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监督困境

2024-05-26

检察监督困境(通用11篇)

检察监督困境 篇1

一、检察机关监督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情况的分析

(一) 检察机关监督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范围

当前检察机关对安全生产执法活动的监督主要集中在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主要涉及安全检查中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行为的合法性及该具体行政行为本身的合法性。受监督能力限制, 目前检察机关的监督重点主要侧重于行政机关对涉嫌构成刑事犯罪的案件有案不移及以罚代刑问题, 以及安全生产检查过程中出现的渎职、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问题。就监督具体对象而言, 检察机关主要关注“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以及其他违法行为具有行政处罚权的各级安监、食品药品监督、卫生等各部门。

(二) 检察机关监督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主要方式

当前, 在监督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单位移交刑事案件线索方面, “两法平台”是主要方式。该平台设计的工作模式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单位将日常行政执法信息录入平台数据库, 检察机关检查数据库并在发现可能涉及犯罪的线索, 且行政执法单位未将该线索移送公安、检察机关时, 督促行政执法单位移交线索。

二、检察机关监督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现实困境

(一) 立法的衔接不到位

在立法体例上, 检察监督虽然有《宪法》的依据、相关行政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细化操作方法, 但法律的断层, 仍使检察监督面临规范层级过高 (宪法) 无法具体执行, 规范层级过低无法统筹协调的尴尬。具体操作性规定衔接不到位, 将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一并加以规定, 对于刑事责任仅在相关法律条文中规定:“违反本法规定,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种立法使得安全行政责任的认定与刑事责任的认定, 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

(二) “有案不移”及“以罚代刑”现象常有发生

虽然《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明确对行政机关执法过程中发现犯罪情况移交司法机关做了说明, 但实践中,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积极性依然不高, 移送案件数量与实践中一些领域犯罪案件高发的现状不相符。并且在涉嫌职务犯罪犯罪案件向检察机关移送上, 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种:第一, 能否先进行行政处罚再向检察机关移送案件。第二, “以罚代刑”的现象严重。个别行政机关将犯罪案件移送权作为要求违法者多交罚款或保证缴纳罚款的砝码, 这也造成违法者为逃避刑事处罚, 不惜花钱消灾。

(三) 监督手段乏力, 监督力量分散

目前, 检察机关对安全生产监督仍以事后、被动、柔性监督为主, 往往在出现的重大安全事故后介入调查, 不仅获取监督线索的手段单一, 其所使用的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等也存在制裁效果有限, 缺乏强制性等问题。实践中, 部分安全执法单位往往对检察机关制发的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等不予回复。行政执法监督, 仅是检察人员日常工作之外的派生性工作, 而且这种工作分散在多个部门监督资源的分散, 也是限制监督范围扩展、制约监督效果提升的主要障碍。

三、对行安全生产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思考与制度完善

检察监督介入安全生产行政执法, 发挥检察监督中立、权威、专业的特点, 是社会治理结构升级后的必然, 探析其可行路径、设计符合国情的操作方式, 使检察监督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幕后走向前台, 已迫在眉睫。

(一) 确立检察机关在安全生产检察监督主体地位, 明确监督权限

建议在《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赋予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的权能, 并在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行政法中作提示性规定: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严重违法的, 人民检察院应予纠正;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违反法律的, 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诉。另外, 可以考虑制定《人民检察院行政执法监督法》, 并在该法中, 对检察机关监督行政执法的具体范围、方式、程序、行政执法部门的配合义务以及不予配合的法律后果等予以明确。

(二) 构建信息化监督图景, 强化监督力度

研究推行诉讼监督综合信息共享系统, 并将全部检察监督纳入该系统, 使检察系统内部能够共享监督信息, 减少重复监督。另外, 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 将检察专网与公安专网、法院专网及行政执法机构的执法数据库对接, 使检察机关能够及时了解行政执法情况, 并从行政执法及行政诉讼活动中发现监督线索。

(三) 丰富监督手段, 整合自身监督资源, 提升监督能力

一方面, 针对“两法平台”信息沟通不畅、协作配合不规范等问题, 与安全生产执法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案件情况通报制度, 明确由检察机关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就相关情况进行协商, 并将会议梳理的问题及各机关反馈的结果向该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另一方面, 对检察官下放权力、减少内部层级设置、改革之前业务划分过细状况, 将检察监督职能赋予各主任检察官办案组, 由其对在业务中发现的违法线索进行监督, 同时为弥补诉讼监督范围过窄的弊端, 设置一个独立的监督组, 由其行使除案件中发现的监督线索以外的监督职能, 对解决当前监督范围条块分割、监督主体分散的状况或有助益。

检察监督困境 篇2

一、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的历史选择和现实状况

与法一样,检察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法律赋予检察机关以法律监督职权,作为行使者,检察官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就是为了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即法律监督官员。随着法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从事检察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内部分工也越来越细,由此呈现的专业化要求日益突出。

在检察职能不断走向专业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检察机关的内部分工正在根据不同的监督内容,逐渐发展为不同层面的专业化办案模式。一方面,这是源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推进了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法律监督体系的规范,使得检察工作的标准不断提高,只有专业化的检察人员才能合格地承担起法律监督职责。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司法环境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只有专业化的检察分工才能满足不同的法律监督,需求,实现维护司法公正的价值追求。

在专业化大趋势下,检察机关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以北京市检察机关为例,自2004年5月27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率先成立第一个专业化公诉组——金融犯罪公诉组,至2007年10月底,北京市检察机关共成立各类专业化公诉组98个。最早实行专业化公诉组的二分院还相继成立了毒品犯罪公诉组、涉税犯罪公诉组、职务犯罪公诉组、危害国家安全公诉组、涉黑犯罪公诉组等,不仅培养造就了一批专业化检察人才,而且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目前北京市各级检察机关的专业化办案模式发展并不均衡,一般来说,市院及分院的专业化办案组分工较细,而且主要承办人相对固定,而区县院则专业化程度较低,主要集巾在末成年人犯罪案件,也有少数几个院成立了女性犯罪办案组、轻刑犯罪办案组,且主要承办人相对流动性较大,直接制约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对于专业化人才的专业分布状况则更不乐观,如果将法律监督比做一只木桶的话,对其评价就存在着明显的“短板效应”。仅就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来说,北京市检察系统中,不但没有专门从事行政诉讼监督的检察人员,就连接受过系统的行政法学教育的检察人员也是寥寥无几,这种形势既不符合专业化办案模式的要求,也无法适应行政沂讼监督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二、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基层检察院对专业化人才培养的两难选择

人才是强检之本,专业化检察人才是检察机关开展专业化办案模式的前提和基础。但各级检察院之间级别管辖的天然差别,决定了在开展专业化办案模式时的不同选择。一般来说,市、分院办理的案件相对数量少、难度大、周期长,以二分院专业化公诉组为例,2004—2006年三年间办理金融证券类案件分别为9件、10件、19件,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分别为16件、25件、50件。虽然案件绝对数量少,但办理这些案件都要求检察人员不但具备法律素养,而且要在相应的学术领域具备与当事人相当甚至更高的专业素质,由此体现的专业化要求尤为突出。

而基层检察院的受案特点是案件数量多,且多数案情相对简单,办案周期较短,适用法律法规相对多样。如某区检察院2007年办案总数为228件,其中轻微刑事案件63件,全部由轻刑案件公诉组办理;同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4件,未成年人犯罪公诉组办理了其中的15件,另外的9件因时限要求由其他办案组办理。可见,如果过于强调办案的专业化程度,必然会形成工作量的难以均衡,甚至出现人力资源的闲置。

但从法治国家和检察工作的长远发展来看,基层检察院培养专业化检察人才又是大势所趋,是增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适应新时期检察工作需求的必然选择。在这两难选择中,几乎所有基层检察院都选择了“一专多能”的检察人才培养方向。一方面,由于办案模式的专业化程度与上级院相比要求较低,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培养压力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多能”的培养方向使检察人员可以胜任现实的办案需要。前面提到的末成年人犯罪公诉组在2007年还办理了成年人犯罪案件近60件。基于此作出的价值权衡和决断虽然限制了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和办案模式的专业化程度,但更为符合基层检察院的实际需求。

(二)检察人员面临的职业化和权力化冲突

一个组织表现为职业化或权力化,在管理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实现组织的目标是不一样的,职业化追求的目标更注重效率,包括个人的效率和组织的效率;而权力化的组织目标更强调控制,特别是控制的范围(包括纵向和横向的组织范围),甚至表现出追求控制范围的最大化。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检察机关,植根于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所赋予的全能型政府管理模式,尚无法摆脱权力化的目标取向。

从专业化办案模式出现的历史前提看,它是检察丁作职业化的社会需求所致。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职业化检察组织应当更强调社会责任,这是区别于更关注利益的权力化组织的。正是出于对检察组织的权力化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已经适应并沉浸于权力化管理之中的检察人员仍是强调控制的追求者,如何引导其将目标定位在注重承担社会责任的效率上,将是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亟须解决的职业意识问题。

(三)与专业化办案模式相配套的责权机制尚未确立

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培养必须以专业化办案模式为出路,但在检察机关内部的办案管理体制中,与专业化办案模式相配套的责权机制尚未确立。以公诉部门为例,多种类型的专业化人才都是依托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来实行专业化办案模式的。虽然主诉制的整体框架内,赋予了主诉检察官较之以前更多的办案自主权和自由裁量权,但总体上远未达到职业本身所要求的权责效果。

以公诉工作为例,北京市各级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工作流程为:公诉部门受理案件一公诉组审查案件一主诉检察官提出审查意见一报送部门主管领导审批一报送主管检察长审批一对于疑难复杂案件,须经检察委员会研究讨论一形成案件处理结果。其间,主诉检察官对于退回补充侦查等程序可以做出决定。由此可见,传统的集体负责制仍是检察机关办案中业务决策的主要方式。理想的办案模式专业化程度越高,则检察人虽的专业化素质越高,特别是针对专业性相对较强的疑难复杂案件。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化检察人才经过专业训练,应当具有在本单位内相对权威的专业素养。但现行检察体制中,无沦是部门领导、上管检察K,检察长,还是最高业务决策机构检察委员会,即使其专业素质逊于专业化检察人员,也会山于其领导地位,使得承办意见与业务决策发生冲突时,前者必须服从于后者。如此权责机制调整下的专业化检察人员秉承服从的原则,就必须违背自己的专业素养去履职。相应的“外行”领导“内行”的怀疑也就汕然而生,专业化检察人才的价值如何实现?专业化办案模式的意义何在?(四)滞后的行政管理体制实为专业化人才培养的桎梏

虽然《检察官法》早在1995年就已颁布实施,但该法规定的等级制仅体现为每年“论资排辈”式的逐级晋升,既不与荣誉和收益挂钩,自然也无法发挥其对检察人员的激励作用。实际上,在检察机关内部一直以来的干部管理方式仍然沿用行政人事管理制度,并据此实行了职务级别工资制。但随着检察官的职业化发展,这种管理体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缺陷和不足。

北京市某区检察院调查显示,青年干警从科员到副科的平均晋职时间为6.8年,加上一年的试用期,正常情况下入院近8年时间才能达到副科级别。作为该院重点培养的专业化人才,主要为副科或科员级的年轻的主诉检察官,自北京市2004年规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以来,按照工龄和行政级别确定工资,主诉检察官每月300元的津贴被取消。一方面,使得检察人员将职务职级的晋升作为进步的追求,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职务级别工资制的分配体系中,由于未设置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所以无法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价值。

虽然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培养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但在这些利益驱动下,“干而优则仕”又必然会成为他们的成长模式,最终导致其专业优势失去发挥的空间。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以职业素养和职业追求为动力,强化人才的培养是难以想象的。缺乏相应的利益机制作保障,这正是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和专业化办案模式发展的“瓶颈”所在。

三、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

专业化检察人才是检察机关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对其开发与管理应当遵循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规律,充分尊重人的本性及其行为特点。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雪恩提出的复杂人假设较为科学、全面地总结了人的心理和行为动机,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能力,人的工作动机是复杂的,同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也是因时、因地而异,各种动机之间交互作用而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获得新需求和动机,因此,每个人在组织中表现的动机模式是他原来的动机与组织纤验交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人是否感到心满意足、肯为组织尽力,取决于他本身的动机构造,他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作的性质、他本人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动机的强弱以及同事间的关系情况;人们依据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等方面情况,对不同的管理方式有不同的反应:虽然对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涉及体制层面的规定,并非检察机关能够独立解决的,但可以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司法改革的大前提下稳步推行一些改良措施。

(一)知识与能力——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培养内容

从类型学的角度看,知识可以界定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事实方面的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通常称为“信息”。第二类是“怎么做”的知识,指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第三类是从事专门活动的知识,它是社会高度分工的产物。第四类探索专门性知识来源的知识,通常称为“理论”。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川页利完成时所表现㈩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培养要以“理论与专门活动知识(专业化)之间的互动”为中心,在互动的过程中,转化为实践巾的操作能力,提高检察人员办案的专业化水平。

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强调人才的培养直接面向法律监督职责的履行,属于典型的法律职业教育。以知识和能力为主要内容,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培养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法学理论,重在培养先进的执法理念和积累深厚的法学功底,使其具备法律职业素养。二是专业知识,即为进行专业化办案所需了解和掌握的相关学科知识,使其具备专业素养。三是执法能力,指专业化办案的操作技能,特别是在运用法律和专业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等一般能力和交往沟通、逻辑推理、协调管理等特殊能力。

(二)权力与责任——专业化检察人才的有效管理

一直以来,专业化检察人才始终被置于检察机关人事管理的体制内,强调分工和层级节制,强调秩序感,合乎设训‘规范,是一种全流程的控制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能够得到很好的规范和秩序,但是缺乏活力,无法适应以“知本”为特征的专业化检察人才发展的空间要求。因此,必须从人本思想出发,以人为中心,通过对人性、人的需求、动机、情感倾向等一系列与主观能动性相联系的人类理性状况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把专业化检察人才视为宝贵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通过对权力与责任的利,学管理,达到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最优状态,借此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在能力,从而产生最大化效益。

专业化检察人才是检察机关在当今知识时代所开发和拥有的知识资本,对其使用和管理既要强调理性规范,又要强调情感的作用,既提倡对权威的服从,又强调民主的制约。因此,对专业化办案模式的运转程序进行设计时,要在专业化检察人才·的知识与能力所及范围内,赋予其相应的决定权和裁量权,保障其行为与结论得到尊重和认可。这种权责相对应的管理力‘式,必然会逐步限制和压缩检察机关内部行政领导和检察委员会的决策控制范闹,需要各级领导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容才的肚量,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才能克服官僚积习和一己之私,推动专业化办案模式的良性运转。

(三)整合与配置——专业化检察人才的资源利用

目前,检察机关的专业化检察人才‘尚处于资源短缺状况,而且缺乏有限人才的有效组合,因此必须通过优化专业化检察人才的资源配置,来达到有限资源的效益最大化。这不仅涉及某一检察机关内部的资源配置问题,还涉及不同区域之间检察人才资源的分配、使用问题,甚至需要突破地域界限,充分、合理地使用现有的专业化人才资源,提高使用效益。

在某一检察机关内部,可以根据检察人员的基本素质、性格特质、思维特性等综合情况,来确定不同职能部门的专业化人才培养对象。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专业化需求,可以打破部门界限,通过专业化人才的全盘调度,弥补单个部门实力的不足。如对公诉工作中涉及的民事行政诉讼问题,可以借助民行检察人员的专业优势,加强沟通与配合,形成联动机制。

对于区域间的专业化检察人才的不平衡,则有赖于上一级检察机关的统一调配,这也是检察一体化亟须解决的整合问题。专业化检察人才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鉴于此,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到各省级、市级检察院,都建立了所属辖区的专业化人才库,这项基础性工作已初见成效。但遗憾的是,建库的用途多限于培养和调动人员,对于如何根据办案需要进行有效的调用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机制和系统的办法。检察机关实行上级领导下级的体制,这种领导既包括组织领导,也包括业务领导。因此,在检察一体化机制的框架内,对人才库的使用,既需要人才所在单位克服用人中的本位主义,树立大人才观,更需要上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领导作用,从宏观上统筹调度,加强上下联动,横向协调配合,使得专业化人才优势在所辖区域内实现资源共享。

(四)分类与评价——专业化检察人才的激励机制

根据用人中的同素异构原理,对于同样数量的人,用不同的组织网络联结起来,形成不同的权责结构和协作关系,可以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在现行的检察机关的行政人事管理体制不可变的条件下,就应该在这个体制内设计符合专业化检察人才成长特点的管理方式。在设计时,要力争寻求有效的方法,将具有不同能力的人摆在不同的职位上,实现能力和职位的对应和适应。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系统动力原理,通过物质的、精神的或其他方面的鼓励和表扬,重点强化激励机制,特别是注意对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动机进行激发,从而提高丁作绩效。

为了避免专业化检察人才流失于“仕途”,首先要制定职位说明,针对检察机关内部每个岗位的不同职能和特点,明确职责内容和任职条件,以利于据此选人用人,提高专业化检察人才遴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要实行分类管理,区分行政综合人员和检察业务人员进行职级管理,既可以拓展检察业务人员的发展前景,又可以进一步明确检察官的职业权力、职业地位、职业收入和职业安全,以利于专业化检察人才坚定个人的职业信仰和职业追求。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工资和福利制度进行调整,通过专业技术职务工资的设置,来体现专业化检察人才的价值,逐步建立并完善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利益激励机制。

检察监督困境 篇3

关键词:检察权;行政权;依据;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144-02

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将其监督职能拓展到行政领域,既符合行政法治的现实需要,也是法律监督职能本身的题中应有之意。但目前我国行政检察监督制度还存着诸多不足,影响了行政检察监督职能的发挥。

一、检察权监督行政权的依据

(一)检察权监督行政权符合检察权的内在属性

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检察权的内在属性也必然存在差异。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不同,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议行合一”,立法、司法、行政权力并不在同一层级上。人民代表大会在权力层级方面位于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其他机关之上,其对其他国家机关只能从宏观角度进行监督,而无法实现经常性、具体化的监督。因此,为防止因缺乏有效监督而导致的权力滥用,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常规性权力监督机关来承担监督职责。而从国家机关体系的构架上讲,我国的立法权是高于行政权、检察权、审判权等其他国家权力的,这种权力配置决定了我国的诸种权力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制衡关系。而权力天然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趋势,一旦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将必然导致权力失衡和权力滥用,因此,需要有专门的机关来对其他国家机关权力运行的状况进行监控,以权力制约权力。毫无疑问,在目前我国的国家机关设置框架之下,检察机关承担这一法律监督职责是最适当的,同时,也符合宪法中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机关的定位。

(二)检察权监督行政权符合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方式

在目前行政复议、行政监察等内部监督形式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软弱无力的现实情况下,毫无疑问,外部监督应当更加有力,应当在行政监督方面起到主要作用。而外部监督包括公众评价、媒体报道、人大监督等多种不同的形式与途径,但这些监督方式也都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在街头巷尾口口相传的公众评价没有任何约束力,刚性不足导致行政机关完全可以对之视而不见。新闻媒体的报道虽能起到引起关注的作用,却也并非启动法定监督程序的必然条件,在很多时候,仍然无法有力监督行政权的行使。而正如前文所述,人大监督不可能太过具体,只能在宏观的层面上进行。而与这些外部监督途径相比,检察机关具有中立性、独立性、权威性、主动性等优势和特色,因而也能更好地承担起监督行政权的作用。

(三)检察权监督行政权符合当前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各国,由于宪法对检察机关的定位与定性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国家里检察权的性质也有所区别。但是,几乎所有国家都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检察权监督行政权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而且这种监督在力度和宽度方面都呈现一种逐渐扩张的趋势。比如,在英国,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检察长得作为公众代表监督行政机关,并对行政机关的不当行为提起诉讼。在德国,按照《联邦行政法院法》之规定,联邦高级检察官可以作为公益代表参加到行政诉讼程序中,通过对案件的参与和诉讼活动来达到监督行政权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因此,检察权监督行政权不但可以制约行政权力,保护公共利益,而且也符合当今世界各国法治建设的趋势。

二、当前检察权监督行政权面临的困境

(一)检察机关的自身定位问题导致其监督行政权功能弱化

在很多地方的检察机关中,“重刑诉而轻监督,重刑事而轻行政”的观念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进而影响了检察权监督行政权功能的充分发挥,使其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发展。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法治理念的滞后,当前我国还远未实现司法独立,无论在人事安排还是财政供给方面,检察机关都没有实现完全的垂直管理,而是要受制甚至听命于地方或者某个领导人的意志。这就使得检察机关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附庸,司法机关自身本应具有的中立立场和独立品格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检察机关不敢、不能、不愿履行监督行政机关的职能也就很正常了。如此一来,检察资源的配置出现偏差,过分集中于刑事案件的办理,而忽略了对于行政权运行的约束与监督。另外,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储备不足、素养不高也使检察机关在面对当前行政检察监督方面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时难以应付。由于以上原因,引发了很多人对于检察权监督行政权的诟病和质疑,甚至有人要求取消检察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这样,行政检察监督举步维艰,被进一步边缘化。

(二)现行法律规定过于笼统导致检察权监督行政权法律依据不足

现行法律中有关检察权监督行政权的规定过于原则、笼统,且过于分散,主要散见于《行政诉讼法》和多个司法解释中,存在可操作性不足的缺陷。目前,检察权监督行政权的最主要方式是由检察机关提起抗诉,但是,这种方式不具有预防性,仅是事后监督,且仅适用于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结果。由于抗诉理由规定不明、对抗诉对象的规定过于简单、对抗诉期限没有进行必要限制等明显缺陷,致使行政抗诉具体实施起来依据不足。另外,关于在行政再审程序中检察院的诉讼地位的规定也并不十分明确,目前的主要依据仅是最高人民检察院颁行的《人民检察院行政案件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但是此规则的效力层次不高,只属于司法解释而非法律,从而导致法院的认可度不高,也影响了检察权监督行政权职能的实现。

(三)检察建议法律地位不明导致检察权监督行政权约束力不足

检察建议是指在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发现相关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存在违法、违规等问题时,以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建议该机关及时强化管理、修正错误、追究责任的行为。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弥补立法上的遗漏,提高办案效率,协调检法两家的关系。但是,在目前我国的法律框架之下,检察建议还不是法定的监督形式,至今也没有一部法律规定检察机关拥有法律建议权。法律规定的缺位导致检察建议并不具有法定性、程序性和约束性的特征,所以,检察建议也只能是“建议”而已,而不能要求对方必须执行。在检察机关出于监督行政权的需要向审判机关提出检察建议时,法院可以拒绝接受而且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样当然很可能会使检察建议面临形同虚设的困境[1]。

三、加强检察权监督行政权的路径

(一)从着重监督审判权转变为监督审判权与行政权并重

当前,检察机关往往重点监督审判权的行使是否合法正当,却忽视了对行政权的监督。实际上,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实质是公权力对公权力的制约,目的是保障被监督的公权力得到合法行使。而审判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背后都是强大的国家力量,他们都是具体实施法律的公权机关,面对相对人,都明显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一旦违法,都会危害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甚至社会公共利益。无论从违法可能性还是从社会危害性方面来看,行政权并不亚于审判权。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厚此薄彼,甚至把对行政权力的法律监督排除在检察监督范围之外。这就需要检察机关对监督审判权与监督行政权等量齐观,在法律监督职能上实现从单一监督审判权向同时监督审判权与监督行政权转变。

(二)从单纯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后监督与过程监督并重

从现行的法律框架来看,检察机关对审判机关的监督是以事后监督为主,只有审判程序告一段落才有可能启动监督程序,这应当是基于审判权独立行使以及平衡诉讼结构的考虑。而行政权与审判权无论是在根本性质还是在运行方式方面都存在重大区别,因此,检察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不应当仅局限于事后监督。当然,行政权与检察监督权之间必须有必要的界限,而且也需要保证行政权运行的效率。但是由于在行政管理中行政主体相对于行政相对人近乎绝对的强势地位,以及行政行为即时生效的特点,若重大行政行为违法则很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除了对行政权的事后检察监督之外,检察机关对行政主体在特定范围内的重大行政行为也应进行行政过程中的监督。

(三)从以法律规则为主的监督转变为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并重

法律规则是具体的,而法律原则是制定法律规则的指导性准则,是对法的精神的高度浓缩,体现了法律的基本价值,比法律规则更具抽象性,适用的范围也更加宽泛。而法律规则的制定与修改则天然具有滞后性,不可能立即满足现实的需求。因此,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当代中国,行政权往往位于超前于法律规定的前沿地带,容易造成行政法制真空,使行政权处于无法可依的境地,这样,也就更需要相应的法律监督。而此时检察机关仅依据法律规则对行政权进行监督常常是软弱无力,甚至是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把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广泛适用性的法律原则作为依据。因此,在法律规则滞后时,行政主体须以法律原则为行为准则,不得与法律原则所体现的基本价值发生明显的背离和冲突。这也意味着检察机关对尚无行政法律规范依据的新的行政领域进行法律监督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四)从只监督具体行政行为转变为监督具体行政行为与监督抽象行政行为并重

现行体制下,行政检察监督主要体现在对进入诉讼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而对于大量的、对公民权益可能造成更大损害的抽象行政行为则几乎无能为力。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的行为。行政主体颁行的这些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适用性,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并可以反复适用,所以,如果其本身违法或违宪,则很可能比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危害程度更严重、影响面更广,会衍生出大量的行政违法行为,会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破坏法制统一,进而削弱到法律的权威性。而且,检察机关是宪法规定的、专门性的法律监督机关,具有独特的法律地位,完全有必要对抽象行政行为实行具体的法律监督。当然,需要明确的是,行政主体的抽象行政行为毕竟具有“准立法行为”的性质,为了保持立法权和司法权之间的合理界限与距离,对于有违法嫌疑的抽象行政行为,检察机关并不必自行审查。可以采用提请国家权力机关审议的方式,由权力机关按照宪法赋予的权限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合宪性、合法性审查,从而使检察监督与权力机关违宪审查相互衔接,使中国的违宪审查制度由虚变实,由弱变强,而不再仅停留在纸面。

参考文献:

地市台如何走出舆论监督的困境 篇4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 舆论监督的目的, 是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 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出发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媒体要开展舆论监督却非常难, 首先难在认识方面。一些部门和个人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舆论监督, 认为舆论监督就是曝光和批评, 会给政府“抹黑”, 因而一味地去躲避、去掩盖。其次难在实际操作中。一是采访难。只要是舆论监督, 记者常常吃“闭门羹”。个别单位和个人不接待记者, 不安排采访不说, 还对坚持采访的记者强行阻拦、限制。二是发稿难。有的是记者采访还没回来, 说情的人或者电话已经到了新闻单位;有的或动用领导关系“打招呼”, 或动员记者的亲戚朋友“施压力”。如此一来, 许多稿件被“枪毙”。三是解决问题难。虽然进行了舆论监督, 但有的地方找借口说事实有出入而不予解决;有的部门口服心不服, 只做检查不解决问题;有的单位则以事情复杂为由, 拖而不决, 使舆论监督前功尽弃。最后难在所面临的新形势上。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应运而生, 人类社会已进入多媒体时代, 当前, “网友曝光, 媒体跟进, 政府查处”已成为常见的监督模式, 这种模式虽然有舆论监督的作用, 但却使传统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处于滞后、被动的尴尬境地。

舆论监督并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 就地方媒体来说, 走出舆论监督的困境, 更好地开展舆论监督, 不妨让舆论监督成为正面报道。最近, 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指出:“舆论监督也是正面报道, 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舆论监督有利于我们发现不足、提升认识、改进工作。”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怀着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 胸中有大局, 心里有热情, 以改进工作, 解决问题, 增进团结, 维护稳定为出发点, 抓住那些人民群众关心, 党和政府重视, 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为切入点, 着眼于推动工作, 着眼于加快发展, 着眼于社会和谐。

要围绕中心工作。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进展如何, 谁快谁慢, 谁好谁差, 党委、政府要督促, 人民群众想了解, 作为新闻媒体来说, 除了加大正面引导力度外, 还要适时进行舆论监督, 总结经验, 剖析现象, 进行追踪报道, 助推中心工作。

要贴近群众生活。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一贯要求, 作为关注社会难点、热点, 反映群众呼声的新闻舆论监督, 就更要在“三贴近”上下工夫, 切实做到为民解难, 为党分忧, 帮忙不添乱。

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 真实准确的舆论监督, 有利于弘扬正气, 化解矛盾, 促进工作, 维护稳定。地方媒体要走出舆论监督的困境, 在舆论监督过程中, 就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就要敢于讲真话。

敢讲真话, 就要有公心, 做到公正、公平;敢讲真话, 能讲真话, 就要到讲真话的地方, 到群众中去找真话。

寻求多方合作与支持。一要寻求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无论是地方党委、政府, 还是新闻媒体, 为党和人民服务, 对党和人民利益负责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 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媒体的舆论监督也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因而各级党委、政府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应予以理解和支持。二要寻求执法部门的合作与支持。执法部门具有专业权威性, 借助他们的力量, 保证监督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三要寻求监督对象上级主管部门的合作与支持。这样既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又可以促成问题的解决, 也使媒体有话可讲, 还原新闻事件的真相, 有的放矢。

舆论监督要追踪到底。媒体舆论监督要对每一个新闻事件追踪到底, 切忌半途而废。每一篇报道, 我们都要求做到有头有尾, 有深度和广度, 不能说半截子话, 不能说不痛不痒的话, 更不能说大话、假话和模棱两可的话, 这样才能树立媒体权威性, 赢得公信力。

舆论监督要真实准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舆论监督尤其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我们在报道中, 对每一个新闻事实都必须要弄清楚、搞准确, 这样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观众的拷问, 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 媒体也才能掌握话语权, 赢得公信力。进行正确的舆论监督, 要求记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还要有严谨细致、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每一次采访, 记者都要深入事件现场, 认真听取各方意见, 做到有头有尾, 深入细致, 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和证据, 确保信息来源真实可靠、报道内容准确无误。

此外, 舆论监督还要把握好适时适度原则, 即把握好舆论监督的时机和分寸。责任和公正是舆论监督的生命线, 媒体不能单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不负责任地炒作所谓“热点”。从社会方面来说, 舆论监督一定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具有建设性和操作性。

从职业道德和工作方面来说, 媒体要做好舆论监督, 达到的标准就是“四个满意”, 即党委、政府满意, 人民群众满意, 被监督对象满意, 我们媒体自身也满意。相信只要我们在现实工作中不断探索, 善于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坚持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 敢讲真话, 敢于监督, 地市台就能走出舆论监督的困境。

论刑事诉讼监督的困境与进路 篇5

关键词:刑事诉讼;监督权;程序性权力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161-02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加强法律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监督是国家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权。2013年曹建明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检察机关加强对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的监督,努力适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和权益保障的新期待。2013年要认真贯彻实施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强化公正、程序、证据、效率意识,全面加强对侦查、审判、执行等活动的法律监督,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而在司法实践中,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司法工作人员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现象时有发生。民众寄予厚望的法律监督机关虽然在确保司法公正、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法律监督方面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检察机关如何立足本职工作,秉持刑事诉讼的价值追求,充分运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加强对侦查、审判、刑罚执行各阶段活动的依法、适度、有效监督,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刑事诉讼监督的概念界定

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学界不仅对法律监督、诉讼监督充满争议,对刑事诉讼监督学者们的看法也不尽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刑事诉讼检察监督,是指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为维护刑事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有效打击犯罪、保障人权,依据宪法、检察院组织法以及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按照法定方式、程序和内容,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对其他专门机关实施或不实施某种职权诉讼行为所实施的专门法律监督活动,主要包括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事判决及裁定监督、执行监督等[1]。第二种观点认为刑事诉讼监督权,是人民检察院对各种刑事诉讼活动是否合法所履行的监督权[2]。第三种观点认为刑事诉讼监督应专指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法律监督权,依法发现、督促纠正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或发现、追究刑事诉讼活动中产生的职务犯罪的活动,从外延上看,依据所处的诉讼阶段不同,它包括刑事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等,此外,还包括通过批捕、侦查、起诉诉讼中的职务犯罪等工作对刑事诉讼活动实行的监督,不包括二审抗诉①。因此,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共识是检察机关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所实施的刑事诉讼活动是否合法所实施的监督,主要包括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事判决及裁定的执行监督。

二、刑事诉讼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刑事诉讼监督法律体系不完善,难以实现监督权

依法治国必然要有科学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我国宪法第129条将法律监督权赋予检察院,确立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检察监督的内容、方式、手段等进行了具体规定。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第98条规定,审查批准逮捕中发现公安机关侦查活动有违法情况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纠正;第111条规定,对公安机关不立案进行监督;第203条规定,检察院对法院审判活动违法有权提出纠正意见;第217条规定,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有权提出抗诉;第243条第3款规定,对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第252条规定,对死刑的临场监督;第256条规定,对监外执行的监督;第263条规定,对不当减刑、假释裁定的监督;第265条规定,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这些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可操作性差,各个监督环节缺乏统一协调的监督制度设计的考虑,法律对检察机关行使检察监督权缺少强力的支持和保障,导致检察监督目的实现缺乏制度性支持。

(二)刑事诉讼监督权配置不合理,消解监督效果

从检察机关的权力分配来看,对立案和侦查活动的监督权,赋予了侦查监督部门和公诉部门,对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权,赋予了公诉部门,对刑罚执行的监督权,赋予了检察部门。这种监督权配置模式导致部分环节职能重复,责任模糊,实践中往往会产生互相推诿、消极懈怠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公诉人既要承担控诉职能又要承担监督职能,公诉人的双重身份势必会影响到审判独立和司法公正。应该说刑事诉讼监督是监督者对被监督者主动的单向性活动,监督者应置身于被监督的事物或者对象之外,处于超脱境地,公诉人双重身份的角色扮演会导致监督的虚置。法官在案件审判过程中考虑到监督与被监督关系,可能存在更多地维护控方主张和观点,从而损害被告方的合法权益。因此,法官和公诉人的尴尬境地,使诉讼公正受到极大挑战。

(三)刑事诉讼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监督公信力缺失

检察机关有侦查职能,对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监督是一种内置式监督。这种内部监督的有效性难以令人信服。纵使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但并没有改变内置式侦查监督的实质[3]。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监督方式,即使监督者职业道德高尚,秉公执法,也必然会引起被监督机关、社会公众及舆论媒体的胡乱猜疑。再者,如果监督者贪污受贿、徇私枉法,谁来监督监督者更是个问题。因此,诉讼监督机制的不周延,监督的权威、监督的实效、监督的公信力都会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消解。

(四)监督信息渠道不畅通,监督手段单一,导致监督地位被动

对于侦查监督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监督不力,流于形式,检察机关空有监督之名。立法虽然赋予了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立案和侦查活动实施监督的权限,但没有建立起检察机关获取侦查机关立案和侦查活动信息的有效渠道。刑事诉讼监督的线索主要依靠检察机关在查办案件过程中自己发现,民众举报。在监督手段上无非就是纠正建议权,至于被监督主体是否接受纠正意见和检察建议,则只能看被监督主体的态度。实践中,由于被监督主体法律监督和程序公正意识不强,认为检察监督就是给自己工作使绊子添阻力,对于检察建议阳奉阴违,不以为然,刑事诉讼活动的监督效果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与人们的理想状态之上,日渐形成了监督者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被动局面。

三、刑事诉讼监督困境的破解与出路

(一)完善刑事诉讼监督立法是强化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前提

科学良好的制度能够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没有良好的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必将导致权力的滥用和人治的危险,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刑事诉讼监督上也不例外。在《宪法》中把检察权作为与行政权和审判权并列的一种独立权力设置的根本动因,是为了用检察权来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和审判权[4]。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事诉讼法)在刑事诉讼监督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扩展了监督范围,丰富了诉讼监督手段,强化了诉讼监督的责任。对规制国家机关职权行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保障刑事诉讼活动依法进行都有重要意义。

既然宪法赋予了检察机关监督权就应该让此项权力在司法实践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但现行法律对检察机关实行刑事诉讼监督的对象、范围、内容、程序、效力等均未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要真正实现检察监督的目的,就必须完善立法支撑,明确检察监督的原则,健全监督体系,制定《检察监督法》,从根本上解决检察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合理配置检察监督权,理顺检察机关内部关系,建立健全检察监督机制

在检察机关内设部门中,侦查、公诉、民行、监所、控申都有一定的检察监督权,检察监督权的主体呈分散、多元、交叉的特点。控诉方的双重职能,造成刑事审判程序中控辩双方地位的严重失衡,导致司法稳定性的削弱[5]。实践证明,公诉人支持公诉所花费的精力越来越多,法律监督力度减弱。检察权由侦查权、逮捕权、公诉权、检察监督权四项权能构成,根据检察监督权特性,可以在检察机关内部单独设立检察监督部门。检察监督部门的工作不仅受检察机关的领导,还应受同级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这样不但能够整合立案监督、侦查监督的力量,而且还能解决公诉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冲突。

(三)强化刑事诉讼监督措施,提升法律监督效果

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拓宽诉讼监督案件的来源和渠道是提升监督效果的良好途径。开展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及时便捷地发现了解刑事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法律监督除了依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模式外,还应当通过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方式进行监督。要将事中、事后监督与事前预防相结合,要重视群众举报、当事人申诉、控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的反映,加强与律师、律师行业组织的联系,赋予当事人和其他公民、组织对程序性违法行为的投诉权,并赋予其启动程序性处分的效力。只有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做好诉讼监督工作,采取多种方法开展诉讼监督工作,多管齐下才能收到监督的良好效果。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民众对公正司法的诉求也愈发强烈。要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必须加强对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权利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法律监督既是检察机关的法定职责,也是党和人民对检察机关的期望与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应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履行好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职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和服务。

参考文献:

[1]温军.论我国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合理重构[J].学习与探索,2007,(6).

[2]樊崇义,徐军.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关系辨析[N].检察日报,2009-04-28.

[3]卞建林,张国轩.刑事诉讼制度的科学构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161.

[4]张智辉.检察权与法律监督[N].检察日报,2002-02-16.

[5]贺卫方.异哉所谓检察官起立问题者[J].法学,1997,(5).

检察监督困境 篇6

一、我国现行领导监督的制约因素

现行的监督体制在依法行政、防治腐败、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取得了卓越成效。但是, 近年来曝光、查处的官员违法犯罪行为以及腐败案件不断上升。特别是官员贪污事件屡见网络, 数目惊人, 让国家和人民蒙受损失, 表明我国领导监督方面仍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

1.1领导监督观念陈旧落后

“监督理念主要体现在监督人员心理或监督意识方面, 既包括监督主体主动参与监督的意识与心理, 也包括监督客体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与心理。”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有些监督主体思想不够解放, 官民思想根深蒂固, 对党和国家有关路线、方针、政策缺乏关注和理解, 对领导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有些官员“官本位”、“权本位”意识严重, 利己主义思想严重, 过分计较个人利益得失, 不敢监督、不愿监督, 内部监督弱化。

1.2领导监督权力一定程度虚化

现行的领导监督机制, 监督方式主要为内部监督, 监督主体和监督客体关联性很大, 政府信息不够公开, 特别是官官相护导致群众监督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同时工会、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监督由于不具有实际权力的强制性, 其监督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由于监督机制不够科学、完善, 使之监督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空档”和“盲区”。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体系, 没有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导致监督主体的监督权力一定程度虚化。

1.3领导监督法制体系存在漏洞

领导监督法律制度供给不足, 致使监督法制化程度低。目前, 我国实施监督所必需的由法律、纪律和条例等构成的监督规范还不够完备,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今我国缺乏完善详尽的监督法规, 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二是法院无法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依旧存在;三是没有相应的舆论立法, 导致监督主体不敢言、“慎言”, 网络监督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1.4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

在领导监督过程中, 我国实行的是内部监督为主, 异体监督为辅的监督。内部监督本身就存在“自利性”缺陷, 而且容易出现相互勾结、协同犯罪的情况。而异体监督相对于内部监督其优越性就在于与监督客体联系较弱, 利益上一致性不强。但是无论是舆论监督还是人民民主监督, 其监督主体本身又对政府特别是领导有很大依附性。舆论机关也受政府的严格管理,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也不独立, 而缺乏独立性导致了它们权力的异化。

二、多方位下手, 加强领导监督2.1加强思想教育

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 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要加强党性教育, 通过多种教育渠道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领导干部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明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使命。二要加强普法教育, 教导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依法行政, 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 否则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2.2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2.2.1建立并完善领导监督机制

实现领导监督要重点建立和完善两项制度:一要加快完善财产申报制度, 实现财产公开化。二要建立领导干部决策和三公消费公开制。对于领导决策一定要公开透明,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人民才可以对其实施监督, 监督其决策和公款消费是否有自利行为。最后, 应建立评议制度, 将领导的政绩、晋升与下级和群众的评议直接挂钩。

2.2.2完善监督立法

加强监督立法工作, 切实保障监督工作有法可依, 加强法律在权力监督中的预防性。首先应制定完备的监督法规, 依法规定监督的主体、内容、方式等。其次要保障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确保公正司法, 建立一定的判例体系。最后, 要加紧舆论立法, 使舆论监督在法律的范围内依法活动, 发挥其监督作用, 而非受制于政府。

2.3提高领导监督机构的独立性

当前领导监督机构中, 各监督主体受政府制约过多, 无法独立行使监督权。提高领导监督的独立性当前可从两方面着手.一要放松对监督主体的政治管理, 将部分监督主体从党的领导下分离出来, 使其在政治和经济上实现独立。二要鼓励私人媒体事业的发展, 准许其在法律范围内行使监督权。

三、结语

我国领导监督理念陈旧落后、领导监督机制、法制不完善、领导监督体系不够独立等因素制约了领导干部权力监督, 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教育, 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必须切实提高领导监督机构的独立性, 从而形成独立完善的监督系统, 切实加强对领导权力的监督。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快速的发展, 民主管理和民主建设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加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已经对政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加强领导干部权力监督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然而领导监督理念陈旧落后、领导监督机制、法制不完善、领导监督体系不够独立等因素制约了领导干部权力监督。因此, 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监督意识, 合理构建监督体制, 设置独立的监督机构等措施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关键词:领导,制约,监督

参考文献

[1]王乐夫.领导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9 (01) .

[2]毛星芝、马一源.加强领导干部权力监督的几点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 (09) .

[3]洪向华.领导监督论[J].决策与信息, 2003, (06) .

[4]肖明武.新时期加强干部监督的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6 (09) .

防火监督工作开展的困境及策略 篇7

1 防火监督工作现状

由于我国国情复杂,社会结构多样,城市与农村的分布范围广,特点突出,再加上防火监督的宣传力度不够,理论体系建设不成熟,发展时限短等客观存在的问题。目前防火监督工作面临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而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首先需要的就是分析防火监督工作的现状。

1.1 城市防火现状

我国目前城市化的进程愈来愈快,定居于城市的人口比重越来越高。而城市密集的人口以及狭小的社会空间,都是极易引起火灾发生的因素。且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造成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监管力度以及政策规划没有及时跟上城市化步伐的情况。因此违章搭建以及不符合科学规划的娱乐设施等在当前的城市中普遍存在着,而这些现象的存在极易引起火灾等危害。违章建筑本身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建筑的防火指标以及建筑结构无法达到安全标准,并且在建筑内部也容易存在线路乱搭,易燃物随意堆放,未设立安全通道等问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娱乐设施一般都是常规的人口密集处,不合理的规划容易造成火灾发生时出现严重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因此,城市中的防火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1.2 农村防火现状

除了城市以外,部分处在偏远地区的农村也存在许多火灾安全隐患。在农村地区,人们的火灾防患意识薄弱,对于细微的防灾建设关注度不够,再加上教育条件与相关常识的普及度不足,基本的防火常识缺乏,容易增加火灾发生的几率。再者农村的公告消防设施建设极其薄弱,面对灾情时只有原始的扑救方式,消防部门的队伍以及人员在偏远地区都得不到有力的建设致使无法对灾情做出有效的应对。我国乡村地区的建筑材料多数都不具备防火减灾的能力,往往发生小型火灾后,会快速蔓延至整片区域,造成巨大的财产与生命损失。

1.3 防火监督机制现状

我国对于火灾监督工作建设的起步时间晚,加上我国的防火形势复杂严峻,面临的社会推广问题多。因此,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能够应对多种复杂形势的多样化防火监督机制。在设备,人员,体制等问题上,还没有做到很好的解决。防火监督制度的建立,不是单一独立的,需要与社会上现存的各项基本保障制度保持同步性以及协调性,并且要与各部门之间产生良好的协作以及化学反应,保证其在现存的社会制度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防火监督工作的效用。

2 目前防火监督存在的问题

针对我国复杂的火灾防火监督情势,防火监督的工作以及建设开展难度较大。结合目前的各种社会问题,防火监督也在制度,人员,法规政策等方面都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对目前我国的防火监督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2.1 队伍建设水平低

目前防火监督的队伍建设采用的人员都是从基层中高等教育院校的毕业生或者消防队中选拔而来。这样的人员来源一般存在着专业能力较弱,选拔起点低的问题。这些在院校只学习过理论知识或是在基层消防部门中担任文职工作的人员对于防火监督的工作熟悉度低,对于相关的体制建设了解不够透彻,很难担负起防火监督的重大责任。在执行实践任务以及建立相关考察制度时,容易出现纸上谈兵,对于实际考虑不周等问题,为防火监督任务埋下巨大的隐患。

2.2 防火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防火监督工作存在着部门管理区域不明确,责任区域重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自上而下的防火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于相关工作责任的划分不明确。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导致防火监督工作在开展的时候常常遇到来自体制内部的阻力,各种问题在消防部门,环境保护部门,行政部门以及社区体系之间来回踢皮球,导致工作开展的效率低下,收效甚微。而不完善的制度也造成了在制定的很多法律法规中存在很多漏洞,继而被一些组织企业钻空子。加上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的权力牵制,造成了很多情况下推广与执法的弱化,各项防火监督制度无法落实,工作无法展开。

2.3 监督工作表面化

防火监督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内外部环境以及体制的结合还存在着不兼容的问题。防火监督工作的开展粗浅化,表面化,没有深入地在群众,社会群体中得到推广。而内部监管的缺乏,也使得消防系统和相关部门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薄弱,工作的推进力差,更加使防火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困难重重。

3 防火监督开展策略

通过上述的一些简单分析,我们对于目前我国防火监督工作的困境进行了充分的了解以及认识。包括根植于我国基本国情上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接下来,我们希望针对于这些困境,粗浅的开展论述,以求得出一些能够切实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3.1 提升队伍建设

防火监督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依靠的就是防火监督工作的执行队伍,作为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他们是防火监督工作开展的关键。只有不断提升防火监督人员的执法能力,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推行相关的制度,将所有的火情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真真正正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防火监督队伍的强大,也能够保证其高度的责任感,在具体的防火监督工作展开时,能是非分明,不以权谋私,切实为人民服务。

3.2 健全防火监督体系

在我国长久的法治建设下,特色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健全完整的防火监督体系,细化防火监督的相关法规政策,使所有的防火监督工作开展都有法可据,有规可循,切实地保障好工作的顺利推行。而且防火监督体系的完整,还能避免各部门互相牵制,相互推卸责任的局面,明确好责任的归属,使工作的开展不再遇到内部的阻力。

3.3 深度开展工作

结合对于企业,社区,个人的深度宣传,在基层民众心里建立起正确和谐的现代化防火监督观念。这样首先可以更好地贯彻各项防火监督政策,便于检查人员的工作展开,其次还可以提升人们的认识,增强人们的配合度。再通过上层政策与基层制度的有机结合,深入合理的开展工作,将防火监督扩展至全民,让民众落实自身的职责,无死角保障社会安全。

4 结语

目前防火监督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其中有着很多的历史原因以及社会问题。因此对于防火监督工作的展开以及具体的落实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这当中需要各部门,防火监督专业队伍和人民群众一起协作努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希望通过我们的论述,能够为相关的防火监督工作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促进防火监督工作在我国的顺利推行,为大家的生命财产保驾护航。

摘要:分析了我国防火监督工作的现状,针对防火监督队伍建设水平低、防火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工作表面化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防火监督工作的策略,以有效降低火灾的发生率。

关键词:防火监督,火灾,消防系统

参考文献

[1]冯扬洋.防火监督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J].速读(中旬),2015(5):293.

[2]田智钢.防火监督工作开展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295.

检察监督困境 篇8

一、我州防火监督工作的现状

(一) 城乡城市火灾安全隐患存在普遍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加大, 我州各县在城郊或城中村也修建了大量村民自建房, 单体面积均在上千平方米, 然后这些房屋又进行外租用于餐饮、娱乐、教育、医疗、培训等, 这埋下了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增大了火灾发生概率, 同时也给消防监督工作带来了困难。目前, 我州城市发生火灾的诱发因素主要有三个:其一, 城市的违章建筑和村民自建建筑给火灾的发生埋下了先天性隐患。这类建筑不通过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 监管困难, 先天就存在防火安全设计的缺陷和隐患。比如:建筑总布局不合理;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设计或建造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或存在设计缺陷;消防设施设计和安装不到位, 这些都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 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够, 安全通道不畅通, 缺乏防火设备等情况比比皆是。其二, 这类建筑用途用作公共场所, 安全管理不规范带来的火灾隐患极大。由于这类建筑本身存在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又外租用作公共场所使用, 经营者防火意识较差, 消防安全管理不重视, 一旦出现火灾, 大量人员伤亡是无法避免的, 后果十分严重。

(二) 农村的消防隐患较为突出

由于我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大多数彝族同胞都集中居住高山和高二半山, 一个普子 (村小组) 的住户连片布置, 虽然现在正在搞交通大会战, 通乡通村公路, 但是还是有很多普子是不痛公路的, 有的普子连摩托车都无法到达, 比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 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崖村”, 村里的人进出要攀爬百米滕悌。在偏远的乡村, 道路不通, 消防设施严重缺乏, 群众知识文化程度有限, 加之上面的消防安全知识等宣传不到位, 人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消防安全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 所以农村的消防隐患较多, 比较易发火灾。从近几年我州火灾统计数据显示, 我州农村的火灾发生起数和亡人数在火灾总起数中占据较大比重, 火灾财产损失较大, 零星亡人火灾时有发生, 很多农户步入脱贫, 因火灾致返贫, 与国家实施精准扶贫背道而驰。

(三) 企业消防隐患严峻

随着经济体质的改革, 全州各县为了“保增长、促稳定”, 抢抓机遇, 积极招商引资, 给予企业许多优厚政策, 很多企业看见商机, 积极踊跃的进来投资。但一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断扩建厂房但又疏于对火灾的防范, 让火灾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一是有些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钻国家政策漏洞, 无视法律法规, 未经审批就先建成工厂或边报边批边建, 建筑很难达到消防设计标准规范要求, 造成先天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二是由于经营者往往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 安全思想麻痹, 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 员工安全教育不到位, 管理上疏于防范, 员工违反安生生产操作规程违规操作, 无证上岗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我州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的问题

(一) 防火监督检查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 我州现有防火监督干部70余名, 干部来源有地方院校入警的大学生、有部队生长干部, 有部队院校毕业分配学员。这些消防监督人员, 一部分出身于部队, 因为受消防部队现役体质约束, 通过考学提拔和高中毕业考军校, 毕业后分配到基层消防监督部门任职, 未达到一定年限和级别就可以直接从事防火工作, 因为起点较低, 业务不熟练在所难免;而另一部分地方院校入警的大学生虽然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但是因为缺乏消防专业知识, 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缺乏经验, 难以胜任防火监督工作。

(二) 执法存在制约因素

目前, 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已经得到初步实现, 但民主法制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与防火监督检查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规范与细化, 所以, 采取措施整顿一些只为经济利益而忽视消防管理的风气十分必要。

(三) 执法和监管缺乏有效性

受到防火监督检查执法队伍的限制, 执法过程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有些消防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没能真正落实检查细节。防火监督检查也缺乏制度及规范。

三、提高我国消防监督检查职能的措施

(一) 健全防火监督检查法律法规

法规是一切权利行使的依据和标准, 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逐步实现完善的情况下, 加大防火监督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并在消防安全监督过程中严格遵守。

(二) 增强防火监督检查宣传力度

加强防火监督检查的宣传力度可以提高防火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性, 得不到推广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只是流于形式, 没有实际意义。防火监督检查的管理部门要根据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中做重点宣传, 让宣传工作作为基础和规范的工作来进行。针对不同地域及人群的特点, 抓住重点进行宣传。结合案例对防火知识进行讲解和宣传, 给人民群众直观的感受, 从而提高人民安全防火意识。

(三) 提高防火监督检查队伍建设

对于来自公安消防部队基层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干部可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并结合自身的消防经验, 在防火监督检查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职能。对于高校毕业的高材生来说, 在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多下基层, 多学习现场消防经验, 在防火监督检查工作中不仅能够很快地学习新知识, 也能对现场的状况做出正确的消防判断。

(四) 提高防火监督检查监管力度

针对防火监督检查中的常见问题, 消防安全监督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 适当调整监督方向与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将火灾危害降低最低。建立健全火灾隐患举报制度, 做到全民监管, 并提高监管的公开、公正性。

四、结语

防火监督检查工作并非能够一蹴而就, 政策的实施也并非能够立竿见影。减少火灾对社会经济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危害, 需要国家防火监督检查管理部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做好消防知识宣传, 提高人民消防意识, 各部门之间互相监督, 并让方针政策能够切实有效落实和实施。为人民和国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做出自身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田智钢.防火监督工作开展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34:295.

[2]刘雷.防火监督工作开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江西化工, 2015, 05:143-144.

[3]廖湘飞.浅析防火监督工作开展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 06:298.

人民监督员制度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篇9

一、人民监督员的选任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对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对象相关规定较为宏观和宽泛, 笔者认为人民监督员一定要具有相当高的法律素养、社会地位和道德威望, 要监督他人, 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 如果监督者不如被监督者, 往往会出现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监督不能和监督不力。笔者认为, 学历应当本科以上, 而不是笼统规定“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自学本科或者函授本科也行, 至少说明其永不知足, 不断学习, 勇于进取, 这样的要求是基于现在检察官也最起码是本科生的考虑;应当补充规定工龄10年以上, 保证其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足够的资历;应当补充规定专业是法律专业, 或者是从事法律相关工作6年以上, 因为法律工作是知识密集型行业, 没有经历过专业学习或者实践熏陶, 不可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法律精神。选任方式上, 县市两级人民监督员集中到地级市检察机关或者地级市组建的选任委员会统一选任, 较以前由各自的检察院选任各自的人民监督员已经有了质的进步, 但是笔者建议由人大提名和任命, 切实打破“自己请人监督自己”熟人化瓶颈, 可以先进行试点, 在实践和调研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最终和人民监督员制度一道写入法律。一言以蔽之, 各省可以结合各自检察工作实际, 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对选任对象和方式作出相应补充规定, 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 大胆进行改革探索, 使人民监督员制度工作真正做到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人民监督员水平不能适应需要的问题

在选任方面, 即使已经能够做得比较出色, 但是仍然不够, 在选任之后, 应当有一些配套的制度规定, 不断提高人民监督员监督水平, 与客观需要相吻合。笔者认为至少需要包含这些内容。一是提供资料制度, 给每一位人民监督员至少订一份法律报纸, 至少订一份法律期刊, 帮助提高人民监督员法律素养和监督能力;二是每周例会制度, 利用星期六半天时间组织学习、沟通、交流, 讲解最新出台的司法解释精神, 探讨疑难复杂案件, 原则上不得缺席, 考勤记录将提交相关组织部门, 作为以后晋职和下届选任的参考依据, 人民监督员的身份既是一种荣誉, 同时也意味着责任和担当;三是培训制度, 适时的组织人民监督员进行集中培训, 培训结束要进行结业考试, 培训表现和考试成绩应记入本人档案, 必要时可以组织人民监督员外出其他省市参观学习;四是每月一次活动制度, 新的《规定》对应当监督的情形做了调整, 以前是“三类案件”和“五种情形”, 现在是刚性的“七种情形”。笔者认为每月活动可以相对灵活, 比如邀请参加座谈会或者有关会议、参与审讯、参加提审、观摩庭审、参观看守所和监狱, 查看同步录音录像等等。

三、人民监督员公平公正履职问题

设置人民监督员的制度本身就是为了公平公正办理案件, 防止徇私舞弊, 防止粗枝大叶, 防止冤案错案。但是一个县区的案件虽然由地级市检察院统一组织人民监督员来监督来评议, 但是这批监督员基本还是本地检察机关 (或者组建的选任委员会) 聘请的本地干部或者群众, 往往与所办官员之间存在某种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 容易陷进人情和关系的漩涡, 不公之心导致不公现象在所难免, 基于此, 笔者提出县区的案件监督实行人民监督员异地交流的设想, 邀请其他地级市人民监督员进行监督, 以减少人为地干扰和不公。对县区的案件监督活动经费由省级检察机关统一负责拨款或者报销。另外, 对于人民监督员在履职过程中受贿索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行为, 要做出明确具体的惩戒制度规定, 包括问题发现渠道、责任追究主体、应当追责情形、具体惩戒措施等内容。这样, 从组织、物力和财力等多方面、全方位为人民监督员公平公正行使权利正确履行职责提供保障机制和必要条件。

检察监督困境 篇10

关键词:主任检察官;司法独立;现实困境

一、中国主任检察官制度的现实困境

主任检察官制度是指根据办案需要建立办案小组,由一名检察官担任小组领导,由其他检察官和行政辅助人员担任组员,以办案小组的形式开展检察工作。其中的小组领导就是主任检察官,其要在检察长及检委会的领导下,在其授权范围内的依法独立行使决定权并承担办案责任。目前主任检察官制度的试点改革中存在多个现实困境,亟待解决。

1.“办案权”、“决定权”分离。在我国主任检察官制度中,赋予主任检察官绝对的领导权,具体包含办案指导权、组织案件讨论权、案件决定权。其中,案件决定权的授予初衷是提高司法效率,作为办案组的领导人对案件有最终的定夺权。但是,对于案件的承办法官来说,这无疑是存在冲突的。当主任检察官与承办法官在认定事实和法律适用问题上存在不同意见时,享有案件承办权的检察官应当听取主任检察官的意见,这种办案权和定案权分离是对承办检察官定案权的剥夺,将承办法官异化为主任检察官的助理,违背检察独立原则。该种做法与以前的部门负责人定案在实质上无异,并没有实质进步。

2.权责利不匹配。主任检察官制度的核心是主任检察官,其作为制度的实施者,对于制度的良好运作有积极推动作用。主任检察官作为办案组的领导人,享有很大的权力,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其风险系数很高。目前的司法困境是主任检察官未享有对应的物质保障,不健全的工资保障不利于提高工作积极性,甚至会出现精英人才的流失。长此以往,主任检察官可能会为降低自身风险,将原可自己定案的案件上交检委会讨论决定,降低司法效率。

3.缺乏法律授权。主任检察官采取的是办案组的形式,但是,《宪法》、《刑事诉讼法》、《检察官法》、《人民检察官组织法》都未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将改该办案组织形式明确落实,在法律层面缺乏先天认可。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主任制的法律地位缺乏法律确认,随意性较大且缺乏保障措施;二是主任检察官的法律地位缺乏法律确认,法律规定滞后,对试点后的推广乃至全国适用无疑也增加难度。

二、司法体制改革语境下的主任检察官制度的价值目标

在新一轮的司法体制改革大背景下,检察官的办案形式要紧跟司法改革潮流,理顺主任检察官一体化和独立性的关系,真正有效的去行政化。主任检察官制度的价值目标概括为:

1.减少行政化色彩。一方面,检察官不欲论为次等“侏儒法官”,另一方面,亦不愿成为高级“司法警察”,理论上,亦称检察官“半人半兽”、“特洛伊木马”以形容其权属定位的尴尬处境。龙宗旨教授曾经形容检察机关“生于司法,却无往不在行政之中。”[1]传统的三级审批制行政化色彩浓厚,难以实现司法独立。在主任检察官制度下,主任检察官由检察长直接领导,主任检察官的大部分事项均可独立作出决定,弱化了行政化色彩,减少传统行政干预,避免受外界干扰,保证司法公正。

2.提高司法效率。传统的三级审批制,审批环节冗杂、办案周期长。主任检察官制度作为新型的办案形式,优化内设机构,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对于办案的质量和数量的提高都有积极作用。主任检察官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缩短形式化的审批过程,放权限权,一张一弛。简言之,对于简单案件,直接放权于主任检察官,提高办案效率;对于相对复杂的案件,需提请检察长决定或者检委会讨论,予以限权。通过各个试点检察官的反馈数据,不难发现改革之后的办案效率有了明显提升。[2]司法效率的提高对于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都有深刻意义。

3.检察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主任检察官的选拔有严格的标准,有利于构建专业化、职业化的检察官队伍。主任检察官作为办案组内的领导人,拥有较大的权力,承担更多的责任。建立严格的主任检察官选任和遴选机制才能保证选拔出的检察官达到人才选用的标准。同时,专业化的人才储备也促进主任检察官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相比之下,传统模式下的检察人员进行进行检察工作,受制于业务部门负责人和检察长的双重制约,检察官产生依赖性,不利于提高检察官的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办案一线的检察队伍缺乏活力,司法质量难以保证。

三、我国主任检察官制度的优化路径

通过实践探索,不难发现主任检察官制度的完善路径,要在契合司法改革的趋势、立足司法实务、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整合已有的探索经验,在制度上进行规范。细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检察权的运行机制。为保障办案组内各成员、检察长各司其职,避免越权、缺位现象的发生,应当明确各自职权范围。首先,实现检察长领导下的扁平化管理,两级审批逐步替代三级审批。其次,优化审批程序,规范主任检察官的审批权能。科学的权力配置、规范的程序制约能够保障主任检察官制度的合理运行。再次,在具体案件中,赋予作为案件承办人的普通检察官独立的案件决定权。最后,检察官机关根内部根据各部门特点,建立不同的办案组织,例如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应当赋予主任检察官更多的权力,提高高效办案效率和质量。

2.健全履职保障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为保障主任检察官权利的行使,需健全检察官履职保障机制,并提高主任检察官的待遇,消除其后顾之忧,提供良好的职业前景。

一是对检察队伍进行分类管理,行政序列和司法序列并行,在晋升模式和管理模式上采用不同方式。司法序列内,检察长下设置多层级职务级别,保证优秀检察官由较大的晋升空间,并获得对应行政职务级别的工资待遇,这对于传承公诉经验、稳定公诉队伍有显著意义。大陆法系的德国将检察官职级分为检察长、主任检察官、检察官、事务检察官。[3]二是建立主任检察官的履职保障机制,例如,上海浦东区法院规定,主任检察官履职免受追究,[4]不得任意免职。三是对主任检察官办理的案件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高质量完成检察工作,例如上海浦东检察院建立主任检察官执法档案,记明其奖励和惩罚;建立办案督导制,对办理的案件进行考核。

3.确认主任检察官在法律上的地位。主任检察官制度作为科学的新型办案组织,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制度体系,也是先进办案方式的体现。实践中,主任检察官制度在试点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所以,在理论层面和司法实务层面兼备合理性。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已修订四年,实施成效良好,修改《检察官组织法》和《检察官法》呼之欲出,主任检察官制度应该纳入此次修法内容,在法律层面确认主任检察官的地位,规范主任检察官制度运行的统一模式、完善相关权利、责任的配套设施,为主任检察官制度的实施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四、结语

随着新一轮司法改革的继续深化,必须坚持法治观念,遵循司法规律,推进司法独立。建立去行政化、专业化、精英化的办案组织成为关乎改革成败的关键点,主任检察官制度作为一项新型的科学的办案组织,赋予了主任检察官较大的案件判断权、决定权,旨在发挥主任检察官本身的功能和价值,促进检察权的优化配置,合乎司法独立的趋势。但是,受制于我国国情,主任检察官在制度设计和司法实务中存在诸多问题,理顺检察一体和检察独立的关系,排除外界干预,依法履职是主任检察官制度良好运作的核心之处。本文指出主任检察官制度的现实困境、司法体制改革语境下的主任检察官制度的价值目标、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指明主任检察官制度优化的方向,以期为推进主任检察官制度的改革尽一点绵薄之力。

注释:

[1]龙宗旨:《检察机关办案方式的适度司法化改革》,载《法学研究》2013 年第 1 期。

[2]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为例,2012 年该院刑检部门共批捕 3561 件 5074 人,同比上升 28.3%;提起公诉 5727 件 8052 人,同比上升 65.3%,均为历史最高,占上海市检察系统刑事案件的五分之一。

[3]黄娟华、吴起江:《主任检察官制度-以基层检察院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载《法制与社会》2014 年第 5期。

[4]蔡雅奇:《主任检察官改革探索调查》,载《人民检察》2013 年第 14期。

参考文献:

[1]万毅.主任检察官制度改革质评[J]甘肃社会科学,2014(4):167

[2]张栋. 主任检察官制度改革应理顺“一体化”与“独立性”之关系[J]. 法学,2014,05:146-154.

[3]蔡雅奇.主任检察官制改革探索调查[J].人民检察.2013(14).

[4]陈旭. 建立主任检察官制度的构想[J]. 法学,2014,02:155-160.

[5]最高人民检察院2013年重点课题组,谢佑平,潘祖全. 主任检察官制度研究[J]. 中国法学,2015,01:67-83.

[6]谢佑平,潘祖全. 主任检察官制度的探索与展望——以上海闵行区人民检察院试点探索为例[J]. 法学评论,2014,02:191-196.

[7]王一超. 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的进路分析——兼对主任检察官制度的反思[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4,03:10-19.

[8]樊崇义,龙宗智,万春. 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三人谈[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06:3-10.

[9]潘祖全. 主任检察官制度的实践探索[J]. 人民检察,2013,10:35-37.

检察监督困境 篇11

财务会计监督指的是:为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合理提供保障,对相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提供保障,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拥有经授权的职权财务会计人员以及特殊地位的财会人员,监督这一会计活动所引起的连续性资金活动,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工作,从而促进工作效益提高。监督活动主要内容有:对学校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管理、对学校以及相关经济单位的实体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控,从而确保学校资金计划能够有目的的实现,最终保证学校各项财务工作顺利开展。

二、高校财务会计监督困境

(1)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高校领导、财务主管,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会计监督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在财务会计的管理方面,重视业务管理,轻视监督,财务主管职位主要由科研领导、其他教学领导来担任。创建财务规章制度,却又疏于监督管理和关口前移,在资金使用方面,重视资金的收入,花费方面轻规范、轻效益、轻合法,财务会计人员方面,只一味地重视业务技能,而缺乏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甚至有极少部分的高校领导人特别注重特权主义,接受不了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大部分的财会人员也都坚守自己部门范围的工作,对范围之外的工作没有引起重视,重视检验手续、报账单,对一些缺乏真实性的单据没有深入核实调查。

(2)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都制定了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符的财务规章制度,但是所制定的财务规章制度并没有得到完善。大部分高校的预算编制,在编制之前都比较重视形式,对其中的过程内容轻视,特别是财务分析、跟踪、评价机制等方面,并不健全,这样会影响到预算执行的资金约束力。财务内部会计约束措施缺失,事前控制制度以及执行不到位。高校教育事业高额支出问题时常发生,这充分表明了财务监督不严格,报账、审核方面存在漏洞,监督质量不高等。实际事后决算报告,无法对高校实际财务运作情况进行反映,只是倾向于数字游戏,向数字看齐,没有充分意识到年度间的收支对比差距,年度财务检查形式化,导致事后监督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其效应。

(3)监督机构不合理。由于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大部分高校财务会计监督受到限制和阻碍,没有充分发挥其独立性作用。受到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对财务监督的重要性没有全面认识清楚,从属于其他管理部门的执行监督制度的机构,由于设置方面缺乏合理性,导致了监督机构的工作自主权受到了约束,从而也没有发挥好监督作用,无法保障权力。此外,还有些监督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左右,因而无法达到实际的监督效果,使得监督机制形式化。

(4)监督人员力度不够。多年来,高校财务监督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财会人员团队大部分都是近亲人员,而且素质较低,使得财务监督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单一,无法及时更新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上缺乏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不符合监督工作的要求,导致监督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阻碍。此外,高校财务会计业务快速增长,使得财务人员配置缺乏合理化,出现缺编现象,大部分都集中于借款、保险等事项。

三、优化建议

(1)提升认识。高校的核心工作在于教学和科研,但是高校财会人员以及领导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我国《会计法》规定:财务人员以及会计机构必须要按照《会计法》相关规定进行监督工作、核算工作。因此,高校应当对当前财务会计监督工作进行深刻的认识,明白财务监督对教育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性。高校领导除了对财务规章制度进行重视之外,还要检查相关财务工作,将财务工作贯彻落实,尤其是资金的使用,必须要有依据。重视资金效益,培养财务人员的思想素质,重视财务人员的监督工作,晋升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位时要充分考虑其素质能力和业务水平,要带头执行《会计法》法规,明确认识到会计责任主体,履行高校财务监督责任,动员群众参与财务监督。财务人员要对事中监督加强重视,通过考察、调研等方法延伸财务工作范围,确保有效的会计活动,要坚决抵制不符合标准的会计行为,明确监督职责,自觉防止会计工作中的舞弊现象。

(2)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其一,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在学校全过程业务活动中,贯穿财务监督工作,从单一的管理扩大到监督管理,由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审核、事后检查、事中监督,通过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跟踪高校资金流向,反映高校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为高校发展和决策提供依据。比如创建预算执行跟踪、评价机制等,对高校财务规章制度进行不断完善,针对各项制定管理办法,结合专项管理促进资金使用率的提升,尤其是事后核算控制。其二,从外部角度而言,加强监督工作,引入外部监督机制,公开财务信息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贯彻落实政府监督,加强社会监督力度。

(3)监督机构合理化。为了确保监督机构趋于合理化,借鉴国外先进的监督经验,设置专项的监督机构。第一,设置预算办公室,主要负责管理学校预算性资源,为学校科研、教育活动提供支持,为学校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财务分析、财务咨询等,管理学校各项预算活动。第二,设置财务分析和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核算学校科研成本、补偿成本工作,包括了政策制定、分析成本等内容,如果科研结构无法提供成本,则高校就要拒绝这项科研合同。第三,设置会计主管办公室。主要对相关财务人员、高校资金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第四,设置会计监督办公室,由会计长带领下,对全校财务工作进行监督,为了确保所设置的结构能够实现良好的监督效果,上述办公室的设置直接接受财政部领导。此外,高校学院设置专门的财务秘书以及熟悉财务制度的工作人员,对事前准备工作进行掌握,能够确保事中保障程序顺利开展,还能推进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工作,促进提升高校财务监督的质量。

(4)提升监督人员素质。高校要培养监督人员素质、技能以及相关财务知识,每年分期、分批学习,教育财务工作人员学习先进的监督机制、管理办法,并应用到实际财务工作当中。同时还要对财务监督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加强培训教育,教育财务监督人员恪守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遵纪守法,实事求是,敢于被监督和监督其他财务工作人员。对会计监督人员的考核方面要不断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制度,促进财务人员主观能动性的提升。

摘要:本文作者在高校财务会计的意义基础之上,对当前我国高校财务会计监督困境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了监督机制不完善、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财务会计监督的作用、监督机构不合理、监督人员没有尽责等等,最后针对高校财务会计监督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财务会计,优化建议,监督困境

参考文献

[1].夏金贵.高校财务会计的监督困境及完善对策.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2] .张沛.我国公立高校财务信息披露体系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3.

[3] .刘娥英.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研究.湖南大学,2010.

上一篇:民俗传统下一篇:凡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