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课程的一些考虑

2024-05-16

关于“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课程的一些考虑(精选2篇)

关于“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课程的一些考虑 篇1

老卢:前天与沈、陈两人商定:中古史、近现代史及世界史三个方面,每个方面负责四个教学单位时间,这样加起来这门课总共讲12次。老陈认为所列参考书不能太多,并且都得确保学生能找到这些书。至于这个,我看只能用电子书的办法来解决,或者复印。我所坚持的是:不能空洞地讲理论,须得据实际事例来讲解。此事已与吴铮强及杜正贞都交待过,烦你再与他们商量一下吧。谢谢!包伟民

沈坚、老陈,我今天在准备“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一课的相关内容,想到几点: 1)课程内容的安排,我想大约共计18讲足够,而且实际授课时间一般在15-16周差不多。不过我们还是准备18讲吧。每个方向(世界史、古代史、近现代史)各6讲。等到实际讲授时视情形删减;

2)课程的设计当包括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两个方面为好,即方法与假说两方面均涉及一些;

3)由于“方法”的讲授(包括读物)常常太过抽象,尤其是对没多少实际经验体会的学生来更是如此,因此建议每一讲均以研究实例着手,如讨论社会史方法,即选一本社会史方面的著作(倒并不一定得最好的,有缺陷的反而可以引发讨论)来读,在讨论实际案例中让学生了解“方法”;

4)一般每一讲让学生读一本书(或重要的论文)。当然不能太厚。总计一门讲下来读十几书。由于浙江大学图书馆基本不能为教学服务,所我们以还得考虑替学生找一些电子文本。

5)三个方向由我们三人负责,具体授课则可以请几位年轻教师也承担一些。以后这门课得移交给他们。

6)我大体拟了一个大纲的格式,请看一下合适否(下文);

7)大纲与资料准备最好在四、五月份完成,我请研究生李如春制作一个网页,将这些东西都装进去,下学期就可以用了。

8)我已收集的电子本书籍如下:

于沛主编,《史学理论卷(二十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兰州:兰州大学,2000)。

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当代史学主要趋势》(英)巴勒克拉夫,上海泽文

《叫魂 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孔飞力,上海三联,1999)《历史的地理枢纽》(哈·麦金德,商务印书馆)《历史年代学》(唐凌,广西师大出版社1992年)

《历史学方法论》(波兰)耶日·托波尔斯基

《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常建华,北京大学出版社)《史料和历史科学》(荣孟源)《史学方法论》(杜维运)《史学方法论丛》(黄俊杰编译)《史学理论大辞典》(蒋大椿、陈启能)《台湾史学五十年》(王晴佳)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第一卷)《新史学》(鲁滨逊,商务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新史学》(朱希祖译本)《中国历史通论》(王家范)《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

以上考虑当否,请批评。包伟民

09-3-1

第×讲 关于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 讨论主题:有关论文实例分析。主要参考文献:

(1)刘森《宋代刻印书籍法初探——读〈宋会要辑稿〉札记》,载《中国史研究》1990/1(参见:《宋辽夏金史研究论著索引》甲编下册P370;尧公《宋朝对于书报的管制》,《文献》1979/1;李致忠《宋代刻书述略》,《文史》14辑,中华书局1982年);

(2)葛剑雄、曹树基《是学术创新,还是低水平的资料编纂?——评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载《历史研究》1998-1 讨论题一:关于宋代刻书问题的研究,是如何被提出来并逐步深入的?刘森文章主要的问题何在?这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你认为中国史学要加强规范化建设,目前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讨论题二:就葛剑雄、曹树基等(或下文“其它参考文献”所列之某一篇文章)批评的著作,参考批评、答辩双方的意见,阐述你对所涉及问题的看法。

讨论题三:你认为学术研究究竟有什么意义?学习历史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中国文化“学以致用”的传统?

其它参考文献:

1)李慎之《什么是中国的现代学术经典》,载李慎之等《中国的道路》第187-206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

2)《论当代中国史学的自律与自觉》,载《史学理论研究》98-2,转载于《新华文摘》98-8;

3)李伯重《“何亚伟事件”和“亚伯拉罕案件”——从“人口史**”谈学术规范、学术纪律与学术批评》,载《中华读书报》98-10-7]; 4)曹树基《中国村落研究的东西方对话——评王铭铭〈社区的历程〉》,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1;

5)《学术讨论应当是科学、积极和健康的》,《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编委会,载《历史研究》1998-6。又可见《中华读书报》1999-4-7,《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编委会《科学讨论应当是科学的健康的——评葛剑雄曹树基〈是科学创新,还是抵水平的资料编纂?〉》; 6)葛剑雄《我对学科批评的态度——答〈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编委会》,载《中华读书报》1999-4-7; 7)曹树基《关于“学术研究规范”的几点思考》;

8)孙周兴《实践哲学的悲哀》,《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29日; 9)邓正来《评〈南极政治与法律〉》,《中国书评》1994年创刊号; 10)李佩珊,薛攀皋《是英文问题,还是科学道德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第4期;

11)伍铁平《反对在学术著作中弄虚作假——评申小龙〈文化语言学〉等‘著’作》,《山西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发表;

12)葛剑雄的《“传记”还是“神话”?——评傅朗云〈史坛怪杰何光岳〉》,《中华读书报》1997年1月22日;

13)陈克艰《“思想的无端骄傲”——评〈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学术界》2000年第1期;

14)张曙光《批评规则、交往理性和自由精神——兼评何清涟女士的〈现代化的陷阱〉》,《读书》1999年第11期和2000年第2期;

15)杨玉圣编《书的学术批评》,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第×讲 什么是“封建社会”

讨论主题:关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大讨论的学术史,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1)白钢主编《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论战的由来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叶文宪《古史分期新说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1,PP.2-6 讨论题一:叶文宪认为,迄今为止有关古史分期的讨论“但都没有超出三论五说的范围”,但始终未能分期问题,“这表明古史分期的研究以三论五说的形成

为标志已可告一段落了。既然三论五说不可能统一,那么只有突破三论五说的束缚,古史分期的研究才能取得新的进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古史分期问题大讨论久而未决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何在?

讨论题二:你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应当接受实践检验的科学”的提法是否合理?假如我们接受这样一种提法,在史学理论方面新采取怎样的一种态度?你能否找出一些史学研究中的具体例子(中国史的或世界史的),来说明上述提法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

其它参考文献:

1)林甘泉等编《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1929-197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冯天瑜等编《中华文化史》第四章第三节《中国的“封建制度”辨析》(页226-230)

3)叶文宪《古史分期新说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1,PP.2-6 4)胡钟达的《试论亚细亚生产方式兼评五种生产方式说》,《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

5)胡钟达《再评五种生产方式说》,《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6)梅洛蒂《马克思与第三世界》,商务印书馆1981年

7)罗荣渠的《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历史研究》1989年第1期 8)《人类文明的演进与历史分期》,《史学理论》1989/2 9)张广志《关于奴隶制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商讨》,《历史研究》1989年第1期

10)曹大为《关于新编(中国大通史)的几点理论思考》,《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关于“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课程的一些考虑 篇2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3-084-01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为一体,它的引入极大地延伸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反而使一些教师片面强调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而忽视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自身特点。

(1)为多媒体而多媒体

听过很多教师的多媒体课,有一些课件做得非常漂亮,图片、动画、视频、声音不时呈现,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但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上看,却并不好。教学过程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动性,导致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只注意到生动形象的画面、变化多端的声音等,学科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却得不到充分展现,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入变得毫无意义。

(2)用多媒体强化知识的灌输

多媒体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展示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正是这种传递知识的快速性,使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存在盲目增加教学内容的问题。有教师仅仅把多媒体课件当作高级“黑板”,课前把需要板书的内容输入到演示软件中,上课时再逐一呈现,多媒体课件仅仅充当了电子黑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讲的和想的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因为忙于抄写“板书”而大大减少了,“人灌”变成了“电灌”,多媒体实际上已成为教师折磨学生的又一种现代化的武器。

2. 网络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出现的问题

当今是一个知识飞速发展、信息急剧爆炸的时代,网络中存在大量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垃圾信息,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如果没有水平较高的教师的点拨,大多数学生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这样也就无法发挥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资源优势,也会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带来困难。

网络资源的存在及进一步发展,有可能使学生在思维方式、知识等方面超越教师。教师的知识垄断地位正在逐渐失去,有些教师没有认识或不愿承认这一点,仍按照教科书照本宣科,他们不能按照学生的层次和兴趣对教学进行调整,甚至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肆意否定,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是很大的打击,同时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偏激的思想。

以上这些现象与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真正提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加以纠正,这样才能真正地把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起来。

二、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考

1.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的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能不能完美地融合到学科课程中,问题不仅在于教师能不能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地使用计算机,而且在于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再结合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2.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信息技术应用的原则

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计算机不可能代替教师,信息技术也不可能代替教学。信息技术是作为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引入学科课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侧重于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处理(包括获取、加工、运用)信息的工具并为教学服务。既然如此,教师就不能在教学过程中为技术而技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教师应该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资源、手段和环境,使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目的,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并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自主化的学习方式成为一种现实的必然的选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这有利于使学生在网络时代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但网络信息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学生必须要学会对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及应用,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意落实。

4. 师生互相学习,促进双方的发展

网络信息时代的教育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做了定位,教师的博学在网络面前犹如萤火之光,教师在网络环境下,不再是知识权威,而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上一篇:小零件下一篇:家庭护理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