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优秀作文规则(精选9篇)
高考优秀作文规则 篇1
一、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与日常教学作文评分标准的差异比较
高考作文阅卷和平常作文批改得分的差异是由高考作文阅卷时所使用的评分细则造成的。高考作文阅卷的赋分由四个部分组成:立意赋分、结构赋分、语言赋分、标点符号和错别字扣分。最终得分由这四个部分合成。评分细则是分别对立意、结构和语言三个部分提出具体的规定, 而差异便在这里形成。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立意分类赋分的差异
任何一篇作文都可以形成多种立意,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各自人生经历的不同、对生活的理解的差异和积累素材的限制, 往往会形成或选取不同的立意进行写作。在日常的作文训练的批阅中, 教师依据《考试大纲》的标准, 只要符合题意的都是扣题的作文, 立意在得分中不形成差异, 各种立意是不分层次的高低的。但在高考的作文阅卷中则不是这样, 它区分不同层次的立意, 评分细则一般把立意分为四类, 对应的分值不同, 从而形成一类卷、二类卷、三类卷、四类卷的不同的赋分标准。只有一类立意才可以给出50分以上的作文, 二类、三类依一定的梯度降低赋分, 而四类立意的赋分只能在38分左右。
(二) 文体规范的赋分差异
当前的考场作文对于文体的要求往往自由度很大, 很少有限制单一文体的, 因此教师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对于学生作文的文体规范要求不高, 批阅作文时文体不规范、文体不明确、文体童稚化、文体异化等错误现象往往被教师忽略, 而在高考阅卷中对文体的规范要求非常严格, 上述的文体错误现象往往被中心组要求压低赋分;再者, 在文体选择上不同的考场作文题会形成一定的文体倾向, 不是所有的作文题都适合写任何一种文体的。比如安徽省07年的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就有抒情散文的文体倾向;安徽省09年的材料作文“弯道超越”就明显出现议论文体的选择倾向。虽然说命题的要求中都标明了“文体不限”, 但在高考阅卷中是有明确的文体倾向的, 安徽省09年的考场作文选择议论文体则具有明显优势, 而安徽省07年的考场作文选择散文则比议论文更具优势。也就是说在高考阅卷中不同的文体选择是会形成赋分差异的。而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的不同文体的选择是不会形成赋分的差异的。
(三) 语言文采的赋分差异
对于语言文采的赋分, 高考阅卷与日常教学的批阅也是有差异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评分因为不形成立意分类的差异, 只要是符合题意的, 语言很有文采的就可以打出一类卷的高分;而在高考作文阅卷中, 由于有立意分类的差异, 加上不允许跨类打分, 只有一类立意和二类立意可以打出一类的语言文采分, 而三类立意和四类立意是不允许打出一类的语言分的, 所谓不允许跨类打分, 指的是如果立意是三类, 语言再好也只能打成二类分, 不能打出一类分;如果立意是四类, 语言再好也只能打出三类的分, 不能打成二类。
二、探究阅卷规则, 明确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产生的依据
评分细则为什么要这样制定,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异?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必须去探究评分细则制定的依据, 通过对各省作文阅卷所提供的评分细则的研究, 可以发现评分细则是依据三个基本原则制定的, 即立意优先、文体侧重、语言调节。
立意优先是指在高考作文阅卷中首先要确认的是作文的立意类别, 形成赋分基础, 结构赋分和语言赋分只能在这个立意类别的基础上调整。例如一篇考场作文的立意如果被确认为三类, 其结构和语言的赋分便只能在二类、三类或四类上确认, 不能跨类确认成一类。而一旦一篇作文的立意被确认为一类, 则其他两个部分的赋分便只能在一类和二类上确认, 不能打成三类。
文体侧重是指在高考作文阅卷的评分细则中, 对结构赋分提出了四类标准, 这四类标准是依据当年高考作文所最适合选用的某一种文体确定的, 不再提供其他类型的文体的分类标准。如2009年安徽卷的材料作文“弯道超越”所提供的就是议论文体的结构标准, 07年的安徽卷命题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提供的则是散文文体的结构标准。在高考评卷过程中那些选择了提供结构标准的文体的考场作文赋分相对科学, 而选择没有提供标准的文体的考场作文在评卷中赋分的科学性则相对弱化。
语言调节是指在高考作文阅卷中语言文采的分值比重相对弱化, 语言的赋分受立意和结构赋分的影响很大。一篇考场作文如果立意被确认为四类, 其语言文采再好, 也只能确认为三类的语言赋分, 不能定为二类或一类语言来赋分。
三、针对阅卷规则, 科学指导考场写作
了解高考作文阅卷的“立意优先、文体侧重、语言调节”的基本规则, 我们可以回答本文开头所提出的问题。日常教学中, 不区分四类立意, 不存在文体倾向, 只要是符合题意的, 文体结构明确, 语言有文采, 教师即可给出一类作文的赋分。而在高考阅卷中如果立意是三类或四类, 语言再有文采, 也只能形成三类或二类作文的赋分, 再加上文体选择上的差异, 所以我说平常作文中打出来的高分, 在高考阅卷中可能有接近一半 (甚至更高) 得不到高分。如果我们能够针对高考作文阅卷的基本规则进行有效训练, 应该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应该可以让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在考场上得到一类作文的赋分。
(一) 强化审题训练, 确认一类立意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 审题训练, 教师往往只强调训练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提炼观点的能力, 教给学生提炼观点的方法和技巧。面对当今的网上作文阅卷, 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教会学生辨析比较所提炼的各种观点, 确认一类立意。
高考网上阅卷的评分细则在确认四类立意时, 主要是区分命题及材料中的关键词, 区分关键词的本义、比喻义和虚化义, 区分材料的直接的核心的观点和间接的外围的观点。若能在审题教学中训练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提炼观点, 并进一步训练学生辨析比较这些观点, 确认并选取一类立意进行写作, 将可使学生的考场作文立于不败之地。
(二) 增强文体意识, 规范文体结构
文体结构的规范性训练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难度很大, 主要原因是高考作文命题往往是文体不限, 致使高中作文教学中每一次作文训练也都是文体不限, 一次的作文训练往往会出现多种文体的写作, 文体结构的指导和讲评都有一定的难度。久而久之, 学生的文体意识必然弱化, 文体结构不明确的现象增多, 加上前几年文体创新的影响, 文体童稚化、文体怪异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随着问题程度的不断加深, 高考作文阅卷对文体结构不规范的打击力度也愈来愈大, 甚至对于那些“四不像”的文体往往一票否决。因此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必须强化文体结构的规范性训练, 每一次的作文训练确定一种文体进行指导, 批改后再对这种文体做重点讲评, 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
重建高考作文评分规则的思考 篇2
诚然,作文评分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是评价的世界性难题。但是,当质疑的声音聚焦于2012年浙江省30多万份作文卷中选出的6篇满分作文时,我们需要思考的,就不仅是阅卷员的主观性问题(如立意定势、风格偏爱、趋中倾向等[1]),还有其他更为关键的问题。
一、满分作文的粗略评点
根据网上评卷双评差值“语文作文双评或三评中出现满分,系统自动提交进行终评”的规定,一篇满分作文的产生至少三评,且一般经作文组长或学科组长审查终评的。也就是说,6篇满分作文,其优秀性最符合评分规则中的优等标准,几无瑕疵。真是这样吗?
限于篇幅,我们只能窥斑见豹。请看某考生《矮纸斜行闲作草》,全文以“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立意,第1~3段(302字)为第一部分,用华丽的文笔铺垫,再提出观点;第4~9段(470字)为第二部分,以“苏子的旁观”和古语“无欲则刚”展开形象论述;第10~11段(91字)为第三部分,以“但求闲作碧池边的一席矮草”点题并为全文作结。
作者具有清晰的立意、严密的构篇和老练的语言驾驭能力,这不容否定。但是,文中所说的“旁观”“无欲”,是否就是在“路边鼓掌”?用苏轼的材料,是否也有套话作文“题材总是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之嫌?全文议论、抒情、描写兼用且分类相当,属于“论述类”还是“文学类”?如归入“散文”,又是哪类散文?如此等等,自可见仁见智。
其实,所以选这篇考场满分作文说事,实在因为它具有近几年浙江省高考满分高分作文的典型样貌:题意上,善借命题中的关键词点化全文;素材上,巧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和所谓的“陌生化名言”;文体上,崇尚散文化的议论文;语言上,善用诗化语言。
然而这篇满分作文,如果让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漆永祥教授来评,将会如何呢?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回答“高考作文质量下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一问时,漆教授说:
存在的问题非常多。首先,在所谓“攻略”的引导下,不少作文“假大空”,程式化、模块化严重,模仿痕迹明显;其次,喜欢用生僻、华丽或怪异的词藻,排比句型,夸张语言或者四不像的“文言文”,来表现自己的知识面和写作才能;第三,内容空洞无物,没有生活气息、真情实感,没有年轻人的朝气;第四,错别字、替代词甚至网络语言使用越来越多。[2]
以笔者所见,漆教授所说的“假大空”“用华丽的词藻,排比句型来表现自己的知识面和写作才能”“内容空洞无物,没有生活气息、真情实感”这些词句颇可以用作这篇满分作文的“评语”。难保漆教授不会将这篇作文打入二类、三类之列。
为何如此?是浙江阅卷者的集体风格偏爱?还是阅卷团队存在强权?但满分作文至少是三人匿名评断的呀。笔者以为,所以如此,必有多方面原因,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评分规则这根高考的“指挥棒”难辞其咎!
二、现行评分规则的问题思考
评分规则就是用来评分的准则或规定,通常包括等级/水平、描述符和表现样例三部分,作为一种评价工具,它提供表现程度或水平的描述,适用于对学生复杂表现或作品(如作文)的评价。[3]现行的高考作文评分规则包括分项评分规则(习惯称为“分项分等评分标准”)和整体评分规则(一般设五类,每类有特征描述)两类。
(一)现行评分规则的静态分析
根据朱迪思·阿特等的研究,合格有效的评分规则应考虑内容/覆盖面、清晰度/详细度、实用性、技术合理性等方面。[4]现行的评分规则,无论是分项还是整体的,均基于《考试说明》,汲取了我国近百年来有关写作能力、写作要素研究的成果,总体是合格有效的。
但是,现行的评分规则,下列问题不能不引起思考。
1. 是否抓住“关键因素”?内容是全面的,一般包括基础等级的“内容”和“表达”、发展等级(或称“特征”)。但是,它是否足够成为判断高考作文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是否抓住最能区别不同水平作文的核心指标,却是要打问号的。
2. 描述是否足够清晰?“足够清晰”,意味着运用同一评分规则,不同的教师,或同一教师相隔一段时间,能对同一篇作文给出一致性高的评定。这一点,由于语言本身的模糊性、要素描述的概要性,始终是作文评分的世界性难题。如今的评分规则,也并没有突破。
3. 内容再完整、描述再清晰,还需要操作简便,这就是实用性的要求。从如今的阅卷操作看,有多少阅卷员能记忆评分规则,并严格遵循规则?
4. 技术合理性方面,一般要求整体的评分者一致性不能低于65%,单个评分点不能低于98%。[4]目前我们没有见到高考评分的相关数据,估计这是非常高的一个指标,少能企及。
(二)现行评分规则的操作分析
有了合格有效的评分规则,尚需对评分规则的合理使用,否则也会影响评价的效度、信度。在作文评分规则的运用中,下列问题不能不引起注意。
1. 分项评分规则形同虚设。传统阅卷,阅卷员用笔打分,尚能在作文上画画圈圈,最后写出“内容+表达+发展(特征)”分项分和总分。而今网上阅卷,只用键盘、鼠标输入评分,分项评分难以持续,名存实亡。
2. 整体评分规则如何落到实处。对大范围且要求快速评分的高考作文评分来说,分项评分远不如整体评分。但由于“关键因素”没有考虑文体(特殊写作能力)分类等,其通用性(如立意深刻、结构严谨)受到限制,评分规则的实用性就大打折扣。
3. “操作细则”如何补充“等级评分标准”之不足。不管是分项的,还是整体的作文评分规则,总不能罗列全部的评分点。从现行的各省操作看,均有“操作细则”,但从我们见到的情况看,均失之过简,未能起到统一阅卷分歧点的作用。
4. “表现样例”是否典型,是否经过足够的讨论并形成共识,这是操作的关键。学理上说,表现样例应是“事先”的,与评分规则一同制订。在高考作文评分中,却只能“事后”的,在足够的试批中甄选。但从这几年非官方流出的例文看,其“样本”性质显然不足。
(三)现行评分规则的效用分析
评分规则要满足客观、公平、快速阅卷的需要,这是首先要思考的。但是,仅此是不够的。为什么“满分作文”遭人质疑?为什么良善的阅卷者激愤而言“作文评分是草菅人命”?为什么难以破解学科专家屡屡感叹的“高考作文质量下降”难题?
我们认为,这与没有发挥评分规则的教学引导作用有关。尽管高考与日常的形成性考试相比,不需要反馈分项得分和补救教学,但对后来的考生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对教师具有教学价值。如何发挥评分规则与命题所共有的“指挥棒”作用,值得探索。
三、高考作文评分规则的重建
既然现行的评分规则有诸多问题,就当加以重新审视,并作审视后的修订或重建。
(一)“关键因素”的厘定
开发评分规则,首要任务是弄清足以区别作文水平高低的特征,也就是“关键因素”。根据初步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认为,高考作文评分规则的“关键因素”有审题立意、材料运用、文体特征、结构布局、语言表达、卷面格式等六个维度。
1. 审题立意,意在检测审题、确定中心(即立意)的能力,包括三个子因素(或评价项目):一是切题情况,二是立意的清晰度,三是立意的高下。
2. 材料运用,意在检测素材的积累、选择和组合的能力,包括三个子因素:一是与作文中心的一致性,二是材料的质量,三是对材料的处理。
注意,不同的文体对材料的选择、处理有所不同,如能加强这方面的权重,正确引导学生梳理生活积累、丰富阅读积累,可有效控制“套话”作文,实现写作本真的回归。对满分高分作文的指责,莫过于内容空泛,与传统作文“言之有物”的认知相背离。
3. 文体特征,意在检测选择、运用体裁的能力,包括两个子因素:一是符合某一文体惯常特征的情况,二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与文体特征的契合度。
近年来高考高分作文的文体特征模糊,样例单一(少有典型的议论文、记叙文),“四不像”作文泛滥,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表述模糊、与“文体不限”导向的误读有关。如要纠偏,专家解读、日常教学、高考评分都需要作出努力。
4. 结构布局,意在检测思维的条理性(思路)和结构安排的能力,包括三个子因素:一是段的划分,二是段的排列,三是段的技巧性处理。
结构布局,可以简称“文脉”。文脉清晰的文章,有助于实现作文“作者—读者”的言语交流。传统作文要求“言之有序”,其内在表现为思而有路,外在则表现为段落的处理,实际上是内外兼顾的,评分中要注意“隐”和“显”之间的平衡,鉴别纯技巧的投机者。
5. 语言表达,意在检测语言表达能力,其评估价值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包括两个子因素:一是规范、通顺的程度,二是丰富、灵活的程度。
语言是写作中最为稳定的因素,而其评分主观性最强,易受阅卷者的语感强弱和风格偏爱影响。不少教师偏爱华美,学生效而从之,助长华而不实的文风蔓延,应当引起重视。
6. 卷面格式,包括四个子因素:一是正字,二是标点,三是格式,四是行文(字写得是否漂亮)。前三者属于书面表达的纯技术性要求,评估的客观性最强;后者属于书面表达的美学效应,容易“先入为主”,导致晕轮效应,影响综合成绩的评定。
(二)评分方法的选择
确定关键因素后,还需要选择评分方法。评分方法,依据评分规则的类型,分整体法(综合法)和分项法。选择的基点,一是有效性,哪一种最能体现评分结果一致性、实现跨时间稳定性,具有理想的区分能力;二是实用性,哪一种更适合阅卷者的经验,以实现有效基础上的快速阅卷,做到公平、效率兼顾。
1987年江西、1991年河北曾有这方面的实践检验,整体法和分项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和0.924,没有实质性差异。[1]高考作文评分均可采用,问题是具体怎么操作。
1. 整体评分法的运用。整体法的优势是快速作出评定,其快速在于:①作文本身的特点,关键因素的分解只是研究的需要,实际上彼此联系成为一个整体;②阅卷者的心理特点,阅卷者对评分规则的掌握是靠记忆来保持的,这种记忆带有抽象性和综合性;③阅卷者的专业判断能力,成熟的阅卷者能快速阅读并作出判断。
我们在2011~2012学年区、校两级高三作文阅卷中,设计和采用了整体法。
(1)六个方面都较优秀的,可判一等(51~60分)。
(2)四个方面较优秀的,其他两个方面一般的,可判二等(45~50分)。
(3)三个方面较好的,其他三方面一般的,可判三等(39~44分)。
(4)有两个方面问题很突出的(卷面格式除外),可判四等(33~38分)。
(5)离题,套作,字数在600字以下,有三者之一的,可判五等(32分以下);其中离题且字数不足400字的,20分以下。
与高考作文的纯选拔性不同,这样的设定,是基于教学反馈、阅卷速度,而其效度、信度等都缺少研究和检验,仅作为例子使用,具体操作有待于完善。
2. 分项评分法的运用。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分项的数量和各项的权重,二是网上阅卷的技术支持。根据信息加工学原理,人们对项目、等次的区分能力大致在3~7个(级)之间,超过7个往往难以辨别。作文评分的六个“关键因素”,在正常的辨别阈内,但还是不够简便,为此,我们需要重组,粗略设计如下:
内容(20分):审题立意,材料运用。
形式(15分):文体特征,结构布局。
语言(20分):语言表达。
文面(5分):卷面格式。
一般认为,作品的“形式”包括结构、语言、体裁。我们将“语言”单列,是为了凸显其在写作能力构成中的地位。“文面”可有三种处理:一是独立设项,控制权重(如上);二是并入“形式”;三是做加减分处理,列入“操作规则”。如果分项评分,阅卷屏幕就需要设置分项,阅卷者分项打分,由机器生成总分,在不增加阅卷人员劳动强度的情况下,使分项评分与整体评分结合起来。
3. 建立评分模型的考虑。阅卷者对评分规则的记忆特点,无论是整体评分还是分项评分,都不具有亲切性和直观性,能否借助统计学、工程学的方法,将分项(含权重)、整体评分、操作规则等综合思考,开发类似“九九乘法表”“天体运行图”那样的模型,以提高阅卷的效度、信度和速度,寄希望于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三)操作细则和表现样例的确定
确定评分规则和评分方法后,就是评分规则的操作。评分规则的操作,涉及配套规则的制订、阅卷员的规则使用、考务管理等方面。这里只谈操作细则和表现样例的确定。
1. 必须高度重视细则和样例。广义的评分规则应包括操作细则、表现样例。高考作文评分规则进入使用阶段,必须尽快确定操作细则、表现样例,以解决规则的模糊性、抽象性问题。另一方面,每次考试的试题都有个性,都有与其他试题不同的地方,而且考试作文的实际写作情况,都有超出命题预想的,显出“事先”制订的评分规则不完善的地方。
2. 多种确定方法并用。一是阅卷核心组专家确定,这需要在阅卷员集中前完成;二是让全体阅卷员在试批阶段参与细则制订、样例确定;三是前两种方法的综合。确定后的细则、样例,都需要点评、解读和充分的讨论,以取得最大的共识。
3. 细则和样例的“质”的规定。作文的“操作细则”,需要有利于解决评分规则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如“审题立意”三个子因素,要结合学生作文的多样性,尽可能明确评分规则中“切题”“偏题”“跑题”和“立意深浅”等比较模糊的概念,确定等间距离、分界,尽可能在试批环节就减少阅卷员的随意性和立意思维定势的干扰。
表现样例,则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各档例文的选定,未必需要各档的最佳。在阅卷实践中,常出现一、二类卷不敢打高分,四、五类卷不愿给低分,从而形成趋中倾向,因此一、二类卷应取下限,三类卷取上下限,四、五类卷取特征。二是有足够的例文数量,如果将作文分为五等,每等又分上、下,那么需要的例文量为5×2=10篇,如果再分文体,则需要20篇或30篇,这在试卷随机流转、阅卷强调速度的情况下,是很难做到的,但并非无法可想。三是例文要附有依据评分规则作出的评语,明确评等评分的理由,把评分规则具体化。
(四)评分规则教学效用的发挥
要发挥评分规则的教学效用,“公布策略”是首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曾说:“没有理由把学生蒙在鼓里,不让他们知道你要评价什么、你将依据什么标准来评价。提前给予学生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他们可以为此早做准备。”[3]
如何“公之于众”?其方法很简单,在《考试说明》的参考试卷中提供试卷中作文题的评分规则(含操作细则、表现样例)。其实,这件事并不难做,近年来许多省份都组织了对参考试卷在抽样学校的试测,将试测检验后的评分规则、操作细则和表现样例公之于众,听取基层意见,完善评分规则,另一方面作为很好的教学材料。
不要担心这会引导师生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威金斯指出,如果这个考试是有价值的、值得学生去花时间的,这不成问题,关键是你考些什么,是否能达成标准。[3]实践中,我们将月考和县、市模拟考阅卷后的评分规则、操作细则和表现样例提供给学生,已经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诊断自己的作文问题,写出更满意的作文。
参考文献:
[1] 章熊. 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2] 肖舒楠. 专家称社会对高考作文是一种畸形重视——访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漆永祥[EB/OL]. http://learning.sohu.com/20110422/n280373712.shtml(2011-04-27/2011-06-28).
[3] 崔允漷等.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规则意识的高考作文 篇3
现代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无论怎样,都不能突破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耻为荣。但是仅仅知道“八荣八耻”的内容是不够的,能分清什么是哪些是“荣”哪些是“耻”还不够,我们更要树立规则意识,遵守这些道德规范并把它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我认为这才是“八荣八耻”能真正贯彻的关键所在。
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需具备的一种意识。但中国人恰恰缺乏这种规则意识。“冠生园月饼”事件,“房地产买卖”黑幕……商场里的“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永恒规则一次次被打破。而我们的甲a赛场呢?“假球”“黑哨”也无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乘车不买票,不排队,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我们每天随意的走在街上,仿佛踏入了毫无规则的“动物世界”。正是因为平时不注意规则,忽视遵守规则习惯的养成,中国人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屡有发生,给国人的形象抹黑。以致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出现用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当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的代名词。
所以有规则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思维习惯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中国知名品牌海尔,在它的厂区上下班时工人走路全部靠右边走,没有其他企业员工潮进潮出的现象,完全按交通规则。遵守规则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如此重要,何况是一个社会呢?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遵守规则,会使生活变得愉快、和谐和安定。
规则意识的最高要求是遵守规则成为人的内在需要。在这种境界中,遵循规则已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外在规则成为人的内在素质。从规范向素质的转变,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规则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强制,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使人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按孔子的话来说,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大家可能觉得这种要求太高,因为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是孔圣人。其实不然。在国外,几乎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经讲过这么一件事:“我有个中国同事在联合国任职,他的孩子从小在瑞士长大。有一次大家在日内瓦湖上划船,我们代表团有个成员喝完可乐以后,顺手就把可乐瓶仍到湖里了,这在国内司空见惯。可是这个在瑞士长大的小孩当时脸色都白了,告诉了他的母亲,好像扔可乐瓶的人犯了很大的罪恶似的。”还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一群德国大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在德国科隆一条街上的相邻两个电话亭分别贴上“男”、“女”字样,然后躲在暗处观察,结果七八个德国男子在贴有“男”字的电话亭外排队,而贴有“女”字的电话亭却空着。许多中国人看了可能会觉得可笑,电话亭又不是厕所,要分什么男女?这些德国人真傻,殊不知正是这股“傻劲”才使德国成为一个世界公认的法治相当完善、发达的国家。
高考优秀作文规则 篇4
几乎所有从国外回来的人都大骂中国的交通,什么闯红灯啊,不走斑马线哪,在高速公路上遛弯呀,反正被总结为:中国的个体效率高了,而整个社会的整体效率很低。借此,大家便开始批判,中国人行为方式也不守规则,人情大于法,腐败,内耗,而且不诚信,从学术讨论到资本运营,充斥着欺诈、肮脏。
讲规则,社会就进入了高速公路,没有红灯通行无阻,可究竟是谁更讲规则呢?是厄瓜多尔的裁判,还是中国甲A的黑哨?是碰了腿,假摔了捂着脸的里瓦尔多,还是刚上场就给红牌罚下的邵佳一?不要用这次的世界杯做例子好吗?提起它,恰恰证明了破坏规则的行为不都会成为高速行驶中扬起的泡沫,而刁钻古怪的破坏反而能演绎成历史的经典,那个著名的上帝之手,难道有人能否认他是球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和条文的意义在哪里?其实一种更积极的理解是,只有知晓了这些“规矩”,你才能躲避它,戏弄它,篡改它,欺骗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然后自鸣得意。中国人多少年的缺课,其实就在于不太懂规矩,不太善于利用规则玩弄规则,借规则之利,得己之念。真正被红牌罚下的往往是比较低级的犯规,游刃有余的犯规都是要载入史册,令后人学习的。邵佳一刚上场就给罚下去,恰是证明了他的不智慧。
有多少优秀的政治家是一直诚信从不说谎的?有多少著名律师没有钻过法律的空子?有多少名声卓著的会计师不精通避税技巧?国际法有几条是被各个国家严格遵守了的?
心理学证明,人心底分明都有“破坏的冲动”,所以许多强者或畸形的强者往往深谙规则,游戏规则,最后凌辱这些规则。蜡笔小新不是孩子们的知己,他是个勇于打破规则,最后还假装无辜的小孩子,他只能反射出大人心目中的最高境界———理直气壮地破坏人心理的基础道德防线。
美国的安然、安达信、世通,这些吹牛吹破牛皮的公司,在膨胀的时候让股民买过一股上百美金的价格,而现在,他们就是个零或负数。我们要学习的规则也在这里生长吧?
我们也许已经感觉到了游戏规则的岌岌可危,而这种时候往往预示着新的混乱即将来临。更先进的规则已经在蠢蠢欲动了,虽然国际足联不同意用电子设备评判球场,要声嘶力竭地保留人的判断,而不公平就会有力量在反对。重要的不是顽固在遵守旧规则,而是力求建立新规则。
不过,在新规则建立起来前,既定规则应该具有权威。比如说高考吧,几乎所有人都在批判“分数定终身”的规则很糟糕,但是,我还得坐在这里答卷子,因为这个规则毕竟给了我展露才能的机会。(阿堵/文)
年轻时代一次重大选择(全国卷作文)
看了这一届高考作文题,令我感到十分好笑,在伦理问题上搞假大空的假设,对于我是十分熟悉的,我正是受的这种奇怪的教育。何况这次题目的假设又是出奇的蹩脚,连假设都是暗示性假设,事实上,暗示的是一种试图阐述两全齐美这一类荒谬绝伦的伦理,而这种可怕的伦理知识依我看,完全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挑衅。
生死关头,或是说关键时刻,人会怎么样呢?大抵平日里生活的普通人总免不了在七想八想之时,会想到这类无聊问题,人们在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刻,总是会幻想遇到一些特别的事情,最好是设想在一种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完成大事。在这种假设下,他们幻想着自己会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干出特别值得别人敬佩的事情。当然,我认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些从未降临的时间,这些时间不能太长了,并且,最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事实上,悄悄搞些自我崇拜是人类的专利,我一直都无法理解这种幼稚的自我表现欲是怎么回事儿。
不过,作为一个写文章混事儿的人,我却并不把坏题目当回事儿。我总觉得自己一直生活在一种坏题目之下,这使得我非常理解那种坏题目的用意,它鼓励人们追求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存在的乌托邦,或者用一般的字眼儿描述,那就是所谓的什么理想、梦想这一类试图不劳而获得的生活麻醉剂。
在我青年时期曾有一段时间,因为失恋,心情黑暗而低落,现在回头想一想,那真是一种对于人生的绝妙的讽刺性象征,还真不能小瞧。我记得我当时感到十分绝望,于是就想到自杀这一种人尽皆知的解脱法儿。在一个深夜,我慌慌张张地跑到我女友所住的楼顶上,那时的楼顶是一个公共平台,我知道从平台上越过水泥围成的一米高的小围墙,一跳便能坠下6楼,摔成肉酱。在我当时的心情之下,这件事想必做起来十分容易,于是我就去做了,我上了楼顶,走了不到两步,意外的情况出现了,我发现甩我的女友正在上面,与她的新欢,一个比我高两个年级的男生在吵架。我偷听了一会儿,发现言词很激烈,频频涉及生死大事,而且与我有关,更令我惊奇的,由于与我一样缺乏想象力,他们竟打算采用与我相同的办法。
于是我跑过去劝架,劝他们重归于好,我克服了不少困难,劝说他们把眼光放长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于是,两全齐美的情况出现了,我们三个人一起下楼,是从楼梯下去的,而不是作为三个自由落体,经由空气下去的,速度虽慢一些,但却准确到了同一目的地。多年以后,虽然我自己十分勉强,而他们俩却不由分说,成了社会的栋梁,据我所知,他们现在都很有钱。现在我认为,当时我的心灵十分美好,因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石康/文)
我所见过的大海(上海卷作文)
我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时候是1995年,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年。在此之前,“大海”在我心目中几乎是一个形容词,意味着“壮观”、“雄伟”、“浩荡”,当然,我还知道它“渺无边际”。关于“大海”的知识,课本上就是这么教育我们的。
高考之后,表哥驱车来接我去散心,吉普车从我家一直往东飞驰,我问表哥去哪里,表哥说,去“老蚌港”,他没有解释什么是“老蚌港”,我也没有问。两个半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了“老蚌港”,表哥指着很远的地方那一道蓝线说:“那就是东海。”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口气极其平淡。可是我想,我看见大海了,应当兴奋才对呀,但我就是兴奋不起来,也许是因为太远了,我甚至根本看不到海水。
我几乎有些不大相信,按照课本上告诉我们的知识,大海是和沙滩、贝壳联系在一起的,而我现在只看到黑乎乎的淤泥。海滩上爬满了小螃蟹,比我们平常吃的要小得多,很像大了两号的蜘蛛。我有些兴奋了,光着脚下去捉螃蟹,但表哥很快就制止了我,他说这种蟹根本不好吃。我再一次傻了,我以为大海里的东西肯定都很大,结果却比河沟里的螃蟹还小,我以为螃蟹的滋味是最好吃的,谁知道大海里的螃蟹却不好吃。
就这样,我结束了第一次与大海的接触,除了海腥味、淤泥似的海滩和蜘蛛一样的螃蟹,我几乎没有记住其它什么。再后来,就经常能看到大海了,在秦皇岛、大连和番禺。可能是因为已经有过一次不成功接触的缘故,“大海”再也没有让我激动过,在秦皇岛,我享受着阳光和沙滩,以及好吃的皮皮虾,但似乎仅此而已;在大连,我甚至有些厌恶那里的大海,沙滩是人造的,海面很蓝,很平静,竟然有些像假的,像一个人造的大湖,像一片蓝塑料;在番禺,我们在海边吃大排挡,海风吹得我们很舒服,一群诗人模仿着李白的样子朗诵诗歌,大海在夜色中一派平静。我知道诗人们的激情因为自我感动而营造出来的,不是因为“大海”本身,而是因为“坐在大海边上”的心理暗示以及啤酒的作用。
是的,我已经见过很多次大海,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壮观”、“雄伟”和“浩荡”。“渺无边际”倒是真的。我很喜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知道,世上的确还有那样一种野蛮的兽性的“大海”存在,但到目前为止,这样的大海从来没有与我的生活发生过关系,也许永远不会。(沈浩波/文)
一只圣伯纳犬的选择(全国卷作文)
我叫贝多芬,住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下,编号MO18,隶属于这里的山地特别救缓组。天气好的时候,我通常为外地来的登山者当向导,若遇到暴雪天气或者雪崩,被困在山上的游客和登山者就需要我们的帮助。
有一天,一群来自远东地区的登山者来到我们的驻扎地附近,我比较不喜欢他们,因为很多人有吃狗肉的习惯,他们的身上有一种令人讨厌味道。又过了几天,登山者们在山上遭遇雪崩,他们与基地联系,我们的任务也来了。
说实话我并不想出发,但救援是我们的天职,一千多年来,从事我们这一行的已经救了成千上万人,其中最突出的是一个叫巴里的家伙,他在一次暴雪中救了40个人,18他去世时,人们为他建了一座纪念碑。
这次任务中和同伴背下来11个远东登山者,还剩下2个,其中一个处于昏迷状态。但我的同伴们死活不靠近他们,因为他们身上的味道告诉我们:他们吃过很多狗肉。
作为队长,我还是跑过去给那位清醒的登山者引路,并把他带到他昏迷的同伴面前。他犹豫了好一阵,显然人在心里盘算是否该救自己的同伴。我和同伴们立刻围了过去,暗示他必须马上救走同伴,我们威胁的眼光中,他被迫把同伴背了起来,在我们的引导下,他们终于到达安全地带。
后来他们回国了,按照他们国家的习惯,也许这会成为好人好事的典范,说不定那个“救人者”会到处作报告,绘声绘色说如何救了同伴。不过在我们看来,救助陌生人就已是天职,救自己的同伴又有什么值得称颂?这种行为被称颂只说明一件事:救同伴都已经是稀有事件,更何况还是救陌生人?
高考优秀作文规则 篇5
让规则守望公平正义。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已规矩不以成方圆。”体育比赛中规遵守规则,便是对每一位选手最好的公平。每一位运动健儿都是通过刻苦训练,层层选拔才占到了颁奖的舞台。如果这比赛没有了规则的约束,没有了公平地维护,那么赛场上会出现怎样的困乱,会有多少人为此痛心疾首,这又有谁可想而知呢?请大家一起捍卫公平,守望公平。
谈起过规则,纪律严明的阿根廷球队,严格要求球队里的每一位球员都要遵守队纪。第13届世界杯足球大赛前夕,阿根廷对整装代发,而两名足球队的队员违反球队规定擅离营地。在外面乱闹,教练顶着巨大的压力,甚至拒绝了总统的求情,依然开除了这两位球员。手机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个队员的心理,严明的纪律,顽强的作风,不容置喙的规则,促使了他们的球队成为了这次世界杯赛的冠军。
如果没有了那位足球教练的坚守,那结局一会不同?规则是圣明的,惹得每个人对他无比敬仰,可有些人却不遵守规则,有位运动员欺骗了全世界,加拿大运动员约翰逊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出尽了风头。他用17步,七秒七九时间跑完了百米全程,以一个崭新的世界纪录结束了这次被称为“”世纪之战”的比赛,他高举加拿大国期赛场一周,接受8万观众的欢呼。然而几天之后,辉煌的“”世纪之战”化为特大丑闻。国际奥运会宣布约翰逊在参加男子100米赛前服用兴奋剂,他的成绩予以作废,全场哗然,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说,这不仅是约翰逊个人的悲剧,更是全程加拿大人的悲剧。如此可见,体育运动员也要遵守。规则每一位人都要遵守规则。
感受2008高考作文 篇6
再就是启发、鼓励青年学生关注生存环境、关注他人、直面人生的作文题占了一定比例。如浙江卷的《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上海卷的《他们》、辽宁卷的《青年人的价值观》、天津卷的《人之常情》等等都有引导青年人关注身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正视他人存在的价值,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的作用。当然一些题目略显宽泛或是大而无当,甚至都可以用作科研人员的研究课题,有悖于千字文“开口要小,发掘要深”的要义,但其象征意义会远远大于它的实际价值,至少它会引导我们的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再一味地死钻课本,枯坐书斋,要将视角时时调整到我们的课本、我们的校园和我们封闭的个人小圈子之外,投向我们所处的城市乡村、投向我们自身之外的生命,投向那些需要我们伸出援手的弱势群体,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这正体现出了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而且通过高考这根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来实施这一目的,会比平时的耳提面命、苦口婆心要容易得多。
或许是缘于一种多年形成的惯性,今年高考作文题中的“哲理性”标题仍然占有不小的比重。诸如湖南卷的“根据韩愈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总感到与2007年北京卷作文“根据刘长卿《别严士元》中的两句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写一篇评论”的格式类同)、全国Ⅱ卷的作文题《海龟和老鹰》、北京卷关于“杯子装物”的材料作文、福建卷关于“从选择不同口味的饮料看人”的供料作文、海南宁夏卷的根据“母女养鸟”的材料作文以及山东卷的《春来草自青》的命题作文等等差不多仍然是在与“人生哲理”较着劲。对于读惯了《读者》《意林》《视野》一类“心灵鸡汤”型随笔杂志的学生来说,面对这类题目大概是“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这类文章写起来生动读起来轻松,内容飘逸玄妙文笔潇洒空灵,是历代文人士大夫驾轻就熟、时时把玩的东西。只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沉甸甸的时代,实在不知道我们的命题者哪来的这份轻松洒脱!人生的种种小哲理小机智在我们的同胞们所经受的苦难面前实在是太不值得一提了!
还有几道有意思的作文题不可不谈。重庆卷的作文题《在自然中生活》与湖北卷的作文题《举手投足之间》都是谈“如何生活”与“怎样做人”的,单独看各有道理,但两相联系就有意思了,《在自然中生活》主张人要生活得“本色”“自然”,而《举手投足之间》却是警告你你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将彰显你的人格、品性,所以“自然”“随意”不得。安徽考生去年刚做了《提篮春光看妈妈》,今年又《带着感动出发》———看来安徽是要将煽情进行到底了。而最值得一谈的还是江苏卷的作文题《好奇心》。语文考试甫一结束,《扬子晚报》社就约请了处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不同学段的5名学生,让他们“下水”写这篇高考作文;同时邀请到有多年高考阅卷经验的一位高三语文老师、省级语文学科带头人为他们的作文打分并加以评析。出人意料的是,那位小学六年级同学夺得了这5人组的作文冠军。她以美妙的童言稚语和新奇的构思征服了阅卷者。而两位大学生反而叨陪末座。高考作文让小学生得了冠军我感到很不是滋味。这初高中6年时间的语文还有学习的必要吗?这高考作文到底是否需要一定的思想、学识、文化等方面的积淀?《好奇心》作为作文题我敢说全江苏师生大概没一个能猜上,但我们出高考作文题难道仅仅就是为了“抗猜题”吗?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篇7
2017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实行“平行志愿”各批次投档时,按院校志愿组顺序投档。即先进行第一院校志愿组投档录取,第一院校志愿组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院校志愿组投档录取。
每个院校志愿组实行“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按考生排序情况从高到低检索,排序高的优先检索,再按考生填报的A、B、C、D、E、F、G、H、I等院校志愿依次逐个检索投档。即投档时,分文史类、理工类将考生按排序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检索,然后按志愿顺序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E、F、G、H、I等志愿,如果考生符合A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投档A志愿院校,如果达不到A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继续检索后续的B志愿……依此类推。考生档案一旦投出,不再检索考生的其他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各批次投档分预投档和正式投档。预投档在第一院校志愿组正式投档前进行,只提供生源基本情况。正式投档为高校提供考生电子档案。正式投档时,省招生办公室根据高校最终确定的招生计划及投档比例(1︰1),按规定的投档原则进行投档,即根据考生排序情况,从高到低逐个检索考生,排序高的优先按其院校志愿从A院校到I院校的顺序依次检索,被检索的志愿中一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同一院校排序并列的考生全部投档。
平行志愿投档各组志愿及征集志愿均为一次性投档,缺档院校不即时补档,待下一组志愿或征集志愿时再行投档。
第一组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进行第二组院校志愿的投档、录取。第二组院校志愿投档时不再预投档,按缺额情况1︰1比例投档。第二组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计划的院校视情况安排征集志愿。
报考少数民族班和各类预科班的考生,于相应批次平行志愿投档结束后进行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平行志愿就是在同一个志愿顺序上设置了两个以上(含)的并列院校志愿。
平行志愿的主要特点:一是强化了分数的作用,大大减少了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现象;与此同时,低分考生侥幸高就的机会几乎没有了。二是降低了院校录取数据的年度波动幅度,出现“大小年”现象的几率小了。三是院校录取分数区间扁平化了,即最高录取分与最低录取分的差值小了。四是增加了考生第一志愿的录取概率,降低了志愿填报难度和报考风险。
1、各省招办会按照理工类、文史类考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每一个考生每一批次(一本、二本、三本)可以填报3-5个志愿(A、B、C、D志愿有顺序之分但是都属于第一志愿)。
2、按照从每一批次第一名到最后一名考生的顺序进行志愿检索,以第一批次理工类排名第500名的考生为例,首先系统看他的A志愿(如华中科技大学,假如华中科技大学今年录取100人),如果前面的499名同学没有超过120人的档案已经分到华中科技大学的话,该同学的档案就投到华中科技大学。(存在有些不服从调剂退档的同学,为了保证可以录取到100人,在投档的时候会多投一定比例档案,一般是按照1:1.2比例,也有省市按照1:1.05比例等)
3、但是如果前面已经超过有120人的档案已经分到华中科技大学,满额了,那么系统按照刚才的顺序再来看该考生的B志愿(如武汉大学),如果武汉大学有名额,该考生档案就投到武汉大学,依次类推,如果A、B、C、D志愿都无法投出,那就等征集志愿。
4、如果投档到了某一志愿(B志愿)的学校,但是因为某专业不服从调剂或者身体等原因无法被B志愿学校录取,也会被退档进行征集志愿。
说明:因为志愿是计算机检索好后同时投递到各大学的,如果你的档案投到某一大学(B志愿大学)却因为上面第3点中说的原因被退档,是不会再进行检索你剩下的C、D志愿的,同时高校只能看到考生填报自己高校的志愿,看不到考生填报的其他志愿情况,所以对于高校来说,所有投档来的考生都是第一志愿报考该校。如果考生分数相同,则按照语、数、外单科排序投档,有些省市也会按照其他顺序投档。
平行志愿投档技巧
1、正确参考往年招生高校录取平均分和位次。
高校录取统计数据中,有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等数据。这三种数据对考生来说,平均分最有参考价值。参考高校录取平均分尤其是各专业平均分比参考最低、最高分更有效。
考查分差更具有可比性,对院校专业选择更有把握,简单易行,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分差=考生成绩-批次录取控制线。
需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在参考拟报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数线时,不能仅参考其前一年的录取分数,而要综合分析该校近三年的`平均录取分数线。
2、合理安排院校梯度和顺序。
如何把握平行志愿之间的的梯度?考生和家长不妨参考“口诀”——“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冲一冲: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志愿;稳一稳: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B志愿;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作为C志愿;垫一垫:将D志愿学校作为垫底学校。这样的话,几所学校就形成了梯度配置顺序。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
3、了解专业内涵,注重专业冷热搭配。
从往年实施平行志愿的地区招生情况来看,考生的考分情况非常扁平:很多学校录取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差距缩小了,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可能出现“挤爆”现象。建议考生在具体的志愿填报中,专业也要适当安排梯度,更加重视专业冷热搭配,拉开专业落差。如果首选学校,要做好适当降低专业要求的准备;如果首选专业,则要做好降低对学校要求的准备。
4、谨慎对待“服从调剂”
高考议论文:请敬畏规则 篇8
在一次理发中,很多人都在等候理发,但是时间宝贵的他却没有接受别的同志让他先理发的请求,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他说完后,就排到最后一位同志的后面,耐心等候理发了。
正是有了像列宁这样遵守规则的人,才有了一幅幅和谐的画面,有了和谐的人们、有了我们今天和谐、美好的社会。
一位父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去钓鱼。河边的告示牌上写着:“钓鱼时间从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父子俩从上午,钓了很长时间终于钓起来一条大鱼。父子俩很高兴。突然,他看了一眼手表,严肃地对孩子说:“现在已经是四点十二分了,按规定我们只能钓到四点,因此我们必须把这条鱼放回河里去。虽然孩子很不情愿,但父亲最终毅然把鱼放了回去。
规则本身无美感可言,但是有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才拥有和谐有序的美好景观,才能显示规则的好处与美丽。这位父亲用行动向教育了孩子:每个人要遵守规则!
高考作文与作文命题的取向 篇9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 可以用“为自己写作”和“为公众写作”来概括高考作文的命题取向, 这也应是我们平时作文教学训练的重点。
从实质上说, 写作教学就是通过写作训练, 使学生学习写作基础知识, 掌握写作能力。作为一种记忆、交流、组织和传达自己思想和信息的工具, 写作应该是一种享受, 是享受有人情味的和有创造性的生活的必备能力之一。因此, 作文训练时我们应该把握这样两个方向:一是“为自己写作”, 二是“为公众写作”。
“为自己写作”一方面是指取材内容的“生活化”, 写表现学生自己的文章, 表达自己的所作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 写出真情实感。“有真情实感”正是高考作文评价标准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因此, 作文命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需要来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 而不应以成人世界的规矩来束缚学生。2010年高考天津卷的作文题“我生活的世界”很鲜明的体现了“为自己写作”的个人化生活化的命题取向。世界很大, 如果从自己的视角去看, 它又很小。这样的命题选材空间大有话说, 能比较真实地写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010年江西卷的作文题“找回童年”在选材上更是离不开自己的童年体验和生活感悟, 为了“找回”学生势必要去思考功利、压力、沉重、童真、自由等这些严肃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又与学生的个人生活体验密切相关, 离开了真实体验只会写得虚浮空泛。再如2009年北京卷的作文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与2010年广东卷的“与你为邻”, 这一“你”一“我”之间也离不开现实生活的积淀, 内心的积蓄。这些“自叙”性的命题体现了一种倾向, 侧重于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自己, 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人独特的经历, 触及学生的神经, 有利于培养健康健全的自我人格。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意把握这个方向来训练, 会收到积极的效果。
“为自己写作”另一方面是指立意角度的“道德化”, 这些作文命题着重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做人、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人与社会的和谐等道德范畴的问题。比较典型的如2009年宁夏海南卷结合社会现象对“诚信和善良”的探讨。再如2010年山东卷结合“光明和阴影”去认识人生。2008年辽宁卷则要求结合青少年在公共场所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来透视青少年的价值观、人与社会的和谐问题。这些命题都说明具备与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品质是个人安身立命、人生幸福的前提条件也是个人其他素质发展的重要条件。再深入一步讲, 由于现代科技成为经济发展和物质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和价值观, 不能否认, 这种经济在给自然界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危机与灾难的同时, 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精神和信仰危机, 而人自身的危机是最根本、最危险、最可怕的。该如何应对这些灾难和危机?每年的高考作文几乎都会涉及这个方面的问题, 高尚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和伦理价值观, 这些既是安身立命之本、做人之本也是作文之本。
如果说“为自己写作”是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发展个体人格的命题取向, 那么“为公众写作”则表现出作文命题面向社会、参与社会、认识社会的取向。这样的命题不回避现实问题, 不粉饰现实, 把问题抛给学生, 让学生“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关注社会热点, 积极地分析是非, 无疑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而且还锻炼了心理素质。正如2010年海南的作文题──“参与”, 非常直接的概括了这种作文取向。而江苏的作文题由2009年的“品味时尚”到2010年的“绿色生活”则更是引领我们以开放的视角去观察社会生活, 站在自然、人类、生命、生态的角度放眼世界, 思考我们当下的生存状态, 由小我走向大众。再如“世界读书日浅阅读行动” (2010全国卷2) 、“丹麦人钓鱼和孟子古训” (2010上海卷) 、“角色转换之间” (2010年浙江卷) 、“我说90后” (2009年天津卷) 、“明星代言” (2009辽宁卷) 、“圆明园兽首拍卖” (2009江西卷) 等, 这些命题或大或小都与社会现实相关。以中学生的智力结构和文化素养来看, 让他们比较深刻地评价社会问题难免捉襟见肘或失之偏颇, 但只要言之成理、论之有据, 我们就应该尊重学生思想和表达的自由, 提倡“为公众写作”, 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进而作文评价也不能搞“主题先行”的压制甚至专治, 武断地否认学生个性思考的价值。这种“人文精神”正是教育目的的价值所在。
相对来说, 高考作文在“为公众写作”的命题取向中, 对民族文化及其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问题的涉及略显不足。从2004年福建卷要求学生写出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 如“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史蒂芬·霍金”“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地亚哥”对自己的影响开始, 到2006年北京卷“北京的符号”是这方面命题可喜的探索;2007年北京卷继续了这个尝试, 让学生感悟唐诗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的魅力, 同年湖北卷倡导对“母语”的重视, 而母语正是民族文化的载体;2008年湖南卷也是类似的命题, 对“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进行意境和哲理的审美;200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则引领学生对“郑板桥书法”进行了一次“不可无一, 不可有二”的思考;2010年安徽卷作文带着学生围绕“吴兴杂诗”做了一次哲理的思维体操:“交流四水抱成斜, 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 不深不浅种荷花。”这些命题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和对本国文化的热爱有着积极的意义。不过, 上述命题除了“历史人物的影响”、“北京的符号”、“母语”更有文化深度之外, 其余的似乎仅仅是浅尝辄止, 只借助古典诗词作为媒介去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侧重哲理本身的理性延伸。我觉得这方面的作文命题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本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族价值观甚至是宗教信仰等问题进行反思评价, 来丰富和完善学生的文化素养, 如对本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或文化思潮进行再认识, 做些“今读”“再谈”式的命题尝试, 如“今读《论语》”“今读庄子”“再谈春节”“再谈汉字书法艺术”等等, 对我们的传统和经典进行反思和构建, “百家讲坛”的教授们在这方面倒是为我们如何进行作文命题做了榜样。这样的作文命题无疑能够进一步加强本国文化的精神渗透, 以期造就一代能够继承国家文化遗产的国民, 明了“中国风”作为文化之根的意义作为民族之本的意义, 而不至于在眼花缭乱的“韩流”“哈日”中迷失了自我。
面对信息革命的挑战, 无论是“为自己写作”还是“为公众写作”, 我们有必要正确定位学生的角色, 因为“写作”已经成为丰富个人阅历及其融入社会的重要手段, 是生活甚至是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为了清楚而有效地交流思想, 学生必须成为训练有素的“思想者和学习者”, 写作是学习的过程, 但不是简单模仿更不是被动被迫的学习, 而是积极主动的思想参与的过程, 学生们要以学习者和思想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到作文中去, 因为:条理清楚的作品来源于清晰的思维和写作技能的科学运用。如此看来, 理想的作文教学应该是一种学生既按照教学目标的学习行为又是运用自己的思想独立创造的行为。在这里, 有必要强调作为“思想者”的一个必备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简要地说, 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所接触到的东西的性质、价值、精确性和真实性等方面做出个人的判断, 通俗地说就是“善断”能力。当今社会, 信息是首要的资源, 谁能获取并适当评价信息谁就更能获取成功, 同时这也是一个合作的社会, 对不同的人的立场、行为也要进行判断, 以期更好地解决问题。作文教学正是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较好的途径之一, 反之, 有了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能写出更好的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规则】推荐阅读:
规则颂歌·北京高考优秀作文09-07
优秀高考作文汇编10-21
高考优秀作文荟萃07-18
高考优秀作文18008-14
优秀满分高考作文素材05-12
高考优秀简短作文素材06-09
“诚信”-高考优秀(满分)作文07-27
高考满分作文优秀段落11-05
高考优秀作文案例评析08-30
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