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问的精神

2024-06-29

发问的精神(共8篇)

发问的精神 篇1

榆林实验中学 李林 [学习目标](1)懂得发问的意义,学会做一个乐于发问,勤于发问.于发问的人(2)学习理解运用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论述中心。[学习方法]读读、议议、说说、讲讲`.写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现场导入,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老师说什么话吗,你们想知道老师心里想什么吗?

[分析]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感,同时放松师生紧张的情绪. 开头配一个短FLASH,配宇宙,杨立伟,登上月球,深蓝色的背景,球体,神奇,海底,森林,整个世界奥秘的一种探求,恐龙,人类对此有疑问,有探求,才有了现代人类的文明.导入课题。

[分析]从广阔的背景导入,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拓展思维。动画效果,色彩明丽,画面形象,易和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与科技相联,激发学生“问”的欲望。为整节课创立一个情境。在这个导语中,强调有发问就有收获。

二、分析课文:

设计思路:老师在充分熟悉,挖掘教材的前提下,灵活驾驭课堂。处理突发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阅读,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学生没有领悟到的地方,教师给予及时,适当的点拔。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理清文章思路。重点掌握议论文中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老师设计精美板书,辅助学生理解。[分析]此设计可以体现新教学理念,一改往常满堂灌,满堂问的形式,而是让学生自已问,自己解答,老师只是课堂的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一个角色。

三、联系现实生活,要求学生在为课文补充一些论 据。(发生在自已身上的也可以。)[分析]更一层理解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四、口头作文:中学生应该不应该带手机(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分析]此设计是为了加深对本课的教学重点―――正反对比论证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加强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五、一句话训练:“以发问是——————,所以它可贵“说一句话。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分析]此设计意在训练学生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已的思想。

六、总结:用左拉的名言。

七、结尾设计:一系列人类还没有探索清楚的宇宙,人自身,海洋等奥秘来结尾,意在激发学生发问,探索,求知的欲望和激情。

八、板书设计:用树形,意在发问可以使知识开花结果。用扇形,意在发问可以使知识收扰。

用钥匙,意在发问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形象,生动。

作者sohu

发问的精神 篇2

之后,我又结合自己的课堂情况,对学生发问问题的质量进行了一周的统计分析(共七节课),具体情况如下:

就以上调查、统计表中数据稍加分析可以看出,课堂上主动发问的学生不多,能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的学生则更少。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发问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师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引导和鼓励学生发问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产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发问能力,教师必须要具有引导、鼓励学生发问的教育观念。教师首先要明白发问对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形成学习能力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其次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把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常规行为,针对所在学校孩子的特点,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困惑,鼓励同学之间相互质疑、相互交流,鼓励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相互对话。第三,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要帮助其分析问题的价值所在,引导、鼓励其他同学也要向他一样敢于质疑、敢于发问,敢于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二、创设利于学生发问的教学情境

提高学生的发问能力需要一定的教学准备,要有的放矢,不能漫无目的地随意而为,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发问,从而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比如,我们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什么和课文可能会写什么等问题;在深入探讨了一个问题后,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与大家讨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课文教学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提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等问题。我们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专门设计一个环节,组织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及时进行梳理,列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让学生进行辨别与分析,比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谁的问题最有价值?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些问题好在什么地方,今后再发问,应该问出怎样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教师有意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提高发问的能力。

三、把握发问的几个着力点

如何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是提高学生发问能力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指导学生把握发问的几个着力点,让学生知道发问的方法。

(1)阅读文本是基础。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必须充分地阅读文本。因为如果连文本写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只有充分阅读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文本所运用的方法手段之后,才可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2)深入思考是关键。在认真而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对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文本选用的表达方式进行深度的分析与探究。“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对文本思考的层面与程度不尽相同,因而就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

(3)善于提问是根本。认真阅读文本,深入进行思考,只是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供了充分的可能,什么时候提出怎样的问题才是发问能力提升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试着像老师一样对文本进行发问,甚至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对某一段文本进行设计并提出问题,组织大家讨论。问之前想想老师一般会问哪些问题,老师为什么会问这些问题,老师在什么时候、针对什么内容提出了哪些问题等,让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大胆尝试,学会发问,促进发问能力的提高。

四、展望未来———学生终将变得勤问、善问

目前,虽然还有很多学生发问意识比较淡薄、发问能力比较欠缺,问题的质量也不高,但是,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之下,他们的思维正在被激活。可以看到的是,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已经能够做到静下心来充分阅读文本,对文本所表达的主要意思、蕴含的思想情感、文章选用的表达方式进行深入的思考,他们总想提出让老师夸奖、同学佩服的问题,正在逐步改变仅仅围绕老师的问题去学习的现状,勤于发问、善于发问的习惯也渐渐形成。

引导学生发问的诀窍 篇3

那么,遇到学生不问问题的情况,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请先看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1】

这是《沁园春•长沙》的教学片段。

师(走到学生中间)问:“谁能把《沁园春•长沙》这首词背一下,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老师,我……我。

(老师指定2—3名学生背诵。)

师接着提问:下片中的哪两个字标志着词人由上片的眼前景的描写转入对往事的回忆?

(明确:“忆”和“记”二字。)

师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思考:“峥嵘岁月稠”说明了什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是如何来表现“同学少年”这个意象的?(可用历史事实来佐证)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组织学生探究阅读。

(1)如何理解“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中“粪土当年”的结构及含义?

(2)《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在“境”、“意”上各有何不同?

整个课堂显现出师生间的亲和度,流露出随和、自然的学习情感。

【案例2】这是《荷塘月色》的教学片段

赏析文章的“画面美”

(1)师问:由文题可知,本文主要写“荷塘”,绘“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学生明确:4、5、6段。

(2)学生齐读4、5、6段。

(3)师提示:写景,须抓住景物特征,运用一些文学技法,力求形象、生动。请具体分析这三个段落写景的妙处。

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两组负担一个段落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文章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体现了景物什么样的特征?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技巧?”这三个问题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参与,个个发言.负责相同段落的两个小组可以私下交流一些看法.小组讨论完毕后,请各小组的代言人代表本組在全班交流,教师做必要的指导。

学生讨论、交流

第一小组发言,第二小组补充;第三小组发言,第四小组补充;第五小组发言,第六小组补充。

(4)教师总结: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画面立体感强,并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浓淡相宜,疏密有致,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韵,氤氲着浓浓的诗意。

课堂上要想改变学生被动应答为主动提问,关键要明确:课堂,是孩子的,就是要把本来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

一、放下架子,摒弃“师道尊严”,让学生“敢”问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教师处在学生中间,形成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解除了学生紧张恐惧的负重心理,不让学生产生冷漠呆滞、愁眉苦脸的神情,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就会勇敢地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二、激发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促学生“想”问

课堂上激活学生思维,主动思考、积极发问,首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为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来越想学/越爱问。其次要预设想问的时空。案例2中的教师主题明确,突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课堂上先帮助学生做好思考、发问前的准备,一开始就让学生回答浅显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分析,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谈得投入、想得认真、问的贴切。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和提问的机会,创造良好的提问气氛,让学生尝到提问的喜悦。

三、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会”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思维的发生往往从怀疑开始。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显然,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对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重要的意义。没有问题就很难激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的。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从小的具体方面引导学生,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是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养成习惯,久而久之使学生学会问问题。

四、鼓励学生树立发问应答的信心,引导学生“乐”问

发问的精神 教案教学设计 篇4

发问的精神

启凡

一、素质教育目标

⒈知识教学点

①认识提倡“发问”精神对自己学习的指导意义;

②学习运用反问句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的方法;

③领会作者怎样既从正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正确,又从反面论证了相反的观点不正确,这一正面和反面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⒉能力训练点

学会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来论证论点的写法。

⒊德育渗透点

懂得发问的意义,学会做一个乐于发问、善于发问、勤于发问的人。

⒋美育渗透点

体会本文活泼、生动、富于鼓动性的语言艺术。

二、教学设想

⒈学生自学课文,找出文章中心论点,与上一课《怀疑与学问》尝试比较体会异同。

⒉细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找出正面论证,反面论证的部分,并具体分析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说道理的。

⒊本课计划安排两课时。

三、教具学具准备

⒈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软件。

⒉电脑设备和实物投影机。

四、预习检查

⒈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潜修静想:形容专心研究,认真思考。介意:在意或注意。

平谈无奇: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点出色的地方。景仰:佩服尊敬;仰慕。

寻根究底:寻求根由,追究底细。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典籍: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也泛指古代图书。

⒉辨析下列多音字的读音。

多音字 读音 组词 多音字 读音 组词 多音字 读音 组词

畜 xù 畜牧 传 chuán 传达 创 chuàng 创造

chù 牲畜 zhuàn 传记 chuāng 创伤

⒊作者简介:

启凡(1913-1986),原名覃(qín)必陶。湖南宁乡人,长期担任开明书店、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工作。曾同叶圣陶、郭绍虞等合编(开明新编国文读本)。30年代前后,常有文章在《中学生》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发问的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篇。从课文有关语句可知本文是作者当年专门为中学生写的。

⒋解题:

“发问”就是善于动脑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求知识,明道理的途径,也是新发明、新创造的开端。

五、课文导入

从上一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做学问要有怀疑的精神。除此之外,做学问还必须要有善于发问的精神。学问学问,要想学会就必须会问。可有些同学就会问:为什么不能自己学呢,为什么要善于提问呢?这个问题真正留心思考过的人恐怕不多。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议论文《发问的精神》,读后想想,我们从中受到了些什么启发呢!

六、教学步骤

⒈提问:朗读课文,试以作者的身份来填空。

明确:我们在学习求知中,需要发问的精神,要能发问,多发问。

⒉提问:作者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先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谈起?

明确:人们未能发现蕴含在生活中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中的道理。

为什么鸟站在电线上电不死,而人摸电线而不会被电死呢?

为什么烟囱要建得非常的高呢?

为什么油罐车后边都拖着一条铁链子呢?

正是因为人们常常忽略了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所以作者提出了本文的论题--发问的精神。

⒊提问:针对“发问”这样一个论题,作者提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是哪两个呢?

明确:①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②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牢牢记住就成了,不需要多问。

⒋提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呢?

明确: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法。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法。

⒌提问:从我们刚才的简单分析中,大家应该对文章的结构应该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了,那大家看看这篇文章应该怎么划分呢?

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提出论题--发问的精神。

第一部分:【第4-9段】:从正面论证发问精神的可贵。

第一部分:【第10-14段】:从反面论证“何必多问”说法的不正确。

⒍提问:第一部分我们刚才已经分析了。我们来看第二部分。作者为了证明自己提出的正面论点的正确性,举了哪些事例?

明确:依次举了牛顿、瓦特、释迦牟尼和孔子的事例,来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

⒎提问:作者列举这些事例的段落是怎样同上下文紧密联系的?

明确:作者在第四段中用“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引出下文,四个事例也正是与其中的“古今中外”相照应;在第九段中用“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其中的“这几个人物”又与上文紧密联系证明了论点。可见,作者所举的几个事例上下问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⒏提问:作者所举出的事例有是属于哪种论证方法呢?

明确:属于事实论证--例证法。

⒐提问:接下来作者提出了反面论点--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牢牢记住就成了,不需要多问。作者提出这个反面论点并不是要证明它,而是要反驳它,作者分哪几个层次对反面论点进行了分析论述呢?

明确:①墨守旧说,不能发问,就不能研究,文明就不能进步。②一味吸取,不去审问,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③发现的问题越多,才能对实际事物看得越清楚,对所学才更有把握。

用“第一”、“其次”、“更进一步说”等词语关联。

⒑提问:第14段的三个问句是什么问?本文多处运用反问的修辞方式,请从课文中找出,谈谈反问句的使用有什么好处?把这些反问句改成肯定句。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①“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②”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③“壶水滚沸,谁不常常看到?”④“那怎么能研究,文明又怎么能进步呢?”⑤“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

反问句的使用,强化了语气,强调了观点,强调了情感,并造成文章的波澜。

⒒提问:篇末“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句中的“那把钥匙”指什么?它与前文哪些语句相呼应?

明确:“那把钥匙”指发问的精神,与前文第2段“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第3段“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相呼应。

⒓提问: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从哪些文句可以看出?

明确:这篇文章是写给学生读的。如“事物的道理,不比课本的文字,老师的讲解,看了听了就懂。”“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从这些文句中可以看出。

⒔小结:这篇课文议论的问题是关于发问的精神。作者倡导发问,认为发问十分重要,发问的精神可贵。举例子从正面论述,讲道理从反面论述。这样正、反结合,突出论证了中心,使文章的说服力、针对性更强。

为本文列提纲!!!

七、作业布置

⒈有人认为,牛顿看见苹果落地才发现“万有引力”的说法缺少根据。查找资料,看这种怀疑对不对。

⒉预习第8课,要求字词,多音字,形近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童心发问散文 篇5

周末,孩子们带着孩子陆陆续续的都回来了。晚饭后,家人一边聊天一边喝茶,茶过五味,便都各自开始忙着自己的事。

我仍是把着那台在孩子的孩子面前刚刚“开放”不久的电脑不放,熟练地进入江山文学环视首页后,便径直点击东北风情,因为在这个社团里有我所关注的人和事。

女儿对上小学三年级的外孙子发话:“今晚赦免课外学习,随便玩一会儿。”外孙子一听“啊!谢谢妈妈!”便欢快地蹦了起来,然后来到我这儿,贴在我的身边。因为,这计算机里有外孙子的文档,有他写的“蜗牛”小日记、还有他画的图画、制作的幻灯片……

外孙子往我跟前这一凑合,引出了一连串的童心发问。

一、老师怎么还比学生年龄小呢

我正在天之娇名下浏览他的作品,想再一次看一看连续获得精品的几篇文章,品一品这如同国酒茅台一样回味绵长的滋味。

“这些文章都是天之娇老师写的。”我对身旁的外孙子自然自语地说。

“嗷!嗷!”外孙子轻声答道。

“姥爷,他是你的老师呀,我们班级老师比同学大二十多岁,那你的老师一定也比你大很多岁吧?”外孙子来个“常理式”思维问我。

“哈哈!我们是同龄人,年龄相仿,准确地说,我还比他大两岁呢!”我对外孙子说。

“老师应该都比学生的年龄大呀,姥爷,那你怎么还叫老师呢?”外孙子又追问。

我说:“别看人家比我年龄小,人家本事可大了,是个大作家。人家呀,从小住在农村,上学要走好几里地的土路,不像现在孩子上学有轿车、校车、公交车;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做作业,也不像现在有电灯,还要摆上台灯;吃的是小米饭、大馇子粥,白菜土豆子和咸菜,大豆腐、干豆腐是最好的菜了,也吃不着肉,不像现在想吃啥有啥,吃的不愿吃,一检查身体还缺少微量元素。”

外孙子打断我的话:“姥爷,那你小时候也那样吗?”

我对外孙子说:“我小时候也是那样。别看那时候生活困难,条件不好,不过人家爱学习,作文写得好,文学写作的种子从小就在心里扎下了根。十几岁时就在刊物上发表诗歌了,大家都夸他‘是一个有出息的孩子’。”

“啊,十几岁就……真棒!”外孙子也有了感慨。

“后来人家上了大学,当了领导干部,写了很多书,有一部几十万字的大书,叫《呼兰河畔》,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地区打土匪、抓特务的故事,里面有鸳鸯钥匙、鸳鸯石门,可惊险了。人家还赠给我一本那,有时间姥爷给你慢慢讲。”

我一边说一边看着外孙子,然后接着又说:“叫老师是对人家的尊敬和敬佩,就像你们学校向学习好的学生学习一样,姥爷我虽然写了几十年工作上的文字材料,还没有一本像样的书。”

外孙子听我这么一说,回转身从书架上拿出了我写的自行印刷的《我的父亲母亲》:“姥爷,这不是你写的书吗,上面都印着你的名字呢!”

我笑了笑对外孙子说:“那是我为了纪念姥爷的父母写的家族回忆录,自己找彩印社印的,出书要由正规的出版社审批,有书号,这书号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的。”

我随即从挂包里拿出这几天正拜读的《党存青短篇小说选》对外孙子说:“你看,这本书的名字叫《党存青短篇小说选》,这是党存青写的,从沈阳特意给我邮寄来的,你再看看这书是白山出版社出版的,这个是书号,没有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是不算数的……他也比姥爷小十几岁,但人家是大作家。”

外孙子眨巴着眼睛直愣愣地看着我。

于是,我又随手从书架上拿过一本《历史小故事丛书》(先秦部分.上)对外孙子说:“你看,这套丛书是河北少儿出版社出版的,一共10册,每一册都有作者的名字,这是统一书号……人家天之骄老师赠给我的那本大书让我放在单位了,记得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哪天姥爷拿回来给你看看……我写的那本书你看在这封面右上角还特意注上‘家族资料,注意保存’八个字呢,仅仅是一个自己和亲属留作纪念的资料。”

“啊,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外孙子说。

我又重复着:“出版社给出了书,或者在报纸、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作品,才有资格申请加入作家协会当作家的。所以,姥爷我得向人家学习,向人家学习不管人家年龄多大,我都得叫人家老师呀!你说对不对?”

外孙子点头称是:“对!应该叫老师!”

我趁热打铁,引导外孙子:“现在学习的条件多好啊,你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当个大作家。”

“记住了,姥爷。”外孙子答道。

我看了一眼外孙子幼稚的小脸蛋露出了微笑,似乎明白了“老师也有比学生年龄小的道理”。

二、故事怎么长在土墙头上呀

外孙子也凑过头来跟我一起看天之娇的作品,突然好像发现了什么,又好奇的发问起来。

“姥爷,姥爷,长满故事的土墙头,什么是土墙头?故事怎么会长在土墙头上呀?”外孙子又不解地问到。

“呵呵,这土墙头,就是农村里的村庄,我们那个年代的人习惯叫屯子,在房子周围用泥土磊的土墙,土墙最上面就是土墙头。这几年打日本鬼子的电视连续剧里经常看到村庄里的土墙头。”

“姥爷,土墙头上只能长草啊!”外孙子说着又抬头看着我,等待“土墙头上怎么会长出故事” 的答案。

“你记得在圣诞夜圣诞老人送糖果的故事吧?”我说。

外孙子立即答道:“记得。那糖果是在我睡着了的时候妈妈、爸爸悄悄给我放的。”

“上星期天下午,我陪你上作文课,老师讲作文的写作手法你还记得吗?”我问外孙子。

“记得。”外孙子答应着。

我接着说:“记得,你给我说说。”

外孙子有点打喯儿,挠了挠头。

我笑着对外孙子说:“圣诞老人送糖果,那是夸张。长满故事的土墙头,也是夸张。那是人家作家通过土墙头这条主线讲村子里的故事。”

“姥爷的姥爷家住在村子东头,四周就是土院墙。”因外孙子还太少,我只能说这么一句。

我的眼前瞬间出现了姥爷家土院墙里的故事。姥姥病故的早,母亲为姥爷和年少的老舅缝补衣裳,到了秋季还特意拆洗被褥和棉衣棉裤,为了耐用,还要用米汤浆洗后,挂在用麻绳连接的大门柱子和西面土墙的木桩子上晾晒,中间还用一根木棍高高的支起来,黑色的斜纹布衣服面儿,白花旗布的里儿,阳光下的黑白分明,见证了浓浓的亲情。东侧的土墙下面是很高的土坎,记得一次和小朋友打冲锋,我从墙里爬上土墙头往外蹦,一下子滚到土坎下面,幸好没有摔坏,但却是后怕,吓了一大跳,埋怨自己事先没有“勘察”地形,对这里的地形地物不熟。生产队在姥爷家后院,姥爷原来是车老板,年纪稍大了,安排晚上喂马,生产队上又没有住处,就这样姥爷在土墙的西侧,开了个便门,免得走大门绕远。姥爷不仅非常勤劳,起早贪黑的喂马,而且做事也非常本分。自然灾害时,有的生产队喂马的更倌偷马料,而姥爷从不贪占集体的便宜。

“姥爷,姥爷,我知道了。”外孙子将我从思绪中拽了回来。

“姥爷,那我可不可以说长满故事的钢笔呀?”

“可以的。”我说。

“姥爷,那我可不可以说长满故事的玩具枪啊?”

“也是可以的。”我说。

“姥爷,那我可不可以说长满故事的书包哇?”

“当然可以了。”我说。

“姥爷,那我可不可以说长满故事的图书呢?”

“那更可以了。”我说。

外孙子围绕“长满故事”一连串的问,我是不停地答。

“啊,原来什么都可以长出故事来呀!”外孙子似乎恍然大悟的说。

“是呀!生活处处有故事。”我说完又陷入了拜读天之娇老师《长满故事的土墙头》这篇作品的心得中:你看,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题目起得多绝呀,丰富的想象力,浓郁的乡土味。谁路过这里,特别是大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你不让他看他也得非要看一看这土墙头的风景。记得,我第一次看这篇作品时,食欲大振,一口气吃的直打饱嗝,撑得够呛。你说,这好东西也得慢慢消化不是,又反复回味。一看作品就知道天之娇老师,是一位地道的“农村通”,没有亲身经历,靠生编硬造是编不出来也造不出来的。真实感人,手法独特,语言诙谐,耐人寻味。诙谐的语言,似乎有一点粗,但那那真实的生活写照,活灵活现,如同身临其境;虽然是素描,但场景颇多,且很细。一条主线,通篇贯穿,演绎着作者自身、家庭亲人、邻里、屯子里的`许许多多真情故事。这里没有像堆积木似的华丽辞藻,却如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牛肉干”有嚼头,如同房檐下挂着的糊熟了的苞米吊子,在煮大碴粥锅里原汤化原食那个别有一番风味的香。天之娇老师通过“一道院墙,划分开东西院邻居的分界线,如一本签署和平友好协议书镶嵌在那里。一个院墙,也如一条纽带,把邻里之间的感情连接在一起”蕴含了散文深刻的内涵,活灵活现地呈现了乡村人淳朴、勤劳、良善、友爱、和谐的关系。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这是一页尘封的历史。后来的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又有谁能够读懂这土墙头长出的故事?!精美的作品不仅仅具有可读性,欣赏性,启迪性,产生极大的磁力,而且要耐读,其生命力的内核凸显,没有保质期,犹如文物一般,只有收藏增值!天之娇老师的这篇作品不就是这样吗!

三、柴火垛怎么会唱歌说话那

我欣赏天之娇老师的《如歌如诉的柴火垛》,静静地思考,这柴火垛,在乡村里随处可见,极其普通的事物,但却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升华,演绎了真情与哲理的故事,读罢好感动、好亲切啊!柴火垛,是庄稼院里不可或缺的风景;柴火垛,是勤劳节俭的象征;柴火垛,是耕耘收获的见证;柴火垛,是农户生活的缩写……眼前仿佛看到了灶膛里跳动的红红火焰,大锅做出的喷香农家饭菜!《如歌如诉的柴火垛》,告诉了“生活处处有华章”这样一个道理。关键是否具有像天之骄老师人家的慧眼、才思、妙招、真切。高山仰止!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原来人家的柴火垛里有“奥妙!”

这时,吃完水果的外孙子又黏在我的身上,歪着小脖想知道我在看什么。

外孙子看见天之骄老师的《如歌如诉的柴火垛》,又问起我来:“姥爷,柴火垛也没有嘴,怎么会唱歌会说话那?”

我说:“你就把农村烧火做饭的柴火垛想象成是一个或一群人,那不就能说话、能唱歌了吗。”

“这样,你看咱们泡茶的紫砂壶,你就可以把这个物件当成人看,往紫砂壶里放茶叶、倒开水就像人在吃饭,从壶里往茶碗里倒茶水不就像欢快地唱歌、高兴地说话一样吗。”我又接着说。

外孙子,在一旁只是一个劲地“啊!啊!”答道。

为了让外孙子理解这个作品题目的意思,我又用手指着照片:“你看,这就是农村的柴火垛,这是玉米的秸秆,秋收时农民把玉米收回家后,就把剩在地里的玉米秸秆拉回来垛好,等玉米秸秆风干后就可以用作烧火做饭了。”

“这么大的柴火垛,那得好多好多棵玉秸秆米呀?”外孙子又提出了新问题。

“是啊,有多少棵玉米秸秆不好计算,也没必要计算,都是几十棵玉米秸秆捆成一捆的,一垛柴火都大约知道有多少捆,不像你算算术题、奥数题要求必须算准确。”我对外孙子说。

“你看,那柴火垛上还坐着小孩呢!”我又指着照片说。

外孙子又问:“那小孩不怕扎着吗?”

我对外孙子答道:“农村的孩子皮实,不像城市里的孩子娇贵。你看,那孩子坐在柴火垛上还笑呢。”

“是呀。”外孙子答着。

“姥爷的老家在一条大河边上,屯子里的柴火垛也有玉米秸秆,但大部分都是从草甸子里割的蒿草。姥爷小时候与小朋友玩捉迷藏还钻进过柴火垛的茅草里呢。”我对外孙子提起自己的童年往事。

“哈哈,真好玩呀,好刺激!”外孙子高兴地说。

我接着对外孙子说:“就拿厨房里做饭来说,大勺、碗筷、盆罐等各种用品在一起不就像锅碗瓢盆交响曲吗!”

“所以,柴火垛会说话、会唱歌,那是人家作家把物体比喻成人了”我又说。

外孙子忙说:“姥爷,姥爷,我知道了,那《熊出没》动画片里的动物也都会说话、会唱歌,还有智慧与光头强斗呢。”

“还是外孙子聪明!”我说。

外孙子一听到夸奖,美滋滋的,热乎乎的身子贴我更近了。

“也是人家作家借着柴火垛,把农村过去的事情,难忘的故事写出来,自己看,也是把过去美好的事物给别人看。”我接着对外孙子说。

外孙子“啊!啊!”的应着,实际上,他还没有看见过真实的柴火垛是啥样子的。

我看着似懂非懂的外孙子,心想说得太多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他还太小。

细细品读天之骄老师的这篇散文,真是感同身受,往昔父亲带我与二弟弟打柴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当年我家也在乡下住,河套里、草甸子上到处是柴草,可谓是就地取柴,只要不懒惰,就不会缺烧柴,柴火垛也就一年压一年的,富富有余。后来搬进城里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什么都要票要证,就是你有钱想多买一点煤也是很难的事情。因此,春秋时节,父亲、母亲带我与二弟弟也加入到城里涌动的捡柴大军队伍里。出城捡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次辛苦的遭遇,一次是旱地拉爬犁,一次是雨天拽推车。记得,一年的正月十五那天下午,家人吃完油炸元宵,父亲说,这年也过完了,天也马上开大化了,明天再去东山里捡一次柴火吧。看似商量的口味,其实这是父亲在下命令,我与二弟弟,不敢说个不字,只是不作声地收拾斧子、小锯、绳子、爬犁等做准备,母亲给装好了买来的光头饼,并用从医院要来的打点滴盐水瓶子洗净灌上开水。传统的元宵佳节,家家户户老早高高挂上纸糊的灯笼和彩纸旗,当夜幕降临,彩灯齐放,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位于东牌坊那段的正大街,人山人海观看扭大秧歌、踩高跷、摆旱船……可是,我与二弟弟只能老早伴着隐约的锣鼓声入睡。第二天四点钟,父亲就带我们抹黑出发了,天刚蒙蒙亮,挂满白霜的我们便到了40多里路开外的山上,顾不得喘息,就开始分头在没膝的雪地里寻找仗干“猎物”,中午时分两个爬犁装满了载,便往回走。第一道关,就是出山前,要经过赵家店林业检查站的检查,然后从当地人叫大岭的地方出山。这是一个足有30多度一里多长的上坡,也是山里山外的天然屏障。我们爷仨每次来到这地方都是先一同拉一个爬犁到坡上,然后回来再拉另一个爬犁。这么一折腾,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的了。第二道关,就是翻过这大岭,眼前就是十几里路的漫上坡。那天,西南风一个劲儿地刮,气温突然升高,冰雪大开化,原来的冰雪路变成了泥水路,有的路段已经“赤身裸体”了,冰雪包裹一冬天的土路终于露了脸,可对于拉爬犁捡柴的我们却意味着要遭大罪了。父亲已经甩掉棉帽子,一声不吭地自己拉爬犁走在前面,这无声的命令,也让我和二弟弟两人不作声地拉爬犁紧跟在后面,于是上演了旱地拉爬犁的一幕。第三道关,就是从东城门到家的三里来路,平时冰雪就不多,天气渐暖早已露出了路面的煤灰渣子和石子。就是这么一段里,五步一停,十步一歇。凌晨两点多钟,终于到家了!母亲惦记着一直在灯下做针线活。还有一年秋季,借了人家的手推车,父亲仍是带我们哥俩儿去少陵河套打柴,打了一车江稗草,回来的路上瓢泼大雨下个不停,仅有的一小块塑料布苫到了车上,我们爷仨浑身上下没有一块是干地方的。土路遇上雨水一搅合,黏糊糊的粘满了手推车的轱辘无法转动,只有在泥水中一路拽推车。城里的柴火垛都不大,是引火用的,平日里就得眼巴眼望地瞅着烧,宁可炕凉一点也舍不得多烧上一把。

我自言自语地说:“难忘父母带我们走过的那个艰苦年代,给我们积攒了勤劳节俭的资产,点燃了生命的火焰!”

“姥爷,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外孙子又搭上了腔,将我从思绪中唤醒。

“啊,我也是在想这柴火垛是怎样如歌如诉的呀!”我对还在身边候候着的外孙子说。

我暗自思量,天之骄老师的一些作品虽然取材于“土”,但却让他这个“巧夫”加工出了精细的一盘盘“新奇特”田园绿色大餐,大有“土”中见“洋”,“洋”中见“怪”,“荤素搭配,百吃不厌”之感。我为他的那种火辣辣的热爱家乡,眷恋黑土的一颗感恩心、正气足的情操所钦佩;我为他的那种坦荡荡的天地胸襟,良好素养,一颗向上心,底气足的品德所折服;我为他的那种情深深的植根乡土,提炼生活,一颗贴民心、地气足的风范所感动!

这一个周末晚上,我像答记者问似的,回答了外孙子的一个又一个的提问,或许给懵懂的外孙子带来些意外的收获,也但愿如此吧。

童心发问,让我们爷孙过了一个开心愉快,别具一格,富有意义的周末。

一种即将被现代人忘记或不知的纯朴文化,却有着渊源久远的流经!

一种美好的田园风光,自然的生活画面,将成为从那种环境中走来的人们永恒的记忆!

一种深切的期待,又赋予了任重道远的历程!

在我完成这篇《童心发问》稿件的过程中,外孙子两次来看。7月5日星期天晚上9点同女儿、女婿回来,又凑到我跟前,我对外孙子说:“这稿子还没写完,还得改一改。”

“啊,姥爷那你写吧,等你写完,我再看。”外孙子说。

“好啊!”我对外孙子说。

你看,因为一篇文章还牵动了小孩子的心思。我看着外孙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发问的精神 篇6

在 1927 年第五次索尔维会议(布鲁塞尔)上,一批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的合影编者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的张双南曾写过《仰望星空如何改变世界?》(回复 173 查看),梳理了自1609年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以来,天文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的深刻联系。在今天这篇文章中,他继续从目的、精神、研究方法三要素出发探讨“科学是什么”,以及科学与数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文 | 张双南(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 科学研究赋予我们的启示

俄罗斯在和德国联合研制一个以暗能量为主要研究目标的空间 X 射线天文卫星。几年前(当时暗能量的研究刚刚兴起),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在听取了关于这个项目的介绍后,问了两个问题:“暗能量有用吗?暗能量危险吗?”当时一个科学家是这么回答的:“我不知道。不过在 100 年前,如果你问爱因斯坦相对论是有用还是危险,爱因斯坦一定回答不知道。但是今天我们知道相对论既有用,也危险。”现在,核能、诊断和治疗癌症的加速器、GPS 等等都离不开相对论的应用,但核武器也同样是相对论的应用!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顺便提一下我自己的一个故事。几年前我应邀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交叉科学中心作一个关于黑洞理论研究的报告,报告之后有一个学生问我这个研究有什么用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知道,但是我想搞明白这个问题。”会场上立刻掌声雷动。此刻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中科大是中国科学研究的圣地之一,也是最具有科学精神的校园之一。我每次到科大访问,漫步在科大的校园,都感觉到科学的幽灵在飘荡,以前这种感觉只有在我参观西南联大遗址的时候才出现过。中科大的校园一角什么是科学

我们需要从三个层面上来回答“什么是科学”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科学的三个要素。

科学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科学的目的。事实上,如果我们问很多职业科学家科学的目的是什么,他们都会回答:科学的目的是造福于人类。这个回答并不完全正确,或者可以说完全不正确。

科学的确可以造福于人类,事实上很多科学研究的成果都已经被用来造福于人类,人类的生活品质和水平也由于科学成果的应用而不断得到快速提升,今天很多科学研究项目的直接目的就是造福于人类。但是科学的目的本身并非如此,是人类出于各种目的,在很多情况下利用科学成果造福了人类。科学成果同样可以给人类造成灾难,这样的例子同样也是不胜枚举。

生物、化学研究的初衷并非是研制武器,但现在生化武器已屡见不鲜。图为储存生化武器的容器。

因此科学的目的既不是造福于人类,也不是危害人类。科学的目的就是刨根问底,也就是发现各种规律,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天文学研究所发现的自然规律奠基了包含牛顿力学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大基础物理学科,但是如何应用这些规律则并不是科学本身的目的。因此科学家在研究科学的时候可以只关心这些规律本身,并不需要关心它是否有用、是否危险,当然这并不排斥科学家选择开展自己认为是否有用、是否危险的科学研究工作。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科学研究所发现的规律并不限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自然规律,也包括其他各种规律,比如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各种规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不同,所发现的规律当然也不同,但是它们的目的都是掲示“规律”,而且它们也都符合科学的另外两个要素。但是,并不是所有掲示规律的学术研究都是科学研究,因为很多学术研究都不完全符合科学的另外两个要素。原子弹爆炸形成的巨大蘑菇云

科学的第二个要素是科学的精神,包括三个内容:质疑、独立、唯一。

“质疑”其实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也就是对于以前的结果、结论、甚至广泛得到证实和接受的理论体系都需要以怀疑的眼光进行审视。但是“质疑”并不完全等同于“怀疑”,更不是全面否定。“质疑”实际上是批评地学习和接受,其目的是掲示以前工作的漏洞、缺陷、不完善、没有经过检验、或者不能完全适用的地方。比如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和牛顿引力理论质疑的结果是发现了牛顿力学和牛顿引力理论只有在低速(相对于光速)和弱引力场(空间扭曲可以忽略)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否则就需要使用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独立”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的是科学研究所发现的规律“独立”于研究者以及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另外一方面指的是科学研究者必须具有独立的思想,科学研究工作也是独立进行的。只有独立做出的科学研究成果才有科学价值,当然这并不排斥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因为交流与合作往往是激发研究者个人创造力的有力途径,创造力是最终产生髙度原创性独立研究成果的根本原因。

日暮中的甚大天线阵(Very Large Array,VLA)。这台望远镜是由 27 台 25 米口径的天线组成的射电望远镜阵列,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但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学术界有种现象,就是“主流”学者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压制或者扼杀所谓“非主流”学术研究,似乎“主流”研究是重要和髙水平的,而“非主流”研究是不重要和低水平的。事实上,有不少从事“主流”研究的学者常常是人云亦云和随大流,和“独立”的科学精神背道而驰,而从事“非主流”研究的学者则是在开展独立研究。回顾科学史,我们很容易发现,现在“主流”的学说或者理论以前都是“非主流”的,科学的发展历程就是“非主流”不断地取代“主流”的历程,而这正是“独立”的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唯一”指的是科学规律的唯一性,勿用过多地解释。在这里仅仅引用彭桓武先生 2005 年 4 月 15 日 在“世界物理学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物质世界虽然千变万化,但却十分真诚,“在同样条件下必然出现同样现象”。

由于科学的目的就是揭示科学规律,离开了“唯一”的科学精神,也就无所谓“刨根问底”,科学的目的也就不再存在,当然科学研究也就无法进行,因为科学研究方法基本上就是通过天文学的研究围绕着科学规律的唯一性发展出来的。在 1927 年第五次索尔维会议(布鲁塞尔)上,一批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的合影科学的第三个要素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包括三个内容:逻辑化、定量化和实证化。

科学研究显然起源于哲学,而哲学研究所建立的逻辑化正是科学方法的一个关键内容。通过学术研究获得的博士学位前面往往加上“哲学”而被称为“哲学博士”,就是这个原因。古希腊宇宙观 “地心说”的建立是以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当时天文观测的经验进行整理归纳和推理演绎之后得到的。同时“地心说”也被注入了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是最为合理的,这是“地心说”统治了学术界大约两千年的主要原因,直到哥白尼突破了这个哲学思想而建立了“日心说”。

在使用哲学的逻辑化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定量化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定量化,就无法通过归纳建立模型,也无法对模型进行演绎来做出预言,并被进一步的观测或者实验检验。数学的研究所建立的各种计算方法和工具使得科学研究和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研究开始分道扬镳。而科学研究的定量化又使得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得到实际应用,这是科学和哲学彻底分离的最显著标志。

关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一代物理学大师费曼(1918 年~ 1988 年)有一句名言:“哲学和科学一般没有关系,当发生关系的时候一般都是哲学损害科学。”当然这是费曼对科学史的解读。

实证化则是最需要被强调的科学研究方法。从天文学的研究带来的人类认识宇宙的几次大飞跃中都可以看到,每一次重要的进展都是当旧的模型预言和新的观测结果矛盾,或者旧的模型完全没有预言到的观测结果无法用旧的模型进行解释。旧的模型可以被新的观测或者实验所推翻或者修改,但是这些旧的模型也都是科学理论,是追求“唯一”正确的科学理论的历程中所必须经过的阶段。因此可以被证伪的理论才是科学理论,但是不一定是正确的,或者不一定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正确的。能够解释已知现象,但是不能被证伪的理论不是科学理论,比如玄学等。科学巨匠爱丁顿(1882 年~ 1944 年){也有说是物理学家泡利(1900~1958)或者费米(1901—1954)}对于不能被证伪的理论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定论:“连错误都谈不上。”也就是说,不能被证伪的学术理论或者模型甚至连错误的科学理论或者科学模型都算不上。

现在有不少的科学研究都忽视了实证化。做模型、建理论、写文章的动机和结论都局限在解释已有的观测数据或者实验结果,而很少甚至完全不考虑模型或者理论能够做出什么预言、这些预言如何被进一步的观测或者实验检验。我本人最近就犯了这样的一个错误。我在一篇文章中建立了脉冲星磁场演化的一个唯象模型,这个模型成功地解释了过去几十年积累的所有有关的脉冲星观测数据,但是文章的初稿中没有做出明确的能够被未来的研究所检验的预言。审稿人的一句话使我如梦方醒:“你可以作出一个预言吗?”我自己很得意的模型差一点成为连错误的科学理论都算不上的模型!

我们已经知道,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在建立了广义相对论之后,不但解释了水星近日点的反常进动,而且还预言了光线的引力弯曲将是区分广义相对论和牛顿引力理论的关键。爱因斯坦的科学素养给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值得我们永远认真地学习。

科学和其他学术研究的关系关于科学和其他学术研究的关系,讨论较多的可能就是哲学是不是科学,数学是不是科学等等。

诚然,现代科学的确起源于哲学,哲学的逻辑化是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内容,而数学则是科学定量化方法的基础。但是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研究不但缺乏定量化,而且哲学理论的实证化也几无可能。实际上,我们很难说哲学研究的目的是掲示什么唯一的规律,所以哲学的目的和精神也和我们讨论的现代科学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既然哲学的目的、精神和研究方法都和现代科学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严格地说,哲学并不是科学。

数学和科学的划分则困难得多。其实国外在正式的场合常常把我们国内称为的“理科”写为“科学和数学”,也就是把科学和数学并列,说明数学不能被简单地列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很多大学的数学系被写成“数学系”或者“数学科学系”,后者很显然是希望强调数学的科学性质。

事实上,也许数学和科学的唯一区别在于实证化问题。数学是定量化的逻辑推理,只要推理过程没有错误,就是正确的数学理论,原则上并不需要通过观测或者实验进行检验。所以实证化和我们前面强调的证伪问题对于数学研究并不是最重要的,尽管科学研究的证伪几乎总是需要进行数学计算的。因此严格地讲,数学不是科学,但是和科学关系非常密切。至于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数学建模,和科学的关系则更加密切。实际上,应用数学的很多分支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些重要研究领域。

因此广义地把数学列为科学的一个领域也未尝不可。很多大学里的“科学学院”里面设有“数学系”,以及很多国家的科学院里面都设有“数学部”,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了。尽管哲学和数学在严格意义上都不是科学,但是哲学和数学也都是严肃的学术研究,而且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我们并不能说科学比哲学或者数学重要,它们之间没有髙低贵贱之分。这说明学术研究不一定都是科学研究,再比如历史、文学、艺术、工程技术等学科。事实上,很多学术研究在不少层面上可能都比科学研究更加重要。

但是,科学研究并不是局限在“理科”,传统意义上的有些“文科”学术研究由于引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已经成为了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比如心理学、行为学、精神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

发问的精神 篇7

但是长期以来历史教学实践往往忽视了发问, 只有教师的设问、学生的回答。这和客观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进入中学后, 学生的性格越来越内敛, 趋于成熟;而长期以来每一课的教学任务又都很重, 教师担心学生过分的发问会偏离主题, 完不成教学任务;且学生的许多问题的确很幼稚, 甚至是故意调皮捣蛋的奇谈怪论。这些现象都是存在的, 但是不应该因为这些就抹杀了孩子发问的欲望。忽视乃至抹杀学生的发问, 意味着教师始终拥有着话语霸权, 意味着与学生的思考与求索精神南辕北辙。

历史课上鼓励学生发问, 不仅使得课堂活跃、学生参与性强, 而且也能锻炼教师的应变与分析能力, 挑战并扩充教师的知识面, 的确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有些时候我惊讶于90后的孩子竟能问出这样有深度的问题, 真的令我很欣慰。在这个过程中, 我深刻体会到了发问的妙处, 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发现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的乐趣。试举一例。

讲到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人教版) 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在“孔子兴办私学”这一部分, 我提到《论语·述而》中“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的记载。我说, “束脩”就是“十条干肉”, 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 平常人只要这么做就能享受教育了。结果有学生问道: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 住在穷陋的小房中自得其乐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 既然颜回这么穷, 也要交“束脩”么?我当时一愣, 这个问题超出了中学历史课的范围, 也超出了我的知识储备, 我很意外。不知为不知, 当时我就坦诚地告诉他, 这个问题我没思考过, 咱们都下去查书, 等思考成熟之后再交流意见。

课后我检索古书, 反复推敲, 想得比较成熟以后, 我把这个学生叫来, 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我问他, 你做了调查没有?他说在网上搜了, “束脩”有好几种解释, 别的就没查到了, 所以这个疑问还是没有解决。我诱导他分析:古书的确没记载颜回是否交了“束脩”礼, 所以其中的环节就要我们推敲了, 你认为有几种可能?他说有两种可能。我问是什么呢?他说可能交了, 也可能没交。我马上肯定他答得很对:一是颜回勒紧裤腰带交了“束脩”, 这并不是完全不可以, 但孔子显得比较固执, 不近人情;另一种可能, 孔子的话是说给一般学生的, 他们交得起“束脩”, 至于颜回是特例, 这就是儒家说的“权变” (我给他解释了什么是儒家的“权变”思想, 即灵活应付随时变化的情况, “权”即秤砣, 处于动态才平衡) 。我问他, 你觉得哪种可能性大?他说后者的可能性大些。我表示赞同, 问他为什么?他回答, 这样的孔子更有人情味儿。我说很好, 跟他进一步解释道:十条干肉今天去超市买估计也得一二百块钱, 何况是两千多年前的春秋。那个时候人们称呼当权的人是“肉食者”, 肉是很金贵的吧, 孔子开了私学先例, 可他也是人, 也得吃饭, 所以让学生交“束脩”。但颜回是他最得意的弟子, 这么爱才的孔子, 想必不会因为十条干肉把好学生拒之门外吧。况且三千门徒也不差这十条干肉。我又问他, 孔子说这话是怎样的语气?肯定地说了不交“束脩”就不教诲么?我让他仔细体会这句话, 他凝思不语, 最后体会到:孔子只是说交了“束脩”就肯定会教诲, 从逻辑上并不能推导出不交就完全不给予教诲的结论。我还问:结合你查到的资料, 除了以上这两种可能外还有第三种可能吗?这时候他灵机一动, 说确实还有第三种可能:“束脩”有不同的解释, 把“束脩”解释成干肉的说法并不一定正确。我说非常好!想到这一点, 逻辑上基本没有什么漏洞了, 我让他归纳出“束脩”有怎样的解释。他说大体有三类:一是指十条干肉 (《礼记·少仪》郑玄注:“束脩, 十脡脯也”) ;二是指“束己修身” (《后汉书·胡广传》:“使束脩守善, 有所劝仰”, “束脩”即约束自己、提高修养的意思) ;也有人解释成束带修饰, 引申为初入学或初为宦之时 (《后汉书·延笃传》李贤注:“束脩, 谓束带修饰”) 。如果是后两种解释的话, 和颜回的贫富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到这一步, 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比较令人信服了。通过这个过程, 这个学生很有所悟。我鼓励他把以上的分析写成小文章交给我, 很精彩。

这个问题时隔许久, 我想起来还饶有兴趣。这是因为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 不满足于教材有限的文字介绍与老师短短几十分钟的讲授, 他们会在自己的兴趣点上深入思考、做更大的文章, 因而产生了很大的思想碰撞。这一过程, 老师不要怕被学生问倒、不要怕耽误时间, 因为这不仅是学生上下求索的过程, 也是老师活学活用、不断进取的难能可贵的机会。

论历史教学中的发问与质疑 篇8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有的历史课教学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一节课下来教师老是不停地问,学生则总是疲于应付,并且很多问题并没有什么思考价值。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向同学们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样通过发问与质疑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思维运动的规律来说,问题意识是思维运动的起点和动力。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了需要解决的矛盾,才会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问题的产生一提出一解决,构成了整个思维的过程。那么历史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发问与质疑呢?

一、创设思维情境。启发学生质疑

在学习红军长征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并没有一开始就给学生讲红军长征的原因,而是先与同学们学习毛泽东的《七律·长征》。通过这首词分析红军长征的艰难,由此设问:既然长征这么艰难,为什么还要长征呢?由此引发学生带着疑问去分析长征的原因。再如在学习“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时,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了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相关知识和图片。介绍了现在伊拉克的有关情况。然后向同学们提出问题:美国为什么放弃了以前的“冷战”政策,四处出兵?它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它能达到目的吗?这一系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激烈的争论。使问题一一迎刃而解。

二、激励学生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是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却可以通过大胆的假设。给学生的思维以充分发挥的空间。例如在学习“文化大革命”这一部分内容时,提出这样的假设:假如不发生“文化大革命”,中国将会是什么样的?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有的学生认为假如没有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国的经济将会迅速发展,也许早就进入了小康社会。也有的同学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假如没有十年“文化大革命”,就未必会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就未必会有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综合国力就不会迅速地腾飞。通过假设讨论,学生不仅对“文化大革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也能够将“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后的历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由此大大提高了。

三、营造互动民主的合作学习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扬民主,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要采用多种形式,要大量开设讨论课、辩论课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问,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宽松的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要在课堂上尽力帮助学生获得这种感觉。教师要充分激励学生。对能提出较好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能提出问题但问题质量不高的学生也要给予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越来越积极地思考发问。例如在学习“‘冷战中的对峙”这一课时,有同学问:美国既然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又垄断了,原子弹技术,而且经济实力雄厚,为什么对社会主义国家不采取直接的军事进攻的策略呢?这一问题引起了很多学生尤其是军事迷的共鸣。对于这一问题,我只是简单地说当时的形势决定了不能采取军事进攻的策略。具体是什么形势,希望同学们下课后自己搜集资料。下课后很多学生查找资料。相互探讨,展开辩论,最后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论,甚至一些理论依据是教师所不知道的。

四、课堂提问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与要学的课题内容有中等程度的不合适时,学生兴趣最大。所以课堂提问只有问得合适,才会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习引向深入。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他们需要的问题也就不同。作为教师,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多设计一些不同类型的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各有收获。

上一篇:100字作文:承诺下一篇:读妈妈,我要抱抱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