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点分级与管控措施(精选7篇)
风险点分级与管控措施 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风险管理,防范电网事故和人身事故,维护电网安全和企业稳定,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指导意见》和省公司《安全风险分级控制管理规定》及市公司《安全风险分级控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各单位要按照“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分工明确、上下协同、专业配合、共同防御”的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明确各级机构与各级人员的职责,建立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流程与节点标准,根据安全风险类别及严重程度,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
第三条、各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履行部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认真做好本专业管理范围内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
第二章、控制对象
第四条、电网安全风险是指电网在以下列条件情况下存在发生大面积停电的可能性:遭遇自然灾害、遭受外力破坏、在特殊运行方式下。
(一)自然灾害,是指地震、台风、洪水及暴风雪等对电网的破坏,其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程度一般比较大,危及范围具有不确定性。
(二)外力破坏,是指由于各种建设、施工作业人员以及社会其他人员的人为因素造成电力设施的停电、故障和损坏。外力破坏分为过失损坏、盗窃和蓄意破坏三类,电网遭受的外力破坏主要是过失损坏。过失损坏的主要类型有违章施工(作业)、异物短路、烟火短路、车辆撞杆等。
(三)特殊运行方式,是指电网由于设备检修、改造以及新设备投运,受电网结线的限制,致使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和发电厂母线出现单线(单电源)、单变、单母线运行的情况。
第五条、人身安全风险是指人员在高危作业或设备巡视、检修、施工等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疏忽或主观违章或“三措”不落实,造成对人身伤害的可能性。
(一)高危作业是指施工环境恶劣或施工难度极高,发生人身伤害可能性很高的作业。
1、I类高危作业
(1)变电专业
在220kV变电站运行母线下方或设备附近进行吊装作业、220kV主变压器吊装。
(2)输电专业
在220kV带电线路附近进行组立(拆除)铁塔、在险恶地理环境下组立(拆除)220kV线路铁塔、220kV线路大跨越施工放线。
2、II类高危作业
(1)变电专业
在110kV变电站运行母线下方或设备附近进行吊装作业。
(2)输电专业
在110kV带电线路附近进行组立(拆除)铁塔、在险恶地理环境下组立(拆除)110kV线路铁塔、跨越高速公路、铁路、运河110kV及以上线路施工放线。
(三)工作疏忽是指无主观违章动机,但客观上已形成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违章行为,如:没有按工作流程与规程要求实施作业,登错线路杆塔、走错有电间隔、安全带没有扣好、误操作等。
(四)主观违章是指存在侥幸心理,故意进行违章作业。
第三章、控制原则
第六条、企业行政主要负责人是安全风险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分管生产、基建的副总经理是生产、基建安全风险控制的第一责任人。
第七条、生产技术部、发展建设部、调度中心,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是本专业领域安全风险控制的管理部门,负责落实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安全监察部是安全风险控制的监督部门,负责检查督促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
第八条、工区(项目部)、班组及个人,是安全风险控制的具体执行者与责任人,负责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做细做实。
第四章、控制分级
第九条、公司负责控制管辖范围内220kV变电站全停安全风险,防止发生一般电网事故。
(一)调度中心是电网安全风险控制的调度管理部门,负责做好电网运行方式调整、电网设备停电检修计划安排、电网运行监控与调度操作、变电站全停应急预案编制等工作,防止误整定、误调度。
(二)生产技术部是电网安全风险控制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调度部门、变电运行工区、变电检修工区、输电工区、配电工区做好电网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工作。
(三)安全监察部是电网安全风险控制的监督部门,负责监督电网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到位。
(四)变电运行工区负责做好变电运行操作、设备检修许可、重要设备监视等工作,防止误操作及安全措施漏项。
(五)输电工区负责做好重要线路的巡视防护工作,防止线路遭受外力破坏。
(六)调度中心、变电运行工区、输电工区控制管辖范围内220kV变电站全停安全风险,防止发生一般电网事故。
(七)基层班组控制班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认真执行“两票”、“三措”和《作业安全风险分析预控卡》,防止发生人员责任障碍。
(八)个人控制作业安全风险,遵章守纪,规范作业,防止发生个人违章行为。
第十条、公司控制管辖范围内高危作业的人身安全风险,防止发生人身重伤和死亡事故。
(一)生产技术部是生产高危作业的人身安全风险的管理部门,负责做好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工作。
(二)发展建设部是基建、技改高危作业的`人身安全风险的管理部门,负责做好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工作。
(三)安全监察部是人身安全风险控制的监督部门,负责监督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到位。
(四)输电工区、变电检修工区、配电工区、施工单位是控制高危作业人身安全风险的责任主体,全面负责组织实施高危作业,落实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与安全措施,加强施工作业过程控制,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
(五)输电工区、变电检修工区、配电工区、施工单位控制管辖范围内高危作业的人身安全风险,防止发生人身重伤和死亡事故。
(七)基层班组控制班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认真执行安全施工作业票、《作业安全风险分析预控卡》,防止发生人员责任未遂与异常。
(八)个人控制自身作业安全风险,按照《作业安全风险分析预控卡》的要求,规范作业,防止发生个人违章行为。
第五章、控制措施
★ 设备管理和成本管控学习心得
★ 费用管控思路和措施
★ 医院成本管控分析论文
★ 企业成本管理措施
★ 管控人员现实表现
★ 疫情防控措施和做法
★ 物管成本控制途径论文
★ 开发区扬尘管控工作简报
★ 集团公司管控实操:财务管控
★ 分析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应对措施论文
风险点分级与管控措施 篇2
1 存在的安全风险分析
1.1 施工方承包性质差异较大
一是部分工程未明确自营工程或发包工程关系。少数县供电公司在签订施工合同、安全协议时, 未明确施工任务安全责任, 在工程实施环节, 极易产生出现安全事故后相互推诿的现象。二是未明确物资归属关系。少数县供电公司对上级文件精神领会不够, 在实际操作中, 可能会造成少数工程包工包主料的现象。三是部分外包施工方未能严格履行施工合同的相关要求。部分外部施工企业为节约施工成本, 通常将基础挖掘转包给安全意识淡薄的临时工, 在出现突发问题后, 临时工因其身份特殊, 不能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
1.2 施工队伍搭建方式存有差异, 施工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一是部分施工单位采取挂靠、借用等方式取得施工资质, 但在人员构成上, 仅为具备基本安全常识的社会闲散人员及临时用工, 其部分登杆人员不具备登杆作业和入网许可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少数施工人员不具备基本的电气安装技能, 如部分施工方安装人员对相关规范、规程不熟悉, 在工程实施中不能遵守或执行相应的技术规范, 其工程质量很难达到国家电力规范要求。三是部分施工单位存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思想, 导致工程在投运后, 施工方难以再次投入人力、物力对出现的缺陷及时消除, 给电网健康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1.3 人文地域的差异, 导致施工过程中存有安全风险
一是对特定地区地域环境认知不够, 在施工中, 部分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如在立杆、拆杆过程中, 少数施工方对当地土质缺乏认识, 通常习惯性按照企业所在地区土质进行立杆、拆杆的施工前准备工作, 造成立杆、拆杆及放线、紧线、收线工作中临时拉线等必备安全措施配备不齐全。二是少数施工企业来自其他省份, 施工人员不熟悉现场环境, 加之受语言沟通不通畅的影响, 往往致使施工方忽视施工中应注意的环节。
1.4 随意承揽工程、缺乏成熟管控经验往往是外包企业通病
一是随着农网改造工程量的加大, 部分社会施工企业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盲目冒进承揽工程, 导致工程施工阶段“消化不良”的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县供电公司整体安全控制及工程整体进度。二是少数中标社会施工企业实际为第一次承揽农网工程, 其在工程管理中缺乏成熟的农网施工管理经验, 进而导致在施工过程环节阶段, 难以合理分配劳力资源, 部分关键人员 (如杆上作业人员) 为增加个人收入, 连续登杆、疲劳工作, 造成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
2 采取的管控措施
为加强外包施工队伍管理, 规范工程建设过程管控, 安徽省马鞍山市供电公司紧扣“规范县供电公司管理年”各项要求, 强基固本, 着重紧抓工程进度管控与施工安全基础管理。
2.1 资质会审, 严把施工招标入口关
一是在非物资招标阶段, 全面组织对拟投标的潜在施工方进行资质审查, 坚决杜绝将不符合资质要求的施工企业报送上级单位。二是多部门实地检查施工企业安全工器具配备情况, 对工器具不完备或未按标准定期安检的施工企业, 坚决予以排除。
2.2 建章立制, 规范农网工程安全管理
一是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合同、安全协议范本。适时宣贯合同、施工协议中施工方应承担责任, 明确合同中施工主体, 杜绝任何形式的转包、分包行为, 避免出现安全责任事故时相互推诿的现象。二是全面实行农网外包工程的对接制度。由负责农网工程的分管领导定期组织召开外包工程对接会, 要求施工方人员详细汇报阶段工程进展、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相关农网主管部门通报违章情况, 并明确下阶段的工作计划、工作地点、工作人员、工作时间、物资供应、工作票签发、现场勘察、现场许可、现场安全技术交底、现场安全督察等情况。三是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在施工前期, 开展必要的安全培训, 并组织相应考试, 对考试合格人员统一发放上岗证, 对不合格人员, 督促施工方及时清退。四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已中标施工单位, 责令施工方明确施工队伍人员名单, 特别是工作负责人、现场安全员名单。县供电公司强制中标施工单位购买施工人员人身意外保险, 并在施工方中标后现场查验保险购买凭证。五是严格执行安全周报制度。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 要求项目实施单位每周上报到岗到位监督工作计划, 并明确工作现场主要工作内容、施工单位、到岗人员及主要危险点和控制措施等重要内容。六是实行拆旧工程分级控制制度。围绕“防触电、防高坠、防倒断杆”三个核心, 充分吸取系统内拆旧工程施工事故案例教训, 根据拆旧的危险程度, 要求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现场分级把关。在拆旧工程开始前, 要求县供电公司做好现场勘察、现场安全技术交底等工作。七是全面实行工程项目经理制度。要求县供电公司分区域、分项目设立单项工程项目经理, 并将现场安全管控情况与项目经理绩效考核挂钩, 促使工程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2.3 强化监督, 全面掌控工程施工安全
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督察制度, 要求县供电公司增加对外包施工企业安全工器具、施工工器具的检查频次, 防止过期、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二是要求县供电公司特别关注涉及交叉跨越、同杆架设、存在反送电可能的情况, 需要配合停电的, 坚决停电作业。三是利用“飞检”、“抽检”等形式, 保持安全检查高压态势。突击检查现场施工, 对检查中发现存有安全隐患的现场, 责令停工, 并扣除相应安全风险保证金。四是主动邀请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介入农网工程安全监督, 对施工方进行外界干预, 以达到加强安全监督的目的。五是关注安全过程管理。结合工程进度要求, 对施工方上报的工作计划进行汇总、分析, 及时了解、指导施工队工作计划安排, 避免同一施工队多处施工的现象, 坚决扼制有可能出现的疲劳施工、超强度施工。六是充分借助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农网外包工程安全督察月等活动, 适时开展农网改造安全互查活动, 树立典型, 引导县供电公司积极学习先进, 创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2.4 统筹安排, 及时开展后评估工作
风险点分级与管控措施 篇3
关键词:危险源(点)辨识;风险分级管控;LEC法;冶金企业
中图分类号:X9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8-0003-02
对于冶金企业来说,生产、检修、工程技改等方面涉及熔融金属爆炸、煤气中毒、起重伤害、火灾、触电、窒息等较大危险因素,点多面广且专业性强,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出现群死群伤的恶性安全事故,因此控制事故就变得尤为重要。危险源(点)的管控,即控制事故发生的“根源”,而并非待其已转化为事故隐患再采取控制措施。结合具体情况,通过对危险源(点)进行辨识和风险分级管控,将设备、工艺、人员等有机地与安全管理结合在一起,提高安全管理和控制能力。使生产、检修、工程技改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达到可控管理,大幅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尤其是降低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保障职工的作业过程安全。
1 确定危险源(点)
1.1 危险源(点)及风险的定义
危险源(点)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可能”意味着“潜在”,是指危险源(点)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原因,由于危险源(点)的存在才可能发生事故,与事故之间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
风险是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风险是对某种可预见的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的综合描述,可预见的危险情况是通过危险源(点)辨识而得
到的。
1.2 危险源(点)的确定
识别和确定危险源(点),要组织有实践经验、熟悉工艺流程和设备性能等情况的专业人员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操作人员,从物质、能量、环境、人员操作等方面入手,对工艺流程、设备、动力、运输及存储设施、物质、容量、温度、压力等,对照岗位及操作标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2 运用LEC法辨识危险源(点)
根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下的时间以及事故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计算出各种作业点的危险指数,并以此判断出危害等级,危险指数:D=L·E·C。其中:L——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下的状况;C——事故的可能后果。
3 危险源(点)的分级管理控制体系
以辨识的A、B、C、D级危险源(点)为依据,根据生产、检修、工程技改项目进行高度风险、中度风险、低度风险的风险等级划分。通过对风险作业控制确认级别来保证安全措施的落实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等级按照正常生产岗位、检修部位和工程技改项目来划分。
3.1 正常生产岗位的风险等级划分
指定A级危险源(点)为高度风险岗位,B级危险源(点)为中度风险岗位,C级、D级危险源(点)为低度风险岗位。
高度风险岗位由厂级进行管控。各厂级领导和专业科室负责分管专业内涉及高度风险工作岗位的全面安全管理。每月召开一次厂级安委会和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例会,分别由主管厂领导布置对较大安全风险岗位的安全管理要求,根据季节和现阶段状况提出阶段性的安全工作重点,并定期组织各种安全专业检查。
中度风险岗位由专业科室及车间进行管控。各车间负责对中度风险岗位的全面安全管理。车间每周组织本单位领导和车间组长召开车间安全会议,按照厂安全要求及车间现阶段安全工作提出具体安全管理措施。每日由车间领导和安全员组成检查组对车间区域内的安全设备设施、人员执规等进行检查。
低度风险岗位由班组进行管控。各班组负责对低度风险岗位的全面安全管理。车间班组长按照职责要求开展好本班组各项安全工作,组织好每周一次的班组安全活动和每班的班前班后会议。做好岗前确认和现场工器具自查及职工执规等检查,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3.2 检修部位的风险等级划分
将危险检修部位的临时性检修、抢修和大修作业所涉及到的A、B、C、D级危险源(点)定为高度风险,将一般检修部位的临时性检修、抢修和大修作业以及危险检修部位的定修所涉及到的A、B、C、D级危险源(点)定为中度风险,将一般检修部位的定修所涉及到的A、B、C、D级危险源(点)定为低度风险。
高度风险要求专业分管厂级领导亲自组织、协调、指挥相关专业科室、车间确定高危检修部位的临时性检修方案,布置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并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高度风险要求在分管厂级领导的指挥下,由专业科室、车间领导负责检修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和检修过程中的督促落实工作,并指定本车间、科室主要负责领导对检修全程进行监护。
中度风险要求相关专业科室组织相关车间审核、确定检修部位的检修方案,审核、布置检修过程中的涉及本专业内的安全技术措施,经负责车间确认后方可实施。要求责任车间领导组织检修安全措施的落实、确认工作。相关专业科室指定专人对涉及本专业内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低度风险要求责任车间领导审核、确定检修方案,审核、布置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并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低度风险要求责任车间现场项目负责人落实检修各项安全措施,并对检修全程进行安全监护。
3.3 工程技改项目的风险等级划分
A、B级危险源(点)为高度风险,C、D级危险源(点)为中度风险。
工程技改项目在实施之前必须由分管厂领导组织相关专业科室、安全科、负责车间对工程实施中和实施后的工艺、设备等情况所产生新的危险源(点)进行辨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后确定施工方案。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必须办理相关安全资质审核并进行安全交底,施工单位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保证参加施工人员熟知现场施工安全风险及熟练掌握安全防范措施。
高度风险安全管理由主管厂领导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生产、工艺、设备进行协调管理;负责组织相关专业科室、负责车间、施工单位对高风险作业进行现场安全措施的确认及监护;负责确定高风险作业的施工方案,布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并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中度风险安全管理应由相关专业科室组织相关车间和施工单位审核、确定施工方案。审核、布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经负责车间和施工单位确认后方可实施,并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4 安装警示标识牌
按照正常生产岗位、检修部位和工程技改项目的风险等级划分制作三种危险源(点)的标识牌并在现场安装,使现场作业人员能一目了然地发现他所处的环境有什么危险、易发生哪些事故、应注意哪些方面、有什么控制措施。
5 安全教育培训
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危险源(点)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办法,通过教育培训使职工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作者简介:李宝成,男,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钢轧厂科员,助理工程师。
风险点分级与管控措施 篇4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潍滨安办发〔2016〕48号),根据开发区安委会统一部署,结合公司实际,现就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行动,深入研究重特大事故的规律特点,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生产区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到2017年5月15日前,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公司成立“两个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和检查。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某某某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三、标准和依据
1.《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潍滨安办发〔2016〕48号)。
2.《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监总管三〔2012〕103号。
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第16号令。
4.《公司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四、工作计划
1.宣传发动,排查风险点(9月15日—9月25日)。为切实做好“两个体系建设”活动。要求各单位认真做好此次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条幅、LED电子屏积极进行宣传。利用学习时间和班前班后会时间,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如何发现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进行学习和讨论,各单位员工要人人参与“两个体系建设”活动。根据各自岗位特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安全基础管理、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工艺管理、设备管理、电气系统、仪表系统、危险化学品管理、危化品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消防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具体排查内容依据《公司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见附件1)。
2.确定风险等级(9月26日—10月15日)。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先确定风险类别(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坍塌、坠落等危险因素和高温、粉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风险具体分级标准依据《公司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见附件2)。
3.明确管控措施(10月16日—12月5日)。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形成“管控手册”。逐级评审并审核、审定、批准,形成台账或控制清单,组织全员学习本岗位的风险,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4.风险公告警示(12月6日—12月10日)。公布本单位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 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岗位,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器材和撤离通道等。同时,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周边企业。
5.全面实施、定期更新(2017年2月底前完成)。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并定期评审、更新风险信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有效运行体系,实现持续改进。
6.排查消除隐患(2017年5月15日前完成)。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6.深化体系建设(2017年底前完成)。2017年-2018年,公司全面推进、深化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机制、措施更加精准、有效,公司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两个体系建设任务完成。将排查出来的风险点全部录入到省、市安监局网格化监管系统,实现对风险点在线监测,同时录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实时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监管。
五、职责分工
结合本单位部门机构职责修改 1.安全环保部负责“两个体系建设”方案的制定,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并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负责组织安全基础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区域位置和总 图布置方面风险点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分析存在的问题,监督治理方案以及相应的实施工作;监督隐患的整改、防范措施、资金、期限的落实和组织应急预案的制定;负责职业危害的防控和风险公告警示工作;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管控手册的审核和上报;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2.生产管理部负责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具体包括安全隐患管理制度的制定,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公司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中负责组织工艺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每月15日、30日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3.设备部负责组织设备设施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每月15日、30日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4.保障车间负责消防系统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每月15日、30日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5.科技中心负责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每月15日、30日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6.电仪车间负责组织电气、仪表系统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负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每月15日、30日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7.公用工程车间负责组织公用工程系统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负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每月15日、30日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两个 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8.仓储部负责组织储运系统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负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每月15日、30日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9.调度室负责应急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负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每月15日、30日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10.财务部负责统计事故隐患治理、风险管控专项预算资金;划拨公司事故隐患治理、风险管控专项费用,监督落实费用的闭环管理。
11.各车间是安全基础管理、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工艺管理、设备管理、电气系统、仪表系统、危险化学品管理、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消防系统等方面隐患排查、风险管控的责任主体,负责本车间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负责对隐患的排查、登记、报告,实施整改,并根据职责分工,按要求向相关单位报送“两个 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六、工作要求
1.做好宣传引导。各单位要坚持宣传先行。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条幅、LED电子屏等方式积极进行宣传,加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氛围。
2.强化工作推动。各部门要针对各自负责的工作范围,尽快开展隐患排查和统计工作,并定期向安全环保部汇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限和标准要求全部完成。
3.注重联动配合。各部门两个体系建设要做到“四个结合”,要与落实主体责任相结合,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与分级分类管理相结合,形成相互促进,密切配合。
4.发挥专家作用。两个体系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强、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可邀请高层次、高水平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两个体系的设计、方案制定、标准研究、评估论证,提出一系列指导意见,确保相关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
5.严格考核问责。加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督导考核,各车间要成立以主任为组长的“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专人负责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并认真总结两个体系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上报“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公司对推广价值高的经验和做法予以奖励;对工作开展不 力、流于形式的,给予通报批评并予以重罚。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篇5
安全风险管理就是指通过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风险管理,防范电网事故和人身事故,维护电网安全和企业稳定,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指导意见》和省公司《安全风险分级控制管理规定》及市公司《安全风险分级控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各单位要按照“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分工明确、上下协同、专业配合、共同防御”的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明确各级机构与各级人员的职责,建立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流程与节点标准,根据安全风险类别及严重程度,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
第三条、各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履行部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认真做好本专业管理范围内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
第二章、控制对象
第四条、电网安全风险是指电网在以下列条件情况下存在发生大面积停电的可能性:遭遇自然灾害、遭受外力破坏、在特殊运行方式下。
(一)自然灾害,是指地震、台风、洪水及暴风雪等对电网的破坏,其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程度一般比较大,危及范围具有不确定性。
(二)外力破坏,是指由于各种建设、施工作业人员以及社会其他人员的人为因素造成电力设施的停电、故障和损坏。外力破坏分为过失损坏、盗窃和蓄意破坏三类,电网遭受的外力破坏主要是过失损坏。过失损坏的主要类型有违章施工(作业)、异物短路、烟火短路、车辆撞杆等。
(三)特殊运行方式,是指电网由于设备检修、改造以及新设备投运,受电网结线的限制,致使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和发电厂母线出现单线(单电源)、单变、单母线运行的情况。
第五条、人身安全风险是指人员在高危作业或设备巡视、检修、施工等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疏忽或主观违章或“三措”不落实,造成对人身伤害的可能性。
(一)高危作业是指施工环境恶劣或施工难度极高,发生人身伤害可能性很高的作业。
1、I类高危作业
(1)变电专业
在220kV变电站运行母线下方或设备附近进行吊装作业、220kV主变压器吊装。
(2)输电专业
在220kV带电线路附近进行组立(拆除)铁塔、在险恶地理环境下组立(拆除)220kV线路铁塔、220kV线路大跨越施工放线。
2、II类高危作业
(1)变电专业
在110kV变电站运行母线下方或设备附近进行吊装作业。
(2)输电专业
在110kV带电线路附近进行组立(拆除)铁塔、在险恶地理环境下组立(拆除)110kV线路铁塔、跨越高速公路、铁路、运河110kV及以上线路施工放线。
(三)工作疏忽是指无主观违章动机,但客观上已形成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违章行为,如:没有按工作流程与规程要求实施作业,登错线路杆塔、走错有电间隔、安全带没有扣好、误操作等。
(四)主观违章是指存在侥幸心理,故意进行违章作业。
第三章、控制原则
第六条、企业行政主要负责人是安全风险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分管生产、基建的副总经理是生产、基建安全风险控制的第一责任人。
第七条、生产技术部、发展建设部、调度中心,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是本专业领域安全风险控制的管理部门,负责落实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安全监察部是安全风险控制的监督部门,负责检查督促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
第八条、工区(项目部)、班组及个人,是安全风险控制的具体执行者与责任人,负责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做细做实。
第四章、控制分级
第九条、公司负责控制管辖范围内220kV变电站全停安全风险,防止发生一般电网事故。
(一)调度中心是电网安全风险控制的调度管理部门,负责做好电网运行方式调整、电网设备停电检修计划安排、电网运行监控与调度操作、变电站全停应急预案编制等工作,防止误整定、误调度。
(二)生产技术部是电网安全风险控制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调度部门、变电运行工区、变电检修工区、输电工区、配电工区做好电网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工作。
(三)安全监察部是电网安全风险控制的监督部门,负责监督电网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到位。
(四)变电运行工区负责做好变电运行操作、设备检修许可、重要设备监视等工作,防止误操作及安全措施漏项。
(五)输电工区负责做好重要线路的巡视防护工作,防止线路遭受外力破坏。
(六)调度中心、变电运行工区、输电工区控制管辖范围内220kV变电站全停安全风险,防止发生一般电网事故。
(七)基层班组控制班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认真执行“两票”、“三措”和《作业安全风险分析预控卡》,防止发生人员责任障碍。
(八)个人控制作业安全风险,遵章守纪,规范作业,防止发生个人违章行为。
第十条、公司控制管辖范围内高危作业的人身安全风险,防止发生人身重伤和死亡事故。
(一)生产技术部是生产高危作业的人身安全风险的管理部门,负责做好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工作。
(二)发展建设部是基建、技改高危作业的人身安全风险的管理部门,负责做好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工作。
(三)安全监察部是人身安全风险控制的监督部门,负责监督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到位。
(四)输电工区、变电检修工区、配电工区、施工单位是控制高危作业人身安全风险的责任主体,全面负责组织实施高危作业,落实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与安全措施,加强施工作业过程控制,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
(五)输电工区、变电检修工区、配电工区、施工单位控制管辖范围内高危作业的人身安全风险,防止发生人身重伤和死亡事故。
(七)基层班组控制班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认真执行安全施工作业票、《作业安全风险分析预控卡》,防止发生人员责任未遂与异常。
(八)个人控制自身作业安全风险,按照《作业安全风险分析预控卡》的要求,规范作业,防止发生个人违章行为。
第五章、控制措施
第一节、电网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第十一条、在编制年度运行方式中,应明确各220千伏变电站的110千伏备用通道,特殊运行方式下应保持不得少于2条,且相邻变电站应安排足够备用容量。
第十二条、对中低压侧有电源接入的变电站,应配置低周低压解列装置、高频切机装置、振荡解列装置以及相应的同期并列装置;对可能形成孤立系统的电网,应安排足够的低周低压减负荷容量;变电站中低压侧应配置备自投装置,条件允许时应投入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安排计划停电时,应充分考虑电网的可靠性和电力电量平衡,按照“主设备与辅助设备、变电与线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同时检修的原则安排停送电,统筹协调好基建、技改、检修停电计划,切实减少现场操作,一旦无法避免出现特殊运行方式,则启动预警程序。
第十四条、当电网出现特殊运行方式时,分管生产副总经理是防范电网安全风险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组织各专业部门认真分析特殊运行方式期间电网运行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危险点,认真分析、评估电网存在的安全风险,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一)调度中心
1、填写电网特殊运行方式预警通知单,分送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及有关调度机构和运行单位。
2、做好特殊运行方式下的电力电量平衡,督促运行单位做好用电负荷转移运行方式调整方案,尽量转移220千伏变电站内的重要负荷和重要用户。
3、做好特殊运行方式的供电潮流、电压计算工作,核对可能出现的最大潮流是否满足线路、主变的限额,无功电压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4、特殊运行方式下,为保证系统运行安全,相应的线路、主变、母线全保护运行,原则上不安排保护及二次回路停用校验工作。
5、在特殊运行方式申请单开工前应核实相关要求的落实情况,并作为开工的必备条件之一。在特殊运行方式的倒闸操作前,应向现场值班人员交待安全注意事项及特殊运行方式发生事故的严重后果。
6、特殊运行方式下需要加强巡视的设备,应在检修申请单中明确,同时通知相关单位。调度运行人员要加强对特殊运行方式的运行情况的`监视,确保相关的线路、主变、母线等设备输送功率、潮流控制合理。
7、加强对特殊运行方式的运行情况监视,并做好变电站全停的事故预想及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反事故演习,确保特殊运行方式下尽快恢复供电。
(二)生产技术部
1、严格执行防误操作管理要求,加强操作票的逐级预审工作,并及时反馈审核意见和操作注意事项。
2、深入现场,靠前指挥,组织协调变电运行工区、输电工区、变电检修工区及施工单位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做细做实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三)、安全监察部
1、严格执行工作票管理规定,加强工作票的逐级预审工作,确保工作票的正确性。
2、跟踪检查《电网特殊运行方式预警通知单》流转情况,现场检查“两票”、“三措”和《作业安全风险分析预控卡》执行情况,督促检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3、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保持同市气象台的联系,按照《江苏电网应对重大气象灾害处置预案》进行特殊气候条件的预警。
4、填写特殊气候条件预警通知单,分送生产技术部、发展建设部、调度中心。
(四)变电运行工区
1、变电所遇到特殊运行方式,操作班班长应组织操作人员对该运行方式危险源点进行认真分析,并制定详细防范措施。
2、操作班班长对操作票要进行审核把关,并合理安排人员进行操作。对于重要操作项目,还要执行《作业安全风险分析预控卡》。
3、加强解锁钥匙管理,原则上正常情况下不允许使用解锁钥匙。如确实因操作需要使用解锁钥匙,如特殊运方、事故处理等,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3、工作票许可人需到现场许可工作票,要详细交代特殊运行方式发生事故的严重后果及安全注意事项,许可过程要有录音保存。
4、工作许可人员必须按照《变电一次设备作业现场围栏和标示牌设置规范》、《变电二次设备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设置规范》做好现场安全措施。
5、运行人员要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对运行与检修或施工设备的交圈地带要严防死守,特别是在进行施工搭接和与运行设备的安全距离接近允许值时,设备运行单位应安排专人对运行设备进行重点监护。
(五)输电工区
1、单线运行前,要对线路进行一次全面的巡视检查,并做好事故预想和抢修准备。
2、单线运行期间,要加强对线路接头、耐张线夹等部位的红外测温检查,防止接头发热造成断线。
3、单线运行期间,要保持对线路的不间断巡视,重点区域要进行全天候巡视,发现异常和隐患应采取果断措施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派专人24小时看守,并及时上报。
4、单线运行期间,对可能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建筑施工作业,必要时要积极与地方行政部门联系,实施暂停施工措施。
(六)输电工区、变电检修工区、配电工区、施工单位:
1、检修、施工前,要根据对检修、施工现场的勘察结果,编制《三表三措》、《作业指导书》或《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按程序审核批准后,组织检修、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2、开工前,要按照工作票或安全施工作业票的要求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业人员的身体精神情况、施工机械的性能情况,并认真进行施工任务、安全措施交底。
3、在高层平台上工作,工具、材料使用绝缘绳索上下传递,地面用绝缘绳索控制,保持其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高层平台应设置专用的检修电源箱,禁止随意上下施放临时电源线。
4、同塔(杆)架设的线路,当其中一回路停电作业时,检修、施工人员上下传递工具、材料时应使用绝缘绳索,杆塔下人员应将绝缘绳索控制,保持与带电线路的安全距离,防止摆动;工作线路加挂接地线时,应将较长的地线固定好,防止风摆触及带电线路。
5、起重工作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重物等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的规定。
6、加强设备资料的管理,设备调整、更名、线路改道后要做到及时修改资料,确保设备资料与现场实际一致,并且设备、杆塔上必须有的名称、编号、相位以及必要的安全、保护等标志应明显、齐全。
7、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合理安排人员分工,临近带电设备作业时或危险作业,必须安排专职监护人进行现场监护。认真按照《作业指导书》开展作业,规范检修、施工作业行为,加强关键环节和关键节点的安全控制,确保检修、施工安全。
第二节、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第十五条、生产技术部召开月度停电平衡会,分析确定下月设备停电检修、技改扩建施工及新设备启动投运中的高危作业,由生产技术部启动预警程序。发展建设部通过定期召开工程协调会,分析确定近阶段基建、技改施工中的高危作业,由发展建设部启动预警程序。
第十六条、当高危作业确定后,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管副总经理是防范高危作业人身安全风险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组织各专业部门认真分析高危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评估安全风险,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第十七条、对于输变电专业I、II类高危作业,公司生产技术部、发展建设部应分别上报市公司生产技术部、基建部、安全监察部。
第十八条、生产技术部、发展建设部,要认真组织编制高危作业《三表三措》、《作业指导书》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按程序审核批准后,组织检修、施工安全交底。
第十九条、安全监察部要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监查,检查督促“两票”、“三措”和《作业安全风险分析预控卡》执行到位,防范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行为。
第二十条、输电工区、变电检修工区、配电工区、施工单位要针对高危作业的特点,按照《三表三措》、《作业指导书》或《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选派工作负责人及工作成员,配备施工作业器具,做好安全措施,组织开展施工。
第二十一条、检修、施工班组,要组织班组人员认真学习《三表三措》、《作业指导书》或《施工组织设计》,熟悉和掌握施工特点及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积极配合工作负责人完成指定的检修(施工)任务。
第二十二条、工作负责人,要认真组织好开工会、收工会,确保每一位成员都清楚工作任务、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停电范围、邻近带电部位、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点。工作中,工作负责人必须始终在现场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当工作地点分散、工作环境比较危险、多班组、多工种作业时,工作负责人应增设专责监护人和确定被监护人员。
第二十三条、登杆塔前,作业人员认真核对应停电检修线路的识别标记和双重名称无误后,方可攀登。登杆塔至横担处时,应再次核对停电线路的识别标记与双重称号,确实无误后方可进入停电线路侧横担。
第二十四条、在带电设备区域内使用汽车吊、斗臂车时,车身应使用不小于16mm2的软铜线可靠接地。在道路上施工应设围栏,并设置适当的警示标志。
第二十五条、工作地段如有邻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架设线路(平行或邻近带电设备),为防止感应电压伤人,应加装接地线或使用个人保安线,加装的接地线应登录在工作票上,个人保安线由工作人员自装自拆。
第二十六条、扩建、技改设备与运行设备应做到界面清楚,应用高为170cm的固定式临时围栏将作业地点与运行设备进行有效隔开,不得将尚处在施工中的设备提前接入运行系统中。
第二十七条、带电作业应设专人监护。监护人不得直接操作。监护的范围不得超过一个作业点。复杂或杆塔作业必要时应增设(塔上)监护人。
第二十八条、高低压同杆架设,在低压带电线路上工作时,应先检查与高压线的距离,采取防止误碰带电高压设备的措施。在低压带电导线未采取绝缘措施时,工作人员不得穿越。在带电的低压配电装置上工作时,应采取防止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的绝缘隔离措施。
第二十九条、配电带电作业时,作业区域带电导线、绝缘子等应采取相间、相对地的绝缘隔离措施。绝缘隔离措施的范围应大于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实施时,应按先近后远、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拆除时顺序相反。装、拆绝缘隔离措施时应逐相进行。
第三十条、双电源和有自备电源的用户,应采取机械或电气联锁等防返送电的强制性技术措施。在双电源和有自备电源的用户线路的高压系统接入点,应有明显断开点,以防止停电作业时用户设备返送电。
第三十一条、各级领导干部及专业管理人员,要按照到场要求和到位标准,深入作业现场,深入基层班组,开展检查、监督和指导,切实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工程管理规范、风险控制到位,不断降低和努力化解人身安全风险。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细则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 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每年组织一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学习活动,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成立组织机构,为保证该项工作有效开展,并落到实处,特成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学习小组,组
长:陈庆雷
成员:各专业副矿长及各单位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调度室,陈庆雷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科学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治理隐患、防止大事故为目标,以落实责任为重点,全面排查治理隐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对安全生产风险超前预控,规范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目标任务
通过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减少煤矿一般事故,防范较大事故,杜绝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四、工作内容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体系,以排查治理煤矿生产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煤矿安全生产体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1、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员工岗位规范及落实情况。明确各岗位工作任务,规定各工作岗位所需个人防护用品,明确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明确各岗位安全行为标准。
2、煤矿隐患整改台帐和小结情况。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按“五定”原则,落实整改措施、资金、时限和责任人及验收人。
3、煤矿通风、瓦斯、火灾、防治水、顶板、机电运输、监测监控、瓦斯抽采等生产系统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六大系统”的运行和建设情况。
通风管理:矿井、采区和工作面是否具备完善的通风系统。各风门、风筒、密闭等通风设施是否完好。风速,有害气体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双风机、双电源能自动切换,保持连续均衡供风。各个作业点的测风、分风按时操作,供风点的风量、风速是否合要求。
瓦斯管理:煤矿建立完善的瓦斯管理制度明确落实到各岗位。强化瓦斯检测,对瓦斯等级进行鉴定,瓦斯检查员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严格执行瓦斯“三对口、三签字”管理,瓦斯检查员严格按程序现场交接班,每日按程序进行瓦斯情况汇报。制定瓦斯隐患处理措施,排放瓦斯严格按措施操作,对临时停风地点立即断电撤人设置栅栏、警示标志。
防治水管理:及时掌握本矿和周边矿井的水系情况,坚持做到“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方针,并编制防冶水计划,制定“防、堵、疏、排、截”的综合防治措施。
防尘管理:建立健全防尘系统,有效降低施工地点的粉尘,在主要大巷各转载点、煤仓,采煤工作面回风风流交汇处安装喷雾并能正常使用。
采掘管理:所有施工地点必须要编制措施和技术操作规程并严格按规程措施作业。
顶板管理情况:加强顶板管理,采掘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每班派一名安监员现场监督支护质量,每旬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顶板支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机电、运输管理情况:按规定实现双回路供电;井下机电设备保持完好,杜绝电气设备失爆;禁止非防爆和淘汰产品下;提升运输设备保护装置和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火工品管理情况:煤矿严禁购买、使用非法爆炸材料;建立并严格执行爆炸材料储存、运输和井下爆破作业制度,井下严格实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雷管、炸药“领、用、退”数量一致,实行闭合式管理。灭火器材不允许失效,并建立管理制度,数量配备要足。
5、煤矿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和关键设备、装备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
6、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及维修情况。
建立完善的应急的管理体系,每年组织一次救灾演习并要有计划、方案和总结报告,设立兼职救护队。
五、工作开展:
㈠、制订方案,进行动员部署。按照工作内容的要求,各有关责任人要认真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整治工作,矿每月定期(9日、19日、29日)组织三次全矿地面、井下范围内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治工作,组织全矿井下范围内顶板管理、提升运输、一通三防、机电管理、水害治理安全生产大检查。
㈡、突出工作重点,认真开展此项活动。按工作内容的要求,各有关责任人员要认真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制订整改方案,认真进行整改。对危险源和安全隐患进行辩识如发现问题交给责任人进行风险预警。
六、相关要求:
1、各相关人员必须认真落实好各自责任,分好工,做好此项工作,确保取得成效。
2、严肃纪律、进行责任追究。凡工作不负责任,工作不细造成落实不好的,要进行责任追究。
密山市兴达煤矿
2018年4月20日
档案编号:2-4-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实施方案、培训计划
密山市兴达煤矿 2018年4月20日
审
批
风险点分级与管控措施 篇7
关键词:集邮存货,管理信息系统,风险控制与防范,内部控制制度
0 引言
存货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邮政企业,存货主要包括:材料、低值易耗品、集邮票品、库存商品、出租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等。集邮票品是指邮政企业的集邮邮票、集邮品、集邮用品等,是邮政存货的主要组成部分。从会计核算的意义上来讲,集邮票品存货(以下简称“集邮存货”)属于邮政企业的重要存货。如果经营不善,可能造成积压或短缺,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量,存货价值贬损或生产中断。因此,如何识别风险并进行有效防范,对邮政企业来讲是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
1 当前邮政企业存在的集邮存货管理风险
存货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存货管理过程中,由于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以及企业自身等各方面原因所导致的或可能发生的损失。[1]当前大多邮政企业集邮存货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1 购置风险———盲目进货、盲目开发,导致集邮商品贬值
当邮票进入二级销售市场即集邮市场之后,邮票就成为有价值、可以交换的特殊商品。邮票从邮资凭证到集邮收藏,从通信领域进入流通交换领域,形成集邮市场的主要载体。集邮市场与集邮者队伍、社会消费水平、集邮者消费需求心理等因素有关。邮市的“冷暖”变化,容易产生决策和经营的盲目性。许多邮品由于开发时市场预测不准,用户不感兴趣,邮政企业却盲目要数、盲目进货、盲目开发,导致邮品滞销、贬值,邮品的大量积压给邮政企业带来不利。
1.2 储备风险———受惜售思想制约,导致集邮存货占用大量邮政企业流动资金
近年,在纪特邮票发行量稳中有降的情况下,邮市逐渐向好。邮政公司广选题材,开发了大量邮品,应该说这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业务。但从具体情况来看,由于市场的热销,造成了销售决策的错误,误认为将来商品会更紧俏,人为压库。随着市场热点的消退,造成商品的积压,占用了邮政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同时,使邮政企业的现金流也受到严重影响。
1.3 短缺风险———准备不足,丧失销售商机
集邮存货短缺风险主要来自库存商品的短缺,造成延迟供货而向客户赔偿的损失而形成的风险。或是邮政企业未能按合同供货形成的生意的损失,或丧失销售机会从而丧失获利机会引起的机会损失所形成的风险。
1.4 流通风险———缺乏信息共享,导致生产中断
由于邮品生产和销售环节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信息沟通不畅,上级开发生产部门不调查基层需求,使得邮品到达基层后没有销路,营销部门销售的积极性也减弱,造成基层库存积压,滞销邮品增加,而上级的开发生产也造成停滞。
1.5 盗失风险———保管不善,意外损失
集邮盗失风险是指集邮存货被盗窃、挪用或因灾害、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1]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邮政企业管理不善,导致存货在采购、储备、发放使用等各环节被盗窃、挪用造成损失而形成的风险;二是由于发生灾害,以及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存货价值减损而形成的风险。
2 集邮存货管理风险的原因分析
以下是邮政企业集邮存货管理风险形成的主要内部因素。
2.1 集邮存货管理思想落后
由于邮政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对集邮存货的认识不够深入本质,造成大量票品积压。虽然集邮存货是邮政企业拥有的财富,但是企业还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以维持对集邮存货的拥有。[2]大多企业经营管理层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单纯的认为集邮存货就是邮政企业的财富,一味追求增加集邮存货,忽略外部环境对邮政企业的影响,最终导致集邮存货的大量积压。
2.2 集邮存货内控管理不合理
2.2.1 企业内部绩效评价不合理
邮政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对集邮存货控制的合理化不利。在建立考核体系时未考虑库存资金占用费,而是以按时完成合同订单为核心,这就使得邮政企业在制定需求计划、采购计划等物流的决策过程中,违背了控制邮政企业集邮存货的思想,即当企业的资金大量被存货占用且不能及时变现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邮政企业的考核体系,它在集邮存货量的高低上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采购人员习惯性一次采购过量的票品,还不影响工作业绩。
2.2.2 邮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邮政企业内部关于集邮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存货的监管不能有效地运行。同时部门之间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缺乏权限的相互制约从而导致采购、入库、保管、领用、发货等工作没有章法,在集邮存货流转过程中加大了徇私舞弊的可能性,同时造成内部资源的浪费。
2.3 邮政企业集邮存货控制方法不合理,缺乏经济订购量的概念
邮政企业的采购员基本还处于经验采购的方式上,缺乏系统的集邮存货控制知识,在订货经济批量方面概念比较模糊,意识不到库存持有成本的存在,更考虑不到其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大小。[2]
以上是邮政企业存货管理风险的内部主要成因,除此之外,企业存货管理还受外部的经济的波动、市场的季节性变化、市场竞争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这些外部因素会加剧存货管理的风险。
3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改进集邮存货风险管控
3.1 管理层应充分重视集邮存货管理,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完善的存货风险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那一切都是白费心思。企业的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定期深入到集邮存货管理部门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在集邮采购制度的落实方面,应重点检查有无未经批准的采购,有无质次价高、吃回扣的现象。在集邮存货管理制度落实方面,重点检查入库的验收手续、存货是否实行ABC分类管理;有无积压、霉烂及不安全的情况,账物是否相符;出库是否有严格的批准手续等。在销售管理制度落实方面,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积压、滞销品是否及时处理等。邮政企业应注重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执行制度好的要给予奖励,执行制度不好的给予批评,并限期整改。
成功的库存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领导层对库存风险管理的价值透彻理解,不能急于求成。邮政企业高层必须要在人力、物力、财力及战略发展规划上给予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并明确项目管理机构和职能。“一把手”必须亲自“挂帅”,设置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全程参与,如果企业的业务流程由于采用信息化手段而发生变化,则应对内部机构和岗位进行调整或增加。
3.2 采用先进的存货管理技术和方法,实现库存管理信息化
如果集邮存货控制简单化,库存的分类就不能清晰反映出供需之间的平衡。同时,如果各部门之间对库存信息缺乏必要的沟通,必然导致库存信息传递效率低下,影响邮政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邮政企业应当采用先进的存货管理技术和方法,规范存货验收程序和方法,对入库存货的质量、数量、技术规格等方面进行查验,验收无误方可入库。
通过信息化控制建立一套集邮存货风险预警系统,来对存货的风险进行评价、分析和控制,从而降低库存直至达到企业的最高目标———实现零库存。要达到零存货,就必须推行适时制生产系统,实行的关键是降低存货水平,又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均衡进行。它要求邮政企业必须以销定产,在销售环节上要广开销售渠道,建立完备的销售体系,做到在最后一个生产程序保质保量地加工出产成品后,就能够及时将产品销售出去。降低库存,既提高了资金利用率,也全面提高了邮政企业资金收益率,使集邮存货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邮政企业应当采用先进的集邮专业信息化发展技术,即是管理信息化系统,使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能够像钟表一样相互协调,准确无误地进行运转,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管理信息化系统改进企业管理模式,加强对集邮存货的管理,细化管理环节,明确管理责任,从而实现对邮政企业存货资金的有效管理。
3.3 制定科学合理的集邮存货风险管理制度
制度是行动的先导,有“度”可依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邮政企业应制定规范的集邮存货管理办法,明确集邮存货管理原则和要求以及库存品的处理方式等。根据集邮存货的业务流程,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采购、仓储、领用、盘存管理制度。
3.3.1 加强存货采购风险管理,合理确定集邮存货采购日期及数量
严格“四统一”策略。即统一进货渠道,统一邮品名称,统一邮品价格,统一宣传方案。有了“四统一”,才能避免出现因进货渠道不统一,造成的集邮品价格和名称不同的状况,避免在产品宣传上发生夸大、虚假等不良现象。
针对集邮品开发存货控制管理实行三原则,包括: (1) 集中统一原则。总公司对区域内邮品开发项目实施集中审批,对票源实施统一配置,由总公司统一开发全系列集邮产品供应全区域。集邮品市场采购由总部统一管理,严格采购成本控制,规范市场采购管理流程,制定市场采购及代销审批制度,凭供货商资质、信誉度、产品质量和价格来确定供货商,实行精细化管理。 (2) 以销定产原则。总公司集中开发的产品应以基层征订数量为依据,按照以销定产原则确定集邮品的制作数量。 (3) 库存最优化原则。通过对产品数量、价格、成本、品种实施总部管理,达到票源合理使用、减少重复开发、盲目开发,努力降低库存,实现集邮存货的最优化。
邮政企业应当根据各种存货采购间隔期和当前库存,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市场供求等因素,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合理确定存货采购日期和数量,确保存货处于最佳库存状态。
3.3.2 完善存货的验收﹑储存及保管的风险管理机制
邮政企业应当建立存货保管制度,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加强存货的日常保管工作,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通过加强集邮存货保管,保证库房规范、高效、有序运作,保障邮资票品安全,减少不良损失,降低库存占用资金,来不断完善邮资票品保管制度。
(1) 高效有序地进行邮资票品的收发作业。按照先入库、后出库的原则做好集邮票品的接收、入库保管和发放工作。工作中注意保护集邮票品的品相,要求绝对完好,防止因管理不善、操行不慎造成损失。 (2) 定期和循环盘点,及时与业务部门及时对帐查处差异,保证帐、物、卡一致。 (3) 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库存情况不得向外泄漏。库管人员因故离岗时应按有关规定严格办理移交手续。 (4) 做好防火、防水、防盗等安全防护工作,保障邮资票品的安全。
3.3.3 完善存货销售风险管理,明确集邮存货发出和领用的审批权限
严把“双定”关。在产品开发上严格把握定向邮品和非定向邮品的开发,在源头上防止集邮品的积压。定向邮品一般不会造成新增库存,但如果管理措施不到位,也会造成邮品的积压。因此,在邮品的开发中,应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注重长远效益,把客户的库存纳入集邮品存货管理之中,实行动态管控;而非定向邮品的新增库存,大多是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及营销乏力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为了避免邮品的新增库存,应主动了解市场,把非定向邮品存货率控制在有效库存范围内,以更好地保证邮政企业的正常运转。
邮政企业在销售发出存货应时,应由销售部门根据商品销售计划填制提货单,手续齐备后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同时销售批量集邮存货要同购货单位签订合同,来加强双方责任,保证按期供货,及时收回款项。严格集邮存货发出和领用的审批权限,大批量和贵重邮品发出应当实行特别授权。仓储部门应当根据经审批的出库通知单来发出货物。
3.3.4 完善邮品存货盘点清查制度,确保存货记录与实际库存相符
邮政企业应当详细记录存货入库、出库及库存情况,做到存货记录与实际库存相符,并定期与财会部门、存货管理部门进行核对。利用集邮业务信息系统,规范集邮商品的出入库管理,建立按月监控、按年考核机制。集邮业务信息系统需向财务人员开放权限,业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财务部门资金资产、核算及统计岗位相关人员配合,定期分别重点对预订、零售、贵金属、常规集邮品存货业务及财务数据进行核对,确保两账相符。
针对盘查后发现的滞销票品,应认真做好汇总分析工作,针对不同阶段集邮存货形成库存积压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减库增收措施和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清理工作方案。首先应加强市场分析,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方式进行促销,有效降低整体库存。其次,应根据区域需求差异,对库存邮品进行区域间调剂,进一步削减库存。对于通过盘活和调剂手段不能消减的滞销集邮品,必要时可根据市场及库存情况进行调价销售。
3.3.5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与奖励制度
邮政企业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集邮存货管理考核指标,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纳入各级邮政企业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中,引导员工树立起“库存最小化就是利润最大化”的观念。同时,完善各项管理奖励措施,调动员工的聪明才智来加强存货管理。
通过对存货相关指标的分析和监测,能够辅助公司加强抗风险能力,同时有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邮政公司应当依据相关财务数据,制定相关风险预警值来控制集邮存货入库,科学、合理控制集邮品存货量。
(1) 控制集邮存货周转天数。集邮商品周转天数是越少,越节约流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总公司比较全区域内历年数据并结合行业特点,对基层集邮商品周转天数进行考核。如指标未合格,总公司将酌情核减集邮品下发量,同时相应减少总部采购量。 (2) 设立警戒集邮存货量,进行日常存货购销管理预警。总公司根据各基层公司收入规模、库存情况等,按年度下发各基层公司日常月份集邮品分项库存量控制指标。各基层公司除当年十二月末外,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库存成本金额不得超过该控制指标。严格控制年度库存总量增长,不得突破目标控制数。
3.3.6 完善邮政企业信息化内部控制
邮政企业应加强和完善信息化内部控制,实现对业务和过程的实时控制。[3]按照内部控制设计原则,考虑信息技术业务处理过程的特点,对各个业务处理环节设置相应的控制,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嵌入信息系统中的业务处理控制,关注相关计算机程序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业务和过程的实时控制,实现从机制到具体业务内容的效益性控制。同时,以明确的控制标准,针对控制标准进行比较、评判,及时剔除不合法、不经济的行为因素,及时修正。
3.4 发动全员,加强集邮存货风险控制与防范
加强邮政企业的集邮存货风险管理,首先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产权清晰、职能明确、分工协作、结构合理的组织机构。使企业由一人管理的企业转变为管理团队运行的企业,以增强企业存货风险管理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水平。其次,要注重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在企业中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实施风险管理。人才是企业最具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宝贵资源,邮政企业职工应当牢固树立先进的存货管理理念,完备各项科学知识,提升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
4 结束语
总之,邮政企业集邮存货风险管理不应仅仅停留在制定和实行整套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层应重视存货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从源头上和规章制度上有效控制和堵塞存货采购的种种弊端和各种漏洞。充分利用企业网络信息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依据相关财务数据,制定相关风险预警值来控制集邮存货入库,科学、合理控制集邮品存货量,提高存货管理的执行效率和工作质量以及各种应急控制的措施,对集邮存货进行合理分类,制定严格的存货周转流程,通过对邮政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使集邮采购物资的质量控制、验收、保管保养、发放,使用、总结分析等一系列存货管理环节,形成闭环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相关人员管理水平,实现全员、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推行适时生产系统,切实落实集邮存货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最终实现零存货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达到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常蕾.如何做好存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统计与管理, 2012, (01) .
[2]唐雪清.浅谈企业的存货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J].当代经济, 2010, (14) .
【风险点分级与管控措施】推荐阅读:
食品制造风险分级管控08-29
分级管控化工安全风险09-0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05-31
风险分级管控细则培训06-15
风险分级管理管控制度07-15
重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05-2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06-12
大林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07-19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08-29
风险分级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