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我先行”通讯稿

2024-05-10

“垃圾分类我先行”通讯稿(共6篇)

“垃圾分类我先行”通讯稿 篇1

“垃圾分类我先行”通讯稿 ——六(1)钟可仪、周承曦

这一年来,学校向我们宣传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还给每个班级下发了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分类垃圾桶。这几周里,班主任也准备了几节班、队会课向我们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同时组织两三名同学专门负责垃圾分类的工作,把回收后的可回收垃圾送给打扫卫生的阿 姨,为环境出一份力。

通过对垃圾分类的深度了解,我明白了它对于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帮助。只要每一个人都能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垃圾分类我先行倡议书 篇2

近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已经对外公布了,20xx年9月1日就要正式实施了。为了大力宣传《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颁布和即将实施,特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月活动。这次宣传月活动的主题是:“推行垃圾分类,建设美丽临潼”。在这里向全体师生,并通过师生向家长发出倡议。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离开它。我们的课本上有这么一句话“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美丽、可爱的蓝色星球!”,可如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而生活垃圾是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一。这些垃圾埋不胜埋,烧不胜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虽然垃圾可以通过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以达到降低污染的效果。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不等。而且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要解决垃圾处理和污染问题,可以通过减少垃圾的排放,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垃圾分类的方法,解决垃圾处理和污染问题。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环境,学校倡议大家做到:

一、全校师生要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理念,强化节能减排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二、班级、校园内设置多个贴上各类垃圾标签的垃圾桶或垃圾箱,实行垃圾分类投放。

三、老师自备垃圾桶,学生自备垃圾袋,各自把自己一天来产生的各种垃圾先装好,下午放学后再把各自的垃圾拿到班上或校园里分类投放好,养成不随手扔垃圾和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

四、少使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塑料袋;少制造垃圾,特别是不易分解和有毒有害的垃圾,能循环再用的用品必须做到循环再用。

五、让垃圾分类走进村组,走进家庭,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

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做好垃圾分类;为了一份洁净,让我们合理投放垃圾。无论你是在校园,还是在家里,或在公共场所,让你们的举手之劳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素养,一种航标。

行动起来,手拉手,小手拉大手,用我们的行动感召你们的家人、友人、周围的人参与垃圾分类收集!

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共同缔造一个美好的明天!

倡议人:xxx

垃圾分类我先行三年级作文 篇3

7月23日大暑,烈日炎炎,骄阳似火。但是炎热的天气并没有挡住我们闪闪红星小队走出校园去感受社会的脚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滨江区铂金时代小区,围绕“垃圾分类”主题,开展一次寻访调查活动。下午三点,大家集合后,在社区工作人员俞大哥哥的带领下,我们走进小区。这里是杭州市22家垃圾分类教育基地之一,真是名不虚传,小区里树木参差,绿草如茵,花儿在阳光下绽放出了笑脸,随处可见摆放整齐的垃圾回收与分类的.设备,还有很多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栏、标语和提示牌,难怪有好多外地的朋友都来这里参观学习呢!

我们首先来到社区办公室,这里被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教室,还有课桌椅呢。大家马上坐下来,帅气的志愿者哥哥为我们播放PPT,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大家认真做笔记,踊跃提问和发言,看来大家都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哦!

培训结束后,我们穿上志愿者的红马甲,带上小红帽,去现场参观各种垃圾回收与分类的设备。这个小区有不少先进的垃圾分类设备,比如垃圾袋自动发放机、二维码自动垃圾分类箱、二维码可回收物品箱等。二维码自动垃圾分类箱有效地回收了垃圾,还能及时挡住垃圾难闻的气味,大家都饶有兴致地亲手试一试。这里还有二维码可回收垃圾箱,居民只要用二维码一扫,就可以将可回收垃圾投入箱内,根据物品的种类和重量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以到社区兑换奖品呢!这个方法可真好!

然后,大家分成三个小组,一起拿着宣传单,开始入户宣传。我们有礼貌地敲门,告诉住户在家中如何对各种垃圾进行分类和正确投放,大家从一楼一层一层地爬到十八楼,一个小时就发放了近200份宣传单,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累得满头大汗,但是心里觉得有说不出的满足。

“垃圾分类,我先行”倡议书精选 篇4

垃圾分类是一个习惯,是一种素养,是一座航标。目前,在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背景下,社区党员更应该走前头、当标杆,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此,我们向全体党员发出倡议:

一、带头做好宣传引导

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积极宣传城镇生活垃圾“四分法”、农村生活垃圾“二分法”的有关知识,普及低碳绿色生活理念,树立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形象,向亲人、朋友、同事、邻居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做法、意义,使垃圾分类这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二、带头参与分类工作

切实参与垃圾分类,在单位、家庭以及公共场所等各类区域率先做好垃圾分类,并协助社区做好垃圾分类有关工作,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垃圾分类主题宣教等活动。

三、带头做好引导监督

机关党员干部要带头主动做垃圾分类的义务指导员,引导市民做好垃圾分类,逐步培养市民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头做垃圾分类的监督员,在社区、单位、家庭等主要场所劝阻垃圾混装等不良行为,引导正确的分类方式和习惯,引导市民的循环利用、勤俭节约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倡导绿色消费的理念。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垃圾分类人人参与,垃圾分类人人受益!垃圾分类,需要您的参与!

垃圾分类详细授课稿[模版] 篇5

活动班级: 苗苗班

执教幼师:汤香

活动时间:2016年12月16日

活动内容:《垃圾分类》

【活动目标】

1.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可回收垃圾的用途

2、头饰小鱼、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教学PPT 3.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教学重点: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认识 教学难点: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 【活动过程】

一、故事图片导入。

——出示小鱼图片,讲述故事,小鱼的“家”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鱼的家,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两幅图片的不同。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

(小鱼想请小朋友清理一下它的家,但是小朋友们必须认识这些标识才能帮到小鱼)

二、教师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记。引导幼儿学习分类。

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哪一个是可回收标识哪一个是不可回收标识

(出示可回收标记),提问:什么叫可回收?《可以循环利用的,绿色,标识循环》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

(出示不可回收标记),提问:为什么叫不可回收?《红色,有个出口》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

三、检验阶段,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教学PPT)

小鱼想考一考小朋友们

——垃圾的分类,通过PPT的展示让幼儿加深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游戏《帮小鱼整理家》

集体检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

四、观看ppt图片,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进一步加深幼儿的环保意识。

故事:以前我和我的小伙伴字清澈见底的海洋里面自由自在的玩耍,可是有一天,海面上飘来大量的垃圾,我们的家园被毁了,只能撑着伞来躲避垃圾。

说课 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 篇6

一、说教材

(一)教材

《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选自中班《幼儿创意学习课程》第八册《美丽村》的一节社会领域活动。《纲要》提出:“4—5岁幼儿社会认知能力明显提高,有意行为开始发展,并具备了用简单语句交流的能力。”我班幼儿知道垃圾不能随便扔,但是没有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不知道有些垃圾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本册教材的主题目标是认识环保标志,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环境。学习垃圾分类,培养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培养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如今生活垃圾越来越多,不仅影响自然环境,更是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在幼儿周围的环境中也会产生很多垃圾,但在幼儿眼里却太过平常并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对垃圾的危害及如何处理缺乏了解,因此需要加以引导。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垃圾分类标志,并通过分类操作,从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哪些垃圾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并能带动家庭、带动身边的人为创建良好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我将垃圾分类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将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二)准备 物质准备:

1、分类垃圾箱大挂图、垃圾分类图片。

2、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2个、幼儿分类用的生活垃圾。知识准备:

1、搜集并了解有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

2、课前请幼儿制作一张家里垃圾记录表,认真填写。

二、说目标

结合《纲要》中对社会领域的要求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站在幼儿角度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2、分辨可再回收的垃圾。

3、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4、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三、说方法

(一)说学法:

1、记录法:引导幼儿学会运用已有技能,主动去记录并搜集相关信息。

2、讲述法:教会幼儿大声勇敢的用简单语句描述自己的想法。

3、讨论法:指导幼儿将自己的观点与大家进行讨论。

(二)说教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应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活动,并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的运用:

(1)本次活动采用集中教学的组织形式,运用挂图、图片等给幼儿直观的感受。

(2)从幼儿实际生活入手,贴近生活。

(3)轻松的音乐使幼儿在宽松的环境里讨论和分享信息。(4)给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能够学以致用,实践操作。

2、说教法

(1)问答法:我采用设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知识,使幼儿积极思考,激发兴趣。

(3)讲解法:对于幼儿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教师经过讲解使幼儿理解并内化,增长知识。

(4)观察法:通过观察引导幼儿发现垃圾箱的不同,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四、说过程

(一)交流分享,说说生活中的垃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一个活动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所以我请幼儿在家中进行对垃圾的记录,旨在引发幼儿对垃圾的关注,知道生活垃圾有哪些,并在课堂中小组交流、从而感受到生活垃圾的多。

(二)问题思考,商讨垃圾处理方法

1、认识标志。

引导幼儿去观察垃圾箱上的标志,进而发现标志的不同,知道垃圾箱可以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

2、讨论垃圾分类方法。

这是本此活动的重点,幼儿有了课前的知识搜集,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有了初步了解,所以我请幼儿把自己记录的垃圾试着分类,并在商论中将分类方法进行验证,为了幼儿能够正确把垃圾分类放进垃圾箱做准备。

(三)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类意义。

图片信息比文字叙述更加简洁、鲜明、形象,更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将那些孩子难以想象的知识变得真实可信。图片对比,再结合老师的讲述,使幼儿更深刻的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降低理解难度。因此,我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设置了几组图片,把幼儿的认知提升一个新的高度,使幼儿感受到垃圾分类的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资源。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实践操作,试试进行垃圾分类

《纲要》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我为幼儿实践操作准备了多种废旧物品,让每个幼儿都有投放垃圾的机会。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幼儿能够学以致用,实际操作,让幼儿真正的去体验垃圾分类。

五、说反思

本次活动取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经验,教学时将幼儿的经验和感受带到活动中,再把从活动中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生活中去,同时让幼儿体验实践操作的快乐。反思整个活动,我认为在具体的活动实施过程中,我有以下优点:

1、选材贴近幼儿生活,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2、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较为宽松的谈话氛围,课堂气氛活跃、平等,凸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语言简洁准确、活动环节体现关联性和递进性。

当然,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教师对孩子的回答缺乏针对性评价。

2、课件中图片太小,幼儿看不清楚。

3、操作环节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不够丰富,选择性不太强。

上一篇:小学英语个人三年研修计划下一篇:中**婴市场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