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识别措施

2024-08-19

患者身份识别措施(共13篇)

患者身份识别措施 篇1

患者身份识别措施

为认真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院临床工作实际,开展落实《就诊者身份确认制度》活动,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落实《就诊者身份确认制度》活动,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健全规章制度和措施,进一步落实医患沟通和查对制度,改进医院管理模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严格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提高医疗质量,有效防范风险,消除医疗护理隐患,更好地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安全。

成立实施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陶丰

副组长:韩宪云 程学玲

成员: 宋纪花 田芳 赵玲 冯莉 韩萍 臧姚远

三、具体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二)、保证用药的安全;

(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嘱;

四、主要措施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在标本采集、给药前等给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程序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4、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确认患者身份。

5、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6、门诊、病房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当病人被收治住院时,使用病人标识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24小时随身标识。标识应记载病人姓名、病人编号等重要信息,并保证对病人身份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病人腕带标识必须不怕水及酒精擦拭。

(2)在采取各种治疗操作前,包括发送药品、输液、输血、样本采集,必须核对病人标识腕带以确定病人身份。除特殊情况外,对标识信息无法辨别或标识丢失的病人不能进行任何处理,必须首先确定病人身份并更换标识腕带。

(3)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值班、护理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带,确保病人随身佩带,确保病人标识腕带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

患者身份识别措施 篇2

1 临床资料

本院急诊科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共有身份信息变更患者68例, 其中更改姓名58例, 更改门诊号7例, 更改年龄3例;其中转住院49例, 急诊手术16例, 经抢救无效死亡3例;均按身份信息变更识别操作流程进行管理。结果68例均未出现由身份识别引起的护理差错隐患的发生。

2 操作流程

2.1 抢救室流程

(1) 因各种原因 (主要是神志不清、无家属的患者) 导致不能及时得到患者姓名、年龄、医保卡信息, 先以无名挂号, 开通绿色通道。主班护士用圆珠笔填写腕带, 内容包括:床号、姓名、年龄、门诊号、性别, 填写时字迹清晰, 并由第二位护士核对, 确认无误后给患者系上, 松紧适宜。检查治疗护理操作时认真做好“三查七对”。 (2) 家属提供患者真实姓名、年龄、医保卡后, 去挂号室更改患者身份信息。主班护士再根据门诊病历完整地填写一新腕带, 与第二位护士、家属一起核对无误后再给患者系上。保留第一个腕带, 不要去除。 (3) 同时建一份患者身份变更确认单, 表单内包括变更的信息、医患双方的签名等。与提供信息家属一起核对签字, 并保留在抢救病历内。

2.2 转住院流程

(1) 办理住院手续, 打印出住院条形码腕带。完善患者身份变更确认单上的住院号码、姓名、性别、年龄。护送护士与住院部接诊护士、患者家属三者一起核对患者的3条腕带和身份变更确认单。交接病情和各检查治疗化验单。身份变更确认单留住院病历保管。 (2) 住院时涉及身份变更前的后续治疗, 如输血时必须与先前抽取检验好的血型进行核对, 保留变更前腕带和身份变更确认单, 便于住院部护士核对确认。

2.3 出院流程出院时, 护士解除患者的腕带, 将身份变更确认单与住院病历一起归档保存。

3 讨论

3.1 完善的操作流程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

缺陷分析是流程再造的基础, 而规范完整、流畅的流程是预防缺陷发生的基石[2]。国际患者安全管理目标规定, 使用姓名及住院号进行身份识别是患者安全有效地接受治疗护理的基本保证。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针对同一患者同时出现多名字或多个门诊号又存在沟通障碍这一特殊群体时, 原先的双重身份识别无法满足临床确认患者身份的需要, 建立患者身份变更确认单, 佩带多条安全标识手腕带, 是针对问题进行护理流程的再造, 由医生、护士、患者或家属参与核对与确认, 有效保证了重要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查对制度的准确落实, 保证了医疗安全, 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3.2提高安全护理意识在现行法律举证责任倒置的今天, 完善护理文书书写, 对维护医院的利益, 减少护理风险隐患及纠纷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患者身份变更确认单为举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魏艳芳, 邓喜红, 黎艳.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7) :40-41.

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篇3

一、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实施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必须认真核对和识别患者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等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二、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采集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及操作前,实施者应请患者自己说出自己的姓名,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应答;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三、在ICU、CCU、新生儿室、手术室、急诊室、产房等重点科室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四、对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五、对病房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转科、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六、对于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急诊无名患者,使用“腕带”填写无名氏-编号、性别、急诊时间、诊断,如需住院,填写住院号和科室。

关键流程识别

(1)急诊科与病房、ICU之间识别程序 ①急诊科护士做好交接前准备工作:为病人佩戴腕带,准确填写病人的相关信息;在转科登记本上填写病人的个人信息、相关交接内容,并与病历进行核对,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

②由急诊科护士先电话通知病房,并携带病历、转科登记本,陪同病人一同前往转往科室,与转入科室护士当面交接。

③转入科室护士安置好病人后,与急诊科护士同时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由转入科室护士在登记本上签名,完成识别交接程序。(2)病房与病房、ICU之间识别程序

①病房护士做好转出前准备工作:在转科登记本上,准确填写病人的个人信息、相关交接内容,并与病历进行核对,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

②由转出科室护士携带病历、转科登记本,陪同病人一同前往转往科室,与转入科室护士当面交接。

③转入科室护士安置好病人后,与转出科室护士同时进行核对,确认病人的身份、疾病相关信息等,由转入科室护士在登记本上签名,完成识别交接程序。

手术室相关识别程序

(1)手术室与病房识别程序

①临床手术科室护士做好交接前准备:为病人佩戴腕带,准确填写病人姓名、诊断、手术部位,并与病历进行核对与病人主动交流后,确认信息准确无误。②手术室工作人员携带手术室专用病人交接登记表到临床手术科室,与病房护士一同核对,确认病人信息无误后,由临床手术科室护士在登记表上签名,完成交接程序。

(2)手术室术前识别程序

①手术患者统一使用腕带作为识别信息的载体。②麻醉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共同核对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麻醉用药,在麻醉前要与病人主动交流作为最后核对途径。

患者腕带身份识别制度 篇4

1、各病区对手术、意识不清、新生儿、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精神异常、急、危重患者、无名氏、无自主能力的患者及加强治疗病房患者必须另加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2、护士在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要求字迹清晰规范,信息正确,并向病人及家属交代其目的及注意事项。若损坏或不清晰需要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

3、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需要在腕带上注明“无名氏+编号”作为身份识别信息,进行诊疗活动时,需双人核对。

4、腕带佩戴部位首选左腕部,如有特殊原因选择其他部位。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有无擦伤、血运是否良好。佩戴腕带时,松紧适宜,保证病人舒适。

5、病危患者用深红色腕带,手术患者用蓝色腕带,小儿患者用粉红色。

6、病人转科,由接收科室责任护士及时更换腕带的相关信息,并双人核对确认。

7、当主管医生下达转院、出院医嘱后,患者离开病房前,及时为患者解除腕带。

原阳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2015年元月20第二次修订

原阳县人民医院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1、护士在给病人操作治疗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我院至少用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等两种以上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对于手术、意识不清、新生儿、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精神异常、急、危重患者、无名氏、无自主能力的患者及加强治疗病房患者必须另加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2、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实施者除核对床头卡以外,还应请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床号,以识别患者身份。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无自主能力的急、危重患者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必须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活动前或转科交接时的身份识别标识,如有陪同人员,还必须有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4、严格执行腕带管理制度,腕带内容应填写正确、字迹清晰。项目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过敏史、诊断等。新生儿:另加母亲姓名,出生日期、体重。腕带识别信息填好后必须经两名护理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必须认真核 对患者的各项信息。

对身份无法确认的无名患者,由接诊护士临时命名记录在腕带上,命名方式为“无名氏+编号(按英文字母顺序书写)”,如“无名氏A”作为其姓名,腕带信息包括床号、姓名(无名氏—编号)、性别、诊断。待患者姓名身份明确后,由护士按相关制度更正患者信息。

新生儿病房的患儿,由新生儿病房接诊护士同家属共同确认新生儿身份后,在头部标记姓名并佩戴手或脚腕带。

5、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前,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蓝色“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室、血型、诊断,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共同核对信息无误后,接病人入手术室,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共同核对腕带信息,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并做好记录与签名。

新版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篇5

新版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内容:为了科学准确识别患者信息,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住院患者实行双重身份识别,即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具体如下:

1)住院患者床头或床尾均悬挂床头牌,对全院范围内的住院患者、急诊抢救患者、急诊留观患者均使用腕带标识,精神科患者实行图片信息、姓名识别。床头牌及腕带标识作为各项诊疗、手术操作时辨识患者的身份识别手段。

2)管床护士在患者入院时更换床头牌、为患者佩戴腕带。患者身份信息包括患者的病区、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护理级别、饮食等。

3)在标本采集、给药、输液输血、手术等各类诊疗操作前及患者转科交接时,尤其是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腕带标识,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患者身份识别方法且由患者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的姓名,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的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确保医疗安全。4)使用护士移动站的病区,均使用电子条码腕带,未开通护士移动站的病区使用塑料腕带。

5)对于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急诊无名患者,亦使用“腕带”标识对患者实行身份识别,如需住院治疗,则对其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6)患者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注意手部血运情况。一条腕带只限一位患者住院期间佩戴且一律佩戴在左手,作为病人个人信息的主要标识,确保其处于可以随时辨识的状态,不得随意摘取、涂改、转借、遮盖。出院时由护士为患者剪除腕带并销毁。

患者身份识别措施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科注射室为研究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由9名护士组成,年龄21~39岁,平均29岁;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3名,护士3名;本科1名,大专6名,中专2名。护士长担任辅导员(指导和监督整个质量控制活动),由大家选出1名高年资护师担任圈长(统一管理和统筹安排活动进度)。征集、投票确定圈名为:“蜂蜜圈”,圈徽寓意:我们是快乐、勤劳的小蜜蜂,勤劳、团结、奉献、有序。

1.2 方法

1.2.1 设定主题

圈长负责召集圈员开品管圈会议,各圈员根据自身工作经验、针对本科室目前存在有待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3个待选项目:提高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规范的执行率、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患者高危药物外渗率。从问题的急迫性、上级重视程度、可行性及达成的可行性等方面,圈员进行打分,得分最高的主题为“提高护士对患者识别规范的执行率”。因此,确定活动主题为“提高护士对患者识别规范的执行率”。

1.2.2 制定活动计划书

制定活动步骤、确定完成时间及每个步骤的负责人,活动周期为2015年11月-2016年4月,绘制成甘特图:2015年11月份选定圈名、选定主题及拟订活动计划;12月份把握现状、设定目标;2016年1月设定目标、解析、对策拟订;2月对策实施与检讨;3月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4月资料整理与发展。

1.2.3 现状把握

设计护士身份识别调研表,内容包括:身份识别内容(询问患者姓名、治疗单信息)、身份识别方式(输液前双人核对)、身份识别工具(静推、静滴、肌注、贴瓶单、电脑治疗单)。调查了559例输液患者,24名护士,发现身份识别方式错误116例(20.75%),身份识别内容错误142例(25.40%),身份识别工具错误113例(20.21%)。根据柏拉图显示:身份识别方式错误和身份识内容错误占46.15%。

1.2.4 目标设定

按照品管圈目标值设定公式:目标值=现况值+(100%-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最终确定目标为提高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规范目标值由活动前的74.20%上升至74.20%+(100%-74.20%)×76.20%×80.00%=89.90%。

1.2.5 解析

从方法、设备、环境、人员4个方面,运用鱼骨图进行分析。通过要因分析后,最后确定导致身份识别方式错误的要因包括缺乏监督和风险意识、人力不足及护士未养成规范身份识别习惯;导致身份识别内容错误的要因包括护士缺乏责任心和身份识别内容不够完全、清晰。

1.2.6 对策拟订对导致身份识别方式错误和身份识别内容错误的要因,品管圈成员积极献言献策,提出对策方案,从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3个维度以1、3、5分进行评价,5分最好。根据二八定律,108分以上为采行对策,见表1。

1.2.7 品管圈活动开展情况

(1)完善患者身份确认制度及流程,开展品管圈前无患者身份识别监督表,部分护士责任心缺乏,无完善的身份确认制度及流程进行规范。开展后,针对缺陷部分进行补偿和完善,制定了患者身份识别监督本,制定身份识别号码牌的流程指引,形成规范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2)加强人员培训、学习,对新入科护士进行学习、培训并考核,定期监督其轮科或毕业5年内工作中规范患者身份识别情况,不按流程核对患者身份识别的护士给予指正批评,并按规定说明原因并书面检讨,提高人员素质水平和责任心,提升风险防范意识。(3)纳入绩效管理,通过定期自查的方式检查落实情况,并把检查结果纳入科室绩效管理,以此激励护士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1.3 评价指标

(1)分别抽取品管圈活动前后1200例患者实施身份识别执行情况进行对比,了解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身份识别规范执行率;(2)计算品管圈目标达成及进步率,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改善前)×100%,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身份识别执行率比较

品管圈活动前,1200例患者中,890例患者身份识别执行内容和方式均正确,占74.20%;品管圈活动后,1200例患者中,1150例患者身份识别执行内容和方式均正确,占95.83%,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身份识别执行率较品管圈活动前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43,P<0.05)。

2.2 品管圈目标达成率及进步率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95.83%-74.20%)/(89.90%-74.20%)×100%=137.77%,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95.83%-74.20%)/74.20%×100%=29.20%。

3 讨论

上世纪90年代“品管圈”被引进到医院管理领域,并逐渐在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地开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护理质量,更进一步激发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管理热情。临床研究表明,在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工作效果[5,6,7]。近几年,随着国内品管圈活动的不断开展,“品管圈”管理模式已经在护理质量管理、临床护理、护士素质、健康教育、仪器管理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8,9,10]。

品管圈活动以全员参与的方式,采用科学的方法发现并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具体针对性解决措施[11,12]。品管圈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地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其宗旨是提高员工的素质,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3]。在活动过程中,圈员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将其所学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总结归纳后,再次运用到工作中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使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还能够提高工作效果[14,15,16]。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底线,是护理质量永恒的主题。2008年《中国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中提出的首位安全目标即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是保障治疗护理安全性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品管圈活动,发现缺乏监督及风险意识、护士未养成规范身份识别习惯、护士缺乏责任心、身份识别内容不够完全和清晰是注射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可通过制定身份识别监督表、将身份识别纳入科室规范培训考核中与绩效挂钩、加强人员培训及制定身份识别流程,以提高注射室患者身份识别规范执行率。通过此次活动,结果表明品管圈活动前,1200例患者中,890例患者身份识别执行内容和方式均正确,占74.20%;品管圈活动后,1200例患者中,1150例患者身份识别执行内容和方式均正确,占95.83%,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身份识别执行率较品管圈活动前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品管圈活动在注射室患者身份识别规范执行中应用后,患者身份识别流程不规范情况明显减少,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身份识别执行率,证明了品管圈活动的有效性。这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护士对患者给药错误及由这产生的对患者精神、身心上的伤害,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17,18,19,20]。同时在品管圈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不仅圈长积累了管理的初步经验,提高了护理管理能力,圈员也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自我,个人的潜能得到了更大程度地激发,从被动管理者变成了主动自我管理者。在科室内部建立起帮助式和平等朋友式的工作关系和管理指导方式,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动性、责任心和事业心,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21,22]。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品管圈活动在注射室患者身份识别规范执行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身份识别执行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品管圈”活动中尚存在一些缺点,体现在:部分计划实施重点模糊、个别圈员未按时完成预定的计划、数据收集不够完整、品管圈手法运用不明确、各种分析结果欠全面等方面。今后需要更加努力,通过准确收集数据、持续保持各项对策实施及持久有效,并将对策推广到其他科室,以解决临床护理工作问题。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注射室患者身份识别规范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设定主题、制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设定目标、解析、对策拟订等,对注射室患者身份识别规范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干预和改进,分别抽取品管圈活动前后1200例患者实施身份识别执行情况进行对比,了解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身份识别规范执行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前,患者身份识别执行率为74.20%;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身份识别执行率为95.83%,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身份识别执行率较品管圈活动前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活动目标达成率为137.90%,进步率为29.20%。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注射室患者身份识别规范执行中能够提高患者身份识别执行率,有利于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减少医疗纠纷,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转科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篇7

患者转科交接时身份识别的制度

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保证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特制定患者的身份识别、转接的相关制度。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年龄等。

2、对于ICU、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并同时让家属说出患者的姓名以确认其身份。

3、护士在为患者佩戴“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等,由住院处统一打印。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通知住院处打印。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实施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7、转科相关制度

⑴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科会诊同意,并在会诊.2012年10月制定

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出科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

⑵转入科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科应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医师陪送至转入科。

⑶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电话通知转入科室,由责任护士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

⑷转入科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写好接收等记录,并通知主管医师。

⑸危重病人转科时,转出科医师、责任护士应向转入科医师、责任护士当面交代病情。

⑹如病情需两科共管者,应以原所在科室为主,共同负责协商解决,定期按时查房。

8、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粉色的手术标识,与手术室麻醉师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9、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诊就诊的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10、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2012年10月制定

11、科室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科室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科室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12、手术室与科室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科室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13、科室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责任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以及各种引流管道等,无误后方可离开。

对于违反该制度的相关责任人,予以绩效考核。

患者身份识别措施 篇8

急诊、病房、产房、手术室、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2)门诊急诊患者与危急重症、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危急重 症、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危急重症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危急重症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6)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病房与产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7)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匿名身份识别技术——学习分析 篇9

学习分析是在线教育技术领域中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所产生的一种新技术。它将分析技术应用于教育数据流以实现干预和预测学习成绩等若干教育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高等教育在线课程机构正在利用学习分析方法来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在线学习中途停止学习比率。随着教育数据的海量收集与分析,所有权、透明度和隐私数据等问题大量出现。在第一届学习分析与知识国际会议中,与会者一致认为伦理和隐私问题是未来学习分析最应注意的问题。学习分析的关键在于跟踪学生的学习步骤,确定学生的风险利益相关者,从而帮助学生对未来学习进行预测。然而,跟踪学生学习行为的过程中必须关注他们的隐私和身份识别问题。

学习分析所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分不同的类别。主要总结为如下:(1)第三方参与者对公开数据的收集和使用;(2)学习分析所使用资料的所有权;(3)数据的可访问性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4)研究学生记录隐私数据的安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变更性以及是否获得当事人授权使用。

一些教育家声称,教育机构大肆使用教育数据,但是,并没有充分尊重数据所有者的隐私,也没有告知相关学生敏感数据最终会如何使用,使用过后会不会删除特定的数据记录。这一系列问题都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在学习分析中采用匿名身份识别技术将是一种维护学生隐私信息的有效措施。

2 背景

个人信息是可以识别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定义了PII(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formation)个人验证信息。这些信息包括:(1)可用来识别或跟踪一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和地点、父母姓名;(2)其他任何链接到个人信息的信息,如医疗、教育、金融、就业等信息。个人信息泄漏可以引发诸多问题,如误用、滥用数据造成交往障碍、声誉损失和信誉丧失等诸多问题。但是,仍然有很多组织需要发布从个人信息中提取的详细信息。例如,一些教育机构需要对外发布有关学生成绩的统计数据以便让外界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样,卫生组织机构也需要对外报告特殊病人的记录,警示公众注意身体健康,防止疾病大肆传播。

匿名身份识别技术是为了防止泄露个人身份和保证个人身份信息安全。学习分析相关研究人员经常从教育相关数据中提取分析结果有关的信息。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旨在授权学习者和教师了解这些信息,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但是,为了对这些数据进行更深层次分析,就需要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参与学生信息数据的分析,诸如隐私泄露等伦理问题就会出现,匿名身份识别技术就变得至关重要。

3 学习分析中匿名身份识别技术的驱动者

彼得森(Petersen)的一项研究中解决了在学术分析中数据使用权的问题,提出机构、企业或业务职能学术分析中所使用的数据必须标注特殊的标识符[1]。将很多个人信息转化成标识符,以便于研究人员进行不掺杂个人意愿的研究,并且可以防止信息泄露。斯莱德和普林斯路(Slade,S.&Prinsloo,P.)提出在教育机构实施学习分析监控学生的行为时应采用模糊数据挖掘技术。这种模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清楚,而是个人信息数据采集一视同仁化。教育机构应推出未经授权的身份信息数据匿名化的相关政策。此外,德拉克斯勒和格拉勒(Drachsler&Greller)提出匿名覆盖的方法——“隐藏关键词”。这样研究人员就可以将他们的研究结果与学生学习分析得出的教育数据联系在一起,避免身份信息泄露,从而让学生受益。这些方法的提出推动了匿名身份识别技术的产生。

4 提出的方法

提出了一个匿名身份识别技术——学习分析框架。该框架先将学习者处于学习环境中,目前应用于像MOOCS、学习管理系统(LMS)、沉浸式学习模拟(ILS)、移动学习客户端、个性化学习环境(PLE)等大量在线学习平台中。使得学生可以不受空间、时间的局限参与学习活动,这些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教育信息数据,所产生的数据大量投入学习分析技术中,可以定量定性地分析学习中所产生的数据,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下一步将是实施匿名身份识别技术,将个人隐私信息转化成匿名数据应用于数据系统。匿名身份识别技术包括匿名、掩蔽和模糊等方法。最后一步消除匿名隐藏的数据,还原每个数据独特的描述符,以便于利益相关人最终拿到个性化自适应的分析数据。

5 匿名身份识别技术

在匿名身份识别技术——学习分析概念框架中,有几种方法可用来隐藏学生个人信息记录。

5.1 匿名

数据匿名化技术已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研究领域以及各种不同结构的数据,从而保证敏感信息不会意外泄露。当组织机构想要把数据发布给公众、出售信息给第三方或在同一组织内进行信息共享时,匿名化和匿名身份识别技术之间的差异就显而易见了。随机数据匿名化是整体匿名身份识别技术的一个子集。匿名身份识别技术是为了最后识别数据而保留其原始格式的过程。在教育大数据的背景下,匿名化不同于以往的隐藏程序,它不能在最后重新确定学生的身份数据。而匿名身份识别技术消除了查明学生个人信息数据的路径,但是有记录代码可以去重新还原所匿名的信息。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教育信息数据记录可能包括如姓名或学生证号等私人信息,其中这些差异性的特征数据被称为直接标识符,删除或隐藏这些直接标识符其实并不能保证真实的数据被匿名化。标识符可以与其他信息链接从而查明个人信息数据。“出生日期+性别+名称”是一个标准身份识别直接标识符。

5.2 掩蔽

组织机构在对外公布分析结果时利用匿名身份识别技术中的掩蔽方法把一些敏感隐私数据用虚构数据进行替换。数据掩蔽修改替换了数据信息记录,从而保证个人信息保密的同时它们仍然可用。例如,将“王小明”与“###”替换是一种掩蔽方法,但是并未改变“王小明”。这种方法就是用虚拟字符掩蔽替换直接标识字符以达到目的。

5.3 模糊

模糊数据信息就是减少数据的精度和识别度。有几种方法来实现模糊,例如将数据划分为子类别、随机化的数据字段或对数据记录添加噪声。

6 结语

自2011年学习分析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开始,它已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分析他们的教育数据,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随着学习分析领域的扩大,所分析数据的增加,引发了许多道德、伦理和所有权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一种保证学习者的所有敏感隐私信息不被泄露的解决方案——实施匿名身份识别技术,以方便学习分析的有效应用。本文提出了概念性的方法和现实的例子去阐述匿名身份识别技术,保证学习者用于学习分析的个人隐私教育数据的安全。虽然匿名身份识别技术不是一个保护学生隐私万无一失的解决方案,但是,在学习分析的研究中伦理隐私问题必须纳入考虑范围。

参考文献

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篇10

1、医护人员在实施各项诊疗活动前,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2、门诊病人使用就诊卡号,住院病人使用住院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唯一标识。无名氏患者的姓名用无名氏加编号代替。

3、所有住院病人、急诊科留观病人、EICU及输液室病人均实行条码管理,佩戴腕带。

4、查对时应让患者说出自己的名字,住院病人使用床号、姓名、住院号三种识别符,核对床头卡和腕带信息,确认患者身份。门诊病人使用姓名、性别、就诊卡号三种识别符确认患者身份;无名氏患者,门诊使用“无名氏+编号、性别、就诊卡号”,住院患者使用“床号、无名氏+编号、住院号”,作为身份识别信息,需双人核对。

6、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应用镇静药物等病人,应让家属或陪同人员陈述患者的姓名,应用床号、姓名、住院号三种标示符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二十、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1、所有住院患者,急诊科留观室、EICU、输液室病人及“三无”患者均需实行条码管理,佩戴腕带。

2、住院处负责给入院患者发放腕带,住院期间患者必须佩带腕带。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信息内容包括:患者住院号、科别、姓名、性别、年龄。

4、腕带佩戴时必须2名护士到床边核对信息无误后佩戴。腕带常规佩戴在右手腕,特殊情况时可酌情处理。注意佩戴部位皮肤有无擦伤、血运情况等,若有异常更换佩戴部位。

5、若损坏、丢失、转科需要更换时,到住院处重新打印后按上述第4条操作执行。

6、病人出院前,由责任护士负责取下收回腕带并登记到《腕带回收登记本》上,保存24小时核对无误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十一、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1、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先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收病人准备;由医生和/或护士护送,确保搬运安全;携带患者的门诊病历及相关资料;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或住院号,确认患者身份,诊断、简要病史及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况、抢救经过、所做检查及结果、皮肤完整情况、引流情况、目前用药情况等;核对无误后,交接护士共同在病人转科交接记录单及记录本上双方签字。

2、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按医嘱做好手术前准备;手术室护士进病房接患者时,由责任护士陪同到床头认真交接,内容包括:确认患者身份(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床头牌及腕带信息)、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术中用药、皮肤及管道情况等,并认真填写手术患者护理交接单并签字。

3、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术后将病人安全送至病房,与病房护士确认患者身份,交接患者手术部位、皮肤、引流管、术中情况、以及清点相关物品,病房护士核实后,在手术患者护理交接单上签字。

4、病房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与ICU护士确认患者身份,认真交接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目前用药、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ICU转接记录单并双方签字,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产妇均由主管医生和负责护士护送至产房并与助产士进行交接。入产房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腕带信息,生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况、胎膜是否已破、羊水量和阴道血量、宫口开大情况、产妇的治疗及卫生处置情况等情况。以上信息核对无误后在交接记录单及交接记录本上双签名。

6、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由产房转入病房时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腕带信息,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产后出血量、会阴伤口情况、用药、皮肤情况和产后宣教等。以上信息核对无误后在交接记录单及交接记录本上双签名。新生儿交接内容:助产士与病房护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新生儿床头牌、婴儿腕带、新生儿病历信息是否一致,内容包括产妇病区、床号、母亲姓名、住院号、父亲姓名、新生儿性别、出生日期、体重等。以上信息核对无误后在交接记录单及交接记录本上双签名。

身份识别制度 篇11

1、接待新入院病人时实行首诊负责制,按照“流程”进行确认并登记签名。

2、护士在采血、给药、输液、输血、手术及实施各种介入与有创诊疗时,必须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唯一识别的依据。

3、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蓝色“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血型,手术室护士核对,病人麻醉清醒后回病房,由病房护士核对。

4、在病房、ICU、NICU、血透室、产房对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不能言语或语言障碍及危重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红色塑料“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病人的一种手段,并按要求做好腕带上患者身份信息记录。

5、在急诊抢救室腕带用于患者身份识别和病情程度判断,具体措施如:第1优先等级是危急组,红色腕带标记;第2优先等级是紧急组,黄色腕带标记;第3优先等级是轻伤组,兰色腕带标记;第4优先指已确认死亡的伤员,黑色腕带标记。腕带具体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血压、脉搏、呼吸、血型。

6、核对患者身份时采用开放式提问,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如:请问叫什么名字”。

7、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二十三)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时,护理人员应立即实施必要的救治,同时通知医师,并配

合抢救。

2、参加抢救的护理人员分工协作,迅速、正确执行抢救医嘱和操作规程。

3、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执行后及时记录执行时间、药品剂量、给药方法;抢救结束后由医师及时补写医嘱于医嘱单及病历上;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根据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5、详细、及时、正确记录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h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每班之间详细交接病情、抢救经过、各种用药及护理问题与措施。

7、各种抢救物品、药品、器械用后及时清理、补充、消毒、物归原处,处于备用状态。

(十五)、危重病人安全转运管理制度

1、送检前,遵医嘱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拟查项目的准备完成情况。

2、医生应评估病人病情,以判断病人:

(1)是否可以转运:在下列情况发生时,禁止转运。A 心跳、呼吸停止;

B 有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C 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但未使用药物。

(2)是否必须转运,是否需要该转运程序,如需要,则将医嘱书写在病历上。

3、转运病人前按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氧气枕。

(2)开通留置的静脉通路;对于大出血病人,应保持两路以上的静脉通路。

(3)心律和血压监测仪器。(4)指脉氧血氧饱和度监测。

(5)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应用带蓄电池的注射泵,以保证连续给药。(6)型号合适的简易人工呼吸器。(7)根据病情配备急救器械与药品。

3、运送前,预先通知检查(接受)科室,做好准备工作。

4、运送病人前必须检查轮椅、平车、电梯等用具和设施的性能,确认完好方可使用。

5、危重患者外出检查、转科、手术必须有医护人员陪送,并做好交接。

6、运送病人途中及检查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应急处理和记录。

7、负责保管好病历等文件资料,不能擅自将病历交给病人及家属。

仪器维修保养制度

1、仪器设备由专人管理,贵重仪器操作人员需经专门培训,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2、保持仪器零配件配套完整,不得随意拆卸。保持清洁,防止尘土、污染、摆放整齐、防止碰砸。每次移动时要防震,避免因剧烈震动造成接头部件松动。

3、仪器设备一月至少保养一次,一周检查一次,随时处于备用状态。使用蓄电池供电,蓄电池应严格按说明是进行充电,放电后的蓄电池应及时充电,存放久的蓄电池应定期充电,防止减小蓄电池容量甚至无法重新充电。每月检查蓄电池蓄电时间并在仪器上注明。

4、仪器设备应经常通电,要防潮、防震、防锈、防霉、防损坏,确保正常使用。如有异常应立即报修,注明故障情况,不得“带病”运行。

5、贵重仪器设备应建立保养检修记录,每次维修情况需详细记录在《仪器维修保养记录册》上。

6、仪器设备维修工作由设备部负责。仪器报修,应填写“仪器设备修理单”,写明损坏原因和部位,并备案,送设备部修理。

7、新购置仪器要开箱检查、核对、试用,如发现破损,配件缺少或不能正常使用,应立即和采购部、设备部联系。

8、仪器每次使用应登记,用完后,应及时消毒、擦去表面灰尘、污渍、放置在固定位置。

9、长期不用的仪器,每月要接通电源开机一次,开机时间约半小时,以出潮气,防止仪器内部短路或击穿。

基于虹膜的身份识别技术的研究 篇12

从理论上讲, 虹膜的这些特性使得虹膜识别技术可以成为防伪性能最好的生物识别手段。据统计, 到目前为止, 虹膜识别的错误率在各种生物特征识别中是最低的。故在近年来虹膜识别技术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

1 虹膜识别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用虹膜进行身份识别的设想最早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 但直到最近10年来, 虹膜识别技术才有了飞跃发展。1885年在巴黎的监狱中曾利用虹膜的结构和颜色区分同一监狱中的不同犯人。而自动虹膜识别系统则是上世纪末才出现。1987年, 眼科专家Aran Safir和Leonard Florm首次提出了利用虹膜图像进行自动身份识别的概念, 但他们并没有开发出这样的处理器。1989年, 他们请当时在哈佛大学任教的John Daugman为虹膜识别研制真正的算法。1991年, 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内Johnson实现了文献记载得最早的虹膜识别应用系统———基于Gabor变换的虹膜识别技术和分布式虹膜数据库的虹膜识别系统。1993年, J.G.Daugman率先研制出基于Gabor变换的虹膜识别算法, 其中基于Gabor变换的虹膜识别技术成为了现代商用虹膜识别系统的技术基础。该算法的具体实现如下:首先求取虹膜内外边界的灰度阀值, 利用圆探测法以求最大值的方法获得虹膜内外边界圆的参数, 并利用坐标变换实现归一化;然后利用极坐标系中的二维连续Gabor复小波变换得到特征点的复小波系数, 由此得到特征点的幅值信息的二比特编码;最后, 以Hamming距离为判据依据进行判别, 具体实现时利用虹膜编码的伪码来完成对睫毛等干扰的纠偏。作为第一个实用化的虹膜识别算法, 这种识别算法取得了很高的识别率, 其中基于Gabor变换的虹膜识别技术成为了现代商用虹膜识别系统的技术基础, 但是这种识别算法但是它对原始虹膜图像的要求较高, 归一化后的虹膜图像大小为24×1024, 编码前期计算量较大, 也没能较好的解决虹膜旋转不变性的要求。随后, 1994年, R.P.Wildes研制出基于图像登记技术的虹膜识别系统, 该算法在分析原始虹膜图像的灰度分布的基础上, 确定边界灰度的阀值, 然后据此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利用基于梯度的边缘检测手段, 通过Hough变换获得原始图像的虹膜内外边界的参数, 分割出虹膜。并依靠Fisher线性判别器完成判定。该算法的多项指标都和Daugman的算法接近, 但在整个算法的各个部分都独具特色, 在解决如何保证虹膜图像的旋转、平移和尺度的不变性的问题上, 采用了特有的图像注册技术, 但是, 这种识别算法比较繁琐, 计算量较大, 不宜用于实际操作。1997年W.W.Boles等人用小波变换过零检测进行虹膜的识别, 并取得较好的识别结果。该算法使用一维小波变换来对纹理图像进行分解, 待处理的信号是采样以虹膜圆心为圆心的同心圆而得到的, 这种识别算法克服了以往系统受漂移、旋转和比例缩放所带来的局限, 并且对亮度变化及噪声不敏感。最近, 法国人Tisseetal提出用瞬时相位技术提取虹膜特征的方法, 这种识别算法计算量相对较小。

在国内, 虹膜识别的研究工作开始相对较晚, 上世纪末虹膜识别技术的研究工作开始兴起。上海交通大学1998开始从事虹膜识别技术的跟踪研究。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根据图像的相关性进行虹膜识别。2000年以来,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中心也开展了虹膜识别技术的研究, 并研究出一套独特的高效方法。2002年, 中国科技大学也实现了虹膜识别演示系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的研究人员,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虹膜识别的研究, 并对一些特定干扰条件下的虹膜图像进行计算机模拟试验, 取得较好的结果;他们所组织开发的“便携式虹膜识别系统”2003年荣获国家五部委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国际权威学术评论MITTechnology Review也高度评价了此虹膜识别系统。他们还利用研制的虹膜图像获取装置建立和共享了用于科学研究的虹膜数据库———CASIA虹膜数据库, 这是当前国际上最大的共享虹膜数据库, 正逐渐成为虹膜识别研究领域的公共平台。

2 虹膜识别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对虹膜识别算法的研究, 在Daugman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识别算法 (定位算法、特征提取编码算法、匹配算法) ,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Daugman算法的不足, 提高了虹膜识别算法的运行速率与判别精确率, 但仍需进一步改进。虹膜图像获取是非常重要但又比较困难的问题;虹膜特征提取是虹膜识别的核心问题, 如何更加准确的描述虹膜纹理的细微特征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高重复性的虹膜识别算法有待进一步开发, 性能评价体系有待建立, 虹膜识别的技术标准还有待完善。

国内在虹膜识别技术的研究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和国外优秀的虹膜识别产品相比, 国产系统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尤其在虹膜图像采集硬件装置方面、清晰虹膜图像的获取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比如镜头焦距和景深的变化, 外部环境光线的变化、用户的配合程度等。

3 总结

虽然虹膜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但我相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问题的解决和研究的深入, 虹膜识别产品将会在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有效、准确、安全的个人身份识别作用, 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摘要:虹膜识别以其唯一性、稳定性和非侵犯性等优点成为生物特征识别中极具发展潜力的身份识别技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虹膜识别产品将会在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有效、准确、安全的个人身份识别作用, 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生物特征识别,虹膜识别,身份认证

参考文献

[1]王金涛.虹膜识别与图像处理内核实现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2.

[2]Flom L and Safir A.IrisRecognition System.US:Patent.4641349.1987.

[3]何家峰, 叶虎年.虹膜定位[J].中国图像图形学报, 2000.

[4]康浩.虹膜识别系统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1999.

[5]应忍冬.虹膜身份识别方法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0

[6]陈良洲, 叶虎年.一种新的虹膜识别算法研究[J].华北工学院测试技术学报, 2000.

[7]严民军, 汪云九.虹膜识别的计算机识别原理[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0.

银行虹膜身份识别产品简介 篇13

身份识别产品简介

北京思源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第一章:公司介绍

虹膜识别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应用技术 ,早已引起 IT 领域众多研究者和企业界人士的关注。但因这一问题具有很高的理论难度和技术难度,已成为IT业界公认的技术难题。目前,全球独立拥有核心技术,实现了产品化并已拥有市场的企业为数极少,其中,独家拥有全部核心技术和产品技术的厂家为数更少。我公司既拥有核心技术,也拥有产品技术,而且两方面的技术都已发展成熟。

北京思源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从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膜识别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是虹膜识别领域的后起之秀,我们坚持厚积薄发的原则,在产品达到可以和国外竞争的水平才推向市场,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市场的青睐,现在已经成为国内现在虹膜技术产品质量反馈最好的一家。我们的虹膜设备第一次采用镜面反射采集,第一次实现了脱机门禁,在虹膜领域中成为唯一可以和国外产品直接比性能质量的国内厂家。我们拥有一批优秀的团队提供最为可靠、实用的虹膜识别信息安全和通道门禁控制产品,设计与实施面向各个应用领域的虹膜识别身份认证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产品现已应用于政府、军队等部门,并已进入东南亚市场。

 北京思源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依托多年的考勤、门禁服务经验,已成功将产品广泛应用于政府机关、军队、银行、核研究院所、煤矿、港口、工厂、计生、监狱等领域。

 我公司产品识别精度高,是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精度最高且不需要人与采集设备接触,产品使用基本不需要培训,用户界面操作简便。

 提供更多的标准接口,更便于同其他各类门禁厂家,工程商以及OA系统,信息安全系统集成,可以提高您公司系统的档次,安全级别并增加产品卖点。

 产品成熟稳定,已经在最高法院、煤矿考勤系统、安全局、生物实验室、财务室、档案室、核设施基地、工厂等多个领域有实际应用。

 我们最大的优势在考勤软件上的细致入微。可以按照客户的不同的考勤要求去更改考勤软件,真正做到设备为考勤服务,而不仅仅是一台虹膜识别设备。

第二章、虹膜识别技术概述

虹膜识别技术是利用虹膜终身不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来识别身份的,虹膜识别技术与相应的算法结合后,可以到达十分优异的准确度,即使全人类的虹膜信息都录入到一个数据中,出现认假和拒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一)什么是虹膜

虹膜是人眼瞳孔和眼白之间的环状组织,是人眼的可视部分。是最可靠的人体生物终身身份标识之一。

(二)虹膜组织是最为理想的身份识别依据

人体虹膜组织的唯一性和稳定性最高、不可改变性和抗欺骗性最强,是最为理想的身份识别依据(参见下表)。

唯一性高

由信息组合的复杂性决定。同卵双胞胎的虹膜纹理信息不同,同一个人左右眼的虹膜纹理也不相同。

虹膜纹理在胎儿7个月时已经形成,出生6—18个月后终身不变,不随年龄、职业、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稳定性高

化,不被污染,不会磨损,不因疾病改变纹理结构。

不能人工仿造或手术仿造他人虹膜组织,使用克隆抗欺骗性强 技术也不能复制。虹膜不留印迹,不会因痕迹残留导致

他人非法获取特征信号。

可采集性强

虹膜具有可见外形,可从一定的距离处采集信号,不需用户接触设备,可在无光照情况下进行采集。

(二)虹膜识别技术特点

准确性

准确性是生物识别技术的关键性能。受英国政府委托,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测试比较了视网膜、虹膜、指纹、掌纹、面部、声音、手书动力学等七种技术。报告认为:虹膜、视网膜准确度最高,面部“是最不准确的”,指纹要提高准确性须采集十个手指的指纹。此外,日本自动识别专题研讨会(AIM)给出了不同技术的错误接受率,虹膜比指纹准确1200倍,比面部准确12000倍,比声音准确40000倍。虹膜识别在生物识别系统中是准确度最高级别。抗欺骗性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认为,虹膜、视网膜最强,指纹、掌纹容易伪造,签名可以模仿,声音可以用录音代替,面部是“最容易被欺骗的”。例如:指纹每次使用时都会留下印膜,很容易被他人获取,用以制造假指纹。实用性

视网膜在眼底,取像困难,没有发展前景;深色虹膜难于采集可用图像(实际是所采图像难于正确识别);声音需要高保真度的麦克风;面部、掌纹需要高精度摄像机;手书需要专用写字板,不能使用计算机上的已有配置;指纹取像容易,但属于接触式采集(均来源于NPL)。接触式采集的弊端是易污染设备,影响准确性。此外,对指纹识别来说,还有体力劳动纹理磨损、老年人手指干涩影响使用等问题。

(三)虹膜识别技术与指纹识别技术的比较

在生物识别技术中,相对来说虹膜识别的发展时间要短得多。在身份识别应用方面,与其它识别方式有如下差别:

第三章 虹膜识别在银行应用的优势

随着虹膜身份认证技术的不断成熟,技术应用成本的不断降低,银行IT系统安全性要求的不断加强,虹膜身份认证技术在银行各应用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虹膜身份认证技术在银行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银行安全防护系统中的应用

银行的营业网点、金库、保险箱都是防盗抢的重点单位,银行内部的中心机房、会计档案中心也是严格控制进出的重要场所。银行的各种规章制度都要求进入这类场所必须符合规定,经过授权、登记后才能进入。但是不管制度规定多么严格、安全通道怎么设计,都是用钥匙或IC卡等打开安全门,这些东西容易被窃取、借用、遗失和仿造,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采用虹膜识别技术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案。系统组成

虹膜识别门禁系统由虹膜图像采集器、虹膜处理器、服务器、门禁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功能简介

该系统可提取人眼虹膜信息并据此识别身份,实现门禁控制功能。可形成用户使用、管理员操作、报警等日志文件,可对用户进行分点管理。

(二)、银行内部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的操作员身份认证

银行内部的核算业务、信贷业务、稽核系统等的签到、进入、退出、业务授权等都需要验证操作人员的身份,综合业务系统的业务授权是防范前台人员操作风险的第一道防线。银行前台人员紧张工作压力大,既要发展业务、又要控制风险,有一些网点管理人员为了加强业务发展往往忽视风险的控制,将业务授权的职责下放,将操作员号、密码、操作卡等交给一般操作人员,造成一些操作风险控制的盲区。银行的管理系统如ERP系统、CRM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流程管理系统、移动办公系统等也同样需要验证操作人员身份。银行内的管理系统不会有很大的操作风险,但是这些系统内包含有大量的客户信息、商业信息等。这些信息都属于商业机密,操作人员只能查阅到自己权限范围内的信息。行内的管理系统有很多都采用B/S结构的模式,B/S结构给系统的访问带来了方便快捷,同时也给访问控制带来了不可控性。只要知道别人的操作员号和密码,就可以访问别人的信息资源,造成信息泄露的安全风险。

虹膜身份认证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银行内部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操作人员的身份认证问题。将银行各级操作人工的虹膜信息集中登记注册后,以虹膜识别身份认证机制,取代现有“柜员卡”、操作员号和密码的验证模式,有效遏制以伪装身份、盗用密码、非法授权等方式操作IT系统的行为,实现真正可靠的操作人员身份认证。

(三)、银行客户交易系统的应用

到银行办理业务不用带存折或卡、到超市买东西不需要带现金和银行卡,在ATM(自动存取款机)上取钱不用密码,这些好像距离我们很远的事情,在有了虹膜身份认证技术以后,已经变得不再遥远。

其实在办理银行业务时用到的存折、银行卡是为了识别客户身份,身份证、密码是为了确认客户身份。而这两种功能虹膜身份认证技术都可以实现。银行卡、身份证和密码的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银行卡被窃取、遗失、复制、伪造,密码被猜测、偷窥、欺骗、套取甚至暴力胁迫等手段非法获取。采用虹膜身份认证技术则可规避上述风险。因为人的虹膜具有高可靠唯一性,被仿冒的可能性为零,这样就可确保合法客户的真实唯一身份。

具体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依赖虹膜身份认证技术进行身份辨别和身份确认,一种是虹膜身份认证技术与银行IC技术相结合的认证方式。

1、完全依赖虹膜身份认证技术进行身份辨别和身份确认的方式是将虹膜代码即看作是银行卡号又将它当作交易密码。客户必须与银行签约并预留虹膜信息和银行卡号,在虹膜信息和银行卡号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客户在ATM机上取钱、在超市买东西就可以只用眼睛进行交易,在ATM机上或超市特殊POS机上虹膜采集设备采集持卡人的虹膜信息并提取出虹膜代码;将虹膜代码经过加密处理后送后台虹膜身份认证处理服务器;虹膜身份认证处理服务器解密虹膜代码同时与数据库中的客户预留虹膜代码进行匹配,辨别出客户身份;找到客户对应的银行卡号;将交易发送到核心业务系统完成交易。

由于此种方式客户身份辨别和身份确认都依赖于虹膜代码,所以要求虹膜代码提取算法和匹配算法必须有极小的重复率,不然就会出现一个虹膜代码在后台匹配出两个客户来的问题;因为虹膜代码的匹配具有一定的运算量,所以此种应用还不适于大客户量的系统,不然匹配过程会非常慢;虹膜代码统一存放在银行后台虹膜身份认证处理服务器中,虹膜代码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必须加密传输、虹膜代码在后台的存储也必须以密文存放,以保证客户虹膜代码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2、虹膜身份认证技术与银行IC技术相结合的认证方式可以说是最安全、最准确的认证方式。将银行客户的虹膜代码信息存入IC卡芯片中。持卡人在ATM机、POS机、银行柜台等地方办理金融交易时,由虹膜采集设备采集持卡人的虹膜信息并提取出虹膜代码,将虹膜代码送入IC卡中,在IC卡内部比对信息的一致性,达到对持卡人身份的识别和验证。虹膜信息不保存在银行后台不在系统之间和网络中传输,只存在IC卡中不可读出,虹膜代码的比对在IC卡中完成,保证了虹膜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同时银行后台也不需要保存大量的客户虹膜信息,不需要在后台比对虹膜信息,减轻了后台安全管理压力,提高了交易速度。同时在交易时IC卡还可以给出电子签名,使交易的安全性更加有保证。

四、虹膜身份认证技术在银行的应用展望

从技术层面看,虹膜身份认证技术最需解决的就是普适性与稳定性问题。银行拥有数以亿计的客户,故使用人群按职业、种族、年龄等个体差异细分涉及面极广,一个基于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认证技术,要想胜任如此庞大客户群的业务,首要一点就是必须具备相当完善的普适性。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为不同种族、民族、年龄、性别、生活环境下的人,虹膜的个体生理差异极大,还有就是大量戴眼镜人群,这就要求虹膜识别算法与光学技术等方面具有最广泛的普适性。另外,不同的职业、文化素质的人群在接受、使用虹膜识别设备的学习能力也有差距,因此,如何能最大程度上实现采集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傻瓜化也是摆在所有虹膜识别产品研发厂商面前的首要现实问题之一。

虹膜身份认证技术在银行安防系统中和内部管理方面的应用已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真正实现在客户交易系统中以虹膜身份认证技术取代传统密码方式,还涉及除技术以外其它几方面因素。

(1)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因素,虹膜技术须有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法律法规的认可、认证与支持,同时形成虹膜识别技术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

(2)用户对虹膜识别方式的接受程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客户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必须不断加强虹膜技术的宣传和应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能有这项新技术亲身体验。

(3)由于此项技术利用的人体生物特征,会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必须利用技术手段和立法手段为隐私问题提供适当的保护。但我们不妨在此做一个大胆的设想,因为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纷纷立法出台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证件等形势来看,生物识别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联系人:李芳

上一篇:作文细节描写教学目标下一篇:科技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