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理学教材(共11篇)
最新法理学教材 篇1
教材教参
1.教材: 1.周旺生主编:《法理学》,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2.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3.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拉扎列夫主编:《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参考书
1、《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2、《法理学》,周旺生,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
3、《法理学》,中译本,〔美〕博登海默,华夏出版社1999年
4、《法理学》,中译本,〔德〕伯恩·魏德士,法律出版社2003年
5、《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译本,拉扎列夫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
6、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7、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法学家社会主义》
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9、列 宁:《国家与革命》
10、董必武:《董必武法学文集》,法律出版社2001年
11、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
12、王勇飞编:《法学基础理论参考资料》上中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13、柏拉图:《理想国》,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5年;
1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5年;
15、霍布斯:《利维但》,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5年;
16、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7年;
17、卢梭:《社会契约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
18、洛克:《政府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4年;
19、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1年; 20、梅因:《古代法》,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59年;
21、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
22、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
23、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0年
24、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6年;
25、罗素:《西方哲学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
26、罗尔斯:《正义论》,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27、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28、德沃金:《认真地对待权利》,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29、德沃金:《法律帝国》,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30、哈特:《法律的概念》,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31、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32、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33、哈耶克:《法律、自由与立法》,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34、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35、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
36、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中译本,上海译丈出版社1984年;
37、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38、麦考密克等:《制度法论》,中译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39、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中译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最新法理学教材 篇2
病理生理学与许多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病理生理学是一门机能性学科, 它主要从功能和代谢的角度研究疾病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 同时, 还要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努力培养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能力, 独立分析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以及自学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 历届学生均感到难学。
药理学是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间的桥梁学科。它既是基础医学课程的延伸, 又是专业课程的铺垫, 其学习目的在于全面掌握或理解药物与临床用应、不良反应及用要注意事项等, 以便在防治疾病过程中做到选药得当、用药合理。药理学涵盖多个学科, 涉及内容广泛、理论性强、介绍药物种类数目庞大, 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长期以来, 普遍感到药理学难学, 从而产生畏难情绪, 造成缺乏学习积极性, 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面对现实, 如何进行教学改革,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兴趣?如何提高教师的知识面, 处理知识能力?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紧迫问题。为此, 我校三理教研组全体教学人员, 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 打破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三门理论课的界限, 编写了校本《医学机能学基础》教改教材, 并同步开展了机能学实验。在编写过程中, 编者们本着既保证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原则, 是三门学科内容有机结合, 形成了比较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
一、整改理念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 我们力求体现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 在遵循机能学的基础规律和系统性的基础上, 对机能学科大量的理论知识, 进行重新梳理调整, 化繁为简, 既保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阐述, 又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力争做到符合教学规律。在教材中设计了相关的链接小模块, 起到系统连接与辅助学习的作用, 并使学生开阔视野, 培养其科学与人文精神结合的专业素质。
二、整改特色
1. 理论教材:
1.1 课程设置:
改变传统课程设置, 由三个学期分散课, 改成在第二学期、第三学期两个学期集中完成。
1.2 课时安排:
全书162学时, 理论148学时、实验24学时。第二学期为90学时, 第三学期为72学时。
1.3 理论内容组合:
1.3.1 组合原则:
删减不相关的内容知识, 减少了学时, 减轻学生压力;改变了传统的三门课程分开讲原则, 而是按照每一系统融汇去讲:以《生理学》内容为基础, 《病理生理学》为引入;《药理学》为救治。这样连贯性强、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三门课之间的衔接近避免因时间而出现的遗忘现象、同时也很好的为临床做了必要铺垫。
1.3.2 内容章节列举:
第三章 血液
第一、二、三、四分别介绍了血量血液的理化特征, 血浆, 血细胞及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溶解等;第五节融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因为讲DIC必须要知道第四节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溶解相关知识点, 所以在此融入既方便学生听课也减轻老师讲课压力。同时在此章节我们又讲了输血与血型, 为此引出溶血贫血, 即上止血药抗贫血药。
第六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心的生理:主要讲了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生理特性——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同时重点讲了心的泵血过程, 在此中分别介绍了心动周期与心率以及心脏的泵血过程中的心室收缩和心室舒张, 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如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等。在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讲了交感、迷走神经的调节等。第五节心力衰竭历年均是难点, 但和改教材后, 有以上一、三节内容帮助, 在讲到心衰的原因、机制, 学生很容易理解, 同时在讲到第十节治疗心衰药物时更是简单易行。所以说整合教材后给学生和教师带来的是双赢效果。
2. 实验辅导:
2.1 整合特色:
1) .科学系统:
以培养中级适用性卫生技术人才为中心, 实验内容丰富, 全面从正常生命特征到疾病发生发展到药物治疗, 使得本教材更具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
2) .重视目标培养:
将医学技能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的要求融于教材之中, 已实现医学生专业目标培养。
3) .教材整体结构更科学合理:
内容安排衔接严谨, 逻辑性强,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医学史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整合内容:
在常规实验基础上, 开发四个综合实验:分别是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调节及药物对血压的作用;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呼吸运动、胸膜腔观察及药物的作用;家兔急性肺水肿及治疗。如“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实验目的]:通过家兔快速放血造成休克, 并观察休克表现;了解休克发生机制及抢救。[实验原理]:通过人工放血导致休克发生, 即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血管流量急剧减少, 重要脏器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功能代谢紊乱。抢救休克原则是去除病因、扩容、纠酸、和利用血管活性物质防止器官衰竭。[实验内容]:1) 称重、麻醉、固定。2) 备皮手术, 气管插管固定, 剥离颈动脉、静脉, 准备生物型号采集系统, 同时注意观察正常生理指标:动脉血压、CVP、鼻唇粘膜颜色、呼吸、尿量、肛温等。3) 人工放血造成休克。4) 抢救: (1) 回输失血全血 (由静脉快速回输放出的血液) 。 (2) 输入2倍失血量生理盐水。 (3) 输入与失血量等量的生理盐水失血全血山莨菪碱。 (4) 输入与失血量等量的生理盐水失血全血去甲肾上腺素。[实验结果]哪组效果最好?原因?
通过此次实验, 既让学生巩固了正常生理知识, 又让学生对病理变化有所了解, 同时也连贯了药理抢救;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 更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石。
植物生理学教材 篇3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信号转导;一氧化氮
在当代本科生教育中《植物生理学》一直是生物类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也是生物类考研考生大多会遇到的一门课程。多年来植物生理学教科书的不同版本相机推出,从2004年的潘瑞炽版到2009年的王忠,这些教材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不断提高。但是涉及到细胞信号转导这一节章中植物重要气体信号分子NO的信号转导机制很少提及。尽管国外植物生理学教科书已经及时更新了气体信号分子NO的信号转导机制的相关内容,但还缺少一个完整的信号通路模型,这不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植物重要中信号分子的转导机制。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我建议在植物生理学教材中补充一下内容,其中包括一下两个方面。
一、气体信号分子NO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意义
NO广泛分布于植物器官的各个部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陈晋文等,1995),已经有大量的实验证明NO 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从这些研究中不难看出NO与很可能与其他植物生长物质有关系和互作。植物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大量产生,NO可能是的下游信号参与抗干旱反应(Zhou,2003)。植物重要信号物质水杨酸,它的产生以及水杨酸生理作用的实现也和NO密切相关。有报道指出,水杨酸的生物合成由NO来诱导和调节,同时NO和水杨酸供体参与到了植物的抗氧化胁迫这一生理反应(Chen,2003;Klessing,2000)。最近的证据发现,在玉米根中生长素的分布受到NO的调控,实验证明NO调控生长素的分布,从而调高玉米侧根的数量。同时发现NO被清除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受到抑制,说明NO 在生长素的下游起作用,但是目前不敢确NO 参与了生长素的生物合成。总的来说NO对于植物生长有重要的意义。
二、气体信号分子NO信号转导途径
目前通过细胞生物学手段,已经在植物中检测到NO信号传递途径与动物类似。在动物实验中发现,NO的顺乌头酸,NO在胞内调节其活性,激活的顺乌头酸传话为mRNA 结合蛋白,是一种铁离子调节蛋白(IRP)。IRP的两种结合蛋白是铁蛋白mRNA和转铁蛋白受体mRNA上的铁响应单元,当它们结合后mRNA的翻翻译水平被抑制,同时稳定铁蛋白mRNA不被降解,最终提高了细胞内的铁素转运能力,但降铁素含量。在烟草植物中有研究发现,NO抑制了顺乌头酸酶的活性。在烟草中,顺乌头酸酶的基因已经被克隆,发现其蛋白氨基酸序列与人的相应基因的序列同源性达 61%(Navarre,2000)。在动物和植物中,环鸟苷酸(cGMP)都是一种重要的信号物质。在细胞内cGMP由鸟苷酸环化酶合成。植物细胞中发现,NO可以活化鸟苷酸环化酶,促使cGMP水平上升,同时cGMP最为NO的下游信号分子调节生理反应。目前已经证明,烟草中含有可以感知NO的鸟苷酸环化酶,同时发现NO对于PAL基因的调节是有催化苷酸环化酶来完成的(Durner,1998)。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信号调节机制,包括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目前發现的蛋白激酶(MAPK)有20中,其中部分受到NO的调节或影响。NO通过调节这些激酶参与到植物与与环境胁迫、病原侵染、伤害激素、等所引起的信号传递过程。
以上有关NO的内容对应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信号分子NO非常重要,因此我建议在植物生理学教材中添加这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潘瑞炽(2004). 植物生理学. 第5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忠(2009). 植物生理学. 第2 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3]张继澍(2006). 植物生理学. 第2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4]陈晋文,孙长凯,黄远桂(1996)NO合酶的若干研究进展. 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进展,23:293-297
[5]Chen KM (2003) Up-regulation of glutathione metabolism and changes in redox status involved in adaptation of reed (Phragmites communis) ecotypes to drought-prone and saline habitats. J Plant Physiol, 160:293-301
[6]Klessing DF, Druner J, Noad R, Navarre DA, Wendehenne D, Kumar D, Zhou JM, Shah J, Zhang SQ, Kachroo P, Trifa Y, Puntied D, Lam E, Silva H (2000) Nitric oxide and Salicylic acid signaling in plant defens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7:8849-8855
[7]Navarre DA (2000) Nitric oxide modulates the activity of tobacco aconitase. Plant Physiol, 122:573-582
[8]Zhou R (2003) A new abscisci acid catqabolic pathway. Plant Physiol, 134:361-369
作者简介:李积胜(1983-),男,甘肃兰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植物生理学教学实验研究。
初中物理人教版最新教材目录 篇4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3节
声的利用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三章
物变态化
第1节
温度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2节
光的反射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4节
光的折射
第5节
光的色散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第2节
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第2节
弹力
第3节
重力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
二力平衡
第3节
摩擦力
第九章
压强
第1节
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
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第2节
功率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第2节
滑轮
第3节
机械效率
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2节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1节
内能的利用
第2节
热机 第3节
热机效率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电荷 摩擦起电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第3节
串联和并联
第4节
电流的强弱
第5节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1节 电压
第2节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第3节
电阻
第4节 变阻器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第2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1节 电能 第2节 电功率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 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1节 家庭电路
第2节 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3节 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第2节 电生磁
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第4节 电动机
第5节 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 能源家族
第2节 核能
第3节 太阳能
管理学心得体会最新 篇5
管理学心得体会
这学期学了管理学这门课,感觉对自己的帮助还是很大的,从小就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拥有自己的公司,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才。学了这门课对自己来说是受益匪浅 啊!管理学是一门离我们生活很近的一门学科,老师讲课方式灵活,经常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结合起来,让你产生了对他浓厚的兴趣。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思考了很多东西,也对一些东西进行了总结,下面是我对学习这门课后的感想和体会。
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可以说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没有学习管理学之前,一直以为管理就是小到对自身日常生活的计划,大到国家对各个事物的领导与规划。学习了管理学后才开始明白管理学上所研究的管理是指发生在组织中的管理活动,是组织中的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对组织成员施加的影响的行为。管理活动贯穿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一项活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离开了管理,国家将无法运转,社会将无法前进,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将停滞。因此,对于企业而言,管理的好与坏,管理的有效与否,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对于社会而言,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家而言,管理的好与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综上所述,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企业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强大都要靠有效的管理,都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在21世纪,管理已经与科学技术一道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双轮”,二者不可缺一。
那么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第一,管理者要有效地履行管理职能,具体是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即首先确定组织的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其次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然后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再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最后实现组织宣称的目的!
在这里,激励是相当的重要,激励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员工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主动而自发地把个人潜能发挥出来,从而保证实现组织的目标的过程。而想要有效的激励员工,就要掌握一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其主要内容有:生理需要,这是人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主要包括事物,水,衣服,住所,睡眠以及其他生理需要,对于企业而言,这就需要企业为员工提供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保证其基本生活;安全需要,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那么就会想满足安全的需要,包括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这就需要组织为其员工提供安全,舒适地工作环境,能够让员工无忧的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社交需要,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是孤立地进行,这就需要组织给予员工一些关爱,让他们感到有归属感;尊重需要,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等方面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利、地位、威望等方面的需要,这就需要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提升一些优秀员工,让他们得到晋升,使他们感觉自己努力的成果;最后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发挥自身潜能实现心中理想的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对生活的期望,这是最高的需要,这点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
在这五种需要中,组织要根据员工的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战略。除了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外,还有便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来的。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体时,这种行为就可能重复出现,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反之,则会消退并终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领导者要通过控制强化物来控制员工的行为。其中有正强化,负强化,自然消退和惩罚等方法。
最后,在实行激励时,要注意的几点原则,即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公平公正,差异化与多样化的原则!
第二,要明确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扮演着10种角色,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人际角色中包括首脑,领导者和联络人。在这个时候,领导者的权威是十分必要的,正式的权威赋予了领导者强大的潜在的影响力。这让我想起了从其他的书本了解到权威的形成源于三大类,一种是魅力型权威,靠领导者自身的魅力形成的,毛主席时代就是靠自身的魅力与能力形成的;一种是传统型权威,这是在规则和习俗的背景下产生的,世袭制是最好的说明;最后一种就是合法性权威,是靠一种社会制度产生的,例如民主选举,这是目前各国都在走的道路,中国也不例外。但是对于企业来讲,我觉的有个人魅力形成的权威更有利于领导者在组织中的作用。
信息角色,其中又包括监控着,传播者,发言人。领导者在组织中要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现在生活中,国家领导人是信息角色的最好说明。这就需要领导者要善于上传下达,对领导者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很高。
决策角色,决策不论是个人的决策还是组织内的决策,都是很重要的,决策小到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大到关系到国家,乃至整个地球的命运,不同的领导会做出不同的决策,不同的决策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是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和基础,从这可以看出,信息角色的地位的重要性。决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领导者要以科学的决策标准为依据,标准有:第一,目标合理,即领导者制定的目标既不能太保守,也不能太空想,方案可行,第二,代价最小,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谈的,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效。不论是企业还是社会组织,这条原则已经成为制定方案时的基本原则了。第三,副作用最小,方案在实现既定目标的同时,可能会产生对其他方面不同成都的影响,这就需要领导者既要谋得深,又要谋得远。
最后,领导者所要担任的这几个角色是密不可分的,他们是一个完整的形态,是一个整体!
第三,掌握必备的管理技能,具体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例如,会计主管就必须懂得会计知识。
人际技能,是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要会观察人,理解人,掌握人的心里规律的能力,在这里,那些能说会道的人就很占优势,从约哈锐窗口理论就可以很好的证明,每个人的信息都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自己知道和别人的知道的,另一部分就是自己不知道和别人不知道的,在第一种条件下,信息沟通是最顺畅的,因此,要想提高的沟通能力和人际能力,就要增加自己信息的暴露区,要与别人多交谈。
概念能力,就是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其核心是一种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
综上所述,以上三种技能对于处于组织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而言,其重要性是不一样的,概念能力对于高层管理者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者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者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者较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者较不重要;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者的重要性大体相当。
最新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篇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B)A.莫罗反射 C.巴布金反射
2.“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C)A.霍尔 C.盖塞尔
B.华生 D.施太伦
B.达尔文反射(又称抓握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B)A.感觉适应 C.同时对比
B.相继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C)A.观察法 C.作品分析法
B.访谈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D)A.亲社会行为 C.合作行为
B.攻击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D)A.转移法 C.反思法
B.自我说服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A)A.智力分化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B)A.1~1岁半(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C.2、3~4、5岁
B.1岁半~2、3岁 D.4、5~6、7岁
学前心理学试题
B.智力复合论 D.智力多元论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B)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A)A.1岁半~2岁 C.2岁~2岁半
B.1岁~1岁半 D.2岁半~3岁
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A.意义记忆效果好 C.两者都很好
B.机械记忆效果好(用得多)D.两者都很差
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A.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转移(主动,自己)
D.注意的分散(被动,无关刺激引起)
13.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A.整体局部规律 C.大小规律
B.首尾规律 D.近远规律
14.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属于()A.困难抚育型 C.起动迟缓型
B.兴奋型 D.容易抚育型
15.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A.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原始情绪反应 17.学前儿童心理学 18.选择性注意 19.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学前心理学试题 20.幼年健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22.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3.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4.学前儿童句型的发展有何趋势?
(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1岁~1岁半开始出现单词句,1岁半~2岁半左右出现电报句,2岁以后,儿童逐渐出现比较完整的句子。完整句的数量和比例岁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到6岁左右,儿童98%使用完整句。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2岁后简单句逐渐增加。幼儿使用的主要是简单句。发展的趋势是,简单句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复合句逐渐增加,但总的来说,幼儿简单句的比例比较大。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儿童最初的句子是没有修饰语的,2岁半儿童已经开始吹安一定数量的简单修饰语,3岁时开始出现复杂修饰语,到4岁时有修饰语的句子开始占优势。
(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儿童最初掌握的是陈述句,整个学前期,简单的陈述句仍然是基本的句型。幼儿常用的句型除陈述句外,还有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疑问句出现最早,2岁左右儿童也有单词句构成的疑问句。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举例说明幼儿个性形成的标志。
26.联系实际说明学前儿童无意想像的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4分)27.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很多年轻父母工作都十分繁忙,或经常外出工作,所以,有的父母就把孩子长期托付给家中老人或其他亲属抚养;有的父母则干脆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其中,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BCBCD 6-10DABBA 11-15ADCDA
二、解释概念和术语
16.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最初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等等,可以称之为原始的情绪反应。其特点是,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华生把原始情绪反应分成三种:怕、怒和爱。
17.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包括:(1)个体心理的发生;(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
18.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在新生儿时已经出现。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选择性注意性质和对象的变化。选择性注意的发展与儿童动作的发展、认知和语言的发展以及经验的积累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使儿童可能扩大注意的范围,改变注意对象的性质以及注意选择性活动的性质。
19.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哪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点,而不是说这一阶段中的每一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所代表的是各该年龄儿童的本质的心理特点,而不代表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
20.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健忘”。幼年健忘与幼小儿童大脑皮质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一方面,3岁前的儿童皮质细胞的反应性极高,他们往往容易记住看到对象的全部细节。另一方面,3岁前儿童脑皮质的各个区域还没有完全成熟。后发育的脑区结构控制了先发育的脑区,妨碍了原先的记忆,使人不能回忆起更早发生的事情。另外突触的功能成熟水平,也和记忆有关。
三、简答题
21.我意识方面,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及相应的自信心已经表现出差异。而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生活,甚至对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
26.无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象。幼儿的想像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它主要有一下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总之,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五、案例分析题
27.答:依恋是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关系。
早期依恋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
(2)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早期的依恋关系是以后儿童建立同他人关系的基础,儿童早期亲子关系好,就比较容易跟他人建立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形成孩子良好的依恋?
(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3)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4)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及时做出反应。
最新法理学教材 篇7
1 药理学在高职护理专业中的定位与重要性
职业教育重在培养职业技能, 陶冶职业道德, 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作为知识与技能载体的现行《药理学》教材, 理应设置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教学内容必须适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 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创新性。药理学对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来讲是一门职业基础课, 它要求学生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给药时间与给药途径、药物的配伍禁忌等药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又是一门职业技术课, 它还要求学生掌握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监测、报告与处理和用药护理宣教等技能[1]。
2 目前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材存在的问题
从现行教材的体例结构和内容设置方面看, 其医疗化弊端尚未被完全纠正, 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护理岗位对知识及技能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各论、各章节仍然以临床医疗专业需要的药动学、药物作用与机制等药“理”知识为主, 而护理岗位需要的用药护理相关知识, 如药物的适应证, 给药时间与给药途径, 药物的配伍禁忌, 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之观察与监测、报告与处理和用药护理宣教等相关内容则不够突出。
3《药理学》教材建设思路
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材的结构与内容设置必须立足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护理岗位实际需要, 贯穿护理理念, 突出“与岗位应用紧密结合”的原则, 突出“用药护理”能力培养。
3.1 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定位
随着临床护士角色的转变, 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 药理学应设置为必修课[2], 特别是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 其不应单纯是职业基础课程, 还应当属于职业技术课程 (双重定位) [1~3];其教学目标定位应从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出发, 要求护理专业毕业生不但要具备药理学基础知识与技能, 而且要掌握临床用药护理的必备知识与技能[4]。
3.2 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材的内容设置
应从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出发, 解决好教材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问题。不但要突出药物的适应证、给药时间与给药途径、药物的配伍禁忌等药理学相关理论知识, 还要突出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之观察与监测、报告与处理和用药护理宣教等内容[1]。使教材既是凸显“用药护理”的教科书, 又是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工具书。
3.3 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材的体例结构
应该打破药理学与护理学学科界限, 在护理程序 (整体护理) 的框架基础上讲述必备的药物和药理知识及其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的护理知识, 突出用药护理特征, 以满足护理职业岗位的工作需求[1~6]。
3.4 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新教材的命名
根据上述教材的内容设置、体例结构, 课题组认为应命名为《护理药理》或《药理学基础与用药护理》。
3.5 教材框架体例构想
全书应分4篇编写, 关于药理学知识方面编写原则为, 宜“简”, 以“必需”“够用”为度;关于用药护理方面, 宜把握“到位”原则, 以用药护理程序为编写框架。这样既可凸显职业特色, 体现教材内容与护理工作实际需要“零距离”对接, 满足临床护理岗位工作需求, 又便于临床“用药护理”工作的实施。
3.5.1 教材框架
第一篇是总论。设置: (1) (药理学与用药护理概念等知识) 概述; (2) 临床合理用药基础知识; (3) 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等。第二篇是按药理学分类的临床常用药物及用药护理。设置: (1) 抗微生物药物及用药护理: (1) 常用抗微生物药物, (2) 常用抗微生物用药护理; (2) 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药物及用药护理: (1)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2)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用药护理, (3) 局部麻醉药物及用药护理; (3)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及用药护理等。第三篇是特殊人群和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护理。设置: (1) 特殊人群的用药护理; (2)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护理。第四篇是常用药物急性中毒的抢救。最后为附录。
3.5.2 章节中具体药物叙述构想
按照护理程序的框架设置药物及其相关用药护理知识与技能阐述。如用药前评估 (用药前诊断) 、用药计划、实施用药、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报告与处理、用药健康教育等内容。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教材建设,《药理学》
参考文献
[1]范志刚, 曹全亲, 肖爱凤, 等.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材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 2009, (8A) :15~17.
[2]范志刚.护士临床用药护理专业知识的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2) :104~106.
[3]盛芝仁, 黄善定, 宋前流.从临床需求谈护理药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7) :86~87.
[4]范志刚, 赵鹏震, 梁泽琴.临床护理工作中药理学知识需求情况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 2009, (5) :209~211.
[5]宋前流, 冯小君, 国萍, 等.高职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药理学教学内容与临床要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7) :41~43.
平面解析几何教材编排中的心理学 篇8
〔中图分类号〕 G633.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A)—0046—02
教材编排的心理分析就是对教材编排中所蕴含的心理规律,学生学习的认知准备和认知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和心理障碍等多方面的分析。挖掘教材中的学习心理因素,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等作用。
其实,教材的心理分析就是大家常说的“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吃透教材”,即弄清教材是如何考虑和适应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的;“吃透学生”,即了解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时的认知和心理过程。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找出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探讨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式、特点和规律。不断探求这两个“吃透”的结合,就为深入分析教材开辟了新的领地,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学的科学化,有利于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该教材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符合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过程的。
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多样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该教材中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就注意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解法、证法的多样化,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如教材第53页,在求平行线2x-7y+8=0和2x-7y-6=0的距离时是这样处理的:先在直线2x-7y-6=0上任取一点P(3,0),求点P到直线2x-7y+8=0的距离,然后再让学生“想一想”,是否可以在直线2x-7y-6=0上取一般的点P(x,y)来求距离。这样,就为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注重以学生为本
1. 增加引言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该教材注意到了学生这个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充分地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首先,在每章前都精心设计了一个配有形象插图、饶有趣味的引言。学生的学习过程本来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一门新课程、一章新知识,乃至一个新定理或新公式时,就是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如果从学生熟悉的现实问题出发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学生自然地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其次,在引言中告知本章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和目标,激发学生学好本章内容的欲望。
2. 增加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知识面。教材每章都安排了一到两个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通俗易懂,对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颇有益处。
如阅读材料“笛卡儿和费马”通过介绍解析几何的创立过程,让学生了解了数学家为社会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让学生认识到解析几何沟通了数与形、代数与几何等最基本对象之间的联系,使几何的概念得以用代数的方式表示,几何的目标得以用代数的方法达到。反过来,也使代数语言得以用几何图形来表示。从此,代数与几何这两门学科互相汲取营养,近代数学便很快发展起来了。
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生还能从中了解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目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3. 例题的解法和习题的形式趋于多样化。该教材不仅在例题中介绍多种解题思路,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在内容中间穿插了“思考题”、“想一想”、“注”、“解释”等内容,习题中安排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多种形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习题形式,从多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有70%以上的学生认为习题的数量、难度比较合适。习题里带*号的题目,作为基本要求的拓展,供学生选做;复习参考题安排A、B两种类型的题目,A组题供复习、巩固本章使用,B组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小结与复习中安排了供教师教学选用的参考例题及学习要求等,为分层教学提供了方法和素材,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在每一章的结束内容——“小结与复习”中,除“内容提要”外,还添加了“学习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的自我评价、监控和调节。
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最新法理学教材 篇9
中共中央办公厅西苑出版社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二通用)
定价: 38.00
西苑出版社
全新内容,除涵盖言语理解及表达(重点考片断阅及词、句)、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重点是法律常识)、资料分析等基本内容,还增设了附加题型,包含事件排序、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机械推理(部分省考出现),在判断推理这一章的图形推理中,新添加了图形坐标推理和图形 重组等新题型,在常识判断中,推出地理常识及生物常识两部分新内容,更符合近年命题趋势;教材章节设置更科学,如从 命题分析到考点指南,从解题方法到典型例题透析,从历年考题精讲到核心试题演练,所有习题都有详细解析,让考生全面、系统的了解考试重点,灵活且迅速的掌握应对策略。此外,书后还附有公务员法等公务员考试相关法律法规。
《申论》
定价: 36.00
西苑出版社
《申论》教材全面、系统的分析了考试命题趋势。教材的试题、材料新颖,正文部分的例文材料均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含最新的考试热点及最新命题重点素材为考生指明了应试的答题方向,其全方位、立体式的讲解加上申 论标准预测试卷的练习让考生心中有数、胸有成竹。(附有考试热点相关的精美例文)。
《公共基础知识》定价: 39.00 西苑出版社根据公务员考试对公共基础知识的考察内容,本书分为最新时政热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法律常识、行政管理常识和公文写作与处理七大部分,除在各部分的章后设置的考点指南、考纲线索图、历年考题透析和核心试题演练外,本教材还划分到节,在每一节前均设有本节考点要求,节后为考生设置本节思考题,让考生分清主次,使所看知识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科学合理的分布使得考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此书符合各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大纲要求,是考试必备教材。(所有试题全部配有解析)。《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定价: 18.00 西苑出版社专家根据历年考试真题,严格按照考试内容、题型、题量、难易度精心编写本册试卷,为广大考生进行考前实战热身,所选试题新而全,体现考试热点,直击考试精髓,且所有试题全部配有解析,是考生从容应对考试的黄金辅导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试卷(一、二通用)》定价: 19.00 西苑出版社专家根据历年考试真题,严格按照考试内容、题型、题量、难易度精心编写本册试卷,为广大考生进行考前实战热身,试题分布为:前四套是针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的演练,后三套是针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的演练。所选试题新而全,体现考试热点,直击考试精髓,且所有试题 全部配有解析,是考生从容应对考试的黄金辅导教材。
《申论全真模拟试卷》
定价: 16.00
西苑出版社
专家根据历年考试真题,严格按照考试内容、题型、题量、难易度精心编写本册试卷,为广大考生进行考前实战热身,且本试卷附有2007申论考试热点,为考生指引复习的方向。试题新而全,体现考试热点,直 击考试 精髓,每套试卷附的精美的参考例文让考生答题时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是考生从容应对考试的黄金辅导教材。
另外,还有如下:
和平版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编写的最新版公务员考试用书,现已隆重推出。
四大权威机构鼎力打造,考点热点重点尽在书中
讲解剖析拓展精准到位,例题习题真题科学合理
时事动态信息准确及时,反映中央最新考试大纲
体现考试命题权威动态,浓缩招录考点热点精髓
针对AB职类量身定做,严格依据人事部最新考纲
权威专家倾情加盟,第一时间传播各省市招考动态
人教版最新教材七年级下英语U4 篇10
Unit4
A=A lanB=Bob
A:Can you go to the movies this evening,Bob?
B:No,I can`t go out on school nights.A:That`s too bad.I can go out,but I have to be at home by ten o`clock.B:It`s good for you.I have so many rules in my house.A:Like what?
B:I can`t play with my friends and I have to go home after school.A:What do you have to do after you get home?
B:I have to do my homework first after I get home.What about you? A:I have to practice my guitar.Can you meet your friends on weekends?
最新法理学教材 篇11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药药理;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6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88-01
1 引 言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中药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这类疾病通过中医药进行治疗的时候比较复杂,虽说中药对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其独特的治疗效果,而重要制剂的提纯这一过程的困难导致现在医学界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成果不能够被大家所认同。随着近些年中药药理学研究的进展,在本文中将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最近进展进行分析。
2 中药缺血性再灌注损伤保护的药理学机制
通常的脑缺血的在灌注损伤都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原因与其有关,例如细胞内的钙失稳定、自由基的生长等对于脑缺血的在灌注损伤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所有的参与环节彼此之间互相影响,这就在患者身上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中药学的相关研究已经发现有很多中药试剂能够对脑缺血的在关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根据不同的工作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保持细胞中钙的平衡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缺血在灌注损伤之后,患者的神经元以及患者的神经功能都受到严重的损坏,从表面表现可以看出主要为神经缺失症,患者的脑部病理主要表现在患者的神经元以及脑部的胶质细胞发生病变,烯醇化酶从患者的神经元向外部泄露进入到患者的血液中,使得患者的钙平衡受到影响,患者的细胞浆中所有利的钙离子含量就会明显的提高,就会出现钙超载的现象。根据王斌的研究可以看出清脑宣窍滴丸能够有效地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烯醇化酶的外漏,通过服用这种药物对于钙超载症状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2.2 脑缺血损失的保护 根据动物实验可以看出脑康注射液这种中药制剂能够使得患有脑缺血大鼠体内的丙二醛的含量明显的降低,还能够使得脑缺血大鼠体内的歧化酶的活性,通过检查发现其大脑中的含水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中药成分葛根素以及川芎嗪在抗炎以及抗氧自由基的治疗过程中是相互协作的,通过这两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加快神经功能缺损这一症状的恢复过程,使得脑缺血体制中大脑的歧化酶活性被明显的提高,丙二醛的含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血清中的L-1B也能够明显的降低,可以说对于脑缺血损失的保护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3 能够促进神经的再生
根据相关的科学研究显示,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大脑中的神经元有保护因子,通过这种神经生长因子能够帮助神经功能恢复,在药物的干预作用下能够促进这类因子的表达,这样就能够使得更多的神经元能够存活下来,有效的保护人体大脑的完整性。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地黄这味中药中的成分梓醇能够促进NGF以及mRAN这些基因的表达,这对于加快人体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具有显著的效果。根据吕中等的调查研究表明通过黄芪和血府逐瘀汤的搭配能够有效的提高实验鼠脑组织中的NGF以及mRAN自身的转录能力,而且通常都能够维持很长的时间,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加快脑缺血之后大脑中神经元的后期恢复。参麦这种中药制剂的注射液能够有效地加快大脑中缺血部位神经元轴突的生长,促进其恢复功能。
4 能够有效的降低血脂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期间一般都有脂代谢紊乱的症状。对此进行研究的刘东立通过动物实验以及临床实验对偏瘫康复颗粒这种中药试剂进行了相关实验。在他的实验中发现偏瘫康复颗粒对于患者血脂水平的调整有着明显的作用,根据患者的临床实验中的调查可以发现通过服用偏瘫康复颗粒这一中药试剂使得患者的血浆比粘度明显的降低,而且对降低患者的红细胞積压也十分有效果。史潍华的研究则表明醒脑平玄汤这一中药制剂对于质量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有明显的效果,患者服用这种药物之后体内的血清胆固醇明显的降低,而且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也被降低,由此可见醒脑平玄汤对于治疗循环缺血性眩晕、调节患者的血脂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5 降低全血粘度
在血液流变学中主要包括血液粘度以及红细胞的变形指数等方面,血液流变学对于血流阻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人体血液的粘度过高就会导致人体的血小板发生聚集,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人血管中形成血栓。通过中药药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很多中药成分对此都有影响。血栓心脉宁片这一中药制剂在动物实验中可以看出这种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比容等。活血通络颗粒这种中药制剂对于降低全血粘度值方面也有着明显的效果。在花期的山楂中可以提取出山楂叶总黄酮,主要为抗自由基组分以及山楂纳酰、荭草素、含黄酮苷类等。根据相关的科学实验证明山楂叶总黄酮对于降低血压和血脂、扩张人体冠状动脉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张晓丹通过动物实验对于山楂叶总黄酮进行了相关的动物实验,并发现山楂叶总黄酮能够有效地降低全血粘度。以上这些实验表明山楂叶总黄酮对于改变血液流变学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以中药成分能够有效的降低全血粘度和血小板的聚集性,这对于减少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组织损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 结束语
在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中腰药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对重要成分的提取,只有能够对中药成分进行有效提纯之后才能够保证其精确度。现阶段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通过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的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科技,只有加强对中药成分的提取工作才能够进行根深一步的研究,为了使得我国对于此类课题的研究能够跟上国际社会的发展脚步,运用现代科技区队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秋香.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1,(9).
【最新法理学教材】推荐阅读: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2-22
最新南京大学网院管理学第一次作业08-23
心理学教材11-17
初中数学教材最新目录08-28
高职医学物理学教材10-23
北大心理学本科教材01-15
一年级最新语文教材培训心得11-10
论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的性质10-12
法理学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