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一本书

2024-08-27

如何读一本书(共12篇)

如何读一本书 篇1

如何读一本书

Q1: What is the book about as a whole?

第一个你要问自己的问题是: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也就是总览全局地“审问之”。

Q2: What is being said in detail, and how?

第二个问题是:主题之下,这本书有哪些具体的想法和观点?这些想法和观点是怎样表达和陈述的呢?这就是“慎思之”。

Q3: Is the book true, in whole or part?

第三个问题是:这本书讲得在理吗?是全部有理、部分有理还是完全胡说八道?读书得道,只有靠自己,你得自己判断是非曲直。这就是“明辨之”。

Q4: What of it?

第四个问题是:这本书与我何干?如果“慎思”“明辨”的结果是:这本书里所说的是无稽之谈,那么这本书就不相干。如果有道理,就要照着做。这就是“笃行之”。

可见,读书的道理,古人和外国人说得都差不多。读好一本书,关键在“问”,更在“行”。因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网上有个热门问题:“

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你读书不得法,没读懂。按我妈有时用家乡方言骂我的话说:“你读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如何读好一本书?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如何读一本书》还介绍了一些其他挺好的想法。比如:读书是从“不懂”到“懂一点的”自我提升法门;我们读书的目的是获得认知、德行和精神上的成长;我们停止成长时,便开始死亡,等等。都是很好的观点。

此外,这本书还有一个观点:最高层次的读书之道是“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就一个领域,博览群书,并推进自己或人类在某个认知领域的认知边界。这就是“博学之”。

我妻子是金融博士和教授,从她的读书经历我得知,为了发一篇A类顶级国际期刊的学术文章,要读非常非常多的书和文章,其难度常人难以想象。推进

人类在某个认知领域的认知边界,主要得靠“博士”、“教授”这些学术人士。

非学术人士当然也可以“主题阅读”和“博学之”,推进自己在某个认知领域的认知边界。但是,系统性学习辛苦、烧脑、不容易做到。

最后我们再问:如何读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主题阅读,系统性学习,多问问题,自己拿主意,觉得有道理的,付诸行动。

如何读一本书 篇2

“阅读本是寻常事, 繁华静处遇知音”, 这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一句话。阅读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 是再为不过平常的事, 进入数字化时代的我们, 似乎有了更多的选择,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阅读自己想看的文章, 看起来似乎便捷不少, 碎片化的信息占据了我们所有的空余时间, 我们的大脑被过多的新闻、事件充斥着, 但实际算来真正静心读完一本书的人有多少?

手捧一本书式的安静阅读是不是真的已经过时?

然而, 正如《黑天鹅》作者塔勒布的观点:

一件事物存在的时间越长, 越有可能存续更长的时间。

过去, “白纸黑字”有确凿无疑, 不可磨灭之意。现在, 把“它”印在纸上, 也代表着我们不愿这些文字、画面被信息洪流席卷而去的意志。作为一本艺术类期刊, 《收藏与投资》看见了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 因此我们顺应形势将杂志APP放于线上同步发行;微信公众号的提高也将再次扩充《收藏与投资》的辐射面、点。这样就够了吗?显然最需要的依然是纸本内容的提升。2016 年的《收藏与投资》全新改版, 并逐步将杂志转入平台化方向发展, 将与各地有志于艺术行业发展的个人与机构紧密合作, 内容上紧跟 “收藏”与“投资”主题, “收藏”版块按照类别全新规划, 内容除包含世界各大博物馆艺术馆的馆藏外, 更全新加入私人收藏系列、民间收藏系列等, 将涉及到收藏的各个领域。“投资”内容则按照区域重新划分, 除涉及当代、近现代、古代、文创等艺术投资领域之外, 也将与银行、财富中心、上市公司、证券公司、拍卖行、艺术信托、艺术基金等行业紧密合作, 对“投资”行业进行深度分析及解读, 实现投资内容的专业性及广泛性。在发行上, 也将进一步加大直销和间接销售发行的力度, 并与诸如银行、机场、高端汽车4S店、五星级酒店等高端渠道相结合, 实现新一年的稳步发展。

《收藏与投资》与我们矢志守护的为爱好艺术收藏投资的人提供最全面最贴合实际的帮助相关联, 它给读者以确定感、掌控感。所以, 即使艺术讯息漫天飞, 还是有人愿意买来一本“把握”在手中。对于我们而言所谓的纸本封闭性只是提供了一种边界, 一种“不用再继续寻找了, 只需要它就够了”的边界。

多读一本书 篇3

学生读书则未必,无论多么艰深,都得读出结构,读出手法,读出思想,给一个精确的说法,这才算是一个完结,因此这样的读书并不能算作真正的读书。真正的读书应在学业后的一个惬意的日子里,或周末、或假期,或图书馆里、或书桌前,或沙发上、或床上,捧一本心仪已久的书,直看到腿酸、手麻、眼枯,不觉已腹中空空,一个半天过去了。合上书卷,满脸通红,双眼深邃,胸中或惊涛骇浪,或弱柳扶风。伸一伸腰,揉一揉眼,放眼寰宇,草木有情,天地无言,先前的故事、道理一一盘旋在脑中,好似顿悟一般。 如若有心,还会有一种拿笔的冲动。

所以,读则须思,思则成文。读一本书,总会在我们心上留下雪泥鸿爪,或者是敲击你生活脉搏的深刻思想,或者是让你咀嚼再三的或优美或质朴的语段,或者是其中几个言你所不能言的零星的语句。如果只图一时快慰,停留在掩卷长思的那个时刻,时间会风化一切的。不妨顺着那股冲动,发一番感慨,抒一番幽情,写一段文字,何时停笔,随兴所至。

读一本书作文 篇4

法布尔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昆虫记》也让我在读时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在旁观的昆虫。每一只昆虫都有人一样的情感。如:“已经慌了神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忘到脑后去了。”

在读《昆虫记》时,我甚至能想象昆虫在活动的画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秘的大自然。蝉再歌唱,蟋蟀再管理家务,蜘蛛再捕获食物……神秘的自然中也有这么有趣的事物,我对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细的一面。

法布尔再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一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是再大的困难也没有挡住他探索的道路,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

读一本书有感 篇5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许多的课外书,有《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等等,《八十天环游地球后感。其中《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是我最喜爱的书之一。

书中主要讲述费利斯.福克先生环游地球八十天的故事。福克先生是一位儒雅的绅士,出生于英国伦敦。他不喜欢与外界打交道,不参加与议会,不经商,不开农场,可他却是改良俱乐部的会员。有一次,他和朋友聊天,大家议论坏蛋怎能在短时间内逃到别的国家,读后感《八十天环游地球后感》。福克先生为了证明自己能用八十天环游地球就跟朋友打了赌。当时,他马上收好东西与仆人“路路通”一起做好了上路的准备。他跨欧洲,过印度洋,骑大象穿越了印度丛林,与中国海上的惊滔骇浪搏斗,最后他获得了胜利,而且得到了一笔丰富的奖金。为此他创造当时一个伟大的纪录——十九世纪环游地球比十八世纪环游地球快十倍。

看着书,我内心感觉福克先生太厉害了,他以坚定的意志克服了千难万险,完成了当时世纪人眼中纯书属是疯狂的一个壮举。从书中我感悟到:在遇到危险、困难的情况下,人要沉着,冷静地想方设法攻克服那些种种难关,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你的!

找个温馨的地儿,静读一本书 篇6

小编搜店的时候,在佛山街上迷了路,正不知道该往哪里走的时候,抬头看到了店主小美女正一手托着画料一手持着画笔在店门口的墙上画画。单调的墙面在她的画笔之下立马活色生香起来。小编呆呆地看了几分钟,上去搭讪。

推开门,似推开了一个精致的原创小世界。店主自己缝制的娃偶,外形精致,针脚缜密,自己做的手机吊坠惟妙惟肖:自己设计的服装,样式新颖……更令小编惊艳的是,店里张贴的那一幅幅唯美的插画,都出自店主之手。这个多才多艺的小美女很是执拗,来店里的顾客都必须跟她聊得来,她才会把自己的手工作品出售。也因此,店里的顾客都是熟门熟路的回头客。

她相信自己的用心和创意,一定是懂它的人把它带走。

逛街的你,不妨拐到这里,与店主聊聊手工,聊聊绘画,看看这些精致的小物件,说不定,你会有意外的惊喜。

地点:佛山街中段(棋盘小区6区13号楼对面)

注:携本期《祝你幸福·午后》到店即可获得店主赠送的手工挂坠或限量版明信片。

第三十七个故事:三楼上的猫

还记得电影《第三十六个故事》呈的朵儿咖啡屋吗?姐姐执拗地做着甜点和咖啡,妹妹做起了以物换物。在济南,也有了这么一个咖啡馆,你可以把你多余的东西拿到猫家来,附上你的故事。说不定这些包含着你难以忘却的经历的物件,会在某一天被懂它的人带走,开始新的旅程。而在这里,你也可以换得承载别人故事的物件。

带着你的故事和物件来猫家吧,店主会以招牌咖啡:小猫咖啡或者猫女郎咖啡来招待你。喝完咖啡,坐在宽大的窗前晒晒太阳读读书或者蜷缩在大大的单人沙发里小憩一会。这里的甜点和披萨也很诱人,有老外经常出没于此,你还可以趁机练练你的外语口语。

另外,热爱公益的店主还发动大家积极为南部山区小学生捐赠图书,如果你手中有闲置的图书、文具、教具、体育用品,都可以带到猫家来,店主会有热饮赠送。

地点:山师东路南段秀装天地三搂

活动:每逢节日都有活动,而且活动都很有创意。

注:携本期《祝你幸福·午后》到此消费可获9折会员卡一张。

来时光深处歌歇脚:普罗旺斯时光Bar

整面墙上来自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图片和顾客留下的照片:来自法国的纯正红酒占据一面墙:大花的布衣沙发:粉红色的布偶河马:粉红的有着蕾丝镶边的烛台:木质的案子上,堆满了各色书籍和碟片……坐在宽大的沙发里,读读书,上上网,亦或者跟亲近的人聊聊天,叫一杯爱尔兰咖啡或者来一杯红酒。工作的烦恼,情感的困惑,生活的颠沛流离,都是另外的事了。这里有家的温暖和感觉,受伤了、遇挫了,疲惫了,来这里喝杯咖啡,看张碟片,让心灵暂且休息休息。

这里还是摄影爱好者的集聚地,如果你对摄影感兴趣,可以来这里跟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切磋摄影技术。

地点:山大南路与历山东路交口南20米路西

活动:每晚8点100寸大屏幕投影播放电影,每周主题不同。

从读一本书说起 篇7

——谈快乐阅读伴教师幸福成长 和老师们一起重温语文课本上的一首小诗: 神奇的书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 能像一册书籍/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 能像一页诗扉/ 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即令你一贫如洗/ 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可是它却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

在和孩子们一起诠释一册一页带来的欢愉,和孩子们一起高歌阅读奠基生命的同时,我们很满足、很庆幸、很骄傲;

因为和孩子们一起徜徉的书香校园中,有一条悠长的书香小路。每一小步,都留下幸福的足迹,每一小步都走得稳健而丰盈。现在就让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长兴第二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与每一本书结缘的历程吧!

一、善于“挑”——选好一本书

我们知道教师的阅读是教育生命成长的基石。我们也看到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正因为如此,在书香校园的建设中,我们很自然让教师们成了首席读者,开始有效阅读之旅。当然,成就有效阅读的首要条件是善于挑选书籍。为此,我校从学校层面入手,在精挑细选中落实教师必选书目和推选书目,并结合自我推荐和为学生推荐的形式,逐渐在善于“挑”中夯实书香教师的书香之旅。

1.为老师送上一本书。常常希望我们的老师巍峨与幽静同在,俊逸与壮阔相拥,飘逸和质朴并存。这为人师的气质,很大程度就是在阅读状态下奠定的。为此,我们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打造书香校园和建设教师幸福小家的前提下,我们每学期通过专家指导、学校领导学习在前等形式,根据教师队伍发展的整体需求,先后为教师推荐了《心灵的鸡汤》、《幸福的方法》等书籍,为老师们送上一份普通而厚重的礼物。

2.为自己定选一本书。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每一学期中必须为自己量身定做一本与教育相关的书籍。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老师们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选择了许多很有价值的书目,如,一位一年级的老师为自己选择了薛瑞平老师的《心平气和一年级》;教科室的老师为自己送上了《教师如何做科研》„„各取所需,收获颇丰。3.为学生推荐一本书。作为老师,平常、平凡、平淡的岁月中,默默耕耘,静待花开已成常态。在书香校园的建设中,这种静默的状态更需要我们用心来培育。为实现师生共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为自己所教的班级推荐一本课外书,还要将自己推荐的理由与孩子们分享,同时在书的扉页送上一句给孩子们的话。这样一来,老师们在滋润了自身教学生命的同时关注了孩子们的所需,“挑”出水平,也催生了花蕾。

二、乐于“静”——读好一本书

常常听到老师们感叹,在整日的忙碌中没有闲暇的阅读时间;也常常看到老师们因校园的喧闹而无法融入书的世界。但对于我们学校的老师来说,丝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一位老师都尽情享受那一方属于自己是阅读天地。

1.一步一步有目标地读。每学期初,学校老师都会自觉根据学校推荐的书籍,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在读书计划的制定中,我们坚持人性化设计为主,但同时也从科学的角度,针对书的消化和吸收提出了一些“催化剂”,比如(推荐的书目每一位教师必须读三遍;每天必须保证半小时阅读时间)。除此之外,教师自主安排阅读。在这种开放的阅读理念支撑下,老师们呈现出多样的阅读计划,有的老师将它写入了《个人成长规划》中,时时鞭策自己;有的老师一月一篇随笔,洒脱的言语中透露出智慧的光芒;有的老师则富有个性化的安排了家庭读书时段,让那份原本普通的礼物,变得美妙而厚重。清代学者王鸣盛说过:“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教师必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对于我校的老师来说,已经做到了,因为读书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2.一居一室有质量地读。

结识刘禹锡,我们叹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追求。同样的,置身书香校园,我们追求“坐拥书城,静心阅读”一方天地。也就为了那一方属于老师们阅读的天空,学校为教师们建设了“书香之家”,布置凸显恬静、优雅,室内设施齐全,冬暖夏凉,休闲的雅座为老师们提供了优美的阅读环境。同时,我们利用学生中午自主阅读的空间,分别在每周一至周五安排了学生静心阅读的半小时,这样一来,老师和学生都有了阅读时间和空间。静静地阅读已经是第二实验小学午后的一道亮丽风景。3.一时一课有弹性地读

要想积淀深厚,就必须大量阅读。而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琐碎的,学校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我们规定在各科业务学习的半天时间里,一定要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阅读或读书交流;每周安排了一节课学生和教师进阅览室阅读;教师阅览室全天候向教师开放,只要有空随时都可以进行阅读、摘记。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师的读书时间。蓦然回首,教师发现,原来,“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最好的备课”。

三、勤于“促”——用好一本书

这里所说的“促”并非督促教师的阅读,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促进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的一种动态载体。它分别从形式、内容等方面,将教师的所读悄然内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教师的知识、教学能力。

1.丰富活动。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各种读书活动已成为常规活动,自觉深入老师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就在这些丰富的活动中,老师们感受着与经典同行的快乐。

读书沙龙经常化。读书沙龙的形式多样,有共读一本书,共读同一类书,有家校联合的读书沙龙等。如共读《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一书,共读红色经典,举办“红色回忆”的教师读书沙龙,再如“呼吸书香”读书沙龙,书香教师及书香家庭家长代表作了精彩发言,他们从各自的读书历程、读书心得体会、家庭读书活动、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经验和方法等进行了交流。沙龙是一种非常自由轻松的交流活动,在教师读书沙龙中,我们也经常开展即兴朗读,即兴主题演讲等小型活动,让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喜欢阅读,享受阅读。

教师论坛专题化。如果说读书沙龙是让教师在轻松的氛围中感悟,那论坛就是让教师在深入阅读中改变。课堂学习有效性一直是教育研究的主题,在教师大量阅读、学习和实践之后开展“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教师论坛无非是让教师的阅读所得能更系统,更全面。再如“减负提质”这样的专题论坛都是教师阅读与实践结合进行提升的很好途径。学校还建立书香博客群,通过培训每位教师都成为群里的一员,在这里交流阅读的快乐,读书的思考,实践的反思等是教师们非常喜欢的。学校网站上的书香论坛栏目会在业务学习时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全体同学科的教师一起在论坛中进行一些专题的讨论、交流。

书香展台及时化。每月一期的《书香一瓣》教师们非常喜欢,里面的栏目“有信息在线”、“聚焦点滴智慧”、“聆听爱的故事”、“我们同在校园”内容包括前沿信息推荐、优秀读书感言、教育故事、读后感和美文写作等,让教师在写的同时提升自己并为同伴提供学习借鉴。

2.习惯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将提出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的阅读一定要做到读与思结合,读与写结合,读与做结合。这样读书才能真正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专业水平。为达成教师的读以促思,阅读笔记,读书摘录是必不可少的,学校会定期组织老师们交流自己的读书笔记,点滴摘录欣赏的过程中,教师收获了许多。除此之外,我们要求老师们勤于写。写的过程,就是吸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提升的过程,也是内化的过程。每月一篇教育教学故事,教育教学故事可以是读书心得、读书发现等方面,每月及时上传学校内网,全体教师分享。

四、喜于“妆”——收获每本书

哲人说“但求耕耘,不问收获。”这句话与我们书香校园的一句“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一个阅读者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书在手,夫复何求的境界其实每个人都能在捧起书和那一刻走入,享受的就是这个过程。

1.读书让我们从容面对孩子。孩子读什么,正在读什么,应该读什么了„„这些问题只有教师置身儿童文学的阅读之中,和孩子一起手捧书本,无拘无事地聊书、谈书,甚至是换书、借书、“抢书”,那就不是问题,而是喜事、乐事,是幸福的事。教师成了校园里当之无愧的“首席读者”。

2.读书让我们的课堂左右逢源。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课堂是灵动、充满生机的,课堂更是动态生成的。何以让我们的课堂有韵味、有境界,别无他法,还是读书。读书让人雅致,教师更应该是儒雅的;读书让人睿智,教师更应该做智者;读书让人豁达,教师更应该是乐观、大气的。无论什么学科,无论什么课型,书香教师总是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3.读书让我们人生更闪亮。直白说教师读书是为了自己,读书可以让自己上好课,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可以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可以让自己保持一份内心的沉静。在书香的浸润下,教师文化积淀逐渐丰厚,业务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县最前列,29名教师获市教坛新秀、县名师等荣誉称号。1000多人次在县级以上业务竞赛获奖,500多篇文章、课题在县级以上发表活着获奖。在县组织的语文、数学、科学、英语、品德等团体赛中,我校全部获得一等奖。自己生活状态的改变,工作中的累累硕果,让学校教师感觉工作生活的幸福,这也正式我们所期望的。

共读一本书作文 篇8

在故事中,坚强不屈的鲁滨孙凭着自己的力量在废船上找到的一些工具,在荒地上建起了住所,种起了谷物,还饲养了牲畜,完成了自己生活基本所需。他在这个过程中,也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一切的困难都被鲁滨孙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所征服。

鲁滨孙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的信心、他的毅力以及他的坚强!他是一个战胜命运的人,坚强可以战胜世界任何一座高峰,人活着就是要和命运挑战!从古到今凡成大事者都同鲁滨孙一样,如果当初鲁滨孙没有信心他一定不会活着离开荒岛。只要有毅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每当我想到鲁滨孙在荒岛上顽强生活的点点滴滴,我内心的感觉简直不能只用一个“佩服”所来形容,我彻彻底底地被鲁滨孙征服得五体投地。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曾经与鲁滨孙一样遇到许多困难。我从小在父母、老师眼里都是颗掌上明珠,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受惯了父母、老师的表扬、赞许,所以稍遇到些挫折就一蹶不振,相比之下鲁滨孙所遇到的困难、挫折,我感到十分愧疚。记得我六岁起开始学钢琴,起初我根本是被“逼”着去学,每次练琴时都是不甘不愿,甚至是在妈妈的棒打下哭哭啼啼勉强学习的,可谓是“谈琴色变”。后来由于我没毅力,学了停,停了又学,曾经先后放弃了三次,连爸爸妈妈对我也不抱任何希望和信心。在一次与爸爸一起读《鲁滨孙漂流记》中的片段时,爸爸抓住我不爱练琴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心怡,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寻找到光明......那我们为什么不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次“再试一次”呢?鲁滨孙之所以能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那么多年,就是因为他有这样坚持不懈的精神。”听了爸爸的这番话,我顿时恍然大悟,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变得成熟多了。之后我又“拾”起尘封的钢琴,勇敢地“再试一次”,而且越练越好。在1月由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和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共同举办的“希望之星”中国艺术新秀选拔活动(福建赛区)中,我还荣获西洋器乐类钢琴四手联弹小学B组一等奖,并取得了进京决赛的资格呢!

读一本书心得体会 篇9

历时将近一个半月,终于将《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完,通过电脑屏幕来阅读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回头细想,发现自己对本书的内容已忘了很多,为写提纲,不得不从头缕起书本的叙述线路,但发现自己不懈地坚持,总算是获得了一点读书心得,至少以后不会随便亵渎一本书。

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

《如何阅读一本书》全书分为四篇,主要是介绍四个层次阅读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具体的阅读技巧,这里的联系是指四个层次的阅读不是没有联系的,相反是层层层递进的。从第一篇《阅读的层次》开始作者就提出了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大概定义和关系,并开始具体介绍前两个层次,即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

作者在第一篇第一章先是向大家说明了主动阅读的重要性,另外还指出两种阅读目标的不同,即为获得资讯而读和求得理解而读,当然为求得理解而读更为深层次一点。在接下来的第三第四章,作者分别画笔墨介绍了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第三章中,作者通过简单地举例将基础阅读又分为阅读准备阶段、识字、词汇增长及对课文的运用和成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用一个人在基础教育求学的不同阶段来形容,但并不代表基础阅读就是小孩子的阅读方法。如上所上,层层递进的关系使作者在第四章谈到了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检视阅读也被作者分为两种,即有系统的略读和粗读和粗浅的阅读。在说到略读时,作者也向大家提了几点建议,如看序、看目录等;而在说到粗读时,作者也提出了一项很关键的因素,即第一遍粗读时要毫不犹豫、一气呵成地读完整本书,即使有很多疑问,在这里作者特别强调了速度的重要性。

第五章作者继续了第一章对主动阅读的叙述,继续告诫读者要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并提出了始终贯穿本书的四个问题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作者系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和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另外作者还简单提醒了读者几种做笔记的方法和做笔记在帮助理解上的重要性。

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如作者所说,分析阅读是被人们使用的最多的阅读方法,本篇和紧接的第三篇都是对分析阅读的具体介绍,当然这里的分析阅读肯定包含了前面说过的两个阅读层次的。

第六章,按照分析阅读的第一个规则你最好要知道你要知道你阅读是哪一类书,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是阅读之前,作者先对书本进行了分类,作者书大体分为了实用性和理论性两种。实用手册和演说稿等都被作者列为实用性一类,作者也说明了本书也是实用性的。在谈到理论性作品分类时,作者还就哲学和科学进行了一番比较。

第七章《透视一本书》提出了分析阅读的第二个规则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和第三个规则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他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的。紧接着作者就用了大量的事例分别说明了两个规则,针对第二个规则,作者教读者怎样去叙述一本书的大意,而对第三个规则,作者则是教大家如何去为一本书列大纲,就是我现在所做的事。接下来,作者又说出了分析阅读的第四个规则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再说完四个规则后,作者指出这次个规则就构成了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

第八章《与作者找出共同词义》主要是介绍分析阅读的第五个规则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本章通过一系列的叙述,对单字、词义、关键字以及专业术语进行了说明。

第九章《判断作者的主旨》则是分别介绍分析阅读的第六个、第七个和第八个规则,分别是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和找出作者的解答,本阶段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诠释作者的意图。本章作者按照规则六和气的要求又教我们如何去找关键句,进而找出文章的主旨,以及如何去架构相关论述来说明主旨。最后,就是规则八找出作者的解答,以上四个规则就够成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了。

第十章《公正地评判一本书》也是分析阅读的最后一章,最后对读者说了几点要求,也是读者应该去做的几件事。首先要学会去评论,如作者说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但作者同样指出暂缓评论的重要性,即必须要在全面了解书本的基础上才去评论。另外作者还指出要理性的去评论,要有理论基础。

承接第十章,第十一章《赞同或反对作者》继续就读者判定一本书进行说明探讨,此章作者指出在我懂了的前提下判断作者的论点是否正确和作者的论述是否完整,当然这些判定都是有相应的标准的。

十二章中,作者补充说明了辅助阅读,即除了阅读书籍本身以外所有阅读,这里就包括相关经验、其他书本、导论和摘要和工具书,接下来就是作者详细地介绍这四项如何辅助阅读的。

第三篇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在第二篇第六章大概地将书分为实用型和理论型后,作者在第三篇又详细地对书本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对各种不同读物的读法,当然这里仍然是一本书的阅读,即前三个层次的阅读,换句话说就是仍然在讨论分析阅读。

第十三章主要介绍如何阅读实用型书,文中作者将实用型书分为两类,一类是像烹饪、驾驶手册以及本书一样是说明规则的,另一类主要谈的事规则背后的原理,当然是不同于那些理论型的书的。在阅读这两类实用型的书时,同样需要问四个问题,当然这里的问题有了点小变化。

第十四章介绍的是如何阅读想象文学,作者指出想象文学需要读者亲身去体会、想象,它是在阐述经验本身,另外作者还告诫了读者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同样作者也提出了阅读想象文学的一般规则及阅读时的注意事项。

十五章《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中,开始先谈到再快读故事的前提下对用那几个问题来提问自己;而史诗现代人虽然很少人阅读了,但作者还是强调应该阅读那些经典的史诗巨著;阅读剧本就十分需要发挥想象,想象这幕剧正在随着你的阅读在眼前上演,这里作者着重强调了阅读悲剧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对阅读抒情诗提出了几点意见,阅读抒情诗要一气呵成,不要局限于作者的背景材料,做好还能够大声朗读。

十六章谈的是如何阅读历史书,首先作者用了大量的事例对历史这一词作了定义,其次他提出了阅读历史书应该提出的几点问题,另外作者又把传记(自传)单独拿出来讨论。

十七章《如何阅读科学和数学》之中,作者先是同样提出了阅读科学名著的几点建议,他建议读者可以通过科学术语找出作品的主旨。在谈到阅读数学时,他指出数学其实是一种语言,我们可以向学习自己的语言一样去学习它。在说到阅读科普书时,作者没有给过多的意见,因为科普书本来就是普通大众写的,读者阅读时不会遇到太多问题。

十八章《如何阅读哲学书》,作者先是通过详细说明哲学家提的问题、现代哲学的传承和哲学的风格来让读者更深层地了解哲学,随后便提出了阅读哲学的几点提示,他提示读者要花力气了解作者的词义与基本主旨,作者明确说出阅读哲学最关键的就是理清思路去思考。最后作者还对阅读神学和圣经给了几点建议。

第十九章《如何阅读社会科学》是第三篇的最后一章,作者先是给读者把社会科学下了个定义,并指出了阅读社会科学的难易处,阅读社会科学难是因为关于一个社会科学的问题我们有时要阅读好多书,当然这就不仅仅是分析阅读所能满足的了的了,这样就引出了本书的第四篇也是正文的最后一篇《阅读的最终目标》。

第四篇《阅读的最终目标》

第二十章《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开始叙述如何通过阅读很多本书来获得某个主题的方法,因为作者所分的四个层次是层层递进、互相依赖的,紧接着作者就开始强调检视阅读(第二个阅读层次)在主题阅读中的作用,即通过检视阅读来删减书录。然后作者开始说明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即找到相关章节、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理清问题、界定议题、分析讨论,另外作者还强调主题阅读时应保持客观性,最后通过进步论来进行实例演练。

本章最后,作者又重新提出主题阅读的两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和主题阅读本身。

第二十一章《阅读与心智的成长》,此章作者重提主动阅读的重要性,回答了阅读最终目标是什么?即提高心智,而不能是为了阅读而阅读。

读一本书心得体会 篇10

牟娜很想交新朋友,却害怕搭话;佑莉由于巨大的伤痛而紧闭心门;诗雅无法向妈妈说明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三个朋友所需的正是“勇气”。我们常常以为勇气是难以实现的,其实真正的勇气就是无所畏惧的心。战胜恐惧,打开心灵,才是最大的勇气。牟娜和佑莉、诗雅会战胜恐惧吗?

这个故事讲述了:牟娜获得一根勇气手杖,于是牟娜每天带着它去练习跑步,身上就充满勇气,也就是因为这样,牟娜认识一直不敢露面的佑莉,佑莉握住手杖,自己把面纱拉开,对镜子看原来自己不是想象的那么丑。诗雅也是一下子把心中自己想说得全部说出来……

当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你是否有懂得理解包容并伸出友爱之手的勇气吗?我们有时候会以为勇气需要巨大的心灵能量,但是这种能量往往来源于小小的温暖之心。

读一本书读后感 篇11

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两个狡猾的人,一个高大, 一个矮小。矮人到市场上卖黄油,他找了一个灌子,装了一灌子的粘土,在上面写着“黄油”两个字。高的也到市场上去,他也找了一个灌子,里面装的是烂泥,只是上面一层是蜂蜜。太阳非常大,仿佛要把大地烤焦了。

两个狡猾的人到一棵大树下休息。矮人说:“我想买蜂蜜”读一本书的读后感500字读一本书的读后感500字。高人说:“我想买黄油”。于是两个人都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等他们回到家一看,都傻了眼。

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 篇12

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教给我们怎样做人的道理;书,是一位真诚的朋友,跟我们交流,鼓舞激励着我们;书,更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

近日,我校开展了“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的读书活动,让我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其实我和父母一起阅读过许多书,但是最让我们为之感动,让我们受益匪浅的应该算是黄蓓佳写的《亲亲我的妈妈》吧。

这本书通过记叙一个名叫“赵安迪”的十岁男孩的成长故事,来抒发作者希望父母理解孩子、孩子尊敬父母的这样一个互敬互爱的过程。

在十岁之前,男孩赵安迪从来没见过他的妈妈。在爸爸葬礼那天,他的妈妈从天而降,而赵安迪也从被爸爸、姑姑宠爱的“安宝儿”,变成了妈妈口中的“弟弟”,并跟随她离开家乡的小城,来到繁华的南京城,开始全新的生活。渐渐地,弟弟发现妈妈有很多秘密:除了“舒一眉”,她还有一个神秘的名字“心萍”;她是一个电台的主持人,却从来不让弟弟听她的节目;她总是晚上上班,白天睡觉;她的心情时好时坏,常常自己对着窗外流泪……弟弟一点一点地揭开了妈妈的秘密,也慢慢走进了妈妈的心。

文中有那么一个片段使我记忆犹新:当妈妈舒一眉找不到之前用过的创可贴时,发现了儿子的一个箱子里都是她用过的东西,妈妈很疑惑,而儿子的回答却让妈妈大吃一惊,儿子说,因为这些东西有妈妈的味道。“因为这些东西有妈妈的味道。”看似很荒谬的一句话却能读出儿子安迪对母爱的渴望与向往。

母子情感的磨合是缓慢而又艰辛的。

其实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可能不会像这本小说中母子两人的关系那么复杂,磨合的过程又那么艰辛。但至少从小说的最后结局来看,我们应该懂得体谅父母、尊敬父母,而作为父母的也应该理解自己的子女、爱护自己的子女。这便是小说的灵魂所在。

读完这本书,我和父母都感慨万千。自此,父母学会了尊重我的想法,理解我内心的感受;我不仅领略了作者的文笔之妙,也学会了怎样去体会父母对我的爱。这本书就像是我与父母心与心之间的一座桥梁,沟通了彼此,将两代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我想,这就是“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的精辟之处吧。

看来,书真是“绝世佳品”。通过阅读书籍,人们可以交流彼此的观点,从而达成共识。

上一篇:大学党课参加心得下一篇:学校值班人员负责校园出入登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