman=A。也可以写成:当n→∞时,an→A。

n(板书本节课课题)这就是数列极限的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再来查一下其他几个数列。通项公式为an1n的数列为什么没有极限呢? 2“就是不存在常数A。”(一个学生说)“那么,‘5’是数列{5}的极限吗?为什么?”

停了片刻,原先认为‘5’不是数列{5}的极限的同学对自己产生怀疑,改变主意,也认为‘5’是数列{5}的极限。

教师:对,数列{5}的极限就是‘5’。这符合数列极限的定义吗? “符合数列极限的定义。”

“无论给定多么小的正数ε,从第一项起,|5-5|=0<ε就恒成立。同学们,‘常数列的极限就是这个常数本身’赞不赞成?”

“赞成!”(齐声)

…… 2.教学设想

数列的极限一直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它要求学生的认识发生从形式逻辑到辩证逻辑的转变。往往是一段时间过后,甚至到了高中毕业,一些学生还弄不清“ε-N”是怎么回事。本节课就是让学生在自己对“趋向于”的粗糙认识上,经过“协商”、“会话”,来完成数列极限的“意义建构”。教师在此过程中始终注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他(她)们,不把任何学生还不能接受的教师认识抛给学生,但又不忽视自己的“主导”地位,比如恰当的“设问”。积极引导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即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主义认为,虽然学生学习的数学都是前人已经建造好了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即用学生自己的活动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构建起自己的正确理解,这应该是学生亲身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概念或思维活动的组织过程([1])。

建构主义理论把“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的四个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景”即要求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因此这节课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数列是否“趋向于”一个常数的讨论中,虽然他(她)们对“趋向于”并没有精确的认识,但是凭借他(她)们自身的感受,运用“观察”、“分析”、“归纳”,也能得到一些数列的“极限”。正是由于认识的非理性化,不少同学认为数列{5}的极限并不是5,这是正常的,这也是认识尚未理性化的必然。在这样的“情景”下,通过“会话”,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会话来不断完善学生自己的认识——教师的恰当的“设问”,学生间的“争论”,计算机的运用。当学生把几个数列的“极限”找出来后(其实不全正确),教师反问学生,“你们所说的‘趋向于’是什么含义?能否解释给我听。”把学生的认识向理性化推进。“就是越来越近。”“什么叫‘越来越近’?”“就是距离越来越小。”教师在学生亲身感受的认识基础上不断引导学生把这些粗浅的认识精确化、理性化,从而由学生自然得出:不论给出多么小的正数ε(由0.1,0.01,0.001,……抽象出来),都能找出自然数N(由10,100,1000,……抽象出来),使aN以后的各项与常数A的差的绝对值都小于ε(由“距离越来越小”抽象出来)。这正是数列的极限的定义。由于ε是任意给出的小正数,这正说明“这个‘距离’要多小有多小”。在以上的过程中,离不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协作”。其他同学可以从一个同学的发言受到启发,可以从同学间的争论来完善自己的认识,如一些同学为争论“5”是不是数列{5}的极限的举手“表态”。“协作”的过程往往也是学习者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假设的提出与验证的过程,一些同学不相信当n>100时,1与1的差的绝对值小于0.01,为验证an1<0.01是否成立,打开电脑验证n>100n时,aN都分布在区间(1-0.01,1+0.01)上。从实践及理论上完成对数列极限的“意义建1+ 构”。“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应用也是学习的目标,所要建构的是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由于强调了“情景”、“会话”、“协作”,“意义建构”就变得十分容易。当完成数列极限的意义建构以后,反过来再认识数列{5}得极限,就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学生之间的原有分歧消失,认识达到了新的统一。在这一节课上所出现的对于数列n1{},当给出ε=0.01后找N时,一位学生不加思素地说N=10000。这正说明他理解了n数列极限的定义。这一节课的最后还让同学们举出几个极限为“3”的数列的例子,并要求复杂些,不要让老师一眼就看出来。同学们积极参与,跃跃一试,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参考文献: 《中学教学全书》(数学卷)P517518,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12,第一版。

获江苏省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对生物复习课的反思 篇12

骄阳似火的六月,对农民来说是丰收的季节;对教师来说是反馈教学效果的季节;对学生来说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季节。为了让学生能在本学期末获得一个好成绩,我按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从20xx年6月17日至24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做好复习工作。

复习课的目的是梳理知识,弄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建立知识框架。为了扎实做好复习工作,我在每节课前认真备课,精心制作复习课件,用心挑选对应的章节复习检测卷。然而,学生的复习状态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在复习课上,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像上新课时那样集中,部分学生心境浮躁,觉得老师讲的好像自己都会。课后发下去的章节复习检测卷,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完成,复习课上刚讲过的习题依然出错,甚至还有传抄答案的现象发生。针对复习过程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我对复习计划做了及时调整。在上每一节复习课前,我先对上一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提问,回答不上来的学生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惩罚的目的在于让他们意识到复习课的重要性。在复习相关知识点时,我会在PPT中穿插进去精心挑选的练习题,及时巩固知识并随机请学生起来回答。在挑选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会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基础薄弱的学生,较难的问题留给中上游学生,难题留给尖子生。这样,所有学生整节复习课都能注意力集中,精神保持适度紧张,有效提高听讲效率。针对学生课后不能认真完成章节复习检测卷的情况,我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在每节复习课上我都会通报学生完成章节复习检测卷的情况,对抄袭答案的学生课堂上点名批评,课后耐心指导。在讲评试卷时,难题我来讲解,简单的题和中等难度的题我请学生讲解,这样有效解决了学生不能认真完成试卷的问题。

我认为要上好复习课,关键是要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来。复习课应以学生为主体,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做好个别辅导。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总结提升;复习不是机械的巩固记忆,而是理解升华。

上一篇:大本诗歌1首下一篇:中学生国旗下讲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