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质量管理材料(共8篇)
安全质量管理材料 篇1
1、加强2013年无砟轨道复工准备工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质量培训工作,制订培训计划。
2、项目部成立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督查小组,对无砟轨道作业面施工质量进行盯控,建立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奖惩制度,促使施工过程质量可控,作业质量水平提高。
3、根据甘青公司2013年关于开展“质量年”活动的要求,增强施工作业人员质量意识,提高管理水平;规范内业资料;保证施工安全,促使施工生产,推进标准化建设。
4、重点对轨排框架、拌合站、精调测量仪器等进行全面检测验收,确保满足施工质量和精度要求。拌合站按要求改造后满足减水剂、引气剂双掺条件。
5、加强对现场施工用电、装吊、高处人员作业等安全管理,施工现场用电必须满足 “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龙门吊使用前已通过酒泉市特种设备检验所鉴定;高处施工作业人员按要求佩戴相关防护用品,对特殊施工地段加强现场管理并安排专人进行盯控。
6、对临近既有线施工加强现场防护,提高现场作业人员安全业务素质和营业线施工安全重要性的认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既有线的运营,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7、针对无砟轨道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加强对原材料的进场检验、配合比的设置、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人员及机械设备的配备等方面,防止混凝土裂纹的产生。
8、无砟轨道施工精度控制,落实精调“机长”责任制,每个无砟轨道施工作业面明确相应责任人,对无砟轨道施工前后轨道施工的控制,确保长轨铺设后满足运营的相关要求。
9、加强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检查工作,定期组织先关人员对无砟轨道各个施工作业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后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使现场安全质量控制稳步推进。
安全质量管理材料 篇2
2013年以来进行的行政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食品生产环节安全监管工作由质监部门划转给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而食品接触材料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仍由质监部门负责。
加强和做好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安全监管,成为质监部门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能之一。这项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只能做好,不能有丝毫的闪失。
何谓“食品接触材料”
所谓食品相关产品,包括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国际上通常称为“食品接触材料”。对食品接触材料(FCM)的定义,欧盟是指预期与食品接触的、或已经接触到食品且预期供此所用的、或可合理地预料会与食品接触、或在正常或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会将其成分转移至食品中的材料和制品。美国FDA则认为是一种间接的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接触的物质,以及盛放食品的容器,而这些物质本身并不用来在食品中产生任何效应。
食品接触材料虽然属于工业产品,但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其质量安全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一方面,食品接触材料用于包装食品、保护食品以免受到空气、光线、微生物等的影响而发生变质;另一方面,由于与食品直接接触,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化学成分可能直接迁移至食品中或与食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引起食品品质下降或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接触材料的有害物质主要有双酚A、增塑剂、甲醛及三聚氰胺、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等,这些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潜在毒性,还可引发系统功能紊乱,特别是影响新生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例如,果汁中的酸性物质可能会腐蚀金属使铅、镉和汞等金属离子进入果汁,累积在人体之中无法完全代谢,极易造成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又如塑料包装中的苯、甲苯、塑化剂等物质迁移到食物中,将对人体产生慢性危害,可能增加人体患癌的风险。因此,保障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对保证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广东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国家质检总局从2006年开始对食品接触材料(食品相关产品)推行生产许可制度。目前,仅有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餐具洗涤剂,工业和商用电热食品加工设备,压力锅等5类100多种食品接触材料纳入生产许可管理目录。
为摸清广东情况,广东省质监局编制了食品接触材料分类摸查目录,并开展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摸查登记工作。据广东全省地级以上市上报的数据,广东省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目前有6146家,其中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2910家,核发生产许可证2921张(包括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2390张,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187张,餐具洗涤剂135张,工业和商用电热食品加工设备171张,压力锅38张),未纳入生产许可管理的3236家企业,主要生产包括陶瓷、金属、玻璃等材质的餐具、厨具、食品容器、食品生产设备和工具等,以及食品接触机电产品,水处理剂,食品生产专用的印刷油墨、润滑油等等。
目前,广东省各级质监部门主要通过严格实施生产许可、积极开展监督抽查和风险分析等措施对食品接触材料生产加工企业进行监管。对尚未列入生产许可管理目录的食品接触材料,由于产品标准滞后、监管依据不足、监管力量薄弱、监管经费匮乏等原因,采取监督抽查为主、风险分析为辅的监管方式。从监督抽查情况来看,广东省企业生产的食品接触材料主要存在食品用塑料制品苯类溶剂残留量超标、蒸发残渣超标,食品用纸制品荧光物质超标,日用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超标,玻璃制品抗冲击、耐内压力项目不合格等问题。
广东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是食品接触材料生产行业整体水平偏低。广东食品接触材料生产加工行业小企业占大多数,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导致产品不合格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风险。
二是标准严重滞后甚至缺失。比如由于高分子材料的高速发展,一些食品接触材料产品标准缺失,生产者无标可依。如PES、PPSU等新型材料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卫生标准。一些重要标准如GB 9686、GB 9687、GB 11333、GB 9681等制定于上世纪90年代甚至80年代,由于生产产品新工艺的出现,已明显滞后科技发展要求。加之目前标准归口管理单位众多,很多产品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并存,标准间存在交叉、重复、脱节、矛盾等问题,急需完善食品接触材料的标准框架。
三是没有建立有效的责任链条。政府的定位就是要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裁定纠纷双方的责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国内现行以行政监管为主的市场监管模式,严重扭曲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供给和消费者需求的权责关系,使市场主体责任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行政监管资源远超发达国家,监管成效却不明显,市场秩序难以规范,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四是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迄今尚未针对国内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管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五是消费者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意识淡薄。消费者过于关注食品本身的安全,对于包装材料仅凭肉眼的观感判定是否干净卫生,对食品包装不当,使用不当所造成的食品污染等安全问题关注甚少;等等。
发达国家食品接触材料监管模式
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食品接触材料有效监管的基本模式是,以强大而完善的技术法规体系为后盾,通过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制定可靠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卫生限量,并通过不断更新法规、检测技术及加强监管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一、欧盟
欧盟食品接触材料监管体系的构成,是以法规和指令的形式颁布有关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法令,欧盟食品接触材料安全规范大多不作为“标准”,而是以法规指令的形式发布。其法规及指令框架包括通用要求、特定措施、单独措施等三个层次的法规及指令,对尚未制定“特定措施”的食品接触材料以理事会名义发布《政策综述》,包括决议和技术文件。
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议会对欧盟食品接触材料监管进行决策、立法和监督。欧洲食品安全局为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的官方决策咨询机构,提供科学建议与危险评估。
欧盟对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安全监管采取风险分析作为其基本模式,以此来指导各项法规及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风险分析包括风险管理、风险评估与风险交流。
二、美国
美国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定义与其他国家不同,将食品接触材料纳入食品添加剂管理范围,并将其中的活性物质定义为间接食品添加剂,接触材料的组成部分与直接添加到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一样,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FDA全权负责对这些添加剂的审核和批准。管理方式分为免于法规管理、食品添加剂审批、食品接触物质通报三种情况。FDA下设的食品安全及营养中心是对食品接触材料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其主要工作职责为:企业监督检查、样品抽查检验,进口产品监督,添加剂上市前的审批,直接接触食品的物质及婴儿食品的通报管理,管理条例及质量标准的发布,消费者调查,实验室研究,食品加工包装试验,信息汇集及信息分析等。
三、日本
像欧盟,美国一样,日本良好的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监督管理的基础之上。在《食品安全基本法》下细化各种食品接触材料,提出符合其特征的法规。日本的食品安全行政监管机构从级别上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一级为“一委两省”,即食品安全委员会、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承担着风险评估的重要职责,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的有关部门可采取必要的安全对策,并监督其实施情况。地方一级为地方公共团体(即都道府县)中的食品安全行政机构,对所属辖区的生产商和食品店进行定期检查。
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我国有关食品接触材料的管理,无论从法规与标准覆盖的数量、立法和制标的程序、依据,还是执法和监管的理念与模式,都与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欧盟、美、日等国家均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管理与对食品添加剂、食品本身的管理一起构成了对食品安全的全面管理。我国的管理法规大部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制定的,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理化指标、卫生要求、添加剂对食品污染的控制、增塑剂的使用等等还处于20年前的要求。
二、发达国家充分引入了危险性评估的原则,评价一种新材料的安全与否除考虑材料本身的结构、性质外,还充分结合其应用于食品的用途,以迁移量为基础评价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依此制定标准法规。我国在此方面还是空白,还未系统性执行危险性评估原则。
三、发达国家积极发挥生产企业和社会机构的技术力量,大量的安全性评价等实验室工作基本由生产者自己完成,政府只是起到统领协调作用。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大企业少,小企业多,相当部分企业没有掌握产品的卫生标准和检测方法,缺乏对产品卫生评价所需资料和自我检测能力。
四、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都将食品包装安全等同于食品安全,按照食品的监管体系来监管食品接触材料,在生产环境、产品质量要求和处罚依据方面,对食品接触材料的要求与对食品的要求同步进行,并将其当作食品生产的一部分来对待。而在我国,由于历史和观念等原因,食品接触材料和食品向来是分别对待的,截至目前,仍将食品接触材料看作是食品安全延伸的问题,实际重视程度与食品安全问题无法相提并论。如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就充分体现了这点差异,该法规定,食品抽样检验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而食品接触材料监督抽查经费,并未规定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对于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市场能做的应交给市场做的精神,应逐步建立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现代治理模式。一方面,以权益保护为制度设计的基础,落实企业的首负责任,形成可以追溯的责任链条;探索引入社会保险和建立社会救助制度,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弱化行政监管,强化民事诉讼,降低维权成本,激发消费者监督的力量。另一方面,以风险分析为监管的基本模式,强化风险监测、管理和交流,及时化解行业性、区域性、系统性的质量安全风险。
一、制定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的权责关系。
推动制定《食品接触材料生产加工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或者更高层次的立法,明晰市场主体的权责关系,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让政府监管回归到合适的位置。
例如,将生产许可管理改为企业许可登记或备案制度,政府对产品开展监督抽查或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开展工厂审查,对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的掌控,并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增加消费者维权的收益,提高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让消费者监督变成社会监管的主力,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同时落实商家或企业的首负责任,引入符合性声明或承诺制,建立起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可追溯的责任链条;引入产品质量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对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降低企业的风险。
加大风险监测与分析管理力度,及时化解行业性、区域性、系统性质量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制定指向明确的技术法规或者指令。参照欧盟的做法,这类技术法规或者指令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适用于所有食品接触材料的“通用要求”;二是适用于某类材料的“特定措施”;三是针对某些特定物质的单独措施。
二、修订和完善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为检测和执法提供依据。
针对目前标准滞后、缺失、矛盾等状况,主动与卫计委等部门沟通,界定食品接触材料有关标准制修订的权限职责,根据目前检验检测和监管工作的需要,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制定标准制修订工作路线图,督促和指导企业完善企业标准,推动完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三、强化风险监测与分析,及时化解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质量安全风险。
风险监测首先要建立信息来源模型,尽可能拓宽信息来源和获取风险信息的渠道,并对信息及时进行甄别核查。
风险分析包括风险管理、评估和交流,是食品接触材料监管工作之源,用以指导各项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及时消除风险,保障安全。引入成本收益风险分析方法,重点关注行业内存在的利润增长点,发现其中潜规则性质的风险点。
当企业通过违法手段能够获取较高收益,而违法的成本又不够高时,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即可能被牺牲,市场上也可能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以不锈钢压力锅为例,许多企业采用成本及安全性较低的201不锈钢型材而非国家标准要求的304型材进行生产并投放市场,由于价格优势导致市场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再如,生产矿泉水塑料瓶胚的企业,如果需求方要求不高,当用于生产瓶胚的新料与废旧回收料存在较大价差时,极可能使用废旧回收料进行生产,因而出现质量安全风险。
四、建立和完善食品接触材料监管的机构和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安全质量管理材料 篇3
【关键词】外墙保温;安全措施;现场管理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中心胶州路教师公寓发生特大火灾,国务院11·15事故调查组指出违规使用大量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是导致“火烧连营”的重要原因,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这种保温材料燃烧后可很快从起火部位蔓延到整个大楼形成立体式燃烧,目前这种保温材料在我国很多建筑中都有使用如何提高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安全已成为事关民生安全的重要课题。
1.外墙保温层构造
外墙保温层设置于外墙外侧或内侧,由界面层(混凝土等光面墙隔)热保温材料层和饰面层(涂料饰面和面砖饰面)构成,具有保温隔热节能和装饰作用的保温层如图1中a、b所示。
图1保温层结构
2.外墙保温材料的类型
从保温材料耐火等级的角度看,目前用于外保温系统的保温材料主要分 3 大类。
a)有机高分子保温材料:以聚苯乙烯泡沫(膨胀聚苯乙烯泡沫简称EPS、挤塑聚苯乙烯泡沫简称 XPS)和聚氨酯泡沫(简称 PU)为主,属易燃材料,具有引发火灾的危险性。
b)无机类保温材料:岩棉 玻璃棉 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等,属不燃性材料,自身不具有火灾危险性,但上述无机材料如纤维保温材料产生的粉尘和细小纤维既污染空气又易滋生细菌,对人身健康易造成危害,另外还有怕水施工不方便等缺点)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以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为主的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通常认定为难燃性材料,燃烧时仅产生少量一氧化碳有毒气体,发烟量低不会熔融无滴落物,自身不存在防火安全问题。
3.各类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
目前广泛应用的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主要有膨胀聚苯乙烯泡沫(EPS)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XPS)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聚氨酯泡沫(PU)薄抹灰外保温系统 胶粉 EPS颗粒保温浆料外保温系统 现浇混凝土复合无网 EPS板外保温系统岩棉薄抹灰外保温系统等,其中,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为全国普遍推广使用的技术,几乎占节能建筑的90%以上。
PU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佳保温绝热材料,导热系数仅为0.018~0.023W/m。k,25mm厚的PU的保温效果相当于40mm厚的 EPS、45mm厚的岩棉、380mm厚的混凝土或860mm厚的普通砖。主要指标对比如下。
保温效果:PU最好,EPS次之,岩棉最差。
耐冷热性能:岩棉最好,PU次之,EPS最差。
吸水率(性):PU最低,EPS次之,岩棉最易吸水。
使用寿命:岩棉最长,PU次之,苯板最差。
价格:PU最高,岩棉次之,EPS最低。
事实上,EPS、XPS、PU都属于有机保温材料,最大优点是质量轻保温和隔热性好,最大缺陷是防火安全性差,易老化易燃烧,在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毒性很大,这些产品的承重性使用年限 防火性都不如无机保温材料。
4.聚苯板外墙保温材料的火灾危险性
聚苯板薄抹灰系统在国内的外墙外保温中应用相当普遍,其危险性在于:(1)一旦火灾发生,有机保温板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火焰会给逃生者带来巨大危险;(2)因聚苯板受热产生的热熔缩变形以及网格布过热折断而导致瓷砖坠落,对逃生人员和救助人员造成的伤害也是致命的;(3)当墙体保温材料表面砂浆龟裂脱落后,也很快会引燃保温材料,火灾迅速向大范围蔓延;(4)外墙着火之后,由于室内的自动消防设施不能覆盖外墙,特别是当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着火后,更是无计可施。
5.国内外外墙保温系统防火技术现状
a)国外外墙保温防火技术现状: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外墙保温系统均有严格的防火安全等级要求,不同的外墙保温系统和保温材料设有防火测试方法和分级标准(考虑燃烧时烟气及毒性释放),并对不同防火等级的外墙保温系统的使用范围有严格规定如欧洲标准 E-TAG004《有抹面层的外墙外保温复合系统欧洲技术标准认证》中规定,对保温防火性的测试方法要按照 CEN分级文件EN13501-1《建筑产品或组件的燃烧性能分级》进行阻燃等级A1—E的测试防火等级的测定和相关的测试需进行两次:一次为整个体系,另一次仅为保温材料同时,对外墙外保温的防火要求将依据法律法规和适用于建筑物最终使用的管理条例而定德国有因聚苯板薄抹灰系统防火安全性达不到要求而不能在22m以上建筑物使用的相关规定;英国有18m以上建筑物不允许使用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规定;美国纽约州建筑指令中明确规定耐火极限低于2h的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不允许用在高于22.86m的住宅建筑中而由岩棉等不燃材料组成的外墙保温系统则可广泛应用在各种类型的建筑中,该系统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外墙保温做法之一。
b)国内外墙保温防火技术现状:聚苯板薄抹灰系统因其防火性能较差,发达国家对其使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而国内高层超高层建筑采用聚苯板薄抹灰网格布粘贴面砖的外墙外保温做法相当普遍,主要原因是国内没有标准对此作出限制规定,如我国现有的 GB50016- 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只规定了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附录 A(各类建筑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对外墙的规定均为不燃烧体,但是其中却没规定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在JGJ144-2004《外墙保温工程技术规程》的表 4.0.11外墙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性能要求中,对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的燃烧性能级别标注为B1(难燃性),但对EPS 板的燃烧性能级别标注却为“—”即没有规定。
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已引起国家的重视,公安部消防局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正在共同组织起草《建筑外保温材料防火措施》,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外墙保温材料燃烧性能要求:“(1)建筑体积大于10万立方米或建筑高度大于32米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居住建筑应采用岩棉矿棉玻璃棉等无机材料制作的保温材料;(2)建筑体积大于10万立方米或建筑高度大于32米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居住建筑外,其他建筑可采用可燃材料做外墙保温,但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构造;(3)建筑外装修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6.外墙保温材料防火安全措施
6.1提高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设置相应的防火构造物
a)对于新建建筑:(1)建议在修订的标准中, 对外墙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规定,应能满足外保温系统具有阻止火焰传播的能力;(2)建议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推广使用不燃材料组成的外墙保温系统;(3)消防部门应加强对外墙保温材料防火性能等级的监管和测试;(4)对于使用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应增设防火隔离带、挡火梁等防火构造物。
b)对于已采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的建筑:(1)保温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做水平和竖向分隔;(2)建筑外墙转角两侧和门洞窗口等开口周围应采用不燃烧材料进行分隔;(3)建筑外表层应采用不燃材料将保温层完全覆盖,可采用水泥砂浆涂抹;(4)当建筑外墙采用幕墙时,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
6.2单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消防部门加强监管
单位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认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针对自查中发现的用火用电不规范 胡乱堆放杂物等问题,必须立即排除;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落实防火制度和责任人,制定应急机制,规范用火用电,正确设置安全出口指向标志等;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特别是特殊工种,必须保证员工持证上岗,确保用火用电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消防部门应加强监管,定期深入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要求单位落实整改对拒绝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消防部门将依法给予处罚。监管的内容包括施工现场、施工工人的生活区、明火作业区和外墙保温材料、木料等易燃物品堆放区的消防设施的配备及监管情况,临时用电设施的防火、防水、防触电装置,外脚手架搭设和安全网的防火情况等。
6.3严格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应根据现有的消防条例和保温工程施工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并认真贯彻执行:(1)保温板材进场后,不宜露天存放,应远离火源露天存放时,保温板材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保温板材应在电焊等工序结束后进行铺设确需在保温板材铺设后进行电焊等工序的,将电焊部位周围应采用防火毯进行防火保护,或在可燃保温材料上涂刷水泥砂浆等不燃保护层进行保护;(3)不得直接在保温板材上进行防水材料的热熔热粘结法施工;(4)配足灭火器消防水泵消防水池等消防设施。
7.结束语
近年来由于外墙保温引起或加速火势蔓延的事故频发,国家有关部门对此类事故的重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作为施工单位要做的就是在现场施工阶段的防控工作。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笔者认为对于外墙保温工程的施工阶段只要用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管理,火灾事故是可以避免的。随着外墙保温安全和技术规程标准的完善,建筑节能事业必将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保国.外墙外保温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安全质量反思汇报材料 篇4
为深刻吸取“8.1”较大安全事故教训,全路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这一举措如振聋发聩的警钟鸣响在我们的耳畔。通过“8.1”事故的教训,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深深的感到自身工作现状与领导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基础、管理、控制等方面还没完全跟上铁路发展的节拍,在思想上、作风上及工作态度上距新形势、新标准还有一定距离,下面就结合“8.1”事故教训,本着“深反细思,真查实改”的原则,对自己一年来的工作认真做以反思。
一、“8.1”较大事故给自己的警示
这起事故,是一起典型的管理失控、安全意识不高造成的,严重的教训警示我们安全第一思想移位,必然使安全意识弱化,安全基础管理薄弱必须使事故有机可乘,安全逐级负责制“断层”,必然使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不到位,不言而喻,如果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到底,达不到上下一致的声音,安全生产就不可能有保证。
二、对照“8.1”事故,反思自身的思想认识
“8.1”较大事故的发生决非偶然,事故是责任心不强引发的,是思想观念不强导致的,通过反思使自己认识到随着新体制的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在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安全思想认识需不断提升,老的观念、老的安全思想认识已经不适应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要求,从我自身来讲,在思想观念上还有一定偏差。一是满足现状,对
他人的教训吸取不深,在长期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思想上产生了麻痹,没有把安全第一思想时时根植心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还存留在自己的脑海中,拿“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没事当有事”的思想观念还没真正树立;二是本位主义、好人主义的思想还没杜绝,在从严解决和处理“两违”问题上力度不大,通过这次大反思,一定迅速转变思想观念,清除自身的麻痹大意思想,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各项工作抓好。
三、结合“8.1”事故,反思管理上的漏洞
1.安全管理稳中有险。我们在抓安全管理上标准还不高,措施还不实,手段还不硬,作风还不强,每一个问题一旦巧合都可能给安全生产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我认为,事故是责任心不强引发的,是检查不细促成的,是工作不积极造成的,究其根源就是管理失误造成的,“8.1”事故的教训再次提醒我们,安全必须落实到执行上,认识再高、预想再细,不落实到行动上也等于纸上谈兵,如果我们再不从严管理,加大对两违和作业纪律的整顿,那么“8.1”事故难免会重复发生。
2.劳动安全抓的不实。可以说,一年来梁场的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到了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制定了许多有关劳动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措施,梁场也能够按照上级的要求加大对劳动安全的教育、管理和控制。但是,在落实上,都存在很大差距,如施工过程中电气焊作业不戴护目镜、炎热的天气工人有的不戴安全帽等问题比较突出,而这些问题都发生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为什么屡禁不止、连续发生,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缺乏责任心,拿事不当事,主管看惯了、工人干惯了,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这个恶瘤还在滋长;二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鞭子不打到自己身上不知道疼”,没有拿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对待,更没有意识到自身违章所造成的危害;三是缺乏督促、教育和提醒的工作方法。通过这次反思,从我本身来讲,一定转变工作作风,承担起第一管理者的责任,严肃整顿劳动纪律,深化劳动安全检查活动,狠抓安全措施和卡控措施不力的落实,确保人身安全。
四、结合“8.1”事故,确定下步工作措施
结合“8.1”事故教训,围绕安全大反思、大检查活动,为进一步巩固车间现实安全稳定局面,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扎实的作风抓好安全管理深入活动,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推进有序”,把实现安全管理深入活动目标当做我们创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实现安全年。
2.以严肃的态度抓好安全专项整活动。结合安全大反思、大检查活动,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针对现实安全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和薄弱环节,定期、定人、定责、定质量的去整治,保证所整治的问题及时解决销号,施工现场每月将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与安全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追责、同考核,以此来保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安全大反思、大检查活动的有效推进。
3.以硬性的态度抓好生产安全工作。狠抓规章制度和卡控措施的落实,抓人身安全工作“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同时强化管理包保,重点对电气焊操作,安全防护、蹬高作业等方面重点控制,巩固人身安全稳定局面。
4.以坚定的信念抓好八项安全攻关活动。推动标准化作业有效落实,我们将把八项安全攻关活动贯穿到全年工作中来,突出季节、抓住重点全面攻关,把安全攻关活动与标准化作业的落实、“六字”措施的落实。
通过这次安全大反思、大检查活动,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胆量去面对问题,更有决心去解决和整改存在的问题,“居安思危、隐中识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合力、攻坚克难、确保安全,为今后安全生产做出不懈努力。
×××工程管理部汇报人:×××
安全质量大会发言材料 篇5
(2013年5月2日)
尊敬的xxx,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市住建委、质监站相关领导对五洲管理的信任,作为行业新兵、(外来企业)能参加这个会议,荣幸之余,更多是责任。为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更好地履行监理方的安全责任,我谨代表xxxxxxx作如下表态:
一、认清形势,明确监理自身的安全责任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现场安全工作放在最突出、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位置抓细抓实抓好,明确监理人员现场安全管理的目标。坚决贯彻“xxxxx”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实现预防为主,从思想上、理念上、意识上筑牢确保安全事故的防线。通过现场监理机构的监督、管理,促使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强化监理机构安全监理意识,加强监理组织建设,提高安全监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组织建设,确保安全监管
切实抓好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安全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按照以公司总部质量安全部为统筹,明确现场总监为主要负责人,分公司为主要管理单位,层层落实的原则,充分发挥“精前端,强后台的”管理模式。重点抓好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的提升;建设安全小组,以信息化为手段,分阶段,常态化实行安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
三、从严管理,多种措施打好安全基础
为了确保我方监理工程全面实现安全零事故的目标,我们将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管理方面入手,着重突出“五个抓”。
1.抓方案落实。紧紧抓住各类方案在施工管理中的龙头作用,严格审核,坚决落实技术方案在保证施工安全,过程中严格现场检查,确保科学施工、规范操作。
2.抓标准化管理。围绕工程现场施工的重难点,以标准化建设为导向,以注重技术细节、安全细节、质量细节入手,确保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的实现。
3.抓队伍管理。重点检查施工队伍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循的施工队伍、作业班组、人员将从严处理;对野蛮施工无视安全质量的作业队伍,坚决予以制止,纠正。
4.抓教育培训。围绕现场安全危险控制关键点,切实加大对管理层、技术层以及劳务工在内的作业层的教育培训力度,让他们充分了解并掌握施工过程中每一道工序的技术规范要求和作业标准,不断提高作业层的施作能力,不断提高管理层、技术层的业务素质和现场管控水平。
5.抓现场整改。坚持关口前移,着重加大对既有线和临近既有线施工、满堂支架、脚手架、挂蓝、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等的隐患排查专项治理,确保重点一个不漏、死角一个不留、环节一个不缺,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限人、按标准落实整改,尤其是安全责任不落实责任人,根据制度严肃追究,特别是要加大对责任人的经济处罚力度,确保责任落实。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在你们关心、指导、帮助下,xxxx的安全管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我们深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关系着现场工作人员的家庭幸福,xxxx决心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以市场的信任为动力和压力,认真履行监理职责,保证工程建设安全底线,全力以赴,确保监理方安全责任各项目标全面实现,保证各项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以实际行动向市建委领导,向各方业主交上一份合格、过硬的答卷。
安全质量经验交流材料 篇6
认真贯彻管理制度
---2009年青藏公司工务工作会发言材料
十二局养护公司董事长:刘青林
尊敬的王总及各位领导:
我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接管青藏铁路3年来,在铁道部、青藏公司等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以规范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和高标准的设备质量为主线,以确保青藏铁路运营安全为重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基础,以实现公司“规范管理,强基达标”的总体要求为奋斗目标,深入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考核,集中解决了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使线路状态得到了稳步提高,安全上得到了有效控制,为使我管段设备得到良性的发展共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安全资金的投入
将安全资金的投入纳入了程序化管理。要求分管安全的领导和安质部门指定兼职责任人制定每年的安全备品、配备品的季度、半年、的资金投入使用计划,建立详细管理台帐,及时掌控安全用品有效性、使用消耗程度、储备量、补充等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依照此办法由安质部门提请报告、财务部门按计划予以投入。我们从今年总共投入了安全资金共300万元,使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我们还针对公司车辆使用混乱,安全卡控不到位的情况,为了确保车辆运行和安排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车辆安全运行,前期投资38万元
(后期还需投入40万元)安装了车辆运行监控设备,对公司内部所有车辆的运行时速、运行区间、车辆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有效的卡控,使今年的汽车安全事故从去年的3件降到了今年的零件,确保了车辆的使用和人生安全得到了控制。
二、加强数据统计分析,正确指导施工作业
我公司安质部、工程部和调度室每日收到大量的各种病害信息,其中不乏错误的、虚假的,针对所有接到的病害数据一律下发,车间忙于应付,甚至会出现不处理就上报假资料的现象,这种现象只会促使线路设备质量急剧下滑,安全隐患频发,为了能更好的使线路质量稳步上升,安全隐患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公司安排了所有病害信息统一由安质部专人进行整理分析,以轨检车病害信息为基础,排除并比较轨检车数据,排除假信息,除严重晃车处所外整理后对重点问题通知车间进行整改,并把轨检车病害信息一级接近二级纳入二级考核。以此手段来提高我们设备质量的等级。
为了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和病害处所的准确性,我公司还投入了30万元开发了轨检病害分析处理系统,针对病害信息多,存在虚假信息的现象,采取了电脑针对病害进行分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害处所的真实性,有效提高了公司和车间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使线路设备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从年初公司平均轨检分5.30(无三率)降到了现在1.22(无三率)分,上级单位和领导对我们去的成绩得到了肯定。
三、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安全质量生产稳步发展
1、用制度管人、用制度来激励人、用制度来消灭事故隐患
今年年初,公司根据这两年来的工作实践起草并下发了“安监1、2号管理规章制度”和“动静态考核办法”,在制度中明确了人人抓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抓质量的指导思想;针对车间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实行重奖重罚,奖罚分明,使公司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安全质量意思的责任感;同时还根据2007年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较多的现象,公司还制定了的安全质量生产目标,并与公司四个车间签订了安全质量责任状,更进一步的确保了公司管内设备的安全质量卡控。
公司根据各车间的设备质量特点,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进行安全质量管理制度汇编共23册,修订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及各项考核办法,做到了有岗位就有安全职责。为了确保安全质量能得到有效卡控,还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合理地确定了每个车间、每项工作、每段设备的安全质量风险系数共286项。确保了安全质量工作防范的重点,为全年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通过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全体员工在思想上对安全和线路质量引起高度重视,使安全质量生产管理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根据文件要求,公司业务部门利用巡查、抽查等方式,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加强督查指导,对管内的线路一米不漏,桥隧涵一座不漏,道岔一组不漏的进行徒步检查管理规章制度,并对所监控的车间责任到人,定岗定责的指导方针。使得现场各项作业的安全工作都紧紧围绕着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逐一落实,并能够认真按照公司的要求上
报各种检查信息,总结检查中发现问题的经验,查找和解决安全及设备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各类隐患,有效的提高了安全生产上的全度和广度,使全公司保持了良好的安全势头。通过规章制度的落实和卡控,促进了各车间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实现了全公司管内零事故的目标。
3、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谁包保谁负责
安全工作关键在于教育和日常工作的卡控。公司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工序来抓,包保干部坚持带头学习安全法律法规的文件,促进了基层安全工作的教育和开展,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落实到每个包保干部头上,并制定了相应的车间包保管理制度,把公司领导、各职能部门在安全工作中应负的责任从制度上固定下来,和车间共同进退,确保了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的良好现象。
4、卡控施工作业现场,严防安全质量隐患的发生。
施工作业现场一直是存在安全隐患较多的地方,根据这种现象,我们针对性的修订了安监1、2号文件,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质量卡控,让每处作业现场都有安全责任人,包保人、使安全质量卡控形成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网。真正让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公司由安质部、工程部共同组成了一个检查组,每月以动静态考核办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沿线各个作业现场进行检查,检查项目:施工组织、作业程序、违章违纪、作业质量并现场指导等等,今年检查组在年初共发现设备质量问题128件,安全隐患28件,现场违章12件,通过检查组对现场作业的质量安全卡控到年底使各项违章违纪现象和设备质量上降低了32.4%,确保了年终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五、针对全年的安全计划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卡控
1、我公司全体职工干部一改往日的被动局面,针对雨季汛期、突发事件,提前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根据汛前防洪处所进行预防性整治,对易发生安全隐患地段,严重影响线路行车安全,特别是对于山体滑坡、堑坡顶山体存在大量的孤石、危石,可能发生掉落,造成线路以及行车安全地段,共派出了36人针对以上情况的地点在汛期内进行24小时职守。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我们还根据各种突发事件建立专业救援队伍,并根据各种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演练15次,为能沉着冷静的对待各种突发事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在冬季来临前,做好防“三折”的前提工作,要求车间严格按照防三折检查制度进行对“三折”不间断的检查,每月逢10号、20号、30号在夹板、钢轨两侧做好检查标记,安质部安排人员沿线对防“三折”检查情况进行符合,以便能够及时发现连接零配件、钢轨出现裂纹或折断,确保线路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六、定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
在安全生产中,职工安全认识的高低,责任意识的强弱,对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因此,公司人力资源部成立了专业教育培训小组,阶段性的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及培训共8次。还开展每日一题学习活动,组织全体职工认真
学习新《技规》、《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违规》及《铁路营业线路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等等。把安全教育作为安全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做到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摒弃念念报告、发发文件、讲讲道理等走马观花式的简单说教,用“保安全就是保生命、保财产、保饭碗”等富有说服力和启发性的具体事例开展安全教育,使教育做到贴近工作、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的所思所想。使“安全第一”的思想真正在职工心中树立起来,带到今后的安全生产中,保证青藏线的安全运营,畅通无阻。
安全质量管理材料 篇7
依托安徽省地军两用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 构建能源安全与烟火材料工程中心, 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平台。
该工程中心两个本科专业有较强的师资力量, 教师的学历和职称较高, 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强, 学术水平较高, 大部分教师都承担着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 具有丰富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背景。现共有教师30余人, 其中教授5人, 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5人, 讲师、工程师11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5人, 硕士学位的16人。该专业颜事龙教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 是安徽省学科带头人, 国防科工委民爆局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工程爆破协会理事, 安徽省工程爆破专家组副组长, 安徽省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 安徽省爆破器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在“爆炸冲击”等学术期刊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横向科研项目6项。谢兴华教授被选为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郭子如教授是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长期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努力工作,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3 0年来的专业建设在安徽省和原煤炭部主管领导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 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与成就。1994年荣获安徽省高校先进教学单位, 1995年被增列为煤炭部重点学科, 199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获得安徽省高校先进科研集体称号, 1997年“爆炸技术及应用学科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998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学校由煤炭部划为安徽省管理, 同时以本专业为核心平台的应用化学学科被列为安徽省重点学科;2001年底本学科经评估验收认定为安徽省优秀重点学科, 2002年被遴选为安徽省首批本科示范专业。
该工程中心在新校区建设中会得到更好的科研教学硬件投入, 研究和教学用房与仪器设备将在原有好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改善。所依托的两个本科专业将形成紧密结合爆炸材料、烟花炮竹、核能防护和爆炸技术的四个研究方向。1978年以来, 工程中心的专业已4次修订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 每年召开规模较大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研讨会。与毕业生和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和保持着密切地联系, 经常参加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全国性协会和学术组织 (中国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协会、中国工程爆破协会, 中国民用爆破器材学会等) 召开的行业管理、规划和学术交流会议, 能按照行业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已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300余篇,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30余, 编写教材20册, 公开出版发行8册。
2 工程中心建设的背景和依据
该工程中心有全国高校中唯一一个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和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专业结合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点。两专业的特色在于爆炸材料化学、工艺学与爆炸技术相结合, 毕业生主要面向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炮竹等的生产和管理、工程爆破施工等, 近年来亦有相当多数量毕业生服务于军工与军队。爆炸材料化学与制造属于化学化工学科, 而爆炸技术则涉及力学。从行业来看, 国内爆炸材料生产企业为更好地作好售后服务, 也需要具备足够爆炸力学理论知识的人才, 而工程建设单位为更有效地选择和使用爆炸材料亦要求有充分的爆炸材料性能方面知识毕业生。国外爆破器材行业的现状是爆炸材料和爆破技术是一体化的, 我国已经加入W T O, 我国的爆破器材好烟花炮竹行业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如何在化学化工和力学两大学科之间找到本专业教学改革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总体要求培养人才是该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 也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最具特色之处。
3 工程中心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目标:解决爆破器材、烟花炮竹、火工烟火和核能与防护的科学技术难题, 增强工程适应性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目标为建成在国内相关院校及爆炸技术、核工程防护、火工烟火、爆破器材生产与流通、航空航天和公共安全管理部门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科研教学机构, 为我国军民两用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和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行业转型升级和增强国际自主创新能力而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
4 工程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加强科研教学队伍, 出成果, 培养更多高质量合格特专业人才。
高水平的科研教学队伍是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保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 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和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专门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这些人才培养要求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兼顾与协调。我们认为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实验手段等改革是根本出路, 而作好这些改革的关键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名师出高徒”在今天的高等教育中仍然适用, 没有一流的教师, 就培养不出一流的学生。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中, 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师资力量。如果教师水平高, 就会对所讲授内容有很好的理解和认识, 就能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 既能使学生基础扎实又能给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既要主动培养又要积极引进, 使教师队伍在学历、职称方面有较大的改善。为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和技术创新, 选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投身于行业发展, 到爆破器材工厂挂职培养, 同时选派教师到学术水平高的国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培养。另外教师不能只教书, 还要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教育教学研究, 这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校地处以农业为基础、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学校的科技实力具有明显的优势。地方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要, 当地政策的优惠指导, 这是我校利用科技开发促进发展的机遇。同时, 经济发展需要提高科技水平和人才素质, 年龄结构变化使生源萎缩, 消费提高对薪金需求的影响等, 都是我校不可避免的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本文探讨了构建能源安全与烟火材料工程中心的建设规划与措施。
浅谈外保温材料的安全环保原则 篇8
自2009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配楼发生大火和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发生大火并致使42人遇难以来,公安部和建设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09年9月25日,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通字[2009]46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印发《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的通知;2011年3月14日,公安部消防局出台了公消[2011]6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通知要求“一、将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纳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范围。凡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范围内的设有外保温材料的民用建筑,均应将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纳入审核和验收内容。对于《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范围以外设有外保温材料的民用建筑,全部纳入抽查范围。在新标准发布前,从严执行《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第二条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二、加强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消防监督管理。2011年3月15日起,各地受理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申报项目,应严格执行本通知要求。对已经审批同意的在建工程,如建筑外保温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应提请政府组织有关主管部门督促建设单位拆除易燃、可燃保温材料;对已经审批同意但尚未开工的建设工程,建筑外保温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应督促建设单位更改设计、选用不燃材料,重新报审”。2011年8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公司在京组织召开了安全环保型外墙外保温材料产业发展暨行业准入条件编制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新一代外墙外保温材料应当是安全环保型材料,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材料生产过程安全环保,对安全健康环境既不造成直接危害也不埋下事故隐患;二是材料本质安全度高,储存、运输、经营、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不易发生安全危害,也难引发次生灾害;三是材料全寿命周期的物耗、能耗、废弃物排放与治理、对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综合成本等较传统材料均有进一步改善。”
信阳科美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基于以上背景已经研制了包括《膨化玻化微珠保温板》、《DT系列无机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无机保温装饰一体化保温系统》、《陶瓷保温功能板》等在内的一系列外保温装饰制品,本文将具体分析安全环保的外保温装饰材料的基本原则。
2 保温材料四大安全环保原则
2.1 节能减排原则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t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t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t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都下降了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0万吨、2046.2万吨,比2010年的264.4万吨、2273.6万吨都下降了10%”的节能减排总体目标。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方案》还提出了“十一项”综合工作方案,其中包括“强化目标责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完善节能减排经济政策、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加强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等。2011年8月12日,“安全环保型外墙外保温材料产业发展暨行业准入条件编制工作座谈会”提出,作为节能材料的安全环保型外墙外保温材料和制品,我们不能置身于节能减排之外,我们的材料和制品必须首先在物耗、能耗、废弃物排放与治理、对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综合成本等较传统材料均有进一步改善。
2.2 安全环保原则
显而易见,作为外保温装饰材料,防火性和燃烧等级是产品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珍珠岩保温制品、岩棉保温制品、泡沫玻璃保温制品、泡沫陶瓷保温制品、玻璃纤维保温等无机绝热保温材料是外保温装饰材料的希望和未来。为什么说它是建筑保温的未来,因为它在防火等级上是A1级。第二个安全保障是在放射性上,目前外墙装饰材料只有陶瓷砖、石材有严格的控制体系和标准,作为外保温装饰材料,外放射指数必须达标,总体放射性活性指数最好可以达到A级。第三个安全环保要求就是铅隔溶出量的控制,只有铅隔溶出量达到要求,外保温装饰材料才不会对环境的水源造成危害,才是安全和环保的。第四个安全环保要求就是甲醛、苯酚、氨类气体的挥发量。尽管目前只有内装饰材料才在3C控制指标内,但是作为安全环保的建筑保温材料,要给出指标来控制。第五个安全措施就是粘结剂拉拔强度,只有拉拔强度达到要求才能保证产品不剥落、不出现外墙砖脱落砸伤人的事故。这五项原则和安全环保控制措施就是外保温装饰材料的基本保障。
2.3 保温节能原则
作为保温材料,保温是他最基本的特征,良好的保温性能依靠材料的微观结构来实现。无机保温材料的保温特征体现在导热系数、体积密度、吸水率、工作尺寸控制上,导热系数是无机保温材料是否具有优良保温性能的基本条件。作为辅助判断特征就是体积密度,对于同一材料的无机保温制品,尤其是多孔类的保温材料,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有类似于线性的关系。吸水率和工作尺寸是判定有效导热系数的最基本特征,吸水率高的产品,尤其是非闭孔产品,当水填充在空腔内就会大幅降低热阻,提高导热系数,而多孔类产品,由于毛细现象,有极其容易吸附大自然中的水分,所以材料的闭孔率和吸水率成为影响制品实际导热系数的关键。工作尺寸也是保证保温效果的基本条件,否则热照样从薄弱处传导,就像木桶原理一样,必须保证材料以及系统的均匀稳定固若金汤才能完成系统和整个建筑的保温节能。
2.4 经久耐用原则
经久耐用原则有两条,一是产品的艺术设计方面要经受住审美观点和历史的推敲,也就是说“他尽管不是千古绝唱,但至少要经受住大多数人的审美观点和历史轮回的考验”。所以我们要在材料上、制品上、装饰手段上、工艺技术设计上下工夫、花精力。要在产品上体现文化、艺术、技术、设计的魅力;二是材料和制品要在耐候性和耐力学破坏性方面优异,能经受住气候变易、岁月变迁、突发事件的磨砺。因此材料和制品的四大力学特性—抗弯、抗拉、抗压、抗冲击性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平,材料和制品的热学、湿热学方面的吸水率、湿膨胀系数、热膨胀系数、软化系数、抗热震性、抗冻性等方面必须优异。此外为了抵抗特殊气候和条件的破坏,材料和制品还必须具备耐酸、耐碱和耐污性、装饰面耐磨性的性能。为了使系统更经久耐用,还要对材料和制品装饰的外保温系统进行测试,严格控制系统的拉拔强度、抗冲击强度、抗负压强度、抗震强度和耐候性实验,目的是能经受住地震、海啸、沙尘暴、极热、极寒气候的考验。
3 结论
【安全质量管理材料】推荐阅读:
安全质量标准化发言材料06-01
工地安全、质量汇报材料(9.29)08-27
安全质量大反思会议汇报材料(监理公司)12-31
2023年年终安全质量工作和明年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打算07-26
质量安全管理09-28
质量以及安全01-21
安全教学质量05-09
护理安全质量06-24
质量及安全06-29
安全质量事故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