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教学反思

2025-01-04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共8篇)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 篇1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东西南北》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1

《东西南北》一课中,认识汉字是重点,了解方位词,学习辨别方向是难点。由于本课的生字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不少学生有学前基础,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我在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说明图意,进行了初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这课要认识的生字中有哪些是表示方位和方向的?”学生们很快就找出了本课的关于方位、方向的字:“东、南、前、后、左、右”。由于这几个生字难度不大,在进行了简单的识记之后,学生们都能认识,并读准字音。于是,我马上调整了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做“指一指”的游戏,我指出黑板上的字,请学生迅速用手指出自己所在相应的方向、方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通过游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辨别出相应的方向和方位,极少数学生也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对方向、方位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我又趁机给学生渗透了这些生字的反义词:东—西、南—北、前—后、左—右。并随后做了“唱反调”的游戏:我说一个方向,同学们指出和我所说相反的方向。学生们兴趣盎然,勇跃参与。

本课的这一部分教学环节,既调动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游戏在此处的应用,把识字教学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低年级课堂教学效率。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2

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折纸玩具,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强调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南北”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制作结束后,设计学生的游戏活动和展示活动,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促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及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通过狮子造型的“东西南北”的表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东西南北”和空白的“东西南北”的出现,更是调动了学生想装饰它的欲望,在这个环节里,学生的智慧和教师的动手装饰是结合得较紧密的。在学生的建议和教师的装饰下,空白的“东西南北”变漂亮了,变成了一只大嘴巴动物造型的“东西南北”,学生自然也就有了想制作“东西南北”的欲望。这时,我再加以引导,请学生说说制作“东西南北”的步骤和方法,同学们便对“东西南北”的制作方法一目了然。

“东西南北”看似简单,制作起来要较长的时间,我让四位学生为一组制作一个作品,学生分工合作:折、剪、贴。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很强,对“东西南北”的制作方法已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了。

从作品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很强,对“东西南北”的制作方法已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了,且成功地制作出来了,作品中寻毛茸茸的耳朵,有趣的胡须,极富趣味性的手和脚,漂亮的花纹,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有虚有实,有精臻的,有粗糙的,孩子孩子们把自己的智慧和心灵交织组合创作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东西南北””形象,赋予了作品无穷的魅力。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3

《“东西南北”》一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折纸玩具,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做,基于这一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在独立制作“东西南北”的基础上,运用折、剪、贴、卷、画等方法制作出有趣的 “东西南北” 立体造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2。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有趣、好玩、创意无限的活动中体验美术创造的快乐,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折、剪、贴、卷、画等多种纸工制作方法,通过观察、联想等方法创造出生动有趣的“东西南北” 立体造型。

教学难点:

1、大嘴巴的巧妙粘贴,2、对生动有趣 的“东西南北”形象的夸张再创造。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围绕趣味性、自主性、创造性来展开设计的,主要采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形式,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动手制作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伊始,我安排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情景剧导入课题,从帮助孤独伤心的 “东西南北” 找朋友,再到小朋友接受邀请为参加化妆舞会的“东西南北”当化妆师等一系列的童话情景,让孩子们在游戏的童话情景中体验着活动的快乐,我想这种童话情景的导入设计不仅能满足孩子们好玩、好动、爱幻想的心理,同时也紧紧抓住了孩子们对课程学习的注意力,激发了创造美的求知欲,同时也调动起了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东西南北” 找朋友的环节设计也融进了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操。

在教学本课的重点时,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和观察、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教学的,先是引导学生如何巧妙粘贴大嘴巴,通过教师范作直观演示的辅助,学生们都能在短时间内较好地掌握了粘贴的方法。制作好大嘴巴的雏形后,再放一放,让他们自由对大嘴巴的主人展开联想,再引导学生通过对两件范作(小兔俩姐妹)的美、丑对比分析,鼓励学生在观察、发现、分析、感悟中,了解到夸张特征、拟人表现、装饰美化等艺术手法可以使形象变得更漂亮。接下来的小兔范作的分步直观演示制作,进一步落实了学生对本课程制作技能技巧的学习。

在对于“东西南北”形象再创造的难点突破上,我深挖了折纸造型的可塑性、多变性,在学生掌握了主题创作大嘴巴动物的基本制作方法后,再鼓励学生跳一跳来摘果子。比如你还可以把“东西南北”设计成有趣的大嘴巴人,想象中的拟人物品,还可以通过变换角度联想,添加或添画成有趣的小花篮、翘翘板等作品。这种多角度、多功能的启发性联想教学法为学生的想象搭建了平台,有效地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学生思路也变得开阔起来。

作业展评以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学会同学之间的相互赏识和激励。

最后的作品拓展设计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创意空间,更唤起了学生对折纸这一古老而传统艺术的喜爱和认同。结束的兔子舞更让学生陶醉在创造美的无限快乐之中。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尽量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理念,努力探索着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前提的美术实践活动,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围绕主题积极地展开思索、大胆地进行想象创造活动,从而不断提高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实践能力。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但这些经验是零散的、模糊的。为此,我从三个方面来组织教学:

一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讨论和交流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早上,面向太阳站立,如何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帮助学生整理、归纳辨别方向的方法。

二是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为题材,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一些确定方位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理解和记忆,发展方位观念。如:观察和交流教室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再如,先观察小华住的房间,根据书橱在北面,说说房间里东、南、西各有什么,再说说自己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

三是通过介绍生活中常用的、有实用价值的确定方位的策略,以加深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对部分方向感差点的学生,让他们根据一个已知方向去确定其他三个方向的时候,难度比较大,平时要加强训练。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5

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是:

1、以童话故事贯穿整节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帮助小红帽辨别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喜悦。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态度。

2、整节课设计活动性强,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并感受成功的喜悦。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知识,在活动中与同伴交流。同时通过活动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3、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本节课的实施当中,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采取了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方式,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教学中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相互评价,使整个课堂充满和谐的气氛。

4、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整个课堂生动有趣,童话故事的直观播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课件的演示,还便于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经过课后研讨,大家评课和自己反思,我认为本节课中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念课的教学建立概念表象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表象建立不够,学生学习知识就不扎实,更谈不上去灵活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本节我教学东南西北一课,让学生分清四个方向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来就具有难度,而我在帮助学生建立四个方向的表象时,只是采用儿歌一种方式帮助记忆,方法过于单一。所以,在实地活动中,学生反应较慢,而且充满不自信,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使课堂气氛有些紧张。

2、本节教学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意到让学生用教室的景物辩别方向,和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较少。教学过程中时实反馈不够,应该学习一个环节及时巩固练习,加深学生的记忆。

3、课堂知识扩展不够。本节教学用自然界中的太阳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只是一种方法,教学中教师可对知识进行适当的扩展延伸。如补充指南针、年轮等一些方法。

通过整节课的教学,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1、教学中应该注意到每个环节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让学生搞清楚每一个问题,不应急于进行新的内容,否则就会影响整个教学活动,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2、要教会学生会交流合作,让学生知道什么才是交流合作、自主探索的学习。教学中应不断增强学生的团结精神,相互合作,相互鼓励探索,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

本次汇报课的研讨,使我对概念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相信对自己今后的教学会有很大帮助。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6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很多孩子根本还不认识方向,通过回忆一首儿歌,孩子明确了方向。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就是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三个方向,为了突破这一个,我首先让孩子顺时针认识这四个方向,然后通过前后左右这四个方位词让孩子知道东西相对、南北相对,接着让孩子在经历中感受,最后通过4道题组练习巩固(面向东面,后面是(),右面是(),左面是()。

在做想想做做第1题时,我感觉到孩子懂得的很多,同时我的知识就显得匮乏。我是先让孩子自己自习第1题,然后探讨的。在交流时,孩子说了很多我没有听过的知识。王骁说:“北斗七星在大熊星座的二等星”,严褀说了一个关于北斗七星的故事:“唐朝李世民时,来了7个酒量很大的猴子……后来这7个猴子没有了,可能变成了现在的北斗七星。”这些我从不知道。在探讨辨认方向的方法时,孩子们也说出了很多。比如,看风向、影子、苔藓、树皮(南面的比较光滑,北面的比较粗糙,白桦树尤为明显)等等。

我以为我的知识足够应付孩子,但是我错了,他们的课外知识远比想象的要丰富,从这点来说,我准备的不够充分。为了弥补我心中的愧疚,课后我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然后给他们讲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孩子很感兴趣,还提了一些他们心中的问题。

时代在发展,面对聪明而又渴求知识的孩子,我们老师唯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胸有成竹地站在三尺讲台上,才能让数学有人文气息,才能有效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7

东、南、西、北不仅是生活常识,也是数学里用来描述方向和路线的知识。这一节课主要是教学现实生活空间里的东、南、西、北,要求学生知道这四个方向,并在已知其中一个方向的时候,能辨认出另外三个方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确定方位的经验和策略,但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散、模糊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强调了“能够用方位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够描述行走的路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注意给学生提供充分合作交流的机会,营造出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组织教学:一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讨论和交流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早上,面向太阳站立,如何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帮助学生整理、归纳辨别方向的方法。二是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为题材,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一些确定方位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理解和记忆,掌握方位概念。如:观察和交流教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三是介绍生活中常用的、有实用价值的确定方位的策略,以加深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知识。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得学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尝试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教者自始至终都在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一方面,在初步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让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发展了空间概念:另一方面,在学生课前搜集、了解了“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怎样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运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是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提高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8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组织了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数学学习生活化。数学知识产生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应用。本课教学中,处处从学生身边的事物熟悉的知识出发,首先从西游记故事入手,引出学习内容东西南北,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辨认方向的方法,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状态,这样可以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非常真切的体验和对数学知识的真实理解,从而促使了学生的数学发展。

2、教学组织民主化。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准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总是说“你会辨认方向吗?”、“谁愿把你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宽松、积极的心态,这样,学习的氛围及其效果肯定是好的。

3、教学设计科学化。教学起点的选择非常的恰当,从原有生活经验出发认识“东、西、南、北”的教学,在说说教室的“东、西、南、北”,接着按指令走方向;当学生对方向知识掌握后,又引导到平面图上认识“东、西、南、北”等,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合理,切合学生的数学学习。

4、关注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活动。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目标之一。这节课我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东南西北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认识有一定的困难,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了实践活动,辨别了操场上的东南西北,做了记录。这样做学生体验了校园的东南西北,感受到统一方向绘制地图的必要性。

5、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在认识了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后,我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我国的省份,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在我国的哪个方向,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小组交流,进一步认识了地图上的方向。

6、落实了有效教学的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体验东南西北的位置关系,我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寻找教室内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将方向牌及时贴在了黑板的四周。在让学生寻找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排列规律时,我通过“我说你做”等形式,让学生积累较多的感性经验,最后总结、归纳出它们的排列规律。

总的来说,整堂课的教学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9

《东西南北》这一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在教学中我首先做到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节知识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生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才能体会到辨认方向的重要性,也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才能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发展空间观念。因此,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早晨起,面向太阳……”儿歌,把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和教室环境作为教材,为达到教学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次,以活动为堂的基本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节我把学习的场地由室内转向室外,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学生在独立观察、认真思考、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形式中学习,牢固掌握了本所学知识,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另外,还注意让孩子观察身边,堂延伸,学生在熟悉的学校环境及游戏中建立了一定的方向概念。在回到堂中,学生的兴致仍然高昂。传授者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然后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口述四周的事物。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同时,也使书本的知识升华到现实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

这一堂,把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充分地运用了身边的资,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使数学教学真正的面向了全体学生。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10

《东西南北》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这一单元中的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有效的组织了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1、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活动。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目标之一。这节课我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东南西北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认识有一定的困难,上课开始我创设了小动物们迷路回家的情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深化学生太阳从东升起,从西落下这个常识。紧接着又引导学生在教室里辨认方向,设计了“找一找”、“辨一辨”、“找规律”等活动,让学生感知空间里东南西北指的是哪个方向,找规律更强化了学生的理解,便于记忆,初步感知空间中东南西北和纸面上东南西北是从在差异的,使学生对实际的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验和感受。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在认识了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后,教师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我国的省份,找一找自己的家乡,()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的家乡在我国的哪个方向,以及是怎么知道的,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小组交流,进一步认识了地图上的方向。

3、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教学中注重了知识的应用性。当学生学习了在实际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的方法后,我设计让学生看从学校到超市路线图,说一说向哪个方向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4、善于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学生获取知识不仅仅依附课堂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在教学中善于把学生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学习材料,有效开发了课程资源。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指南针辨认实际的方向后,教师问学生还知道哪些辨认方向的办法,学生说出了利用北极星、树叶、树的年轮等多种从课外书上了解到的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丰富了课程资源。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冰融化了教学反思冰花教学反思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11

认识东西南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需要建立空间模型,这节课上起来我还是觉得有点困难的。在第一环节,我是全面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已有经验来认识东南西北,学生也都能从太阳的升起来认清东南西北,此处难度不大。第二环节则是让学生通过游戏来探索东南西北的排列规律,然而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我还是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而是通过我的指令让学生来发现规律,缺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当规律揭示以后,我安排了让学生做游戏来巩固东南西北的知识点。先由转动身体到蒙眼想方位,由思维的具像上升到思维的抽象化,对学生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接着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来应用内化刚学到的知识点。最后,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的一些辨别方位的好方法,通过儿歌的方式呈现,丰富学生的知识。

在课后,我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玩有关方向的游戏,比如说老实说面向哪,学生迅速说出右手指哪;或者利用方向玩说反话的游戏,有时自己也参与进去,让学生在讲台上报方向,我和孩子一起比赛看看谁的反应快。发现这样孩子的积极性更高了,总想和老师比,所以效果较好。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12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汉字,其中4个认读字,8个会写字,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2.学习词语库中的11个词语,理解词义,能在口语中正确使用。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汉字及相关词语并理解字词义。

教学难点:

能在口语中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从哪边升起,又从哪边落下去吗?

生:(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去。)

师:说对了。那你们 认不认识“东”和“西”两个字呢?(师板书‘东’‘西’)除了“东西”两个方向外你们还知道别的方向吗?

生:南,北

(二)新授:

师:真聪明。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表示方位的学字二《东西南北》(板书‘南’‘北’— 跟老师读两遍课题)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12个新的汉字和相

关的词语。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2遍课文,划出本课的12个汉字,然后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教师巡视)

师:现在请同学们利用汉字卡前后桌一起认读汉字好吗?

要求:·正确认读汉字并找2个朋友。

·说说汉字的识记方法。

生:前后桌合作学习汉字。(老师巡视)

师:好,哪一组有信心能读好下面汉字?并给它找朋友?(幻灯片展示带有拼音的汉字)

生:两人合作完成认读及组词的任务。

师:这回老师摘掉汉字宝宝的帽子,看看谁还能认识它们?(指名认读汉字并组词。)

小老师领读。

小组轮读。

老师点汉字,同学们快速读出来。

开火车读汉字。

师: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看谁读得最快?(幻灯片出示汉字)

生:看汉字快速读出来。

师:嗯,同学们记得可真快,你能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的吗?

生:自由发言。

师:说得真棒!这一回老师要出点难题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吗?谁来读下面的词语?(指名读词语)你能在这些词语中找出四对反义词吗?

师:你们表现得真不错。下面轮到我们到课文中认识汉字了。一起出发吧!(学生喊出发)谁第一个挑战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有没有读错字。(指3名学生读课文)

师:好,现在我们看大屏幕慢慢说说课文内容好吗?(幻灯片出示词语)

(三)巩固练习: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特棒!可是下面有更难的题在等着你们呢。你们怕不怕?

好,大喊一声加油好吗?(出示小黑板练习题)

生:出来答题。(全班检查,纠错)

(四)小结:

师:你能说出今天我们都学了哪些方位词吗?

(五)作业:

师:回家练习边说课文内容边做动作,你行吗?明天老师要看看谁做得正确。

教学反思:

我校举行了开放周,我也上了一节。我上的是《学字二—东南西北》的第一课时。下面我结合自己开放周教学实例说说我的感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一年级应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博采众长,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在本节课中我深有感触:《东南西北》这一课是集中识字课。课题标的就是“东南西北”,主要是学习表示方位的汉字和词语。课文是以8个方位词(字)构成的儿歌,配有指南针和1幅插图。本课的的重点是学习生字和词语库中的生词。难点是在生活中会运用所学的词语和辨认方向。

我把《东南西北》课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定为学习12个汉字及相关的词语,并且会在口语中正确使用。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游戏来使学生识记更多的`生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在课前导入时,我利用孩子们已知的知识直接引出了课题。如:我问“你们知道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吗?”孩子们马上回答“从东边升起。”然后我再追问“那又从哪个方向落下去呢?”“西边”。这时我板书“东”和“西”两个字,继续问“还知道别的方向吗?”孩子们又立刻回答“南”和“北”。这样引出课题后,我就提示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问孩子们有信心学好吗?孩子们都大声回答“有信心。”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引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在学习生字词语时我利用了从容易到难的闯关题,激发了孩子们学汉字的欲望。如:第一关,看拼音读汉字组词。第二关,去掉拼音认读汉字并组词。第三关,快速抢读汉字(用幻灯片出示一个个汉字)。第四关,正确读词语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说句话。(面向)第五关,在词语中找出反意词。第六关给自己手中的拼音找汉字朋友。(与父母一起做游戏)这样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收到了及好的效果。每个孩子们都兴趣高涨,热情高仰,每闯一关都兴奋地不得了。这样,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在识字中学会了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其效果特别好。

三、在课堂中,我还利用了答对的学生当场贴笑脸的方法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用“这一堂课第一个笑脸,送给xxx,第二个笑脸送给xxx。”等贴心的语言来把孩子们全部引进了学习汉字的氛围中。

我觉得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是识字教学要因人而宜。适当调整学习的教学思路,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权,样既符合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的学生观,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不但积极性高,而且效果也会好很多。识字要求不要一刀切,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要认识到汉字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认字也是一个由生到熟、在复现中巩固的过程。

在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13

《东西南北》一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这一单元中的内容。在本节的教学中,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有效的组织了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1、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活动。在《数学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目标之一。这节我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东南西北对于城市的孩子说认识有一定的困难,上开始我创设了小动物们迷路回家的情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深化学生太阳从东升起,从西落下这个常识。紧接着又引导学生在教室里辨认方向,设计了“找一找”、“辨一辨”、“找规律”等活动,让学生感知空间里东南西北指的是哪个方向,找规律更强化了学生的理解,便于记忆,初步感知空间中东南西北和纸面上东南西北是从在差异的,使学生对实际的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验和感受。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在认识了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后,教师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我国的省份,找一找自己的家乡,(fsir)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的家乡在我国的哪个方向,以及是怎么知道的,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小组交流,进一步认识了地图上的方向。

3、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教学中注重了知识的应用性。当学生学习了在实际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的方法后,我设计让学生看从学校到超市路线图,说一说向哪个方向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4、善于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开发程资。

学生获取知识不仅仅依附堂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堂。在教学中善于把学生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学习材料,有效开发了程资。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指南针辨认实际的方向后,教师问学生还知道哪些辨认方向的办法,学生说出了利用北极星、树叶、树的年轮等多种从外书上了解到的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丰富了程资。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14

《东西南北》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这一单元中的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组织了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1、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活动。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目标之一。这节课我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东南西北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认识有一定的困难,课前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了实践活动,辨别了操场上的东南西北,做了记录,回到教室让学生把记录展示到黑板上,学生发现记录图中宿舍有在上面,有的在下面,看起来不方便,提出转一下让宿舍都向下方,并进行了调整。这样做,学生体验了校园的东南西北,感受到统一方向绘制地图的必要性。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室里引导学生辨认方向,设计了“指一指”、“认一认”、“转一转”等活动,辨认其他方向,并设计了“对号入座”的游戏,使学生对实际的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验和感受。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在认识了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后,教师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我国的省份,找一找自己的家乡,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的家乡在我国的哪个方向,以及是怎么知道的,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小组交流,进一步认识了地图上方向。

3、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教学中注重了知识的应用性。当学生学习了在实际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的方法后,我设计让学生看从学校到华润超市路线图,说一说向哪个方向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4、善于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学生获取知识不仅仅依靠课堂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在教学中善于把学生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学习材料,有效开发了课程资源。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指南针辨认实际的方向后,教师问学生还知道哪些辨认方向的办法,学生说出了利用北斗星、树叶、树的年轮和手表等多种从课外书上了解到的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丰富了课程资源。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15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能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而教学的难点要解决地是如何教会学生快速辨别四个方向的问题。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入手开展教学,以生活情境及图示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融入教学之中。为了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四个方向,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想象东、西、南、北方向实际所在的位置,通过互动游戏巩固方位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本课教学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学生相互交流时,能够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表述出来,同学之间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这样的做法不仅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思考现实生活与方向的关系,他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新鲜感,在讲授五岳的知识这一内容时,学生更进一步地运用方位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教学中我还通过让学生练习指方向,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结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及时对学生的练习、讲解做出正确的评价。但在教学反馈时,发现部分学生虽然能够快速地识别出图上的四个方位,但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仍然存在认识方向的困难,这无疑提醒了我在后续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去体会生活中的方位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实践,探究,反思

一、反思性教学的界定与理性思考

(一) 反思性教学的界定与意义

所谓教学反思, 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 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美国学者波斯纳 (Posner, 1989) 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 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甚至会出现滑坡。”美国教育家玻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朱永新教授曾说过:案例+反思=名师。由此可以看出,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课后反思正好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 反思性教学的理性思考

我认为反思性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1.对反思性教学要有正确的理解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 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 运用教学标准中的要求不断地检验自己, 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的涵盖量就很大, 如教学计划中的目标设定是否合理, 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 目标达成是否合理等等。同时它研究的不仅仅是让教师如何“学会教学”, 即教学方式的改变, 它更强调学生如何“学会学习”, 即学习方式的改变, 进一步理解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角色及行为的转变。并能快速地把教师塑造成学者型教师。

2.需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教科研活动

通过不同层面的教科研活动, 可以快速的积累经验, 获取新的观点、理念, 从而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提升教研能力, 有利于快速、有效的反思, 形成再反思。通常有以下三个层面: (1) 教师个人的反思, 是教师走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 远离平庸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是教师的自我对话; (2) 同伴互助, 即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3) 专家的指导和引领, 可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先进的理念、思想方法, 拓宽教师的视野。

我利用双周教研组活动中的备课、开课、听课、评课。课前以集体备课的方式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课中观察, 小范围结思;课后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发现自己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 然后将自己这节公开课相对完整地记录下来, 使之成为一份课堂教学实录。

3.注重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可以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学日记、教学案例等方法, 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 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通过理性梳理自己零散的实践经验, 改进自己课堂教学行为, 并写出论文, 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形成文章、论文, 独特教学风格的基础上, 一方面, 提升了对教材的认识、处理能力, 另一方面, 才有可能进行更有效、更彻底的教学反思。

4.反思性教学要把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

个体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 更新其固守的经验和模式,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包含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集体反思是指与同事一起观察教育实践 (自己的或同事的) , 或与他们就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对话、讨论, 是一种合作—互动式的研究, 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 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常常体现在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的研讨中。

如果说个体反思是一种静态的自我完善研讨 (种子发育, 发芽) 的过程, 那么集体反思就是在动态中暴露自己的优缺点、吸取集体智慧并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当于种子钻出地表后, 只有能经受风雨、阳光、干旱历练的, 才能生存, 茁壮成长。因而, 只要把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结合起来, 就会大大提升反思性教学的实效。

二、反思性教学的案例研究法

教师的案例研究是教师对典型教育事件进行具体描述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归纳, 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的质量, 取决于案例反思的深度。案例反思是教师对自己遇到过的教育事件,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检讨与思考, 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论功底, 因而案例研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案例的选择上必须具备的案例特征

1.案例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 若遇到同样或类似的事件有如何应对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2.案例必须要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 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二) 案例研究的程序

1.案例描述

记录教师本人的原始想法;用具体事实表达教育效果。

2.案例分析

分析案例,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问题即想法, 当时和事后的想法, 同事或同行的想法;做法, 解决什么问题,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效果如何。

3.案例归纳

即由某案例分析归纳出来的若干教育教学策略。

4.案例创新

即从“追溯研究”走向“试验研究”, 由此产生另一个或多个相关新案例。

(三) 案例研究的功能

通过案例研究、案例撰写、分析案例, 对于自身教学的成长有诸多帮助。

1.为自己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2.可以促使自身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3.可以对自身行为促进反思, 提升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4.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三、《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的教学课例研究

(一) 《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教材介绍与分析

关于《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的教学点, 位于《历史与社会》教材七年级上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章节中, 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这一教学课题中。教材的编排非常简单, 教材中没有详细罗列相关知识点, 而是要由教师来整理教材, 给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点的概念、特点及经线、经度与半球之间的关系。

教师根据教材, 由地球仪引出经线、经度的概念及特征。在解决经线、经度知识点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利用经线、经度划分东西半球及如何利用经度来做出对东西半球的判断。

利用经线、经度的相关知识, 对东西半球作出判断是初中地理部分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这一知识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 由于比较抽象又涉及空间知识, 因而学生掌握起来的难度非常大, 一直以来有关这部分知识的得分率一直非常的低。本人利用反思性教学, 针对《东西半球划分及判断》的教学点, 在一定程面上解决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

(二) 第一次教学

1.第一教学设计与实践

首先是东西经度划分的教学。结合图示一, 进行讲解。

(1) 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 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

(2) 由0度经线向东至180度, 为东经区, 由0度经线向西至180度为西区。 (并结合图一进行讲解)

(3) 自西向东的方向观察, 可发现自西向东, 东经区度数在递增, 西经区度数在递减。由此规律, 给予任意二条相邻经线的度数, 就可判断, 这两条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如:自西向东依次出现20°、25°, 一般可判断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解决了以上问题后, 再来讲解如何利用经线、经度对任一点进行东西半球判断的教学。

结合图示二, 进行讲解东西半球的划分: (1) 分界线, 由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 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 半球划分由西经20度以东至东经160度以西部分为东半球, 另一部分为西半球。在讲解的同时作图、标注, 如图二。

由以上方式、方法讲解这一知识, 问学生听懂了没有, 90%以上的学生都会说听懂。但随便出一道题目, 如:“25°W, 位于什么半球?”结果发现正确率只有50%左右, 而且这50%正确率中还有相当大的运气成分在。这么低的正确率, 促使我去反思原因:问题出在哪里?

2.第一次教学后的反思与改进

反思其原因, 其一, 90%以上的学生说听懂了, 其实大多数说听懂仅仅是听懂, 并非真懂了, 并非真理解掌握。大多学生在听懂与真正知识的落实之间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其二, 当时是听懂, 而且会了, 但一离开图示, 就会出现无从下手, 说穿了还是没掌握, 没能落实到实处。其三, 这一知识点的掌握需要有一定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对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而言, 在空间思维方面的发育还不够成熟, 因而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较弱, 致使掌握起来的难度加大。

发现以上问题之后, 思考解决的途径。方法一, 讲解时放慢速度, 给予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方法二, 图文结合, 尽可能把抽象的文字转换成直观的图示、视频, 以降低难度, 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方法三, 加强练习来加以巩固。通过这样的教学操作, 应该说有效, 但效果不理想, 像我们学校基本达到57%左右。因而考虑改进教学方案。

(三) 第二次教学

1.改进

在以上的教学反思的过程中, 观察发现, 东西半球划分中, 东半球具有以下特点, 如图三。

(1) 西经中除度数小于20度的经线在东半球外, 其余西经区的经线都在西半球上。

(2) 东经中除度数大于160度的经线在西半球外, 其余东经区的经线都在东半球上。

(3) 刚好位于西经20度与东经160度上的点, 就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2.改进后教学

由于东西半球划分在东西经度上有以上特点, 因而在第二次教学中, 在第一种教学方案的基础上, 不断进行教学改进与教学补充, 并着重强调有关东半球的以上三个特点。通过以上的调整, 做题时, 学生的准确率有很大的提高, 基本达到了67%左右。但依然不能令人满意。

3.改进后反思

分析学生造成错误的主要因素, 总结后概括为:上述的三个特征, 一是没能记住, 二是没有理解, 做题时当然也就不会应用了;东西经不分, 不会分;没有图示, 不会做;有图示, 落实不到准确点上。

在教学中, 每每遇到这一问题, 促使我去探究思考:有无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今年的九年级复习中, 又遇到了这一老问题, 在备课、画图示、观察图示与相关的数据时, 发现一种针对这一问题, 有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与规律。

(四) 第三次教学

1.再改进

这一方案, 是在第一、第二方案的基础上, 通过观察图示与数据的基础上发现, 东西半球判断中, 东西半球划分与度数有以下规律, 如图四。

(1) 经度小于20度的点, 不管东经、西经都位于东半球 (某点<20°) 。根据这句话, 只要提供的某点经度是小于20度的, 就可采用这一观点来判断。如:东经15度, 只要看到度数小于20度的, 不管东经还是西经, 都在东半球。因而, 由于15度, 小于20度, 位于东半球。

(2) 经度大于160度的点, 不管东西经都位于西半球 (某点>160°) 。根据这句话, 只要提供的某点经度是大于160度的, 就可采用这一观点来判断。如:西经171度, 只要看到度数大于160度的, 不管东经还是西经, 都在西半球。因而, 由于171度, 大于160度, 位于西半球。

(3) 经度大于20度, 小于160度上的点, 东经在东半球, 西经在西半球 (20°<某点<160°) 。根据这句话, 只要提供的某点的经度是大于20度, 小于160度的, 就可采用这一观点来判断。根据这句话来作一练习, 如:西经30度, 先看度数, 30度, 在20度与160度之间, 采用本句话来判断, 是西经, 在西半球;是东经, 在东半球。西经30度, 是西经, 就在西半球。又如:东经75度, 度数在这一区间, 是东经, 就在东半球。

(4) 经度刚好等于20度的点, 是西经20度的, 刚好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是在东经20度的, 就位于东半球 (某点=20°) 。这句话, 是针对某点的经度刚好是20度, 所采用判断方法。如:某点 (20°E, 30°N) , 判断出是东经20度, 根据这一观点, 这一点在东半球。又如:某点 (20°W, 70°S) , 读出是西经20度, 根据这一观点, 这一点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5) 经度刚好是160度上的点, 是西经160度的, 就位于西半球, 而是东经160度的, 就刚好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某点=160°) 。这句话, 是针对某点的经度刚好是160度所采用的判断方法。如:某点 (160°E, 66°N) , 判断出是东经160度, 根据这一观点, 这一点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又如某点 (160°W, 70°S) , 读出是西经160度, 根据这一观点, 这一点在西半球上。

2.改进后再教学

由于发现东西半球划分与度数之间有以上规律。因而在教学上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 讲解时着重渗透东西半球划分与度数之间的以上规律, 适当配合题目练习加以巩固。学生只要练习几次, 就能掌握领会。从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练习及考试反馈, 采用这一教学方式, 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率达到95%以上。做到了, 只要提供任意一点经度位置, 采用以上观点中的相应观点判断, 就能准确快速地作出判断, 某点是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还是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因而针对《东西半球划分与判断》教学点, 这一教学方式无论在操作性、实用性, 还是在实效性上都非常好。

思考之, 针对教学难点, 突破教学难度, 降低学习难度, 使难点让学生容易掌握, 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教学方案, 对于解决利用经度对东西半球的判断, 目前只在九年级学生的复习阶段进行了行为研究, 效果满意, 但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新生, 在缺少地球空间知识认知状况下, 采用这一方法效果如何以及有无影响到教材设计中, 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在空间上对这一知识的认知有无影响, 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四、研究后的反思与结论

(一) 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

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研效果的有效途径。随着反思性教学的开展不断深入, 积累不断增加, 越加感触到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 是教师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正如叶澜教授说的,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 但如果认真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反思性教学的目的与教研活动的目的具有一致性, 将反思性教学的理论运用于教研活动之中, 将二者有机结合, 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与教研组的功能, 极大地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因而, 对于我来说, 教学反思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改进了教学实践, 而且是使自己的教研水平得到了提升, 有利于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二) 怎样进行教学性反思

我是这样一来做的。把自身的教学反思渗透在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中。在对各个具体环节进行反馈、调控和重新建构中, 再配与实践 (行动) ─反思─调整─再实践 (行动) ……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教学过程。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会出现有效反思, 也会出现无效反思。教学反思的有效无效在于教师自身对于所面临的问题的把握程度, 解决问题的经验能力及对学生认识学情的把握程度。同时, 对于无效反思经过改进, 不断的改进会成为行之有效的有效反思。

具体在课前、课中、课后中我是如何做的:

1.课前反思, 要有前瞻性

在教学活动之前, 对学生认知水平、教学内容、教案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审视、预测和分析, 查漏补缺。它能使教学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自觉的实践, 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性和分析能力。

2.课中反思, 有监控性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对教学环节以及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控和应变, 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课中反思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使教师的教学得以高质、高效地进行。

3.课后反思, 具有批判性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完成之后, 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情况, 反思学生学习状况, 反思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 反思课堂整体状况, 反思失误, 记下闪光片段和困惑, 写下执教反思体会。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能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

(三) 行为跟进

反思性教学对于目前的我而言, 仅仅是摸到门, 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不断积累, 不断完善才能窥到门道, 提升实践。目前本人正在从以下两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究。

1.行动研究

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 畅通反馈渠道, 不断地获取自己及学生的反馈意见, 进行分析、整合。教学反思要跳出自我, 反思自我。通过比较, 找出理念上的差距, 方法上的差异, 反思教学行为, 从而提升自己。

2.案例分析

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 并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 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文献案例, 从他山之石中汲取精华。通过案例分析, 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 特别是教学思想, 通过交流反思, 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07.

[2]殷伟康.论反思性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 2002-04.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3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美国南北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是在工业革命影响下发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清了障碍,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走上腾飞之路。学习本课,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学生都将有更深更新的认识。领导这场战争的林肯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最受尊重的总统之一,他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历史贡献、他一生的曲折经历以及为南北战争作出的巨大牺牲,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学习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根本原因,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依据教材和教师补充材料,进一步认识林肯总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人生境界。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战争过程中的主要事件、战争的结局、战争的性质和作用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等主要史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以及由此而决定了南北战争的性质、结局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一因多果关系的认识;通过南北战争中林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对比战争双方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读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残暴野蛮的统治始终是要被推下历史舞台的,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

四、教学步骤

(一)教学导入(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用最少的信息提示,猜出这个人是谁?

提示一:美国人。

提示二:做过乡村邮递员和律师。

提示三:人生屡遭挫折。

提示四:反对奴隶制。

提示五: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他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生:林肯!

【设计说明:通过层层递进的提示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是的,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他的名字是与美国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的。这场战争叫“美国内战”,也叫美国南北战争。记得我们在前面学习过了美国独立战争。谁还记得战争的性质?(学生回答略)

(二)讲授新课

师: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使美国获得了独立,也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可是,当初在战争中携起手来共同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南北方,在独立的几十年后,就爆发了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八课 《 美国南北战争》。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矛盾,使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都迅速发展,领土也不断扩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由此很自然地引出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导火线,为解决教学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奠定基础。】

师:独立后的美国热衷于领土扩张,了解一下美国领土扩张的情况。请同学们结合大屏幕(图略),看书上自由阅读卡的内容,了解美国领土的扩张情况。美国领土的扩张都采取了哪些方式?

生:通过吞并、购买、夺取的方式扩张了领土。

【设计说明:给学生直观感受,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南北战争的原因,突破难点。】

1.南北方的矛盾

师:扩张后,美国的版图由原来的大西洋沿岸扩展到了太平洋。随着领土的扩张,美国的经济也发展起来了。回忆美国经济状况是怎样的?(生答。)

师:即北方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两种经济制度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看大屏幕南北双方矛盾重重的漫画。(让学生解释含义,引出结论: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设计说明:出示漫画,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了解南北双方在资源、劳动力、市场、西部开发等方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引导学生理解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结合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南北矛盾、斗争在激化,充分了解战争爆发前的美国局势。】

师:奴隶制的存在是否合理?(看大屏幕,让学生感受奴隶的悲惨生活。)

大屏幕出示材料:

寻人启事

黑人亨利逃跑了,他的左眼已被挖掉,左臂和左肋上有几处匕首刺的伤疤,鞭痕满身。

安东尼逃跑了,他的一只耳朵被挖掉,左手被斧头砍伤。

悬赏五十美元捉拿我的奴隶约翰。他的鼻尖已被挖掉。

师:看到这些你有什么被感受?奴隶制度该不该废除呢?

生:奴隶制应该被废除。

【设计说明: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奴隶悲惨的生活和境遇,培养他们的正义感,从而进一步理解奴隶制必须被废除的重要性。】

2. 导火线

师:奴隶制是一种不民主的甚至可以说是野蛮残暴的制度。南方的黑人奴隶对奴隶制更是深恶痛绝。他们举行过大规模起义,反抗奴隶主的统治。北方民众也掀起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甚至还帮助黑奴逃离种植园,逃向北方,使南北矛盾进一步激化。就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刻,美国举行总统大选,南北双方都派出代表进行较量。林肯代表北方的共和党,他竞选的主题是什么?林肯在竞选演说中是怎么说的?这是林肯写给他朋友的信。

nlc202309011738

(大屏幕展示信件内容:林肯在一封写给他朋友的信件中清晰地表明了他的目标:“在这场斗争中,我的首要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保留或废除奴隶制。如果不解放任何奴隶能够拯救联邦,我愿意做;如果通过解放奴隶能够拯救联邦,我愿意做;如果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能够拯救联邦,我也愿意做。 ”)

师:这些表明了林肯怎样的态度?

生:拯救联邦和维护祖国统一。

师:这次选举的结果如何?

生:1861年, 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师:南方奴隶主愿意让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总统上台吗?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南方蓄奴州叛乱,宣布脱离联邦政府。1861年4月南方挑起了内战。

师:于是,林肯的上台,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而1861年4月,是内战爆发的标志。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对林肯的观点进行思考,对林肯的做法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并为理解战争初期北方失利的原因做铺垫。以设置问题情境为主线,层层设疑,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3. 战争爆发

师:我们来了解战争的经过,看南北双方力量对比表。

师:从图表上看,哪方力量比较强?可是,战争初期的形势如何?为什么北方军队在战场上却连连失利?

【设计说明:学生看大屏幕《南北双方力量对比表》分析原因。认识到战争的胜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客观因素再强大也会在主观条件制约下而不得发挥。】

师:因为是南方先挑起的战争,所以他们对内战早有准备。他们的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攻势很强。而北方军事上的失败,则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林肯政府是怎样扭转战局的?文献的颁布有什么作用?战争的结果如何?哪一年取得的胜利?北方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从实力、人心向背、政府措施等方面分析战争胜利的原因。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师:1. 为什么说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 为什么说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学生回答略,总结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设计说明:美国南北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是在工业革命影响下发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清了障碍,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走上腾飞之路。学习本课,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都将有更深更新的认识。】

师:可是就在战争结束的第五天,林肯总统被南方奴隶主收买的暴徒刺杀了。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这位伟大的人物。

大屏幕显示林肯坎坷的一生:

1809年 出生。

1831年 经商失败。

1832年 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

1834年 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

1838年 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 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了!

1843年 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

1846年 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

1848年 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 想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

1854年 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 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 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又再度落败。

1860年 当选美国总统。

林肯为什么会受人爱戴?他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大屏幕展示林肯纪念堂图片。

师:介绍林肯纪念堂 ,特别指出,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这里发表他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奥巴马总统就职音乐会庆典是在林肯纪念堂拉开帷幕的。

【设计说明:林肯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总统之一,他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历史贡献和他一生的曲折经历以及为南北战争作出的巨大牺牲,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根本原因,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依据教材和教师补充材料,进一步认识林肯总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人生境界。通过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认识人物思想,训练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本课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主题,讲述了南北战争的全过程和历史意义,以及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的巨大贡献,在美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本课教学基本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历史教学的模式,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注意体现课堂的活力与创造力,注重师生的共知、共享和共进,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有如下几个优点:

1. 总体知识的架构比较完整,条理清晰明确,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将历史课堂延伸和拓展,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充分发挥了辅助课堂的作用。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加大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问题讨论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可以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提高了学生合作、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教学本身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

1.课堂应变能力有待加强,教学语言有时不够精练,发挥不够好。

2. 有的问题在提出之前给学生做的辅垫不够,学生不能顺利答出。

3. 有些同行提出课堂上学生几乎没有用教科书,因为课前已经预习,所以课本如何在课堂上恰当使用没有把握好。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不仅使学生受到了教育,同时本人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从林肯这个历史人物身上挖掘出了巨大的教育力量,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会不时地给予我们勇气。而历史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我会坚定不移地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下去。

《东西南北》的教学反思 篇4

本节课通过狮子造型的“东西南北”的表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东西南北”和空白的“东西南北”的出现,更是调动了学生想装饰它的欲望,在这个环节里,学生的智慧和教师的动手装饰是结合得较紧密的。在学生的建议和教师的装饰下,空白的“东西南北”变漂亮了,变成了一只大嘴巴动物造型的“东西南北”,学生自然也就有了想制作“东西南北”的欲望。这时,我再加以引导,请学生说说制作“东西南北”的步骤和方法,同学们便对“东西南北”的制作方法一目了然。

“东西南北”看似简单,制作起来要较长的时间,我让四位学生为一组制作一个作品,学生分工合作:折、剪、贴。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很强,对“东西南北”的制作方法已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了。

《美国南北战争》的教学反思 篇5

杨彦奎

《美国南北战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很明确,一个主题;美国南北战争。新课改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南北战争》一课的重点是要体现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而难点则在于分析南北战争的起因。我在上本节课时首先采用的是直观导入法,“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他为美国的独立做出了重大贡献.那么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美国总统?你最敬佩的美国总统是谁呢?”这些比较大众化的问题,很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教师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很快会说出很多美国总统的名字,其中不乏有提到林肯的,我就趁机指出林肯的名字是与美国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的,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课主题。与本课历史关系密切的有几本外国著名文学作品,如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与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也译做《乱世佳人》),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1981年该书被列为“对改变世界有重要影响”的16部世界名著之一。作者斯托夫人本人被亲自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的林肯总统称为“写了一本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讲这一问题主要是初中学生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进入本课内容首先讲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成为世界第一的工业强国,其中以棉纺织业发展最快,棉花需求量很大。隔着一个大西洋的美国,这时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正迅速开展,但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独立后的美国南北保留了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北方是资本主义经济,南方是种植园经济。

接下来请南面一排同学代表南方经营棉花种植园的奴隶主。再请北面一排同学代表北方经营棉纺织厂的资本家。(中间这两排可以参与任何一方的讨论,但注意你们的身份是历史发展的观察者。)请你们两组开动脑筋,充分讨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你们会如何经营你们手中的产业,从中赚更多的钱?之后请奴隶主代表与资本家代表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接着我提问学生:作为历史发展的观察者,你认为北方的资本家

和南方的奴隶主之间的关系怎么样?他们之间有哪些矛盾?你认为这些矛盾中什么比较难解决?我再次提问:北方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需要大批的劳动力,但南部奴隶制的存在,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请问北方资本家,你们认为你们的发展出路在哪里?(学生提到要废除奴隶制。)对讲到这里后美国南北双方的矛盾就出现了,由于双方的观点不同,战争因林肯就任美国总统为借口战争爆发了。之后由学生自己立新闻记者课文中的小字部分了解为什么因林肯就任美国总统为借口战争爆发了?

在教材的处理上,选择将南北战争的经过内容淡化,重点突出林肯在战争形势发展的转折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即为扭转战争形势发布的重要文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林肯政府英明的决策设想:把人民的未来与战争联系在一起,只要战争胜利,便能预想到美好的未来,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从而扭转了战争形势。在学生的心目中,林肯的形象在逐步放大。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而领导了南北战争的林肯总统在南方投降的第五天晚上被刺杀。

本来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到此就结束了,但是作为重点内容的升华,还远远不能实现。师提问学习本课后你如何评价林肯?生讨论后请代表回答:领导了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最后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尽管至今美国社会中仍存在着种族歧视的烙印,但不得不承认奴隶制的废除使美国在国家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奴隶制的废除,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又一个重大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由对林肯的高度评价马上就可以解决对南北战争意义的分析,在这个环节中,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

重点难点解决之后,设计了一个历史与现实联系的环节。林肯总统曾经说过,团结,胜利;分裂,失败。由此带领学生联系我们国家一直悬而不决的台湾问题。1999年,朱镕基总理在访美期间,用美国南北战争为例,说明中国有权像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用武力对付台独势力。这席话曾在台湾引起争论,我认为美国南北战争前后这段历史正反映了美国的统一与分裂之争,林肯为维护美国的统一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统一后的美国经济上得到了腾飞。它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这对我国两岸关系的解决有很大的启发性。可以让学生联系政治知识,了解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强调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提问假如有一天我们也要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你会怎么做?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 篇6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 的道路上,会经历很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戴上红领巾,内心无比的骄傲;第一次当上班干部,心中的兴奋无法用语言表达……今天,有个小男孩想把他第一次到超市买东西的经历告诉我们,你想听吗?那就把你的语文书打到86页,轻轻地端起来。听老师读。

二、新课:

1、自读课文,初步识字:

(1)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注意它们的读音和字形。

(2)同桌互做小老师,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板书:我)第一次独自去买东西当时的心情怎样?(板书:紧张)从哪看出?(课件)这里的紧是我们要认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的?

(2)这句话里还有一个我们要认的字,是谁?(板书:超)课文中还有一个字和它的很相像,你能找到吗?(板书:招)(比较这两个字,分析字形,组词)

(3)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字(板书:忘)

(形声字,组词)

(4)现在,老师把这些字宝宝放回课文,你还能认识它们吗?(指名读、齐读)(课件)

3、(1)就在小男孩很紧张的时候,是谁帮助了他?你知道售货是什么意思吗?(板书:售货)“售货员”呢?

(2)售货员叔叔怎样帮助他的?

你能用温和的态度说这句话吗?

你能用温和的态度对别人说话吗?

(3)在售货员叔叔的帮助下,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学习“怕”

(4)小男孩都买了什么?(课件)这里面哪些字是我们要认的?(板书:桶、橙)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5)小男孩还买了别的东西吗?为什么用省略号?

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4、大家表现得不错,我们来轻松一下。

(1)老师这有个字迷,你想猜猜吗?(士兵欠了二小钱)[板书:款]拼读,帮它找个朋友吧?

(2)还想再猜吗?(一人靠边站,一人踩高跷)[板书:价]拼读,组词。

(3)在这个字里还藏了一个字。(板书:介)拼读,组词

(4)不管我多么紧张,多么结结巴巴,可还是完成妈妈交给我的任务,又得到了叔叔的表扬,叔叔是怎么夸奖我的?(指名读)这里有两个我们要认的字。(板书:帮助)说怎样记,说句子。

(5)我帮助妈妈做事,又受到了叔叔的表扬,心情怎样?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最后一段。

三、巩固识字

(1)指名:拼读黑板上的字。

(2)课件:认读词语。

四、写字

记住了这么多的字宝宝,你有信心把他们写漂亮吗?

写“怕” 1、观察虚宫格中的“怕”字

2、描字

3、在本上尝试写一个

4、师范写

5、生比照后,再写两个

五、总结全文、升华中心

1、想一想你有没有难忘的第一次,你愿意讲讲吗?

(把你的难忘的第一次写下来。)

2、从大家精彩的发言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了你们长大了,就像文中的小男孩,从最开始的“紧张”到“不怕”最后完成任务心里“美极了”从小男孩的变化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更加懂事,做事时多几分自信,时刻告诉自己这样一句话:我能行!

反思:

本课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第十一单元《相信自己》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叙了“我”第一次买东西从心里紧张到美滋滋的经过,让“我”明白了只要相信自己,一切都能成功。

本课条理清晰,段落简洁明了,心理描写细致入微。课文描写的故事很容易让学生在心底里与之产生共鸣。

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大胆的实践,让一个孩子超越了自我,拥有了难忘的第一次买东西的经历。这是多么好的一个说教材料啊!

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第一次去买东西,或做其他事情时的表现,来体会主人公的情感,从而都可以大声地对自己说:“我能行!”相信我的这一节课会帮助可爱的孩子们拥有更多难忘的第一次。

小学语文《第一次买东西》教学反思范例

开火车读课文要求每个学生读一句话,当读到“我好像不怎么害怕了,结结巴巴地说:‘一桶豆油……还有橙汁……’”时,有个学生说:“老师,他读错了。省略号表示句子结束了,他又接着往下读了。”

“再读一读,句子是结束了吗?”

“好像没有。”

“那这个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呢?是什么意思?”

“表示这个小朋友第一次去买东西非常紧张,说话结结巴巴不连贯,他边说边想还要买些什么东西。”

“试着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小朋友紧张的心情。”

学生读刚才的句子,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标点符号也能传情达意。在读文章时,我们要关注作者是怎样运用标点符号传情达意的。这些细节的探究也很有价值。”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 篇7

1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影响

(1) 文化差异对词汇的影响

高校英语教学中, 对英语的教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即语音、词汇、语法。 当中涉及到英语文化的便是词汇, 词汇形象的反映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而词汇的文化内涵直接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例如, It rains cats and dogs, 从中文的翻译角度是天上下起了猫和狗, 但是在英语中是指倾盆大雨的意思。 又如, rest - room不是休息室而是特指洗手间。 由此可见, 由于中英语滋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导致同一个词汇的含义完全不同。 因此, 如果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仍然对英语词汇停留在字面理解上往往会闹出很大的笑话。 因此,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是极其重要的, 有利于学生对词汇深层意思不断地积累。 另外, 有些词汇在中西方的文化意义是完全相反的, 尤其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例如中文中的龙, 英语中的dragon, 在东方国家是象征神圣、 高贵的代表, 而在西方国家则是怪物、魔鬼的代名词。 所以, 在高校英语教育中要加强对这些词汇的学习, 联系具体的实际情况, 帮助学生学习真正的纯正英语。

(2) 文化差异对写作的影响

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技能, 学生只有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上, 才能进行对英语的写作, 英语写作体现了学生对英语能力的运用水平。然而, 受汉语思维的局限性,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中国式英语, 不符合英语的规范使用手法。如:I cost 2 hours read English every day.是典型的中国式英语, 逐字逐句进行翻译, 违背了英语的表达方式。My English level is not high.在语法上虽然是正确的, 但是英语母语的人通常都不用这么使用, My English is very poor.才是正确地道的表达方式。显而易见,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 被传统的思维禁锢住, 往往采用中国式的方法来学习英语, 导致大部分的中国学生讲的英语失分别扭。究其原因, 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 注意发散学生的思维, 规范学生的英语使用手法。

(3) 文化差异对语法的影响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 学习英语最困难的环节就是对语法的学习。 加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 不同语言在表达方式上也有显著的区别。 西方文化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简约、直接, 因此, 在英语的语序中也突出了这一点, 句子主干在前, 地点状语与时间状语在后。 然而, 在东方文化中恰恰相反, 语序中先进行大量的铺垫, 最后才说重点。 学生长期受中文文化的影响, 不利于对英语语法的学习。

2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 更新教学内容

观察现在高校英语教学的内容, 虽然新增了英美国家的概况等课程, 但是总体来说, 教学内容过于落后, 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 其内容的更新换代十分之快, 紧随社会文化发展的速度。 为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内容, 开设新型的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外国的社会现状。 同时, 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多接触英语, 比如英文电影、书籍, 让学生体会原味的英语, 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作下铺垫。

(2)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了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上的领路人, 应积极寻找合理有效的教学办法。 在课前提前给学生发放学习任务, 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提前预习, 收集与新课程内容相关的文化信息, 例如一些文字、视频、图片资料。 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利用收集到的资料, 自行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 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也提高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同时,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追究高校英语最终的教学目标, 便是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应为学生积极创造机会, 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联系。 比如, 鼓励学生设计情境对话, 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真实的模拟场景中, 学生才能切实了解其他国家的社会习俗等。 同时,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突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将不同国家的差异具体挑出来作对比, 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 才能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文化的差异, 加强了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深入了解。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 以及学生的英语实际交际能力,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该适当加入一些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 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实力。因此, 本文深入分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带来的影响, 并探究了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东西方文化差异,影响,启示

参考文献

[1]杜艳.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3) .

《东西南北》教学反思 篇8

一、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不同,东西方文化差异是非常大的,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东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称呼语有差别。在中国,我们在称呼家庭成员的时候,往往是“大伯、叔叔”“小姨、姑姑”“大姐、小妹”等,这样能体现人们之间的辈分或年龄,但是在英语中的称呼只是“uncle” “aunt” “sister”等,甚至是直呼其名。另外,在中国,我们往往用“姓 + 职业”的方式称呼某种职业的人士,例如,李老师、张医生等,而在西方一般都是用“Mr、 Miss + 姓”的方式,例如, Mr Green等。第二,问候语有差异。在中国,我们碰到人打招呼时往往会问“你上哪儿去?”、“最近干嘛呢?”之类的话,但是在英语中打招呼用的多数是“Hello!”、 “How are you!”这样的话。如果问“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觉得那是自己的私事,别人没有知道的必要。第三,礼貌用语有差异。中国人在接受别人的表扬和夸赞的时候往往是谦虚的,一般会说“我做的还不够。”之类的话,但是西方人都能很坦率地接受表扬,一般都是说“Thank you.”。 第四,禁忌语有差异。在西方国家,人们对年龄、婚姻等的问题比较敏感,一般是不做回答的,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的隐私。第五,提建议的时候用语有差异。在中国,我们在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往往会说“我觉得你应该……。”,但是在西方,人们往往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提出建议,一般都会说“如果我是你,我会……。”

二、 东西方文化差异下应该如何开展初中英语教学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非常大,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正视这种差异。但是从当前我国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学来看,教师使用的仍然是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要求学生能写、会读,但是对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重视不够,从而也就对语言文化知识的教学不重视。往往出现的情况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与文化知识相关的问题时,就直接跳过,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可以利用西方文化这块跳板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东西方文化差异,并且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差异,真正将初中英语教学与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

1. 调整教学目标

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注重的是学生词汇的积累,语法的学习以及在考试中成绩的提高。但是在新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变革,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以此指导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2. 教师要树立初中英语教学新观念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英语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思想观念对英语教学的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不重视文化差异,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中,没有意识到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教出来的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比较差。所以在未来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东西方文化差异,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能将跨文化交际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而使学生能主动接受西方文化,提高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是文化交际中的一种,因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所以在进行非语言交际的时候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别人讲话的时候,中国人往往认为沉默是对别人话语权的尊重,但是在西方国家,需要点头表示认同,不然就会认为是对自己的侮辱。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还需要重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在英语交流中能准确了解对方的意图,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4.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采用这些技术,加强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例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互联网向学生展示一些西方国家人们生活的片段,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总结东西方文化差异。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开展各种讲座和文化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同时可以举办小型的情景剧演出,穿插一些文化因素,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三、 结语

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这种文化差异,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自己要不断学习西方文化,增加自己的知识量,从而保证在教学中将文化知识教育与文字符号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

上一篇:习作《难忘的……》评课稿下一篇:二郎乡计划生育工作计划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