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2024-05-24

银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共10篇)

银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篇1

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根据2006年10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我行按照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具体条款如下:

第一条

客户身份识别,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采取相应措施,确认客户的真实身份,了解和关注客户的职业情况或经营背景、交易目的、交易性质以及资金来源、资金用途、实际收益等。

第二条

我行员工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应当做到:

(一)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当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

(二)客户由他人代理办理业务的,应当同时对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

(三)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四)禁止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

(五)在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应当采取持续的身

份识别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或者完整性有疑问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六)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识别过程中获取的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在与任何单位和个人建立业务关系或者要求为其提供一次性金融服务时,都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七)如需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确保第三方已经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第三方未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由本行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

(八)进行客户身份识别,认为必要时,可以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客户的有关身份信息。

第三条

我行员工在进行客户身份识别时,可以依法采取一种或多种身份识别措施,以合理确信知道客户的真实身份,以及真实的交易性质和目的:

(一)核对客户出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二)要求客户补充其他身份资料或者身份证明文件;

(三)回访客户或实地查访;

(四)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实;

(五)要求客户完整填写业务合同、单据或凭证;

(六)寄送商业信函或发送电子邮件;

(七)电话联系;

(八)关注和分析客户的资金交易情况;

(九)与已知的犯罪分子或恐怖组织、个人名单进行比对;

(十)其它可依法采取的措施。

第四条

对下列情形,我行员工应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一)对于高风险客户或者高风险账户持有人,我行员工应当了解其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信息,加强对其金融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

(二)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有效期的,客户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我行员工应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

第五条

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如与其他系统内规定出现矛盾,以该办法为准执行。

第六条

本制度由xx支行反洗钱领导组负责解释、修改,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银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篇2

案例一:深圳市两家贸易公司先后于2013年底在某省某银行开立一般存款账户, 账户申请人开户时持企业全套资料原件, 营业执照注册地为广东深圳市, 经营范围涉及商贸、电子产品、技术服务等,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地址为外省农村 (非广东省) 。账户开立一周左右开通网上银行, 开始利用网上银行频繁交易。一年半内交易累计金额数十亿元, 日终不留余额, 交易异常。

案例二:2015年3月份起, 不断有某省边远地区的同村或同乡农民 (年龄多为80后) , 在陪同人的带领下, 先后到该省某银行10多家分支机构和网点, 要求开立银行卡/贵宾卡及网银账户, 要求将借记卡网银勾连本人在广东地区番禺支行等开立的同名账户。开户者本人对开立网银的用途及功能并不熟悉, 柜台人员在询问客户开立网银的用途时, 客户不予以正面回答, 或答复含糊, 也有客户回答是作外汇买卖或网上购物。据不完全统计, 短短4个月, 就有上百人前来办理此类业务, 并呈上升趋势, 从交易情况发现, 此类账户多在广东进行外汇实盘买卖, 当日交易频繁, 日终不留余额, 且不是本人交易, 均由他人代理。

二、银行业金融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难点

(一) 代理开立对公银行结算账户难以识别实际控制人

代理开立对公银行结算账户现象比较普遍, 很少有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亲自去办理银行结算账户开户业务。现实中, 代理人主要有两类:一是申请开户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授权的单位工作人员, 二是专业代理公司工作人员。现行法律法规规定, 法定代表人或者单位负责人授权他人办理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开立业务的, 被授权人应是授权单位工作人员, 受理营业机构应采取审核被授权人工作证件、电话联系法定代表人或者单位负责人等措施予以核实, 并留存电话记录等联系资料。第二类代理人员显然不是授权单位工作人员, 但其手持授权单位授权业务委托书, 且大多注明其系该单位工作人员, 形式审查均合规。在当前注册公司门槛降低情势下, 如不法分子大量注册公司开立账户从事非法活动, 金融机构无法将其与正常合法公司区别开来, 拒绝为其服务, 存在隐患。

(二) 异地银行结算账户进一步核实客户身份和交易目的难

在“地球村”大背景下, 异地经营、异地开户现象屡见不鲜, 也属正常。然而多起案例监测表明, 存在大量在某地开户, 而实际交易则发生在其他地区的交易主体, 且交易多通过网银等非柜面方式进行。银行在为其开立账户时, 大多只审查其提交的形式要件, 对于客户是否在本地居住, 开户原因等难以通过有效方式进一步核实, 因此只能在开立后将其设为高风险客户, 而无法在开户时拒绝其开户要求, 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否则存在地域歧视嫌疑。

(三) 特殊情况下居民有效身份证件真实性核实难

银行业金融机构虽然可以通过公民联网核查信息系统核查开户人身份信息情况, 但由于信息有限, 潜存风险。一是证件换发后原身份证件继续有效, 二是临时身份证未纳入联网核查系统, 无法辨别真伪。

(四) 社会公众防范意识差

银行业机构普遍反映, 仍有很多客户对洗钱等违法犯罪的警惕性认识不足, 对自身的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保护不足, 对银行业机构客户身份识别的工作配合不够, 使得银行客户身份识别效果差。更有甚者, 为了几百元的好处费, 听从不法分子的指示以自己的身份为犯罪分子开立工具账户, 干扰正常金融秩序。

三、相关建议

(一) 适时开展客户身份重新识别工作

银行应密切关注内外部洗钱犯罪形势, 结合监管部门监测重点和上级行工作要求, 适时开展相关客户身份重新识别和风险排查工作。尤其应针对代理开立账户和异地账户等高风险业务定期开展风险排查。

(二) 加强日常管理和交易监测工作

银行应将代理人开户、异地开户、非柜面业务等作为洗钱风险点, 并将其作为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的重要因素, 合理划分客户洗钱风险等级, 并据以开展客户风险管理工作。客户要求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非面对面业务时, 银行应加强审核和控制。开通非面对面业务必须由客户本人亲自办理。银行应重新严格审核客户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 合理确定网上银行转账限额。发现具有多种可疑特征的交易, 受理机构应关闭客户账户的网上银行转账功能, 要求客户到银行网点柜台办理转账业务。加强对高风险客户和业务的资金监测频度, 发现异常及时向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三) 协商公安机关提供居民身份相关信息

建议公安机关将临时身份证纳入联网核查系统, 或协助银行机构出具“某某公安机关为某某人开立临时身份证”的证明。同时, 将居民身份证历次换发记录纳入联网核查系统, 方便银行机构识别客户有效证件, 堵截冒名开户等违规开户行为。

(四) 加强社会宣传和风险提示

农信社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浅议 篇3

制度先行

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制度先行。在反洗钱工作开展过程中,只有各项操作流程都做到了制度先行,才能让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受到合理合法的保护。农村信用社地方法人机构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制度完善:一是充分结合反洗钱工作的新常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农村信用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后的相关操作规程、制度办法、反馈机制,并充分考虑可操作性、洗钱风险性等因素等。二是进一步学习中国人民银行、省联社下发的反洗钱相关文件,清晰反洗钱风险控制的政策目标,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经营理念,完善反洗钱风险控制体系,并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报备。三是根据当地新兴业务及产品发展的情况,及时建立匹配的新兴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并将客户身份识别风险控制要求有机融入业务流程。四是充分把握二级法人机构带来的决策优势,因地制宜,在客户身份识别方面细化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了解客户

利用客户经理人熟地熟优势,了解客户。四川农村信用社自1951年成立以来,经过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如今已建立了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络,业务渗透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城乡居民家庭。

农村信用社的客户经理走村串户,调查了解客户情况、评级授信、发放贷款、组织存款、推销产品,对客户的家庭情况和个人身份背景了解的途径比营业柜员更加广泛。充分利用客户经理人熟地熟的优势,可以更加容易识别客户的基本情况。例如××农商银行2015年在反洗钱工作中,甄别到一条涉毒人员线索:从资金交易特点上看,交易频繁,大部分为夜间交易,且金额较小,该客户为低保户,年龄为65岁,明显与其身份特点不符。客户经理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其家庭成员,并重点对年轻人进行全面的分析,核实到该客户账户被其家中年轻人张××盗用,并用于转移吸毒资金。农村信用社的客户经理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报告了此线索,公安机关也及时介入,一举破获了此涉毒案件。

关注客户

建立反洗钱金融联络员制度,关注客户。各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可以利用农村地区广大的人脉资源优势,特别要利用在当地有影响力的村镇干部、社会知名人士等,建立起一套适合农村信用社的反洗钱金融联络员制度。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农村信用社良好的外部资源优势和内部工作导向,为提高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能力带来了各种有利条件。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辖内“金融联络员”工作的实施情况,探索性赋予其反洗钱监督功能,并建立配套的“反洗钱金融联络员”制度和安全保密制度,在确保“反洗钱金融联络员”安全和保密的情况下,密切关注辖内各种洗钱人员动态,以提高农村信用社对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的质量和效率。

核对客户

强化柜面电子银行渠道识别机制,核对客户。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广大农村地区的ATM、CRSM自助取款机、POS刷卡机、EPOS电话支付终端等自助机具遍地“开花”,成为农村地区主要的自助支付工具。农村信用社在当前农村金融市场洗钱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必须坚持严格的电子银行渠道识别制度,通过各种方式核实客户的真实交易背景。

在开立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自助银行设备、第三方支付业务交易时,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三亲见”原则,即亲见客户到场,亲见客户证件,亲见客户签字确认。通过联网核查的方式核实客户身份,通过核心业务系统核对电话号码、身份信息、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信息,通过影像信息采集仪器留存客户亲自到场的记录,把好客户电子银行交易的“准入关”。二是坚持“真实意愿表达”原则。农村信用社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要与客户签订《电子银行个人服务协议》,坚持“开立手机银行、设定密码和交易限额等均为客户本人真实意思表达”的原则,核对开立电子银行的真实意愿,分析客户开立电子银行结算渠道的真实目的和可疑之处。特别是针对农村客户,农村信用社的营业柜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将客户进行分类,以便于识别客户的交易用途。三是坚持核对客户身份“内容全面”的原则。自然人客户的身份基本信息包括客户的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客户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登记客户的经常居住地。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客户的身份基本信息包括客户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号码;可证明该客户依法设立或者可依法开展经营、社会活动的执照、证件或者文件的名称、号码和有效期限;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姓名、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有效期限。

当前,农村地区比较年长的老年人一般对银行的定期存款业务较为感兴趣,不愿意开立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等业务,属于风险保守型客户,但发现其某段时间的交易经常出现在ATM机上且交易的时间经常出现在夜间、账户突然申请开立电子银行结算业务而对网络知识一无所知等异常现象,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特别关注,需要对该客户进行认真的重新识别。四是提高电子银行对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的执行力。严格规范柜面业务操作,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反洗钱的思想意识,严格执行规范的操作流程,切实加强对反洗钱外部风险的识别和防控,严防外部风险向内部传染。

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工作不只是农村信用社的应尽义务,更是全社会的一种责任。只有牢固树立反洗钱意识,做好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等基础性工作,才能有效打击洗钱犯罪,为我国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四川古蔺农商银行)

银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篇4

(2007年6月21日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2007] 第2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现予发布,自2007 年8 月1 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规范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行为,维护金融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下列金融机构:

(一)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

(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三)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四)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

(五)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并公布的其他金融机构。

从事汇兑业务、支付清算业务和基金销售业务的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义务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金融机构应当勤勉尽责,建立健全和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业

务关系或者交易,采取相应的措施,了解客户及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安全、准确、完整、保密的原则,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确保能足以重现每项交易,以提供识别客户身份、监测分析交易情况、调查可疑交易活动和查处洗钱案件所需的信息。

第四条 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方面的法律规定,建立和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等方面的内部操作规程,指定专人负责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合规管理工作,合理设计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评估内部操作规程是否健全、有效,及时修改和完善相关制度。

第五条 金融机构应当对其分支机构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金融机构总部、集团总部应对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工作作出统一要求。

金融机构应要求其境外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在驻在国家(地区)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要求,驻在国家(地区)有更严格要求的,遵守其规定。如果本办法的要求比驻在国家(地区)的相关规定更为严格,但驻在国家(地区)法律禁止或者限制境外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实施本办法,金融机构应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第六条 金融机构与境外金融机构建立代理行或者类似业务关系时,应当充分收集有关境外金融机构业务、声誉、内部控制、接受监管等方面的信息,评估境外金融机构接受反洗钱监管的情况和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措施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书面方式明确本金融机构与境外金融机构在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方面的职责。

金融机构与境外金融机构建立代理行或者类似业务关系应当经董事会或者其他高级管理层的批准。

第二章 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第七条 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

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和从事汇兑业务的机构,在以开立账户等方式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为不在本机构开立账户的客户提供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且交易金额单笔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的,应当识别客户身份,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如客户为外国政要,金融机构为其开立账户应当经高级管理层的批准。第八条 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第九条 金融机构提供保管箱服务时,应了解保管箱的实际使用人。第十条 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和从事汇兑业务的机构为客户向境外汇出资金时,应当登记汇款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账号、住所和收款人的姓名、住所等信息,在汇兑凭证或者相关信息系统中留存上述信息,并向接收汇款的境外机构提供汇款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账号、住所等信息。汇款人没有在本金融机构开户,金融机构无法登记汇款人账号的,可登记并向接收汇款的境外机构提供其他相关信息,确保该笔交易的可跟踪稽核。境外收款人住所不明确的,金融机构可登记接收汇款的境外机构所在地名称。

接收境外汇入款的金融机构,发现汇款人姓名或者名称、汇款人账号和汇款人住所三项信息中任何一项缺失的,应要求境外机构补充。如汇款人没有在办理汇出业务的境外机构开立账户,接收汇款的境内金融机构无法登记汇款人账号的,可登记其他相关信息,确保该笔交易的可跟踪稽核。境外汇款人住所不明确的,境内金融机构可登记资金汇出地名称。

第十一条 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其他从事基金销售业务的机构在办理以下业务时,应当识别客户身份,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一)资金账户开户、销户、变更,资金存取等。

(二)开立基金账户。

(三)代办证券账户的开户、挂失、销户或者期货客户交易编码的申请、挂失、销户。

(四)与客户签订期货经纪合同。

(五)为客户办理代理授权或者取消代理授权。

(六)转托管,指定交易、撤销指定交易。

(七)代办股份确认。

(八)交易密码挂失。

(九)修改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等资料。

(十)开通网上交易、电话交易等非柜面交易方式。

(十一)与客户签订融资融券等信用交易合同。

(十二)办理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确定的其他业务。第十二条 对于保险费金额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且以现金形式缴纳的财产保险合同,单个被保险人保险费金额人民币2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00美元以上且以现金形式缴纳的人身保险合同,保险费金额人民币2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万美元以上且以转账形式缴纳的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确认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核对投保人和人身保险被保险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指定受益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登记投保人、被保险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指定受益人的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第十三条 在客户申请解除保险合同时,如退还的保险费或者退还的保险单的现金价值金额为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的,保险公司应当要求退保申请人出示保险合同原件或者保险凭证原件,核对退保申请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确认申请人的身份。

第十四条 在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险公司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如金额为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保险公司应当核对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确认被保险人、受益人与投保人之间的关系,登记被保险人、受益人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第十五条 信托公司在设立信托时,应当核对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了解信托财产的来源,登记委托人、受益人的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第十六条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金融机构在与客户签订金融业务合同时,应当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第十七条 金融机构利用电话、网络、自动柜员机以及其他方式为客户提供非柜台方式的服务时,应实行严格的身份认证措施,采取相应的技术保障手段,强化内部管理程序,识别客户身份。

第十八条 金融机构应按照客户的特点或者账户的属性,并考虑地域、业务、行业、客户是否为外国政要等因素,划分风险等级,并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适时调整风险等级。在同等条件下,来自于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管薄弱国家(地区)客户的风险等级应高于来自于其他国家(地区)的客户。

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客户或者账户的风险等级,定期审核本金融机构保存的客户基本信息,对风险等级较高客户或者账户的审核应严于对风险等级较低客户或者账户的审核。对本金融机构风险等级最高的客户或者账户,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审核。

金融机构的风险划分标准应报送中国人民银行。

第十九条 在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关注客户及其日常经营活动、金融交易情况,及时提示客户更新资料信息。

对于高风险客户或者高风险账户持有人,金融机构应当了解其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信息,加强对其金融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客户为外国政要的,金融机构应采取合理措施了解其资金来源和用途。

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有效期的,客户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

第二十条 金融机构应采取合理方式确认代理关系的存在,在按照本办法的

有关要求对被代理人采取客户身份识别措施时,应当核对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登记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

第二十一条 除信托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了解或者应当了解客户的资金或者财产属于信托财产的,应当识别信托关系当事人的身份,登记信托委托人、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第二十二条 出现以下情况时,金融机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

(一)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

(二)客户行为或者交易情况出现异常的。

(三)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依法要求金融机构协查或者关注的犯罪嫌疑人、洗钱和恐怖融资分子的姓名或者名称相同的。

(四)客户有洗钱、恐怖融资活动嫌疑的。

(五)金融机构获得的客户信息与先前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存在不一致或者相互矛盾的。

(六)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存在疑点的。

(七)金融机构认为应重新识别客户身份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条 金融机构除核对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外,可以采取以下的一种或者几种措施,识别或者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一)要求客户补充其他身份资料或者身份证明文件。

(二)回访客户。

(三)实地查访。

(四)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

(五)其他可依法采取的措施。

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的规定需核对相关自然人的居民身份证的,应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进行核查。其他金融机构核实自然人的公民身份信息时,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进行核查。

第二十四条 金融机构委托其他金融机构向客户销售金融产品时,应在委托

协议中明确双方在识别客户身份方面的职责,相互间提供必要的协助,相应采取有效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符合下列条件时,金融机构可信赖销售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客户身份识别结果,不再重复进行已完成的客户身份识别程序,但仍应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

(一)销售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采取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符合反洗钱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的要求。

(二)金融机构能够有效获得并保存客户身份资料信息。

第二十五条 金融机构委托金融机构以外的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能够证明第三方按反洗钱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的要求,采取了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保存的必要措施。

(二)第三方为本金融机构提供客户信息,不存在法律制度、技术等方面的障碍。

(三)本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能立即获得第三方提供的客户信息,还可在必要时从第三方获得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明文件的原件、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委托第三方代为履行识别客户身份的,金融机构应当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 金融机构在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应当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以下可疑行为:

(一)客户拒绝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

(二)对向境内汇入资金的境外机构提出要求后,仍无法完

整获得汇款人姓名或者名称、汇款人账号和汇款人住所及其他相关替代性信息的。

(三)客户无正当理由拒绝更新客户基本信息的。

(四)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怀疑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的。

(五)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发现的其他可疑行为。

金融机构报告上述可疑行为参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2 号发布)及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

第二十七条 金融机构应当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包括记载客户身份信息、资料以及反映金融机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情况的各种记录和资料。

金融机构应当保存的交易记录包括关于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以及有关规定要求的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同、业务凭证、单据、业务函件和其他资料。

第二十八条 金融机构应采取必要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防止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缺失、损毁,防止泄漏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

金融机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便于反洗钱调查和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下列期限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

(一)客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或者一次性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 年。

(二)交易记录,自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

如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涉及正在被反洗钱调查的可疑交易活动,且反洗钱调查工作在前款规定的最低保存期届满时仍未结束的,金融机构应将其保存至反洗钱调查工作结束。

同一介质上存有不同保存期限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的,应当按最长期限保存。同一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采用不同介质保存的,至少应当按照上述期限要求保存一种介质的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

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章对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有更长保存期限要求的,遵守其规定。

第三十条 金融机构破产或者解散时,应当将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移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或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机构。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金融机构违反本办法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予以处罚;区别不同情形,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或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一)责令金融机构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二)取消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任职资格、禁止其从事有关金融行业的工作。

(三)责令金融机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中国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发现金融机构违反本办法的,应当报告上一级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由上一级分支机构按照前款规定进行处罚或者提出建议。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保险公司在办理再保险业务时,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如下:

自然人客户的“身份基本信息”包括客户的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客户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登记客户的经常居住地。

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客户的“身份基本信息”包括客户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号码;可证明该客户依法设立或者可依法开展经营、社会活动的执照、证件或者文件的名称、号码和有效期限;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姓名、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有效期限。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解释。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篇5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填写。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7、手术患者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2)围手术期患者“腕带”使用时间必须依据护理部规定,即手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

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手术后病情稳定使用三日,结束后由病房负责护士核对后取下。

8、急诊、病房、产房、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

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2)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

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ICU

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6)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病房与产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7)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8)导管室与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保证搬运安全;导管室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术式、穿刺部位、鞘管、止血方式、意识等,填写导管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应同时使用床

头卡、治疗卡、腕带等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

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二、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监护室、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

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三、对住院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识:普通病人使用绿色腕带,病危、病重、一级

护理、手术病人使用红色腕带,新生儿使用粉红色腕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

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四、腕带识别信息填好后必须经两名护理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五、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六、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

七、护士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识别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八、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

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手术室护士

核对后方可接入手术间。

九、在采血、给药或输血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至少使用两种

身份识别方法(床头卡、手腕带、双向核对)。

十、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规定如下:

1、当病人被收治住院时,使用医用腕带标识对病人身份进行24 小时随身标识。腕带标识上应标明:病人姓名、病区、床号、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等,以保证对病人身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

2、在采取各种治疗操作前,包括发送药品、输液、输血、样本采集、手术、转送病人到其它科室、进行尸体解剖等,必须核对腕带标识以确定病人身份。除特殊情况外,对标识信息无法辨别或标识丢失的病人不能进行任何处理,必须首先确定病人身份并更换腕带标识;

3、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值班、护理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带标识,确保病人随身佩带,确保病人腕带标识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篇6

一、医务人员在采血、给药、输液、输血、手术及实施各种介入和有创诊

疗前必须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识别患者的方法。常用标识有:姓名、出生日期、住院号、身份证号、诊断等,不得以床号作为识别标识。

二、建立“腕带”识别标示卡。目前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产科新生儿、入住重症病房及重危病人实施。急诊科病人戴绿色腕带,手术病人戴粉色腕带,临床科室的昏迷病人、危重病人、产科新生儿戴红色腕带。腕带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三、绝对卧床患者,应有标识在床头;隔离病人床头有黄色标志。

四、建立关键流程识别措施。急诊与病房、与手术室、与ICU之间,手术室(麻醉)与病房、与ICU之间,产房与病房之间病人的转运有专人负责,并有具体交接记录文书。住院重危患者到医技科室检查,由床位医生陪同,急诊科重危患者到医技科室检查,由急诊科护士陪同。

五、在实施手术、介入或其它有创高危诊疗的操作前,主要操作者及巡回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再次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院号、身份证号、家庭电话等作为识别和确认患者的手段,并将此过程在医疗文件中有所体现。

六、手术前患者的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器材等,病区护士与麻醉师(或手术室护士)之间应有交接与验收,双方签字,不允许由患者(或家属)自带相关资料到手术室。

七、手术与各种有创高危操作在患者进入手术场所前,对涉及到“左右”、“水平面”、“手指或脚趾”的手术,手术或操作医师应在手术或操作部位作恰当的标示,例如在手术部位附近用蓝色标志笔标上“Yes”(Y),并主动邀请患者(或家属)参与认定,在术前小结(病程录)中有记录。

八、各种有创诊疗、手术当患者在手术台上准备接受手术前,要“暂停”确认。手术医师、麻醉师及巡回护士应对患者的身份(两种标识)、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关键性检查结果及各种签字手续履行等情况进行再一次核查,确认无误后各自应在相关医疗文件上签字,否则不得实施手术。

患者身份识别程序

一、手术患者:手术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带上腕带,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房、床号、住院号、诊断、过敏史;病历、手术通知必须明确写清楚手术部位包括左/右侧、术式;麻醉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分别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房、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包括左右侧、确认即将采用的术式。病人回病房麻醉清醒后,由病房护士核对取下。

二、昏迷、神志不清及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入院后由病房护士给患者带上腕带,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房、床号、住院号;诊疗操作过程中,医师、护士须核对以上项目。

银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篇7

关键词:身份识别,查对,护理质量

“三查八对”作为护理查对的核心工作制度, 自20 世纪50年代由我国护理界前辈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来[1]一直沿用至今, 对预防护理差错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 由于医院管理理念进步和患者自主意识增强, 护理工作中医疗缺陷、差错、事故已引起广泛关注[2]。因未严格落实患者身份查对制度而导致用药错误、标本采集错误等护理不良事件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护理质量。临床工作中, 发生护理差错是不可避免的, 护理管理者应从实际出发, 不断探索并建立一套有效的防御机制[3]。我院于2013 年12 月26 日至2014 年12 月25 日, 将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当中, 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应用

1.1 护理差错原因分析

护理部对2012 年12 月26 日至2013 年12 月25 日全院各临床科室发生的32 起身份识别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因身份识别致用药错误17 起 (53.1%) 、标本采集错误8 起 (25.0%) 、治疗错误5 起 (15.6%) 、检查错误2 起 (6.3%) 。

1.2 改进护理查对方法

1.2.1 建立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具体内容:在“三查八对”制度的基础上, 增加“一问一对”。“三查八对”: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物质量和有效期。“一问”是指护士每次执行治疗、护理操作解释查对前反问患者或其家属“:请问患者叫什么名字?”[2]“一对”是待患者或其家属回答后, 护士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与腕带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

1.2.2 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培训护理部建立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后, 立即召开全体护士和实习护生会议, 安排部署此项工作, 并将查对内容加在《护理管理应知应会口袋册》里, 人手一册, 便于学习。护理教研室组织护士学习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意义、内容及操作流程, 把责任意识不强、年资较低、不善言辞、沟通能力差的护士以及实习护生确定为重点强化培训对象。培训结束后护理教研室对全体护士进行考核, 要求人人过关, 以达到提高护士对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的目的, 并于2013 年12 月26 日在全院正式实施, 参与对象为全体护士、实习护生。

1.2.3 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监管为了达到各科室切实落实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目的, 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监管, 采取科室自查与科护士长指导检查、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8 小时之外随机抽查监督和护理部考核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并通过查阅医嘱执行单、与患者或家属现场沟通询问、实地查看、追踪评价等手段收集临床信息[3], 评价护士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和依从性。

1.2.4 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护士在做入院宣教时,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参与护理查对的意义和查对方法, 鼓励其参与查对, 如接受治疗前查对输液瓶签与医嘱执行单, 以提高查对能力。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在接受任何药物及治疗干预前必须确认自己的身份, 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身份识别。刚开始有些患者对这样繁琐的问答有些烦, 但后来经过沟通, 知道这样做是为医疗安全着想, 现在多数患者已变被动回答为主动提问, 有疑问时更能大胆提问。

2 评价与结果

2.1 评价方法

(1) 将实施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后 (2013 年12 月26 日至2014 年12 月25 日, 收治30 260 例住院患者) 与实施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前 (2012 年12 月26 日至2013 年12 月25 日, 收治30 007 例住院患者) 发生的护理差错数进行对照。对比护理差错总数, 因身份识别错误致错误用药、标本采集错误、治疗错误、检查错误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在床护比、平均住院日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2) 选择实施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后随机调查的330 名患者及其家属和实施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前随机调查的300名患者及其家属, 进行查对知识认知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比较。

2.2 结果

护理查对方法改进前后护理差错发生情况见表1。护理查对方法改进前后患者查对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见表2。

3 讨论

3.1 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符合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

2004 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全球患者安全联盟, 并提出“患者为患者安全”行动计划, 鼓励患者为自己的安全把关, 杜绝各种医疗错误发生[4]。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管理 (Inter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s) 规定, 使用患者姓名和住院号进行身份确认是患者有效接受治疗、护理、检查的基本保证, 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床号来辨认患者身份[4]。我国卫生部2013 年提出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第一条就明确提出, 进一步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制度, 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 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开展请患者说出自己名字后再次核对确认患者的方法。以上均为实施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3.2 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完善了“三查八对”制度

传统的“三查八对”制度是医护人员喊患者的床号、姓名, 由患者或其家属回应, 后者处于被动状态, 且护士连续喊患者姓名, 大脑易产生疲劳感, 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从而出现认知偏差, 容易发生医疗差错。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实施使患者从常规查对的被动注意转为主动注意, 护士也由单纯的喊床号、姓名变为先让患者或家属回答患者姓名, 从而有效集中双方注意力, 避免误听、误读、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2]。因此, 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无论从查对形式还是查对内容上均是对“三查八对”制度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3.3 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发现, 执行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规范了护理行为,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原来的10.6/ 万降至1.6/ 万。实施过程中, 护士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反问患者姓名, 增进了护患交流和沟通, 转变了那些不善言辞、沟通能力差的护士的服务理念。同时由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大幅度降低, 因护理服务引起的患者投诉明显减少, 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患者满意率由原来的78.3%提高到96.1%。

3.4 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实施保证了护理质量与安全

近年来, 由于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和患者自主意识的增强, 护理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医疗界的高度关注。医院要发展, 质量是关键, 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永恒主题。查对制度不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之一, 而且是护理质量与安全控制的重要环节[5]。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的实施真正把查对制度落到实处, 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护理纠纷与隐患, 确保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3], 达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4 小结

只有建立一套有效的防御机制, 真正把查对制度落实到位, 才能确保护理质量与安全[2]。将两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用于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当中, 不但符合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 而且能有效防范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优化护理流程, 深化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改革, 体现“以患者为中心”, 对提高患者满意度, 提升医院服务质量, 营造和谐护患关系, 起到了推动作用, 达到了保障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立捷, 徐友芳.护生对“三查八对”制度的认知调查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 2009, 7 (3) :813.

[2]梁启玲.反问式查对流程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2, 8 (8) :2173-2174.

[3]蒋华, 刘义兰, 刘涛, 等.护士上报给药差错的障碍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4) :315.

[4]贾荣娟, 徐金美, 刘福凤, 等.某院护理查对方法的改进及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 2013, 9 (10) :431-433.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篇8

无名患者的身份识别方法

一、身份确认前

1、急诊护士接诊身份不明患者后首先确立无名氏。

2、由急诊护士给患者戴上腕带并注明姓名(无名氏、性别、诊断)。

3、如需急诊检查、手术、住院、各类申请单均填无名氏、性别、诊断等,并报告医院行政值班/医务科/保卫科。

4、保卫科根据患者随身携带的相关物品,证件及时联系患者家属。

二、身份确认后

1、联系患者家属,确认患者身份,并换上标有患者正确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的腕带。

2、未住院的无名患者如在离开急诊室时其身份已得到确认,急诊室护士应在急诊病历上记录,并通知医生更改患者信息,由医务科盖章确认。

3、如患者已住院其身份已得到确认,经主管医生确认在住院证更改并签字,患者凭身份证去医务科、住院处更改相关信息。

新版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篇9

新版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内容:为了科学准确识别患者信息,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住院患者实行双重身份识别,即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具体如下:

1)住院患者床头或床尾均悬挂床头牌,对全院范围内的住院患者、急诊抢救患者、急诊留观患者均使用腕带标识,精神科患者实行图片信息、姓名识别。床头牌及腕带标识作为各项诊疗、手术操作时辨识患者的身份识别手段。

2)管床护士在患者入院时更换床头牌、为患者佩戴腕带。患者身份信息包括患者的病区、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护理级别、饮食等。

3)在标本采集、给药、输液输血、手术等各类诊疗操作前及患者转科交接时,尤其是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腕带标识,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患者身份识别方法且由患者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的姓名,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的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确保医疗安全。4)使用护士移动站的病区,均使用电子条码腕带,未开通护士移动站的病区使用塑料腕带。

5)对于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急诊无名患者,亦使用“腕带”标识对患者实行身份识别,如需住院治疗,则对其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6)患者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注意手部血运情况。一条腕带只限一位患者住院期间佩戴且一律佩戴在左手,作为病人个人信息的主要标识,确保其处于可以随时辨识的状态,不得随意摘取、涂改、转借、遮盖。出院时由护士为患者剪除腕带并销毁。

转科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篇10

患者转科交接时身份识别的制度

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保证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特制定患者的身份识别、转接的相关制度。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年龄等。

2、对于ICU、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并同时让家属说出患者的姓名以确认其身份。

3、护士在为患者佩戴“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等,由住院处统一打印。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通知住院处打印。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实施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7、转科相关制度

⑴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科会诊同意,并在会诊.2012年10月制定

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出科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

⑵转入科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科应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医师陪送至转入科。

⑶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电话通知转入科室,由责任护士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

⑷转入科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写好接收等记录,并通知主管医师。

⑸危重病人转科时,转出科医师、责任护士应向转入科医师、责任护士当面交代病情。

⑹如病情需两科共管者,应以原所在科室为主,共同负责协商解决,定期按时查房。

8、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粉色的手术标识,与手术室麻醉师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9、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诊就诊的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10、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2012年10月制定

11、科室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科室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科室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12、手术室与科室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科室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13、科室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责任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以及各种引流管道等,无误后方可离开。

对于违反该制度的相关责任人,予以绩效考核。

上一篇:第一次晨会讲话(张贴)下一篇:倒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