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官教育培训网(精选8篇)
中国检察官教育培训网 篇1
规范和加强检察教育培训,适应检察官职业化建设
内容摘要:随着司法体制的改革,有必要加强检察官的法律职业培训,而我国现在的检察培训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在检察培训上应该更新检察教育理念,实现培训工作实用性与前瞻性的有机统一、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探索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检察教育 职业培训 检察官职业化
随着司法体制的改革,在法律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我国开始了统一的司法考试和法律职业培训,包括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职业培训。就我国的检察教育培训而言,已经不适应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及检察官职业化的要求,笔者就如何规范和加强检察教育培训,适应检察官职业化略陈管见,求教于同仁。
一、检察官职业化要求规范和加强检察教育培训
(一)我国法律职业化要求规范检察教育培训
近年来,我国的司法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但长期以来,对于司法人员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素质低下,无论是法学界还是社会,甚至包括法律职业界自身都觉得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司法制度和整个社会秩序的建构。那些法治秩序良好的社会总是存在着一个建构良好的法律职业阶层,或者法律职业共同体。也就是说,高素质的法律共同体是法治得以存在的前提,而法治又是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必要保障。随着法律教育的发展,中国司法职业界的素质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司法机关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逐渐变化以及民众法治意识的强化,法律职业的教育背景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历史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没有高素质的法律职业人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司法公正。而法律职业又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基本执业要求,包括职业伦理、职业思维、知识结构等等,因而建立一个“法律职业共同体”已成为相当多的人的共识。① “法学教育专家提出,面向21世纪,我国法学教育应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建立起由法律学科教育、统一的司法考试、统一的法律职业培训和终身化的继续教育共同组成的一体化的法律人才培养体系。”②中国已经向实现法律人的职业化迈进了关键一步,法律职业化已见雏形,法官、检察官、律师正在形成职业化、正规化。而检察官的职业化就要求检察教育培训的规范化、正规化。
(二)我国检察教育培训相对滞后
1.现有的检察教育培训具有很强的工具性。无论是学历培训也好、专业证书培训、岗位职务培训也好都是“门坎式的教育”或“对口教育”,真正用于工作的有效知识并不多。不符合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的要求和检察官职业化的要求。目前提倡的逢进必考虽然与一站式教育模式有所不同,但就其以考试代替培训的实质来讲并没有重大改变。这种考试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考试之前的培训业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一个专门的严格的职业培养过程。往往忽视检察理论内容以及检察官综合素质的培养。
2.检察教育培训内容过于强调专业性。检察机关的一些专业培训过分强调法律技术层面,更多地是在制造“法律工匠”,这与法律建设的使命是不相适应的。检察官具有检察职业的司法官性质,所以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这既要求他们文理渗透,学习一些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又要求文科知识相互交叉,使之具有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基础,同时还必须包括一些边缘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知识。目前,职业检察官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知识面窄、人文思想功底不厚,从而导致在错综复杂的法律现象面前无从下手,对一些法律精神、理念、原则的理解也过于狭隘,并缺少相应的人文关怀情操。法律职业化要求检察官具有职业伦理、职业思维、专业知识结构等各方面素质,所以,检察教育培训的内容应多样化。
3.检察教师队伍不适应检察教育培训的要求。检察官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首先依赖于良好的师资队伍。检察教育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检察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实现检察官职业化,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素质和检察理论及检察业务素质及其从事检察职业的能力和技能,这一明确的目标对检察教师师资队伍亦提出严格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备宽广厚实的专业功底、学术造诣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拥有较高的整体学历层次、均衡的整体年龄结构、合理的整体职称结构、优良的整体素质结构和相融的整体学科结构,有献身于检察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心,特别是对检察教师的实践技能、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但目前,不少检察培训机构都存在着专业师资匮乏的现象,面临着教师人手不够、专业功底不足、学术造诣不深、实践能力欠缺、工作责任不强等问题,教师工作量总体较大,但教育质量不高,且对新兴学科与交叉重视不足,法学理论教学和实践经验交流结合不紧,严重影响了高素质检察法律职业人才培养。
二、规范和加强检察教育培训的途径
鉴于上述我国检察职业化的需要及我国检察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为了适应司法改革的需要,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有必要规范检察教育培训工作。
(一)更新检察教育理念,实现培训工作实用性与前瞻性的有机统一
作为法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检察职业培训中,无论是学历培训也好、专业证书培训、岗位职务培训也好都是“门坎式的教育”或“对口教育”。而检察教育重点在于着重启发检察人员职业意识、职业思维、职业习惯的生成。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提高检察官的整体素质。检察官的素质对于司法的公正与效率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因为,一个没有深厚理论法学理论功底的检察官很难对法律的适用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论证;一个不具有娴熟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检察官很难高效率地处理案件;一个没有养成良好的定向思维的检察官很难对案件作出客观公正的决定。更新检察教育观念的核心,就是变以往的“对口教育”为“素质教育”,检察官素质教育就其内容而言,是以法律职业道德,特别是以人品和人格素质为先导,以专业素质为主干,以文化素质为基础,以身体素质为载体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检察教育培训就是要通过对检察官的素质教育而实现检察官的职业化,实现整个培训工作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检察官的素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使检察官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修养。检察官不仅仅是法律家,而且还应当是法学家。二是使检察官具备娴熟的法律专业知识与驾驭办案进程的能力和技巧,对可能出现的法律事务具有全面的法律知识,充分掌握法律的变化。三是使检察官具备特定的思维方式。检察教育在于使检察官无限往复地逻辑实证过程会外化为一种定向的思维习惯,成为体现检察官素能的一个突出特征。四是使检察官具有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这样才有助于实现检察官的职业化。对检察官这四方面素质的提高,依赖于检察教育培训实现。检察教育培训有别于法学院的专业知识式的训练与考试教育,而是将更加职业化理念和技能的教育,是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进行检察文化与检察精神的教育。检察教育提升检察人员的职业素养,构筑法律职业共同的学识背景和职业共识,不仅在法律意识、法律专业知识上逐步形成共同语言,而且在职业伦理、职业操守等方面也逐渐达成共识,内部自律机制因而得以有效建立。经过专门的机构,按照严格的程序,通过对检察官任职资格以及任职能力和水平的规范化培养和训练,打造出在理想信念、价值趋向、行为模式及道德伦理等方面都合格的检察官队伍,是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必不可少的人才和智力资源。因此,严格、规范化的教育培训制度是检察官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其他任何教育培训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它对于确保实现司法的公正与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检察教育培训在课程的设置上与高等院校的法学院应当有本质的区别,检察教育培训应当是在高等院校法学院的法律教育的基础之上开展的专门性的职业培训。因此,检察教育培训应以提高检察官的职业素质为主导思想,建立起一套以基本业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专项业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和业务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培训,重点课程的设置应各有侧重,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训练及提高。高检院非常重视检察教育正规化建设,在《2001——2005年全国检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04——2008年全国检察人员培训计划》等一系列教育培训专门性文件中,对领导素能、任职资格、专项业务和岗位技能基本培训类型的培训重点、主要课程设置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这对培训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目标实现很必要,也收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培训应该满足学员不同需求,办法就是借鉴高校的教学管理办法和经验,在培训内容上既规定必修课,又设置一定比例的选修课,并且保证任何类型培训班的课时分布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选修课所占的比例、具体内容的确定,应考虑培训类型、培训对象、检察工作的重点等因素而有所区别,但是应充分听取学员的意见,因为他们是培训的主体,其要求应合理化、最大化地得到满足。
笔者认为,必修课设为法学理论课和检察业务课,选修课应设为和检察实践和理论相交叉的学科以及提高文化素养的课程。知识结构的全面性、综合性和兼容性是建构现代法律人才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检察教育培训只有不断增进检察官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敏锐性,更新检察官已有的知识结构才具有它存在的价值。在司法实践中对证据的判断和运用对事实的认定对法律的理解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法学理论修养和司法技能基础上的,它要求检察官既要具有一种思考探寻反省能力,还要有一种人文关怀更要有一种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平衡感而非单纯的技艺工匠。检察官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就必须成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修养和广博知识的人。因此我们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实行以法学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必修和其他科目的选修课程模式。允许跨学科、跨行业自由选课,开设文史哲、自然科学、艺术修养课程。培养检察官的人文科学精神和审美能力达到知识灌输与素质培养技能训练和思维养成的统一。使检察教育培训的全面性和专业性都得到保障。
(三)探索教学方法改革
为进一步发展检察教育和提高培训质量,笔者以为应改革教学方法: 1.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灌输式教学往往是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把学员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等方式进行教学,而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学中让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员发挥主体作用。检察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讲述、解释、提问等,开拓学员思路,学员在理解知识、应用知识或者在有了新的设想和发现但尚处于疑惑未决时,教师引导其提出疑问、反问、追问,让学员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2.从注释式教学向案例讨论式教学转变。在检察教育尤其是在检察专业素质教育中,很多内容是关于法律条文的学习,于是有些教师就采用了一条一条进行注释讲解的方法,虽然条文讲解非常清楚明晰,但由于缺少案例的佐证,学生易孤立地机械地理解法律条文“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应大力推进案例讨论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来掌握并运用法律知识的方法,将专业知识和法律的实际运用相结合。检察教育的对象是具有实践经验的检察官,案例教学法对他们更为适用,他们在实践中会碰到许多疑难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他们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又可以培养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绝对的教师主导型教学向师生互动型教学转变。在传统教学中,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自身的需要和能动作用,其结果是教师按照自己预定的教案满堂灌,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这种情况在检察教育培训中同样会碰到。而教学应是一种师生共同的活动,教与学也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学生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但他们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问题,发现更多的疑问,这不仅锻炼了他们自身,同时也启迪、帮助了教师向前发展。因此,单纯地强调教师为主导作用已不符合现代教育规律,应转变为师生互动教学,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相长在法学高等教育中这点尤为必要,因为我们所讲的启发式教学!案例讨论式教学的实施全有赖于此,而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也正是他们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转化“如果不完成这一转变,任何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4.运用直观教学法。这是指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于教学。法律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法学有很强的济世性和实践性;检察教学必须贴近生活,尽量形象直观。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对法学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使原来黑板上的单一信息表现形式转换成声像兼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四)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1.教师的选任
首先,要选任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对于专职教师的选任,应当明确规定学历、相关法律工作资历、研究成果、教学经验、政治素质、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并确定考核和评估的方式、方法,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专职教师主要从事法学理论包括检察理论课的教授。
其次,对于兼职教师的选聘,在检察系统内部选聘的,可以依据专职教师的标准,在检察系统以外选聘的,应明确规定政治思想、专业职称、从事相关工作的资历、研究成果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专业性较强的检察业务课可以聘请检察实务部门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担任,与检察理论与相关的人文社科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可以聘请其他高等院校的专家担任。
2.应当重视对教师的培养
虽然有些课程如政治理论等可以利用现有的社会教育资源,从高等院校或政研机构中聘请,但是,承担能力培养和训练特别是专项能力培养和训练的教师只能从检察系统中培养和产生。因此,除了选送教师到高等院校深造学习及出境培训等方法,目前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的专职教师下派挂职、专职教师与检察官的轮岗、选派优秀教师组成讲师团巡讲等做法应当推广落实。确保检察官教育培训教师队伍的活力,使检察官教育培训工作能够紧紧跟踪实践变化,随时反映实践要求。要尽快培养一支检察官教师队伍,使从事检察官教学的教师主要是来源于实践第一线的最有经验的检察官。必须认识到,让一个优秀的检察官走台传授自己的经验和理念,培养带动更多的优秀检察官,其作用要远远大于让他在办案中发挥的作用。我们提倡“检察官教检察官”,还要建立一种激励机制,使检察官能够热心于教育培训事业,促进他们不断总结提高自己。此外,还应当要求教师定期进行调研,撰写学术论文,厚实学术功底,过科研关,把握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实质,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参与大、要案及疑难、复杂案件的办理,在本地区内进行专题巡讲等等,培养和锻炼教师的实际解疑能力、业务研究能力及熟练的教学能力,最后再去教学,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效果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检察官职业化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赖于许多因素,而检察教育培训是至关重要的。检察教育培训就是要把检察队伍打造成一个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具有共通性和一致性的共同体。只有大造成这样的共同体,才能有利于法律共同体形成。这一共同体有三方面特征:其一,检察官职业价值共同体。检察官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对价值取向的评价和选择。在个体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凝聚成强大的团体价值理念。这一理念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具有稳定和导向的作用;其二,检察官职业行为共同体。检察官对正义的追求是通过法律的途径、运用法律的方法去实现的。检察官办理案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重复着规范化程式的行为过程,在行为模式上表现出极强的共通性和一致性;其三,检察官职业道德共同体。这是检察官拥有人格魅力、公正执法并获得社会信赖的基础和源泉。在检察官职业群体中,每一个人都遵守着相同的道德规范。其中一些人的工作状况和道德表现,影响着人们对其他同属于这个职业中的成员的信任;而整个检察官职业的道德声誉,又影响着其中每一个成员的社会形象,正可谓荣辱与共。规范和强化检察教育培训,是实现检察职业共同体的保障,是检察官职业化的的推动器,应切实规范加强检察教育培训工作势在必行。注释:
[1]参见张文显、信春鹰、孙谦主编:《司法改革报告——法律职业共同体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2]参见吴坤:《法学教育:肩负双重使命,迎接新的挑战》,载《法制日报》2001年10月08日。
中国检察官教育培训网 篇2
检察教育培训工作是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 是提高检察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 事关检察事业的兴衰。现阶段, 检察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等诸方面还存在问题。新形势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各种突发事件, 如何出色地完成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 争取检察工作更好的发展, 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 结合本地区检察教育培训工作实际谈点意见, 供商榷。
一、现行检察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培训效果不明显。学员们对培训班的课程设置、教育的授课内容、水平、收效等方面都不很满意, 达不到培训的真正目的和要求。其次是缺乏针对性。干警们从办案一线抽出时间来学习, 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法学理论知识的更新补充, 更需要的是掌握办案的技能、技巧, 现行的教育培训没有一套针对检察干部教育培训系统的可操作的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制度, 导致了教育培训与干警使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 客观上造成了部分检察干部轻视教育培训, 缺乏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三是培训具有随意性, 缺乏计划性和强制性。注重对领导的培训, 忽略培训的受训面。四是教材及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各类检察教材涵盖公诉、反贪、渎侦等各业务部门的业务, 但大多重叠、反复、大同小异。在教育培训中, 有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有的缺乏理论水平, 不能适应教育培训工作需要。
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育培训工作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 改善课程体系建立起一套以基本业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专项业务能力的培训与训练和业务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培训, 重点课程的设置应各有侧重, 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训、训练及提高。按照内容可以设置基础课程、基本技能课程、专项技能课程和技能理论课程, 使我们的课程体系发挥出“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的效能。
(二) 全员投入, 整体推进
检察人员教育培训体系具有层次性, 包括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全员性的培训。当前本地区检察教育培训的范围显得较窄, 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干警的需求。应当逐渐创造条件, 使全体检察官在工作期间都能得到定期的培训和提高。可按照学历教育、续职培训、功读专业和司法资格等目标要求, 有的放矢地制订个人年度学习计划, 并以处室为单位建立起《干警学习档案》, 每半年督查一次目标完成情况。也可结合干警的年龄、岗位、职级等条件, 提出掌握驾驶技术、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达到英语四级水平等不同要求。
(三) 发展教学新手段, 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当前检察官教育培训的授课人与听课人缺乏互动, 实践中鲜活的东西在课堂上成为空洞的说教, 不利于培养检察官的实践技能。应改单一的集中授课为研讨、交流、答疑、观摩、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并存。现阶段, 提高教学手段的科技含量, 也极重要, 在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发展大趋势下, 我们应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开发、使用上做文章。以网络、视频、计算机等现代传媒手段为教学载体, 使学员浏览、阐释、讨论随心所欲, 适时补充全新的知识, 捕捉鲜活的信息均易如反掌。同时, 开发教学新手段, 检察视频会议传输系统可发挥极大作用, 将其会议传输功能发展为会议、培训培训并举, 让全国各地干警享受高水平的培训讲座, 让检察教育资源共享。这点对本地区稀缺的检察培训资源而言, 无疑更为重要。另外就是要以多种形式促学、确保实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业务比武、岗位技能培训、庭审观摩、点评法律文书、论辩赛、微机操作竞赛、优秀公诉人和办案能手评比等活动, 激发全员学习的积极性。上级院各业务处室可制定基层院对口科室年度学习计划, 明确政治业务学习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同时以考促学, 深化效果。
(四) 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一是各培训机构之间可以开展交叉培训, 扩大局部优势, 推广先进经验, 共享教育培训资源。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二是可以开展跨行业跨专业培训。现在, 犯罪活动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 犯罪手段越来越多样化, 检察工作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需要检察工作人员在检察业务的基础上还应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 以便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 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 应当选送检察干警定期、短期到一些犯罪高发的行业、部门, 一方面进行培训学习, 一方面了解该行业或部门内的犯罪情况, 这不仅学习和更新了相关专业知识, 了解了该行业或部门内犯罪的手段及特点, 同时也开展了犯罪预防和犯罪控制研究工作, 一举多得, 促进了检察工作的纵深发展。
(五) 认真选配培训师资
要根据各项培训的特点特别是培训的具体目标及课程设置, 选派、聘请教师。既要选派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的专家、教授, 也要聘请政法系统的优秀人才, 尤其要充分利用好检察系统现有人才资源, 选派优秀人才、业务骨干授课。院领导和业务部门领导要带头授课;要坚持、完善专职教师与检察官轮岗制度, 定期选派教师到地方检察院锻炼、参与办案, 选派优秀检察官到培训机构从事中短期教学。任课教师要提前选定, 并要求其对所讲课程认真备课, 讲课前提交讲授大纲或讲义。要结合实际, 实行“互帮、互教、互学、轮讲”教学模式, 切实发挥一线业务骨干的“传、帮、带、教”作用, 使业务培训成为检察人员学习知识, 钻研业务、切磋技能、共同提高的过程。
检察教育培训规律 篇3
我国检察教育培训是检察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培训制度正在进一步发展。
一、以检察人员成长规律为核心的检察教育培训
检察教育培训是以检察人员为培训对象的,检察人员的成长规律决定着检察教育培训的工作重点和方向。促进检察人员成长是检察教育培训的重要目标,检察教育培训也是检察人员成长的重要途径。
20世纪80年代,囿于当时检察机关重建的特殊历史时期,检察人员的法律专业水平比较低,普遍处于边学习法律知识、边办理案件的阶段。198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创办中国高级检察官培训中心,才开始将检察人员的教育培训纳入正规化的轨道。[1]当时的培训主要是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补课式教育,从高校、法学研究机构和实践部门请来法学理论和检察实务专家对全国各地的检察人员集中进行法学通识教育,普及司法基础理念。
20世纪末,法学教育在全国高等院校蓬勃发展,到21世纪初,通过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进入检察机关的年轻同志日益增多,检察队伍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和知识化的新特点。检察教育培训也在向专业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的纵深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法治体系的不断完善,检察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各项法律法规以便熟练掌握正确适用,同时为处理日益复杂的法律利益纠纷,检察人员也需要学习和掌握更宽泛、更前沿的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并提升解决纠纷的综合能力素质。检察人员的成长过程就是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的过程。在检察人员的成长过程中,越是具有较强自律能力的同志,成长越稳定、进步越快。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外部监督力量的加强,具有良好党性修养和坚定政治信仰、遵守检察官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业务功底扎实的同志,才能够赢得领导和群众的认可,在检察事业上成熟进步。换言之,只有加强自律,才能真正有效的抵御各种风险和诱惑,提升和完善检察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做到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廉洁奉公。为此,检察人员需要深刻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学习研究中国检察事业发展的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国检察文化,将检察官职业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好检察工作,推进检察事业发展。
从检察教育培训的角度看,不同职级、不同业务方向的检察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或者说对素质和能力的诉求分别是什么,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具体的培训计划也要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级别、不同业务方向,科学制定评估,以便全面提升受训检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例如对分州市检察院、省级检察院的领导进行培训时,根据他们法律实践经验丰富、担负重要管理职责的特点,需要着重进行宏观理论指导和超越具体事务的理性思维与领导力的培训。而针对年轻的检察业务骨干和部门负责人,则需要继续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和对应的专业知识培训,强化专业实践能力。
二、检察教育培训规律的本质
检察教育培训具有干部培训的属性,在培训理念上都主张根据干部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级职务、不同业务方向,以及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检察干部成长的需求,对干部进行知识补缺和知识更新。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法律专业知识培训,注重检察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重视检察实践知识的讲授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在培训策略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学员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共同讨论、独立研究等,这也是检察人员教育培训与一般意义上党校和普通干部教育的共性特征。
但检察人员教育培训有自身的特点,与一般意义上的干部培训在侧重点和要求上又有所区别。首先,二者对象不同。干部教育是面向全体干部队伍的,检察教育培训面向的是高素质的专业性的检察人员队伍,着眼于培养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人员的。其次,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是切实履行司法职能的机关,有着更为明确的工作和业务内容。再次,检察教育培训机构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干部院校和党校,是以检察业务为核心,通过强化对全体检察人员的检察业务培训,增强依法办案的能力,深化对检察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公平公正履行职责的素养。最后,同样是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业务能力培养和提高方面,检察教育培训机构更强调养成法治思维、辩证思维和全局思维,强调法律监督能力的提高。
由此,笔者认为检察教育培训规律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检察教育培训始终要同党的建设、检察机关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紧密相连,并为党的建设和检察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服务。要通过检察教育培训,统一检察人员的思想,凝聚力量,增强本领,推动检察事业进步。第二,检察教育培训必须服务于检察人员的实际需要,帮助广大检察人员提高法律实践的素质能力。突出检察人员在检察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因材施教,按需施教,把检察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检察人员的特殊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统一性与差异性、系统性与针对性。第三,检察教育培训是组织行为,必须体现党和检察机关的要求,满足检察机关的需要。受训检察人员要服从组织要求,严格遵守检察教育培训的各项规定,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学习培训任务。检察教育培训机构需要切实提高培训学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调动学员学习和自觉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研究探索学员管理规律、注重创新学员管理方式。
三、检察教育培训机构要遵循检察教育规律
符合检察事业需要和检察人员成长需要,是检察教育培训工作的生命。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教育培训理念,是检察教育培训始终贯彻的方针。
自20世纪末开始,国家检察官学院及其分院开始针对检察人员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特点进行检察教育培训的探索改革,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开展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培训班次,主要有省级院领导班子成员领导素能培训、分州市院、基层院检察长轮训、初任检察官资格培训和西藏、新疆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业务骨干培训、青年检察官培训以及专项业务培训、师资培训等。201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2011—2020年检察教育培训改革指导意见》和《“十二五”时期全国检察教育培训规划》,把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引导干部树立“六观”作为检察教育培训工作的中心内容,以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和增强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以领导干部、业务一线和基层检察人员为重点,以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健全中国特色检察教育培训体系,切实提升检察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笔者认为检察教育培训机构要遵循以下检察教育培训规律。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教育培训理念。当前的检察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普遍业务工作繁忙,工学矛盾突出。按需培训、自主选学,有利于激发受训检察人员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优化整合培训资源,推进培训机构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从而进一步理顺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提高培训管理效率。根据检察人员参加教育培训需求的多样化、差别化和个性化特点,科学制定和实施教育培训的计划和方案,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此,检察教育培训的需求调研与科学评估,是满足受训对象的普遍性需求和个性需求的关键环节。此外,按需培训也要满足检察事业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长远的战略需求,通过加大自主选学力度,实现全面深入的综合素质完善和能力提升。
第二,坚持全面发展、坚定职业道德信念和提升法律实践能力的教育培训目标。2015年10月14日开始实施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强调干部培训工作要遵循“以德为先,注重能力”的原则,要求干部教育培训要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将能力培养贯穿始终,全面提高干部德才素质和履职能力。[2]具体而言,检察人员培训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教育、业务能力培训和综合素养培训三个方面。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检察人员特别是年轻干部对中共党史、中国检察制度发展史的学习,加强对检察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引导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其次要加强业务能力培训。业务能力培训是指对检察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专门知识的培训,目的是让他们能掌握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知识,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骨干。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职业良知内化为全体检察人员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全体检察人员的自觉行动。最后要重视综合素养培训。综合素养是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需要进行的法律监督工作日趋复杂,需要提升干部的心理素质、道德水平、工作能力,这是一个不断增强的过程,需要通过理论知识的指导,增强和完善相关素养,最终成为司法公正和公平的守护人。
第三,必须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检察教育培训规律,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检察教育的培训对象是具有丰富司法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知识的各级检察人员,在周期性的进入检察教育培训机构学习和研究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交流和研究新时期新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和检察机关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方针和基本战略。这就要求检察教育培训机构首先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理论,完善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不断推进教育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具体而言,要加强提高干部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建设,推广专题研究、短期培训等班次设置方式,强化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方式。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对检察人员教育培训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而言,需要坚持组织调训为主、自主选学为辅的参训机制,提高调训计划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建立健全检察人员学习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干部学习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检察人员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将评估结果作为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四、新时期检察人员成长和检察教育培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新的历史时期,检察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检察人员的领导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是政治素养。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工作人员,检察人员的政治立场、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有更高的要求。现今社会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司法工作的环境日益复杂,从事法律监督工作特别是一线办案的检察人员需要更高的政治素养,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和清醒的价值判断。二是专业素养。检察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是推进检察工作发展的关键。作为从事法律监督工作的检察人员,在刑事法律监督、民事法律监督和行政法律监督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完善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的储备。由于法律监督工作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社会科学,在处理各种法律纠纷并进行法律监督的时候,也需要具备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综合学科的专业知识。只有时刻以检察工作为中心,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保证队伍更有活力,检察事业发展更加稳健。三是道德修养。检察官的职业道德水平决定着法律监督的水平,处理各类案件过程中,对待法律监督对象的利益纷争,实际上就是个人对待名誉、地位、利益的态度,秉承“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就会依法履行检察职责,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不为金钱所诱惑,不为人情所动摇,不为权势所屈服。四是领导和团队建设能力。在目前的检察改革中,一方面是要突出精简、统一、高效的专业化司法办案体制,分别管理主任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另一方面是要强化主任检察官之间的团队建设、充分调动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对于各级各类的检察人员都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继续加强驾驭全局能力、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五是创新能力。检察人员自觉加强业务创新、实践提高能力,才能使我国的检察事业始终保持活力并保持领先地位。
笔者认为,做好新时期的检察教育培训工作,首先是要适应新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工作的需要,充分尊重和研究新时期检察人员成长的特点和需求,遵循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律,做到科学化培训、制度化管理、人性化建设,最大限度、最好效果的实现检察教育培训的目标和任务。其次,要构建以提高检察人员干部素质和业务能力为目标,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研究前沿、检察专项实践业务、检察人员能力培训在内的教学体系。再次,进一步发挥检察教育培训机构作为检察机关思想库的作用,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权威研究机构。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检察工作的经验需要更高水平的总结,检察工作的理论需要更高层次的提炼,国家检察官学院和各级分院作为检察机关的学府,要深化对检察工作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推进理论创新,提高科研质量,提升办学层次。
五、践行检察教育培训规律,提升检察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水平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3]
在新的历史时期,遵循检察人员成长规律和检察教育培训规律,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检察教育培训机构,怎样建设教育培训机构”这条主线,提高检察教育培训的科学化水平,健全教育培训体制,不断增强办学活力;完善教育培训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培训针对性;改进教育培训内容方式,不断增强培训吸引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推进宏观管理改革,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笔者认为检察教育培训机构首先要努力加强教学科研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借鉴其他国家司法官培训的先进经验,为我国检察人员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其次要深入研究检察人员的成长规律,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业务方向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科学设计实施教学计划。再次,强化“检察智库”建设,通过项目合作、会议研讨、调查研究等方式,加强与法律实践部门和政策研究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国内外学术界的合作和交流,加强全国检察培训机构之间的科研协作。最后,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紧跟信息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势,提升检察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水平。
注释:
[1]1991年成立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1998年更名为国家检察官学院。
[2]参见2015年10月14日起实施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第4条第2项规定。
中国检察官教育培训网 篇4
按照全市检察机关对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要求,在上级组织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院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培训阶段立足“早”、“实”、“新”的工作导向,以重点领会开展此项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为启动点,领导带头,全员投入,在学习培训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立足于早,保证学习活动及时有序的展开。
我院为了及早的启动此项教育活动,主要抓了三个“早“,即早行动、早建组织、早做计划。使开展教育活动有了良好的开端,保证了教育活动及时有序的进行。
早行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下发后,我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每周五的全体干警集中学习时间进行了对读本的学习。这就为与全市检察系统的同步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早建组织,在接到市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施方案后我院党组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张雪彤为组长、各位副检察长为成员的7人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小组成立后立即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如何开展好学习培训阶段的各项工作。次日,在全院的早会上便宣布了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活动”作为全院的重点工作的决定,并做了认真部署和指导。检察长张雪彤在会上做了动员讲话反复强调要提高认识,加强沟通,在程序保证下创造性地开展好活动。
早作计划,根据市院总体安排,我院较早制定了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从而使我院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有章可循。
二、立足于实,保证教育活动突出实效
为了保证学习、培训阶段不走过场,我们采取了“三个定实”的具体工作方法,以保证学习内容保质保量的完成。“三个定实”即,学习时间定实、学习内容定实、学习方式定实。通过这“三个定实”的有力推进,我们的学习活动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把学习时间定实。首先确定了理论学习的时间,从5月10日开始,我们保证了每天利用一个小时的集中学习或自学,在保证完成工作的前提下无一人旷课2学时以上,可以说我们的理论学习首先在时间上是完全达到上级要求的。
把学习内容定实。学习内容紧紧围绕中政委和省、市院的有关指示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中的五个专题。使干警普遍认识到,深入开展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对于检察机关和检察队伍永葆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本色,更好地履行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是以集中学习为主,自学为辅的形式。
要求干警在工作之余将学习形成一种行为。通过报纸、网络、新闻媒体等多种多样的渠道对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了更全面了解和认识。三、立足于新,保证教育活动有我院的特色。
对这次教育活动,我院力争有自己的特色,立足于在传统的学习方式方法上大胆创新,增强了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学习领导小组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在全院开展灵活多样的“四个一”活动,即:一是班子成员每人做一次专题辅导,二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交流学习园地,三是召开一次主题调研笔会,四是召开一次专题组织民主生活会。
检察官培训自我鉴定 篇5
“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通过几堂生动的价值观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廉政教育、检察官职业道德教育,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检察官与普通人甚至是一般公务员相比要有更高的道德要求,更加深入的体会了检察官所需的政治素质。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司法机关。作为专门打击犯罪,全程参与刑事诉讼的特殊机关,它上承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下启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对于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于保障国家权力及时、准确的打击犯罪,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检察官,不论是在公诉部门,还是在自侦部门,抑或是在侦监部门,我们的每一项活动都可能影响案件的进程,我们每一次失误都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因此,检察官必须具备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深厚感情,具备正确把握国家政策的政治敏感性,具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更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忘记一个人应有的良知,永远不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就我个人而言,我立志在自己的检察生涯中,把“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努力做一名具备良好品行操守的检察官;在执法工作中,不办“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慎交”、“清交”,而且始终正确对待权力、地位;面对社会不良风气,要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为所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永远做一个为官清廉的守望者和群众利益的守卫者。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院里几名优秀的检察官在给我们讲述成才的经验时,都强调了勤奋对于成功的作用。他们或者有辩论的特长,或者有写作的“硬笔杆”,或者有极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在羡慕这些老检察官取得一个个令人垂涎的荣誉的同时,我也感到了压力。进院以来,我经常的问自己,我有什么,我会什么,我擅长什么,我到底能做什么?HD检-察-院,这个全国最优秀的检-察-院选择了如此平凡的我,我究竟怎样才能报答“知遇之恩”?我没有太高的天赋,我没有太出众的特长,但我不会退缩。做不成聪明的人,做不成有天赋的人,我不会灰心失落,我会义无反顾地做一个最勤奋的人。勤奋是上天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勤奋就一定会取得进步,取得成绩的,我相信“天道酬勤”。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我会一心一意、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还会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不断地学习,勤于思考、专心研究检察工作中的各种刑事法领域的课题,利用自己刑法硕士的优势,做好调研工作。我相信,只要勤奋,一切以工作为重,一切以事业为重,自己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小学到研究生毕业,我在学校经历了的时光。24岁的我,就拿到了硕士学位,我心里有点暗自庆幸;但是24岁的我,所有的知识都是学校中学来的,尤其是“空对空”地学了6年的法律,我对法律实践实在是一无所知;而且我的身上也存在着研究生眼高手低的通玻在讲求法学理论紧密结合司法实践的时代背景下,我迫切地需要尽快把学校所学的理论转化为检察工作所需的能力,迫切需要经历一番实践的`大洗礼。当我还在为犯罪构成要件究竟应当采用“几要件说”以及究竟如何改革刑法中的基本制度等许多问题驳倒他人而心满意足时,工作中我才知道这些东西对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疑难复杂问题并没有直接的帮助,这些所谓的“高层次”刑法理论并不会立即转化为实践中所需的办案理论基矗通过几个月的实习,尤其是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了自己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还是存在严重缺陷。我必须注重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避免僵化教条的“本本主义”,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在实践中领会法律精神,探索刑法理论。此外,为了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我还必须认真对待自己书记员的工作,克服书记员工作简单、无所谓的错误思想,端正态度,把这次培训中所学的书记员工作基本技能认真应用于日常工作中,一切从小事做起,把一点一滴的工作做好、做细,“着眼高一些,着手低一些”,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矗
检察院全员培训方案 篇6
关于创建“安检论坛”开展全员培训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全体检察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检察干警的执法办案能力、创新能力,强化素质竞争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决定在全院创建“安检论坛”,以论坛为载体开展全员培训,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学习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理念,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理念,以论坛为载体,以开放的形式,讨论为主的方式,充分彰扬干警个人见解,使全体干警在探讨争鸣和集体思考中不断提高素质,增进能力,推动检察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目标和要求
主要通过开辟“安检论坛”提~警的四种能力。
(一)、提高办案能力。即广泛收集线索,发现犯罪,突破犯罪并运用证据充分证实揭露职务犯罪的查办职务犯罪能力。
(二)、提高表述能力。具体指总结办案经验所得加以归纳,并能清晰、流畅阐述讲解的能力,重在提~警从实践办案到理论总结的转化能力,培养既能办案又能讲授办案经验,既能做又能讲的“学者型检察官”。
(三)、提~警分析鉴别能力。既准确地掌握犯罪构成和证据运用规则,并于纷繁复杂的案件事实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案件进行分析鉴别准确得出结论并正确予以处理的能力。
(四)、提~警的写作能力。既熟知办案流程规范,及时准确高质量制作各种法律文书的能力;分析案件事实,提出法律观点的案例分析能力;总结办案经验,捕捉工作镜头,予以宣传推广的信息撰写能力。
三、论坛内容和学习方式。主要采劝五个一”的方式。
(一)、开办“检察夜校”,进行自侦办案业务培训。以自侦办案部门干警为主,利用晚上时间,采取收听收看反贪办案培训教程录像光盘的形式对干警进行培训。看完培训光盘后,举办“收听收看讨论会”,每人畅谈观看感想、理解、体会和收获,通过集体收看,集体探讨,集体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开办“检察课堂”。分三个层次进行讲课。一是坚持领导讲课制度。每位党组成员定期讲课,率先垂范。二是中层讲课制度。各科室负责人根据wenmi.net科室业务特点和自己的专长,自定内容,自报题目进行讲课。三是业务能手和专家讲课制度。由办案骨干、业务能手就某一具体问题,具体办案心得进行讲解,不定期聘请专家就法学理论和办案相关问题进行讲解,拓宽思路,开拓视野。
(三)、开展“案例分析讲评月”活动。每月初,由检委会办公室选取二到三个典型案例发到全院干警。全院干警从中选取一个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准备,撰写案例分析,月底召开分析讲评会,全体干警各抒己见,最后由主持领导总结点评。
(四)、法律文书(检察信息)点评月活动。每月对随机从全院抽取的审查终结报告、公诉书等相关法律文书进行点评,评出“优、良、可、劣”四个等次,同时说明存在问题不足,指明修改意见,不断规范法律文书的撰写,提高撰写水平。检察信息的点评采取随时集中部署,随时集中点评的方式进行。
(五)、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具体要求每名干警每年要读一本书,年初自选读书篇目并上报办公室,中间做好读书笔记,年终进行读书心得交流。目的在于通过读书。在潜移默化中提~警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增强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具体要求
1、强化领导。成立全员培训领导小组,检察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成员为各科室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马曙光兼任主任,成员:魏阳、段孟欣、李芳、祝敏。
2、强化学习意识。全体干警要树立“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摒弃一张文凭伴终生的思想,要明白学习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是为自己生存为自己发展而学,切实把学习做为一项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3、要充分运用好“论坛”这一有效载体,提~警的广泛参与度,以培养提高每位干警的系统思考能力为重点促进干警整体素质的提升。
4、要明确责任。培训办对全院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学习积极主动,表现突出,成效明显的科室和干警进行表彰。对学习组织不力,消极被动应付,成效不明显的科室和干警,进行通报批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先资格。
当代中国检察官的职业定位 篇7
(一) 在我国强调客观义务的理论基础
第一, 追究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我国刑事诉讼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 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份子, 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检察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有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 要注意做到追诉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检察机关作为国家追诉权力的行使者, 在进行追诉的过程中, 不应单纯地以获得有罪判决为目标, 还应该依照刑诉法的要求同时兼顾对被告人权利的维护。
第二, 检察机关具有双重属性。关于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内检察权的性质, 学界主要有“行政权说”“司法权说”“双重属性说”和“法律监督说”四种, 其中“双重属性说”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和学界所接受而成为通说。此观点认为, 一方面, 检察机关直接组织检察官实施侦查行为, 有严密的组织和监督指挥关系, 且突出行为的实效性, 也具有明显的行政性质;另一方面, 检察官的起诉活动以适用法律为目的, 能独立地做出诉讼判断并付诸实施, 检察权具有司法权特性。既然我国检察权具有司法权的属性, 我国检察官的身上自然带有一定的司法官的色彩, 承担着确保法律公正实施的客观义务。检察官在任何时候都要实事求是, 重证据、不轻信口供、严禁逼供, 《检察官法》第8条规定:“检察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 履行职责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秉公执法, 不得徇私枉法; (三) 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 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何情况下, 对犯罪行为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追究, 对法律的实施不折不扣, 既不能使犯罪者逃避法律的制裁, 又不能让无罪的人受到错误的追究。”
(二) 在我国强调客观义务的法律依据
我国现行法律对检察官的客观义务的规定有如下几个方面:《人民检察官组织法》第7条规定, “人民检察官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了检察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裁定如果认为确有错误, 应当向相应的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如果认为确实有错误, 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可以说我国法律中对检察官的客观义务的要求非常全面, 但由于立法规定得相对比较原则, 对检察官客观义务的许多制度都缺少具体的程序保障和责任制约, 同时一些对于实现检察官客观义务非常重要的制度没能作出明确的规定, 使得我国司法实务界对于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履行情况不容乐观。
二、回到原点又超越原点———检察官的职业定位:从“法律守护人”到“专门护法官”
从检察官制度的起源来说, 它是适应解决社会矛盾、社会冲突而出现的。检察制度自从近代欧洲大陆创始以来, 人们对检察权、检察制度、检察官的理解上的分歧就一直存在着。相对于整个司法体制中法官的审判职能、警察的侦查和维护社会治安职能以及律师的辩护职能, 检察官的角色似乎总有一些暧昧不清。检察权和检察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与审判权和警察权产生、发育和存续的稳定性相比, 检察权具有变动性和适应性的特征;而且, 相对于审判机关和警察机关产生的历史而言, 检察机关存续的期间要短许多, 而一个组织产生与发展的时间长短与该组织的健全和职能完善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检察制度较短的发展历史、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制度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各国宪政体制模式的不同以及文化和法制传统的差异等等, 都造成检察官角色和职责定位的困难。以至有的学者认为:“在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和诘问的时候, 检察官似乎也要问自己一个哲学上人类永远困惑的问题———我是谁?”
现代检察制度是“革命之子”和“启蒙的遗产”, 是法治发展和进步的产物, 诞生于法国1789年的大革命, 正式建立于1808年拿破仑治罪法典的颁布。随后检察制度传播到欧洲各国。从检察官制度的创设目的来看, 主要是废除当时的纠问制度, 确立诉讼上的权力分立原则。创设检察官后,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采取“控诉原则”, 由检察官担任控方, 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基于“控诉原则”, 无控方的起诉, 即无法官的裁判, 即不告不理。创设检察官制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在于通过诉讼分权模式, 以法官和检察官彼此监督制约的方法, 保障刑事司法权限行使的客观性和正确性。创设检察官制度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 在于以受严格法律训练和法律约束的公正客观的官署, 控制警察活动的合法性, 摆脱警察国家的梦魇。创设检察官制度还有一个重要的法治功能是:守护法律, 使客观的法意旨贯通整个刑事诉讼过程, 而客观的法意旨, 除了追诉犯罪以外, 更重要的是保障民权。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 检察官不是, 也不该是片面追求打击犯罪的追诉狂, 而是依法言法、客观公正的守护人。德国刑事诉讼法学者史密特Eb.Schmidt指出:“检察官是国家法意志的代表人, 而非政府的传声筒。”可以说, 检察官是“法律守护人”, 最终以“法”为准则。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 不同法系国家检察制度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各国宪政体制模式的不同以及文化和法制传统的差异, 各国检察官的职能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我国, 检察官角色和职责到底如何定位归根结底是由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决定。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 “对我国检察官的定位应当立足于我国的政体和现行法律规定”, 当代中国的检察机关独立于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 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机关行使的检察权, 实质上是一种法律监督权。基于此, 在我国, 检察官作为国家工作人员, 具有独立性, 既不是行政官, 也不是法官, 其基本定位应当是法律守护人———专门的护法官, 即法律监督官员, 是专门维护法律统一实施和正确实施的官员。
任何一个社会不可避免地会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出一些不和谐, 即社会矛盾。对于各种社会矛盾, 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 就会越积越多, 影响社会稳定, 甚至危及上层建筑。从权力设置的角度看, 检察权赋予检察机关、检察官来行使, 而检察机关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种种法律监督手段修复被破坏的和谐的社会关系, 使其恢复和谐, 发挥着社会矛盾“减压阀”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 构建和谐社会, 检察机关与检察官同样处在第一线。明白了这一点, 就明白了检察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中的价值所在。
三、结语
值得强调的是, 虽然在检察权的属性等诸多问题上存在纷争, 但主要的取向是为了进一步建立中国合理的司法结构, 以更有效地完成刑事诉讼职能, 最大限度地促进和保障司法公正。
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 检察权的内容、行使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 但是无论如何变化, 检察官的职业定位与角色扮演应该是越来越符合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当然, 检察官的角色定位会涉及到很多问题, 如检察官角色意识、角色扮演问题、角色成功与失败等问题。角色也是一种文化, 而这正是检察文化、检察官文化的重要内容。譬如, 检察官应该是怎么样的一种角色, 应该从职权行使与外部形象上与法官、律师或其他行政官员区分开来, 这就涉及到角色的包装、角色的规范等问题。
但是, 无论检察权怎样变化, 检察官的基本角色是不会改变的———“法律守护人”。这一角色要求, 检察官在执行职务的时候, 应严格遵守合法性和客观性, 贯彻毋枉毋纵, 追求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检察官一方面要实现国家意志, 不应沦为统治者的传声筒;另一方面检察官也要同时保护被告的合法权益, 既不懈怠被告的请求, 也不受被告的约束。《刑事诉讼法》关于检察官义务的规定, 是检察官执行职务时候的最高准则, 也是检察体制不可逾越的界限。
在创新中前进的检察教育培训 篇8
一、稳步推进大规模培训
“十二五”期间,国家检察官学院深入贯彻中央和高检院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部署,停止了成人学历教育的招生,充分挖掘培训潜力,同时通过到分院举办培训班、到地方检察院上门送训、组织教师巡讲和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拓宽培训渠道,扩大学院优质培训资源的覆盖面,学院的培训规模和综合办学能力稳步提升。2011年至2015年共举办490个班次,培训49296人次。同时坚持以领导干部素能培训和各项检察业务精细化培训为重点,着力推进重点人才培养和西部培训,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检察教育培训新格局,为推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
二、坚持精细化分类培训
精细化分类培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训对象的分类更加精细;二是培训主题和内容更加精细。精细化培训的核心目标是突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更好地满足各级各类检察官不同的培训需求。
领导素能培训:“十二五”期间学院重点推进领导素能培训,着力提高检察机关领导干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的宏观把控能力和业务领导能力。在高检院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多种类型的领导素能培训。完成两期省级院新任检察长培训,实现地方三级院新任检察长培训全覆盖;探索开展分州市院常务副检察长培训和省级院、分州市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培训;继续开展省、市院两级院领导班子成员轮训和基层院检察长轮训等等。至“十二五”结束,共举办省级院领导素能培训12期,培训498人;分州市院领导素能培训15期,培训1158人;基层院领导素能培训共举办42期,培训4637人。完成高检院既定的两轮基层院检察长轮训。
专项业务培训:专项业务培训始终是学院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年均举办40个班次以上,累计培训近20000人次,占全部培训的45.5%。培训按照不同业务和不同层级,围绕各项检察业务的重点,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从项目的选定、主题确立、内容和方法选择等多方面力求精细、新颖,开发了一系列新型业务班次。比如:“经济犯罪案件公诉实务”、“出庭支持公诉专项技能实训”、“刑事证据审查”、“贿赂犯罪专题研修”、“自侦案件初查与讯问”、“民生领域立案监督”、“申诉案件办理方式的改革”、“案管数据分析与运用”等等。精细化的业务培训使学员可以选择更贴近自己需要的培训,学员的参训热情高涨;同时,也使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和授课教师的选择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也更加科学合理,实现了“供”与“需”的有效对接。
专门人才培养:“十二五”期间,学院围绕满足新时期检察机关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研发新的培训项目,加大各类专门人才的培训。开展初任检察官培训,引进初任检察官导师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初任检察官培训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开展了检察业务专家培训、检察业务师资培训、检察教育培训师培训、检察机关新闻发言人培训、调研骨干培训、青年检察官培训、女检察官培训等等专门人才培训,成效显著。为配合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试点工作和员额制的展开,探索了以相关检察业务为基础的主任检察官分类培训。
西部检察官培训:“十二五”期间,学院继续加大对围绕西部检察人才培养的倾斜力度,按照西部情况和需求,科学谋划西部培训,重点开展执法办案能力专项培训。除每年在常规班次中培训西部地区检察官1000余人外,自2010年开始实施“西部地区检察官专业培养工程”,迄今为止已举办60期“西部地区检察官专业培养工程”培训班,培训西部地区各层级检察人员达3749人。与此同时,按照高检院的部署和要求,大力开展了教育培训援藏援疆工作,2015年为西藏和四省藏区以及新疆自治区举办各类专项培训11个班次,培训学员近1650人。
另外,还采取上门送训、与分院合作办班、组织优秀教师巡讲等形式,为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多个省份举办专题培训,探索开展了对革命老区检察官的培训,安排北川等灾区检察官到学院培训,实现了教育培训向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近年来,西部培训逐渐从分散调训走向分散调训与定向集中培训相结合,学院对西部地区教育倾斜的政策有了更为直接而有效的落实途径。
三、全面实行教学改革
“十二五”期间,学院深刻把握干部教育培训新形势、新理念,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将现代培训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和教学管理的每一环节。
培训内容上,一是坚持将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到培训所有班次,融进每一堂课程中,并结合检察中心工作,用多种方式引导学员融会贯通。二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检察实务培训,着力打造“检察”特色,提升检察业务能力。三是以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广泛开设历史、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心理、音乐、医学、大数据等多种方向的综合性课程。
教学方式上,在坚持专题讲授的基础上,大力倡导结构式研讨、访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模拟演练等新型教学方式。以学员为主体,丰富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搭建“检察官微论坛”、“文艺与读书沙龙”等交流平台。以综合性学科为依托逐步推进自主选学,并试行了检察业务课程的自主选学;在人数较多的班上尝试大班套小班的教学形式。
培训模式上,多方位开展合作办学。近年来,学院先后与所属各分院、高检院厅局、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文明中心、部分地方检察院以及部分央企纪检监察部门等广泛开展培训合作,既充分利用了检察教育资源,吸收了联合单位在业务上、实践上的经验,也最大化地发挥了学院在教育培训上的优势。
全面推行实训模式。在总结公诉实训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实训班次范围,探索不同检察业务的实训教学模式,至2015年已经将实训范围拓展到公诉、侦监、民行、申诉等业务门类,为增强广大干警的业务技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大胆改革师资培训。一是将管理师资与授课师资分离开来,举办了培训师培训班,旨在对培训者进行系统培训。自2014年起,以学院为主体,依托相关分院,开展针对各分院院长、教学管理负责同志的“培训者的培训”,齐聚共识,更新理念,受到各分院以及各省教育培训部门的积极响应和一致好评。二是在保持以往常规师资培训重点的基础上,以检察业务条线为基础,开展检察专项业务师资培训,将师资培训引向深入;三是从培训方式上着手,设置了理论讲授课、教学示范课以及参与式讲评课等,培养了师资从知识到技能,从接收到输出的能力,效果显著。
打造检察教育培训联动机制。通过强化学院与分院的教学联动,规范对教学实践示范基地的联系和管理等一系列手段,实现学院在检察教育培训上的龙头示范效应,进一步发挥分院和教学实践示范基地的作用,推动检察教育一体化发展。学院已在河南分院、南京分院、山东分院、四川分院、福建分院、山西分院等多个分院举办培训班,涵盖了领导素能培训、专项业务培训等多个类型。
实行“上门送训”。为进一步加大对边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倾斜,针对办案任务繁重、往来交通不便、培训经费不足、集中培训需求突出的基层检察机关,秉承学习、工作“两不误、双促进”的原则,学院于2015年6月始正式启动“上门送训”新型培训模式。先后为河北省大厂县检察院、贵州省黔西南州检察院举办7期检察业务培训班,惠及两地两级院干警400多人次。
探索开展岗位练兵。尝试为西安市院开展了公诉业务岗位练兵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学院教育培训直接服务基层检察实践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四、抓牢教育培训基础性建设
检察培训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检察师资队伍建设是检察教育培训的三大基石。
教材建设:“十二五”期间,学院全力推进教材建设,积极打造符合检察工作实际、满足检察培训所需的教材体系。出版了《检察官与人权保障教程》,修订了《初任检察官培训专题讲义》,并致力于建设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检察实务教材,出版了《全国预备检察官培训系列教材》,启动了《高级检察官实务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教材建设的推进,加快了检察官培训向正规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课程体系建设:围绕高检院岗位素能标准的制定,以精品课程为核心,着力打造学院品牌课程。现已形成涵盖政治理论、法学前沿、检察业务、综合素能等大类的基础课程库,课程条目达1193门,建立在原来三三制基础上的“3+x”的课程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经过2013、2014、2015三个年度的评选,学院教师所开发课程已有10门入选检察机关精品课程,5门获检察机关精品课程提名奖励。至2015年底,已顺利实现“国家检察官学院十二五规划”既定百门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中国检察官教育培训网】推荐阅读:
检察教育培训质量评估06-23
检察院教育培训计划07-22
检察院全员培训方案10-19
检察院培训中心副主任述职报告10-07
深入开展法制理念教育切实提高检察队伍素质07-10
检察官09-29
人民检察官06-19
主任检察官11-05
检察官辞职申请报告05-10
追究法官检察官责任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