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中心

2024-08-14

实验动物中心(精选8篇)

实验动物中心 篇1

实验动物中心工作计划

实验动物中心在教务处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加强业务建设,努力实现实验动物管理工作新突破,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执行实验动物生产供应计划,按质保量完成教学用实验动物及生物材料的生产供应任务。

二、认真落实实验动物饲养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做到有章必依,违章必究。进一步加强实验动物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三、以“啮齿目动物繁育为中心,控制家兔传染病为重点”,继续抓好动物种群管理和保种、育种工作,充分利用良种资源,确保啮齿目动物自给自足。

四、加强实验动物生产安全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实验动物传染病,强化防疫措施,科学制定防疫计划。

五、做好实验动物设施、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六、积极开展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七、抓好动物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动物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八、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实验动物中心

2013年12月18日

实验动物中心 篇2

生物科技系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生命科学知识及衍生的技术, 如基因改造、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生物体反应利用、发酵、组织培养等, 将其应用到农业、食品、资源环保、材料化工、机电资讯以及医疗保健服务等经济领域, 研发制造出各种新型产品, 包括胰岛素、生长激素、血清、单克隆抗体、新型疫苗、多肽药物、蛋白重组药物、基因重组药物、诊断试剂、生物芯片等, 以改善人类健康及生活品质。

台湾最早的生物科技主要应用在制药行业。上世纪50年代初, 当时阿司匹林、青霉素等西药十分紧缺, 岛内陆续有人开设多家规模很小、设备简陋的制药厂, 将进口原料药分装后生产一些成药制剂。60年代, 台当局鼓励引进外资和技术, 在岛内先后成立一批外资及合资制药企业, 开始生产多种剂型的解热镇痛药、氯霉素等化学合成药。70年代随着制药工艺逐步提高, 台当局鼓励岛内企业生产一些紧缺的原料药, 品种多达上百种。到80年代, 台湾生物、化学、医学等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岛内开始掀起第一波生技产业热潮。台当局1982年修订“科学技术发展方案”时, 把生物技术和肝炎防治增列为八大重点发展科技领域之中。1985年又提出“发展台湾生物技术及生物工业方案”, 并成立行政部门下属“生物技术与制药产业发展推动小组”, 牵头组织实施由科技、卫生、农业、经济等主管部门相关机构及台湾中研院等共同参与的大型生物科技研发计划, 涉及遗传工程、基因重组、融合瘤、组织培养、生物化学工程、血液科技、肝炎疫苗、农作物育种及种禽畜繁殖等方面, 取得一定成果, 然而由于缺少实验动物方面的条件相关科研设备和人才, 难以开展重要的生物实验研究, 导致此后生物科技一直发展缓慢。

所谓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的专门用于科学实验的一些特殊种类 (例如不带各种病原体, 或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 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 的动物, 用于在实验室内开展有关生物学、医药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等, 以获得新知识或解决产业公害、食品公害、药品毒性等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某项具体关键问题。特别是在严格消毒环境下经过专门培养的无菌实验鼠, 身上没有任何检测得到的病毒、细菌或寄生虫, 可以用来接种单一或特定菌种, 产出已知菌鼠, 用于基因改造、癌症、肠道微生物、消化道生理、免疫、药物动物学及营养学研究, 是珍贵的实验鼠资源。

随着近年来生物医学科学的突飞猛进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实验动物不仅涉及粮食、人口、疾病治疗、环境保护等的重大社会问题, 而且还涉及到地球上所有生活着的动物生存问题, 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 最终必然要通过动物实验 (包括动物疾病模型的开发等) 来阐明并解决。科学家借助实验动物去探索生物的起源, 揭开遗传的奥密, 攻克癌症的堡垒, 研究各种疾病与衰老的机理, 监测公害、污染, 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生产更多更好的农畜产品为人类生活造福, 更涉及到药品、生物制品、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化妆品、航天、放射性和军工产品领域。因此, 实验动物科学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 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支柱, 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已形成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基础科学门类。其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不仅直接影响到许多领域研究课题成果的确立和水平的高低, 而且它的提高和发展又会把许多领域课题的研究引入新的境地。为此, 所有发达国家对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均给予高度重视, 其投入的经济物资和技术力量几乎可与发展核科学相提并论, 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

早在1984年12月台湾中研院院士会议及1986年“第三次全台科技会议”时, 与会人员均建议设立实验动物繁殖中心, 因为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及农学研究上为不可或缺的基本材料。发达国家为确保科学研究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对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及应用均有一定严格标准与要求。而当时岛内附设有供应实验动物的教学及研究机构非常分散, 且因欠缺专业饲养条件, 所供应的实验动物在质与量上均无法满足岛内研究人员的需求。1987年1月, 台当局行政部门指示由科技主管部门负责, 台湾中研院与卫生主管部门协办该计划。

1988年10月,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将规划草案报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同年12月获正式核准并拨下拨1亿元新台币经费。由于当时岛内缺乏此类人才, 科技主管部门特意聘请旅美实验动物专家洪昭竹回台湾, 主持该项计划及中心建成后的日常运营工作。

该中心建于台北市南港区中央研究院院内 (地址为台北市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 设计为两层共约7000多平方米的研究大楼, 原定1989年6月动工, 两年半内完工。然而, 大楼刚开始兴建就遭到周围居民的抗议, 担心饲养实验动物会产生异味或造成环境污染, 加上多数人反对用动物进行实验, 因此大楼地基才刚挖好, 就被附近居民团团包围, 要求停工迁址, 这一下就停工了1年多, 差点就建不成。

最终, 由该中心副主任翁聪标亲自率人与附近居民进行耐心解释, 让他们了解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制度经过重重把关, 饲养环境甚至比一般人的居住空间更干净, 才勉强化解民众的不满, 使研究大楼顺利落成。1994年夏, 该中心开始正式运营, 最初只有专职人员12人, 属于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人事编制, 每年生产无菌实验小鼠162, 750只、大鼠27, 900只、仓鼠6375只、天竺鼠6800只。自1995至1998年, 已供应全岛各研究机构18万只无特定病原且遗传性纯正的鼠类实验动物, 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时期台湾生物科技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

推动台湾生技产业快速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为追赶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科技水平, 时任台湾领导人李登辉提出建设台湾成为亚太地区研究重镇和高科技制造中心的所谓“科技岛”计划。为此, 台湾行政主管部门于1995年发布“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 并成立“生物技术产业指导小组”, 从法规制度、投资环境、专案研究计划、人才培训、建设生技园区等着手, 制定加快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由此催生了岛内第二波生技热潮。

1997年4月, 台湾行政主管部门召开第一次“生物技术产业策略会议”, 正式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继电子、信息、通讯产业后另一个“明星产业”, 并决定以后每年都要召开一次“生物技术产业策略会议” (2002年后与其他“产业策略会议”合并) 。在1998年“第二次生物技术产业策略会议”上, 决定将以蛋白质药物、中草药、诊断检验试剂为重点的制药与生物技术研究列入岛内发展计划。为了集中力量, 台当局行政主管部门仿照成功推动资讯产业的模式, 成立了包括科技、经济、农业、卫生、教育等主管部门与中研院共同组成的跨部门领导机构来共同配合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适时提出“发展台湾成为亚太制造中心——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推动计划”, 并成立“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 制定了《生物技术发展策略与措施》, 提出健全法规体系, 推动投资, 研究发展, 技术转让, 培育与使用生物技术人才, 保护知识产权, 以及相互认证与资讯等, 目标是把台湾建设成为国际生物技术企业研发与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及亚太地区生物技术产业研发、制造与运营中心, 并希望以此促进民间企业的相关投资。其后, 又制定《促进企业开发产业技术办法》, 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十大新兴工业之一, 鼓励企业投资研究发展。工研院也在1999年成立生物医学工程中心 (后更名为生技与医材研究所) 。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提出包括基因医药卫生科技在内的4项尖端研究计划, 包括建立台湾本土特有基因资料库, 利用基因科技预防、诊断、治疗台湾民众常见病与多发病、开发药物等, 开始酝酿及组织实施大规模的“农业生物技术科技计划”和“制药与生物技术科技计划”, 并在新成立的台南科学园区设立生技产业专区, 在新竹科学园区南部设立生技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原料药产业及检验试剂、新剂型及新药的制药产业。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也开始推动在岛内各高校普遍设立生物技术相关的系/所, 以及成立创新育成中心, 确定了医学电子与影象系统、生理光学与超声波、生物力学与骨科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制药工业、医检与医学生物技术等六大发展重点, 以大学科研成果为基础, 专注于产学合作、产品与技术开发以及产业技术咨询服务的推动, 运用技术转让机制与研发补助计划, 协助厂商建立生物技术研发能力, 同时构建生技产业基础设施, 以完善其产业发展环境。

台湾卫生主管部门1996年11月公布《药品优良临床试验规范》 (简称GCP) , 1998年7月成立医药品查验中心, 协助技术性审查、咨询与法规草拟, 并在岛内各制药企业全面推动GCP的实施及实地查核。

到2000年前后, 岛内生技医药产业年产值已达到新台币60亿元左右。由于实验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上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 包含新药开发过程中的临床前安全性试验、心血管、生理及记忆学习等特殊领域的研究等。台湾实验动物繁殖及研究中心主要为配合岛内生物医学研究需要, 持续提供高品质啮齿类无特定病原实验动物, 包括无菌实验小鼠、大鼠、仓鼠及天竺鼠等。2000年前后, 该中心获得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经费投入1190万元新台币, 每年为岛内各大学、研究机构、医院及民营生物技术公司等100多家机构提供各种实验动物10余万只, 营收金额约1000多万元新台币。

为保障实验动物质量, 该中心针对动物健康状况进行健康监测, 包括血清病毒抗体、管制病原抗体、组织病理解剖、寄生虫检查等检测, 同时为维持近亲品系实验动物遗传特性及品质纯正, 进行实验动物同功异构酵素生化标记筛检的遗传监测。

为长期保持近亲品系种原的可持续利用, 该中心持续进行近亲品系与基因改造小鼠种原胚与精液冷冻保存, 建立台湾实验小鼠种原库, 完成10个品系、2000余颗冷冻胚及繁殖层小鼠2品系1000余颗冷冻胚。

此外, 该中心还利用从海外引进的胚净化复育技术, 将遭受病原污染品系移置到干净的代养母鼠子宫内怀孕并出生代养, 及将已开发的无菌动物产制技术完成产制3个品系及1个品种无菌小鼠, 有效建立岛内首创的无菌小鼠种原族群。在提供实验动物科技服务方面, 该中心开办实验动物管理培训课程, 每年培训数十名此类人才, 还积极推动南部科学园区实验动物中心建设, 促进南科生物医学产业聚落成形。

改制为“国研院”下属实验动物中心

进入新世纪后, 随着全球生物科技风卷云起, 台当局雄心勃勃, 在“挑战2008发展重点计划 (2002—2007年) ”中, 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两兆双星”产业之一, 并在2005年4月提出“生医科技岛计划”, 内容包括建立民众健康资讯数据库、台湾生物资料数据库以及临床试验与研究体系等3项重点计划, 分别投入100亿元、30亿元与20亿元新台币资金。台当局修订后的“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 将设立生技产业聚落列入推动项目之中, 在北、中、南各地区共设立三个“中央主导型园区”, 包括南港生物科学园区、新竹生物医学园区和屏东农业生物科技园区, 以及6个地方主导型或与当地产业经济结合的园区, 包括高雄生物科技园区、宜兰县海洋生物科技园区、嘉义县香草药草生物科技园区、彰化县花卉园区、台南县兰花生物科技园区等, 掀起推动生技产业发展的第三波热潮。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从2002年到2010年, 同时组织实施多期大型“农业生物技术科技计划”、“生物制药科技计划”和“基因体科技计划”, 共投入317.6亿多元新台币, 可谓下了血本。台湾中研院2003年1月成立基因体研究中心, 2004年1月又在南部科学园区设立生物科技实验中心。经济主管部门也在台北市南港设立生技育成中心;制药工业技术发展中心更名为医药工业技术发展中心, 研发范围扩展至西药、中草药新药及医疗器材;台湾工研院则成立医疗器材科技中心。2003年, 台当局仿效工研院模式, 将实验动物繁殖及研究中心改制为自主运营、自负盈亏, 名称也改为“国研院”下属“国家实验动物中心” (本文称台湾实验动物中心) 。

科学家利用动物实验进行生医研究时, 常常因为实验动物本身的微生物状态影响实验结果而苦恼, 尤其是探讨肠道微生物对动物体的影响时, 因欠缺能够进行单一细菌, 或是细菌间交互影响的动物模式, 研究很难执行。鉴于此, 该中心特别派科技人员赴外国研习, 引进美国杰克森实验室 (The Jackson Laboratory) 小鼠饲育管理制度, 2003年又成功引进隔离操作箱技术, 并加以改良, 提高效率, 开发出全台湾第一个无菌实验鼠。这种无菌实验鼠住在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塑料箱中, 身上没有任何检测得到的病毒、细菌或寄生虫, 可以用来接种单一或特定菌种, 产出已知菌鼠。经过5年的努力, 培育出6种完全无菌鼠, 供岛内研究人员使用, 主要用于基因改造、癌症、肠道微生物、消化道生理、免疫、药物动物学及营养学研究, 成为珍贵的实验鼠资源, 协助提升台湾生物科技的国际竞争力。

2007年, 该中心通过国际实验动物管理评鉴及认证协会 (AAALAC) 国际认证。2008年, 该中心位于南部科学园区的实验动物分部设施建成并正式运营, 规划成为台湾南部地区生医产业及研究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建设, 除提供小鼠代养和专业繁殖饲育及咨询服务外, 还提供实验技术服务。由专业人员依客户需求, 执行投药 (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口服) 、血液/血清生化分析、代谢、病理分析、急毒性试验服务等, 不仅解决南部地区各科研机构饲育空间不足、无专业饲育人力的问题, 也将减少研究人员因不熟悉实验动物技术操作而耗损的时间和资源, 并提供南部高品质实验动物稳定来源, 并配合推动南部生医园区的成立, 联合成功大学、高雄医科大学及南部科学园区、路竹生医园区等研究机构, 共同架构一个南部地区生技研发重镇。

推动生技成为台湾下一个“兆元产业”

近年来, 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台当局的重视, 几乎在所有重大科技计划中都列入了有关实验动物方面的研究课题。其实验动物研究也不再满足于项目结题、论文发表, 而是着眼于建设高新技术研发基地, 为学科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技术开放共享的平台。

2007年5月, 台当局宣示, 将辅导生技产业成为台湾下一个“兆元产业”, 并发布岛内产业唯一经过“立法机构”批准通过的《生技新药产业发展条例》, 包括提供相关的激励措施, 鼓励技术提供者运用研发成果自行创业, 或将研发成果转让给生技新药公司, 并协助其后续研发活动, 藉以畅通上、中、下游的成果转让机制, 促成研发型生物技术新药公司的大量创设, 并藉由奖励研发型生物技术新药公司、培训与延揽生技新药研发人才、鼓励技术创新及技术引进、引导资金投入、改善审查效率、协助厂商技术辅导、促进产学合作等等手段, 提振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这是台当局首次就某项产业提出的投资奖励法案, 有效适用期至2021年, 即2009年台湾《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到期废止时, 生技产业将成为台湾唯一享有租税优惠的产业, 为台湾生技制药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也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留学生、华裔专家学者回台湾创业。

2008年台湾新领导人上任后, 提出利用世界范围内节能减排、人口老龄化和创意经济兴起的趋势, 发展包括生物科技、绿色能源、精致农业、观光旅游、医疗照护、文化创意在内的“六大新兴产业”, 希望将台湾建设成为中草药研发中心、医疗工程应用与产制中心和亚太地区多发性疾病临床试验中心。

同年11月, 台行政主管部门开始实施跨部门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方案”, 以整合岛内各机构研发力量, 共同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农业主管部门也相应制定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辅导办法”, 通过补助费用机制, 鼓励企业承接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成果,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促进研发成果商品化。

2009年3月, 台行政主管部门宣布“台湾生技起飞钻石行动方案”, 由经济、科技、卫生等主管部门会同“国发基金管委会”共同推动实施, 内容包括:成立具规模的生技创投基金, 初期先募集100亿元新台币, 由“国发基金”出资40%, 民间投入60%;强化价值链第二棒的产业化研发, 向前衔接优质基础研究, 向后攻占商业化机会;推动整合型育成机制;成立专门的食品药物管理部门,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医药法规环境, 提升岛内研究能力, 强化创新生技产品的开发, 吸引资金投入生技产业, 并辅以整合育成机制提供生技产业发展各阶段所需服务, 搭配制药研发及医疗器材发展为主的生技园区, 带动生技产业聚落成型。

为配合该方案的实施,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又组织开展新的“生技医药科技计划”, 共投资166.83亿元新台币, 分6年 (2011—2016年) 执行, 目的是在以往“生物制药科技计划”和“基因体科技计划”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推动以产品为导向的新药/新试剂/新治疗策略/新兴医材研发, 同时整合岛内已有资源及设施 (如药物化学及生物性样品库、临床试验合作联盟等) , 提升岛内执行临床前试验及临床试验能力, 落实研发成果产业化。

2013年6月, 鉴于“台湾生技起飞钻石行动方案”已完成阶段性任务, 台当局微调生技产业未来方向, 重新制定“台湾生技产业起飞行动方案”, 以商品开发生命周期管理导向与建立创新服务导向模式思维, 针对药品、医疗器材、医疗管理服务三个领域, 在研发成果产业化、整合育成、创业投资及法规环境方面, 持续强化已构建的机制与技术基础, 争取在2013—2015年促成产品成功案例与创新服务。

由于台当局持续不断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极大地促进了实验动物科学本身的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台湾实验动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共享, 保证了实验动物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而使实验动物科学对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支撑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实验动物科学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观测平台, 使各种科学设想和研究方案得以实施、验证, 还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各种实验材料和手段, 如各种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各种动物模型、遗传修饰的工具鼠、基因改造鼠等。

基因改造实验动物的开发、分析与应用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该中心现已转型为功能更全面的实验动物资源中心, 开发建设了支持学术研究的技术服务平台, 并进驻台湾主要生医及生物技术园区提供服务。目前, 该中心主任为余俊强, 下设动物服务组、种原服务组、技术服务组、企划推广组等业务部门, 共有工作人员130余人, 年收入4亿多元新台币, 主要任务是建设世界级实验鼠资源中心, 提供符合国际动物管理标准的动物实验服务, 支持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推广活体动物替代实验及教学方案, 建立实验动物科学人才培育机制, 缩短生物技术人才学用落差, 每年提供无菌实验鼠至少20种品系共17万只以上, 代养共计153品系, 健康监测每年达2.2万项次以上。

如今, 该中心结合疾病模式开发技术团队及冷冻保存实验室、实验鼠种原资料库及台湾基因改造鼠资料库, 正在建立台湾岛内基因改造鼠资源中心, 致力于丰富其实验鼠资源, 并协助研究人员获取模式动物, 强化岛内实验动物资源的分享交流, 通过基因改造鼠解开人类疾病密码, 衔接实验室科研成果与临床应用。

为满足基因改造鼠产制后的分析需求, 该中心整合病理表现型分析、行为表现型分析、免疫表现型分析及影像分析技术, 逐步建立了基因改造鼠分析技术平台, 持续开发基因改造鼠相关基因类型鉴定及表现型分析技术, 支持新药开发及转译医学相关研究。

开发模式动物为现今生医研究重要课题, 该中心种原开发小组研发团队建立全球第一个可调控转基因技术平台, 自行开发模式动物。由于实验用转基因荧光大鼠在生医研究上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 包括新药开发过程中的临床前安全性试验、心血管、生理及记忆学习等特殊领域研究等, 然而转基因大鼠的产制技术困难度高, 使其运用遭遇瓶颈。2010年, 该中心克服重重困难, 成功开发大鼠转基因技术, 建立全球第一个设计生产可调控基因转殖大鼠的技术平台, 并进一步利用此技术平台, 开发出可调控红绿双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 经由调控基因的开关, 使原本发红色荧光的大鼠转为可发绿色和蓝色荧光。研究人员可以依据大鼠的荧光颜色与位置的不同, 判断基因表现的情况。应用此技术平台, 未来可开发多种人类疾病模式动物, 并能够精确地调控其发病时机, 进行非侵入性观察, 藉以减少动物的使用量, 为生技产业及转译医学研究提供了一项强而有力的工具。2013年至今, 该中心又自行开发包括荧光鼠、Cre工具鼠、可调控Cre工具鼠在内的共12个品系模式动物, 部分已完成数据库建立并开始供应, 未来将持续开发新品系模式动物, 支持岛内生物医学研究需求。

以建立多囊肾小鼠疾病动物模式为例。多囊肾是一种很常见的人类遗传性疾病, 患者多于中年发病, 目前无任何治疗药物。患者发病后, 肾功能持续衰退直至肾衰竭, 仰赖洗肾维持生命。为研究此一疾病, 该中心以核醣核酸干扰法产制出多囊肾小鼠疾病动物模式, 其病程与人类极为相似, 可利用此一疾病动物模式, 研究其致病机制及找出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关研究结果已在2010年11月发表于全球病理学领域影响指数最高的研究型期刊The Journal of Pathology。

以往台湾许多研究机构都陆续研发出台湾特有品系的实验鼠, 但这些研发成果却分散在各地。为了满足岛内研究机构对特殊实验鼠的需求, 该中心自2006年开始有系统地搜集、保存台湾特有品系小鼠, 建立实验鼠种原库, 不但可以将这些研发成果有系统地整合在一起, 也可以分享给全世界有需求的研究机构, 促进合作研发、利润共享的机会。目前, 该中心实验鼠种原库已陆续和全球各大种原库资源连线, 通过种原库的寄存和分让, 除可持续保存台湾珍贵研发成果外, 也可通过冷冻保存及资源共享, 减少实验动物使用, 增加实验鼠运用效益。2012年该中心已完成基因改造鼠资源全球布局, 藉由衔接全球22个国际级种原库、超过2300种基因改造鼠, 及超过20万种基因改造小鼠胚干细胞, 提供岛内丰裕的基因改造鼠资源。

动物实验与雄性动物 篇3

苏克与毕里调查发现,在神经科学领域,平均5.5只雄性动物对应1只雌性动物,其后依次是药理学的5:1,生理学的3.7:1。同时,苏克与毕里还调查了某些特定疾病动物研究使用雌性哺乳动物的比例,再将它与全球女性罹患这些疾病的比例做一比较。

结果令人吃惊。举例说,诊断罹患焦虑与忧郁症的女性是男性的2倍多,但针对焦虑与忧郁症进行研究的动物实验,使用雌性动物的比例不足45%;女性中风的比例也高于男性,然而仅有38%的中风实验使用雌性动物;有些甲状腺疾病发生于女性的概率是男性的7倍~10倍,但仅有52%的动物实验模型使用雌性动物。

较少使用雌性动物,主要是因雌性动物有周期性的生殖荷尔蒙,变量较多,科学家因此认定雌性动物不适合作为基线模型的研究对象。例如,科学家于1923年发表报告,指出母鼠的行为活动,明显因发情期而有所不同,导致惯用雌性动物的实验从此改用雄性。不过,却没有多少证据可以证明,生殖荷尔蒙这项差异足以让雌性动物不适用于模型动物。

相反,2005年的一项综合分析发现,不同品种的母鼠,对疼痛的感觉与公鼠并无不同。研究人员因此认为,母鼠的发情期会导致研究结果失真的说法值得再商榷。此外,数百项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雌性动物是有效且可靠的实验。在研究人类疾病如癫痫与多发性硬化症时,由于这些疾病的症状会受卵巢类固醇影响,因此使用雌性动物是必须且适当的。

苏克与毕里认为,为修正动物研究偏见,科学界必须严厉强制执行若干措施,不能再采取自愿制度。仅使用雄性或雌性动物的研究报告作者,于报告的篇名中必须注明使用动物的性别,引导研究人员寻求性别平衡。此外,计划的经费赞助者,应拒绝未能说明动物性别的申请,多支持将性别考虑在内,根据性别分析资料的计划。

苏克与毕里也希望,这项改变有助于让动物研究性别平等成为固定模式。总部设于华盛顿的“性别差异研究”组织,以及新面世的期刊《性别差异生物学》,均是令人鼓舞的改善迹象。

话虽如此,以老鼠从事关节炎研究的道斯仍然认为使用何种性别动物,应视情况而定,有些实验偏用某种性别动物,自有其正当理由,与性别偏见无涉。道斯指出,在他们的研究中,公、母鼠均有诱发关节炎的能力,但以公鼠的效果较为显著,主要是因为公鼠不受荷尔蒙周期影响。

从事免疫学研究的海格拉斯也说,免疫学报告常省略性别不提,是因为众所周知,免疫学研究多以母鼠为主,只要老鼠的性别能够辨别,公鼠即会遭到淘汰。

海格拉斯说,这个决定与实务操作有关。将公鼠关于一笼,常因压力反应而开始打架,甚至离奇死亡,使用公鼠反而增加变量。

其次,将老鼠头下脚上进行腹腔注射时,老鼠会大量撒尿。母鼠的尿液会随研究人员的手顺流而下,公鼠则会向外激射,喷得研究人员一身。海格拉斯说,免疫学研究多使用母鼠,与解剖学有关,并非性别偏见。

针对道斯与海格拉斯的说法,苏克认为,正是因为母鼠会受性染色体与性类固醇影响,关节炎的研究更应将母鼠考虑在内。而唯有将公鼠与母鼠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才能将公鼠的研究结果应用于女性身上。

实验动物中心 篇4

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在人类疾病的调查和防治研究等诸多方面发挥 着巨大作用,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与否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实验动物水平应 当与科学研究的水平相匹配。目前,人们愈来愈重视实验动物的标准化问题 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是指对实验动物从微生物质量和遗传学质量进行控制,按微生物学控 制标准,即根据微生物的净化程度及携带的寄生虫状况,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一级,普通 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无特定病原体(SPF)动物;四级,无菌动物。按遗传学控 制标准即基因的纯合程度,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远交系和杂交群。由于实验动物在不同种 类、不同品系之间遗传特性存在差异,其实验反应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对实验结果产 生影响。同时,还要对实验动物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和营养进行控制,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实验动物的环境可分为开放系统、屏障系统和隔离系统;动物饲料中蛋白质、脂肪、钙、磷、氨基酸、维生素等各类营养物质含量应符合各种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的生理需要,含有的有害 物质及污染物质不能超过最大安全限量标准,清洁级及清洁以上级动物的饲料应作灭菌处 理。只有实现实验动物的标准化,研究者才可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等级的动 物,在相应等级的实验条件下完成的实验研究,才能证明实

验结果是可信的、科学的。动物实验是医学生物学必需的是实验手段之一,使用标准的实验动物并在标准的环境条 件下进行实验是保证医学生物学研究质量的重要条件。动物实验规范化首先要求研究者在实 验动物的选择时注意以下几点: 1.医学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预防及治疗方法。通过动物实验,对人 类的疾病、病理生理进行推断和探索。实验动物和人类的生活环境不同,生物学特性存在许 多相同和相异之处,选择时应充分了解各种动物的生物学特性,与人类之间特性进行比较,充分利用相似之处做出恰当的选择。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结构、功能、代谢及疾病特 征方面与人类相近的动物。2.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实验动物是保证试验成功地关键。3.注意人与动物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差异,选用具有明显反应的动物。各实验动物在基因型、组织型、代谢型、易感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不同种动物对同一因素反应虽然有相似性,但 也会出现特殊的反应,有共同性亦有特殊性。实验中应选用对实验因素最敏感的动物作为实 验对象。4.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水平、技术条件、实验方法等选用相适应的标准化动物。5.根据各微生物等级动物特点、应用范围和课题水平,选择相匹配的微生物级别动物。动物 级别还要与实验条件、实验技术、方法、试剂等相匹配。6.充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两方面的文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计划 篇5

(一)动物检疫工作

1、做好第四季度生猪屠宰检疫工作,进一步加强屠宰厂监管工作,严把屠宰检疫质量关,做到依法检疫,践行承诺。确保出厂肉品质量安全。

2、做好第四季度城区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县境申报检疫工作。

3、做好第四季度城区产地检疫管理工作。

4、完成省下达第四季度动物卫生监督报表的填写上报工作。

5、加大检疫监督力度,抓好秋季动物疫病高发时期动物检疫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国庆、中秋、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杜绝逃检、漏检现象发生,防止病死害畜产品上市流通。

(二)外来动物产品报验工作

认真落实合肥市外来猪肉报验监管制度,坚持“双证”报验,加大抽样频率,积极做好第四季度周谷堆外来生猪产品报验工作,严禁含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外来猪肉产品流入市场,确保外来肉品质量安全。

(三)监测工作

1、完成市局下达的第四季度动物疫病和畜(水)产品安全监测工作任务,并及时上报结果。

2、完成国家、省农业部门下达的第四季度动物疫病和畜(水)产品安全监测工作任务。

3、积极组织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外来生猪抽样检测力度,进一步加大重大节日期间的抽样监督工作,确保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4、做好新实验室的布局设计和实验器材招投标等工作。

(四)犬类免疫管理工作

1、加大执法力度,监督检查动物诊疗市场和动物交易市场,规范动物免疫行为。

2、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宠物免疫工作宣传,提高宠物免疫率,切实做好冬季狂犬病高发时期防控工作。

3、做好一年一度城区免疫点资格审查和布局合理性认定。

(五)畜牧防疫工作

1、做好第四季度我市动物强制和计划疫苗的订购、管理和发放工作,以及动物免疫标识(耳标)、免疫证的组织申报发放工作。保障我市动物疫病秋防工作顺利进行。

2、开展我市四季度畜牧生产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汇报工作。

3、做好动物防疫物资应急储备工作。

(六)水产工作

完成我市四季度水产生产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汇报工作。做好我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七)日常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夜晚检查一线工作活动,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宣传工作,及时更新市局网站办公平台信息,继续办好《中心网站》和《中心简报》;三是做好中心人员岗位设置工作,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

动物生理学实验 篇6

1、麻醉前应正确选用麻醉药品、用药剂量及给药途径。•

2、密切观察动物麻醉状态及反应,以便准确判断麻醉深度。

3、如麻醉较浅,动物出现挣扎或呼吸急促等,需补充麻醉药以维持适当的麻醉。一次补充药量不宜超过原总用药量的五分之一。

4、麻醉过程中,应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温。

5、在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实验时间较长或麻醉深度不理想等情况下,可配合局部浸润麻醉或基础麻醉。

6、实验中注意液体的输入量及排出量,维持体液平衡,防止酸中毒及肺水肿的发生。

实验一

血液的组成

[实验原理] 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悬浮于血浆中的血细胞组 成。血细胞占全血的体积比称为红细胞 压积,又叫红细胞比容。要求与思考题

1.血浆与血清有哪些区别?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不含纤维蛋白原,某些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释放因子

实验二

血红蛋白的测定 [实验原理]

由于血红蛋白的颜色,常随结合的氧量多少而改变,因而不利于比 色,但血红蛋白与稀盐酸作用后,能使亚铁血红素变成不易变色的棕色 的高铁血红蛋白,用水稀释后可与标准比色板比色,从而测得血红蛋白 含量。[注意事项]

1.血液和盐酸作用的时间不可少于10分钟,否则,血红蛋白 不能充分转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结果偏低。

2.加蒸馏水时,开始可以稍多加几滴,随后则不能过快,以 防稀释过头。

3.比色时最好在自然光下,而不应在黄色光下进行,以免影 响结果。

4.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应注意避免起泡

实验三

红细胞的脆性试验 [实验原理]

如环境渗透压继续下降,红细胞会因继续膨胀而破裂,释放血红蛋白,称之为溶血。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 定的抵抗力,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红细胞在 低渗溶液中越不容易发生溶血,即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小。

凡上层溶液开始微呈淡红色,而极大部分红细胞下沉,称开始溶血或最小 抗力(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

凡液体呈均匀红色,管底无红细胞下沉,则称完全溶血或最大抗力(红细 胞的最大抵抗力)[注意事项] 1.小试管要干燥,加血的量要一致,只加一滴。

2.混匀时,轻轻倾倒1~2次,减少机械震动,避免人为溶血。

3.配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时应力求准确、无误。

实验四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的测定 [实验原理]

经重力作用,红细胞下降的距离,作为沉降率的指标,简称为血沉。沉降的红细胞上面的血浆柱的高度,即表示红细胞的沉降率。[注意事项]

1.采血后实验应在2小时内完毕,否则血液放置过久,会影 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沉降管应垂直竖立,不能稍有倾斜,不得有气泡和漏血。3.沉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故应在室温18—27℃时测定 为宜。

4.血沉管必须清洁,如内壁不清洁可使血沉显著变慢

实验

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原理]

存在A凝集原的称为A血型,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血型 [注意事项]

1.指端、采血针和尖头滴管务必做好消毒准备。做到一人一针,不能混用。使用过的物品(包括竹签)均应放入污物桶,不得再到采血部位采血。2.消毒部位自然风干后再采血,血液容易聚集成滴,便于取血。取血不宜过少,以免影响观察。

3.采血后要迅速与标准血清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4.在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时,一定要防止将主侧配血和次侧配血搞混了。

实验五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

实验步骤:先结扎静脉窦与心房之间,然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结扎 [注意事项]

1.结扎前要认真识别心脏各部分的界线。

2.结扎的部位要准确地落在相邻部位的交界处,结扎时用力逐渐增加,直至心房、心室搏动停止。

3.蛙心正常起搏点在静脉窦,潜在起搏点在心房。回答问题:

1.正常蛙心起搏点是什么?传导顺序如何?

静脉窦,由静脉窦发出,沿心房传至房室结,再由房室结经房室束传至心室肌 肉。

2.结扎后静脉窦、心房、心室的搏动次数是多少?

实验六

离体蛙心灌流 【注意事项】

1.成功插管:注意勿剪破心脏血管、勿结扎静脉窦。

2.及 时 抢 救 : 如 加 入KCl 和Ach

后,要 及 时 冲 洗 避免过度抑制而死亡。3.前后对照:每步加药前均应设有药前“对照”。

4.液面相同 :末次冲洗时应调整液面相同,才具有可比性。5.避免污染 :吸干净液与脏液的两吸管不要混用避免残液影响。6.量效关系:先加1~2滴,观察效应,不明显可再 补加。

7.冲洗湿润 :冲洗3次以上,常滴液于心脏表面使 之湿润。

8.指标标记:观察指标为心率和心收缩力;每步骤均 应标记。[讨论]

上述各种因素对心脏活动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钠离子。氯化钙、氯化钾、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抑制,加强,抑制,加强,抑制

实验七胸内负压测定

[实验原理] 胸内压系指胸膜腔内的压力,通常低于大气压,故也称为 胸内负压。吸气时负压增大,呼气时负压减小。胸腔内负压的存在是保持持呼 吸运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穿刺胸腔,破坏胸膜腔的密闭性,则胸内 负压消失,肺组织萎缩。回答问题:

1.胸内压是正压还是负压? 负压 2.家兔吸气和呼气胸内负压如何变化? 吸气负压增大,呼气负压减小 3.捏住家兔鼻孔,胸内负压怎样变化 4.刺穿胸腔家兔出现什么变化? 胸内负压消失,肺组织萎缩

实验八 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

[实验原理] 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可以形成多种形式的运动,主要有:紧张性收缩、蠕动、分节运动及摆动。[注意事项]

1.胃肠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时,会导致腹腔温度下降。为了避免胃肠 表面干燥,应随时用温生理盐水湿润胃肠,防止降温和干燥。2.实验前2~3 h将兔喂饱,实验结果较好。[思考题]

1.胃肠上滴加乙酰胆碱或肾上腺素,胃肠 运动有何变化?为什么? 增强,抑制

2.正常情况下胃、小肠有哪些运动形式? 紧张性收缩、蠕动、分节运动及摆动

实验九

小肠吸收和渗透压的关系

[实验原理] 肠内容物的渗透压为制约肠吸收的重要因素。同种溶液在 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愈大,吸收愈慢;浓度过高时,反而会出现反渗 透现象,使内容物的渗透压降低至一定程度后,再被吸收。

实验十

小白鼠能量代谢的测定

[实验原理] 动物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总伴有能量的转换。它的代谢强 度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或耗氧量以及呼吸商来间 接推算

小白鼠能量代谢的量为:

(1升氧的热价×1小时耗氧量)÷(小白鼠的体表面积)

=产热量(千卡)/平方米/小时 附

假定小白鼠年食为混合食物,其呼吸商为0.82,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为4.825千卡,计算小白鼠能量代谢

小白鼠的体表面积(平方米)=0.09133

(Rubner公式)或:体表面积=体重0.425×(公斤)×体长0.725(厘米)×0.007184 Log面积=0.425Log(公斤)+0.725Iog(厘米)+Log0.007184 小白鼠体长:从鼻尖至尾根的长度。

实验十一

去大脑僵直

[实验原理] 动物表现出四肢伸直,头部后仰,尾巴竖立等现 象,这种症状称去大脑僵直。

实验十二

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的影响

[实验原理]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它通过促进易化扩散作用从 而增强多种组织摄取糖的机能;同时它不但激活肝细胞内葡萄糖激酶和 使糖原合成酶的浓度增高,而且还使肝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减 少;肾上腺素能使cAMP增加,从而增加磷酸化酶的活性,促进糖原分 解,增加血糖的浓度。

实验十三 反射弧的分析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过程称为反射。反射弧是反射发生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反射弧完整是引发反射的必要条件 【思考题】

1.反射弧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具有什么作用?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实验14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注意事项] 1.避免蟾蜍体表毒液和血液污染标本,压挤、损伤和用力牵拉标本,不可用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2.在操作过程中,应给神经和肌肉滴加任氏液,防止表面干燥,以免影响标本的兴奋性。3.标本制成后须放在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使标本兴奋性稳定,再开始实验效果会较好。实验 15 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实验原理] 对于单根神经纤维或肌纤维来说,对刺激的反应具有“全或无”的特性。神经-肌肉标本是由许多兴奋性不同的神经纤维(细胞)-肌纤维(细胞)组成,在保持足够的刺激时间(脉冲波宽)不变时,刺激强度过小,不能引起任何反应;随着刺激强度增加到某一定值,可引起少数兴奋性较高的运动单位兴奋,引起少数肌纤维收缩,表现出较小的张力变化。该刺激强度为阈强度,具有阈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此后随着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加,会有较多的运动单位兴奋,肌肉收缩幅度、产生的张力也不断增加,此时的刺激均称为阈上刺激。但当刺激强度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所有的运动单位都被兴奋,引起肌肉最大幅度的收缩,产生的张力也最大,此后再增加刺激强度,不会再引起反应的继续增加。可引起神经、肌肉最大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该刺激叫最大刺激或最适刺激。[思考题] • 1.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必须具备那些条件?

• 2.何为阈下刺激、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适刺激?在阈刺激和最适刺激之间为什么肌肉的收缩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

• 3.实验过程中标本的阈值是否会改变?为什么?

实验动物中心 篇7

5月25-30日,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第82届国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29日, 大会通过决议, 认定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为OIE小反刍兽疫参考实验室;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为OIE亚太区食源性寄生虫病协作中心;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为OIE兽医流行病学协作中心, 与新西兰梅西大学联合承担OIE亚太区域兽医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协作中心职责。截至目前, 我国共有12家OIE参考实验室及3家OIE协作中心。

中国驻OIE代表、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张仲秋表示, 此次大会, 我国又有一批兽医实验室被认可为OIE协作中心或参考实验室, 体现了我兽医科技能力和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部将积极支持有关单位按照OIE工作规则履行协作中心和参考实验室职责, 促进国内兽医科研机构参与国际交流合作, 推动我国兽医实验室工作与国际接轨, 提升我国在国际兽医事务中的话语权。

动物实验:孰是孰非? 篇8

在对动物实验投赞成票或反对票前,你要先了解——

Does animal testing work?动物实验有用吗?

有用:

1. Animal testing has helped to develop vaccines4) against diseases like rabies5), polio6), measles7) and TB8).

2. Antibiotics9), HIV drugs, insulin10) and cancer treatments rely on animal tests. Other testing methods aren't advanced enough.

3. Operations on animals helped to develop organ transplant11) and open-heart surgery12) techniques.

1.动物实验促进了某些疫苗的研发,如对抗狂犬病、小儿麻痹症、麻疹以及肺结核的疫苗等。

2.抗生素、抗艾滋药物、胰岛素的研制以及癌症的治疗都依赖于动物实验。其他实验方法都不够先进。

3.在动物身上进行手术实验有助于提高器官移植和心内直视手术的技术。

无用:

1. Animal experiments can be misleading. An animal's response to a drug can be different to a human's.

2. The stress that animals endure in labs can affect experiments, making the results meaningless.

3. Animals are also used to test items like cleaning products, which benefit mankind less than medicines or surgery.

1.动物实验可能具有误导性。动物对某种药物的反应可能会与人类不同。

2.动物在实验室中所承受的压力可能影响实验结果,使其意义尽失。

3.动物也被用于实验诸如清洁产品之类的东西,相较于药品实验或是外科手术实验而言,这类实验对人类益处较小。

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每年的这一天,全世界各地的人们会发起各种各样的活动和讨论,旨在呼吁人类关注动物权益,而其中的一项重要讨论就是“动物实验孰是孰非”。针对诸多药品、食品、化妆品在面市前进行的动物实验,支持者和反对者们各执一词,激烈辩论。而你,在这场辩论中,会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呢?

Then you can focus on—

接下来,你可以聚焦于——

Is animal testing morally right ?动物实验符合道德标准吗?

符合:

1. Human life has greater value than animal life.

2. Legislation13) protects all lab animals from cruelty or mistreatment.

3. Millions of animals are killed for food every year—if anything, medical research is a more worthy death.

4. Few animals feel any pain as they are killed before they have the chance to suffer.

1.人类的生命远比动物的生命更宝贵。

2.法律保护所有实验室动物免受残忍对待或是虐待。

3.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动物被宰杀后摆上人类的餐桌——如果说拿动物做实验和这有什么区别的话,应该是献身医学研究会让它们死得更有价值吧。

4.几乎没有动物会在实验过程中感到痛苦,因为它们还没等遭罪就已经被杀了。

不符合:

1. Animals have as much right to life as human beings.

2. Strict controls have not prevented researchers from abusing animals—although such instances are rare.

3. Deaths through research are absolutely unnecessary and are morally no different from murder.

4. When locked up they suffer tremendous stress. Can we know they don't feel pain?

1.动物和人类拥有同等的生命权利。

2.严格的规定并不能阻止研究人员虐待实验室动物——尽管这样的事例比较少见。

3.因科研而引发死亡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且从道德层面上来讲,科研致死与谋杀并无二致。

4.动物遭到囚禁时会承受巨大无比的压力。我们又如何知道它们感受不到痛苦呢?

1. pro [prEu] n. 赞成的论点;赞成的立场

2. con [kCn] n. 反对的论点;反对的立场

3. proceed [prEu5si:d] vi. 进而做;开始做

4. vaccine [5vAksi:n] n.【医】疫苗

5. rabies [5reIbi:z] n. [单复同]【医】狂犬病

6. polio [5pEulIEu] n. <口> = poliomyelitis [7pEUlIEumaIE5laItIs] n.【医】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7. measles [5mi:zlz] n. [用作单或复]【医】麻疹

8. TB: abbr. tuberculosis [tju7b:kju5lEusIs] n.【医】结核(病);肺结核

9. antibiotic [7AntIbaI5CtIk] n.【微】抗菌素,抗生素

10.insulin [5InsjulIn] n.【生化】胰岛素

11. transplant [trAns5plB:nt] n.【医】移植

12.open-heart surgery:【医】心内直视手术;surgery [5s:dVErI] n. 手术

13.legislation [7ledVIs5leIFEn] n. 法律,法规

  There are many pros and cons to the practice of animal testing. However, neither the pros nor the cons seem to tip the scale14) to a side that pleases everyone—including the general public, government and scientists.

  对于动物实验,人们存在着许多或赞成或反对的观点。然而,无论是赞成观点还是反对观点,似乎都无法完全取悦众人——包括普通民众、政府以及科学家。

Pros for Animal Testing

  The major pro for animal testing is that it aids researchers in finding drugs and treatments to improve health and medicine. Many medical treatments have been made possible by animal testing. It is for this reason that animal testing is considered vital for improving human health and it is also wh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many members of the public support its use. In fact, there are also individuals who are against animal testing for cosmetics15) but still support animal testing for medici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for disease.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to note is that animal testing help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drugs and many other substances humans use or are exposed to regularly. Drugs in particular can carry significant dangers with their use but animal testing allows researchers to initially gauge16) the safety of drugs prior to commencing17) trials on humans. This means that human harm is reduced and human lives are saved—not simply from avoidance of the dangers of drugs but because the drugs themselves save lives as well a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uman life.

  Scientists typically use animals for testing purposes because they are considered similar to humans. Researchers do recognise the limitations and differences but the testing is done on animals because they are thought to be the closest match and best one with regards to18) applying this data to humans.

Cons Against Animal Testing

  In animal testing, countless animals are experimented on and then killed after their use. Others are injured and will still live the remainder of their lives in captivity19). The unfortunate aspect is that many of these animals received tests for substances that will never see approval or public consumption20) and use. It is this aspect of animal testing that many view as a major negative against the practice. This aspect seems to show the idea that the animal died in vain21) because no direct benefit to humans occurred from the animal testing.

  Another con on the issue of animal testing is the sheer22) cost. Animal testing generally costs an enormous amount of money. Animals must be fed, housed, cared for and treated with drugs or a similar experimental substance. The controlled environment is important but it comes with a high cost. On top of23) that, animal testing may occur more than once and over the course of months, which means that additional costs are incurred24). The price of animals themselves must also be factored into25) the equation26).

  There is also the argument that the reaction of a drug in an animal's body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reaction in a human. The main criticism here is that some believe animal testing is unreliable. Following on that criticism is the premise27) that because animals are in an unnatural environment, they will be under stress. Therefore, they won't react to the drugs in the same way compared to their potential reaction in a natural environment. This argument further weakens the validity of animal experimentation.

Personal Choice

  While there are numerous pros and cons of animal testing, the ethical aspect overshadows28) both of them, which means that emotion may be the ultimate determining factor in whether a person believes the benefits of animal testing outweigh29)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practice.

赞成派观点

  有人赞成动物实验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找到相关药物和疗法,从而提升健康保障和医学水平。动物实验也使很多医学疗法成为可能。正因为如此,人们认为动物实验对于改善人类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科学界及很多民众才对动物实验持赞成态度。事实上,也有个别人士反对将动物实验应用于化妆品工业,但是对于将动物实验应用于医学以及新药的开发,他们却仍很支持。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方面是,动物实验有助于确保药物以及其他许多人类经常使用或接触到的物质的安全性。尤其是药物,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危险性,但是动物实验使得研究人员能在将药物试用于人类之前就初步估量出其安全性。这就意味着,人类所要遭受的危害得以减轻,人类的生命得到了拯救——并不仅仅是因为避免了药物的危险性,也是因为药物本身在挽救人类生命的同时也改善了人类的生命质量。

  科学家通常用动物来做实验是因为觉得动物与人类较为相似。研究人员确实也承认其局限性及差异性,但动物仍被作为实验对象,因为它们被认为是与人类最接近的匹配样本,在将实验数据应用于人类临床方面,它们是最好的选择。

反对派观点

  在动物实验过程中,无数的动物被作为实验活体,用过之后便被杀死。还有一些受了伤,却仍要在囚禁中度过余生。更不幸的是,这其中许多动物还被用于检测一些永远都不会获得正式批准或是被民众所消费、使用的物质。这正是许多人反对动物实验的主要原因。这似乎表明动物们的死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类动物实验并没有为人类带来什么直接的益处。

  另一反对动物实验的观点单纯涉及成本问题。动物实验通常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还得对动物进行饲养、安置、照料,还要在其身上试用药物或者类似的实验物质。严格控制之下的环境非常重要,然而营造这样的环境却需要耗费高额的成本。另外,动物实验可能要做不止一次,耗时长达数月,这就意味着更多额外成本的产生。动物本身的价格也必须计入成本公式之内。

  也有观点认为,对于同一种药物,动物的反应和人类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由此引发的批判主要是有人认为动物实验根本不可靠。接踵而来的是这样一种假设——在一个非自然的环境中,动物会身处压力之下,因此,它们对药物作出的反应必然和自然条件下可能作出的反应有所不同。这一论点进一步弱化了动物试验的有效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上一篇:教师读书笔记检查下一篇:创卫活动发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