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教育培训质量评估

2024-06-23

检察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精选9篇)

检察教育培训质量评估 篇1

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由世界全球化进程中先进国家从工业化过渡到后工业社会中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剧烈变化, 这种变化也适用于高等教育系统。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人口、法律、体制、经济条件等都对高校教育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新的教育技术改变了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 加剧了教育和科研服务的斗争, 吸纳了最优秀的教师并配比了物力和财力资源。增加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质量要求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1 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以其对人才的培养和知识、技术的创新等对经济的增长起着推动作用;反过来, 经济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乃至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作为一个传输知识的机构在社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研究和开发新技术平台, 支持企业通过培训和创造性活动改变自身状态。在这些复杂和难以预料的任何一所大学的工作条件及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科研, 信息和其他服务的不断完善。但最重要的指标, 是在一个特定的方向, 确定社会的长期发展。社会在某一方向仍然看重教育质量, 毕竟这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有能力实现创新定义图像中的任何一所大学, 它的竞争力, 能够吸引智力和物质资源, 从而创造必要的条件, 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我国的教育质量不断更新, 改变陈旧教育标准并创建新的专业。

从2000年开始直到现在, 教育概念的发展, 主要确定三个任务:实用性、质量和效率。形成高素质的专家从顶部的培训开始, 以确保教育质量。在教育部的支持下,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考核系统得到使用, 然而这个系统它是已知的该组织的质量演变经过三个阶段:面向质量的检验, 过程中的评价和对项目质量的验收。因此, 继续加强国家当局金字塔式教育, 尽快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面向所有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前行航路。

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教育部现有19个内设司、局,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其中。另外, 教育部还直接管理15个教育类社会团体和组织。教育部在1985年至1998年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一般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同, 它既是行政管理机构, 也是国立院校的经营者。他也是一个系统的素质教育机构, 重点是检查, 本质上核查教育质量, 对他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 但遗憾的是, 相当正式和关于高等教育的市场局势不提供真实的信息, 它反映的观点不是所有有关各方。于是教育部制定计划并通过建立系统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实时性、开放性、高效性等优势, 把教学状态数据库和评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收集质量信息过程中, 兼顾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信息宜通过数据库获得, 提高质量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减少实际入校考察的工作量, 降低评估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同时, 建立每半年或一年一次的定期发布制度, 通过建设、维护专门渠道, 为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提供必要信息的查询网站, 及时公布高校教学状况与评估结果, 使公众了解评估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争取社会各界对高校教学评估的理解、支持和认同。

2 高等教育评估方式研究

高等教育的质量定义有多个指标, 其中主要是训练有素的教学人员, 他们参与科学研究工作, 编写修订教育标准和课程。在教育过程中, 组织学习物质条件和网络基础教育机构以及其它繁琐性事物。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公众舆论中再次提出威信, 大多数职业要求提高高等教育学生的整体素质, 于是学校改进了教育方法和管理目标。现代化教育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直到最近, 大多数专家的管理教育是一个独立的评估, 对教育质量改进仍然无动于衷。于是开始引进统一的国家考试, 他以独立客观的信息对学生的学术成果进行评估认定。根据个别教育机构的活动, 真实的指标和一般的, 城市和区域教育系统的愿望是有一个外部的评估水平的教育成就引进义务教育的所有高中毕业生考试得到广大支持。国家统一考试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提供完整的信息来控制其质量。打个比方, 考试说明“温度”这一教育机构或在总的教育机构。但对于决策是不够的。因此, 需要额外的数据。在讨论评估教育质量的问题应该可以注意到, 往往在讨论国家制度, 教育质量评估做不区分评价和评估学生的知识教育机构, 市级, 地区和各级教育系统。

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必然会恶化高校的资源保障。教学人员最复杂和缓慢的供应资源。据有关资料表明, 在这十几年中, 学生数量增加了一倍, , 而教学人员的数量仅仅增加15%。作为高校教育评估过程或自己, 或者通过评审委员会, 由于消费者, 毕业生培训质量每况愈下, 在这种情况下, 它被理解为在产品 (或服务) 的与控制或顾客的要求的对象的一个属性。教育过程中应清楚地区别两个概念:质量培训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一过程本身。质量培训的方法有两种。第一、一种实用的、质量是由匹配的目的的程度。几乎是确定哪些相关的质量目标。然而, 消费者, 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代理商, 目标可能是不同的, 所以质量的方式也不同。在这个意义上说, 其遵守的程度, 这使得相关的评估方法, 在这个意义上反过来说质量管理使评估的方法与程度有关。第二、教育内部流程。高等教育机构内部质量保证标准主要包括:质量保证的政策与流程, 对专业与学位的批准、监定期评审, 学生评估, 教职员工的质量保证, 学习资源与学生支持, 信息系统, 公共信息等。高等教育机构外部质量保证标准主要包括:对内部质量保证流程的使用, 外部质量保证过程的建立, 决策标准, 适合于目的的过程, 报告, 后续流程, 定期评审, 系统全面分析等。外部质量保证机构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对高等教育机构外部质量保证流程的使用, 官方地位, 活动, 资源, 宗旨宣言, 独立性, 各机构采用的外部质量保证标准和程序, 问责程序等。

质量符合目标的程度最佳类别取决于国际惯例五种主要的方法。

1) 传统的方法是:提供优质的教育, 保证教育质量, 使其声名远播。根据定义, 这所大学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获有更有利的竞争。

2) 科学的基础上符合标准。

3) 管理方法假定素质教育, 认为可以满足客户。

4) 消费者消费。消费者决定这里的质量, 因此他的每一个愿望都会实现。

5) 民主机构的做法带来的好处贡献社会。

目前多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质基础, 即数平方米的教学和实验室空间, 拥有所有必要的设备, 适用范围广的现代信息技术。目前现有的项目“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独立评估系统。在这里, 专家委员会及其成员的主要目标是评估教育机构教育条件, 高等教育和训练水平, 对于那些在大学就读高等教育的教育方案。评估专家的主要任务是:第一, 协助国家控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在高等教育机构的实施。第二, 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和高等教育课程, 以及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的水平和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教育标准的考核目标及内容。第三, 评估高等教育课程是否符合教育部法定要求的文件及高等院校教育方案的规定。第四, 评估组织和实施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第五, 评价编制高校学生和毕业生取得的成果。

专家———指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依赖此类技能为生的职业人士。而在这里我们所说的专家是指在高等教育领域成果优秀, 选拨出来为当局教育机构对高等院校实施鉴定及质量评估。并非所有的大学在评估活动做好准备, 可以充分掌握程序、开发方案。它迫使学校在某种程度上调整自己的教育计划, 适应评估的教育方案水平。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决定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大幅度增加所需技能和专业训练。一个文凭还不够, 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 (特别是在商业和政治) 。年轻人指导能力获得两个或三个职业资格证书。在很多高校辅导员的办公室不少人声明, 要求学生成功地让他们同时掌握其他特别技能。许多大学的院长, 积累了很多的应用和教学案例, 成功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在同一时间的另一技能。有时, 他们被允许从其他教师免费学习。

3 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教育服务市场不可避免地导致高校的竞争, 因此, 存在竞争和对抗的关系问题就会提高他们的竞争力。选择什么样的指标来衡量教育质量呢?在这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我们可以看出衡量教育指标的基本原则有:面向外部用户的需求;教育系统的需求;最小化系统的性能, 考虑到教育管理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使用工具和技术指标 (根据现有数据收集方法、测量能力、数据分析和解释, 消费者对他们编写感知) ;使用数据的主要来源, 以确定最佳的质量和效率的教育 (多次使用的可能性和经济可行性) ;分层的指标体系;指标与国际同行的可比性;遵守的道德和伦理标准、指标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 创建即时系统, 解决上述问题这是不可能的。所以, 你需要监测教育质量, 特别是现有的形式, 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教育质量控制形式, 引入统一考试的实验所建立的基础设施, 利用机制和程序, 教育机构, 监测研究, 诊断统计研究调查, 收集数据, 认证和认证连接国家系统为教育质量评估服务。

教育评估的一部分, 重要的是要解决问题和职业教育的质量。职业与教育一般都需要有一定经验, 虽然专业, 以及在普通教育也有一些成果, 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综合研究和完善体系机制, 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行。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上全面考虑。宏观上, 国家制定大的制度, 评估机构, 评估方案部署等方面做好工作。微观上, 学校本身做好评估工作, 建立健全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高等教育评估的经济问题,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 大学一般都设法去适应,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多渠道筹资系统, 稳定多渠道融资体系。大多数大学预算外收入不低于每年财政预算的一半。大学, 做的大部分经济活动在教育、科学和教育服务, 完全掌握了在市场经济中的创业方法, 但公立大学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由中央决策。今天的大学进入全球动态蓬勃发展的状态, 只有具备战略眼光和移动管理结构, 就能在面对社会经济不断变化的竞争中取得成功。S

摘要: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 是促进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本文首先介绍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定义了质量评估在高等教育中的多项指标, 阐述了质量评估的方式, 提出评估的意义和构建评估体系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刘鑫.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评估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 2006.

[2]郑兆领.高等教育质量及其评估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7 (02) .

[3]张国军.也谈高等教育质量评估[J].江苏社会科学, 2009 (S1) .

[4]王东芳, 孙汭睿, 张倩.高等教育评价与质量保障[J].国际学术动态, 2010 (02) .

[5]林颖.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问题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4) .

检察教育培训质量评估 篇2

周志平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 201204)

摘 要:教学质量评估是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从学员培训效果、培训项目和培训机构三个层面来进行。一些地方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对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质量评估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改进教学质量评估要完 善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和办法,建立健全培训项目评估制度与流程,健全完善培训机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质量评估;培训效果;培训项目;培训机构

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质量评估是培训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展教学质量评估有助于学员了解培训内容,掌握培训情况,从而调整学习过程;有助于培训者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对学员作出评价,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培训过程。加强教学质量评估,对于优化培训过程,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引导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教学质量评估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当前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质量评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对实践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加强和改进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质量评估的内涵

教学质量评估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科学制定评估标准,收集培训信息,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一种活动。教学质量评估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一是对学员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掌握学员参加培训的情况,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二是对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理顺培训活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规范培训流程和培训管理;三是对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进行整体评估,为进一步优化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市场,构建合理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网络提供参照信息。

(一)培训效果评估 学员培训后的收获,是衡量培训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培训目标的最后归宿。教育培训活动最终指向学员的发展,培训活动的效果如何,要通过学员接受培训后的收获来体现。因此,培训效果评估对于培训管理部门掌握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和开展情况,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对学员培训情况的考核,是培训效果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领导干部接受培训后,在品德、态度和能力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作出的评价。考试是对学员接受培训后进行考核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考察学员的调研报告、结业论文等方式进行;可以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跟踪调研,了解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的发展变化,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对学员培训效果的考核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将学员在培训后的行为与培训前进行比较,二是将学员培训后的行为与培训目标进行比较。当前,在领导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中,较多采取的是将培训后的行为变化与培训前进行比较。将培训后的行为变化与培训目标相比较的研究较少,或者与具体某一层次级别领导干部的岗位素质目标要求相比较的研究也很少,没有建立起参照的常模。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员的满意度、参与度等方面维度,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当前,较多是从知识、行为、态度、绩效等 4 个方面的变化来进行评估。(1)反应层次。这个层次主要利用问卷来进行测定,可以问以下问题:受训者是否喜欢这次培训? 是否认为培训师很出色? 是否认为这次培训对自己很有帮助? 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这个层次主要涉及学员对培训的态度。(2)学习层次。运用书面测试、操作测试、等级情景模拟等方法来测定。主要测定受训者与受训前相比,受训后是否掌握知识技能,是否改变了态度。(3)行为层次。通过上级、同事、下级、客户等相关人员对受训者的业绩进行评估来测定,主要测定受训者在培训后行为是否改善,是否运用培训中的知识、技能,是否在交往中态度更正确等等。(4)结果层次。主要测定内容是个体、群体和组织在受训后是否改善。这个评估模型实际上把培训考核与受培训者对培训项目的满意度因素综合在一起,将考核与评估糅合在了一起,既包括对学员的收获进行评价,也通过学员的态度和行为变化来评价培训效果。

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对于激发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培训机构更好地改进培训方法,更新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培训效果评估,可以提高各方面对培训意义与价值的认识,真正重视培训;可以使学员更好地了解与培训目标的差距,激发学员参与培训的动机和主动性,提高培训效果;可以使培训机构更好地了解培训方案和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及时调整培训方案和培训过程,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也可以使干部培训与干部选拔、考核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推动干部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二)培训项目评估

培训项目评估是对培训项目本身的价值作出判断的一种活动,它不仅指向静态的培训项目,而且指向培训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实施过程。因而,培训项目评估包括对培训目标与培训方案设计、培训组织管理以及培训项目收益等方面进行评估。

培训项目评估建立在培训效果评估的基础之上。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项目评估的一项指标,学员培训后的效果怎样,学员对教师、课程等方面的满意度等,都是培训项目评估的要素和内容。但培训项目评估的对象是培训项目本身,主要对培训项目的选择和立项、培训项目的开发和组织管理、培训项目实施过程和效益等进行评估。评估的目的在于为项目的确定和开发提供参照,更好地选择、开发有价值的培训项目,并对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提供反馈意见,以改进培训过程和组织管理,提高培训实效。

完整的培训项目评估是对培训全程进行评估,包括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的评估。训前评估主要包括培训需求整体评估,培训对象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工作成效及行为评估,以及培训计划评估。主要对培训项目的设计进行评估,如是否选择了需要接受培训的学员来参加培训,培训内容的设置是否符合学员的需求,以及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方案的可操作性等。训中评估主要包括培训组织准备工作评估、学员参与情况评估、培训内容和形式评估、师资状况评估、培训资源评估等。主要对培训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为培训过程提供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做出调整。训后评估主要对培训目标达成情况、培训效果效益、培训者工作绩效等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引起学员某些好的变化。要想对培训后学员工作中的发展变化进行评估,后续跟踪研究必不可少,跟踪调研评估是训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

培训项目评估有助于决策者和培训管理者系统收集信息,准确确定培训需求,科学制定培训方案和计划,合理配置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及时调节培训过程,不断改进培训管理政策、培训模式和培训组织实施等,规范培训项目开发和管理流程,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培训机构教学质量评估

培训机构教学质量评估是指由上级机关或培训主管部门成立评估机构,或者委托社会中介评估机构,根据培训目标的质量标准,通过系统收集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有关信息,准确了解其真实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教学质量作出综合评价。与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项目评估不同,培训机构教学质量评估将教学质量整体作为评估对象,对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办学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师资等各方面情况做出综合评估,从而对其教学质量做出总体评价。

对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类型培训机构的任务与培养目标,由上级组织部门和培训机构主管机关组织实施,目的是全面考察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学校建设状况以及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培训效果等方面的水平和质量。培训机构在综合评估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向上级组织部门或其主管机关提交改进报告,上级组织部门或干部教育培训主管机关应组织复查。评估结束后对每个被评单位分别提出评估报告,并作出评估结论,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4 种,不排名次。对评估结论定为不合格的培训机构,由组织部门或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整顿,并再次进行评估。对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有助于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宏观管理,促进培训机构之间相互合作与竞争,促进社会机构的参与,优化培训机构内部运行机制。

二、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质量评估的实践探索与存在问题

(一)教学质量评估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质量评估受到关注。一些地方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在培训效果评估方面,一是对学员培训情况进行考核。采取理论知识考核方式,对领导干部在培训期间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掌握情况进行考核。采取结业论文或者调研报告方式,让学员结合培训内容进行深入课题研究,通过对学员完成的结业论文或调研报告进行分析,考察学员掌握理论知识,以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情况。采取学员总结或结业鉴定方式,让学员对学习培训情况进行梳理,并对学员培训期间的考勤、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以及知识掌握情况、思维品质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一些组织部门或干部所在单位,积极探索各种干部培训评估的形式,如:采取述学、答辩方式,让学员向本单位员工和领导作书面和口头汇报,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由领导和同事作出考核评价;采取评学、调查问卷、公示等方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或进行访谈,在学员所在单位对干部参加培训前后的情况进行调查;采取任职资格考试方式,在干部任职前对其参加培训的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其是否通过培训达到了担任新岗位所需具备的理论水平和素质要求;采取学习考查方式,通过检查培训记录或读书笔记,了解干部是否真正认真参加学习培训;采取基于工作绩效的综合评价方式,对学员参加培训后在工作绩效方面的变化进行考核评估;采取团队培训整体考核方式,对领导干部培训后整个部门或团队在工作方式和成效方面的变化进行考核评估。二是对培训组织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一些培训机构积极探索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满意度,以及培训满足干部需求的程度,对改进培训的意见建议等。三是探索培训效果评估的制度保障。一些组织部门探索建立培训档案制度,加强对干部培训的管理,规范学员的行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培训中;实行学时学分管理,对学员的学习培训进行有效考核,解决学员工作任务重、学习时间相对不集中的问题,使学员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选择课程参加培训。在培训项目评估方面,探索建立培训项目评估制度和办法。一些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探索实行培训项目招投标制度,培训实施前对项目进行论证,优选培训项目,精心设计培训方案,选择办学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培训机构组织实施培训。在培训课程和教师方面,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的要求,采取招投标方式选择开发培训课程,配置培训师资。培训项目结束时,干部培训管理部门或组织单位采取直接组织评估或者委托评估小组进行评估等形式,对培训项目质量进行评估。培训项目评估主要看培训目的是否明确、培训计划是否可行合理、培训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方式是否切合不同对象的实际、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接受程度如何、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可采用学员座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专家评定等方式,对培训项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估,主要看教学内容是否紧扣主题、突出重点、结合实际,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员特点、灵活多样、富有启发,能否充分调动学员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气氛是否活跃,训后学员是否感到解渴。可采用学员座谈、满意度测评、专家评定等方式,综合确定教师授课质量测评结果。

在培训机构教学质量评估方面,探索建立培训机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2000 年,《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 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制定科学的办学质量评估指标和评估体系,定期开展党校办学质量和综合条件的评估工作。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干部教育条例(试行)》也提出要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一些地方开展了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的探索实践,一些培训机构高度重视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对评估指标的确定,评估办法的制定,及评估程序、步骤、结果的运用等,都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二)教学质量评估存在的问题

在培训效果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效果评估走过场。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对学员培训收获进行考核评价,尽管有的培训机构运用结业论文或调研报告方式测查学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情况,但难以深入分析学员培训后能力提升的情况。二是培训效果评估方式方法缺乏科学性,没有明确的培训考核指标体系。培训结果没有准确、统一的标准,干部培训后的知识、素质达到什么程度,没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三是培训考核结果对学员的影响不大。培训效果评估对学员没有直接影响,干部所在单位没有真正将学员培训效果作为提高待遇、晋升的依据。四是缺乏对学员培训需求的深度调研,对于培训是否满足学员培训需求或者满足学员需求的程度,在哪些方面满足了学员的培训需求,学员还有哪些潜在需求等,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培训效果评估不能提供富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对于改进培训难以起到实际效果。评估往往只停留于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对课程或教师授课的满意率等表面的量化指标,缺乏深度。另外,由于培训考核涉及到培训前后学员所发生的变化,对于学员在培训前的状况如果没有进行测评,很难将培训后的变化和训前进行对照,从而难以准确测评出学员培训前后的变化,难以真实评估培训效果。而且,由于教育培训具有滞后性特点,学员培训后的收获可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在工作中得到体现,因而也就难以准确评估学员培训后发生的变化。即使在培训前后对学员进行了测评,也很难说学员所发生的变化是由培训所引起的。这些情况给培训效果评估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于干部教育培训效果评估方面的探索,还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缺乏评价常模,没有建立不同层次类型领导干部培训考核的标准; 二是缺乏不同层次类型领导干部任职资格和素质要求的科学标准,培训效果评估没有目标参照。

在培训项目评估方面,当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是一些地方或培训机构根据需要,结合学员特点与需求,在确定培训项目、选择承担单位、配置课程教师等方面,制定一些制度、办法和措施,从而择优选取培训项目、承担机构和课程教师等。因此,培训项目评估尚未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培训委托单位和培训机构组织实施培训的一种有效手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规范,评估重点也往往主要放在培训项目、培训机构和课程师资的选择上,对于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培训结束后的效果等缺乏评估,没有把培训项目评估作为整个培训过程中提高培训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

在培训机构教学质量评估方面,由于干部教育培训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从中央到地方,从职能部门到各级学校,形成了条块分割的大统一体系。干部教育培训由中央或地方各级组织部门统一安排,培训机构在组织部门及其下属培训主管部门领导下开展工作,对于社会中介培训机构或者高等院校等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机构,没有资质认证,只是由组织部门委托培训任务,对于这些机构在完成培训任务后,没有相应的评估。另外,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布局不够合理,缺乏特色和优势。各地区、各部门各搞一套,形成各自独立的培训机构,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造成行业“条条”和地方“块块”在对教育培训的领导与管理上不协调,相互间政策不配套,也没有相应的机构和客观的指标对所属培训机构进行评估。因而,培训机构的办学状况和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无法得到科学的评价,造成一些办学水平高、培训质量好的培训机构得不到优质培训资源,而一些水平低、培训质量差的培训机构却能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大量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投资的分散和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对承担干部培训任务机构的软硬件建设、培训质量、管理能力、后勤服务以及干部学习的效果,没有形成科学统一、易于操作的评价标准。在评估时,通常采取问卷调查、考试测验等方法进行,存在问卷发放面不够宽,考试测验不严格的现象,评估结果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培训效果。

三、改进教学质量评估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和办法

一是要对学员学习培训情况进行评估。建立并实施量化的培训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量化的评估标准。要根据党中央的文件精神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讲话精神,根据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研究制定培训标准和评估标准。要建立公共知识量化指标,充分考虑各级各类干部的特点,既要突出干部全面素质的高标准,又要体现出干部各不同素质基础的等级,同时还要考虑各不同工作性质干部的专业工作特点,要体现基本理论及德、能、勤、绩、廉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实施标准;要将培训考核与学员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前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培训过程中的表现、培训后工作绩效发生的 变化等联系起来。既要考核干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情况,又要考核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把考核重点放在学以致用上,对学员的培训收获进行综合考核评估。针对不同层次类型领导干部的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探讨相应的培训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操作实施步骤。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应深入研究相应的培训考核方式。

二是要探讨领导教育培训考核的机制。在组织学员培训时,首先要让学员能积极主动参加培训,把参加培训作为自己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组织和部门要给予支持,积极创造条件让干部参加培训,将干部个体的培训需求和组织的培训需求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对学员培训后所要达到的目标作出规定和要求,作为评估依据。注重考用结合,把干部理论学习情况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理论学习的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培训激励、绩效考评、动态改进三位一体的员工培训保障机制,以保证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及动态适应性。把个体知识技能水平改进状况作为动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依据,使培训与员工晋升、职业发展密切关联。建立培训考核择优上岗的新机制,按照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使用、先培训后提拔的原则,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和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制度,把培训情况与岗位聘任和职位晋升结合起来。对经过培训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后备人选,经考察可以重点培养、优先使用。

(二)建立健全培训项目评估制度与流程

为保证培训项目更有针对性,使培训方案更具可行性,在培训方案付诸实施前,要对培训项目进行评估。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估也是一种论证,是对培训项目开发的价值及其开发方式,以及对培训方案设计进行的论证,主要对培训需求、培训目标等进行评估或论证,以确保培训项目更有价值,培训方案更为有效地实施。在培训实施过程中或培训实施后,要对培训需求的确定,以及在此基础上选择的培训目标本身是否合理可行做出判断。虽然这种评估不一定能对该培训项目开发和培训方案设计本身提供前期研究论证,但有助于对下一阶段该项目的实施提供反馈和参照信息,对项目实施加以调整,对于以后开发培训项目和设计培训方案,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培训项目评估实际上包括培训前的论证和培训过程中或者培训后对项目实施状况的评估。一般来说,培训项目评估应该包括以下步骤:分析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选择评估方法、设计评估方案、实施培训评估、撰写评估报告、评估结果反馈与使用等。

(三)健全完善培训机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研究 篇3

1.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主体单一

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形式趋于行政化, 社会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参与积极性低, 且得不到充分调动。基本就是在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安排下按部就班地进行, 各项评估活动的性质都是官方评估。政府组织进行的评估活动前提是服务于政府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其优势是的确有利于集中宏观管理全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布局和规划, 是研究生教育政策贯彻执行的一把推手, 可以保证最基本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但评估主体单一化是其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不同需求。且评估结果的真实性有待考究, 因为管理者往往极易为了自身工作的需要, 在自我评估和专家根据评估指标体系测评时, 有意无意地掺入一定比例的虚假成分。

之所以说应调动社会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积极性, 是因为社会评估动用的是社会力量, 它能够相对客观、公正地对学校及科研院所的学位点培养研究生质量及培养单位进行评估, 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社会评估能够从比较大的层面上反映出社会对研究生培养单位所培养人才质量的总体看法, 揭示出人才质量的实质。因此, 这种评估所反映出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状况比较真实, 可作为改进研究生教育的可参考信息资源。

从现状来看, 上述的单一的政府行政性评估模式显然已经很难跟上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 其发挥的功能越发微弱。而社会评估作为现今较有参考价值的手段尚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 且鉴于其局限性, 只能是作为教育评估的一项必要补充, 自我评估的显著功能相比之下就凸显了出来。因此, 在高校内部进行研究生自我评估, 对高校发现自我优势, 长处及找出自身差距, 不足都有实质性的帮助。高校可根据评估指标体系, 与本校学科特点结合, 全面分析与研究采集的评估信息, 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2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缺乏科学性

研究生教育在质量标准上具有宏观统一性, 这是由其客观规律决定的, 但对于不同的学校, 研究生教育评估微观指标设计方面应该根据学校的类型, 层次地区等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因此, 研究生教育指标体系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此外, 各评估活动的开展, 不能一味的套用某一套完全相同的指标体系, 因为研究生教育评估主体不同, 其所分别代表的利益关系人关注的焦点也就不同, 选用的指标体系自然也会有所区别。

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个十分复杂的概念, 因此, 其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也就没有那么简单, 既要求能够全面的体现出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 又不能过于繁杂。必须是可以测量和观测到的指标, 要明确而具体才能投入到实际应用中。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 无法像数字一样被简单地量化, 研究生的素质、创新能力, 研究生师资的敬业精神, 研究成果创新程度等都不是可以用定量指标能评估得了的, 如若强行量化, 必将导致教育质量的本质割裂, 僵化。我们往往习惯片面的追求定量分析, 但这种分析方法若用于评估教育质量难免会导致一些难以定量分析的因素被忽略, 而这样的评估自然又不够科学客观了。因此, 要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以便于使用该体系全面准确地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

2. 改进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相关建议

2.1 实现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由于我国经济环境呈现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多元化, 这就要求研究生教育管理也要多元化。有必要在内部评估的基础上, 建立反映社会多样需求的外部评估机构、中介机构。社会通过这些机构来掌握大学的运作情况。高校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研究生专业结构, 保证培养质量。现在我国的评估机构很难独立存在, 都是接受政府委托和资助的, 在评估过程中不能真正反映实际情况。我国建立独立负责高校评估和学位授予机构, 这将成为研究生教育评估发展的趋势。目前研究生教育评估具有行政行政, 主要工作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对研究生培养单位评价, 没有社会效应。因此, 我国要有专门具有独立性评估机构存在, 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首先, 在评估的主体上, 从单一的政府一元主体向政府、高校、社会多元主体的方向转变, 逐步建立起政府、高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其次, 也要正确处理好政府、高校和社会三者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优化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过程中都要围绕评估指标体系进行, 依据评估指标收集和处理信息, 甚至要依据分析信息。评估指标的科学性决定了评估质量。评估指标就是评估者对评估对象价值认识的客观化和标准化, 评估指标凝聚着评估者的价值观。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的设置上, 首先要在认识上建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在当前质量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 要正确处理研究生教育质与量的关系。并将这种观念贯穿于评估指标的设置和操作过程中, 做到评估指标能真正衡量评估对象的质的优劣, 使得高校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能够积极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要引导高校根据现实情况, 发挥自己独有的特色, 并且要克服和防止由于评估指标的统一性而导致办学单位追求普遍性的不良倾向。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 也应重视效益指标。在评估过程中没有考虑效益, 是不能客观地反映研究生教育质量。在设计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时, 要重视效益指标, 其中包括研究生培养规模总数、科研成果总数、科研经费总数以及课题总数等反映规模的指标用人均数这样的效益指标来代替, 更能真实客观地反映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真实水平, 同时能够有效地促进培养单位树立效益观念、更好地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效益。

摘要:近年来, 我国研究生录取逐年扩招, 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教育规模也就随之不断扩大,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也就越来越引起重视。因此, 对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管理进行规模化显得尤为重要, 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为其一重要举措。

保育教育质量评估心得 篇4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这几年在幼儿园的工作经验和自己的观点、想法,逐步去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精髓,对自己日后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方法有一个更明确的方向。如幼儿的穿脱衣服生活情况,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应该去帮助他们,而到了中班应该减少帮助的次数,大班则培养幼儿自己主动能穿脱衣服的行为。就冬天为孩子整理所穿的衣物来说,小班的孩子动手能力较差,教师帮助成分较多,孩子在这之中略微动动小手,增加一份动手的意识;中班的孩子虽然能自己动手穿脱衣服,但毕竟不可能做到穿着整齐,这时老师稍微加以整理,既可以让孩子穿戴整齐,又可以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老师的整理方法,更能够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一份爱心;大班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强了,能较整齐的穿戴衣服,教师可以在旁边用语言加以适当的指导,这时的老师给孩子的是一份朋友般的帮助。由此可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教师的教育行为也要随之进行调整。

通过学习更让我感觉到管理一个班级,常规十分的重要。如上完美术活动和手工活动后,是教师最辛苦的时候,孩子们用油画棒把桌子变成了一个大花脸,纸屑也洒满一地,老师们要一张张桌子去擦,一点一点的去扫,累得老师们都直不起腰来了。面对这样的现象老师一点辙都没有。其实我们老师在一开始就要培养了孩子们“收拾残局”的习惯。用不着老师说,他制作完自己的东西后,就自觉的把自己的桌子椅子和自己周围的地收拾得干干净净。只有教师做到以身作则,幼儿的常规才会培养好,老师不但让孩子们做了,而且她放手让孩子们去做,可她却没为收拾孩子留下的东西费一点点力。教室也干净了,孩子们也开心了。所以,幼儿的常规要从小抓起,不要用强制的手段,只要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每一位幼儿,他们才会做的更好。

检察教育培训质量评估 篇5

1 构建合理规范的培训质量评估管理体系, 是有效促进培训质量全面提升的基本保证

培训质量评估是培训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依据, 2013年是我培训中心转型的一年, 随着我中心培训规模的扩大, 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合理规范的培训质量评估管理体系就迫在眉睫, 这不仅有助于正确衡量培训项目的开展情况, 协助培训主办单位及承办部门准确定位培训目标的实现情况, 客观衡量参训学员及学员单位在接受培训后的满意率情况, 更有助于我中心合理配置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 改善培训教学服务及后勤服务。

我中心培训质量评估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以实施反应评估及学习评估为主线, 以日常督导为核心, 让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进行自我评估诊断, 形成动态、有效、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即“三层级”评估管理体系。第一层级为培训师及班主任“自我评估”, 即培训项目所有参加人员进行的自我评估, 培训师对担任的培训项目或课程进行总结评价, 对培训中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控, 班主任对培训班的管理及服务进行总结;第二层级为培训部门或项目组“自我诊断”, 即培训实施部门或项目组对所承担的培训项目全过程及质量进行有效的内部监控。通过开展培训教学及后勤服务检查、培训项目质量分析、召开培训项目总结会等实现自我诊断;第三层级为“督导评价”, 一是对培训项目进行的日常督导及学员的反应评估形成的评价结果;二是督导专家组对培训项目进行的督导和评价结果。其中第三层级尤为重要, 且在培训评估中首先应以学员反应评估为主, 因为学员是培训的直接参与者, 在培训中处于主体地位, 亲身感受培训的整个过程, 了解整个培训环节的运行, 对培训的质量最有发言权, 因此坚持以学员评价作为培训的最主要依据。

经过1年的不断探索、磨合、完善和总结, 初步建立起对培训所有流程及环节的质量评估管理体系, 为有效促进培训质量全面提升提供了基本保证。

2 建立实用有效的培训质量评估管理流程, 是有效促进培训质量全面提升的行动保障

培训质量评估是现代教育培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培训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公司培训管理标准设立完善的评估制度, 建立实用有效的培训质量评估管理流程, 是有效促进培训质量全面提升的行动保障。

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组织构建, 我中心培训管理部承担着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的各环节质量督导、评价和管理工作, 相当于培训管理的总指挥、总调度及培训质量的总检查机构。培训管理部培训质量监督组负责培训质量评估的资料收集、编制评估方案、统计及汇总、分析及反馈评估结果;每个培训班相当于一个培训项目, 由项目承办部门负责指定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协调各项培训工作, 班主任具体负责班级管理。

评估管理显现于培训项目全过程, 评估管理流程包括:项目前期、项目实施、项目结束、项目整改四个阶段。

2.1 项目前期——做好督查评估准备

培训项目实施前, 评估管理工作主要是收集培训项目相关信息 (包括开班通知、培训手册等) , 确定评估指标并根据培训课程表编制及印制培训项目反应评估表, 形成一级评估方案。

2.2 项目实施——做好项目实施日常督导

(1) 督导检查:进行培训实施现场督查, 填写督导日志,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处理。

(1) 培训现场检查:每日对培训教学实训及后勤服务现场进行随机性检查, 抽查性听课, 抽查培训部门自查情况。

(2) 召开座谈会:不定期召开学员座谈会、班主任座谈会、项目负责人座谈会。

(3) 开展专项检查:每周组织专家组对培训项目进行检查, 诊断。

(4) 开展月度通报:对日常督查情况进行月度通报、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对培训事故及时处理、定期进行质量分析诊断。

(2) 自我检查:班主任跟班管理, 每天填写培训班日志, 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实施现场巡视检查, 部门对项目进度、项目现场、项目人员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1) 现场检查:听课检查、对班主任跟班情况检查、对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掌控。

(2) 教学文件检查:对培训师教案课件进行审核、对培训项目教学计划及课程表进行审核及时上报、培训安排有变更要有记录并及时上报。

(3) 总结工作检查:按评估管理体系要求对班主任及培训师的自我评估表、项目诊断表进行审核检查, 在规定时间及时上报。

2.3 项目结束——完成项目评估及总结

(1) 在培训项目结束前组织学员开展反应评估填写反应评估表 (一级) , 收集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形成反应评估报告。

(2) 培训师对考试项目进行质量分析, 形成培训项目学习评估及改进意见书 (二级) 。

要求在项目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上报班主任自我评估表、培训师自我评估表、培训项目自我诊断表、培训项目学习评估及改进意见书 (二级) 、反应评估报告及反馈表。

2.4 项目整改——分析找到措施进行整改

通过督查督办向各部门反馈评估结果、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要求各部门针对问题拿出解决措施和办法, 质量监督组负责跟踪改进情况。

我中心评估管理体系经四个阶段的全周期化管理使培训项目的质量做到可测、可控和有效, 从而达到保证培训质量持续改进并不断提高的目的。

3 严格执行 (完善) 督查督办反馈机制, 是有效促进培训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措施

评估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要通过评估认真分析培训过程, 通过“评估—反馈—改进—跟踪管理”, 有针对性地改进培训管理和服务, 持续全面地提升培训的质量。因此, 把督查督办反馈机制落实到实处, 是有效促进培训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措施。

我中心督查督办的反馈机制有两条途径:一是每个培训项目结束后的反应评估数据分析结果及学员意见建议形成的反馈表报送各相关培训部门及后勤服务部门, 以便及时掌握培训和服务情况, 及时解决和改善工作;二是每月月度例会中通报该月各培训项目评估情况及日常督导和专家检查情况, 把发现的主要问题汇总反馈给各部门, 以便使各部门引起重视, 在今后的培训和服务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提升培训效果和质量。

培训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各培训部门及后勤服务部门后, 重要的是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并不断跟踪, 否则, 就会使整个评估过程流于形式。培训部门通过评估反馈表及意见反馈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培训内容及课程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培训师的师资水平是否达到要求, 培训教学服务是否管理到位, 以评促改, 及时整改, 不断创新培训内容, 改进培训方法, 提高培训质量和成效;后勤服务部门通过评估反馈表及意见反馈可发现住宿及餐饮服务中的缺陷及需要注意改进的方面,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为培训教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各部门把整改措施报质量监督组, 质量监督组负责在下一个培训项目中跟踪整改成效。

总之, 培训质量评估对培训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指导改进和跟踪管理, 其在培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凸显出培训质量评估的意义所在, 只有不断完善和加强培训质量评估管理体系建设, 才能有效促进培训质量的全面提升。

摘要:随着集约化大培训体系的构建, 培养造就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一流员工队伍是培训中心的职责所在, 不断完善培训质量评估管理体系建设才能有效促进培训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培训质量,评估管理,督查督办

参考文献

构建企业培训质量评估模式刍议 篇6

(2)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吸纳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我省当前的人力资源及就业现实, 决定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然选择。要抓住沿海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 进一步完善投资的软硬环境, 把农民工回归创业与新农村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及县域经济的发展统筹考虑, 将承包权出资和参与创业的行业由种植业扩大到所有农、林、牧、渔及食品加工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使就业与承接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促进。把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和就业扶持等政策, 扩大到城乡所有需要就业的对象, 消除对农村劳动力的政策歧视。包括将农村劳动者纳入到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援助、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就业扶助政策范围。

(3) 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的县, 政府可出资建立一个劳动力信息主场所, 再在若干个中心乡镇, 分别建一个服务场所, 在场所内配备相应设备, 信息联网, 向当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如某个地方的岗位需求是什么, 需要多少人, 哪个地方劳动力有多少, 该往哪去。通过这种服务体系就可以解决农民工和用工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减少农民工盲目流动的成本, 提高就业的准确性。

(4) 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计划。积极扶持、搭建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平台, 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 优化融资环境, 多渠道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扶持。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 省政府可拨款设立“创业援助基金”, 对具有创业项目, 具备创业能力, 但在创业资金上存在困难的人员进行直接的资金援助, 降低门槛, 简化手续, 强化创业服务, 引导更多劳动者创业。

(5) 积极做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重点做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众的就业工作, 在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同时, 落实扶持政策, 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对于一些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年龄偏大但仍有劳动能力的人员, 可开发送报、绿化、保洁、保安、门卫等公益性岗位, 及时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

总之, 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下, 我们必须找准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 针对湖北经济特点对症下药, 确保湖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责任编辑:胡冬梅)

(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 已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所采用。建立有效的企业培训评估模式, 对于提高企业培训质量, 提升培训效果, 实现培训评估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评估模式是在培训评估理论指导下, 通过对评估要素及相互关系的系统分析, 所形成的以评价程序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类型、简约化的评估方法、框架。一般具有如下主要特征:第一, 反映一个完整的培训评估过程;第二, 是对某种培训评估类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做框架性的描述, 而不是具体的评估方案;第三, 是培训评估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或中间环节, 对培训评估实践活动具有导向和控制等功能;第四, 培训评估模式具有多种类型, 不同的培训评估模式反映不同的培训评估理念和思想方法。

一、我国企业培训评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培训评估体系建立较晚, 企业通过现代培训理念的熏陶, 开始意识到培训评估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需结合自身企业培训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并开始着手探讨、实践适合本企业发展实际的培训评估模式。其中常用模式有:发展性评估、督导式评估、年终总结式评估等。总体而言, 国内企业评估水平仍停留在评估的初级阶段。

1、评估相对缺失。

一是有很多企业对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 认为培训评估可有可无。对培训评估投入很少或根本不投入, 评估常常不开展, 评估模式也就无从说起。

2、评估不够全面。

无论是评估的内容或评估的对象以及评估的层次或评估者, 绝大多数评估模式都存在着评估不够全面的问题。

3、没有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评估体系。

国内绝大多数企业评估时都是生搬硬套国外评估模式, 采用现成的评估体系, 而没有结合本企业实际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的评估体系。

4、评估主体缺乏相关技能。

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评估者大多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 或知识已经老化。

5、培训评估本身难度大。

一是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需要很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评估涉及的可变因素太多, 操作难度大;三是培训效果具有滞后性、间接性, 难以全部量化, 从而加大了培训效果测量的难度。

6、评估结果不合理。

有些企业重视培训评估, 但是其评估却与实际工作脱节, 或是人力资源部门为显示本部门的培训工作成效, 故意编造培训效果, 夸大培训事实。

以上这些问题都使得培训评估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培训评估

量评估模式刍议

的失效直接影响企业对培训的兴趣和信心, 很难让培训对组织的巨大提升作用发挥出来。所以, 探究企业培训科学的评估模式, 对构建适合国情、企情的评估体系, 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企业培训质量评估模式的选择

科学地评估某项工作是提高这项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从一般意义上讲, 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接受一定的评估, 否则, 其实际成效将无法控制, 培训工作也不例外。既然培训评估不可缺少, 如何有效开展企业培训评估, 采用何种评估模式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估就非常重要。

从根本上讲, 评估模式选择取决于评估的基本目的。目前, 国内企业培训发展水平不一, 如用一种模式包揽企业所有培训评估, 显然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培训工作的发展状况, 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企业培训评估的经验, 结合本企业培训评估目的, 选择合适的评估模式。从培训工作的长远发展来讲, 企业采用督导式评估模式较为适宜。

1、督导式评估具有及时性。

评估策划与项目策划同时进行。评估内容、评估方式、评估标准等因素是培训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随着培训的开展而同步开展, 并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因此, 能及时掌握培训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及时调整、解决。

2、督导式评估具有有效性。

一是评估者主体为企业培训督导员, 他们是由企业内具有较高素质和培训及评估经验的专家组成。他们熟悉评估程序, 又有评估的实践经验, 为评估的有效性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有效地克服了评估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提升了评估的客观、公正性。二是督导评估最常用方法是跟踪评估。督导员参与培训活动的各个环节, 与培训管理人员、授课教师、参培学员经常接触, 相互沟通交流, 彼此间就有了感情基础, 在此基础上反馈评估中发现的问题, 并提出中肯的建议, 无论是授课教师或培训管理人员或学员都乐于接受。

3、督导式评估具有准确性。

现场督导是督导式评估模式的重要形式。在督导现场, 评估人员可以通过听、说、看等自身感觉器官获得第一手资料, 这远远比通过记录资料、调查问卷、事后座谈等形式获得的信息或数据更真实、可靠, 更具准确性, 因此, 也就更能对培训做出正确的评估。

4、督导式评估具有完整性。

督导式评估是对培训需求调研、培训项目确立、培训方案的设计、策划、培训组织实施过程及培训结果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评价、指导, 并做出价值判断, 因此, 评估环节较其它模式更具完整性。督导评估的对象不仅仅是参培学员, 对培训教师、培训管理等诸多培训因素都有涉及, 评估对象也较其它模式更具完整性。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督导评估是变重结果管理为结果和过程管理并重的一种动态培训管理模式, 符合现代培训管理理念。它不但兼有发展式评估、培训效果式评估、重要因素式评估等多种评估模式的优点, 同时又弥补了柯式四级评估模式的评估对象较为单一的不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培训评估模式。

三、实施企业培训质量评估模式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目前, 各企业对培训有效性评估的重视及应用程度都已经有所加强,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这项工作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等特点, 在今后的实践中还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1、提高认识, 加大培训评估投入。

首先, 应加大对企业培训评估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培训评估必要性的认识。其次, 企业应加大对培训评估工作的投入。一方面是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具有培训及评估经验的专家队伍, 以统一评估的价值取向、评估标准及评估方法等使其成为评估工作的主体。另一方面就是加大对培训评估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我国评估者大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 或知识已经老化的现象, 企业应定期开展岗位适应性培训和岗位提高性培训。

2、健全制度, 完善评估机制。

培训评估是企业培训中一项重要工作, 往往因有关制度的缺失而导致评估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为使评估工作顺利开展、有效实施, 一定要加强评估制度的建设, 完善评估机制, 为评估提供制度上保障。使评估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发展, 提高评估工作效能, 进而提高培训质量。

3、注重结果, 发挥监督指导作用。

评估结果透明、公平。对培训效果较好的项目要及时总结其成功的经验, 并以经验交流会的形式向大家介绍其成果及具体做法。对项目负责人和此项目有关人员进行奖励, 明确导向、体现激励,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推动企业培训不断发展和提高。

4、精心组织, 推动评估工作顺利开展。

培训评估工作开展的成功与否, 除受培训自身因素影响外, 其外部因素也不可小视。如领导层的支持、员工的配合、企业的文化理念、管理水平等都会对培训评估的实施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 要鼓励相关评估主体的广泛参与, 要加强与领导层的沟通, 取得他们的支持, 促使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成功实施。

检察教育培训质量评估 篇7

(一)成人非学历网络培训教育的定位

非学历培训教育通常指学历教育以外的教学类型,其涵盖的教学内容广泛,面向各种社会需求,包括各行业、各层次的中短期培训。接受非学历培训教育的人群主要是需要接受职业再教育的群体,培训学习目的不是为获得学历文凭和学位,而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成人非学历网络培训教育就是借助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升职业能力的需求为目的,而开展的非学历培训教育。

(二)成人非学历网络培训教育质量要素的构成

1. 教育质量的取向。

提供非学历培训教育课程的教育机构所具有的全面教育质量的原则,对网络培训教育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树立了网络培训教育的质量意识,才能更好地保证网络培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壮大。

2. 教师资源。

培训课程授课教师是网络培训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反映网络教学的质量,也承载着培训教育机构的成长和发展。网络培训教育不同于传统的课堂面授教育,教师和学习者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习者以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是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资源来实现。对网络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是网络培训教育的实现需要。

3. 课程资源。

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标就要保证教学课程资源的质量。课程是实施网络培训教学的核心资源,集授课教师、网上课件、教学媒体为一体,是承载网络培训教学功能的核心要素。因此,网络培训教育应具备高水平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丰富的可选择性的高质量网络培训课程和教学课件,以及完善的网上教学辅助资源。

4. 教学管理服务。

非学历网络教育的培训课程设置是否能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培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发送是否适应教学需要、及时到位。网络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运行是否正常、对远程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是否有效。平时的作业批改与返还,以及考试的组织实施等,都需要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来保证。

5. 学习支持服务。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是网络培训教育质量保证的关键。在网络教育中,师生之间主要依赖网络进行互交,和课程的教与学。因此,高质量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帮助办学机构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学习活动、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工作。

6. 学习者认可。

学习者接受培训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互动体验、体会和提升的过程。因而培训教育质量的评价包含很多主观的成分,只能用培训的效果和学员的满意度来评价。影响培训质量的因素,不仅与培训的提供方有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态和参与程度也很重要。运用网络来实现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使学习者能够得到他们想要学习的东西,对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惑通过老师的讲授及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领悟到解决思路与方案,达到或超过学习者的期望,只有如此,学习者才会满意这种基于网络开展的培训教育方式。

7. 用人单位的认可。

培训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所以,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决定了网络培训教育质量是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评估标准。用人单位对培训教育的认可主要反映在员工通过培训其职业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能够满足企业的用工要求,给企业带来更大上的收益。

二、成人非学历网络培训教育质量控制体系

(一)办学机构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1. 前期质量控制。

(1)培训产品的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

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是为网络培训产品确定目标和主题,。对所在地区的经济、政治、科技、社会、全球化等环境的分析,了解学习者的需求,详细掌握目前同类竞争者的发展态势,再结合自身办学机构的优势和网络环境教学特点,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群体和网络培训课程主题。主题的确定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培训项目的起点和基础,从根本上确定了整个培训课程的质量。

(2)网络培训课程设计。

课程的设计是通过组织课程专家围绕培训主题构建培训课程体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考虑到以下几个重点:其一,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根据非学历培训教育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特点,以非学历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主题;其二,以及教育市场的细分与定位,通过广泛和细致的市场调研,以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其三,充分发挥内部和外聘教育专家的作用;其四,注意培训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实践案例的相互结合性。

(3)主讲教师的选聘。

网络培训教育不同于传统的面授教育,教师和学生是借助网络开展教与学的过程,因此,主讲教师的网络授课水平决定了培训课程对学习者吸引力,也决定了培训课程的成功与否。非学历培训项目是一个完整的培训教育体系,只有将主讲教师纳入到整个培训教育体系中,才能使教师的授课内容在自己专长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培训项目的主线,使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能够合理搭配,取得较好效果。

(4)课程宣传和推广。

培训课程的市场宣传和推广工作对网络培训课程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学习者期望值的影响等方面。这就需要在课程宣传和推广等方面除了考虑经济收入,更要牢牢树立社会效益。

(5)教学准备。

前期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网络课程的教学准备,包括网络课件的制作和准备、网络技术服务的保证、学员的接待与管理、主讲教师的协调与安排等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2. 中期质量控制。

中期质量控制是指在网络培训教学的过程中所实施的质量控制工作,也是教育培训服务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主讲教师的网上授课情况、培训学员的网上课堂参与程度、网络传输技术保证的强弱、学员的在线应答踊跃程度、作业提交和反馈,以及技术保障团队对教学平台的维护等都对网络培训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 后期质量控制。

培训学员结业后,表面看来培训教育工作已经结束,实际上仅是完成了教学的工作。由于培训教育效果的显现是一个长期的潜在的过程,导致学员对培训教育质量的评价也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学员刚刚结业时对培训教育的质量评估只是阶段性的部分评估。针对学员结业后的客户服务工作,对教育培训质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充分利用培训机构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学员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力争做到学员参加一次学习享受终身学习服务。

(二)办学机构外部质量控制体系

1. 政府行政管理。

政府教育和行政管理部门对开展非学历网络培训教育机构的政策监管是保证培训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政府教育部门出台的规范非学历成人培训教育的各项法规政策,以及市场准入标准和开展远程网络教学的互联网规范要求,能较好地规范办学机构的办学行为,保障接受培训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2. 第三方质量评估和社会监督。

目前我国运用网络开展非学历培训教育开展的时间不长,还缺乏国内权威性的第三方网络教育质量认证评估机构。针对这种现状,委托或聘请远程教育界以及网络技术方面的专家来指导、协调、统筹非学历网络培训课程的质量保障活动,并对培训课程质量进行整体评估,或借鉴IC-DE(即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的远程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对非学历网络培训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并以此标准构建培训机构网络课程的评估专家队伍和信息网络,承担起独立的远程网络培训教育质量的评估机构,定期向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提交专业的质量评估报告和建议。

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具有受教育群体的广泛性、便捷性、无时间地域差异性和资源的丰富性等特点,使受教育者不受时空的限制,适合成人教育的特点,特别对非学历成人培训具有很大的意义。保证网络培训教育的质量,必须要对构成教育质量的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提供能满足学习者和社会的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及支持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完善服务,并通过建立有效和权威性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培训办学机构的教育质量实施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非学历成人网络培训教育获得“国家认可、社会认可、用户认可”。

摘要:成人继续教育在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成人非学历继续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极大地促进了该领域的长足发展。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成人非学历网络继续教育领域还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在教育质量的控制和评价等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作者希望能从网络教育中的成人非学历培训教育的质量控制要素定义出发,提出构建网络培训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成人非学历网络教育,质量控制要素,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检察教育培训质量评估 篇8

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的今天, 如何稳定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倍受社会关注和亟待研究的问题。通过高等教育质量评估, 敦促高校提高教育水平, 达到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我国,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 也逐渐成为引人注目的课题,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因而政府在一切事务中都必然占有绝对的权威优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政府职能的转变, 高教评估的方向也有所转变[1]。目前, 高校教育评估工作相继经历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性评估和水平评估四个阶段。截至2005年底, 教育部共对全国400多所高校进行了教学工作评估, 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已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道路[2]。近年来, 教育部逐步对我国100多所大学进行了评估, 而且今后每隔5年进行一次评估。高等学校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 充分发挥教学评估对学校的强烈推动作用, 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3]。

评建工作是当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迎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各高校纷纷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挖掘本校资源、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力争达到迎评促建的目的。为此, 很多高校都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评估准备及建设工作。搭建“高校数字评估管理系统”是为了配合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推进和实施, 同时针对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结合教育部相关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项目的实施深入了解评估体系内涵, 争取为高校积累迎评促建工作宝贵的一手材料。

二、传统评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工作量大, 也趋于复杂化

随着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教学评估工作量大大增加, 也越来越趋于复杂化。由于评估管理过程中, 对于支撑多个指标的材料会出现重复收集现象, 造成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忙于应付, 容易产生偏差。更为严重的是, 基层单位及学院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收集平台和实时的反馈机制, 在收集材料和报送过程中容易造成版本的混乱或者材料的丢失, 给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很大的阻力。

(二) 管理过程繁琐

评估工作涉及学校的各个部门, 在评估工作中, 高校一般成立评估领导小组, 并选派多名主任, 分别负责各个部分的工作。由于工作人员手头也有很多的日常工作, 难以做到统一办公。另外, 在评估方案的八大指标中, 某些材料可以支撑多个指标, 所以在评估工作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各个领导在分派任务或者跟基层、学院沟通时, 会发生工作重叠、多头分配的现象, 造成重复劳动, 容易引起基层单位、学院的不满, 影响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材料整理难度大

由于评估的范围很广, 在整理统计材料的时候, 需要涉及一些比较久远的材料, 对于相关支撑材料的收集整理存在很大的困难。此外, 还存在工作人员对于材料的不同理解, 在资料的整理上缺乏统一的标准, 造成在资料收集的前期进度缓慢, 容易造成混乱现象[4]。

(四) 资源浪费严重, 效率低

评估是对整个学校教学工作的一次大总结, 为此, 很多高校都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评估准备及建设工作。由于准备过程大量使用纸质档案, 加上评估材料量巨大, 且很多材料需要重新修订、打印, 这就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由于材料和材料目录的形成需要逐层向上呈报, 在材料有变动的情况下, 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进行调整和反馈。由于采用纸质档案管理, 工作人员在根据自评报告调整材料和材料目录的时候, 需要在某一项工作上重复劳动, 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 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不利于评估工作的高效开展[5]。

三、搭建“高校数字评估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

(一) 实现全校各部门间协同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数字评估管理系统”将评估相关工作环节全部实现电子化, 着重对材料的分配、任务书的分派、材料的上报等工作环节实现工作进度控制, 通过网络准确把握各环节工作动态, 为决策层推进学校各单位迎评工作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依据。它通过强大的管理功能实现全校各部门间协同工作, 采用数据库接口设计, 可与学校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挂接, 实现系统间数据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开发。

(二) 紧密联系评估指标体系, 全面展示学校全貌

“高校数字评估管理系统”运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对评估数据进行整体管理, 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为展示框架, 形成可以全面展示学校发展全貌的信息界面。评估期间, 专家可以通过系统全面便捷地了解学校各方面情况, “系统”的使用可以为专家节省大量的翻阅和检索材料的宝贵时间。

(三) 增加评估的透明度和客观性, 浓缩专家考察的时间和空间

“高校数字评估管理系统”是评估过程的辅助系统, 是评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学校评估准备提供参考框架和数据整理帮助。在专家进校评估的阶段, “系统”的使用将增加学校评估工作的透明度和客观性, 为专家浓缩了考察学校的时间与空间。

(四) 减少资源浪费, 沉淀历史数据

“评建”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发展过程, 通过迎评期间的数据积累, 最终沉淀下来的数据资料可以有效帮助学校有关人员在各个阶段分析、调阅所需数据与档案, 为学校日常工作与教学质量监控提供方便有效的参考平台。

四、“高校数字评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为保证管理系统具有后延性和灵活性, 系统应采用B/S结构设计, 并紧紧围绕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兼具任务的派发、综合事务的管理、材料的收集审核、数据的分析展示等功能。

(一) 任务安排及派发

实现个人、单位对特定工作的安排, 且安排的工作可实现进度管理, 并能够对过期工作进行提醒;除单位、个人安排自我工作外, 工作日历模块还可实现单位、个人对其他个人的工作安排, 并实现工作的派发。

(二) 综合事务管理

评估工作涉及部门众多, 且需要成立特定的评估小组, 如何有效地管理评估过程中使用的资产、发文至关重要。综合事务管理功能实现对资产、账目的有效管理, 并且能够对文件实现网络存储档案化管理, 并且保证资产的有效使用及历史文件的留存。

(三) 指标体系管理

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各观测点的内涵、说明及数据内涵进行管理;能够对指标体系内的相关材料 (支撑材料、依据材料、备查材料) 进行管理;通过浏览指标体系, 能够察看指标体系下的相关信息及材料目录。

(四) 评估数据管理

根据指标体系的材料划分, 实现对各项材料的任务划分, 并对具体材料制定责任单位和协助部门, 最终通过以上材料形成相关任务书。本部分功能还可以制作专项任务书, 能够根据评估进展情况, 制作专项任务书来指定相关材料和责任单位、协助部门等信息。

(五) 评估任务管理

根据评估数据指定的任务书情况, 本部分可察看分配给不同部门的相关任务书及相关材料, 并能够对特定材料任务进行二次指派;对需要数据填报的用户, 提供数据填报功能;本部分也可察看分配给本单位的任务书及相关材料;对于特定用户, 可察看各单位任务情况及任务总量。

(六) 材料审核

根据部门上报的材料, 提供材料审核接口, 为材料审核部门提供审核入口, 分别由材料协助部门及负责部门逐层审核材料, 并对上报材料给出总体评价, 从而确保材料内容真实, 数据准确。

(七) 评估材料、数据展示

通过此项功能, 评估专家可以对学校的评建准备情况有个初步了解, 并可以对院部评建提出指导性意见, 从而保证评估专家能够及时、全面地掌握学校、各学院基本情况。

要解决传统迎评工作中暴露的主要问题, 如工作量巨大、信息流转不畅、资源浪费严重等, 就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评估管理手段。而网络应用的日渐流行, 校园网络的日益成熟, 为建立数字化的评估管理系统提供了必要条件。数字评估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极大地节约资源, 从而保证评估工作高效、顺利、透明地完成。同时, 数字评估管理系统可以面向教师、学生、教师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 可实现学校各方面资源的整合, 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从离散的部门级应用走上综合的全校级乃至更高级别的应用[6]。

总之, 针对当前新形势下高校教学评估的需求, 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数字评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为最终实现一个完善的数字化教育质量评估打下了基础, 为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步伐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冯惠敏.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现状分析[J].交通高教研究, 1996, (1) .

[2]李树谋.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论坛, 2007, (3) .

[3]陈森森.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

[4]温燕萍.谈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中的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J].职大学报, 2008, (1) .

[5]江松琦, 杨志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数字化改革与实现[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1) .

检察教育培训质量评估 篇9

一、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的原则

评估体系是评估的依据,制定符合我国高校网络教育人才培养特色的评估体系十分重要。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有助于促进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反之则起到较大的反作用。具体应遵守以下原则:(1)一致性原则是制定评估体系的关键性原则。一致性在这里主要是评估标准与总体评估目标相一致,下级评估指标与上一级及总目标相一致。(2)可测性原则指评估体系中的评估内容应该是具体可测量的,即要求具有可操作性。(3)独立性原则指同一层次的评估指标应相互独立,不能相互包含,同一级评估指标的含义应明确。(4)可比性原则指考虑评价对象的共同属性,评估标准的尺度必须在同值的基础上比较。(5)科学性原则是制定评估体系的基础性原则。科学性在这里主要是指评估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真实、合理和可行的基础之上。(6)完备性原则是制定评估体系的前提。高校网络教育中的要素如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的因素、教学环境、课程设置等都是独立的因素,但又互相联系,构成高校网络教育这一有机的整体,所以应以全面提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为目标,构建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二、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系统的构成

(一)网络教育质量的评估主体

评估的主体可以是政府、学校或学生。政府作为评估主体,主要评估学校是否具备办学条件;评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否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学校作为评估主体,是因为学校考虑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培养的毕业生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而开展的自我评估,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估促进学校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学生作为评估主体,是评估他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能够为他提供多少知识和能力。在这三位一体的评估系统中,政府评估具有指导和导向作用,学校自身评估起检查和管理作用,学生对学校的评估,将对学校的自身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

(二)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构建

网络教育是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和手段不断重复地培养人才的新生事物,只有依据培养目标,制定出网络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才能有效地把网络教育各个环节中的各种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真正实现网络教育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因此,质量标准是网络教育质量评估系统的基础和依据,也是评价和衡量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质量的一个尺度。没有网络教育的各类标准,就无从进行管理,也就谈不上质量保证体系。

网络教育的质量标准可以直接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如ETB质量研究“欧洲财政部浏览器项目质量研究项目”、ISO 9000(1944)映射“美国地方授权委员会网络教育指南与ISO 9000 (1994)条款的对照”、DESIRE“欧洲研究与教育信息服务的开发”、ECC标准网络课程认证标准[1]。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依据,制定本校、本部门的质量标准。

将网络教育的各种质量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就形成了一个网络教育的质量评估体系。网络教育质量是衡量网络教育工作的综合指标,它几乎涉及到网络教育的各方面,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标准是对网络教育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技术支持以及其他管理事项所使用或制定的标准。高水平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尤其是根据国际教育发展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根据自己学校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提出的适合自己学校教学的指导思想,更是教学工作的灵魂。在此前提下制订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及一整套严格规范的对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管理措施是抓好教学质量的前提[4]。

2. 网络教学过程。

网络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支持学生学习。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准备、开展教学活动、评价反思三个基本环节。教学准备和评价反思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是师生交互的过程[5]。(1)教学准备。包括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加工、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等。教学准备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习者。教师要了解、明确教学任务和学习者的特征;学习者的任务是明确学习目的,为学习活动作好物质和心理的准备。(2)开展教学活动。即师生围绕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开展有意义的交互活动,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环节。(3)评价反思。其目的是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教学和学习效果。教师通过评价学习者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来判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活动的恰当性。学习者需要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3. 网络技术支持。

网络技术作为支持网络教育的辅助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网络技术支持包括网络硬件技术支持和网络软件技术支持。网络硬件技术主要指网络仪器设计的建设,如服务器、客服端、路由器、网关、网桥、网线、网络教室等的架设。网络软件技术支持是开展网络教育的核心,包括通信协议、网速、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网络教育系统体系结构等。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1)从资源的技术开发方面考虑,提出一些最低技术要求;(2)从方便用户使用考虑,需要对素材的属性进行标记,因而对属性的数据类型及编写类型进行规范;(3)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对资源管理系统以及远程教学支持平台所应具备的功能要求[6];(4)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的功能要求,网络教学支持系统不仅是先进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水平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要符合现代化教育的一般规律,使得网络教育成为一个真正高效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网络教育系统建设包括四个层次:(1)教育资源库建设,教学资源应包括:丰富的题库、多媒体素材库、网络课件库、案例库;(2)网络课程库建设;(3)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4)通过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开发。所有教学资源的建设应该围绕课程这个核心来组织,统一服从网络课程的建设要求,在网络课程建设中所用到的媒体素材、题库、网络课件、案例和文献资料等,应该纳入到网络教学资源库中统一管理[7]。

三、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的实施

(一)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的具体实施步骤

成立该评估体系的评估小组。评估小组应该是多维的,不能只单一包括某一层级的人员,应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学生。评估小组应根据评估体系的要求,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要做到目标明确,分工落实,进行有序,限期完成。

评估工作应由主管部门领导,成立下属的专家组,专家组由评估组根据待评估的指标项的性质聘请若干专家组成。评估专家组应该在评估实施正式开始前召开准备工作会议,就评价尺度作统一认识。评估专家组应采取专访、审查材料、现场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被评对象的各项指标水平,并根据评估体系中各评估要素的要求逐个量化打分,进行对比分析,对被评对象进行评级、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努力方向等写出详细评估报告。

评估结束后,应再次召开会议,由专家组向综合评估小组通报评估结果和有关情况,并征求多方面的意见,以便对评估体系进行修改再实施,直至达到尽量完善。

(二)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的作用

1. 通过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促进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基础建设。

2.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增强我国网络教育建设。虽然有些地区高校的网络教育工作做了不少,但效果并不明显,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缺少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规划以及恰当的评估系统。

3.提高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自觉性。在评估体系建设与实施过程中,通过与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相对照,会发现现行教学中的种种薄弱环节,以此为据,评估小组通过深入地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教改便会有方向和动力,我国高校网络教育才会全面发展。

4.通过评估,全面了解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为教学管理提供依据。通过评估,会发现一些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自评时,自评单位评估带有主观意识;(2)评估小组在开展网络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的初期,对评估指标体系缺乏深刻的理解;(3)教研室平时不注意积累资料,教学工作量及教学、科研成果、教研活动记录等资料不够完备。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应坚持“以评促建”的原则,并且应加强对全过程进行动态的考核,发现不足之处则应及时指导解决,做到评建相结合,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2][3]方维.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4]谈振辉.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J].中国大学教学,2003,(2).

上一篇:公路管理下一篇:数据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