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论文

2024-09-20

代谢综合征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论文(共8篇)

代谢综合征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论文 篇1

代谢综合征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论文

摘 要:探讨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免费健康筛查新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辐射的三个居委会65岁以上人群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的312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干预。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患者对代谢综合征知晓率、遵医行为、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水平均显著改善。结论:健康教育、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干预策略能明显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社区干预;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开展积极有效的综合干预是降低MS的心血管病和糖尿病危害风险的重要措施。现就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迎江区新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MS的慢病管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安庆市迎江区新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辐射的3个居委会65岁以上居民538人进行健康筛查,建立健康档案,将符合MS诊断的312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其中男168例,女144例。

1.2 MS诊断标准[1]:①腹部肥胖:腰围:男>90 cm,女>85 cm;或体重指数BMI≥25 kg/m2;②血三酰甘油TG≥1.7 mmol/L;③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 mmol/L;④血压Bp≥130/85 mm Hg(1 mm Hg=0.1333 kPa);⑤空腹血糖FPG≥6.1或糖负荷后2 h血糖≥7.8 mmol/L或有糖尿病病史。具备以上3项或以上者,即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1.3 方法:综合干预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采取宣传活动、发放材料、知识讲座等进行健康宣教,普及健康保健知识,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提高健康知晓率,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社区有MS危险因素人群做系统的有针对性健康教育;②强化生活方式调整:强化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改善代谢异常症状和炎性反应状态。其具体内容包括:戒烟,限酒,限盐,减体重,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素和牛奶制品摄入,低葡萄糖指数饮食,增加体力活动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体重、腰围、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③个体化药物干预:针对MS各个组分异常指标进行个体化药物干预。调脂可选他汀类药物,不但使LDL-C显著降低,还具有改善内皮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2]。降压可选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降糖可选消渴丸或二甲双胍等胰岛素增敏剂。抗凝可用潘生丁、氯吡格雷等。

2 结果

综合干预前后MS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显示:BMI减少2~3 kg/m2达62.5%,Bp≤130/85 mm Hg达75%,58.3%血脂基本正常,81.25%血糖基本正常,腰围减少1~3 cm达62.5%,hs-CRP<1 mg/L达62.5%,遵医行为达70%以上,患者MS知晓率提高至100%。MS的3项以上组分达标率为62.5%。

3 讨论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及血脂异常等多重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症候群。其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炎性反应和内质网应激、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3]。MS能显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和糖尿病(DM)的危险性。MS危险性预测主要参数有性别、年龄、吸烟、腰围、收缩压、BMI、TG、LDL-C、HDL-C和糖尿病、hs-CRP。将hs-CRP<1 mg/L、1~3 mg/L、>3 mg/L分别定为心血管危险的`低危、中危和高危。靶器官损害评估主要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微量白蛋白尿30~300 mg/d、视网膜病变等。对MS危险性预测和靶器官损害评估,为提高综合干预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4]。因此积极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及个体化药物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以最大限度利用社会医疗资源,且最大限度降低MS患病率及危害性。

本组干预结果表明:MS患者经健康教育、强化生活方式调整及个体化药物干预后患者在限盐、增加规律运动、限制高脂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服药依从性和定期随访方面有显著改善,还较注意控制血压和血糖,但减肥调脂力度还有待加强。多项研究表明,无论是改善生活方式,还是药物干预,都有效改善MS的危险性,降低心血管病发生和死亡风险,减少MS发病率。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通过长期使用可以达到治疗所有MS组分的目的。但是一些新药如CB1受体拮抗剂可减少食物摄取并改善尼古丁依赖,增加脂联素含量有利于脂肪酸氧化和游离脂肪酸的清除,最终发挥戒烟、减肥、调节血脂异常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多重效应,有可能成为将来治疗MS的药物[5]。目前MS防治采取以社区为基础,针对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MS患者持续进行健康教育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同时针对MS各个组分进行个体化药物干预防治,以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

4 参考文献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6.

[2] 肖 扬,周智广.代谢综合征的药物干预[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8(11):920.

[3] 李小英,黄 韵.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11):915.

[4] 祝之明.应积极探索心血管代谢危险的全面评估(述评)[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87.

[5] 程 莹,潘长玉.Rimonabant:一种有希望的代谢综合征治疗药物[J].中国药物应用与检测,2007,4(3):47.

代谢综合征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论文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7月—2015年3月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MS患者86人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老年MS患者86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具备以下条件:①年龄≥60岁;②符合MS诊断标准,MS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6];③近期无心血管意外发生者;④无恶性肿瘤、感染等严重躯体疾病者;⑤知情同意且可配合完成此次研究者。两组老年MS患者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1.2.1 社区综合干预模式

成立MS社区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心血管专科医师、内分泌专科医师、专科护士、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社区医务工作人员。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的药物治疗与随访基础上,由MS管理小组给予一系列的社区干预活动,干预期限为6个月,具体干预措施可分为:①建立老年MS患者社区综合管理档案,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血压,血糖,体重指数(BMI),血脂,饮食及运动信息,用药记录等;②健康教育:编制MS健康教育需求问卷确定实施健康教育的时间、内容、方式等;制定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案,讲解MS定义,血压、血糖、血脂与体重的监测方法与正常值,合理膳食与适当运动等知识;依据健康教育目标计划进行效果评价,征求患者、家属及MS干预小组成员的建议修改补充,不断完善健康教育方案。③饮食指导:均衡饮食的原则,按照三大营养素进行能量分配,限制钠盐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发放自行设计编制的《食物营养成分表》,指导患者运用等量食物交换法分配三餐,保证食物摄入的多样性。④运动干预:遵循个体化、由低强度到高强度的循序渐进原则,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健康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指导患者自查心率的方法,依据心率确定运动量(适宜心率=170-年龄),运动方式以慢跑、步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方式为主,频率3~5次/周,30~60 min/次。⑤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酒等。⑥用药指导:依据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等的动态变化调整患者的用药种类与剂量,观察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制定最大治疗效益、考虑患者经济能力、安全人性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

1.2.2 评价指标

检测MS患者的BMI,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24 h尿蛋白(24 h UAlb),BMI采用欧姆龙超声波身高体重仪HNH-318测量,血压采用欧姆龙全自动医用电子血压计HEM-9020测量,TG、24 h UAlb、FPG采用用罗氏MODULAR 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代谢异常评分(DS)包含有4个条目(SBP或DBP异常、TG或HDL-C异常、BMI异常、24 h UAlb异常),每个条目计1分,总分为0~4分[7];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是评价机体对胰岛素反应减退的有效指标[8],计算公式为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22.5,空腹血胰岛素采用ADVIA 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HOMA-IR数值越高则表明该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越高。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l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老年MS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均数、频数等描述分析,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老年MS患者代谢指标的比较

干预前不同组别MS患者BMI、TG、SBP、DBP、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干预后不同组别MS患者BMI、TG、SBP、DBP、F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 干预前后老年MS患者代谢异常评分与HOMA-IR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老年MS患者代谢异常评分与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老年MS患者代谢异常评分与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注:BMI—体重指数;TG—甘油三酯;SBP—收缩压;DBP—舒张压;FPG—空腹血糖。

注:BMI—体重指数;TG—甘油三酯;SBP—收缩压;DBP—舒张压;FPG—空腹血糖。

注: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

3 讨论

MS常见于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各组分(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与肥胖)均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9]。老年人由于年龄、教育水平、身体健康水平的差异及伴有的慢性病增多导致其较中青年人更难控制代谢紊乱[10]。MS患者的高糖与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氧化应激途径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加之血压升高的共同作用可加快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的发生与进展,且MS患者血压升高导致的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损害或粥样硬化及血糖升高引起的肾脏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均可损害患者的肾功能[11]。

此次研究显示,社区综合管理可有效降低老年MS患者的BMI、TG、SBP、DBP、FPG水平(P≤0.05)。社区综合管理服务模式可对老年MS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管理,调动个体及集体的积极性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12]。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干预等相关社区干预措施提高老年MS患者的疾病知晓率、空腹血糖控制率、自我监测实施率、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率等,有效控制代谢异常。目前我国社区老年MS患者综合管理水平低且干预力度弱,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的MS干预知识与技能,MS干预的具体职责不明确,缺少人力、物力、财力及环境的支持。应将MS管理纳入慢病防控体系中,加强对社区医务人员MS干预的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帮助社区老年MS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其健康意识水平。此次研究显示,社区综合管理可有效降低老年MS患者的代谢异常评分与胰岛素抵抗程度(P≤0.05)。该研究结果与Goodpaster等学者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Goodpaster等研究显示通过饮食与运动干预MS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39%~59%[13]。社区综合管理通过食物交换法技能的指导,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饮食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老年MS患者脂肪的摄入,脂肪摄入过多是胰岛素抵抗形成的重要因素[14]。社区综合管理通过患者的饮食自我记录动态调整饮食方案,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解释与指导,帮助其建立长期饮食控制的信心,且老年MS患者通过运动指导增加了运动的时间与频率,运动可增加肌肉、脂肪等机体外周组织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力,降低胰岛素抵抗[15]。

综上所述,社区综合管理可有效控制老年MS患者的代谢异常,改善其健康状态。应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积极探讨更为完善的社区MS管理模式,通过社区早期干预提高老年MS患者的预后。

作者声明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社区干预效果 篇3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社区干预 评价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08)12-0557-03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包括多种代谢异常的疾病,不仅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构成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的多重危险,增加了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和死亡率[1]。目前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尚无公认的个体化治疗干预心血管病及心血管事件发病率的报道,因此寻求一种有效、多环节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评估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6月-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代谢综合征患者313例,男97例,女216例,年龄43~79岁,平均65.61±8.26岁。代谢综合征以中国糖尿病学会(CPS)2004年诊断标准[2]为基本诊断标准,并作适度放宽。代谢综合征诊断条件:1)肥胖:体重指数(kg/m2)≥25或腰围男≥90 cm,女≥80 cm 。2)血脂紊乱:甘油三酯≥1.7 mmo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男<0.9 mmoL,女<1.0 mmoL。3)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8.67/12 kPa(或已治疗) 。4)血糖代谢异常:空腹血糖≥6.1 mmoL,餐后2 h血糖≥7.8 mmoL 和(或)糖尿病。入选条件:高血压必备,另3项中至少2项符合。排除标准:1)80岁以上者。2)有脑卒中后遗症(脑卒中无后遗症可入选)。3)有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无心功能不全可入选)。313 例患者分为综合干预组 164例、对照组 149例,两组的基础情况比较,具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与监测

由接受统一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医务人员建立代谢综合征患者个人档案,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受教育程度、卫生知识水平、个人史和疾病史。并采用自编患者监测记录卡,卡中内容包括姓名、年龄、体重、生活方式、运动情况及代谢综合征情况。每月测一次血压,每半年测一次血糖、血脂、腰围、体重、心电图、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全程监测以下并发症并报告:1)冠心病事件——包括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和其他急性冠心病死亡 ;2)脑血管事件——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栓塞。

1.2.2 综合干预方法

1)以卫生宣教与健康促进为基础,认真贯彻执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普及高血压、糖尿病等知识,定期发放宣传资料。成立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代谢综合征俱乐部,每2月请专家讲课,进行健康宣教。

2)与监测及管理对象签订干预与监测合同(认知书),保证干预与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3)设专人督导服药、运动等措施的实施并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腰围、体重、心电图、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等各项指标。

4)以改变社区居民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干预重点,指导采用科学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以进食植物性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补充可溶性纤维等。

5)食盐干预:高血压患者循序渐进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食盐﹤6 g/d。

6)对于超重/肥胖患者,依据身高、体重计算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及每餐热量分配,为患者开具个性化处方,控制体重并减少腹部脂肪沉积。

7)运动干预:给予患者运动处方,循序渐进达到中等强度(运动后心率达到最大“220减去年龄的50%~70%”)的有氧运动(快走100~120步/min或慢跑130~150步/min)20~40 min/d,每周4~5次。

8)家庭干预:专人每3月上门进行医患对话,心理、生活行为干预,健康教育,家庭气氛干预,药物剂量干预,锻炼指导等。

9)药物干预:设专人进行药物治疗,指导患者规范化用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降压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胰岛素、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脂药(他汀类)、减肥药等,允许多种治疗模式。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结果分析以SPSS统计软件完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1.5年的随访中,失访者在干预组中有4例,其中3例迁居,1例患直肠肿瘤;对照组中有5例,其中4例迁居,1例患脑肿瘤于2007年4月死亡。新发心血管病病例在干预组有4例,对照组有6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中3种以上危险因素同时存在者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干预组78例,对照组106例,经卡方检验,P﹤0.01,统计学上有极显著差异。

干预组经健康教育、社区宣教,代谢综合征知晓率从干预前的12%提高到92%, 干预组164例中,吸烟者22例,经干预3、6和12个月,戒烟人数分别减少9例(40.90%)、11例(50.00%)和14例(63.63%);饮酒者26例,经干预3、6和12个月,戒酒人数分别减少10例(38.46%)、16例(61.53%)和17例(65.38%)。其它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见表2。干预组经综合干预后代谢综合征部分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居民中5种慢性病患病率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居首位,达17.3%,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达31.54%[4]。该社区35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6.77%[5].代谢综合症中的每一项异常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合并多种异常时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更大[6]。本社区因高血压发病率高于代谢综合征其它的危险组分,所以高血压成为入选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必备条件。

对综合干预组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心理康复、药物治疗等多种综合手段,使患者血压、血糖明显下降,体重指数、腰围逐步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前后比较也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甘油三酯下降不明显,与降脂药只使用他汀类药有关。心血管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由于样本量过小,造成随机误差所致,提示对控制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发病率的研究尚需进行更详尽的设计。从每半年分析,血压、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不管是干预组还是对照组,半年后都明显控制,但干预组其后仍能不断改善,而对照组其后改善就不明显。关于体重指数、腰围,干预组随时间推移逐步收到效果,而对照组前后比较有逐步增加趋势,这明显说明了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社区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前因后果、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治疗手段,使得干预组患者能够自觉得去配合医务工作者控制代谢综合征的各危险因素。尽管如此,干预后的体重指数、腰围、血糖仍整体超标,说明社区干预工作将是艰巨的、长期性的。

参考文献

1 魏峰.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病[J].山东医药,2005,45(25):81-82.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4 杨丽萍,等.上海市周家渡社区居民慢性病的调查分析[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21):22-24.

5 杨丽萍,等.上海市周家渡社区居民代谢综合症患病率调查[J].实用全科医学,2007,5(7):640-641.

6 Muredach P,Reilly,Daniel J,Rader.The metabolic syndrome more than the same of its parts[J].Circulation,2003,108:1546-1551.

代谢综合征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论文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本市选择2个位置人口构成相似的社区, 对20~70岁, 户口在当地, 居住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居民, 按年龄分层随机各抽取1 000人, 作为调查对象。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分为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 干预社区MS患者有168人, 患病率为16.8%;对照社区MS患者有173人, 患病率为17.3%, 两组患病率无显著差异 (P>0.05) 。从干预社区MS患者中随机抽50人为干预组, 从对照社区MS患者中随机抽取50人为对照组。干预组50例中,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 (48±5) 岁, 病程 (4.3±1.2) 年;对照组50例中, 男27例, 女23例, 年龄 (49±3) 岁, 病程 (4.2±1.4) 年。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腰围、血清IR指数、血压、血脂和空腹血糖等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并剔除进入以下条件的病例:“违反合法性”, 即指病例选择违反了入组标准, 不应当进行随机化。资料统计分析前, 由统计人员和主要研究者讨论判断病例是否剔除。

1.2 调查方法

采用面对面询问, 集体体检方式, 调查员统一填写调查表。现场调查前, 统一方法, 验证现场调查的可行性, 调查员完成调查表, 交督导、督导员电话抽查5.0%核实调查结果。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人群均统一采用调查问卷。在调查员直接面视下独立完成。调查人员、质控人员以及资料录入人员在调查前均经过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1.3 入选标准

参照2002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 (NCEP-ATPⅢ, 2002) 提出的MS诊断标准[3]以及中国肥胖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公布我国成人腰围切点的研究成果[4]。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三项以上者并排除1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肝肾心脏疾病以及其他内分泌和感染性疾病: (1) 腰围>85 cm (男) , >80 cm (女) 。 (2) TG≥1.69 mmol/L。 (3) HDL-C≤1.04 mmol/L (男) , ≤1.29 mmol/L (女) 。 (4) 血压≥13085 mmHg。 (5) 空腹血糖 (FPG) ≥6.1 mmol/L。

1.4 干预措施

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0个月的干预, 每月2次对患者进行科学、实用的全面系统干预, 自我保健行为指导。根据患者不同时期、不同的健康问题, 调整干预内容, 修改、实施干预计划;干预的频率采取规律与弹性相结合的原则, 使患者及家属系统掌握自我保健的知识、方法。干预的措施为: (1) 成立社区MS健康俱乐部。 (2) 制作并发放宣传材料, 介绍MS的病因、危险因素、症状、预防、综合治疗及健康的行为方式。 (3) 每月开展1次MS知识讲座, 内容有MS的一般知识, 饮食和运动疗法。饮食方面, 推荐合理膳食, 限制钠盐摄人 (每日食盐量6 g以下) , 减少膳食脂肪 (减少总脂肪摄人, 并减少饱和脂肪比例) , 补充适当蛋白质, 多吃蔬菜和水果, 摄人足量钾、镁和钙, 限制饮酒 (每日酒精量男少于40 g, 女少于15 g) , 介绍食品交换法, 教会患者自行设计食谱。该方法分为4步:估算标准体重、估算热量、估算份数和选择食物。前三步由医护人员完成, 患者学会选择食物配制食谱, 学会选择一些适宜自己体质的化湿祛痰、滋阴补肾和疏肝行气之品, 以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消除聚集的病理性产物, 调节免疫系统, 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运动方面:指导患者进行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 如快速步行、慢跑、游泳和登楼梯, 每项运动不少于30 min。运动时间以餐后60~90 min为宜。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 保持中等负荷的运动强度, 即以最大耗氧量60.0%的心率为度, 采用简易法 (170-年龄) 计算。运动中应坚持安全第一, 量力而行, 运动中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呕吐和出冷汗或不能耐受时应立即停止运动, 就地休息, 必要时及时就医。 (4) 开展知识有奖竞赛。 (5) 组织收看MS相关录像, 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制订健康食谱和运动计划;请专家进行饮食运动健康教育及疾病相关知识学习,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邀请患者及家属参加。强调健康的生活、行为和工作方式是预防亚健康和疾病的根本方法。 (6) 每月1次上门进行心理辅导, 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情。 (7) 每周1次举办联谊会, 让目标人群交流饮食、健康锻炼、控制血糖和血压的经验及教训。同时进行电话随访, 对饮食控制不佳或不能坚持运动者作为重点教育对象, 进行个别指导;对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者给予鼓励。对照组只在调查和随访时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和运动。

1.5 MS社区干预模式效果评价

1.5.1 MS患者知识测评表。

采用改良的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 (DKT) 量表进行测定[5]。总分23分, 知识掌握的分级为:>18分为好, 18~13分为一般, <13分为差。

1.5.2 MS患者社区管理水平评估表。

参考Deborah的DM自我管理量表[6]。进行设定, 单项最高分为7分, 总分为28分, 自我管理分级为:﹥22分 (单项﹥5.6分) 者为好, 17~22分者为一般, ﹤17分 (单项﹤4.2分) 者为差。

1.5.3 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RRS) [7]。

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等3个维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

1.6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在干预开始以及干预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及10个月采取空腹、餐后0.5小时、1小时和2小时静脉血测定血糖。同时空腹抽取静脉血用放免法测试血浆胰岛素 (FINS) 以及TG和HDL-C。测定试剂均由美国DPC公司提供, 操作方法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血压及腰围的测定在空腹安静的状态下进行, 血压测3次取均值。腰围取自肋骨下缘和髂骨上嵴的中间测量, 精确度达0.1 cm, 取2次测量均值。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HOMA-IR公式计算。HOMA-IR= (FINS×FPG) /22.5。

*:与干预前比较P<0.05, △: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P<0.05。

*:与干预前比较P<0.05, △: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P<0.05。

*:与干预前比较P<0.05, △: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P<0.05。

1.7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统计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 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 经自然对数转换正态化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各实验室指标及血压、腰围之间用简单相关分析 (Spear相关分析) 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DM患者知识、社区管理评分比较

干预前MS患者知识、社区管理评分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干预后MS患者知识、社区管理评分方面, 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表1) 。

2.2 干预前后两组社会支持水平比较

干预前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评分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干预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方面, 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2.3 MS各组有关参数测定结果比较

干预后, 两组MS患者血清IR指数、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和腰围与控制前均有明显改善, 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干预组在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比较见表3。

3 讨论

社区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提高患者的MS相关知识, 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 实现改善代谢控制, 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目的。其中社区干预模式起着关键性作用。MS基本知识虽然是患者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的基础[8,9,10]。但掌握知识并不等同于掌握技能, 由于不会相对独立的安排饮食、运动等, 从而大大影响了MS控制效果。因此, 社区管理的关键是如何增强患者日常实践技能。不仅要使患者“知道”, 更应重视“做到”。本次研究通过小组活动增加了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接触, 分享了各自对待疾病的态度, 缓冲了疾病和控制对患者的应激反应, 使患者能适应角色的转变。同时通过患者自行记录饮食和运动情况, 使患者饮食控制和运动得到家人的关注, 为患者提供了必要的情感支持, 使患者主动参与自我管理饮食和运动, 而家人也积极帮助患者实现生活方式转变。在与医护人员及其他患者的交往过程中, 患者不仅从医护人员方面得到了指导, 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寻求帮助, 因此, 使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用药依从性和检测依从性明显提高 (表1) 。表2显示, 干预后患者在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 提示干预能使患者的社会健康得到改善。使患者自觉其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及社会支持较干预前有所改善。

有关研究显示, 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 干预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 代谢综合征的各项症状减轻[11], 提示对患者进行干预, 能有效延缓病程, 改善健康状况, 从而提高患者对其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和期望, 本文研究 (表3) 亦证实社区干预模式能明显改善MS患者各项指标, 改善胰岛素抵抗水平。

综上所述, 社区管理模式能提高MS患者的知识和自我管理水平, 改善代谢控制。采取社区干预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对MS人群的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的社会干预, 使MS知识知晓率、MS控制率明显改观, 减少心脑血管意外, 做好疾病的一级预防, 提高整个社区的健康意识, 打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区。

参考文献

[1]杜娟, 张素华, 任伟, 等.重庆市人群的微量蛋白尿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调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3, 19 (6) :439.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10.

[3]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Adult Treatment PanelⅢ) [J].Circul, 2002 (106) :3143.

[4]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1 (1) :5.

[5]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06[J].Diabetes Care, 2006 (29) :4.

[6]花霞, 杨永年, 高鑫, 等.糖尿病教育模式探讨[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0, 12 (10) :470.

[7]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31) :127-131.

[8]范丽凤, 张小群, 陶旭, 等.糖尿病教育对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的影响[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11) :6.

[9]魏玉玲.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强化教育的效果评价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5, 21 (1) :53.

[10]费秀萍.分层强化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J].齐鲁护理, 2003, 9 (2) :81.

代谢综合征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论文 篇5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流行病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98-02

由于现今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越来越高,应对其给予一定的重视。本文就此研究分析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的流行病学,以更好地预防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地区年龄18岁以上居民2400人进行调查,所选人员的年龄段在18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9±5.8)岁,其中男性受检人员为1211例,占50.46%,女性受检人员有1189例,占49.54%。

1.2方法对所选的受检人员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其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测量血压、身高、并检测血糖和血脂等。对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做流行病学分析。在患者禁食12h后采取患者的5ml静脉血,通过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对患者进行生化检测,同时对患者的血浆甘油三酯(即TG)、血糖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HDL-C)等进行检测。从而研究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的流行病学,从而能够更好地预防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1.3数据处理将所得数据结果全部输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数据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而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方法为采取t检验;数据结果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组间数据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取95%为可信区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由本次调查所得相关数据资料可以得知,所选的2400人中发生代谢综合征疾病的人员有891例,其中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而随着其年龄升高,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p<0.05;不同民族之间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其中饮酒、高血压遗传以及盐摄入量高的患者疾病的患病比例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两组人员相关情况的比较(n,%)

组别1例数1饮酒1高血压遗传1盐摄入量高代谢综合症患者18911719(80.70)1697(78.23)1578(64.87)正常人员115091317(21.01)1219(14.51)1301(19.95)3讨论

代谢综合症(即MS)是指以人体胰岛素抵抗作为中心环节的一种代谢紊乱症候群,后将其统一命名为代谢综合症。而现今代谢综合征疾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且部分地区出现相关的流行特征[1]。代谢综合征易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日常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次试验为更好地预防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对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的流行病学进行相应的分析[2]。

代谢综合症疾病的诊断标准为以下:中心性肥胖患者伴有以下至少两项的患者:患者的血浆甘油三酯值大于等于1.7mmol/L或者已经服用相关降脂药物,男性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小于1.04mmol/L,女性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小于1.30mmol/L,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值大于等于130/85mmHg或已经进行相关降压药物治疗,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值大于等于5.6mmol/L或进行相关降糖药物的治疗[3]。其中中心性肥胖患者是指男性患者的腰围大于等于90cm,女性患者的腰围大于等于80cm。而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肥胖或者超重,患者的致動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即患者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地下),患者易出现高血压相关症状以及胰岛素抗性或葡萄糖耐量异常等[4]。可根据本次实验所搜集的相关数据,对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的流行病学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有效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由本次试验所的相关数据资料可以得知,所选的2400人中发生代谢综合征疾病的人员有891例,其中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而随着其年龄升高,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p<0.05;不同民族之间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其中饮酒、高血压遗传以及盐摄入量高的患者疾病的患病比例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我地区代谢综合征患者比例较高,且疾病多发生于年龄较高,且饮酒、高血压遗传以及盐摄入较高的人群中,在对其进行疾病相关治疗以及护理时需要对这些人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质量[5],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刘继艳,陈冰,王姣锋,等.河南省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2):1460-1462.

[2]张宁,周正元,徐晓燕,等.农村社区开展居民代谢综合征干预工作的探讨[J].职业与健康,2010,26(22):2690-2691.

[3]张建陶,王亚龙,张叶香,等.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8,7(3):196-197.

[4]徐晓燕,周正元,张宁,等.常熟市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监测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66-2467.

代谢综合征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进行三级预防的高血压患者200例, 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和对照组各100例, 观察组男54例, 女46例, 年龄35~75 (53.7±6.5) 岁;对照组男56例, 女44例, 年龄35~75 (53.5±6.5)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采取三级预防[2], (1) 每三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随访, 检测患者的血压及体征变化, 嘱咐患者每天进行1次血压测量, 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对于过于肥胖的患者, 则帮患者制定科学的减肥方案; (2) 随访期间, 要指导患者防治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知识及具体实施方法; (3) 对于血压≥180/110mm Hg或二次随访血压都≥140/90mm Hg或伴有并发症的患者, 需要加强随访, 随访间隔时间缩短到每半个月随访1次至血压控制基本正常后改为每三个月随访1次, 帮助患者拟定运动方案, 同时嘱咐遵照医嘱用药, 可以避免并发症加重, 若病情严重, 需要立即入院治疗。

1.2.2 观察组

本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采取社区综合干预,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饮食搭配, 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菜单, 嘱咐患者尽量选择清淡、低热量及低脂肪的食物, 注意戒烟酒, 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 患者通常都要受到疾病的长期折磨, 所以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多与患者沟通聊天, 通过聊天帮助患者解答疑问, 鼓励患者更积极的配合治疗, 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交活动, 可以更好的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照片、宣传册、书本等方式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 为患者介绍高血压疾病相关的知识,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并了解如何预防及治疗, 可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两组在进行预防前、预防后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情况, 并采取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其中包括护理随访人员的态度、护理随访人员的技术水平、护理随访人员的耐心等方面, 采取0~5级评分制, 每项满分5分, 共4项, 满分20分, 非常满意:16~20分;满意10~15分;不满意:0~9分;总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 /n×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干预后血压情况

两组干预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优于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干预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95.00%, 对照组总满意度81.00%, 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目前已经成为公众健康问题, 且发病率还在逐年提升, 高血压的防治研究也在日渐深入, 自从发现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和日常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后, 其防治主要在社区内开展, 而社区高血压防治体系也经过了不断的改良与发展, 目前已经趋于完善[3~5]。在社区内, 高血压三级预防是效果较好的高血压预防措施, 该预防措施的主体思想为先期通过预防高血压危险因素, 宣传高血压的危害以及提示居民保持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控制高血压的发生率。而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以及治疗, 延缓高血压病情进展, 临床期高血压患者则应将目的改变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因此高血压三级预防可以视为综合性保健系统, 将高血压的宣传、预防、诊疗、保健、康复等集合为一体在社区内开展, 应用效果显著, 同时还可配合其它预防措施采用, 以提高高血压预防、干预效果[6]。

本研究观察了社区综合干预联合高血压三级预防的应用效果, 结果显示, 观察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说明社区综合干预可在三级预防的基础上, 提升干预效果, 社区综合干预中包含了许多对患者有利的干预措施, 在三级预防的基础上, 心理辅导配合健康教育的方式更易于深入人心, 且可帮助患者放松负担, 利于恢复。同时社区综合干预可确保患者血压监测定时, 服用药物定时、定量, 配合膳食干预等增进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说明社区综合干预配合三级预防更加有利于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 社区综合干预配合三级预防可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依从性, 是一种干预效果显著的综合性高血压防治措施。同时具有实行便利, 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 推广十分容易, 发展潜力也较大。

参考文献

[1]罗培林, 付洪波.高血压患者分级分层分析98例[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3, 13 (3) :173.

[2]王东.三级预防策略在高血压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 2013, 11 (9) :254-255.

[3]余东远, 冯献湘, 黎明强, 等.群组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 2012, 28 (12) :1000-1002, 1014.

[4]张美华.探讨社区高血压的三级预防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2, 22 (10) :3748-3749.

[5]覃永毅.社区高血压的三级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3, 15 (4) :390.

代谢综合征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10~2013年到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中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糖尿病患者180例, 进行中西医结合社区综合干预。

纳入标准:符合1997年WHO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年龄在40~65岁, 在三元里街社区居住满5年者, 至少一名家属同意并全程参与管理者, 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同意建立健康档案者。

排除标准:根据Wagner分级法糖尿病足诊断达到1级以上者 (即足部出现皮肤破损者) , 伴有其他系统严重器质性病变者, 伴有精神障碍等无法配合干预者。

1.2 干预方法

1.2.1 建立患者健康档案

建立患者健康档案, 记录患者姓名、陪同家属姓名、患者及家属联系方式、住址、药物使用情况、接受教育内容、病情 (餐前血糖、餐后血糖状况、生活质量) 等。

1.2.2 健康教育

定期组织糖尿病相关知识讲座, 要求家属陪同患者共同参与。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知识、自我监测、足反射区按摩等。

1.2.2. 1 疾病相关知识教育

介绍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体征、进展预后、并发症表现、血糖监测标准、并发症的护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等, 让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有正确的认识, 调整心态, 积极参与疾病的控制及自身管理。

1.2.2. 2 饮食控制教育

饮食控制教育包括食物交换法、血糖指数 (GI) 、血糖负荷 (GL) , 家属与患者可根据自身理解程度选择不同饮食控制法, 同时参与的患者及家属可相互交流学习, 亦可电话或单独咨询饮食控制方法。

1.2.2. 3 运动教育

主要针对运动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及注意事项进行宣讲。建议家属陪同患者在餐后90 min后散步,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对运动的逐步适应, 每次持续时间从最初的20~30 min/次逐渐增至40~60 min/次, 最长应限制在60 min内, 以免对膝关节和下肢肌肉造成损伤。频率从每周至少3次逐渐增至每日2次。运动强度以靶心率作为指标 (靶心率=安静心率+安静心率×50%) 。

1.2.2. 4 用药教育

包括口服药的种类、作用特点、服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副反应, 说服患者遵医嘱用药, 并指导其合理用药。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部位及方法, 了解低血糖作为胰岛素使用的不良反应, 掌握其紧急处理措施等。

1.2.2. 5 自我监测教育

要求患者及家属建立餐前餐后血糖、血压、体重、用药、饮食、运动等项目的监测记录本, 要求家属监督患者进行血糖等项目的监测及记录, 复诊时附带作为血糖控制等参考。

1.2.2. 6 足底反射区按摩方法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讲中医经络腧穴及足底反射区的理论, 及足底按摩的操作方法。主要选取的足底反射区包括:基本反射区 (肾上腺、肾、腹腔神经丛、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 胰腺、血糖代谢区, 心、肺、肝、脾等反射区。手法要求柔和平稳, 摩、揉等法以足部发热为度, 按法以微感疼痛为度。顺序为基本反射区5 min, 胰腺血糖代谢区5 min, 其他反射区各点按50次, 基本反射区5 min结束[2]。

1.2.3 转诊指标

社区转医院:血糖控制不良, 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感染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情况严重复杂者。医院转回社区的标准为病情稳定。

1.3 观察周期及评价指标

患者共参与糖尿病管理1年, 至少每3个月复诊1次, 复诊时记录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干预1年期间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患者生存质量变化情况。

1.3.1 血糖控制标准

理想控制:空腹血糖4.4~6.1 mmol/L且餐后2 h血糖4.4~8.0 mmol/L。良好控制:血糖水平得到控制, 但未达到理想控制水平, 空腹血糖≤7.0 mmol/L, 且餐后2 h血糖≤10.0 mmol/L。未控制:血糖仍处于较高水平, 空腹血糖>7.0 mmol/L, 和 (或) 餐后2 h血糖>10.0 mmol/L[3]。

1.3.2 生存质量

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 (DQSL) 进行生活质量评定[4]。量表分为4个维度:生理功能、心理、社会关系和治疗的影响。共27道题目, 分5级评分, 每道题目最低分1分, 最高分5分。得分越高, 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由专人采用SPSS 22.0 for Mac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 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校正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脱落与基本情况

干预1年期间, 家属坚持参与完成管理的患者共171例。脱落的9例患者均干预不足半年, 2例患者因迁移住址中止参与管理。2例患者因工作原因中止参与管理, 5例患者因家属无法继续参与而中止参与管理。

完成管理的171例患者, 男69例, 占40.35%, 女102例, 占59.65%。平均年龄53.78±10.35岁, 平均病程8.92±6.77年。

2.2 中西医综合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

血糖控制情况采用非参数检验, 发现参与管理前后, 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有显著改善 (χ2=34.159, P<0.001) 。两两组间比较共进行10次, 故P≤0.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发现与基线相比, 干预3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有一定改善, 但显著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Z=-1.027, P=0.304) 。干预6个月后出现明显改善 (Z=-2.910, P=0.004) , 且9周和12周均较基线明显改善 (P<0.001) , 详见表1。

2.3 中西医综合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

171例患者参与管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65.62±8.09, 参与管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60.41±7.36, 前后差值平均数为5.21±5.88, 配对t检验发现t=11.102, P<0.001。即参与管理1年后171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性提高。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综合症, 长期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可引起全身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 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征性并发症, 可导致患者皮肤、骨骼肌、神经、肾脏、眼底等病变性[5]。为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 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 提出5项基本措施: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 即“五驾马车”综合治疗[6]。社区管理作为糖尿病终身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 分别从以上5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宣讲教育及管理。Samuel等[7]提出向家庭成员寻求帮助是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提高患者依从性, 本研究要求患者至少有一名家属全程参与管理, 从旁督促监察。通过对患者及家属的糖尿病教育, 提高了其对糖尿病危险因素、发展预后、并发症表现及护理的认识。饮食控制及运动教育不仅对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也促使患者家属改变生活方式, 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药物使用教育使家属及患者了解到规律性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自我检测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更了解患者疾病的变化, 促使患者尽早就医。

在祖国医学中, 糖尿病归属于“消渴”范畴, 其病因病机多为耗伤肺、胃、肾之津液, 与肝、脾亦有相关, 所生之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现代研究认为糖尿病病位在胰腺, 为血糖代谢障碍的内分泌疾病。故足反射区疗法在基本反射区的基础上选用疾病相关区域胰腺、血糖代谢区, 及中医整体理论之相关脏腑、心、肺、肝、脾区, 通过按摩手法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家庭自我疗法为主, 配合家属监督, 必要时寻求社区医师的规范化治疗与培训, 能够保证患者进行足底反射区按摩的时间, 避免因患者无法就诊而减少治疗次数。尽管患者自我按摩的强度及准确度不及医师, 但在保健预防方面仍有一定效用。

本研究通过观察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发现, 充分利用社区医疗资源对患者及至少一名家属进行规范控制饮食、运动、指导合理用药、监测等健康教育, 配合足底反射区自我按摩, 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至少一名家属参与的健康教育配合足底反射区按摩的中西医结合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纳入180例居住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 通过对患者及至少一名家属进行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及足底反射区按摩培训, 观察比较干预1年前后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患者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剔除未完成管理的患者后分析数据发现, 经过健康教育配合足底反射区按摩的中西医结合社区综合干预措施, 171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 (χ2=34.159, P<0.001) , 且干预6个月后出现明显变化 (Z=-2.910, P=0.004) , 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亦明显提高 (t=11.102, P<0.00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充分利用社区医疗资源对患者及至少一名家属进行规范控制饮食、运动、指导合理用药、自我监测等健康教育, 配合足底反射区自我按摩, 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健康教育,足底反射区,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YANG W, LU J, WENG J, 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 2010, 362 (12) :1090—1101.

[2]武义华, 章合生, 张星辰, 等.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7) :604—606.

[3]唐国宝, 杨叔禹, 陈友兰, 等.糖尿病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1, 19 (1) :74—76.

[4]张雪芹, 魏欣芝, 高英丽.社区不同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23) :69—70.

[5]林垦, 郭羿辰.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8) :2028—2030.

[6]许岭翎.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策略—五驾马车详解[J].中国社区医师, 2011, 13 (26) :2—5.

代谢综合征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论文 篇8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12个月, 住院时间≥12个月, 性别、年龄不限。排除标准: (1) 合并其他精神障碍; (2)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3)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已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者。于入组当日测量患者腰围及血压, 并于次日凌晨6时抽取血样, 测定血生化全套 (血糖、血脂等) 。了解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精神疾病病程、本次住院时间、住院次数等, 抗高血压药物、降糖药物、降脂药物及目前抗精神病药物等的使用情况。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按照世界糖尿病联盟 (IDF, 2005) 全球统一标准[6]。IDF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定义为:中心性肥胖, 欧洲男性腰围≥94 cm, 女性腰围≥80 cm, 华人男性腰围≥90 cm, 女性腰围≥80 cm。满足下述5条标准中的3条, 就可诊断代谢综合征: (1) 腰围:男≥102 cm, 女≥88 cm; (2) 血压:130/85 mm Hg以上; (3) 高密度脂蛋白 (HDL) (mg·dl-1) :男<40 mg·dl-1, 女<50 mg·dl-1; (4) 甘油三酯 (TG) :≥150 mg·dl-1; (5) 血糖:≥110 mg·dl-1。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自制量表统计入组病人的一般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精神疾病的病程, 服药时间, 本次住院的时间、住院次数。入组当日测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 计算体重指数 (BMI) 。禁食12 h, 完成空腹血糖、血脂测定, 由本院检验科在Olympus AU 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

1.2.2 相关躯体疾病诊断标准

肥胖:BMI≥25 kg·m-2。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和 (或) 舒张压≥90 mm Hg或已明确诊断高血压并治疗。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1或已明确诊断糖尿病并治疗。血脂异常:TC>6.22 mmol·L-1或TG>2.26 mmol·L-1或HDL-C<1.04 mmol·L-1。

1.2.3 研究方法

由研究人员编制患者一般信息调查表, 内容包括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吸烟与否等。吸烟:指每天吸烟量≥1支, 吸烟时间大于1年, 男性患者每日集体吸烟两次, 每次30 min。次日清晨进行体重、身高、腰围、臀围、血压的测定, 并抽取空腹血进行血生化检测, 包括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和血糖均采用统一的方法和试剂测定, 由长宁区兰卫中心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服药方式分为单一服用第一代经典抗精神病药、单一服用非经典新型抗精神病药、其他类药物, 药物剂量均为达到治疗剂量、治疗服用次数, 剂型均为片剂口服。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使用SPSS 19.0软件, 不同药物治疗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差异性采用卡方检验, 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共306人, 其中男性占57.5%, 女性占42.5%, 平均年龄 (54.52±11.14) 岁, 平均服药时间 (28.46±12.41) 年, 平均总病程 (28.18±12.07) 年, 平均住院次数 (3.96±3.56) 次。

2.2 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BMI异常占55.6%, 诊断高血压占19.3%, 血糖异常占17.3%, 诊断糖尿病 (服用降糖药物) 占13.4%, 高血脂占7.5%, 高胆固醇占17.6%, 甘油三酯异常占19.9%, 诊断心脏病占37.3%, B超异常 (脂肪肝、胆结石、胆囊炎等) 占43.8%, 高密度脂蛋白异常占76.8%。按照IDF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本次调查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0.7%。单一服用第一代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氯丙嗪、奋乃静) 57人 (18.6%) , 单一服用第二代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氯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奥氮平) 122人 (39.9%) , 单独服用其他药物 (舒必利、丙戊酸钠) 13人 (4.2%) 。单独服用药物192人 (62.7%) , 联合用药114人 (37.3%) 。

不同性别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28, P=0.025) , 男性 (18.63%) 高于女性 (12.09%) 。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品者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χ2=24.56, P=0.001) , 见表1。

注:括号内为百分率

以代谢综合征为因变量, 性别、年龄、精神疾病病程、服药方式、运动方式、吸烟、住院时间、服药时间、氯氮平、BMI、心电图异常等为自变量, 做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0岁、病程≥10年、末次住院≥5年、吸烟、单一服用第二代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住院≥10年、心电图异常进入回归方程 (P<0.05) , 见表2。结果表明:男性、高龄、住院时间长、病程长、末次住院时间长、吸烟、单一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心电图异常等因素均为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因素。

3 讨论

多项研究已表明, 与一般人群相比,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达35%~40%[7]。Mogul等[8]最早的调查表明, 芬兰东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7%, 是同地区普通人群的2~4倍。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发生率为30.7%, 明显要高于上海市普通人群的17.14%[9], 但低于上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者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4.56, P=0.001) , 按照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高低排序: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丙戊酸钠>喹硫平>奋乃静>奥氮平, 与以往研究不完全一致的是氯丙嗪高于氯氮平, 这可能与服用氯丙嗪患者数量多有关。国外已有大量的文献记载: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和利培酮等可能会引起体重增加或肥胖, 可能使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升高,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甚至引发2型糖尿病的发生[10,11,12,13,14,15]。长期应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如酚噻嗪类等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和奥氮平等均可能引起体重增加、血糖及血脂代谢异常, 增加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抗精神病药物种类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有关。其中, 长期、单一服用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39.9%) 明显高于服用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者 (18.6%) (χ2=9.563, P=0.003<0.05) , 这也与许多国内外文献报道相一致。本次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 氯丙嗪和氯氮平服用者作为影响因素均未进入二元Logistic方程, 但心电图异常作为影响因素进入方程。对于性别作为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尚有争议, 国外研究中少有报道抗精神病药引起的代谢障碍在性别上具有显著性差异[16], 但国内许多研究报道男性精神分裂症的住院病人较女性者更易出现代谢综合征。本次研究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有关, 患病率随年龄、病程增加而增加。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及长期住院等因素, 超重或肥胖、血糖异常、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和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严重影响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及社会功能[17]。本研究考虑了康复及运动方式因素:不同康复方式 (不/参加工娱、音乐、作业组) 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95, P=0.814) 。不同运动方式 (有氧/无运动组) 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25, P=0.635) 。然而有限的康复活动 (5次·周-1, 30 min·次-1) 及有氧运动 (5次·周-1, 30 min·次-1) 对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而言亦是非常有限的干预措施。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时, 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 但也可能会增加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尤其是部分非典型药物引起体重增加、糖脂代谢异常从而加重代谢综合征, 引起躯体恶性循环, 临床中选用何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 需要权衡疗效与风险[18], 同时权衡积极推进符合条件患者替代采取MECT (改良电抽搐) 治疗替代部分药物。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几项以生活方式作为干预措施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得以开展, 如中国大庆研究、美国糖尿病防治计划 (DPP) 、芬兰的糖尿病预防研究 (FDPS) [19,20]等, 这些研究验证了长期控制饮食及增加体力活动可能会降低葡萄糖耐量受损 (IGT) 人群向糖尿病的转化率, 所以预防和管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风险因素十分重要, 我院目前针对伴有代谢综合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测血压血糖 (至少每日1次) 、血脂 (每月1次) , 对已经诊断明确并有临床症状的患者, 在调整精神科用药、使用内科药物同时, 加强康复训练、增加每日有氧运动强度及时间、减少吸烟、采用糖尿病专用饮食。同时对包括IGT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加强糖尿病宣传教育, 严格管理与控制家属会客的外带食品及食用。一项研究根据16项IGT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论: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IGT人群发病率相比于对照组降低了46%, 显示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21]。我院还针对部分社会及认知功能较好的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 推出了“同路人”康复训练, 由家属、医务人员陪伴下从事农业劳动、户外运动等 (2次·周-1, 2 h·次-1) 训练, 对预防与干预代谢综合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功能异常 (代谢综合征) 的相关影响因素, 提供相应风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精神科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测定其代谢指标, 采用世界糖尿病联盟 (IDF) 全球统一标准定义代谢综合征, 同时调查包括一般资料、康复方式、药物服用法、吸烟等风险因素, 采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长期住院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0.7%, 不同抗精神病药品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4.56, P=0.001) , 男性、年龄、病程、吸烟、服药方式等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预防和管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针对慢性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高危因素 (如男性、长期住院、吸烟等) , 可以通过对其生活方式调整、加大与加强康复等措施进行干预。

上一篇:那次玩得真高兴三年级作文550字下一篇:穿城小学爱护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