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风险评估程序

2024-08-05

幼儿园风险评估程序(通用8篇)

幼儿园风险评估程序 篇1

XXXX有限公司

孕妇和新生妈妈工作岗位的风险评估程序

1.目的

建立并维持程序以鉴别与评估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工作环境的安全卫

生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对风险加以控制,使风险得到降低和消除。2.范围

涉及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的所有工作场所 3.权责

由安全主任会同各部门安全负责人定期对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整改措施;各部门相关人员给予协助、配合;4.相关部门负责落实预防整改措施;安全主任对各项预防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评核其有效性;社会责任委员会进行稽查,并对不符项提出整改要求。5.程序

5.1 成立鉴别与评估小组

5.1.1对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风险的鉴别与评估由社会责任及安全卫生管理代理人负责。

5.1.2成立由安委会、该作业或活动的部门主管、和相关代表组成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安全卫生风险鉴别与评估小组。

5.2 确定鉴别与评估风险的准则

5.2.1 根据工厂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鉴别与评估风险的准则。

5.2.2安全卫生风险不仅针对人员健康伤害,也包括造成生产、财产损失及环境冲击。5.2.3在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的过程中,须考量下列各相关项:

a.化学性危害,包括吸入、皮肤吸收、误食或错误注射有毒害之烟雾、蒸气、液体、粘液等。b.物理及机械性危害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压力、雷射、微波、紫外线、坠落、撞击、机具切割、夹、卷等。

c.生物性危害,包括病毒、细菌、原生虫、昆虫等。

d.人体工程学性危害,包括疲劳、作息周期的影响、超工作的负荷、单调重复性的工作、在固定的速率中工作、精神性和其他的压力。

5.2.4在执行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时,必须考虑下列事项所导致的不利情况: a.正常操作条件。b.异常操作条件。

c.突发事件、意外事件以及潜在的紧急状况。d.过去、现在以及规划的活动。4.3先期安全卫生审查

4.3.1审查的目的,在于涵盖所有涉及怀孕女工和新生他*的安全卫生风险,了解安全卫生状况,以做为建立安全卫生管理系统的基础,同时提供明确的数据与结果,作为日后持续改善安全卫生绩效的基准。

4.3.2

审查必须涵盖五类关键课题: a.法令规章之要求事项。

b.重大安全卫生风险之鉴别。

c.所有现行社会责任及安全卫生管理措施与程序之检视。d.以往突发事件调查结果回馈之评估。e.利害相关者(员工、工会等)之观点。4.4鉴别与评估的方法

4.4.1按照“物(不安全状态)—人(不安全行为)—环境—管理”进行分类,采用查核表、访谈、直接的检查与量测、以往的稽核结果、危害与可操作分析、假设状况分析、失误模式与影响分析等方法来进行分析与审查。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危险设备、危险物质和危险工种;4.4.2 将存在危险因素的工作分成若干顺序的步骤,并对每个步骤进行安全分析, 识别出每一个工作步骤的危险源、危险部位、起因物和致害物;4.4.3对这些潜在危险可能造成人员受伤、财产受损和生产延误的风险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评估;通过审查,对各类作业或活动进行筛选和分类,对鉴别出的风险予以登录,并列出重点和优先次序。

4.4.4对可能受到危险因素伤害的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她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方法,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增加警示标识;相关部门按照整改预防措施认真落实整改,以消除、减少和限制潜在的危害。

4.4.5注重对相关资讯、文献和案例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为后续设计、改造、控制及鉴别与评估怀孕女工和新生他*的安全卫生风险提供借鉴与指引。4.5鉴别评估的频率

4.5.1对有怀孕女工和新生妈妈作业或活动的场所要每半年评估一次;如在日常运作或检查中发现风险有增加的趋势,则应适时进行重新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4.5.2根据重新鉴别与评估结果,维持对安全卫生风险登录表之更新。4.6公司办公室负责本程序的制订、审查和修订。

幼儿园风险评估程序 篇2

一、CPA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在新准则推行期初,许多CPA存在一种对新事物本能的抵触情绪,怀疑、曲解、甚至否定。新准则推行后,又由于一些CPA被新准则的庞大体系和精深内涵所迷惑,加之自身对准则学习、认识和理解不足,产生畏难感,从而使得相当多的CPA对新准则观望、等待甚至抵制,增加了推行新准则的难度、成本和时间。

从近两年执业质量检查的情况可以看出,许多CPA对风险导向审计程序的认识至今仍是一知半解甚至仅略知一二,未掌握如何正确履行风险评估程序,比如,不知道应具体从哪些方面了解以及如何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知道如何从整体层面和业务流程层面来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不知道如何根据了解的情况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在编制工作底稿时,能够获取信息或资料的就填一点,不能获取的就空在那里,使得对风险评估的审计程序时断时续,不成体系;或者获取了一些信息或履行了一些审计程序,却往往没有结论,即使有结论却抓不着重点、找不到关键,不清楚如何根据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对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评估,更不知道如何根据评估的审计风险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并指导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成为了应付执业质量检查的形式主义。

此外,许多CPA对认识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内涵存在两个误区:

误区一,认为风险导向审计之所以可以节约审计资源,就是因为有风险的领域才审,没有风险的领域可以不审,所以,实施风险导向审计仅需审计评估后有风险的领域;

误区二,认为由于不管有无审计风险,所有的报表项目都必须实施实质性程序,所以,不如不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而直接实施实质性程序。

二、CPA审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知半解、无从下手

一些CPA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实际上仅是一知半解,真正需要其动手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往往又无从下手。

一方面,通过培训和实践,绝大多数CPA在理论上知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但真正到实务操作时,许多CPA还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道应具体从哪些渠道、究竟应实施哪些审计程序,不知道哪些信息和因素可能会对被审计单位产生何种重大错报风险,更谈不上如何分析可能产生的重大错报风险。

另一方面,一些CPA尽管收集了与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有关的大量信息,但不懂得如何梳理和寻找对被审计单位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不知道如何分析和评估有关信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特别是如何评估出可能产生的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或者就是发现了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但又往往不知道如何确定总体应对措施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并且由于所收集的信息来源广泛,一些CPA往往不对也不懂对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取舍。

再一方面,一些CPA对在整体层面和业务流程层面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应该分别了解的要求和内容缺乏清晰认识;还有一些CPA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划分业务循环,不知道如何按照各业务循环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层面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评价,更有一些CP A即使面对了解到的在整体层面和业务流程层面对被审计单位可能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信息,但往往也不知道如何进行利用、分析、编制风险评估的工作底稿并指导后面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二)形式主义、敷衍应付

尽管一知半解,对风险评估程序无从下手,但大多数CPA还是勇敢“下手”了,那实际“下手”的情况究竟如何呢?

从笔者对一些CPA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实际现场情况的调查发现,许多审计项目常常是前面的风险评估程序还没有完工,后面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就已经收工。整个审计项目完成后,表面看,审计工作底稿似乎履行了风险评估程序,但实际上根本谈不上在评估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去导向、指引后面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还有一些CPA,在先行完成了进一步审计程序后,为了使得工作底稿具备风险评估的内容,仅是在工作底稿归档前象征性地搞一些风险导向审计的内容,这本质上就是弄虚作假。一些CPA执行风险评估各阶段的审计程序常缺乏连贯性,工作底稿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了解的具体情况与风险评估之间、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之间往往总是严重脱节。底稿看似规范,但风险评估与进一步审计程序缺乏关联和衔接。更有部分CPA只是按照固定格式的风险评估的工作底稿填空,机械甚至麻木地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调查表格上打钩、打叉,根本不理解并去真正了解和调查具体情况。

上述种种问题,从CPA自身角度分析,一方面是由于许多CPA对新准则没有能够完全学懂弄通,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风险导向审计准则规定了风险评估审计程序必须实施,许多CPA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只好为了有风险评估的工作底稿而依样画葫芦,搞形式主义,敷衍应付,甚至弄虚作假。

三.解决风险评估审计程序执行问题的思路

(一)正确认识新审计准则的三大变化

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对新准则理解和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在老准则下,许多CPA已习惯于将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账簿作为唯一的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所实施的审计程序也是围绕会计账簿、凭证和会计处理方法等数据方面的内容,但必须注意的是,新准则下的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程序发生很大变化:

1. 审计对象的变化

新准则不仅包括对会计数据的审计,而且还包括对会计数据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信息的了解和评价,CPA要能够通过对相关信息的了解、评价来评估审计风险,并据此计划和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由此可见,新准则已把审计对象主要由会计资料扩展到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所有相关的领域、信息或事项。

2. 审计范围的变化

CPA要了解和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不能仅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情况,还应该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外部因素,即要能够分析和评估与被审计单位经营有关的外部因素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影响。所以,CPA要改变以往仅把审计视角放在被审计单位内部的习惯,要把审计视角和审计范围扩大到被审计单位外部,要善于分析与被审计单位经营有关的各种外部因素,以适应执行新准则的需要。

3. 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的变化

新准则不仅要实施传统的以制度为基础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而且还要把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扩展为包括了解、评价、评估、分析和测试等凡是能够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所有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即CPA不仅要懂得传统审计方法,而且更要学会和熟悉与各类信息打交道的了解、分析和评估等方法和程序。可见,在新准则下,CPA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也由原来单一的、平面的初级版变成综合的、立体的高级版。

(二)从五大方面改变对新准则的认识和执行

1. 要从思想根源上切实改变审计理念

CPA务必树立新的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在整个审计的全过程中,CPA都必须围绕着:“寻找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如何降低审计风险→风险有无降低”的主线展开。

即CPA必须先寻找并评估其是否属于重大错报风险,在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再针对评估出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且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必须能够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可能有人要问,什么是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源自何处?笔者认为,我们CPA的审计风险从根源上讲,就源于被审计单位对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因错误或舞弊而产生的重大错报风险,如果CPA的审计不能发现这些风险或对这些风险不能获取合理的保证,就形成了我们CPA的审计风险。

2. 审计全过程要始终重点关注四大风险

可能又有人要问,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究竟由那些方面组成呢?笔者认为,CPA在围绕审计主线开展审计的全过程中,就要始终并时刻重点关注这以下四大重大错报风险。

一是被审计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从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和企业整体进行分析);

二是被审计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可能存在的内控风险(分别从内部控制的整体层面和业务流程层面分析);

三是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特别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治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舞弊风险;

四是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列报风险。

3. 注意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的改变

CPA不仅要改变以往就账查账的老习惯,而且更要把审计范围、审计对象及审计视野扩展到会计账簿以外,扩展到可能给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所有的相关领域、信息或事项,包括能够从被审计单位外部获取的各类信息和证据,应重视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外部的各种信息。

4. 注意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的改变

CPA要把传统的以制度审计为基础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扩展为了解、评价、评估、分析和测试等凡是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所有方式方法和程序,特别是要学会对大量非数据信息的了解、分析和评估,即要能够从被审计单位内部和外部获取的各种文字信息中评估出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特别是可能产生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等重大影响的信息。

5. 切忌教条主义和逆反心理

煤炭项目评估程序及其优化 篇3

[关键词]项目评估;投资;能源;建设

项目评估是有效预测项目在运行后的花费、盈利状况等多方面情况,所以对于项目的运行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煤炭是重要资源之一,决定了很多重工业的发展状况。从煤炭的形成过程看,虽然煤炭是有树木等沉积在土壤深层而形成的,但是由于其形成时间需要上亿年,所以我们把煤炭认定为不可再生资源,这就使得煤炭显得越发珍贵起来。因此涉及到煤炭相关工程、产业的项目评估,与普通种类的项目评估是有较大区别的。

一、项目评估程序简介

项目评估是日常企业生产建设中经常需要进行的一项基本措施,项目评估的结果会对企业生产建设方案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项目评估由于其自身的活动性,其结果常常会因为各种主观、客观因素而产生变动,这些问题都是不可忽视的。

现代企业自工程建设时,为了使项目评估工作尽可能的科学、有序工作,将误差降低到最小,就会针对不同的项目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程序,这些程序是评估人员在进行评估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开展评估工作的基本途径,是自着手进行某一项建设项目的评估工作开始,直至评估工作完成为止的前后联系的工作环节。”[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项目评估工作需要涉及到项目在建设时可能经历的每一个环节,无论缺少哪个环节,都会对最终的评估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会对最终项目实施后产生不可预知的结果,使得项目建设投资、运行等的风险加大,不利于长久的发展。

一般来说,一个科学完善的项目评估程序应当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受理评估-成立评估工作组-设立评估目标并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开展相关资料的调查搜集工作-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总结核算并开展正式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撰写相关项目评估报告。项目评估程序中的几个环节都是相互呼应的,前一环节都为后一环节做好铺垫和准备,而最终的评估结果会用专门的项目评估报告来展示。

二、煤炭项目工程的相关分析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煤炭项目评估相对于普通建设性项目的评估来说涉及面要更广、更深,因为其影响力是巨大的。从目前国内煤炭相关工程的发展来看,煤炭项目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工程量大,而且工程内容繁杂,涉及面广。

如果从煤炭项目的内部一般云翔状态来看,煤炭项目主要有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主体的生产项目,储存和运输项目,辅助主体生产的相关系统运作,基础的公用工程建设。

从主体生产项目上来看,一般煤炭从开挖矿井,建设采矿所需的基本设施、机械,以及将煤炭开采到陆地上后对其的二次加工,包括对煤矿的粉碎、筛选等。这些都属于主体的生产项目,也是项目实施的首要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工作人员在矿井中的工作环境和安全系数有很大的要求。

其次是储存和运输项目,煤炭开采出来加工过后就可以为很多重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运作提供基础性的燃料,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存煤炭并且将其顺利的运输到目的地是工作的重心。运输系统分为两个层面,在生产加工层面,主要由井下的运输皮带和其他相关工具完成。在地面运输过程中,主要靠铁路运输完成。

辅助主体生产的相关体统运作也是煤炭项目工程实施的必要条件之一,主要涉及到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相关建设,如消防、修理车间等。

基础的公共设施建筑主要包括食堂、工人宿舍等一些基础性的建设。

三、煤炭项目评估程序概述

“煤炭项目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资源开发项目,为了规范煤炭市场的有序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煤炭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提高煤炭行业的准入条件,抬高项目开发审批的门槛。”[2]在这种大前提下,对于煤炭项目的评估就基本得到了一个强有力的规范。

首先从受理评估来看,在涉及到煤炭项目的建设进行项目评估申报时,相关部门就应当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进行综合考虑、考察来决定是否具有可行性。

在通过受理后,相关部门就要组织具有资格的项目评估师组成专门的评估工作组来对相关项目进行评估。在组织人员的过程中,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应当找寻有相关经济的评估师来进行评估工作,以此增加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工作组成立后应当设立评估目标并制定相关工作计划,继而开展相关资料的调查搜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制定的目标和计划必须要与社会发展动态相结合,不能只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而要从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分析问题。对资料的收集也需要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多方面的搜集来确保资料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总结核算并开展正式的评估,在这一环节中,根据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评估师要根据相关理论知识来进行计算、分析,并且使用计算机来分析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结果要多次测定,最终得出一个确定的成果。

得出了评估结果后,评估小组就要根据评估结果撰写相关项目评估报告,通过报告内容向有关部门反应一个预测结果,最终确定此项目工程是否实施。

四、新时期煤炭项目评估程序的优化

从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看,目前我国关于煤炭项目评估程序还是比较科学的,但当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首先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对煤炭项目评估程序形成一种约束和监管。

其次,评估师在进行评估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国内外的一些成功案例,尤其是西方的很多工作案例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总的说来,对煤炭项目评估程序的优化是在跟着时代的脚步而不断优化的,在未来,这种评估程序会越来越科学、精准、高效。

五、结语

煤炭项目评估不仅仅事关企业内部的发展策略,更是涉及到国家很多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对于煤炭项目评估程序不仅仅要坚持严格、科学等理念,对其操作过程也要不断优化,找出高效、高质量的评估方式。

参考文献

[1]何建明.项目评估的一般程序[J].投资与合作,2001年(01).

幼儿园风险评估程序 篇4

2007-12-10

为便于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以及相关部门、人士全面理解《资产评估准则--评估程序》,现将有关起草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背景

(一)我国评估行业缺乏对评估程序的系统研究和规范

评估程序是规范评估执业行为,提高评估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国内外评估实践的经验和教训都证明了专业程序对中介服务质量的重要作用。只有评估程序得到完整和正确执行,才能为评估技术操作的正确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才能为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评估业务组织过程中提供基础指导,从而为业务质量提供基础保证。然而在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评估行业对评估程序基本理论与规范缺乏系统研究。现有管理文件中,主要是从规范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的角度对评估程序提出要求,没有从注册资产评估师完整执行评估业务的角度对评估程序进行归纳与规范。随着注册资产评估师和评估机构逐渐成为评估行业的责任主体,评估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到位,多元化市场主体对评估需求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和评估机构执业行为,结合评估专业服务特点对评估程序进行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评估实践的新发展对规范评估程序提出更高要求

在我国评估实践中,长期以成本加和法为主要方法进行整体资产评估,注册资产评估师和评估机构对成本法的评估思路和评估程序较为熟悉。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收益法、市场法的运用已经成为必然。简单沿用以前的评估习惯和程序,无法保证评估质量,也无法满足评估实践的需求,因此需要借鉴国外评估行业在评估程序方面的成熟经验,从专业角度综合规范评估程序,特别是执行各类评估业务所应当遵守的基本评估程序。

(三)资产评估基本准则的制定和评估理论研究为评估程序准则的出台提供了理论基础

《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第一次对评估程序进行了原则性规范,要求注册资产评估师根据评估业务具体情况履行适当的评估程序,并列出明确评估业务基本事项等八个资产评估基本程序,为进一步全面规范评估程序提供了制度基础。近年来,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推动下,我国评估行业围绕程序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重点研究了美国评估界对评估程序的规范,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并吸收到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教材中。这些发展带动注册资产评估师对评估程序的关注和讨论,为制定评估程序准则作好了理论与舆论的准备。

(四)国内外评估程序准则的比较分析

国外评估行业对评估程序十分重视。目前,在《国际评估准则》、美国《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评估与估价手册》和香港《资产评估指南》等评估准则中都没有设立独立的评估程序准则,但是,这并不表明国际评估准则和各国评估准则不重视对评估程序的规范。相反,在各国评估准则的各项具体评估准则中,都以大量的篇幅和文字对评估程序进行系统论述和规范。比如,《国际评估准则》的“准则1-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评估”、“准则2-以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为基础的评估”,美国《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的不动产(准则1)、动产(准则7)、企业价值与无形资产(准则9)等各准则中都涉及了大量对评估程序的规范与要求。由此可见,国际评估界高度重视评估程序问题,只是把评估程序的要求分散表述于具体的评估准则之中。

在我国,由于各具体准则仅涉及该准则部分的评估程序要求,而在整体评估操作中缺乏在整个项目组织中应该遵守的共同程序要求,因此,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评估业务组织中缺乏必要的程序意识,这为整体组织与操作带来了较大风险。我国一直缺乏明确的评估程序规范来对评估程序的履行进行具体指导。现有评估法规中,只是在评估基本准则和相关准则中对评估程序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相对评估实践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随着全社会对评估质量的日益重视,专门制定评估程序准则,将促进评估行业执业质量的不断提高,维护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合法权益。

二、起草指导思想

在准则的起草、修改过程中遵循了以下指导思想:

(一)以基本准则为基准

《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是规范各类资产评估业务的基本规范,是应当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其在“操作准则”一章中将资产评估程序划分为八项基本程序,准则与基本准则精神保持一致。

(二)繁简适度

评估程序准则规范的内容是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评估业务必须履行的程序,以大多数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和能够做到为出发点。评估程序准则是总体要求,不是单项资产具体评估程序,因此只提出框架式要求,不宜过细;条款设计中基本思路是“应当做”,而不是“如何做”。

(三)适当超前,兼顾稳健

“适当超前、兼顾稳健”是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制定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一方面,评估准则需要满足评估实践的需求,在借鉴国外准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对评估执业予以规范和引导。目前,国际上主要评估准则中都没有设立独立的评估程序准则,从单独制定程序准则角度来看已是超前的。程序准则以资产评估基本准则为基础,基本准则在价值类型、评估方法运用、价值结论的取值等方面结合国内外评估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重大突破及大胆尝试,因此评估程序准则中也加入了相应的要求。另一方面,处理好准则的超前性与我国经济发展及评估行业队伍的实际情况的关系,反映资产评估的专业特点。

(四)注重与已发布评估准则和正在制定的其他评估准则的衔接,特别注重与业务约定书准则、报告准则、工作底稿准则等程序性准则的衔接,成为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起草过程

2005年,中评协参照准则项目招标工作组建了评估程序准则修改项目组,系统研究评估程序准则相关理论和实践,重新启动评估程序准则修改工作,修改工作主要包括:

(一)项目组收集与评估程序准则制定相关的国内外法规、准则等参考资料。

(二)项目组系统研究相关评估政策和文件,认真学习我国的准则体系规划,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开展社会调查和分析、研究,先后召开了多次座谈会,走访多家评估机构,广泛听取意见。在此基础上对原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

(三)项目组对评估程序准则的整个修改研讨过程,前后经历了四稿,于2006年2月提交准则送审稿。

(四)2006年3月,中评协组织专家对准则送审稿进行了评审。项目组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新的征求意见稿。此后,中评协组织项目组和部分专家对该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并就修改过程中较突出的法律问题征求协会法律顾问意见。中评协组织项目组根据法律顾问意见和部分专家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

(五)2006年4-9月,中评协再次在行业内外对本准则项目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集的意见对准则进行修改。

(六)2007年10-11月,中评协将准则稿提交财政部资产评估准则委员会和中评协资产评估准则技术委员会审议。中评协根据委员反馈的意见,组织行业资深专家进行研究、讨论,主要意见予以采纳并定稿。

四、准则的定位

根据准则体系规划,准则体系完善后,将从评估程序、资产类型和评估目的等角度对评估业务的整个流程构成完整的约束。

评估程序准则主要从整个项目的组织与操作入手,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执业行为,而相关评估准则则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和具体的资产类型对评估行为进行具体规范。评估程序准则规范的范围涵盖评估业务组织与操作的整个系统性过程,而相关评估准则仅包括某方面的事项或某类资产的评估规范。评估程序准则涉及的内容一般是原则性的、反映整体项目操作的规范,相关评估准则的内容则比较深入、具体,反映各个侧面与个体的规范内容。评估程序准则与相关准则的结构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互为补充,共同构筑评估准则的科学体系。

为使评估程序准则与其他程序性准则和专业性准则共同构成评估程序整体规范,并与评估程序细化要求相互呼应、协调、补充、促进,在定位上需要明确:

(一)评估程序准则属于具体准则层次中的程序性准则,承继基本准则中的评估程序原则规定,是对注册资产评估师履行评估程序的总体要求,涵盖各类评估业务的评估程序要求,从评估业务纵向角度对主要评估程序的履行提出相关规定。

(二)评估程序准则涵盖评估业务全过程,引出业务约定书、工作底稿、评估报告等其他程序性准则。评估程序准则涵盖一项评估业务的全过程,按照一般评估业务的进展步骤阐述具体程序;评估程序是工作底稿的基础,工作底稿是评估程序的记录;评估程序准则是评估报告的前提条件,只有履行了合理有效的评估程序,才能出具评估报告。业务约定书、工作底稿、评估报告等其他程序性准则将对评估程序中重要环节的相关事项提出具体要求。

(三)评估程序准则是执行各种资产类型、各种评估目的评估业务所应当遵守的评估程序基本要求,各专业性准则、评估指南、指导意见将结合各类资产类型、评估目的等特点,提出细化和特殊要求。

五、准则基本结构

准则分为“总则”、“基本要求”、“评估程序要求”和“附则”。

六、重要事项说明

为便于理解准则相关内容,现将一些重要事项予以说明。

(一)关于准则规范主体

实践中,评估程序的要求既是对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要求,也是对评估机构的要求。准则表述中仍以“注册资产评估师”为规范主体,对其执行评估业务提出要求。根据基本准则附则中的要求,准则中对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要求同样适用于评估机构。根据这一精神,准则中对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规范,应当扩大到评估机构,即评估机构应当遵守评估程序准则的要求。

(二)关于八项基本评估程序

准则将评估程序定义为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资产评估业务所履行的系统性工作步骤。执行评估业务需要的工作步骤可能很多,这一系列工作步骤中,可以归纳出八个较明显的步骤,即明确评估业务基本事项、签订业务约定书、编制评估计划、现场调查、收集评估资料、评定估算、编制和提交评估报告、工作底稿归档。基本准则中已经对这八项基本评估程序作出规定。准则起草过程中遵循了这种归纳方式。评估程序不可能列举穷尽,这八个程序是各种评估业务中通常应当执行的程序。有的是单一步骤,如签订业务约定书;有的是多个步骤的归纳,如评定估算。不同评估业务中有可能归纳出多个程序,但这八个程序通常应当包括在内。

(三)强化风险控制程序

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行评估业务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限制无法完整实施评估计划,执行评估程序。这种情况下,为规避业务风险,注册资产评估师有必要对所受限制的影响进行判断,决定是否中止履行业务约定书。准则中明确要求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受到限制时考虑中止履行业务约定书的可能性。这一要求是从评估行业角度对注册资产评估师提出要求,强化了风险控制程序。由于上述条款是评估准则中的特殊规定,目前尚无法律依据,这一规定的实施需要业务约定书准则和其他法规的配合。

(四)关于评估计划

制定评估计划是评估机构对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行评估业务中一贯要求的基础工作,为引导评估机构及评估师重视评估计划的实质作用,而不将评估计划流于形式,在本次制定评估程序准则时,重点强调以下方面:

1.注册资产评估师编制评估计划,应当涵盖现场调查、收集评估资料、评定估算、编制和提交评估报告等评估业务实施全过程。

2.评估计划内容不仅仅是对时间及人员的安排,还对制定具体评估步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程序 篇5

为保证督导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要建立督导评估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化的评估程序。

(一)学校自评工作程序

学校自评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准备阶段

(1)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开展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有关文件、《云南省学校督导评估工作规程》、《方案》和学校自我评价工作计划,统一认识,明确目的、意义和方法。

(2)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学校有关方面负责人和教职工代表组成的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

(3)每学年初,在拟订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的同时,根据《方案》的指标要素,结合学校工作安排,制订出学校当年的自我评价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将指标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把学校自评工作纳入常规管理,形成制度,使评估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统一。

(4)在首次开始拟订学校自评工作计划前,应根据《方案》的指标要素,先进行起始点现状诊断性认定评价,认真、客观地进行现状分析,找出评价的起始点和今后前进、发展的参照点。

(5)实行指标项目管理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指定专人负责汇集资料、管理评估档案和统计表格,按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6)在实施进程中,要注重过程管理和阶段性总结,注意收集信息,整理、积累资料和素材,做到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并重。

2、组织实施阶段

(1)每学年结束前,结合学校工作总结,由学校自评工作领导小组,按评估指标分解的项目责任范围,组织相关部门(个人)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对照《方案》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评,提出单项评价意见,撰写总结性评价报告,在本部门报告评价情况。

(2)在单项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评估。由学校自评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填写评价量表,写出自评报告(内容包括:学校概况,自评工作情况,学校工作的主要成绩、经验和特色,达标的具体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3)召开全体教职员工大会,由学校自评工作领导小组作自评报告,广泛听取和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定后,报送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主管(主办)单位,并进行归档处理。做到领导评估与群众评估并重。

3、结果处理阶段

督导评估结果是学校制订下步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学校要运用督导评估结果建立激励机制,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督导评估结果的鉴定、激励、导向、改进等功能作用,发扬成绩,推广经验,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工作,逐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二)、督导机构评估工作程序

市、县区教育督导机构对学校的督导评估须在学校进行自评的基础上,按以下程序进行。

1.准备阶段

(1)市、县区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应根据本年度学校督导评估工作计划,于年初向受评学校下达督导评估通知,受评学校按《云南省学校督导评估工作规程》做好接受督导评估的准备工作。

(2)根据每年所安排督导评估学校的数量和时间,组建学校督导评估队伍,组织相应的评估组,每个评估组的成员为5至7人,每所学校的评估时间一般为2—3天。

(3)组织学校督导评估组成人员认真学习《方案》,熟悉内容,掌握标准,统一认识,明确目的意义和方法步骤。根据《方案》指标体系进行详细分工,学校督导评估人员的分工要具有稳定性,以

保证对不同学校的评估掌握标准尺度的一致性。

(4)准备好评估用表和有关资料。

2.实施阶段

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开展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对学校自评结果进行复核认定。

(1)听取学校自评报告。

(2)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巡视校园设施、听课、查阅教案和学生书籍及作业、抽样测试、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访谈等方式开展调查,广泛采集信息,全面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

(3)督导评估小组对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汇总整理,综合分析,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评议认定学校工作达标情况和等级,形成督导评估意见。

3.结果处理阶段

(1)督导评估小组与学校交换意见,进行反馈,充分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2)督导评估小组将评估结论和完整的评估资料,一式三份,送交督导评估组织部门,由督导评估组织部门按学校督导评估等级审定权限报批后,正式通知学校及其主管部门。

(3)对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提出的整改意见和要求,学校要在接到《教育督导整改通知书》30日内,向所属的政府教育督导机构递交《整改情况报告》。由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其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幼儿园风险评估程序 篇6

1.目的

保证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得到正确贯彻执行,查处税收违法行为,保障税收收入的足额入库,维护税收秩序,促进依法纳税。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税收评估和检查业务过程的管理。3.定义

税收评估和检查业务是指对本局管辖范围内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依法纳税情况的税收评估和税收检查、审计工作。4.职责

4.1 税收评估科负责对税收评估和检查业务的过程及管理方法进行策划,并对业务运作过程实施监督。

4.2 相关部门负责税收评估和检查业务过程的实施。

4.3 税收评估和检查业务实施过程的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详见《国税××分局税收评估办法》、《国税××分局增值税申报稽核评税 管理办法》和《国税××分局税务稽查工作规程》。5.工作程序 5.1过程策划

本局对税收评估和检查业务运作过程进行策划的核心是: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依法纳税情况实施评估和检查,通过评估和检查提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遵纪守法、依法纳税的素质,创造并维护良好的税收秩序,确保国家税收收入的足额入库。5.2税收综合评估 5.2.1评估对象来源

5.2.2评估对象来源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a)内部信息包括内部征管信息、上级交办、征收管理局、稽查局传来的信息以及分局预告式检查、非预告式检查、案件复查、发票协查信息等。

b)外部信息包括银行、工商、海关、公安、地税等部门反馈信息。5.2.3 税收评估科根据信息资料的来源,进行审核、分析、筛选,分“轻重缓急”制定评估计划,报经分管局长批准后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5.2.4 税收评估科应对已确定的评估对象,赋予评估编号。5.3 评估的实施 5.3.1 评估前的准备

a)相关部门采取微机与人工结合办法调阅评估对象的相关信息,全面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财会制度和财务会计处理方法,熟悉相关的税收政策等,确定相应的审核、分析和评估方案。

b)税收评估的形式:采用相关信息、数据对比分析和约谈评估对象两种形式。

5.3.2 税收评估执行人员权限

a)评估对象的相关信息、数据对比分析工作可由一人完成,约谈评估对象调查须两人以上。

b)评估过程中可根据工作需要按法定程序采取调取资料、实地调查等手段,需要跨管辖区域调查的,可采取协查或函查两种方法进行。5.3.3 执行人员对评估对象在税务登记、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纳税申报和税收检查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束后应制作“税收综合评估报告”,详见《国税××分局税收评估办法》。

5.3.4 对执行人员初步判明评估对象有涉嫌重大税收违法行为的,除制作“税收综合评估报告”外,还应出具“税收评估/稽核评税建议书”。5.4 评估审议

5.4.1 评估结束后,相关部门应将“综合评估报告”和“税收评估/稽核评税建议书”,连同相关评估资料提交税收评估科组织审议,审议结果形成“税收评估结论”。

5.4.2“税收评估结论”报分管局长批准后, 形成对评估对象的最终结果和处理方法。5.5增值税申报稽核评税

5.5.1稽核评税对象来源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a)内部信息包括内部征管信息、上级交办,征收管理局转办的信息。

b)外部信息包括银行、工商、海关、公安、地税等部门反馈信息。5.5.2 税收评估科根据信息资料,进行审核、分析、筛选,分“轻重缓急”制定“稽核评税计划”,报市征收管理局统一下达稽核评税编号,经分管局长批准后,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5.6 稽核评税的实施。5.6.1稽核评税前的准备

a)相关部门采取微机与人工结合办法调阅稽核评税对象相关信息,全面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财会制度和财务会计处理方法,熟悉相关的税收政策等,确定相应的审核、分析方案。

b)稽核评税的形式以相关信息对比分析和质询相结合。5.6.2稽核评税执行人员的权限

a)稽核评税对象的相关信息对比分析可一人独立完成,质询调查须两人以上。

b)稽核评税工作限于在税务机关内部场所进行。

c)除申报资料外,可根据需要和法定程序采取调取稽核评税对象的其他相关税收、会计财务资料,具体详见《××市国家税务局增值税申报稽核管理规程》。

5.6.3执行人员认定稽核评税对象纳税申报异常的,按下列方式进行处理:

a)纳税人有正当理由能说明申报异常原因,执行人员可建议认定为纳税申报正常户,并制作“稽核评税报告”。

b)纳税人无正当理由,但通过自查补报能够消除异常的,执行人员可建议认定为纳税申报正常户,并制作“稽核评税报告”。c)纳税人无正当理由,又未自查补报或拒不提供有关资料、不按期接受质询,致使无法正常实施稽核评税的,执行人员可建议认定为纳税申报异常户,除制作“稽核评税报告”外,同时出具“税收评估/稽核评税建议书”。5.7评税复审

稽核评税结束后,相关部门应将 “稽核评税报告”和“税收评估/稽核评税建议书”,连同相关稽核评税资料提交税收评估科组织审议并形成复审结果。5.8 稽核评税结果执行

税收评估科将复审结果确定为纳税申报异常户的经分管局长批准后,制作“增值税待查对象通知书”或“增值税待查对象特急通知书”,报市征收管理局。5.9 税务检查

5.9.1税务检查案源的管理

5.9.2 税务检查案源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a)内部信息包括上级交办、征收管理局、稽查局等转办的案件、专项检查对象、稽查局自查或复查对象、发票协查信息等。b)外部信息包括银行、工商、海关、公安、地税等部门反馈的信息和举报案源。

5.9.3 税收评估科根据案源信息,制定检查选案计划,经分管局长批准后、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5.9.4 税收评估科对已确定的税务检查对象,按部门和顺序赋予案件编号。

5.10 税务检查的实施 5.10.1 税务检查前的准备

相关部门采取微机与人工结合办法调阅检查对象的纳税档案,全面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财会制度和财务会计处理方法,熟悉相关的税收政策等,确定相应的税务检查形式和方法。5.10.2税务检查人员的权限

a)实施检查时必须两人以上,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件并送达“税务检查通知书”。

b)实施税务检查时,可根据需要和法定程序采取询问、调取帐簿资料和实施检查等手段,需要跨管辖区域检查的,可采取函查或异地调查。

c)经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等内容。5.10.3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对达到立案标准的案件,应进行立案并制作“立案审批表”。

5.10.4 检查人员在检查中,应当认真填写“税务检查底稿”,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并注明出处。检查结束时,检查人员应将检查的情况向检查对象说明,并核对事实,听取意见。5.10.5 税务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应制作“税务稽查报告”并将“税务稽查报告”连同“税务检查底稿”及其他检查资料,提交税收评估科组织案件审理。对查无问题的,制作“税务稽查结论”。5.11 税务案件审理

5.11.1案件审理人员在接到检查人员提交的案件资料后,应及时进行案件审理,并将初步审理结果报税收评估科案件审理工作小组讨论后形成“税务审理报告”。案件的审理应在十日内完成,但下列情况除外: a)经审理后需检查人员增补证据和资料的; b)审理过程中就有关政策问题需请示等待答复的; c)超过审理权限的重大案件需报请税务审理委员会审理的; 5.11.2案件审理中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手续不全等情况,应当通知检查人员在三日内增补。

5.11.3对重大案件,按规定应报送分局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定案,对达到市局审理标准的案件,还应报送市局大案要案审理委员会审理后定案。

5.11.4审理结束后,审理人员应根据审理意见制作“审理报告”和“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案件还应制作“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履行报批手续后,一并交相关部门执行。

5.11.5对构成犯罪应当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件,应制作“税务违法案件移送书”,经分管局长批准后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并报市局备案。5.12 税务处理决定执行

5.12.1“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由执行人员负责送达检查对象,并填制“税务文书送达回证”。文书送达分直接送达和留置送达。

5.12.2“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监督执行。a)监督检查对象按照税务处理决定规定限期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

b)检查对象未按照税务处理决定的规定执行的,税务执行人员应按程序向其发出 “催缴税款通知书”,责令限期缴纳税款。c)对催缴无效的检查对象,税务执行人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5.12.3 税务执行人员对税务处理决定的情况应制作“税务执行报告”报部门领导审核。

5.13 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管理 5.13.1 举报案件的受理:

a)范围: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

b)形式:人民来信、电话记录、来访记录或者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

5.13.2举报案件处理:举报中心接到举报后,应登记“举报信息登记表”,并制作“来信、来访处理单”,经分管局长审批后,送选案人员处理。

5.13.3举报案件挡案管理依照《全国税务机关档案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办理。

5.13.4举报中心负责对举报案件的查办情况进行回复,并有责任对举报人、举报内容给予保护和保密,5.13.5 举报中心负责举报案件的奖励工作。6 资料的收集与装订

6.1在税收评估和检查过程中,对查有问题户实行“一案一卷”,对查无问题户实行“多案一卷”,统一编号。6.2 相关部门对已查结案件应按规定进行装订。

6.3 税收评估科对案卷进行验收,合格后移交分局办公室归档。6.4 税收评估和检查业务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和相关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和《全国税务机关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管理。7 相关文件

《国税××分局税收评估管理办法》

《国税××分局增值税申报稽核评税管理办法》 《国税××分局税务稽查工作规程》 《国税××分局档案管理办法》

《××市国家税务局增值税申报稽核评税管理规程》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 8 记录

风险导向审计程序设计研究 篇7

一、审计程序设计的内涵

考虑审计的过程和目标, 美国会计学会将审计定义为“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 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在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的过程中, 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决策: (1) 决定运用哪些审计程序类型来满足每个审计目标; (2) 对每项审计程序应选取多大的样本规模; (3) 样本应选取总体中的哪些项目; (4) 何时执行这些审计程序。

表1列示了为实现和存货余额有关的账面数量与实物库存是否一致的审计目标中, 审计程序设计涉及四项决策的运用。

二、审计程序设计与审计证据特征的关系

审计过程中, 注册会计师的主要职责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所以, 审计程序的设计与审计证据的两个特征即适当性和充分性有着直接关系。

1. 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影响选用的审计程序和时间安排。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证据质量的一种度量, 是指证据在实现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及相关披露等审计目标时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1) 审计证据相关性的影响。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必须与审计目标相关。比如注册会计师要验证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已发货却没有向客户开票的情况 (完整性) , 这就决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追查发货单样本至相应的销售发票, 以确定每张发货单是否均已开票。所以, 注册会计师选用的审计程序必须与实现的审计目标相关。

(2) 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影响。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证据可以信赖的程度。如果证据被认为是可靠的, 那么它就能很好地帮助注册会计师判断财务报表是否公允。注册会计师究竟采用哪些审计程序类型、何时实施这些程序, 要考虑证据可靠性的六个特征。

一是提供者的独立性。从被审计单位外部获取的证据比从其内部获取的证据可靠。因为外部凭证经由审计单位的客户出具, 又经被审计单位认可, 表明交易双方对凭证上记录的信息和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另外, 某些外部凭证编制过程非常谨慎, 通常由律师或其他有资格的专家进行复核, 因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如土地使用权证、保险单、契约和合同等文件。所以, 注册会计师可实施函证等程序, 从银行、律师或顾客那里获取证据。

二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时所获取的证据比其内部控制薄弱时所获取的证据更可靠。注册会计师应通过检查、询问、观察、重新执行等程序来测试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是注册会计师的直接了解。注册会计师直接获取的证据比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更可靠。注册会计师应通过检查、观察、重新计算、重新执行等程序获取可靠的证据。

四是信息提供者的资格。即使信息来源是独立的, 但如果证据提供者不具备相应的资格, 那么证据也是不可靠的。注册会计师应从熟悉企业情况的人那里获取相应的信息, 比如与律师进行沟通、向银行进行函证等。

五是客观程度。客观证据比需要经过大量判断的主观证据可靠。比如注册会计师通过函证获取应收账款和银行存款的余额、对实物资产进行检查来获取客观证据。

六是及时性。证据的及时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证据所属时间;二是审计工作实施的时间。对资产负债表账户而言, 证据的获取越接近资产负债表日越可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仅与选用的审计程序和时间安排有关。只有选用那些更具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审计程序, 才能提高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2. 审计证据的数量特征影响样本规模和选取恰当的总体项目。

证据的充分性通过注册会计师选取的样本规模和所测试的单个项目来衡量。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样本规模时要考虑错报的估计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错报的可能性大, 选取的样本规模就大;反之, 样本规模就小。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效, 选取的样本规模就小;反之, 应选取较大的样本规模。

除了样本规模, 所测试的单个项目也会影响证据的充分性。如果样本中包含了金额大的项目, 也包含了错报可能性高的项目和有代表性的项目, 所获取的证据通常被认为是充分的。如果样本中只包括金额大的项目, 除非这些项目构成了总体金额的大部分, 否则这样的样本就是不充分的。

所以, 扩大样本规模或选取不同的总体项目并不能提高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但可以提高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下图列示了审计程序设计的四项决策与审计证据特征的关系:

三、审计程序类型的设计

1. 8种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使用的审计程序可分为八大类。

(1) 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 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其目的是对财务报表所包含或应包含的信息进行验证。例如, 被审计单位通常对每一笔销售交易都保留一份顾客订单、一张发货单和一份销售发票副本。这些凭证对于注册会计师验证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销售交易的正确性来说是有用的证据。

(2) 检查有形资产。检查有形资产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检查有形资产程序主要适用于存货和现金, 也适用于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固定资产等。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 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

(3) 观察。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查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例如, 对客户执行的存货盘点或控制活动进行观察。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 并且在相关人员已知被观察时, 其所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可能与日常的做法不同, 从而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对真实情况的了解。因此, 注册会计师有必要获取其他类型的佐证。

(4) 询问。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知情人员对询问的答复可能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尚未获悉的信息或佐证, 也可能提供与已获悉信息存在重大差异的信息,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询问结果考虑修改审计程序或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询问本身不足以发现认定层次存在的重大错报, 也不足以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实施其他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5) 函证。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 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的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 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例如, 对应收账款余额或银行存款的函证。通过函证获取的证据可靠性较高, 因此函证是受到高度重视并经常被使用的一种重要程序。

(6) 重新计算。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重新计算通常包括计算销售发票和存货的总金额、加总日记账和明细账、检查折旧费用和预付费用的计算、检查应纳税额的计算等。

(7) 重新执行。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例如, 注册会计师利用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 重新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并与被审计单位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比较。

(8) 分析程序。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 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2. 审计程序的成本分析。

各类审计程序的成本由高至低排列如下:

(1) 检查有形资产和函证的成本。检查有形资产的成本高, 是因为在被审计单位盘点资产时, 注册会计师需要在现场进行观察, 并对已盘点资产进行适当的检查。比如对存货的检查, 由于存货种类繁多, 存放地点往往分散, 可能需要多位审计人员参与。函证成本高, 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在函证的编制、寄送、回函的收取以及对未收到回函和例外事件的随后处理中, 必须实施额外的程序比如替代程序等。

(2) 文件检查、分析程序、重新执行的成本。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员工为注册会计师准备并组织好凭证, 使其方便使用, 那么文件检查的成本就比较低。如果注册会计师需亲自查找凭证, 则文件检查成本会比较高。如果文件 (比如合同、租赁协议、董事会会议记录等) 上的信息比较复杂, 通常需要注册会计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和评价, 成本也比较高。分析程序通常比函证花费的成本要低, 但分析程序的实施需要注册会计师决定采取哪些分析程序, 并进行计算和评价结果, 这样的工作通常也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重新执行的审计成本取决于测试程序的性质, 比如比较发票的单价与价格清单上的单价成本就较低, 而重新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成本就较高。

(3) 观察、询问、重新计算的成本。观察的成本较低, 但观察通常与其他审计程序同步执行。询问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程序, 通常成本较低, 但有些询问的成本可能较高, 比如获取整个审计过程中双方讨论内容的书面声明。重新计算的成本通常也较低, 因为其只涉及简单的计算, 而且通常这些计算都是由计算机软件执行。

但是注册会计师需要注意, 成本永远不可能成为省去一项必要程序的理由。

3. 审计程序类型的选择。

以上八种审计程序类型可以单独或组合起来用于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表2概括列示了审计程序的目的与审计程序种类的关系。

从表2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 风险评估程序可以选择的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询问、分析程序、观察和检查。注册会计师通过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竞争对手、主要客户和供应商、财务报表编制环境、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等重要信息;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报表中的异常变化, 或者预期发生而未发生的变化, 识别存在潜在错报风险的领域;分析程序还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状况或盈利能力发生变化的信息和征兆, 识别表明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的事项。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是强制性要求;通过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 可以印证对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询问结果, 并可提供有关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信息。

(2) 控制测试可以选择的审计程序类型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和重新执行。注册会计师通过向被审计单位适当的员工询问, 可以获取与内部控制运行情况有关的信息;通过观察可以测试不留下书面记录的控制 (如职责分离) , 比如观察财务章、印鉴章、公章是否分开保管;检查通常适用于对运行情况留有书面证据的控制进行的测试, 比如检查销售单后是否附有顾客的订单;当询问、观察和检查程序结合在一起仍无法获得充分的证据时, 才考虑通过重新执行来证实控制是否有效运行。

(3) 实质性测试中可以运用的审计程序比其他任何一种测试都要多。实质性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直接识别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存在、准确性、计价等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实质性测试包括对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一般来讲, 分析程序不能为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提供直接证据, 所以不能单独运用, 要结合细节测试程序应运。

此外, 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 只有细节测试运用检查有形资产、函证和重新计算;文件检查可用于除分析程序以外的各种测试;每种测试都可运用询问程序等。

四、样本规模的设计

由于风险评估程序实施的范围较为广泛, 一般不涉及样本规模的确定。而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而言, 一旦选取了一项审计程序, 就必须作出应测试多少个项目的决策。样本规模可以是所测试总体中的一个项目到所有项目不等。假定应收账款明细账有500家客户, 注册会计师可以对其中300家进行函证。同一审计程序所需样本规模因具体审计对象而异, 一般取决于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及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等因素。

1. 控制测试中样本规模的确定。

在整个拟信赖的期间控制执行的频率越高, 样本规模越大;拟信赖期间越长, 样本规模越大;对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要求越高, 样本规模越大;当针对其他控制获取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较高时, 样本规模可适当缩小;风险评估时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拟信赖程度越高, 需要实施控制测试的样本规模越大;控制的预期偏差率越高, 需要实施控制测试的样本规模越大。

2. 实质性程序样本规模的确定。

当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 样本规模就越大;如果对控制测试结果不满意, 应当考虑扩大样本规模。

五、选取项目的设计

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样本规模后, 就必须确定应该测试总体中的哪些项目, 目的是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选取全部项目测试是指对总体中的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选取特定项目测试是指对总体中的特定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测试;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注册会计师应根据与所测试认定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对审计效率的要求, 单独或综合使用这些方法, 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实现审计程序的目标。

1. 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 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 而不适合控制测试。

实施细节测试时, 在某些情况下, 基于重要性水平或风险的考虑, 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需要测试总体中的全部项目。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1) 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2) 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存在特别风险的项目主要包括:管理层高度参与的或错报可能性较大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非常规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 (特别是与关联方有关的交易或余额) ;长期不变的账户余额;可疑的或非正常的项目, 明显不规范的项目;以前发生过错误的项目;期末人为调整的项目。 (3) 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 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如注册会计师可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2. 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

注册会计师可以从总体样本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选取的特定项目可能包括: (1) 大额或关键项目; (2) 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 (3) 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 (4) 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选取特定项目时, 注册会计师只对审计对象总体中的部分项目进行测试。注册会计师通常按照覆盖率或风险因素选取测试项目, 或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选取特定项目实施检查, 通常是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手段, 但并不构成审计抽样。对按照这种方法所选取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 不能推断至整个总体。

3. 审计抽样可以使注册会计师获取和评价与被选取项目的某些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 以形成或帮助形成对抽取样本的总体结论。

当对总体缺乏了解时, 可以采用审计抽样, 但是审计抽样并非适用于所有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 其原因有:一方面, 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目的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而不需要对总体取得结论性证据;另一方面, 风险评估程序实施的范围较为广泛, 获取的信息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因此通常不涉及使用审计抽样。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 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 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此时不涉及审计抽样。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 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在实施细节测试时, 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 (如应收账款的存在性) , 或对某些金额作出独立估计 (如陈旧存货的价值) 。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 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六、时间安排的设计

审计程序的时间安排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注册会计师何时实施审计程序;二是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财务报表审计通常覆盖一定的期间, 例如一年, 而审计通常在期末后的一段时间完成。因此, 理论上注册会计师可以在会计期间至期末结束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任意时间点执行审计程序。但事实上, 审计时间安排决策首先受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完成时间要求的影响, 比如上市公司通常要求在年度结束后的1~4个月内完成审计工作, 因为我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结束后的1~4个月提交已审计财务报表。另外, 执行审计程序的时间还需考虑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错报风险的性质、审计证据的有效性、何时能得到相关信息及审计人员的充足性等因素。

1. 风险评估程序的时间安排。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将识别出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报的领域相联系。对评估出的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合理运用职业判断分别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和设计、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所以, 风险评估程序是一个连续和动态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 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2. 控制测试的时间安排。

控制测试的时间取决于控制测试的目的。如果仅需要测试控制在特定时点的运行有效性, 比如对被审计单位期末存货盘点进行控制测试, 仅需获取该时点的证据;如果需要获取控制在某一期间运行的审计证据, 仅获取与时点相关的证据是不充分的, 还应当辅之以其他控制测试, 比如测试被审计单位对控制的监督等。而具体执行控制测试的时间, 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安排在中期实施。期中实施控制测试具有更积极的作用, 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更早地发现问题, 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同时, 注册会计师要将控制在期中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合理延伸至期末。这里有两种选择:一是获取控制在剩余期间变化情况的审计证据;二是针对剩余期间获取补充的审计证据。

3. 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安排。

由于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在于更直接地发现重大错报, 如果在中期实施实质性测试, 一方面消耗了审计资源, 另一方面期中获取的证据不能直接作为期末财务报表认定的审计证据。因而, 通常安排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更具有积极作用。如果在中期实施了实质性程序, 也需要将中期得出的结论合理延伸至期末。这里有两种选择:一是针对剩余期间实施进一步的实质性程序;二是将实质性程序和控制测试结合使用。此外, 以前审计中实施实质性程序获取的证据, 通常对本期只有很弱的证据效力或没有证据效力。

综上所述, 审计程序设计应围绕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目的确定审计程序、样本规模、选取哪些项目及何时执行这些程序, 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基础。而优化审计程序设计也应以提高审计效率来保证审计质量为前提。

摘要:本文分析了审计程序设计涉及的四项决策及影响因素, 认为审计程序设计应围绕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目的来确定审计程序、样本规模、选取项目及何时执行这些程序, 从而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审计程序,样本规模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幼儿园风险评估程序 篇8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 概念 运作程序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公司造假及管理舞弊的盛行,使得传统审计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尝试在具体项目的审计过程中突破传统的审计模式,开发出一种以评估审计风险为中心的新的审计模式,以此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这就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一、风险导向审计莫模式的简要概述

由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缺陷凸显,一种新的、以风险防范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逐渐兴起。风险导向审计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将风险考虑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因为它着眼于全面的控制测试,而不是着眼于测试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即符合性测试),因而要:①将客户置于行业、法律、经营管理、资金、生产技术、甚至企业的经营理念等环境中,从各个方面研究环境对审计风险控制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进行评价,将其数量化,归结为固有风险;②在保留制度导向审计优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此时审计人员所研究的已经扩大了内部控制系统的范围,不仅包括会计控制,还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的其他控制,其目的不仅仅是找出薄弱环节,更要研究由于控制的缺陷产生的控制风险,并对此进行评估;③通过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的分析评价,审计人员利用审计风险模式,可以把风险量化,确定出可以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并以此确定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测试水平,确定如何收集、收集多少及收集什么性质的审计证据。④最终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水平,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

值得着重指出的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合理地扬弃了作为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基础的“无利害关系假设”,把指导思想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的基础上。不只依赖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所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与评价,而实事求是地对公司管理层是否诚信,是否有舞弊造假的驱动,始终保持一种合理的职业警觉,将审计的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微观、中观乃至宏观),捕捉潜在的风险点,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

审计作为一种技术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审计执行者对审计活动本质认识的逐步加深,依次出现过三种审计模式,即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及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进入20世纪后半期,由于企业管理舞弊的普遍出现,使得制度导向审计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众多的实际诉讼案件表明,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即使是设计最完美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可能因为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判断失误等原因造成控制失效;内部控制是针对过去的大量交易而设立的,它可能因环境改变而控制效果下降,无法自动地针对未来作出防范;更重要的则是,内部控制制度可能因员工的串通舞弊而形同虚设,特别是由于内部人控制它无法制约最高管理层的行为,他们可以很轻松地超越控制的限制。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确存在着提供虚假会计报表的驱动,随着企业组织形式和经济业务的复杂化,这种舞弊的驱动更强。例如,公司集团内部的众多关联方交易,融资、投资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创新,企业内部激励方式的创新等等,可供企业管理层舞弊造假的空间和手法都扩大了。如果企业管理层存在舞弊造假行为时,他们会利用其掌握的内部控制制定权与操作权,刻意地掩盖其舞弊造假的迹象,蒙蔽和利用注册会计师,使他们在审计报告中出具错误的审计意见,成为其舞弊造假行为的替罪羊。一旦被审计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串通舞弊,或最高管理层超越控制而蓄意造假,从表面上看内部控制依然存在并良好运行,但实际上内部控制所要求的相互制约不仅已经不复存在,而且有可能做到掩盖舞弊造假迹象。此时,检查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无法发现这种刻意隐瞒的舞弊造假行为。正是基于这种管理舞弊的盛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运而生,审计思维就是要跳出账簿,跳出内控,根据现代财务舞弊特点,进入以查找管理舞弊为核心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这已是历史潮流,不可抵挡。

三、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作程序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风险控制过程,也是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过程,如果能够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也就意味着审计工作质量得到了保证。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行程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控制过程。

(一)计划阶段。审计人员的重点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和信誉状况及企业的组织机构、行业特点、乃至宏观经济环境,从预备性调查开始,通过分析性程序初步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对重要性作出初步判断,编制出整个审计计划。

(二)控制测试与实质性交易测试阶段。审计人员关注的是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中的交易。首先,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风险水平,即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作风品德,内部控制措施及控制品质、控制程序设计本身是否严密、职责分工是否良好、内部控制可否依赖等作出判断。如果得出的结论是内部控制风险水平较低,则进一步测试控制,取得更多的证据支持较低控制风险的判断;如果答案是内部控制风险水平较高,则意味内部控制不能信赖,因此审计人员可以直接进入实质性测试。这在程序上与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并无多大差别。其次,对被审计单位的交易与事项(经济业务)进行实质性测试。无论控制风险水平的高低,对交易的实质性测试都是需要执行的,只是审计人员认定的控制风险水平将影响实质性交易测试的测试量,二者呈反向变化。

(三)报表余额详细测试阶段。这个阶段与传统的账项导向审计相类似,是针对会计报表的会计表达进行审核,但与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又有显著的不同,它并不对大量的会计记录进行审核,而是较多地使用了成本较低的现代分析性程序如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回归分析、线性方程等,作为审计取证的主要方法。虽然也需要对某些关键性项目的余额进行详细测试,但对关键性项目的确定,不仅考虑了内部控制弱点所产生的控制风险(如制度导向审计模式那样),也考虑了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所固有的风险,并参照分析性程序的测试结果,使得“关键性”项目的选择更为可靠。

(四)审计报告完成阶段。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全面总结前几个阶段的测试结果并进行一些追加的测试。与账项导向和制度导向审计模式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审计人员需要在会计师事务所规定的审计风险水平限度内,再一次地考虑所收集的审计证据能否足以支持审计人员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上一篇:高中外语组2009-2010学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张小斐校园小品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