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动物农场

2024-07-10

读动物农场(共12篇)

读动物农场 篇1

读《动物农场》

一段不愉快的历史,不管它在这个国家或是另一个国家发生过,毕竟已经过去,但如果有众多读者能在书中读到他,这些事就会继续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起到警示作用,叫我们在革命的路程上 不至于再犯错误 重蹈覆辙。

---------傅惟慈

近来有幸拜读了英国小说家55555写于1945年的经典著作《动物农场》。书中讲述了庄园农场的动物们不堪忍受人类农场主琼斯先生的压迫,在两头猪拿破仑、雪球的领导下发动革命,赶走琼斯先生,建立动物政权的故事。但在‚革命‛成功之后,却发生了一系列谁都没想到的事,最终使这场以‚为动物们争取自由‛为初衷的革命走到了它的反面

该书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争议,人们对它褒贬不一:有人说它是作者借动物的名义影射苏联斯大林政权而拼凑的一本反动庸俗的小册子;也有人认为它体现了作者向往社会主义,谴责极权主义的态度。而我认为《动物农场》是一个寓言小说,作者通过描写动物革命异化的过程,向人们诠释了这样一条真理:任何一场革命以及革命后的政权,如果失去了民主的监督,失去了法律的约束,就有可能走向它的反面。曾经带领人民追求幸福的革命者就会蜕变为新的压迫者,而一度为了革命而奋不顾身的广大人民群众仍旧摆脱不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作者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针对于哪一个人、哪一个政权,而是提醒人们时刻保持警惕,防止革命异化的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重演。

遗憾的是,近一百年来世界史上却屡屡出现‚动物农场‛的影子。无论是东欧巨变、苏联解体,还是那些大大小小、昙花一现的革命政 1

权,他们失去执政地位的一个共同原因在于执政党的权利无限扩大,失去了必要的监督和约束。被私欲冲昏头脑的执政党成员们为了获取个人利益而疯狂的滥用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当人民对此表示质疑时,他们不惜采用欺骗恫吓、危言耸听,甚至于制造恐怖的卑鄙手段来对付人民。如此,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被人民抛弃也就是历史的必然了。

前事之鉴,后事之师。我们国家的执政党对此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从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关于中共如何能跳出执政党‘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谈话,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都体现了我们党80多年来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贯追求。特别是在《十七大党章修正案》中将‚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内容的增入,更是鲜明的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执政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加强民主监督的坚定决心!

最后,让我们记住《动物农场》,记住这部小说带给我们的启示,愿社会主义民主之花盛开在我们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愿我们伟大的祖国会因此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读动物农场 篇2

动物福利是体斯1976年提出的,并将农场的动物福利定义为“动物与它的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特别强调农场动物的福利。农场动物是供人类食用的,要在它们成为食品前,在农场动物园的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中,不可忽视福利关怀,尽可能减少其痛苦,不得虐待动物,要善养善宰。

1 不善待动物的危害

1.1 野蛮屠宰的危害

研究表明,如果动物在屠宰过程中受到较大刺激,包括目睹其他动物被宰杀的过程,听到其它动物被宰杀时发出的惨叫声,就会使动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分泌出大量肾上腺素等激素和毒素,出现免疫力下降、胃溃疡、疲惫、组织出血、坏死、突然死亡等症状,同时,产乳量下降、诱发产生PSE肉(即苍白、多汁、柔软的猪肉)和DFD肉(即黑色、坚硬的牛肉)。人食用了这样的肉品,则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1.2 长途运输的危害

长途运输也可以给动物造成动物福利问题。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由于动物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食物饮水供应,常常给动物造成痛苦、损伤或疾病。猪经过长途运输后到达一个新的环境里,会产生烦躁、惊恐等应激反应,引起体内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和毒素大量分泌,同时还会造成大量失水,屠宰后肉品的安全和卫生质量大幅度下降。

1.3 营养不全或不洁饮水的危害

当饲喂饲料营养不全和饮水不洁时,动物会出现营养缺乏症,导致抵抗力下降,受到微生物侵害,引发疫病流行,导致动物生长缓慢或死亡,使养殖效益受损。

1.4 不良环境的危害

当动物处于不良的生活环境时,(寒冷、闷热、缺氧、噪音、空气不洁、潮湿、过于干燥等)动物会处于应激状态,分泌出大量肾上腺素等激素和毒素,出现免疫力下降、胃溃疡、疲惫、组织出血、坏死、突然死亡等症状,同时,产乳量下降、诱发产生PSE肉(即苍白、多汁、柔软的猪肉)和DFD肉(即黑色、坚硬的牛肉)。严重影响肉类品质,影响生产收益。

1.5 违背生长规律的危害

破坏动物生理生殖规律,动物会出现早衰、生殖性能紊乱,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利用年限减少。

此外,如果人类对动物进行施暴,动物会产生记忆,导致动物下意识的“消极怠工”,使生产水平大幅下降。

2 善待动物,创造生产和谐

2.1 生长环境

提供适合动物自由生长的环境,随着季节和生长阶段的改变,适时调整畜舍内的密度、温湿度、清新卫生的空气。

2.2 饲料和饮水

要根据季节和不同的生长期,提供充足的饮水和符合动物生长需求的营养全价的饲料。

2.3 人畜和谐

饲养人员要相对固定,要有爱护动物,善待动物的强烈意识,与动物之间要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和相互关怀的和谐关系,这对生产水平的提高、疾病的减少、利用年限的增加都有着重要意义。

2.4 人道主义屠宰

按照动物福利标准的要求,屠宰食用动物必须采用人道的方法,动物要单个进入屠宰间,用高压电迅速击晕,然后再进行屠宰,以避免或减少动物的恐惧、痛苦与刺激。研究表明,在屠宰食用动物时,如果采用人道的方法使动物无恐惧、无痛苦的死亡,会大大提高肉品的质量。

3 人与动物和谐的好处

3.1 提高生产水平

在动物福利要求的条件下饲养动物,可以提高动物自身的生产水平,降低料肉比、提高出栏率、动物繁育率提高。有资料显示,人与动物构成和谐关系后,在同等条件下,生产水平可提高10%~15%。同时还会使动物的利用年限明显增加。可减少引种次数;成年母畜的比例较以前增加,繁育率和仔畜成活率明显提高。

3.2 提高成活率

遵照动物福利要求饲养动物,可以提高动物自身的抵抗力,会出现疾病发生减少、发病后病程也相应缩短、治疗比以前快速有效。动物抗病力明显提高,生产的欲望明显增加,人的劳动强度和时间大幅减少,生产力明显提高。

3.3 克服贸易壁垒

遵照动物福利要求饲养动物,可以不受许多发达国家及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动物福利贸易壁垒的限制,使我国的畜产品的国际贸易顺畅。

读《动物农场》(二) 篇3

在我看来,人们只有一视同仁地坚持要英国结束在印度不受欢迎的统治,才能去谴责发生在波兰、南斯拉夫等国的犯罪。我属于左派,因而必须在左派内部工作,尽管我十分憎恨俄罗斯的极权主义及其在我们国家的恶劣影响。(奥威尔:《致阿索尔女公爵》)

《动物农场》是奥威尔的代表作,现在已被译成六十多种文字,销量超过四千万册。出版前,他就担心,此书可能正中保守派的下怀。情况果然如此。它的出版,立刻引起了丘吉尔的极大兴趣,英国女王也马上派人买书。

这本书,很敏感。冷战时期,英美夸,苏联骂,骂和夸,都是拿它当“反共宣言”。一九五一至一九五四年,英国人改编,美国中央情报局掏钱,拍成动画片《动物农场》,故事的结尾被篡改:“人猪大团圆”,人去掉,光剩猪,完全变味儿。冷战氛围下的阅读趣味,决定了奥威尔的命运。他是被保守主义捧起来的。

苏联和前东欧,还有咱们中国,大家初读此书,都很震撼。很多人都问自己:他怎么比我们还理解我们。正因为有强烈共鸣,读者很容易相信,甚至比西方读者更容易相信,这是一部反苏反共的右翼作品。

但他们读错了,不管有意无意,他们只是读出了他们想听的东西,而不是奥威尔想说的东西。

一、奥威尔是左翼

欲知民主,先知左右。传统意义上的右翼是西方议会中的保守派,左翼是西方议会中的民主派和激进派。右翼多半和遗老遗少、王公贵族和宗教势力有关,而左翼则代表新兴势力,如各种民主派、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夹处激进、保守之间,往往是中间派。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是极右翼,托派和无政府主义是极左翼。这是大致的划分,情况经常变。现在,左右两翼不断分化,有所谓新左新右。很多玩经济、玩选举、玩战争的,都是右翼的变种。很多玩理论、玩环保、玩人权的(还有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女权、同性恋等等),都是左翼的变种。现在的左翼,避实就虚,避重就轻,一盘散沙,经常往右转。

奥威尔的立场是左翼民主派的社会主义,他既恨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又恨苏联的斯大林主义。英国的保守派,他也反对。

阅读此书,知人论世很重要。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一九○三—— 一九五○)是英国左翼作家。他的特点是痛恨暴政,同情弱者。他始终同情劳苦大众和被压迫民族,对英国式的傲慢与偏见有深刻反省。他既反对英国的资本主义和德国的法西斯主义,也反对苏联的斯大林主义。可惜,现在的读者只记住了他的最后一反,却忘记了他的初衷:他是为反对资本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才批判斯大林主义,批判斯大林主义是为了捍卫社会主义。他理解的社会主义,是为被压迫者和受害者说话。

奥威尔是个瘦骨嶙峋,腼腆敏感,喜欢自讨苦吃,喜欢冷眼旁观,为生活写作,为写作生活的人。临死前,他立下遗嘱:死后不要给他写传记。为什么不要?因为他很重视生活体验,也很追求文字完美。既要真,也要美。他的小说,大多取自亲身经历。但他对自己的生活很不满意(“我这辈子大部分时间过得很糟糕”),绝不想自其丑(“自传只有在披露了某些丢脸之事时才可信”)。他追求的真是一种夸张的逼真,既有写实性,又有文学性,亦真亦幻。他宁愿把他的书当自己的传记。

他的早期作品,本身就是自传或半自传性的东西。《缅甸岁月》(一九三四)是取自他在缅甸当警察的经历。他对英国在印缅地区的统治充满负罪感,因此辞职不干,放弃优厚的薪水,立志当作家。回到英国后,他深入社会底层,当了流浪汉。《巴黎伦敦落魄记》(一九三三)就是写他和流浪汉、乞丐、罪犯、娼妓相处的“赤贫之乐”。《牧师的女儿》(一九三五)和《保持叶兰茂盛》(一九三六)是他在伦敦当中学老师和书店店员时所写,主题是“穷”,大写金钱的压力。最后,他还到英国北部调查煤矿工人的生活,写成《通往威冈码头之路》(一九三七)。他在大英帝国治下的殖民地生活过,在英国社会的底层生活过,目睹大萧条下的社会贫困,使他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变成一个社会主义者。起码在感情上,他是个社会主义者。

他的书就是他的传记。这个人很复杂,也很简单。

第一,他不是理论家,只是文学家,按他自己的说法是政治文学家。他从不讳言自己的政治立场,宣称自己的文学是纯文学。虽然,在《一九八四》中,他也使用过当下时髦的“做爱解构政治”的手法(“腰部以下的叛逆”),但他绝不把这叫做“纯文学”,像港台的文学评论家那样。通常所谓的“奥威尔风格”就是政治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他是凭生活经验和直接感受,用最简洁明快的语言说出大实话的人,并不在乎读者的好恶。这种语言很有穿透力,有所谓“窗玻璃”之誉。

第二,他是左翼,但不是共产党员。左翼派别很多,大致有三种:社会民主主义、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有人说他是托派分子,不对;说他是无政府主义者,也不对。他是无党派的社会主义者。要说接近,也是社会民主主义。他是英国独立工党的支持者,是接近工党立场的社会主义者。当时,左翼走红,入党很时髦。特别是法国和意大利,多少大学者、大文学家、大艺术家,纷纷加入共产党。共产党是左翼中流,但左翼不等于共产党。他对追随苏共的左翼,总是冷嘲热讽,是个非常孤立的人。

第三,他只活了四十六岁,生当二十世纪上半叶。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还小。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完,一九五○年,他就走了。他是个前冷战时期的人物。真正的冷战,他只看到个头。但他预言了冷战时期。他的影响,生前不如身后。当时的右翼,有普通右翼(如英国的保守党)和极右翼(如德、意法西斯和西班牙的佛朗哥)。他不属于这个阵营。他骂苏联,是骂苏联变质,勾结英国保守党,跟德国和日本示好,背叛本国革命、出卖他国革命(如出卖西班牙革命),不是骂社会主义。

他是左翼,不是右翼,这点毫无疑问。

二、当左翼,不容易

奥威尔的书,是左翼批左翼。左翼批左翼,右翼当然高兴。但他毕竟是左翼。

革命是件高尚的事,也是件残酷的事。鲁迅译过《毁灭》。他早就讲过,革命都是沾血带污。

当左翼,不容易。穷人,没钱,没文化,没有军事训练和政治经验,相当激进,相当暴烈,不怕凶,就怕穷。左翼知识分子相反,最怕最怕,是个人不自由,还有破坏文化(海涅和杰克·伦敦都有这种恐惧)。他们和穷人闹革命,难免格格不入。这是左翼的最大困惑。

历史上的造反起义,经常都是腹背受敌,前怕狼,后怕虎,“杀敌一千,自杀三千”,很多人都死在自己人的手里。参加革命,这也是考验。

奥威尔曾向往革命,但革命对他很遥远。在英国这样的国家,在美国这样的国家,远离欧洲大陆,远离真正的革命,要想体会革命,难。

但奥威尔的时代,正是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整个欧洲,到处充满火药味。他还是体验过革命。

西班牙内战是二次大战的序幕,也是欧洲各派政治势力殊死搏斗的缩影。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也是死了五十多万人。这是二次大战的彩排。右翼背后有德、意法西斯,左翼背后有苏联,英、美看热闹。这场战争,不仅包括左右翼之间的斗争,也包括左翼内部的斗争。

一九三七年,奥威尔投身西班牙内战,站在共和军一方,同法西斯作战(海明威和白求恩也参加了)。他本以为,战争会带来伟大的社会变革,但结果却是一场悲剧。革命被革命出卖,自己人杀自己人,输掉了这场战争。

当时的左翼,主流是苏共支持的共和派。他想加入国际纵队的正规军,被拒绝,因而参加马统工党(POUM)领导下的民兵组织。可怜的奥威尔,他吃过法西斯的枪子,却被当做托派同情者,被苏共下令追杀。为了讨好英、美,马统工党被苏共取缔和追杀。他的很多战友被关被杀,自己是死里逃生。他的《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一九三八)就是写这一段。

他目睹了左翼杀左翼的残酷场面,体会了自己人背后开枪的滋味。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心理创伤。他没到过苏联,但体会过自己人杀自己人。

我们的前辈,有类似经历。

一九六六年冬,在大别山区,有位解甲归田的老红军跟我讲过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我还记得,他是坐在一间黑咕隆咚的老屋中,烧树墩取暖,满屋都是烟,什么都看不清。我第一次听说,那么多的革命者都是死在革命的刀下。

这两年,我到湖北监利县和洪湖市跑过,调查湘鄂西苏区的四次肃反。我到过当年杀害红军将士的地点,参观过当地的博物馆。展馆中陈放着地下出土的遗物:纽扣、绳索、手铐和银元。那里有长长的烈士名单:段德昌、段玉林、王鹤、王一鸣、孙德清、旷继勋、柳直荀、李剑如……红六军和红三军的将领,几乎所有,全被夏曦他们杀掉了(旷继勋是在长征途中被张国焘杀害)。

在洪湖市的瞿家湾,我看到了段德昌的烈士证。他是洪湖苏区的创始人,却惨死于自己人的手里。证书是一九五二年八月三日毛泽东签发,“中央字零零零壹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烈士证:

查段德昌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革命”加在“烈士”前面,二字很沉重。

三、革命的悲剧

一九三八至一九三九年,奥威尔在摩洛哥养病,写成《上来透口气》。他很压抑,怀念过去(童年时代的英国),不满现在,预感到战争即将来临,对未来充满恐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九三九—— 一九四五),是当时的“三国演义”。英美、苏联和德国是世界的三极,就像中国的抗战,国民党、共产党和日本,也是三极。三极变两极,都是敌人之中选朋友。这就是政治。

奥威尔的选择是什么?

最初,奥威尔是个和平主义者,不希望英、德交战,然而,战争一爆发,他立刻成了一个爱国主义者,反抗纳粹没商量。

战争期间,奥威尔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东方部工作,服务于英国的战时宣传。这期间,他写过不少评论和随笔。有人说,他的文章比书更漂亮。战争结束前,一九四三年十一月至一九四四年二月,他写了《动物农场》。

这本书,说出了作者最深的忧虑。

奥威尔相信,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到了末日,但法西斯主义不是出路,苏联的极权主义也不是出路。他害怕,德国战败后,左翼风潮席卷欧洲,苏联模式将控制世界。尽管很多左翼人士认为,他不应该在苏军攻克柏林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时刻出版此书(此书出版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德国投降在一九四五年五月);英国有战时的媒体管制,他们顾及与苏联的同盟关系,也给他施压。但他却说,恰恰是这一时刻,他要警告大家。

作者的寓言,为我们揭露了苏联变质的全过程。

这一过程是围绕着“七戒”的改变。

什么是“七戒”?请看小说第二章:

一曰“凡用两条腿走路的都是敌人”,二曰“凡用四条腿走路或者有翅膀的都是朋友”,三曰“一切动物都不许穿衣裳”,四曰“一切动物都不许睡床铺”,五曰“一切动物都不许喝酒”,六曰“一切动物都不许杀害其他动物”,七曰“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

头两条,很关键。动物中的傻瓜,背不下这两条,雪球把它简化为“四条腿好,两条腿坏”。最后,这两条被修正成“四条腿好,两条腿更好”(第十章)。

第三至第五条,动物为了防止部分动物搞特殊化,宁肯拒绝人类的遗产。但奶牛的乳房涨了、树上的苹果熟了怎么办?总得有人吃喝。猪不但霸占了牛奶和苹果,还搬进琼斯的豪宅,睡在琼斯的床上,穿琼斯夫妇留下的衣裳,甚至在留给动物老同志养老的专用牧地上种大麦,准备酿酒,还到人类的农场买酒,自个儿偷着喝。他们把第四条改成“任何动物不许在铺被单的床上睡觉”(第六章),把第五条改成“一切动物都不许喝酒过量”(第八章)。

第六条,禁止动物杀害动物,也被改成“一切动物都不许无缘无故杀害其他动物”(第八章)。

第七条,所有动物平等,也被改成“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第十章)。

小说开头,老少校说,人类剥削动物,压迫动物,不合理,动物要翻身,造反是唯一出路。他的说法很合理。

但问题是,他们赶走人类,人类的遗产将如何处置?如果同人决裂,岂不是又回到了畜牲?如果同自己决裂,又由谁来当畜牲(不管本国,还是他国,总得有人当畜牲)?

所以,造反的结果是,只有一部分动物先富起来。革命把猪变成人,其他动物还是过着悲惨的生活。

读《动物农场》,要看一头一尾,特别是结尾。

小说结尾,动物与人类握手言欢,这是悲剧还是喜剧?

答案很清楚,这是悲剧。

四、奥威尔的恐惧

《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是什么关系?附带说一下。

《一九八四》是《动物农场》的续作。“一九八四”是把一九四八年的“四八”倒过来读,即从我出生那一年,展望三四十年后的情景。他所预言的时代恰恰就是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的时代,即所谓冷战时期。冷战时期,欧美是围剿的一方,苏联、中国是被围剿的一方。

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人读这本书,都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联想,觉得这就是早期的《古拉格群岛》。他们更喜欢《一九八四》,以为此书后出,更能代表奥威尔的思想,故事还是讽刺苏联,这个理解并不对。

很多奥威尔的评论家都认为,从文学角度讲,此书不如《动物农场》。奥威尔本人也承认,过度渲染折磨场景,是此书的缺点。

《一九八四》分三部分,从真理部到旧货铺到友爱部,写的是无奈—做爱—出卖。我印象最深是第二部的最后一章。这章的短歌,非常感伤,掩卷遐思,总是盘旋在心头。

事实上,奥威尔的恐惧是从《动物农场》发端,问题集中在动物农场。《一九八四》只是其恐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放大。他的害怕,当然和苏联有关,但故事的场景却不在苏联,而在英国。他害怕的是苏联模式席卷欧美,英国工党和其他社会主义政党也染上这种病,引起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极权化(即右翼所谓的“赤化”),他的祖国也不能幸免。

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采用的不是寓言,而是预言(很多作家都想象过未来的强权社会,如杰克·伦敦的《铁蹄》,奥威尔只是其中之一),恐怖气氛很突出,读起来令人压抑。《动物农场》是写苏联,《一九八四》是写英国和以英国为叙事中心的整个世界。

故事把一九八四至 一九九四年的世界分成三个超级大国——欧亚国、大洋国和东亚国。欧亚国是俄国(苏联)吞并欧洲的结果,范围是欧亚大陆的整个北部,一九八四年时已经存在。与它并存的大洋国是美国吞并英国和大英帝国殖民地的结果,范围是南北美、英伦三岛、大洋洲和南部非洲。东亚国是“又经过十年混战以后出现的”,比前两个超级大国要晚十年,范围是中国、日本、蒙古和东南亚。北非、西亚、中亚和南亚是争夺地带。

这三个国家,都有核武器,拉一派打一派,彼此冲突不断,但并不真打,只是成心折磨这个可怜的世界。这是写什么?这是写冷战。

奥威尔笔下的大洋国,是由“英社”(Ingsoc,意思是“英格兰社会主义”)控制的极权国家。它的权力机构下设四个部:真理部管宣传,仁爱部管司法,和平部管军事,富足部管经济。党的口号全是指鹿为马: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这个社会是金字塔结构,顶端坐着的是老大哥(Big Brother,简称BB,不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苏联老大哥”),老大哥下面是核心党,核心党下面是外围党,外围党下面是无产者。

原书说,上等人(核心党)也可能被中等人(外围党)赶走,中等人有可能变成“新的上等人”,但受苦的永远是下等人。作者是站在下等人一边。

他批判大国之间的冷战(“战争即和平”),批判种族歧视、等级特权和不平等(“自由即奴役”),批判用谎言篡改历史(“无知即力量”)。他不相信“党”,无论是核心党,还是外围党,但他相信“未来属于无产者”,“希望在无产者身上”。“无产者”的概念,是他的道义所在——尽管在他死后,英国的“无产者”已经面目全非,对其他国家的人民来说,他们也成了“上等人”,战争与革命,工业与污染,动乱与贫穷,全都送到了落后地区,但“下等人”的概念,还是到处存在。

即使在《一九八四》中,奥威尔反对的也不是社会主义,而是他痛恨的伪社会主义。

“他们说时间能治愈一切创伤/他们说你总能把它忘得精光/但是这些年来的笑容和泪痕/却仍使我心痛像刀割一样。”

“鸟儿歌唱,无产者歌唱,但党却不歌唱。”

在奥威尔的感伤词句中,我们看到的是“那个结实的不可打垮的身影”——在全世界各地。

“他们的觉醒终有一天会来到。可能要等一千年。”

难道我们还没有读出他心中的“社会主义”吗?

奥威尔的预言,有些是对的,比如美、苏称霸的两极世界,还有年代稍晚的东亚崛起(他在世时已略见端倪),但有些并不如此,比如苏联吞并欧洲,英、美成为苏联式的国家。他说,他并不相信,小说中的社会一定会到来;这部小说的地点放在英国,只是为了强调英语民族并不先天优越,同样可能面临极权主义的威胁。

大洋国究竟像谁?左翼、右翼有争论,有趣的是,很多左翼都认为,这明明就是自己的国家。更何况,先富的“上等人”欺负后富的“下等人”,还是以富国为源头。

这里有趣的是,故事反复提到“电屏”,也就是老大哥监视整个社会的那个无所不在的设备。这个发明,现在使用很普遍。监视器、摄像头,哪儿哪儿都安——除了厕所(有人甚至提议,特殊情况也可安,比如有人在厕所里交换毒品,经公安部门批准),特别是在“自由世界”,特别是在反恐战争愈演愈烈的现在。

学者多已指出,奥威尔是把他在BBC的工作经历写进了这部小说。他很清楚,战争宣传总是充满谎言(后来的冷战也不例外),他想讲真话。故事中的真理部,原型是什么?很多读者想不到,其实就是BBC的东方部。那是一个蜂窝式的办公场所。BBC的名称本身,也使我联想,它就是老大哥(BB)的公司(C)。

福柯曾把“监视”当做“规训”(社会对人的强制驯化)的一环。老板监视员工,校长监视教员,警察监视犯罪分子嫌疑人,“电屏”很有用。反过来,不可能。反恐提高了“电屏”的地位。

工程,可以用直升机监视。天上还有卫星,可以监视一切。有人吹,卫星可以看见地面上的一张报纸。还有臭名昭著的麦卡锡时代,那时的窃听,也转回来了。对恐怖分子可不可以拷打,也被布什拿出来讨论(其实已经用了,据说“很有用”)。

说起办公室,我会想起托夫勒。上世纪八十年代,各单位组织大家学《第三次浪潮》。老托说,革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变成古董。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技术万能。不但革命不可能,就连足球也将消亡,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庄——全都散伙。当时,有个朋友办了份报纸。我问他,你们的办公地点在哪里?他说,哎呀!你真老土,连这都不知道,人家托夫勒说了,有了电脑,就不用上班。现在怎么样?电脑倒是有了,更得上班。都不上班,老板怎么当?

即使民主社会,民主也不是至高无上。国家,上有上帝,下有老板。老板可以世袭,有如君主。

打卡,格子间加电脑,这是标准的办公场所。

我们是这样“走向未来”(当时有套丛书叫这个名)。

五、创作灵感:小孩和马

一九四七年三月,奥威尔为《动物农场》的乌克兰文版写了个序言。他向俄语读者讲了自己的经历,讲了自己的政治立场,讲了此书的创作缘起。

第一,他说,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这不是出于什么理论上的考虑,而是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于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他是目睹了缅甸的殖民地生活才痛恨帝国主义,目睹了英国北部矿工的困苦无告才拥护社会主义。当时,他还没有明确的政治观点。

第二,他说,他反对苏联的极权主义,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西班牙内战中是被苏共当托派分子追杀,很多朋友被关押和枪决,罪名是与法西斯主义者共谋。这一大搜捕与苏联国内的大清洗是同时发生,是大清洗的补充。当时,苏共是左翼中流,很多知识分子都相信苏共的谎言,他认为,作为幸存者,他必须揭露这类谎言。

第三,他说,他从没有去过俄罗斯,他对苏联的了解是通过书报的介绍,仅仅是个旁观者。“即使我有这力量,我也不想干涉苏联内部事务:我不会仅仅因为斯大林和他的同事的野蛮和不民主的手段而谴责他们,很有可能,即使有最好的用心,在当时当地的情况下,他们恐怕也只能如此行事”(最后这段话,值得玩味)。

奥威尔说,“在过去十年中,我一直坚信,如果我们要振兴社会主义运动,打破苏联神话是必要的”。他从西班牙回到英国,一直想用一个故事来实现这一目的。有一天,在他居住的乡间(沃灵顿),他“看到一个男孩,大概十岁,赶着一匹拉车的大马在一条狭窄的小道上走,那匹马一想转弯,那孩子就用鞭子抽它,这使我想起,如果这些牲口知道它们自己的力量,我们就无法控制它们,人类剥削牲口就像富人剥削无产阶级一样”。

很多年前,我也想过这类问题,买过点讲动物的书,想写《畜牲人类学》。我觉得,古今统治术,全靠驯化——人类驯化人类。基于生物学原理的奴隶制和种姓制,并不纯粹是古代的事情。正如共产主义可以回溯到原始社会,整个人类文明也可追到奴隶制。从此,人和人的差别,要比人和动物的差别还大。这是真正的分岔口(美洲,晚到十九世纪末才废奴。印度,至今仍有种姓)。

《动物农场》是以动物与人类决裂始,动物与人类和解终。在这篇序言的结尾,奥威尔特别指出:“许多读者在读完本书之后可能有这样的印象:它以猪和人的完全修好收场。这不是我的原意;相反,我原来是要在一种很不谐和的高音符上结束,因为我是在德黑兰会议以后马上写的,大家都认为该会议为苏联和西方建立了可能范围内最好的关系。我个人并不认为这种良好关系会维持很久,而事实证明,我没有错到哪里去……”

在奥威尔的笔下,“和解”并不是好词。

二次大战前,苏联为了向英、美示好,宁肯放弃西班牙革命;为了自身的安全,也曾修好德、日。二次大战后,苏联和英、美瓜分世界,也与它的安全战略有关。

这些都受到奥威尔的谴责,让他觉得,和帝国主义没两样。

但是,如果我们从苏联的角度考虑一下,苏联不这么办,又有什么选择?

弱肉强食:强者欺人,不强被人欺,是列强的游戏规则。

不被人欺,也不欺负人,难。

六、矛盾的奥威尔

很多左派,都是叶公好龙,既盼望革命又害怕革命,既同情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又害怕他们的愚昧和暴烈。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政治环境,往往都是“洪洞县里无好人”。

上面说过,奥威尔生活的时代,有三股政治势力,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落实到国家,就是英美、德国和苏联。它们都是互相利用,互相拆台,握手翻脸随时来。

反对决定立场:有些人,因为苏联发生了斯大林的大清洗,宁肯和法西斯主义合作;有些人,因为害怕法西斯主义暴政,也不去谴责苏联的不义。只有奥威尔说,他都反对。

奥威尔的早年,一九二二至 一九三七年,主要是痛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特别是大英帝国的殖民主义。一九三七年,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回国后为英国广播电台服务,则是反抗法西斯主义。一九四五年,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即将结束,他又害怕极权主义会控制世界。

他是个“三反分子”,什么都反。但他所反,互相都反,主要矛盾里面有主要矛盾方面,你到底以哪个为主?毋庸讳言,奥威尔的晚年,他的心病,主要是苏联的极权主义,确切地说,是斯大林主义。

斯大林主义吓跑了西方的左翼。

奥威尔辞世前,曾出过一个“黑名单事件”。他有一位女友,西莉娅·佩吉,在英国外交部的情报研究处(IRD)工作。这个部门设立于一九四八年,目标是全球性的反苏反共宣传。一九四九年三月,情报研究处派西莉娅看望奥威尔,想请他为他们写东西或推荐他人写东西。他有个笔记本,上面有一百三十五个人的名字,包括演员、记者和作家。他向西莉娅提供了其中的三十五个人(其中有卓别林、萧伯纳等人),说明哪些人是共产党的同路人或支持者,“不应被委以宣传之任”。一九九一年,这个名单被部分公布,引起很大争议。有人指责他是告密者,也有人替他辩解,说他只是不同意请这些人写东西,并没有叫当局抓这些人。

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奥威尔的天平毕竟是倾向于英、美,他很难掩饰自己对苏共的恐惧。这是后来左翼纷纷向右转的原因(注意:现在的西方左翼,在很多问题上比右翼还右)。

在《动物农场》的乌克兰文版的序言中,他把苏联和英国做了对比。他说:

英国并不是完全民主的。它也是个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极大的阶级特权和(即使在现在,在一场可能使人人平等的战争之后)极大的贫富悬殊。但是尽管如此,它还是一个人民生活了好几百年而没有发生内战的国家,法律相对来说是公正的,官方的新闻和统计数字可以几乎一概信任,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持有和发表少数派意见并不会带来生命的危险。在这样的气氛中,像集中营、大规模强制迁移、未经审判就逮捕、新闻检查等事情,普通人是没有真正了解的……

奥威尔是个社会主义者,但在他的价值体系中,自由和民主压倒了一切。我在前面已经提到,他是个民主社会主义者。

他反对法西斯主义,西方主流社会也反;他反对极权主义,西方主流社会也反。自由民主是欧洲走出中世纪反教权、反君权的产物,这是西方主流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的历史遗产。苏联抛弃这份遗产,他无法接受。

那么,他又怎样区别于他反对的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呢?

观动物农场后有感 篇4

政府学概论论文

首先要说的就是,我真的选对了通识课了。政府学概论,听起来很玄乎的一个名字,因为老师的风趣的讲课方式,变得很有趣,很好玩,也很好学。既然说过不夸,那夸奖您的那段就跳过吧,我知道就行。

您让我们给你们提意见,我还真有一些。我当初选择政府学是为了知道中国政府的构造是怎么样的,比如省委书记和省长有什么联系啊,官阶是怎么样的啊,但是我们都没有学到。你讲的东西范围比较大,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学到了很多我以前完全没有概念的东西。也不算浑浑噩噩上完课了。我有一次课上到一半就走了,没有请假,实在抱歉,但是当时我真的有急事,我以为还能回来,结果包也没拿,望原谅。

进入正题。倒数第二次的课您给我们看了一部动画片,看动画片以前,我很激动,因为在我的印象里面,动画总是少不了开心有趣的主题,我是怀着期待的心情去看的,我认为这个动画片也和其他动画片一样很好玩。可当我看完之后,我怎么都笑不出来了,我甚至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想哭。回寝室我就看了小说版的,虽然和动画版的有少许出入,但大体上是对得上的。本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

因为在看之前听老师说过动画的故事是反映共产党执政下的国家的建立过程,我就更想知道这是怎样一部动画了,作者是怎样用动物来表现政治上的问题的。

故事的开头讲的是老麦泽,一头猪,也是动物主义的提出者,进行演讲的事情。一天晚上,农场主琼斯先生因为生意不顺喝醉酒,残忍地鞭笞动物,动物们都很害怕他。当琼斯先生发泄完之后回去睡觉了。于是动物们按照约定好的到大粮仓集中,听老麦泽的演讲。猪们像斯诺贝和拿破仑早早坐在了前面,所有动物都听得很认真。老麦泽的演讲深入人心。他们还一起唱了老麦泽教的《英格兰兽》,它象征着自由和团结,就像国际歌。他讲完就离开了人世,剩下的就交给领导者们领导动物们起义了。

农场的经济持续低迷,有一天琼斯忘记给动物们喂食,动物们都饿昏了。他们合力撬了粮仓的门,大家一哄而上,争抢着食物。琼斯发现了,于是拿上鞭子就想过来阻止他们。动物们被激怒了,于是起义了动物们将琼斯赶出了农场。动物们自由了,他们可以自食其力,自己收获农作物,不必再受琼斯的压迫。他们讲农场改名为“动物农场”,斯诺贝成为了领袖,而另一个领导人,拿破仑则开始培训他的军队,开始篡夺的计划。动物们定了七戒,象征共产党宣言,虽然后来拿破仑执政之后,一个一个废除了,但它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老麦泽演说里面的自由世界真的实现了,至少现在是的。这一段应该象征着劳动人民最终其已成功,成功的成立了共和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很快拿破仑就发起政变,推翻了斯诺贝的统治,这个意味着人民的苦日子来了。

在小说里面,斯诺贝影射的是托洛茨基,而拿破仑影射的是斯大林。拿破仑训练了他自己的军队(一群猎狗),并依靠他的狗们得到了王位。拿破仑的统治方式与斯诺贝的截然不同,他贪图享受,完全没有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眼里。而另一只猪,斯派洛,由于他优秀的口才和灵活的头脑,成为了拿破仑的心腹。斯派洛是一个胆小鬼,在抵抗外来入侵的时候他只会躲在角落发抖,完全不会冲到前线去战斗,但是靠着麻利的嘴皮子,他将战功全拢到了拿破仑和他自己的身上,这种人影射的是莫洛托夫。不过残暴的统治换来的终究不是什么好果

子,他的“总统府”被愤怒的动物群给摧毁了,他自己也和那些猪们死在了其他动物的铁蹄之下。我想说,任何违背人民利益的事情都将换来人民的惩罚,或早或迟,该来的都会来的。我们的政府也一样,现在腐败的问题屡禁不止,爆出的反腐新闻令人们震惊。但是还是有无数的人不惜一切,狂热地追逐着名利,然而等待他们的只有法律的制裁。

在电影里面听到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四条腿好,两条腿坏”,这句话是七诫之一,但后来拿破仑他们学会了像人类那样用双腿走路,于是这条也被废除了。狡猾的斯诺贝教羊们讲这句话,深深被斯诺贝所蒙骗而不知所以。他们盲目追随拿破仑,高唱“四条腿好两条腿坏”阻止反对拿破仑的声音,代表愚昧的大众。而电影里面的另外一句“所有动物都是同志”反映了共产主义的思想。

电影里面最让我有所感触的就是那匹任劳任怨的马——Boxer。他智商不高,但是是动物主义理念的忠实追随者,积极响应革命领袖的号召,即使身受重伤还要坚持比别人多干事,直到被石头砸中而无法工作,拿破仑这个时候表现地假惺惺的,好像很关心他,但是最终把还没有断气的他卖给了宰马商,真是悲剧中的悲剧。我看到这里才想到了我们的政府会不会也是这样。而Boxer象征着相信“革命理论”的广大基层人民。这部寓言体小说以文学的语言指出了:由于掌握分配权的集团的根本利益在于维系自身的统治地位,无论形式上有着什么样的诉求,其最终结果都会与其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诉求背道而驰。我们都相信共产党的共产理论,它真的能保护我们顺利的走下去吗?只有时间能证明。

我能看出来的东西差不多就这么多了,当然还借助了百度的资料。这部动画内涵的东西肯定不止这点,更深层的东西还有待我以后去探索。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5

故事的开始,是人类在管理着农场,而后是动物的“自治”。人类无疑是被利益纠缠甚至掌控的,但动物本性是善良的,及至最后,都有动物在努力工作,但他们却相信了猪的谎言,相信着与人类同是利益追求者的猪带来的不切实际的希望,才会导致最后农场又一次被人类利益侵蚀。

农场中的动物们经历的统治从不平等到不平等,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物种因欲望而不断聚拢地位,食物,金钱从而形成一个独裁局面打压敌对势力的相同二丙酮醇价格结局。若不是受到了猪的迷惑,善良的动物们早就会揭竿而起了。不过我觉得在未来一定有一天会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并告知大家,夺回本来应当属于二丙酮醇价格大家的二丙酮醇价格生活。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6

书的开篇先是以一头公猪――也就是老少校――开头,他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把动物们家都聚起来给他们灌输了一种革命的思想,为之后动物们推翻了压迫动物的“人类”农场“庄园农场”,然后建立了“动物农场”做了铺垫。其实革命的一开始还是很有成就的,几只聪明的猪一直坚持着他们的指导思想“动物主义”,不仅带领动物们推翻了农场主琼斯先生的压迫统治,而且还成功地建立了一个自由自制,充分自由的动物帝国,并抵御了琼斯等人的反攻。但是中国有句话叫“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表面上动物们欣欣向荣的生活暗地里却暗流涌动,一场浩劫正向这个农场袭来。

其实我认为,从革命刚一成功几头猪(动物革命的领导者)在牛奶等食物上的多吃多占的贪婪和其他大部分动物的无知愚昧来看,后面将要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是必然的。短暂的平静过后,猪们对动物庄园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分歧,其中以拿破仑和

雪球为代表。拿破仑是一只比较有心计的猪,他以“教育要从小抓起”的借口把一群小狗崽子单独封闭饲养,最终培养教育成了只听从他的命令的恶狗队。雪球虽然比较聪明且语言能力强,十分有领导人头脑,在他的领导下农场生产力提高,经济愈加繁荣,但最终却在恶狗队的迫害下被赶出农场,最后这场政治斗争还是以拿破仑的获胜告终。从拿破仑的心机重重再加上恶狗队的帮助,后面的事情也就可想而知了。雪球被定为罪人,凡是跟拿破仑有异议的动物都会惨死在恶狗队的口下,就这样,拿破仑的专制统治开始了。而这样的专制统治演变到了最后,就变成“要想分清哪张脸是猪的,哪张脸是人的,已经不可能了”,最初动物们想象的那个乌托邦式的“动物农场”,最终又演变成了猪们经营统治下的“庄园农场”。

在农场的所有动物中,要数那匹高大有力的马拳击手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了。这匹老马时刻都以“我会努力工作”为自己的毕生信念,他见证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动物革命,也见证了动物农场慢慢开始腐败变质,但他到死都没有明白农场的问题所在,他一直生活在在猪的谎言中却没有发现,我想即便是最终他因劳累过度倒下后被屠马场的车拉走屠宰时他都不知道为什么他为农场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却最终换来的是被宰杀的悲惨命运,不过应该不仅仅是拳击手他自己,动物农场中的绝大多数动物们应该都想不到。这些愚昧无知的动物们一直愚忠于那所谓的伟大领袖拿破仑,真的让人痛心又无奈。

《动物农场》读书笔记个人感触 篇7

看《动物农场》的心情,是先觉得好笑有趣,慢慢的开始心酸,最后则是无奈和悲哀。我很清楚这本书影射的并非只是苏联,这是一部伟大的预言书,而它恰巧不幸的言中了一些我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国度里曾经发生过的和仍在发生着的一些事。在豆瓣上看了不少书评,有人看了之后觉得政治是个很肮脏的东西,要不得。我觉得这跟作者想传达的东西是相悖了。作者抨击的是集权社会的黑暗和弊端,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者并没有说政治就是坏的,实际上从本质来说,政治就是政治,没什么好与坏,政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政治的好与坏只是看你恰好是得益者还是受害者,而集权主义为什么是坏的,是因为它让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或者某一特定阶级的手中,社会的财富也集中在他们手中,损害了大多数人的权益。“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句话的确是一句真理,无论包装的如何美妙无比,只要一种政权是建立在集权统治之上的,它成为寄生在人民身上的嗜血蚂蟥就只是迟早的事。

而为什么会产生集权呢?能不能避免呢?“因为大多数的人并不具备作自己主人的觉悟”我对朋友说这是一个低文化素质社会的必由之路。就像农场的动物一样,它们本身的低素质导致了它们需要被领导,这样它们就不必思考,不必负责任,不必承担压力。农场里的动物大多很笨,像那匹马(拳击手)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其他很多动物基本只能让到2个字母。所以它们的很多权利被剥夺了,毋宁说是它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有这些权利。赶走人类的结果只不过是将统治权换到了猪手里,一个上层阶级下台了,另一个上层阶级很快产生并弥补了上去,而底层人民依然是底层人民,社会的阶级形态依然存在着,也将永远存在着。

动物农场学生读后感500字 篇8

我依稀记的小学时,挂在班级墙面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大大的画像。我很早就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对他们的事迹并不甚清楚,只知道他们是伟人。

小时候,我从来不问为什么。

陈丹青说我们的政治考试是反政治的,没有人尊敬这个学科"

60年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出版了《动物农场》,讽刺苏联的社会主义。如今,苏联已经解体近,然而《动物农场》讽刺的对象却悄悄地转移了。

人们津津乐道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遗憾于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然而我在阅读《动物农场》的时候,几次竟不得不合上书本不忍再看下去。因为我不仅看到了苏联也看到了我们自己。

新闻里每天都有gdp增长,粮食增产,物价稳定的新闻。然而没有人询问为什么中国仍然有许多人吃不饱饭,无法接受教育,看不起病,住不起房。

我们感动于善良的山村教师勤勉的奉献却从不去质问政府为何不增加教育的投资;我们感动于无私的农家妇女无偿赡养邻居的父母,却从不关注我们的养老保障;我们感动于勇敢的汶川教师,却很少问津教学楼的质量……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学生和她的法国邻居争论今日的中国。那个法国人说,我可以站在路上大骂萨科奇,你能吗?她竟一时语塞只好开玩笑似的说,我也可以站在路上大骂萨科奇。

当我们不仅仅旁观历史,而是把自己当做历史的一部分,就会发现我们和书中的人物同样卑微。

少年的君特。格拉斯为了--和帝国的荣耀加入了少年禁卫军和成千上万的人高喊领袖万岁,甚至二战结束后,当他被告知纳粹屠杀了数百万犹太人的时候还固执的说那是反纳粹的恶毒宣传。他在《剥洋葱》中回忆道自己从来不曾怀疑过领袖,因为广播报纸以及身边所有的人从来没有怀疑过。

今天的小孩子仍然在重复我们曾经重复的道路。他们也许不知道马恩列斯毛,但是胸前的红领巾依旧鲜艳,依旧高声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依旧循规蹈矩的背诵历史政治而从不去质疑……

读《动物庄园》有感 篇9

最近经老师推荐品读了《动物庄园》一书。书很薄,很快就读完了,但是里面的深刻含义真的值得一遍又一遍的去体悟。正如作者所说“小说不属于人们所熟悉的蕴含教训的传统寓言,而是对现代政治神话的一种寓言式解构”。

《动物庄园》一共有十章,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农场里的一头猪老少校在提出了“人类剥削牲畜,牲畜须革命”的理论之后死去,不久后农场里掀起了一场由猪领导的革命,原来的剥削者——农场主琼斯被赶走,牲畜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尝到了革命果实的甘美,农场更名为“动物庄园”并且制定了庄园的宪法──七诫。但不久领导革命的猪们发生了分裂,雪球被宣布为革命的敌人,此后,获取了领导权的拿破仑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和越来越多的特别待遇,逐渐脱离了其他动物,最终蜕变成为和人类完全一样的牲畜剥削者,动物庄园的名字也被改为原来的曼纳庄园,而七诫也被改的面目全非,完全是为了服务剥削者的需要。在故事里面,让我觉得最痛惜的就是任劳任怨的拳师,他的“我要更加努力工作”最终换来的是却是年老无力后被卖到屠杀场宰杀结局。拳师象征的就是相信“革命理论”的广大基层人民,他们善良勤恳,他们任劳任怨,但是他们一味地相信领导者,盲目地追随,懦弱无知,最终葬送了自己。

将《动物庄园》的背景置身于现代社会,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人们不具备独立思考决策的能力时,民主再健全的社会,国家也

会沦为少数人的统治工具。我们不能像动物庄园里的驴子本杰明一样麻木漠然,也不能像拳师那样愚昧无知。记得老师说过:“真正的公民不但应该拥有政府对自己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的保护,而且更应该拥有参与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的权利即政治权利。”当今的中国腐败问题严重,人人都想当官捞油水,政府的形象日益腐化,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当初建立政府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利,而如今反而是在日益剥削着人民的权利。作为公民,我们决不能一味的退让,我们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监督政府,来捍卫我们的合法权益。

另外,由《动物庄园》引发了我对于教育体制的一种思考。为什么动物庄园里的弱者们不敢反抗?思想往往控制行为。正是他们的思想被剥削者所控制,所以他们的行为才会那么无知可笑。不难发现外国的一些变革都是从思想运动开始的,比如说法国的“启蒙运动”就是一个成功的典例。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面,我们更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顺从主义,因此学生缺少了独立批判与进行合理选择的能力。一个人活着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就如行尸走肉。我们应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去锻炼他们这种在青春期开始迅速发展的能力。在教育方面,我们需要改进的真的有很多很多!

读《动物百科》有感 篇10

有一次,我向被人借来了一本《史前动物百科全知道》。我读完了这本书之后知道了许许多多我以前不知道的有关于恐龙的知识。恐龙是十几千年前出现在地球的古生物。恐龙大约在地求生存了2亿年之后,忽然灭绝了。乐学家目前对恐龙忽然全部灭绝做出了许许多多的推测。到现在,大部分人所认同的是:几千年之前,又一颗小行星飞出了自己轨道。火速冲向了地球。那颗小行星撞到地球的同时,地球户人天混蛋,从此那些恐龙一部不必想了美决。天暗了植物没有了阳光枯萎了,那么那些靠植物生存的恐龙渐渐死去。随之食草动物的减少,那些食肉恐龙的猎物也减少了,它们开始自相残杀,到最后,恐龙灭绝了。

那些目前发现的恐龙都有了名字。有万隆、梁龙、马门溪龙、霸王龙、始盗龙……

读《动物庄园》有感 篇11

《动物庄园》讲述了:一个农庄的动物在一头临死的老公猪的呼吁之下奋起反抗人类,并赶走了农庄主,动物们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愿望,农场重新更名为“动物庄园”,动物们制定了“七诫”,奉行“所有的动物一律平等”。后来,两只处于领导地位的猪为了权利而互相倾轧,其中的一只宣布另一只为“叛徒”、“内奸”,又用暴力的方式将它驱逐。此后,获得了领导权的猪们成为了新的特权阶级,拥有“比其他动物更为平等”的地位,成为了动物庄园的统治者,然而其他的动物却成为了猪们的奴隶。

乔治・奥威尔独一无二,他用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带给读者思想上的盛宴。

小说中的马、牛、羊,都是愚蠢的`代名词,初读书中内容,便认为他们十分可怜,成为了奴隶。再读,又觉得十分可悲,被他人当做奴隶,每天不辞辛苦地工作还引以为傲。我越读越看不起它们这些没有主见、没有自主思想的动物。

记得妈妈从小就告诉我,听取别人意见时要先经过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再采取他人的意见。正如那句著名的话:“我们决不可被盲目所左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地”。

读《动物大逃亡》有感 篇12

这本书的开始是露朵的爸爸拿到了一本书,这本书是自由自在的动物园的图片,动物们在上面都十分快乐,不过,露朵的爸爸却不让她拿给动物们看,露朵问为什么,他的哥哥汉斯告诉她因为只要把这本书拿给动物们看,动物们就会讨厌动物园里的生活,逃跑的。深夜里,人们都睡着了,可动物们还没睡,并且一片惊慌,因为小猴子彼博不见了,很快,彼博出现了,并且拿着那本图画书,动物们一看,不满意了,居然有这么好的动物园,可我们住的呢,真是差极了!动物们不高兴了,就让彼博去把钥匙偷过来,狮子大王还命令大家不要出声,以防把人类吵醒,彼博很快拿着钥匙回来了,大家都在心里暗暗地为他喝彩,由大猩猩涅斯托打开了笼子的们,动物们一一逃出,狮子大王带领着大家上了公路。天亮了,人们又一片惊慌,警察局局长也出动了,你猜为什么?因为动物们出逃,把到处都弄得一片糟糕,大象掀翻了烤鸡店的房顶、猴子吃了老奶奶的植物,把她吓了一大跳、狐狸吃了雪糕,吓昏了雪糕店服务员,乌龟去菜市场吃着青菜、老虎、黑豹等食肉动物吃着肉······警察局局长气恼极了,真想把动物们都枪毙,但是,汉斯、露朵和他们的爸爸还有市长的儿子和市长都不同意枪毙,事情闹到最后,市长一锤定音,命令不准枪毙,但让孩子们阻止这些动物胡闹,于是,露朵、汉斯、市长儿子这三个小孩子出发了,他们成功的阻止了动物们,而且,市长儿子还让动物们创建了一个劳动部门,人们只要打一个电话,或来劳动部门一趟,说出自己想要的动物,就能立刻来领取动物,不过,要记得给动物喂食和按期付款呦!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动物们要工资,它们吃饱不就行了么?因为这钱要用于喂养没有工作的动物。难道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动物们工作着,用所得来的钱喂养着不能工作的动物。不是的,后来,不是动物对人不满意,就是人对动物不满意:骆驼晚上睡在牛棚里,头总是碰到屋顶,在早上,农夫无意间骂了骆驼一声笨东西,敏感的骆驼立刻逃了出来,交通部门的大象因为惩罚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失业了······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只有猴子在马戏团当的挺好,还邀请动物们都去马戏团,可是,动物们都讨厌在马戏团的职位,所以就没有去动物园,最后,一位老教师邀请它们去动物园,并告诉它们人们是懂么需要它们,动物们同意了,不过要求必须像图画书上的动物园他们才肯去。露朵醒了,原来这只是一场梦,但露朵对哥哥汉斯说天一亮就去市长那里请愿造一个图画书上的动物园,让动物们居住。是啊,我们很喜欢去动物园看动物,去看它们的相貌,这样就像到了大自然一样,但是,我们在快乐的背后是什么,是动物们的悲伤,动物们渴望回到大自然,那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可我们却没有考虑给动物们足够的生活空间,虽然已经有图画书上的那种动物园,但却十分少。

上一篇:一名金融系统工作者的入党申请书下一篇:大学习大排查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