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动物实验论文(共7篇)
毒理动物实验论文 篇1
动物毒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与药理学、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及环境科学等学科紧密相连。动物毒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兽药、药物添加剂及饲料中有毒有害化学物的检测及其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和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1]。它具有实践性强、涉及学科面广、涵盖基础知识多等特点。动物毒理学实验是动物毒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有效必要的补充,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现就如何提高动物毒理学实验教学质量进行实验教学改革谈几点看法。
1 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动物毒理学实验中体内实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动物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获得外源化合物的毒性作用特点、剂量 - 反应关系、毒作用机制等资料; 因此,动物实验是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使之掌握实验动物的选择、染毒途径、生物材料的采集和制备方法是十分必要的[2]。具体内容包括: 1) 健康动物的选择。动物的健康状况对实验的结果正确与否有直接的影响,学生需学会从多个指标判断动物是否健康。2) 实验动物的性别鉴定。因动物种属不同,性别鉴定法各有不同,学生需掌握常用实验动物大鼠、小鼠、豚鼠、家兔、犬、猫以及大动物的性别鉴定方法。3) 实验动物的编号和标记。常用方法有染色法、耳缘孔口法、烙印法和号牌法。4) 实验动物的分组。为减少动物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将动物按统计学原理随机分组,学生应掌握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两种方法。5) 实验动物的被毛去除法。根据实验动物及实验需要的不同,学生需掌握多种被毛去除方法,如剪毛、拔毛、剃毛、脱毛等。6) 实验动物的染毒途径和方法。学生需熟练掌握各种染毒途径和方法,如经口染毒的灌胃、饲喂方法; 经呼吸道染毒的静式吸入和动式吸入方法; 经注射途径染毒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方法。7)实验动物生物材料的采集和制备。各种动物材料的采血、血清与血细胞的分离、尿液收集、组织匀浆的制备都是毒理学实验中极为重要的基本操作技术,需熟练掌握。8) 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根据实验动物以及实验需要的不同,学生需掌握颈椎脱臼法、空气栓塞法、药物致死法等常用处死方法。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教师示范与学生自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反复讲解和示范,要求学生克服胆怯心理,促使每个学生通过多看多练,都能达到独立、正规、准确的操作水平,使实验课的基本技能训练达到预期目的。
2 实验内容的更新及扩充
随着动物毒理学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也不断出现,一些相应的法规标准被制定或修订。因此,实验教学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将新的方法和技术传授给学生[3]。动物毒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加强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还开设了验证性实验及综合设计性实验。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比如急性毒性实验LD50的测定、精子畸形实验、骨髓微核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毒理学经典实验的内容和方法。而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多种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并相互渗透的一种实验形式。本课程开设的综合设计实验,是给学生设计一个课题,比如“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收集相关资料,独立写出实验设计方案,包括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实验试剂的种类和用量、相关实验器材及设备、实验方法的设计与步骤。指导教师对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后,学生再开展预实验和正式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此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拓展思路并独立思考,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 完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
成绩考核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实验考核是检验学生实验技能的有效方法,也是督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的重要措施[4]。以往实验课的成绩评定是以学生的实验报告为基础,与实验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联系较少,会出现少数学生抄袭实验报告的情况,并不能真实全面地衡量学生实际的实验水平; 因此,在动物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中,逐步完善了实验考核的评价体系。其中实验过程操作( 包括实验预习情况、实验态度、实验中意外状况的应对情况、实验结果是否正确) 占实验总成绩的30% ,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期末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40% 。把实验操作过程纳为考核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按照研究论文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做到使实验报告实事求是、数据可靠、格式规范、分析得当、结论正确,这能够促使学生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勤于思考、综合分析,并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通过期末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可以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实验考核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拉开学生实际水平的差距,全面评价动物毒理学实验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加重视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与时代接轨,加强实验动物福利教育
在以动物为主要对象的毒理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实验动物福利教育。保障实验动物福利不仅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文明科研应有的做法。实验动物为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因此,应该培养学生动物福利观念,善待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福利的核心内容是“3R”原则,即在动物实验中遵守减少( Reduction) 、替代( Replacement)和优化( Refinement) 的原则。国家科技部在《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中指出: 替代原则指使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或不使用活着的脊椎动物进行实验,利用各种体外技术和方法来达到与动物实验相同的目的; 减少原则是指如果某一研究方案中必须使用实验动物,同时又没有可行的替代方法,则应把使用动物的数量降低到实现科研目的所需的最小量; 优化原则是指通过改善动物设施、饲养管理和实验条件,精选实验动物、技术路线和实验手段,优化实验操作技术,尽量减少实验过程对动物机体的损伤,减轻动物痛苦和应激反应,使动物实验得出科学的结果。实验动物福利不仅是人们对实验动物的态度,更是对实验动物实施保护的具体体现。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动物福利管理体系,并颁布了许多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法规。我国实验动物福利法制化管理方面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是为其以后从事科学及研究工作打基础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也是形成生命伦理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加强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因此,在动物毒理学实验教学中应倡导和遵循“3R”原则,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在每次动物实验前,应当做好实验设计的优化,尽量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动物的使用量。同时也有义务培养学生实验动物福利观念,尽可能减轻实验动物所承受的痛苦,使动物毒理学研究与人类道德文明和谐发展。
动物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学生普遍反映良好,锻炼了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总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动物毒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地摸索和探讨,总结出一些方法和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精神强、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动物毒理学实验是动物毒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改革中,通过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更新实验内容、完善实验考核体系、加强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动物毒理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实验技能,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建忠.动物毒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唐焕文.毒理学基础实验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李煌元,陈华,朱建林,等.毒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环节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8):162-164.
[4]宋正蕊,王金勇,季守莲,等.改进《毒理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体会[J].大理学院学报,2009,8(2):81-82.
毒理动物实验论文 篇2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问卷从动物伦理及学生的实验心理出发, 对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和金山学院食品安全与质量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2.调查方法和内容。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金山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放问卷58份, 回收55份;食品科学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82份, 回收82份。共140份, 回收137份, 总体回收率为97.8%) 。调查内容包括动物实验相关经验、对动物实验的看法、实验压力和如何对待受试动物等。
二、结果分析
1.动物实验相关经验调查。
受访的同学中, 大多人都只看过家禽屠宰, 未亲手做过家禽屠宰, 亲手做过屠宰的仅为13.87%。随访中, 我们了解到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烹饪的简化是造成学生动手能力较少的主要原因, 同时缺少解剖相关经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实验心理素质造成了影响。
2.屠宰经历对学生实验心态的影响。
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学生不同于医学、动物学专业的学生, 大多数学生未接触过活体动物学实验, 缺乏相关的实验经验, 数据中显示经历过屠宰或解剖的学生, 再次接触到相关实验, 大多数同学能保持心态平和, 只有26%的学生出现心理压力。相比之下, 缺乏相关屠宰经验的学生有68%存在心理压力, 因此, 具备实验经验对缓释实验压力有较明显的作用。
观看屠宰及解剖教学视频是目前高校进行教学预习的主要手段, 为进一步研究观看教学屠宰视频是否能减轻学生实验的心理压力, 我们通过调查, 分析了教学预习视频对学生实验心理压力的缓释程度。结果表明:是否看过屠宰视频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影响不大, 有压力的学生比例都保持在70%左右, 起不到较好的缓释作用。
3.学生对动物实验的看法。
被调查学生中的大多数人 (64.23%) 不反对动物实验, 反对动物实验的人数为35.77%, 其中89.80%的学生认为动物实验残忍是无法接受的主要原因。另外, 目前使用较多的实验动物是鼠类[2], 这可能也是学生抗拒动物实验的内在因素。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初步看出, 不反对动物实验的人数较多, 但这些学生中仍存在着对实验动物实验痛苦、实验动物福利和相关动物实验原则等方面的疑问。因此, 对学生宣讲实验技巧、动物福利和动物价值观等, 对学生明确动物实验目的和树立正确生物伦理观有积极作用。
4.学生对待受试动物的心态情况。
毒理动物实验中, 实验人员的心态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也是本次调查的重点。经过问卷后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动物实验带来的压力, 这一比例占了总人数的71.53%。有研究人员认为, 在动物实验中学生对动物有几种不同的心理:一是好奇心理;二是恐惧心理;三是同情心理;四是宠爱心理, 尤其女生的心理波动更为明显[3]。再者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动物实验残忍和恶心是压力的主要来源, 这与学生没有家禽宰杀经历有密切的关系。有63.50%学生认为处死解剖是实验中最恐惧的, 可以独立完成实验的人数仅占13.14%, 虽然经过老师讲解示范后该数值上升至33.58%, 但仍有超过60%的学生不敢动手操作。因此找寻一种处死解剖相对缓和的方法是解决实验过程中恐惧的关键。
5.性别对学生实验心态的影响。
经过数据比较后, 我们发现性别因素对实验心态有较大影响, 83%的女生都对动物实验存在心理压力, 而相比之下, 男生在这方面则好得多, 比例不到一半。因此设法克服女生在实验中胆小的天性是解决学生实验心态的一大重点, 也是一难点。
6.学生对动物实验预备措施的看法。
心理压力指的是人在察觉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性生理反应的身心紧张状态[4]。由调查结果可知, 先前预习和开展实验动物默哀对实验心理压力的缓解起不到较好的作用。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实验前动物默哀只是作秀形式, 对实验动物最终的结局无法改变, 少数学生 (28.46%) 认为观看影片等实验前预习有造成心理紧张的倾向。实验前告知实验动物来源信息, 对缓解担忧也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仅42.56%的学生认为有用处, 36.50%的学生认为无效, 这进一步验证了实验压力大多来自学生认为实验过程残忍。通过此项调查可以得出, 单纯通过心理引导的方式无法舒缓学生对动物实验的心理压力, 应配合其他教学手段进行。
7.实验人员对动物实验与考试成绩取舍的看法。
将毒理学动物实验与最终成绩相挂钩, 经过调查后发现, 84.67%学生会因为成绩而进行动物实验, 为了获得更高的成绩, 57.66%的学生会选择触碰、抓、捏等相对简单且较为缓和的实验步骤, 43.07%的学生接受处死解剖小白鼠。从数据中显示, 实验成绩对实验的开展具有较强的驱动力。实验成绩是一种学习需要, 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学习应激, 得到的结果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5]。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调查综合分析,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缺少动物相关解剖经验, 对学生进行动物实验操作时心理压力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2.实验操作过程的血腥残忍是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3.现行的实验前默哀及实验预习对学生恐惧心理的消除影响不显著。
4.成绩对顺利开展动物实验具有较大的驱动力。
因此, 动物实验心理是影响实验成败的一项重要因素, 帮助学生克服实验过程中的心理恐惧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 我们应当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验设计上进行创新, 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丰富学生的实验经验;同时, 找寻心理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尝试并通过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动物实验的热情, 从源头上消除学生对动物实验的抵触和恐惧心理, 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 通过调查分析, 我们将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深入进行研究, 采用增加学时或改用动物模型替代等方式, 找出解决方式, 提出教学改革方案, 使食品毒理学动物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秦红, 詹月华.食品毒理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首都公共卫生, 2012, 6 (3) :103-104.
[2]范道宠, 史红, 范玉爱, 等.2003-2004年湖北省实验动物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C].第四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2004:21-24
[3]贺彩菊, 李少玲.重视外科动物实验课前准备——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07, 25 (14) :125-126.
[4]梁宝勇.应激与应对的临床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毒理动物实验论文 篇3
在药物临床前毒理学中, 生殖毒理学是对新药评价的重要一环, 其中如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实验中亲代的交配率、受孕率、死亡率;雄鼠精子畸形率, 孕鼠中活胎率、吸收胎率、死胎率、临产前死亡率;大鼠胚胎- 胎仔发育毒性实验中母体交配率、受孕率和死亡率;每窝胎鼠的活胎率、吸收胎率、死胎率及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发生率等都是评价药物非临床实验结果的重要标准[1,2,3,4]。
SPSS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for Windows软件由于其操作简单, 分析结果清晰、直观, 已经在我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该软件还可以应用于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地理学、医疗卫生、体育、农业、林业、商业、金融等各个领域。作者以大鼠胚胎- 胎仔发育毒性实验中胎仔的骨骼畸形率为例, 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 对SPSS在毒理学生殖毒理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例:某大鼠胚胎- 胎仔发育毒性实验中, 供试品高、中、低3个剂量及阳性对照、空白对照组各只母鼠所产胎鼠的骨骼畸形率结果见表1。
注:“0”为未见骨骼畸形;“-”为该动物未产下胎鼠, 不列入统计
1 数据格式
在SPSS软件中将上表数据输入成图1的格式, 有100行, 2列, 即组别 (Group, 其中1为高剂量组, 2为中剂量组, 3为低剂量组, 4为阳性药组, 5为空白对照组) 和畸形率 (Value) 。
2 操作过程
2.1 数据转换
打开Transform, 点击Computer Variable, 弹出Computer Variable对话框, 如图2, 在Target Variable框中输入转化后变量的名称, 本例中命名为Transform, 在表达框 (Numeric Expression) 内输入命令语句Arsin (Value) , 点击“OK”, 在数据输入栏内会出现反正弦转化后的数值“Transform”, 如图3。
2.2 数据统计操作
本实验中各组骨骼畸形率经反正弦平方根变换后, 采用Kruskal Wallis非参数方差分析比较有无显著差异性, 组间两两比较则需要用Wilcoxon秩和检验。单击SPSS中“Analyze”, 在下拉菜单中寻找“Nonparametric Tests”, 在其中寻找“K Independent Samples”, 点击其中的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Tests for Several Independent Samples”对话框, 如图4所示。
将“Transform”调入“Test Variable List”, “Group”调入“Grouping Variable”对话框, 激活“Define Range”。在图5中给出组的范围“1”和“5”, 单击“OK”输出结果。
2.3 结果分析
表2中“Group”代表组别, “N”代表参与统计的样本数, “Total”为参与统计的总样本数, “Mean Rank”为平均秩次值。
表3中, 表示用“Kruskal Wallis Test” (实质上用Chi- square) 作近似计算, P=0.0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a. Kruskal Wallis Test
b. Grouping Variable: Group
3 讨论
在本例结果的统计分析中, 虽然经多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计算后P值为0.001, 我们拒绝无效假设H0, 只能作出总体上有显著性差异的结论。即该实验5组动物中, 总体上各组的骨骼畸形率有显著性差异, 仅仅通过Kruskal Wallis Test无法证明各组间两两比较后差异。如需要对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 研究空白组、阳性对照组与给药各组之间骨骼畸形率的差异, 要对比较组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2,3,4,5]。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生殖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Z].2006-12-19.
[2]袁伯俊, 廖明阳, 李波.药物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300-367.
[3]张文彤.世界优秀统计工具SPSS11.0统计分析教程 (高级篇) [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2.
[4]蔡鸣, 王梦, 于飞龙, 等.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冻干粉针的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和遗传毒性实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28 (6) :478-482.
毒理动物实验论文 篇4
1 选择性整合法医毒理学与法医毒物分析实验课程
通过对在校学生综合知识的考核及毕业生的回访发现, 学生不能将法医毒理学与法医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检案中, 存在学与用脱节的窘迫现状。法医毒理学与法医毒物分析是两门既相互联系又各自具有自身特点的学科, 都是与毒物相关的学科[3]。前者侧重中毒机理、临床症状和尸体所见, 而后者着重毒物的萃取方法和定性定量分析, 两门课同步进行, 紧密衔接, 可使学生系统了解一般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工作。如果将两门课程完全分开教学, 会造成学生不能将法医毒理学知识与法医毒物分析知识有效结合, 弱化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我们根据法医毒理学与法医毒物分析两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选择性地整合了部分法医毒理学与法医毒物分析实验课程, 使学生在法医毒理学的基础性实验中掌握常见毒物的性状、毒理作用、中毒性病变、毒物化验检材的提取、保存、送检等基本技能, 在法医毒物分析的基础性实验中掌握各种化学器皿、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常规毒物的检验方法, 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强化。在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中, 以实际案例为基础, 通过皮肤接触毒物、吸入毒物、胃内给毒、静脉注入毒物等多种染毒方式建立动物模型, 然后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死亡时间, 记录毒物中毒剂量, 动物死亡后解剖动物, 提取中毒检材, 萃取毒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通过动物实验, 学生系统掌握了毒物的毒理作用、中毒的临床表现、中毒检材的收集、毒物的提取及定量定性分析技术, 拓展了法医毒理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更加接近实际的法医检案工作。
2 案例式与PBL两种教学方法联合运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使学生系统掌握法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 但约束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忽视了学生实际处理案例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本教材,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 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中独立地作出判断和决策,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问题式学习 (problem-based leaming, PBL) 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将学生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通过互相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由此说明, 实际教学中, 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基础实验中, 通过传统的教师讲授、示教的方法, 使学生掌握法医毒理学的基本操作技能, 而在综合性、设计性试验中, 我们联合运用案例式教学法和PBL教学法,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1课前准备:在实验课前1周, 带教老师先将学生进行分组, 每组8人, 每组指定一名组长, 实行小组管理模式, 每两组配备一名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课前先从教学实践基地或教学案例库中选取教学案例, 并将全部的案例资料发放给学生, 让学生了解案情。2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案例资料、钻研教材、查阅文献、咨询专业教师等途径, 全面掌握案件信息, 获取并分享与实验有关的各种信息, 分组讨论, 假设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 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实验方法。3实验阶段: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按拟定的实验方法完成实验内容, 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学生可通过讨论、查阅资料、请教指导老师予以解决。4归纳总结: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 课后各组间分组讨论, 总结实验过程, 分析实验结果, 解释实验现象, 带教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 总结实验的重点、难点, 指出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对讨论结果给予客观评价。
案例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 案例式教学法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PBL教学法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种方法联合运用,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效果良好。
3 改革考核模式, 建立健全、合理的考核机制
实验考核目的是检验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5]。为了能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以上能力, 我们对考核方式加以改革, 将以往只注重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方式拓展为关心创新意识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过程考核方式。通过试卷考试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通过基础性实验考核学生是否掌握基本实验操作规范;通过设计性实验考核学生的逻辑能力、创新能力及协作能力;通过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对出现问题后的原因分析、结果讨论、方法改进等综合分析能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清晰程度、课程内容相关有用程度、学生对课程总体满意程度等。通过完善考核制度, 不仅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亦能全面反映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 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进[6]。
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 学生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达到了实验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刻智, 胡芸, 董缪武, 等.法医毒理学开放性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8) :123-124.
[2]韩少平, 邢景军, 朱少华, 等.《法医毒理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2, 11 (9) :934-936.
[3]周亦武, 丁杨, 段祎杰, 等.关于推进《法医毒理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23 (6) :522-525.
[4]李慧方洁, 刘清, 李树华, 等.PBL教学模式下法医毒物分析与法医毒理学阶段性合并实验教学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22) :173-174.
[5]陈新山.论法医现场学及加强法医现场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5, 30 (2) :229-230.
毒理动物实验论文 篇5
关键词: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教学内容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是从毒理学的角度, 研究食品中内源化学物质或可能含有的外源性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性作用机理, 检验和评价食品 (包括食品添加剂) 的安全性或安全范围, 从而确保人类的健康的一门学科[1]。食品毒理学实验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大量实验操作,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运用毒理学的检测技术和实验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食品与质量安全专业的学生掌握毒理学的基本理论、评价方法和基本技能。我教研室结合我校食品毒理学实验课开设的条件, 针对实验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并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和意见[2-3], 对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在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一下浅见。
1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进
目前, 各高校食品科学相关专业的食品毒理学实验课程的开课内容侧重点不同, 有的院校侧重于检测和检验 (如一些毒素的检测等) , 有的院校侧重于动物实验[4]。我们教研室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科特点, 认为该专业学生开设的食品毒理学实验应以动物实验为主要内容的, 需要掌握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 (包括性别鉴定、抓取固定、实验材料的采集及灌胃、处死等操作) 、急性经口LD50测定、微核试验等内容。但是鉴于本课程实验课时有限, 只有14节课, 在实验课内容选择上, 尽量让学生掌握一些比较常用的基本实验技术, 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能学以致用;并且注意在实验顺序安排上采取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方式, 做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衔接, 使实验教学效果得到充分地体现, 真正成为学生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辅助工具。因此, 在遵循实验内容的完整性、综合性、代表性和试验方法的多样性原则的基础上, 选择如下实验内容 (1) 血细胞的计数; (2)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染毒方法及半数致死浓度的测定; (3) 实验小白鼠插管灌胃、小白鼠尾静脉注射、尾部取血; (4) 小鼠解剖及骨髓细胞微核标本制备。
学生通过完成以上实验, 不仅可以验证某些毒理学理论, 对于一些基础实验技术也能有一定的熟悉和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同时真正地体验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真谛所在。
2 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
2.1 进行必要的预实验
首先, 任课老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并进行实验课的预试工作;其次,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抽调部分学生来进行试验准备及预实验。这样, 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同时在正式试验时, 这些学生又能起到示范的作用。我们在2009级和2010级两个年级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中进行了尝试,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2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大多都采用传统实验教学的方法, 即由教师先讲解实验原理与方法, 再进行实验操作演示, 然后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步骤和方法去完成实验。这种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 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 我们在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中采取先由学生讲解, 再由教师补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每次实验前随机抽取一组学生 (每组2名) 或参加了预实验的同学进行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的讲解, 并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演示, 然后由其他同学提出问题, 根据各组解答问题及讲课的情况作出综合评定, 最后由教师补充和归纳。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 教学效果明显: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 实验操作过程中更加细致认真, 实验前不预习或预习不够充分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善, 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在实验结束时, 增加讨论环节, 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问题数据的原因, 纠正错误操作。学生通过完成实验, 真正地达到了做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3 定期开放实验室
在现有食品毒理学实验室的基础上, 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鼓励学生自带课题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研究。同时, 我们教研室老师定期在实验室或聘请学术造诣高的教师作为实验室的常驻指导老师, 为学生在选题、查阅文献、综合分析, 完成实验设计方案提供帮助。实验设计方案经老师审定后学生自行完成实验, 这过程包括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与论文撰写指导等。实验室的管理是开发的, 不仅保证实验时间和实验设备等方面是开放的, 而且保证研究内容也是开放的。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实验教学环境, 提供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的研究氛围, 促进了实验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这几年的实验教学中, 我们还选择在不同年级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探索。设计性实验是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设计性实验不占实验课课时,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或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中, 或者进行与食品毒理学相关性的课题研究, 为他们的毕业论文做好前期准备。通过这种方式, 既满足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能够把食品毒理学中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融汇贯通, 拓宽思路, 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其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2.4 注重课堂内、外学习的指导
我们在教学中注重规范学生实验操作,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操作错误的地方马上提醒, 并纠正;要求学生做实验要严谨, 必须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 不能弄虚作假;在分析实验结果的时候, 要融入自己的观点, 并养成规范书写实验报告的习惯。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更上一个台阶, 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好基础。课后及时给学生介绍相关内容的学习网站及参考书籍, 让学生关注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 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改进
过去实验教学只作为毒理学理论教学的辅助部分, 不进行考核或者占最后课程总评成绩的比例较小, 由此造成一些学生重理论, 轻实践的思想, 因而实验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根据这种情况, 我们逐步加大实践课的考核比例, 将实践考核所占分数比例由20%提高至40%~50%;而且在实验课中要求学生佩戴姓名牌, 对学生的实验参与程度进行打分, 这样能更好地督促学生参与实验操作。
以往食品毒理学实验考核的方式是根据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 给出实验成绩, 现在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调整和改进, 实验考核结果由原本单一的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变为平时实验成绩与考试设计性实验成绩相结合。平时实验成绩占50%, 即实验报告的平均成绩。实验报告的成绩评定, 重点是考查学生对实验结论的分析讨论, 结合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及实验过程中的整体操作作为评分标准。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能够解释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弄清产生的原因, 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使其能够大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一次实验课为试验考核课, 提前一周告诉学生设计性实验的题目, 让学生下去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在课堂上完成实验, 成绩占实验课总成绩的50%。通过两者结合考核, 较能反映学生的实际实验水平, 我们在2009级和2010级两个年级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中进行了尝试, 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
以上是笔者所在教研室对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的改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肯定, 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学校实验条件的限制, 加上实验课时数少, 实验教学的改进还不够深入, 实验教学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希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提高《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5], 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食品专业人才, 满足食品安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严卫星, 丁晓雯.食品毒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宁喜斌, 张晓艳, 季爱家加等.《食品安全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 2011, 17 (11) :215-216.
[3]高斌, 龚加顺, 黄艾祥等.农业院校食品毒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9) :28-29.
[4]刁春英, 刘月英, 李贵琴等.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安徽农学通报, 2011, 17 (10) :219-221.
毒理动物实验论文 篇6
1毒理学机能实验教学涉及的主要问题
1.1 设计性实验教学
毒理学机能实验教学应当是由学生自己选题、实验设计, 使学生在校期间经历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研究训练,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但是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实验过程的组织实施、受试验条件、经费、时间等因素的制约, 出现虽然是一个好的机能实验设计, 而在实质上演变为普通的实验操作, 从而达不到开设毒理学机能实验的真正目的。
1.2 学生不重视对相关学科知识的预习
由于毒理学机能实验教学涉及生理、毒理和病理生理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通常实验中操作步骤多, 实验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因此, 要保证机能实验的成功, 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的课前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学生不重视课前预习, 在实验操作中遇到问题依赖授课教师的思想是十分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毒理学机能实验教学的主要对策
2.1 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
要求学生在课前了解实验内容、熟悉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 学生要复习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因此, 通过课前预习可以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实验操作的依赖性, 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如果要求授课教师在每一次实验课结束时能以思考题的形式明确下次实验的具体预习要求, 并要求学生在下次课前以书面形式上交实验报告, 将学生完成预习报告的质量纳入课程考核的计分范围, 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课前预习的效果。
2.2 开展探索性实验研究
医学院校在通常的实验教学过程中, 往往存在实验课授课教师讲得多、指导多等现象,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下降, 使实验课变成了按教师的步骤进行重复, 这样就完全没有学生的思维创新。因为参与毒理学机能实验教学活动的对象应该是相关专业3~4年级的学生, 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实验操作水平和实验技能, 具备独立设计比较复杂的毒理学机能实验的能力。为了使学生通过毒理学机能实验课程的学习, 将理论课的知识能够融汇贯通并能灵活应用, 让学生成为实验课的主体设计和操作者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过程。因此, 让学生成为实验的独立设计者, 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初步体验将来的科学研究过程, 建立从立题、实验设计、开题论证、实验实施、资料整理、统计学处理、结果分析、结论到撰写完成实验论文的实验教学模式。
2.3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与动手能力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力争做到人人动手的课堂教学效果。涉及动物实验, 目前普遍存在部分同学有胆怯心理, 不愿意或者不敢抓取实验动物, 特别是部分女学生。实验动物是毒理学机能实验教学的主要教学工具, 因此要强化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与教师示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实验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包括标准化实验动物的选择、随机分组及编号、染毒过程及观察、处死、内脏或器官的获取及匀浆制备和镜检等, 真正达到独立、规范、精细的实验操作水平, 使毒理学机能实验教学达到预期目的。
3学习目标与要求
在3R原则的指导下, 尽可能在同一实验动物体上观察生理改变、药理学指标及生物体暴露某一化学物对机体健康的损害效应, 如暴露外源化学物后正常生物体发生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损害, 使医学生能够系统了解化学物对机体的毒性效应、疾病的发生发展特征, 以期逐渐形成从形态到机能、从动物模型到医学实践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进入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洁, 安刚, 王建春, 等.机能实验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3, 5 (5) :503.
[2]谢斌, 丁玉峰.毒理学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 2007, 26 (10) :186-187.
记忆法在毒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环境毒理学实验,记忆法,团队
1 概述
毒理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离不开熟练规范的实验操作。记忆法就是一种利用语言编码等方法帮助记忆的科学方法[1]。毒理学实验中引入记忆法利于学生快速而简便地掌握规范化操作;便于提高学生自信心与实验速度, 同时标本利用率与实验成功率也提高。
2 记忆法在毒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生物学教学日益重视实验教学与创新教学的大背景下, 我在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以及修辞押韵等把记忆法应用到毒理实验教学中, 为环境专业学生解决毒理实验疑难、提高实验速度、减轻学生操作心理负担。把记忆法引入解剖生理教学前人已做了不少探索[2~4];而毒理实验记忆口诀罕见[1,6]。
多年来常看到学生曾因“毒理实验—— (实验动物一般操作技术[6]) ”的失误而引发后续实验 (微核试验等) 连连不顺而发愁, 我心里也很着急。经过多年钻研并参考经典教材及相近学科记忆法文献[3~5], 我据实验要求与记忆规律总结成如下口诀:
2.1 小鼠性别辨别记忆法——“雌性短沟无毛、雄性长凸多毛 (长短即生殖器与肛门间距) 。”由于性别辨别是动物分组实验的要诀条件, 因此小鼠的性别鉴定在毒理实验中非常重要!尽管成年小白鼠的性别辨别并不难 (生殖器区分) , 但毒理学经常购买18克甚至更小的小鼠, 其性别辨别就不易了, 所以我们首先根据多年经验编制了上述“小鼠性别辨别记忆口诀”;而后我们又总结了更简便易记的“小鼠性别辨别记忆六字诀”:“雌雄比照着看!”。事实上, 鉴别诀窍让学生自信心与实验兴趣大增。
2.2 小鼠饲养技巧——“早晚一次给水食, 垫料更换靠勤快——无味不湿鼠悠闲!”寥寥几句, 把实验要求与学生工作程式表达得简明扼要;严格按照规范还能节省垫料。
以上用记忆法武装的实验技能技巧对后续的设计性实验都会很有帮助。
科学地把记忆法与操作规程相结合, 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中快速而简便地掌握规范化的实验操作技能, 也便于学生操作时少走弯路、提高速度, 还利于学生技能素质的提高。
结束语
以上记忆法源于我多年教学经验, 符合教育心理原理[5]:就学生而言利于提高实验兴趣、操作速度与技能素质;就管理而言可节省实验材料并最终节省经费还提高了整体教学与管理水平[1,3,5]。我们的“记忆口诀”易学易记、具备可操作性等优点。
同时, 学生除了适应技能记忆与自我能力的锻炼, 还必须适应“团队精神”及共同学习能力的培养[1,3,5]。此外, 教师在实验指导时也最好能熟练地应用这些记忆法[3]来帮助学生多多寻找与总结实验技巧, 这样不但能防止学生初次捉拿小白鼠时被鼠咬;还能节省垫料等实验材料。与前几年相比, “口诀”的贯彻落实, 有效保证了实验室安全, 也节省了不少经费。
参考文献
[1]姜科声.MS302多媒体软件功能记忆法[J].微型电脑应用, 2000 (7) :62 (-60) .
[2]刘尚清, 余永华, 康健等.解剖名师的教学方法剖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7, 15 (1) :76-78.
[3]姜科声.记忆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2) :187.
[4]余安胜, 严振国.解剖学记忆歌诀[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5.6.
[5]姜科声, 徐晓虹, 阮琴, 等.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生物学杂志, 2006, 23 (4) :58-59 (33) .
【毒理动物实验论文】推荐阅读:
毒理学实验教学06-09
食品毒理学实验测试题07-31
毒理作用06-25
食品毒理09-27
实验动物外科学论文06-05
免疫毒理学05-12
药物毒理学07-09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论文06-08
毒理学基础习题10-21
中药毒理学研究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