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10-03

[高中一年级]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7篇)

[高中一年级]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

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信息及其特征》 晋江市磁灶中学电教组 孙建新

从教材地位和作用看: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一节。在教材的组织结构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为后继的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后各章是沿着培养学生的素养为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侧重地展开。也就是说本教材的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围绕着信息进行扩展的。那么什么是信息及其特征,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实际的联系。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了解有关信息的基础性内容,了解信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本门课程的学习作好积极的准备。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授的是: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应该让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从而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理解信息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是中等偏下。对于信息技术,仍然停留在感性的程度,没有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总结。对多数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课,就是学习操作课,他们对理论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有效的设置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精神。教学策略分析:

《信息及其特征》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弱,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因此我根据《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教学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任务探究法。老师主要是讲授、引导、引发讨论和组织评价, 把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讨论、分组协作进行学习。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活动

前导

一、活动——成语猜一猜(学生表演)最有默契组合评选 两位同学,一人比划,一人猜成语。如:狐假虎威等

以一个活动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引用的活动要是趣味性强,会更加吸引学生,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注意力就会更加的集中

学生观察分析:让学生观看“北京申奥”有关图片、资料。问题1:从下面资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问题

2、从下面的资料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学生活动:与同桌或前后桌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大家自由发言,表明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对其它同学的观点进行补充。(学生的热情很高,场面气氛非常好)通过老师展示的资料,同学们从中获取了不同的信息,各自说出了自己的理解。那么,究竟信息其本身是什么?它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从而引入课题。

二、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信息.教师活动:

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信息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那么请大家列举一些例子。学生活动: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路边众多的广告。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生5:通过电视新闻获取最新资讯 …………

思考:这些信息的存储形式是什么?(由于时间的关系,要注意控制回答学生的人数)

通过两个事例和学生们的回答,让学生们感受到信息的丰富和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教师再提问:“同学们,好好思考一下刚刚举的这些信息的存储形式是什么?”老师归纳总结学生们的答案,用PowerPoint播放出“信息”的定义(信息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传递内容。)

三、信息的特征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 资料1: A、读书以明理

B、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资料2:

有一句广告词说:一传十,十传百,终于成了人人皆知的秘密。

资料3:

空城记的资料(略)资料4: 肯德基的优惠券资料

(把以上资料以书面形式复印给生,每小组一份)

学生活动:学生们热情很高,以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在这些例子的基础上总结信息的什么特征。然后进行小组代表发信,老师再进行总结 教师活动:

(1)鼓励学生进行猜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大脑。(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3)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资料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

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的存在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万物的一种,也有其共同的特征。

信息的一般特征有: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共享性

在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信息的其它特征如: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概括性、可识别性,可再生性等

四、完成P4页的实践

举一些信息,并注明信息的类别、用途、有效期、存储形式(载体)。并且要(可与邻桌)与相互评价一下你对信息的描述是否准确,分类、有效期、存储形式说明的是否正确,最后综合评价一下你这次实践的表现是优、良、中,还是差。

五.归纳总结、梳理知识

教师与学生一起简短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将前面从零散事例中所获取的知识汇总,使学生所掌握的理性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环节六.知识的自主利用(课后完成)

搜集相关资料和问题,讨论生活中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来为生活、生产服务的。(4人一组)以上作为作业,下节课可做讨论发言,便于引出第二节《信息技术极其影响》。

板书设计:

一、信息的定义: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依附性

2、价值性

3、时效性

4、真伪性

5、共享性

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到利用多媒体上课的的信息技术课,通过实际的授课,效果非常不错。整个课堂中学生讨论很热烈,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思维非常活跃。在这节课中,我们以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力争一下子就吸引住学生,争取打消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都是在电脑机房完成教学,有部分学生知道不到电脑教室上课,有情绪,可以说是一百个不愿意),所以作为这一学年的第一节课,是一个好的开端,可以为以后整个学期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现在回顾本节课,觉得有几点想说一说:

1、现在我们用的《信息技术基础》是一本非零起点的教材,新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强调提升理论,淡化技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素养的提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了能在课堂中真正地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我们在教学中,应多注意对书本知识的扩展、延伸,让学生能通过一系列的任务学习,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链。对于知识的扩展,也应该考虑学生的需求,少讲大道理,多摆事实,多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从而从共同经验总结出一般规律。这样学生学习就更有积极性,也更为投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深入。所以在讲授什么是信息时,由于本环节为信息概念的理解,比较抽象,故采用教师先引导学生举例后讲授的方式,让学生在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升上理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2、现行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所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理论性也很强。作为学生,他们上信息技术课,更多想的是玩,上网或玩游戏。对于理论的学习他们没有兴趣,也就不愿意去学。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完成这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也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要多花费一定功夫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容易理解的例子来引出问题,说明问题。这样学生才有能力去总结一般的经验,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3、在这节课中,对于信息的特征,我并没有机械地向学生说出信息的一般特征,而是采用学生先通过自主思考后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从中体味信息的特征。任务完成后的交流、评价和改善,并要说出典型的事例。这样学生的学习的不会那么枯燥,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也使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在小组学习后能完成学习任务,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4、在进行小结时,最好是老师能与学生共同分析,老师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一些闪光点,一方面也要对学生的一些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纠正。这样学生既可以从老师的表达中得到启示,也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一个比较活跃、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不会感到有什么压力,接受事物的能力会比较好。

5、最后一点就是,针对新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广,理论性强,已经淡化了对计算机一些基本操作教学的特点。如果每一点课都在机房上课,学生都是心不在焉的。他们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开始上机,根本无心听课,这样很多理论课就无法完成。因些,我建议,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上机房与理论课的教学一定要合理安排,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就是本人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高中一年级]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2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理论课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144-02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理论课是整个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并将其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实践技能。然而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枯燥乏味,学生对理论学习感觉单调,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对此,教师应分析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的特点,深度挖掘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的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理论课的特点

(一)理论知识点繁多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涉及的知识面广、点多,有基本的概念、原理,有网络基础知识,有程序设计,等等,信息技术理论课各个知识点相对独立,模块性较为突出。理论知识点看似简单,实则抽象难懂。它虽然不像别的学科那样联系紧密,但各个知识点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学生学习完某一个知识点之后,也能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在教学时就要讲究方式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知识并应用知识。

(二)理论知识内容抽象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概念,教师较难用言语表述出来,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如计算机病毒、网络协议、开放式系统互联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概念的含义不甚理解,也不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些概念、定义较为抽象,因此学生更愿意选择学习操作技术,并对此感兴趣,而不去理会相应的理论知识。

(三)学生基础不同,教学存在困难

有的教师认为,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实际上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存在差异,如操作技能的差异、学习经历的差异、学习态度的差异等。教学时,信息技术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一时之间难以完全接受,由此教师感到任务繁重。基础较好的学生会觉得所学内容过于浅显,有的甚至是熟悉的知识,因而学习兴趣不大。种种因素导致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进度、确定教学重难点方面出现困难,从而影响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原则

(一)以课标理念为指导,以考试大纲为参考

首先,课标是教师实施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它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做了规定,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和引导作用。因此,教学信息技术理论课时,教师要依据课标的要求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开展评价,掌握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其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会考或等级考试的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教师要以考试大纲为参考,在备课时重点把握学生考试时需要掌握的理论内容,同时结合信息技术会考或等级考试的内容、试题特点、试卷结构等,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评价,使学生通过考试达到毕业要求。

(二)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学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特点、个性需求等,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对重点内容进行精讲,多进行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其次,教学抽象难懂的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接触与学习相关的具体形象的事物,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使新知与旧知建立起联系,从而抽象出相应的知识概念。另外,教师还要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以教材为依据,拓展课程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程不仅有教材,而且还是相应的辅助教材,如教参、视听材料等。教学前,教师要熟读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结构,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必要时可对教材里的内容顺序进行调整,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还可以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由于信息技术教材版本多样,教师在教学中可多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视听资料或教学网站,整合教学资源,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三、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建议

教学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师纯粹地讲解理论知识,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未必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时,教师必须学会分析学生的学情及信息技术理论课的特点,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以课标和考纲为依据,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引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具有使文字、图像、声音一体化的特点,能够将抽象、枯燥、难懂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具体,信息量且大,有利于节约教学时间。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交互性、动态性、集成性等特征,给人以多种感官的刺激,教学时巧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快速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例如,《算法和算法描述》这章节内容有算法的概念、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描述算法的过程等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是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教学时可玩趣味游戏“狼菜羊过河”,同时要求学生给出过河方案,最后呈现“狼菜羊过河”的动漫视频,让学生进行观察,推断过河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正确,从而体会算法的作用,了解算法的概念及特征。再如讲解《初始人工智能》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通过播放人工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视频,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这一概念的了解,还可以出示机器人、智能家居等图片或影片,让学生对什么是人工智能有一个直观的感知,进而对新知识和新技能产生兴趣。

(二)采取案例故事法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理解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抽象空洞,假如教师脱离实际,只讲解理论知识,恐怕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理论知识时,教学内容要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融入相应的案例、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譬如,教学《信息技术基础》第一节内容,要理解信息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需求,教师可讲解心理学案例“感觉剥夺实验”。而讲解“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大要素时,也可以引入“生存实验”案例: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生存实验,要求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的衣服,只能携带3样物品,每样物品不超过两公斤;每个队员均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的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并在一个月内从森林里走出来。最后提出问题:队员带哪三样物品最合适?像这样,将信息技术理论知识通过有趣的案例或故事展示出来,使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不仅使学生感悟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开展综合活动,促进师生互动

在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中开展讨论、辩论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而且有助于师生间的互动。因此,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理论课教学的课堂“动”起来,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比如,学习“信息技术与社会问题”这一内容,对于如何合理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围绕“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个主题,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演讲比赛或辩论活动。学生在参与一系列活动过程中,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了倾听,懂得了如何评价他人的观点,更学会了反思。不仅懂得了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如何安排上网时间,而且对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使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落实了教学目标。

(四)操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要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理论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在讲解理论知识时给学生设计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应用的意识及应用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材里有很多实践操作活动,如资料查询、软件操作、表格填写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实践操作活动。以教学《汉字的编码》为例,教师讲解了3种汉字编码方式及其作用之后,可以提供一些资料给学生,同时安排学生上机操作,给学生安排相应的练习,如:学习郑码输入法、体会形码的输入、如何利用TrueType造字程序学习造字并设计个性签名,等等。由于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展操作活动,学生在操作中经历了发现、体会、总结等过程,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掌握了汉字的编码及意义,有的学生甚至掌握到了编码的技巧,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学习起来自然觉得有趣,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五)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在开始教学信息技术理论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情况,充分掌握学情及学习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要在学生达到课标要求的学习目标基础上,设置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根据细分的教学目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结对子”,基础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本组基础较弱的学生,共同完成活动任务。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如基础题、提高题、探究题等,也可以有必做题、选做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取得的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强调理论性、实践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教师要注重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教学,依据课标要求及学生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对策,努力提高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的效率。

[高中一年级]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桌面上的图标代表什么,有什么作用,并能够熟练的打开桌面上的图标。

2、在熟悉操作窗口的同时,认识窗口的组成部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程序窗口的认识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过程与方法:合作交流+教师引导+操作实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Windows桌面上的每一个图标,都指向一个应用程序,每运行一个程序,桌面上就出现一个称为“视窗”的图形,我们通常也把视窗称为“窗口”,如果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就要同时打开多个窗口。如何运行程序,打开窗口呢?别着急,请跟我一起学。

二、新授

(一)、打开窗口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打开窗口:

1、把指针移动到桌面的图标上,然后双击。

2、单击“开始”按钮,在菜单中选择需要运行的程序图标或需要打开的文档并单击它。“开始”菜单中的每一个命令和桌面上的每一个图标一样,都代表着一个应用程序,每运行一个程序,就打开一个窗口。

(二)窗口的组成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最小化按钮、最大化按钮、关闭按钮、工作区、边框、窗口角。

(三)窗口的操作

1、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和还原

最大化与还原:单击“最大化”按钮,窗口就扩大到整个桌面,这时“最大化”按钮就由“最大化”变换为“还原”。如果要恢复原来的窗口,单击“还原”就可以了。

最小化与还原:单击“最小化”按钮,窗口就缩小为一个图标按钮,存放在任务栏上。如果要恢复原来的窗口,单击任务栏上的图标按钮就可以了。

2、窗口的移动

注意:窗口最大化是无法移动的。

3、窗口大小的改变

4、窗口的关闭

要关闭窗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单击“关闭”按钮。

三、练一练(完成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汇报,师点拔。

四、拓展知识

同时打开3—5个窗口,然后将指针移至任务栏的空白位置,单击右键并选择“层叠窗口”,看看有什么效果。

教学反思

[高中一年级]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4

教学目标:武术是中国的国粹,通过武术的教学使同学们了解武术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等等。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提高自身修养,锻炼身体。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武术概述

1、武术的概念: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武术的形成:

远古时期,人们处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生存状态下,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与野兽作斗争。在原始的狩猎活动中,人们主见学会了徒手和使用木棒、石头等器具极大野兽的方法。经过数万年的者中基于本能的、自发的、随意的身体动作经验的积累,人类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击刺技巧、功放姿态与动作。人类在劈、砍、击、刺等技术上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这是,以创造锋利工具的能动性、使用工具方法的主动性、运用格斗技术的自觉性为标志,武术的雏形已初步显现。

根据史料以及有关民俗学提供的情况看,原始社会的人在狩猎、战事等活动之前或之后,一般要跳“武舞”。“ 武舞”是对狩猎胡战争场景的模拟,人们在武舞中幻想以这些击刺杀伐的动作来产生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以战胜对手和敌人。

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1、功法运动:

内壮功:又称“内功”对人体内在的精、气、神及脏腑、经络、血脉等的修炼,以达到精足,气壮,神明、内脏坚实,经络血脉通畅、内装外强的功效。外壮功:又称“外功”,泛指习武通过专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身体具有比常人较强的击打、抗击打、摔跤、磕碰的能力,以达到强筋骨,壮体魄之功效的功夫运动。轻功:又称“弹跳功”,泛指通过各种专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增强弹跳能力而又绷得高,跳得远之功法运动。柔功:泛指通过各种专门的联系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提高肢体关节活动幅度和肌肉伸展性能的功法运动。

2、套路运动

单练:指个体肚子进行套路练习的方式。

对练:指在单练的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的套路形式。

集体演练:指多人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演练的套路形式。

3、搏斗运动

散打、推手、短兵、长兵(介绍性学习)

武术的特点与作用

1、武术的特点:

(1)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武术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是它的本质特性。一招一式都表现攻与防的内在含义与精神,是套路技术的核心。

(2)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既讲究动作的形体规范,又要求精气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点。(3)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武术的内容和练习形式丰富多样,不同类别的武术项目其练功方法、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负荷不尽相同,分别适应不同年龄、性格、职业、体质的需要,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加以选择。

2、武术的作用:

(1)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2)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3)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4)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5)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思考题:

1、试述武术运动的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5

高中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课程有所不一样,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务必掌握必须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上学期学科进行了课程改革,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它给了我们更多的教学空间,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我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持续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高一新生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时很有兴趣,慢慢的兴趣就没有了,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但是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透过和学生沟通,我发现很多学生都透过计算机来上网聊天、玩游戏、听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首先转变学生的认识。根据学习的资料适当的透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实现教学,选取性的安装一些电脑软件,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是教育的主题,只有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自觉参与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到达我们教育的目的。计算机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比较喜欢计算机,我们能够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上的一些操作都有所了解,所以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要个性注意知识的衔接,在学习到与以前信息课知识相似的资料时,不需要详细说明,教师只需要适当的提示。个性是讲到一些工具的使用,新教材提到了很多的类似工具,大部分工具的使用都大同小异,这时教师能够适当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看书,或上网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用超级解霸对视频进行剪辑时,就能够只讲其中的一部分操作,其他的操作能够由学生结合课本和老师的提示自学完成。学生透过自我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学潜力,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训练潜力的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营造一个师生心理相融,创作交往的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促进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和谐的师生情感交融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以“师爱”激发学生情感,把“师爱”寓教于教学之中,透过体态、语言传递给学生,就会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温馨的情感,从而产生用心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促使学生在用心向上的精神状态中愉快地学习。

《如何上好一节课》物理教学反思 篇6

怎样才可以上出好课?这恐怕是所有教师们为之不懈奋斗的毕生追求,但是要想上好一节课,还必须要明确地知道教师应该在哪些方面去努力。根据现在教学改革的形势,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研究探索。

看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我们知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教学目标是三维的立体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项相互关联的内容。因此,衡量一节课是否实现了目标,也要从这三个角度去分析评价。

首先我们来看知识目标:

在一般人眼中,所谓知识,也就是课本上的现成知识。其实不然,新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知识,应该还包括教师本人的知识储备和师生互动后产生的新知识,只有把书本知识、教师知识、创新知识融合在一起后,才可以说完成了知识目标。在书本知识中又可以分为“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重点、难点”两个方面。而教师的知识储备对于是否能够把所教的知识给以适当扩展和加深,对于是否能够把课程上得活与有趣味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书本知识、教师的知识储备在课堂教学中一般的老师还是比较注意的,可是在师生互动中产生新知识,鼓励学生发表新的见解,使原有知识更完善或者创造出新知识,很多老师就力所不能及了。这样的老师无疑只有做一辈子的教书匠而不能成为教育家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能力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我们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们哪些能力呢?

①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生学好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力的最基本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努力从思维的优秀品质培养入手,努力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刻性、批判性,让学生敢于和善于进行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中逐渐地学会自我反思,从而为学好各科课程奠定基础。

②审美能力

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使他们获得审美的愉悦,不断地提升他们理解美与追求美的层次,这就需要我们在完成教学活动时中充分利用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欣赏、感受美,对美好的事物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从而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趣的目的。

③想像能力

不管哪一个学科,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不仅会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而且还会进一步提高学习热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培养想象能力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的是重点培养学生的通过具体的影像,进行理性的想象,不仅要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所描述的画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进行再创造,使想象的内容更为具体和生动形象,从而形成更高层次上的学习能力。

④联想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要使学生形成这种能力,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握有利时机,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⑤观察能力

学生要学好各门课程,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学会如何观察景物、观察各种实验操作过程,而且还要学会如何观察人,学会观察世间纷繁的事,并且要学会在观察的同时进行理性的思考,对一些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在对社会和生活的不断观察、不断思考中提高自己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思想水平。

⑥记忆能力

各学科知识浩如烟海,一个人在一生中不可能都完全记住,但是有了良好的记忆能力,对于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永久性记忆,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重视记忆品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做到不仅记忆准确,而且还要应用灵活,在学习的实践和训练中,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⑦创新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篇7

信息技术组

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我总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反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你在讲什么,还有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讲什么,一堂课就结束了。这种教学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反思: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中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了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利用电脑绘画、制做自己的作品、上网聊天、购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他们终于能够动手操作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讲,学生听”,“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凉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现在每班学生都在五十多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肯定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兵教兵”的教学方法。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惧怕老师现象。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友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贴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上一篇:最新作文素材下一篇:经典语录:生活有进有退,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