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通用12篇)
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 篇1
贵州省关岭县上关中学喻波
对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理念的认识又进了一步,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虽然知道新理念要求在教学设计中将学生定位在主体的地位上,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没有做好,没有做到位。
七年级有一堂课是“调查身边的生物”,我在上这堂课时,先将校园内的景观植物名称告诉学生,然后将学生带到校园内介绍各种景观植物,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现在我对照新理念的要求,觉得这堂课自己是主体,学生处于被引导的地位,被动地学习,没有达到本堂课的目的(让学生学会调查)。如果按照新理念的方法教导的话,我觉得应该先将调查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告知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调查,当有不认识的植物时,自己想办法弄清楚。当学生调查结束,询问学生调查的过程,从中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调查这种方法。最后,再给学生介绍校园里景观植物。
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 篇2
对应于教学思想的转变, 信息技术教师要有“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意识, 即“从技术视野看, 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能力上;从心理学视野看, 信息素养应定位在问题解决上;从社会学视野看, 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上;从文化视野看, 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方面”, 在信息素养中, “信息处理是基础, 信息问题解决是关键, 信息交流是根本, 信息文化是导向。”[1]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就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以期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 切实实施素质教育。
一、“目标设计”要有明确的要求
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学习者在教师的辅导下主动、积极地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活动, 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实践过程;教学目标是教与学活动完成后, 学习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方法和知识技能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教学目标具体地表述教学过程结束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 它预先设定, 也是衡量教学任务完成与否的标准。[2]
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 我们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心理发展的特征、学生认知发展及记忆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明确与否严格地说是一个教学活动能否开展的核心问题。在教学中, 教学目标不明确是可以“一票否决”的, 没有目标意识或目标不明确是教学中不可轻视的重大问题。[3][4] 由于部分教师没能很好地理解新课标, 一味地追求教学方法的出新, 导致教学设计中普遍出现“重形式轻目标”的现象, 很多教师没有目标意识或目标意识不强, 很多的教学过程基本不能体现设计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基础上, 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 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目标设计”, 通过这些小的“目标设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目标设计”时, 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复述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理解指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及操作方法, 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述、判断和直接运用;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操作目标一般可以采用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初步学会指学生能进行基本的上机操作;学会指学生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上机操作;比较熟练指学生能进行效率较高的、习惯性的、有错误能立即自我纠正的操作。例如, 许多《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学着做”、“试一试”、“动手做”等就包含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要求。
二、“目标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
教育部2000年11月14日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讨论稿) 》中明确指出, 信息技术课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可以明确地说, 《信息技术》教学, 必须在机房进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 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 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 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目标设计”时, 一定要注重“目标设计”的可操作性, 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目标设计”, 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现的。
实践证明, 信息技术课的理想教学环境是人手一机, 学生上课的最佳过程是边听讲 (或边看书) 边操作。
三、“目标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1.“目标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 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目标设计”时,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年龄、兴趣等特点, 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目标设计”, 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 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 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目标设计”时, 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 乐此不疲。
2.“目标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
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目标设计”时要考虑“目标设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 每个“目标设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 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 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目标设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 规模过大, 会偏离“目标设计驱动”的本意;前后“目标设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 但不要强求, 否则也会加大难度。目标设计是手段, 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才是“目标设计驱动”的目的。一般不提倡设计一个统领全局的“目标设计”, 而是要注意由点到面, 逐步介绍各知识点。一开始先让学生有所了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 再深入理解, 然后适时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3.以“布置目标设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 展开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法中, 引入有关概念时, 往往是按“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顺序。大家都知道, 感性经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 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 以“布置目标设计→介绍完成任务设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 展开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目标设计”的操作过程中, 观察到了现象, 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再来分析、介绍完成任务设计的方法, 最后适时地加以总结, 概括出其规律性的知识, 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4.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我们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多元化取向这一现实;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明确的方法论和认知理论, 不能只凭经验, 更不能停留在教学方法的形式上;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时, 我们的教学目标中要体现教学的构建主义取向。[5]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目标设计驱动”教学法, 要求师生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做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学习的许多目标和目标设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 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目标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 教师进行“目标设计”时, 要以“学生为中心”, 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四、“目标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 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目标设计”进入学习情境, 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 对于学生来说, 可以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 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 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 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 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 在信息技术课的“目标设计”中, 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 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 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目标设计”, 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 激发学生联想和判断, 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五、“目标设计”要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
“目标设计驱动”教学法还强调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进行“目标设计”时, 要注意以适当的比例分别设计出适合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目标设计”。对于个别学习的“目标设计”, 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立能力。对于协作学习的“目标设计”, 则要求由多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协作完成。
参考文献
[1]顾建军, 李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杨威等.信息技术教学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3]王平.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设计[J].信息技术教育, 2005 (02) .
[4]柳栋.目标、目标、目标——关于网络主题探究教学设计的讨论[J].信息技术教育, 2005 (04) .
对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的反思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中心是围绕着上课展开的。
教学设计就是在上课之前,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等的综合方案,也就是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考虑问题越周到,课堂实施就越有效。那么如何进行课前准备呢?
一、教学设计“三项必读”熟悉教材
当你着手准备选用某一篇课文进行教学时,你必须对这篇课文非常熟悉,要做到“三读”。
1、读写作者
作者把他的思想通过文章呈现在你的眼前,你在读文的时候,不仅要了解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你还要明白他是怎样写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你不仅要读懂字面上的东西,你更要想办法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这就需要你反复阅读,要逐字逐句地读,要边读边问。
如一年级课文《棉花姑娘》,文中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她治病,三次说了同样的话:“你能帮我治病吗?”你在阅读时对这种反复出现的句式不妨问问自己:棉花姑娘在请三个朋友帮忙的时候她的想法会有什么变化吗?再比如《草船借箭》一课中多次出现诸葛亮与人交谈的情节,但只有一处写的是“诸葛亮笑着说”,其他十处都是“诸葛亮说”,对这种突然发生变化的地方,你也应该问问自己:诸葛亮这时候为什么笑着说?他笑什么呢?
还有四年级《看不见的爱》,文中的母亲面对我的不解,她说:“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在这看似明白无疑之处,其实蕴涵着很多很多的东西:别的孩子怎么玩?正常孩子的玩与盲童的玩肯定有相当大的差异,这位母亲不会不知道,那么当看到别的孩子在玩打弹弓时,她会想些什么呢?这样一追问,你对这位母亲的做法或许不会仅仅停留在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这样肤浅的、空洞的理解上了。在不断自问、自悟的过程中,你会读透课文、读懂作者。
2、读编写者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要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像拼音、识字、查字典、写话等语文知识、能力都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分散在一篇篇的选文之中,因此编辑在挑选文章、在给文章编排的时候都有一定的用意。你在熟悉教材的时候,不能只盯着一篇课文孤立地来看它,你要把它融入到整册教材中去,最起码是一个单元中去考虑:编者为什么把此文编入这一单元?它与前后文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3、读学习者
学生是你实施教学的对象,作为决策者的教师,你必须了解你的学生,你要知道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会有什么困难、他们已有哪些知识储备等等。你在读作者、读编者、读学者的过程中,也就读出了你自己。
二、教学设计“三个纬度”确定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教材的要求,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从知识与能力、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纬度确定你的教学目标,明白你要教什么。
小学语文知识千头万绪,从教材呈现的方式来看是螺旋递进的,又是交叉进行的;从学习过程来看,一般是非线性的。在纷繁的内容中,你要重点明确,抓住主要任务。要记住前人说过的话:文章无非是个例子;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现在你只是借助教材这个例子来完成你的教学任务。如《桂林山水》一文,它最大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成语连成串,排比、比喻连成段;段落结构相似,语言表述相仿。这些与本单元的其它几篇介绍各地美景的课文有所不同,借助本文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向教材学习规范的语言表达。
为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把主要目标确定为: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并积累描写山水的词语、句子;用对比、举例的方法把一个意思写具体。
三、教学设计“教无定法,只要得法”
这一步主要是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围绕教学目标你要设计教学思路、选用教学方法,教学中每一环节的安排、每一个问题的提出甚至是请哪个学生来回答,你都要尽可能地想好。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实现你的教学任务服务的。
也许你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教无定法,只要得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方法;即使是同一个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也会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方法无所谓好坏,只要管用就行,只要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对学生的成长有利就好。比如教《桂林山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山水之美,你可以播放介绍桂林山水的录像;你也可以现身说法,把你旅游途中的所见栩栩如生地进行描述;你也可以……
如果你觉得这些方法都可行,那么你在选用的时候就要考虑教学成本。这个成本不仅仅是你的付出,还要看学生的付出。如果你的付出只是让部分学生得益,那么你以牺牲其他学生的利益为代价,显然是不经济的。
比如小组讨论,由于话题不够集中,学生分工不够明确,几个孩子凑在一起瞎聊一通,即使后来有学生汇报,但汇报的内容往往不是大家的智慧,若是这样,那么损失的不只是你的几分钟,而是全班学生每人的几分钟!这个成本就太高了。
再有,环节的安排也不可小视,哪个先讲、哪个慢做也有讲究。课堂好比是一首乐曲,它有节奏、有起伏、有高潮,你在过程的推进中要有自然的衔接,要有前进的助力,要有结束的余韵。
参考文献
[1]张爱民 适度模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有的情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002(10)。
[2]钟启泉 从现代教学论看教学设计的原理与课题.教育研究,1987(7)。
[3]张祖忻 朱纯 胡颂华《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 篇4
“ 欣赏.评述 ” 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多种方式(如口语、文字、表情、动作、描绘、塑造和制作等)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欣赏评述能力的强弱,与人的综合能力、语言能力、对作品的感受程度以及个人的性格等都有关系。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不能强求学生只用一种方式进行评述,只要设法让学生参与欣赏评述活动,就能够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或自然美的感受。教师要积极营造欣赏评述环境,设计出最优的欣赏评述方案,为学生学好欣赏评述课程开辟最佳途径方案,为学生学好欣赏评述课程开辟最佳途径。
认真回顾《“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学设计》这门课,在教学设计中,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方式这一课程目标您是怎样实施的?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美术欣赏课,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具有着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美术欣赏课教学,以供同仁们商榷。
一、美术欣赏课常见的几种类型。
我认为,美术欣赏课教学大致上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解说型。是教师对美术作品、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说明。
二是问答型。是就美术作品、欣赏知识、欣赏原理等所做的师生问答式交流方式。
三是讨论型。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各种讨论,教师则作为援助者。
四是自由型。是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对作品进行欣赏。
从上面的四种类型中,我们不难看到:
解说型的美术欣赏教学最常见,它的主要操作方式是一味地由教师进行讲解,偏重于以教师为中心,易陷于知识灌输模式中。但如果能在欣赏话题方面上下功夫,对作品做出好的选择,并具备高超的解说技巧,是可以克服灌输性的缺点的。
问答型和讨论型的欣赏方法相互之间有关联之处。但就比较而言,讨论型的欣赏教学方法较为理想。
自由型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时间、喜欢的作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欣赏。这种方法是最为理想的,但很可能导致有一部分学生掌握了欣赏能力,而另一部分学生因缺乏引导,欣赏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对课堂小结的反思 篇5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尾声,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这个环节是很多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我也常出现这种教学失误。因为上课进度不稳定,造成课堂时间拿捏不准,临近下课而草草收场。为避免这种教学状况的出现,我加强了反思。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小结的主要作用。①发挥“近因效应”,把一节课诸多教学内容高度概括,给学生一个系统、整体的印象,利于学生记忆。②课堂小结的概括性为学生突显知识要点,为学生温故知新提供主要依据。③促进学生总结规律、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优化课堂结构,精心设计课堂小结。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仔细推敲课堂教学各环节时间,从容小结,避免在实际操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对自己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篇6
邱村中学胡阳勇
记得2011年的3月我非常有幸的走进了山东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当我走进他们课堂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震撼:这还是我们熟悉的数学课吗?没有了老师的讲解、也没有了老师的板书,取而代之的都是学生自己自学、展示和评价。当时我就在想要是我也能这样教学生该多好呀!这个想法在那一刻一闪而过,因为一回到学校后我就很快把这种想法抛到脑后了,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我的学生。一晃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当初的那个想法一直在心底沉睡着。然而这一切在2013年的10月改变了,因为我们学校要在七年级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而我们新的教学模式和杜郎口中学基本差不多,那就是:学生先根据教师编写的导学案自学自研一定的时间,然后组内互相交流和讨论并制定本组的展示方案,然后由同学们依次展示和点评。原以为一切照搬过来就可以了,然而经过两个多月的亲身体验之后我才发现我把课改想的太简单了。因为在这两个多月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遇到很多的问题,以下就是我对自己在这两个多月的课改过程中的一些反思。
一、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强,影响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
我们课改的目的原本是为了打破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很好的来解决学生“怎么学”的问题,然而经过这两个多月的课堂改革实践下来我感觉到我们
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强,导致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农村小学,他们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很大,学生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心理很强,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他们都希望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提示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学生普遍不适应这种自学加展示的教学方式,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往往每个小组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在按照老师的要求取学习,其他同学都在等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学生的自觉性差,每当让他们自学和合作讨论时课堂纪律就很难得到控制,有很多同学都在滥竽充数,课堂表面上很活跃,其实真正在学习的人比较少,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对学生的成绩影响很大。
3、学困生的参与度太低,在这种模式下教学时班级中的学困生从自学到展示再到评价都很少愿意去参与其中,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所以这些活动往往都落在了每个小组中几个学习优秀的同学身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出现:当我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只能看见每个小组中几个成绩稍好的学生在积极的准备着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本组余下的同学都在外面一旁玩耍,时间一长就会出现一些在学习上什么事情都不用做的学生,很快这些学生就会发展成为每个班级中纪律较差而且学习成绩也不好的问题学生。而我们的优生会越来越累,到最后这些优生就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从而会给任课教师的教学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4、以导学案教学为主,教材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而在实际使用导学案教学时学生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导学案被学生弄丢了、导学案不能按时完成、相互抄袭导学案等等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况发生,再加上我们才刚刚学习设计导学案,所以导学案在很多环节上还不够成熟,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如果只局限于在导学案上,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比较凌乱而且不够全面,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的预期效果,会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很大的障碍。
二、教师角色没有很好的转变,制约着改革的向前发展
1、在这两个多月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我经常会在学生自学和展示出现问题时赶忙叫停学生活动,然后就由我来用传统的传授方式来代替学生的学习,这样以来就会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这说明我还没有真正的实现角色转变,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教师更多的是要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真正的“从师道尊严”的定势中走出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在思想上来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第一步。
2、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发现有一些教师都想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来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去,一方面是担心这种模式下教不好学生另一方面也是不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想我们教师要敢于有所选择的继承和摒弃我们已经熟悉的教学模式,刻苦钻研和学习,不断对已有的知识和教学技能和方法进行充实和完善,尽快让自己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要让自己能通过实际行动来真正的实现教
师角色的转变。
3、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需要我们教师要有一种服务意识,因为师生之间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需要师生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全面做好服务工作,如指导学生合理的建立学习小组、精心编写适合本班学生的导学案、对学生的自研自探进行细心的指导、配合学生设计展示环节、对学生的展示进行及时的评价和记录、并对导学案进行及时的批改等相关联的一系列事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尤其是在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起步阶段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
反思当今设计对农村的偏失 篇7
在后工业社会, 设计变成了过去各自单方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之间一个基本的和必要的链条或者第三因素。设计文化产生于“人造物”的生产过程中, 又回归最本质、最基本的生活与生产中——即通过解决衣、食、住、行中的问题, 来提供美的感受,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设计, 是一种最贴近人们生活的文化形态。
一、概述:我国设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起步。短短20余年时间, 设计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全国包括理、工、农、商在内的各类高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据初步统计, 我国目前设计类专业的高校已有上千所, 每年招生人数达数十万人。从设计专业毕业的大批量的设计师被喻为“设计蚂蚁”。我国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艺术设计教育国。
“设计教育”、“设计需求”等问题在我国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但是, 在城市设计泛滥的同时, 农村地区的设计却始终没有引起重视。“过度设计”与“无设计”背后是设计对少数人的追捧和对大众的忽视, 显然是有所偏失的, 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设计文化发展和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二、设计对少数人口的密切关注
目前我国所培养的数量庞大的设计师队伍, 无不钟情于高档产品。为了更多地增加设计的附加值, 设计师紧跟流行趋势, 反复地揣摩消费者的心理, 无论从款式、色彩, 还是材料、工艺方面都是不断翻新。所谓“以人为本”的原则, 仅体现在设计对少数富有阶层的生活与品味的深度关注方面。都市中各个年龄层次、不同职业特征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 设计师均能深层次地了解其需求, 为其提供如量身定做的各类设计。
从设计类专著、论文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也可见其偏颇。别墅、高档轿车、价格昂贵的电子产品、昂贵首饰和服饰等既是高校内最热门的课题, 也是设计理论研究最集中的领域, 充满了对用户的各种关怀——高档沙发扶手的触感、车门开合时的声音效果、用户界面的可供性……均可见细微之至。
三、设计对农村地区的漠视冷淡
设计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关注程度, 较之城市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在农村随处可见农民的居住、着装、生活与生产等各个方面明显不符合农村特点。如模仿城市住宅给养殖带来麻烦, 抽水马桶却没有自来水, 没有合适的炉子可以燃烧柴火, 穿着廉价的商务西服在田间劳作, 锄头的改进程度远不如单反相机……可以说, 农村既没有合适的设计产品, 也没有合适的设计文化。
以建筑为例,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民间建筑一直以来受到很高的评价。因为既有适合农村生活的功能, 又具有独特的美感, 还映射着传统礼仪、道德与思想。然而, 当新的生活方式使得传统住宅不再适用时, 却没有新的民居建筑形式及时产生。农村住宅以每年数亿平方米的速度增长, 而建筑设计师们却忙于城市建设无暇顾及。抄袭集约式的城市公寓住宅, 不断地重建与改建, 使得农村住宅成为劣质的居住空间, 这些已经造成了对耕地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 传统建筑文化流失在对城市的盲从中, 具有传统特色的民居只能在某些旅游保护区可以看到了。
除建筑以外, 各类设计在农村的缺失也随处可见。家电的设计一般从都市生活的角度考虑问题, 某些产品的操作技术很难在农村普及, 电子产品的界面也较少考虑农民的阅读和操作习惯……农民对设计文化的理解一直处于一种盲从的状态。因为自从传统生活方式被时代更新之后, 农村就不再拥有属于其自己的设计文化。
四、设计重构农村传统文化
“为人造福”是设计的理想。21世纪的“福”, 除了物质层面的意义外, 还包含了更加广阔的精神含义, 是基于物质但脱离物质层面的观念[1]。设计已经超越了“实用”的概念, 而成为表达思想和文化理念的载体, 成为了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文化形态。
我国农村人口为7.37亿, 仍占总人口数量的56%。如果设计漠视7.37亿人口的需求, 那么其发展必然是不健康的。设计对农村的关注, 将有利于农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与重构。优秀的设计作为生活的艺术、身边的艺术, 理所当然对整个农村文化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于克服盲从, 重建农村文化的自信心, 提升文化艺术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设计偏失导致的农村传统文化流失
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历史, 农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沉积了丰富而质朴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 如剪纸、刺绣、雕刻、年画、印染等都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创造力的体现。然而,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原来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已不适应新的时代的需求, 这使得传统工艺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立足都市文化的工业产品。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态却逐步消亡, 农村原有的文化形态渐渐流失。
在农村生活方式转型时, “设计”尚未担当起传承文化的责任。设计是一种深入生活的文化, 对于农村民间文化的传承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 而设计师对于农村的设计研究却极少涉入。盲目模仿城市生活方式、消费城市输出的劣质产品, 成为农村所接受的“设计文化”的主要形式。在过去的三十年里, 农村文化逐渐演绎成城市文化劣质的附庸, 而今天, 城市文化依然以一种“精英文化”的姿态, 以产品和科技为武器来“拯救”农村文化。实际上, 针对于城市的设计, 在农村中往往引起其对城市文化的“消化不良”, 造成农村文化的“营养流失”。
(二) 发展立足于农村文化的设计
现代主义早期的“社会民主”理念中, 就包含了让多数人享受丰富物质的思想。现在, 设计除了对物质功能的关注以外, 也在思考产品中蕴含的情感。然而, 重新考虑物质以外、功能以外的精神含义, 并不是回归为贵族、为富裕阶层设计。社会的进步和设计的发展, 正应该将设计大众化,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应引起重视。
首先, 要重视农村地区对设计文化的需求。很多人认为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较低, 满足基本功能的需求是唯一的目标, 而功能以外的文化内涵被完全忽视。然而, 我国农村传统造物与工艺从未忽视对文化精神的需求, 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的传统设计作品比比皆是。大到传统民居建筑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小到一颗盘扣的样式设计, 无不渗透着我国农村自古至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其次, 应立足农村深入了解农村生活形态。以农村住宅为例,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 农村住宅图集等出版物开始出现, 不少设计作品也涌现出对农村传统建筑形式的关注。但是, 除特别建设的试验村, 设计作品很少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究其原因, 很多设计师对农村生活形态并不了解。有的设计作品只是在城市别墅设计的基础上附着上农村住宅所具有的功能, 而农民既承担不起费用, 也不习惯于此类较为“内向”的空间。有的设计按照城市社区的模式来设计农村住宅, 而这类模式就难以推行, 因为农村住宅是以农民自建房为主体的。全国各地农村生活和生产形态千差万别, 即使同一地区的农民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以养殖为主的家庭和以耕种为主的家庭, 其对设计的需求就存在较大差异。只有设计作品顺应了农村生活, 才能使设计理念融入生活, 使设计文化得到传承。
第三, 应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当前, “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战略资源, 地方特色和民间特色文化尤为珍贵。建筑学家李允先生指出:“为传统而去继承传统是一个失败的经验, 离开传统而去盲目地创新也是一个失败的经验。”[2]在开发和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时, 切不能盲目求新, 过分强调其商业价值。民间文化是社会生活自然遗留的“基因文化”, 设计师应深入考察当地的社会生活。既要研究传统建筑形式、服装样式、器具用品、艺术作品等物质文化, 从物质中探寻其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同时更要深入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乡规民约、随时节庆以及语言、民歌等非物质文化。只有深入了解了当地的生活和习俗, 才能深入了解民间文化, 才具有将文化融入设计中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设计艺术与可持续发展——赵江洪教授在2001年汉城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经济与社会专题”的大会发言[J].包装·设计, 2001 (06) .76页
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反思 篇8
关键词:生态建筑 设计 分析
一、引言
生态建筑与现代建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科技为人服务,强调人是自然的主人,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现代材料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玻璃工业为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近代新的结构技术、智能技术、照明技术,使得现代建筑业超过任何历史时代,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生态建筑设计的技术套路。
为了把建筑业整个从传统的手工业作坊转到大机器工厂中,把住宅视为住人的机器,批量进行生产。一方面体现了为人类建造的民主思想,另一方面,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对自然界模式的了解。在现代建筑的领域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方面人的自信战胜了大自然的自信,再一个是对大自然的漠视。
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建筑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从技术上来讲,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思路正在不断地出现,但到目前为止,生态建筑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技术套路。
二、对现代建筑的思考
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是在本世纪不断发生地区性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过程当中,不少学者和建筑师对现代工业文明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
美国学者提出:住宅设计结合自然首先要用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上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特别是研究现代工业在高速发展中对自然进行开发所造成的破坏和灾难,要适应自然、创造必要的生态环境;其次,用生态学的理论证明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研究自然界的生命和非生命的依存关系,强调现代的城市建筑应该适应自然规律,设计结合自然。
人类在发展过程当中应该体现集约的原则,并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应用这些原则,美国学者提出九项设计原则,首先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第二要有正确的环境意识,第三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第四结合公众需要,采用简单适用技术,针对当地的气候运用被动式的设计策略,第四使用节能建筑材料,第五强调集约原则,尊重自然,要与自然协调,这应该说是生态建筑基本的设计思想。
从设计目标上看,一般现代建筑以功能和空间设计为目标,满足功能的需要,创造适合公众需要的空间;生态建筑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要的同时,强调实现资源的集约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建筑强调资源和环境,强调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要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大致归纳起来,生态建筑在整个寿命期内基本目标有:第一尽可能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第二把环境直接和建筑的污染降到最低,第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第四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第五使建筑功能质量目标统一,第六使建筑生态、经济取得平衡。
三、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要实现它的基本目标,必须要有现代技术的支持。从国内外来讲,对什么是生态技术?有什么样的定义?哪些内容?认识上还很不一致。日本建筑中心在《建筑要项》一书中提出生态技术有55种,环境共生的建筑与技术77种。1978年在加拿大召开绿色挑战会议上提出的生态技术更是五花八门。到现在为止大家对生态环境包含的内容并不统一,从比较宽泛的角度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目前来讲都认为是生态技术。
对生态建筑和使用技术的要求可以用三点来判断,首先技术本身的功能与生态环保功能是一致。第二要求采用的技术和制造的产品有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约。第三个采用的技术和产品有利于人的健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生态建筑目前技术上应该说还是非常广的,包括门窗节能技术、屋顶节能技术等等。
所谓生态技术,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按照资源和环境两个要求,共同改造重组所做成的新技术。第二种把其它领域的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按照生态要求移植过来。从技术层次性来讲,可以把生态技术分为简单技术、常规技术、高新技术。一般来讲简单技术和常规技术属于普及推广型技术,高新技术属于研究开发型技术,从我国实践来看,应该以常规技术为主体。
在应用生态建筑技术过程当中,技术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是经济性,由于生态建筑采用哪个层次的技术,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在我们国家普遍采用高新技术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经常碰到环保和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不完全一致。在这个取舍当中,经济性就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英国、法国,在所建立的生态建筑上,它是以高新技术为主体。在2000年健康建筑住宅会议曾提出过高生态就是高技术的口号,所以这是在戰略基础上建造生态的建筑。目前在我们国内把整个生态技术发展建立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比较困难,一个是经济发展水平,另外一个是技术和材料不太完善。
第二要因地制宜的原则,各个地方的气候不一样,自然资源不一样,在选择生态建筑,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来进行。
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冬季采暖,能源消耗非常大,对自然环境污染非常严重,首先要解决采暖问题。我国南方比较炎热、潮湿,通风、降温是夏季的主要问题,在南方生态建筑设计当中注重遮阳和自然通风,降低夏天的空调的能源消耗。
四、建筑生态化的关键是设计
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态建筑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在考虑材料再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很多问题上都不应该停留在个体建筑这个尺度上,应该把它放到整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内通盘考虑,也可以把生态建筑认为是一个技术的集成体,许多技术问题,比如能源优化问题、污水处理问题,太阳能的采用和处理问题,并不是建筑专业范围内的问题,需要建筑师和各个专业的工程师共同合作。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首先规划选址合理,减少环境污染,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降低能源消耗,采用太阳能、风能等等。从过程上来讲,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实现建筑防晒,自然采光照明等,这是生态建筑采用基本的技术策略。
建筑通风是生态建筑普遍采用的比较成熟的技术,自然通风应该取代机械通风和空调制冷,一方面可以不消耗能源而降温除湿,另一方面提供新鲜的自然空气,有利于人的健康。
建筑通风可以分为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两种,要有比较理想的外部风环境,一般来讲风速不小于每秒两到三米,房间进深大于15米。我国土地资源非常紧张,如果建筑住宅房间进深太大,对土地使用很不利,建筑要面向夏季主导风向,一般房间不大于15米,自然通风还是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同时要强调地理空间,建筑物前后包括围墙和植被都可以改变自然的风向,改变风力。利用这些东西进行自然通风。
《杯子的设计》教学反思 篇9
本课的教学我主要把握与这一点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在课前学生收集关于杯的各种信息,并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从各种杯子的欣赏开始刺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各种杯的欣赏,让学生对杯有详细的了解。在学生完全理解杯子后,组织学生讨论杯子设计。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杯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理性,科学,美学,功能。通过瞄准引导每一组学生探索杯,观察每杯设计的独特性和功能理性,学生设计各种杯,教学效果更好。但在这一课中,我离开了学生空闲时间创造少,几个学生没有完成家庭作业。这需要教师在艺术班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反复仔细,掌握关键点,控制教室的节奏。
杯子的设计这一类的教学,可以做到联系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从学生的感知,意识,发展,设计学生的学习符合教学活动的特点,达到以下教学效果:思维和设计思想 新课程概念提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艺术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常这是一门艰难的教学。课堂教学设计教导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大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联想,瞄准每一组学生探索一杯,让学生直接触摸物体,观察每一个设计杯子的独特性和功能理性,任何设计的真正识别都应该满足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实用功能,美观功能两个方面来实施设计。然后让孩子们自己每天使用杯子的缺点,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对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有基本的了解。
《杯子的设计》教学反思 篇10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教师详细介绍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掌握设计方法,设计出新颖作品提供了有力保障。 美术学习中,借助素材呈现展示,能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对新颖独特的杯子图片加以分门别类地展示,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展示多种功能的杯子图片,更是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设计中体现出作品新颖独特的一面。
美术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门学科。借古代的杯子图片,让学生看到祖先的设计意识和制作水平,感受杯子的悠久历史。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回忆并观察生活中各种材料制作的杯子,初步感受杯子在材质、外观上的区别,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一只较为典型的杯子作为分析对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杯子的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出杯子奠定了基础。
对“教学反思”的反思 篇11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申继亮教授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的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的假设,进行积极的、持续的、周密的深入的自我调节的思考。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识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相互密切的作用過程。通过反思的实践、总结、资料查阅,使我对教学反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
1.教学反思是培养教师职业责任感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之中严谨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课堂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学生在学习活动之中的亮点,以及这个亮点是如何激发出来的。能促使教师在下一备课上课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增讲或补讲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能力,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提升教学质量。
2. 教学反思是师生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之一。学会学习早已成为人们熟悉的格言,对学会教学却比较陌生。教学反思就是要让教师学会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的过程作为一个学习的过程。既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又要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不断思考,自身获得发展,直至成为学习型创新型教师。
3.教学反思是评价自己教学活动的重要过程。构建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借助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方式自己获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围绕教师怎么教展开的。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应围绕学生怎么学而进行,将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参与积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检查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不断反省、不断更新、不断进步 。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成为一个学习型教师。
二、教学反思我们应持的态度
也许有人会问,反思已经是在努力地查漏补缺了,还有什么态度的好坏之分?其实不然,在现实中有许多老师能自觉的主动的写好教学反思,但在教师中仍然是参差不齐。有的寥寥几笔,有的东拉西扯,反思不到点。与我们写反思的初衷,相去甚远。我想,反思贵在真实,贵在及时,贵在坚持。反思的落脚点应是我们的教学行为,教完一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什么疑问、什么感悟,与老师交流讨论随即而生,千万不要把它看成一种负担。只要你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思考,一定会获益匪浅。
三、教学的反思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的措施,教学思想的渗透与运用过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措施,教材的创造性使用详细的记录下来,找出教师与学生的闪光点,作为经验积累起来。长此以往定会对你的教学大有帮助。
比如我教完《林黛玉进贾府》后,根据我上课的体会写出了这个教学反思:小说的分析理解要紧紧围绕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进行分析。解读文本就要像屠夫一样,按动物结构把它分成几个板块。看看每个板块分别有哪些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以大化小,从小处着手,不贪大求全。人离不开事,事离不开人,我将课文分成三个板块,以林黛玉为主线,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收集相关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过滤、选择信息,加以分析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情节,让学生自读文本,找出林黛玉进贾府做了哪些事,让学生在书上勾画出来,然后进行交流。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情节,而且也了解了主要人物的行踪,培养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先理清情节,然后分析人物活动环境,再是人物形象分析。重点抓住林黛玉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通过三个方面让学生去讨论、去分析,给出一个清晰地解题思路,对人物形象做出正确的理解。
2.本堂课的不足之处。即使是再成功的一堂课也难免会有瑕疵。在课堂教学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缺憾,如果不进行反思,这些缺憾或许永远隐藏在背后,或许会“重蹈覆辙”。教学中的缺憾对教师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教师要反思失败的原因,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要敢于以批判的眼光站在自己教学的对立面, 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可以成为今后教学上的教训,使我们少走弯路,超越自我。下面是我教学《现当代戏剧鉴赏》写的教学反思:也许是教学内容没有情节,也许是我的状态不佳,上课没有激情,整个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教学效果较差。怎样才能把 一篇理论课上得有声有色呢?丰富多彩的范例是活跃课堂的关键吧?今后在教学这样的课文,定要多收集素材。
3.学生的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总会有一些其思妙想,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这样不仅是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到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独到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今后教学的丰富资料。
总之,教学反思能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逐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教育水平,开创属于自己适合自己不断发展的新天地。
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 篇12
关键词:生态设计,转向,影响因素,实现途径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发展作为人类的永恒主题,是各个时代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工业化时代人们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征服自然能力的增长和环境面貌的改变。 在这一“发展观”的支配下,人们一厢情愿地为天地立心,为自然立法。然而,由于忽视同自然的协调发展,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 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等。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而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生态设计作为生态学的延伸,是人们对工业化时代以来现代设计的反思和总结,并由此开启了设计从关注人的近利需求向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迈进的新时代。
一、从现代设计到生态设计的转向
现代设计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无论是哲学基础、指导思想还是价值取向均是以人的自我利益为中心,这就导致了人为世界1与自然世界的矛盾和冲突。工业文明以前,自然世界与人为世界是并行不悖的两方世界,彼此共存,而又利而不害。但工业文明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衡与宁静。 由于人们过于重视自身的短期需求,缺乏对自然价值的体认以及社会永续发展的规划。在两方世界的交互过程中,人们借助科技的力量将自然逐渐纳入到自己的世界体系之中:城市、乡村、森林、海岸、山川、湿地……,凡是人类力量所能企及的地方无不深深地打上了人工的烙印,设计已是无处不在。随着人类改造自然力量的不断提升,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生态系统的损伤和生命维持功能的下降,从而导致了危害人的生存、威胁人的发展的“生态危机”。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2,人们被迫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当代设计的发展应该从强调与自然对抗的现代设计向谋求与自然共生的生态设计迈进。
生态设计作为对现代设计的反思与超越,它致力于从生命循环与人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思考设计,强调借助生态理论来建立人为世界同自然世界的整体关联。并通过降低人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与破坏,使设计重新回归到符合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的轨道上来。因此,现代设计向生态设计的转变,不仅是传统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更是标志着一场新的设计革命的到来。
二、当代生态设计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生态设计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并在城市、建筑、景观,室内以及工业等设计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生态设计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在有关它的内涵以及学科体系认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并制约生态设计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生态设计发展现状的分析可知,其中两个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
1、概念模糊、混淆乱用
当前,学术界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千差万别,意见颇不一致。而且,不同概念之间往往相互混用。最常见的现象就是用一个概念去诠释另一个概念。如“生态设计又称绿色设计”、“绿色设计也称生态设计”“生态设计就是可持续设计”等。事实上,生态设计、绿色设计与可持续设计的内涵并不相同。生态设计是一种统称,它最初源于生态学,是指有机体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发展状态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后来被引入设计领域,它主要强调设计中人-物-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犹如《礼记·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绿色设计是生态设计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可持续设计的形象表述。它是通过运用有机材料、清洁能源或减量化设计等方式将设计物本身对人和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它强调的是设计自身的环保性。可持续设计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伸。它的核心内涵是人类当代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地球未来环境和人的健康为代价。在本质上,可持续设计注重的是在兼顾人的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和循环性。由于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和可持续设计三者的涵义不同,它们所关注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侧重也不同,所以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如果模糊彼此的界限与区别,混淆互换不仅会掩盖问题的事实真相,而且也会使生态设计沦为一种谋取利益的“噱头”或赚人眼球的“标榜”。为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面对来势汹涌的生态热潮,无论是设计者还是管理者都需要冷静思考,理性面对,深入探究它们的涵义,切不可人云亦云地跟风、盲从,使生态设计流于形式。
2、学科之间缺乏协作
从当前生态设计的发展来看,生态设计基本上是限于单一学科的研究。各学科都在自己的领域内探索有关生态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缺乏横向协作,这就使生态设计的研究道路越走越窄。事实上,生态设计作为生态学的具体形式,是一门涉及众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正如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在《哲学走向荒野》一书中所说的“它综合了各门科学,甚至于艺术与人文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生态设计的学科体系犹如一颗大树(图1):根系为哲学、美学、文学、生态学、经济学、地理学、物理学以及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在强大根系的滋养下生态设计衍生出生态城市、生态建筑、生态景观、生态室内以及生态家具等枝繁叶茂的具体学科。唐·魏徵说:“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生态设计这棵树生长发育是否繁茂完全依赖于根系的发达与否。“根深则叶茂”,离开了发达的根系,即多学科的支撑,生态之树就成了无本之木,终将枯萎。所以生态设计要获得良性的发展,在思想上就必须突破传统学科的发展格局,向相邻学科求援,注重与相邻学科的渗透和融创。只有将不同学科有机结合、形成互补,生态设计才能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动力。
三、影响生态设计实现的因素
正如科学、艺术和宗教三者的有机结合是共同推动人类进步的三驾马车一样。生态设计从概念到实现也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即人文艺术、科学技术和人的思想行为。这三者中人文艺术、科学技术是客观因素,人的行为是主观因素。它们之间各有所长,又有不足。其中,人文艺术为生态设计提供情趣、审美和人文关怀。 科学技术为生态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但人文艺术学科往往强调生态设计的形式问题和文化属性, 容易陷入一种坐而论道或玩弄诡异形式的窘境。 自然学科侧重于实现生态的技术和方法探索,较少思考人文需求,往往会使设计缺乏审美情趣和人性关怀。真正的生态设计并不是单纯依靠艺术或技术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艺术与技术、人文与科学的统一。
人的思想行为作为一种主观因素,在这三个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从当代生态危机的实质来看,并不是生物自身的危机,而是人的生存与发展危机。人的行为是造成这场危机的根源。解铃还须系铃人,生态设计最终能否实现还依赖于人的因素。如果整个社会生态意识普遍缺乏或认识不足,生态设计就很难实现。如果民众的生态意识普遍觉醒并广泛参与,就有助于加速生态设计的实现。因此,只有把生态意识提升为全民意识,一方面,通过遵从为人的发展设计而不是为欲望设计,来减少不必要的设计行为;另一方, 面将绿色生活、低碳生活等理念从自发上升到自觉,形成一个有利于生态发展的社会环境,生态设计才能真正实现。所以,人文艺术、科学技术与人的行为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协同发展是实现生态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偏执任何一方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设计。
四、生态设计的实现途径
1、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是指“有意识地考虑使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可能减少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措施”。在长期的发展进化过程中,生物已经适应了某种特定的生长环境,并与环境形成一种默契。如果一旦有外力介入并强行改变这一默契,生物原本的生存状态和生长规律就会改变,其结果有可能导致物种衰退或生态失衡。正如《周礼·考工记》所言:“鸜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为了使生物恢复原始的生存状态,就需要减少人为干扰,最大限度地让自然做功,以此来实现对生态的补偿性发展。
人的设计行为对自然界的干扰有正负之分。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遵循生产与生态协调的设计是一种正干扰。这种干扰并不会对自然环境带来危害。相反,如果为了一己之私、沉溺于物欲享受,淡化生态意识,就会对自然产生负干扰。 从现代设计的发展来看,人们的设计行为对自然鲜有所谓好的影响,更多的是负干扰。所以,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将人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干扰降至最低程度,尽可能保持原有的生态群落,使自然系统获得有机更新和循环再生的能力,是实现生态补偿的有效方式。如天津的“桥园公园”和杭州的 “江洋畈生态公园”(图2),在景观规划上设计师没有采用太多人工干预的手法,而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和植被,让各种野花、野草在园内自由生长。人为的设计只是搭建了一些伸向水面的木制平台或隐藏在野草之中,蜿蜒曲折的栈道。这种对场地干预最小化和让自然做功最大化的设计,实质上就是一种生态补偿。它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以及让自然优先的思想,同时也降低了资源、能源的消耗,促进了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探索多层次技术体系的协同发展
工业文明最大的特征是科技的高度发达。科学和技术结合在一起,曾赋予人类以巨大的力量。然而,从其对生态产生的众多影响来看,这种力量已经失控。从当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来看,超级建筑3是其中之一。在当代科技力量的支撑下,人们竭力地挑战着建筑的极限。城市中的楼越建越高、越建越豪华、形态也越来越光怪陆离,尤其是各种地标性建筑,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央视大楼以及各地方兴未艾的文化中心、艺术中心等。这些风光无限的超级建筑的确令人折服,也让人叹为观止。但在这风光的背后,付出的却是沉重的资源和能源代价4。据相关研究表明,建筑能耗与其复杂程度是呈几何倍数递增的。为解决建筑的通风、采光、保温、 降温以及防火、清洁等问题,形态怪异的建筑能耗要比普通建筑高出10%。诸如投资11.4亿元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是国内设备最先进、装饰最豪华的文化中心之一。外部由4700块玻璃幕墙围合,内部镶嵌着15.8万片陶瓷挂片和7800套灯组。为保持剧院的正常运转,仅维护费用一项平均每天就高达9万人民币。
图片来源:城市环境设计.第71期
图片来源:城市环境设计.第71期
图片来源:王琛,周浩明,中国传统微环境设计中的可持——以自然通风为例
当然,借助科技力量追求建筑的标新立异虽然在提升城市关注力、激发市民热情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它不应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趋势或潮流。 否则,不仅会增加城市整体能耗、降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而且,它的误导作用有可能将城市建设推向病态的深渊。为了创造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且符合生态要求的城市环境,就需要在发展高技术的同时探索其他技术,如中、低技术,来减少高技术可能对城市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中技术和低技术是相对于当代高科技“主动式技术”而言的一种“被动式或半被动式技术”。它强调通过巧借自然之力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的一种设计方式。诸如,在没有主动式人工调节室内微环境技术之前,中国传统建筑因势利导地借助自然通风、采光等方式来调节建筑内部的冷暖与明暗,从而营造一种舒适的微环境(图3)。这种借助自然的方式经过创造性地转化之后,如果运用到现代建筑之中,通过控制建筑物开窗的大小、高度和位置,来获得合理的风量以及光通量,减少建筑对空调和人工照明等设备的依赖,至少可以节约20%的建筑总能耗。 所以,在生态文明时代,积极探索中、低技术作为对高技术的有益补充,使二者之间协同发展、 相得益彰,对于促进生态设计的实现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立系统生态设计观
当前的生态设计往往被当作是一种修补性行为,即忽略设计活动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只在最后环节才考虑生态性。这种过程污染末端控制或先污染再治理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纵向控制。对于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而言,修补性的行为对环境的调节和恢复作用可谓是杯水车薪。众所周知,完整的设计是一个由生产、制造、使用、直到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环节共同构成的系统整体。这个系统就犹如一套结构缜密、组织有序的链条, 任何一环的脱节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所以,要实现设计的生态性,就必须树立一种系统的观念,即:将组成设计的所有环节都纳入到整个系统之中,并以横向协作代替纵向控制的方式,通过综合施策、系统建设,使设计从开始环节就注重符合“生态”的原则,生态设计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设计作为人们对自然的补偿和自我的救赎,是实现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一个一切以“发展”为核心的时代,要实现人-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摒弃工业化时代的发展模式,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要学会用求索代替征服,用尊重取代统治,用共生化解对抗。诚如爱因斯坦所说:“永久的和平不能依靠威胁,只能通过诚恳的努力创造共同信任关系来实现” 。
其次,要构建长远的发展观。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明天的灾难往往是由今天的行为造成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的活动就必须平衡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过分追求速度、规模,强调人的短期利益的今天,亦要同时兼顾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明天。
【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推荐阅读:
对课堂教学五步法的反思05-18
对课堂教学高层次追求的数学教学反思08-27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考06-29
对历史课堂合作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几点看法历史教学反思10-07
课堂作业设计教学反思08-12
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反思09-28
我对有效课堂评价的反思10-22
技术与设计《三视图》课堂教学反思08-13
一年语文下册《对对歌》教学设计和反思07-11
对有效课堂教学的认识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