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质量控制图文版(共10篇)
钢筋质量控制图文版 篇1
学会这篇文章,以后钢筋施工管控就会少出很多问题
2016-04-22 08:56 豆工说
本篇文章主要以工程实例图片说明常见钢筋施工质量通病有哪些,并根据现场情况给出了解决措施,在以后的钢筋施工管控中,各位朋友可以因预而立,提高你负责工程的钢筋施工质量。
一、原料材质缺陷 原因分析:
1、表面锈蚀、混和放料、原料曲折、成形后弯曲处裂缝、钢筋纵向裂缝、钢筋截面扁圆试件强度不足或伸长率低、冷弯性能不良、冷轧钢筋无生产厂标识、取用钢筋实际直径
2、钢筋存放不合格
(锈蚀较严重,存放不合格)防治措施:
1、进场的钢筋必须认真检验,钢筋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以及局部缩径和机械损伤的缺陷,进场的钢筋除具有炉罐(批)号直径和检验出厂合格证明文件外,还必须按现行的钢筋材质标准和检验要求分别进行力学性能的抽样检验和冷弯实验,当符合标准规时方可使用。
2、钢筋原材应放在仓库或料棚内,钢筋应垫离地面200mm以上,地面干燥的露天场地,场地周围应有排水措施,必要时加盖雨布,堆放期尽量缩短;仓库应设专人验收收入仓库钢筋,根据钢筋型号划分钢筋堆放区并设标识。
二、钢筋加工时的缺陷 原因分析:
条料弯曲、钢筋表面损伤、钢筋剪断尺寸不准、钢筋调直切断时被顶弯、钢筋连切、箍筋不方正、成型尺寸不准、点焊网片扭曲、已成型好的钢筋变形、冷拉钢筋伸长率不合格冷拉钢筋强度不足、冷拉率波动大、冷拔断丝、冷拔钢筋塑性差、圆形螺旋筋直径不准、钢筋代换后,根数不能均分、箍筋弯钩形式不对 防治措施:
由于加工缺陷较多,应针对各种现象,逐个分析原因制定各 种预防措施。严格按照平法设计图集进行下料,确保工程质量。
三、焊接质量 防治措施:
1、不合格的焊工不允许上岗。
2、钢筋头歪扭、不平整不直部分焊前应采用气割切断或矫正。
3、两端钢筋夹持于夹具内,上下应同心,焊接过程中上钢筋应保持垂直和稳定,夹具的滑杆和导管之间。如有较大的间缝隙,造成夹具上下不同心时,应修理后再使用,上下钢筋直径相差不宜超过两级
4、钢筋下送加压时,顶压力应适当,不得过大。
5、焊接完成后,不能立即卸下夹具,应在停焊后约2分钟再卸夹具,以免钢包流淌或钢筋倾斜。
套筒挤压接头
锥螺纹接头
锥螺纹接头
四、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 原因分析:
1.在浇筑砼或受施工荷载冲击时导致垫块位移或压碎。
2.梁板墙等主筋上未安装垫块或安装数量少,导致露筋或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小。3.选用不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的垫块 防治措施:
选用合适尺寸的垫块,垫块按梅花状放置,应布置适宜,距离不得过大,并放置牢固,严禁松动、位移、脱落,振捣砼时注意防止垫块位移。
五、钢筋搭接及锚固长度不够 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到位,钢筋下料长度不够或钢筋绑扎不规范,未按照图纸 及规范要求进行绑扎施工。防治措施:
绑扎钢筋骨架之前要结合图纸及规范要求,并按照钢筋材料表核对 配料单和料牌,计算钢筋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形状、数量是否和图纸 相符,仔细研究各号钢筋绑扎安装顺序和步骤,及时检查钢筋搭接及 锚固长度。
六、同截面接头过多 原因分析:
1、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未考虑原材料的长度。
2、忽略了配置在构件同一截面中的接头。
3、分不清钢筋位在受拉区还是受压区。防治措施:
1、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搭配,同一组搭配,可按一顺一例安装,接头宜相互错开。
2、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采取焊接或机械连接。
3、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大于50%)。受力钢筋在同一截面接头数量
(1)闪光对焊、气压焊、电渣压力焊焊接接头: ①非预应力钢筋在受拉区不宜超过50%;
②预应力钢筋不宜超过25%,当焊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可放宽至50%; ③受压区可不予限制。(2)绑扎接头: ①受压区不得大于50%; ②受拉区不得大于25%;
七、柱箍筋接头位置绑扎错误 原因分析:
1、未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2、绑扎柱钢筋骨架时疏忽 防治措施:
1、应对新进场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2、注重过程中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八、露筋 原因分析:
1、保护层垫块垫的太稀或移位;
2、钢筋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
3、钢筋在施工过程中踩踏严重,使钢筋移位。
4、混凝土浇筑厚度不符合设计尺寸。
5、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护筋人员不到位。防治措施:
1.垫块垫的适量可靠;
2.钢筋骨架控制好总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3.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4.按照设计规定进行混凝土施工。
5、浇筑过程中应安排护筋人员,护筋人员应服从管理人员安排。
九、钢筋安装不规范及钢筋遗漏 原因分析:
1、施工工艺一般,工人施工质量一般,未加强管理,未提高各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2、施工管理不善,没有深入熟悉图纸内容。防治措施:
1、提高施工水平,在施工过程中提高各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2、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新进场的工人安装成品应仔细检查、严格要求。
3、绑扎钢筋骨架之前要牢记图纸内容,并按照钢筋材料表核对配料单河料牌,检查钢筋规格是否齐全准确,形状、数量是否和图纸相符,仔细研究各号钢筋绑扎安装顺序和步骤,及时检查有没有钢筋遗漏。
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十、成品保护 原因分析:
施工工艺一般,工人施工质量一般,未加强管理,未提高各施工人员成品保护意识。防治措施:
1、施工过程中提高各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2、对成品进行严格管理
—— THE END ——
钢筋质量控制图文版 篇2
一、原材料的控制
钢筋作为“双控”的材料, 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钢筋进场时,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热扎带肋钢筋》规定按取试件作为力学性能检验, 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因此钢筋原材料进场检查验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钢筋进场检验
钢筋进场时, 应该将钢筋出厂质保资料与钢筋炉批号铁牌相对照, 看是否相符。注意每一捆钢筋均要有铁牌, 还要注意出厂质保资料上的数量是否大于进场数量, 否则应不予进场, 从而杜绝假冒钢筋进场用上工程。
(二) 钢筋进场后查收
钢筋进场后, 应按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炉号、每批重量不大于60吨取一组。也允许由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铸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合混合批, 但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 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每批重量不大于60吨取样一组。从而比较合理对进场钢筋进行试验, 使用合格的钢筋在工程上允许使用。
二、对钢筋加工的控制
工作人员往往不重视对钢筋加工过程的控制, 而是等到钢筋现场安装完成后, 方对钢筋加工的质量进行验收, 因此往往出现由于钢筋加工不符合要求, 造成返工, 这样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影响进度, 对工期非常不利。因此, 应经常深入钢筋加工现场了解钢筋加工质量, 并注意检查以下内容。
(一) 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I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 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末端作135°弯钩时, Ⅱ级和Ⅲ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 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二) 箍筋加工的控制
1.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 除了注意检查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外, 尚用注意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设计无具体要求, 一般结构不宜小于5d;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 不应小于10d (d为箍筋直径) 。
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
3.当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方法时, 应严格控制冷拉率, 对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h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4.在钢筋加工过程中, 如果发现钢筋脆断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特别关注, 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三、对钢筋连接的控制
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有绑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三种方式, 绑扎搭接要注意相邻搭接接头连接距离l=1.3l1.焊接、机械连接首先当然是检查操作工是否有证上岗, 这是保证质量的首要条件, 下面论述焊接和机械连接的控制。钢筋焊接方面钢筋焊接形式有很多种, 主要有: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预埋件埋弧压力焊。
(一) 钢筋焊接过程控制
1. 试焊工程正式焊接之前, 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试焊, 并经试验合格后, 方可正式生产。
试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时的要求。该条款为强制性条文, 因此作为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 尽量避免返工而造成浪费和影响工期。
2. 设计焊接接头位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 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互相错开。同一连接区段内, 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是受拉区不宜大于50%;二是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三是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件中, 不宜采用焊接接头。焊接接头的位置设置非常重要, 否则安装完成后在验收时才发现问题, 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并且影响工期。
(二) 焊接操作的控制
督促操作人员严格按各种不同类型的操作规程操作。钢筋点弧焊、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 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剖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5种接头形式, 焊接时, 应注意如下事项:
(1) 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 正确选择焊条、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特别是焊条的选用。 (2) 焊接时, 不得烧伤主筋。 (3) 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紧密。 (4) 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 焊缝表面光滑, 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 弧坑应填满。 (5) 检查焊接高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6) 检查焊接件是否有夹渣、气泡等缺陷, 如果缺陷严重, 应取样试验, 合格后方可安装并要求改善焊接工艺, 消除不良现象。
2. 电渣压力焊, 应注意如下事项:
(1) 电渣压力焊只是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 (倾斜度在4:1范围内) 钢筋的连接, 不得在竖向焊接后横置于梁、板等构件中作水平钢筋用。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某些部位的柱或剪力墙进行电渣压力焊后, 因设计变更, 需更换钢筋, 现场工人将该焊接加钢筋改用作梁、板筋造成, 作为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 (2) 根据所焊钢筋直径选定焊机容量, 调整好电流量。 (3) 焊接过程中, 应根据有关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控制电流、焊接电压和通电时间, 这是焊接成败的关键。 (4) 检查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4mm, 否则返工。
3. 闪光对焊。
闪光对焊有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三种焊接工艺方法, 选用焊接工艺方法, 主要是根据钢筋直径、钢筋牌号及钢筋端面平整情况选用。焊接时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 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流量、预煅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 这是焊接成败的关键, 作为监理工程师应重点控制。 (2) 当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发生脆性断裂, 成弯曲试验不能达到规定要求时, 尚应在焊机上进行焊后热处理。 (3) 当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 应查找原因, 采取措施, 及时消除。
(三) 焊接接头的质量检验与验收
钢筋焊接接头应按检验批进行质量检验与验收, 质量检验时, 应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应在接头外观检查合格后, 在现场随机抽取试件进行试验, 试验合格后方可同意安装。钢筋安装完成后, 尚应认真检查同一连接区段内, 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百分率是否符合要求, 这是焊接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应重点检查。
(四) 焊接检验
在焊接过程中, 如果发现焊接性能不良时, 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 并要求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五) 钢筋机械连接方式设计连接接头位置应注意的事项
1.
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的部位, 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 在同一连接区段内Ⅲ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2. 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端梁、柱端箍筋加密区;
当无法避开时, 应采用Ⅰ级接头或Ⅱ级接头, 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3. 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 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因此连接接头的位置设计是非常关键的, 否则验收时发现不符合造成返工, 不但浪费人力物力, 并且影响工期。督促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坚强对操作人员连接操作控制, 要求操作工人必须按有关规程操作, 对于螺纹接头应致意必须达到所必需的最小拧紧力矩值。如果发现操作工人不按规程操作, 应采取罚款和辞退等方式处理, 并对该批连接件重新验收。
(六) 接头的施工现场检验与验收
钢筋连接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 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必须根据有关规范要求按验收批在现场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 (在监理人员见证下, 随机取样) , 试验合格后, 方可同意安装。
四、钢筋安装的控制
钢筋安装是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钢筋安装时,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作为现场监理工程师也必须重点检查的方面, 钢筋安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如下方面。
(一) 钢筋直径、数量和长度错误
如ф18错改ф16;梁支座负筋漏放;剪力墙暗柱漏放拉钩;梁支座负钢筋上排不足13l;二排不足1/4l。
(二) 钢筋锚固长度不够
框架梁锚入柱长度不够;应特别注意屋面框架梁和边柱的锚固构造, 而有些工程设置转换层处的框支梁锚入柱内的构造也应在检查中重视。
(三) 悬挑部分的钢筋不到位
悬挑部分的钢筋安装则是钢筋检查的重点, 在悬挑梁的检查经常发现悬挑梁上排和下排钢筋不到边;第二排钢筋不足0.75l;悬挑梁面筋锚固长度不够;设计要求有鸭筋, 也应注意检查;而悬挑板钢筋也应保证足够的高度。
(四)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 这可能影响到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耐久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旧的验收规范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值不设上限且合格率达到70%为合格, 但新的验收规范对允许偏差值设了上限, 且合格率必须达到90%以上。作为监理工程师, 验收时应注意检查。梁、底板钢筋必须垫放厚度符合要求且足够数量的钢筋垫块。施工现场经常发现工人将梁的垫块用作板筋的垫块, 而将板筋的垫块用作梁的垫块, 并且垫块强度不够, 容易被钢筋压碎, 甚至不放置垫块等现象。作为监理工程师应注意检查。
浅析钢筋混凝土质量控制 篇3
关键词:原材料;钢筋;模板;混凝土;质量控制
一、管理制度控制
1.施工管理人员建立与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施工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落实质量保证措施,消除质量隐患,在施工企业中开展自检、互检活动,奖优罚劣.
2.施工人员,首先要学习、掌握好国家有关的规范规定,建立健全的各种质量责任制,确保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满足质量要求。
3.对待实习生要求岗前培训,上岗前要技术交底。
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所有材料进入现场后,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材料报验单上填写的不同级别、规格、数量的钢筋进行验收。现场监督人员也要认真检查和核对,对各种材料的试验单及合格证是否合格,各种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材料和试验单是否相符等,在确人无误后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钢筋在进料之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的钢筋规格和厂家提供的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单,在准备购进的钢筋中,按不同级别、规格的钢筋分别抽样的作试验。在同一批钢筋中任意抽样,送至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去检验,钢筋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购进钢筋。
3.水泥一旦发现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使用,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应立即检查测定其强度,如不符合设计强度要求,应拆除换合格水泥重新浇筑。
4.砂、石发现含泥量超标必须停止使用,清洗干净后再用,已浇筑的结构检测其强度,不合格者返工或补强处理。
5.合理选用外加剂的品种,其掺量应考虑施工工艺要求、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和温度条件、混凝土原材料水泥品种等因素,经过实际试验符合要求才能使用。
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在支模板前,做好板模设计,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支撑底部如为泥土地面,应认真夯实,铺放通长垫木。
2.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找中;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立端柱模,校正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柱距不大时,相互间应用剪力撑及水平撑搭牢;柱距较大时,各柱单独拉四面斜撑,保证柱子位置准确。
3.现浇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应采用分段分层支模的方法,上下层支柱要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宜选用多层支架支模的方法,如用门式脚手架支撑。
4.墙面模板应拼装平整,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两片模板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钢管或硬塑料撑头,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墙根按墙厚度应先灌注15~20cm高导墙作根部模板支撑,模板上口应用扁钢封口,穿墙螺栓要做好防止胀模板。
5.为便于拆模、防止粘浆,应对拼装后的模板涂隔离剂。拆模前必须检查混凝土是否达到应有强度;当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一般是按照拆柱模—楼板底模—梁侧模—梁底模。
6.正确留设和处理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下面;梁施工缝留在现浇板底20~30mm处;单向板的施工缝留在平行短边任何方向;墙施工缝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以留在纵横墙交接处;楼梯施工缝留在楼梯长度1∕3长度范围内或上三跑下三跑处。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清除施工缝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经湿润、冲洗干净,再抹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沙浆一层,然后浇筑混凝土细致捣实。
7.钢筋在下料加工之前,首先应看懂结构图并参考平法图集,以免下料返工浪费工料。在制作的过程中,分清三级钢筋二级钢筋,再下料加工。在钢筋绑扎和焊接的过程中,要严格做到根数、直径、间距、接头、绑扎位置、锚固长度等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8.钢筋绑扎完,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人为将上下层钢筋踩踏改变钢筋的正确位置,如板的钢筋可用马蹬筋支撑上层钢筋。
9.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标号配合比执行,最好采用商品混凝土,如果商品混凝土站离浇注地点远的话可以采用现场大型搅拌设备。浇注前将模板内的所有杂物清理干净,木模板要浇水湿润,浇注时要设专人振捣,严禁漏振防止蜂窝、麻面、露筋等现象出现。正确留置和处理施工缝使其留设的位置合理,后浇带留设宽度一般700~1000mm,保留时间一般不宜少于28d钢筋是否断开以设计决定。
10.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必须按规定进行养护,保持必要的湿度,养护一般采用草帘或麻袋覆盖,并经常浇水保持湿润,具体的养护期要视水泥品种和气温而定。冬季施工优先选用烧温水搅拌,做好保温措施,大体积混凝土还要做好温度监测,保证水泥水化正常进行,防止发生干缩裂缝。
三、结束语
由于混凝土组成比较复杂,硬化成形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从原材料、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等方面严加控制,就可以减少或避免一些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岩.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防范措施[J].辽宁经济,2007,(03).
[2]史万红.浅谈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治措施[J].煤炭工程,2008,(04).
[3]李玉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质量的可靠性控制[J].房材与应用,2005,(05).
[4]王赫.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防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杨澄宇.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钢筋冷挤压连接接头施工质量控制 篇4
自钢筋冷挤压连接技术正式应用在中央电视塔以来,这项技术已在全国各省的大型工程中广泛应用,而一些刚开始应用该技术、材料、设备的管理人员在按《钢筋冷挤应在干中的施工规定《带肋钢筋挤压连接》施工时,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对几个主要的丢末问题做进一步的说明。
第1章
第1节 钢筋冷挤压连接用钢套筒 技术要求
钢套筒是构成挤压连接接头的重要材料,由符合GB8162的无缝钢管或GB702中适宜的镇静钢圆钢加工制成。
对国产Ⅱ级钢筋一般使用10~20号钢钢套筒,钢套筒原材料优先使用无缝钢管。
对不同直径钢筋的对接,宜采用圆钢加工的变径钢套筒。如采用同直径钢套筒材料、壁厚、允许偏差应符合GB8162的要求。
第2节 施工
钢套筒尺寸偏差
当钢筋和钢套筒外形尺寸偏差均为0时,钢套简内径与钢筋最大外径处间隙为l.2~2.4工中此间隙在0.5~2.0mm时,操作者从钢套筒插入方便程度和保证接头同轴度质量方面均可感到较为合适。但无缝钢管和钢筋作为冶金产品,其外性尺寸存在一定的允许偏差,其中:钢套筒(按普通级冷拔管计算)的内径偏差为-8%~+7%;钢筋最大外径偏差为-7%~+9.5%(Ø25以上的为-6%~+8%)。一般情况下,钢套筒的内径偏差在-4~+4%内的产品占80%,而钢筋外径为正偏差的占大多数。因此,施工中会遇到钢筋外径太于钢套筒内径(钢筋插不进钢套筒)或钢筋外径远小于钢套简内径(钢筋在钢套筒内间隙量过大)的情况。
当钢筋外径大于钢套筒内径时,如钢套筒壁厚属于规定要求的较大正偏差,可以采取巧钢篇纵助(不能损伤钢筋横肋)等措施。当钢筋外径远小于钢套简内径时,如钢套筒壁厚过小,钢套筒横截面积低于设计要求,不能确保接头强度,因而不能使用;如钢套筒壁厚符合规定要求,挤压操作时应特别注意保证钢套筒和两根钢筋的同抽关系,以避免接头弯折角过大。
钢套筒的机械性能
规范规定钢套筒要(施工单位)在具有原材质量证明书的基础上进行抽样复验。但在工程明中,完成以上工作困难很大。几年来,施工单位使用国内一些(产品质量可靠的)大型冶金企业生产的钢套筒原材料,从未发现钢套筒带来的质量问题。因此,建议将此规定改为:在具有原材质量证明书的基础上,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抽样复验。
由于无缝钢管材料性能优于圆钢,且加工钢套筒时采用无缝钢管可节省钢材,因此应优先使用无缝钢管制作钢套筒。
钢套筒原材质量证明书提供的材料性能数据符合规范规定时,钢套筒不必再进行热处理;如原材强度、硬度过高时,可以进行退火处理,但退火后的钢套筒机械性能已不同于原材质量证明书提供的数据,必须重新检验退火后钢套筒的机械性能,提供新的质量证明书进行验收,钢套筒表面氧化严重时,应检验钢套筒壁厚。
目前国内工程结构中一般设计使用Ⅱ级钢筋,常采用Ⅱ级钢筋的挤压连接接头(虽然施工中实际有时使用的是Ⅲ级钢筋,因结构强度按Ⅱ级钢筋设计,仍按Ⅱ级钢筋考虑),其钢套筒原材可
用10~20号镇静钢。Ⅲ、Ⅳ级钢筋的挤压连接接头用钢套筒则需采用强度比较高的原材料。
工程中遇较大量变径钢筋接头时,宜采用专用变径钢套筒,钢套筒原材用10~20号镇静钢。少量变径钢筋接头符合规范要求时,可使用规定的同直径钢套筒。为保证接头性能达到要求,钢套筒原材要具有较高的延伸率,10号钢以上钢号的材料,如其延伸率超过GB8162对10号钢的要求,经挤压接头试验合格后也可以使用。
第2章
第1节 冷挤压连接设备及挤压连接工艺 技术要求
规范所规定的工艺参数要求与配套的钢筋挤压连接设备配合使用。
8-23-2-1基层处理根据墙面拉线、找规矩的情况处理墙面基层,若基体为混凝土,先剔凿基体上凸出部
分,使基体基本平整、毛糙,然后用钢丝刷等将表面附着的脱模剂、油污等清洗干净,用清水刷洗。基体为砖墙时,应用钢辈子剔除砖墙多余灰浆,用钢丝刷清除浮尘,并用清水将墙体充分湿润。在基体表面处理的同时,需将水落管预埋件埋好,脚手架眼应填塞严密,用钢辈子对混凝土墙面进行凿毛处理。
8-23-2-2找平层施工
1.贴饼、冲筋:找平层应吊垂线,贴灰饼,应在房屋各角部用经纬仪和线坠,按找平层厚度,从顶部到底部测定垂直线,沿垂线做标志,贴灰饼,再根据垂直线拉横向通线,沿通线每隔I200~1500mm做灰饼。同时还应在门窗或阳台等处拉横向通线,连通灰饼冲筋,作为找平层砂浆平整度和垂直度的标准。
2.抹找平层砂浆:在充分浇水湿润墙面基体的前提下,用1:3水泥砂浆或1:1:4混合砂浆抹底层砂浆,将基体表面凸凹不平处基本找平。在此基础上抹中层砂浆,采用1:2水泥砂浆,此层抹灰为精找平,操作时应用木抹子随手带平、拉毛(俗称“铁板糙”)。
第2节 施工
施工单位使用不同的设备时,应注意设备及其工艺参数的变化。新的工艺参数见表3-25-1,目前钢套筒与钢筋的周圈结合率从70%提高到100%。
第3章
第1节 钢筋挤压连接施工与接头质量验收 技术要求
钢筋挤压连接施工按规范规定的工序、步骤、主艺参数进行,接头质量达到日本建筑中心规范SA级的要求。
工程中接头质量验收为:(1)钢筋挤压连接操作工对全部接头外观质量进行检查;(2)质检人员在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基础上,每批接头抽取3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试件的抗拉强度不得低于GB1499规定的抗拉强度值。
第2节 挤压工艺参数
施工中挤压压痕深度是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其允许值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如低于此挤压工艺参数下限,可能会出现挤压变形处钢套筒的横截面积过小,接头强度不足,或钢套筒过度变形而产生裂纹的现象。如高于此挤压工艺参数上限,则不能确保钢套筒与钢筋下降,而使接头质量下降。挤压工艺参数中间值设计上是钢套筒和钢筋外形尺寸偏差均为零时要求达到的挤压深度,而钢套筒和钢筋外形尺寸通常都有一定偏差,因此规定了一定的工艺参数范围。在少数情况下,壁较薄的钢套筒遇外径较小的钢筋或壁较厚的钢套筒遇外径较大的钢筋时,需适当调整,具体数值应由技术提供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提交工程质检部门备案。
第3节 质量验收
钢筋挤压连接接头的压痕深度和挤压道数应符合规定要求。为避免压模挤压在两待接钢筋的端头切断面,造成钢套筒内壁损伤,接头中部两道压痕的间距不得小于20mm到并应在挤压时尽可能加大此间距。中部两道压痕外侧的其他压痕应尽可能均匀分布,允许少数压痕间距为零,但压痕不得重叠。为避免破坏前一道压痕处钢套筒与钢筋结合效果或使钢套筒受损,接头任何一侧的相邻压痕挤压方向夹角不得超过45。
拉伸试验时,设计为Ⅱ级钢筋的挤压连接接头,试件强度必须达到规范规定的Ⅱ级钢筋的抗拉强度植;设计为Ⅲ级钢筋的挤压连接接头,试件强度必须达到Ⅲ级钢筋的抗拉强度值。当钢筋的实际抗拉强度超过规范规定的抗拉强度值较多时,允许在接头处破坏。
浅谈钢筋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篇5
模板作为砼成型的依据,在施工中必须保证结构成型准确;保证模板、各种支撑、顶撑及固定件符合要求;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截面几何尺寸和接缝严密。
3.1.1模板安装的质量控制
(1)为了预控好砼的几何尺寸、外观质量及强度,支模的质量非常关键,支模应按照图纸的断面尺寸,确保顺直、牢固、准确,以防止浇注过程发生跑模现象。
艾滋病实验室质量控制图工作总结 篇6
编号:XYCDC/HIV20080507
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了监控检测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以及试剂盒批间或孔间差异,本实验室对新使用的北京万泰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批号:I20080101)进行血清外部质量控制试验,分批测定取得20个数据,并绘制质量控制图,检查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将失控率降到最低点,当出现失控时应进行重复测定或重新分析新的质控物,找出解除故障的方法,并消除原因,防止将来出现同样的问题。现将质控工作总结如下:
一、质控试验完成情况
由检测数据得到:
1、平均数(x):3.6532、标准差(s):0.173、变异系数(cv):4.65%
4、上警告限x+2s:3.993下警告限x-2s:3.3135、上控制限x+3s:4.163下控制限x-3s:3.313
二、在质量管理中,只要检测数据不超出控制限x±3s,即保证率达到99.7%时,就可以认为检测过程处在稳定状态,并以x+3s作为检测过程的上控制限UCL;x-3s作为检测过程的上控制限TCL。由HIV(图表1)可以看出,所有S/CO值均落在上下上警告限x±2s之间,S/CO值的数据总是围绕着其数据的平均值x波动,变异系数(cv)4.65%,表示外部对照处于稳定状态,波动的离散程度(标准偏差S)能满足实验的要求。
如何控制钢筋工程施工质量 篇7
钢筋进场应具有出厂合格书及材质证明。钢筋进场验收工作由项目物资部牵头组织, 并按要求进行原材的取样复试工作, 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进场材料要求按照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要求, 分类、上架码放, 做好材料标识。
2 钢筋半成品加工
2.1 加工机械配置:2台钢筋切断机、2台成型机、1条冷拉线等。
2.2 钢筋放样:由专业人员进行配筋, 配筋单要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核, 现场总工审批后才能允许加工。
2.3 加工质量控制:钢筋加工棚内设操作
工艺牌及钢筋下料指示牌, 并设专职钢筋工长进行半成品钢筋的质量控制, 对半成品钢筋的验收做到逐型号、逐规格的检查, 不合格的半成品钢筋不得下线。加工成型且验收合格的半成品钢筋要分类堆放、挂牌标识, 以免混用。
3 钢筋连接
3.1 连接方式选择:ф≥22mm的水平钢
筋采用冷挤压连接, ф≥22mm的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ф<22mm的钢筋采用搭接连接。
3.2 接头位置要求
3.2.1 基础底板钢筋、柱、墙体竖向钢筋其接头位置应避开最大受力部位。
3.2.2 梁、板的底部钢筋应避免在跨中搭接
或连接, 上部钢筋应在跨中搭接。地下室的基础梁底板钢筋接头位置:上部钢筋应避免在跨中搭接, 底部钢筋应避免在支座处搭接, 接头数量在同一截面内应不大于50%。
3.2.3 框支梁下筋不设接头, 上部钢筋需设
接头时, 同一截面内接头钢筋截面面积不应超过受力筋的25%, 相邻接头间距应大于35d, 且≥500mm, 接头位置避开墙体开洞部位, 在跨中1/3范围内。
3.2.4 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3.3 冷挤压接头施工要点
3.3.1 挤压操作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持证操作, 不得经常更换操作人员。
3.3.2 挤压接头所用套筒的几何尺寸及材料应与挤压工艺相配套, 必须经型式检验认定后, 方可使用。
3.3.3 各类规格的钢筋都要与相应规格的
套筒相匹配, 避免随意混用, 避免露天堆放产生锈蚀和沾污泥砂等杂物。
3.3.4 为保证钢筋与套筒之间的良好咬合,
钢筋端头杂物应清理干净, 下料时应采用砂轮锯, 切去钢筋端头的变形或马蹄形部分, 并在钢筋端头用油漆画出定位标记, 以保证挤压操作完成后, 检查人员能检查插入套筒内的钢筋长度。
3.3.5 挤压操作时要求钢筋端头离套筒中心线长度不超过
10mm, 在地面先压接一端, 在施工作业面上压挤另一端, 以提高连接效率和连接质量。
3.4 电渣压力焊接头施工要点
施工工艺先将上钢筋与下钢筋接触, 通电后, 即将上部钢筋提升2~4mm引弧;然后继续缓提几毫米, 使电弧稳定燃烧;之后, 随着钢筋的熔
化, 上部钢筋逐渐插入渣池中, 此时电弧熄灭, 转化为电渣过程, 焊接电流通过渣池而产生大量的电阻热, 使钢筋端部继续熔化;钢筋熔化到一定程度后, 在切断电源的同时, 迅速进行顶压, 持续几秒钟, 方可松开操纵杆, 以免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
3.4.1 电渣压力焊在施工时, 应满足表1的焊接参数。
3.4.2 电渣压力焊接缺陷防止措施见表2。
3.4.3 电渣压力焊检查:同一规格每300个
头取试样一组;接头焊包均匀, 不得有裂纹, 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接头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超过0.1d, 同时不得大于2mm;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现场可采用如下方式检验:垂直长度为1m时, 接头处弯折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7cm。
3.5 钢筋绑扎与定位控制
3.5.1 各类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绑扎均要求
画线绑扎, 墙体及柱钢筋绑扎时, 用施工标尺杆控制、检测钢筋的间距与排距。
3.5.2 钢筋绑扎扣采用十字扣, 相临两扣互
为八字, 扣节在钢筋的侧面;箍筋与暗柱、柱、梁主筋的绑扎扣采用兜扣, 扣节位于主筋上, 扎丝头长30mm, 朝向柱内或梁内;钢筋搭接区在距两端50mm的位置及搭接区中部, 保证三根水平筋 (竖向筋、箍筋) 。
3.5.3 墙体纵向钢筋间距控制采用纵向“梯
子筋”, 梯子筋间距800mm, 梯子筋起步位置为暗柱边250mm。焊接梯子筋的钢筋直径要求大于设计纵向钢筋一个规格, 梯子筋中的横筋要求按800mm间距设置一道, 等于墙厚减2mm的支撑筋, 支撑筋端头要求用磨光机打磨平整, 刷防锈漆两道。
3.5.4 柱钢筋间距控制采用焊接式定位筋,
按1000mm~1200mm间距布置, 其中在柱的根部、中部、上部的三道定位筋, 要求其撑铁长度等于柱宽减2mm, 撑铁端头用磨光机打磨平整, 刷防锈漆两道。
3.5.5 在墙体及柱子顶部采用水平“梯子
筋”或定位筋, 对与上层连接用钢筋进行定位控制, 该定位筋在墙柱施工时开始设置, 待顶板混凝土终凝后拆除, 周转使用。
3.5.6 基础底板及双楼板钢筋的间距控制
采用焊接“马凳铁”。马凳铁采用螺纹钢制作, 钢筋直径要求大于12mm;马凳铁间距600mm, 设置在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之间。
3.5.7 框架梁钢筋的间距控制采用井字形定位撑铁, 撑铁与模板接触的部位刷防锈漆两道。
3.5.8 楼板钢筋保护层控制采用砂浆垫块, 垫块间距800mm×800mm。
3.5.9 在结构中预埋的电盒、管线, 均要求
在电盒、管线上焊接附加筋, 与钢筋绑扎固定, 严禁直接采用与主筋直接电焊固定的方法。
3.6 成品保护
3.6.1 主筋插筋采用长度不小于500mm的
PVC套管进行保护, 在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污染钢筋的同时, 又可减少钢筋的清理量, 该套管可周转施工。
3.6.2 绑扎成型的楼板钢筋保护, 采用可移
动的钢筋焊接操作平台进行保护, 严禁各工种操作人员直接踩踏楼板钢筋。
3.6.3 如因专业施工需要切割钢筋, 需请示土建专业责任师后, 由钢筋工进行操作, 严禁私自割损钢筋。
摘要:通过叙述钢筋工程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控制程序, 说明如何控制钢筋工程施工质量。
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质量控制 篇8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各地建筑工程数量在不断增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的质量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问题。钢筋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材料,钢筋施工质量控制对于整个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意义重大。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钢筋机械连接中的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已经普及,直螺纹套筒连接质量已成为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对钢筋的套筒连接质量进行控制。重点是做好钢筋端部螺纹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找到制约质量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进而提高施工效果,确保钢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钢筋;直螺纹;套筒链接;质量控制
前言:在当前钢筋施工过程中,钢筋的连接技术有很多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所带来的效果是不同的,但是如果钢筋连接不当,会给施工质量埋下隐患。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工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比较普遍的机械连接方法就是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该种连接方式能够很好的保证连接效果,提高连接的质量,确保钢筋的施工质量。
一、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
直螺纹钢筋连接方式发展比较晚,直螺纹钢筋连接是将需要连接的钢筋端部加工成外直螺纹,需要连接两钢筋时,将两钢筋的直螺纹部分旋入带有内直螺纹的套筒中,从而将两钢筋连接起来。直螺纹是通过滚压而形成的螺纹,钢筋材料没有被切削掉,且螺纹经滚压后材质发生硬化,通常滚压后钢筋强度可以提高6% ~ 8%。但是钢筋滚压直螺纹连接需要采用专门的液压机床对钢筋端部进行滚压。
在直螺纹钢筋连接方式中,由于套筒的受力较大,故套筒的材料应选用优质钢材制作而成,宜采用牌号为45号的圆钢或无缝钢管制造,也可采用其他钢材,其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并经过型式检验确定。套筒的型式主要有标准型连接、正反丝连接(或称左右牙连接)、异径连接等型式。所谓的标准型连接指的是被连接的两根钢筋以及用于连接的套筒的螺纹旋向都为同一旋向的螺纹,通常是右旋螺纹。异径连接指的是被连接的两根钢筋的直径不相同,那么就要求套筒内螺纹的直径也不是一致的,这种型式的连接称为异径连接。一般的梁、柱和墙的直段钢筋使用标准型连接接头,如果钢筋端部有弯头锚固要求时,则此处的钢筋需要折弯,对于这种钢筋就不能采用转动钢筋的方法将两钢筋连接,只能采用正反丝套筒,通过旋转套筒将两钢筋连接。建筑中的钢筋的变径处可以采用异径型接头进行连接。
二、钢筋端部螺纹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从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一般有:现场丝头加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够,技能不熟练;钢筋原材料端头不平:使用钢筋切断机未使用砂轮切割机下料,导致端部马蹄形;技术交底不全面,班组没有认真自检:夜间施工照明不足。通过对上述原因逐个分析后发现选用正确的下料机械、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加强班组自检工作是提高钢筋螺纹端头质量的关键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制定相應的对策。首先是下料使用机械,在施工现场,操作人员使用钢筋切断机进行钢筋的切断。我们都知道,钢筋滚扎直螺纹连接属钢筋机械连接的一种类型,是通过钢筋端头直接滚扎或剥肋后滚扎制作的直螺纹和连接件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而钢筋切断机的工作原理跟剪刀的使用原理是一样的,在对钢筋作用时容易使切断端头产生马蹄形,对接时两根钢筋端头不能完全接触,无形中就使得在钢筋对接时丝扣部分不能全部旋入套筒,外露丝扣增多,钢筋接头质量不能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所以,经过现场分析后,一致认为,要想提高钢筋端头的平整度、减少马蹄形端头产生的现象,就必须更换下料机械,而砂轮切割机正好能满足这一要求。因为,砂轮切割机在工作时对钢筋的切割作用是直接从上往下,垂直作用,不会产生端头三角形或马蹄形现象。
其次就是如何提高作业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在安装时减少由于操作不到位降低接头安装质量。这就要求我们现场的作业人员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现场实际操作经验,只有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的实际操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接头质量。钢筋机械连接严格的来讲,也属于特殊工种,所以,要求操作人员上岗前参加技术培训。只有参加过技术培训,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时才能与现场实际结合,能自主解决操作时出现的各类问题,减少由于不懂技术知识而不能及时发现接头安装时出现的质量问题的频次。
三、针对原因制定实施对策及实施效果
1、钢筋丝头加工前端部未切平的对策及效果
(1)钢筋加工前,对端部均采用切割机切平,要求工人切割前先观察钢筋端部变形情况,一般需切除lcm一2cm长。在离切割机两侧2m,4m的位置,共设置4个钢筋固定槽,4个点与切割机片槽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切割时一将钢筋固定好,以保证钢筋端部切割后的平整度;
(2)钢筋丝头加工人员在每个丝头加工前均先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时一重新进行切割。
通过随时对钢筋端部切割情况进行检查。被检查的所有钢筋均按要求进行了切割,且平整度满足要求,不能出现因端部弯曲、不平整造成不完整丝扣的情况。
2、车丝时长度控制不准的对策及效果
(1)联系车丝机厂家维修人员到钢筋加工厂对机械进行维修,加固或更换个别松动的行程挡板。
(2)同型号钢筋尽量集中车丝加工,调整好车丝机行程以便加工时容易控制套丝长度。
(3)组织工人参观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操作,现场演示讲解具体施工工艺和方法,并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工艺水平;
(4)将技术操作规程及相关标准张贴在加工区醒目位置,以便施工人员时刻牢记;
(5)加强加工过程中的自检,要求加工人员每加工10个丝头必须用片尺进行逐个检验。
通过严格控制,对策实施后的第3天和第8天经自检和质检员抽检,车丝长度全部合格。
3、车丝刀片磨损的对策及效果
(1)与项目部领导进行沟通,征得其同意,加大在钢筋加工车丝刀片等机具方面的投入,购买质量好的车丝刀片,并要求钢筋加工厂不能以影响质量来节约成本投入;
(2)加工过程安排全职质检员采用通止规随时一检测丝头尺寸,发现出现偏差时一立即更换车丝刀片,不能将就使用。
在实施对策后的第4天和第9天对三个班组加工的100个丝头进行抽检,抽检接头全部合格,发现丝牙深度不足、不完整螺纹等情况必须整改纠正。
4、钢筋套筒连接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对策及效果
(1)施工前应对操作人员上岗前进行技术培训。
(2)钢筋连接前,检查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3)钢筋丝头加工后,要及时安装保护帽,浇筑混凝土前要再检查确认暂时未连接的接头保护帽齐全。
(4)连接钢筋时,随时用力矩扳手检查所拧紧后的套筒。外露完整丝扣不能超过2P。
(5)自检合格后及时在套筒上做检查合格的标志。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钢筋隐蔽验收前,检接头全部合格。
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对钢筋连接的问题有了一定认识。钢筋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施工各方都要高度重视钢筋工程施工管理,特别是钢筋的连接质量,更是重中之重。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采取合适的施工工艺对钢筋连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提升建筑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 曹彦龙.试论施工现场常用钢筋连接技术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2012.5.:1125-126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质量控制 篇9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剪能力
0.前言
当前我国地震频发,在一些震级不大的地震中许多房屋的倒塌跟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与否以及施工质量有很大关系,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系提高多层砖房屋抗震能力的一种措施,但是,当前许多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施工质量。这样,不但不能起到增强抗震能力的作用,还将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给建筑物带来隐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构造柱的施工质量。
1.构造柱的作用
(1)它可以加强纵横墙间的连接。
(2)它可以提高砖砌体的抗剪能力,虽然提高的比例不很大,试验表明:能提高砖体的抗剪承载力约为10~30%(提高幅度与墙体的高宽比,竖向压力应力,开洞情况等因素有关)能约束墙体的开裂,对限其裂缝开展,起一定作用。
(3)它与圈梁共同作用,加大了建筑物的整体度,类似框架结构,可称为“弱框架”,对墙体起了约束作用,墙体的四周处于双向双压状态使墙体横向变形减少,改善墙体受压的稳定性能从而提高墙体的承载力。
2.构造柱在构造方面的要求
(1)多层砖房构造柱应符合: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mm,纵筋宜采用44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纵筋宜选用4414,箍筋@≯200ram,房屋四角处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2)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应砌成马牙槎并沿墙每隔500mm设2根拉结筋,每边伸人墙体内《lm.
(3)构造柱应与每层圈梁连接,隔层设置圈梁的房屋,应在无圈梁楼层增设配筋砖带;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时,配筋砖带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问:其它情况下,配筋砖带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接通。配筋砖带的截面高度不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低于M5.
(4)构造柱按构造设置,不需单独没置基础。当基础顶部设有圈梁时,构造柱可锚固基础圈梁中。
3.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原因
3.1箍筋、拉接筋设置不足规范规定
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第50cm设置2根水平拉接钢筋连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在构造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构造柱的竖向钢筋可用绑扎接头,其绑扎接头长度1d,一般为35d,在绑扎段内的箍筋间隙不应大于10cm上述几点除墙体拉接筋尚能保证(也不完全是间距50cm)其它如箍筋加密等几乎均最有做到,究其原因是施工管理水平低、技術素质差。
3.2楼层间构造柱轴线错位
在浇注混凝土时不认真调整钢筋骨架,在这层砌筑完毕而进行下层砌筑前的放线时,便发现下层构造柱歪了,因此在这一层又给到正位,便造成了上、下层不贯通,轴线请位的现象。
3.3构造柱“乱根”的原因
因构造柱的施工过程是,砌筑完一层后,往预留的“柱腔”内浇注混凝土。由于“柱腔”经历了整个一层的砌筑时间,其根部普遍夹有砂浆、砖渣等杂物,又由于混凝土是浇注到圈梁一平,在吊装完楼板,砌筑完墙体后,在构造柱根部出现比楼板低12mm的“柱坑”,在“柱坑”内的杂物很难清除干净,浇注混凝土后便在此处形成“烂根”现象。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4构造柱断条
由于构造柱内的箍筋、墙体拉接筋、圈梁钢筋等交织在一起,而且钢筋排放、绑扎又不规则。在圈梁和构造柱同时浇注的过程中,定会阻碍混凝土的下落;在筑施工时有时会不小心在“柱腔”内掉进并卡有砖渣,阻碍混凝土的充填;施工圈梁和构造柱时,所采用的河石又往往都是级配不好的砂漏,如果有大石块存在,也会使构造柱造成“断条”现象。另外,整根柱子一次浇注,如果振捣棒下不击,振捣不周,定会出现“断条”之处。
3.5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3.5.1混凝土接搓不好
混凝土浇捣前未清除摸内的木屑、碎砖、落地灰等杂物,也不用水清洗,使前后两次浇灌的混凝土不能紧密相接,构造柱的整体性不能保证。
3.5.2露筋和麻面
支模前,钢筋骨架上没有绑扎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到致使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同时,有的钢筋位置不准,造成露筋现象;混凝土浇捣前,模板和马牙搓砖墙未作充分湿润,混凝土中的部分水分,被砖墙和模板吸走,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和酥松现象。
3.5.3“跑浆”
一方面马牙搓两侧面的砖墙表面不平整,模板与砖墙之间缝隙大,另一方面,模板拼缝不严密,形成“跑浆”。
3.5.4空洞和“断层”
有的浇捣混凝土不使用插入式振动器,盲目采用摇晃钢筋骨架和敲打模板,代替振捣,造成严重质量问题:一是混凝土普遍不密实,马牙搓内混凝土不到位,砖墙与构造柱结合不紧密,拆模后,空洞和“断层”现象多;二是钢筋骨架普遍出现“散架”和移位。
4.保证构造柱的技术和质量
首先要提高施工单位对增设混凝土构造柱必要性的认识。根据工程的不同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有针对性地制订保证构造柱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
(1)对于嵌在墙体中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一般是先砌纵横墙,在墙体砌完后形成“柱腔”,即预留构造柱的位置。构造柱随着墙体和圈梁的分层砌筑和浇注,进行分柱段施工。为了,保证构造柱的中心线在同一条重直线上,必须使预留的“柱腔位置准确。因而砌筑时要经常检查构造柱钢筋骨架的垂直度,钢筋骨架吊直校正后立即用墙体拉结筋固定其位置。然后在浇捣混凝土前将构造柱中心线引向圈梁模板或”柱腔“上口上,使钢筋骨架中心与柱中心线对齐。这样才能保证构造柱的正确位置。
(2)设计为马牙搓的构造柱,从每层柱脚开始,砌筑时必须严格执行先退后前的原则,阻保证柱脚为大断面。每一马牙搓的齿高一般约为30cm(5层砖高),齿深不小于6cm.当齿深为12cm时,其上口采用一层进6cm、再一层进12cm的方法,使马牙搓上口死角的混凝土能保证浇捣密实。
(3)钢筋骨架应随分柱段施工面分段梆扎,绑扎点要牢固可靠,避免错位和滑移。竖向搭接头长度z一般为35d.构造柱箍筋应在圈梁上下均不小于1/6层高或45cm高度内,箍筋间距不大于10cm.对于沿墙体每隔500mm设置一道2根06拉结筋的要求,必须严格要求砌筑者随砌随放,并保证放入固定在密实的砂浆水平灰缝中。
(4)严格执行配合比搅拌工艺要求。粗骨料位径宜用2cm下,坍落度宜控制在5-7cm.分段浇注时要按规定留置相应试块。
(5)构造柱混凝土通常是分段浇灌的,一般每层作为一个施工段,柱段的施工高度不宜大于2m.每层柱的底部预留清扫口,便在浇灌前清扫柱模板内的砂浆、木屑、砖碴等杂物。新的混凝土柱段浇捣前,对衔接处的旧混凝土面需铲除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再用构造柱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灰砂量配置咸水泥砂浆,铺在旧混凝土面上,厚度为1~2cm,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有可靠的质量。
(6)构造拄振捣操作要设专人负责。浇注过程中设人对浇注柱段进行观察,以免出现漏浆、过振、中间受阻混凝土浇注不到位等现象。浇捣柱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实。振捣棒随振随拨,分层振捣厚度不超过300mm_为宜。振捣时严禁振动砖墙、钢筋,以免造成墙体松动、拉结筋脱开或钢筋骨架变位。浇注前必须浇水漓湿砖砌体和木模板,并封闭清扫口。构造柱与圈梁相交处必须同时浇捣。
5.结束语
钢筋直螺纹连接的质量控制 篇10
强度高、延性好。连接过程中钢筋端部需经类似于冷加工操作的滚压成型, 经加工的螺纹和钢筋强度均有所提高, 因而确保了接头强度不低于木材强度, 并可弥补螺纹底径小于钢筋母材基圆直径消弱强度所带来的影响, 可实现充分发挥母材的强度和延性。
施工方便。该种连接工艺仅用力矩扳手则可施工, 因而在钢筋密集或场地狭小部位均可施工, 对超长连接、钢筋弯曲、固定等钢筋不易于移动的场所均可在现场实施, 连接头一般在工厂集中加工易于保证质量, 且该施工工艺施工无污染并不受天气环境影响等。
质量可靠。采用该工艺连接钢筋及时后期出现螺纹松动现象, 但只要能保证一定的旋合长度则可保证连接强度和性能。
便于检测。连接完成的接头仅需目测钢筋端部螺纹外露情况则可初步判断是否合格, 而无需特定检测设备。
2 直螺纹钢筋加工及质量控制要点
2.1 材料控制
所用钢材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及进场复测报告, 用于螺纹加工的钢筋端头应规则、平整, 由于工厂轧制钢筋多采用断钢机裁断而导致端头形状不规则, 因而在施工现场多需进行切割机进行切割, 以免存在马蹄形凹凸或翘曲, 并保证钢筋端面与轴线垂直, 而应避免用热加工的呢过方法切断钢筋, 并避免采用切断机切断而应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平;套筒加工完毕后应进行外观质量验收, 确保套筒表面无裂纹, 表面内无严重锈蚀及其他肉眼可看到的缺陷, 并应用规定的螺纹通规和止端塞规对内螺纹尺寸进行检查。
2.2 机具控制
由于钢筋端头一般较粗糙而需现场切割, 且部分钢筋需预先调直以确保钢筋连接端头平直, 且端面同母材轴线方向垂直, 连接后钢筋连接端面间可充分接触, 因而在施工中应使用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螺纹环规、力矩和普通扳手等施工机具。
2.3 丝头加工
丝头加工应使用水性润滑液而应避免采用油性润滑液, 操作前应充分循环切削液, 待滚头出水后方可进行加工, 开启机械后应确保滚头旋转方向与加工丝头形式是否一致, 顺时针方向旋转为反转以加工反丝螺纹, 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正转加工普通螺纹, 加工用的剥肋、套丝刀具加工6000-7000个后则应更换一次, 并应在套丝机上结合丝头长度设置自动限位装置;应确保丝头中径及牙型角符合规定, 丝头有效螺纹长度不应小于连接套筒长度的1/2, 允许误差不应超过2倍螺距;丝头表面不允许有影响接头性能的损坏和锈蚀;加工完成后的丝头应逐个进行检验, 不合格的应切掉重新加工, 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及时套上保护帽或拧上连接套筒, 雨季或长期码放时应采取防锈措施;加工好的钢筋端头的螺纹牙型、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筒的牙型和螺距相符, 且端部螺纹的断牙数不应超过5牙, 丝扣部分牙齿缺陷每个圆周内部超过1/4牙, 有效牙总数不应少于8牙[2]。
2.4 质量控制及检验
其外观质量应达到螺纹饱满、表面光洁、且螺纹直径大小一致, 螺纹长度和公差尺寸等符合规定;并用专用规进行检验, 以确保通规能顺利旋入并可达到要求的拧入长度, 止规旋入则不应超过3P, 检测合格率不应低于95%, 在进行抽检时抽检率应不低于10%, 若有一个端头螺纹不合格则应对该批进行全数检查, 不合格的应重新加工后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最后应检测接头保护帽情况及编号分类和码放情况, 应避免将加工好的钢筋随意搬运或堆放导致丝头被磕碰或污染影响接头质量。
3 直螺纹连接施工
3.1 施工准备
所选用套筒上应标明生产厂家标识, 保护盖上应标注被连接钢筋的规格, 外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品批号等相关信息, 套筒内应清洁无杂物, 运输途中应妥善保护以免雨淋、沾污和损伤;套筒尺寸、螺纹牙型和精度应经过检验并合格, 套筒螺纹牙型应饱满, 表面无裂纹, 表面及内螺纹无锈蚀或其他肉眼可看到的缺陷。
3.2 连接施工
进行钢筋连接时应保证钢筋规格和连接套规格一致, 钢筋和连接套丝扣完好无损且清洁无杂物, 连接时应对准轴线以将钢筋拧入连接套, 接头应用力矩扳手拧紧, 扳手精度应控制在±5%内, 并保证其在检测合格期内, 不适用力矩扳手时则应将力矩值调至零以保证其精度;连接前应结合钢筋直径将力矩扳手上的游动标尺调至相应位置, 连接时应对正轴线后将钢筋拧入连接套内后方可用力矩扳手拧紧, 拧紧值应符合规定以免超拧, 拧紧过程中应均匀加力, 待扳手发出“咔哒”声则可停止加力以免损坏扳手, 拧紧完成的应进行标示以免漏拧;在进行水平钢筋连接时应依次进行, 并从一头向另一头进行, 避免自两边向中间连接, 连接时应两人对面站定, 一人用管钳将连接好的钢筋卡好, 另一人用力矩扳手将待连接钢筋拧紧后按照规定力矩连接以免将连接好的接头弄坏;接头连接完成后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 套筒每端不应有超过2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 对加长型接头虽不控制外露丝扣数, 但应对其进行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长度是否符合要求[3]。
3.3 连接检验
安装时应先将套筒一端安装在固定钢筋的端头上, 后用扳手拧紧到位后则可将导向对中钳夹紧连接套筒, 并将待连接钢筋通过导向夹钳中孔进行对中, 并应控制连接套筒拧紧到位, 应保证被连接的两个钢筋端面处于连接套筒的中间部位, 其偏差不超过1P, 待拧紧后卸下工具后则应及时进行检验, 对不合格的应立即纠正, 并应进行标示, 每拧紧一个则应标示一个以防漏拧。
3.4 质控要点
若采用普通接头连接则可将套筒一端保护盖旋下并用力矩扳手将钢筋旋入套筒直至不能转动, 对只能旋动接头的连接情况则应采用专用套筒, 并保证套筒先旋入钢筋丝扣内, 最终直至不能转动;钢筋接头拧紧后应用力矩扳手按照规定值进行检查并加以标示;连接完成的直螺纹应保证有外露有效螺纹, 并套筒简单边外露有效螺纹不应超过2倍螺距;应逐个检验连接完成的接头, 并按照以500个为一个检验批进行抽样检查, 应控制抽取率不低于15%, 并不低于75个, 最终合格率不应低于95%, 若合格率低于95%则应对所有施工接头逐个进行检验。
4 结语
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属于较新的一项施工工艺, 其对钢筋原材无特殊要求, 且接头质量可靠性高, 操作简单, 并可全天候进行施工及可进行任意方向上的连接, 同时所用的施工机具较小, 耗电量较低而利于节约成本, 因而可以说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属于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较为先进的技术, 采用该工艺可取的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值得推广。
摘要:钢筋直螺纹连接同传统手工电弧焊连接比较具有投入设备少、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及劳动强度低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广泛应用, 其接头可在工厂内实施批量预制, 但施工中若接头质量控制不到位则会给工程留下重大隐患, 因而施工中应从原材料、机械设备、丝头加工及连接成型等环节入手进行质量控制, 方可从根本上防止质量病害发生。综述了钢筋直螺纹连接的特点, 从直螺纹加工和连接等角度论述了其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直螺纹,螺距,钢筋,牙型
参考文献
[1]李素卿, 王诚杰, 李景增.钢筋直螺纹接头的质量控制[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9月.[1]李素卿, 王诚杰, 李景增.钢筋直螺纹接头的质量控制[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9月.
[2]李林浩.如何确保柱钢筋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的质量[J].山西建筑, 2011年12月.[2]李林浩.如何确保柱钢筋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的质量[J].山西建筑, 2011年12月.
【钢筋质量控制图文版】推荐阅读:
钢筋混凝土质量控制11-18
钢筋施工的质量控制论文09-16
钢筋焊接质量控制措施有哪些?07-15
钢筋焊接质量06-26
钢筋安装质量07-31
钢筋工程常见质量通病08-31
钢筋工程质量管理点的设置和质量预控措施08-30
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及整改措施09-07
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07-16
怎样控制钢筋保护层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