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煤矿集团公司的控制机制研究

2024-08-25

构建煤矿集团公司的控制机制研究(共8篇)

构建煤矿集团公司的控制机制研究 篇1

构建煤矿集团公司的控制机制研究

针对煤矿企业集团在内部控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措施.要使煤矿企业集团健康发展,必须从法律、决策、人事、投融资、收益分配、运营管理和内部市场等方面建立起良好的控制机制.

作 者:席旭东 毕研明 XI Xu-dong BI Yan-ming  作者单位:席旭东,XI Xu-dong(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管理系,山东,烟台,264005)

毕研明,BI Yan-ming(兖矿集团公司,山东,邹城,271019)

刊 名: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COAL ECONOMIC COLLEGE 年,卷(期): 15(3) 分类号:F426.21 关键词:集团企业   控制机制   治理结构   运营监控  

 

构建煤矿集团公司的控制机制研究 篇2

2008年, 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美国消费市场萎缩;以出口导向型战略为主的中国企业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尤其是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更是举步维艰。中国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 重视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督促各方主体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的义务;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规定, 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力度, 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专设中小企业司就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宏观指导, 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措施, 通过制定部门规章的方式推动建立完善服务体系, 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专设融资担保服务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各省专设中小企业服务部门, 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或出台一系列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 投资担保公司以雨后春笋般涌现, 经所在地政府确定的主管部门批准, 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为出发点, 通过提供融资性担保服务, 为中小企业发展搭建融资平台。投资担保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融资担保业务, 主要服务主体是中小企业;但公司的营利性本质决定其根据市场需求, 服务对象涉及不同主体, 经营业务多样化。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具有共同性, 同时体现了差异性。共同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立背景、成立目的相同,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主要业务范围相同, 通过提供融资性担保服务, 提高中小企业信用,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监督管理部门不同, 依据专门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七部委规章《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就融资性担保公司实行属地管理,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自主确定的监管部门就融资性担保公司实施监管; (1) 二是经营业务不同, 因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地经济发展水平及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 设立地监管部门监管规定不同, 融资性担保公司可经营业务范围存在差异。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现状

(一)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概念

融资性担保公司是指依法成立, 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性担保涉及债权人、担保人与被担保人等多方主体, 涉及债权人与融资债务人的借贷法律关系、债权人与担保公司的担保法律关系、债务人与担保公司的担保法律关系, 当被担保人即债务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 由担保人即担保公司依法承担约定的担保责任。 (2)

(二) 融资性担保公司法律规制

融资性担保公司涉及多方主体、多重法律关系, 适用公司法、担保法、合同法等相关基本法律规范的规定;同时, 适用七部委 (3) 联合制定、经国务院批准, 专门规制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规定。

该暂行办法就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设立、变更及终止条件和批准程序予以明确规定, 就经主管部门审批许可经营的业务、禁止从事业务范围予以明确界定, 并就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经营规则和风险控制、监管机构和监管方式等进行专章规定。

就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控制而言, 该暂行办法主要从两个方面予以规制:一是内部治理制度层面, 融资性担保公司完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 建立符合审慎性经营原则的风险预防、风险评估及风险处理机制;二是监督管理层面, 由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所在地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及融资担保行业自律协会等作为监管机构, 分别设定融资性担保责任限额、强令提取担保责任风险准备金、构建融资担保主体信息交换机制。

(三) 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现状

2010年3月8日,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执行。此前, 基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设立目的和统一监管规范的缺失,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设立、变更及终止的条件和程序存在差异, 其主要业务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但具体业务范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经主管部门批准, 既从事一般的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等融资性担保业务, 也从事诉讼保全担保、履约担保及与融资性担保有关的中介服务, 还可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并接受个人及其他主体委托从事理财服务, 甚至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业务。

因业务范围涉及不同领域、不同主体, 其经营风险呈现出多样性及复杂性, 风险控制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 融资性担保公司专设风险控制部负责风险控制, 业务决策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对借款人进行风险调查, 二是出具风险评估报告, 三是由公司的评审委员会依据报告和其他因素作出决策。其中风险调查针对不同的融资担保业务调查内容存在差异, 一般主要审查借款用途、实际运营状况;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记录为主要依据, 确定信用状况;有抵押物或质押物时, 审核价值评估报告, 结合其他因素, 确定抵押物价值;在上述调查基础上, 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健全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目前, 融资性担保公司一般采用上述风险控制制度, 该风险控制制度过于依赖风险调查, 调查所涉及信息的来源直接影响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进而影响到是否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现行以风险控制为目的进行的尽职调查, 一般以融资担保业务申请人在银行金融机构的交易记录为依据确定企业的资信能力及个人信用状况, 这就需要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从业人员就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制定严谨精确的风险核算制度, 就尽职调查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 出具有价值的调查报告;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际执行, 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内部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就现行融资性担保公司关于从业人员制度而言, 并未规定任职资格限制及严格的职位考核准入制度, 只要求有一定的融资担保业务从业经验, 熟悉尽职调查的基本流程, 就风险管理控制有具体运作经验。随意性的从业人员任职制度, 直接影响到能否制定完善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内审制度及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 及上述制度的实际执行, 这也是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 缺失完善的外部风险保障制度

融资性担保金融公司的外部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风险控制保障制度方面, 一方面是信用制度, 另一方面是风险控制监督管理制度。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核心业务是提供融资信用担保, 融资申请人的信用直接关系着融资担保业务的风险控制, 因此, 构建个人征信制度、完善现有的企业评级制度尤为重要。就目前中国的征信制度而言, 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 普遍认识到构建个人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仅有上海市、深圳市制定了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制定《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 督促各商业银行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为个人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信用担保支持。现行的企业评级机构忽略其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使得信用评级报告失去客观性、真实性, 无法作为认定企业信用的依据;就评级标准而言, 既有统一的评级标准, 不同行业适用不同的信用评级标准, 使得企业信用评级的客观性在统一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平衡之中, 客观性大打折扣。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通过主管部门的风险控制监管保障。但现行法律法规就融资性担保公司实施属地监管, 其业务范围因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金融生态环境差异而不同,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用原则型条款 (4) 授权地方主管部门审批业务范围, 业务范围涉及的领域越广,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压力就越大;尤其是融资性担保公司为高额营利, 从事存贷款、并受托投资、受托理财等非法业务。同时,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需要各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予以实际执行, 该暂行办法中关于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的制度有待各主管部门督促构建或进一步完善。

保险机构尚未就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发挥作用。与美国发达的信用保证保险市场不同, 中国目前尚未办理商业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社会主体征信体系的缺失, 相关法律规范的不健全, 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的考量, 信用保证保险专业从业人员的缺乏等都构成保险机构发挥保障作用的制约因素。

四、完善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机制的基本思路

(一) 完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完善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首先, 要制定规范的从业人员任职资格制度。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要参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并依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定的专门管理办法的规定, 结合公司的业务范围, 确定上述人员的任职资格;一般从业人员除要参照上述规定外, 要依据岗位职责要求, 确定具体的任职资格。尤其是风险控制部的从业人员, 更要具备风险控制所必需的业务素质。其次, 要制定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包括符合审慎性经营原则的融资性担保评估制度、尽职调查制度、决策程序、风险预警机制、全程监督制度、事后追偿和处置制度、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并制定严格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 加强对担保项目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二)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主要涉及个人及企业两大主体, 健全个人信用体系首先需要完善个人征信制度及加强个人信用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 依据个人征信法律法律的规定, 整合各地的个人信用信息资源, 建立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规范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 保障个人各项权利不受侵犯的情况下, 发挥个人信用报告在促进个人信用融资方面的作用;同时, 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提供保障。企业信用评级制度是企业能否以其信用融资的重要依据, 但国际权威信用评级机构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充当的不光彩角色, 引发了对企业信用评级机构的质疑, 同时, 引发就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的改革;改革现行信用评级制度, 对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至关重要;健全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有利于分散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信用风险。

(三) 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管

就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管而言, 一方面是由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督促各地政府确定的主管部门参照暂行办法的规定, 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重点审查登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是否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规定的市场准入条件;审查其业务范围中是否存在禁止性业务活动, 并就从事的非法业务活动予以处理;制定具体的经营规则和风险控制制度, 设立专门的部门通过现场检查的方式, 审查其相应制度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由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指导成立全国性及地方性融资性担保业自律协会, 由自律协会监督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合法合规经营, 并组织风险控制沟通机制, 协助协会成员构建更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再者, 由各地融资性担保公司主管部门加强与征信管理部门的合作, 建立融资担保业务履行反馈机制, 将融资担保申请人的履约情况纳入征信管理系统, 为融资担保业务风险控制提供相应服务。

(四) 引入商业信用保险制度

信用保证保险以信用风险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根据承保方式的不同划分为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两类业务, 当债务人作为投保人投保债务人的信用风险时就是信用保险, 当债务人作为投保人投保自己的信用风险时就是保证保险。 (5)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主要风险就是信用风险, 因此, 信用保险可分散融资担保公司风险。虽然承保信用风险, 保险机构会面临经营风险, 但健全的保险制度可控制风险。保险公司通过制定规范的风险评价制度、严格的内部治理制度、强化损失追偿制度、加强信用信息交换机制, 可从局部试点再到全面推广, 循序渐进地推进商业信用保险在分散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中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信用风险和补偿路径研究[J].顾海峰, 税务与经济, 2009 (4) :35-39.

[2].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与防范[J].年志远, 税务与经济, 2000 (4) :61-63;3.当前融资担保业发展中面临韵矛盾及对策[J].刘志兰,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5) :114-116.

[4].对发展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思考[D].钟玲, 西南财经大学.

[5].民间商会融资担保机制及模式选择[J].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浙江金融, 2009 (3) :26-27

构建煤矿集团公司的控制机制研究 篇3

关键词:双重控制机制;总分公司体制;控制机制

一、 引言

总分公司间关系从一个内部视角来看,即是一个企业整体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依赖于严格的层级组织结构,此时的控制机制是以契约、规则、制度等相对标准化的控制手段为特征的合同契约控制机制;从一个外部视角来看,总分公司间关系则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又有相互依赖关系的企业间形成的特殊企业间关系,此时的控制机制是以关系、承诺、信任为特征的关系契约控制机制。因此,有必要建立双重控制机制模型,在不同的组织间关系类型下,应对来自于不同渠道的不确定,以增强总分公司间的风险控制。即依赖合同契约控制机制与关系契约控制机制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完善总分公司间的控制。但随着组织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增加,两种控制机制会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即合同契约控制机制的使用会有所减少,而关系契约控制机制的使用会有所增加。

二、 委托代理模型下的合同契约控制机制的内涵与理论假设

1. 委托代理模型下的合同契约控制机制的内涵。监控机制作为合同契约控制机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总分公司体制下,会有两种具体的机制发挥作用:(1)总公司监控机制。在总分公司体制下,监控机制可以被看成是总公司用以获取分支机构行为和决策的手段,这主要通过对经理层人员的直接监控。但是由于分支机构多数远离总公司,对于信息的获取困难,使得对分支机构的这种监控也变得异常困难,因此只能通过一些其他的非直接的监控手段。因此,在总分公司体制下,监控机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即是总公司监督,可以理解为总公司在那些能监控分支机构管理行为的岗位上派出自己的人,尤其是指那些来自于总公司的分支机构高层管理团队的成员。(2)层级监控机制。它包括规则和程序。在本研究中,层级监控机制的含义是总公司为控制分支机构的管理行为与决策而进行信息收集的过程。它将通过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所需要监控的分支机构加以控制,如定期提供财务报告,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等。这个过程和总分支机构的层级密不可分,需要层层上报或层层下达。

激励机制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同时也是一种公司治理机制。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只有当结果确定或者容易衡量的时候,委托代理理论才更有效果。总分公司间的控制可通过激励尤其是物质激励来实现,这要求对分公司管理的费用补偿是以分公司的产出为基础的。补偿机制的设计作为一种控制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险公司总分公司间的控制。

2. 监控机制的影响因素。信息不对称会加剧监控的难度,体现为分公司所处地位的关键程度与自治两个因素。

(1)分公司所处地位的关键程度。分支机构在总分支机构整体所处的地位不同,可能会增加总公司监控分支机构的难度。尤其是当分支机构拥有总公司没有的独特信息时。如果分支机构所体现的角色地位是一种非常关键性的角色,则会给总公司的监控带来很大的挑战,如保险公司的主要分公司通常是能获得大量保费收入来源的公司,也是保险公司费用支出的主要所在。这时的分支机构需要对和一个特定产品或产品线相关的一整套价值行为负责。如拥有特定的知识和市场信息进行生产、销售、核保或理赔。

H1a:分公司所处地位的关键程度增加,会使得总公司监督控制机制的使用减少;

H1b:分公司所处地位的关键程度增加,会使得官僚(层级)控制机制的使用减少。

(2)分公司的自治程度。自治作为分支机构监控困难的另一个特征,与本地机构与外地组织间的决策权威的分散程度有关,这种决策权威是用来控制分支机构的。分支公司的自治是指分支机构有战略性和执行性决策权威的程度,它允许分支机构的经理可以有更大的空间以适应当地的市场与工作环境。自治是用来满足组织灵活配置其资源以解决地域分散化所带来的各种各样问题的工具,并能帮助达成组织所设定的目标——利润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若分支机构比总公司有更加优越的条件来探知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它就会拥有更多的自治权利。

H2a:随着自治程度的增加,会使得总公司监督控制机制的使用减少;

H2b:随着自治程度的增加,会使得官僚(层级)控制机制的使用减少。

3. 激励机制的影响因素。产出可衡量性。鉴于保险展业的特殊性,按照Ouchi(Ouchi,1977)的控制模式分类方法与研究,采用何种控制模式,以此对保险公司各分支机构进行控制,以及判断风险控制机制的实际运用程度,需要考虑保险公司各分支机构业务经营状况的程度。在总分支体制下,产出的可衡量性是指分支机构经理层的产出的具体化与量化的程度。

H3:随着产出的可衡量性增加,总公司对分公司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的使用会减少。

4. 监控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关系分析。监控和激励可以看成是两种有效的、可相互替代的控制机制,而两者采用的多少取决于交替使用它们所各自产生的成本和困难。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下,作为控制机制的两者是负相关的。

H4a:随着总公司减少总公司监督机制使用,会增加对货币激励补偿机制的使用;

H4b:随着总公司减少官僚(层级)监控机制的使用,会增加对货币激励补偿机制的使用。

三、 相互依赖模型下的关系契约控制机制的内涵与理论假设

1. 相互依赖模型下的关系契约控制机制的内涵。以相互依赖为特征的分支机构其有效运转的先决条件是,各个分支机构间在一定的控制机制下合作,通过这种或强或弱的合作实现总分公司间的有效控制。每一个参与者,即分支机构间必须具有高度的信息共享,同时兼具灵活性。当分公司之间相互依赖程度高时,可通过以关系、信任和承诺为基础的控制机制,来促进不同分支机构间的合作行为,以达到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和高度的组织认同感的目的,从而提升相互依赖组织网络的有效运作。总公司可以通过下面三种方式来达到此目的:垂直控制机制、水平控制机制和非物质激励机制。

2. 垂直控制机制的影响因素。在总分公司体制框架下,垂直整合机制是总分公司两个层级经理间的各种交流与沟通机制,以促进总分公司间在管理上的高度认同与相互理解。这些机制一般是指总公司委派专人至分公司关键岗位、总公司设置培训项目和发展项目来提升分公司经理对总公司政策、战略等的认同。这与委托代理理论中总公司向分公司派出人员加强监督管理是有区别的。因为从社会化控制的角度来看,总公司向分公司委派人员则是出于让分公司经理们和总公司的决策者增加交流与沟通的目的,有助于分公司经理增加和总公司的决策者的更多非正式的沟通机会,更能促进分公司经理对总公司各项决策的认同。而是否会用垂直控制机制来增加总分公司间的管理,这取决于总公司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分公司。因此,垂直整合机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总公司对分公司的依赖关系。

H5:当总公司与分公司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增强,则垂直控制机制的使用会增加。

3. 水平控制机制的影响因素。水平控制机制作为一种社会化控制机制,关注的是水平层面,尤其是各分公司经理之间的关系。通过跨分支机构会议的方式参与决策、或是通过临时工作的方式在分公司中建立合作关系、或是通过在各分公司间设置联络人等增加各分公司经理间的交流与联络,来实现有效控制的目的。而分支机构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决定了是否有设置联络人、举行会议或是建立合作关系的必要。因此,水平控制机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分公司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H6:当分公司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增强,则水平控制机制的使用会增加。

4. 非物质激励机制的影响因素。不论是和职业生涯相关的非货币激励机制和,还是和分公司相关的非货币激励机制都取决于总分公司间的依赖关系。因此其影响因素为总公司对分公司的依赖关系和分公司之间的依赖关系。

H7a:当总分公司间相互依赖关系增强,则和职业生涯相关的非货币激励机制使用会增加;

H7b:当分公司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增强,则和职业生涯相关的非货币激励机制使用会增加;

H7c:当总分公司间相互依赖关系增强,则和分公司相关的非货币激励机制的使用会增加;

H7d:当分公司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增强,则和分公司相关的非货币激励机制的使用会增加。

四、 实证分析

1. 数据收集。本研究的调查问卷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对所需要采集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影响指标进行测量,主要向大型中资保险公司,尤其是总公司或者是分公司在上海的保险公司,向熟悉总公司或分公司业务的经理层及高管人员通过直接发放问卷或电子邮件方式发放。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15份,回收率76.7%,其中有效问卷111份,有效率占96.5%。

2. 信度与效度分析。量表的总体信度系数为0.872,针对每个变量的子量表的可靠度系数除第一项分公司所处地位的关键程度与最后一项与分公司有关的非货币激励机制的可靠度略低于0.7,其他各个变量的可靠度均大于0.7。说明量表总体的信度较好。其结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法考察其因子载荷量,本研究中的各个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量均大于0.6,因此各个因子对相应潜变量有较强的解释力,说明量表总体上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3. 回归分析。把各个自变量与对应的因变量引入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1~表7所示。除H1a和H2a与假设相反,其余各项假设均在0.01或0.05的检验水平上成立。而H1a和H2a与假设相反的原因则在于金融行业尤其是保险业自身经营特性所决定的。

4. 总公司监控机制与货币激励机制的相关性分析。经过相关性分析总公司监控机制与货币激励机制间在0.01的检验水平上存在显性负相关,假设H4a成立。经过相关性分析层级监控机制与货币激励机制间在0.01的检验水平上存在显性负相关,假设H4b成立。

五、 研究结论

实证分析的结果证实了不论是代理模型下的监控机制和激励机制,还是依赖模型下的社会化控制机制,都是总分公司间控制的有效控制机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控制机制的有效性主要来自于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基于相互依赖模型的控制机制的设计侧重强调了分支机构间与总分公司间在业务上的依赖关系。两种理论基础下的两种控制机制相互补充、相互辅助。因此,双重控制机制模型比以往单一控制机制模型能更好的满足保险企业实际的控制需要。

参考文献:

[1] 罗珉,何长见.组织间关系:界面规则与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J],2006,(5):87-95.

[2] 杨家泉.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J].保险研究,2004,(8):9-11.

[3] 李孔岳,罗必良.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一个综述[J].当代财经,2002,(8):61-64.

[4] 秦晓.组织控制、市场控制: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和制度安排[J].管理世界,2003,(4):1-8.

[5] 林征.我国国有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对策探讨[J].福建金融,2006,(8):38-39.

[6] 盛和泰.论建立国有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J].保险研究,2001,(12):8-12.

[7] 焦杰.论内控制度在保险公司中的运用[J].金融与保险,2006,(4):126-129.

[8] 陈志斌,何忠莲.内部控制执行机制分析框架构建[J].会计研究,2007,(10):46-52.

[9] 席酉民,韩巍等.面向复杂性:和谐管理理论的概念、原则及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2003,(8):1-8.

基金项目:上海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号:BSQD201410)。

作者简介:张玲(1978-),女,汉族,吉林省延吉市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财政金融系讲师,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保险企业管理。

构建煤矿集团公司的控制机制研究 篇4

近几年来,某州矿务集团党委各级统战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做好企业统战工作提高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和把握,认真贯彻实施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统战工作的意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从服务创业发展,深化民主管理,增进团结共识,协调利益关系等方面充分发挥统战工作的优势,为构建“和谐某矿”提供了智力支持、参与平台、人文环境和稳定局面。

一、服务创业发展,为建设“和谐某矿”提供智力支持

创业发展是构建“和谐某矿”的物质基础。几年来,我们把贯彻集团公司党委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三年翻一番,五年达小康”,强企富民,建设极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特大型能源企业集团作为统战工作服务的目标,注重发挥人才和联系广泛等优势,为建设“和谐某矿”献计出力。

1、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智力优势,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集团公司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统一战线不乏掌握着党外知识分子就有5618名,其中不少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素有“人才库”、“智囊团”之称,他们是企业中十分宝贵的财富,也是统战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们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围绕发展煤炭生产、保证安全、提高功效,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主攻深部开采技术等难题,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完成科研成果30多项。2005年初,全国煤矿安全形势严峻,为了搞好安全生产,我们选择煤矿三大灾害之一的冲击地压这一课题,邀请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与我公司党外科技知识分子、政协委员一道,深入三河尖矿、张集矿,实地开展科技攻关,提高了我公司防范这一灾害的能力。

2、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优势,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为把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到创建优强企业来来,去年我们在统战成员中组织开展征集企业改革发展建议活动。各民主党派、侨台联、党外知识分子共提出创业发展的“金点子”近100条,建议内容涉及企业改革发展、结构调整等十一个方面。我们整理后以简报的形式,在公司办公网《某矿简报》上登载,专送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参考,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

3、发挥统战成员人才聚集的优势,为实施走出去创业发展战略服务。近年来,某矿集团抓住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机遇,走出去圈占资源,在新疆、陕西、甘肃、贵州等地,采取独资、控股、参股、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合作办矿,一批矿井正在或已经建成。2005年有6000多人外出创业,有许多职工已深入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为了帮助外出创业职工了解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尊重少数民族传统风俗、生活习惯,搞好与少数民族同胞的团结,我们及时编印了《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宣传材料,通过公司办公网下发,为走出去创业职工提供了有效帮助。

4、发挥统战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为集团公司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集团公司有“三胞”及其眷属3560名,“三胞”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利用每年圣诞节、春节前后向海外“三胞”发贺卡的机会,为他们建设家乡提供咨询;利用接待“三胞”来集团公司探亲访友的机会,宣传企业情况,扩大某矿知名度;编印文 秘 家 园《投资指南》,通过“三胞”眷属寄往海外,系统介绍某州市和集团的投资环境、投资项目、经贸业务。为扩大经济共识,2004年集团公司总经理吴志刚同志随某州市台办组织的经济考察团,对台湾进行了考察访问,介绍某矿发展前景,沟通了商务信息。

二、深化民主管理,为建设“和谐某矿”搭建参与平台

1、组织开展视察活动,发挥统战成员参政议政的作用。我们多次组织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党外知识分子,到异地创业办矿地区,就企业改革发展、走出去创业等专题进行视察活动。如去年5月,我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到某矿“走出去”创业所在地——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祁东煤矿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委员们听取了该矿在安全生产、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听取了旗山矿职工创业经过,对合作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建议。

2、重视加强民主党派建设。协助公司民主党派支部发展新成员,帮助他们把优秀人才纳新到党内。在推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定的比例人数,推选非中共人士参加,从“源头”上维护了统战成员的民主权利。目前我公司共有市十二届政协委员13名,其中党外委员10名。九里区三届政协委员27名,其中党外委员18名。贾汪区政协委员11名,其中党外委员8名。

3、发挥民主的力量,及时提出并认真落实各项提案,促进问题的解决。某矿民革成员苏志鸿,经过多年的调查,建议取缔外部联采并提出可行性方案,得到企业采纳。农工党某矿集团总院支部,针对企业执行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议通过参加商业保险等形式,为井下一线职工建立工亡补充保险,得到企业的采纳。我们还发挥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自基层,了解民意的优势,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提案和建议,维护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仅十一届市政协15位委员在十一届四、五次会议上撰写的提案86件。

三、增进团结共识,为建设“和谐某矿”优化人文环境

1、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加强党内外的团结。每年召开由各民主党派、各界代表人士的企业改革发展、重大事情通报会;在春节前夕召开各界人士迎春座谈会;实行民主党派列席党代会、职代会制度;由党委书记或分管副书记主持召开政工例会,经常听取统战工作汇报。几年来,集团公司党委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统战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台胞接待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指导统战工作开展。

2、健全工作网络,在统战成员之间建立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多年来,集团公司党委把统战工作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本着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原则,即使是企业进行重大机构调整、精简人员,也尽可能地保证统战工作有一个独立的体系、健全的机构、完整的网络、稳定的人员。集团公司党委统战部配备了专职干部,基层统战工作由组织(政工)科承担,有一名兼职统战干部,统战工作由一名党委副书记分管。在统战成员比较集中的区队(车间)、科室党支部,还设一名统战委员,负责统战事务。集团公司侨务工作、台湾工作机构始终处于健全状态;归侨侨眷联合会、台属联谊会都成立近20年,为推动集团公司“三胞“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协调利益关系,为建设“和谐某矿”创造稳定局面

针对当前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实际,我们积极引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三者”关系,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巩固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并注意把他们的政治诉求、意见、愿望等纳入企业制度安排,维护统战人士的合法权益,促进某矿和谐能力的提高。

1、加强党外后备干部培养,从政治上关心知识分子的成长。对符合条件的统战成员,与党内干部在培养和使用上一视同仁,对其中的拔尖人才,及时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先后提拔7名党外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成员担任矿处级领导职务,339人担任科级职务,有12人成为“某省‘333’跨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和“集团公司‘111’跨世纪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坚持每年对党外副科级以上干部、高、中级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进行调查,实行动态管理。各级统战干部带头同党外知识分子交朋友,经常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拴心留人工作。教育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配合党委检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公司贯彻落实情况。2005年初,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向某州市推荐(县处级)党外后备干部6人。

2、通过多种途径,照顾同盟者的利益。为照顾信仰伊斯兰的少数民族职工过好“开斋节”,每年在节前都专门下发文件,做好放假和节日安排。每年中秋、春节期间,组织对重点统战对象进行走访慰问。一些统战成员患病住院,我们除多次到医院看望以外,还积极与医院领导联系,给予照顾和提供方便,还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协调解决了一些统战成员及其子女的就业、住房等问题,使统战成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构建煤矿集团公司的控制机制研究 篇5

1. 根据案例分析一个企业建立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应该如何入手?

2.从财务的角度如何进行授权控制?

3.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你对浙江金鹰股份公司内部资金控制机制的改进建议。浙江金鹰股份公司内部资金控制

企业内控机制的建立,必须以资金控制为重心。浙江金鹰股份公司(以下简称金鹰股份)在加强内部资金控制机制方面有这样一些好的经验:

一、建立完整的内控管理制度

金鹰股份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发展前景,实行集中统一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公司本部为资金管理中心和投资中心,实行“五个统一”:统一资金调配、统一对外投资、统一购建固定资产、统一利润分配和统一内部结算价格;所属子公司和分公司为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管理目标是降低成本、节约开支、增加收入。

公司以财务管理为主线,建立一套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的目标计划体系,制定从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从物流到资金流、从经济核算到内部控制等涉及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管理制度。在划分内控职责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员工既是责任者,又是管理者,通过自控、互控和专控形式,布防设卡、环环相扣,形成严密的控制系统。

在制度建设中,公司重点抓好“四查四建”:一是查历史上决策情况,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二是查应收帐款及赊销情况,建立完整的应收帐款(货款)管理办法;三是查存货资金的占用,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储存管理制度,积极实施ABC管理法。有条件时实行“零点库存”制;四是查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水平,建立以标准成本、定额费用为内容的管理办法。

二、实行资金全面预算管理

一定时期的资金预算体现了企业最高权力机关在这一时期的经营思想、经营目标和经营决策。它的核心功能在于对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进行全面的整合和规划,并按照职责范围落实到相应的责任单位或个人。

为了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公司成立单位预算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要对整个预算编制、审核的过程,进行认真调查、调整、反复计算分析;围绕总体目标,找差距、提建议、想办法,解决矛盾,制定切实有效的预算编制、执行、调控、考核以及各项预算资料收集运用制度。

全面预算由公司本部综合预算和分公司预算构成。综合预算包括(1)以公司经营成果为核心的盈利预测,(2)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财务收支预算,(3)以公司技术改造、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为主要内容的投资预算。分公司预算是公司各分公司的生产经营及经营成果的预测和计划。预算编制程序采取“二下一上”的办法,要求细化到可以具体操作,并能定量考核,列出各项财务指标的明细表。例如在销售预算中,要分析预算年度经济形势和市场供求变化,分析竞争对手,自身产品的先进性和准备采取的对策,制定出分季、分月的销售计划和货款回收进度表,落实到每一位销售人员。每一项措施都列示详细的数据和说明来支持年度、季度及月度的目标。其他预算也是如此。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公司上下充分交流信息,统一认识,使各级责任人明确责任和目标,避免决策疏漏和使用上的浪费,从根本上杜绝经营决策的随意性

三、制定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

综合预算的批准权集中在公司本部,如在执行过程中因特殊情况需变更预算项目或金额,按审批权限逐级调整。调整额在5万元以下的由总经理授权财务部审定;5万元以上的由财务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对单位土建工程投资的预算调整,每增加1万元以上的需报财务部审定,总经理批准;1万元以下由各分(子)公司报财务部审定、批准。月度财务收支预算在每月的15日调整一次,各分(子)公司的预算调整资料必须提交财务部审核,财务部根据各部门的用款计划进行检查、分析,结合上月实际和本月的销售,往来款清理和银行短期货款等情况,平衡后报总经理批准执行。年度预算在每年的6月调整一次。授权的额度大小反映了被授权者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深浅程度,解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协调关系。

四、重点加强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生产与成本三大环节的资金控制

采购过程主要控制请购、订购、合同审计、验收和付款五个环节。控制措施主要有:(1)设专职采购员,生产、销售部门不能自行采购,采购员不能兼办类似销售、会计等其他业务。物资的请购、订购、合同审计、验收和付款由各个部门明确分工,各负其责。(2)采购必须有计划,有合同,采购费用也要有计划。(3)严把验收入库关与付款结算关,出纳部门依据经公司验收部门签字、审计部门审计核实、财务部长审批后的各种原始单据承付货款,缺一不可。

销售过程主要控制订立销售合同、编制发货单、开票收款等环节,控制措施主要有:(1)公司设销售部专门负责销售业务,各分(子)公司与采购合设供销科办理有办销售业务,其他人员不能自行销售。(2)销售业务合同签订、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的选择等各个环节,都要经过批准。(3)严密登记分期收款销售、委托代销、移库代销或受托代销,严格销售检查。(4)建立销售退回的控制制度。(5)针对不同的销售单位采用不同的结算方式。如本地的转账支票、小额现金,外地的银行汇票、异地托收及出口信用证等,均根据不同的资信等级选用。财务部门设立分地区、分用户性质的来款结算明细账,专人详细登记,每月结账后编制大额往来结算户余额表分送总经理及有关责任部门。各有关责任部门建立相应的客户往来款台账,每月与财务部门核对,在合同履行期内及时清理,对超期未收回的须将案卷移送合同办公室,报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派专人前往清理和催讨,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失去诉讼时效的,要追究责任人的经济责任。货款回收进度,与责任人的奖惩挂钩。

根据生产经营环节和组织结构合理设置成本中心,确定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强调成本中心负责人承担的责任。

每年修订一次原材料消耗、机物料消耗及各项费用定额。财务部门监督成本定额执行情况,按月、季、年及时分析成本费用升降原因,建立各项费用归口管理制度、费用支出奖罚制度和费用分析制度

五、健全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与执行程序

公司重大投资决策均吸收财务人员参与,由财务部门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市场形势,分析公司经营的优势和不足,预测该投资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估算经济增加值,报董事会审议决定。已开始的投资项目,进行密切跟踪。同时,建立在建工程项目责任制。不论项目大小,均需立项,进行可行性论证、经济评估,明确项目负责人、工程负责人、签订项目责

任制。

六、强化资金预算的执行分析

构建煤矿集团公司的控制机制研究 篇6

郑付海

(枣庄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摘要]反腐倡廉,预防为主,思想为先,根本在教育。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根治腐败,必须在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惩治处理机制的同时,切实突出思想教育机制建设,强化反腐倡廉思想道德教育,筑牢思想道德“第一道防线”。这是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途径,起着基拙性作用。

[关键词]构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郑付海(1966.12——),男,山东枣庄人,枣庄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教育研究。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预防为主,思想为先,根本在教育。要扎实推进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根治腐败,必须在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惩治处理机制的同时,切实突出思想教育机制建设,强化反腐倡廉思想道德教育。这是高校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不间断的主线,是筑牢思想道德“第一道防线”、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途径。

一、构建高校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机制的意义

高校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机制旨在从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机、行为层次和道德水平着眼,着力于提高思想认识水准,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问题,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真正筑起拒腐防变的牢固防线,从源头上抵制不正之风,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一)构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机制是高等教育事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学校担负着高级人才培养的职责与重任,是落实“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主阵地,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显著的作用。在高等学校工作中,建设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固然重要,但建设政治思想过硬的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对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显得更为重要。随着世界新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曾经被誉为“一方净土”的高等学校也出现了腐败现象,且呈现出易发多发势头。虽然为数不多,但产生的社会影响十分恶劣。从案发后许多腐败分子的忏悔书中不难发现,放松学习与思想改造、信仰缺失是产生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构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机制,进一步强化反腐倡廉思想道德教育,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了。

(二)构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机制是高校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中,教育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强化的是拒腐防变的自律意识,解决的是思想道德问题。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是最根本性的制约力量。一些党员干部走向腐败的深渊,首要的是从思想道德滑坡与缺失开始的。所以,要大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首要的是重视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机制的构建,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增强自律意识,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和法纪意识,正确处理好个人、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严于律己,防微杜渐,真正从源头上预防与根治腐败。

(三)构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机制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对高校而言,就是进行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而腐败则是和谐校园建设中最不和谐的音符,所以,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产生就显得格外重要。对腐败分子来讲,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思想认识,潜移默化地获得内心的认同,从而接受教育,打消腐败欲望和动机,不再腐败;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讲,立足于引导教育,着眼于防范,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坚决抵制不正之风,不想腐败。这是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的根本着眼点,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环节。

二、构建高校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机制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把尊重党员干部的主体地位,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作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筹兼顾与科学规划,既要把握全局,整体推进,又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深入推动高校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把强化思想塑造、营造廉政氛围作为高校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的中心任务。要坚持与学校发展大局相适应,把思想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等各工作之中,扩大覆盖面,增强渗透力;要坚持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相融合,与党的建设协调推进,互推互进。

(三)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原则。按照惩防并举、统筹推进的要求,坚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不断完善制度规范机制,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坚持与监督制约相结合,不断完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强化权力的规范运行;坚持与惩治处理相结合,不断完善惩治处理机制,发挥惩治处理治本功能。

(四)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要大力推动理论研究创新,增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的预见性、前瞻性;要大力推动教育制度创新,逐步形成反腐倡廉思想教育长效机制;大力推动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增强思想教育的感染力与有效性。

三、构建高校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机制的途径(一)科学确立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

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强化自律性,增强自控力。要区分不同教育对象,选择不同教育内容,开展有针对性地思想教育,使人在教育中得到心理的满足与实际的需求,从而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1、高校中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教育。他们大都掌控着一定的职权,具有权力寻租的便利和条件,存在着腐败的风险。对他们要着重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教育,强化示范教育,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引导领导干部算清人生“七笔账”,强化“腐败成本”警示教育,明确行为规范,促进他们做到政治上清醒、理论上清楚、行为上清白,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学习的榜样。

2、一般党员干部的教育。他们虽然权力不大,但涉及到的范围较广,所从事的工作多种多样。对他们要着重加强“三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强化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促进他们转变作风,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做到爱岗敬业、奉公守法,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气。

3、广大教职工的教育。教职工肩负着育人的神圣职责,在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对教职工着眼于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加强师德师风、廉洁从教教育,培养爱岗敬业、严谨治学、诚实守信、为人师表的道德情操,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正确的敬业观、教学观和学术观,遵纪守法,淡泊名利,坚持学术自律,反对学术腐败,以高尚清廉的职业道德形象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4、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大学生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应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和人才的成长规律,以培养大学生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为根本,积极开展廉洁教育,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完善的人格,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二)积极探索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

在教育形式上,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增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震撼力。在教育方法上,做到耐心细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发挥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的引导、规劝、激励和鞭策作用。

1、坚持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全面教育要突出规范引导,重点教育要突出针对性。一是重点对象。以高校中层(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突出抓好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使他们掌好权用好权,以优良的品质和作风,带出优秀的队伍和良好的风气,发挥表率示范作用。二是重要部位。以具有资源配置权的管钱、管物、管人的管理部门为重点。突出抓好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切实处理好责、权、利的关系,做到拒腐蚀永不沾。三是关键环节。以易产生腐败的决策、用人、招标、采购等环节为重点。突出抓好职能责任及工作规范教育,不断强化责任重于一切的思想意识,做到奉公守法、兢兢业业。

2、坚持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示范教育“以贤激志”,能够产生崇廉尚洁、学习楷模的效应。一要突出时代性,积极倡树具有时代特色的勤廉兼优的典型;二要突出真实性,善于从本单位、从身边树典型,宣传典型,使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成为一种群众参与、打动干部的教育活动。警示教育“以案明纪”,能够产生触及灵魂、震撼心灵、以案说法的效应。要重点选取本行业发生的腐败案例,运用“一案两报告”的治本与教育功能,开展座谈、交流活动,切实提高警示教育的说服力和震撼力。

3、坚持广泛宣传与群体参与相结合。一是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交互性、开放性、广泛性等特点,积极开展校园网宣传与交流,让广大师生员工都能广泛地参与交流和发表言论,建设网上强势论坛,让正确的理论和先进的文化占领、充实这块阵地,弘扬时代主旋律。二是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学报、橱窗、宣传板牌等展示功能,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增强渗透力。同时,要注重结合学校阶段性工作的重点,集中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如举办廉政图片展、书画展、廉政广告征集、专题廉政理论研讨和专题廉政文艺汇演等,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育的广泛性,营造浓郁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

4、坚持反腐倡廉教育与“三风”建设相结合。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校园建设永恒的任务,也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要在“三风”建设中有机地融入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的内容,进一步拓宽反腐倡廉教育的外延,形成明确的舆论导向,使广大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到贪污受贿、奢侈荒淫是腐败,失职渎职、玩忽职守、学术造假也是腐败。要积极营造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爱岗、敬业的严谨教风;勤奋、好学的向上学风。使崇尚廉洁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追求。

(三)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制度

制度的作用在于规范行为,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加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并形成一系列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制度,确保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机制有效运行。

1、党内生活制度。这是保证党内正常生活的关键。通过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在党内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又有统一意志、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这是领导干部提升理论素养、提高管党治党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成员廉政理论、党纪法规的学习,使其知其任、明其责,自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

3、党员干部培训制度。这是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根据党员干部不同的岗位和业务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脱产进修培训和在职集中学习培训,注重加强岗位廉政教育。通过培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用现代科技知识和人类文明成果充实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干部,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廉洁高效、勤政为民的党员干部队伍。

4、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制度。这是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既要“身教”更要“言教”,既是教育别人又是自我教育。同时,也是对领导干部理论政策水平检验的一个好机会,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廉政理论学习,不断增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能力,更有利于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政策的学习。

5、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这是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自我监督的有效形式。要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明确高校各级各类干部述职述廉的范围、时间、内容和程序,把述职述廉的过程当成学习提高的过程、自我解剖的过程、接受监督的过程和教育大家的过程。

6、廉政谈话制度。廉政谈话是教育、挽救和保护干部的重要措施。要坚持实事求是、防范为主的原则,认真调查研究,严格掌握政策,注意谈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全面启动拟任前谈话、定期谈话、诫勉谈话、警醒谈话为主要形式的预警促廉机制,明确廉政谈话的主题、对象、内容、方式,使干部在谈话中得到提醒,受到教育,得到保护,防患于未然。

7、思想教育考评制度。将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纳入业务考评之中,发挥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督促各职能部门从各自的职责范围、工作特点出发,认真负责地开展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活动,形成全员受教育的良好局面。

(四)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工作机制

机制是一种内在的制约力量,它能产生动力,形成活力,激发创造力。构建高校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工作机制,必须切实整合全校各方面的力量,创新载体和方法,形成强大的合力和浓厚的工作氛围,才能促进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1、建立“大宣教”格局。其核心是党政齐抓共管,关键在于职能部门间的协调配合。高校各级党政要担负起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和领导责任,应切实将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部署;应切实列入党委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活动;要通过党政联席会、协调会、工作例会等协调工作,形成务实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的推动力、执行力和落实力,使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常抓不懈。

2、建立目标管理责任机制。根据既要抓好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反腐倡廉建设的“一岗双责”的要求,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依据职责范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落实”的规定,细化责任、分解任务、强化措施,加强考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覆盖全校的反腐倡廉思想教育责任工作网络,并通过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各个时期的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规划,切实将“软任务”变为“硬指标”,并与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

3.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按照责任目标管理的要求,既要加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日常工作的督促检查,又要强化期末年终工作的评议考核,并将考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以确保反腐倡廉思想教育责任目标的有效落实。同时要完善考评办法,抓好三个结合:即考评与专项考评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考评班子与考评领导干部相结合。确保反腐倡廉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总之,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根治腐败,必须首先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机制建设,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筑牢思想道德“第一道防线”,逐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扎实推进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参考文献

[1]白如雪.创新惩防腐败的思想教育机制[J].社会科学家2006,(04).[2]李晓艳等.高校反腐倡廉教育要科学推进[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02).[3]郑付海.思想教育: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J].前沿2010,(18).[4]黄少斌.高校反腐长效机制的构建[J].人民论坛2010,(36).[5]肖强.关于民族高校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05).Research on College Ideological Education Mechanism of BuildingAnti-corruption

煤矿安全预警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篇7

实践证明:任何事故的发生发展都有征兆出现。即安全状态信息, 这些信息大多数是可观测的, 有些还是可控的。倘若有先进、可靠的监控预警机制, 完全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至少能够把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随着煤矿安全预警技术研究的进展与深入, 建立煤矿安全预警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能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2 构建煤矿安全预警机制项目内涵及主要做法

2.1 构建煤矿安全预警机制的项目内涵

淮北岱河矿业有限公司安全预警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是指各管理单元根据所收集的安全信息进行分析, 对可能引发 (诱发) 事故的各种风险因素 (人、机、物、法、环等) 进行评估分析, 做出相应判断, 确定预警等级, 发布预警信号, 警示单位、班组和职工采取防范措施, 消除事故隐患, 有效防范事故发生。同时提示管理单元和职工做好险情或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救援准备, 以避免和阻止安全受到进一步威胁, 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活动。

2.2 构建煤矿安全预警机制的主要做法

2.2.1 对相关安全信息按评定标准进行预警分类

安全预警工作遵循“统一领导、科学决策、分级实施、全员参与”原则, 根据影响安全的可控性、紧迫程度、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 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安全信息, 将安全预警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三个级别 (安全预警分级类别见表1) , 即一级 (红色) 预警、二级 (黄色) 预警、三级 (蓝色) 预警。

安全预警一级: (红色) 安全工作由较危险状态向非常危险状态过度, 列为重点关注项目, 并提出重点监管告示;预先制定防范措施, 科区正职、职能部门管技人员跟班, 必要时由副总以上领导现场监督落实。

安全预警二级: (黄色) 安全工作由不稳定状态向较危险状态过渡, 列为特别关注项目, 并提高警惕;预先制定防范措施, 科区干部跟班监督落实。

安全预警三级: (蓝色) 安全工作处于不稳定状态;现场采取措施, 班 (队) 长负责监督落实。

2.2.2 成立安全预警体系领导小组, 明确各部门职责

为加强对安全预警体系的领导, 矿成立以矿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安全预警体系领导小组:安全预警体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安监处, 安监副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安全文化建设办公室人员组成。各单位相应成立本单位安全预警体系领导小组, 区队、班组指派一名兼职安全预警员负责日常工作。矿、科 (区) 、班组划分成不同层次、不同内涵的三级安全预警体系管理单元。

其主要职责: (1) 负责本级安全预警与应急行动的组织指挥; (2) 矿、科级制定本级安全预警信息发布规定; (3) 建立安全信息来源渠道, 收集和分析安全信息; (4) 矿、科级审核确定安全预警等级, 发布预警信息; (5) 组织实施安全预警行动, 并跟踪安全预警动态; (6) 决定安全预警等级和安全预警行动的变更、终止; (7) 建立安全预警台帐记录, 开展安全预警与应急事件反应总结与评估。

2.2.3 安全预警信息的发布方式及规则

一级安全预警由矿设立安全预警信息牌板 (调度电子信息牌板) 发布信息;二级安全预警由单位在会议室设立安全预警信息牌板发布信息;三级班组在生产现场安全预警信息牌板发布信息。

上一级管理单元在发布预警信息时, 必须同时发布有重要工作、关键工程、特殊事项的下一级管理单元的信息, 并予以标注。下一级管理单元可根据工作需要, 发布上级管理单元的重要信息。

2.2.4 各部门按照要求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安全预警信息主要来源包括: (1) 基层单位发布, 汇报 (2) 职能单位安排的工作 (3) 矿领导工作安排。各单位建立信息收集分析与传递渠道, 确保信息收集分析与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安全预警信息内容主要包括:⑴安全预警类别、等级;⑵安全预警范围、时间;⑶应对措施。

安全预警一级由提供信息单位填写《安全预警信息单》, 经分管矿领导签字同意后, 报调度所发布。基层单位负责安全预警二级、三级信息的提供和发布。

2.2.5 安全预警机制的实施过程

安全预警经矿审核下发后, 由相关领导召集基层单位领导和职能部门技术人员, 分专业对井下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研究, 制定出预警工作方案, 编制预警防范措施, 并安排人员现场跟班监督施工, 基层科区根据工作需要, 按照“安全预警分级类别”自主启动二级、三级安全预警, 并按照分级标准, 制定、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安排人员跟班监督管理, 使生产作业时刻处于预警防范措施的监控之下, 提高了现场安全管理效能。2010年~2011年先后在东风井关闭工程、III432机巷贯通、III3排水巷贯通、III4110风巷无极绳绞车安装、中央变电所高压柜改造、老副井井筒作业等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时, 同时启动了一级安全预警 (岱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安全预警 (一级) 信息见表3) , 制定了防范措施, 并按照一级预警管理规定由职能部门和科区管技人员跟班监督, 确保了工程安全施工。

2.2.6 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及执行情况的总结评估

各管理单位建立安全预警工作台帐, 做好工作记录和数据统计。各单位、班组每月对安全预警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内容主要包括安全预警的效果、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及建议等。矿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预警总结评估, 提出改进和完善安全预警工作意见。

3 构建煤矿安全预警机制项目实施效果

煤矿安全预警机制是从大量事故中总结出煤矿安全生产的一般性规律, 在各类煤矿中均具有一定普遍性, 能够有效提高职工安全预警意识, 有效消除不安全因素, 规避安全风险,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保护企业员工生命安全, 维护矿区稳定的作用。该成果自2010年在淮北岱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推广实施以来, 取得良好的安全效果, “三违”员工人数大幅降低, 有效地减少了轻伤事故, 杜绝了重伤及死亡事故, 全矿安全工作处于强有力的可控、可防状态, 杜绝安全事故, 实现持续安全生产。因此推广“构建煤矿安全预警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建议在相关矿井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金龙哲, 杨继星.安全学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1]金龙哲, 杨继星.安全学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构建煤矿集团公司的控制机制研究 篇8

一、突出文化要素,在创新教育机制上下功夫

文化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更高境界,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迫切需要。在构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中,我们要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以人为本”这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把安全第一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创新教育机制,必须抓好安全理念渗透。要使广大员工不仅对安全理念熟读、熟记,入脑入心,全员认知,而且要内化到心灵深处,转化为安全行为,升华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创新教育机制,必须注重安全行为养成。重要的是依靠制度约束。要依靠刚性制度来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必须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抓好定标环节,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要求,分别制定出不同的安全行为规范,安全行为规范考核标准要量化、细化、具体化、可操作化。二是抓好执行环节,要求广大员工认真执行安全行为规范,把它落实到生产过程和操作过程中。三是抓好检查环节,定期不定期地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把检查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案,以“三定表”的形式通知被查单位和人员。四是抓好考核环节。每日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要与工资奖金挂钩。

二、突出法制要素,在创新执法机制上下功夫

构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以法治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安全生产各方面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安全生产法制秩序。

坚持“以法治安”,必须“立法”。立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上级部门历年颁发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命令、条例、标准等,要把所有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各种法规汇编成册。另一方面是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操作标准、安全培训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安全奖罚制度等,所有这些制度都要整理汇集,编印成册发到基层单位和员工手中。通过“立法”,为依法管理安全强化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坚持“以法治安”,必须“懂法”。要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法制化,“立法”是前提,“懂法”是基础。只有使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学法、懂法、知法,才能为坚持“以法治安”打好思想基础。

坚持“以法治安”,必须“守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要求员工学习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学习;要求员工知道的,领导干部首先要知道;要求员工遵守的,领导干部首先要遵守,要把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作为对领导干部的最基本和最起码的要求。

坚持“以法治安”,必须“执法”。坚持“以法治安”,离不开监督检查和严格执法,煤炭企业要充分利用监督检查这个手段,依法进行安全执法,在安全执法、安全检查、安全考核、安全监督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秉公执法,依法办事,自学维护安全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

三、突出责任要素,在创新自律机制上下功夫

煤矿企业能不能搞好安全生产,关键在于能不能落实安全责任。实践证明,煤矿企业要真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必须在四个“健全完善”上下功夫。

一是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落实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必须抓住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落实各级安全第一责任者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责任落实到董事长、总经理、矿长、队长、班长四级行政一把手;第二个层次是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重点是落实调度、通风、生产、安监、保卫、基建等处(科)室管理人员的业务保安责任;第三个层次是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

二是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考核机制。煤矿企业在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中,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方案。对于矿(处)长以上领导干部安全责任的考核,由集团公司安监局、人事处、组织部负责;对于区队科级管理干部的安全责任考核,由各矿、厂、处安监科、人事科和组织部负责;对于班组长和安监员的安全责任考核,由各矿安监科和班组长管理办公室负责;对于员工的安全责任考核,由基层区队负责。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要按月度和季度进行。考核工作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考核面前一视同仁、考核结果要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是健全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对于安全责任落实得好、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安全责任落实差、安全工作搞得差的单位给予处罚,对于在安全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领导要给予重罚。在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中,要坚持重奖重罚的原则,要认真执行煤矿安全监督罚款办法,奖要奖得让别人眼红,罚要罚得让本人心痛,通过奖罚机制,把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到实处。

四是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凡是发生的各类事故,煤矿企业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进行分析、追查和处理。在分析、追查各类事故中,首先要从各级领导责任查起,在查清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的同时,还要追查分析各类管理干部的安全责任,要把板子打在应负责任的领导干部和各级管理人员身上,把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各级领导的票子、面子和帽子挂钩。在此基础上,对各类事故的责任人也要进行责任追究,做到该罚款则罚款,该降级由降级,该开除则开除,该法办则法办。

四、突出技术要素,在创新抗灾机制上下功夫

要突出技术要素,就要提高井下装备水平。煤矿企业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大胆引进国际先进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装备和采煤工艺,提高井下安全装备水平,通过建设高产高效矿井这个途径,促进国有煤矿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

要突出技术素质,就要提高监测监控水平。落实监测监控是预防瓦斯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煤矿企业要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规定和要求,配备和配齐各种瓦斯监测监控装备,高突和高瓦斯矿井要建立瓦斯抽放系统,装备安全监控系统,所有下井人员要按规定配备使用自救器,掘进工作面要配备高效低耗对旋式局部通风机,使用大直径的风筒,全面落实“一通三防”四项装备措施,健全和完善瓦斯防治装备和安全设施。

要突出技术要素,就要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要把世界先进国家的安全管理方法,要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把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全部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中,不断把安全管理的现代化引向更深层次。

五、突出投入要素,在创新保障机制上下功夫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为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投入,形成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机制,经国务院批准,所有煤炭生产企业必须建立提取煤炭生产安全费用制度。

对于提取的安全费用,煤矿企业必须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允许转入下一年度使用。安全费用只能使用于十个方面:①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②完善和改造瓦斯监测系统和抽放系统;③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治煤尘与瓦斯突出;④完善和改造矿井防灭火;⑤完善和改造矿井防治水;⑥完善和改造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⑦完善和改造矿井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⑧完善和改造矿井运输(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⑨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⑩其它与煤矿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方面。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大对煤炭生产企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相关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费用全部用于安全生产,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上一篇:普及普通话的小报下一篇:医院信息系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