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式论文

2024-08-12

案例式论文(共8篇)

案例式论文 篇1

1、美术是一种(A),视觉世人的多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感觉中的主要感觉。

A.视觉艺术B.行为艺术C.造型艺术D.人文艺术

2、(A)是美术活动的前提,也是美术活动的源泉。

A.想象能力B.观察能力C.创造能力D.模仿能力

3、《美术课标》突出美术课程的(B),改变了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学习训练的这一错误观念,强调了美术课程素质教育的特征。

A.实用性质B.人文性质C.广泛性D.普遍性

4、《美术课标》提出了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这就是:(B),激发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和注重创新精神。

A.面向部分学生 B.面向全体学生 C.关注优秀学生 D.因材施教

5、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与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 表现、设计·应用、(C)、综合·探索。

A.观察·表现 B.综合·实践C.欣赏·评述D.欣赏·创造

6、《美术课标》强调“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也就是提倡学生在(C)的学习方式中参与美术活动,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并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念。

A.自由B.分组C.自主、合作、探究D.独立

7、“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第二阶段3-4年级目标是:(D)

A.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B.以游戏等方式体验不同工具盒媒材的表现效果,开展造型表现活动,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C.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情感。

D.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8、“设计应用”领域的第一阶段教学目标是(D)。

A.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

B.尝试多种媒材,引发联想,体验设计与制作的乐趣。

C.选择身边的媒材,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D.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趣。

9、“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第三阶段目标是(A)。

A.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B.运用常用的美术术语,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C.欣赏不同时代的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画家和流派。

D.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语言和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和认识。

10、(A)是指用绘画、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

A.造型B.设计C.表现D.应用

11、(C)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的过程。

A.造型B.设计C.表现D.应用

12、(B)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

A.综合与探索B.造型与表现C.设计与应用D.欣赏与评述

13、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学习并不是以培养大师为终极目标,而是以培养学生的(A)为目的,并且是以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接受和掌握的方式。

A.美术基本素养 B.美术创作素养 C.美术绘画素养 D.美术全面素养

14、(D)是在特定的教学任务中,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某种教学观念、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条件的特点,对教学任务的诸要素进行系统的谋划,以及根据谋划在执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

A.教学评价B.教学目标C.教学目的D.教学策略

15、《美术课标》认为,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A),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B.质性评价和教学评价

C.表现性评价和自我评价D.良性评价和标准评价

16、“设计与应用”学习领域在《美术课标》中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B)的学习领域。

A.创作意识和动手能力B.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C.创作意识和应用能力D.设计意识和表现能力

17、“设计与应用”学习领域主要包括(A)两方面的学习内容。

A.设计和工艺B.创作和实践

C.设计和美化D.创作和表现

18、“设计与应用”领域注重(D)。

A.实用性、功能性B.创造性、实用性

C.独立性、实用性D.自由性、表现性

19、在新旧课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美术课标》重点强调了:“以(A)和体验的方式,了解身边的用品的形状、色彩、尺寸、材料与用途。”

A.观察B.思考C.想象D.活动

20、第一学段(1-2年级)在《美术课标》“设计·应用”领域中的评价要点为“观察身边的用品,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用(B)的语言加以描述。”

A.他人B.自己C.老师D.家长

21、第二学段(3-4年级)在《美术课标》“设计·应用”领域中的评价要点:“关注物品的形状与用途的关系,从(D)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A.应用B.想象C.创意D.设计

22、第三学段(5-6年级)在《美术课标》“设计·应用”领域中的评价要点是:“(A)设计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设计的作用和意义。有意识地运用形式原理进行设计和制作。”

A.理解B.描述C.表演D.掌握

23、第四学段(7-9年级)在《美术课标》“设计·应用”领域中的评价要点:“(B)视觉传达、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分类。”

A.了解B.知道C.掌握D.明白

24、《美术课标》中规定第一学段的目标为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用(C)的话语大胆表达感受。

A.复杂B.丰富C.简短D.明快

25、《美术课标》规定第二学段目标:“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B)与认识。”

A.思想B.感受C.思维D.认识

26、《美术课标》规定第三学段的目标:“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学家。通过(A)、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A.描述B.绘画C.写作D.口述

27、《美术课标》规定第四学段的目标:“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B)及流派。”

A.作家B.美术家C.艺术家D.文学家

28、“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A)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A.独特性B.综合性C.完整性D.开放性

29、活动主题由学生自己根据材料特征或具体情境想出来。利用各种媒材,采用(A)的方式表现学生自己的想象,创作美术作品,并表达学生的感受,从中收获学习的快乐。

A.造型游戏B.互动游戏C.创作游戏D.情感游戏

30、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服饰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C)。

A.演出B.展示C.表演D.表现

案例式论文 篇2

1) 了解工作面试的基本要求以及面试的一些细节。能使用就业过程中一些常用词汇:如:resume certificate confidence interview interviewer等。

2) 能用简单的词汇描述自己的情况:如:hard working honest easy-going kind patient等

3) 能用面试中常见问题的简单表述展开简单的面试场景。如I've just graduated from—.Major in—I am kind and helpful.I always help others who are in trouble.等

4) 能理解求职面试的对话, 能够运用求职面试句型编对话。

5) 能掌握求职面试的技巧。

2 教学重点

掌握面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表述, 并能开展简单的面试场景对话

3 教学难点

能在45分钟之内让学生掌握面试的语言技巧和细节。基础好的学生要能够进行场景对话, 中等程度学生能掌握面试的一些句型和表达, 余下的学生则至少掌握面试的一些词汇。

4 教学手段

传统教授与多媒体相结合

5 教法与学法指导

根据本单元模块的特点, 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教学过程, 学习求职面试的相关知识。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引起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大量小组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主动交流, 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 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求职面试英语。

6 教学过程

6.1 课前预习环节

提前安排学生阅读教材, 并提供预习问题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单位学习《job interview》单元的单词及表达法, 并试着用这些单词及表达法来描述自己。

Q1.Tell me about yourself.

Q2:What is your biggest strength?

Q3:What is your greatest weakness?

Q4:Do you have any experience?

Q5:What starting salary are you looking for?

Q6:So when can you start?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预习材料,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新课的积极情感。

6.2 课堂探究环节

6.2.1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激发求知欲望

1) 课前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在PPT上展示两张有关求职面试的图片导入《job interview》单元主题:

教师提问:1.What do you think when you see these pictures?

’理想的)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表观点

2) Pair work

Directions:make up a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based o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Task situation:

his/her appearance (hair/dress) and manner (polite but firm) .B al-so advises A to tell about his/her work experience and his/her char-acter, to ask about the job requirement and to learn the usual salaryfor a new hand before answering the interviewer’s question aboutthe salary he/she expects.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引入情境, 让学生小组合作编对话, 激发发求知欲望, 产生初步体验。

1) 组织合作探究, 形成感悟体验

Learning the job interview tips.

1.know some“Soft Skills”about job interview

a.Greet people with a firm handshake

b.Stand up to meet people and sit up straight

c.Walk with confidence

d.Remember“please”and“thank you”

2.Something you should take before interview

a.Resume

b.Certificate

c.Confidence

d.Smile

3.Don’t Forget the Details

a.Wear simple and neat clothes

b.Natural, clean looking face/makeup

c.Don’t do things that might annoy people, like being late, chewing gum, wearing mp3d.Just be yourself.Be relax!

d.Just be yourself.Be relax!

2) play a video about job interview via searching in Baidu.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 Ix MTI4Nj Q=.html

Require students to discuss about it freely in pairs and turnthe dialogue into role-play.

Then ask one student to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Get several pairs of the interviewer and the interviewee to act

Get several pairs of the interviewer and the interviewee to actout the conversation.

Make comment and praise them.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交流, 产生共鸣, 体验英语面试的形成过程。

3) 提供模拟训练, 巩固深化体验

Task:Suppose a big company is holding a job fair in your school.You have to find a job and apply for it.Distribute a piece of card to each group.Let students in each group decide who are interviewers from

Let students in each group decide who are interviewers from the big company and who are interviewees from your school.The interviewers decide which kind of job they would offer and what requirement should the applicants meet, then write down on the card.

Then ask one student to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

Then ask one student to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then get pairs in groups to act out the job interview.Make commenand praise them.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训练, 体验求职面试英语的运用。

4) 课堂检测, 产生成功体验

通过多媒体展示, 学生独立完成:

1.Require students to write some English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ut job interview.

2.Requir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following dialogue on PPT.

Interviewer:Good morning, Miss Tang.__________?

ate next month.I am outgoing and hard-working.Interviewer:OK.__________?

Interviewer:OK.__________?

Tom:Yes, I have worked as a part-time cashier in a supermar-ket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Interviewer:_____________________?

Tom:Well, I can use computer.

Interviewer:______________?

Tom:I have visited your website.I think it is a good place towork.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检测, 落实知识, 反馈矫正, 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

5) 课堂反思小结

教师指导, 学生自己反思小结:

1.回顾求职面试相关词汇

2.回顾求职面试的过程

3.回顾求职面试的句型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反思小结, 进一步完善感悟知识, 深化体验, 建立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形成内化。

6.3 课后拓展延伸环节, 实践应用体验

1) 课后作业

登陆精品课程网站自主学习与求职面试相关的知识。

2) 学生课后探究:

让同学们访问www.personality.net用英语做个性分析。

3) 课后延伸阅读体验——利用互联网阅读与求职面试相关的文

4) Students watch a video via Baidu: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 I1Nj U4NDQ=.html

Then require them to make a plan for their job after gradua-tion.They may search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bout therequirement concerning their ideal jobs.They may search certaininformation via Baidu:

http://www.zhaopin.com/?utm_source=Sogou&utm_medium=cpc&utm_term=&utm_campaign=121116264&utm_provider=zp&sid=121116264

http://www.chinahr.com/

http://sd.58.com/job.shtml?utm_source=

案例式论文 篇3

一、常规式、游戏式、情景式三类准备活动教案设计分析

1.常规式准备活动教案设计与分析(见表1)

案例分析:从教案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可以归纳为常规式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师在常态课中采用的一种简单实用的准备活动形式,基本上是以慢跑、徒手操或者专门性的准备活动等组成的。主要起到课堂的串联作用,把课前准备和正式授教衔接起来,使机体逐步进入运动状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行各种预备练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达到适宜水平,加强各器官活动和各功能的活动,为机体正式进入运动状态起到预热作用。这种准备活动案例设计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简单实用,操作比较简单。

2.游戏式准备活动教案设计与分析(见表2)

案例分析:从教案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可以归纳为游戏式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师利用各种游戏达到学生课前准备和热身的目标,是教师引导学生执行该载体的有效方式,它选择的种类多种多样,在选用课堂游戏时,可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学生体质状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游戏。如:在室外进行游戏时,可根据游戏内容画好场地的固定界线,做好安全措施;在室内进行游戏时,应当在宽敞通风的房间或体育馆进行,以免碰伤;游戏器材的规格、重量应适合游戏者,游戏器材的数量应与参加人数相符合,否则会因为器材原因影响部分学生参与游戏。这种准备活动案例设计具有一定的情节和竞赛因素,富有生活性和直观性,形式生动活泼,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因而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学生的体力、智力、品行发展及非智力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3.情景式准备活动教案设计与分析(见表3)

案例分析:教案设计和教学过程可以归纳为:情景式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在落实学生的身体热身、衔接课堂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学生的情感目标是否有更好的体现。每次上课都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生活与学习情景,结合好情景与运动热身的最佳点。这种准备活动案例设计主要依托情景式游戏来操作,以讲故事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情景式游戏中,青少年纯朴的道德观念、情感和行为方式,往往包含在优美动人的角色形象之中。教师利用角色、情节和规则及时地进行有关的教育指导或限制,并通过自身对角色性格的揣摩和反复体验,思维和情感得到发展,品德和行为也得到培养,使思想教育鲜明、生动、随机而贴切。

二、常规式、游戏式、情景式三类准备活动之间的关系

1.常规式准备活动更加强调组织性与纪律性

教师的队列变化口令和准备活动指挥基本上和部队里差不多,学生只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严格按照教师的部署完成,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看上去,整个班级队伍非常协调统一,学生能够达到热身的效果,也能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遵守课堂纪律习惯奠定基础。但是,针对中学生来讲,这个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分水岭,很多学生不喜欢按部就班的学习和生活,很容易出现一些叛逆性表现,如果教师管理不当,或者执行力不够强,学生就不愿做准备活动,因为他们觉得常规式准备活动相对于游戏式和情景式的准备活动,显得更为枯燥、单调,没有创新,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学生自然就不会自主地去练习,应付了事,达不到充分活动各部位关节的作用。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准备活动不但没给学生的健康加以保障,反而将成为学生的负担,但是从教育者来讲,学生的发展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具备一定的组织性与纪律性。

2.游戏式准备活动更加强调趣味性与竞争性

相对于枯燥乏味的慢跑、行进操、定位操等常规式准备活动,运用游戏式准备活动效果会更好些。因为体育游戏不仅有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进入运动状态,便于组织教学。学生还能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体验愉悦,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采用这种教学形式,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而深受学生的欢迎。从学校条件来讲,体育游戏需要的场地器材可多可少,简单易行,便于普及和开展。

3.情景式准备活动更加强调思想性与生活性

实践证明,情景式准备活动这一独特的练习方式,可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成功的愉悦中忘记疲劳,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故事的完整性。这种方式比其他两种单纯的跑圈、做徒手操或者一些简单的游戏效果要好的多,它是在运行体育游戏的基础上,赋予生活中的情感。具备一定的思想性。但是这些也需要体育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前期准备,在课堂中有很好的执行,才能达到课堂的完美。但是如果每节体育课都用创意的情景设计方式,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将数倍增加。

三、总结

准备活动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体尽快地由相对安静状态逐渐过渡到紧张的运动状态,为基本部分做好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充分活动各关节,避免受伤,动作幅度由小至大,为正式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我们知道,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一个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习过程应该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弘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是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使用更强调组织性与纪律性的常规式的准备活动,还是使用更强调趣味性与竞争性游戏式的准备活动,或者使用更强调思想性与生活情景式的准备活动,这些选择都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做到有的放矢,认真且慎重考虑,因为这些因素都是学生成长发展中所需要具备的,而任意或单一的教学诉求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笔者认为,教师应充分运用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形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依托体育教师的团队精神,采用多种形式贯穿于准备活动中,丰富体育教学行为和手段,为提高体育课堂效率做出自己的努力!

单题式案例类 篇4

劳动法

者 XXX 考试批次 XXXXXX 学籍批次 XXXXXX 学习中心 XX学习中心 层

次 XXXXXX 专

业 XXXXXX 完成时间 XXXX年X月X日

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

朱某是某公司的项目经理,在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如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2007年6月12日,朱某接到公司的辞职通知书,理由是朱某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至少3次对客户不礼貌,严重影响公司声誉;因酒醉擅离职守,致使在客户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到位,给公司造成重大的名誉损失;至少1次散布谣言损害同事名誉,以至于该同事要求辞职,给公司项目运营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朱某认为,公司辞退他没有正当理由,双方发生争议,朱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公司支付他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因没有提前30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而造成的损失等。问题:(1)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为什么?(2)在本案中,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为什么?

二、就以上案例本人分析如下

《劳动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的法律。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及录用职工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程序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规程;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办法;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以及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等。我国《劳动法》是指1994年7月5日八届人大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的解除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二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既可以由单方依法解除,也可以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只对未履行的部分发生效力,不涉及已履行的部分。劳动合同一经解除,劳动法律关系即行消灭。

(一)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不需要提前通知

案例中朱某在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时已约定,如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因而当朱某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给公司造成了重大名誉损失及给公司项目运营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时公司解除了与朱某的劳动合同是符合《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另外,朱某认为,公司辞退他没有正当理由,双方发生争议,朱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公司支付他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因没有提前30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而造成的损失等。因其的行为违反了《劳动法》二十五条中的2项,不属于《劳动法》二十六条中的情况,用人单位无需提前30日通知朱某再解除合同。《劳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二)不需要支付补偿金

因为劳部发[1995]309号《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9条进一步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25条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此案例发生在2008年1月1日之前,若之后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26条第1款第1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劳动者依照本法第38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40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41条第1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44条第1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6、依照本法第44条第4项第5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 篇5

课题:笑态百出——人物神态描写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2、锻炼观察能力,体验快乐情感,激发写作情趣。【教学设想】

1、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联系学生生活,发掘作文资源。

2、创设一个笑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感受并认真观察别人的笑,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笑的情态。

3、把指导重点放在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思考的驱动,认识的提升和智慧的开发上。

4、整个设计力求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体现作文训练的层次性。【教学过程】 活动前:

布置摘抄描写笑态的语句和成语;每人搜集一个小笑话。活动中:

(一)交代课时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二)创设笑的情境:请同学来讲笑话。

1、一生上台讲笑话“阿蛋写信”

一日,阿蛋听说老舅病了,便写了一封问候信。平时阿蛋办事马虎粗心,遇到不会写的字便画个“O”代表其字。信是这样写的(“O”读“蛋”)

亲爱的老O(舅):听说你生O(病)了,我们一家希望你好好养O(病),等O(病)好了再下O(床)。千万不要O(病)没好就下O(床),一定要等O(病)好了才可以下O(床)。愿你好好养O(病),早日下O(床)!你的外O(甥)阿蛋

老师叫暂停,提示:你能用一个词或成语来形容一下大家的笑吗?一生答:哄堂大笑 开怀大笑

一生答:前仰后合 捧腹大笑

你能用几句话描绘一下教室里的欢乐气氛吗?最好用上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找同学来描述)

一生答:同学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人仰马翻,整个教室就像一口沸腾的大锅。笑声传出了教室,回荡在走廊上,校园里。

一生答:我们的笑声像波浪在教室里回荡,久久不能平静。

一生答:同学们都哈哈大笑,有的张着大嘴笑;有的眯着眼睛笑;有的捶着桌子笑;有的捂着肚子笑。

老师启发:能否衬托一下?

一生答:笑声飘荡在校园里,感染了校园里的柳树,柳树也笑弯了腰,柳叶也赶来伴舞。

一生答:笑声把我们班的班徽都要震落了。一生答:笑声传到天空,鸟儿都好奇地停下来观看。

2、继续请同学讲笑话。

老师又叫暂停,提示:刚才大家都笑得很开心,回想一下你是怎样笑的?(找同学来描述)一生答:我刚才只顾高兴,仰头大笑时把头撞在了墙上。一生答:我笑得喘不过气来。一生答:我笑得肚子疼。一生答:我笑得腮帮子疼。

老师继续提示:刚才你看到谁笑得最开心?他是怎样笑的?可以从表情、动作、声音等方面去描绘。(找同学来描述)

一生答:王室栋笑得最厉害,他前仰后合哈哈大笑,脸上的青筋都憋出来了!

一生答:韩休萌笑得最厉害,他讲笑话都讲不下去了,他憋得脸通红,弯着腰抱着肚子,一个劲地笑,就是说不出一句话,他使劲想控制住自己,说出最后的一个关键词,可是张了好几次嘴,竟没说出一个字,最后他干脆两手抱头趴在了讲台上。虽然笑话没有讲完,但同学们早已笑翻了天。

(三)梳理成文。

老师提示:把大家刚才体验到的、观察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整理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如果整理成文,给文章起个什么题目比较好呢?(找同学发表意见)一生答:《笑、笑、笑》。一生答:《笑比哭好》。一生答:《笑声在教室里回荡》。一生答:《笑的写真》。

老师继续启发:如何开头和结尾呢?(找同学发表意见)

一生答:开头开门见山,交代时间和事件,结尾写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很留恋这堂课。一生答:用歌词开头“朋友,你是喜欢哭还是喜欢笑,你若感到幸福你就笑笑笑。” 一生答:结尾可以写“笑一笑,十年少,愿你笑口常开。”

老师总结:有了题目,补充完开头和结尾,一篇完整的文章出炉了。这篇文章的关键是中间对笑态的刻画部分,一定要细致、生动、形象。我这里有一段笑话,是《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刘姥姥进大观园吃饭时逗大家发笑的事。大家听一听,看曹雪芹是如何描绘众人笑态的。

(附: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肥不语.众人先是发征,后来一听,上上下下一齐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呼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装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四)学生写文。教室恢复安静。

(五)20分钟后,交流作文并修改补充。

(六)布置爱心作业。

案例式教学工作总结 篇6

1对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级高护、护理日语、护理英语专业学生。其中高护与护理日语是一个教学班(89人)作为实验组,即案例教学组。护理英语教学班(90人)作为对照组,即传统教学组。

1.2教学方法:实验组在药理学总论、抗菌药物概论等章节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法,在药理学各论中大部分采用案例导入式教学,其中抗消化性溃疡药、抗糖尿病药及抗菌药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对照组全部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多媒体,讲授药物分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1.2.1案例导入式:在药理学各论中,例如讲授抗心绞痛药时,先引入心绞痛临床病例,再提出药物治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结合多媒体展开理论教学。此法较传统教学法的平铺直叙生动有趣,印象深刻。案例导入式教学占用学时数较少,对总学时影响微乎其微。这是与案例讨论式教学相比突出的优点。

1.2.2案例讨论式:以抗糖尿病药为例。首先教师介绍糖尿病的医学知识,课前一周将糖尿病临床病例及讨论题发给学生。6-8名学生组成一个讨论小组,由组长组织课余交流与讨论,形成小组内观点。课堂上以每个小组长发言为主,其他成员也可补充。重点讨论病例药物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各组设计给药方案与病例药物治疗方案异同点,并进一步讨论药物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最后教师解释争议大的问题,梳理和总结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使学生明确所学章节重点和难点。

2教学效果

2.1考试成绩:学期末进行药理学结业考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试题中考察识记、理解、应用的知识各占22%,43%,35%,其中案例讨论式教学章节分数占18%。对两组试卷成绩总分及案例讨论式教学章节成绩分别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成组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试卷成绩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案例讨论式教学章节成绩有显著差异(P0.01),即案例教学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

2.2问卷调查:学期末对案例教学组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评价案例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对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影响,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案例式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及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方面与传统教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案例式教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

3讨论

“问题式”美术教学实践案例研究 篇7

[策略依据]古人说: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 有疑则思解, 需解则长新。好奇好动、问题不断是小学生的天性。本文试图通过“问题式”教学尝试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小学生都喜欢上美术课, 普遍具有眼高手低的特点, 他们动手能力差, 对老师的教学充满了期待, 容易产生依赖老师或别人帮助的心理特点。尤其对一些好玩的手工充满了好奇心, 这是他们的兴趣爱好所在。

[设计思路]根据学生喜欢手工特点, 笔者编写了校本教材:漂亮的小纸盒。教材难度适中, 符合儿童认知特点, 通过学习简单的折纸, 尝试运用各种方法装饰纸盒并延伸应用,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提高学生动手技能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丰富孩子的文化生活。教学过程分三部分实施:一、学习折纸盒;二、装饰美化纸盒;三、纸盒拓展应用。教学中教师适时提出一些问题, 也让学生自主发现一些问题, 并尝试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学力求始终贯穿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案例实录]一、谈话导入

展示教具, 好奇生问。老师先和学生们聊一聊折纸, 了解学生的基本折纸经验。然后出示纸盒范例, 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认知冲突和问题。师:其实这是用了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来的。你们相信吗?

[意图解析]美术课始, 教师利用一张纸折成的纸盒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从而诱发学生“生问”一张纸如何能折出纸盒?问题在学生的好奇心下不知不觉产生。

二、观察体验, 活跃思维, 大胆尝试

请一个学生尝试将纸盒拆开, 证实是一张纸折成的, 再尝试进行复原, 结果很难成功。请学生分析不成功的原因? (折痕太多, 搞不清楚。) 老师再给每位学生分发一张事先准备好并有折痕的正方形纸, 让学生尝试复原折出纸盒。

(意图解析) 教师没有立刻揭秘纸盒是如何折出来的, 而是设置了问题情境, 将问题抛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 学生的质疑激情和解惑热情随着老师的“卖关子”水涨船高, 这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为了不至于让学生无从下手, 老师又给了学生一条揭开秘密的线索———“折痕”, 学生会在接下来复原纸盒的同时遇到新的问题和困难。

三、分析问题, 适时点拨, 尝试解决

学生尝试复原纸盒, 结果未成功。请学生说说在复原时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老师进行归纳总结。1.折痕太多, 看不清。2.按折痕可以折出大致模样, 但是无法最终组合成功。3.搞不清先后顺序。4.完全折错了。老师给出提示:纸盒是在折痕的基础上最后一次性折出来的, 所以必须先按折痕折出大体模样再组合穿插成形。老师提示关键步骤:穿插组合。启发学生思考, 提出注意点:折痕清晰, 折线对齐、方向正确。

(意图解析) 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力和问题, 同时也激发起更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此时最需要的是有人指导点拨。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会让学生产生茅塞顿开的感觉, 更加激发起成功的欲望。通过相互交流, 彼此沟通讨论总结,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自主探索, 互相交流, 体验成功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继续尝试复原, 老师巡回指导。终于有学生复原成功, 发出兴奋的叫声“我成功了!”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并鼓励学生上台演示讲解成功的秘密!其他学生仿做。经过试验摸索, 全班同学先后折出一个个小纸盒。请学生总结一下是如何成功地折出纸盒来的。 (总结成功秘诀)

(意图解析) 教师没有马上解开谜底, 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实验找到成功的途径, 然后让学生复述复原过程, 更体现了学生成功的自我价值。同学间的相互传授, 也可以使同龄人更易于接受彼此之间的知识经验。而教师的适时表扬肯定, 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增强了学生成功的信心。

五、观察作品, 美化装饰, 引发新问

请学生观察小纸盒, 想想还缺少了点什么?提出问题:如何将小纸盒打扮得更加漂亮呢?学生纷纷回答:可以在上面画画、可以在上面剪贴、可以加彩带装饰……教师表扬并肯定回答, 请学生尝试快速给纸盒进行美化装饰, 方法不限。鼓励同座之间互相合作配合完成纸盒装饰。展示部分作品, 请学生介绍自己装饰盒子的方法。想想这些纸盒能用来做什么?谁来给它出出好点子?学生思考回答:可以当礼物盒、可以装月饼、可以装瓜子果壳……

(意图解析) 单单让孩子学会纸盒的折法并不能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还需要孩子用审美的眼光给纸盒进行简单的美化装饰, 从而提升作品的档次和水准, 同时也为学生进行即兴创作提供了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告诉学生折好的纸盒还需要进行装饰美化, 这里教师同样没有讲解如何装饰, 而是把问题给孩子, 给学生即兴发挥提供了更多自由的空间。

六、拓展思维, 多维互动, 学以致用

老师提问:如果大家把纸盒都集中在一起, 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可以当礼物送人、可以布置教室、可以做游戏、可以当奖品……教师提出建议:让我们一起用纸盒来布置教室好吗?想想该如何布置呢?请学生思索方案, 学生相互讨论。鼓励学生说出最有创意的布置方法。学生方案一:用绳子串联起来当风铃。方案二:用彩带一个个吊起来布置教室一角。方案三:组合粘在一起做个大的礼物。方案四:贴在教室墙上……让学生自愿合作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进行环境布置, 教师给予指导。学生集体布置美化教室, 巡回指导。

(意图解析) 通过美化手中的纸盒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而将手中的纸盒进行集中布置环境, 更能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和灵感, 提高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培养集体主人翁意识。此时老师同样只是充当了引路人的作用, 引领孩子用自己的作品布置教室, 美化环境。当孩子置身于自己创作布置的环境里, 那种成功的喜悦不言而喻, 学生沉浸在快乐的氛围里, 学习收获自然不小。

七、设置情境, 自我评价, 拓展延伸

通过集体布置, 学生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 纷纷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老师引导学生说说这样的布置有何优点或建议?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展示其他不同造型的纸盒作品应用范例, 让学生课后思考这些纸盒的其他作用。总结下课。

(意图解析) 学生在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中获得了一次很好的审美体验。同时又能从中发现某些欠缺或问题, 思索改进的方法。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课后探索纸盒的其他开发功能。

[反思总结]本案例尝试在教学中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有序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展示舞台;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对问题有了自我见解, 通过合作探究, 达到了“人人教我, 我教人人”充分整合资源的目的。使学生在独立学习和合作过程中解决了认知冲突, 自我构建起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析初中数学问题案例式教学 篇8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问题案例式教学    教学策略

在数学学科中,“问题”有着重要地位,是数学的核心,问题教学已成为新课改下数学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问题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为立足点,设置生动、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案例,能够进一步提高问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一、初中数学实施问题案例式教学的流程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为保证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在提出问题前,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认知水平等进行分析,立足于学生基本情况,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主题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案例。在呈现问题案例的过程中,还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以增添趣味性。

2.探讨问题

在這个环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参与者和促进者,这一环节决定了教学的效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案例讨论,分析出案例中问题的解决办法,让各小组成员阐述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听取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并给予支持和鼓励。

3.案例分析

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对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进行总结,并由小组代表将解决问题的办法向全班展示,阐述本组的解题思路。教师在听取学生的方案后,选出最佳方案,并演示给大家。

4.总结交流

各小组进行讨论总结,总结疑问。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巩固课堂通过案例所学到的知识。最后由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及问题案例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并设计课后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

二、初中数学的问题案例式教学实施策略

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案例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选取足球赛积分的事例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负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足球比赛是初中学生比较了解和喜爱的运动项目,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1:

我国足球队在上一届足球赛中,第一场赢了一球,第二场输了两球,则国足两场比赛净胜球是多少?

案例2:

假设向东为正,向西为负,用数学式描述以下问题:

小明向东走600米,再向东走200米,结果怎样?

小明向东走600米,再向西走200米,结果怎样?

小明向西走600米,再向东走200米,结果怎样?

小明向东走400米,再向西走400米,结果怎样?

(2)组织探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教师采取自由选择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分析问题,经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总结、归纳知识点。

(3)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学生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展示本组解题方案,如:

案例1:(+1)+(-2)=-1输1球

案例2:(+600)+(+200)=+800向东走了800米

(+600)+(-200)=+400向东走了400米

(-600)+(+200)=-400向西走了400米

(+400)+(-400)=0回到原来位置

由师生共同讨论,评出最佳答案,教师将相关知识再次讲解给学生,并对学生解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4)总结交流、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案及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由学生总结出对案例结果的疑问,教师统一进行解答。教师对这节课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并针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布置作业练习题,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问题案例式教学反思

(1)案例具有典型性。在初中数学问题案例式教学中,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教学案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因此,教学中所设置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师在创建案例之前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教学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2)情境具有科学性。教师要根据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情境设置,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为学生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自由讨论的空间。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讨论时,教师要进行合理引导,为学生设置探讨情境,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合理情境中,通过探究学习,促进自身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

(3)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问题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是问题的提出者、引导者,而且是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教学的实效性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有调控课堂、有效组织活动的能力,同时还要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认知水平,从而促进问题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

(4)注重学生的合作、讨论。在问题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讨论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受教者,而是学习参与新知识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要注重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讨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帮助能力弱的学生,达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效果。在总结交流的环节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听取他人的观点、成果,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结语

问题案例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向学生传授了数学基本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具体生动的问题案例还能增添学习的趣味性。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时,应注意问题案例的选择和情境的设置,注重学生的合作,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充分发挥问题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效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生化学论文下一篇:暴风雨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