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教育强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8篇)
在建设教育强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相继召开的省、市建设教育强省、教育强市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努力加快我区建设教育强区工作步伐。下面,我具体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理性分析,正确估价建设教育强区的优势与差距
建设教育强区,是区委、区政府立足娄星实际、着眼全局、放眼未来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娄星后发赶超、推动富民强区所采取的重要步骤。长期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通过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区建设教育强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在市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政重视,教育发展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区委、区政府始终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为确保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五项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建立了区委、区政府定期议教制度,区级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现场办公制度,区直部门定点支教制度,人大、政协定期视察教育工作制度和教育督导评估考核制度。“五项制度”的形成,为全区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注重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进一步完善了以政府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十五”期间,全区共完成教育基建投资8500多万元,新建扩建校舍18万㎡,调整撤并学校38所,改造学校危房7.5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投入3000多万元,农村中小学全面开通远程教育,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均配备了图书室、实验室和电脑室。目前,全区各中小学校基本上设施齐全,校园安全整洁,绝大部分学校成为了示范性和规范化学校。
(三)加强管理,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我区从刚性管理、和谐激励、人性关怀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是抓改革增活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从根本上破除了教师“铁饭碗”和干部“铁交椅”的旧机制,有效地激活了广大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改革人员的录用,安置办法,通过公开考试,公平择优招聘教师。其次是强师德正师风。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竞赛活动,通过清理“吃空饷”、严查家教家养等专项行动来规范教师的行业行风。第三是抓培训重待遇。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千方百计提高和改善教师待遇,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到位。目前,我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列达到99.9%,96.8%、92.5%,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当然,我们在充分肯定全区建设教育强区工作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建设教育强区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教育负债沉重。由于财政比较困难,教育投入相对偏低。目前,全区教育总负债1.5亿元,其中义务教育“普九”负债达到6986万元,客观上制约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在农村,特别是一些村小和教学点,学校内部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离国家规定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少数学校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在城区,主要是学位严重不足,班额普遍超大。近10年来,娄底城区中小学生数量翻了一翻,却没有新建一所公办学校,学校建设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造成城区学校人满为患,严重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教育发展环境有待改善。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但落实情况还不十分理想,仍有少数部门受局部利益驱动,以服务、检查为名,行收费、罚款之实,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现象时有发生。以上这些问题,与建设教育强区的要求不相符,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符,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对我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各级各部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切实增强建设教育强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又要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打下的良好基础,进一步坚定建设教育强区的信心和决心。
二、明确目标,准确把握建设教育强区的工作思路
建设教育强区,是推进富民强区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必须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加快发展成人教育,规范发展幼儿教育,努力形成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为加快推进构建和谐娄星,实现富民强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奋斗目标
(三)发展思路
一是要加快建设夯实基础。着力建设一批教育重点项目,切实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要争取三中、二中创建成省级示范性高中,四中创建成市级示范性高中,机关幼儿园创建成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要加大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力度,彻底消除D级危房,使绝大多数农村学校达到合格以上标准。要加大成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设一批办学条件优越的省示范性乡镇农校,不断增强成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二是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教育的发展必须以改革为动力,要积极探索具有娄星特色的教育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继续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改革、新课程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机制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合格的劳动大军,不断创造娄星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三是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按照适度超前的要求,要积极整合教育资源,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水平;要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着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加强教育管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范文网
在建设教育强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育人、育脑、育心的特殊性决定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的独特性。我们要倡导并努力践行“运动的、阅读的、研究的、合作的”四种职业生活方式,打造教师职业生活姿态,高雅而文明地行走于现实大地上。
1.运动
身心健康是1,其余是0。只有当1屹立不倒时,后面的0才有意义。各学校要积极发挥工会的作用,建立运动俱乐部,利用工作时间和周末时间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
2.阅读
从全民阅读方面来说,校长不读书,教师不会读书;教师不读书,学生不会读书;学生不读书,社会不会读书。从教书育人方面来说,学生从心底是不会欣赏和接纳一个只会做题讲题的教师的,反过来说,一个只会解题、做题、讲题的教师是不会在学生成长历程中留下生命印痕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生命的长度是无法改变的,但生命的宽度、深度和厚度,是可以自己掌握的。读读文学类,读读哲学类,读读学科史,慢慢地,你会不期而遇地碰到最美的自己。陈平原在《读书是件好玩儿的事》里这样说,“我主张读少一点,读慢一点,读精一点。世界这么大,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很多东西你不知道,不懂得,不欣赏,一点也不奇怪。读书是件好玩的事,不着急,用一生,慢慢读”。我们的学校也不用着急,在浸润式静养式阅读工程中,在校长和管理人员读书的示范和引领下,慢慢地把读书变成一件好玩的事。
3.研究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课不变。这样的工作状态会让我们成为温水里被煮的青蛙,在自我陶醉中失去了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能力,慢慢地失去了当初参加工作时的梦想和激情,渐渐地把工作当成了一种劳绩,职业倦怠感日增。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问题与工作相伴随行,研究它、解决它,自主式的、互助式的,在智慧性的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奇妙的、惊奇的、不一样的世界。一要建立常态化的“三级论坛”:局组织校长(股长)论坛,教研师训中心组织学科论坛,学校组织教育论坛。二是建立常态化赛课或者比教学机制,以赛促训。校级和县级有机衔接,全力推进生本教育和种子课堂建设。三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各类学校不要盲目追求“高大上”的“被课题研究”,要根据自己的教育理想和办学方向确立个性化课题;教研师训中心要切实发挥课题研究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杜绝大一统和一刀切的课题安排。四是纵深推进校本教研。要大力开展“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是学校科学稳健发展的永动机。校本教研要紧紧围绕课程、德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等节点展开探讨,以求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发展。五是建立回签制度。学校对各项活动和工作,在活动结束时或学期结束时,要组织参与人员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诊断,明确保留点,优化遗憾点,在年复一年的改进中积小变为巨变,从而有效预防在简单重复中走向集体平庸。六是要嫁接而不复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借鉴不是复制而是嫁接。复制生硬,是物理变化,会水土不服,会中途夭折。嫁接是在找准结合点上进行,是化学反应和深度融合。七是建立县级教学成果表彰制度,每两年评选一次。
4.合作
一所学校科学稳健发展,需要的不是英雄个人,而是英雄团队。工作在一起生活几年、几十年,是一种缘分。幸福是人类至高无上的追求。幸福快乐,人人向往之。按照三八法则,人们每天8小时在上班,8小时在家里,8小时在睡觉。因此,上班的8小时和在家的8小时对人们的幸福感和愉悦感同等重要。当我们的工作单位人际关系复杂,钩心斗角,需戴上盔甲处处提防时,我们有安全感吗?当工作、生活和家庭遭遇困难时,同事都是打酱油的看客时,我们会有温暖的家的感觉吗?当我们工作的环境中小圈子林立时,为了一丁点的利益而彼此攻击时,我们心里会愉悦幸福吗?天下熙熙,天下攘攘,然而人生的终点不过是一抔黄土。合作的前提是信任和大气,放下彼此心中的隔阂和偏见,打点起真诚、友善和互助的行囊,在同向同行和同心同力的“大气”中,携手走向教育的远方。一是要民主治校。对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要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轮酝酿,杜绝拍脑袋决策,以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各学校(幼儿园)要设立家长信箱和学生信箱,及时收集和了解家长和学生的合理需求和建议,让家长和学生的声音表达在校园里而不是校外网络上。二是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重大问题决定要提交教代会讨论表决。三是推行捆绑评价。各学校可根据学校实情,在一定范围内实施捆绑评价,避免单干和单打独斗,打造学习和工作共同体。四是要大力弘扬正气,唱响主旋律。发现重于观察,戴上信任的放大镜和宽容的显微镜,去发现校园里优秀的团队和个人,分类分层地建立专业荣誉制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系列;优秀教师和教学新秀系列;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标兵系列;优秀管理人员及管理团队系列;教育奉献奖系列等),浓墨重彩的宣传和表彰,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成功感和职业幸福感。
三、以校为本,创建内涵校园
1.平安校园
校园安全事件不仅极易被炒作而让学校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给学校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杀伤力,更重要的是,校园安全事件往往会给教师、学生和家庭带来终身性打击和心灵伤痛。人没了,何谈人的发展,发展的前提是平安。为了杜绝校园里的极端的小概率安全事件的发生,一是高度重视人防,谨防校园安全隐患的蝴蝶效应。从理论上说,任何事件都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是否发现、重视和及时整改,校长是校园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二是严守各种安全操作程序,不偷减环节,不自欺欺人,不抱侥幸心理。三是初高中要建立有效的管制刀具清查和学生矛盾排查机制,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幸福校园
我们习惯于用学生未来的幸福来扼杀当下的快乐。人生是一个不能彩排的连续过程,每个阶段的失误都可能影响终身,高考之前的十五年教育尤为重要,它具有启蒙性和奠基性,在学生生命历程中植入一粒粒种子,在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上发芽、开花、结果,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幸福教室的愿景是“快乐的童年,有故事的学校生活,培养有想法的人”;目标是“扎实学习,快乐成长,师生和谐,教学相长”;生态是“民主、平等、和谐”。幸福教室的建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节点:一是重视教室里的师生心理感受。简洁美观而突出展示的物理环境布置是必要的,但师生的心理感受才是幸福教室的建设重点。二是重视班级自治。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是管理者,人人是服务者的班级建设中,强化班级凝集力,达成“因我的存在而让人感到幸福”的目标。三是重视班本课程。班级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地方,要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设置学段系列化、阶梯化的班本德育和活动课程。四是建立导师制,实施全员育人。所有教师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通过“1+N”导师制,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
3.书香校园
良好的学校生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校园里是否弥漫着书香和琅琅书声。一是发布阅读书目。朱永新、窦桂梅、李希贵都是学生阅读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他们从适切性角度提供了中小学生阅读书目,可以借鉴。二是建立班级图书角。以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建的方式,建立班级图书角,配齐必读书籍。三是开设阅读课程。各学校可根据校情每周开设1~3节阅读课,在师生的同读、同写、同谈中,把校园阅读推向高位,在经典阅读中提升语言运用技能,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四是设立读书节。通过读书节集中展示读书成果,评选书香学生、书香班级和书香老师。
4.文化校园
特色是个热门话题和高频词汇。我们要理清学生特色和学校特色谁更重要的问题。在梳理我们的教育思路时,是为了学生办好学校,还是为了学校而教好学生,是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事实上,为了学生办好学校才是正确的选择。在学校特色建设中,一是要广泛发动,提炼校园文化内核。基于师生的兴趣、需求和理解,挖掘本土文化元素,提炼出校园文化内核,以此为原点,扩展开来,设计活动、开发课程,经过3~5年的实践期,力争形成学校特色,达成一校一品,一校一韵,避免千校同面。学校特色的形成一定是基于学生的特色和多元的课程来呈现的,没有学生的特色和丰富的课程作支撑,学校特色便是水中月、镜中花。二是学校特色创建是一项慢的工程,不是一年半载能够形成的,需要时间来积淀、发酵、放大、甄别和筛选。持之以恒、常抓常新,方是孕育学校特色之正道。三是学校特色就是学校文化。特色一旦形成,便成了学校文化。文化是一种场,看不见摸不着,师生在场中耳濡目染,言行得以改变,素质得以提升;文化是一种基因,基因可以遗传、转录和表达,以文化人,以文化心。这样,从校园里走出去的师生就会带有浓郁的特属学校的文化印记和独特气质。
5.开放校园
校园是象牙塔,有别于社会其他组织,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把学校封闭起来,独立于社会之外。相反,为了赢得学校的发展空间,我们要主动打开思想和视野的大门,提升办学品位,展示办学成果,求得地方党委、政府、社区和家长的认同、支持和尊重。一是要引领教师勇于自我否定。在常态化的反思、学习和研究中,主动敲碎个人的果壳世界,不断拓展自我认知边界,积极提升自我效能感。二是多元展示办学成果。学生在学校里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低是家长最期望知道的,学校要利用校园开放日、亲子活动和家长会等平台,充分展示学生的发展和多彩的校园生活。积极改造家长会,让家长会远离批评和指责,多一份精细和理解,多一些学生发展成果的展示和家庭教育的建设性意见,努力寻找家校教育的最大合力线。慎重对待请违纪学生家长到学校,更不要把家长当成学生,盛气凌人的教育。三是多向当地党委、政府和社区汇报。学校建在地方和社区,有许多困难是教育局和学校自身无法解决的,要依赖当地党委政府和社区,在积极主动的汇报、交流、互动和配合中,求得深度理解和实质帮助。
为确保绿色质量建设的执行力,特提出几点工作要求:
建立低碳督导检查评价机制。局机关各部门督办检查评价学校工作时,要统筹兼顾,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学校工作的干扰。一是综合检查、痕迹检查和不打招呼检查。综合检查是指安全、教育、督导和信息化等可合并进行,各司其职;痕迹检查是把所有的检查结果纸质化,一式多份,校长签字确认,作为绿色质量建设过程性评价的依据;不打招呼检查是看学校的教育常态。二是所有局机关和二级单位到学校检查督导评价时,原则上不在学校就餐,确需用餐的,一律在学校食堂进行。三是督导评价时,尽量减少对纸质资料的要求,以过程性常态资料为主,以避免学校人、财和物的浪费。
建立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机制。出现下列问题时,对学校绿色质量评价一票否决,对校长(园长、二级单位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1.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校园安全,因违纪而被纪委、监察部门调查处理的);2.出现课程设置和学业考试弄虚作假(以查实为准)的;3.教师中存在有偿家教(以查实为准)的;4.质量建设出现重大问题;5.出现大面积不和谐因素影响学校稳健发展的。
建立学校管理人员动态管理机制。为了学校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校长带领的管理团队要敢作为、善作为,防止慢作为和乱作为。教育局将出台《学校管理人员聘用管理规定》,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建设风清气正的管理文化。
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如果我们今天不在学校里放手,不让学生将一些不适应和不成熟在校园里表露出来的话,他们只能在以后的大学校园里或者工作岗位上表露出来。正确的选择当是创造常态下的教育情境,让教育在冲突矛盾中、在参与体验中、在活动感悟中显示力量。
高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田欣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团结奋斗,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分配为核心的“三制改革”不断深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立了“以县为主,州市统筹,定期拆除,分期拨款,先拆后补,奖励先进”的危房改造新机制,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省各地排危积极性高涨,排危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了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在4个州市共计安排2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住房不足问题。组建了5个省级、4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高了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了呈贡高校新校区财政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新增5个“普九”县,全省“普九”县已达126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7%。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602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10万名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在校生总数达到41.39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1∶0.83。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6.7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17%。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累计竣工1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先期开工建设的4所高校已入住学生1.7万名。
三是稳定局面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在招生、收费等环节上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大了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物价上涨给学生带来的生活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思想疏导、政策宣传和解释说服工作,教师罢教事件、大学生聚集家乐福抵制法货事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全省教育系统的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收获,大家流下的汗水结出了硕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新突破
当前,我省的教育事业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能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刚才,田欣同志已对今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田欣同志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对做好2009年工作,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是保稳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保持教育系统安定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要确保教师稳定。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2009年元旦收假第一天,光荣省长就主持召开会议对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部署。目前,省里已在制订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解释、说服工作,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坚决防止因要提高教师待遇而出现乱收费、乱摊派、乱招生等现象。二要确保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社会和谐和稳定。2008年的最后一天,光荣省长工作调研的问题就是就业工作,2009年省政府印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措施。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近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据估计,历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近4万多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用足现有政策,用好新出台的政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好服务。要积极挖掘潜力,扩大容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要积极制定毕业生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和双学位、实施“准就业”制度、鼓励高校等事业单位扩大招聘数量、扩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的目标。三要确保学校安全。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提高师生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防止发生恶性事件;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加强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校舍倒塌和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推改革。要破解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一要推进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素质教育虽然已抓了很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是“身体越来越胖,体质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视力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实在令人担忧。去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采取措施,制定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减负”工作要注意:减负要适度,不能矫枉过正,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减负”不减质,不能因“减负”而降低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减负”要配套,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评制度改革等相互配套。“减负”要统筹,全省上下要“一盘棋”,要“一刀切”,防止相互攀比,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减负”工作既要区别对待,但又要统筹协调。“减负”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努力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安心,让社会满意。二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要实现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的目标,今年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一是扶优扶强,让一部分有规模、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此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企业的发展带动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并通过专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按照“东帮西、城帮乡、强帮弱”的方式,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三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省委、省政府如此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按照今天会上签订的《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四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促发展。一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积极破解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投入,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机遇,按照光荣省长“危中寻机,危中转机”的要求,及早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我省实际,争取得到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抓住原材料价格下滑的时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当前,我省招商引资是红红火火,可招商办教却冷冷清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吸引力不够,现有鼓励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新的优惠措施又十分缺乏。二是“一视同仁”难以落实。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现有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学校,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扩大民办教育在全省教育中的比重。同时,要针对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三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学校办学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风格。要向改革要质量,向创新要特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定要从严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以质量促发展。
四是抓重点。一要抓好“两基”攻坚。按照规划,今年是我省“两基”攻坚的最后一年,一定要确保3个未“普九”县完成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的目标。已完成“普九”的县,要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巩固提高工作。二要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当前,在我省64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中,在地震断裂带上的就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房不除,教育不稳;危房不消,政府不安。从今年起,省委、省政府已决定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省里已成立了以田欣同志为组长、我和建方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各地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不能把教育优先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用“真金白银”来优先发展教育。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在资金、项目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机制、用足政策,实现全面排除中小学危房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同时,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解决中小学危房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争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三要抓好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今年是新校区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按照目标,要新开工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达到50亿元。各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多渠道融资力度,加快老校区资产的处置进度。省级有关部门和昆明市要按照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争取在今年3月前完成第一批老校区资产处置交易,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批老校区资产收储工作。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一定要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确保建设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四要抓好经费管理。当前,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用于教育的资金数量逐年增长,去年,仅中央和省安排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以及农村初中工程、寄宿制学校工程等建设资金就达10多亿元,若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总量可达到数十亿。要确保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老百姓的教育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阳光。
同志们,今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去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收获成功,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到来,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建设教育强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教育系统按照区委区政府“教育要实现‘四个满足’”的要求,大力深化机制改革,狠抓师德建设,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精心描绘教育“十一五”规划,全面提高政风行风建设并取得实效的重要一年。今年年初,区委、区政府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对今年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前不久,区委又召开了党务和党风廉政及反腐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今年全区的党务和党风廉政及反腐败工作。今天我们召开系统党务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就是要贯彻区委会议精神,总结系统2005年党务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安排布置今年的党务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扩大已经取得的成绩,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振奋精神,再接再厉,促进教育取得更多更快的发展。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2005年党务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回顾
2005年,在局党委领导下,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为教育各项目标的完成提供了有力保证。
㈠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1、有效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年,依据市、区委的统一安排,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分两批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局党委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和日程安排。3月至6月,局机关82名党员参加了第一批学教活动。8月至11月,全系统75 个支部的1217名党员参加了第二批学教活动。活动中,局党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群众意见,针对教育均衡发展、管理机制、经费、队伍和机关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提出了增强德育实效性、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强体卫艺工作、硬件均衡发展、完善督导评估和人事管理两个机制、拓宽经费渠道、加强队伍和机关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等整改措施,从机制完善和机关建设入手进行深入整改。基层支部干部党员高度重视学教活动,正确处理好先进性教育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的关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了“两不误、两促进”。立足长效机制的建立,机关和基层单位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758个,党员撰写党性分析材料1272篇,党委书记和支部书记讲党课共78次,召开党员和班子生活会158个,党委和基层领导班子及校级干部征求意见1472条,制定整改措施471条。全系统党组织和党员认真解决在思想、组织、作风和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扎实开展活动。机关和基层单位学教活动的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97.26%和99.79%,真正成为了群众满意工程。我系统的学教活动得到了市委督导组和区委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并代表全区向市督导组作了汇报。
2、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深入抓好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一是先进性教育期间,局党委组织校级干部,各基层单位组织中层干部进行了集中学习,使干部们能够做下来,学进去,提高了干部的理论水平。二是举办了第24、25期校级干部学习班和第二届校长论坛。三是举办了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和第三周期提高班,部分中学校长参加了师大举办的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了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单位都以理论中心组学习为载体,经常性地加强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使干部的理论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随着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立足于充分调动学校办学和干部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办学水平,对督导评估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对学校的考核更加科学和规范。对多年来影响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人事制度中不合理的因素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制定了校内分配制度改革、聘用制度改革、教师合理流动、区级小中高评聘和区级特级教师评聘的意见,鼓励教师质优、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贯彻民主集中制和落实《议事规则》的要求,3月,组织科深入46个单位,参加了学校的行政会、支委会、教代会,对各单位“三会”召开的范围、程序及表决过程、结果的使用等进行了检查,强化议事规则和民主管理,促进了议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同时,我们坚持对基层领导班子经常性的分析和工作上的指导,05年共调整了6个单位的校级主要领导。强化和完善了领导干部任前谈话、诫勉谈话、重大事项报告、领导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等工作。北闸口中学与后营中学进行了合并,资源得到整合,办学实力得到增强。
3、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不断加强。先进性教育期间,对全系统的党组织和党员及其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组织党员系统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各项制度、纪律,进行了认真地反思和自查,党员的党性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完善。年初对全区43所小学进行了党建评估,有13位支部书记得到奖励。举办了第六期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对全系统134名模范岗党员实行了挂牌上岗,接受群众监督。建立了党员基本信息建库。发展党员18名,转正党员28名。
4、宣传思想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局党委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力度。各单位普遍制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完善了谈话、结对子帮扶等一系列制度。局学教办对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了系统的报道,在教育网上开辟了先进性教育专栏;利用各种媒体对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阶段成果交流会、区运会、“六一”节活动等大型活动进行了报道;编写了津南区形势教育宣传提纲教育篇,从教育概况、成绩与特色、机制与创新发展、教育政策与法规、“十一五”教育规划与展望五个方面对津南教育进行了全面的宣传和概述,让全社会了解教育、支持教育,收到良好效果。05年系统有5位教师被评为市级“文明家庭”,5位教师被评为市级“文明市民”,5位教师被评为区级“文明市民”,6个单位被评为市级“文明学校”,22所单位被评为区级“ 文明学校”,教育局机关被评为市级“文明机关”。葛沽实验小学在津南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咸水沽三小也出席了大会并进行了材料交流。
5、师德建设不断加强。2005年年初对教育系统师德标兵进行了评议和总结。对个别师德标兵身上存在的不足,局党委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全区建立了《津南区教师师德档案》;加强了对教师师德进行考核和检查的力度;评选了2005年“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局党委将100名区级师德先进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制成专版,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公示,最后评选出10名区级师德标兵,90名区级师德先进个人,75名镇级师德标兵,247名校级师德标兵,12所基层单位被评为区级师德先进单位;开展了第四届“教坛新秀杯”基本功竞赛活动,有10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教师,10名教师评为先进教师,并在教师节大会上进行了表彰。05年教育局和葛沽实验小学的有关师德建设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论文,并在四川召开的全国师德建设会议上受到了表彰。
6、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在区委和区纪委的领导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充分发挥局纪检、审计等部门的作用,取得了成效。年初全系统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加强教育纠风,规范中小学收费责任书》。加大了财务、企业经济、离任等审计工作的力度。结合先进性教育,局党委将政风行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召开了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暨行风建设大会,制定了津南教纪字[2005]3号文件《津南区教育系统2005年政风行风建设实施方案》和津南教党字[2005]76号文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进一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的通知》。加大了影响教育形象的收费工作的检查、监督和惩治力度,局纪检、审计、财建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系统的收费工作进行检查,对有举报收费问题的单位在严格审查核实的基础上给与严肃处理。6月,市七委局联合对我区教育收费工作进行了检查,对我系统的收费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继续实行收费审批制度、收费公开和公示制度,通过局域网、政府公示栏等在全区进行收费公示,把好春秋两季收费关。对上访案件做到件件有落实、有交待,保障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同时,机关干部和基层深入社会各界广泛征求群众、村镇领导和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意见。全区8个镇,165个自然村的领导、32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出意见、建议148条。局党委下大力气整顿政风行风,使教育的行风得到明显转变,在2005年全区行风评议中,教育位居第22位,有了明显提高,得到社会的认可。
7、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会和统一战线工作。各级工会组织发挥自身作用,关心、关注困难职工的生活,积极推进“三制”“四书”制度的落实。紧紧围绕教师素质提高这一主题开展各种业务竞赛活动。配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局党委召开了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意见会;配合民进区委会到八里台镇、北闸口镇开展师德建设情况调研,召开座谈会,进行了问卷调查;局办了第五届“祖国宝岛台湾在我心中”手抄报竞赛活动。年终又召开了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㈡存在的不足
在充分肯定2005年党务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是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办学思路、开拓创新的意识还要进一步提高;后备干部队伍数量和质量还有差距。二是党组织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组织生活还需不断规范,党员的党性意识、纪律观念、模范作用要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要进一步丰富,效果要进一步显现。三是政风行风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
二、2006年党务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深化改革,扩大新课改成果的关键一年,从而对党务和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㈠加强建设,务求实效,切实发挥党务工作的核心保证作用
我们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着力发挥好党组织的教育、引导、组织和凝聚作用。
1、发挥好教育作用,将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各单位党组织要认真落实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工作的各项要求,纠正先进性教育活动已经结束的错误认识,继续抓好两项工作,见到六个方面效果:一是抓好“回头看”工作。对制定的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整改效果不明显,群众意见较多的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原因,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进一步做好落实;对尚未进行整改或整改后发现的新问题,要结合政风行风建设中征求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镇及群众意见,修改整改措施,尽快明确整改时限、落实责任人员,及时进行整改;对因客观原因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解释清楚,积极创造条件抓好整改。要认真做好关心、帮扶困难教职工工作,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让群众看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带来的新变化。二是抓好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的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要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作为重点,多深入思考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认真总结学教活动的经验,积极提炼规律性的认识,建立和完善党员学习培训、扩大党内民主、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制度,努力形成党员长期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努力使广大党员在学习上见效果,在遵守党的纪律上见效果,在推进党组织建设上见效果,在查找不足、解决问题上见效果,在推动教育教学上见效果,在师德建设上见效果。
2、发挥好引导作用,努力提高宣传思想工作和师德建设水平。宣传思想工作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统一思想,鼓劲造势,营造氛围,把全系统广大干部、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做到“五个加强”:一要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抓好党员和广大教职工的理论学习,把学习理论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同创建学习型校园,努力营造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结合起来。要注重学习效果,学以致用、解决问题,不断创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提高干部、教师的理论水平,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为“新课程改革”和“双高普九”的深入推进提供思想和理论上的保证。二要加强舆论引导。面向全社会,加大宣传教育系统先进性教育整改的成果,不断增强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紧贴中心工作,加强对全局重点工作部署、重大发展成果、师德典型、优秀事迹的广泛宣传,结合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教育发展主旋律,让社会了解教育,让教育走向社会,努力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建设和谐教育服务。三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丰富教育内容,突出教育效果。以党支部为核心,发挥党政工团组织各自的优势,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明确分工,细化责任,横到边,纵到底,不留空白点,确保人员落实,时间落实,任务落实,不走过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建设的作用。四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各单位要以争创“文明学校”、“文明年级组”和“文明单位”为载体,结合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和学校实际,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干部要带头做到实事求是、以诚待人、谦虚谨慎、民主决策,带头进行党的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要大力倡导校园文化品牌,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带动教师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建设和谐教育作应有的贡献。五要加强师德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师德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将师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作为创建学习型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引向深入。要把师德要求纳入教学管理和岗位聘任之中,认真填写教师师德档案,切实发挥教师师德档案的作用。
3、发挥好组织作用,为“十一五”开好局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要实现教育“十一五”战略目标,关键在领导班子和干部。我们要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做好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努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学校全局的能力、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健全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决策机制。工作越是繁重,任务越是艰巨,越要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正确的集中。只有班子成员互相体谅、互相支持,多商量、多沟通,才能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政主要领导要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凡事要起表率作用。副职要做到到位不越位,积极主动承担工作,做好一把手的助手。同时要充实调整后备干部队伍,切实进行有效培养,保证后备干部数量多,质量好。
二是做好学校党组织建设。今年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办学水平评估改革和支部书记任期目标责任,修改党建评估方案。要用更科学的目标体系评价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党的工作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开展,组织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做好党员活动日、党员模范岗评选、党员电化教育、党员责任区、党员民主评议、考核等党员教育管理日常工作,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今年要对全系统党员进行第四周期轮训,提高党员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做好庆祝建党85周年系列活动。
三是做好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人事制度改革是学校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要作为重中之重抓好落实。学校行政、党支部、教代会、团组织等要团结一致,形成合力,积极、稳妥地推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校长是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做到四个抓好:一要抓好宣传发动。利用各种会议宣讲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使广大群众认清形势,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二要抓好群众路线的落实。改革方案的制定、考核方案的修改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搞好改革。三要抓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做好方案的酝酿、讨论、审议等各项工作,使方案的制定既反映改革的要求,又体现群众的意愿,得到群众的拥护,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四要抓好廉洁自律。按照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要求,各级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不说违反原则的话,不做影响改革的事,客观、公正、公平地评价教职工,反对自由主义和好人主义,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细致、高效的工作来保证改革的成功。
学校党组织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监督到位。从方案的制定,考核的操作到结果的兑现,全过程予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与校行政研究解决。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到位。根据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排疑解惑,为改革创设良好的思想和舆论环境。三是协调到位。要协调好工青妇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有利于改革的活动,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为改革提供组织保证。四是管理到位。要管好干部,规范干部的从政行为,发挥干部在改革中的示范作用;要管好党员,通过党课、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进一步统一党员的思想,教育党员履行好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工会、教代会(教大会)要积极参与到改革中去,努力做到三个促进:一是促进教职工合理化建议的形成。教代会代表要发挥桥梁作用,认真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归纳总结,形成合理化建议,及时反映给改革领导小组。二是促进方案制定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教代会要对方案的制定进行监督,对方案内容进行审议,对不完善的地方及时提出建议,行使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三是促进改革的顺利实施。改革实施过程中,教代会要密切关注行政班子对方案的操作和教职工的反应,在及时提出不断完善的合理化建议的同时,配合党支部和校行政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使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共产党员要做到三个带头:一是带头遵守党的纪律。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与党委保持一致,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的言行,服从组织安排,以实际行动作改革的促进派、排头兵,始终保持先进性。二要带头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建言献策。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意愿,积极为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三要带头支持、投身改革。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维护改革大局,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带动群众,做群众的表率。
4、发挥好凝聚作用,做好工青妇和统一战线工作。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要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开展工作。要关心、关注困难职工的情况并给予及时地帮助;要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的联系与沟通,广泛吸纳他们的建议;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涉台教育,凝聚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㈡严格纪律,健全制度,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水平
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以构建和谐教育为目标,以制度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为着力点,切实做好四项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教育是基础,要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好的做法和经验,针对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加强理想信念和从政、从教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深入开展正确权力观和政绩观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促进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要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教职工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观念,筑牢思想防线。
2、严格纪律要求,促进廉洁自律。要认真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坚持“五个不许”的规定。要认真执行中央有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坚决纠正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挥霍等不良风气。要切实维护《党章》和其它党的法规,认真执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要用党的纪律约束干部行为,促进干部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坚决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确保政令畅通。
3、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处理力度。2006年要在全系统建立校科级干部廉政档案,将干部的从政行为、廉政情况纳入其中。落实完善领导干部大事报告制度,将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与审计、审廉相结合,以审促述,以审促廉。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深化财务公开,推行单位预算编制管理,认真执行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增强依法理财的意识,做到收支平衡,严禁负债运行。加大组织处理力度,坚决纠正教育收费不规范的行为,落实好“一费制”,认真执行津南教办字(2006)4号文件《关于转发津教委财(2006)3号<关于实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按照收费审批、公示、填写联系卡等程序,做好收费的准备工作,积极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校,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对学校出现乱收费问题,根据《加强教育纠风,规范中小学收费责任书》的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和单位领导的责任。各单位要在学校基本建设、公有财产出租出售过程中,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上级有关规定进行。对私设“小金库”和其他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一经查实,党委将严肃处理。
4、加强监督管理,推进行风建设。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规定,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重点加强对各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的监督。认真贯彻《条例》规定的十项制度。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对招生考试等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实行公示制,做到信息公开、程序公开、操作规范、结果透明。搞好教育收费公示,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做到“阳光”收费。推进“三制四书”制度的落实,继续坚持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和主渠道,对学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公开。围绕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做好分配方案、考核细则、教职工聘任、预算外收支、分配投入等方面的公开,保证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展党内民主,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切实保障党员参与党内日常生活,维护自身权益和对党组织及其他党员进行监督的权利。局纪委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职能作用,加强对《条例》执行情况和《议事规则》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继续加强审计工作的力度,落实区委《关于加强审计结果运用的意见》,加强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强化审计监督职能,把权力运行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督之下。
进一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各单位要将政风行风建设纳入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加强与学生家长、系统社会监督员、镇、村等社会各界,特别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经常性沟通、交流,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整改,健全政风行风建设责任制,党、政、工、团都要从各自的工作职能出发,确定目标,落实责任,确保今年教育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再上新水平。
在建设教育强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国“两会”、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省纪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和市纪委四届二次会议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刚才,通报表彰了20**年度全市教育系统治理教育乱收费先进单位,等一下,建发局长、润发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就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20**年工作回顾
20**年,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紧扣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工作方针,不断拓展工作思路,探索方法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较工作有明显进步。
1.明确责任。20**年年初,市教育局局长与各县(区)教育(社会事业)局局长、市直各学校校长签定了《抚州市20**年度教育收费治理工作责任书》,采取签字背书的形式,倒逼责任落实。为切实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3月9日,印发了《关于转发<临川区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违规补课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和《关于转发<20**年临川区师德师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落实学校师德师风规章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治理责任。
2.深化举措。根据《抚州市20**年度教育收费治理工作责任书》的规定,市教育局治理办坚持每季度对全市各县(区)、市直学校教育乱收费信访件进行通报,总结情况、梳理问题、提出要求,对排名倒数后三位的县(区)和倒数第一市直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进行约谈,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全年约谈县(区)教体局、市直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36人次。
3.从严治理。坚持有访必接、有案必查、有责必究,不断拓宽群众的诉求渠道,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教育“三乱”案件。先后督办了南城县徐家镇初级中学乱收费、资溪一中、东乡县北港小学、东乡县实验小学、临川区罗针中心小学、崇仁相山中学等一批教育“三乱”案件,对直接责任人、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进行了责任追究,2名校长免职、对8名校长(书记)进行诫勉谈话,2名校长受到通报批评,2人给予行政警告,解聘1人,取消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15人,扣发半年绩效工资5人,上缴国库违规收入66000元,清退违规乱收费款152.6959万元,释放了从严执纪问责的强烈信号。
4.成效初显。20**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市教育收费信访举报总量136件,全部办结,办结率100%。其中向教育部信访举报量为8件,向省教育厅信访举报量64件,向市本级信访举报量为64件。20**年与20同期相比,信访举报总量减少了17件,下降了11.11%。其中部际办信访举报量减少5件,减少率为38.46%,向省教育厅信访举报量减少22件,减少率为14.38%,20**年在全省排位第5名,取得近十年来最好的成绩。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治理教育乱收费是一项系统工程,全市治理工作正处于爬坡过坎阶段,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主要表现在:
1.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少数县(区)、学校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没有落实好两个责任,导致我市教育信访总量下降缓慢。同时,全市教育乱收费投诉出现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的态势,越级信访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尤其是向教育部、省教育厅投诉的信访件仍然较多,直接影响我市教育信访在全省的排位。
2.教育“三乱”时有发生。少数教师受利益驱动,职业道德下滑,对学生开展有偿补课,个别地方发生学校集体有偿补课行为,部分县(区)、学校乱收费、乱订教辅资料现象仍十分严重,在群众中造成较坏的影响。
3.查办力度有待加强。部分县(区)、学校对出现的教育“三乱”问题监管不够,查处不力,在处理教育“三乱”案件中,存在宽、松、软的现象,问责不严,导致某些信访问题被群众举报至省教育厅,甚至成“问政江西网”网上头条。
4.收费政策宣传不到位。个别县(区)、学校在收费政策的宣传中,没有做过细的工作,没有取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在受理群众投诉反映问题时,不耐心、敷衍,解决问题不及时,引发群众的不信任,出现信访举报重信重访的现象。
上述问题,需要引起各县(区)教体局、市直各学校的高度警觉,并在今年的工作中,举一反三,采取切实措施,对标治理。
二、20**年工作安排
20**年,是党的胜利召开之年,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全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总的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视频会议精神和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为深化我市教育综合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各县(区)教体局、市直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领导,不断深化对治理工作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要把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纳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重要内容,做到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敢于担当,分管领导尽力尽为,化解矛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工作方针,狠抓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加强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按照《20**年度教育收费治理工作责任书》的要求,创新举措,把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2.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廉洁从教坏境。各县(区)教体局、市直各学校要加强宣传教育,坚持抓早抓小抓预防,注重源头治理。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要积极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若干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坚持逢会必讲,做到学思践悟,净化灵魂,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纪律规矩意识,不触碰纪律底线,锁牢思想防线。二要营造良好氛围。各县(区)教体局领导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实情,解决问题。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家访活动,掌握家长、学生的需求。通过家访,使群众及时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动态、收费政策的变化,以取得群众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三要弘扬教育正能量。要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要运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甘于奉献的典型事迹,弘扬正能量,进一步厚植廉洁从教的育人环境。
3.深化举措,从严执纪问责。一是要强化教育收费工作的监督检查。做到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亲自部署落实,督促学校深入开展违规补课收费自查,组织督导组开展违规补课收费专项督导,加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管理,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要坚持常抓不懈,坚决克服时紧时松的现象。二是要创新工作方法。针对群众网上举报迅速增多的新情况,各县(区)教体局、市直各学校要主动跟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进行反馈,加大网上信访办理力度,坚持疏堵结合,提高信访办结效率,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要深化对初始信访的调查,降低群众越级上访,花最大力气,把反映到省部级的信访量降下来,以实现我市治理工作稳中求进的目标。三是要从严查处问责。进一步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对顶风违纪者,坚决进行查处,以强有力的问责,铁腕整治教育“三乱”行为,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
在建设教育强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我个人认为,要做好财务建设工作,除了要科学预算、严格管理外,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减少浪费,遏止腐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借这个机会,我想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教育财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教育财务建设
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紧迫性
加强财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是由财务建设工作的作用、地位、现状,以及党和政府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要求所决定的。我们必须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紧迫性。
第一,从财务建设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看,加强教育财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从任何一个角度讲,财务建设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教育单位而言,财务建设是经济命脉,与教育事业的方方面面都关系密切,对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省教育财务建设涉及教育系统的财务管理、基建管理、收费管理、后勤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外资利用、学生救助等方面,不仅领域十分广泛,而且都非常重要、非常敏感,对学校甚至对全省教育乃至建设教育强省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就财务建设工作而言政策性、专业性、导向性强,对人员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等的要求都很高。因此,加强教育系统财务建设工作的党风廉政建设,对于确保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执行,确保不出现严重的行业不正之风,特别是不发生大的腐败问题,意义重大。
第二,从党风廉政建设对各项工作的普遍要求来看,加强教育财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是整个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人、财、物的管理,加强对“三重一大”即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的监督,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具有核心地位,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加强对财务建设的监督始终占住着最重要的位置。各级党政、部门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文件、规定、会议,领导工作报告、讲话等,无不把加强财务建设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可以说,这方面的规定多不胜数。近几年来,在教育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前不久,教育部召开了2009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会议要求,中央为扩大内需,做出了加大投入的决策部署,其中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纪检监察同步跟进,全程监督,确保中央决策贯彻落实。为确保将党和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落到实处,必须加强对教育财务建设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为促进财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第三,加强教育财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是由财务建设系统的现状所决定的。近几年来,我省教育财务建设系统,不仅日常工作按部就班、井然有序,一些重要工作如被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系列改革等都完成得非常出色,一些重大问题也处理得很好,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有关同志还受到省政府的表彰。从上到下各级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能克己奉公、敬业爱岗、严格要求、廉洁自律,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总的是好的,学校和群众是满意的。但从更高的要求来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个别问题还比较严重。一是教育乱收费特别是学校内部乱收费现象仍然较多存在,少数高校和中小学自立项目、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收费和强制服务收费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不仅群众意见很大,也经常引起新闻媒体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长期关注。因此,始终是各级纠风工作的重点。二是部分干部教师、学生对学校后勤等意见还较大,说明我们的管理和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三是个别地方和学校财务建设的内部管理还存在一些疏漏之处。由于资金短缺的瓶颈作用,财务建设部门勿容置疑的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部门。因为和其他一些部门相比,财务建设面临的压力更大,遭遇的诱惑更多,经受的考验更严峻,加上一些地方、单位和学校内部监督存在缺位、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少数学校内部制度不健全,个别财务人员借此大肆贪污、挪用公款,并被司法机关追究责任,给学校造成巨大损失。四是在学生救助方面一些学校也存在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套取国家拨款等严重问题。2008年个别地方的一些民办学校因此被国家财政部严肃查处和通报,对我省教育形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还很重,形势不容乐观。只有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管理,严格监督,才能促进财务建设工作良性发展,确保干部廉洁自律。
在建设教育强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一、充分认识我市建立教育督导委员会的重要意义
教育督导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教育行政管理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做好教育督导工作, 不仅对推进工作、落实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了解实情、把握方向、科学决策具有特殊作用。多年来,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督导工作, 健全督导机构, 加强队伍建设, 完善评估机制, 围绕重点工作开展督查评估, 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 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 由于观念和体制的原因, 目前教育督导这个监督环节的工作, 与教育决策和执行两个环节相比, 还相对比较薄弱。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要“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决策就是确定方向和目标, 包括制定标准;执行就是实施和落实;监督就是对执行过程进行检查, 对落实结果进行评价。这三个环节相辅相成, 不可替代, 缺一不可。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行政管理一直存在“重执行, 轻监督”的现象。我们虽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督导机构, 但大都设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部, 既当裁判员, 又当运动员, 监督力度不够, 公信力不足。特别是在督政方面, 由于缺乏权威性, 真正实施监督难度更大,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教育督导职能作用的发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要“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 独立行使督导职能”, 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健全教育督导体系、更好地发挥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 特别是在教育部督导办公室的积极鼓励和具体指导下, 我市结合实际, 先行先试, 建立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率先推行了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工作。我市新的教育督导体制的总体构架可概括为“1+2+4+4+N”。
“1”是指一个教育督导委员会, 由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任主任, 由市政府办公厅、市教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建设交通委、市农委、市国资委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任副主任或委员, 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和推动全市教育督导工作。
“2”是指教育督导委员会由两个系统构成:一个是行政系统,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作为教育督导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负责教育督导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另一个是专家系统, 教育督导委员会设总督学1名, 副总督学若干名;教育督导委员会主任兼任总督学, 副主任兼任副总督学, 负责组织专职和兼职督学, 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第一个“4”是指教育督导室下设4个职能处室, 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区县政府及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教育督导工作。
第二个“4”是指总督学聘任4名首席督学, 分别负责对上述4个方面的教育督导工作进行专业指导。
“N”是指教育督导委员会还要聘任若干名专职督学、兼职督学和评估专家, 参加督导检查或有关评估。
实践证明, 建立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有利于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 增强教育督导的权威性、专业性和科学性;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实情、推进工作, 提高决策水平和执行成效;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 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 保证教育发展目标任务的落实。总之, 我们的教育督导工作, 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形势, 的确来之不易, 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它、维护它, 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共同做好教育督导委员会的各项工作, 把我市教育督导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二、切实加强教育督导委员会自身建设
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刚刚组建, 其组织机构、制度机制等都还不够健全, 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作为教育督导委员会办事机构的教育督导室, 在编制扩大后, 一定要选好人、配好人, 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同时, 我们要求各区县政府也要比照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的构架, 抓紧调整和完善本区县的教育督导机构, 尽快形成全市统一、上下联动、职责清晰、建制合理的教育督导工作体系。各区县还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督导工作的经费投入, 确保教育督导机构正常运行、教育督导工作顺利实施。
二是要加强制度机制建设。重点是抓紧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委员会协商议事制度和民主决策制度。教育督导委员会主任办公会主要负责提出教育督导工作意见和决策草案, 然后提交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 通过之后再组织实施。同时, 我们还要健全教育督导评估结果与各类评比考核相衔接的机制, 不断完善责任督学制度, 努力健全教育督导限期整改、回访复查、通报与公报制度等, 为促进我市教育督导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提供有效的制度机制保障。
三是要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重点是着力加强专职督学、兼职督学和督导评估专家队伍建设, 努力打造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化水平高的教育督导工作团队。要积极创造条件, 认真开展培训, 把大专家请进来, 让督学们走出去, 广泛学习, 更新观念, 开拓思路, 不断提升这支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通过实施督学资格制度, 精心遴选一批青年后备人才, 让他们在参与督导评估的过程中, 开阔眼界, 经受锻炼, 提高水平。要廉洁自律, 公平公正是督导工作的生命线。希望各位督学、专家, 继续保持和发扬我市教育督导工作的优良传统, 爱岗敬业, 认真履责, 实事求是, 讲真话、摸实情、出实招, 以扎实的工作、优良的作风、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公平公正的督导评估结果, 让各区县、各职能部门、各学校心服口服, 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同时, 还要大力推进滨海新区教育督导改革试点工作, 其目标是在滨海新区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 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督导机制。滨海新区政府、教育局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抓紧修订和完善改革试点方案, 积极开展实践探索, 大胆进行改革创新, 结合新区的实际, 着力解决教育督导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 力争尽快拿出实实在在的经验成果。希望各有关部门对这项改革试点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三、扎实做好我市下一阶段的教育督导工作
按照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要求, 围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 围绕我市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下一阶段, 我市教育督导工作要在以下4个方面着力。
一是要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这是我市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自2008年启动这项工作以来, 经过3年多的努力, 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 全市已有708所学校通过了验收, 达标率超过了50%。今年的目标是重点建设400多所学校, 力争全市90%的学校通过达标验收, 明年进行扫尾, 全面完成标准建设任务。今年是标准建设最关键的一年, 希望各区县、各有关部门盯紧目标, 盯紧时间节点, 扎扎实实地推进这项工作, 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 各区县、各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4个问题:一是着眼长远, 关注人口变化趋势, 搞好规划, 建好学校, 不能简单地靠扩大班额来解决不断增加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二是认真做好居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 在这方面, 各区县政府和规划、建设、教育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来。三是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不能单纯为了赶工期而忽视安全和质量问题, 如果确实有困难, 可以打报告申请延期开学。四是各位督学一定要持之以恒, 严格把关, 决不可降低标准, 这100条标准都是底线标准, 只能高、不能低。
二是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 我市作为全国试点城市之一, 市政府与教育部签署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 进一步明确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我市做出承诺:到2012年底, 全市16个区县要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15年, 要高水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基本解决择校问题。同时, 要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完善义务教育学业水平监测机制、实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等6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拿出创新经验, 做出典型示范。应该说, 这是教育部在我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背景下, 确定的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引领性的试点项目, 既体现了国家对我市这项工作的充分肯定和信任, 也是对这项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希望各区县、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认真履行承诺, 加快促进我市义务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均衡发展,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
三是要扎实搞好综合督政工作。通过综合督政落实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改革, 是我市承担的6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建立督导评估标准, 完善运行机制。去年, 我们对6个区县政府任期内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了综合督政。今年上半年, 我们又对其余10个区县政府进行了综合督政。明年, 我们还要结合“十二五”中期推动, 对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通过综合督政进行全面评估。
为进一步强化区县政府在保障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方面的教育责任, 我们围绕综合督政的标准和机制两个问题,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例如, 我们创新督政评估标准, 设定了5个“一票否决”的“红线”指标, 包括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搞好新建居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任务、实施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维护校园安全、杜绝重大事故等, 只要有一项不达标, 该区县整体教育工作评估就不合格。再如, 我们改革督导运行机制, 采取“两个结合”的评价原则, 即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激励性和追责性相结合的原则, 将区县政府的教育工作与政绩评价进行了直接挂钩, 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一步, 我们还要研究和探索对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的具体方式和操作办法。希望各区县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 对照标准随时自查, 改进工作, 落实目标。同时, 希望各位督学严格把关, 认真评估, 在创新督政工作中, 力争能够拿出成体系、可复制的经验成果, 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要积极探索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督导工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督导检查是法律的规定。过去, 我们还没有正式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今年7月26日, 国家教育督导团发布“关注中等职业教育”的督导报告, 要求加强职业教育督导工作, 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我市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 还承担了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在推进示范区建设和改革试点的过程中, 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工作的职能和作用, 集中力量, 抓紧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的现代化建设标准, 并参照综合督政, 研究制定对职业教育主办单位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督导检查标准。同时, 结合示范区建设, 研究制定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有关评估标准, 力争在探索对整体职业教育进行督导评估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另外, 我们要积极准备和审慎推进对高等教育的督导评估。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对高等教育进行督导检查的法律依据, 但是我们相信, 教育督导工作作为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高等教育进行督导评估肯定是大势所趋。目前,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 把握改革试点工作可以进行先行先试的重要机遇, 根据《高等教育法》关于学校评估的规定, 在充分尊重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逐步探索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实际的督导评估机制。我们要从推进高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入手, 组织有关专家, 对项目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等, 进行专项督导评估, 逐步积累经验, 在高等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标准、途径、方法等方面, 努力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来。
在建设教育强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8
下面,结合现场参观和交流的情况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和部署,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有序、有效地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文明风尚向农村拓展。经过几年来全省上下以及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省新农村建设呈现了令人欣喜的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第一,坚持把生产发展摆在首位,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最近几年,我们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粮食、畜牧业、园艺特产业、林业、农产品加工业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坚持走以工促农的发展路子,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基地、连农户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一大批专业村屯,促进了村级主导产业基地化、规模化、园区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组织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联产联销联合,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进一步强化、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市场利益分配中的话语权显著增强。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农村产业的不断壮大,使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逐步坚实。
第二,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不断改善农村民生,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抓“增收”工作中,各地坚持内部挖潜保增收、外部拓展促增收,广辟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民收入连续登上4000元、5000元、6000元台阶,开创历史最好时期,广大农民自我发展、自我投入的能力显著增强。着眼统筹城乡发展,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等问题。农村公路、饮水、电网、沼气、危房改造、泥草房改造等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试点,农村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全省五年累计建设完成农村公路4.7万公里,解决了428.74万农村人口及1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电网4081公里,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58.9万户,全面免除了232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占在乡农业人口总数的99.07%,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达到74万,实现了应保尽保,56.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第三,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度改造村容镇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09年,全省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治理“六乱”(粪土乱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脏水乱泼、厕所乱建、畜禽乱跑)的要求,通过增加投入、动员农民出工出劳等多种有效措施,广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促进村屯绿化、美化,“四清、四改、两化”综合整治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六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高标准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工业集中区和畜禽养殖小区,积极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完善农村功能分区建设和管理。全省建设畜禽养殖小区7152个,大型秸秆气化站32个,户用秸秆气化炉2001个,户用沼气池8.36万户,73%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积极推行农村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建设村级垃圾收集场点3.3萬个。
第四,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帮扶共建,积极促进各类资源和要素向农村流动,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氛围日益浓厚。2009年现场会之后,我们全面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明确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1000家企业重点帮扶1000个示范村。省军区和驻吉部队发挥自身优势,长期坚持不懈地支持新农村建设,既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又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前不久,省委又组织开展了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明确省直机关1000名处级干部定点接力帮扶1000个薄弱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形成了领导带建、部门帮建、村企合建、军民共建、社会捐建和干部回乡援建的强大力量和生动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流动,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规模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时间全省新农村建设投入达到236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25亿元,整合各类项目投入46亿元,各级帮扶部门单位投入15亿元,发动社会团体、各界人士和企业捐助投入4亿元,乡村集体投入52亿元,农民自主投入94亿元。
回顾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历程,广大干部群众深切感到,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推进“三化”进程,加快实施“三动”战略,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战略部署和各项务实举措;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真抓实干、社会各界的倾情支持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市(州)、各县(市)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不断强化推动措施,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使新农村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省军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帮扶8个边境县(市),结合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出真招,拿实策,求实效,有力促进了边境地区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各帮扶部门和大专院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自身优势,履职尽责助“三农”、真心实意促发展;各帮扶企业和社会各界切实强化社会责任感,以助农兴农为己任,慷慨捐资,真情奉献,互惠发展,体现了回报社会的美德和先富带后富的义举,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奋战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不辞辛劳,不畏艰苦,扎实苦干,冲锋在前,为改变当地面貌、富裕农民群众履职尽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在新农村建设中付出辛劳、做出贡献的各个方面、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有许多矛盾需要破解,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发展层面看,尽管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进一步改变农村面貌、富裕农民群众、缩小城乡差距的历史重任仍然十分艰巨,顺应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从工作层面看,尽管全省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但无论在工作进度还是在推进力度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一些地方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不积极等问题。有的是畏难情绪严重、忽冷忽热,有的是办法不多、缺乏有效的抓手。同时,一些地方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好,“等靠要”思想比较突出,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要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我省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来认识、来谋划、来推进。要充分认识到,加快新农村建设,是贯彻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要求;是全面启动内需、拉动社会消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重大举措。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思想上进一步坚定,在摆位上进一步突出,在行动上进一步自觉,在措施上进一步强化,努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好政策、好环境、好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的大背景,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为我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更强的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级财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全党全社会关注“三农”、支持“三农”的氛围日益浓厚,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新阶段的条件更加成熟。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和“三化”统筹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任务,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继续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突出示范村功能建设,科学谋划村镇布局,构筑城乡联动的新型村镇布局体系;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构筑城乡一体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突出提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构筑结构合理的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突出人居环境建设,整体推进村屯环境整治,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生态建设体系;突出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和党的建设,构筑和谐稳定的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上述要求,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生产,不断增强新农村自主投入、自我发展的能力,新农村建设才能不断迸发活力、保持持久动力。在继续深入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要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实施百亿斤肉工程、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百户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和人参、鹿业、林蛙、木耳、中药材等新兴战略产业工程及林业产业工程,依托我省丰富的粮、牧、林、特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种养加、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加快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村工业园区和种养小区建设,不断扩大专业村屯规模,实现产业园区化、土地集约化、经营合作化。要把科技兴农作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措施,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强化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提高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更好地发挥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多途径开辟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当前,我省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一旦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农民收入增长就会出现反弹,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广辟增收渠道,建立起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政策资金落到基层、惠及到各家各户。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合理調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稳定农民内部增收来源。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施好新增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加工、建筑和服务业领域。要积极促进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强化政策、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支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收费,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强化有针对性、有效的就业培训、信息服务等工作,开展好“阳光工程”和“春风工程”,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提升农民的增收致富本领。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农民收入增长就快,农村面貌改变就快,城乡差距缩小就快。要把壮大县域经济、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作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要增长点,进一步加快县域工业集中区和产业化集中区建设,以此为纽带,加强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内在联系,拓展农民外部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继续加强农村路、水、电、气、房建设,“十二五”期间,全省要新改建农村公路2万公里,新解决4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74万户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行政村宽带互联网通达率达到100%,农村生产用电不足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要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加大水利设施投入的机遇,着力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在完成现有1000个示范村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尽快再启动两批1000个示范村建设。在具体改造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村屯布局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现有基础,以建设农村社区为主攻方向,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基础和公用设施。村屯建设要突出区域和民俗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建设,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东部重点是抓好空心村庄治理,20户以下的村庄要按照《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安排,积极引导迁村并屯。中部重点是建设中心村,抓好旧村庄改造。西部重点是抓好泥草房和危房改造,有条件的也可集中建设新村。城郊重点是按照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行统建农民新村。要结合村屯改造,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强化道路硬化、排水设施、清洁能源、垃圾处理、院落整治、绿化美化亮化、集中饲养小区、村屯周边小流域治理等方面建设,努力创建整洁、优美、舒适、宜居的新农村。
第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尽快改变农村公共服务事业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和经费保障力度,全力实施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政策,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网络,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制度,加强乡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有效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扩面提标工作,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切实抓好农村扶贫开发,稳步扩大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切实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乡村文化阵地,丰富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要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创建活动,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第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以深化拓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紧紧围绕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积极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体系,增强服务民生的实效性。要加大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要把切实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全面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畅通农民诉求渠道,健全有效化解矛盾的体制机制,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进一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吉林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事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全省上下务必高度重视,切实把这件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大事、要事抓紧抓好,在原有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第一,强化组织推动、帮扶共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突破口,作为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发展的有效载体,精心谋划,统筹安排,从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各方面,切实强化新农村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新农村建设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抓实抓好。省、市、县三级领导要经常深入村屯,帮助解决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的实际问题。要组织开展好千名处长进千村活动,创造工作条件,加强激励约束,使之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要强化“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帮扶包保工作责任落实,对帮扶工作情况进行经常性调度,切实解决好农村最急需、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有效。要注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
第二,加强实践探索、政策创新,构建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持久动力。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不断完善农村财税政策、资金整合政策、土地利用政策、户籍管理政策、平等就业制度等政策措施,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要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特别要注重整合城市各方面资源要素,通过落实帮扶责任和自愿捐助共建等措施,推动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更好地发挥市带县、城帮乡作用。要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工作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追究相应责任,做到以奖促建、以罚促动。
第三,强化资金整合、捆绑投入,集聚新农村建设合力。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切实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农村环境整治。要积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优先为示范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简化程序,增加贷款品种和贷款规模。省、市、县有关部门,要按照“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作的总体要求,根据职责分工和建设任务,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在资金安排上实行打捆使用,集中财力办大事。
第四,坚持真抓实干、转变作风,全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村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严把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的质量关、标准关,坚持杜绝出现烂尾工程和“豆腐渣”工程,防止劳民伤财。要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原则,不得强迫命令,真正把建设的决策权、主导权放在农民群众手中。要把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办好民生实事有机结合起来,今年省委、省政府承诺为农民办的关于新修农村水泥(瀝青)路2000公里、建设1700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万个、新增绿化美化村屯2096个等13件实事,要逐项研究、逐项落实,确保件件着实、件件办得圆满,让群众满意、农民高兴。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突出重点,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建设教育强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县长在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8-26
在全局班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24
在全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5-18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14
在全市财源建设和向上争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5-30
在全省新增沼气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5-30
教育局局长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01
孙书记在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6-03
建设局局长在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8-31
副市长在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