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设计《三视图》课堂教学反思

2024-08-13

技术与设计《三视图》课堂教学反思(共11篇)

技术与设计《三视图》课堂教学反思 篇1

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

二、常见技术图样——

(一)正投影与三视图

(一)教材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能绘制简单三视图”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一种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高中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绘制(识读)平面图和正等轴测图,也有光线投射成影的感知和体验。数学课上学过三视图的知识,对三视图有一个的了解。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按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求证的认识过程展开,建构正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3)掌握三视图一般绘图规则。(4)了解剖视图。2.能力目标:

(1)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

(2)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技术交流中三视图的作用;

(2)养成细致、严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掌握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2)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教学难点:

(1)能规范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五)教学策略

运用实物观察、模仿练习的方法学习三视图的绘制和识读。

(六)教学准备

利用投影仪自制平行光源,利用厚胶纸制作多个透明的模型,绘图铅笔,橡皮、直尺、三角板。

(七)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学习的技术图不能直接用于机械加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直接用于机械加工的技术图――三视图

一、正投影与三视图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一)投影:介绍几种投影

(1)、投影的概念:在电灯光的照射下,形体在地面上产生的影子。这里灯光称为投影中心,光线称为射线,平面H称为投影面,这种得到形体的投影方法,称为投影法。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斜投影

(2)、平行正投影的特点:类似性

观察与思考:在正投影中,一般一个视图能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能不能区分不同的物体?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如下图中两个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投影面上的视图完全相同。因此,要反映物体的完整形状和大小,必须有几个不同投影方向得到的视图。

所以:根据对投影特点与投影物体位置关系的讨论,可以发现为确定物体结构形状,需要采用多面正投影。

(3)、视图的概念: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所绘制出的机件的图形,称为视图。

(二)三视图的形成:从不同的方向对产品进行投影

1、正面投影称为主视图,水平投影称为俯视图,侧面投影称为左视图,统称为机件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三等对应关系:

(1)主、俯视图中相应投影的长度相等,即主、俯视图长对正。

(2)主、中相应投影的高度相等,即主、左视图高平齐。

(3)左、俯视图中相应的宽度相等。六向方位关系:

(1)主视图 上、下、左、右对应物体的上、下、左、右(2)俯视图 上、下、左、右对应物体的后、前、左、右(3)左视图上、下、左、右对应物体的上、下、后、前

用心

爱心

专心 3

(三)阅读课本122页案例分析,模型房的结构与三视图,并理解其内容,注意三视图的特点。

马上行动

教师给出物体的组合学生三视图,(三个学生黑板画图,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画)

用心

爱心

专心 4

(二)剖视图简介

(一)在视图中,凡是遇到机件内部有孔时,都用虚线表示,但是当机件内部形状复杂时,虚线很多,不方便看图和标注

(二)为了清楚地表达机件内部形状,在机械制图中常采用剖视,即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

(三)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

(四)剖视图名称--在剖视图上方用大写字母标出“X-X”,并在剖切符号的一侧注上同样字

用心

爱心

专心 5 母。同时有几个剖视图时,其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

(八)作业

已知物体三视图的外轮廓,构思该物体

构思过程: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用心

爱心 专心7

技术与设计《三视图》课堂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组合体视图的画法;识图和绘图的整合;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6C-0034-04

在职业学校教学中,《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是职业学校工科专业两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分两段时间开设这两门课:先花大量的课时讲机械制图识图,后用比较少的课时讲CAD的基本绘图,这样的教学效果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其结果是学生识图能力不足,CAD绘图只能抄图;也导致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而另一部分对于CAD技术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偏科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职业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中高级技能性人才,目标是要在有限的时间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大多数的学生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生产一线操作工,要求是会看图、会画草图,但对一些优秀学生提出较高要求搞绘图设计时,就必须掌握绘图技巧才可以做绘图工作。因此,将识图和绘图一起融合在教学中,整合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两门课程相关内容,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下面以《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为例,探讨两课程识图和绘图的整合。本次课程设计共3学时,分5个环节。

一、给出任务,激趣导入

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激活相关的原有知识,指出学习新技能所需具备的先决技能。课前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群下载个人实践工作页,了解本次课题任务,复习两圆柱相贯、相切、相交三种情况的画法,并根据要求在课前通过网络、书本等途径学习本节知识,搜寻组合体的图片及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上传至课程学习群作为学习资源。学生之间进行能力互补性分组,五人一组共四组,由组员共同选出组长,有助于以好带差,实现共同进步。教师导入课题时,直接利用生产实例(图1),通过创设情景,由生产实例引出轴承座的三视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活动,并告知学习目标,让学生具体了解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以及达到目标后,他们将学会做什么,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习的期待。

二、示例演练,探究新知

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直观性的让学生看懂形体(图2),演示画图过程,为学生举一反三提供了范例,并且利用多媒体演示,提高了效率。

以记分册(图3)为导线,以老师提问、学生抢答的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讲述新知识,采用过程性评价,记分册上积分的多少决定第三环节选择模型的先后顺序,以推动课堂在积极良好的氛围中前行。

思考题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各部分的组成关系?

思考题2:轴承座从哪个方向作为主视图最合适?

思考题3:根据图形的尺寸,该模型应选用哪种图纸幅面和比例画图较适合?

学生完成实践工作页上的图纸(图4),准确的补画左视图,体验画图步骤。师生总结归纳组合体的画法顺口溜:先分析后选择,先基准后轮廓,先整体后局部,三视图一起画。

三、竞赛探究,温故知新

根据各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依据记分册)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选择模型(图5)进行测绘、画图。四种模型是根据学生搜集的组合体图片进行配置的,以学生的图片作为命题,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以小组总积分决定选择模型的顺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成就感。

【任务要求】

各小组通过分工协作,最终利用CAD软件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评出本次任务的“最佳员工”和“优胜小组”。

【任务分析】

(1)每组项目经理根据组员的个人特长进行分工,每组设立测量员、记录员、徒手绘图员、审核员、讲解员各一名,每位组员各完成一份CAD图,组内评选最好的作品进行展示、讲解。

(2)各小组以竞赛的形式开展任务,图纸完成的质量和速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评价的因素,图纸完成后上传至教师机,按先后顺序讲解每组视图的画图过程。

小组以竞赛的形式开展任务,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得出绘图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多让学生动脑找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小组活动】

(1)各小组对组合体进行分析。分析组合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的几何形状,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相邻两基本体的组合形式等,确定主视图方向。

(2)各小组选派代表讲解选取主视图的方向和选择依据。

(3)根据组合体的总长、总高、总宽,选择图纸,确定比例绘制草图。

(4)选择合适的量具对模型进行测量并在草图上标注尺寸。

(5)用CAD软件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四、检查评估,课堂反馈

1.展示及讲解作品

各小组组长选派一成员(讲解员)向全班展示本组作品(图6),说明本组作图过程。此外,还可以说明本组成员在绘图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有什么感受等。

2.现场答辩

由教师和其他组的同学提出问题,让展示组解释绘制所用的相关技术(CAD)及特点。以展示和答辩的形式来呈现学生的作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进作品

根据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各组成员进一步修改各自的作品,并做出总结报告。

4.综合评价

综合教师和每小组的记分册,评选出本次项目的“最佳学员”和“优胜小组”,对个人和团体都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完善实践工作页,将学生课前搜集的组合体图片共享至QQ群,各小组选择一幅图片完成作业,要求一张尺规作图,一张CAD图,尺寸自定。并在下堂课分析画图过程。

提出思考问题。根据同学们完成的图纸能不能把组合体加工出来?是不是还需要标注尺寸呢?让学生自学下一节内容——组合体尺寸标注,并对本堂课草图上的尺寸标注进行检测和修正。

六、结论

本次课程教学以具体的生产实例为任务,以完成任务为线索,并配以“记分储蓄法”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Flash、多媒体、实物的辅助,使学生提高了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团队合作、互相评价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作图速度和作图质量。同时,通过多元评价,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评价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课的重点是测绘并用CAD软件绘制组合体三视图,课堂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活动,不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同学;如何兼顾到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今后要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要加入适当的铺垫和点拨环节,同时做好课前学案的设计,充分利用课前预习环节,加强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分析上的训练,使学生能养成运用理论来指导自己实践的良好习惯。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A Case Study

ZHANG Zi-juan

(Jiangsu Nant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Nantong 2260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graphics in moder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vocational schools, image identification and graphics will be integrated in the teaching. To combine the related contents of mechanical drawing and computer graphics is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uthor undertook the whole design for the section of "Drawing techniques for the view of combined objects" and implemented the teaching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cheme, in the hope of enlightening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三视图教学反思 篇3

机械教研组

本学期,本人担任12综(2、3)班机械制图的教学任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是整个机械制图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难点内容之一。说其是重点内容,因为它是我们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说其是难点内容,因为它要建立空间概念,要求学生要有空间想象能力。就此针对我的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以及本节课的得失与收获做深入地反思。学生不但要学会识读三视图,而且还要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且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能够运用三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与他人交流设计方案,从而获得全面的评价,优化设计方案。于是针对此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及在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哪些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我进行了尝试性教学实践。我首先在黑板上画一个黑板擦的三视图,让学生进行比对,由于黑板擦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简单的物体了,因而迅速把学生引入一个空间境界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对视角与视图进行探索和体验,从而让学生们感受到空间概念的建立并不是复杂的。

在学生对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有了丰富的体验认识之后给出三种视图的概念已是水到渠成。

这种从生活中的实物入手创设吸引人的情境,让学生亲身想象、体验、验证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在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了不同的图形,这样得出的结论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把黑板擦旋转90度后,再让学生们自己试画一下三视图,从而也让学生们自己体验一下画简单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的思维在三维实物与二维图片间不断地进行切换想象,从而完成思维过程的第一次抽象,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训练。从观察可触摸的实物,到摆放可从不同方向亲身体验的几何体再到现在只能完全靠发挥想象的图片,学生接触的情境逐步抽象化,使学生在不断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氛围中发展空间观念。心理学认为概念一旦获得若不及时巩固就会遗忘,识图画图和真假视图题即可加深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训练学生学会识别并画出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让学生进行互搭、互批、介绍画图经验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体验收获。学生经过“想象、画图、互评、互改、交流、总结”等过程(师生对正误作图方法给予点评)归纳出三视图的观察方法、画法和注意事项,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小结不只是梗概式知识、方法的归纳,对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意识,情感态度等良好表现也给予引导和肯定的评价,以帮助学生养成习惯、认识自我、完善认知结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课件模拟展示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抽象的思考过程使得概念的理解直观形象、浅显易懂,使课堂教学生动高效,并有利于加快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作业进行了分层处理,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让不同层次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本课为学生创设了许多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及多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要求学生思维逐步抽象概括的观察体验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并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几何体、图片及课件演示等在充分的时间、空间中进行观察操作、对比想象、探讨交流、感受体验,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生成、发展和得到提升。

(1)在培养目标上,本节课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会知识、熟练技能、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发展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获得终身发展的学习动力。

(2)在内容设计与呈现上,本节课力求知识性、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层次性、教育性于一体,让学生在“创设情境―→探索和体验―→形成概念―→画法探究―→反思归纳”的过程进行学习。

(3)在教学方式与学法指导上,本课力求自己作为学生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亲身体验,从而使学生成为知识建构的主动者。

(4)在教学手段上,本课力求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具、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想象理解,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技术与设计《三视图》课堂教学反思 篇4

我执教了《投影与视图》,现将自己在这章中的得与失总结一下。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的一个信息平台,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结合着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理念。

二、注重“实践出真知”的基本理念

教学中,关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课堂上通过学生的实践、观察、归纳与思考交织在一起进行,这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学习,便于评价学生所体现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三、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数学知识生活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材料来源要尽可能地采用生活中的资料;二是主要知识点的`引出尽可能来源于学生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熟悉的事物或实际活动;三是要在实际中鼓励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都渗透了数学是“生活化”和“应用意识”。

四、不足和改进的地方

技术与设计《三视图》课堂教学反思 篇5

考虑到本节内容是由技术向设计过渡的小节。教材首先从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的角度引入设计、引入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然后从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进行阐述,最后对全书涉及的设计进行了界定,指出这里的设计侧重技术产品设计。我认为教材的编写结构合理,本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这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再参考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技术素养,因此,我认为,本节课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向学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但在处理教材时,对内容我作了一些调整。我认为,如果原原本本按照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肯定提不起兴趣,这在上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技术的价值”第一节课时已有过教训。于是,对课本的两个案例“书写工具、电动剃须刀”和“环保餐具的设计”,我将它们作为学生的课堂阅读范例,因为这两个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其中,“电动剃须刀”涉及到了电机微型化技术,而血管机器人的技术设计刚好是热门话题,清华大学已经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最细的马达。我便向学生介绍了血管机器人和录音笔的设计。果真,学生非常感兴趣。对第二个案例,涉及到一个环境保护的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很容易理解设计对技术创新和技术革新的重要性。

对第二个教学目标的处理,我认为,教学中主要要阐述清楚: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我没有用课本上“达≈#8226;芬奇的飞行器”的案例,而是用安全自行车和计算机这两个例子说明来说明这个问题。我没有想到的是,我没有用到的这个案例,但是学生在思考类似的案例时,就用到了图中的直升飞机的螺旋桨技术的例子。而且说得头头是道,让我忍不住当堂喝彩。这也说明了,课本上的有些内容,即使我们不讲,学生自己也会阅读,而且也会进行思考。

在讲到设计的内涵时,我通过图片举例,让学生自己判断,哪些设计是技术设计,哪些是艺术设计。学生自己总结出:产品的设计往往是不但要考虑它的实用价值,还要考虑到美观的要求。本来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事先准备了电熨斗、电吹风这两件实物,准备说明技术设计的目的性。但上课时,也许是紧张,也许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竟然忘记了它们的存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还有,在课的结尾给学生布置设计作业时,也没有说清楚设计这个斜面的目的。课下,经过段老师的提醒,我马上意识到,作为一个通用技术老师,自己竟然忘记了技术设计的目的性,这令我自责了好一会。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6

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应该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椭圆”工具了,因此本课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较容易掌握的。教材的第一、二部分主要是介绍使用“矩形”和“圆角矩形”工具画车身和车窗,因为有前面两课的知识的铺垫,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掌握。

对于如何画出正方形和圆角正方形,可以通知知识的迁移来解决,这样不但复习了画正圆的方法,而且解决了问题。教学目标

1、学习“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能运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

3、通过画大卡车,让学生感受一个整体图形的完成过程。

4、让学生了解图形组合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运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景创设,激活课堂

二、提出任务,共同探究

三、技巧巩固,实践提高

四、个性创新,拓展练习

五、回顾总结 感悟升华

1、听,什么声音?哈哈,是我们可爱的多多,乘着大卡车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出示课件)

2、先请大家观察一下:多多乘坐的这辆大卡车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3、在数学里面我们把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叫做矩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画矩形。

出示课题:画矩形

1、会画长方形和圆角长方形的同学举手。现在我们来比赛,分别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角长方形,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2、是不是只要会画这四个基本图形,我们就能很快地画出多多乘坐的这辆大卡车呢?答案是…… 出示图片:

多多要是坐着这样的车,让人肯定很担心。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小汽车修理师,找找下面几辆大卡车中哪些部件需要“修理”。

3、师:好,现在我们自己来画出这辆大卡车。

教师评价

1、好了,大卡车造好了。任务完成。那么多多乘着大卡车去做什么呢?原来,它要搬家。要搬哪些东西呢?

2、师:小组内说一说这些物品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3、师:请大家选择两幅自己喜欢的物品,动手画一画。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请小朋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画上再添加一些你认为应该有的东西。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画图中矩形工具的用法,要使计算机绘出很多美丽图画,还需要进一步掌握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下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画图”工具的使用。

这辆大卡车是由圆、椭圆、长方形、圆角长方形组成的。

1、学生动手操作,奖励画得快、好的学生。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角长方形。

2、指名学生演示画第4幅图中的轮子,提醒学生两个车轮要画得同样大小,引导学生一边使用Shift键,一边注意观察状态栏内信息。

把要修理的部件小组里交流一下,然后说说看,怎样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

3、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困难,可以从书中找解决办法,也可寻求会画的同学的帮助。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学生给予评价

1、生答:公文包、小床、书橱、冰箱。

2、学生小组内交流,集体汇报。

3、学生练习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先说说自己准备添加的物品。

学生1:我准备在公文包下面添加画两个轮子。学生2:我准备在小床上添加画枕头和被子。……

结合了 “多多”这一卡通形象。将整个画图教学取名叫“多多带你学画画”。这次,“多多”奇怪地出场,立刻吸引了所有同学的关注的目光。仔细观察所出现在大屏幕上开车的结构组成。小学课程设置里有艺术课,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画画,它的目的肯定与艺术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很大差异的。它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设置,是为前面的操作系统知识教学提供一个缓冲、消化过程,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画图的过程中,娴熟运用鼠标,进一步熟悉windows窗口程序的各种常规操作。很多学生在技巧掌握后,对于巩固提高并不是很感兴趣。在前一阶段的自我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已经渐渐消退,如何进一步激发其探究的兴趣。这时,“多多”的再次使用,猜猜坐着卡车的它来做什么,又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画矩形

矩形 圆角矩形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给予评价,之后老师评价,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师生共同评选出今天的优秀作品,给予表扬,颁给“艺术多多”章。教学反思

技术与设计《三视图》课堂教学反思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原理。

2、学会画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和识读三视图。

3、掌握三视图一般的投影规律。

4、让学生学会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零件的形状,增强机械工程意识,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能够运用三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与他人交流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三视图的概念和画法

【教学难点】: 三视图的画法,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实验教具】: 课件.简单的形体模型.制图工具.【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复习提问: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大投影方法,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什么是正投影法?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学生回答过程中相机进行模型直观演示,并画视图)

二、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展示一个典型的模型。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观察这个模型的轮廓是怎么样的。三个方向得到不同结果(矩形,三角形,圆形)

3、引入新知:

是的,不管我们从哪一个方向看,也只能看到物体的一个面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整体。就像我们之前学习过的投影法,也只能反映出物体的一个面。那如何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物体的整体呢?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学习本节内容: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三、形成知识,引出定义

1、问题与情境

A、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具,并对长方体的六个面进行正投影,小组讨论:几何体至少需要研究几个不同的视图,才能反映这个几何体的整体呢?

B、引出三视图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学习三视图的意义。

2、演示操作,探索规律 A、师利用教具演示,理解三投影面体系和三投影面投影形成的原理。(为了准确地反映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选取三个互相垂直的三个投影面。三个相互垂直相交的投影平面组成三投影面体系。分别为正立面,用V表示,水平面,用H表示,侧立面,用W表示。三个投影面两两相交的交线OX、OY、OZ称为投影轴,三个投影轴相互垂直且交于一点O,称为原点。)

B、生活中还能见到过这样的三投影面体系呢?(墙角等)

3、应用实践,解决问题

A、分组探究:每组同学相互合作,利用正投影方法完成下列物体(每件物体有二件模型,每组选择一件)的投影并画出三视图。

B、实物展台展示小组探究结果。

C、与学生共同总结出三视图画法的一般规律和应注意的问题(如重合、虚线等)。

4、启发探究,总结提高

A、理解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及投影的展开:

师演示:三视图的三个投影面相互垂直相交,为了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三视图,三个投影面须展开:正投影面不动,水平投影面向下旋转90°,侧投影面向右旋转90°。用图演示。

B、同桌讨论:将水平面、侧面、正面展开到同一平面,观察得到三种视图的位置和大小的对应关系。

C、反馈交流,总结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主、俯、左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即三等规律)为: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D、展示学生绘制的三视图并对其规范与严密性进行评价。

5、课堂总结,拓展升华 A、引导学生小结学习要点

1、三视图形成

2、三视图的关系及投影规律

B、师总结提升:根据物体的三视图画出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对以后知识的学习思路。

C、讨论:

1、课前的这首诗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

2、通过对三视图的了解,想象几何体空间和投影反复转化的过程。

四、练习

技术与设计《三视图》课堂教学反思 篇8

反思总结

1.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教育技术?

答: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地技术。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2.有人说:教育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特别是许多非信息技术老师会这样理解),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说说你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的理解。

答: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

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有时候容易被人们混淆,因为这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①联系:教育技术,有时候人们也称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②区别: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二者虽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却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与呈现;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顾名思义,它关注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其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研究范畴则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即教育技术关注的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或作为教学资源的技术。

3.学习了李冬梅老师的专题讲座“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与方法”之后,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备课(教学设计),你有哪些收获?

答:学习了李冬梅老师的专题讲座“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与方法”之后,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备课(教学设计),我的收获有:

(1)我以前备课只是单纯地为了完成课本内容,自己认为什么是重点就重点背,对课标了解太少,不知道哪些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技能,哪些内容需要学生掌握知识,学生练习少,讲的多,以后要找适合学生的练习让学生多练习。(2)一节40分钟的课但备下来也许需要一天时间,有时嫌麻烦,没有找足够的好一点的例子,这是很不应该的,空讲知识学生必然觉得乏味,只有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例子才能让学生爱上你的课。

《三视图》教案设计 篇9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一

2.学科:数学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自制常见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三棱锥,三棱柱,四棱锥,圆柱,圆锥,圆台)

二、教学课题 《三视图》

三、教材分析

《三视图》是普通高中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之后,直观图之前,尚未学习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情况下教学的。

新课程改革对立体几何的教学做了很大的调整,三视图一课作为新增内容出现,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的,为立体几何的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正方体,长方体的几何特征以及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得到不同的视图的方法,但是对于三视图的概念还不清晰;只接触了从空间几何体到三视图的单向转化,还无法准确的识别三视图的立体模型

(一)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等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上述三视图表示的立体模型,从而进一步熟悉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的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互相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四、教学方法

(教材主编刘绍学教授特别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如下几个特点①“亲和力” ②“问题性” ③“思想性”④“联系性”。根据《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中“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节课知识抽象、思维较大的特点,我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教学法、启导发现法。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引导启发学生动眼、动脑、动手。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启发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根据本节课特点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环境里,积极参与、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思考,实践,主动发现规律、获得知识,体验成功。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情境一.投影仪呈现两幅庐山图片和《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分析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引入课题——三视图

情境二.从皮影引题,导入正投影的概念,直观易懂,为学习三视图做好准备。皮影戏资源(皮影戏资源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xNTEwODg=.html)

设计意图: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自然引入新课,同时与其它学科相联系,拓宽学生思维,发展他们联想、类比能力。

2、动画演示,概念形成

由于学生初中对三视图有过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情境引入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三视图的概念,直奔主题,突出重点。

为了更直观立体的让出学生感受三视图,借助工具软件几何画板的进行动画动画演示。从点到先到面再到几何体的过程循序渐进的感受几何体的三视图。

几何画板是一款非常实用的数学教学工具软件,借助它可以很直观的展示数学中运动变化的规律。通过几何画板更直观形象的展示点线面及几何体的三视图,帮助学生更好体会三个视图的定义,学生能够更真切的感受到他看到的是空间中的几何体,而不只是一个平面图形,此处教师完全不需要讲解,只需要让学生在所设置的情境中静静的感受和体验,当图形转动起来,有的同学不禁自语:哦,原来是这样!我相信这这确实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而空间想象力是高中立体几何学习的一个最主要的目标,是基础中的基础。

(几何画板下载地址http://dl.pconline.com.cn/download/84885.html)

3、观察思考,概念深化

当学生直观感受和了解了什么是三视图之后,小组讨论,分析探究做出几何体三视图的方法及规则。学生小组讨论十分热烈,很快得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视图基本规则。|

4、例题讲解

当学生理解了三视图的概念之后,便跃跃欲试,想亲自探求一下几何体的三视图了,此处问题设置分为两类:

1)针对常见旋转体、多面体和组合体画出准确的三视图。

三视图画法是个操作技能,根据教育心理学,操作技能的认知需要教师准确示范,然后学生思考,模仿,练习直至熟练,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教师重点讲评。2)根据已知三视图想象物体的形状。

从三视图到空间几何体,难度较大,一个熟悉的几何体入手比较适合,选择了生活中较常见的物品,手电筒和热水瓶,更贴近生活,学生更感兴趣,解决起来也更加容易。然后用两个工厂图纸来让学生练习,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实用性.5、总结概括

课堂总结不是一定要放在最后,在恰当的时间点及时做总结,更容易让学生印象深刻,也利于学生快速进行下一部分练习。此处总结由学生完成,教师适当点拨补充,以便形成知识结构。

6、演练反馈

设置一组带有游戏色彩的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又获得体验。引导学生根据直观感知,亲手操作以及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假设,从而探索出获得知识。

7、三视图欣赏

完成了教学任务之后,在课程的最后两分钟时间,我向同学们展示了从网络下载的一些精美的三视图图片,学生看到之后十分惊喜,发出了惊叹声:太酷了!我相信这些图片带给学生的除了视觉的震撼,应该还有些别的。我想所有的同学看到这些图片之后,都会对几何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会再觉得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学科,也许还有一些同学会因此而对制图测绘设计等学科产生兴趣,进而确立了更远大的人生目标呢。

(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三视图)

六、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反思、案例 篇10

同心县第五小学

张汉义

一、教学内容:Q W E R

U I O P 8个键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的内容。

二、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让学生了解Q W E R

U I O P八个键键的指法位置和击键方法。

2、能力:巩固打非基本键的指法要领。尝试练习全键盘练习。提高学生打字水平。

3、情感:培养学生对打字的兴趣和打字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Q W E R

U I O P八个键键的指法位置和击键方法。

四、教学难点:

巩固打非基本键的指法要领。尝试练习全键盘练习。

五、学习者分析:教学面向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三年级是开设信息技术的起始年级,本学期前半学期主要是学习指法。教师把键盘分成四块,分别是:第一块:基本键。第二块:G、H、T、Y、B、N六键。第三块:Z、X、C、V、M、,、.、/八键。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以上22个键的名称、在键盘的位置及打字要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本课学习第四块:Q、W、E、R、U、I、O、P八个键,难度不大。但是,打这8个键学生容易把手指直接放在这8个键上击打。所以本课的重点依旧是指法要领:击打完任何非基本键,手指都要迅速返回基本键。另外,本课首次尝试进行全键盘练习,要求学生把前期和本课新知综合运用,本课安排学生背诵指法口诀、玩《快快乐乐填键盘》游戏,再加上前期打字的基础,所以学生初次进行全键盘练习应该说是水到渠成。

六、教学策略:

1、利用指法口诀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使用指法口诀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打字的兴趣,学生练习指法口诀和手指动作的过程中,他们的眼、脑、手、口多种感官都参与了学习,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所有字母的读音及其在键盘上的位置,突破学生不熟悉字母在键盘上的排列顺序的障碍。有了以上的铺垫,再上机学起打字来就比较容易。

2、形象生动的演示了指法要领。

教师自制课件《快快乐乐学打字》形象生动的动态演示了指法要领,突破了打字的难点。

3、利用“填键盘”游戏扩展兴趣、形成键盘表象。

在打字学习中,让学生玩教师自制软件:《快快乐乐填键盘》,帮助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过度抽象逻辑思维,促进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整个键盘表象。熟练掌握每个字母键在键盘中的位置,为盲打奠定基础。同学们在玩中不知不觉就强化记忆了键盘上字母键的位置。

4、用打字游戏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过一定的字母键练习之后,再引入深受学生欢迎的打字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得到练习和提高。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学习的氛围变的轻松愉悦。

5、化枯燥为有趣。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和生动丰富的教学方式,调动小学生学习打字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产生乐学、爱学、主动去学的愿望。使枯燥单调的指法训练变得丰富生动。

6、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

学生使用《金山打字通》练打字,打1000分交换一下,使学生有章可循,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的两个同学练习量大体相当。学生在竞争在有合作。

七、教学准备: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软件:1.教师自制课件:《快快乐乐填键盘》。2.教师自制课件:《快快乐乐学打字》。3.《英打练习》、《金山打字通》。

八、教学过程:

教 学 反 思

本课优点:

1、本课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学策略丰富、实用而新颖、独特,突破了学生的认知障碍,突破了难点,优化了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本课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通过意义建构,学生的技能不断加强,实效性强。

4、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和生动丰富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小学生学习打字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产生乐学、爱学、主动去学的愿望。使枯燥单调的指法训练变得丰富生动。

5、本课精讲多练,学生练习项目丰富、练习密度大。

6、本课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不足之处: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应丰富多彩。

2、教师对指法错误学生的指导还要加强。

<<画多边形>>案例分析

同心县第五小学

张汉义

师:上节课我们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所以老师要给你们每个小组都加上五角星,哪位同学能够上台来帮助老师给每个小组加上一颗五角星呢?

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师:鼓励该同学,讲解刚才同学演示的方法,然后问:“除了刚才某同学用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给每个小组再加上一颗五角星呢?”

再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演示完后鼓励学生并讲解该学生用的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两位同学利用“复制图片”的方法,给我们每个小组都加上了五角星,这节课我们将要运用到复制的图形制作一块漂亮的手绢(同时投影上出示图2一块手绢素材)。同学们请认真观察屏幕上的图片,它是什么(答:手绢),它上面有些什么(答:花、小鸭„„)?很好,同学们再认真观察这几多花,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答:相同点是它们的长相一样,不同点是他们方向和位置不同„„)

问:如果老师给你们其中一朵小花,你们能不能做出其他三朵小花? 画好后送给你最喜欢的朋友好吗?

答:能。

师:很好。告诉学生们从教师机上可以找到小花。同时提出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课本的内容来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利用window98自带的画图板进行画图教学,是一项比较枯躁乏味的课程,相对而言,金山软件中的金山画王以其便捷的抽屉式菜单、易学的绘画工具、丰富生动的素材图库、各种各样的绘图特效等优势吸引了大多儿童的目光。因此,提高学生的画图兴趣就是当务之急。

本课,教师以奖励五角星导入新课,使学生在接受教师嘉奖与激励的过程中复习了“复制图片”的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的、有效的投入自己的学习情感进行学习。通过画手绢的引入,进一步调动学习动力,将被动的画图教学变成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联的问题需要,促进学生深刻体会学习的“价值”体现在解决生活问题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食粮。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11

《比的意义》教案

南阳市第十七小学刘冬冬

教学内容:

教材48.49页的内容及相关题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2、能说出比的各部分名称。

3、会读、写比。

4、能说出求比值的方法,并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5、能说出分数、除法和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6、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爱国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的意义》。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48到49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48、49页内容,画出关键句子,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主题图呈现的是什么内容?你有何感想?

2、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

3、在15:10= 3/2 中,15叫( ),“:”叫,10叫(),3/2叫( )。

4、怎样求比值?

5、比、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及反思》。

2、做一做:

过渡语:(3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先对自学指导进行交流检测,再完成下面检测题。

①填一填

小敏和小亮在文具店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敏买了6本,共花了1.8元。小亮买了8本,共花了2.4元。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之比( ):( ),比值是( );小敏花的钱数和买的本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②六.三班在践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比赛中,第二周A队各小组的量化积分如下表:

组别

A1

A2

B1

B2

人数

5

6

6

4

得分

22

27

30

18

(1)A2组和B1组的所得分数之比是():()

上一篇:汉语拼音第4课下一篇:新产品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