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备好课教学反思(共6篇)
如何才能备好课教学反思 篇1
“备好课”涉及的内容很丰富,但我认为,备好课就得恰当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预设是备课的开始,而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情境组成的动态系统,是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此,教师必须在备课中纳入灵活的弹性成分,在预案设计时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必要的条件。
那么,如何恰当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笔者现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体验,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构建好预设的框架。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它的运行需要一定的程序。预设是备课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静态的东西都可预设,而且,课前备课时往往都在进行预设。可以说,预设是一个起点,是一个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学科内容的框架构建,通常由课程标准规定,由教学任务来体现。比如,我在备《庄周买水》这一课时,让学生课堂上理解文章所包含的寓意,典故和人物形象所赋予的时代内容,文尾对深化主题的作用,掌握其寓言式杂文(即故事新编)的写法等等,这些在备课时都可预设。
二、备课时要力求多考虑,多设想。
教学活动是动态和无限的,有些教学内容难以在课前确定。教师在备课时要洞悉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要考虑到生成性产生的可能,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多做几种假设,尽可能多地把学生考虑在内,让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在备课中,我们需要把自己放回到学生那个年龄层次,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精神,尽可能地设想学生在学习中的“可能”,设想学生经验基础上的“可能”,设想其“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当我们在独立研究了课标和教材之后,才可在此基础上设计一般性学习目标。
三、在备课构想中渗透应变策略。
一次,作文课,学生开始作文,我在教室里巡视。这时有一位学生忽然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您也写吧。”职业的敏感,让我意识到该同学的提议不错。我便写起下水作文来。在对此次作文进行评讲的课堂上,当我按常规介绍这次作文批改情况,指出学生以后写作需要改进的地方,读几篇优秀作文(包括我的下水作文)供学生学习后,又出现了新情况:学生要求我谈谈我的作文是如何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布局谋篇、下笔成文的。这在我课前是没准备的,但我意识到,这可给学生一些方法指导。我便以学生提问我回答的“答记者问”的形式谈谈了自己写作过程。
这使我认识到课堂上根据具体教学进程中动态的课堂情境灵活处理生成资源,机智应变,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更贴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事实上,课堂教学的开放必然带来教学的多样性、多变性,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拟设多样性的应对方案。作为预案,从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看,要从学生的个体需求、交流合作需求以及其好奇和乐于探究的需求等来拟设应对预案。从教材内容的角度看,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在能够产生多样化解读的内容上,从拓展学生思路,优化学生思维出发拟设应对预案;一是在容易产生疑问的内容上,多角度地拟设应对预案;三是在生成性问题上,诱导学生思辨,坚持个性化表达,激发创造性,拟设应对预案。课堂教学中的许多即时情况是我们无法预料的,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富有弹性,具有充分的应变意识和策略。
总之,预设,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可以把它作为教学目标的“底线”;而生成体现着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两个部分有机地融合,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备课时一定要恰当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如何才能备好课教学反思 篇2
我们的课堂虽然是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但学案仍是我们上课用到的工具,我们需要对学案进行二次开发,才能更好地利用学案,使它为课堂教学服务,所以想上好课仍在于精心备课.首先,备学生如何面对课堂上的“学生”,如何巧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呢?通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我感到备课中备学生是最重要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用系统方法分析预估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在预习学案的过程中不会的是什么,易错的是什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提出的问题是什么?进而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分析评价其结果的过程.其次,备教材,也就是整个课堂教学目的明确、主线要清晰,重点要突出、要淡化和避开次要的和难懂的,以使学生能集中精力,把主干内容掌握好,并能综合应用.最后,备时间,完成各个学习目标的时间应合理.所以一堂课下来评价的标准:一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目标;二是是否让学生最大效率掌握本节课知识;三是关注各个环节是否做到最优化.例如我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这节复习课,围绕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结合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估计做出如下课堂设计:
学习目标:
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3.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4.熟悉公式的结构及角的结构,能灵活应运公式.
重點与难点:
重点:公式间的推导及联系
难点:公式正用,逆用,变用
教学过程:
第一,让学生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因为学生预习了,推导不是问题,那我就会设计问题:
C(α-β)为什么和向量的数量积建立起关系,如何确立关系?
第二,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再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差角公式:sin(α-β)=cos[(■+β)-α] tan(α-β)=■
和角公式:sin(α+β)、cos(α+β)、tan(α+β),以-β代替差角公式中的β.
二倍角公式:sin2α、cos2α、tan2α.让和角公式β=α.
第三,熟悉公式的结构(正用、逆用、和变形结构)并通过求值、求角两例题体会公式正用中对角的结构的关注.
辅助角公式:asinθ+bcosθ=____________;
(当■是什么数时,配角为特殊角?它是通过上述哪个公式推导出来的呢?)
降幂公式:
sin2α=___________;cos2α=______________;
tanα+tanβ=________;1+tanαtanβ=_____;
1+cos2α=__________;1-cos2α=______;
1+sin2α=__________;1-sin2α=__________.
例1.(1)已知tan(α+β)=■,tan(β-■)=■,求tan(α+■)的值.
分析:求值题体会角的结构:如何把要求的角α+■用已知角α+β和β-■表示?目的转化成两已知角的和或差或二倍的关系,进而体现和差角公式和二倍角公式的正用.
(2)已知tan(α-β)=■,tanβ=■,α,β∈(0,π),求角2α-β的值.
分析:求角题转化求值题,需要确定2α-β角的范围,求值后需要2α-β角的范围.所以如何压缩2α-β的范围成为这节课的难点.
最后,结合课前对预习情况的检查确定某一位学生做好课堂小结.
一节课备下来,通过上课验证感觉还不错.只有精心备课才能对各知识点相当熟悉,游刃有余,才能在“三三五”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备好课有效课堂教学感悟 篇3
(西双版纳州第一中学物理组 杨晓刚)
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它是实施教学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在本校开展有效教学活动期间,我不断结合实际进行实践,且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心得体会做以小结。
有效课堂上教师应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即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达到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变会学、愿学到乐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目标。每个教师上了无数节课,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上的每节课都有效吗?有没有低效无效的时候?低效无效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怎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目标要有效 教学目标的高效应包括:
1.教学目标要正确。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
2.目标的设置要恰当。不仅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
二、教学策略要有效
1.教学设计力求“条理、清晰、科学”。教学有目标、有系统、内容清楚明确,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极高的清晰度,他的课堂教学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高的收效,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更能使学生快速地接受所学知识。
2.要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每一个环节应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如果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这种环节就是无效的,就不能让它占用我们的课堂时间。因此,每一节课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抓住切入点,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要精心设计合适的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使课堂更有效。
3.教师应做到精讲。精讲要讲清,不啰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表达准确,讲准讲到位;该放则放,学生能自学的可略讲或不讲,不能包办代替。要针对学生有疑问的或重点去讲,讲解透彻,切中要害。
4.问题的设置要追求高效。问题的设置往往反映出教师备课的深度、广度,提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深刻性、层次性、启发性,必须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杜绝随意性的简单即问即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投入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学生一时无法解决,应灵活将问题化解成若干小问题,或转换设问、或提供思考背景等。问题要有一定的系列性,要将整节课问题系统设计。问题还可以是课前提问(学案),也可以是课后问题,尤其可以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变换问题。总之,要设计出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创造学生敢问,敢说,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的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
5.有效课堂离不开有效管理。有效管理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础,设法既让学生有一定的时空去想、去做、去活动,又让学生想有方向、做有目的、动有收获。要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关注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及时解决课堂上学生遇到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要有效评价和反馈,多采用鼓励性评价。
三、教学手段要有效
针对不同的内容,应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手段,要恰当运用多媒体、实验等辅助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的教学手段应富于变化,比如:分析、合作、讨论、交流、展示、运用动画、图片、阅读及巩固练习等等。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充分“联系生活”
1.突出“重点、难点”: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解决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最重点最难点下手,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关键。
2.充分“联系生活:这既是我们物理学科的特点,也是实现“学以致用”、体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的有效方法。社会、生活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库。要引导学生随时关注身边的物理学知识,关注物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把环境中的方方面面作为认知的“客体”,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通过教学信息的多向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锐性,训练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信息素养。
五、注重课堂反馈和课后反思
课堂上及时反馈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教学中我们要用心设计合理的课堂反馈题目,及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老师课下要不断总结,多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备好课”专题考核参考题 篇4
小学数学
一、基础理论简答题(三题选二题)(分值30%)
1、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备好学生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认知派学习理论家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增加经验,改变认知结构,这种学习是内发的、主动的、整体性的质变过程。我们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准备状态。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的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等。教师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必须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做适当的安排,以使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
(2)、先行组织者策略。学习新知识前,提供一个材料,这个材料是以学生既有的知识为基础,并能与新知识发生联结,能够突出新知识的具体结构,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3)、注意将分化后的知识前后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组织的贯通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引导学习者以划分层次或列图表方式发现内在的时间、空间、人物或其他方面的发展线索。认知学习理论还强调以整体的方式呈现教学材料,以培养学生的宏观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遵循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重启迪的精神,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手脚,要以暗示和启发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运用你所了解的某一学习理论谈谈如何备好学生。
参考答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案设计应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并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想一想,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怎样教学生才会感兴趣?重点难点又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优化,以此来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起点,高速高效构起一条设计教案的最佳路线,使教学活动始于学生的“现有发展区”,从而有的放矢地备课。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
为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备课时要心中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2)、了解学生 教师应有明确的“备学生”意识,包括:了解他们对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等。既要了解全班的整体情况,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缺陷、困惑、疑点,以及在认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拟订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使教学过程和谐融洽,保证学生顺利步入知识的殿堂。
(3)、依靠学生
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在备课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感受体味语言,把握学生认知中的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依靠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依靠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解决疑难问题。
(4)、激发学生
注重激发学生和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精力集中在学习的认知方面,依靠成就感引起的动机来加强学习。
3、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有哪些?
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请你从以下两案例中,任选一例分析)(分值30%)
(一)这是某教师《克和千克》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知识分析该设计的: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参考:
成功之处:该目标能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制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规律,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新知、把握新知和应用新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
不足之处: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比较模糊,应分类详细说明。
b、整个目标定位错误,以教学要求代替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从学生行为表现的角度来表述,表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即通过教学后学生会做什么,而不应该表述教师做什么。
(二)这是某教师《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操作、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新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分析案例的: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参考:
成功之处: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清楚、详细,层次合理。
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不足之处:
1、目标定位错误。
2、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多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掌握方法,从而提高能力。
三、请你从以下两课中(1)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2)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性质》;任选一课制作以下部分教学设计:
1、设计教学策略(要求:能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课型结构、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确定教学重难点)。
2、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要求:要有趣味性、实用性和目的性,要做到启发与投入相结合,要精炼)
3、设计一个结课方案(要求:要有针对性、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4、设计一个板书方案(要求:语言要精炼、恰当、科学、准确,要有灵活多样性和清晰的条理性,布局合理,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启发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
(一)、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模拟购物等活动中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得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难点: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新知。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创设小明买生日蛋糕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说出元、角、分三个单位,然后充分利用模拟人民币帮助他们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共同解决小明买蛋糕的问题。
2、人民币的兑换。
通过小明换零钱买橡皮,让学生学会不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三、应用新知。
1、兑换游戏,让学生掌握多种不同的兑换方法。
2、模拟购物,教师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获得快乐的体验。
四、课堂总结。
在总结中教育学生要合理使用零花钱,要爱护人民币。
(二)、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
教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边用课件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趁机导入到新课。
(三)、设计一个结课方案: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玩的高兴,还学到了许多知识,谁能说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
你还知道人民币的哪些知识?(教师趁机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四)、设计一个板书方案:
认识人民币
1元 = 10角
1角 = 10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性质》
(一)、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方法:
1、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谈话质疑,导入新课。
教师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入手,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自然导入到新课的教学。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学习例1:通过让学生将1分米、10厘米和100毫米化成以米做单位的小数,让学生观察0.1米=0.10米=0.100米,初步认识小数的性质。
2、学习例2:通过在同样大的两张正方形纸上表示出0.3和0.30,让学生再次感受小数的性质。
3、让学生将自己之前观察所得的发现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试着归纳出来。
4、看书质疑,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三、课堂巩固、运用新知。
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在此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二)、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
教师:我有个邻居小明的爸爸下岗了,最近他开了个便民小超市,想请大家帮忙给设计个标价牌,大家能帮这个忙吗?(出示手套和毛巾图)手套每副2元5角、毛巾每条3元,标价牌该怎么填呢?学生自由创作。(选择几种写法引起争论)
板书:
2.5
2.50
3.00
我们在商店里看到的标价一般是这样的:2.50元
3.00元(课件演示)
2.5 和2.50都表示2元5角吗?3和3.00相等吗?
为什么会相等呢?学会今天的这节课你就明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三)、设计一个结课方案: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么探索小数的性质的?通过对整数末尾0的变化的研究,我们提出了小数末尾0变化引起变化的猜想,并通过生活的实例发现了小数性质的存在。
0的作用大不大?通过在小数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四)、设计一个板书方案:
小 数 的 性 质
2.5元
=
2.50元
3元=3.0元= 3.00元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末尾
添上“0”
小数
0.1米=0.10米=0.100米
大小不变
末尾
去掉“0”
0.30 = 0.3
小学语文类:
备好课”专题考核参考题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
一、基础理论简答题(三题选二题)(分值30%)
1、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备好学生的重要性。答:(1)认知心理学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生的可变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增加经验、改变认知结构,这种学习是内发的、主动的、整体性的质变过程。(2)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学生只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才会有价值。而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①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倾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②学习内容对于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结构联系起来。这样意义学学习才会发生。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等。
(3)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准备状态,即备好学生。教师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2、运用你所了解的某一学习理论谈谈如何备好学生。
答:我打算从“人本主义学习论――情感体验”方面来谈谈如何备好学生。
(1)人本主义学习论者以潜能的实现来说明学习的机制。他们反对刺激——反应这种机械决定论,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他们认为必须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指导自己,激发“自我实现”潜能。“以学生为中心”、“非指导性教学”。
(2)依据这一理论,我认为备好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应由衷地信任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自我实现”;学生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学习方案,对自己学习情况作出评价。教师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助产士”而非权威,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己,创造一种真诚、关心、理解同时又能促进学习的气氛。
②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③教师要辅导学生了解并接纳自己:了解群己关系和社会规范;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树立团结合作的精神;
④加强传统文化与人文科学的教育;
⑤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有哪些? 答:(1)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简言之,就是指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或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它的作用是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
(2)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有以下几个主面: ①教学目标和内容 ②教学理念 ③学习者 ④施教者 ⑤教学条件
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请你从以下两案例中,任选一例分析)(分值30%)
(一)这是某教师“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①识字——12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的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②写字——6个;“小”作偏旁的变形。
③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识。④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⑤口语交际——“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2、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自检,互检的习惯。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知识分析该设计的:(1)成功之处: 答:该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学目标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注重了能力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又关注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体现了三维目标。(2)不足之处:
答: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合理。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更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实际经验,这样才能使课时或单元的教学目标具有适切性,即合理性。然而以上的教学目标明显存在拔高要求的地方:如本课只要认识9个生字,写4个,符合课标低段的“多识少写”的理念,而上面的目标却为认识12个生字,写6个。另外本课的另一个目标是认识一个偏旁“门”,而上面的老师却将之定为“小”作偏旁的变形,明显不当。另外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并不是本课的重难点。口语交际也非本课的应训练的知识点。
(二)这是某教师“狼”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下列知识: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积累文言词汇: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3)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4)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2、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进入课文;通过讨论探究,自己解决生难字词,自己感悟课文,教师适时点拨;通过学生表演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让学生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分析案例的:(1)成功之处:(2)不足之处:
三、请你从以下两课中
(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②《只拣儿童多处行》(2)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②《雨点》;任选一课制作以下部分教学设计: 《雨点》
1、设计教学策略(要求:能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课型结构、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确定教学重难点)。
答:本课是一首诗歌,全诗8句,分别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有不同状态,句式整齐,韵律感强,插图形象地现现了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的情景。
本课应遵循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借助图片、录音,把词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1)揭示课题时可出示投影片或挂图,并告诉学生,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是不一样的。
(2)边看图,边读书。结合图片,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感受“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动态。(3)积累内化
听读欣赏。听课文配乐朗读,让学生闭眼静听,想象画面。熟读背诵。凭借画面,联想记忆,指导背诵。
引导学生观察,春天来了,小雨点落在其它的地方,会有哪些变化? 或者:1.利用插图来理解文字。
2、调动生活经验来丰富文字。
3、通过朗读技巧的指导来捕捉文字的味道。
4、还可以尝试通过比较句子之间词语的变化来加深对文字的感受。)
2、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要求:要有趣味性、实用性和目的性,要做到启发与投入相结合,要精炼)导入一: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都不见。)导入二:儿歌《小雨沙沙》(这个儿歌,我们上学期背诵过。),之后可以抛出一个自读问题:这首诗里的雨点都落到了哪些地方? 导入三: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猜猜这是什么?(雨)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雨的诗歌,名字叫《雨点》
3、设计一个结课方案(要求:要有针对性、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综合练习,形成能力
1.你们注意观察过吗?雨点还会落到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 2.师生共同编儿歌,如:
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跳舞; 雨点落在树梢上,在树梢上欢笑。雨点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蹦跳。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唱歌。„„
编好后一起拍手念一念,有条件的还可以谱成曲子唱一唱。
4、设计一个板书方案(要求:语言要精炼、恰当、科学、准确,要有灵活多样性和清晰的条理性,布局合理,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启发性)。
池塘
睡觉
小溪
散步 2雨点
江河
奔跑
海洋
备好课则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篇5
备课即设计。通俗地讲,设计就是按一定的“计”来设立有关项目和有关程序。这个过程,就是研究。在这里,“课”就是教学,“备”就是研究,因此所谓“备课”就是“ 研究教学”。与一般的教学研究不同的是,它不是研究整个教学过程,它是研究一堂具体的课如何上,着眼于“如何行动”。因此更准确地说,备课就是研究如何行动。教学改革与备课的功能改造
备课的功能改造与教学的改革相关。传统教学是执行教案设计的步骤。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生成性得到强调,教学的过程不是备课的执行过程,而是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样,备课的功能也就发生了变化。备课不再是教学方案设计记录,而是生成教学过程的准备,包括材料的准备,内容的准备,指导思想的准备,方法的准备。这种准备,是对各种“可能性”的预知,是为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提供支持。换一句话说,备课对教学来说还处于“未定”状态。正因为是“未定”,所以备课必须从“方案设计”的层面上退下来,退到为方案设计作准备的层面上。这种 “退”对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传统的备课是为教学提供一个蓝图,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备课是为教学提供确定蓝图的依据。简明地说,过去,备课是教学的脚本;现在,它应该是研究的记录。备什么:备课内容的大调整
备课需要从“教学方案”的层次退到为设计方案作准备的层次上来,这一变化首先要体现在备课内容上。备课备什么?过去,教师备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过程方法。这三大块内容都属于“教学方案”的内容,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备课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有这种情况:课堂里出现了与教师备好的课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了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弃原来的备课,二是迫使学生按照备课里的设计来理解和学习。原有的备课内容的情况,只能有这两种选择。
备课的功能得到了改造,内容也必须改造。改造的方向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可能性都应该纳入到备课的范围里来;第二,是更重要的,教师也许可以不提出具体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过程方法,但必须对教材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对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过程方法的基本原则有深刻的把握。这两个方面,都包含了丰富的研究性因素,属于“研究性备课”。在这种研究性备课的情况下,课堂里出现任何情况,教师都可以根据我们在课前的研究灵活应对。备课的呈现方式
目前备课的形式主要是“教案”。这是从“教”的角度来呈现备课内容的。实际上,备课并不只有这一种形式,还有所谓“学案式备课”,这是从“学”的角度来呈现备课内容的,它的格式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材料,学生的学习困难及其克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过程,学生的学习成果等。还有所谓“材料式备课”,就是从为教学准备充分的材料的角度来备课,包括背景材料、文本材料、研究材料、教学材料,教师对材料烂熟于心,在课堂里与学生一起协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教学的基本过程也就在这种“协商”中明确或形成。还有所谓“研究式备课”,教师从“ 研究”的角度来把握文本,从“研究”的角度来考察教学的基本原则。备课就是对这一系列研究过程和成果的记录。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如今教育倡导减负增效,而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如何有效的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是值得所有小学英语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教学策略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和师生连续性的实质交流;只为实现预期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用的教学行为。如何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我认为应从一些几个方面着手:
一、有效课堂的课前准备策略
(一)有效的教师准备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足够的教学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一届一届更换,知识一天天更新,即使教授同一课程,让需认真备课,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1、认真研读课标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南,对各阶段教学的重点、目标以及可采用的教学模式都颇具建设性的建议。研读课标,对各阶段的教学有一个宏观地把握,才能制定教学的长远计划,确定各单元的具体目标。
2、认真研读教材
不同的教师也许对教材的使用方式不同,有的教师完全依赖于教材,一步步地跟着教材走;有的教师总体上按教材走,但对其中的内容会有所舍取;当然也有不少教师不喜欢按教材讲,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自己编写材料。但教材总是教学的内容依据。为了保证教学的序列性、连续性、科学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有必要研读整套教材,弄清,各阶段、各单元的培养目标。
3、认真研究教法
虽然课标对叫法的选择有宏观导向,具体是十种方法的选择却有赖于老师。因此,教学有必要掌握听、说、读、写的各项教学原则,具体课堂操作模式以及可采用的技巧、活动等。在备课时,针对每一堂课知识的传授和操练、问题的解决、学习策略的训练、活动的安排、能力的培养等设计具体的操作方式。例如: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最好采用任务性教学和情境教学;而单词中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和音标的讲授最好用启发式教学。
4、认真研读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有效展开以来与学生的参与。要保证学生积极足够的参与,课堂设计就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的实际,主要指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学习风格等。只有对这些有明确地了解,教学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二)有效的学生准备
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学生的准备至关重要。
1、教学应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能够自信的开口说英语;消除紧张的心理,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2、充分的课前预习非常重要,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才能有目的的听讲和学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二、教学过程的有效策略
1、应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不管是什么课堂,是新授还是复习,教师应清楚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
2、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将课堂还给学生,注意教师与学生合理的话语比例。学生的学习应该有多样性,教师应设计各种有价值的教学活动。但不要出现大量浅层次、低水平的操练。以小组合作为例: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明确分工、互助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工作要明确到位,不能搞形式上的合作。多关注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要忽视后进生学习的不投入和不深入,切勿因表面上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
3、有效的提问策略
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参与到与其所学的语言材料有关的活动中,因此,有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作出相关的完整的答复,并且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相反,如果提问造成学生长时间的沉默,或者学生只能作出十分简短或者不适当的回答,那么提问就一定存在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影响提问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学生的水平和喜恶、问题的类别和梯度,等待时间的长短、教师的反馈等。教师在提问时应多多考虑以上的关键因素。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 篇6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备课
一、什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
《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备课下了明确定义:“语文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知道,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然而,反思我们的教学,则有一个突出的问题:语文教师很辛苦,但学生学得不快乐。“语文教师很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备课的有效性不大。有的备课走进了应付检查、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误区。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语文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语文教师备课已升华为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1.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备课时,语文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
2.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在备课中只有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当作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各尽其长,各有所得,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语文教师头脑中要始终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意识。其次,语文教师要设计分层教学教案。教学时语文教师必须真正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各得其所。最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3.备课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应该说,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就能够拥有大量“为我所用”的资料。备课的资料如何采集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并进行筛选;其次,平时做个有心人,经常搜集一些教学资料;再次,学会储备,平时搜集的资料要善于分类保管;最后,实现资源共享。
4.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拓展,既要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又要完成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有效地进行资源重组,合理运用多媒体整合课程资源,能够较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师备课备什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笔者认为备课应做到“六备”。一是脑中有“纲”。这个“纲”指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因为它是课改的纲领性文件,新课程的功能、内容、结构、方式、评价和管理的“六个改变”,我们必须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胸中有“标”。这个“标”指的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某一学科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它是编写教材的依据、进行教学的依据、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年末督导评估的依据。其中学习水平目标写得非常清楚,备课时必须清楚。三是腹中有“书”。这个“书”是指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师生对话的基础,对教材要学会加、减、乘、除,“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有专业底气,对教材做到“懂、透、化”,也就是说教师要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做到融会贯通,使教材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
总之,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场所,更是学生积淀文化、体验人生的空间,如何做好这个神圣空间的守望者、引领者,当好这人生课堂的首席,我觉得教师必须做好每一节课前的教学准备,扎扎实实备好每节课,使备课真正发挥实效。
【如何才能备好课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体育教师如何备好课05-14
初中数学如何备好课09-07
“如何备好课”微讲座稿11-19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好化学演示实验论文05-18
教育教学论坛「39」如何写教案才能促进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11-18
企业如何才能留住人才07-26
如何才能做好金牌店长07-26
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08-26
煤矿如何才能安全生产08-28
如何才能对学习感兴趣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