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聘生工作总结

2024-10-01

选聘生工作总结(精选9篇)

选聘生工作总结 篇1

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到村工作已经两年了。这两年的时间里,在省市组织部门领导的关怀教导下,在村干部的言传身教、精心培养下,在同事的无私帮助、密切配合下,我的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知识储备进一步得到增强,工作成绩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肯定。但是我仍然本着一个基层工作者应有的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和热情服务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增强自己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为我市基层建设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为我村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同时在工作中深入群众,身先士卒,注意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在这两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正确定位,完成角色转换。

我是一名农民的儿子,但是由于长期在外求学,对农村基本工作并不熟悉。在来到庄河市城关街道海洋村工作之后,我发现单靠自己在大学中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及农村工作的需要,也明白基层工作远不如自己之前设想的那样简单。农村工作包含极大的复杂性、矛盾性,在这摸索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做祖国最基层的工作原来也是有如此的重要性的,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稳定、发展与民生,而这更加增强了我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作为一名“村官”,最重要的工 1

作是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我及时理清工作思路,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对自己所处的岗位、承担的责任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从不以自己大学生的身份对农村工作抱有任何偏见,敢于俯的下身子,发扬新时代选聘生甘于奉献的精神,体现出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作者所应有的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对陌生的环境、繁琐的任务从没有表现出畏难情绪,而是坚持学习,坚持工作,彻底抛弃那种清高自傲的思想,把自己完全当做农村基层的一份子,然自己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排头兵和服务者。

二、展示深入,工作认真务实。

国家选择我们这些刚刚涉足社会的大学生,正是看中了我们十几年来掌握的知识与才华,所以我们必须将所学的文化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应用,否则我们便失去了在这个岗位上立足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我经常深入村各个居民组,实地了解民众所需,踏实深入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工作中绝不照搬书本,避免纸上谈兵。在基层工作中,我切实体会到农村村民的知识水平、思想政治文化素质的滞后,这就要求我们选聘生凭借自己年轻的头脑和思维方式以及所掌握的知识,努力与村民相互交流,向他们讲解,努力改变这种现状。村里人的电脑信息网络知识掌握不是很全面,所以我经常上网查询、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了解实时信息,及时告知到农民。同时,也要和身边的村民学习

农业基础知识以及生产经验,通过媒介学习和研究国家的有关政策法律和法规,把他们结合到我村实际情况中来,给我村的发展带来实惠。

三、端正认识,牢固树立大局观念

作为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作者,坚定的思想信念是必不可少的。我在工作中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放在突出位置,时刻注重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尤其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绝不动摇,把握好自己的思想阵地。通过两年的农村工作,我意识到基层的稳定是大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农村工作形势复杂,各方关系千头万绪,处理不好极易发生危及稳定大局的事件,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用于担负起肩上的职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协助单位领导做好基层稳定工作。我曾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休息,每天坚守岗位到深夜,随时关注基层态势,收集各村稳定信息,及时准确上报我单位辖区内的稳定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的资料。通过这一些列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让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严谨认真,工作成绩较为突出。

我在工作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从小处着眼,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利用掌握的电脑知识,帮助村和街道安装电教设备,协助村委会草拟各种文件;

协助街道组织部收集填写海洋村党员信息表,并及时录入电脑上报上级;深入辖区的企业,帮助企业搞好报表和信息采集等工作,并帮助街道做好经济普查工作;协助渔业部门,搞好船只登记,人员备案工作;协助卫生部门,按照市里“双创”要求,做好村里的卫生工作等等,为村和街道做了大量工作。人际关系相处融洽,为人忠诚老实,低调不张扬,团结周围同志,关系相处融洽,群众反映较好;工作虚心,深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认真向老同志学习、向实践学习,积极请教,将他人的经验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利用,形成自己的知识为我所用,较好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和,也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我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协助组织了两届由街道组织的文艺演出,代表所在街道参加团工委组织的全市纪念“6.5”世界环境日环保知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全市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

当然,在工作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存在颇多的不足,尤其是对相关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掌握不全面,对农村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基层工作经验尚需完善。但是我相信凭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我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将自身的发展同家乡新农村建设的大潮紧密联系起来,为让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作者份而继续努力!

选聘生工作总结 篇2

近日, 内蒙古人社厅、司法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从事社区矫正工作高校毕业生志愿者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 将社区矫正工作者纳入2014年内蒙古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 从社区民生志愿者中选出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 充实到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内蒙古人社厅将统一组织被录用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岗前培训, 各盟 (市) 司法部门对他们开展业务培训。培训结束后, 这些高校毕业生将由各旗县 (市、区) 司法部门根据工作需要, 安置到苏木乡镇 (街道) 司法所, 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基础性、辅助性和日常性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者在服务期间, 享受每人每月1500元的生活补贴, 以及每人每年1200元的交通补贴, 并参加各项社会保险。

选聘生工作总结 篇3

摘 要 大学生“村官”政策自1995年实施以来,人数正在逐年增加。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20万名左右大学毕业生走上了村官的岗位。在全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学生“村官”们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文章从大学生“村官”选聘的角度分析,探讨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中的弊病,并提出完善选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选聘 弊病 原因 对策

大学生“村官”政策自1995年在江苏省率先实施以来,人数正在逐年增加,而且每年报考人数愈来愈多。据统计,2010年中国新选聘大学生“村官”3.6万名,这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突破。然而,在选聘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一、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弊病

(一)大学生“村官”选聘条件不合理

1.方言差异大,导致与村民沟通不畅

除了新疆、西藏等很少一部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或者是高原地区对学生有特殊的规定,其他绝大多数地区都是鼓励全国符合基本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前来应聘,只是同等条件下,本地的学生会优先录用。全国高校毕业生符合了基本条件都可以报考,看似符合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生“村官”是跟广大农民打交道。现在,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很多农民甚至不会说普通话。如果是北方语系还好,大同小异,只是音调不一样,交流基本上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到了浙江、福建等地区,方言跟普通话的差别很大。那么村民听不懂普通话,“村官”听不懂方言,双方如何交流?“村官”如何体现民意,为村民办实事?

2.学历要求偏高,高职类学生被排除在外

在大学生“村官”选聘时,对“村官”的学历要求过高,阻碍了大量优秀高职类毕业生加入“村官”这一队伍。《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组通字[2009]20号)中明确规定,报名参加大学生“村官”选聘必须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因而限制了高职类学生。这条政策的出台可能会导致两个方面的弊端:其一,大学本科毕业生可能会不饱和;其二,很多优秀的职业技术类专科学生受到限制,无法就业,又增加了失业人数。而職业技术类学校培养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是非常实用的技术,因而能够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处理日常的事务。

3.专业对口度低,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在选聘条件中,由于对专业没有限制,因而各类专业学生都踊跃报名,引发了大学生专业与农村需求错位的问题。一般而言,村民期待着在大学生“村官”的带领下,学习先进的农业知识,发家致富。因而农村对于农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需求量比较大。而现实情况是,根据数据显示,只有4%的“村官”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是农学。绝大多数“村官”自己本身对农村事务一无所知,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又是与农业基本没有联系。现实供给的大学生“村官”与农民所期望的发生了严重的偏离。“需要的不来”、“来的不需要”,不仅使村民失望,而且造成了大学生的严重浪费。

(二)大学生“村官”选聘过程不合理

1.选聘过程不利于推进村基层民主的建设

现在,“大多数地方政府‘空降村官’,多以村支书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形式出现,难免有打擦边球的嫌疑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现在倡导的基层民主建设严重背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此外,这种方式选聘大学生“村官”不利于加深村民对“村官”的理解,并常常误解为“村官”就是一个助理,跑腿打杂。

2.笔试无法体现大学生的能力

选聘过程采用笔试,无法测评大学生所具备的真实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应具备以下能力:策划能力、交际能力、实用技术、组织能力等。而大学生“村官”考试主要考试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农业农村基本知识;时政热点知识以及公文写作技巧等。笔者认为,考试成绩高并不能代表学生能力强。根据这些考试内容,只能反映学生的应试能力、写作能力等。在现阶段的大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千万不能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然而,在实际践行中,却常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考试成绩高,录用的几率就大。

二、出现弊病的原因

(一)刻意地追求公平、公正

在大学生“村官”选聘的条件中,没有对考生毕业地区以及专业加以限制,主要是为了保证广大学生都具有公平的机会,站在同一起点上竞争。然而,政府人员过分理想化,因而忽视了公平、公正引发的一连串问题,如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交流沟通困难、无法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等,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过分地追求高学历

要求报考大学生“村官”的学生必须至少具有本科生学历,主要是考虑到现在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为了让报考的大学生尽可能地优秀,所以就提高学历要求。但是,这过分地追求高学历,阻碍了大量优秀的高职类学生加盟大学生“村官”的队伍。因此,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优化大学生“村官”队伍的作用。

(三)忽视了笔试的缺点

在大学生“村官”选聘过程中,一般都有笔试这一环节。笔试有诸多优点,如试卷内容涵盖面广,容量大,测评的信度和效度高;笔试可以同时对大量的选聘者同时进行测评效率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笔试所存在的严重缺点,如:应聘者的组织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

三、做好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为了更加有效地展开沟通,选聘条件加入方言限制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不管在什么地方,与村民交流时一直使用普通话。有些地区,即使村民们听得懂,也会有意无意地与“村官”产生隔阂,觉得他不是本地人,不够亲切,把事情托付给他不放心。而在浙江、福建等地,方言与普通话差距非常大的地区,一直与村民用普通话交流,有些比较落后地区的村民们听不懂,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和“村官”交流。所以,在选聘大学生“村官”的时候参考藏族地区选聘公务员的要求:必须会双语。加入方言要求,充分站在村民的立场上,为村民着想,这样才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二)降低学历要求,允许高职类学生报名

实行大学生“村官”的目的就是选拔优秀的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因此,我们要开辟途径,增大选聘范围,不仅仅是集中在大学本科毕业生,还可以像高职类学校毕业生发出邀请。而且,许多本科毕业生参加大学生“村官”招聘,并不是真正要为农村服务,而是借助担任大学生“村官”的经历,在以后的公务员考试中能够加分。而高职类学校毕业生心气不像本科生那么高,更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处理村里发生的琐事。所以,给高职类学生一个机会,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优化大学生“村官”的队伍。

(三)完善制度,推进基层村组织建设

完善各类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让大学生“村官”并不是像村民通常情况下看到的“空降”,而是通过规定的程序一步一步产生的。其实,在面试的过程中,政府可以邀请村民代表担任评委,让村民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选择本村的“村官”,他们心目中满意的能干实事的“村官”。这样,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合法化。而且,这是村民自己选出来的“村官”,在日后的工作开展中能够更好地配合。更重要的是,农村基层民主能够不断推进。

大学生“村官”政策在近十几年来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不能盲目乐观,要认识到其中存在的缺陷,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使之越来越完善。

注释:

①吕书良.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中国农村观察.2008(3).

2012年选聘生工作总结 篇4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在XX镇XX行政村任职了一年半。这一年半里,我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村党总支书记和各位村干部以及老党员、退休干部的帮助下,对XX行政村的各项工作都有了深入的了解。现就这一年半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学习是提高党性觉悟和思想境界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手段。尤其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我始终把学习放在了首要位置,并在以下两个地方狠下功夫。

1、学政治理论,提高思想境界

认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重温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不少重要阐述篇章,认真领会了其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政治理论水平显著提高。

2、学业务知识,开展村级工作

随着资讯技术的高速成长,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特别是农村工作和意识形态领域,知识性更高。新生事物更是不断涌现。对此,我深感学无止境,总是潜心学习,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步掌握了学以致用,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XX村的发展建设上来。

二、尽职尽责,努力做好村级各项工作

1、深入基层,了解基本情况

XX村总体环境条件虽然较好,但也有着自身的问题。作为一名下派大学生村官,我认为首先端态度,客观冷静地对待现实存在问题,在工作中寻求突破,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针对性地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让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中,感受到党的先进性,让群众在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有盼头。

2、根据指导,完成党建工作

众所周知,党建工作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完备也关系到一方的安定,所以党建工作也是农村工作的重头戏。

因此,我在进村伊始,就把XX村的党建工作放在了首位。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在镇党委和村总支刘书记的指导下,我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能够认识真正的党,认识到千万党员正在为了人民的幸福事业而做出不懈的努力,有感而发的拥护党拥护基层党组织。

3、妥善利用资源,帮助群众致富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及时、经常为群众提供各类致富信息。利用村级网页平台加大宣传,调整我村经济结构,利用农机补助政策,鼓励群众购获农机,推进新耕种方法,提高农业生产力,减少耕、种、收成本,增加群众收入。继续调整养殖结构,鼓励引导群众利用小额贷款养殖鸡、羊、猪等,形成产业链,提升养殖规格。同时,利用远程教育这一平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4、利用空闲,协助镇党委政府做好群众工作

在入村的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积极参加村里的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做好记录,了解村民的动态和想法。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不忙时,学习一些农村政策法规,比如农村医保、土地承包法、计划生育方面的知识,接受村民对政策和法律的咨询,增强为村民服务的本领。在村上并不是每天都有事情做,空闲的时候就到镇里协助党委政府做一些日常工作。

5、认真筹备做好选举工作。2011年八月XX村第八届两委换届工作全面展开,我有幸见证这个历史时刻,同时为了使换届工作取得圆满的成功,我也投入到紧张的换届选举筹备工作当中。目前,经过全村党员以及村民的民主选举,我村新一届两委班子已经成功选出,而我也有幸当选为XX村村委副主任。

另外,我还根据工作安排,参与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农家书屋的管理以及计划生育的摸排等各项工作。

三、正视自己的不足,勤于检讨

虽然我从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村干部、老党员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足。

首先,工作上有时不够细致,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其次,空有一腔热情,工作方法经验不足。农村工作比较繁琐,没有现成的公式,必须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各种问题。因此,工作经验的不足给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

为消除自身的不足,妥善完成各项工作,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将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工作中践行理论;掌握惠农政策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加大对党员、老干部和低保户的走访力度,认真听取群众的各种意见;虚心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吸收先进经验,提升工作能力,以实际行动来更好地体现大学生村官的价值。

XX镇XX村书记助理XXX

选聘生基层工作述职报告 篇5

转眼来到了XX年,如今我已经在xx街道xx村工作近四个月了。回想起来,这是我勤勉向上、奋发进取的四个月;同时也是硕果累累、总结提高的四个月。我逐渐实现了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者的转变,从一名学生干部到一名农村干部的转变,逐渐融入社会,走向成熟。现将我四个月来的工作及思想进行总结汇报,欢迎大家提出宝贵建议。

一、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修养和理论素质

在盛市、区组织部的密切关怀下,在街道领导的积极引导下,在村干部的热心帮助下,恰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机,我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在理论水平和思想修养方面。以前学习一些理论知识都是死记硬背,对党性没有真正的认识。参加工作后,通过阅读村党委的各种党务工作书籍,我深刻地明白了党员的重要性。尤其这次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我参与了从动员大会的筹备到各阶段方案总结的撰写,每一个经历都是一次内心的触碰一次深刻的反思。每次开会,只要召集党员,我就会看到那些年岁已高,甚至要人搀扶的党员按时到席;民主生活会的召开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上我们邀请了两位老党员列席,都已60多岁,我看见他们认真地记笔记,有条理得发表意见,那种严谨的精神打动了我,我突然理解了电视剧里那些危险时刻高喊我是共产党员的人。如今我已经深刻的知道,对于我来说,共产党员并不单单是一个称号,这是一个集体,一个先进的集体。在学校里我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得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称号、院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同学认可了我,组织认可了我。但如今我才算真正融入到这个组织中,我意识到了我要起作用,在村工作就要务实,为人民服务就要全身心投入,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现在说起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发自内心的骄傲。

二、做好本职工作,出色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到村以后,我担任村书记助理一职,书记及时给我安排了办公室备上了全套工作用品,虽然我家离不特别远,但街道还是为我安排了宿舍。书记会时常问我饭菜可不可口,路上辛不辛苦,叮嘱我注意安全,天气转凉会及时为我添置电暖气。村领导、工作人员对我热情、关心,让我的心一直暖暖的。我也尽心尽力,只要领导交给的任务都能够认真出色的完成。

1、建立村档案库。在我到村任职的第二天,就开始为村建立档案库。刚看到那大捆大捆的材料确实有些犯难。但翻看了一部分以后,村务、党务有了思路就清晰多了。这次整理材料,我充分的意识到了,我就在为农民服务,档案里有蔬菜种植面积统计,有禽流感情况统计,猪蓝耳病防范等,还有村里防雪、防水、防火、垃圾治理的方案。我还在一本xx名牌的大册子里看到了我们xx村的名字,我就这样阅读一部分整理一部分。整理档案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因为不会有人这么细致的告诉我一切,档案却记录了一切。这也是我踏进村的第一步,书记的精心安排,让我对村子不再陌生,也为我的工作打下了基矗如今档案库已经建好,也给村里日后的工作带来了方便。

2、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员情况登记。这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抄人名、身份证号性别及学历,开始写觉得很吃力,后来找到了窍门,就得心应手了,真不怪俗语说“眼是懒汉,手是好汉”。但是从劳动力富余情况看,我村61年和74年左右生人的`人数最多,而且男性远远超过女性。分析后知道,因为本村的有不少服装厂,很好的解决了女性就业问题,而目前处在金融危机之际,不少工程停工,男性的工作变得不容易找。就这样边做边思考,我要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3、学会了电话通知的语言。经过多次给企业打电话通知事情,有时候通知企业来登记,有时来开会,还有时去培训等,内容不同,对方给我的语气也不同,然后清楚了心情是完全可以感染的,对方礼貌温和,我也很开心,对方过多埋怨,我的心情也会糟糕。但时间久了,我就学会了控制,当然也知道了,以后电话里一定要有礼貌的温和的慢慢说。

此外,我还做过农民党员党龄补贴统计,党员信息的采集,帮助治保主任做好兵源信息采集录入,各类安全总结的录入。协助妇女主任做好农村合作医疗的账目报盘,每一次区里的普查任务,如收入普查、儿童信息普查等,也都少不了我,有时任务急,我就带回家做,无论多晚一定保证上级要的材料按时上报。

三、目前还存在的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任何事情我都能够努力、尽心的完成,但因缺少实践经验,也确实出现过小插曲,比如,因对办公室电脑的操作系统不熟练,导致电脑出了问题,复印机在我的手里也出现过问题,有时觉得自己就像个破坏大王便不敢再进行任何操作,尽管出现问题时,没有任何人责怪我,村里工作人员都是耐心的帮我解决,但多少有些畏首畏尾。村里的打字员姐姐也告诉我,不要害怕,努力尝试。如今我已经能够熟练运用复印机,能够独自应对各种复印情况。所以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让自己大胆起来,敢做敢干,才能有突破。

选聘高校生到村任职工作会议讲话 篇6

刚才,武威、白银市委组织部介绍了发挥选聘大学生作用的经验,李海翔、梁艳两名同志代表20xx年选聘大学生介绍了一年来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杨旭辉同志代表今年新选聘的大学生作了表态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

大家知道,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曾作出批示:“此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李源潮同志多次指示,要求切实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两位中央领导在甘肃考察工作时,亲切看望和接见了大学生“村官”代表。应当看到,近两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省委、组织部长侯长安同志亲自写信,勉励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建功立业。今年7月在天水调研时,专门与大学生“村官”座谈交流,鼓励大家为新农村建设贡献青春和智慧。其他部领导也经常看望和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和生活。今年4月以来,按照中央组织部的安排部署,通过制定方案、宣传发动、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试、核实信息等程序,我们为村级组织又选拔了543名优秀大学生。在同志们即将奔赴农村任职之际,我讲三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重大意义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力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一进程中,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迫切需要大批人才作保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眼界宽、信息灵的优势,帮助群众掌握致富信息、拓宽致富渠道;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掌握一定科技知识、与高等院校具有天然联系的优势,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服务;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意识较强、文化素质较高的优势,通过创业发展,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我省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总体状况是好的,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充实年轻力量,使大学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和农民发展经济的带头人;有利于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知识和年龄结构,为基层干部队伍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增强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坚强领导力量。

第三,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锻造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我们党一贯注重在工农群众中培养锻炼干部,推动青年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在革命和建设第一线成长了大批优秀领导人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政干部的来源结构尽管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真正从农村生产一线成长的干部仍然较少。通过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可以改变党政人才的成长模式,优化干部来源结构,把党政人才的培养链深深扎根于基层人民群众之中,扎根于农民这个最大的社会群体之中,从而保证党的干部始终与人民群众心相连、情相通,永葆党的政治本色。

第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更好地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大家知道,我国是农业大国,我省是农业大省,不了解农业、农村、农民,就不能深刻了解国情、省情。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就是要突破传统就业思想,引导大学生确立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观念,在农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就是让大学生在条件艰苦的广大农村了解情况、磨炼意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能力、增强本领,成为国家改革和建设的栋梁人才。

二、明确到村任职的目标和要求,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这次选聘的高校毕业生,主要是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村级团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同志们到村后,要努力学习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尽快熟悉农村基本情况,在乡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扎扎实实搞好工作。这里,我给大家提四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努力在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上见成效。应当说,村级组织建强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就有了“主心骨”。选聘大学生要发挥文化程度高和知识面宽的优势,经常为党员、干部以及农民群众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和新农村建设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提高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作用,经常组织党员、干部以及农民群众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高勤劳致富的本领。发挥当代在大学生思想解放、视野开阔的优势,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协助村级组织确定工作目标,拓宽工作思路,完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发挥大学生创造性强的优势,帮助村“两委”班子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实现村级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二,努力在服务农民群众上见成效。服务农民是开展选聘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检验选聘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选聘大学生要紧紧围绕发展生产、促进增收这个要求开展工作。作为大学生“村官”,要立足本村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传递信息上下功夫,及时研究和掌握农业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实际需要,向农民提供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生产。要在组织农民群众学习和运用农业实用技术上下功夫,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生产力水平,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同时,要在帮助农民找市场上下功夫,及时了解市场行情,积极寻找农产品销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大力支持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积极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信息和产后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产业化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第三,努力在促进农村和谐上见成效。当前,我们要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要积极拓宽党内基层民主的渠道,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继续完善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员议事制度,不断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积极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村、和谐家庭、和谐村组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增强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要积极拓宽农民群众反映合理诉求的渠道,及时排查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采取多种形式,关心农村弱势群体,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第四,努力在磨砺意志、锻炼成长上见成效。作为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一定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绝不能辜负党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要把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作为锻炼成才的大舞台,努力磨砺品德意志、增进群众感情、提高综合素质。重点要增强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增强学习宣传的能力。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学习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自觉把党的基本理论与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深刻领会的基础上,积极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做好宣讲工作。二是要增强合作共事的能力。选聘大学生下去后,主要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顾名思义,助理就是协助书记或主任处理好工作。当好助理,首先就要尊重他们,遇事多汇报、多沟通、多商量,让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自己;同时在工作当中要支持他们,多出主意,多干事情,形成齐心协力、合作共事的良好局面。三是要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作为到基层任职的选聘大学生,一定要做群众的“贴心人”,把群众是否拥护、赞成、答应、满意作为想问题和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尊重群众的意见,多办对群众有好处的实事、大事。四是要增强勇于实践的能力。选聘大学生初来乍到,要取得群众信任需要一个过程;农村基础条件差,要办成一件事,同样也需要一个过程。解决好这些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把坚持美好的追求与脚踏实地的工作结合起来,从调查研究做起,打好工作基础;从点滴小事做起,始终做到事不嫌小、事不厌烦;从攻坚克难做起,挫折不悲观,困难不言弃,要坚定自己的选择,通过坚韧不拔的工作,去赢得群众的信任。五是要增强廉洁自律的能力。选聘大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虽然有各级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但人生的道路最终要靠自己去走好。因此,同志们既要谦虚谨慎,遵守规矩,又要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既要入乡随俗,当好“村民”,又要能善其身,引领先进;既要与村民打成一片,处理好各方关系,又要规范言行,洁身自爱,讲文明、树新风,为培养新型农民作示范,做一个让基层欢迎、群众认可、组织放心的好“村官”。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政治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各界也高度关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和跟踪服务,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舞台、创造条件,确保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第一,加强培训,按时上岗。今天的大会之后,各市州要尽快组织选聘大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重点培训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和农村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培训期间,市州委组织部要安排今年选聘的大学生进行体检和签约工作,对没有按时报到或培训期间退出选聘的,要及时报告省委组织部。培训结束后,市州委组织部要协调县区委组织部于8月底前将选聘大学生分配到村工作。

第二,加强管理,发挥作用。最近,省委、组织部长侯长安同志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对大学生‘村官’,既要注意制度的健全完善,还要十分重视推动落实。对他们的日常管理、培训、发挥作用等问题,每年要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具体详细的计划进行推进。”各市州委组织部要按照侯部长批示精神和省上的管理办法,认真落实选聘大学生目标管理制度、实绩报告制度、定期交流汇报制度、请销假等制度,做好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切实管好大学生“村官”这支队伍,使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加强领导,落实政策。市县组织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督促落实大学生“村官”应享有的各项政策和保障待遇,尤其是工作、生活补贴要及时足额到位,年底前各市州要将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各项待遇的落实情况上报省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政府要妥善安排好他们的食宿和日常生活,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在大学生“村官”遇到困难的时候,村里、乡镇、县市区委组织部门要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再论高校年轻教师选聘文化 篇7

一物质文化之道

高校物质文化是第一层次的需求,能够给高校教师直接的感官刺激,是最表层的物质文化,这些由教育教学当中的各种物质设施、设备组成,它们可以是一幅画、一个标语、一支笔等。卓越的高校文化润物细无声,在人性化的细节中使得人感受舒适、自然、美好。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最高学府,学生重在被感染、被点化、被感悟,物质以及眼前所见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桌一椅,一桥一阁,口中所颂的一曲一调、一频一律,都是物质文化的“外化”。用“场域”陶冶,大学内使用的语言,乃至语言的推广;大学内各式各样的文化标识,都是高校文化的物质载体;再一个便是高校中的活动以及情境,学术讲座、学术讲坛、读书会等,以活动促进文化场当中的“晕轮”效应,产生正面的影响力,吸引着有相同频率的学者投入大学的怀抱。

广义上来讲,高校的物质文化还囊括其他文化。“高校是不是整洁、干净、亮丽、宁静、舒适,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周边环境也不可忽视,所以高校的选址应该选择比较宁静、有序以及治安状况比较好的地方……”一种共通的感受,舒适、愉悦、高雅、绿色的环境能够更多地激发“创造性”,对于进行高等教育的“象牙塔”而言,应该是很重要的;比如北师大珠海分校,其亚洲最美校园环境为其吸引了大批的优秀学者,环境和高校硬件也是吸引人才的策略。

高校物质文化之载体之一———书籍,这是高校物质文化当中极为重要的版块,谈到大学,大家都会关注到其图书馆,图书馆文化可谓高校文化的缩影,布局、装饰、书籍、座椅,一砖一瓦都是匠心独具的体现。物质文化还可以延展到高校所在城市之博物馆、风景名胜、环境支撑、文化设施等,一座城市之文明同样能成为“留”住人才之物质环境,爱上一座城市,故钟情于那所城市中之象牙塔,高校可发掘当地之文化优势,鼓励年轻学者投入到城市周边环境之文化氛围当中,被浸染,被感化,被打动,被吸引,这样的文化氛围更能持久地留住人才,招揽贤人。

二精神文化之道

大学精神文化领域建设即招“魂”的过程,用灵魂引领大学学人,而魂又包括:人魂、国魂、族魂、管魂;作为大学当中的人,首先是学者,也是学人,其人性的魅力首先是精神的外在彰显;学人崇尚文化,崇尚学问,崇尚道理,精神上的相契乃是志同而道合,所谓“知音”。

高校价值观的形成也是精神文化之道所在,象牙塔中人的基本朴素的价值观即:求真、求善、求美、求圣;一个高校生态文化圈中的氛围,以及价值判断,将影响着高校做什么,不做什么,是修大楼还是请大师?是以教师为本还是以行政为重?高校生态圈中的人与人是何种存在关系?人与环境又是怎样一种相处?高校小环境与周遭大环境是如何融合的?这些都将影响一所高校的精神气质,高校的精神气质可在其简单的校训、校歌、校貌当中看其表征,真正将文化标志转化为内在气场,大学的气质将各不相同,由气质将适配到合适的人才,选择怎样的高校精神场域,将注定应聘者在高校内工作是否“相知”“相契”。

高校精神———高校校长精神。一位好的校长,即一所好的高校。校长是学院精神之领袖以及代表。复旦杨玉良校长就十分注重高校精神领域的修建,他认为,世界一流的大学聚集世界范围内的优秀青年学者;学者们一旦投身其中,将终身以此为精神领地、高地、家园;杨校长以为“高雅”,并非“精神贵族”,而是胸怀民族大义,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有着大人类精神的高尚的人;而高校要做的就是以此精神吸引频率相似的青年学者加盟高校。

三制度文化之道

高校的制度文化包括两块内容,其一组织结构;其二,管理制度。高校的组织结构,即形成大小不一的系统,组织机构的格局,以及组织机构的内容,将影响一所高校的行政风格以及处事态度;另外不同的组织机构将高校当中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相互沟通,彼此协调,并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互动形式,促进和谐的人际交往,有利于高校的管理以及学术活动的欣欣向荣。

高校的管理制度包括高校内的各级管理部门就各分块业务进行的规定。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制度是教师各种利益的合法保障,也是高校各种活动的强制规定。高校的管理制度制定时,应考虑高校的特质来进行,管理制度学术化,管理制度人性化,管理制度高校化,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地气,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信仰,好的制度即良法,有利于高校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高校氛围,吸引更多良才。

出台什么样的选聘制度?选聘制度的修改以及完善,选聘标准的设立,选聘内容的制定,选聘程序的规定,都是直接影响高校年轻教师质量的关键因素,制度的制定直接影响到教职员工的职业幸福感以及职业的满意度,良好的制度也能保障选聘到更为合适的年轻教师。

四职业文化之道

每行每业都有其门道,然而教师行业又极其特殊,它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职业,面对鲜活之生命,灵动之思想,教师需要保持其审慎、亲近、宽阔、包容、进取之态度。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言,教师要领悟为师之道,首要的就是去理解、发现、认识、教师的职业对象———人。象牙塔中的人,有着自己的文化性格,各个地域又有着自己的本土文化,高校教师职业同样有着自己的文化特征,大学教师有着几重身份,既是学者,做学问的人,又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身份注定这群人共通的某些特征。

从生存意义上讲,教育即人与人之间平等之交流,所以在教育实践当中,应拒绝粗暴、简单、限制、单向、束缚,教师应秉承理解、宽容、引导、多元、丰富之态度“吻”醒知识、“吻”触心灵。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推崇的平等,赋予爱的交流,故为人师者,要饱含爱心。

高校选聘年轻教师工作中,“师德”如何甄别?教师对待学生如朋友,倾听心声,平等交流,每一位都被重视,不是整齐划一地简单对待,血性的诚心,有血性的教师,诚以待“生”,拙愚的教师,有着最为宝贵的“真心”,不计利益地付出;学生乃是有思想的个体,交往中若出于本心,推崇天地君亲师,视为己出地爱护学生;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说:把学生生命视作与自我生命息息相关的个体,这实际上乃是甄别其职业道德高低的核心依据。然而,在教育备受关注之今日,对于教师职业的理解不断地深化。正如莫里斯所言:“一个教师如果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才能,那就需要运用他的一切智慧、情感和想象力,对他的原则、价值和目的作透彻的思考。”刘铁芳教授评价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重要尺度时,指出教师如果满足于经验、常规的教育模式或者日常的基本教学秩序,照章行事。缺乏创新意识以及对于教育深层次的理解、探索。

五地域文化之道

地域文化乃大学教师招聘又一重要的文化维度,地区内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民间宗教乃至地方性格,文化心理等;还包括地域内的自然文化,以及精神文化都是大学吸引教师前来任教的因素;一方水土一方人,比如湖湘文化,就有着南蛮加上湘学之深厚渊源,湖南人的精神气质是独特的,史记典故中多用独立之根性,坚强之干劲来形容;自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中,湖南革命志士前赴后继,有着湖南人之“血诚”;此种精神气质势必影响湖南高校之人才个性,乃至整个大学的招聘文化特征。

地域文化之道,还在于整个大学所处地域之地理风貌、潮湿温度、四季风貌;乃至于地方的饮食风俗,比如湖南、四川爱吃辣椒;江浙爱吃甜食;北方爱吃面食;衣食住行皆有其独特之风俗文化。高校人,也是社会人,人情世故,衣食住行,都要面对,选择一地供职其人身心皆要融入,比如民国时期,学术大师选择广州以及香港一带大学工作,就在于南方温度气候宜人,本身身体不好,需要自然和谐的周遭才能更好地进行学术劳动。地域上的文化因素,也制约着很多人才的流动,因为习惯了一个生活的环境,或者一方水土,人才也不愿意迁徙,故大学年轻教师选聘还在于使其“心安”,营造更适宜居住的大环境,比如有的高校设立回民食堂,针对不同地域教师的特点,搞针对性的慰问活动,这些文化个性的被尊重,也能更大限度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期待教师不断创新的艺术。高校期待年轻教师能成为创新型的教师、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核心在于开放自己的心胸,不断更新学习知识,创新开拓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

参考文献

[1]肖川.着力提高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N].中国教育报创新开拓,2007-12-18.

[2]刘铁芳.走在教育的边缘[M].上海:华东师范高职高专出版社,2007.

选聘精英的九大关键面试题 篇8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候选人才是“工作精英”呢?简单地说,就是指那些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其本身获得的报酬、所在的岗位对企业而言相对重要的人才。精英人才的特征通过诸如“以往类似的工作业绩、对具体工作的解决能力、团队领导能力、内在工作动力、职业志趣和个性及价值观与企业的契合程度”等六个方面来体现。以“工作动力”、“个性、价值观与企业的契合”为例:工作动力是诸如积极主动性、自我推动力、工作热情、驱动力、雄心抱负等的统称。按照内在工作动力的来源可以把人才分为三类:一流人才指那些身上安有“发动机”,能不断激励自己和他人的人才;二流人才指经常受到他人“发动机”的影响,力求赶上他人的人才;三流人才是指对使人激励和奋发的“发动机”充耳不闻的人。无疑,那些一流人才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动机,既满腔抱负,又能脚踏实地、矢志不移。而个性、价值观与企业的契合,则是基于招聘的黄金法则——匹配原则而言的。招聘不仅讲究能岗匹配,而且还要讲求人与组织匹配。这些匹配当中最为困难的就是个性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匹配,比如客户经理职位,要求候选人具有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换位思考以获得双赢的特质。所以,就不能委任个性急躁、直来直去、自私自利的人上岗工作。如果上级属于大大咧咧、不拘一格类型的,作为下属就要开朗豪放一点,如果太过敏感则很难与上级相处。另外,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匹配与否,将决定员工能否真正融入企业,获得其乐融融的感觉。知识和能力可以培养,而个性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所以,招聘前将应聘者个性和价值观与企业的契合程度考虑在内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以上文提到的六个方面为基础考察应聘者是否具备相应品质,则是面试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当然,识别、考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行为面试法、文件筐、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等,这里仅从面试时的基础——面试题着手分析如下。

九大关键面试题

运用这九大关键面试题选聘精英人才时,面试应该分为两轮。前五道题主要是考察应聘者的工作能力,即考察应聘者的“以往类似的工作业绩、对具体工作的解决能力、团队领导能力”,所以,放在第一轮面试中询问;后四道问题适合考察应聘者的“内在工作动力、职业志趣、个性及价值观与企业的契合程度”。因为应聘者和考官之间较好的信任关系是有效开展这类考察的前提,所以,适合在第二轮面试中进行。现分述如下:

第一题:您知道,我们正在寻找一名——(职位)的人选。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该职位的重要性。(用两分钟的时间对这个职位和公司进行简要介绍)。请告诉我您的背景情况,您觉得您适合这个职位吗?为什么?

点评:尽管这与“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是同一类型的问题,但是它只要求应聘者介绍与该职位相关的背景资料,从而缩小了回答范围,剔除了多余信息。此外,它还通过介绍工作的重要性为展示公司形象创造了机会。当面试官的介绍使这项工作显得很有吸引力时,应聘者就会愿意更多地介绍他们的相关情况。

第二题:请您回想一下您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工作业绩。(稍稍停顿一下,大约3秒钟)现在您愿意给我完整叙述一下吗?

点评:仅仅从这个问题,考官就能获得招聘决策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该面试题主要考察的是应聘者在六大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根据应聘者的回答考官可以追问以下14个问题(见表一)。

第三题:我们要求该职位人选应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介绍该目标)。您能够向我介绍一下您过去曾经实现过的类似工作的业绩吗?

点评:该面试题针对类似的工作业绩和业绩预期,选择排名前三位的业绩标准进行询问以了解应聘者实现类似工作业绩的过程及其所处环境,判定应聘者对这项工作的适合度,而并非要求他一定能实现同样的工作业绩。为此考官应当了解一些细节,如员工规模,可比范围和任务的复杂程度等。如果应聘者的回答比较简短,则往往意味着其缺乏经验或兴趣。

第四题:正如我们所讨论的,(某目标)是该职位的一个重要方向。如果您想要得到这份工作,您还需要了解什么信息,您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点评:该面试题考察应聘者对工作细节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将预期业绩目标中剩下的问题进行逐一提问。应聘者能够在开始工作之前了解到企业对他的期望,同时考官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在新环境中的工作方式。通过这类问题可以考察应聘者的语言交流能力、推理和思考技巧、组织与计划能力、洞察力以及与工作的相关知识储备等。

第五题:简要概括一下您现在(或过去5-10年间)的职位,并且描述一下它(们)给您带来的最大影响力(或变化)。

(补充1:请绘制一张组织结构图,然后介绍一下您曾参与的一项团队计划,并描述您在计划中负责的任务。)

(补充2:请绘制一张组织结构图,然后介绍一下您是如何组建并发展这个团队的,并描述一下该团队最大的工作业绩。)

点评:本题考察的是应聘者的团队领导能力。如果应聘者只是给出非常简短的答案,那么就需要进行追问以获得更多信息。比如: “我对您所实现的工作业绩有点不太确信。您能再给我提供一个相关的例子吗?” “您所描述的工作业绩看起来似乎不太重要,您一定是忽略了什么。您能够更详细地解释一下,或者举个例子来证明吗?”

绘制组织结构图对于了解团队职责十分重要,而且还能帮助考官清楚地了解团队的交流方式。职位名称没有任何意义,关键是团队的大小、工作的复杂程度以及责任的轻重。如果应聘者年龄超过35岁,通过回顾过去5-10年的情况,考官就可以观察到这些重要特点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如果应聘者在这么多年内一直保持着上升的业绩曲线,则说明应聘者是经过工作考验的成功的员工,也说明他极富潜力。

第六题:哪些形容词(三、四个)最能描述您的性格?请举出实例说明这些性格特征给您的工作业务带来的帮助和障碍。

选聘生工作总结 篇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选调(选聘)生的管理工作,根据《福建省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工作暂行规定》、《福建省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选调(选聘)生动态管理的通知》(宁委组通[2008]55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选调生是指省委组织部从高等院校毕业生中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统一分配到基层单位工作的应届优秀毕业生。

第三条选聘生是指省组织、人事部门从高等院校毕业生中公开选拔、择优选聘、统一安排进村任职服务的应届、往届大学毕业生。

第四条选调(选聘)生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动态管理原则,做到管理、培训、考核、使用并重,各项政策措施有机统一。

第二章管理

第五条区委组织部负责选调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要经常了解选调生的思想状况,检查落实好选调生培养措施。选调生所在单位负责做好本单位选调生的具体培养工作,为选调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第六条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具体做好对选聘生的管理和考核等工作,经常了解选聘生的思想状况,协调、指导选聘生培养措施的制定、检查、落实;协调区公安机关建立选聘生安全防护工作机制,加强选聘生住村工作安全指导和检查;协助做好选聘生服务期满的考核录用工作;建立选聘生档案,内容包括:选聘生申请表、考核表、体检表、聘任合同、培养计划表、考核登记表、培训和奖惩情况等。乡镇党委负责选聘生的日常管理,为选聘生工作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七条选聘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选聘生工作一段时间,被大多数

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

第八条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两年以上,方可调入区级以上机关或跨区调动。到岗未满两年,原则上不得借调到区级以上机关工作,如工作特别需要,应报市委组织部同意,借调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三个月。选聘生服务期间必须在村里工作,乡镇以上机关和其他单位均不得借调使用。选聘生每年住村时间不得少于全年的50%(节假日除外)。每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不得少于20日。

第九条选调生请假严格按照蕉城区《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借用、1

请假管理的通知》执行。选聘生请假时间在3日以内的,由村党组织书记或村民主任审批;请假时间4-9日的,报乡镇党委审批;请假时间10日以上的,报区委组织部审批。选聘生全年请假累计不得超过20日。

第十条选调(选聘)生要自觉接受所在单位(乡镇党委)的领导和管理,在工作和生活上严格要求,严守纪律,坚守岗位,树立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十一条选调(选聘)生年初要根据所从事的工作和所任职务,提出工作目标,由所在单位(乡镇党委)同意后,报区委组织部备案。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十二条选调(选聘)生要建立和完善月计划工作制度,每月初要有详细的工作计划,月底要对计划的完成情况、成效等详细记录。同时,选聘生还要做好驻村工作周日记,区委组织部将不定期进行抽查。

第十三条选调(选聘)生每半年要围绕提升自我、推动工作,撰写思想、工作情况报告,内容包括基层工作感受、生活感悟、意见建议等,分别报送区委组织部和所在单位(乡镇党委)。

第十四条区委组织部要经常到各选调(选聘)生所在单位走访座谈,并听取他们的情况汇报。选调(选聘)生的培养联系人应及时了解和掌握选调(选聘)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情况。

第十五条区委组织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选调(选聘)生交流座谈会,为他们交流心得、生活感悟提供平台。

第十六条实行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制度。选调(选聘)生如有以下情况,所在单位(乡镇党委)必须及时向区委组织部报告:

(一)获得区级以上表彰和奖励的;

(二)有重大立功表现和突出工作业绩的;

(三)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干扰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

(四)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

(五)擅自离岗5日以上的;

(六)发生重大疾病、工伤、事故及失踪、死亡的(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十七条强化选调(选聘)生动态管理。对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区委组织部门将向上级组织部门提出调整出选调(选聘)生名单的建议:

(一)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有问题的;

(二)不安心在基层工作的;

(三)工作干劲减退,发展潜力不大的;

(四)健康状况不好,不能适应基层工作的;

(五)考核不称职的;

(六)选调生因私出国(境)、脱产参加全日制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等,6个月以上不能参加正常工作的;

(七)选聘生撤离岗位15日以上的;

(八)辞职的;

(九)因其他原因,不适宜作为选调生(选聘)生管理的。

第三章培训锻炼

第十八条选调(选聘)生的培训

(一)岗前培训。按上级有关规定,党政类选调生由省委组织部负责进行上岗培训;法院、检察院和公安类选调生由省法院、省检察院和省公安厅组织上岗培训。选聘生由市委组织部组织进行岗前集中培训。

(二)脱产培训。区委组织部应有计划地、分期分批选送选调(选聘)生到区委党校或行政院校主体班次学习。选调生工作期间,至少脱产培训两次,五年内累计培训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三个月。选聘生在农村工作期间,至少脱产培训一次,培训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5天。

(三)岗位培训。选调(选聘)生所在单位(乡镇党委)应结合选调(选聘)生岗位需求,进行岗位职责和工作业务知识等的培训。

第十九条选调(选聘)生的实践锻炼

(一)选调(选聘)生安排到岗任职后,所在单位(乡镇党委)应根据选调(选聘)生特点,制定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指定1名领导成员作为培养联系人,做好传、帮、带,使选调(选聘)生能了解基层,积累经验,增强能力。

(二)注重选派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历的选调生到区重点项目、上级部门跟班锻炼,通过多岗位实践,丰富阅历,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三)要有意识地把选调(选聘)生放到艰苦的环境中经受锻炼,让他们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从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

第四章考核

第二十条选调生的考核严格按照《福建省公务员考核办法(试行)》执行。选聘生的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和考核:日常考核由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不定期开展,考核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考核参照公务员考核办法进行,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优秀等次名额单列,按选聘生总人数15%确定。

第二十一条区委组织部应结合考核工作,与选调(选聘)生进行一次当面谈话,主要了解他们的现实表现、奖惩情况、思想动态、生活状况、个人成长

等方面情况。对他们的成绩和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指出并帮助分析查找原因,研究改进措施。选调(选聘)生所在单位(乡镇党委)应根据考核情况调整培养目标,改进培养措施。

第二十二条选聘生考核结果记入选聘生档案,作为对选聘生进行奖励、培训、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对选聘生聘用期满后的考核,按照有关文件精神,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共同组织。

第五章使用

第二十四条 选调生转正定级后,即纳入区管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可直接确定为副科级以上职务;具有本科学历、本人确实优秀的,也可确定副科级职务。

第二十五条选聘生在村工作服务期限一般为2年。选聘生实行试用期,试用期为60日。试用期间不适合、不适应在村工作的,解除聘任合同。

第二十六条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选聘生,按照《福建省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文件执行。

第六章其他

第二十七条选聘生到村任职服务期间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

第二十八条选聘生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往任职地或家庭户籍所在地。第二十九条区人才服务中心为选聘生免费办理人事代理。

第三十条选聘生聘用期间党团组织关系按有关规定程序转至任职所在村。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细则由中共蕉城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负责解释。

上一篇:关爱特殊群体班队会下一篇:小长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