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营销管理课程(精选9篇)
企业培训营销管理课程 篇1
一、销售培训的必要性
有人说,销售不需要技巧不需要培训,销售技巧就是在不断的工作中积累起来的,这句话说的不无道理,销售技巧的积累确实需要经过实践的考验,但不全对,对于一个优秀的销售员工,在不断工作的过程中固然会积累出可贵的经验,但更多的是技巧与经验的相结合,若没有恰当的技巧来应对不同的客户,销售人员的销售额就会很难提高。与此同时,销售固然有个人业绩的成分,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销售讲求的是团队的合作,就像一支足球队,每个球员出色的技术和脚法十分重要,但是若要进球只靠个别球员出色的球技是不行的,此时需要的是球队所有队员的通力合作。这和销售也是相同的道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销售讲究的团队合作和整体效益。
三、销售培训的目的
在我们看来,销售培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以提高销售人员的个人绩效来达成企业的销售业绩。现今的销售培训更加注重目的性,围绕着培训提高销售能力来提升业绩展开。
二、销售技巧“葵花宝典”
A、陌生拜访攻略
1、充分的销售准备是陌生拜访的基础,销售人员需要做好随时被拒绝的准备;
2、拜访的基本礼节也需要针对拜访客户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3、有特色的自我介绍会是你敲开客户大门的敲门砖
4、销售人员往往在推销时会与客户陷入紧张或者严肃谈判的氛围,这时如何建立轻松和谐的氛围会是销售人员建立与客户良好关系的重要条件;
5、道明来意;
6、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心来关系需要尽快确立,没有一定信赖关系的销售成功率不能保证;
7、对于所销售内容价值的陈述和方案的呈现需要销售人员事先针对拜访的客户量身制定;
8、快速成交的技巧;
9、在成交后或者未成交的情况下,需要及时确立与客户的下次见面时间,以保证客户源及交易的成交。
B、性格化销售
1、三分钟看清客户的“真实面目”
2、客户性格分析
3、性格的5种类型
4、各种性格的喜好和行为特征
5、不同性格客户的应对技巧
C、AIDA销售
1、如何引起客户的注意
2、如何唤起客户的兴趣
3、如何激发客户采购的欲望
4、如何促使客户付出行动
三、卡耐基教你成交技巧9种应对法
1、直接成交的技巧
2、假定成交的技巧
3、中心开花成交技巧
4、附加值成交技巧
5、封闭成交法
6、“就按你说的办”成交法
7、感性打动成交法
8、联想成交法
9、“威胁式”成交法
企业培训营销管理课程 篇2
一、企业行政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定位不准确。
企业行政管理是以全面提高企业组织效能而提供必要的保障服务, 决策、计划、控制、协调等构成了企业行政管理的框架, 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居于主导和轴心位置, 是企业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但企业行政管理既不同于行政管理, 也不同于企业管理, 确切地说, 应是后二者的有机结合体。企业行政管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用管理学的知识去分析企业行政管理中的问题, 具备处理企业内部事务、后勤事务的能力。但是, 国内一些高校教师在教学中, 容易单方面从公共部门出发, 用纯粹的行政管理知识体系来讲授企业行政管理课程, 抛开了“企业”这个立足点, 学生往往感到与已学的课程有重复, 与企业衔接不紧密, 实用性和适用性不够。如果仅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入手, 整个课程以企业管理体系来梳理, 也会形成貌似企业管理, 深究起来又不是, 造成似是而非的现象。因此, 使得大多数高校教师对企业行政管理教学颇感棘手。
2、可供选择的教材与辅助资料匮乏。
虽然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在国内众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处于核心地位, 但其教材体系建设是较为薄弱的环节。目前, 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是苏伟伦主编的《企业行政管理要素》、干方彬等编著的《做优秀的行政主管》, 还有几本高职高专的教材, 教材总量明显偏小。囿于教材等相关资料的限制, 加上案例素材的选取存在一定的难度, 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企业行政管理方面的案例较少, 一些高校教师在备课时感到比较吃力。有人认为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弥补, 但是在本科生的教学中, 教材的使用还是必要的。笔者在课下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得到的信息是, 学生希望高校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与科研, 在前几位专家学者贡献的基础上, 加入到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材建设的队伍中, 编写出融合案例与理论于一体的教材, 拓宽学生阅读选择的范围。
3、教学方式单一, 实践性环节虚置。
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 (理论型) 向应用型 (实务型) 转变, 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性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目前, 高校教师中从事企业行政管理教学的是年轻的群体, 他们中大部分是研究生刚刚毕业, 一般是从学校到学校, 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 不排除他们中理论功底比较扎实, 有一些研究成果, 但置身于教学中, 常采用的方式是“板书+PPT”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讲课也很认真, 希望学生能掌握知识体系, 可效果并不理想, 这与我国高校普遍缺乏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有关。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教学计划中均有实践课时或环节的安排, 但很多是流于形式, 无法付诸于实际操作。
二、改进企业行政管理教学的措施
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现大规模发展之后, 如何实现向质量转型, 培养出适应企业所需要的管理人才, 是高校不容回避的课题。为此, 改进教学既是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起点, 也是关系到此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
1、合理设置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内容。
高校教师应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行政管理的规律和方法, 为企业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实证技术。企业行政管理要把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于三个层面, 即知识目标, 这是教学的基础目标;能力目标, 这是教学的关键目标;成才目标, 这是教学的核心目标。课程内容既要立足于行政管理学科知识, 也要吸收企业管理理论的精髓, 跳出二者分割的怪圈。行政管理注重的是机关及事业单位的管理, 企业管理强调的是企业组织的全盘管理, 不仅仅是行政事务的管理。统筹设置企业行政管理课程内容是务实之举, 寻求适合企业行政管理的理论区域。实践性是企业行政管理的关键元素, 要从企业实际中发掘问题, 让学生熟悉各种实践形式的操作流程。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 既有相关理论的储备, 又能对企业行政管理的实务开展具体工作, 这些是学生胜任今后工作、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2、丰富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材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迅速, 为教学的实践者既带来了机遇, 但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条件下, 企业面临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如果高校教师能把典型的企业行政管理活动精炼成具有普适性的教材, 或者是编写成案例专辑, 通过校内课题组的团队合作形式或校际合作等方式, 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实践进行描述、分析, 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这样既发挥了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 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契合点。笔者在企业调研中得知, 企业组织中的很多人员希望有这样的人员来完成此项任务, 高校的学生群体也盼望能有这样的教材资料面世, 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既有益于学生, 也是对企业实体界的贡献, 同时也能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很好的基础, 也是对高校教师理论水平的检验, 也可以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
3、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案例的选择和使用的目的是让学生置身于案例的氛围中, 如何运用自己“智库”里面的储备, 去分析问题, 有助于学生去积极思考,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临场应变的能力。企业行政管理的案例可以由教师自己整理得出, 也可以从网络资源中获取, 既可以是成型的案例, 也可以是毛坯式的案例, 既有与课程章节相配套的专题案例, 也有几章节串联起来的综合性案例;既有事实描述性案例, 也要有能让学生有发挥空间的案例。
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特点是重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参与教学中, 围绕某一专题, 自己查阅文献、综合分析和讨论,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很好的体现, 主动性明显提高, 很多模糊的概念和原理也得以理解, 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情景模拟参与是参与式教学的一种形式, 它和案例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案例教学是前提和基础, 是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基本训练, 配合使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情景模拟参与就会有点拨的效果, 可以弥补学生对企业行政管理实践的不足与片面。情景的设定可以由教师拟定, 也可以由学生出题。具体步骤为:把学生分为4~6组 (根据人数, 也可适当增加组数) ;划分小组之后, 宣布小组的目标;做好准备工作, 然后展开模拟;总结评估情景模拟的结果。整个过程由教师作为指导者, 也可由班级的某位同学主持, 或者教师只给予辅助性指导, 最后对情景模拟做出点评, 并指出今后在企业行政管理的学习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4、注重校企合作和实践环节建设。
实践教学的优势在于社会生活实际, 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学内容生动, 教学形式活泼, 具有近距离的接触, 能有亲身体验, 学生也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在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学中, 企业行政管理者 (如行政总监等) 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在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就要合理安排, 定期和不定期地聘请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到高校课堂为学生开展讲座, 互动交流, 因为在企业一线行政管理工作岗位上的管理者真正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行政管理人员, 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管理能力。同时, 努力创造条件, 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教师和学生也有了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这样学生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有了更具体、更客观的认识, 企业也可以在合作中觅得自己需要的管理人才, 实现共赢。但在加强实践环节建设的过程中, 确定实践教学的主题要具体、务实, 具有可操作性, 切忌大而空;同时要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实践成绩, 使学生在实践环节能珍惜机会, 有所收获, 这些还需在实践中总结和探索。
三、结束语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 不管是教学型大学, 还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 都要充分重视企业行政管理课程的教学, 注意倾听教师、学生和企业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广开言路, 形成合力, 不断改革企业行政管理课程的教学, 反复修改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使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摘要:目前, 在企业行政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定位不准确、可供选择的教材及辅导资料匮乏、教学方式单一、实践环节缺乏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丰富教材体系, 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方式, 重视校企合作和实践环节建设等措施, 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企业《班组管理》培训课程研究 篇3
关键词:班组管理 培训内容 培训方法 考核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生产的发展,企业职工的技能水平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现代企业生产骨干的班组长,即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能带头人又是一线的管理者,还是实现企业生产目标的执行者。所以企业对班组长的素质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组长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技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不断超越自我。因此,通过科学的培训来提高班组长的素质和能力是企业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班组长从事的工作并非仅仅是纯技术性的工作,还涉及与管理有关的工作,为此必须加强管理素质的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企业班组管理技能和方法。因此在企业班组长培训中开设了《班组管理》课程。然而目前的《班组管理》培训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内容单一,教学的针对性不强; 二是教法单一,忽视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三是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员实际能力水平,需要进一步改进。所以我们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环境,从培训内容、培训方法、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方面进行研究,为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和培养高技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优化培训内容,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班组长通过《班组管理》课程的学习,应树立企业班组管理的新观念,掌握企业班组现场管理和日常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具备现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内容的编排上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突出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对班组长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偏差有针对性的辅以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以培养学员的班组管理技能为主线,本着管理理论知识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够用、实用为度的原则,侧重案例教学和技能、技巧训练。基于以上认识,《班组管理》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包括以下四个任务。
任务1:班组管理的基础。包括班组管理的理念、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的方法。任务2:班组的现场管理。包括生产过程管理、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现场质量管理、现场设备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任务3:班组实务管理。包括班组长沟通技巧、班组会议组织技巧、班组激励技巧。任务4:班组管理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与讨论。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企业和班组的特点对讲授内容进行精讲和泛讲,通过精心编排和组织培训内容,使班组管理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强化技能和技巧的训练
教學有法,是指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但教无定法,是说教学没有普遍适用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和方法。贵在得法,是指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采用合适的方法。
传统的《班组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这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学员只能停留在了解和记忆知识点的水平上。远达不到《班组管理》课程教学目的。要提高学员的分析和解决班组管理实际问题的技能就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要为学员思维、创新提供一个开放性的环境。所以《班组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应以调动学员的参与性为核心。除传统的讲授、学员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不同的培训内容,不同类型的企业班组,灵活运用头脑风暴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管理游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一方面让学员充分理解和掌握班组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员综合运用管理技术指导班组管理实践活动的技能。
1、头脑风暴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是一种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围绕教师给出的主题,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互相启迪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核心是开动脑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集思广义,寻找新观念,提出新建议。“头脑风暴”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中把学员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员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大胆创新,无拘无束地畅谈自己的观点和创意,但勿评优劣,这样即活跃了教学形式又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还提高了学员语言表达能力。
2、案例分析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提供的事实和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提出见解和对策。案例分析是《班组管理》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以锻炼学员综合分析和解决班组现场管理实际问题能力。班组管理培训的对象具备不同的管理经验,学员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在案例教学中,要注意根据教学目的、进度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学员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找到和自己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相同情景,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课堂的引导和控制是实施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案例的分析使学员掌握处理班组管理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运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3、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仿真培训方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一个企业班组现场实际的管理问题,让学员进入情景。通过扮演其中的某种角色,以及角色互换,身临其境,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及方法进行模拟实战演练。这是对学员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典型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练,可以使学员对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提高了学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班组管理的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4、管理游戏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讲授内容的需要,把游戏的一些元素引入到班组长培训中来,精心选择和设计游戏方案,让学员在游戏的情境中掌握班组管理的技能和方法。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员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不仅能够实现教和学的互动,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培养学员竞争的意识和创造性的思维。
三、根据学员和课程特点,选择合适考核方式
考核和评价是培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检查学员培训效果的一种手段,是达到最佳培训效果的保障。考核时要考虑学员工作的企业类型和工作性质,重点检查学员对班组管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所以《班组管理》课程的考核很难用一张试卷来衡量学员培训效果的好坏,必须根据学员的特点,建立新的评价考核体系。
要注重考查学员运用管理基础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班组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的形式可通过笔试考查学员基本管理知识和原理的掌握情况;通过案例分析考查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班组现场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还可根据工作中实际问题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进行答辩,考查学员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在《班组管理》培训课程的教学中应本着理论知识够用,管理技能实用的原则。突出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使企业班组长的管理水平真正得以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浅谈加强班组长培训,提高基层班组管理水平.企业文化,2011(1).
管理培训课程心得 篇4
西格斯.梅考克曾说: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
泰勒曾说:管理就是准确的了解你期望员工做什么,然后使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完成。
哈佛商学院也提到管理就是透过他人完成业绩。
今天培训主要是讲解一些管理理论知识,比如管理的概念、扮演的角色、管理的主要职责等等,我觉得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或许并不缺乏管理的理论,更多的是缺乏思考和持续的行动力。
管理其实每天都与我们朝夕相处,从内至外,都有管理的影子,就内而言,当下的情绪、思想,就外而言,每天面临各种索碎的生活、繁忙的工作、与不同的人接触等等。很多事情看似被动的发生,但事实上也是有管理参与其中,否则生活、工作、人际关系会比较凌乱。
以前经常阅读一些佛学精典,提及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当下要保持觉知能力。
这句话看似简单,做到不容易,人生其实每天都会面临很多选择,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在不断的选择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就实现了对自己和团队的管理。
我记得曾经有一次,我跟业务部门同事在电话中沟通一件事情,由于双方各执己见,无法达成共识,开始声音都很柔和,最后越来越洪亮,最后演变为争吵,当时心里是有愤怒的情绪,可能对方也感受到了,所以再无法继续交流下去了。最后僵持了几分钟,我内心开始思考并做出选择,如果继续这样情绪化,可能事情不但得不到解决,反而还会把事情变得更糟糕,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对于情绪的管理不同的选择结果自然不一样。这样的事情基本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当然没有谁能保证时刻都那么理智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有了这样的意识之后,至少遇到事情的时候自己会主动去思考,即使偶尔出现偏差走岔了路,也能及时感知到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关于管理实践的持续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否则很多事情想得到,但是精神力不够,所谓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可能很多时候存在这样的情况,想法非常好,但是行动力会差一些,所以管理能力自然也会欠缺。
企业管理课程论文 篇5
论文题目: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理论区别
班级自动化姓名韦海龙学号 10034080129成绩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重视人力资本,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一种时代的课题。自人力
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概念引入中国以来,理论界从未停止过对两者的研究和讨论。但是,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之间是什么关系?两者有什么共同或不同之处?都没有系统的论述,我们试图在分析和评价现有的概念基础上,来明确两者的关系。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界定分析
人力资源的概念是于1954 年,由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并加以界定的。德鲁克是在讨论管理员工及其工作时引入的,在他的管理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他把人当作企业最大的资源—— “和其他所有资源相比较而言,唯一的区别就是他是人”,并且,这种资源拥有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质,即“协调能力、融合能力、判断力和想象力”。我国学者焦斌龙、尚金梅、宋之杰、滕玉成、葛清俊 等人从宏观上界定了人力资源的含义。焦斌龙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定范围内人口所具有的劳动能力总和,用人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尚金梅认为人力资源是能力,是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地域内的人口的总能力;宋之杰提出了宏观上的人力资源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滕玉成从数量和质量两个角度来认识人力资源;葛清俊则认为人力资源是通过教育手段获得的能力总量,并指出了人力资源的载体和属性。胡君辰、魏杰等则着眼于个人与企业,从微观上对人力资源进行界定。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人力资源的固有内涵:人力资源以“人”为本质特征;人力资源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人力资源有数量和质量要素;人力资源有宏观和微观涵义;人力资源有个体、组织内外之分等等。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从长期的农业问题研究中发现,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除了考虑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增长之外,还有一部分经济增长无法解释。为了解释这一现象,舒尔茨在传统经济理论的资本同质性假设基础上,于1960 年的美国经济年会上发表的演说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开启资本异质理论的先河,指出传统理论“缺乏一个完整的资本概念”,只有物质资本的概念,完整的资本概念应包括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或非物质资本)。因而主张宽泛的资本概念,将人力资本纳入原来的资本概念之中。于是,舒尔茨把人力资本“看作是资本的一种类型,看作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看作是投资的产物”。舒尔茨强调人力资本是异质于物质资本的一种资本形态,是投资的产物。希克斯也于1965年明确提出,资本同质性的假定是资本理论的灾难。对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资本异质性给予了支持和肯定。John Eatwell 和Murray Milgate定义人力资本指的是蕴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
我国大部分学者都接受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定义,即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也有学者对这个概念作了更深入的探讨。李建民指出了人力资本的宏观和微观含义,以及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丁栋虹则认为人力资本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形态;周坤 认为人力资本有初级和高级两个层次,并且两个层次资本的构成要素不同;魏杰认为企业中人力资源质量较高的才是人力资本;葛清俊则从发展的角度,用动态的眼光,提出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的资本化。从现有的人们对人力资本的研究结果和表述,我们可以认为: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内在的价值要素;人力资本是异质于物质资本的一种生产性资本;人力资本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人力资本有宏观和微观含义等。
二、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1.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共同点
(1)构成要素相同:两者的构成要素是人、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健康等。
(2)都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体: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可知,两者都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体。
(3)都具有很强的能动性: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由于人力资源以“人”为核心要素,人力资本以“人”为基本要素,所以,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具有能动性。
(4)都有宏观和微观的涵义: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既是宏观范畴,又是微观范畴。舒尔茨当初正是从宏观上来研究在美国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所发挥的作用的,又由于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归个人所有,一定组织内、生产环节中发挥作用的个体人力资本的总和构成组织的、乃至社会的总体人力资本。因此,人力资本有个体含义,也有总体涵义。人力资源是以人为核心要素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源首先是以个体为存在方式,在个体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构成一定组织、团体、社会的总的人力资源。所以,人力资源也是宏观和微观涵义的集合体。
(5)都具有层次性:由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有着质量含义,人力资源的质量有高低,人力资本的含量有多寡,所以,两者都具有层次性。人力资源分为初级人力资源和高级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分为普通人力资本和核心人力资本。
(6)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基础: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是先有了人力资本理论,后有的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基础。由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对人在社会经济生产中作用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开始关注与探索经济增长源泉和动力中的另一资本形式——人力资本,以及与人力资本有关的“人的资源”的开发,于是,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人力资源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
2.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不同之处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及相关理论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核心要素不同:虽然,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有共同的构成要素:人、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源以“人”为核心要素,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健康等是人力资源的质量指标;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是能力,“人”则为人力资本的基础要素,知识、经验、技能、健康等是能力发挥的保障。简单地说,人力资源以“人”为本,人力资本以“能力”为本。
(2)本质特征不同:由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不同,其本质特征也就不同。人力资源的本质特征为社会属性;人力资本则以经济属性为本质。
(3)理论视角不同:人力资本理论是研究人如何促使经济增长和促使经济增长程度的理论。人力资源理论则是从全社会可开发资源的角度,研究如何使用人以满足社会生产中人力资本需求的理论。
(4)理论研究的内容不同:人力资本理论主要研究人力资本的投资、投资收益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以及人力资本的核算和计量(人力资本会计),核心在于研究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理论;人力资源理论则主要研究如何对人的“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更侧重于人内在能力的激发和能力的发挥所需要的组织调整和环境再造。
(5)学科不同:人力资源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都是在特定学科视角下对人的研究,人力资源理论是管理学对人这一要素进行管理的前提,人力资本理论则是对人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作经济学的解释。所以,人力资源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分属管理学和经济学。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表述为:人力资源是管理学范畴,人力资本是经济学范畴;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以人、知识、经验、技术、健康、能力等为构成要素;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都具有宏观和微观的涵义;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共同要素——人,决定了两者都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人力资源以“人”为核心要素,反映人对社会的有用性;人力资本以“能力”为核心要素,反映的是人的价值创造能力、价值增值能力;人力资本的载体;人力资源体现人的社会属性,人力资本体现人的经济属性。人力资源的社会人属性往往需要通过人力资本的增值过程才能实现向经济人的转化。3.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制度
建立一套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开发员工潜能的完整的激励机制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核心内容。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日臻完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竞争态势越来越明显,面对着大比例的人才流失,民营企业更应完善各种制度来激励人才。
(1)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薪资支付机制。民营企业在工资分配上的主观性过强,从而导致许多员工心理上的不平衡。企业应通过对人才供需市场、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人才岗位薪资水平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并结合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新的薪资支付办法,要既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吸引外部人才和避免内部人才大量流失,充分
发挥工资的经济杠杆作用。
(2)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我国大部分家族化经营的民营企业在考核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效率上缺乏科学性,更没有健全的职能部门来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民营企业应根据企业不同的岗位性质特点、职责权限的大小及承担的风险程度来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并根据工作的需要按照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评,及时地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公开处理,以达到企业在考核进程中不断进步发展的目标。
(3)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实行人性化管理。为了激励机制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在企业内部建立与员工的对话制度,采取民主的管理方法,听取员工的意见,尊重员工的自尊心。通过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实现人力资源上的人性化管理,让企业员工心存归属感,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实现企业激励手段的多样性。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建设会产生积极影响。企业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员工从企业的工作方式、福利、团体交流中,在物质与精神上得到满足,培养员工对企业的深厚感情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通过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规范每一个成员的行为。在良好的企业文化中成长的员工,能通过企业一系列规范的程序,逐步转化成自觉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工作及生活习惯,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让人的潜能得以充分的挖掘,有利于人才的持续成长有利于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从而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相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春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对策思考,企业经济
2005年第7期,P53-54
[2]李祝舜: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研究,企业经济
2005年第2期,P33-36
[3]陈群平: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经济师
2005年第5期,P151-152
[4]施文波: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与原因探析,福建
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P37-38
[5]夏绪梅:伦理型管理-民营企业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陕西省行政学院 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2 月
营销策划课程培训大纲(目录) 篇6
第一章 销售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章 接近客户的技巧
第三章 进入推销主题的技巧
第四章 事实调查技巧
第五章 “询问”与“倾听”的技巧
第六章 产品说明技巧
第七章 产品展示技巧
第八章 建议书写作技巧
第九章 客户异议处理技巧
第十章 缔结技巧
第十一章 专业中的大师
第十二章 登门营销及拜访
第十三章 电话营销
第十四章 电子商务推广
第十五章 电话预订
第十六章 传真预订
第十七章 互联网预订
第十八章 信函预订
第十九章 口头预订
第二十章 合同预定
第二十一章 临时预订
第二十二章 店内接待访客
第二十三章 会议接待
第二十四章 旅行团接待
第二十五章 拓展商务合约客户 第二十六章 长住房客户签约与服务 第二十七章 VIP接待
第二十八章 承办大型活动
第二十九章 全店推广的决策
第三十章 主题推广活动营销
第三十一章 酒店促销十大手段 第三十二章 市场调查与技巧
第三十三章 营销策划方案(制定程序)第三十四章 各类客户忌讳
第三十五章 客户搜寻技巧
第三十六章 岗位责任制
第三十七章 行政管理制度
企业培训营销管理课程 篇7
1、教材结构趋同, 内容与实际有较大脱节
目前, 市面上大部分有关培训管理方面的高校专业教材结构都有较为相似, 多是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培训部门为主体的视角出发, 围绕着这些相关部门人员日常培训工作的主要流程 (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拟定、培训组织与实施、培训评估等) 而展开阐述。然而, 随着培训实践的快速发展, 培训早已突破企业组织的界限, 演化成一个新兴行业, 大大小小的培训组织、拓展机构、管理咨询公司以及独立于企业经营实体的企业大学 (或学院) 的涌现, 使得培训管理的内容呈现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局面。因此, 一方面, 除了各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者培训部门以外, 以上诸种培训机构也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途径;另一方面, 当涉及到课程外包或者要聘请外部培训师时, 企业培训部门也免不了要与外部的培训机构打交道。因此, 现有的《培训管理》课程结构与内容难以让学生了解企业培训相关工作的全貌, 因而需要进行一定的扩展和充实, 以填补与学生未来面对的工作实际存在的鸿沟。
2、缺乏有效案例, 学生无法进行知识贯通
在现有的《培训管理》教材中除了内容和结构滞后于实践发展之外, 缺乏有效的课程案例也是不容忽视的缺点。其实, 诸多教材中并不乏大量有关培训的案例, 然而这些案例绝大多数是国外知名企业的培训实践, 缺少真正有效的国内案例。而且这些案例要么内容陈旧, 要么介绍不深入, 很多时候只能作为课程理论知识介绍部分的点缀和辅助, 起不到案例教学应该起到的作用。在这些案例中, 虽然介绍了很多公司的培训实践, 但看不出有何差别和特色, 没有梳理出共性, 也没有总结出差异点, 既无法让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有更好的学习吸收并进行知识的贯通, 也无法让学生受到深入的启发。
3、以理论讲授为主, 缺乏实践演练环节
相比于学生1—2年级所学习的专业基础课,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4年级所开设的课程则主要是围绕专业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而展开的。例如《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招聘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培训管理》等。这些课程应该更为侧重于加强学生专业实践的锻炼和实际技能的提升, 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由于对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践教学体系的安排不够合理。例如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偏少, 一般仅占总课时的10%左右, 实践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 主要以论文和调研报告为主, 相当部分的论文和调研报告也是谈理论多, 联系实践较少等。以上这些缺失在《培训管理》课程的实施中也难以避免, 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学习完了以后对于怎样有效地开展企业培训工作仍感到茫然。
4、评价形式单一, 缺乏激励性的考评方式
我国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被动学习习惯, 过度依赖教师的资讯传递, 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动力。虽然高年级的专业核心课程应该更加强调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但是对于学生学习的成效考察较困难, 占主流考察形式仍然是卷面考试。这不仅错误强化了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的记忆, 也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未来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而且高年级的大学生自主意识更强, 仍然趋同于大一大二的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会弱化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出勤率。因此, 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培训管理》课程也亟需开发出务实新颖的考评方式, 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学习动力。
二、《培训管理》课程建设的探索
在对《培训管理》课程以往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的思考与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所在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实践, 本文从教学结构与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培训管理》课程建设实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1、以学习需求出发, 建构课程结构与内容
高校的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应该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而对于不同性质的专业显然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存在差异的。例如理论性学科教学的目的可能更多在于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分析能力, 而类似人力资源管理这类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则应该更加侧重于提升学生实际问题的诊断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然而, 长期以来各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仍较为侧重理论的学习, 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仍然是以现有的教材为根本, 这使得学生所学总是与现实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 专业技能无法得到较好的锻炼。例如学生学完《培训管理》课程后, 对相关的培训理念与企业培训管理流程等知识点可能记的非常清楚, 但是对企业培训的实际操作仍感觉无法上手, 所学的内容没有落到实处。企业的培训工作是一门专业性质很强的工作, 不仅涉及到企业宏观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计划拟定、组织实施与评估, 更需要培训课程资源、培训师资源的配合。这就要求培训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对培训这项业务工作本身有深入的理解, 甚至有时候培训管理人员也要担当培训课程开发与培训实施的工作。由此可见, 企业培训管理的基础在于培训, 如果对企业培训如何做都不甚了解, 是无法对培训工作进行有效管理的。只有对企业的培训工作做到从全局到局部到微观的全方位理解, 才能最终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培训体系。基于以上分析, 在分析以往相关课程教材与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对企事业单位的培训经验, 构建了如下《培训管理》的课程结构, 并在不同部分侧重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由表1可见, 该《培训管理》课程增加了培训管理理论基础以及培训师及培训课程开发实务, 并极大地加强了学生课程实践部分的比重。
2、以有针对性的案例作为课程学习的导引
相对课程其他部分的内容, 传统的培训管理流程的内容往往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做过企业培训, 对企业的培训流程没有丁点感性认识。与此同时, 培训管理的四大流程其实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培训环”, 而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填充学生学习的内容, 在各个流程中往往添加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内容来组成教学内容, 这一方面使得某些流程的内容与其他流程的内容分配不均匀 (例如往往把各种培训方式与方法放到了培训的组织与实施部分, 因而这部分学习内容相对较充实, 而培训计划拟定则显得内容比较单薄) ;另一方面也人为的割裂了学生对各流程之间内在紧密联系的认识, 不利于他们从整体角度看待企业的培训管理实务。因此, 一方面为了强化学生对整个培训管理流程的认识, 将这部分课时精简到12学时, 同时又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在每一流程的学习之前, 采用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指在教新的学习材料之前, 先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 它要比新知识更抽象、概括和综合, 并且能清楚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与新学习任务的联系。每章学习前, 教师选择了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案例作为“先行者组织者”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启发其建立起所学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联系。这些案例经过教师的编排, 内容通俗易懂, 贴近生活, 能让学生很快进入案例所描述的情境, 并作出一定的分析和判断。例如在讲到培训需求分析时, 以一个公司对某一高级工程师外派培训失败的案例引入, 对于这个案例学生都能回答一二, 但是教师在点评时应将学生的回答及关注要点导入该公司的培训需求分析的失误上来, 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并建立如下重要的职业理念“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的首要环节”, “好的培训需求分析将使得培训成功一半”。又比如在讲到培训组织与实施时, 以某公司内部培训的一节课的现场情况描述引入, 教师在点评学生回答时也应引导大家认识到培训计划在实施中出现不符合预期的情况需要随时进行培训的纠偏工作, 虽不再能达到最初的设想, 但能将企业的培训投入风险降到最低, 而将培训收益扩展到最大。从学生的课堂反馈来看, 这些先导性的案例使得他们对下面要学习的流程及其重要性建立了很好的观念固着点和学习兴趣点。
3、以理论讲授为辅, 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
虽然在课程的概述与理论基础部分, 都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但是除了这些进行知识铺垫的部分外, 整体看来本课程更强调和强化学生培训及培训管理技能的提升。因此, 相比于以往加大了实践环节的力度。因为知识的学习可以靠听课和复习记忆来实现, 而技能性的学习则只能靠更多练习, 正所谓想学会游泳还是需要下水去练习, 而不能光说 (听) 不练。例如在培训师及培训课程开发实务部分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针对企业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 必须以学员为中心, 采用多样化的方法, 加大课程的互动水平, 分别设置“最能代表我的动物”、“泰坦尼克号”、“解开千千结”等管理游戏以加深学生对培训方法的使用过程及适用范围的理解。
4、建立以提升专业技能为目标的考评方式
为了突破以往课程考评方式的局限性, 加强学生对培训管理技能的练习与掌握, 课程结合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思路, 将学生的课程实践演练成绩计入总成绩的40% (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 这种考评设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演练的兴趣。在课程实践演练环节, 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团队, 并提供六个通用管理能力培训的课程题目供其选择, 每个小组选择了一个课程题目后就以组为单位展开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工作。具体实施时, 要求每组内再划分为四小组 (每小组约三人) , 并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 见表2。每个小组推选一位组长, 由组长全盘统筹活动。为了能更加全面客观的考察各组学生参与课程实践的成效, 教师对小组演练的评估再细分成对现场授课效果、小组评估报告、课程资料包三个方面评价, 并分别设置40%、30%、30%的比重。其中, 要求各小组所提交的课程资料包至少包括课程大纲、讲师手册、学员手册、演示文件、评估工具 (以及评估的报告) 等资料。以上课程演练各环节的设定真实的模拟了企业培训以及培训管理的各项实践活动, 有助于让学生获得企业培训管理工作的感性经验, 并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从而能够对前面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加深入的理解。此外, 虽然小组内分工明确, 但是小组任务的整体性又决定了所有组员必须相互支持与配合, 有助于提升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课程建设的建议
虽然《培训管理》课程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 但从学生的改进建议以及教师课堂实践中的体验与课后的反思来看, 仍存留如下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1、进一步加大参与性、体验性的课程内容
课程中增加了很多学生参与性与体验性较强的环节, 例如案例研讨、管理游戏以及培训课程的实际演练等, 学生反馈从这些实践的参与环节收获很多, 但是与企业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与活动相比, 这仍是不够的。为了更加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使其获得更多企业培训的感性经验, 未来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大参与性、体验性的课程内容, 比如角色扮演、行为模仿以及拓展训练等。与此同时, 在实施这些活动之前, 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对活动目标的讲解和沟通, 活动实施之后, 教师也要就活动中好与不好的地方进行点评, 唯其如此, 才能让学生对培训中安排活动的本意有更深入的理解, 以避免学生走入“为了活动而活动, 为了互动而互动”的培训误区。
2、进一步完善课程实践环节的组织与管理
虽然课程的活动安排与实施较为顺利, 但是实施过程中仍旧暴露了一些安排不当的地方。例如在开展“解开千千结”等活动时, 发现现场的场地不够大, 无法较好的实现游戏的目的, 而学生在进行培训实践演练时, 由于一般教室的课桌比较固定, 无法实现企业培训中多样化的座位安排。未来《培训管理》的教学中可以在专门的企业培训模拟教室中进行, 并配备更多优良的培训设施与活动材料。
3、进一步加强与实际工作的过渡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结构简洁清晰, 内容安排循序渐进, 并且通过课堂培训的实践演练环节, 能够使自己对企业的培训活动有深刻的理解。然而光靠课堂的讲解与实践仍旧无法完全领略各型组织严谨务实的培训管理流程、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与方法, 以及培训管理实践中的难点与操作策略。因此, 未来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联系性。例如可以聘请企业负责培训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座谈, 使得学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企业培训的重要意义, 并能更好地将所学转化为所用。
摘要:随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时代的到来, 员工培训与开发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基于此, 近些年来, 《培训管理》课程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 在《培训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将在对现有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对《培训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进行总结, 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课程教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训管理,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钟和平: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27 (4) .
[2]马万民: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27 (4) .
[3]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4]李中斌:培训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基于企业视角的市场营销课程建议 篇8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专业改革;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 F71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50-2\
1 企业对营销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
根据调查,多数企业还要求营销专业的学生能够与具体行业或产业相结合[1],一些地方高校部分本科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甚至没有高职生有竞争力,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2]。很多用人单位认为本科生成本高更倾向于招聘高职大专院校的学生,因为这些毕业生就业预期低,更稳定[3]。高校在培养学生时要思考如何培养出本科生与其他大专院校学生在本质上的区别,对用人单位有价值,而不能是“成本”区别。
1.1 基于岗位职责的分析
1.2 基于企业需求的分析
有研究指出本科应用型人才是知识、能力及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5],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包括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很强的实践能力。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方面主要体现知识基础、能力结构,非专业素质体现为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等,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非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专业工作的完成和效果,因此,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要避免忽視非专业素质的教育[6]。
本文也利用国内某大型的招聘网站对市场营销岗位再做一次搜集和整理。首先从整体数量上看,市场营销的岗位仅次于销售岗位,远高于其他职业。其次从学历要求来看,选择昆明与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对比,可以看出上海和北京对于本科以上的需求更大,而昆明最低,可以看出在大城市市场营销更偏向于高端人才的需求。由于招聘网站上用人单位填写不规范会导致检索内容与要求不相匹配的情况,例如“其他”学历情况往往属于没有填写,据查大部分都是要求本科或者大专以上。(表2)
市场营销岗位有多种类型,而用人单位的要求也随着岗位变化有所不同,通过招聘网站分别按照大专学历、本科学历和硕士学历检索出岗位信息,取二十条岗位信息整理关键句,不难看出用人单位对大专学历毕业生的工作职责要求是:了解客户需求;寻找潜在客户;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及竞争对手的分析;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对产品的研发提供指导性建议;维护客户关系;对于能力素质的要求是:口才良好,有上进心,团队精神,勇于挑战。
对于本科生职位企业要求的工作职责与研究生职位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有:制定营销战略并组织实施;研究行业动态和市场竞争格局;负责营销预算;制定营销核心流程和业务规范;调查分析市场和开发潜在市场客户;负责拟定市场拓展及推广工作的行动计划;制定市场、品牌和公关策略;负责公司的广告策划、分析产品诉求点和广告诉求点;协调好营销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对于能力的要求是思维活跃、具有敏锐的商业和市场意识,具备很强的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出色的危机公关处理能力,善于学习和创新。
2 目前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从企业对本科学历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要求来看,比目前高校培养的学生水平高出很多,目前高校培养的学生可以说大部分只达到了企业对大专学历营销人才的要求,毕业生水平与企业对本科硕士的要求差之甚远。秦艳(2015)用SEM模型实证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得到的结论是除了毕业生的职业价值之外的,对就业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毕业生个体素质。而学校提供的实习经历多少对毕业生的就业并没有什么影响[7]。因此可以看出个体素质的培养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重点不应该放在实习经历上。
张晓慧等(2012)根据23所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总结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课程多达240门,其中仅80门课程同时出现在2所以上高校的培养方案中,其余160多门课程为各高校开设的特色课程,平均每所高校开设6门以上。同时该研究总结了这23所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要求,分析出高校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有以下有8项:扎实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市场营销学专业知识;掌握资料分析的基本工具和科研方法;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与规则等;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掌握市场调研、策划与组织营销活动的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中英文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在这8项能力中,每个大学的要求有所不同,前两项属于综合能力,在普通院校中占据总能力要求比例的50%以下,而在北京大学达到80%的比重,其他一本院校则非常重视最后两项的能力。可以看出北大重视理论基础,而普通一本院校更强调计算机和英文、语言表达、沟通能力,而他们却并没有太注重培养学生在营销上的能力[8]。
3 课程建议
通过上述的岗位和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以及目前高校课程情况培养的学生要求能力之间做一个对比,见表3。通过对比企业要求和高校培养的能力之间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专业知识和办公技能方面特别是沟通能力和计算机的应用上,高校和企业具有一致性,然而在实践技能上要求差异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业务规范、公关等方面学校基本没有涉及,办公能力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协调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这项重要的技能缺乏相应的培养。因此尽管目前高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高校所培养的实践能力主要集中在调研分析和策划上,而业务规范、品牌策略方面被忽视了,因而高校在课程改革中注意改进。(表3)
参 考 文 献
[1] 张红,张潇.浅析市场营销专业的需求状况及就业途径[J].科技信息,2010(26):178.
[2] 张家明.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以襄樊学院为例[J].对外经贸,2012(01):145-146.
[3] 郑承志.大力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营销生力军——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统计教育,2004(05):60-63.
[4] 施芬.基于岗位群要求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科技和产业,2010,10(11):119-123.
[5] 周绍斌.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
[6] 甄国红.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以市
场营销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172-174.
[7] 秦艳.高校毕业生就业内部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某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知识经济,2015(01):42-43.
工业企业管理 课程论文 篇9
题 目 河南省工业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学 年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学 院 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
班 级 机械15-2 班
学 号 8011211208
姓 名 李 园 园
指导教师 王 鹏 程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摘 要
工业旅游是随着工业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逐步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项目,其诞生之初就已经引起了经济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在我国的沿海城市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如上海和广州等城市。居于中原地区的河南省工业发展基础良好,工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适合发展工业旅游项目。河南省发展工业旅游项目,不但能拓展企业的产业链,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提高工业产品的销量,而且也能壮大河南省的旅游业队伍。但是河南省的工业旅游发展面临诸如规模小、综合效益低等问题,亟需加以调整。本论文正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工业旅游的研究和实践加以综述。研究发现国外对工业旅游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遗产旅游和工业旅游实践活动,并且国外的工业旅游项目取得较好的效果,国内对工业旅游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概念、特点、客源市场、产品开发等方面研究居多。
第三部分,对工业旅游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简单概述。包括:界定了工业旅游含义,分析了工业旅游的五个特点即:科普性、依托性、复杂性、低重游性、较低季节性;介绍了工业旅游开发的基础理论和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理论。
关键词:河南省,工业旅游,发展战略,对策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不断发展,社会现代化的速度日益加快,人们生活的节奏也随之提高,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空闲时间增多,旅游逐步成为人们释放压力的一种生活方式,出去旅游的人数和次数越来越多,旅游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为迎合市场需求,旅游业已经开发了多种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把工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综合开发,发展工业旅游项目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各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批优秀的民族企业如海尔、宝钢、长虹等迅速成长起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就会面临着市场销售困难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战略转型、拓宽产业链,其中很多看到了旅游业较强的发展潜力,纷纷寻找能够与旅游的结合点,逐步在探索出工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业旅游项目。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产品,工业旅游日益成为旅游业的新的开发方向和旅游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工业旅游也越来越受旅游者所青睐。2011 年 3 月,中原经济区正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2012 年 11 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给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规划明确指出要持续探索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要求坚持工业要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促进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实现与工业的融合发展,开发工业旅游项目是规划对河南省工业与旅游业的内在要求。地处内陆地区的河南省,已经在开发工业旅游方面有了一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趋势和自身发展遇到的瓶颈,如何最大化利用现有的工业和旅游资源,怎样提高工业旅游项目的规模与质量,提高工业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摆在河南省工业旅游的一个难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工业旅游在我国发展有 20 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成绩,但是由于工业旅游自身的特殊性,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和质量还不是很高,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仔细研究。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旅游资源丰富,近些年来,河南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文化旅游在全国独树一帜。河南工业基础较好,很多的工业企业也涉足旅游业,积极利用旅游业壮大自身,但是与沿海省份相比较,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调整。河南省有着丰富的工业资源,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遗留下来的宝贵财产和统及现代化的工业企业都具有再开发价值,其中工业旅游就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工业旅游毕竟发展较晚,对其认识还有待于提高,发展还很不成熟,对其发展现状要认真分析,对其发展中的问题还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特别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发等方面还需要深入探讨。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河南省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借鉴其他省份的工业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合理布局河南省工业旅游资源,制定出适合的发展战略,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为省政府部门制定工业旅游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全省开展 工业旅游的企业提供一种开发的思路,为全省的工业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
1.2.2 研究意义
工业旅游是一种具有很好发展潜力的新兴旅游项目,在国外已经引起了较大的关注,也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但是我国工业旅游由于起步较晚,对其开发还处在较低的层次,所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工业企业和大众还对它存有一定的偏见,没有认识到其开发对于活跃工业企业和旅游业的积极作用。国内对工业旅游的研究,也大多数是重点集中于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在理论研究方面多侧重于对工业旅游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如概念、特点、发展工业旅游的意义等,而对较大区域内工业尤其是以农业立省、工业经济不发达的内陆地区工业旅游的战略布局研究较少,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区域内工业旅游的发展的研究还较少;另一方面国内的大多工业旅游研究多集中于经济学的角度,而缺乏多学科尤其是地理学的研究思想。本文试图以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多个学科知识,对较大区域的工业旅游资源进行研究。积极发展工业旅游,整合区域工业旅游,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工业旅游项目,拓展了企业的产业链条,为企业在面临的发展转型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目前河南省的工业企业普遍面临着市场销路的问题,工业企业不再是仅仅埋头专注于生产有形的产品,还要能够把握市场,通过旅游项目的开发,来达到扩大企业的知名度的目的。工业旅游项目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游客参与工业旅游的过程中了解企业的生产和相关工业知识、体会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工业企业把看点变为卖点,把游客转化为潜在顾客,游客与企业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增强了游客对企业产品的认知程度,对于宣传企业形象、提升品牌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益。发展工业旅游,进一步整合河南省的工业旅游资源,有助于对游客进行分流,缓解旅游热门景点在旅游旺季时候的接待压力。作为全国重要的旅游客流集散中心,在节假日和黄金周期间,河南省客流量较大,各景区尤其是如少林寺、龙门石窟等热点景区常常人满为患,游客只能看人而非看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出行的积极性,开放工厂,请游客走进来,把那些不能进入传统景区的游客吸引过来,就能够有效分流客源,减轻旅游热点上的压力;同时,工业旅游的价格远低于传统旅游项目的优势,能够为广大旅游者在今天旅游景点疯狂涨价的背景下,节省了不少的旅游费用,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出行需求;工业旅游活动一般多存在于较近的地域范围之内,在法定假日全国都在挤“高速”的情况下,减少了旅游在途时间和缓解高速道路拥堵的情况,也为游客节省下宝贵的出行时间。所以对河南省工业旅游发展研究,合理布置工业旅游资源,有着较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法是一种既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也即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本文通过搜集并整理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前辈有关工业旅游问题的图书著作、期刊论文、报纸、文摘以及网络信息,总结了学术界对工业旅游研究成果,并对别人对其他地区有关工业旅游文 献的研究学习,并结合自己对包括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初步了解与把握,根据河南省的工业和旅游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找到工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找出合理布局工业旅游资源的办法。(2)调查法
为了研究具有权威性,调查法是研究人员尤其是地理学研究人员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法一般包括访谈、电话调查、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本文对河南省已有的一些工业旅游点如 3
金星啤酒、新飞电器等进行实地调查,初步了解企业工业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收集相关资料;有选择的对河南省目前工业资源分布状况进行实地考察,对包括企业员工和游客进行采访、沟通,以期通过实地的调查与采访,获得了尽可能多的一手资料。(3)数据整理法
数据整理是对调查、观察、实验等研究活动中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检验、归类和数字处理的过程。由于目前的河南省的工业旅游资源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和工业旅游数据统计的复杂性等原因,所以我们不能够获得大量的关于工业旅游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但是为了研究方便,文章借鉴了与此相关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数据,并且以河南省的旅游和工业数据作为参考,分析研究河南省工业旅游发展的有关问题。(4)GIS 方法
GIS 技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它的原理是将地理空间作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的技术,能够适时地为使用者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它可以将抽象的表格型数据转换为有形的地理图形显示,并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由于直观形象等优点,近些年来 GIS 方法成为学术界尤其是地理学界研究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后,运用 arcgis9.3 软件,把河南省工业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形象地展示在地图上,为之后的分析奠定很好的基础。
1.4 创新点
研究思路的创新,以往的学术界对工业旅游研究多集中于工业基础较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本文试图从以农业立省、工业经济基础没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原内陆省份发展工业旅游时,如何把有限的工业旅游资源转化成旅游吸引力,如何找到自己的特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提出了河南省工业旅游发展应当按照大企业先行,行业示范带动的策略,提出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生活游等线路,并且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构筑了为保障工业旅游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系统。
2.1 国内工业旅游发展及研究现状
我国的工业旅游起步相对较晚。长春一汽集团在 1994 年率先对游客开放生产线,开创了我国工业旅游的先河。2004 年年初,国家旅游局对全国各省区市 340 多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申报单位进行了集中验收,次年 1 月,向社会正式公布了 103 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这标志着工业旅游在我国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企业间参观学习的模式,开始正式步入市场化的运作。随着工业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旅游理论界对这种新型的旅游形式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在中国知网上选取 2000-2012 年共 13 年的时间段,并检索关键词“工业旅游”,共查到 3520 篇文献资料。
2.1.1 工业旅游概念研究
由于研究侧重点的差异,国内学者对工业旅游的含义还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和观点,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工业旅游的内涵做了概括。姚宏对工业旅游的定义被认为是国内旅游学术界做出的最早的学术化定义: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与工程操作等全过程,获取科学 4
知识,满足旅游者精神需求和行、吃、住、游等基本旅游享受,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品。
赵青认为工业旅游就是通过让游客对工业景观、生产流水线、工艺流程以及劳动场所的参观、[9]学习,获得科学知识,增长见识,满足旅游者求知探奇等心理需求。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者从其他角度来概括工业旅游。例如唐顺英从供给的角度出发,认为工业旅游是指将工业、高科技产业、手工业的生产经营场所、生产过程、生产工具、生产成果、管理经验作为旅游资
[10] 源,吸引人们前来参观、访问、考察、学习和购买的专项旅游。
2.1.2 工业旅游特点研究
在对工业旅游的特点的研究上,国内的学者一般是定性地对其进行简单描述。赵青认为工
[9]业旅游活动之所以对游客产生吸引力主要在于它具有的知识性和神奇性特征。姚宏认为工
[8]业旅游具有动态性、科学性、易达性、地域性和多效益性等特征。何振波把工业旅游的特
[11]征归纳为:知识性、观赏性、依托性和重游率低。丁枢将工业旅游特点概括为四个方面:受到工业发展和旅游发展的双重制约;多效益性;青少年 是主力军;除去专业参观外,游[12]客以国内为主。
2.1.3 工业旅游客源市场研究
由于市场是旅游活动的导向,对工业旅游的开发和营销起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成为国内的学者研究时不能避开的领域。王宝恒认为工业旅游的客源市场应当由学生、当地居民和游客
[13]三部分所组成,并且认为学生是工业旅游的主体市场,应当加以重视。颜丽虹和程道品对柳州工业旅游游客的感知进行了总体评价,分析了青少年、中青年、中老年和老年等各个年
[14]龄段的游客对参与工业旅游活动的不同需求。马文斌、田穗文等从分析旅游者行为的社会
[15]心理,特别是旅游者的动机出发,将游客分为商务调查型、学习参与型和观光游览型三类戴道平重点研究了影响学生市场尤其是中小学市场的制约因素。
2.1.4 工业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工业旅游的开发最终还是要落实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所以在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我国学术界研究较多,代表性的研究如下: 姚宏把我国的工业旅游产品概括为三种模式:都市
[8]综合型工业旅游、特色工业城市的工业旅游、名胜旅游区的工业旅游。黄芳从企业定价策略的角度出发,认为我国工业旅游的产品从以下六个方面定位:自然景观型、艺术型、民族
[19]文化型、历史型、企业成长型、地区型。吴相利提出了目前中国工业旅游产品开发的十种模式:城市型、商品型、中心型、景观型、扩展型、场景型、产品型、文化型、隆力模式、[17]外延型、综合型。曲薇薇等从企业对工业旅游开发认识的程度的时间不同出发,提出工业旅游开发的三个层次:流程型游览、互动型参与和主题型体验,并指出大型的生产不可携带
[20]产品的、走向没落的、工业园区或者大型城市等三种不同的企业所对应选择的开发层次。王宝恒从工业旅游开发条件和开发风险两个方面对工业旅游进行了分析,从旅游活动构成要素分析了开发条件:主体条件、客体条件、媒介条件,并据此分析了企业开发工业旅游项目[13]可能面临的风险。杨振通过对我国工业旅游文献资料的数量,预测出工业旅游将会作为一[21] 个独立产业发展。
2.1.5 工业旅游案例和区域工业旅游研究
于波以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的工业旅游为具体案例,探索工业旅游的要素、运营模式、[22]管理模式以及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阐述工业旅游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李光霞对曹妃甸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区域整体开发模式、工业园区分区开发模式及企业[23]单体开发模式;孙艳红通过运用 SWOT 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劣势及其机[24]遇和挑战,宋军令通过对河南食品行业发展工业旅游的分析,提出了河南省可以发展“中
[25]国食品名城名企游”思路。区域研究一直是旅游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工业旅游的基础理论
3.1 工业旅游的内涵与特征
3.1.1 工业旅游的内涵
由于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关于工业旅游的定义,学术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旅游目的方面说,工业旅游强调的是通过游客了解企业生产和操作程序,并从中获得科学知识,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和其他基本的旅游需求,工业旅游能提供一个集观光、科普、购物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活动;从旅游形式上说,工业旅游强调的是工业旅游是工业企业和旅游业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才出现的工业和服务业结合的一种新旅游形式,旅游对象为企业的场地、生产工艺、生产工具、生产对象和商品,旅游范围为企业的厂区以内;从旅游的内容上,工业旅游强调的是游客对企业的文化、工作场景、生产线、工艺的参观和学习的过程。借鉴前人的定义,本文从供给方面对工业旅游定义如下:工业旅游是指工业企业出于产业结构调整或者市场营销的目的,通过对外展示企业文化、生产工艺、企业产品等内容或者结合市场需求,将用于企业生产的资源重新组合开发成独立的旅游资源的过程。由以上定义可知,工业旅游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以现有工业生产资源为旅游对象的工业旅游,这种类型的企业一般在本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开发旅游不必过多的投资,只需要独立于正常生产车间开发出较小的空间,二是工业遗产旅游的形式,是指企业通过把原有落后的生产机器、厂房建筑等进行创意改造,将其变为独特的旅游资源,以期重新利用废旧资源,达到企业的战略调整。
3.1.2 工业旅游的特征
(1)高度的科普性
与一般的旅游产品相比较,工业旅游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它的主题和内涵都富含工业知识,因为工业企业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技术,管理等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集中体现者和承担者。企业之所以能吸引游客过来参观游览,是因为企业在某一方面的所 具有的独特性。游客进入高新技术企业,不仅可以感受到企业尖端技术形成的震撼力,也可以了解在某一领域的尖端技术。丰富的工业知识仿佛是给游客上了一次深深的科技课程。(2)强烈的依托性
工业资源的不可移动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工业旅游的目的地只能选择在企业厂区或者周边环境,像其他旅游产品一样,工业旅游除需要依托交通、通讯等社会公共资源外,更需要依托 6
企业产品及其周边的环境设施作为旅游吸引物。另一方面,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任务、经营宗旨,工业旅游在企业中处于次要地位,是为了企业的产品和市场服务的,旅游者也不是工业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工业旅游企业本身的主营业务是生产工业产品,并不是单纯为了做旅游而存在的,所以工业企业本身的因素可能会影响甚至制约企业对工业旅游开发的可能性与开发的力度。工业旅游对社会资源和工业企业自身资源的依附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企业能否开展工业旅游活动依赖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只有当地与发展旅游业的相配套的社会公共资源得到比较好的完善,其他旅游形式有了一定的开发,工业旅游才会有了开发的基础和市场广度。只依赖自身条件开发的工业旅游是不可能做长远的。其次,企业是否适合开发工业旅游取决于企业的发展阶段、主营业务的经营情况和业务特点。一般在企业刚起步的阶段,不适宜开发工业旅游。目前的工业资源中具有较强旅游吸引力的主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生产流程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再次,工业旅游产品的市场前景极其依赖于企业的规模、声誉和影响力。经营有特色、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工业企业开发的工业旅游就越具有吸引力,从而赢得更多的市场。最后,企业的领导层对工业旅游开发的兴趣基本上决定了项目的层次和开发力度。(3)开发的复杂性
旅游涉及到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开发工业旅游需要涉及到市场需求、营销宣传、旅游服务等方方面面。企业一方面要保证自己的主营业务,还要投入精力经营旅游项目。既要开展好工业旅游服务,使游客看到企业更多正面的信息,但是又顾及到工艺保密和安全的需要,常常对游客的活动空间加以限制,现实中需要企业解决的具体问题颇多。(4)低重游率
重游率是衡量某项旅游项目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只有回头客多了,旅游项目的潜力才会得到更好的开发。一般而言,工业旅游产品是属于一次性旅游消费品,与追求获得享受、放松身心、恢复精力为主要目的的休闲观光旅游产品不同,很少有回头客,这也是由工业企业的性质决定的。工业企业往往可看的对象变化不大,加之受制于安全等原因的影响,游客自由活动少,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工业旅游不是企业的主营产品,造成了企业往往没有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来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所以旅游项目的创新性不强,无法吸引游客持续长期参与。
(5)较低的季节性
自然风光类旅游资源由于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但是,工业厂房、生产工艺等工业旅游资源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不大,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小,所以工业旅游项目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也就不会出现自然旅游资源有着很强的淡旺季现象,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工业旅游项目能够成为缓解旅游业难以解决的淡旺季明显的难题的一种有效旅游形式。
3.2 工业旅游的开发基础理论
3.2.1 系统理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门学科。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和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构成整体的各个局部称为子系统。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研究和处理的对象都看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同时还特别注意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以及系统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等因素,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以吴必虎为代表的旅游系统结构模型学者认为旅游系
[38]统应包括 4 个部分: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工业旅游的开发须有系统和整体的观念,综合协调各个旅游要素。
3.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对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如下关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这 就是所谓的“产业
[39]结构演化理论”,也叫配第一克拉克定律。由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分析可知,工业旅游的开发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旅游,已不单单是一场“第三产业”的内部盛宴,与一、二产业
[40]的融合,把旅游推向了内涵更丰富、类型更多元的综合产业。工业旅游是将工业化生产与旅游服务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是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结合,企业已经不再是单一生产有形的产品,也即是将过去的单一产品生产向多种的综合化经营演进。要使工业旅游取得较好的成绩,就必须对现有产业结构加以调整升级,既要抓好工业化生产,提高工业化水平,做好工业旅游的基础,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工业旅游,形成以旅促工,以工保旅的良好发展局面。
3.3 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理论
3.3.1 经济增长极理论
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 1950 年首次提出的,该理论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平衡发展,平衡发展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经济的增长通常是由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慢慢地向其他地域和行业拓展。所以,应选择某一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区域的增长极,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佩鲁认为,“如果一个有支配效应发生的经济空间被定义为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的推动性单位就被描述为增长极,所谓推动性单位就是一种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单位,当他增长或创新时,能
[42]诱导其他经济单位增长”。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建设和发展明显受到经济增长极理论的影响。按照这一理论,工业旅游示范点是区域工业旅游增长的极点和中心,是区域内工业旅游的“增长极”,引导行业要素的集聚,形成工业旅游的生长点,以示范点工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推动区域内相关行业工业旅游的兴起与壮大。当示范点的发展较为成熟时,其扩散和辐射效应开始发挥作用,并通过技术、组织、要素、信息等渠道向其周边地区和行业扩散,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区域的要素集聚功能、示范功能、技术传播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3.3.2 产业集聚理论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马歇尔最早了研究产业集聚理论,他认为:在产业集聚的地方,积累了适合创新的社会知识资本,营造了创新环境,技术扩散的速度加快,有利于区域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是依附于某个特定区域,在地理位置上是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按照产业集聚理论,工业旅游示范点作为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通过形式和制度创新等带动区域相近行业形成规模化发展,特别是工业园区的建设并以此形成的工业园区旅游,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创新的作用非常明显。
参考文献
[1]杨洁.大连工业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2]Pale.From Tourism Attractions to Heritage Tourism [M].Hun ting don: Elm Publications,1991.[3]John S war brook e,张文.景点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4]Phi l i P,F.X.Developing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the Proposed Jeep Museum in Toledo, Ohio[J].Tourism Management,7:75-90.[5]Stevens.Working Watch: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Tourism[J].Leisure Management,12:40-43.[6]Jansen-V er be k e, My r i am.Industrial Heritage: A Nexus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J].Tourism Geographies,1999,1(1):70-85.[7]董文海.工业旅游,企业的又一张品牌名片[J].上海企业,2010,3:62-64.[8]姚宏.发展中国工业旅游的思考[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2:15-18.[9]赵青.发挥地区优势开展工业旅游[J].辽宁经济,1999,9:43-44.[10]唐顺英.对长春市发展工业旅游的思考—以“一汽”为例[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学版),2004,30(1):92-93.[11]何振波.工业旅游开发初探[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2:45-48.[12]丁枢.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特点及开发模式[J].财贸经济,2005,5:92-94.[13]王宝恒.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06-114.[14]颜丽虹,程道品.基于 SPSS 的工业旅游感知分析—以柳州市为例[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5,3(25):398-401.[15]马文斌,田穗文,唐晓云.工业旅游现状及前景分析以宝钢工业旅游项目为例[J].桂林工业学报,2004,1:118-122.[16]戴道平.工业旅游产品学生市场制约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2.[17]吴相利.中国工业旅游产开发模式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4(3):43-47.[18]王伟伟,哈娜.振兴老工业基地,开发沈阳工业旅游[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2):119-122.[19]黄芳.我国工业旅游定位浅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3(1):75-76.[20]曲薇薇,黄安民.工业旅游时空开发层次分析[J].资源产业,2003,3(5):31-33.[21]杨振.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动态和趋势[J].经济管理,2013,2:79—81.[22]于波.工业旅游对名牌企业发展的影响[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23]李光霞.曹妃甸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及效应影响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24]孙艳红.河南工业旅游的 SWOT 分析与战略选择[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3):86-90.[25]宋军令.河南省食品工业旅游开发初探[J].特区经济,2009,3:161-163.[26]倪羽.重庆市旅游供求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7.[27]陆明洁.德阳工业旅游产品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28]王丽君.长春市工业旅游开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9
[29]罗黎.新疆工业旅游开发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8.[30]杨洁.大连工业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31]王丽娟.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及开发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32]周燕.上海工业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33]张巧莲.青岛工业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0,30:476-477.[34]王小育.黑龙江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35]李竹.黑龙江省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36]杨文森.工业旅游资源类型、发展模式与产品设计研究—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3,1(15):107-112.78 [37]赵地.北京发展工业旅游的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38]陈志军.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8,11(23):35-41.[39]李清泉.区域经济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07-118.[40]妍妮.工业旅游如何“独辟蹊径”[N].烟台日报,2013-1-29(9).[41]汪芳,刘鲁.工业遗产体验式旅游开发设计思路的探讨[J].华中建筑,2009,3(27):207-211.[42]俞凤翔.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4.10
致 谢
【企业培训营销管理课程】推荐阅读:
企业管理培训课程推广12-03
企业内部培训课程开发12-06
施工企业培训课程表05-18
打造企业培训精品课程11-29
企业公文写作培训课程08-12
新办企业税收基础知识课程培训资料08-13
与您分享企业培训课程体系该如何合理设计10-19
企业管理培训心得现代企业管理培训体会07-02
管理咨询公司培训课程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