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矿集团滨湖煤矿

2024-06-24

枣矿集团滨湖煤矿(通用3篇)

枣矿集团滨湖煤矿 篇1

枣矿集团田陈煤矿雨季“三防”工作纪实

来源:本网特约记者:魏忠富 通讯员 宋丙雷编辑:晓舟时间:2008-7-12 15:53:16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当前雷雨天气,防雷电、防排水、防洪水工作必须切实抓紧抓好。”连日来,枣矿集团田陈煤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煤监局《关于预防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指导意见》和上级一系列“雨季三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防大洪、抗大汛、抢大险”的思想,未雨绸缪,精心部署,积极做好雨季“三防”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矿井安全渡汛。

思想上重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导。为加强雨季三防工作的组织领导,该矿年初就制定了二OO八年“雨季三防”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三防”工作指挥部,严格实行领导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特别规定在大雨暴雨天气实行双值班制度。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北三采区停电应急处理措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防雷设施定期检测制度》、《防雷安全工作措施》等。各单位也结合“三防”工作特点,健全了“三防”应急分队,采取积极措施,配备足够的“三防”专用物资,做到具体分工,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水情隐患排查等汇报材料向上级及时回报“雨季三防”工作开展情况和隐患治理情况。形成了《重特大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处置方案》、《地面特大暴雨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方案》、《演习方案与总结》、《雨季三防”演习方案》等各项应急预案。使雨季三防工作达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标准要求。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该矿在雨季未到来之前,组织人员对雨季三防物质储备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按照“防大洪、抗大汛、抢大险”标准要求,及时充实和更新了 “三防”使用的各种物资,建立了专用台账,实行分类挂牌管理,所有“三防”专用物资都做到分类存放,统一保管,专管专用;在防洪物资的储备上,建立了“雨季三防”备用设备表,对机电成品库防洪物资、供应科防洪物资、北风井地面防洪物资、富源热电公司防洪物资进行全面开竣工验收,确保物资的储备完善。同时,该矿以防洪工程建设、预防性检修和物资准备为重点,对矿前和矿外排水沟进行了清挖,在主副井、主要机房等重点防洪部位搭建了防洪墙,全面检修了排水闸阀、防洪泵、警报装置等防洪设备,备齐备足了铁锨、编织袋等“三防”所需的器材和工具,并设立专门仓库储存,实行专人管理,做到了帐、卡、物三统一,以备不时只需。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为加强雨季“三防”基础设施建设,该矿组织有关人员对井上下的排水设备、有关供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检修,对全矿供电系统进行了预防性电气试验、防雷检测和接地电阻测量。对全矿排水系统进行水泵联合试运转,并进行了矿井停产撤人演习。为保障各个采区、泵房全力构筑防治水安全稳定工程,对井下6个泵房主副水仓、进行清挖,做好“防大汛、抗大雨”的准备。为保证北三322工作面防治水工程,安装焊接8寸管路1100米,12寸管路870米,组织装高压电缆1700米,逐步完善全矿供电系统,并在受防治水威胁705泵房安装泵两套,完成扩建排水工程。地面雨季三防专用水泵进行全面检修,并对水泵进行技术测定。工程技术人员制作了《雨季三防资料汇编》附图册两本,下发到各相关单位,供干部职工学习提高雨季三防知识水平。

全面监控、万无一失。为加强雨季三防“关键岗点”的监控,该矿建立矿区降雨量观测

站,在矿井生产水平水仓入口、可能突水地点等处设立标尺,安设探头监测。全面分析、排查矿井供电、排水、通防、防雷等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对地面高层建筑物、变电所、供电通讯线路、避雷设施的接地电阻测试和线路维修、加固清扫工作,确保防雷防电。同时,该矿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盯现场制度,对全矿各生产水平、各防治水环节重点进行盯班检查、现场写实、定时汇报,确保防治水信息准确、及时、畅通。严格坚持执行防治水制度,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并在各泵房安装监测监控摄像头10个,各重要岗点安装监控摄像头8个,全矿敷设泵房专用光缆12300米,提高矿井防治水质量和效果。渠县煤炭生产管理局

关于认真做好2010年雨季“三防”工作的通知

各煤矿企业:

为做好今年我县煤矿雨季“三防”工作,防患于未然,结合我县煤矿安全工作实际,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今年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持续干旱,大旱之后发生洪涝的概率增加,加之近几年来,我县部分煤矿雨季淹井、地面滑坡、通过矿区的河道、沟渠堵塞时有发生,给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损失十分惨重,教训十分深刻。各煤矿要高度重视,提高对安全生产和雨季“三防”工作严峻性和紧迫性认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雨季“三防”的各项工作抓早、抓紧、抓细、抓实。

各煤矿要切实加强领导,法人代表和矿长要亲自挂帅,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配备相关人员和设备、设施,进一步落实责任,使雨季“三防”工作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责任明。

二、认真学习,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

《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已于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是在现行的《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前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新情况、新变化,进一步规范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防治矿井水害。

各煤矿企业要组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学习,准确理解《防治水规定》的各项内容;按照煤矿防治水的新要求,修改本单位防治水的工作制度措施,要采取不同形式,对从业人员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确保职工能够掌握必要的防治水知识,具有抵御水灾和紧急避险的能力。

三、全面排查治理水害隐患

各煤矿企业要进一步认真贯彻“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开展全面、细致、深入的水情水害排查分析。重点排查:一是地面河流、水库、经过矿区的沟渠、池塘、积水坑、塌陷区等影响区域;二是古空、老空、采空区等容易积水的区域;三是受承压水、裂隙水、断层水及上覆岩层水等威胁区域;四是受相邻矿井及已关闭矿井水害威胁的区域;五是地表水易倒灌入井的区域。水害隐患的排查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影响。对排查确认的各类水害隐患,要制定整改计划,严格按审定的计划施工和验收,切实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要充分利用春季,集中抓好地处河道、水库、沟渠、泄洪区、低洼地煤矿的隐患治理,严格落实防汛、防洪、防透水措施,坚决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

四、狠抓雨季“三防”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三防”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方面:一是要组织编制和实施雨季“三防”工作计划,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对实施情况的调度,确保5月底前完工;二是要对矿井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维修,水泵、管路、电控等设备要保持完好,备用配件充足,并进行联合试运转,确

保矿井排水系统符合规定要求;对水闸门等防水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安全可靠;三是要对水仓、沉淀池、水沟等进行一次全面清挖,保证有效容积;四是要对地面建筑物、变配电所、供电线路、井架等设施的防雷电装置进行检查试验;五是要对主变压器、下井电缆等供变电设施进行预防性试验,对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等进行整定校验,保证灵敏可靠;六是要配齐泵房、变配电所、防洪物资库等重要场所的值班人员,落实值班责任,并保持通讯畅通;七是对地面保坎、挡墙、沟渠、矸石山、河碹斜坡、危房等区域进行重新加固和治理;八是对被矸石和泥砂充填加高的沟渠要清理畅通;九是对有可能出现地面洪水倒灌入井的,要建设防洪设施,在井口附近要堆放足够的防洪材料,以便一旦出现倒灌时,能及时截堵。

五、强化雨季“三防”应急管理工作

要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及时掌握汛情水情预警预报信息,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预警处置机制。凡出现橙色预警以上大雨、暴雨等灾难性天气,必须立即采取停产撤人措施。凡属下列险情之一的,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先撤离人员,再分析原因:一是大雨期间,地处沿河、低洼地带的;二是有明显沟渠、河床、坑洼、井筒、塌陷区等漏水,造成地面水异常补给井下的;三是井下涌水量突然增大,有异常情况的;四是井口、住宿、变电所及风机房等附近出现滑坡的;五是有其它危及井下作业人员安全险情的。各煤矿要完善雨季“三防”应急预案,组建专业或兼职的防洪抢险队伍,组织抢险救灾演习,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做好抢险物资储备工作,做到专库存放,专人管理,对号入座,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六、切实加强雨季“三防”调度值班工作

各煤矿要高度重视雨季“三防”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调度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和安全情况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汛期安全生产动态,保证安全生产信息上下畅通。雨季期间,各煤矿矿长、安全副矿长原则上不准外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全生产上。一旦发生事故和险情,必须及时、如实报告,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救助工作。为加强雨季“三防”工作的领导,县局成立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杨益安同志任组长,杨文波同志任副组长,安全监管股、综合运行股等有关股室负责同志为成员,值班室设在局安全监管股(值班电话:0818-7217351)。各煤矿的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要设立值班室和值班电话,严格落实雨季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领导小组、值班安排和值班电话要于5月底前报局安全监管股。县局将于5月组织专项督查。

以上通知,务请各煤矿企业严格按要求做好、做实,切实防范雨季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任务的全面落实。

为超前预防防控,做好雨季“三防”工作,确保安全生产,近日,我矿结合实际,落实五项措施,加强雨季“三防”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方案,细化任务,责任到人,为提高避灾抢险能力做好应急准备。二是组建“三防”抢险突击队。开展防汛抢险演习活动,提高防汛队伍实战能力,备足防汛物资,确保抢险时运得出、送得到、用得上。三是扎实做好矿井水害防治工作,开展矿井水害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对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拉网式全面排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落实。四是清挖矿区地面和井下的水沟、水仓,保证有效容积,防止降雨后水沟堵塞引发坡岩、房屋等发生跨塌。五是加强安全监管和汛期值班制度。调度室值班主任和当天值班的矿领导及各单位值班领导,坚持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和报告制度,发现隐患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山东华邦集团济宁何岗煤矿雨季“三防”工作步子稳、措施实

更新时间:2012-4-15 9:50:0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乐余 点击数:

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日,山东华邦集团济宁何岗煤矿为扎实做好2012年雨季“三防”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矿井水害事故,确保矿井安全度汛,确保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提高矿井综合抗灾能力,何岗煤矿把雨季“三防”工作作为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夯实雨季“三防”工作基础,确保实现矿井安全。

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抓好雨季“三防”工作,何岗煤矿成立了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矿长赵启静和书记张德田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队,包括4个预备抢险队、供应与车队、地面消防队、地面保障队、设备抢修队、图纸资料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负责指挥调度雨季“三防”工作的督导、检查、考核,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矿两委还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度雨季“三防”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单位和各部门的职责,切实做到超前预防,确保汛期安全。

强化宣传教育。何岗煤矿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加大对雨季“三防”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要求干部职工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提高警惕,居安思危,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思想准备,早部署、早检查、早处理、争主动,切实把雨季“三防”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确保“大雨不淹井、洪灾不伤人”,4月30日还将组织开展防洪演习活动,增强防洪抢险队伍的实战经验,提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周密任务部署。针对何岗煤矿雨季“三防”工作特点,结合矿井实际,分专业、分部门设计安排了总工办、调度指挥中心、机电、运搬、皮带、通防、党政、总务、保卫、财务、工农、安培、检测监控和各采掘科室的具体工作,分别明确了各科室的雨季三防具体工作任务目标,并不定期组织专门检查小组对雨季“三防”项目进展和现场隐患排查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查出的问题严格落实和考核。目前,何岗煤矿雨季三防各项工作已经热火朝天的展开,各项检查跟踪已落实到位,对检查出的问题也加强了整改落实,对取得今年雨季三防工作的胜利全矿上下信心十足。

物资准备充分。何岗煤矿统筹兼顾,未雨绸缪,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宁可多备不可不足”的原则,在主副井等重点部位、关键场所备足备齐铁锨、编织袋、雨衣等防洪材料,并专库储存,实行专人管理,做到了帐、卡、物三统一。“三防”物资未经矿领导批准,不得挪用,确保“雨季三防”工作万无一失。

严格调度值班。何岗煤矿成立的4个抢险预备队,每对40人,在雨季期间,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调度制度,专门设立了专用电话,确保信息畅通;同时,还制定了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和安全情况报告制度,加强井上下巡查,及时全面地掌握汛期安全生产动态,保证信息通畅,调度及时,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和险情能迅速开展救灾工作,确保大雨不淹井,暴雨不伤人。(山东华邦集团济宁何岗煤矿

枣矿集团滨湖煤矿 篇2

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枣矿集团公司“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是在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是管理实践中继承与创新的产物,是理论探索与大胆实践的产物,是企业领导决策思维与员工具体行动相结合的产物,有着广泛的感召力、亲

和力和生命力,体现了“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构成了内涵丰富的管理体系。“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的全面实施,取得了辉煌成就,促进了矿区各项工作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一、实施管理创新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枣矿集团在全国煤炭行业率先走向市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长期积淀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加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陷入了负债累累、举步维艰的境地,一度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困难典型,具体表现为:

一是经济跌入低谷。1999年,煤炭产量为799.98万吨,企业总收入为25.83亿元(其中非煤产品销售收入为5.6亿元),资产总额为49.27亿元,上缴税金为1.49亿元,亏损1.86亿元。累计潜亏达10多亿元,拖欠职工工资款5亿多元,拖欠长贷利息5亿多元,加上欠铁路运费、电费、税费,内外债高达30多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1。因欠运费、电费、税费,铁路停运,电力部门停电,税务部门停供发票。矿区上学的孩子晚上只能在路灯下看书学习。全公司从干部到工人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费都难以正常发放,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二是观念陈旧僵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陈旧落后观念根深蒂固,干部职工墨守成规,存在着“等靠要”和“大锅饭”思想。大家都在等政策、靠上级、要补贴,干好干孬、干多干少一个样。企业不稳定因素随处可见。几乎每天都有职工到集团公司上访,几百人、上千人大规模的上访接连不断,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上访大户。

三是管理混乱粗放。当时内部管理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导致了随意性和简单粗放,企业缺乏有效的业绩考评和激励约束机制。尤其是内部政令不畅、各行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由于对资金、采购、销售等方面控制不力,各二级单位都是“一方诸侯”,于是竞相提价抢购所需物资、压价倾销煤炭,加剧了成本高、煤难卖、款难回的恶性循环,形成了无序竞争,使枣矿集团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拳头,企业整体优势荡然无存。

四是安全形势恶化。由于矿区衰老矿井多,地质条件差,水、火、瓦斯、煤尘、矿压等重大自然灾害十分突出,现场隐患多,再加上管理混乱,员工队伍素质普遍较低、安全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较差,“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对规章制度贯彻不力、层层“衰减”,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致使零打碎敲事故不断,大事故时有发生。2000年以前,百万吨死亡率居高不下,1998年为1.24,1999年为2.75,是山东乃至全国国有煤炭行业的安全最不放心单位之一。

五是发展后劲不足。当时东部矿井产量低下,有2.8万名员工急待转岗安置,新矿井建设缺乏资金,其余的几对矿井也到中年,大接续问题非常突出。面对在册员工7.3万人、离退休职工3.6万人、矿区职工家属总人口近30万人的摊子,煤炭产量仅徘徊在八百万吨左右;非煤产业都是一些靠煤吃煤、修修补补的安置型小项目,最大规模的年产值不过千万元,没有一个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整个矿区可谓矿老人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思想僵化、管理粗放、包袱沉重、人心涣散。

可以说,当时的枣庄矿区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企业要生存,员工要吃饭,成为新一届领导班子迫在眉睫、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严峻的困难形势,要求新一届领导班子必须做出准确的判断、正确的抉择,必须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式,用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给企业注入生机和活力,使之尽快实现脱贫解困。在此背景下,枣矿集团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在基层单位大胆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探索总结提炼,逐步形成了“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

二、实施管理创新的发展历程

枣矿集团“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其主要内容是“三基建设”(基础、基层、基本功)、“三化管理”(准军事化、精细化、市场化)、“三个亮点”(质量标准化、企业文化、环境综合治理),它来自于矿区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来自于基层单位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来自于各级领导在管理实践中的自觉认知、自觉倡导、自觉实践、自觉培育,是矿区上下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如下:

(一)开展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引领广大员工转变观念。2000年上半年,枣矿集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有效方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教育活动,江卫董事长亲自撰写文章发表在《枣庄矿业新闻》报上,并反复在各类会议上宣讲,提出“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号召大家从迷茫和困惑中摆脱出来,振作精神,打破计划经济的陈旧观念,摈弃“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求发展。并把思想教育的重点放在强化优胜劣汰和责任意识上,提出“不换脑筋就换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等新观念,要求干部职工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谋求新的发展。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实施管理创新打牢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狠抓政令畅通,建立集中高效的管理机制。枣矿集团公司开展了讲大局、讲团结、讲党性、讲纪律、保持政令畅通的“四讲一保”活动,实施了煤炭销售、资金管理、物资供应等方面集中统一管理,主要解决了一些领导干部的政令不畅、二级单位各自为战和企业“集而不团”等问题,增强了企业的宏观调控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开展了干部人事、劳动用工、工资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推行了新井新机制等举措,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机制保证。

(三)提出文化强企战略,明确管理创新的战略地位。进入新的世纪,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集团公司高瞻远瞩,提出了“三步走战略规划”和“五大施政方略”。“三步走战略规划”即:第一步扭亏脱困,解决“吃上饭”问题;第二步加快发展,解决“吃好饭”问题;第三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打造和谐富美矿区。“五大施政方略”即:一是实施主业做大做强;二是实施适度多元化发展;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四是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五是实施文化强企战略。这不仅首次把企业文化建设明确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确立了管理创新的战略地位,而且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的结合问题,防止了“两张皮”,彰显了以文化力打造执行力、激活生产力、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意义。

(四)鼓励基层单位踊跃实践,形成竞相超越的创新氛围。枣矿集团征集、提炼出了“诚信、勤俭、严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各种理念。在企业精神和核心理念的指引下,许多基层单位进行了文化创建和管理创新实践。柴里煤矿率先进行了学习型组织创建、内部市场化运作、准军事化管理试点,蒋庄煤矿进行了基层、基础、基本功“三基建设”试点,田陈煤矿进行了精细化管理试点,新安煤矿进行了安全文化建设试点。集团公司及时选点树标,总结经验,召开现场会予以推广。矿区上下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出现了百花齐放、竞相超越的局面。枣矿管理创新走出了一条从基层来、到基层去的发展轨迹。

(五)建设“三个亮点”工程,形成体系完备的管理文化品牌。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化,枣矿集团明确提出了质量标准化、企业文化、地面环境综合治理“三个亮点”建设。质量标准化重在提高工作质量、工程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提高,是代表先进生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企业文化重在培育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凝聚员工力量,提升管理水平,与代表先进文化相一致;环境综合治理目的是通过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来影响人的行为习惯,提升企业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为职工家属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一项人人受益的民心工程,代表了矿区广大职工家属的根本利益。集团公司把“三个亮点”与精细化管理、准军事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地开展起来。自此,以“三基建设”、“三化管理”、“三个亮点”为主要内容的“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形成体系,最终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枣矿管理品牌。

(六)建设富美和谐矿区,进一步提升管理文化品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枣矿集团制订了《关于和谐矿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十大目标”、“六项原则”和“十大体系”,开展了“和谐杯”竞赛。开展廉洁文化和安全文化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进机关、进基层、进岗位、进家庭,使廉洁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促进了各级领导班子的廉洁勤政。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安全文化系统推进的力度,提高了员工的安全素质。新的形势和任务,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新的内涵,促进了“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的进一步深化提升。

三、实施管理创新取得的实际效果

“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是近几年枣矿集团改革创新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提升,是建设富美和谐矿区的措施和保障,是枣庄矿区有史以来管理的重大变革和突破,是一场管理的革命。其中,“三基建设”是基础、是平台,“三化管理”是载体、是手段,“三个亮点”是目标、是境界,三者既独辟蹊径、自成系统,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像踏实有力的“三足”承载起枣矿管理文化的“大鼎”。它不仅引领了管理创新,而且有力地提升了生产力,推动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在现有矿井中,安全生产周期超过5周年的3个、4周年的1个、3周年的3个。全公司百万吨死亡率由1999年的2.75,降为2002年的0.28、2003年的0.18、2005年的0.099,2004年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被国家煤监局列入全国首批十大安全质量标准化核准企业。

(二)煤炭主业迅猛发展。新源井、滨湖矿分别用18个月建成投产,创出了全国同类型矿井建设新纪录。高庄矿通过改扩建,由年产21万吨的小井,发展成为300多万吨的现代化矿井。实施多元投资建设的新安矿年产能力达到500万吨。毛煤产量自1999年以来,以年均200余万吨的幅度递增。2006年完成2145.6万吨,是1999年的2.68倍。

(三)非煤产业快速崛起。先后建成了电厂6座,形成年发电能力300MW;建成了年产110万吨煤焦化、10万吨甲醇、800万条子午线轮胎、1.5万吨白炭黑、1600万平方米石膏板等一批重点项目。现有非煤产品2000余类,其中薄煤层综采成套设备、水煤浆、煤焦化工、石膏板、炸药、制衣等许多产品销往国内外。2006年,完成国际贸易额3.24亿元;完成非煤总收入77.4亿元,是1999年的13.8倍。

(四)走出去战略稳健推进。先后在贵州、云南、安徽、山东四省进行了煤炭资源开发。贵州大方绿塘、清镇两个矿和云南斯派尔矿已开工建设;龙口柳海矿已建成投产。收购的安徽淮北煤矿、租赁的山东济宁菜园煤矿和滕州金庄煤矿已顺利接产。开发了加拿大森林采伐项目,运作了美国、印尼国际贸易,达成了合作开发加拿大矿产、俄罗斯萨哈林岛森林、泰国石膏矿的意向。

(五)经济效益年年攀升。企业总收入自2000年以来以年平均20多亿元的幅度递增。2004年实现116.28亿元,比规划提前4年跨入过百亿企业行列。2006年完成170.8亿元,上缴税金21.88亿元,分别是1999年的6.6倍、14.68倍。实现利润10.37亿元,比1999年增盈12.23亿元。按照2005年企业总收入,枣矿集团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90名、中国企业纳税200佳第107位、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9位、山东省100强企业第13位、山东省煤炭企业第2位。

(六)技术创新成效显著。自主研制了ZY-2000、ZY-2400、ZY6400等15个系列支架,并在薄煤层电牵引、采煤机、综掘机、破碎机等“六机一架”研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其中ZY-2400型支架的开发应用,比普通炮采工作面生产效率提高了8倍,并填补了国内空白。ZY6400型大采高支架、极薄煤层智能化高效开采成套设备和具有自移、旋转、机械手、液压四项专利的ZKLGS-300型采煤机先后通过了专家组的现场鉴定,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推行了矿井生产辅助系统无人值守,实现了新建矿井生产系统遥测、遥控、遥试和遥调,达到了矿井主动力系统数字化集中控制国内先进水平。在薄煤层综采工艺、综合机械化采煤、综掘配套设备、顶板支护改革、矿井水患治理、井下防灭火、水体下安全开采等方面开发了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有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0多项获省部级奖励、23项向国家申报了专利,有5对矿井被评为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双十佳矿井、6对被评为全省科技兴矿先进单位。

(七)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打造文明矿区、创建温馨家园活动,消除了卫生死角和视觉污染,改善了员工及家属居住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变了煤矿黑乱脏臭差的环境面貌,塑造了整洁亮丽的新型煤矿形象。环境的美化、亮化让矿区员工共享了管理创新的成果。无论是新建矿井还是衰老关闭破产矿井,无论是生产单位还是后勤服务单位,无论是工广区还是生活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清洁如新,亮点纷呈,处处都给人优美舒适的感觉,尤其是衰老矿井即使在原鼎盛时期也未达到这种程度。

(八)和谐矿区建设扎实有效。在不断增加员工收入的同时,出资1000万元建立了“枣矿情暖万家基金”,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仅2006年就帮扶困难职工家属近3万人次,发放各类救济金562万元。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公司所属单位先后荣获省市级文明单位72个次,有5个煤矿被命名为全煤系统文明煤矿,有1个煤矿被命名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有2个煤矿被命名为全煤系统企业文化示范矿。

以2000年之前的七年和2000年以来的七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相比,可以充分说明企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1993年至1999年七年,煤炭产量4587万吨,销售收入1501651万元,利润总额-30449万元,缴纳税金100191万元,职工人均收入总额53587元。2000年至2006年七年,煤炭产量11131万吨,是前七年的2.43倍;销售收入5624742万元,是前七年的3.75倍;利润总额147838万元,比前七年增盈减亏178287万元;缴纳税金571350万元,是前七年的5.7倍;职工人均收入总额129133元,是前七年的2.4倍。

枣矿集团的管理创新得到了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原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山东省省长韩寓群、副省长王仁元及全国政协、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安监总局、中煤政研会等有关领导多次前来视察。国内外、行业内外有6万余人次前来考察。集团公司先后荣膺全国典范企业、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拥军先进单位、山东省首届最佳企业公民、山东省企业文化优秀成果特等奖、山东省企业文化示范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等一系列称号。

枣矿集团滨湖煤矿 篇3

创建文明单位自评报告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文明委的具体指导下,滨湖集团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严格按照文明单位建设的标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狠抓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落实,着力提升集团的文明程度和员工文明素质,营造“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氛围。现将滨湖集团文明创建工作自测自评汇报如下:

一、集团概况

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滨湖集团)是经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授权,包河区国资委出资的,在整合区属国有资产产权、股权及各类国有经济实体的基础上,于2007年4月成立的一个大型综合性国有独资集团公司,包河区投融资的主平台、项目孵化的主载体、招商引资的主力军与“第二财政”,承担着全区国有资产管理、公益性项目代建以及市场化房地产项目开发。

集团公司下设工程管理部、成本控制部、资产管理部、财务核算中心、行政人事部5个部门以及合肥包河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包河区城市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合肥湖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3个子公司,共有员工140人。

集团经营范围:城市基础及公共设施建设、旧城旧村改造、房地产开发、现代旅游产业与科技生态农业等投资与开发;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政府授权的其他工作。

二、始终重视并抓好文明单位建设工作

1.组织领导有力。集团非常重视文明单位的建设工作,集团于2010年8月又成立了党委,成立之初集团班子成员就有专人负责文 明单位建设,从组织上保证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2.工作业绩突出。在文明创建工程中,集团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住精神文明。经过努力,效果显著。集团从2008年开始,集团每年上缴税收4000万以上,分别为4147万元、5203万元、5521万元和5782万元。集团连续三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且先后被评为“中国房地产500强企业——安徽地区前三强”、“中国最具成长性百强房地产企业”、“安徽房地产企业20强”、“项目工作先进单位”、“最受老百姓信赖的开发企业”。2011年集团又相继被评为“包河区第一届文明单位”,集团开发的水丽坊和书香门第楼盘分别获得“做受欢迎的楼盘”和“最热销的楼盘”,集团工会在工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获先进单位公司。还两次被区评为“安全生产文明单位”,两次被评为“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还被市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并授予“五一劳动奖状”。

3.不断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经常进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教育培训。2011共进行各类培训29次,参训人数约930人次。一是,集团利用每周五下午学习日,结合合肥市道德礼仪教育“六进活动”,对全体员工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提高职工的道德礼仪;二是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学沈浩、学习杨善洲同志事迹活动等感恩教育、党员承诺等有针对性的活动。四是企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了庆“五四”奔向滨湖长跑活动、迎新文体活动、全员拓展培训等一系列活动,既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又增强了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4.为员工营造浓厚的文体环境和文明氛围。公司非常注重营造文明氛围,不仅为每个办公室配备报纸和专业的杂志,还集团门户网站 2 供员工交流信息。同时,集团还建设了羽毛球馆、乒乓球室、瑜伽室和专业的健身房,为员工提供完备的娱乐健身环境。公司每年年终都举行迎新年文体活动,内容达十几项,每年春节来临之际都举行新春联欢会,全体员工参与。另外公司有整洁的办公大楼,并进行了亮化施工,工作环境有标准的企业标识,电梯等有关于廉政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宣传,绿化完善,美化良好,车辆停放整齐,有专门保安值班,着力为集团员工营造文明氛围。

三、企业长期坚持开展独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新活动

一是坚持依法办事,与招聘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正式录用员工购买“五险一金”工会组织每年为员工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为女职工专门购买重大疾病保险;

二是坚持爱国主义教育,每周一坚持升国旗仪式,集团员工必须全体着工作服参加;定期组织党员进行远程教育;

三是每年都结合特殊节假日,开展庆“三八”、“五一”、“五四”、“七一”等主题活动,连续三年开展庆“五四”奔向滨湖长跑活动;

四是每年坚持慈善一日捐活动的开展,年年连续慰问敬老院,每年坚持慰问困难职工和困难党员;

五是集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长期坚持各项专业知识培训和内部培训,每年坚持员工的的拓展培训。

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上一篇:像蒲公英一样飞翔小学作文下一篇:给课堂加点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