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吸毒人员管控方案

2024-08-06

社区吸毒人员管控方案(通用6篇)

社区吸毒人员管控方案 篇1

范县吸毒人员管控方案

为净化我县社会治安环境,切实加强吸毒人员登记和管控工作,减少毒品社会危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上级禁毒部门的工作要求,范县公安局自2015年1月XX日起实行吸毒人员管控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县禁毒委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戒毒条例》为依据,充分发挥派出所基层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在吸毒人员登记和管控方面的工作机制,切实推进对吸毒人员,特别是流动吸毒人员、吸食合成毒品人员各类管控措施的落实,切实提高禁吸戒毒工作效果,最大限度地萎缩毒品消费市场,努力减少毒品对的社会危害。

二、工作目标

充分利用各种戒毒资源,依法落实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戒毒康复场所康复、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等措施,实现各项戒毒措施的无缝衔接,把吸毒人员管控工作的责任落实到社区和各类戒毒、康复场所,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吸毒成瘾人员的收治和戒毒康复能力;充分依托公安机关“大情报”平台和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数据库,深化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工作,切实加强对流动吸毒人员特别是毒情严重地区吸毒人员的管控,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吸毒人员的动态管理能力。

三、工作措施

1、各派出所要在全面掌握吸毒人员底数和现状的基础上,集中开展查处收治行动,实行“四个一律”,即对新发现的吸毒人员一律行政拘留,吸毒成瘾人员一律责令社区戒毒,吸毒成瘾严重一律强制隔离戒毒,对强制隔离戒毒出所人员一律责令社区康复,最大限度地减少毒品社会危害。重点做好对吸毒成瘾严重人员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对于发现的有吸毒行为人员,要严格按照《吸毒成瘾认定办法》规定的职责分工、认定标准和程序要求,依法做好吸毒成瘾认定工作。对于被认定为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吸毒人员,各派出所要充分利用强制隔离戒毒资源,按照“应收尽收”的原则,坚决予以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吸毒人员数要力争达到本地现有吸毒人员数的10%。对被责令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县禁毒大队负责强制戒毒费用。

2、各派出所要充分依托公安机关“大情报”平台和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切实加大对社会面,特别是流动吸毒人员的管控力度,有效防止和减少吸毒人员脱管失控,努力实现社会面无失控吸毒人员目标。

(1)派出所要充分利用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数据库,密切关注本辖区各类吸毒人员的动向,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对于社会面上正在执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戒毒措施的人员,责任区民警要加强管理,每两个月要检测一次。严防脱管失控;对于执行期间下落不明的吸毒人员,责任区民警要尽快查清下落,重新纳入管控。

(2)是切实加大对流动吸毒人员的查控力度。县禁毒大队和各派出所要充分依托

“大情报”平台的吸毒人员活动信息预警功能,切实加强对旅店业、出租房屋等吸毒活动重点场所的控制,提高对社会面流动吸毒人员的发现和控制能力。对于预警发现的有吸毒行为人员,要见面检测。

四、信息报送

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各派出所对于新发现的吸毒人员,以及其他涉毒违法犯罪线索,及时报送给禁毒大队。

社区吸毒人员管控方案 篇2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 各级公安部门都保存着大量的数据。在公安系统的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数据库中, 己经积累了大量的吸毒人员的基本信息。然而,这些数据只是堆积在系统中,办案民警也仅仅只是通过简单的查询或统计等方法获得数据表面的信息,很少涉及对信息的分析。本文将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应用在吸毒人员的信息管理中,并从这些海量数据中挖掘出吸毒人员所吸食毒品类型与性别、年龄、居住地等信息之间的的关系,得出一些具有价值的规则和信息,最终可以指导办案民警合理的安排警力以提高执法效率与快速反应能力,及时预防和打击犯罪行为。

1 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

1.1 数据挖掘的相关概念

数据挖掘(Data Mining)[1]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人们事先不知道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过程包括对问题的理解和提出、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变换、数据挖掘、模式评估、知识表示等过程,以上的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其中某些步骤或者全过程可能要反复进行。

1.2 关联规则的基本概念和问题描述

关联规则方法是数据挖掘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关联规则问题的核心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或对象间抽取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揭示数据间未知的依赖关系,根据这种依赖关系,可以从某一数据对象的信息推断出另一数据对象的信息。

关联规则可以如下描述[2]:

设I={i1,i2,i3,…im}是项的集合,设任务相关的数据D是数据库事务的集合,其中每个事务T是项的集合,使得T⊆I,每一个事务有一个标识符TID,设A是一个项集,事务T包含A当且仅当A⊆T。关联规则是形如A⇒B的蕴涵式,其中,A⊂I,B⊂I,并且规则在事务D中成立具有支持度S和置信度C,评价指标为:

支持度:support(A⇒B)=P(A∪B)

置信度:confidence(A⇒B)=P(A|B)

把满足最小支持度阀值和最小置信度阀值的规则称为强规则。项的集合称为项集(itemset),包含K个项集称为K-项集,如果项集满足最小支持度,则称它为频繁项集。

关联规则问题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必须先从资料集合中找出所有的高频项目组(Frequent Itemsets)。

第二阶段再由这些高频项目组中产生关联规则(Association Rules)。

1.3 Apriori算法

Apriori算法是一种最有影响的挖掘布尔关联规则频繁项集的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一个层次顺序搜索的循环方法来完成频繁项集的挖掘工作[3]。首先扫描一遍数据库,计算各个1-项集的支持度,得到频繁1-项集L1,然后采用迭代的方式逐步找出频繁2-项集,3-项集,…,直至不再产生新的频繁项集。得到频繁项集后,对于每个频繁项集,产生它的所有非空子集。对每个产生的非空子集,若其信任度不小于最小信任度阈值,则产生一个关联规则。

Apriori算法[4]具体描述如下:

该算法主要由拼接和修剪完成,其中,Apriori_gen是以频繁(k-1)-项目序列集Lk-1为自变量的候选生成函数,该函数返回所有频繁k-项目集的超集。

2 关联规则在吸毒人员管理中的应用

2.1 数据的预处理

(1)数据清理

由于在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数据库中所包含的信息比较多,而很多信息只是用于办案民警对吸毒人员的信息有个较为具体的了解,在对数据的分析方面并没有什么作用,因此先对这部分数据进行删选,比如说:去掉吸毒人员的身高,身份证号等对分析无用的信息。另外,这些人员的信息中有些在填写上是空缺的,那么就要用一些方法去处理这些空缺值,常用的方法是人工填写或使用某个全局常量来填充。根据分析预测的要求,最终形成吸毒人员信息表,表格所包含的信息项如表1所示。

(2)数据转换

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必须先把数据转换成符合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的形式。

①性别的分类:

男,女。

②出生日期:

由于在数据分析时,我们所关心的是被分析人员的年龄,因此需要对日期型数据进行转换,计算出其年龄,用到year()函数。在本文中我们将年龄分为青少年(14~18岁),青年(18~30岁),中年(30~50岁),中年以上(50岁以上)。

③居住地:

本文以商洛地区为例,那么此地区的7个县区我们分别用C1,C2,…C7代替。

④滥用毒品种类:

毒品的种类很多,有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但是,从制作的原材料性质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

⑤文化水平分为:

初中以下,高中,大学以上。

将以上的属性影射成项,具体如表2所示。

在数据库中随机抽取商洛本地的500份人员信息作为事务数据表,分析并统计出各项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以计数=6为例进行具体操作上的说明。表3是根据表2中的映射信息生成的具体信息,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2.2 关联规则的操作过程

用Apriori算法查找表3中的频繁项集, 取最低支持数min-sup=2。

(1)进行第一次迭代:求出C1的成员,做法比较简单,只要对每项的次数进行计数就可以了,操作结果是: C1={(A1,5),(A2,1),(B1,1),(B2,4),(B3,1),(C1,2),(C2,1),(C3,1),(C4,1),

(C5,1),(D1,1),(D2,5),(E1,5),(E2,1)}。

根据min-sup=2,挑选出1_频繁项目集: L1={A1,B2,C1,D2,E1}。

(2)进行第二次迭代:求出C2的成员。 C2={(A1B2,3),(A1C1,2),(A1D2,4),(A1E1,5),(B2C1,2),(B2D2,4),(B2E1,3),

(C1D2,2),(C1E1,2),(D2E1,4) },根据min-sup=2,挑选出2_频繁项目集: L2={A1B2,A1C1,A1D2,A1E1,B2C1,B2D2,B2E1,C1D2,C1E1,D2E1}。

(3)进行第三次迭代:求出C3的成员。

C3={(A1B2C1,2),(A1B2D2,3),(A1B2E1,3),(A1C1D2,2),(A1C1E1,2),(A1D2E1,4),

(B2C1D2,2),(B2C1E1,2),(B2D2E1,3),(C1D2E1,2) },根据min-sup=2,挑选出3_ 频繁项目集: L3={A1B2C1,A1B2D2,A1B2E1, A1C1D2, A1C1E1, A1D2E1, B2C1D2, B2C1E1, B2D2E1, C1D2E1}。

(4)进行第四次迭代:求出C4的成员。

C4={(A1B2C1D2,2),(A1B2C1E1,2),(A1B2D2E1,3),(A1C1D2E1,2),(B2C1D2E1,2)}。

根据min-sup=2,挑选出4_频繁项目集:

L4={A1B2C1D2,A1B2C1E1,A1B2D2E1,A1C1D2E1,B2C1D2E1}。

(5)进行第五次迭代:求出C5的成员。

C5={(A1B2C1D2E1,2)}。

根据min-sup=2,挑选出5_频繁项目集: L5={A1B2C1D2E1}。

(6)进行第六次迭代:求出C6的成员。

C6=Φ,L5=Φ,算法结束。

2.3 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根据Apriori算法对表3中的数据生成最大频繁项目集为{A1B2C1D2E1},并对此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数据,如表4所示。

根据表4可以得出分析结果:

(1) 吸毒人员中男性青年吸食毒品种类以新型毒品为主,此现象说明,新型毒品在青年这个吸毒群体中的传播比较广泛,因此要加强新型毒品的打击力度,并且有效的做好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

(2) 吸毒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根据有关数据,有些地区青年,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中,因吸毒诱发的高达80%。公安机关透露, 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大多与新型毒品的流行脱不了干系[5],因此要加强教育,特别是要加大校园的禁毒宣传力度,以及加强毒品的查获力度,从源头抓起。

(3) C1地的吸毒情况比较严重,因此要在C1地加大警力进行禁毒宣传工作以及贩毒吸毒的执法力度。

3 结束语

数据挖掘技术是一个年轻而充满希望的研究领域,在我国的运用还不是很成熟,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到公安这个特殊的行业,可以帮助警务决策,指导警务工作,本文将关联规则运用到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数据库中,对静止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某个地区的吸毒人员的特点以及禁毒工作的发展趋势,能够帮助办案民警有重点地投入警力,采取多种方法去铲除“毒瘤”,早日还人民一个干净的“无毒”社会。

摘要:分析研究了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将Apriori算法应用于公安领域中的吸毒人员管控中,通过对数据库中信息的分析,能够提取隐含的、先前未知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帮助公安机关对吸毒人员的管理以及有重点地做好禁毒工作。

关键词:数据挖掘,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新型毒品

参考文献

[1]Jiawei Han,Micheline Kamber.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88-192.

[2]关联规则描述[EB/OL].http://www.doc88.com/p-20455952632.html.

[3]潘华,项同德.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原理、工具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01-104.

[4]毛国君,段立娟,王实,等.数据挖掘原理与算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8-70.

社区吸毒人员管控方案 篇3

——以昆明市五华区为例

1阮惠风 李阳辉 杨光

(云南警官学院禁毒系 中国 昆明 650223)

摘 要:昆明市五华区在社区戒毒中积极探索吸毒人员社区矫正方法与途径,切实体现了《禁毒法》“以人为本”戒吸帮教工作理念。本文在分析社区矫正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吸毒人员;社区矫正;实践探索

2008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确立了当前戒毒体系中社区戒毒模式的法律地位与期限。

为了进一步明确社区戒毒的主管机关、戒毒方式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关系等,《禁毒法》第三十四条又规定:“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工作。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指定有关基层组织,根据戒毒人员本人和家庭情况,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落实有针对性的社区戒毒措施。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卫生行政、民政等部门应当对社区戒毒工作提供指导和协助”,“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应当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因此,《禁毒法》的出台有效促进了我国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新型戒 1 作者简介:阮惠风(1972-)男,湖南邵阳人,社会学博士,云南警官学院禁毒系讲师,现在五华禁毒大队锻炼,主要从事毒品预防、西南边疆社会问题研究。李阳辉(1971-),男,云南大理人,五华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主要从事禁毒研究。杨光(1963-),男,云南昆明人,五华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毒品预防与戒毒研究。毒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戒毒治疗过程中生理脱毒、心理矫治、社会帮教的全面实施,突出了戒毒工作的社会化。但是由于禁吸戒毒工作的复杂性,各地社区发育程度的不一致性及为贯彻《禁毒法》实施而配套的相关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缺位等因素的影响,社区戒毒仍然存在着诸多疑点与问题,实施起来困难大。因此,对社区戒毒相关措施的具体实践与探索,显得尤为必要。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对社区戒毒中吸毒人员的社区矫正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

一、吸毒人员社区矫正的理论探讨

首先是概念的拓宽。按传统观点,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的执行方法,显然,其矫正对象已定性为罪犯。而这明显又与我国对吸毒行为的定性、《禁毒法》规定社区戒毒及社区康复的主要目的等不相吻合。如《禁毒法》第六十二条明确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可见,对吸毒行为的定性只是为“违法”,而不是“犯罪”,因此,对吸毒行为不能纳入社区矫正的范畴,显然这一观点与《禁毒法》中明确规定的“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等相关内容相冲突。

其实在国外,社区矫正的英文名称为Community correction,又可译为“社区矫治”,较常见的包括缓刑、假释、社区服务、暂时释放、中途之家、工作释放、学习释放等。因此从广义上讲,社区矫正应包括所有在社区环境中预防违法犯罪及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其矫正对象应包括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因此,五华区以此概念为依据,结合《禁毒法》的立法精神与相关条款,认为就毒品问题而言,社区矫正应包括毒品滥用的预防、毒品滥用群体的矫正、情节较轻的毒品犯罪群体的矫正等等,从而拓宽了社区矫正的概念。

其次是在社区矫正的功能方面,突出了戒毒工作的社会化。在政府的支持倡导下,五华区将戒毒人员的社区矫正纳入了整体的社区管理与建设活动体系之中,率先在昆明市挂牌建立起了九个社区矫正点,组成了由办事处禁毒专干、社区干部、社区医生、禁毒志愿者、派出所民警等多种力量构成的社区帮教队伍,摸索建立了一套新的社区帮教方法和工作制度,建立禁毒戒吸的社区控制网络,使禁毒戒吸工作由政府行为或公安部门的专项职能,变成具有广泛社会参与性的社区防治体系。因此这种社区矫正具有较大的吸纳功能与矫治功能,是社区发展与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再次是在社区矫正的理念方面,切实体现《禁毒法》“以人为本”戒吸帮教工作理念。为进一步加强对戒毒出所人员的社区帮教,深化社区矫正工作,更好地发挥社区作用,巩固禁吸戒毒工作成果,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戒吸帮教工 作理念,完善五华区禁毒体系建设,切实帮助戒断吸毒人员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摆脱毒瘾回归社区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最后是在社区矫正的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建立了社区戒毒矫助点工作规章制度,规范了矫助点工作流程。为确保矫助点正常有序地开展工作,五华区依据《禁毒法》相关内容,在总结多年禁吸帮教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五华区社区戒毒协议书》、《五华区社区矫助点工作目标》、《五华区社区矫助点工作制度》、《社区矫助点工作者、志愿者工作职责》、《五华区社区矫助点对帮教学员的管理规定》、《五华区社区矫助工作流程》等多项规章制度,在全区统一实行,使五华区禁吸帮教工作规范有序地发展。

二.五华区吸毒人员社区矫正的实践探索

在吸毒人员社区矫正的实践方面,五华区结合自身实际,以社区矫正理论为指导,不断创新矫正方法,进一步加大了对矫正对象的帮助,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社区矫正成效明显。

(一)基本情况

五华区由于历史和地理形成的因素、吸毒人员基数较大,特别是昆明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在册吸毒人员倍增,全区在册吸毒人员4216人,其中已死亡842人,服刑46人,劳教274人,下落不明四年以上的599人,人户迁出894人,戒断三年以上270人,现有吸毒人员1291人,列入社会帮教435人,在所戒毒332人,美沙酮维持治疗199人,下落不明不满四年的325人。五华区共有9个街道办事处、两个乡,99个社区居(村)委会,其中,有两个无毒乡、24个无毒社区居(村),九个城区办事处中75个社区居(村)委会不同程度地分布有吸毒人群。2

(二)社区矫正实践的成功探索

1.领导高度重视社区矫助工作

五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社区矫助工作作为逐步减少和消除毒害,促进社会稳定,实现“打造平安五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作为五华区禁毒人民战争的一项重要内容,专门召开区禁毒委员会领导会议专题研究社区矫助 2 文中相关数据与个案均为昆明市五华分局禁毒大队提供。工作。按照昆明市禁毒委《关于在全市推行社区矫助工作实施意见》,结合五华区实际制定了《五华区吸毒人员社区矫正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区禁毒工作会上进行了部署,要求全区各乡、街道办事处、禁毒成员单位认真贯彻省、市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把社区矫助工作做实、做深、使更多吸毒人员戒断毒瘾,回归社会。为确保社区矫助工作落到实处,区政府逐年增加了禁毒经费投入,保障了矫助点的建设和矫助活动的开展。

2.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机制

五华区党委、政府积极支持社区矫助点的建设,在上级禁毒部门的指导下,各乡、街道办事处积极开展矫助点基础建设。

一是设立矫助点、落实活动场地。根据五华实际,以每个乡、办事处为单位,各设立一个矫助点。各乡、街道办事处在辖区内选择办公条件较好社区(村)居委会内建立矫助点。并落实了开展矫助工作专用的活动场所。

二是设立矫助点领导机构。在乡、街道办事处成立由党工委副书记为组长、综治办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社区主委为成员的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各社区禁毒专干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层层落实责任。

三是由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禁毒专干和派出所社区民警组成了社区矫助工作者,在辖区内招募了社区禁毒工作志愿者,组成帮教队伍。目前,全区建立了一支由1184名热心禁毒事业的各届人士组成的禁毒自愿者队伍。

3.加强培训,提高社区帮教工作者业务水平

吸毒人员社区矫助工作是新形势下社区禁吸帮教工作发展的要求,为了确保矫助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提高社区帮教工作者业务技能是关键。为此,五华区加强了社区禁毒工作者的培训活动。一方面,专门组织各乡、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综治专干、社区禁毒专干、派出所社区民警学习省、市党委、政府、上级禁毒领导部门关于社区矫助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使各级、各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迅速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切实帮助戒毒人员解决生活、就业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扶难救困,从思想上、生活中给矫助对象最大的帮助,为他们摆脱毒瘾,回归社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使社区矫助点真正成为吸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所完成生理脱毒回到社区后,继续进行心理和行为矫治的基地。另一方面,区禁毒办专门培训与日常工作指导相结合积极组织业务培训活动,借鉴戴托普等一些专门戒毒机构可行的做法和工作经验,邀请研究药物依赖的专家,举办吸毒人员社区矫助点骨干培训班,对街道办事处的综治主任,社区矫助点专干及工作人员从吸毒人员戒毒期间的心理特征、如何开展社区帮教活动以及开展此项工作的理论基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培训,基本掌握了社区矫助点的运作和管理模式,加强了面对面开展帮教工作的业务水平,为全面开展 4 矫助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全面落实吸毒人员无缝隙管控工作机制

为使吸毒人员的发现、送戒、帮教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确保吸毒人员管控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吸毒人员无缝隙管控机制,确保吸毒人员管控吸毒人员从被发现送强制隔离戒毒到在戒毒所戒毒期满后回到社区纳入帮教的全过程建立了无缝隙管控制度。社区、派出所在帮教中,发现列帮人员重新吸毒或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吸毒人员,由派出所送强制隔离戒毒,解毒期满后,戒毒所通知区禁毒办,由禁毒办统一接回,交辖区派出所和社区进行列管帮教,派出所和社区与戒毒学员家属签订帮教协议和责任书,切实做到了对吸毒人员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底数清,情况明的目标。2007年以来,市戒毒所共释放我区吸毒人员225 名,全部实行无缝隙管控纳入社区帮教。

5.全面落实禁吸帮教工作措施

一是采取普遍列帮与重点帮教相结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矫助活动。各社区矫助点在与戒毒出所人员全部建立联系普遍开展帮教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戒断毒瘾主观意愿强烈、吸毒时间短、积极配合矫助工作的对象进行重点帮教。每年每个社区确立2名重点矫助对象开展工作,尽力帮助其延长巩固期,力争达到彻底戒断的目标,积小为大,不断扩大戒断巩固面,逐步达到大多数吸毒人员都能彻底戒断毒瘾的目标。

二是坚持指导与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加强管理。在社区矫助工作中,一方面对吸毒时间较长,毒瘾较深,思想不稳定的矫助对象提供戒毒用药及用药指导,引导参加美沙酮替代治疗。另一方面派出所按照吸毒人员管理规定,按时限不定期地对矫助对象进行尿液检测,发现复吸的,及时送强制隔离戒毒继续进行强制性生理脱毒。

三是坚持以思想教育的方法进行心理矫治。帮教小组按照三个“不”和三个“一”,即对吸毒人员不歧视、不推诿、不揭短、一视同仁、一以贯之、一腔热情的方式坚持每月一次谈话制度,加强与矫助对象的联系,及时了解掌握矫助对象思想状况、生活情况,并结合个体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同时,广泛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充分调动禁毒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及社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参与“社区矫助点”工作的积极性,在社区群众中进行扎实细致的思想工作,利用亲情、友情感化矫助学员,逐渐消除人们对矫助对象的偏见和歧视,努力创造宽容、关爱、接纳的社会环境,用社区工作者的真心和禁毒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心树起矫助学员的自尊心,坚定戒除毒瘾的自信心。

四是以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的方法,丰富矫助形式。社区矫助点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矫助活动,以组织矫助对象学习毒品危害、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知 5 识、组织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文体活动、禁毒宣传活动、重大节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内容丰富的帮教活动。通过这些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加强矫助对象融入社会正常生活的能力,感受社会的温暖。

五是以“助”促“矫”,帮助矫助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增强戒断巩固成果。大部份吸毒人员处于无法自食其力、家庭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成为了社会极端弱势群体。开展困难救助,开展技能培训、安置就业,为他们自谋出路提供帮助以解决生活困难,是近年来五华区对吸毒人员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开展禁吸帮教工作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全区为176名戒矫助对象办理了低保,为35人安排了工作,为96人介绍了工作,给124人发放了困难救助金3万余元,为32人解决了子女入学等其它困难问题,受助人数达463人。通过帮助戒吸学员解决实际困难,使矫助对象恢复自立、自救能力,找到生活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为矫助对象巩固戒断成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再辅之以思想教育、心理矫治等方法,使戒吸成果得到了较好的巩固。如曾得到温家宝总理接见的护国桥社区矫助人员高益华以前多年吸毒,多次戒毒,2005年8月,高益华第四次戒毒出所后,护国社区矫助点在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其树立戒毒信心的同时,考虑到高益华生活无着落的实际困难,因该人具有服装剪裁、缝纫的手艺,办事处和派出所积极想办法,与有关部和单位协调,在南强街街口为其安排了一临时铺面,让高益华经营使用。时至今日,高益华的缝纫铺生意良好。解决了生活之忧的高益华在有关部门的关怀下,感受着党委、政府和社会的温暖,一直坚定着戒断毒瘾的信心,戒断期已达两年多。

矫助对象蒋某因吸毒受家人痛恨,邻里歧视。戒毒出所后,社区矫正点及时开展接茬帮教工作,除了从思想上做工作外,为其安排临时摊点,维持了基本生活需要。后又根据本人提出想与另外一名矫助同伴开一个小吃食店的想法,社区和办事处又想办法在府东街争取到了一个临时商棚,两名戒吸学员自食其力,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从2004年至今,两人戒断巩固期已达3年。中央电视台《平安中国》、《法制在线》、昆明电视台的《梅子开讲》等栏目分别专门进行了采访报道

龙翔街道办事处始终把吸毒人员社区矫正工作作为推动“无毒街道”、“无毒社区”创建活动的工作重点,真正把社区矫助工作落到实处,着力在帮助吸毒人员解决生活困难和就业问题上下功夫,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其辖区共有在册吸毒人员322名,实有吸毒人员83名,其中戒断一年的有27人,二年的有20人,三年以上的达到36人,成功创建无毒社区3个。为此,昆明电视台《梅子开讲》栏目专门制作了一期《社区矫助照亮生命》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观众及吸毒人员纷纷打电话到电视台询问相关情况寻求帮助,并反映 6 这期节目为他们指明了生存下来的路子,看到了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的希望,有了找到家的感觉。

综述之,五华社区在吸毒人员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践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丰富了社区矫正的内涵,对社区戒毒模式的实施、完善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五华区吸毒人员社区矫正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矫正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五华区社区矫正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公共品配置短缺

公共品的概念来自于1954年萨缪尔森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该论文给出了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公共产品具有两个本质特征:非排他性与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作为基层社区,五华区严重缺乏相关的必备的公共品资源的配置,社区矫正配套设施建设严重匮乏。

首先是社区矫助医疗、活动配套设施不足。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考察了五华区所属社区的几个矫助点,大都矫助点除了一台电视与影碟机外,几乎没有其他设备,没有专门的医疗室与医护人员。其原因是各街道办事处的经费是由区政府统一核拨,禁毒经费是含在综治经费中,没有按禁毒专项经费核拨,所以各街道办事处用于禁毒的经费十分有限。

其次是社区矫助人员编制难以完全落实,专业人员极度匮乏。五华区社区矫助工作人员主要是由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禁毒专干、派出所社区民警和禁毒自愿者组成,而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禁毒专干、派出所社区民警都是兼职的,还承担了大量的其他工作,投入到社区矫正、矫助工作的精力有限。就专业人员而言,五华区社区矫助工作人员懂得对吸毒矫正相关知识不是很多,更别说恢复戒断者的心理所需的心理医生或专家了。而资料显示吸毒者戒断后复吸是由于其难于再社会化所致,这当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心理因素起主要作用。因此,社区矫助队伍的结构与专业水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吸毒人员社区矫正的效果。

《禁毒法》对禁毒经费保障已做了相关规定,但过于宏观,缺乏操作性,建议有关部门在其下位阶法及规章中明确经费来源与渠道、购买社工费用、矫正工3 3 Samuelson & Paul A,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36(November),1954,p387-398.作人员编制等问题。

2.新型毒品的社区矫正问题

我国新型毒品滥用问题日趋突出,国家禁毒委《2007年中国禁毒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禁毒人民战争”已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加工生产规模明显减少。但与此同时,悄然崛起的新型毒品又对我国造成新一轮的冲击。在海洛因仍为我国主流消费毒品的情形下,新型毒品的滥用又呈不断扩大蔓延之势,截至2005年底,全国新型毒品滥用人数已占吸毒人员总数的9.50%,达8万余人。

而《禁毒法》对新型毒品滥用的社区戒毒方式、判断成瘾标准、成瘾严重标准等都尚无涉及,因此,五华区对此类人群的社区矫正缺乏认识与适用依据,社会上不少人都认为新型毒品滥用不会成瘾,没有多大危害。

其实,新型毒品滥用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其首要不利后果是导致滥用者心理能力的危害,即通过对大脑的损害使滥用者变成精神病患者,且这种对大脑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因此,在对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社区矫正或进行帮教时,应该考虑到此滥用者心理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等,帮教的重点首先是想法让滥用者心理得到充分的调整与恢复。相对生理治疗而言,滥用者心理的矫正与治疗更为关键,难度也更大。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有关新型毒品社区戒毒的实施办法和细则。

3.对吸毒者的污名化,戒毒者回归社会困难。污名一词的英译是“stigma”,当时的统治者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身上做上标记,以表明他们社会身份低下。在现代社会学中,对污名做出深刻分析的社会学家首推戈夫曼。从定义上看,污名被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状,该种社会性状将使得其拥有者在其他人眼中丧失其社会信誉或社会价值。戈夫曼在对那些遭受污名化经历的人们———如精神病患者、残疾人以及其他各类社会越轨者———进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核心的概念“受损的身份”(spoiled identity),用于描述上述遭受污名化体验的人们,在社会上其他人眼中被贬低的社会地位。因此,污名化(stigmatization)就是目标对象由于其所拥有的“受损的身份”而在社会其他人眼中逐渐丧失其社会信誉和社会价值,并因此遭受到排斥性社会回应的过程。后来的研究者则把污名化过程进一步分解为由5个相互关联的社会要素所构成,分别是:贴标签、原型化处理、地位损失、社会隔离和社会歧视。

吸毒人员就拥有这样一种“受损的身份”,因为吸毒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足以驱使非吸毒者对吸毒者实施社会隔离和社会排斥的制裁。在因吸毒而导致的654 45 国家禁毒委,《2007年中国禁毒报告》。

根据2005年国家禁毒委摄制《防范新型毒品的危害》相关内容整理所得。6 阮惠风,新型毒品滥用危害评估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7(2)。排斥性社会回应中,最主要的一类就是社会歧视。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家庭很有可能把吸毒者拒之门外,社区可能将其驱赶出其所在的居住区,而雇主则很可能解雇吸毒的员工。7因此,吸毒人员之所以难以摆脱毒瘾,根源在于回归社会后没有谋生技能,既容易被社会拒绝,也容易自暴自弃,最终难免再次选择毒品逃避社会、麻醉人生。

因此,反对歧视和羞辱,对吸毒者以宽容、关怀与帮助,已经成为社区矫助的关键。首先是大力培养吸毒人员的谋生兴趣和谋生技能,使他们都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坚定他们回归社会的信心,使他们找到人生新的起点,从生理和心理上彻底摆脱毒瘾。

其次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对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继续帮教工作。各将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有机结合起来,普遍建立了社会帮教制度,对戒毒人员全面落实帮教措施。

最后是采取有效措施(如提供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鼓励企业等招聘戒毒回归人员,真正落实《禁毒法》第五十二条中规定的“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戒毒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解除居家隔离人员管控方案 篇4

第一条凡被确定为重点管控人员,一律实行居家隔离观察,居家观察时间为14天。

第二条对被确定为居家隔离对象的`,由所在的镇村(社区)工作人员向本人送达居家隔离告知书

第三条在居家隔离对象入户大门醒目位置上张贴“居家医学观察14天”的`标示牌,并注明居家观察起始目期

第四条在居家隔离期间,对居住在单元楼或有独立院落的观察对象,对其居住房屋进行封闭管理,在入户门外张贴封条监管人员为观察对象提供服务确需打开房门时,方可更换封条对无封闭院落的观察对象,由镇村采取设置围挡、警戒线等措施,划定隔离区域,确定专人负责监管。若观察对象私自出入房门或隔离区域、撕毁封条,将在县上确定的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对拒不配合,情节严重的,将由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第五条对居家观察对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镇、村(社区)组、医务人员、亲属四方监管责任。由医务人员负责对其每天进行两次体温检测,并由村人社区)组千部负责为观察对象提供垃圾清除、生活所需物品代购等必要服务和保障。

第六条居家隔离期间,被隔离人员必须居住在通风条件好的单间内。若与家庭成员同住一个房间的,家庭成员之间不要亲密接触,至少保持1.5米以上距离,并与家人分餐,切实落实好个人及家庭防疫防护措施

第七条居家隔离期满后,由医务人员对其进行健康检测,无异常情况的,予以解除居家医学观察

吸毒人员心得体会 篇5

毒品容易成瘾。吸食毒品会让人产生一种快感,容易让我们从生理和心理对毒品产生一种依赖,让我们成为毒品的奴隶。

毒品祸害家庭。一旦家庭中一人吸毒成瘾,为了购买毒品会耗费大量钱财,可能会变卖家产甚至借取高利贷,全家的生活都会不得安宁。

毒品容易传播疾病。吸毒成瘾后,吸毒者一般就会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和能力,为了获得毒品不顾一切。很多吸毒者都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吸毒,而且吸毒者私生活一般比较乱,这些都很容易传播艾滋病。

社区吸毒人员管控方案 篇6

为切实做好x出院返镇重点人员居家隔离管控工作,做到抓住重点环节、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管控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组织架构

组长:x

副组长:x

执行副组长:x

成员:x

各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

二、工作职责

纪委:负责全面督查重点人员居家隔离管控措施落实和纪律执行情况。

社会事业局:具体负责和指导重点人员居家隔离管控措施。

派出所:具体负责居家隔离对象的稳控工作。

中心卫生院:负责每天两次的测温,每天一次的消毒,和核酸检测采样。

各村(社区):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具体负责重点人员居家隔离管控措施的落实。

三、具体要求

1、建立专班。各村(社区)组建以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管控专班,明确分工和职责。专班要下设值班值守组、生活保供组、消杀安全组、应急处置组等小组,各司其职、协同应对、有效管控。

2、严格措施。在完善好隔离户水、电、气等生活必需品的同时,对其家庭与外界进行硬隔离。坚持人防和技防并举,落实“五包一”挂包责任,实行三班制、24小时值班值守,同时安装监控摄像头、门磁贴。镇卫生院安排专人、按照标准,进行测量体温、核酸采样、家庭消杀等健康管理措施。

3、明确责任。按照属地管理要求,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专班负责指挥、指导和协调,相关村全面负责管控措施的落实、管控对象和疫情的安全,并每日向镇指挥部报告管控对象有无异常情况。

上一篇:2024年度七年级一班班务工作总结下一篇:迷人的中秋节夜晚高二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