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如何真情实感(共12篇)
初中作文如何真情实感 篇1
如何指导初中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要写的生动感人,必须要有真情实感。有感情则情真,情真则文真,文真则感人至深。
但在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来发现学生作文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无话可说。不少的同学一动笔作文就感到为难,真是:“老师一命题,学生抓头发。肚里空荡荡,怎会做文章?”于是像挤牙膏似的生拼硬凑。写出的文章空洞乏味,面目可憎。拒读者于门外。教师批阅这样的作文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头疼。
第二,有话不敢说。本来,文章应是作者心声的自然流露,言为心声,文以传情。但由于教师常常以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孩子的作文,缺乏换位思考,在指导作文时对于主题、选材、结构等方面往往规定条条框框,加以限制,从而导致学生面对文题无话可说,心中有不少真话又因为不合文题要求而不便说,不敢说。第三,缺乏新意。学生一写助人为乐,总是“推车”、“让座”;一叙事,总是学雷锋做好事;一写景,总是春花、秋月,美不胜收。材料老而又老,结构似曾相识,主题尽人皆知,干巴巴像个“瘪三”,没有一点新意。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从作文刊物上,把别人的文章稍作改动,抄下来权当自己的作文。以上列举的几个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缺乏“真情”,没有“实感”。我有几位在学校期间作文成绩平平的学生,初中毕业走向打工岗位之后,他们给我的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亲笔信,不论是叙述、说明,抑或是抒情、议论都很生动,很感人。其中最主要的是他们写出了真情实感。怎样引导初中生写出真情实感呢?我认为:
一、让学生多读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首先是充分利用教材。老师应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范文让学生大声朗读,在朗读中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内容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取材,尤其是同一主题的文章多找几篇进行比较阅读,看看表现同一主题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取材。比如,同样是写母亲,朱德写《回忆我的母亲》,选取的是母亲除了煮饭,还要种田,喂猪,养蚕,把“原本连地主看也不看的饭食,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还自己纺棉织布给孩子们做新衣服,“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而林莉的《小巷深处》的选取则是母亲为了女儿,瞎着眼,在“毒辣的阳光”下卖冰棍,把皮肤晒成了“古铜似的颜色”,当女儿嫌她丢人时她选择请别人给女儿送钱送好吃的而自己躲在暗处。让学生明白,写母亲不一定非得是在你生病的时候背自己上医院,不同的母亲她们所做的事是不一样的。其次,老师还可以选一些课外的美文,特别是同龄人的作文,不光是深情并茂地念给他们听,还要举一反三,教他们学习别人表现某个主题用的是什么材料,这些类似的材料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如果有,会不会跟别人用的一模一样?别人用的是这个材料,我们则可以用另外的材料。我有个学生叫余青玲,她喜欢上作文课,我每次给她批的作文她都会认真去看并喜欢捉摸。有一次,我在《作文通讯》上看到一篇作文叫《瘦的烦恼》,我觉得写得非常好,就念给他们听。这个孩子很有感触,她对我说:“我以为只有我们这些胖子才有烦恼,结果瘦也有烦恼。”我就抓住这个机会,问他:“同样是烦恼,你跟他的烦恼一样吗?”她说:“肯定不
一样啥!”我趁机鼓动她:“那你为什么不写一篇《胖的烦恼》呢?”我看见她非常兴奋,经过几番修改,果然写了一篇《我胖,因此我苦恼》的作文,非常成功,绝对让许多胖孩子有同感,以后她的作文就顺了,绝对的有真情实感。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成为一个有心人
真情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是作文的前提,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根本和源泉。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表达情感。”美国教育家克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学生的生活范围相对狭窄,几乎永远是几点一线,缺乏色彩。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我们的写作课应向生活“开放”,求教于生活,让美好生活本身去触动学生写作的灵性。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学生不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往往让一些事物、事情从身边悄然而过,而不会去牢牢抓住。只有让他们学会了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取材,文章素材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前两年,我校大门口有位一条腿的爷爷把接送孙子上下学当成他的事业来做;患癫痫的小丽同学发病,老师又扛又抱,又是买水又为她打扇……,生活中有写不完的东西,我们的学生却视而不见,非要瞎编,编的结果是千篇一律。我们做老师的就要把这种观察生活的方法教给学生,要在课堂上公开讲师生都看得见,学生却没感觉的事例,让学生学会做一个有心人。其实,观察生活不需刻意,关键得有心,让他们在写作文需要材料时主动在记忆中去搜索。
为了尽量让学生的生活丰富起来,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书法比赛、看电影、试演课本剧等,每次活动下来,学生都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写下来。现在的老师责任很大,尤其是安全压力,我们只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要写《春天》的作文了,老师只能拿几根刚发芽的树枝到教室,让孩子们看,对他们说:“同学们,看见没有,春天已经来了。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枝条,写一篇歌颂春天的作文吧。”学生会写得怎样,结果可想而知。春暖花开,老师应带学生去踏青,让他们自由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这是让学生观察生活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我还鼓励学生多看一些动画片、大风车、新闻等电视节目,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社会多了解一些。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造八股文”。
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呢?这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一段长长的路,我让学生把自己在路上所见所闻和周围的变化,写成随笔,学生有的写路边又新设臵了垃圾筒;有的写路边的村民新修了许多小洋楼,学校操场上还设臵了篮球场;有的写农村人也买电冰箱、空调了;有的写春天来了,路边的小树吐出了嫩芽,挺直了腰杆……刚开始是有意识的要求,渐渐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真正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是来源于生活的作文,肯定会有真情实感。
三、让学生学会筛选材料
生活中的事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我们不能都把它拿到作文里来,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筛选使用。我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写作文之前先说。第一步,确定主题。第二步,让学生说符合这个主题的可以用哪些材料,几个学生可以说出几个材料。第三步,让学生大家来选哪些材料可以采用。比如,有一次的作文,要表现母亲节约的主题,让学生说出哪些材料可以表现这主题,有的说我母亲穿我不穿的校服,有的说母亲把洗菜的水存起来冲厕所,有的说我母亲衣服不烂不会买新的,……材料多得用不完,学生自然会想自己的母亲是如何节约的,事例不尽相同。但有个学生说:“我母亲一天只吃两顿饭。”同学们哄堂大笑,说:“这不是节约,是自残。”学生已经学会了筛选材料了。
四、让学生学会把“新八股文”改得有真情实感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作文有好有坏,老师可选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文让大家来提意见,大家说怎样修改,让不会作文的同学受点启发或刺激。我有时在评讲作文时,专门找一篇特别“八股”的作文,或干脆加工成“新八股”作文,然后读给学生听。“……,我的妈妈十分爱我,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背着我就往医院跑,豆大的汗珠……”,我刚念到这里,就有学生开始说了:“好假哦。”学生的思路按我预设的程序在走,我暗自高兴,马上放下作文本,问:“假吗?”几乎全体同学都拉长声音回答:“嗯——”我看时机已经成熟,马上又问:“怎么假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又是上医院。”有的说:“如果是冬天也有豆大的汗珠吗?”有的说:“后面肯定还会写我看妈妈的头发里已有了白发。”“……”其实,这是我故意加工的“新八股文”。学生开始反感这样的作文了,这是好事。于是,我问大家:“有谁生病让妈妈照顾过的?”举手的人一大片,我让他们说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照顾自己的。有的说:“我小时候输液又哭又闹,妈妈抱着我,爸爸举着输液瓶在医院的坝子里逛了两个小时。”有的说:“我输液时,护士老扎不准血管,我哭多久我妈妈就会哭多久。”有个学生说得很感人:“我生病在乡卫生院住院,身上睡痛了,想斜靠一下,枕头又矮,床又摇不起来,棉被又只有一床,结果妈妈弓着背让我靠着,我觉得很舒服很快就瞅着了,一睡就是小半天,等我醒了,妈妈的背都直不起来了。”同学们听完都默不作声,显然是被感动了。我最后总结:“同学们,是不是写妈妈照顾生病的我一定要写成先前那篇作文那样?”回答是否定的。然后,叫同学们来给这篇作文提修改方案,学生提了很多建议都是可取的,我相信学生对于如何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有了真切的体会。
老师还可以找一篇次好的,精心修改后作范文念给大家听,让他们了解这样的作文怎样写。
总之,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挖掘,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对所写事物激情满怀,才能调动其它一切写作因素有效运转,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有倾吐的需要”。
初中作文如何真情实感 篇2
《成都晚报》报道, 一个叫曾颖的作者发现, 自己200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竟成为2004年江西一名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曾颖发贴声讨这名考生, 却招来一片骂声, 押题和抄袭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1]“天下文章一大抄, 看你会超不会超”被直白地转成了“天下文章一半抄, 看你会抄不会抄”, 抄是一种技术活, 是学生作文拿分的必然途径。
一次作文比赛, 学生交来一篇《亲情永不下岗》, 初读就十分喜欢。“……外婆是一个人住的, 在我的记忆中, 外婆的家总是很冷清。偌大的一个院子, 除了外婆养了多年的那只猫会时不时叫上几声外, 就没有别的动静。”……“外婆经常会独自一个人躲进阁楼。在离开的前一天, 我怯怯地推开了阁楼的门。阁楼很暗, 没有灯, 也没有一件摆设, 满墙贴着些照片。凑近一看, 才发现那是妈妈几兄妹的照片!从幼年到成年, 下边还标着一些字‘满月了’‘百日留念’‘第一次迈步’‘上学了’……”我情不自禁放声吟读, 却被同事一句:“好作文, 百度一下?”打断, 上网一查真是一篇“范文”。
“抄”作文成了必然后, 再好的生活素材也是浮云。学校运动会, 满地瓜壳纸屑, 许多学生愤愤不平, 拿起扫帚前去打扫。趁着这股热情, 让几个语文好的学生写份倡议书, 希望全校同学爱护卫生。打扫的学生干得热火朝天, 写倡议书的却憋得喘不上气来。几个学生左翻右搜, 从书中找出了一句“我们的行动, 更是打扫自己的心灵”, 拼凑着写了几行。没有引用不成文章, 别人的语句才能表达情感, 学生作文已经成为和生活毫无关系的一份作业。
学生作文怎么会这样被动?应该怎样帮助他们突破这种状态呢?
一、从身边真事入手, 开启学生作文初动力
没有吃过满汉全席写不出山珍海味的意境, 一个只吃过炸酱面、面糊糊, 只吃过猪头肉、羊杂碎的文学先生和文学女士, 要他来写满汉全席, 写山珍海味, 那是很困难的。[2]真实的感受是作文打动人心的前奏, 没有真实作文就是任务, 思路茫然、内容空洞, 写不出来就编, 编不出来就抄。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入手, 结合内心的实际感受写作文。
新学期, 班主任数学老师突然调走, 几天没上数学课, 学生个个神色忧伤。教师节那天, 让学生以《感念师恩》为题写篇作文。有情感基础的作文, 每篇都是佳作。
“……晚自习结束了, 班上的同学一如既往地收拾作业。这时, 班主任快步走上了讲台, 眉头紧锁, 表情有些莫明的低沉。他轻轻地扣了扣讲台, 语速缓慢:‘大家安静一下, 我有件事要宣布。’我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只见老师停顿了一下, 嗓音喑哑:‘从明天起, 我不再担任你们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 我调到另一所学校去上班了。’说完, 他的眼圈红了, 泪光在眼眶里浮动, 固执地没有掉落。老师凝重哀伤的眼神无法骗人, 这是事实。我的眼泪突地掉了下来, 慌忙去擦, 却仍是徒劳, 就像开了闸的洪水, 怎么也挡不住。……”
一字一句, 掷地有声。听着这篇作文时, 学生凝神落泪, 无声地哭成了一片。真实就是在作文的字里行间。
“……安静的教室, 数学课本静静的摊着。可是没有老师, 我盯着讲台, 泪水又开始浮动。泪眼中看到老师一板一眼训斥人;老师考前和蔼地鼓励学生;老师边吃馍馍边找我们了解情况。一切历历在目, 无法忘去。……”
情到真处, 句句皆是。身边的真实, 触及心泉。语文老师就应该善于帮助学生抓住身边的真实, 引发内心的情感冲动, 进而写成作文。有真人真事真情, 学生作文自然愿意写, 也能写好。
二、以表达激情展开, 挑动学生作文内驱力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没有写作热情, 真实的题材摆在面前也会熟视无睹, 就像中国式旅游, “上车睡觉, 下车拉尿, 景点拍个照, 回来一问啥都不知道。”作文写作应该点燃学生发掘材料的创作热情, 有创作热情, 学生眼到心到, 有话要说, 一经动笔, 思绪纷呈, 妙语如珠。
一次公开教学, 内容是《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小学语文学过《圆明园的毁灭》, 对圆明园有感性的认知;通过课文的阅读, 学生对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及雨果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感知, 讨论分析全文水到渠成。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中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 牢牢抓住了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及对侵略者的谴责这个课文重点。阅读引燃学生爱国情感, 用心悟情, 情感所致, 写作随承。最后十来分钟的口头作文, 呈现出异常活跃的氛围。有的学生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朗诵出了《我心中的圆明园》;有的读出了充满崇敬之情的《雨果, 你的心中充满正意》。课文的思想情感、课堂讨论分析的氛围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思维主动, 情感到位, 表达起来自然出口成“文”。
学习课文恰如其境找到情感的燃点, 安排续写,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消化理解原作, 还能激荡学生的创造情感, 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情感是作文的原动力, 是写好作文的内驱力。
三、以语言表达叙情, 学写作文真能力
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学会驾驭语言文字, 表达自己的情感。语文课堂的意义不仅仅是揣摩词句表达的精妙, 也不仅仅是从课文获得心灵的洗涤、情感的碰撞、思维的启发,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领悟表达的方法, 准确地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悟用恰当的方式, 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 常读常新, 就是因为它饱含了作家的思想感情, 甚至凝聚了作家心血和生命。“观文者披文以入”, 在教学中准确而充分地理解作品内涵, 把握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 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 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 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在一种美的、愉悦的情绪当中, 感受文学的魔力, 从而激发写作的欲望。[3]
文学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和阅读作品时的感受与再创造。
在日常教学中, 让学生讲一些文学知识, 有不少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古诗词。有人讲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领着全班赏析吟诵, “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诗情诗境在语言的魅力中尽显。
在一篇《学会欣赏》的命题作文中, 学生写道, “不经意抬首, 幡然醒悟, 不是生活残酷, 而是我们一直在错过, 忽略了身边的一切。一直, 没学会去欣赏……”“我们在堆积如山的作业和喧嚣的尘世中寻找着自我, 无意一瞥窗外的美景, 欣赏总是擦肩而过……”
文学的美诱发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加强文学名作的阅读和吟诵, 能够使学生接受文学思想的熏陶, 产生“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效应。当然, 在学习和背诵名家名篇时, 一要注意精选不泛滥, 要读就读最好的, 读最能提高学生素养的作品;二要熟读, 读懂读透, 通过作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与对话, 化作品情感为心灵体验, 从而领悟到文学的生命力。
文学影响力, 常通过教材教学来实践。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4]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 是学生写作的典范。在教学中, 语文老师要有读写一体的意识, 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 通过训练这一环节, 巧安排, 勤练笔, 让生活的素材, 借助“例子”不断触发学生内心的写作情景, 让教材起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桥梁作用。
在仿的过程中, 犹如一阵风吹过树梢, 一棵树摇曳着, 把风传递给了另一棵树。学习课文的目的不是把作品的情境强势地倒给孩子, 而应该要唤醒他的灵魂, 激发他体内巨大的创造力。
总之, 作文应该是语言和情感交流的工具, 作文教学应该促使学生关注身边的事、领会身边的情, 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说“真话”“实话”, 诉“真情”“实感”。启发学生用文学的心去感知身边的人和事, 积累写作情绪, 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最终实现作文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新浪网《成都作者文章被江西考生背下抄袭作文高考得满分》[DB/OL]2006.
[2]李国文.朝花栏目《红楼美食与大师功力》[N].解放日报, 2005-4-14.
[3]杨旭, 孙志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职专生写作水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31) .
初中作文如何真情实感 篇3
【关键词】向生活学习 学会做人 写作技巧
很多学生面对作文时,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下手。有些同学虽然下手了,也是无病呻吟,不是有感而发;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假”,没有真实感情。那么,该如何应对这件事呢?怎样才能让他们写出有真实感情的文章呢?
一、让学生向生活学习
众所周知,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写作教学要求中有这么一条:“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只有认真观察、仔细观察生活,我们才能明白雪花有多少个角;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我们才能明白事情的真相。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对生活进行仔细观察,写出来的文章不符合生活常识,违背了基本的生活规律。
比如说,很多学生对什么季节开什么花都不是很清楚:桃花正常开放的时间在三、四月间,腊梅一般在12月至次年3月开花。我们熟知的“向阳花木易为春”是作者对事物仔细观察的结果。本人还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画家画了两头正在相互攻击的水牛,牛的尾巴翘上天。另一个著名画家齐白石看到该画之后说,这张图片不真实,因为水牛在打架的时候尾巴都是夹在屁股之间的。因此,我们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事物:移步观察,定点观察。鲁迅先生曾经在《给董永舒》中指出,“第一须观察”,“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在平时要积累经验,把所观察到的东西记录下来。
除了要观察之外,学生还要认真体验生活。我们教师要让学生去体验劳动的辛酸和快乐,也要让学生体验教师教学的良苦用心。“实践出真知”就是强调亲身体验的作用。比如,学生没有经历过冬天赤脚下湖水的感觉,就只能凭想象写出“冰冷刺骨”这样的感受了。
二、教学生学会做人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指出,“世事洞达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果一个人不会做人,就不能体会到人情冷暖,也就不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一个只为自己着想的自私自利的人,很难写出流芳千古的美文。我们都清楚,人是社会的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的存在。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帮助,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在与同伴打交道的过程中,学生的情商也会提高,他们能学会如何与同学打交道。学生学会做人之后,就能更好的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学生学会做人之后,更能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因而更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学生学会做人之后,考虑问题时会更加全面,不会以偏概全。而这些对学生的写作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在他们平时的生活中就遇到了很多事情,进行过很多思考,动手写作时都是真情实感,不用担心没有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更有人情味,也更有说服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中有一条:“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只有在学生学会做人之后,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
三、教给学生写作的基本技巧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做人很厉害,但是他们的写出的文章却不怎么出色。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更好的表达出来,怎样写才能更好的吸引读者。很多人不会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不会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不能借用文字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很多人也不会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即使是运用了联想和想象,也不怎么符合逻辑。
1.善于利用环境来衬托人物的内心感情、性格及升华主题
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开心时,我们会发现那条凳子非常顺眼;心情不好时,我们会发现同样一条凳子怎么看怎么都不顺眼。这种写作技巧在很多文章中都比较常见。比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有这么一句话:“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一家人趁兴而出、败兴而归的沮丧心情。再如《藤野先生》中的“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衬托出中国满清学生的不入流的形象,从而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
2.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很多学生的语言描写非常不真实,就是因为不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脱离了人物生活的环境,所谓三句话不离本行。比如,农民说话多离不开五谷杂粮,教师交谈中经常会有这么一句口头禅“懂了吗”,律师说话时总要显示比别人高一等,从政人员比较喜欢打官腔,诸如此类,就不一一列举。至于性格在人物会话中的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性格比较温和的人说话时就爱用商量的语气,性格比较鲁莽的人就说话时考虑不周全,比较武断。
简单地说,为了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我们要经常督促学生向生活学习,教会他们做人的原则,同时还要向他们传授写作的基本技巧。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标准是什么》.
初中作文如何真情实感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让学生掌握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病例分析、范例赏析和片段写作练习,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到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的重要性。(2)让学生在运用方法的过程中,认识到作真文,做真人的意义。教学重点:片段训练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出示范例——进行分析——得出方法——实战运用——掌握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许多人和事,能获得不少感受和体验,它们就如天上的繁星,闪烁在记忆的脑海里。而总有些让你感触颇深、受益匪浅的往事沉淀在心灵深处无法抹去,使你产生写作的冲动,你想写好它吗?
今天我们上一堂作文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老师想卖个关子,我们先听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事,我们再来找答案。高晓声《摆渡》:
有四个人到了渡口,要到彼岸去。
这四个人,一个是有钱的,一个是大力士,一个是有权的,一个是作家。他们都要求渡河。摆渡人说:“你们每一个人谁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分一点给我,我就摆;谁不给,我就不摆。”
有钱人给了点钱,上了船。
大力士举举拳头说:“你吃得消这个吗?”也上了船。
有权的人说:“你摆我过河以后,就别干这苦活了,跟我去做一点干净省力的事儿吧。”摆渡人听了高兴,扶他上了船。
最后轮到作家开口了。作家说:“我最宝贵的,就是写作。不过一时也写不出来。我唱歌个儿给你听听吧。” 摆渡人说:“歌儿我也会唱,谁要听你的!你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唱一个也可以。唱得好,就让你过去。"作家就唱了一个。
摆渡人听了,摇摇头说:”你唱得算什么,还没有他(指有权的)说的好听。“说罢,不让作家上船,篙子一点,船就离了岸。
这时暮色已浓,作家又饿又冷,想着对岸家中,妻儿还在等他回去想办法买米烧夜饭吃,他一阵心酸,不禁仰天叹道:”我平生没有做过孽,为什么就没有路走了呢?“
摆渡人一听,又把船靠岸,说:”你这一声叹,比刚才唱的好听,你把你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意分给了我。请上船吧!“
作家过了河,心里哈哈笑。他觉得摆渡人说得真好,作家没有真情实意,是应该无路可走的。
到了第二天,作家想起摆渡人已跟那个有权的人走掉,没有人摆渡了,那怎么行呢?于是他就主动去做摆渡人。从此改了行。
作家摆渡,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他以真情实意待渡客,并愿渡客以真情实意报之。
过了一阵之后,作家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
学生听后作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真情实感。
二、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一)通过对病例文进行分析,得出方法一
1、病例文《上学路上》:
清晨,蔚蓝色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我背着书包,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我刚到十字路口,忽然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从一条胡同里跑出来,小孩的妈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这时,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开到了小孩的跟前,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到车轮底下。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的脑海里闪过欧阳海、罗盛教、雷锋、赖宁等英雄形象,我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小孩抱到马路边。“嘎”地一声,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小孩脱险了。
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我们包围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这孩子,真不愧是小雷锋,是活着的赖宁!”听到了大家的夸奖,我的脸“唰”地红了。
2、设置问题
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事件?大家认为事件真实吗?它假在那里?为什么作者不能把作文写真实?
3、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真实体验
(二)通过对优秀范文的分析得出方法二
1、优秀范文片段:
(1)我匆匆吃完饭,背起书包准备换鞋上学。妈妈拦住了我,想叮嘱几句,也许是怕我烦,她迟疑了一下,只说了句“带的午饭要吃掉”就帮我打开了门。我穿鞋时,妈妈在一旁站着,总想着帮我做点什么。于是,她把我的那把小伞撑开,看是不是好使,接着又合上,合到恰当的位置,保证我一按就能打开。妈妈做完这些,见我鞋带还没系完,索性就蹲下来帮我系好鞋带。妈妈有些胖,看得出她蹲得很吃力,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脸上就冒出了汗珠。
(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 2
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3)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解开了,他高兴。
2、设置问题
这些优秀片段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这些片段都采用了什么手法?
3、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细节描写
4、课堂片段训练题。续写训练:
一道数学题做了四五遍仍没有做出来,这时候„„
(教师示范:„„爸爸走进来,看到我仍然空白的练习本,眉头紧锁起来,手已捏成一个拳头。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三)通过对课文精美语句的分析得出方法三
1、课文精美语句:
(1)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2)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张之路《羚羊木雕》
(3)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2、设置问题
这些精美语句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这些语句都采用了什么手法?
3、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环境渲染
4、课堂片段训练题。续写训练:
一道数学题做了四五遍仍没有做出来,这时候„„
(教师示范:„„我望向窗外,已是深秋了,梧桐叶枯黄地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
(四)通过对学生习作精美语句的分析得出方法四
1、学生精美语句:
(1)看着父亲劳累的身影,我的心猛然一惊,我还能浑浑噩噩下去吗,我不该让他少操一些心吗?我多希望长大,变成一只羽毛丰满的五彩小鸟飞向未来世界,背后是父亲的欣慰与赞赏。
(2)放假了,寝室沉浸在欢乐的氛围里,我却高兴不起来。谁不想回家呢?可是家中无人陪我嬉戏,无人与我谈心,更无人和我探究问题,有的只是无限寂寞。我不想回家。(3)什么?是做错的,我的心像被砸中的玻璃瓶,立刻碎了„..我很想把真相(4)试卷发下来了,118分,心里真高兴。随即发现老师给我改错了一个题目,该不该向老师说明呢?我犹豫了,如果不说,就是对自己撒谎;如果说了,我的2、设置问题
这些精美语句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这些语句都采用了什么手法?
3、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心理刻画
4、课堂片段训练题。续写训练:
一道数学题做了四五遍仍没有做出来,这时候„„
三、老师寄语:
1.做一个真实的人,留心观察挖掘真实的生活瞬间、生活场面。2.选择最打动自己心灵的内容来写,写出自己的深切的真实感受。3.参考课文类似的写法,学习借鉴一些技巧。
4.学习同龄人优秀的范文,兼顾谋篇布局,但不可以抄袭。
四、总结
同学们,其实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还有许多,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多借鉴,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希望你们把今天所学运用到你们以后的写作中,用你们的真情实意打动我,老师期待着。
五、写作训练
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而首先从病例文的分析入手。为了让学生对这几种方法易于接受,在寻找范例时,都采用了学生所熟知的名篇或课文内的句子,还有些是学生自己习作中的句子。通过对这些范例的分析,使原本生疏的方法技巧在学生心目中变得熟悉亲近起来,每一方法技巧的掌握,都伴有片断写作训练题,都是同一题目,设计目的在于避免过多的题目训练干扰学生思绪,从而有效地掌握本堂课的内容。说出来,可是这几个字犹如几块石头,梗在我的喉咙,怎么也吐不出来。
真情初中作文 篇5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非常贫穷的女孩。她的父母因为长期疲劳去世;她奶奶也病了,需要钱治病;她要自学,只能靠爷爷。
在另一个城市,一位年长的环境工作者和祖母在电视上遇到了这个女孩,知道她需要帮助。从那以后,环保工作者每个月都给女孩寄钱,为了省钱,她只吃咸菜和馒头。
环境工作者让这些女孩继续上学,直到她们大学毕业。女孩以为是有钱人给她的钱,没想到这么一个上了年纪的环保工作者。读完大学后,女孩决定找一个善良的人学习。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找到了。当女孩知道自己是环保工作者时,她震惊了。他们见面时,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看了这个新闻,不禁想:环保工作者多辛苦啊!不管是刮风下雨,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严冬,她都要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扫地。但她还是拿出微薄工资的一部分来帮助这个小女孩。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感人啊!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几年前四川汶川大地震。台湾省同胞第一时间向灾区伸出援手,先后捐款。1亿元,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很大帮助。这笔钱也显示了他们对灾区的热爱。
真情初中作文 篇6
暑假的一天,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树木低下了头,鸟儿无力地飞着,大地被烤得发烫,人在地面上走都觉得发烫,人地在面上走都觉得烫发脚。我和妈妈准备到超市里买点日用品,也可以顺便去避一下暑。
时间已经不早了,我和妈妈到公交车终点站等车。等车的越来越多,忽然,我看到前方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但腿有残疾男孩也在等车。一位终点站的工作人员看到了,连忙起身搬了一把椅子,放在男孩的面前,亲切地说:“小朋友,你坐下吧,站着挺累的!”男孩见此情形,转过身来,很有礼貌地说了声:“谢谢阿姨!”便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公交车终于来了,大家都一拥而上,正在这时,不知谁在人群中喊了声:“让残疾人先上车!”大家都把目光朝男孩投去,还都自觉地让出一条道来让男孩走。男孩有点害羞,慢慢地一瘸一拐地朝车走去。我看到他行动这么不方便,真想上去扶他一把,但又难为情,就在这犹豫的一瞬间,妈妈抢先一趟去帮助他,在妈妈的搀扶下,男孩上了车。在车上,男孩找了位子坐下了。
过了几站后,车上的越来越多,突然,只见马路上一个人横闯了过来,司机来了一个急刹车,哪知车上的男孩的腿被撞了一下,疼得他紧锁双眉,脸色都白了。车上的人都纷纷问他疼不疼,有的还帮他按摩,很是关心。一切都在爱中进行。相信人间处处有真情,我们在享受爱的同时,也要给予别人爱。
初中作文如何真情实感 篇7
一、联系生活, 开拓生活源泉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 没有生活的经验和感受, 就无法形成于文。故而, 要引导学生写出一定的真情实感,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 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中发掘写作灵感与材料, 引导学生走进社区, 走进农村, 去了解社区的建设, 了解农村的风俗人情, 了解家乡的变化, 从扎扎实实的走访与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真实感知, 为学生的写作材料开拓一个生活的源泉, 打开他们封闭的心灵之门, 开阔他们的视野, 丰富他们的情感, 提升他们的素质, 所以自然也就能够文思如泉涌, 让自己的作文内容丰富多彩, 而且言之有物。
二、创设宽松的写作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去表露真情实感
现行教材中安排的训练形式多为命题或半命题的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部分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 做到说真话, 表达真情实感, 不说假话空话。”为此, 教师必须广辟训练的途径, 丰富训练的形式。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喜好, 让学生有权选择自己乐于采用的训练形式。结合课文内容, 适时地进行续写作文、想象作文、编童话故事等。如在学完《穷人》一课后, 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续写《穷人》的结尾。只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就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也容易表达出真情实感。作文训练《二十年后的我》, 有的学生说自己成为了节目主持人, 有的学生说自己发明了一种掰玉米机, 申请了专利。这是因为学生看到自己父母掰玉米的辛苦, 为了减轻父母的劳动压力, 才想出来的, 这不正是孩子真情实感的流露吗?另外, 我们还要结合具体生活中对于作文写作的运用来进行作文教学, 如写书信、写贺卡、写通知、写感谢信等, 通过种种形式的练习, 来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学有所用, 树立正确的写作观, 表露真情实感。
三、利用日记, 让学生吐出心里话
学会了积累还更应该去交流, 不仅要进行口头交流, 更要学会用笔交流。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 深知要想管理好一个班集体, 就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可是有时学生面对老师并不能敞开心扉的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这样也阻碍了班级管理。在班级生活中, 每个学生都是一份子。儿童都有积极上进的心理, 要引导他们投入到班集级体生活当中来。每个学生都要参与班级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拿起笔多写多练, 而且要变换多种形式。例如, 学生可以结合班级体建设提出个人书面意见, 以书信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这几年, 我尝试将学生的日记与班级管理结合起来。每周的周末我都会给学生不同的题目供学生参考, 如谈一谈这周班里的不同现象, 说一说对各任课老师的印象, 挑一挑班主任老师的缺点, 谈一谈自己的苦恼……对于学生的日记中提到的问题我都在后面一一回复, 有些建设性的意见我也会采纳, 对于任课教师的问题我会想办法沟通。好的文章我会在班级阅读, 但是学生要求保密的文章, 我绝对会保密。日记本成了我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成了我管理班级的助手。由于我宽松的态度, 学生敢如实写出自己的感受了, 消除了教师的话语霸权, 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教师, 平等的师生关系向学生传递着一个重要的写作信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话, 写自己想说的事。
如何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篇8
关键词 作文;真情实感;生活
一、关注生活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真情实感从何而来?真情实感从生活中来。因此,关注生活是写实感,抒真情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关注生活,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有鲜明的是非判断力,洞察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伟大,从而获得“人人眼中皆有,个个笔下所无”的写作素材。
关注生活首先应从“小”入手。正常情况下,生活往往是平淡无奇的,是由平平常常的、普普通通的小事构成生活的主体。要想从平凡普通的事的中发现生活真谛,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共鸣,就必须时时关注小事。虽然小事细碎,不引人注目,可是在有心人眼里,就会以小见大,别有洞天。花草树木是有情的,天上云霞流动是美丽的,风涛虫鸟的声息是和谐的,大地上每一株小草,小道上每一粒石子都是鲜活的。因此,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小”入手,作文时就能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可写;亲情、友情、爱情,件件可抒。
其次从“细”处入手。所谓细,一是关注事物要有序,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二是要全面,对物对事对人都是如此,不要只看表面,不及其余。例如:细心关注街头巷尾的事,细心关注四季交替变化,细心关注校园生活,细心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细心领悟师长的教诲,细心感受亲情、友情带来的幸福与快乐,细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只要能让学生从细入手,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生活,就能使他们写的文章情感飞扬灵动,思维丰富鲜活。把自然、社会、生活的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就是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
二、认知生活
认知生活是说真话、抒真情的基础,是训练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
那么如何教会学生认知生活呢?首先,通过阅读学生认知生活。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不笔如有神”,通过阅读让学生从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中感受美,从千姿百态的景物描写中想象美,从巧妙完整的结构安排中体味美,从而拔动沉睡的心弦,产生多方位多层面的情感体验,进而自觉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获取写作灵感材料。
同时在阅读中还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生活。要求学生阅读时做到:体其情、明其理、悟其人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后从书本中学会书写自己的生活。通过阅读,在加深学生对生活认知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写作规律,学会写作方法。
其次要善于认知生活中的人和事,善于积累。生活中的真情事理无处不在,点点滴滴汇聚成溪,若不注意及时捕捉往往会稍纵即逝。因此老师可有意培养学生认知的习惯,让学一把当天发现的、觉得特别的事写下来,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论是喜事还是愁事,只要印象深刻就把它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能做到真实的表达思想感情,能大胆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有了发自内心的从肺俯中流出来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写山,情满于山;写海,意溢于海;写喜,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写忧,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有了这种认知,学生“半亩方塘”中就不愁没有无光云彩,就不愁没有源头活水,有了这种认知就会达到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佳境。
三、感受生活
如果说关注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认知生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感受生活则是写作的生命。因为写作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述,而人的思想感情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没有对生活的感受就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感受生活首先要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直接参与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观察、去倾听、去感悟、去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注意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各种人和事,善于从平常的人和事中发现不平常的情与理,用细腻的心去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如:看电视抢自己喜爱的节目看,是家庭生活中常事小事,许多人可能熟视无睹,并不感到有什么可写,如果你是位有心的人,你可从“抢电视”中发现家人的不同喜好、不同性格特点,并感悟出浓浓的亲情。久而久之,生活中碰到类似的小事,便会感悟顿生。
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和想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轰轰烈烈、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能引起我们的想象和联想,如果能引导学生做到对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种现象都不轻易放过,都能多加思考、想象和联想,都能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哲理来,品出点情味来,那么就不愁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如:看到蜡烛成灰烬犹如看到老师的无私奉献;看到塘中荷花就会联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看到山中的修竹犹如看到君子的高风亮节;看到花开花落犹如看到时光的飞逝。这就是通过联想得到的人生感悟。这样就能使学生体味到: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情;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就要让学生关注生活找源头,认知生活打基础,感受生活悟哲理,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做到有真意去粉饰,不做作、不卖弄,会用平实、简洁、流畅的语言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就能做到用我手写我心,用我心抒我情,就能写出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真情无限初中作文 篇9
翻书的时候,一片银杏叶悄然滑落。
我弯腰拾起,惊觉这时小学毕业时最要好朋友送的,背面上写着“珍重”!不记得当时,是否有种想哭的冲动,只是现在,枯黄的叶片上早已是滴滴泪痕,想起,这世上还有一种情叫做“友情”,我很怀念小学生活。
人间都存在真情,真情代表人们心中无限的爱,有爱就有真诚,有爱就有感动,有爱就有笑容,爱有很多种,如母爱、友爱、无私的爱、奉献的爱等。
人间有真情吗?是,的确存在,真情可以让我快乐,可以使我们从不相识到深深的记住他,真情是每一个人都不可缺少的。
总有人抱怨这个世界上可以用真情来形容的越来越少了,读书累了,父母为我们削个苹果,这也是他们对我的爱,但是我们呢?
现在,我明白了还是我错了,那是妈妈对我的爱,而我呢?
有一次家长会我没有告诉妈妈,就在那天,我很高兴,因为妈妈没有来,但是,出乎我的意料,妈妈还是出现在我的面前,问她是怎么来的,她说:“我听村里人说了就来了”。我的高兴劲一下就不见了,我很生气,真不知道她来干什么,我也没有和她说话了,过了很长世间才说话的。
现在才明白妈妈对我的爱是如此的深,而我呢?却认为她是自作多情。真是“天下父母心,有几人能知道啊!”现在想想真后悔,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让庸俗无知蒙蔽我们的眼睛。
那一天在下雨,车站的人很多,一位老奶奶站在雨中挨淋,突然一个小女孩从很远的地方跑了过来,她明显的皱起了双眉,很高地撑起手中打开的花伞,向这位老奶奶靠近了,老人和小女孩都露出了甜蜜的笑脸,这也是生活常见的真情啊!
有一次我做错了事,没有悔改的意思,是朋友用友情将我从错误中唤醒的,把我引向正确的一面,这就是所谓的真情啊!
这一次四川大地震中不知有多少的人失去了朋友和情人,在一堆废墟下面,有一位老师和三个小女孩,当人们看到这一幕,你应该想到这是一种真爱,三个孩子得救了,而老师却牺牲了;我还记得一个小孩用迅速的步伐跑出教室,可是她又返回去救了两个学生出来;我还记得当时记者采访她时,她说:“因为我是班长”,这句话就是她为了救两个学生侯的理由,她一点也没有想过后果,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出自一个情字。
这所有的遭遇也没有使他们倒下,我们还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他们那灿烂的笑容,因为人们奉献了无私的`爱。
中国人民在遭到了如此大的打击还是坚持把这一次奥运会开成功了,这就是中国人民团结奉献的爱。
真情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一个毫无真情感动的人说真心的话,因为真情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
真情,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澈。
真情,如令人心动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
真情,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
初中生作文:真情永恒 篇10
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恶语相向,甚至动起手来;有的人缺乏同情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还有的人关爱家人和朋友,但对其他人却漠不关心 …… 这些现象都是缺乏关爱之心的表现。既不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倡导关爱,发扬互相关爱的精神。
衣服
“多穿点衣服,不要着凉了,再带点衣服上学。”妈妈总是这样的唠叨着。我呢?只当作没听见就上学了。可恶的是,本来天还是暖洋洋的,第二天寒流却来了,冻得我上下牙齿打架,身子直发抖。就在那一刹那间,我感到了温暖,我惊讶极了:“妈,你怎么来了?”“我知道你衣服忘带了,就一早起床给你送来。”顿时,我感到万分的惭愧,我怎么就不听大人的劝告呢?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电话
电话铃响了,原来爸爸打电话来了:“丫头,期中考试即将来临了吧?”我说:“是的。”“那你一定要加油啊!”挂了电话,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和感动,只觉得眼睛湿漉漉的。
关爱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它有时候是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句善意的劝告,一次热心的.扶助,它意味着能宽以待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一个人关爱他人,人必关爱他,这样才有助于成就大事业,整个社会气氛才会和谐。可以说,一个充满关爱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关爱还意味着乐于助人,互爱互助,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人间就会充满美好的真情。
关爱他人还表明一个人的心胸宽广,精神境界纯洁高尚,有着一颗炽热的心去温暖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有时候,关爱家人和朋友很容易,而关爱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很难。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要推广关爱他人的精神。
初中作文如何真情实感 篇11
一、作文选材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所以怕作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的生活单一、枯燥,较少机会接触社会,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所以在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和生活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题材可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误会与矛盾;对存在于同学中的某些现象的分析与看法;进而写自己与老师、家人之间的关心、支持或误会;再写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或矛盾。题材不断扩展,笔触从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然后是自拟题目或老师提供一些诸如《这件事不该发生》、《误会》、《理解》、《收获》、《吃一堑,长一智》一类的题目进行训练,让学生走出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的误区,并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从而培养写作兴趣。
二、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学生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不等于就能写好文章,还要求老师辅之以有效的训练方法,以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实践证明,要让学生训练好作文,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1“练” 初期的作文训练,不妨把有关提示与要求定得具体详细些,以期学生能明确训练重点,并且较顺利完成一篇文章,获得初步的成功感。
2“评” 一般的作文都是为了表达某个中心或某种思想感情,但这种表达效果如何,却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有个客观的标准答案。要加以评判,可选几篇典型的范文来参考对照。因此,每次写完作文后,及时精选一篇或几篇各种层次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对照分析,体会其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这使“作文怎样写”的技巧训练更具体化,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慢慢掌握标准。
3“改”在基本掌握评判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当让学生实际操作一番。可组织学生评改作文,由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负责批改四篇作文,要求小组成员在读完各篇作文后,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共评得失。这使作文要求更加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4“赏” 佳作展示与推荐发表,在课室辟一“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评得失。力求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也激活了其他学生情感因素,增强了写作信心。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还可推荐到校作文报或一些期刊的中学生园地上发表,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感,写作也由课内到课外扩展了。这样,既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又培养了良好的写作习惯,训练了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水平。
初中生写作离不开真情实感 篇12
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才能打动人, 如果没有真情实感, 那么即使文辞优美, 题材新颖, 结构严谨, 也难以让人感动。我们回顾学过的课文:你觉得哪篇课文打动过你?如:《风筝》写出了作者回忆起二十年前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那一幕时内心的沉重, 深刻反省, 表现了鲁迅先生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春》通过对春天五幅图画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大家可以留心一下, 凡是好的文章, 都有真情实感。
一
文章的灵魂就在于“真实”, 我们先理解什么是“真实”, 它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 真实地再现生活
把你的所见所闻如实地记录下来, 不夸大, 不修饰, 不走样, 从而真实地反映生活, 这是真实的第一个层面。
(二) 真实地反映生活
那么文章可以不可以虚构?答案是肯定的, 如小说、童话等都是创作出来的作品。童话就是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编出故事, 对儿童进行教育。比如:《皇帝的新装》, 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却真实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它符合生活逻辑, 能够真实反映现实生活。这就是作文真实的第二个层面:符合生活的逻辑, 即真实地反映生活。
(三) 真实地写出个性
也就是说, 你所写的人和事必须符合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 符合人物的身份、性别、年龄等个性特征。
二
那么怎么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
(一) 认真关注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生活也是感情的源泉。写作要认真关注生活, 感受生活, 从心灵体验出发, 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 唯有描写真实的人生, 抒写真挚的感情, 才能使文章有可信度, 从而赋予文章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甚至冲击力。在学生的平时作文中, 甚至中考作文中, 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说假话, 说空话, 要么拾钱包交还失主, 要么冒险救火抢救集体财物, 要么教师冒雨来给我补课, 要么妈妈深夜冒雨背我上医院, 有的甚至不惜将自己写成是父母双亡的孤儿……诸多编造的故事, 自己没有亲身的体验, 即使故事很离奇很典型, 也难以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关注生活, 就是要注重观察。把思想的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角落, 哪怕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也不放过, 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才能写得真, 写得实, 生活中处处有文章。
关注生活, 还要学会认真品味生活。很多学生作文内容空乏, 概括叙述较多, 文章中常出现这样的语句:某老师对同学非常关心, 她总是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 在她的教导下, 我们在不断地健康成长。这段文字虽写出了某老师的好品德, 也写出了老师的工作成绩, 还表达了对老师的赞扬之情。但是老师是如何关心、如何教育学生的只是停留这简单的交代上, 没有进一步具体描写, 这样的介绍就显得苍白无力, 要抒发感情却缺乏基础。关注生活, 就要把自己融入到社会生活中, 关心祖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关心学校和社区的发展变化, 关心家庭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样就可以开阔视野, 陶冶人格, 积累写作素材。生活中有笑容, 也会有泪水;有欢乐, 也会有伤心, 把现实生活中那些苦辣酸甜通过品味、整理写进作文里, 内容丰富了, 自然也就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 写自己最熟悉的
作文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 这是作文选材方面最起码的常识, 也是作文能否表达真情实感的重要因素。因为熟悉是产生真情实感的基础。
写自己最熟悉的, 首先要能再现生动的生活场景。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我”思念蔡老师以至于“梦中寻师”, 这一节写得特别感人, 因为那是“我”经历的最难以忘怀的事。梦中寻师生活场景的再现使作者对蔡老师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年中考, 一农村女孩写家境贫寒“最需要钱”, 父亲工作无定难以挣钱养家, 母亲生病无钱住院治疗, 自己和弟弟面临辍学。接着记叙了一段现实生活场景: (为了节约用电) 早晨, 只要天见鱼肚白, 妈妈就不让我们在家里看书, 硬是叫我们到窗前或屋外去看;下午放学到家, 我刚想玩会儿, 妈妈就会说:“丫头呀, 你不能趁亮写会儿作业吗?”晚上, 妈妈更是实行“人来灯亮, 人走灯灭”的政策, 弄得别人都说我家晚上“黑灯瞎火, 伸手不见五指”。这一现实生活场景的描述是该考生渴望家庭生活好起来这一情感的最有力的支撑。
写自己最熟悉的, 要能写出具有艺术魅力的细节。成功的细节描写能给人难以忘怀的印象, 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了这么一个细节: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 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我用石板一迎, 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 大伙笑了, 她也笑了。没有空洞的议论, 没有做作的抒情, 这一细节是师生心与心的碰撞, 情和情的交融, 很好地表达了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描写细节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 描写的细节要能经得起推敲, 不能虚构, 不能凭空杜撰。再则细节描写要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有助于表现文章的中心, 如果细节描写游离于文章的中心之外, 则即使描写得再逼真再生动, 也还是文章的败笔。
写自己最熟悉的, 要能写出事情和感情的波澜。清朝文学家袁枚曾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真叙, 平淡无奇的文章一般是无生动可言的, 也是难以很好地抒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我们熟知的文学作品中, 如武松景阳冈打虎、孔明草船借箭等故事都是悬念迭起、波澜起伏的, 为塑造人物, 表达作者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中考作文一般只要求写五六百字, 尽管文章篇幅短小, 但只要在情节上稍加处理, 掌握一点“尺水兴波”的技巧, 那么表达效果定会与众不同。
【初中作文如何真情实感】推荐阅读:
初中学生真情作文教学06-01
真情初中作文550字08-13
初中新生如何写好作文08-04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语文作文课07-02
初中作文技巧:如何写好一件事09-24
初中生如何提高中考英语作文不是个难题10-16
初中拔河比赛作文800字_初中作文07-06
窗外作文初中作文05-26
教师作文初中作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