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考试要点整理(通用4篇)
法理学考试要点整理 篇1
立法的概念:由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的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立法的特征:
(一)立法是由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
(二)立法是根据一定职权进行的活动
(三)立法是依据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四)立法是运用一定技术进行的活动
(五)立法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活动
立法体制:立法体制是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运行和立法权载体诸多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有关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构成要素:一是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包括立法权的归属,性质,种类,构成,范围,限制,各种立法权之间的关系,立法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立法权和其他国家权力的关系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二是立法权的运行体系和制度。包括立法权运行原则,运行过程,运行方式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三是立法权的载体体系和制度。主要包括行使立法权的立法主体或机构的设置,组织原则,活动形式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一)中国的立法权不是由一个机关行使的,因为不是单一的立法体制。
(二)中国的立法权由两个以上的机关行使,是指中国存在多种立法权,行政法规立法权,地方性法规立法权等,他们分别由不同机关行使,而不是同一个立法权由几个机关行使,因而不是复合立法体制。其三,中国的立法体制不是建立在分权制衡的基础上,因而也不是制衡立法体制。中国的立法体制是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的,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立法过程:
(一)立法准备:一般是指在提出法案前进行的立法活动,是为正式立法提供条件或奠定基础的活动。主要内容有:宏观上进行立法预测,编制立法规范,形成立法创议,作出立法决策。中观上包括:确定立法目标,目的和指导思想,调查研究等一系列活动。微观上包括:确定立法意图,拟出法案提纲,起草法案草稿,征求相关方面的意见等。
(二)由法案到立法。主要内容包括:意识提出法案,二是审议法案,三是表决法案,四是公布法案。
(三)立法完善。主要内容包括:立法解释,法的修改,补充和废止,法的清理,汇编和编纂。
立法程序:是立法主体在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法的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
(一)提出提案:提案应遵循的法定程序是,第一,应就本身职权或业务范围内的事项提案,应提出属于接受法案的主体的职权范围内的法案。第二,应向自己能够提案的机关提案。第三,应符合法定人数才能提案。第四,应采取一定方式,向一定机关,在规定时间内提案。
(二)审议法案。审议法案就是在由法案到法的阶段,由有权对法案运用审议权,决定其是否列入议事日程,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对其加以修改的专门的活动。
(三)表决和通过法案。
(四)公布法
立法原则:立法原则是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1.人民利益至上原则2.利益兼顾原则3.少数利益保护原则4.利益最大化原则5.利益配置公平原则
(二)权利本位原则
(三)权利制约原则
(四)合宪原则
(五)实事求是原则
(六)民主立法原则
(七)适用性与超前性相结合的原则
(八)原则性灵活性的结合的原则
(九)稳定性与适时变动性相结合原则
守法的概念: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活动。
守法的构成要素:1.守法主体:是指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应当遵守法律的主体即一定守法行为的实施者。我国守法主体分为以下几类:(1)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3)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2.守法的范围:是指守法主体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种类。3.守法内容。(1)履行法律义务(2)行使法律权利 守法的根据和理由:
(一)守法是法的要求
(二)守法是人出于契约式的利益和信用的考虑
(三)守法是由于惧怕法律的制裁
(四)守法是出于社会的压力
(五)守法是出于心理是上的惯性
(六)守法是道德的要求。
守法的主观条件:是指守法主体的主观心理状态和法律意识水平。通常人们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文化教育程度等都对其守法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支配。
守法的客观条件:是守法主体所处的客观的的社会环境,如法制状况,政治状况,经济状况,民族传统,国际形势,科学技术的发展等都会对守法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执法的概念:广义是指一切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活动,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法律的活动。
执法的特征:1.执法主体具有特定性。2.执法的内容具有广泛性3.执法的活动具有单方性4.执法行为具有主动性5.执法权的行使具有优益性
执法体系:根据法律的规定,执法体系是由行政机关的执法,根据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的执法以及行政委托的社会组织的执法三类构成。行政机关的执法:1.政府的执法2.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的执法:1.一般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的执法2.企事业组织的执法3.基层民众自治组织的执法。行政委托的社会组织的执法:条件是
(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二)具有熟悉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执法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包括:1.执法主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不可超越法律而为。行政授权和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2.执法的内容要合法。执法必须根据法律规定作出,没有法律规定,执法主体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合义务的决定。3.执法程序必须合法。执法主体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必须按照各自不同的执法内容来决定所使用的程序,不能任意简化,改变,调换,省略程序。4.执法主体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相统一。
(二)合理性原则。是指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特别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客观,适度,合乎理性。
(三)效率原则是指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行政机关对社会实行组织和管理的过程总,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的利益,取得最大的执法效益。
司法的概念: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的职权和法定的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的特征:
(一)专属性,我国司法权专属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二)程序性。我国现行司法的种类分为三类,刑事司法,民事司法,行政司法。因此有三大法定诉讼程序,即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
(三)专业性
(四)权威性
(五)结果合法性。
司法体制:
(一)人民法院1.地方各级人民法院2.专门人民法院3.最高人民法院
(二)人民检察院1.地方各级检察院2.专门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铁路检察院。3.最高人民检察院 司法原则:
(一)司法法治原则 是指在司法过程之中,要严格依法司法。依法司法既指依实体法,也要依程序司法。具体体现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二)司法平等原则:是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三)司法权独立行使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的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行使此项权力,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只服从于法律,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准确行使法律。
(四)司法责任原则。
(五)司法公正原则。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体公正主要是指司法裁判的结果公正。程序公正主要是指司法程序具有正当性,当时人在司法过程中受到的公平的对待。司法的基本要求:正确 合法 及时 公正 合理
法律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和检查。
(一)以主体类型分为:1.议会监督2.国家元首监督3.政府监督4.法院5.检察院6.社会力量
(二)以监督对象为标准:1.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2.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3.国家元首的行政活动
(三)根据法律监督的关系划分:
1、内部监督2.外部监督
(四)根据监督内容和标准:1.宪法监督2.立法监督3.执法监督 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体系:一个人所持的或一个团体所赞同的一组相关价值。三个基本特征:
(一)从价值属性上看,法的价值体系是由一组与法的创制和实施相关的价值所组成的系统。
(二)从价值主体来看,法的价值体系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所持有的一组价值所组成的系统。
(三)从价值体系的构成上看,法的价值体系是由法的目的价值,形式价值和评价标准三种成分组成的价值系统
法的目的价值体系:属性:第一,法的目的价值的多元性。第二,法的目的价值的时代性。
法的形式价值体系:法的形式价值是指法律制度在形式上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尽管这些品质并不直接反映法的社会理想和目的,但是却构成了良法和善法在形式上所必须具备的特殊品质。四种重要价值:发的权威性,普遍性,统一性和完备性。
法的评价标准体系:法的评价标准也就是在法律上对各种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遵循的准则。我国应当坚持到原则是:第一,生产力原则。第二,人道主义标准。第三,现实主义原则。第四,历史主义原则。
法的价值整合:是一个对各种具体的价值目标加以统筹协调的过程,也是一个谋求价值总量最大化的过程,在民主体制下,它也是一个通过对话,沟通机制来形成社会共识的过程。
法的价值整合的基本特点:第一,宏观性。第二,基础性。第三,机动空间较大,立法者对各种价值目标的安排,尽管也要受到上位法,法律连续性,社会情势等因素的制约,但是,其回旋空间在一般情况下远远较法律使用者更大。立法,行政和司法程序中对法的价值进行整合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兼顾协调原则
(二)法益权衡的原则
(三)维护法律安定性原则
法律秩序;是从法律的立场进行观察从它的组成部分的法律职能进行考虑存在于特殊社会中的人机构关系原则和规则的总称。
法律秩序的特点:是一个独特的完善的社会秩序,法律秩序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社会秩序,是一种强制性的秩序。法与秩序的关系:1.秩序是法的基础2.法律是实现秩序的基本方式
法律实现秩序的方面:1.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防止限制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2.法律具有建立和维护民主政治的运作,秩序使得国家权力能够正常进行3.建立和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保障人们的权利和自由4.建立和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5.建立和维护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一)维护阶级秩序(二)维护权力运行秩序
(三)维护经济秩序:第一,法律保护财产所有权。第二,对经济主体资格加以限制。第三,调控经济活动。第四,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条件。
(四)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第一,确定权利义务界限,避免纠纷。第二,以文明的手段解决纠纷。第三,对社会基本安全加以特殊维护。
(五)建立和维护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几种主要的秩序观:第一等级结构秩序观。第二,自由平等的秩序观。第三,社会本为的秩序观。第四,历史唯物主义秩序观。
自由:是指法律上的权利,其边界就是不能从事的法律禁止的行为。自由的实质条件:包括两个方面:自由的主体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
自由对于人的价值:第一,自由是人的属性,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第二,自由是人的自我意识的现实化。第三,自由是人类发展的助动力。
法对自由的确认和保障:第一,自由需要法律排除人们之间的相互强制与相互侵害。第二,自由需要法律排除主体自身对自由的滥用。第三,自由实现的条件需要法律的确认和保障。
法律确认和保障自由的一般方式:(一)以权利义务方式设定自由的范围以及是实现方式
(二)将责任与自由联结
(三)设置国家权力及正当程序以提供救济 法律确认和保障自由的原则:
(一)每个人自由并存原则
(二)消极自由之保障原则
(三)公益干预原则
(四)积极自由之保障原则(有限干预)效率的适用范围:
(一)资源配置上的效率。第一,效率是由人民大众的法律评价所得出的。第二,效率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和根本任务所决定的。第三,效率原则是由效率价值的属性所决定的。第四,效率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第五,坚持效率原则,并坚持效率优先,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收入分配上的效率
(三)特定资源上的配置和利用上的效率
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
(一)通过确认和维护人权,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进步
(二)承认并保障人们的物质利益,从而鼓励人们为着物质利益而奋斗
(三)确认和保护产权关系,鼓励人们为着效益的目的占有,适用或转让财产
(四)确认保护创造最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模式,使之更有效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五)承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
(六)实施制度创新,减少交易费用
正义的概念:1.正义意味着各得其所2.正义意味着一种对等的回报3.正义指一种形式上的平等4.正义指某种自然的,从而也是理想的关系5.正义指法治或合法性6.正义指一种公正的体制
正义的种类:第一,从主体的角度,把正义划分为个人正义和社会正义。第二,从正义发生和实现的领域和角度,把正义划分为道德正义,经济正义,政治正义,法律正义等。第三,从正义与主体利益的关系,正义可以分为实体正义和形式正义。
正义在法律生活中的作用:
(一)正义对法律有积极的评价推动作用
(二)正义对法律的进化有极大的推动作用:1.正义推动了法律精神的进化2.正义促进了法律地位的提高3.正义推动了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4.正义提高了法律的实效 法对正义的实现作用:
(一)法促进和保障分配正义
(二)法促进和保障诉讼正义:1.司法独立2.回避制度3.审判公开4.权利平等5.合乎情理6.案件审理应当及时高效,不得延误7.应有上诉和申诉制度,容许对初审判决不服的当事人把初审法院的法官置于被告的地位由上级法院审查下级法院判决的公正性和合法性。8.律师自由。
(三)法促进和保障社会正义
(四)促进和保障国际正义:1.促进国家之间的平等相处,废除不人道的殖民主义2.为不同国际社会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正当程序。3.促进和平解决国际纠纷4.对国际自然资源的分配的合理分配和为弱化因发展的不均衡所产生的不正提供了规范保障。5.制止国际犯罪行为
人权的含义:法律意义上的人权,在我国是以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宪法上予以表现。基本权利是指那些关于人的先天既存在的和后天能够实现的价值在法律上的一般承认。有六个方面:1.基本权利对人的不可缺乏性2.基本权利的不可取代性3.基本权利的不可转让性4.基本权利的稳定性5.基本权利的母体性6.基本权利的共似性
人权的价值:1.人权是人的利益度量的分界2.人权是人关于公共权力评价的道德标准3.人群是人和人和谐相处的共同尺度。
中国社会主义人权纲领:1.人权主体的普遍性2.人权内容的广泛性3.公平性4.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5.人权标准的原则性和宽容性相统一6.国际性
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第一,对待人权的态度的改变。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宪法。第二,人权主体观的改变。第三,是对人权体系的发展。第四,是对人权标准和价值的更新。第五,是人权救济观念的进步。法对人权的保护作用:
(一)人权的国内法保护:1.人权的宪法保障2.人权的立法保障3.人权的行政保护4.人权的司法救济
(二)人权的国际保护 法与生产关系:
(一)法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关系:1.法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关系。2.法的性质和内容总体上受制于其赖以建立的一定的生产关系3.法的作用和生命力取决于其赖以建立的生产关系的历史合理性:第一,非绝对。第二,非自发。(客观性)第三,非唯一(还有其他的因素)
(二)法反作用于一定的生产关系:1.法确认一定的生产关系2.法引导一定的生产关系3.法保障一定的生产关系 法与生产力:
(一)法与生产力的间接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性质,要求和整体功能状况以生产关系为中介,在深层次和根本意义上决定着法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法对生产力的作用常常也要以生产关系为中介。法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发展的作用取决于法维护和保障的生产关系是否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即生产关系是否具有历史合理性。
(二)法与生产力的直接关系:生产力可以通过生产关系直接对法发生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往往决定了一国法发展的总体水平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可以导致法的发展变化3.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引起法律观念的变革。另一方面,法也可以直接作用于生产力。第一,组织和协调科技活动,为科技活动和管理提供民主,可学的规则和程序:(1)法确认和保证科技发展在国家社会中的优先地位,(2)法讲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具体化,细则化,程序化,确定科技发展的合理布局(3)法确立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组织,协调和管理科技活动(4)法推动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促进科学技术的全球共享和高效运用。第二,法调节科技成果应用中产生的利益关系,保障和促进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第三,法特别是法治之法通过气形式理性和价价值理性一直科学技术的负面效果。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法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1.商品-市场经济在品行或本能上更加需要法律这种复杂而又具形式理性的规则,而法律在形式,程序和技术上的品性或特征与这种需求正好相契合。第一,商品-市场经济在天性或本能上需要形式上的平等,在法律形式上的普遍性和抽象概括性,在逻辑和技术上的中立性和共通性以及程序上的同样对待,类似情形类似处理恰好满足这种需求。第二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所有权的交换,而交换前商品所有权的归属的权威性确认是交换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第三,商品交换乃至市场经济充满功利计算和理性交涉,故而特别需要复杂且具有可计算性的规则和方程式,即使是最简单的商品交换也是如此。2.市场经济与法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所导致的结果,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因有法律的参与而不断发育和发展,另一方面,法律也因市场经济的需求的刺激而愈加发展和完善。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市场经济是权利经济,要求法律规定权利主体的资格和权利的行使范围,程序,和保障权利。2.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要求法律设定契约的原则,技术和标准,确认和保障契约关系的有效性。3.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要求法律提供公平,自由的竞争规则,规范交换和竞争行为。4.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平等。5.市场经济似乎交涉性经济,要求法律提供交涉程序,使交易,活动通过制度性协商和对话实现。6.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要求国内立法与公认的国际法律原则,规则惯例相一致。市场经济制度的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怎中市场经济内在法则的原则
(三)宏观调控原则
(四)经济民主原则
(五)社会保障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1、人民主权:是指由人民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2、法律之上:是指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最高权威,任何社会活动主体都必须服从法律、遵守法律的规定,而不能超越法律;任何权力都必须接受
法律的约束,受到法律的制约。
3、法制完备:是指法律制度的类别齐全、规范系统而无一遗漏。
4、依法行政:是国家行使权力的重要方式,是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基本途径。
5、司法公正:是司法最本质的要求,是司法赢得群众信赖的最基本的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6、权力约束:权力的根据在于民众对权力的赋予以及民众对权力行使的许可。
7、权力保护:是法治国家的明显特征,权利受义务的制约,权利受权力的制约。
8、人权保障:在法治国家中,人权能获得相对较好的保障。
9、社会自治:社会要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之中,就必须将国家与社会适度分离,社会自治在我国尤其薄弱。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任务:
1、实现共产党依法执政:依法领导政治、主导国家权力;积极主导立法;努力确保执法;自觉遵守法律。
2、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
3、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4、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5、推进司法改革、健全司法体制,保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
6、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依法治国方略的内涵: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2、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权力和公共事物
3、依法治国的根据是法律制度
4、依法治国的方式是多种而可行的5、依法治国的目的在于实现人民民主。
法治与人治之间存在的差异:
1、领导人或统治者的地位不同,在法治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领导人或统治者都必须服从法律,在人治中,领导人或统治者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拥有否定法律的特权。
2、法律地位和作用不同,在法治中,法律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法律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人治中,法律的地位是低下的,是被轻视的,法律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法律只是纯粹的统治工具,而不是目的。
3、权力是否受法律约束不同,在法治中,权力受法律约束,在人治中,权力常常是不受法律约束的。
4、是否具有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等价值观念的不同,法治总以民主作为自己的基础和价值目标,同时把自由平等人权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加以贯彻,而人治总与专制相联系,不但不具有自由平等人权的价值目标,甚至是反自由反平等反人权的。
5、各自所要求和所具有的政治基础不同,法治以民主制度作为政治基础,人民在法治中总有自己的地位,但人治总是以专制集权作为政治基础的。
法治的基本内涵:法治是以民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
1、民主是法治的前提
2、民主是法治的目标
3、法治的核心是依法办事
4、法治的关键在于制约权力
5、法治是一种社会管理机制
6、法治是一种社会活动方式
7、法治是一种社会秩序状态
文化:文化是人类发展的一种综合的现象,法是这种综合现象的一部分。特性包括:第一,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第二,文化具有复合性。第三,文化具有民族性。第四,文化具有传递性。法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一)文化对法的相互作用:第一,法所反映的是社会中居支配地位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要求。第二,法律包含的基本价值标准,是社会中居主导地位的价值标准。第三,法律规则通常是社会中通行的重要规则的重述。第四,社会中亚文化对法也有影响,法律会认可亚文化中的合理内容。
(二)法对文化的作用。第一,法律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二,法律强化主文化的价值准则。第三,法律强化社会文化的行为模式
道德的概念: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它是人们关于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共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道德的属性:第一,物质性和历史性。第二,阶级性。第三,民族性。第四,人类共同性。法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法与道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它们联系首先表现为纵的联系。所谓纵的联系,是指它们和其他社会现象间的共同关系。法和道德都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同时,它们又都受到一定阶级的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并为实现一定阶级的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服务。由此,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纵的联系决定着它们的社会阶级本质和服务方向必然是共同的,因而它们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必然是一致的。法与道德的联系其次表现为横的联系。所谓横的联系,是指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横的联系有 3 种情况:
(1)互相渗透。法贯穿着道德精神,它的许许多多的规范是根据道德原则或规范制定的。而道德的许多内容又是从法律中汲取的。(2)互相制约。道德通过对法的某些规定的公正性和公正程度的评价,促使法的改、废、立,使其符合统治阶级(或人民)的利益,保持法的伦理方向。(3)互相保障。既然法和道德的社会本质和服务方向是一致的,那么,凡是法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或应该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或应该是)道德所要培养和赞扬的行为。法与道德的区别
法与道德虽有密切联系,且有着共同的基本原则,但它们毕竟是上层建筑的不同部分,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规范体系,各有自己的特征。它们的区别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表现形式不同。第二,违反的后果也不同。第三,调节人们行为的方式不同。第四,调整的对象不同。
法律对道德的作用:社会主义法制之所以能够有效地促进道德风尚的建设,这是因为: 1、首先,社会主义法制是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打击敌人、惩罚犯罪;保护人民、调节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经济职能(保卫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组织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以及其他社会职能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手段。2、其次,社会主义法制是批判剥削阶级旧道德,传播社会主义新道德,用新道德改造旧社会、改造人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物质力量。3、再次,法律把道德原则具体化,把遵守某些道德规范确认为公民的法律义务,国家才能够对公民的道德行为实行真正的和直接的监督,并为公民提供同严重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和坏人坏事进行斗争的法律武器,提高公民同不道德的、违法的现象进行斗争的勇气和积极性。
法和政治
政治是个社会范畴,是阶级社会里特有的现象,其核心问题是政权。法与政治的关系:
1、法受政治的影响与制约:(1)政治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对法的变化与发展有重大影响(2)政治体制改革制约法的内容的变化(3)政治活动的内容对法的内容也有影响
2、法对政治的影响。(1)在阶级对立社会里,法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其中主要是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统治阶级、集团内部关系以及统治阶级、集团与其同
盟者的关系。(2)法要制裁、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制裁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往往明显反映政治。(3)法通过调整关系,维护公共秩序,在发挥政治职能的同时发挥社会职能。法对政治的功能:(1)协调政治关系。(2)规范政治行为。(3)促进政治发展。(4)解决政治问题 法与国家的关系:
1、法离不开国家。(1)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依靠的是国家的力量,法律的立、改、废离不开国家行为。(2)法律形式受国家形式影响。(3)国家是法律规则和原则的直接的、实际的渊源。
2、国家不能无法而治。(1)法律是反映国家本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国家权力的一种经常性德系统表现。(2)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3)法律是组建国家机构的有效工具。(4)法律能增强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权威性。(5)法律对完善国家制度有重要作用。
政策与法律的区别:
1、所体现意志的属性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通过国家机构所反映的人民的意志。而政策本身则是党的主张,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
2、表现形式不同。政策作为党的文件,是以纲领、宣言、声明、指示、建议等等形式出现的,它的内容相对来说规定的比较原则,带有号召性和指导性。法律作为国家的规范性文件,具有确定性和规范性;它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便于国家机关和公民对它的普遍遵守和执行,也便于人们群众对执法进行监督。
3、实施的方式不同。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政策的贯彻执行不是依靠国家强制力。
4、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完全相同。对于国家、对社会的领导主要依靠政策来实现,因此党的政策的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发挥着指导作用。法律一般是调整那些对社会整体状况有直接和普遍影响的社会关系。政策与法律的相互作用关系:(1)政策对法律的作用。(2)政策的制定和实现离不开法律。(3)解决执政党的政策和国家现行法律矛盾的原则。
国家概念:
1、国家一词指称国家政权和行使政权的国家机构体系。
2、国家一词指称由政府、人民和领土所组成并拥有主权的政治实体。
3、国家一词指称在法律上代表公共利益的具有法律人格的特殊权利主体。
4、国家一词指称政治社会。
5、国家一词指称社会的总和
法与国家的关系的意义:
1、从国家与法的起源上看,两者都是在社会出现私有制和分裂为阶级的过程中,为了控制个人之间、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的存在而产生的。
2、从国家与法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功能上看,它们都是上层建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都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对经济基础发生着最直接、最明显的反作用。
3、从国家和法的本质上看,在阶级社会它们都是统治阶级借以实现统治的工具。
4、从国家和法的存在方式上看,它们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正确处理党与政治的关系:
(一)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本质上是一致的,表现在
1、党的领导最本质之处是执政,而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2、第党的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表现为党组织和党员带头执行和遵守法律。
(二)依法治国应当改善党的领导为了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还要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切实有效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依法治国正是民主集中制的时代精神和基本保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目的、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这是因为:
1、法治是全体人民通过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法治教育等体制运作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法律秩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人民性。
2、社会主义民主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民主就不会有真正的法治,而共产党是争取民主、发扬民主、扩大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领导核心,没有党的领导就不会有真正的民主,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法治。
3、法律的制定过程是把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转化为法律原则和规则的过程,是党领导立法机关统一认识、集中智慧的过程。
4、法律的实施经常遇到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全局问题,触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宗教、外交等方面的热点问题,牵涉到诸多政法机关以及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5、共产党是执政党,执政党的法治观念如何,有无依法治国的坚定信仰和坚强意志,能否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是实行法治的决定性因素。
法治国家与政治文明的一致性:
1、两者都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共同构筑现代国家,就是说,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它们都是建基于市场经济之上的上层建筑。
2、两者在内容上大部分是相同的,诸如民主的政治制度,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平等的普选制等等。
3、在基本理念上,两者也大体一样,诸如人权、自由、平等、正义、公正等等。
4、法治国家与政治文明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保障,共同推动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法治国家与政治文明的差异性:
1、侧重面不尽相同。法治国家重视实现法的功能与价值,强调法律的权威;政治文明重视政治制度的民主,提倡社会正义。
2、手段也不尽相同。法治注重强制性和国家意志性,提倡法不徇情,要求一切按规则办理,对违法和犯罪行为将予以制裁;政治文明侧重于人的思想解放,提倡社会和谐,维护人的尊严。
3、法治国家侧重于国家生活,中心是国家机关依法办事;政治文明涉及各个领域,重点是人们相互间的尊重与团结、友好与合作,中心是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法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法的影响:
1、法的产生和发展以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为一般基础
2、法的理性化、形式化和技术化借助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渗透性影响
3、法的内容为科学技术知识所丰富、充实
4、法的调整范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5、法的运作机制和技术受科学技术影响和制约
6、法律观念、法学教育、法制宣传和法学研究受科学技术的影响
7、法的良善与否的评价尺度与科学技术的尺度相关
8、法在应对科学技术带来的困惑、挑战和问题中校调、发展
法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1、法组织和协调科技活动,为科技活动和科技管理提供民主、科学的规则和程序
2、法调节科技成果应用中产生的利益关系,保证和促进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
3、法特别是法治之法通过其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抑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保证科学技术为人类福祉服务的方向
宗教的概念: 宗教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在一些国度,宗教教义本身就具
有法律的效力,成为法律主要渊源。
宗教精神与法律发展:宗教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民族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宗教精神对法律文明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法系乃是法律传统的聚合体。印度法系和伊斯兰法系之间尽管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历史差异性,但是二者的一个共通性特征是法律规范与宗教教义的内在融合。
伊斯兰教确立了伊斯兰法系的基本结构。
在西方,基督教则推动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变革与发展。
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制度:第一,宗教信仰纯属公民个人的私事。
第二,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第三,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第四,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
法律文化的概念:所谓法律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作用下,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所创制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或者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心理、感情、习惯以及学说理论的复合有机体。
法律文化的构成:一是制度性的法律文化,它是由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构成。二是观念形态的法律文化,它是由法律学说,人们的法律价值观,法律信念,法律心理,法律习惯等构成。
法律文化的作用:1.沟通作用2.选择作用3.指令作用4.整合作用5.社会化作用
社会主义的现金法律文化特征和基本内容:第一,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法律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在。以人为本是将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是尊重人而不是利用人。第二,注重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是消灭了阶级对立,社会中虽然还有阶级斗争,人们之间还存在各种矛盾,但社会的主题不再是斗争而是和谐。第三,体现民主法治精神。第四,包含各种先进法律调整方式和技能。
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对于近现代中国来说,法律文化的变迁乃是一个前进或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近现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近现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过程起源于以皇权为中心,以“重刑轻民”为表征的中华法系,而这个过程交织着西方法律文化的东渐与冲击。在剧烈的法律文化冲突过程中,固有的传统法律文化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它逐渐地吸收和融合了外域法律文化的某些因素,导致法律价值取向的巨大转变,进而适应新的社会条件,开始了新的法律文化体系的整合或重建过程,并且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近现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的冲突过程,也是传统法律文化迎接挑战、扬弃自身、进而实现创造性转换的过程。
和谐的概念: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二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三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建设和谐社会长期奋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
(一)引导和维护人与人和谐的法律机制:1.明确个体身份及其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机制2.确保人与人之间诚实信用的法律机制3.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法律机制
(二)引导和维护人和社会和谐的法律机制:1.公民与国家的和谐2.个体与集体的和谐3.居民与社区的和谐4.群体与群体,阶层与阶层的和谐
(三)引导和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律机制
(四)引导和维护中国与世界和谐的法律机制 法的价值冲突与整合:
1、自由与秩序的价值冲突。
(一)自由与秩序的整合。自由是以一定秩序为前提,必须在国家权力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要想获得自由,必须获客观规律认同,人必须过有组织生活,必须收社会秩序制约,自由永远是相对的,不受限制的自由必然触犯他人自由,即法不禁止就是自由。自由重来就不是我行我素、不受约束的,自由总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责任就是秩序的主要内容,因此,自由只能在秩序中实现,而秩序是以一定自由为内容,现代社会的秩序不仅应该是一种稳定社会状态,而且在这种稳定状态中,人们拥有一定自由和权利,法律所确定秩序应以赋予人们一定权利为前提,以责任为
(二)自由与秩序的冲突。自由枪带个性的发展,而秩序强调的是有序状态的建立和维持,但自由难免会打破既定的秩序,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自由,出现两种观点:(1)、自由优先论;强调法所保护的秩序在立法上必须让位自由,它只能是自由的确认者、分配者和保护者,不能成为自由的否认者和妨碍者,在法的实施过程中,当自由与秩序发生冲突时应当强调自由,自由全面高于法和秩序;(2)、秩序优先论;法师秩序的化身,秩序的存在是对自由的压抑、束缚和归置,自由必须以秩序为归置,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吴条件服务秩序,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应当强调秩序,限制自由在立法上,以秩序为目标秩序应当全面高于自由。
2、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一)公平与效率的整合。公平与效率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公平就产生低效率、就丧失公平,两者不是越公平就越有效率,两者不存在优劣,效率和公平通常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联系在一起,追求稳定就要强调公平,追求发展就要强调效率,公平和效率是一中利益比较的结果,并非对立而不相溶,效率与公平的内在的统一,没有公平的效率是无用的效率,没有效率的公平是乌托邦式的公平,因此,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协调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使两者平衡发展,有时,为效率要放弃一定的公平,为公平牺牲一定效率,无论牺牲单方,都为另一方,都为另一方增益为条件,最终,两者价值目标都提升。
(二)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公平强调平均、一致和共同富裕,效率强调发展、快速、差别,部分人先富起来,在价值取向上有两种观点:(1)公平优先论。效率和公平是两个独立存在的价值形态,当两者发生冲突,应当选择公平,在整个法律价值体系中,公平价值居于优先位阶,它决定权利权力这些法律资源的配置,不允许强调效率来损害公平。(2)效率优先论。效率优先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效率价值取于经济范畴,其他价值属于法律范畴,法律经济学认为法律通过产权关系的界定和维护以及对商品交易成本的降低来促进经济有效发展,因此,促进效率增长是首要任务。效率价值应居于优先位阶,它决定权利、权力等法律资源的社会配置,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优先选择效率。
法理学考试要点整理 篇2
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2.冯特:构造主义詹姆士:机能主义
华生:行为主义韦特海默:格式塔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主义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人格心理。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6.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
7.意志过程:自觉的确定目标,为实现目标而自觉支配,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8.人格心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所具有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9.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①理论任务:揭示心理、意识的起源;为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理论提供科学的依据,心理学具有丰富和充实教育理论的任务。
②实践任务:a.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实践活动效率;b.运用心理学原理和各种心理技术去预测和控制心理想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c.心理学实践的总目标是为实现和谐社会服务,为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d.师范高校研究心理学的任务:为搞好教学改革服务、为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服务、为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为提高自己的心理修养服务
10.心理学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的原则、系统性原则
11.心理的实质: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②心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一、名词解释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的觉知。具体地说,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客观世界的存在和自身同客观世界关系的存在。
意识的觉知性: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是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
非意识:人体有些活动是从来不可能意识到的,但这些活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处于非意识状态。(对环境事物无感知的状态)
前意识:处于意识水平的资料是储存在记忆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提取出来。
无意识:处于无意识的经验比处于前意识水平的经验更难被人觉知,但它会对人的心理过程产生影响,指意识以外进行的心理活动,如睡眠时的梦,自动化的技能等。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狭义)或同一活动(广义)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注意的广度:即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注意的转移: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去。
注意起伏: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的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的加强或减弱。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转向其他的对象。(相反状态是注意的稳定)
二、基础知识
1.意识的基本活动方式:①被动的意识活动:指意识的承受状态 ②主动的意识活动:指积极的思维活动 2.意识的特征:觉知性、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3.意识的能动性表现:①把感性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提高到理性认识水平②主动地调节和支配实践活动,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世界
4.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5.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所指向和集中的客体的性质,注意可分为:外部注意、内部注意。6.外部注意: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
内部注意:人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
7.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8.注意的外部表现:①适应性运动②无关运动的停止
③呼吸运动的变化 9.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刺激物的特点①刺激物的强度②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③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④刺激物的新异性(2)人本身的状态①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 ②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10.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1)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合理地组织活动
①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②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③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4)用意志与干扰做斗争
12.引起注意分散的原因:①无关刺激的干扰 ②单调刺激的长时间作用 13.影响注意广度的主要因素:
①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对象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越大 ②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知觉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就小;反之,注意范围就大;个人知识经验丰富,注意范围就大;反之,注意范围就小。14.注意分配的条件:①同时并进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存在协调关系 15.注意转移与注意分散的区别:
①注意转移是在实际需要时,有目的的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一种活动合理地代替另一种活动。
②注意分散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由无关刺激干扰或由单调刺激所引起,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16.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因素:
①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
②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的性质
三、简答题
1.简述意识的基本特征。
答:意识的基本特征:觉知性、能动性、社会制约性。①觉知性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是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没有觉知性就谈不上意识,人能觉知到客观事物、自身的存在以及自身同客观事物的关系。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语言,当我们的心理活动在语言的水平上加工时,这种心理活动就成为意识。
②能动性:人的意识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能动的反映。意识的能动性把感性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提高到理性认识水平;主动地调节和支配实践活动,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世界。
③社会制约性:首先,在社会集体活动中产生的意识,一开始便是社会产物,受社会调节的制约。其次,人的意识和语言密切联系着,有了语言,大脑才能进行抽象思维,才能产生人的意识,儿童意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也是在与人们交往中掌握语言的过程,语言的发生、发展也表明意识具有社会制约性。再次,意识的内容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实践领域的不同,人们的意识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点。最后,个体意识的社会制约性表现在:个体意识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他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他对社会上的知识、思想、观点的接受和掌握;个体的意识又影响社会意识的内容。
2.注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注意与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
答: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而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注意总是和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的。如注意看、注意听等。上课时老师所说的“注意黑板”“注意听课”,并不意味着就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将看黑板的看字,听课的听字省略了。所以注意没有自己特定的反映内容,人们也不可能专门从事注意的意象。
3.注意分哪几种?影响这几种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答: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影响条件:(1)有意注意:①是否能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②是否能稳定的培养间接兴趣 ③是否能合理的组织活动 a.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b.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提醒自己保持注意 c.提出问题加强注意④用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2)无意注意:①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之间的对比关系、新异性、活动和变化)②人本身的状态(3)有意后注意:①产生兴趣、熟悉过程的事 ②通过意志活动,熟练后转化为有意后注意。
4.简述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的区别和联系。答: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这三者在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协同作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有意注意。
5.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答:区别: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联系:注意与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一、名称解释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简称差别阈限。
感受性: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感觉系统的基本指标,可用感觉阈限来衡量。
联觉: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
感觉的适应:在强度不变的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发生变化。
视觉后像:指刺激停止作用于视觉感受器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
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三原色:由三种基本原色构成,分别是红、绿、蓝。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管歪曲的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感觉的后效: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称为后效。
明适应:从暗处进入到明处,在最初一瞬间感到晃眼,经过几秒钟至1分钟视觉恢复正常的现象。
暗适应:指人从亮处进入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后视觉恢复的现象。双眼视差:左眼看到左边多一点,右眼看到右边多一点,从而使两眼的视觉稍有不同,这种差异叫双眼视差。
二、基础知识
1.外部刺激:由有机体外部给予的刺激
内部刺激:由有机体内部的变化所引起的刺激
2.韦伯定律: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公式:△I/I=K △I:差别阈I:原来的刺激强度
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韦伯分数越小,辨别越灵敏。
4.视觉的适宜刺激波长:380—76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即可见光。
5.听觉的适宜刺激频率是16—20000次/秒的音波,即可听音。
6.听觉的绝对阈限是0分贝,上阈是120分贝。7.听觉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属性。
音调是由声波频率决定
音响由声波振动的强度决定
音色是反映声波混合的听觉特性 8.皮肤感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9.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10.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11.深度知觉:即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12.深度线索:人所赖以形成深度知觉的各种条件叫深度线索。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13.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①个人的兴趣和情绪、态度
②感觉通道的性质
③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
14.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16.影响感觉的因素:刺激强度的影响、刺激时间的影响、感觉相互作用的影响。
17.感觉主要包括:皮肤觉、嗅觉和味觉、运动觉和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
三、简答题
1.说明知觉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答:通过感觉,我们只知道食物的个别属性,通过知觉,我们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映像,从而知道它的意义。然而,事物又总是由它的许多属性组成的,只有对事物的属性感觉的越丰富,才能对事物知觉得越完整、越准确。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第一步,人的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知觉是感觉的深入,知觉是认知的过程,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
2.知觉有何基本特征?为什么?
答: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部分组成,人在对它进行感知时,总把它当做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的选择性:在一定时间内,人不能感受到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感受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此时,注意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凸显出来,其他事物就退到后面去,前者是知觉的对象,后者成为知觉的背景。知觉的理解性:知觉受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影响,具有理解性。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领会。知觉的恒常性: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3.何为观察力?怎样培养和提高观察力?
答: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在观察活动之前,要对所观察的事物做一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
①要预先做好观察的准备,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制定进行观察的计划,掌握观察所必须的具体方法。
②在观察时,必须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并要设法让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观察活动。③必须在观察时及时做好记录。
4.举例说明深度知觉的形成。
答:深度知觉又称为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这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深度知觉主要是通过双眼视觉实现的。有关深度知觉的线索,既有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线索,也有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对象的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以及熟悉物体的大小等客观线索。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线索,单凭一只眼睛观察物体也可以产生深度知觉。用视觉来知觉深度,是以视觉和触摸觉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联系为基础的。通过大脑的整合活动就可作出深度和距离的判断。但是个体在知觉对象的空间关系时,并不完全意识到上述那些主、客观条件的作用。
5.时间知觉是怎样形成的?
答: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的信息,既来自于外部,也来自于内部。外部信息包括计时工具,也包括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太阳的升落等。内部标尺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神经细胞的某种状态可成为时间信号。
6.举例说明运动知觉的类型及其形成。
答: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真动知觉:是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网膜各点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的相继刺激网膜上领近部位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知觉。
运动幻觉:包括诱导运动和自主运动。诱导运动是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幻觉。自主运动是指若个体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光点在不停的动来动去。自主运动又称为纱蓬特错觉或游动错觉。
7.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答:感觉和知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①它们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二者密不可分,人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
②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发展。
区别: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②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最简单的认识活动;知觉是一种比感觉复杂的认识
活动,它更多的依赖于个人的知觉经验和个性特点。
第四章 记忆
一、基础知识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重现。包括:识记、保持、重现。2.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回忆:指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重现回想起来。再认: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
3.从信息加工学角度,记忆是:编码阶段、存储阶段、提取阶段。5.记忆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
表象的作用:①表象是介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②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
7.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①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②逻辑记忆: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③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④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8.根据记忆活动特点分类:
①感觉记忆:瞬时记忆,保持时间0.25—2秒。②短时记忆:记忆保持在1分钟以内。(边听课边记笔记,7个容量)
③长时记忆:保持在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的记忆。9.按再认或回忆时意识状态分类:
①外显记忆: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面的任务时的记忆。
②内隐记忆: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有影响时的记忆。
10.根据有无明确的目的,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11.无意识记:事前没有预定识记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的识记。“潜移默化”就是指一些良好的素质可以通过无意识记获得。12.有意识记:明确了识记目的,需要意志努力,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
13.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是人们识记的两种基本方法。
意义识记:是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
机械识记:依靠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识记。16.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17.艾宾浩斯保持曲线: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先快后慢” 18.影响遗忘的因素:
①时间②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③识记材料的性质④材料的数量⑤学习程度(过度学习)⑥材料的系列位置 20.遗忘分为暂时遗忘、永久遗忘。暂时遗忘:指已经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提取,但只要有适当的条件还可能再认或回忆,经验还可以恢复。
永久遗忘:指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而消失。
2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22.如何正确地组织复习:(大题)
①及时复习(晚上进行识记,第二天早晨复习效果较好)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初次识记时,各次识记分布应该密一些,以后各次的间隔可以逐渐延长)
③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试图回忆是一种更积极的认知过程,要求大脑更积极地活动,同时它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让人集中精力学习不能识记的部分和改正回忆中的错误)
④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器官参加复习(视听结合)
⑤活动有助于记忆(把识记对象作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能使学生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23.再认的速度和确定性主要取决于:
①对旧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
②当前出现的事物与以前识记过的有关事物的相似程度
24.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分为:有意回忆(随意回忆)、无意回忆(不随意回忆)
有意回忆:指回忆的目的任务,自觉地去追忆以往的某些经验。
无意回忆:指没有预定目的,任务,只是在某种情景中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旧经验。“触景生情,一件往事偶然涌上心头”
25.追忆:在心理学中,把那种根据有关线索,使用一定策略,通过不断的推论和探索,在意志努力下完成的有意再现称为追忆。
26.根据回忆是否需要中介,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直接回忆:不需要以其他事物为中介即可提取有关信息。
间接回忆:需要以其他事物为中介,并经过一系列推理过程,提取有关信息。27.遗忘的学说: ●干扰说:遗忘是由于记忆之间的干扰,产生相互抑制,使所需要的材料不能提取。强调新旧材料之间的干扰。●消退说: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已至最后消退。强调生理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所引起的遗忘,又叫动机性遗忘。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认知理论:感觉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的消退;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消退和干扰;长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干扰作用。
二、简答题
1.记忆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
答:记忆包括识记、保持、重现三个环节。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重现: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表现为回忆或再认。
2.试述记忆的三个储存系统。
答:三个储存系统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①感觉记忆:又被称为瞬时记忆,在感觉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2秒。感觉记忆中保持的材料如果受到注意,可得到识别,进入短时记忆。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很快消失。
②短时记忆: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我们上课边听课边记笔记就是利用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大致是7个。复述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信息得到复述后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否则很快消失。复述还可以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到长时记忆。③长时记忆:指记忆信息的保持从一分钟以上直至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长时记忆的记忆容量很大,保持的时间长。长时记忆是对短时记忆的重复加工的结果。3.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分析提高记忆效率的因素。答:①记忆的材料组织的程度高,有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
②理解记忆材料的本质和内部关系,利用意义记忆,可以提高记忆效率。
③识记的目的性越强,越能集中注意,排除干扰,通过有意识记加上自己的记忆方法将材料记住。4.试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答:内隐记忆:是指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有影响时的记忆。内隐记忆是无意识的,在再认或回忆时不需要有意识。
外显记忆:是有意识的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前的任务时的记忆。外显记忆是有意识的。5.遗忘的特点和原因。
答:遗忘的特点: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总结出一条遗忘的发展曲线: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再忘记了。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原因:
遗忘分为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
暂时遗忘:指已经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提取,但只要有适当的条件还可能再认或回忆。永久遗忘:指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而消失。关于遗忘的原因,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干扰说:认为遗忘是新旧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消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消退引起的。强调了生理过程对记忆的影响。
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引起的,例如人们对不愉快的事情的回忆较少。
认知理论:认为感觉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的消退而引起的。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痕迹和干扰引起的。长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干扰引起的。6.怎样有效的组织复习?
答:①及时复习,由于遗忘一般都是先快后慢,所以及时复习非常必要。当天晚上背诵的内容,第二天早上复习,效果最好。
②合理的分配复习的时间。③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④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⑤活动有助于记忆
第五章
想象
1.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2.有意想象:是带有目的性和自觉性的想象。
3.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4.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5.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通过词对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蓝图”的新形象的过程。6.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想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性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7.慢波睡眠:慢波睡眠时脑电波呈同步化慢波,睡眠时眼球没有或只有少数缓慢的运动,又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
8.快波睡眠:快波睡眠时脑电波呈同步化快波,睡眠时眼球有快速运动(50-60次/分),又称为快速眼动睡眠。9.梦:是人脑处于睡眠状态时一定时相一定部位的兴奋活动。
二、基础知识
1.想象的两个特征:形象性、创造性。
2.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和意图,想象可划分成有意想象(随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3.有意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4.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具备的条件:①正确理解词和图样标示的意义②丰富的表象储备 5.发展创造性想象的条件:①创造动机 ②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③思维的积极活动 ④灵感和艰巨的劳动 6.幻想有两种:①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可能实现的,是理想。②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毫无实现可能的,是空想。
8.成人的慢波睡眠分为四个阶段:打盹浅睡、中度睡眠、中度至深度睡眠、深度睡眠。
10.越接近睡眠后期,快波睡眠的持续时间越长。11.做梦一般发生在快波睡眠期间。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 答: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记忆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重现。想象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的新形象。
构成新形象的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取自过去的经验。不管想象创造的新形象多么新颖,甚至离奇,构成新形象的材料永远来自对客观现实的感知。
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创造,但它的内容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来源于客观现实,想象是反映客观现实的各种成分的形象之组合过程,所以说想象同样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答:再造想象的作用:①再造想象对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再造想象在教学过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条件。掌握知识必须有积极的想象参加。学校教授的知识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与概念相应的形象,才能是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否则学生的学习只能停留在机械识记的水平上。
创造想象的作用:①现在社会中,人类不断创造出新的事物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需求。许多文艺作品,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创造想象所发挥的作用。②创造想象时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例如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就需要创造想象。只有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才能创造性的学,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都可以使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目标,拥有梦想和理想,加以实际的行动和意识的努力后,就会成功,从而推动全社会的发展。
3.积极的幻想有什么作用?
答: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可能实现的幻想可称之为理想。
①积极的幻想是学习和工作的巨大动力。幻想能把光明的未来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只有在幻想中看到了自己还没有取得的成果,才会以无穷无尽的精力去从事创造活动,战胜困难,迎接胜利。
②积极的幻想也是构成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幻想常常是科学发明和发现的先导,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的进步。
第六章
思维
一、名词解释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以其他事物为媒介去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情,以推测事情的过去进程,认识事物的现实本质,推知事物的未来发展。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也指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规律。动作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为支柱的思维。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认识过程。
非逻辑思维:是指不具有明显的逻辑形式或不遵循明确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逻辑思维:分析思维,是指有明确的逻辑形式,并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又称灵感或顿悟。
集中思维:聚合思维,辐合思维,求同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单一的、确定答案的思维过程。
发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一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被比较对象的共同点、区别及其关系。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将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以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抽象的反过程是具体化。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具体概念:是指人脑按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外在属性形成的概念。
抽象概念:是指人脑按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以及内在联系形成的概念。
变式:是指事物的本质特征或非本质特征发生了改变后的呈现形式。下定义:指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述概念的内涵。
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问题情景引起的,经过一系列有目的和指向性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迁移: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或者是已有的问题解决经验对新问题的影响。
启发:是通过观察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它可以使人的认识发生飞跃。原型:对解决问题能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
心理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活动,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或者产生新颖独创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二、基础知识
1.人的思维过程的重要特征(本质属性):间接性和概括性。
2.思维的品质: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可逆性是思维的最核心的本质属性。
3.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4.根据思维时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思维可分为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
5.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思维可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6.根据思维方向性不同,思维可分为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
7.发散思维的三个重要特点:流畅性(对信息很流畅的做出反应的能力)变通性(对信息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特性(对信息做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8.思维过程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
9.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和综合
10.人类的基本思维过程:注意过程、计划过程、操作过程、知识获得过程。11.思维分析分为:过滤式分析、综合性分析(有指向性)。13.内涵:指概念的含义,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外延:指概念的范围,内涵与外延呈反比关系。14.根据概念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15.根据概念反映的客观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概念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16.根据概念掌握的途径,概念可分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17.根据概念的人为性,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20.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②运用变式对概念加以说明
③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
④适时给概念下定义(下定义的作用:组织、整理、巩固概念)
⑤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21.问题解决的过程:
①提出问题:发现和明确问题
②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条件
③提出假设:考虑解答方法
④检验假设:获得正确方法和结果
22.迁移的类型:①正迁移: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②负迁移: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另一宗知识、技能的掌握。23.心理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则妨碍问题的解决。
24.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心理的高级过程。
25.创造性思维要求个体的思维具有: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可逆性。
26.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
①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 ②创造性思维没有现车答案③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④灵感状态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27.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好奇心
②培养发散思维、集中思维、横向思维
③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
④培养创造性人格
三、简答题
1.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感知觉和表象的区别及联系是什么?
答: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等重要特征。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以其他事物为媒介去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推知事物的过去进程,认识事物的现实本质,推知事物的未来发展。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把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也指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规律。
思维和感知觉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两者又密不可分。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确的思维不但不能脱离客观规律,而且应该更加接近客观现实,使人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现实。感性认识的材料如果不经过思维加工,就只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而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3.举例说明掌握概念的过程,并说明掌握概念要注意哪些条件。
答: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掌握概念要注意的条件:
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例如学习习近平行线时,可以让学生辨认一些熟悉的实例,像铁轨、门框的两边、黑板的上下边缘等,从中找出共同的本质属性。
②运用变式对概念加以说明,例如学习三角形的时候,不仅要学习等腰三角形,还有学习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③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例如学习心脏各个部位时,应着重观察心脏各个部位的轮廓图,消除无关的特征。
④适时给概念下定义,例如当老师讲到垂线的时候,经过运用变式的说明是同学们了解了垂直的概念,此时让学生给垂线下定义,什么是垂线。
⑤在实践中运用概念,例如同学们学习了数学的定理、公式,把这些定理和公式运用到做题当中去,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概念运用过程。
6.说明动机的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之间的关系。
答: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可描绘成一条“倒转的U型曲线”,动机过弱不能激起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加,解决问题的效率也随之增加,直到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就会造成解决问题能力的降低。动机水平处于中等强度时,问题解决的效率最高。
7.思维与感知觉有什么本质区别?人为什么不能跟着感觉走?
答:思维和感知觉有本质的区别:
①两者反映的形式不同,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②两者反映的内容不同,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感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在联系。
③感知觉是认知活动的开端;思维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感知觉只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和认识上,思维则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因为感觉反应事物的个别特征,对事物的反应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所以跟着感觉走必然会上当,受骗或者犯错误。
8.简述原型启发及其在创造发明或思维中的作用。举例说明。答:原型是指一种最初的、原始的模型。新形象的形成,新架设的提出,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启发对新架设的提出,顺利解决问题起很大作用。
原型启发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创造发明的历史中屡见不鲜。瓦特由壶盖被沸水蒸汽顶起的事例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鲁班受丝茅草能割破手指的启发,发明了锯子。但是,有时候原型也会限制人的思维的广阔性。一般来说,原型越接近要解决的矛盾,它的限制会成比例地增加。
9.简述分散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答:分散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出左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分散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异与创新。具有以下特性:①流畅性:对刺激很流畅的做出反应的能力;②变通性: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③独特性: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
创新离不开分散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分散思维水平。人们常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有想到了才可能有创新。因此,教学要多用启发式,鼓励学生用新颖而独特的方法思考和解答问题,特别是能灵活解答的问题,不能一概要求以标准答案为准。
第七章
情感和情绪
一、名词解释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紧张:是在人的某种压力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应激:在意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产生的极度紧张的情绪。焦虑:是一种伴随着某种不祥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和人的认知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
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体验,是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美的标准,对客观事物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情操:是带有理智性的与正确的价值评价结合在一起的各种高水平的情感的综合体。
理智的情操:也称为认识性的或逻辑性的情操,是在评价事物真伪的过程中引起的体验。
道德的情操:是与评价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相联系的高水平的情感体验,是情操的核心部分。
美的情操:是与崇高的人类进步事业相一致的种种美的高级情感体验,它比一般的美的情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概括性。
二、基础知识
1.人类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3.情绪状态主要有心境、激情、紧张和焦虑。
4.情绪调节技术:
①有意识的控制自己不良的激情
②转移注意力以冲淡暴发的程度 5.焦虑分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6.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7.道德感按其形式而言,可分为:①直觉的情绪体验
②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③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
9.高尚的情操包括:理智的情操、道德的情操、美的情操、三、简答题
1.说明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①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②就个体而言,情绪的表现一般不稳定,发展在先,带有情境性。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情感产生体验在后,是比较本质的东西,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
③情绪表现具有外显性,情感表现具有内在性。
联系:①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
②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化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的存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3.为什么要控制消极的心境、激情和过度的紧张、焦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怎样调节其中的两种情绪状态?
答:消极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难以激起人的工作热情,影响人际关系与工作、学习效率。处于激起状态下的人,控制自己的能力会减弱,往往不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意义及预见行为的后果。不适宜的紧张则会分散注意力,引起思维迟钝,动作反应减慢,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过度的紧张会干扰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长期处于焦虑的人,不仅会影响工作学习,而且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行为异常和精神病变。
生活中,受到过度剥夺的人容易受陷入激情爱之中甚至导致犯罪。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重大问题时非常紧张,不能急中生智,往往不能冷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会酿成不可设想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紧张度,及时控制好血压和心率,或者立即离开此应激情境。
当我们学习成绩下降时,会感到非常焦虑,但是过高的焦虑会降低行为效率,中等水平的焦虑行为效率是高的。所以,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开朗、心情舒畅,各种内脏功能正常的运转,增强对外来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只有在这种平静的情绪状态下,人才能持续的从事智力活动。
第八章
意志
一、名词解释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接近---接近冲突:双趋冲突,各种不同目的之间的冲突,会使选择发生困难。
回避---回避冲突:双避冲突,当个体必须在两个令人不快的选择对象之间作抉择时所产生的冲突。
接近---回避冲突:趋避冲突,当一个客体或情境具有的特征既使人喜欢,同时又令人厌恶时,接近的倾向与回避的倾向便发生了冲突。“想吃粥,又怕烫”。当面临多重选择的时候,称之为多重趋避冲突。动因(做某件事的原因):指的是引起一个人开始参加某种活动的相当稳定的行为倾向,它只有在行为中才能得以实现。
动机:指的是有机体在某一刻对于参加某种实际活动负有责任的状态,是实际引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二、基础知识
1.意志的特征:①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③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2.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①发生动机的斗争
②确定行动的目的
③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④做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
⑤实现所做出的决定
4.内部动机:是指不接受任何一种外部奖励的行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有价值的行为。
5.外部动机:为了获得外部奖励而激起的动机。7.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8.怎样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①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②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③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④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三、简答题
1.说明意志的特征,并说明“意志自由论”的错误何在。答:意志的特征:①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③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意志自由论者认为,一个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把意志看作是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的,这是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论。意志行动的目的的确定始终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它是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根据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而确定的。即人的一切行动都必须服从客观规律和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所以,在相对的、有条件的意义上,意志是自由的,在绝对的意义上,意志是不自由的。
2.试用实例说明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答:①发生动机的斗争:高中生想通过高考进入一所认知度高的大学继续学习,但是高中生又同时对建筑学和生物工程都很感兴趣。
②确定行动的目的。此时,高中生就要权衡这两个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就业率,薪资水平,最后选择一个自己满意的专业。
③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式和方法。高中生已经确定了大学和专业目标,此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④作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高中生在确立自己的目标后,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⑤实现所作出的决定。高中生努力的学习,通过自己坚强的意志,遇到困难不退缩,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和理想的专业。
3.说明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怎样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
答:活动效率与动机强度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的函数关系。动机强度太低,会影响行为的效率;动机强度过高,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时活动效率降低;保持适当的动机强度,活动效率最高。所以,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要保持适当水平,不宜把他们的动机激发得过高或过低。
4.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说明:为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教师应当如何指导他们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 答:①使学生有比较平衡的成就感和失败感。
②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对学生做出适当的评价,每次评价既要支出学生的成功之处,又要指出其不足之处,以激起他们不断努力。
③对那些确实感到面临的任务难度很大的学生,教师必须热情地加以指导,或者可以适当降低任务的难度,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④对每个学生不仅应当有适合于他们学习基础的、合适的期望水平,而且期望水平应随学生的努力和能力的提高而相应的提高。
第九章
人格和人格倾向性
一、名词解释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也称为个性。广义的人格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还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狭义的人格指性格和气质。人格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特征。主
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格倾向性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格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的一种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它反映了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
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为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交往需要:是指一个人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需要。
动机:动机是一个过程,它以某种方式引发、促进、保持和中止指向目标的行为。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交往动机:亲合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有益的动机。
生理性动机:源于生理需要。它是以有机体的生理性需要为基础的,如饥、渴、性、睡眠、母性等。
社会性动机:心理性动机。它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成就、交往、威信、归属和赞誉等动机。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直接兴趣:指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信念:是坚持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
二、基础知识
1.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独特性、社会性和生物性。
2.人格的心理结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3.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需要的作用:①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②需要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③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通常以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4.根据需要的起源,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5.根据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6.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5.动机的功能:引发功能、指引功能、激励功能。16.根据动机的起源,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8.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有:
①成就动机的高低与童年所接收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 ②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的强弱
③经常参加竞争和竞赛活动的人比一般人的成就动机强
④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⑤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影响成就动机 ⑥个性因素影响成就动机
24.兴趣对人的活动的作用:
①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 ②对正在进行活动的推动作用 ③促进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
26.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27.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广度、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持久性(稳定性)、兴趣的效能。
28.根据理想的内容,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
31.信念的作用或性质:坚信感、稳定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32.世界观是人格倾向性的最高层次。32.世界观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作用表现在:(简答题)
①决定个性发展的趋向和稳定性
②影响认识的正确性和深度、制约情绪的性质和变化
③调节人的行为习惯 33.动机:是一个过程,它以某种方式引发、促进、保持、中止指向目标的行为。
三、简答题
1.简述需要的作用。
答: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它反映了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
①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各种需要推动人们在各个方面积极地活动。需要和人的活动紧密联系着,需要越强烈,由此引起的活动也就越有利,它是个体活动的动力。没有需要,也就没有人的一切活动。需要永远具有动力性,它不会因暂时地满足而终止。
②需要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情绪就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个体为了满足需要,从事一定活动,要用一定的意志力去克服。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也锻炼了意志。
③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通常以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
2.简述动机对人类活动的功能。
答:①引发功能: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没有动机也就没有活动。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它对活动起着始动作用。
②指引功能:动机像指南针一样指引着活动的方向,它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③激励功能:动机对活动具有维持和加强的作用,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动机,对活动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
3.良好的兴趣应具备哪些品质?(怎样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论述)
答:①兴趣的广度:良好的兴趣品质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有一个中心兴趣,否则样样都喜欢,样样都不专,结果往往是一无所长。人的兴趣即博又专,才能取得成就。②兴趣的倾向性:高尚的兴趣倾向性,有益于自身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③兴趣的持久性:保持兴趣的稳定性,才能把工作持续地进行下去,从而把工作做好,取得创造性的成就;若没有稳定的兴趣,朝三暮四,则会一事无成。
④兴趣的效能:有效的兴趣能够成为推动工作和学习的动力,把工作和学习引向深入,促使个体能力和性格的发展。无效的兴趣不能产生实际效果,仅仅是一种向往。
4.合理的需要结构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①个人的需要必须符合个人的具体生活状况,不与个人实际相脱离。首先,个人的主导需要应该与个人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任务相一致;其次,个人需要的满足应该建立在可能的、现实的基础上。
②必须不断发展高层次的需要,使个人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首先,在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应建立起健康、明智的和谐关系;其次,努力通过学习和工作促进“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5.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样说有道理吗?而红军战士为什么又能够在“高原寒,炊断粮”的缺衣少食的艰苦条件下革命斗志越来越坚强?试用需要理论分析其中包含着什么心理学道理。答:“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①这句古语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分析,人的需要是有多个层级的。
②人们总是在获得低一层级需要的满足后继续寻求高一层级需要的满足,即低层级需要的满足是高层级需要产生的基础。
③人们的需要是不会停止的,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会继续去寻找另一种需要的满足。
④根据马克思的需要理论,高尚的精神需要能够支配和控制低级的物质需要,这是人类的社会性的反映。
6.简述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答:马洛斯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本需要。这类需要和人的本能相联系,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有关。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另一类是成长性需要。这类需要不受本能的支配,不受人的直接欲望所左右,以自我潜能为动力。这类需要的满足使人产生最大程度的快乐。成长性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洛斯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人的各种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重叠的,是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首先,只有当人类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次,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已经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量了。
第十章
气质、性格及其测量
一、名词解释
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不以人的活动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性情、脾气是气质的通俗说法。它给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涂上独特的色彩。
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的性格总是和他的意识倾向和世界观相联系,体现了一个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性格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并且与人的道德评价有关。个人特质:指个人所独有的特质,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分三个重叠和交叉的层次:首要特质、主要特质、次要特质。
二、基础知识
1.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包括:
①心理过程的强度(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
②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
③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
2.气质包括:情绪和动作方面、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特征。
3.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8.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基本类型:
①强而不平衡型;兴奋行、胆汁质 ②强、平衡而灵活型:活泼型、多血质 ③强、平衡而不灵活型:安静型、粘液质 ④弱:抑郁型、抑郁质
9.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最早提出气质的概念。
10.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向性。11.气质类型的构成: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12.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①气质对智力的影响 ②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③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13.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①在教育过程中不应提出改变学生的气质,这是因为神经系统类型特性的改造非常缓慢,而且改造的方法还没有充分研究出来,所以在实际上改变气质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气质的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②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待不同气质的学生。
③教师要重视学生气质的年龄特征。
15.性格特征的结构:①性格的态度特征(具有核心意义的性格结构特征)
②性格的意志特征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 17.性格的类型理论:
(1)机能类型说:贝恩和里巴特,理智性、情绪型、意志型
(2)向性说:荣格,外向型、内向型
(3)独立性说:顺从型、独立型
(4)文化---社会价值类型说
①斯普兰格的类型论:理论性、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宗教型
②佛罗姆的类型论:生产倾向性、非生产倾向性
21.性格的测量:自然实验法、问卷法、投射测验。
三、简答题
1.性格和气质的区别和联系。答: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
①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气质与性格相比较,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更大,并且变化比较慢,也比较难;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因素下发展起来的,变化比价容易,也比较快。②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的表现是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
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者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性格和气质都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的是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表现出来。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具有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4.举例说明一个人的性格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答: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性格的自然前提,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性格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反映。
①家庭②学习③社会实践④主观因素
5.气质在人类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答:气质影响实践活动的进行,了解个体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对于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都有重要的意义。①气质对智力的影响 ②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③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6.如何测量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
答:气质的测量: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 性格的测量:自然实验法、问卷法、投射测验
第十一章
能力及其测量
一、名词解释
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人格心理特征。
智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一般能力: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特殊能力:专门能力,指为完成某些专门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在特殊活动领域内起作用,是完成某种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包括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写作能力等。
二、基础知识
1.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三、简答题
1.试述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答:能力和知识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区别:①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力则属于个体的人格心理特征。
②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能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得多,而且不是永远随知识的增加而成正比地发展的。人的知识在一生中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积累,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有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联系:①能力即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能力和知识相互促进。
②人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性格特征等都影响着人们获得知识的速度、深度和巩固程度,所以不能简单地、直接地根据个体的知识水平来确定他的能力水平的高低。
3.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答:(1)能力的类型差异:
①一般能力的类型差异:言语、知觉、记忆、思维方面②特殊能力的类型差异(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①超常儿童②低常儿童(3)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①能力的早起表现②能力的晚期表现③中年成才
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答: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营养、早期教育、家庭)③实践活动和人格特征
第十二章
学习心理
一、名词解释
学习:是个体经验的积累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经验的获得和保持。前者是学习过程的主要方面,但必须看到相对持久地保持是学习过程的本质内容之一。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的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
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力求探索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应用于另一情境的能力。
求知欲:是指渴望获得文化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一种意向活动。
三、简答题
1.说明影响学习过程的内部因素。答:①学习态度
②学习兴趣 ③学习迁移 ④学习情绪 ⑤学习动机
法理学考试要点整理 篇3
股票上市规则
1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及一般规定
2上市公司董、监、高应保证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3真实是指应当以客观事实或具有事实基础的判断和意见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情况,不得有虚假记载和不实陈述。4准确是指应当使用明确、贴切的语言和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不得有误导性陈述。
5完整是指应当内容完整、文件齐备,格式符合规定要求,不得有重大遗漏。
6及时是指应当在本规则规定的期限内披露所有重大信息(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7公平是指应当同时向所有投资者公开披露重大信息。向股东、实际控制人或第三方报送的文件涉及未公开重大信息的,要及时向交易所报告。
8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的信息包括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9上市公司拟披露的信息存在不确定性、属于临时性商业秘密或本所认可的其他情形,及时披露可能会损害公司利益或误导投资者,且符合以下条件的,公司可以向本所提出暂缓披露的申请,说明暂缓披露的理由和期限:(1)拟披露的信息未泄露;
(2)有关内幕人士已经书面承诺保密;
(3)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未发生异常波动。经本所同意,公司可以暂缓披露相关信息。暂缓披露的期限一般不超过2个月。
10上市公司拟披露的信息属于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者本所认可的其他情况,按本规则披露或履行相关义务可能会导致其违反国家有关保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损害公司利益的,公司可以向本所申请豁免按本规则披露或履行相关义务。
11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12上市公司的董、监、高应当在公司股票首次上市前,新任董、监应当在股东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其任命后1个月内,新任高管应当在董事会通过其任命后1个月内,签署一式三份《声明及承诺书》,并报本所和公司董事会备案。13上市公司董、监、高在任职期间出现声明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该等事项发生变化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向本所和公司董事会提交相关该等事项的最新资料。
14上市公司董、监、高应当在公司股票上市前、任命生效时及新增股份时,按照本所的有关规定申报并申请锁定其所持本公司股份。
15公司董、监、高子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年内和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本公司股份(锁定期)。一年锁定期满后,拟在任职期间买卖本公司股份的,应当按有关规定提前报本所备案,且每年所卖股份不得超过25%,少于1000股的可以一次性卖。
16上市公司董、监、高、5%以上股份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卖出后6个月内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并及时披露相关情况。
17董事会秘书职责:负责公司信息披露事务、负责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和股东资料管理工作、组织筹备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负责公司信息披露的保密工作、关注媒体报道并主动求证真实情况、组织董监高培训、督促董监高守法等。18董事会秘书应当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财务、管理、法律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并取得本所颁发的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士不得担任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
(1)有〈公司法〉第147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犯罪犯法)(2)自受到中国证监会最近一次行政处罚未满3年的;(3)最近3年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或3次以上通报批评的;(4)本公司现任监事;
(5)本所认定不合适担任董事会秘书的其他情形。19上市公司应当自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后3个月内或原任董秘离职后3个月内聘任董秘。
20上市公司在聘任董秘的同时,还应当聘任证代,协助董秘履行职责。董秘不能履行职责时,由证代履行。
21上市公司董秘空缺期间,董事会应当指定一名董事或高管代行董秘职责,并报本所备案,同时尽快确定董秘人选。公司指定代董秘人员之前,由董事长行使董秘职责。董秘空缺期间超过3个月,由董事长代行董秘职责,直至公司正式聘任董秘。
22股票和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
23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后申请其股票在本所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股票已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3)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4)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5)本所要求的其他条件。24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25定期报告
26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的定期报告包括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
27上市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披露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披露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披露季度报告。公司第一季度报告不得早于公司上年年报披露。
28上市公司应当与本所约定定期报告的披露时间,本所根据均衡披露原则统筹安排各公司定期报告披露顺序。因故需要变更披露时间的,应当提前5个交易日向本所提出书面申请,陈述变更理由,并明确变更后的披露时间,本所视情形决定是否予以调整。本所原则上只接受1次变更申请。29临时报告的一般规定
30上市公司应当在临时报告所涉及的重大事件最先触及下列任一时点及时履行首次披露义务:(1)董事会或监事会作出决议时;
(2)签署意向书或协议(无论是否附加条件和期限)时;(3)公司(含任一董、监、高)知悉或理应知悉重大事件发生时。31上市公司报送的临时报告不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公司应当先披露提示性公告,解释未能按照要求披露的原因,并承诺在2个交易日内披露符合要求的公告。32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决议
33上市公司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20日前或者临时股东大会召开15日前,以公告方式向股东发出股东大会通知。34上市公司应当在股东大会结束当日,将股东大会决议文稿、股东大会决议和法律意见书报送本所,经本所登记后披露股东大会决议公告。35应披露的交易
36上市公司提供担保事项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单笔担保额超过上市公司最近1年经审计净资产10%的担保;
(2)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超过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以后提供的任何担保;(3)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4)连续12个月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30%;
(5)连续12个月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0%且绝对金额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6)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的担保;(7)本所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担保情形。37关联交易
38上市公司关联人包括关联法人和关联自然人。39关联法人为:
(1)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上市公司的法人或其他组织;(2)由前项所述法人直接或间接控制的除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3)由关联自然人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或担任董事、高管的,除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外的法人和其他组织;(4)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其一致行动人;
(5)中国证监会、本所或上市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的其他与上市公司有特殊关系,可能或者已经造成上市公司对其利益倾斜的法人或其他组织。40关联自然人为:
(1)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自然人;(2)上市公司董、监、高;
(3)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上市公司的法人的董、监、高;(4)第(1)、(2)所述人士的配偶、父母及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年满18周岁的子女及其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和子女配偶的父母;
(5)中国证监会、本所或上市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的其他与上市公司有特殊关系,可能或者已经造成上市公司对其利益倾斜的自然人。
41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关联董事应当回避表决,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该董事会会议由过半数的非关联董事出席即可举行,董事会会议所做决议须经非关联董事过半数通过。出席董事会的非关联董事人数不足3人的,上市公司应当将该交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42股东大会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下列股东应当回避表决:(1)交易对方;
(2)拥有交易对方直接或间接控制权的;(3)被交易对方直接或间接控制的;
(4)与交易对方受同一法人或自然人直接或间接控制的;(5)在交易对方任职,或在能直接或间接控制该交易对方的法人单位或者该交易对方直接或间接的法人单位任职的;(6)因交易对方或者其关联人存在尚未履行完毕的股权转让协议或者其他协议而使其表决权受到限制或影响的;(7)中国证监会或本所认定的可能造成上市公司对其利益倾斜的法人或自然人。
43上市公司与关联自然人发生的交易金额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关联交易,应当及时披露。公司不得直接或通过子公司向董、监、高提供借款。
44上市公司与关联法人发生的交易金额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且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0.5%以上的关联交易,应当及时披露。
45上市公司与关联人发生交易金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且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的关联交易,除应当及时披露外,还应对交易标的进行评估和审计,并将该交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46上市公司为关联人提供担保的,不论数额大小,均应当在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47其他重大事项
48上市公司预计全、半、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进行业绩预告:(1)净利润为负值;
(2)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3)实现扭亏为盈。
49可以豁免进行业绩预告的情况:
(1)上一年每股收益绝对值低于或等于0.05元人民币;(2)上一年半每股收益绝对值低于或等于0.03元人民币;
(3)上一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绝对值低于或等于0.04元人民币;
50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后,又预计本期业绩与已披露的业绩预告差异较大的,应当按本所的相关规定及时披露业绩预告修正公告。
51若相关财务数据和指标的差异幅度达到20%以上的,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相关定期报告的同时,以董事会公告的形式进行致歉,并说明差异内容及其原因、对公司内部责任人的认定情况等。
52上市公司应当于实施方案的股权登记日前3至5个交易日内披露方案实施公告。
53上市公司应当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案后2个月内,完成利润分配及公积金转增股本事宜。
54上市公司披露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的说明;(2)对重要问题的关注、核实情况说明;(3)是否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信息的声明;(4)是否存在违反公平信息披露情形的说明;(5)本所要求的其他内容。
55上市公司披露的澄清公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传闻内容及其来源;
(2)传闻所涉及事项的真实情况;(3)有助于说明问题实质的其他内容。
56上市公司出现下列使公司面临重大风险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本所报告并披露:(1)发生重大亏损或遭受重大损失;
(2)发生重大债务、未清偿到期重大债务或重大债权到期未获清偿;
(3)可能依法承担的重大违约责任或大额赔偿责任;(4)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
(5)公司决定解散或者被有权机关依法责令关闭;(6)公司预计出现资不抵债(一般指净资产为负值);(7)主要债务人出现资不抵债或进入破产程序,公司对相应债券未提取足额坏账准备;
(8)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被抵押、质押;(9)主要或全部业务陷入停顿;
(10)公司因涉嫌违法违规被有权机关调查或受到重大行政、刑事处罚;
(11)公司董、监、高因涉嫌违法违规被有权机关调查或采取强制措施而无法履行职责,或因身体、工作安排等其他原因无法正常履行职责达到或预计达到3个月以上;(12)本所或公司认定的其他重大风险情况。57特别处理
58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有权对其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最近2年连续亏损;
(2)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虚假记载,公司主动改正或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对以前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导致最近2年连续亏损;
(3)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但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且公司股票已经停牌2个月;
(4)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报告或者中期报告,且公司股票已停牌2个月;
(5)因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的情形,公司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股权分布问题解决方案,经本所同意其实施;(6)法院依法受理公司重整、和解或破产清算申请;(7)出现可能导致公司解散的情形;(8)本所认定的其他存在退市风险的情形。
59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有权对其股票交易实行其他特别处理:
(1)最近一个会计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为负值;(2)最近一个会计的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3)申请并获准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或申请并获得恢复上市的公司,其最近一个会计的审计结果显示其主营业务未正常运营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4)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3个月以内不能恢复正常;(5)公司主要银行帐号被冻结;
(6)公司董事会无法正常召开会议并形成董事会决议;(7)公司向控股股东或其关联方提供资金或违反规定程序对外提供担保且情形严重的;
(8)中国证监会或本所认定的其他情形。60暂停、恢复、终止上市
61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有权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
(1)因连续2年亏损,股票交易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会计审计结果表明公司继续亏损;
(2)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虚假记载,且公司股票已经停牌2个月,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在2个月内仍未按要求改正其财务会计报告;
(3)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报告或者中期报告,且公司股票已停牌2个月,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在2个月内仍未披露报告或中期报告;
(4)因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的情形,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在6个月内其股权分布仍不能符合上市条件;(5)公司股本总额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6)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7)本所规定的其他情形。
62因连续2年亏损,股票交易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会计审计结果表明公司继续亏损,本所自公司披露报告之日起,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实施停牌,并在停牌后1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暂停其股票上市的决定。63释义
64高管:指公司经理、副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及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65控股股东:指其持有的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50%以上的股东;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但依其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66实际控制人: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67控制: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
(1)为上市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2)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3)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
(4)依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
(5)中国证监会或本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中小企业板诚信与规范运作手册
68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予以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69投资者持有或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5%后,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减少5%,应当依照前款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后2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70在下列情形下,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通过证券交易系统出售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应当在出售前2个交易日刊登提示性公告:
(1)预计未来6个月内出售股份可能达到或超过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
(2)最近一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受到本所公开谴责或2次以上通报批评处分;
(3)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4)本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71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刊登提示性公告的,任意连续6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系统出售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不得达到或超过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5%。
72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通过证券交易系统买卖上市公司股份,每增加或减少比例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1%是,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2个交易日内就该事项作出公告。73持有、控制公司股份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的股份数量,每达到该公司股份总数的1%是,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就该事项作出公告,公告期间无须停止出售股份。
74上市公司董、监、高应在下列时点或期间内委托上市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网站申报其个人信息:
(1)新上市公司董、监、高在公司申请股票初始登记时;(2)新任董、监、高在通过其任职事项后2个交易日内;(3)现任董、监、高在其已申报的个人信息发生变化后的2个交易日内;
(4)现任董、监、高在离任后的2个交易日内;(5)证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时间。
75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1次年会,应当于上一会计结束后的6个月内举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1)董事人数不足本法规定的人数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2/3时;(2)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1/3时;(3)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4)董事会认为必要时;(5)监事会提议召开时;(6)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76应由股东大会审议的决议:(1)审议批准董事会报告;
(2)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3)审议批准公司的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4)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5)审议批准以下担保事项:
1)本公司及本公司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达到或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0%以后提供的任何担保; 2)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达到或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30%以后提供的任何担保;
3)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 4)单笔担保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的担保; 5)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6)审议公司在1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的事项;(7)审议批准变更募集资金用途事项;(8)审批股权激励计划;(9)审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本章程规定应当由股东大会决定的其他事项。
77独立董事应当对以下重大事项向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发表独立意见:
(1)提名、任免董事;(2)聘任或解聘高管;(3)公司董事、高管的薪酬;
(4)上市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企业对上市公司现有或新发生的总额高于300万元或高于上市公司最近经审计净资产值的5%的借款或其他资金往来,以及公司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回收欠款;
(5)独立董事认为可能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项;(6)股权激励计划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是否存在明显损害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7)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8)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9)报告中对上市公司累计和当期对外担保情况、执行上述规定情况发表独立意见;(10)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78上市公司可以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不得变相更改募集资金用途;(2)不得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的正常进行;
(3)单次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不得超过募集资金净额的50%;(4)单次补充流动资金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5)已归还前次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6)保荐人、独立董事、监事会出具明确同意的意见。79上述事项应当在经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在2个交易日内报告本所并公告。超过募集资金净额10%以上的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时,还应当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提交网络投票表决方式。
80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日之前,上市公司应将该部分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并在资金全部归还后2个交易日内报告本所并公告。
81上市公司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实行股权激励计划:
(一)最近一个会计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二)最近一年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予以行政处罚;
病理生理学考试题型和复习要点 篇4
这次病理生理采用的是机考 选择题60道 每道题1分 名词解释8个 每道题2分
简答题3道 每道题8分 老师考试的时候会出4道简答题,同学们只要选择3道来做,不要4道题都做完,因为都做完的话老师只看前3道的。
今天老师讲的复习提示
1绪论和第一章只是考选择题不考问答题 2第二章 水电解质代谢絮乱 没有问答题
名词解释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水中毒 水肿 高钾血症 低血钾症 第三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记住那些什么什么的正常值
重点记忆第三节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4第四章缺氧
不考问答题
名词解释 重点记忆缺乏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5第五章 发热 过热的概念
(注意一下 热限)
6第七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没问答题 重点掌握第三节
名词解释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信号转导(课本上没有的 老师另外讲的)没有问答题 8第九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名词解释 DIC
老师讲了一个小问题,DIC 可以导致休克,休克可以导致DIC 为什么?其机制是什么?如果同时出现DIC 和休克会怎样? 9第十章 休克 第十四章 心功能不全 不出主观题 第十五章 呼吸功能不全 重点复习第二节 主要代谢与功能变化
肺源性心脏病、肝性脑病的概念和机制 名词解释 I、II 型呼吸衰竭 第十六章肝功能不全的诱因和发病机制
13第十八章 急性肾衰竭的三个时期
少尿期
第三节尿毒症不是重点 名词解释 急性肾衰竭 和慢性肾衰竭(发病机制不考)14 第十章 休克临床表现
选择题老师说是从题库出的 Ps 以上只是就我所听到的写下了的,有的可能记不全 希望发现有新的知识点的同学或者是我记错的,告诉我 我会从新整理再上传到群里的。或者是直接上传。
【法理学考试要点整理】推荐阅读:
法理学论文整理05-23
2011司考法理学重点笔记整理08-14
法理学模拟考试D08-10
2024年司法考试大纲:法理学07-26
法律硕士法理学考试注意事项07-10
司法考试《法理学》考点:法的时间效力06-20
大一法理学的复习资料总结和考试重点10-11
司法考试《法理学》考点:法律责任的竞合12-05
司法考试:法理学每日一练(9月1日)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