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习题三

2024-09-14

会计习题三(通用7篇)

会计习题三 篇1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原材料2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400000元,增值税为68000元,委托货运公司将其货物送到公司仓库,双方协定运输费3000元(可按7%抵扣增值税),装卸费1500元,途中保险费为800元。途中货物一共损失40%,经查明原因,其中5%属于途中的合理损耗,剩余的35%属于非正常损失,则该原材料的入库单价为()元。

A.2202.38

B.2025.45

C.2194.24

D.2518.30

2.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将A材料一批加工成应税消费品,加工完成直接对外销售,甲企业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为80000元,共支付加工费1000元,运输加工物资发生的运杂费为200元。甲、乙企业均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是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乙企业无同类消费品价格。该材料甲企业已收回,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该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的入账价值是()元。

A.90370

B.90200

C.81200

D.81370

3.某一般纳税人企业因台风毁损材料一批,计划成本8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能够获得保险公司赔款50000元,则因该批材料的毁损而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的金额为()元。

A.43000

B.42664

C.30000

D.29200

4.2008年12月31日,A公司库存钢板乙(均用于生产甲产品)的账面价值(即成本)为37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36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市场上钢板乙生产的甲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475万元下降为445万元,但生产成本仍为450万元,将钢板乙加工成甲产品尚需投入其他材料285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2.5万元,则2008年末钢板乙的可变现净值为()万元。

A.360

B.357.5

C.370

D.147.5

5.大明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该公司各期末存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为:2007年末成本800万元,可变现净值750万元;2008年末成本730万元,可变现净值700万元。其中2007年末结存的存货在2008年出售一半。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公司2008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为()万元。

A.25

B.20

C.-20

D.-5

6.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数量为10吨。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20台Y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Y产品20台,每台售价10万元。将该原材料加工成20台Y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95万元。估计销售每台Y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1万元。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9万元,估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1万元。期末该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85

B.89

C.100

D.105

7.对下列存货盘亏或损毁事项进行处理时,企业不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的有()。

A.由于定额内损耗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B.由于核算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C.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

D.由于收发计量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8.企业进行材料清查时,对于盘亏的材料,应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期末或报批准后,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计入()科目。

A.管理费用

B.其他应收款

C.营业外支出

D.销售费用

9.吉利企业8月1日甲材料结存100件,单价5元,8月6日发出甲材料20件,8月12日购进甲材料320件,单价3元;8月23日发出甲材料100件。该企业对甲材料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8月末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元。

A.1010

B.1020

C.1360

D.1060

10.某工业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原材料的核算。2008年1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

10000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000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80000元,原材料成本差异的月初数为2000元(节约差),本月购入材料成本差异为8000元(超支差)。本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元。

A.183600

B.122400

C.181800

D.117600 11.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外地购入原材料5000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00元,增值税税款为85000元,另发生运输费2000元(可按7%抵扣增值税),装卸费1000元,途中保险费为800元。原材料运到后验收数量为4997吨,短缺3吨(属于合理损耗),则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A.512160

B.509000

C.503360

D.503660

12.某批发企业月初百货类商品结存50000元,本月购入200000元,销售150000元。上季度该类商品毛利率为20%。则月末该类商品存货成本为()元。

A.130000

B.100000

C.220000

D.120000

13.某企业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2007年3月1日结存甲材料1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0元;3月15日购入甲材料28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4元;3月31日发出甲材料200公斤。如按先进先出法计算3月份发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则其金额应为()元。

A.4000

B.5000

C.4400

D.4800

14.下列有关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基础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有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合同售价为基础

B.无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为基础

C.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D.用于出售且无销售合同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15.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按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8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2008年12月初,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2万元、2.5万元、3万元,12月份甲、丙存货存在对外销售业务,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和2.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08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万元。

A.0.5

B.1

C.2

D.5

16.M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5000元,数量为100件。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N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50件甲产品。该合同约定:M公司为N公司提供甲产品50件,每件售价110元(不含增值税)。将该原材料加工成50件甲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510元。估计销售每件甲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2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件售价为48元,估计销售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1元。期末该原材料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为()元。

A.20

B.200

C.190

D.105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能引起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发生变化的有(A.购进一批塑料袋作为包装物核算

B.发出一批原材料委托外单位加工

C.工程完工以后有一批剩余的工程物资

D.企业对外捐赠一批自产产品

E.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发出商品

2.下列各项中,应计入销售费用的有()。

A.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B.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C.摊销出租包装物成本

D.摊销出借包装物成本

E.出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

3.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存货实际成本中的是()。

A.用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时支付的消费税

B.一般纳税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收回时所支付的增值税

C.发出用于委托加工的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D.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时所发生的合理损耗

E.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时所发生的非合理损耗

4.下列项目中构成企业存货实际成本的有()。

A.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

B.入库后的挑选整理费)。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小规模纳税人购货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E.一般纳税人购货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5.下列项目中不影响当期营业利润的有()。

A.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

B.生产领用的包装物的成本

C.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

D.企业原材料计提减值准备

E.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库存商品净损失

6.下列项目中,计算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不会影响其可变现净值的因素有()。

A.材料的账面成本

B.材料的售价

C.估计发生的销售产品的费用及相关税费

D.估计发生的销售材料的费用及相关税费

E.至产品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7.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物资时,发生的增值税,凡属于()情况,应将这部分增值税计入加工物资的成本。

A.一般纳税企业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B.加工物资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

C.加工物资用于非应纳增值税项目

D.小规模纳税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所支付的增值税

E.一般纳税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所支付的增值税

8.“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核算的内容有()。

A.入库材料成本超支差异

B.入库材料成本节约差异

C.结转生产领用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D.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E.结转用于投资的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三、计算题

1.A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7年3月18日A公司与甲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A公司于20×8年5月7日向甲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20000台,每台2万元。20×7年12月31日A公司库存笔记本电脑28000台,单位成本1.84万元。20×7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76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0.1万元。A公司于20×8年5月7日按合同向甲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20000台,每台2万元,发生的销售费用为每台0.1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A公司于20×8年8月11日销售笔记本电脑5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7万元,发生的销售费用为每台0.1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货款均已收到。A公司是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定20×7年初,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零。

要求:

(1)计算20×7年末A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分录;

(2)编制20×8年A公司有关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2.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A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公斤10元。该企业2009年4月份有关资料如下:“原材料”账户月初余额4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贷方余额500元,“材料采购”账户月初借方余额10800元(上述账户核算的均为A材料)。

(1)4月5日,企业上月已付款的A材料1000公斤如数收到,已验收入库。

(2)4月15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A材料6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为58000元,增值税额9860元,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3)4月20日,从A公司购入的A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公斤,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4)4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A材料7000公斤,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及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3.励志股份有限公司将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产品所用原材料委托佳瑞企业加工。6月21日励志企业发出材料实际成本为35950元,应付加工费为5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率为10%,励志企业收回后将进行加工应税消费品甲产品;8月25日收回加工物资并验收入库,另支付往返运杂费100元,加工费及代扣代缴的消费税均未结算。励志股份有限公司、佳瑞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

要求:编制励志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会计分录,同时编制缴纳消费税的会计分录。

4.甲公司对存货按照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8年年末关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资料如下:

(1)库存商品甲,账面余额为300万,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售价为40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0万元。

(2)库存商品乙,账面余额为500万,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库存商品乙中,有40%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款为230万元;另60%未签订合同,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销售价格为290万元。库存商品乙的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为25万元。

(3)库存材料丙因改变生产结构,导致无法使用,准备对外销售。丙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20万元,预计销售价格为11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5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

(4)库存材料丁20吨,每吨实际成本1600元。全部20吨丁材料用于生产A产品10件,A产品每件加工成本为2000元,每件一般售价为5000元,现有8件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每件为4500元,假定销售税费均为销售价格的10%。丁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要求:计算上述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和应计提的跌价准备,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企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应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原材料的入账价值=[400000+3000×(1-7%)+1500+800]×(1-35%)=263308.5(元)。

原材料的入库单价=263308.5/[200×(1-40%)]=2194.24(元)。

2.【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企业收回后直接用于对外销售的,代扣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存货成本中。同时,由于甲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以交纳的增值税可以进行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中。

消费税的计税价格=(80000+1000)÷(1-10%)=90000(元)

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90000×10%=9000(元)

应交增值税税额=1000×17%=170(元)

所以该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账价值=80000+1000+9000+200=90200(元)。

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80000元为计划成本,首先要将计划成本转为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说明是节约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实际成本=80000×(1-1%)=79200(元)。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造成的毁损其增值税是不可以抵扣的,要将进项税额转出,转出的增值税=79200×17%=13464(元)。能够获得的赔款抵减非常损失,因此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的金额=79200+13464-50000=42664(元)。

4.【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中,用钢板乙生产的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445-12.5)低于其成本(450),因此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钢板乙,其可变现净值是该钢板生产的甲产品的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

钢板乙的可变现净值=445-12.5-285=147.5(万元)。

5.【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007年末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800-750=50(万元)。2008年因出售一半存货,结转以前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借记“存货跌价准备”,贷记“主营业务成本”。2008年末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730-700-(50-25)=5(万元)。故2008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25-5=20(万元)。

6.【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产成品的成本=100+95=195(万元),产品可变现净值=10×20-1×20=180(万元),产品发生了减值,材料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材料的可变现净值=20×10-95-20=85(万元),低于材料的成本,故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85万元。

7.【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应该计入营业外支出。

8.【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于盘亏的材料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情况进行处理,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其他应收款处理。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存货损失,应作营业外支出处理。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9.【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8月6日发出甲材料=20×5=100(元)。

8月12日购进存货320件,此时甲材料总成本=500-100+320×3=1360(元),存货总数量=100-20+320=400(元),存货的单位成本=1360÷400=3.4(元)。

8月23日发出存货=100×3.4=340,所以月末的实际成本=1360-340=1020(元)。

10.【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率=(—2000+8000)÷(100000+200000)×100%=2%,发出材料实际成本=180000×(1+2%)=183600(元),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100000-2000)+(200000+8000)—183600=122400(元)。

11.【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企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应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原材料的入账价值=100×5000+2000×(1-7%)+1000+800=503660(元)。

12.【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月销售毛利为150000×20%=30000(元),本月的销售成本为150000-30000=120000(元),则月末该类商品存货成本为50000+200000-120000=130000(元)。

13.【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先进先出法计算出来的本期发出甲材料的成本=100×20+100×24=4400(元)。

1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选项: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应以该材料生产的产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

15.【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10-8)-(2-1)]+(0-2.5)+[(18-15)-(3-2.5)]=1(万元)

16.【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专门为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是否发生减值,要首先判断所生产的产品是否发生减值。如果材料发生减值,生产的产品也发生减值,材料就按自身的可变现净值和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减值额。

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10×50-0.2×50=5490,甲产品成本=5000+510=5510,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小于成本,发生减值。

同时,专门为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应按照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所以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10×50-510-50×0.2=4980(元)。原材料成本5000大于其可变现净值4980,所以应计提减值准备5000-4980=20(元)。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A,购进的包装物会增加“存货”项目的金额;选项B,原材料和委托加工物资都属于企业的存货,发出时不会引起“存货”项目的金额发生变动;选项C,在建工程的剩余工程物资应转入原材料,所以会增加企业“存货”项目的金额;选项D,减少“存货”项目的金额;选项E,发出商品时,借记“委托代销商品”,贷记“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和库存商品都属于企业的存货,发出时不会引起“存货”项目的金额发生变动。

2.【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于包装物发出时按其实际成本计入销售费用中;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于包装物发出时,视同材料销售处理,将其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包装物摊销时,出租包装物摊销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出借包装物摊销额计入“销售费用”科目。出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计入“其他应付款”。

3.【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时支付的消费税,在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情况下应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借方,不计入存货成本。选项B,一般纳税人委托加工物资收回时所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应计入存货成本。选项C,发出材料用于委托加工,其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部分,应作为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一部分加以计入。选项D,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所发生的合理损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计入存货的成本。

4.【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A项应计入“营业外支出”。B项对于企业来讲,入库后的挑选整理费应计入管理费用,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应是计入存货成本。C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属于“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应计入采购成本中。D项一般纳税人购货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应计入存货成本。小规模纳税人购货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计入存货成本。E选项一般纳税人购货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计入存货的成本。

5.【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选项A,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不影响当期营业利润,影响当期利润总额;

选项B,生产领用的包装物的成本,计入“制造费用”,不影响营业利润;

选项C,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计入“销售费用”,调减营业利润;

选项D,企业原材料发生减值,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调减营业利润。

选项E,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库存商品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调减营业利润。

6.【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用该材料生产的产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估计销售产品费用及相关税费。存货的账面成本不影响可变现净值,材料的售价和估计发生的销售材料的费用及相关税费只影响直接用于出售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7.【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物资时,发生的增值税,属于下列两种情况时,增值税计入加工物资成本:(1)加工物资用于非应纳增值税项目或免征增值税项目;(2)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企业的加工物资。

8.【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用来核算企业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超支差)和应结转的领用、发出或报废的各种材料的节约差异,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节约差)和应结转的领用、发出或报废的各种材料的超支差异,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增加的计划成本。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库存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方余额表示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三、计算题

1.【正确答案】(1)20×7年12月31日,由于A公司持有的笔记本电脑数量28000台多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的数量20000台。因此,销售合同约定数量20000台,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超过的部分8000台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①有合同约定:

可变现净值=20000×2-20000×0.1=38000(万元)

账面成本=20000×1.84=36800(万元)

因为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所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0。

②没有合同的约定:

可变现净值=8000×1.76-8000×0.1=13280(万元)

账面成本=8000×1.84=1472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14720-13280=1440(万元)

③相关的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440

贷:存货跌价准备1440

(2)20×8年5月7日向甲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20000台。

借:银行存款46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0(20000×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

借:主营业务成本36800(20000×1.84)

贷:库存商品36800

借:销售费用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20×8年8月11日销售笔记本电脑5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7万元。

借:银行存款994.5

贷:主营业务收入850(5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4.5

借:主营业务成本920(500×1.84)

贷:库存商品920

借:销售费用50

贷:银行存款50

因销售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1440×920/14720=90(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90

贷:主营业务成本90

2.【正确答案】(1)4月5日收到材料时:

借:原材料10000

材料成本差异800

贷:材料采购10800

(2)4月15日从外地购入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5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860

贷:银行存款67860

(3)4月20日收到4月15日购入的材料时:

借:原材料59600

贷:材料采购58000

材料成本差异1600

(4)4月30日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率=(-500+800-1600)÷(40000+10000+59600)×100%=-1.19%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70000×(-1.19%)=-833(元)

借:生产成本70000

贷:原材料70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833

贷:生产成本833

(5)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40000-500)+(10000+800)+(59600-1600)-(70000-833)=39133(元)。

3.【正确答案】励志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方)会计账务处理为:

(1)发出原材料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35950

贷:原材料35950

(2)应付加工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借:委托加工物资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4550

贷:应付账款10400

(3)支付往返运杂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100

贷:银行存款100

(4)收回加工物资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41050

贷:委托加工物资41050

4.【正确答案】(1)库存商品甲

可变现净值=400-10=390万元,库存商品甲的成本为300万元,小于可变现净值,所以应将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30

贷:资产减值损失30

(2)库存商品乙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30-25×40%=220(万元)

有合同部分的成本=500×40%=200(万元)

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90-25×60%=275(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成本=500×60%=300(万元)

因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25元,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25

贷:存货跌价准备25

(3)库存材料丙

可变现净值=110-5=105(万元)

材料成本为120万元,须计提15万元的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15

贷:存货跌价准备15

(4)库存材料丁,因为是为生产而持有的,所以应先计算所生产的产品是否贬值

有合同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4500×(1-10%)×8=32400(元)

无合同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5000×(1-10%)×2=9000(元)

有合同的A产品成本=1600×20/10×8+2000×8=41600(元)

无合同的A产品成本=1600×20/10×2+2000×2=10400(元)

由于有合同和无合同的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都低于成本,说明有合同和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期末应均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4500×(1-10%)×8-2000×8=16400(元)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成本=20×1600×(8/10)=25600(元)

有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25600-16400=9200(元)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5000×(1-10%)×2-2000×2=5000(元)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成本=20×1600×(2/10)=6400(元)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6400-5000=1400(元)

故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共计106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0600

贷:存货跌价准备10600

会计习题三 篇2

(一) 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 (Mind Mapping) 又叫心智图, 是将放射性思考 (Radiant Thinking) 具体化的方法, 是表达放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 将注意的焦点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 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色彩等建立记忆链接, 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 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 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

它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博赞在20世纪70年代初创立的, 简单却极其有效, 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可以帮助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使我们的思维可视化, 最大限度地使我们的大脑潜能得到开发, 提供给人们一个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

(二) 思维导图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发展

思维导图在国外教育领域已作为一种成熟的工具和方法应用在教学过程中, 而在我国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也已有了比较深入而广泛的应用,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 思维导图法被认为是顺利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 逐渐被接受和喜爱, 并运用于各类学科中。如果能恰当运用思维导图法教学, 不但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积极思考, 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借鉴他人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与灵感, 从而产生更多、更深层次的想法。

二、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在会计习题训练上发散思维能力的探索

笔者通过研究浙江省财会类专业高职单考单招考试大纲和目前中职生学习现状发现:

第一, 考题具有理论性强、涉及知识面广、对技能要求高、与实践结合紧密等特点。高职考财会专业专业课考题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三门课程。满分300分, 共89小题, 题量较大, 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涉及题型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核算操作题、分录题、计算题、综合题和计算分析题。在客观题型中, 大量涉及理论知识, 对考生的记忆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主观题型中, 核算操作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技能, 而分录题、计算题和综合题的难度相对较大, 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知识点能全面灵活运用。

第二, 当前中职生由于在中考中失利, 导致其学习兴趣不浓、课堂参与度不高, 同时, 由于大部分中职生学习方法不妥, 知识基础薄弱, 对高职考中大量的知识点采取死记硬背、机械式训练的学习模式, 且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偏弱, 很难将零星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些都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 考生需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习题训练来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以实现在高职考中获得佳绩的目标。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分析以及新课程改革对高职考考生的能力要求, 笔者认为, 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模式, 从而可以培养一种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在此教育形式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方式就是“思维导图”方式。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习题训练是一种能应用于记忆、学习、考试等方面的积极有效的“思维利器”, 在世界各地都被广泛应用在政治经济、医学法律等考试中, 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掀起了一场“考试革命”。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 思维导图非常适合应用于会计习题的训练上, 能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 有利于中职预科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 应用思路设想

根据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结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智能特点, 运用思维导图法的教学过程应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组织形式, 基本遵循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的六个阶段模型“明确任务”“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与记录结果”, 实施完整的行动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任务教学, 实现学做结合, 将思维导图与培养学生在会计习题训练上发散性思维能力有机融合起来。

思维导图在会计习题训练教学方面的应用设想。 (见图1)

1. 处理信息, 提炼关键词。

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出的题目进行分析, 明确题目所考查的核心知识点, 提炼关键词, 再对考试大纲进行研究, 猜想该知识点可能出现的考试题型, 从而确定本次课的任务。

2. 小组学习, 创作思维导图。

每位学生根据任务温习相关知识点, 同时将所有与主题相关的想法、知识点都记下来, 并将其提炼成简单的关键词, 再将所想到的内容组织整理, 把相关的内容按照级次用线条和箭头连起来, 独立创作简要思维导图, 就像绘制一幅城市地图一样, 并在组内分享自己已知的资料或知识内容, 然后将各组员的思维导图进行合并及讨论, 最后重组成为一个共同的完整的思维导图。

在这个过程中, 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大量的想法串联起来, 产生新的想法构思, 而且中心目标十分清楚。在共同思考环节, 可帮助学生了解及总结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和潜在内容, 并能够产生更多思维火花。最后完成的思维导图更是小组共同学习和探究的智慧结晶。这张思维导图中将包含所有的知识要点, 提升小组成员归属感及合作精神。

3. 交流变式, 巩固考点知识。

各小组派出代表展示本组创作的思维导图, 并对其总结归纳的考点知识进行讲解。在展示的过程中, 思维导图可以协助讲解学生厘清思路, 也可以使其他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更容易明白, 从而令考点知识更具组织性及更容易记忆, 使学生对于该考点所包含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 发散性思维, 对会计习题进行由易到难、从简到繁、层层递进的变式创作, 并对习题进行训练, 从而巩固知识。

此环节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 创作变式习题。

4. 总结评价, 检查学习成果。

各小组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 自行对本组任务完成的进度、组员的参与程度、内容的专业性及贴合度进行检查和分析。独立地对本组成员以及其他各组的完成情况按照评价标准评分, 教师根据各组表现参与打分, 并根据各组完成情况给予点评, 对本次考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二) 应用案例设计

企业财会会计课在高职考中, 主要考查主观题, 题目相对较为灵活, 涉及面也较为广泛, 因此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强。教师在复习时, 应注意将同类知识进行串联讲解。下面以计划成本采购材料复习课为例。

教学活动一:

教师活动:2013年9月4日, 从江山采购猕猴桃200千克作为原材料, 单价10元/千克, 增值税340元, 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款项, 材料尚未运到企业。9月12日, 该批猕猴桃运到企业, 全部验收入库。计划单价8元/千克。

学生活动:确定该题所考查的核心知识点为计划成本法。明确本次课的任务:复习计划成本采购材料。

教学活动二:

教师活动:为学生答疑解难, 并对各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总结知识点。

学生活动:复习功课, 小组合作, 总结出思维导图。 (见图2、图3)

各小组完成思维导图绘制之后, 在全班讲解展示, 进行讨论, 不断完善思维导图。

这样可使整个计划成本采购材料的知识点清晰完整地展现出来, 让学生在复习时, 提高效率, 从而查漏补缺。

教学活动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创作的思维导图对原题进行变式。

学生活动:发散思维, 创作变式习题。

变式1:2013年9月4日, 从江山采购猕猴桃200千克作为原材料, 单价10元/千克, 增值税340元, 销货方代垫运杂费、保险费共1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款项, 材料尚未运到企业。9月12日, 收到该批猕猴桃, 以现金支付入库前挑选整理费500元。

变式2:2013年9月4日, 从江山采购猕猴桃200千克作为原材料, 单价10元/千克, 增值税340元, 销货方代垫运费100元 (可抵扣增值税) 。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款项, 材料尚未运到企业。

变式3:2013年9月4日, 从江山采购猕猴桃200千克作为原材料, 单价10元/千克, 增值税340元, 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款项, 材料尚未运到企业。9月12日, 该批猕猴桃运到企业, 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0千克, 属于定额内合理损耗, 其余材料全部验收入库, 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计划单价8元/千克。

变式4:2013年9月4日, 从江山采购猕猴桃200千克作为原材料, 单价10元/千克, 增值税340元, 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款项, 材料尚未运到企业。9月12日, 该批猕猴桃运到企业, 实收170千克验收入库, 短缺30千克, 其中10千克属于定额内合理损耗, 20千克原因待查。9月15日, 查明原因, 材料短缺属于运输部门责任造成, 由运输部门赔偿, 赔偿款尚未收到。计划单价8元/千克。

(三) 结论

思维导图强调对思维逻辑的重现, 若能长期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会计习题训练教学中, 不但可以帮助我们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 还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大幅提高学生的成绩, 开发大脑潜能。

摘要: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习题训练是一种能应用于记忆、学习、考试等方面的积极有效的“思维利器”, 非常适合应用于会计习题的训练上, 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 有利于中职预科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思维导图,会计习题训练,发散思维

参考文献

[1]王功玲.浅析思维导图教学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0 (4) .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戴鸿斌.心智图学习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0.

会计习题三 篇3

A)根据句意和首字母完成句子

1. It is p——to want in line.

2. I like traveling, so I want to be a tour g——

3. Mr King will get a——when someone disturbs his sleep

4. So much c——makes everyone doesn't like to talk with her'.

5. ——Will you send a card to the teacher for the Teachers' Day?

——No, sending a card is not s——enougb!

6. Do you thmk there will be r——in people's homes in the future?

7. I don't know what to do. 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a——?

8. She has been skating s

she was five years old.

会计习题三 篇4

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公司战略》练习题精选

(三)现阶段是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预习阶段,在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学习中学员除了勤奋努力还要讲究方法,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不要忘记经常做练习题,网校整理了与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相关的精选练习题,供学员们学习。祝大家预习愉快。

单选题

甲公司是传统的冰箱生产企业,制冷系统采用R-12氟利昂作制冷剂,而氟利昂已被视为破坏地球臭氧层的主要元凶。则由此产生的风险属于的是()。

A、战略风险

B、市场风险

C、操作风险

D、自然环境风险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自然环境风险的相关内容。自然环境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其自身或影响其业务的其他方造成的自然环境破坏而承担损失的风险。甲公司的制冷剂R-12氟利昂,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因此产生了自然环境风险。

单选题

预期损失融资一般作为运营资本的一部分,而非预期损失融资则是属于()的范畴。

A、融资资本

B、风险资本

C、投资资本

D、运营资本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预期损失融资一般作为运营资本的一部分,而非预期损失融资则是属于风险资本的范畴。

单选题

企业在无法判断发生概率或无须判断概率的时候,度量风险一般使用()。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A、在险值

B、统计期望值

C、效用期望值

D、最大可能损失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企业一般在无法判断发生概率或无须判断概率的时候,使用最大可能损失作为风险的衡量。风险度量方法包括:(1)最大可能损失。(2)概率值。(3)期望值。(4)在险值。

单选题

甲公司每年最低运营资本是1000万元,但是有5%的可能性需要1500万元才能维持运营。如果该公司风险资本为510万元,该公司生存的概率是()。

A、5% B、95% C、小于5% D、大于95% 【正确答案】D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答案解析】有5%的可能性需要1500万元才能维持运营,所以运营资本为1500万元时公司的生存概率为95%(1-5%=95%)。如果该公司风险资本为510万元,每年最低运营资本是1000万元,所以该公司有1510万元的营运资本,1510万元>1500万元,因此该公司的生存概率大于95%。

单选题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缝纫机。2010年收购利多矿业100%的股权。由于甲公司未从事过矿产资源的开采、生产和销售,在矿山经营管理和技术方面缺少经验。为防范矿产品市场销路和产品价格的起伏波动,甲公司决定在期货市场上做与现货市场商品相同或者相近但交易部位相反的买卖行为,以便将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在期货市场上抵消。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甲公司的这一做法属于()。

A、专业自保

B、风险资本

C、应急资本

D、套期保值

【正确答案】D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答案解析】在期货市场上做与现货市场商品相同或者相近但交易部位相反的买卖行为,以便将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在期货市场上抵消,属于期货套期保值,选项D正确。

单选题

丁企业办公区使用不易燃地毯且在办公区内设置了防火卷帘。这些措施体现的是()。

A、风险补偿

B、风险控制

C、风险转换

D、风险对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风险控制是指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动因、环境、条件等,来达到减轻风险事件发生时的损失或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目的。

使用不易燃地毯可以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设置防火卷帘可以减轻风险事件发生时的损失。

单选题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甲公司董事会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风险厌恶。为有效管理公司的信用风险,甲公司管理层决定将其全部的应收款项以应收总金额的80%出售给乙公司,由乙公司向有关债务人收取款项,甲公司不再承担有关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的风险。甲公司应对此项信用风险的策略属于()。

A、风险降低

B、风险转移

C、风险保留

D、风险规避

【正确答案】 B

毛邓三习题六 篇5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

C.列宁D.斯大林

2.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企图在社会主义建成不久就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始作俑者是()

A.列宁B.斯大林

C.毛泽东D.铁托

3.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B.中国人口多、底子薄

C.中国人均资源水平低的现实D.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4.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时,正在研读的主要著作是()

A.《联共(布)党史教程》B.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C.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5.在党的领导人中,较早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思想的领导人中,除了邓小平以外还有()

A.陈云B.李先念

C.叶剑英D.胡耀邦

6.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概念的是()

A.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82年十二大政治报告

C.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

D.1987年十三大政治报告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D.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A.经济建设B.改革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D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1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党的领导

14.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任务的是()

A.1949年全国政协B.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大

C.1956年八大D.1964年三届人大

15.我国现代化任务经历了由“两步走”到“三步走”战略的变化,提出“两步走”的是()

A.七届二中全会

B.1954年全国一届人大

C.1956年八大

D.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

16.“文化大革命”十年使人们对中国的前途感到迷茫,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四个现代化”及其“两步走”战略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

C.邓小平D.陶铸

17.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发展阶段上,我国()

A.已经进入小康社会B.正处在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过程之中

C.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C.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

19.在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

A.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B.由贫穷到富裕

C.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跨越D.由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历史性跨越

20.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B.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D.加强、改进党的建设

21.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共十七大的报告提出的新战略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B.坚持科教兴国,做到可持续发展

C.坚持科教兴国,实现人才强国D.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经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这些思想观点主要有()

A.1956年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已经进入,但“尚未完成”

B.1956年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刚刚建立”,但还没有“完全建成”

C.我国社会主义需要在生产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后才算从根本上建成D.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一个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有()

A.公有制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居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主体,当时经济总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是个体农业、手工业经济,初级阶段的公有制是社会经济主体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虽然社会主义因素为主导居于领导地位,但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

C.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加以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解决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通过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我国最大的实际

B.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C.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D.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一是明确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一是规范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二者关系在于()

A.不了解社会性质或判断错误,就会离开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和根本方向

B.不能正确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就可能超越或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C.坚持而不离开社会主义是根本原则,是前提

D.正视而不超越发展阶段是保证,是防止急于求成或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认识基础

5.新时期30多年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使我国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有“两个没有变”,主要是指()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没有变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没有变

6.在发展阶段问题上的经验教训证明,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

A.只讲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方向不讲发展程度与水平,会产生“左”的错误

B.只讲发展程度与发展水平,不讲性质与方向,又可能离开社会主义

C.只有坚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水平的统一认识和把握,才能自觉科学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全面把握社会性质、方向与发展程度的水平才能克服“左”和右的干扰

7.依据当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我们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了历史发展进程的曲折性和跨越性,所以()

A.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主要认识根源

B.以为革命成功后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追求一大二公三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的错误认识根源

C.认为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很长一段时间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唯物辩证法

D.认为中国必须“补资本主义这一课”的观点,是自由化观点

8.邓小平曾经指出:现在虽然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里讲的“不够格”主要是指()

A.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

B.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无法逾越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

C.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

D.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差别

9.邓小平关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

A.社会制度性质B.社会主义发展水平

C.社会发展程度和阶段D.社会发展模式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意义是()

A.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

B.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C.是防止和反对“左”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武器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保证

11.党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包括()

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基本方针

1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因为()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新时期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B.是兴国之要以及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C.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

D.如果经济建设为中心发生动摇,党的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

1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辩证统一,因为()

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要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

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C.离开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

D.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就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14.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作用是()

A.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

B.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C.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5.江泽民十六大政治报告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目标是()

A.2000年到2010年GDP翻一番

B.2010年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GDP翻一番

C.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D.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6.21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主要是指()

A.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B.科教更加进步

C.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D.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答案:

一、CBABCADBABDCDBDBDCAAA

二、1.ABCD2.ABCD3.ABCD4.ABCD5.AB6.ABCD7.ABC8.ABC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题 篇6

一、小小魔术师,给多音字组词。

xiāng( )、jiǎ( )、bēi( )、liàng( )

相、假、背、量

xiàng( )、jià( )、bèi( )、liáng( )

二、找朋友,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似乎—— 忽然—— 居然——

汲取—— 鼓舞—— 力量——

三、比一比,组成词。

亭( )相( )远( )

停( )霜( )元( )

四、填空。

风( )雨雪( )走高飞

( )( )之行,始于( )( )。

五、背一背,写一写。

山行

( )( )寒山石径斜,

白云( )( )有人家。

( )( )坐爱枫林晚,

赚钱为王管理会计速成教程(三) 篇7

怎样从分析原始业务开始,编制出会计分录,其实是有一定之规的,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严格地按这四个步骤进行,形成习惯后,就算学会了,以后即使有更多的具体业务,也是这样“按谱炒菜”,就能应付过来。这四个步骤如下:

一、分析业务时,联想到该用什么账户,这个账户属于“占用大类”还是“来源大类”。

会计账户是望文知义的,它所记录的业务内容也非此即彼,不会互相交叉的。所以,只要熟悉会计账户,根据业务内容很容易联想到该用什么账户,该账户属于哪个大类。初学者通过实践,不断地加深理解和记忆,会很快掌握这种本事的。

二、判断有关账户的金额是增加还是减少。

围绕着“会计天平”和砝码的关系来想象,为了保持“占用大类=来源大类”会计恒等式的平衡,所有业务不外导致四种变化:

(1)两边的账户同时增加相同的金额;

(2)两边的账户同时减少相同的金额;

(3)占用类账户互相置换(金额一增一减);

(4)来源类账户互相置换(金额一增一减)。

三、根据记账口诀指明的左右方向,按先左后右的排列,写出会计分录涉及的账户名称。

这里先要熟悉我们编制会计分录时将用到的“主要口诀和辅助口诀”它们的意思和具体用法在表7-1中已经说明。

主要口诀只有4条,在已经完成一、二步骤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主要口诀快速确定有关账户的记账方向,就可以写出会计分录了,习惯上是先写左方账户,后写右方账户;

另有3条辅助口诀不太常用,只有在涉及备抵账户、平衡性账户和金额为负数时才作为补充的指导规则。

四、填写会计分录中各账户的金额,并确认会计分录“左方金额=右方金额”,就完成了。

一般情况下各账户的金额都是从业务资料就现成可得的。只有少数业务,如固定资产折旧额,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等才需要专门计箅。

以下,我们通过几项具体的业务处理过程,来说明编制会计分录时怎样严格地遵照四个步骤进行,怎样灵活运用记账口诀。假设某公司在2009年1月份发生了如下业务:

(业务1)股东投资1000000元,已存入公司的银行账户。

分析过程:

一、这笔业务涉及“银行存款”账户,占用大类;“实收资本”账户,来源大类;

二、两个账户的金额均是增加;

三、根据主要口诀“两类同增,占左来右”,写出会计分录:

四、填写各账户的金额,令“左方金额=右方金额”。

银行存款1000000

实收资本1000000

在第一和第二步骤完成时,初学者可以备好草稿纸,记下当前分析结果,用一两个字代表账户,属于“占用大类”写在左,属于“来源大类”写在右,并用“+/-”标明其金额增减,本业务的分析结果如下:

看着这样的草稿,两类同增,占左来右是不是就脱口而出了!有了草稿,还能知道会计分录中共有哪些账户,便于第三步骤书写时的账户左右定位。当然,熟练以后就可以省略了。

(业务2)向银行申请短期借款500000元,已打入公司的银行账户。

分析过程:

一、这笔业务涉及“银行存款”账户,占用大类;“短期借款”账户,负债大类;

二、两个账户的金额均为增加;

三、根据主要口诀“两类同增,占左来右”,写出会计分录:

四、填写各账户的金额,令“左方金额=右方金额”。

银行存款500000

短期借款500000

(业务3)支付银行存款117000元,购买原材料100000元,增值税率17%,已入库。

在这里先简要介绍我国目前征收的增值税,它要对企业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增值的部分课征17%的税。在本业务中,购买原材料的100000元是购进的“净价”,假设将来这一批原材料卖出120000元,就叫销售的“净价”。那么,怎么知道有多少增值额?在会计的理解上,是在“购进”和“销售”两个环节上分别记录的:商品售出时,将商品净价全额的17%,作为“应交纳的销项金额”;同时,原材料购进时,也将商品净价全额的17%,作为“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设交纳的”减去“可抵扣的”,就是企业在增值部分上应当交纳的增值税了,用数学式表示就是:

当然,现在还不知道将来的销售“净价”会是多少,因此,在会计上先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来记录待抵扣的金额,以后若有销售,就有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账户,从后者减去前者,就是该交纳的增值税了。所以,这前者是主体账户“应交税费”的备抵账户。对于备抵账户,适用的辅助口诀是备抵账户,当成另类,意思是:

当一个账户是备抵账户时,属于和主体账户相反的大类。

主体账户“应交税费”属于来源大类,那么被“当成另类”的备抵账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就是占用大类。

分析过程:

一、这笔业务涉及“原材料”账户,占用大类;“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占用大类;“银行存款”账户,占用大类;

二、“原材料”金额增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金额增加,“银行存款”金额减少;

三、根据主要口诀占用互换,增左减右,写出分录;

四、填写各账户金额。“原材料”按净价登记,100000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净价的17%计算,17000元;“银行存款”117000元;

第八讲模拟案例业务的会计处理

为使读者对管理会计核算过程有较全面的感性认识,本讲和第九讲模拟作为案例的一家公司业务,展现管理会计是如何作账务处理的,与业务有关的基本核算原则,也在记账凭证后一并阐述。该公司2012年为筹建期间,2013年1月1日正式投产。该案例侧重于说明内账的分录处理,数据是虚构的,未必符合真实情况。在业务模拟中,考虑到数据完整性及简化需要,一些业务可能以汇总分录表现。在前文第五讲的表5-1《管理会计账户占用/来源分类表》中,因作者疏忽,在“资金来源大类”下少列了“主营业务现金收入”和“其他业务现金收入”两个账户,在此一并订正。

1.2012年1月1日,龙华集团以银行存款投资50000000元,存入工商银行。

2.2012年完成基建建设,于2012年底交付使用。建设厂房及购置设备以银行存款支付42000000元。其中厂房24000000元,机器设备18000000万

3.2012年建设期间,以银行存款支付杂项费用4800000万。

关于开办费。在还没有投入生产经营前,公司筹建期也会发生各种不形成资产的杂项费用,如注册登记、学习考察、操作培训、差旅招待,等等,称为开办费,

开办费的处理。在外账中,开办费可以留存下来,到投产后有利润时再摊销掉。内账因与此无关,可以先行登记在“其他间接费用”下的“开办费”账户,再注销为零,间接费用注销后的结果是,公司还未投入生产经营,就已经有负的“未分配赚钱额”,这是必须如实反映的事实。在筹建期间结束时,2012年12月31日的账户余额表如下:

公司在筹备期间的会计记录常被称为“基建账”,常规性的账务处理是从某个预定的“初始日期”开始的,本例是以2013年1月1日为“初始日期”,以下为2013年的业务。

4.1月1日,购入材料碎玻璃5000吨,单价450元/吨,计2250000元。供货商:万德工贸公司,账期1个月。

应付账款账户下最后的日期“2013-2-1”代表到期日。

5.1月1日,购入材料硅砂500吨,不含税单价380/吨,计190000元;纯缄100吨,不含税单价1800/吨,计180000元。供货商:万德工贸公司,账期1个月。

增值税率是不含税价的17%。以硅砂为例,增值税进项税额=190000X17%=32300

6.1月3日购入重油1000吨,不含税单价3800元/吨,计3800000元。供货商:四龙石油公司,账期1个月。

7.1月3日,购入包装材料收缩带16000个,不含税单价25元/个。供货商:鑫宇工贸有限公司,账期1个月。

8.1月3日,购入周转材料木托盘10000个,不含税单价20元/个。供货商:鑫宇工贸有限公司,账期1个月。

9.1月3日,购入涂料3000公斤,不含税单价110元/公斤。供贷商:鑫宇工贸有限公司,账期1个月

10.1月10日,向工商银行借款5000000元,半年期,年利率4.8%。

11.1月15日,生产部购入低值易耗用品12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12.1月1-25日,原材料消耗994000元,其中碎玻璃2000吨,硅砂200吨,纯碱10吨。

原材料如果不是“整批进整批出”的,就有个出库时成本如何计算问题。以碎玻璃为例,从业务4的会计分录可见其单位成本是450元/吨,乘以本次消耗数量2000吨,即得本次出库投产的原材料直接成本为900000元。

但是,如果碎玻璃在之前已有多次进货记录,当然每次的购进单价和购进数量都可能不同,出库时的单价又该如何计算呢?对于物料,包括库存商品在内,管理会计采用的是叫“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计算方法。每一次进货后,都把当前结存的总金额除以总数量,得到当前的平均单价,这就是“移动平均”的来历。那么,不管什么时候领料出库,把本次出库数量乘以当前的平均单价,就是本次出库的成本金额了。下表是虚构的原料账页,请看“收入”、“发出”和“结存”各栏的数字,期初结存的单价是20元,第一次领料出库按此计算;后来又经过3次采购进库,每次结存的平均单价都有变化,最后“移动”到22.10元,第二次领料出库就按此计算了。

13.1月1~25日,重油消耗171000元数量450吨。

14.1月1~25日,消耗电费250000元,附有各部门的用电量抄表数量。

各成本环节分摊的电费是其各自的用电量乘以每度电的单价得到的,具体计算从略。

从现金流诊断的角度看,公司产生的负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向别人直接借钱而承担的负债,借钱总是要还的,叫“筹资性负债”,如银行借款,大股东向公司提供临时性周转资金等;另一类负债的产生则不是因为得到了钱,而是在结算过程中产生的应付而未付的款项,叫“结算性负债”。如取得供应商的原材料而有待还款,宣布要发放现金股利而还未支付,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出应交的各种税费而还未实际交纳,等等。业务(14)用的“其他结算性负债”账户,就是假设根据电表读数可以计算确定,已经欠了电力公司的钱。

15.1月1~25日,辅助材料消耗280000元

16.1月25日,计提1月份工资890000元

对于工资范围的界定,内账与外账有所不同,因此略加说明。应当指出,有许多税费开支是“以员工的名义”征收的,如代扣代交个人所得税、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等。公司确实承担了这诸多的税费开支,基本特征是“非企业自愿的缴款”,但员工个人并没有当期直接得到。那么,这些钱到了哪里呢?我们就以“三金”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为例作一分析。

在名义上,“三金”是社会上许多个人组成的互助基金,通过互助形式,为个人长远的不时之需服务的。但实际上,相关机构一说要征收某项税费,就可以征收,一说提高征收比例,就可以提高。所以更准确地说,“三金”仍应视为在强制性要求下,企业必须对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从其实际执行也可说明这一点,虽然为个人设立了账户,个人却不能完全作主,不但要受到许多使用限制(如迁居异地后,原工作地拖延不予转移,或不让全额转移),还要承受被强加的风险(如住房公积金被用于放贷可能收不回、养老金寅吃卯粮,已成“空账”等)。一个明显的例证是,连“八杆子也打不着”的证监会,居然也打过住房公积金的主意,希望能让它进入A股市场充当“炮灰”。

目前公司员工已经是聘任制,与企业不是终身的依附关系,其长远的福利保障等,不是企业应当全部承担的。所以,为了得到有分析意义的成本费用数据,在内账处理时,职工工资(直接人工)只包括员工工资表上应发工薪的部分,即“应当支付给职工”的部分,而不包括所有“以职工的名义,为职工支付的”的开支,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那是公司自身不可控制的,属于结算性负债,应当通过“社会责任税费用”账户来统计企业所作的社会贡献。

17.1月1~25日,车间管理人员办公杂费4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18.1月1~25日,销售部办公杂费用2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19.1月1~25日,管理部办公杂费用32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20.1月1~25日,产品入库3634000元。

本例中,由于熔窑生产没有留存的在产品,所归集的全部生产直接成本由各种产品全部承担了,计算过程从略。

21.1月1~25日,登记发出商品2522000元,同时注销对应的库存商品。

22.1月1~25日,收到50%的330ML玉门冰纯绿销售款,计1521000元。

23.1月1~25日,600ML清源销售欠款100%,计982800元,以1个月期银行承兑汇票支付。

内账对于赊销业务的处理,首先要增记发出商品,并注销对应的库存商品,以便和仓库实物账保持一致,可以对账,如业务(21)所示。此后有两种不同的账务处理方式:

一种是如业务(22)和(25)所示,收到销售款时才增记银行存款,增记主营业务现金收入,并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收到销售款后才增记主营业务直接成本,减记发出商品直接成本;

第二种是如业务(23)和(41)所示,先记录“应收票据”(或“应收账款”),并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增记“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以便过渡性地替代“主营业务现金收入”;收到赊销货款时,增记“银行存款”,减记“应收票据”(或“应收账款”);减记“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记“主营业务现金收入”;增记“主营业务直接成本”,减记“发出商品直接成本”。

两相比较,第一种处理方式的好处是递延了增值税的应交义务,不致于还没收到钱就抢着交税,账务处理工作时小。第二种方式在还没现金收入时,就要提前交纳增值税,账务处理的工作量也较大,但好处是,可以利用持有的应收票据,如果向银行贴现,可以及早收到现金,或背书后交给供应商,可以替代采购资金,这对企业理财是有利的。

24.1月1~25日,收到600ML九华山纯生销售欠款100%,计64350元。

25.1月1~25日,增记主营业务直接成本,注销已收到货款的发出商品。

对于销售商品的业务,管理会计是先通过“主营业务现金收入”的核算,掌握已收到现金的明细品名及其数量的汇总信息后,才可以注销同样数量的已售库存商品(或发出商品),这是复式簿记“资产保护”职能的体现。

不过,出于专项统计的考虑,在减记库存商品直接成本时,要先增记同等金额的“主营业务直接成本”,下一步才是“主营业务现金收入”和“主营业务直接成本”的配比,这样多绕个弯,就可以得到每一种商品的直接贡献了。具体做法是:

根据每一明细品名的现金销售数量,从对应的“库存商品直接成本”中,以当前库存金额除以当前库存数量,得到单位直接成本,与销售数量相乘,得到可以注销的库存商品金额,据此编制“左:主营业务直接成本右:库存商品直接成本”的记账凭证即可。但应注意的是,为了识别配对,也使计算机能够自动处理,“主营业务现金收入”、“主营业务直接成本”、“库存商品直接成本”和“发出商品直接成本”这四大账户在设计上要保持一定的“同构性”,除了一级账户外,明细结构都一致,如下例所示:

主营业务现金收入-钢材-圆钢-Φ100碳素结构钢

主营业务直接成本一钢材-圆钢-Φ100碳素结构钢

库存商品直接成本-钢材-圆钢-Φ100碳素结构钢

发出商品直接成本-钢材-圆钢-Φ100碳素结构钢

26.2月5日,用银行存款支付鑫宇公司货款500000元。

27.2月8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四龙石油公司货款2000000元

28.2月8日,用银行存款支付1月份工资890000元。

29.2月10日,用银行存款支付1月电费。

30.2月10日,用银行存款支付万德工贸公司货款1500000元。

31.2月10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工商银行借款利息20000元。

32.2月11日,收到设备转让款220000元。设备原价350000元,转让价格220000元。

33.2月12日,用银行支付废水池改造工程进度款150000元。

34.2月15日,用银行存款买入1个月理财产品1000000万。

35.2月16日,用银行存款支付捐赠救灾款100000元。

36.2月16日,收到财政技改扶持款项600000元。

37.2月16日,向新申达购买机器设备3850000元,开具3个月期银行承兑汇票。

38.2月16日,用银行存款支付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19250元。

39.2月17日,废料出售款32500元解交银行。

40.2月18日,银行收到330ML玉门冰纯绿上月销售余款1521000元。

41.2月18日,收到清源啤酒公司银行承兑汇票款982800元。

42.1月31日,计提所得税4500元。

前已述及,当前税务部门还是按利润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所以这个所得税数字是照抄外账的计算结果。“社会责任税费”是专用统计性质的账户,表达企业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增值税采用的计征方式不同,不通过本账户核算),在具体内容上包括: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用,助残基金,等等,以及虽与职工个人有关,但须交由社会支配的代扣代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采用的会计分录形式与业务(42)类似,都是增记“社会责任税费”,增记相关的应交项目。形成结算性负债。偿付时的处理与业务(43)类似,都是减记银行存款,减记结算性负债。本模拟案例不再重复假设这一类业务。

上一篇:初中英语的学习计划下一篇:家电销售实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