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人事委工作总结

2024-10-07

人大人事委工作总结(共5篇)

人大人事委工作总结 篇1

2010年工作总结

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

2010年,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和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学习型机关和争先创优为抓手,紧紧围绕常委会工作部署、主任会议的要求和工作计划,围绕人事任免和代表工作两大工作重心,开拓进取,巩固提高,不断强化委员会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扎实有效地做好代表工作

代表工作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源泉,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大常委会工作的质量和成效。一年来,我委始终坚持把代表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来抓,遵循“忠诚于党、立足于法、着眼于民、致力于创、落脚于实”的指导思想,在代表工作上始终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代表法和中央9号文件精神为主线,狠抓代表主体作用的发挥,采取多项措施推进代表履职,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以视察调研为基本形式,推进代表履职质量。

按照工作计划和惯例,我们分别组织省、市代表进行了会

前视察、专题调研等工作,为代表了解情况、掌握情况提供条件。

一是全力做好省人大代表的视察调研工作。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前夕,按照省人大办公厅的通知要求,为了让省人大代表做好参会准备,充分了解市情民意,在会上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审议好各项报告,我们组织驻我市的省人大代表对全市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省人大代表先后深入到****改造工程、***公路工程、*****北站广场建设工程、*******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处,主要围绕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民生保障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视察。随后,听取了市政府关于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并同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代表们还分别到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听取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2010年的工作报告,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通过视察,代表们表示,要在集中视察的基础上,继进一步搞好调研和走访,充分了解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更多的具体情况,提炼、整理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带到省人代会上,切实代表人民行使好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2010年的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我市省人大代表共提出意见建议45件,其中有1件被列为了重点建议。

在搞好视察的同时,我们也积极认真的做好省人大代表的

专题调研。9月16日,组织部分驻我市的省人大代表,就全市学校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等地实地调研,随后听取了****等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并就全市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了座谈。调研中,省人大代表针对我市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并形成了一篇调研报告,为全市学校安全工作质量再上新台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是组织好市人大代表的视察调研工作。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前,我们就下文通知要求各县区人大常委会要做好会前视察工作,为市人代会的召开早准备、早行动,推动代表多提事关经济社会的好建议、事关民生发展的好建议。在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代表们共提出意见建议148件,内容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不乏有很多高质量的建议,这些建议的提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9月下旬,我们还委托各县区人大组织本选举单位的市十三届人大代表进行了规模较大的调研活动,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周密部署,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基层,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次调研共组织200余名市十三届人大代表,形成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5篇,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达百余条。

(二)以建议督办为主要形式,提升代表履职实效。

市人代会议案、建议工作,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会前,我们就多次通过不同形式要求各县区要切实做好代表议案建议的提

出工作,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民生民意的问题反映出来,以此来充分发挥代表的参政议政作用。会中,我们在搞好组织组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议案组认真筛选议案建议。今年的市人代会上,共形成重点建议11件,无大会议案。会后,我们以联合督办、上门督办、重点督办、电话催办等为主要方式式,并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对建议办理工作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强化跟踪督办力度,坚持推行交办单位、承办单位和提建议代表“三见面”制度,使代表提的议案、建议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激发代表参政议政,投身经济发展和管理社会事务的热情。一是严格按法定期限及时召开交办会。人代会后,我们及时联系市政府督察室,召开了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共同参加的重点建议交办会,并将代表所提建议转交“一府两院”办理,明确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理质量和目标要求,要求“一府两院”及其部门要努力提高办理质量和办结率,将全部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二是继续实行重点建议由市政府主要领导领衔办理,对重点建议进行重点督办。重点建议交办会议后,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扎实开展办理工作。我委按照《关于代表重点建议督办办法》的规定,集中力量对11件重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全面跟踪督办。由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队,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会同各相关专门委员会分别对建议所涉及的承办单位进行对口督办,采取集中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按照有关要求,对建议办理的进度、办理质量和行文规范进行全面检查,共同反馈交流意见,研究

制定解决措施。先后深入到市教育局、住建局、财政局、公安局、规划局、卫生局、人社局等部门,对其各自所承办的重点建议进行了有力督办,推动代表建议办理结果真正落到实处,保证代表满意的效果。三是主动加强与所提建议代表的联系。对于其它建议的办理工作,我们通过电话、信函、走访等方式,及时征求他们对办理情况的意见,督促强化承办单位同代表的见面率、反馈率、答复率,不断提高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满意度。四是坚持规范办理。针对某些部门办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不认真、不及时、答复后不落实等突出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推动办理工作达到最好程度。由于各承办单位的重视,加上有效的督办,代表们对办理结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五是继续采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重点建议的办理情况的方式,推动重点建议的办理质量提高。11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第71次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重点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的汇报。六是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对今年的建议办理情况进行视察。通过实地视察和座谈交流、协调沟通来保证大会的每一件建议都得到有效办理和高效办理,全力激发和维护代表们参政议政的热情和知情知政的权利。

(三)以工作评议为重要形式,深化代表监督效果。

在继续完善提升代表监督政府工作实效的前提下,我们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2010年工作计划,总结经验,完善创新,于9月至1

月间,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县区两级代表,开展了对省垂直管理部门市质监局的工作评议。为了做好评议工作,保证效果,保证质量,我委联合财经委、办公厅等部门,成立了专门机构,进行了充分准备。整个评议活动分为动员、调研、评议、整改四个阶段有序进行。从评议后各方反馈回来的意见来看,评议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此次工作评议,有效拓宽了我市人大代表履行监督职能的渠道和范围,同时也促进了全市质监部门进一步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依法行政,加强市场监管,不断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为企业、用户服务,优化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四)以参观培训为根本形式,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为了开拓代表的履职视野、丰富代表履职内容、增强代表履职素质,我们还进一步丰富代表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了一系列的代表外出学习考察、培训学习等工作。6月,组织部分省人大代表赴上海世博会进行了为期3天的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不仅开拓了省人大代表的视野,提升了履职的积极性,而且也使代表更加切身的体会到国家的发展,激发了履职的主动性。10月上旬,按照省人大常委会人事工委的统一安排,组织6名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到省人大参加了三天的集中培训,为代表基本掌握了履行职务所必备的知识,为依法履行职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搞好服务保障工作,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

人大代表要充分履行职责,发挥其职能作用,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工作中,我们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全力做好代表的各项服务工作。首先,为代表学习提供服务,提高代表依法履职能力。一是经常为代表寄送相关学习资料,坚持给每位代表订阅《中国人大》、《*****人大》、《人民代表报》等刊物,市检察院、市法院还为代表寄送《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等信息。二是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积极组织代表特别是一线代表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种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列席市政府座谈会,参加法检两院意见征求会,让代表提高监督的实践能力,增强履职的本领。三是注重加强代表的学习培训。一年来,通过各种方式,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代表学习宪法、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提高代表综合素质。其次,为代表活动提供保障和服务。一是印制了市人大代表专用信封,在市人代会上以每人两个的标准发放,便于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建议,建立了建议提出办理“直通车”,有力地推动了代表闭会期间的工作。全年共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45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发展、交通建设、社会保障及“三农”等各个方面,我们已全部转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得到了有效落实。二是切实搞好代表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积极做好代表所在单位协调联系工作,为代表履职提供时间上的保障,同时,密切加强与被视察单位的联系沟通,努力为代表履职创造基础条件。三是进一步加大代表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各界

对代表工作的认可度,营造全社会尊重代表、关心代表、支持代表工作的良好氛围。四是切实关心代表的工作和生活。及时进行看望和慰问有困难的代表,通过细致人性化服务保障工作,努力增强代表队伍的凝聚力。

总的来看,今年的代表工作在以往的基础上,在坚持中有创新,在完善上有提高,代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各级代表工作的不断进步。

二、严格依法地做好人事任免工作

人事任免是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的重要职责,法律性、程序性强,责任重大。2010年,市人大常委会共任免、接受辞职****人次,其中市人大***人次,市政府***人次,法院***人次。另外,我们还搞了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的补选工作,共补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名,秘书长****名及常委会委员***名。在日常的具体工作中,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各个工作环节:一是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联系,在程序以及文件上严格做到协调一致,在时间上紧密衔接。所有人事任免事项,都能够及时地提交主任会议进行研究并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保证了常委会人事任免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认真做好被任命人员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的工作。每次考试之前,我们精心准备试题,并做到严格保密。考试过程中精心组织、严格纪律,做到客观公正。三是精心组织任免职务的表决工作。四是做好有关任免材料的整理和存档。五是通过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

任免结果。

三、强素质夯基础,重沟通学经验,努力提高委员会整体工作水平

市人大机关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和“争先创优”活动以来,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将加强学习与提升业务有机结合,坚持“以学习促进业务,以业务带动学习”的全新理念,明确思想、完善制度、丰富形式、创新方法,一是提高认识,强化制度,树立先进理念。大力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和“争先创优”活动,是人大工作者适应新时期、新形势要求的需要,也是强化综合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我委对这两项工作十分重视,将其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专门召开委员会会议,从目标要求、学习步骤、手段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安排,建立了稳定性、连续性的学习和业务建设制度,要求提高自觉性、主动性和实用性,真正达到实现学习的最终目的。二是内容丰富,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效果。针对人事代表工委工作程序性、法律性、服务性强,工作要求高的特点,我们在学习内容上紧扣业务内容,做到“宽、新、专”。在开展学习和业务建设形式上,我们坚持在学习效果上下功夫,力求创新形式,做到了“四个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全面学与重点学相结合、单位学习与外出培训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三是成果丰硕,效果突出,完成工作优质。一年来,按照计划,我们每半月召开一次委员会的学习交流,每位同志都阅读了30余本的书籍,做了上万

字的读书笔记,完成了近30篇的体会文章,在各次学习会议、座谈会上发言多次,此外,我们还撰写了和实际工作相关的论文、讲话多篇,在有关刊物上登载。经过这几年来的共同努力,全委同志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知识结构不断完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进取精神不断张扬,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工作的政策性、法律性、预见性和系统性进一步增强,工作水平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注重提高委员会的整体素质的基础上,我们将素质的提高转变为工作能力的加强,将学习成果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中。一是认真准备,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搞好省人代会的会务工作。2010年有两次省人代会召开,我委相关人员从会前的名单报告、参会人员相片报送到会上的服务工作,都高度重视,认真参与,高质量的完成了每一次的工作任务。二是扎实做好出席省人大常委会有关会议、培训的服务工作。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召开和举办了全省人大代表工作会议、省人大代表培训班、代表选举软件培训班等。对这些会议和培训活动,我们在接到通知后,都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通知有关人员按时参加,准备相关交流材料,并扎实做好有关服务工作。通过参加以上会议或培训,既提高了我市各级代表或代表小组召集人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能力和水平,又介绍了我市开展代表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还有力的促进了本委员会整体业务水平的提升。三是注意保持与上下级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

机构的经常性联系与交流。及时向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人事工委请示汇报工作,主动争取上级人大的指导和支持;密切与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代工委的联系,加强工作指导,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帮助解决代表联络、选举任命等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热情接待来访的有关客人,并利用接待机会,交流工作经验。

四、问题和不足

总的来看,一年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政治理论学习需要进一步加强,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组织代表活动需要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问题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通过及时地总结经验、加强学习、精炼业务、提升素质来不断完善提高,以更好的完成人事代表方面的各项工作。

人大人事委工作总结 篇2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曲焱(2016年4月14日)

各位委员、代表、同志们: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今天下午,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举行专门会议,对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专题询问。这是我市十届人大继询问农民卖粮难、新建殡仪馆启动及运营管理工作后,举行的又一次专题询问会。刚才,2位常委会委员、4位教科文卫委委员和6位人大代表直奔主题,直面问题,就当前全市疫苗监管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询问,表达了人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焦虑之心,盼切实解决问题的迫切之情。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一一作了应询,认真回答,既谈到了问题,也解释了原因,更承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刘丽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就落实专题询问意见、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了表态性发言,不仅体现了我市维护饮食用药安全的坚定决心,更描绘了我市维护饮食用药安全的路线图。下面,我就这次专题询问和下步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本次专题询问的意义 民以食为天,药以安为先。饮食用药安全是最大的基本民生,是天大的事,也必然是我们各级各部门的政治责任和奋斗目标。多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饮食用药安全工作,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监管体制、加大违法惩处等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全市饮食用药安全状况总体动态可控。但问题客观存在,不可低估。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经费不足,正严重影响着我市饮食用药安全。在我们调研过程中,市、县区两级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对饮食用药安全非常关注,对饮食用药安全存在的问题反映强烈,企盼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尤其今年3月份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发生后,据媒体报道,问题疫苗也流入我省,引起了我市市民的广泛关注。群众有呼声,代表有反映,人大必须有行动。所以,市人大常委会在去年已经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执法检查基础上,今年又安排了教科文卫委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专题询问,以积极回应广大群众重大关切。希望通过面对面的问询应询、交流沟通,进一步增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促进被询部门更加切合地研究突出问题,更加自觉地回应社会关切,更加有力地加强和改进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真正让人民群众在食品药品方面用得安全、吃得放心,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对本次专题询问的基本评价 今天的专题询问会时间虽短,但形式新、内容实、互动效果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各方重视、准备精心。为组织实施好这次活动,常委会领导多次进行研究,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有关工作汇报,把准方向,确定重点,细化方案。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为组织并具体实施此项工作,做了大量的学习、调研和协调等准备工作,工作细致扎实;常委会研究室、办公室、人事选举办密切配合,加强协同。首次通过市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邮箱等平台发布专题询问公告,广泛收集官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开展专题询问提供重要参考。本次活动从事前的座谈问卷、问题梳理、议题征集到询问议程安排、询问人员确定等,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和谋划,同时与市政府相关部门作了有效对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这次专题询问高度重视,对这次专题询问作了认真准备,并主动与人大相关部门协商衔接。部分人大代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和代表意识认真参加专委会组织的调查、暗访和座谈活动,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要求,积极向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提出意见建议。

二是重点突出、促进工作。专题询问紧紧围绕一个主题,有计划、有重点、有组织地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询问,这样的询问主题更鲜明、重点更突出、内容更具实质性、监督更具实效,也更有利于推进政府工作和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实践表明,询问实现了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负责人和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零距离对话,面对面交流。在一问一答中,委员、代表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了群众的心声,政府及有关部门查问题,挖原因,定目标,做承诺,促进了人大机关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良性互动,推动了工作更科学更民主地发展。

三是询答切合、交流坦诚。整场询问会,提问者直言不讳,回答者实事求是,现场气氛平和而热烈。常委会委员、专委会委员和代表围绕群众关心的重点向市政府和职能部门提出了15个具体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当前社会关切的热点,也是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难点。委员和代表的询问,实事求是、直奔主题,没有客套寒暄;所提问题概括精准、切中要害,比较客观尖锐,充分表达了委员和代表对饮食用药安全的关切之心,对政府工作的期盼之情。应询部门做了充分的准备,对委员和代表们询问的问题给予了认真负责的回答,虚心坦诚,能够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正面反映情况,不推卸责任、不回避矛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充分体现了对法律、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询问中问答双方积极互动,坦诚相见,进一步增强了对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认识,深化了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理解,既有利于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又有利于促进各职能加强和改进工作,专题询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在此,我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向重视、关心、支持专题询问工作的市政府及相关工作部门,尤其是向真诚履职、积极建言的各位委员、人大代表表示衷心感谢。

三、重诺践行,推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取得新成效

这次专题询问是对全市饮食用药安全工作的一个总结,也是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存在问题与不足的深入探讨,更是凝聚共识、强化合力、全面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新的起点。我们要以此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专题询问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做好专题询问意见的整改落实,确保我市饮食用药安全。一要扭住问题不放。食品药品安全一旦出问题,就是大事,就是焦点。这次调查发现,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少,隐患不少,险象不少。有些问题长期存在,得不到有效解决,各职能部门对这次专题询问会发映出的问题要深刻反思,查摆问题,剖析原因,采取措施。各职能部门要有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韧性,要有不解决问题就是渎职失职的担当,切实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监管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对现时能解决的问题,全力抓紧办,决不搞一拖再拖;对一时难解决的问题,创造条件办,决不搞研究在研究;对苗头性问题,主动出击,立足于抓小抓早,监管于萌芽状态;对热点问题,把握分寸,既高度关注、积极应对,又不可火上浇油,使问题升级;对老大难问题,抓住实质,抓住要害,集中力量打通关键环节。只要我们盯紧问题不放,加大力度,我们就一定能够还食品药品安全一个健康的肌体,让群众放心,让群众满意。

二要严加打击不软。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既要用道德约束,更要用准、用足、用好法律手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调查处理情况汇报,在第一阶段调查处理中,各地共立案刑事案件192起,刑事拘留202人。根据已查明情况,会议决定,依法依纪对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卫生计生委和山东等17个省(区、市)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有关方面先行对357名公职人员等予以撤职、降级等处分。下一步还要坚决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和失职渎职行为,并根据案件查处情况,提出进一步问责处理意见。我们必须“重典治乱”,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对食品生产经营不法分子在经济上必须重罚,在法律上必须严惩,使之不敢、不能、不想生产经营不合格、不安全商品。必须解决以罚代管、以罚代刑现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健全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机制,细化工作程序,强化信息共享,对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要一律依法给予法定范围的最高限处罚;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机关立案查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坚决杜绝以罚代刑,降格处理。必须广泛发动群众,落实统一举报电话和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众举报食品安全问题,让那些敢于以身试法的违法犯罪分子绳之于法。三要坚持常抓不懈。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反复性等特点,保障饮食用药安全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要常抓不懈,始终绷紧确保安全这根弦,避免有人监督就猛抓,没人监督就不抓,树立打持久战、攻坚战的思想准备、工作准备,克服厌战情绪,做到年年抓、月月抓、天天抓。各分管部门要抓专项整治,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整治,力求执法监督到位、整治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要抓关键环节,管好种植养殖,管好生产加工,管好流通销售,管好餐饮消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要强化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真正承担起企业主体职责和社会责任。要抓宣传引导,各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客观报道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养成,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广大消费者要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合法理性维护自身利益,积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形成加强饮食用药安全社会共识的强大合力。

人大人事委工作总结 篇3

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管理社会和国家事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就目前情况看,这项职权的行使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一、对党管干部和依法任免的认识不到位。由于法律对人事任免的程序未作明确规定,在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的结合上容易出现偏差。人大工作是一项程序性要求极高的工作,而人事任免工作的程序性要求更为严格。一般来说,人事任免工作要经过党委推荐、“一府两院”提名、常委会决定三个阶段。从人大常委会内部工作来说,也要经过党组研究、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和社会公告三个阶段。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认为既然是党管干部,党委提名推荐的人选,特别是一些重要职位的人选,党委组织部门都作了严格的考察,又经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人大理应无条件接受,否则就是没有贯彻党委意图。加上人大任免时对干部人选缺乏充分了解,表决的依据主要来自组织部门提供的文字材料,往往是党委提名的干部基本都能顺利通过,久而久之,人们心目中自然会把人大依法任免单纯看作“橡皮图章”,“履行法律手续”。在进行人事任免表决中,只注重了和党委保持一致,而忽略了依法办事。

二、任免前对被任命干部调查了解不到位。党委在向人大常委会推荐人选时,往往是在常委会会议召开前很短的时间,甚至一两天前才向人大常委会通报。这样,常委会审议时仅凭提请人对拟任干部的简略介绍,这些材料一般比较笼统抽象,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有关人选的全貌,常委会组成人员很难对拟任干部有全面的了解,表决时难易作出准确判断。

三、人大机关自身建设与任免权的充分行使还不适应。一是没有固定的人事任免机构设置,难以系统地、经常性地搞好人事任免和监督。虽然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了人事工作委员会或人事(代表)工作办公室,但其工作开展没有可操作的法律依据,工作方式、方法受局限,难以发挥在任前考察知情、任后跟踪监督的作用。二是人大自身活力不足。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主要是从党政等机关领导岗位上转来的,虽然有相当部分领导干部德高望重,也能自始至终尽职尽责,但最终难免给人一种“人大是老干部的安置机关”的形象,个别干部会因此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准退休”的情绪,工作热情不足,使得人大常委会工作缺乏活力。因此,在任免工作上“顺其自然”,谁也不得罪;在人事监督上,认为自己是“过来人”,也工作不了几年,“多栽花少栽刺”不必要与人为难,形成任免走过场,监督缺乏力度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正确处理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干部的关系。向国家权力机关推荐重要干部,是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维护和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重要组织保证,也是党管干部原则的重要体现。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要求。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既存在差异,又有共同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虽然在形式上不同,但其本质和用人标准、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挑选合格的公仆。要实现二者的统一,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一方面人大常委会在行使人事任免权时,要充分尊重和相信组织的推荐,充分理解党委的意图;人大党组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确保党委意图的实现。另一方面党委要按照宪法、党章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凡属法律规定由人大常委会任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不要提前对外公布,更不能未经人大常委会任免就提前到职或离职;对多数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同意的人选,不要硬性要求人大常委会通过;对人大任免的干部不要频繁调动。

二、完善人事任免程序。

1、加强对拟任人员的任前了解。对拟任人员的了解权(知情权),是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人事任免权的前提。任前了解不是直接考察干部,这一点中央有明确规定。《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地方党委向地方国家机关推荐领导干部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指出,地方人大常委会“不要设立考察干部的专门机构,也不宜采取组织、人事部门那种考察干部的方式去直接考察干部。”但“需要了解由它选举或决定的干部的情况,可以要求负责推荐干部的党组织或提名人介绍,也可以通过审议工作报告、视察工作、依法质询等方式进行。”在人事任免过程中,首先是提请任免人名单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人大常委会,保证人大常委会有充足的时间了解拟任免人员情况,不搞盲目表决。其次是要搞好拟任干部的任前调查。其具体方式,一是常委会派人参加党委组织部门对拟任人员的考核;二是人大常委会派人到拟任人员所在单位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也可以逐步推行拟任干部公示制度,由组织部门或人大常委会在任命前一定期限内向社会公布拟任人员名单,征求群众对拟任人员的意见,并对检举揭发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三是要求拟任人员作供职报告或述职报告,了解其过去的工作情况和今后的打算;四是对拟任人员作必要的法律知识考核。对调查和考察中发现有重大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的,可以建议提请机关撤回提请或由主任会议决定推迟任免。其三是要搞好任免前审议。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提请任免的机关要详细介绍拟任人员情况,在此基础上人大常委会参与调查、考核的人员要报告调查情况、法律考试情况或公示结果,对于不清楚的问题可以要求提请机关或拟任免人员作进一步说明。在审议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评价干部,是成绩不夸张,是问题不回避、不扩大,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拟任免人员的德、能、勤、绩。

2、严格人事任免程序。一是党委推荐的人选至少要提前半个月交人大常委会,给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的酝酿时间。二是要发挥主任会议的作用。对党委提出的人事任免方案,主任会议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对拟任人员的人大意识、法律意识、廉政意识、服务意识、宗旨观念进行调查了解。如果认为拟任命对象情况不清,或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拟任命对象的问题,主任会议应责成常委会的有关工作机构进行调查和核实后,再决定是否提交常委会会议进行审议。三是要给常委会组成人员以充分的酝酿审议时间。四是要慎重表决。五是举行颁发任命书仪式,实行人大任命干部宣誓就职。这样,可以增强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的法律观念、人大观念和公仆意识。

三、加强对人大选举和任命干部的任后监督。加强任后监督,是新时期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工作的重点。

一是述职评议要经常化。述职评议是人大常委会在人事任免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干部任后监督形式。但有些地方的述职评议往往只是蜻蜓点水,评议面不宽,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应使述职评议经常化。即在每次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评议若干名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干部,确保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干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自觉接受其监督。

二是跟踪考察监督。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可以通过参与“一府两院”及其所属工作部门的工作,旁听他们的会议,以及召开座谈会、民意测验、素质测评、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人大任命的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实绩、依法办事的情况等,并将此作为今后任职、免职、撤职的重要参考依据。

人大人事委工作总结 篇4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是市发改委主任康强,2008年1月当选为XX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面对党和人民的信任,我既感到无上光荣,又感到责任重大。回顾一年多来担任省人大代表的历程,感到欣慰的是:我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积极参政当政、为民办事,在推进“富民强省”,特别是“振兴衡阳”的伟大实践中做了一些工作。现作如下述职,请予评议。

一、履职的主要情况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也是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作为省、市人大代表和发改部门负责人,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服务群众。

(一)突出理论学习,增强人大代表意识。我担任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累计时间已有21年,可以说是一个“老代表”,对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还是比较熟知。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我感到对人大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够,与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相比存在差距。为此,我十分注重有关法律的学习,挤出时间充实人大代表业务知识,不断深化对人大代表角色的认识,努力提高履职能力。一年多来,我自觉参加省、市及XX区人大举行的相关会议和学习培训等活动,研读了《代表法》、《监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探讨和力求掌握新时期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要领、参政当政的途径、监督检查的方式等,为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打下了较好基础。同时,我作为政府部门负责人,坚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落实省、市人大的决定决议,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一年多来,我及时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及执行情况,以及“十一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组织开展了《招标投标法》等执法检查活动,积极落实市人大通过的申报发行城建企业债券、开展“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等相关决议,组织与有关人大代表“面对面”办理各类意见和建议45件。在一年多时间里,无论是作为人大代表,还是被人大监督的政府工作人员,我都坚持牢固树立人大意识,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努力为人民当好政、服好务。

(二)突出调查研究,自觉当好群众代言人。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作为省、市人大代表,要不辱使命、履行职责,就必须深入基层,全面、系统地搞好调查研究。近年来,我坚持将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手段,积极参加各类视察、检查、评议活动,并利用发改委这一平台,挤出时间会同部分人大代表,走访企业、农村和工地,多渠道了解情况,多角度吸纳意见,带领发改委一班人,研究提出了实施湘南大开发、衡阳对接融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构建“长株潭衡新型工业化走廊”、衡阳资源性城市经济转型、兴建湘南(衡阳)机场等各类建议20余件,并数次到国家和省里衔接汇报,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目前,这批建议已被不同程度地采纳。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湘南地区开发开放的决定》,省发改委正在组织编制湘南地区开发开放规划;衡阳白沙“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已获得省政府批准,正在编制实施规划;“长株潭衡新型工业化走廊”建设得到省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表态支持;娄衡和岳衡城际轻轨、衡阳(南岳)机场、益娄衡高速公路、衡云干线公路等一批项目纳入到国家和省里的相关规划。同时,我还组织力量,加强对现阶段衡阳经济运行和未来发展战略的研究,形成了“西南云大”经济圈具体规划思路、XX市主体功能区规划、衡阳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关建议等调研报告,并及时向市领导进行了汇报。

(三)突出项目建设,努力为群众办实事。“人民选我当代表、我为人民办实事”,一直是我当人大代表的座右铭。作为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负责人,我坚持以项目建设来为民办事、来惠及民生、来体现价值。一年多来,我与发改委一班人,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向国家和省里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支持了廉租住房、农村公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城乡供水、垃圾污水处理、采煤沉陷区治理、基层医疗卫生设施、中小学校标准化改造、乡镇综合文化站等一批民生项目建设,并积极帮助重点工程建设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120余起,为全市项目建设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努力。与此同时,我还组织开展了“一对一”帮扶活动,筹措15万元,帮助市国兴化机公司、针织厂改制脱困;争取100余万元,支持耒阳大金村、石仙村和衡南胜利村、衡山白云-太平片开展新农村建设;牵头组织参与“春蕾计划”活动,支助衡南泉溪初中14名女生每人学费500元。一年多时间,我通过各种渠道为群众办实事,这既是我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应尽的职责,也是作为人大代表最起码的要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自身的原因,我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进京赴省汇报的多、下基层调研较少。一年多来,常赴国家和省里衔接汇报、争资跑项,花费的精力较多,而亲自下基层调研、与群众“面对面”、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做得不够,主要是借助于基层单位的汇报材料和各类报表来了解情况,有时因相关情况核实不够、把握不准,影响了部分建议和意见的质量。二是经济领域关注的多、社会领域关注较少。对全市主导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改革攻坚等经济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比较关注,但对拆迁安置、老百姓的就业、就学、就医以及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领域的问题涉足不够,特别是对相关个案处理未作深入研究,统筹思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所欠缺。三是提出建议相对较多、监督实施相对较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我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了办理。由于精力有限,我对其具体落实情况跟踪监督不够,也未作后续评估,一定程度上影响建议工作的整体效果。对于上述问题,我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改进。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致力于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按照“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要求,想方设法挤出时间,深入村组、企业和工地现场,了解基层群众和项目单位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当前,重点是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衡阳发展后劲、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解决老百姓后顾之忧等方面找准突破口,研究起草一批客观反映民情、真实反映民意和意见和建议。同时,积极创新舆情民声征集方式,在市发改委网站专设“人大代表热线”专栏,或采取“请进来”等形式,广泛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二)致力于争取政策体现民意。发挥人大代表“联心桥”作用,利用向上跑项目的机会,努力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支持,将老百姓的意愿充分体现并具体落实到上级政策制定和规划编制中去。力争将“长株潭衡新型工业化走廊”建设纳入全省“十二五”区域发展规划,我市“西南云大”经济圈建设得国家和省里的支持,XX市和XX市进入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行列,衡阳核电项目早日进入国家相关规划、实现做大做强“核产业”的目标,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纳入国家大江大河治理规划,水口山、松木和大浦工业园区列入国家级或省级循环经济园,衡阳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全省先行先试,助推衡阳科学转型。同时,对省、市人大所作的决策、安排办理的议案,加大跟踪督办力度,确保人大的决议和代表的意见能够及时落到实处。

(三)致力于项目建设改善民生。继续以发改委为服务平台,立足于本职岗位,以项目建设来服务于衡阳的加快振兴和民生改善。深入研究新增中央投资方向,着力开发包装一批“三农”、基础设施、产业振兴、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大项目、好项目,挤进国家和省里的投资计划,为衡阳科学转型、和谐衡阳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此同时,抓住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机遇,加快我市城乡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继续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就老百姓的住房、出行、环保、就业、社保等问题,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人大人事委工作总结 篇5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

(教职成函[200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人事厅(局)、劳动保障厅(局)、农业厅(局)、扶贫办: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职业教育工作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榜样,鼓励先进,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在新时期取得快速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门决定,拟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联合表彰在发展职业教育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成绩显著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表彰名额及范围

此次评选表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60个、先进个人300名(推荐名额分配表见附件2)。在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获得教育部、劳动保障部和国家经贸委联合表彰的人员一般不再参加评选,如确有新的突出贡献,可推荐参评,但要从严掌握。

(一)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评选范围

1.办学有特色并取得显著成绩的职业院校200所,含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各类培训机构。

2.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成绩显著的先进单位60个,含教育、发展改革或计划、财政、人事、劳动保障、农业、扶贫等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服务机构等。

(二)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评选范围

1.在职业院校的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师等人员260名,含学校教师和从事行政、科研、科技推广、后勤服务等工作人员。

2.在职业教育的决策、组织、管理和研究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工作者40名,含各级党政、业务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领导及工作人员。

二、评选条件

(一)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的基本条件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贯彻执行《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有明确清醒的认识,始终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不动摇,在本地区、本系统或本部门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有较高声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充分发挥党政部门的领导决策作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确定适合本地区、本行业和本单位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或与教育行政部门密切协作,在制订政策、统筹规划、联合办学、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及促进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成绩显著。

2.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勇于开拓,不断改革,在办学体制、办学模式、教学组织、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等方面特色鲜明,教育质量高,效益显著。

3.具有创新精神,在职教教学科研、先进经验推广以及职业指导与咨询、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或者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4.在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计划、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突出经验,起到表率作用。

5.在推行国家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技能鉴定和行业企业办学、培训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二)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的基本条件是: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热爱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创新,艰苦创业,模范履行职责,廉洁奉公,无私奉献,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从事职业教育5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重视职业教育事业,在职业教育的指导、管理、研究、改革工作中,在办学体制改革、办学模式创新、促进毕业生就业、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成绩显著。

2.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在学校建设、管理、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科技推广、校企结合、职业指导等方面成绩显著,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适用人才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三、奖励办法

奖励工作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重在精神奖励的原则。教育部等七部门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前联合发布表彰决定。

(一)向评选出的先进单位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向评选出的先进个人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称号,并分别颁发奖牌、证书或奖金。

(二)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会后将以各种方式宣传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事迹,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四、评选方法和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各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密切配合,做好评选组织工作。坚持评选条件,保证评选质量,通过评选,认真总结经验,积极促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二)要保证评选的民主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好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则,采取自下而上、民主评选、逐级审核、公正推荐方式进行。评选名额不得突破。推荐领导干部时须按干部管理权限征求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见,并将意见一起上报。各地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要对推荐参评对象进行考察并负责公示情况(对推荐的人选要在其工作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7天)的检查与上报。评选中要重政策、重贡献,优中选优,评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

(三)要保证评选的代表性。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评选范围、评选程序组织评选,注意发现新的先进典型,要向第一线的教师和学校倾斜,向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倾斜。要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兼顾方方面面。

五、组织领导

为了做好评选表彰工作,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成立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选表彰的组织领导和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名单见附件1),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组成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办公室,从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抽调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六、申报材料和时限

为保证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地于2005年8月22日前将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联系电话报全国职业教育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于2005年8月30日前报送下列材料:

1.《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申报表》(见附件3)和《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申报表》(见附件4);

2.《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情况一览表》(见附件5);

3.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人选的典型事迹材料,字数控制:先进个人材料不超过2000字,先进单位材料在3000字左右。材料要求准确、生动、翔实,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时代感。先进个人还要附一张工作照片。

4.2005年评选推荐工作总结,包括评选工作程序、评审委员会组成情况、评审结果等。

上述所有文字材料均要求一式三份,并存入计算机软盘(3.5寸)。书面材料与软盘一同上报。其中第2项存为Excel文件,其余文件一律存为Word文档。软盘必须清除病毒。

联系人: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刘宏杰 谢 俐

联系电话:(010)66097715,66097792,66020434(传真);

通讯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邮 编:100816;

电子邮件:liuhj@moe.edu.cn,xieli@moe.edu.cn

教育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事部

劳动保障部

农业部

国务院扶贫办

二○○五年八月十二日

上一篇:从唐僧师徒看团队精神下一篇:作文以珍惜拥有为话题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