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

2024-08-05

风险分级(通用11篇)

风险分级 篇1

摘要:针对城市加油站储存有大量易燃、易爆油品,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情况,通过对加油站事故案例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加油站事故存在的主要风险以及导致城市加油站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基于风险管理的理念,对城市加油站火灾风险进行分级研究。借鉴相关风险评估研究成果,首先提出加油站火灾风险分级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予以量化,据此构建加油站火灾风险分级模型,通过模型得出加油站火灾风险等级,为安全监察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加油站,火灾风险分级,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分级模型

0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城市的加油站已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油站的发展对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交通、节约能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加油站发展失控也带来的弊端,由于加油站是储存和经营易燃易爆油品的场所,火灾危险性大,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不仅加油站受灾,对周围建筑物也有极大威胁,且随着加油站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及素质所限,消防安全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隐患,对安全监管部门产生了更大的挑战。

1加油站风险分析

1.1加油站主要风险

加油站的事故灾难类风险主要是火灾(爆炸)风险。有关学者对近十年60例加油站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表明,火灾爆炸事故是加油站事故主体,占事故总数的86.7%,其危害性最大,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严重。60例加油站事故的主要环节如表1所示,火灾爆炸事故点火源统计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加油、卸油作业环节是事故易发环节,静电、电器、明火等是主要点火源[1,2]。

1.2加油站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1)加油站的建设存在先天性隐患,表现为:加油站建设不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建设,就会造成安全间距不足、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够等严重威胁加油站安全的先天性隐患。

(2)电气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如很多加油站的营业室及值班室内的照明线路不按要求敷设,不使用防爆灯具、防爆开关或安装不规范。有的加油站虽然在建设时采用了防爆电气,但后期管理上不严格按照要求使用,私自乱接乱拉电线导致防爆电气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3)安全技术保障措施不达标。如汽车油罐车采用敞口式卸油方式,且卸油场地没有设静电接地装置;储油罐没有设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等。

(4)操作人员文化素质低,不能对油品的易燃特性、静电防护等知识灵活地掌握,以致无法具备较高的操作水平甚至违章操作,如操作人员操作时不穿防静电工作服、鞋,违章给塑料桶加油;卸油速度过快;检修作业常常需要动火,油罐及其装油设备未清理、置换或未彻底清除就检修动火等等,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操作人员对许多动态变化的情况不能及时觉察其中的危险,将事故消灭在萌芽当中,出了事故,又不能及时准确地控制,从而造成事故的恶化。

(5)安全管理粗放,“重效益,轻安全”思想严重,隐患往往得不到治理,员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培训[3]。

2加油站火灾风险分级指标研究

2.1加油站火灾风险分级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

根据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面临风险因素,结合相关理论[4],从固有风险、安全管理水平、隐患及处罚记录情况、事故情况等四方面考虑,研究得出了加油站火灾主要风险的分级指标体系框架。

2.1.1 固有风险

从致灾因素(火源)、阻止火灾发生、控制火灾影响、火灾后果等方面综合考虑火灾风险影响因素,建立了火源因子、火灾蔓延因子、灭火设备设施因子、应急疏散因子以及火灾后果因子等5项指标来反映加油站火灾固有风险。

2.1.2 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火灾的发生可能性及其后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引入安全管理水平指标[5,6]。

2.1.3 隐患及处罚记录情况

隐患及处罚记录情况是反映加油站企业对现有火灾防范相关法规标准的遵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加油站火灾风险的整体反映。因此,引入隐患及处罚记录情况指标作为风险调整因子。同时,隐患及处罚记录是公共安全监管实施过程中最为直接可见的结果,此指标能够使监管过程与监管对象风险动态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2.1.4 事故情况

事故发生情况是一个监管对象历史整体风险的最直接反映,而且应作为重要依据,因此,引入事故发生情况指标作为风险调整因子。

建立加油站火灾风险分级指标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2.2加油站火灾风险分级指标确定

按照火灾风险分级指标体系框架,参考《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AQ3010-2007)、《北京市汽车加油加气站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等,结合建立的加油站火灾风险分级指标体系框架[7,8,9],建立如表3所示的加油站火灾(爆炸)风险分级指标体系。

2.3加油站风险分级模型的建立

2.3.1 确定火灾风险分级指标权重

根据确定的加油站火灾爆炸风险分级指标,建立各级指标的重要性判断矩阵,由专家通过讨论填写各个判断矩阵表,并对判断矩阵进行满意一致性检验,计算各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从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各项指标权重结果如表3所示。

2.3.2 建立三级指标量化标准

为建立量化计算模型,参照各项指标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行业相关情况,确定各项三级指标的具体赋分标准如表4所示。各项指标值在0-100之间,分值越大,表明风险越大。其中火源因子(B1)、火灾后果因子(B5)、隐患及处罚记录因子(B7)、事故情况因子(B8)为正向指标;而火灾蔓延因子(B2)、灭火设备设施因子(B3)、应急疏散因子(B4)、安全管理因子(B6)为负向指标。

2.3.3 构建火灾风险值计算模型

根据确定的具体指标权重及风险值计算一般模型,将隐患及处罚记录指标和事故发生情况指标作为动态调整因子。为反映其重要性,对其取值贡献进行几何级数放大,采用使用较为广泛的2的指数函数来表示,构建加油站火灾爆炸风险值计算模型,如公式所示:

式中:RH —加油站火灾爆炸风险值;

Wi—第i项二级指标的权重;

Wij—第i项二级指标中第j项三级指标的权重;

Cij—第i项二级指标中第j项三级指标的得分,赋值标准见表4。

2.3.4 确定火灾爆炸风险分级表

根据RH值依据表5所示的标准对加油站火灾爆炸风险进行分级(ABC分级限值标准可以根据最终调查结果进行赋值)。

4结论

(1)从固有风险、安全管理水平、隐患及处罚记录、事故情况四方面的因素来考虑,提出了城市加油站火灾风险的分级指标体系框架,并建立了风险分级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城市加油站火灾风险分级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权重;建立了可行的城市加油站火灾风险计算模型。

(2)以风险评估基础理论为依据,提出一种加油站火灾风险评估的方法。通过风险分级确定城市加油站火灾风险高低,并对高风险的加油站实施重点监管[10]。一方面有利于抓住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有利于将有限的检查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公共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效率,实现检查力量的优化配置。

(3)通过对城市加油站火灾风险分级的研究,可以为开展其他行业领域的风险分级研究工作起到借鉴作用,有助于建立城市区域分级监管模式,有效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社会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伟.加油站事故统计与致因分析[J].安全,2009,(3):15-18

[2]张全奎,范继义,王伟峰,等.加油站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事故重点[J].石油库与加油站,2006,15(5):22-24ZHANG Quan-kui,FAN Ji-yi,WANG Wei-feng,et al.A-nalysis on statistic of accidents of gas station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J].Oil Depot and Gas Station,2006,15(5):22-24

[3]周建新,任智刚,刘铁民.基于风险优先的分级监察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3):23-27ZHUO Jian-xin,REN Zhi-gang,LIU Tie-min.Research oninspection based rank by risk priority[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2(3):23-27

[4]范维澄,孙金华,陆守香等.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刘铁民.火灾频发暴露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系统脆弱性[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3):5-11LIU Tie-min.The frequent fire accidents exposed the vul-nerability of urban public safety system[J].Journal of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7(3):5-11

[6]刘铁民.中国安全生产若干科学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9

[7]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S],2002

[8]AQ3010-2007,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S],2007

[9]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2006

[10]陈友良.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风险调查系统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79-82CHEN You-liang.Research on risk investigation systemof urban public supervision object[J].Journal of Safety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7(7):79-82

风险分级 篇2

一是风险点排查常态化。该矿制定下发《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以矿长、总工程师为主体,下设专业科室的安全技术管控体系,按照“从细排查源头风险点,从深管控风险关键点,从严治理现场隐患点”的工作要求,实行月度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点分级排查一并纳入月度“双险双控”机制,全面、全方位、全过程排查井上下安全隐患和风险点,形成“关口前移、纵深防御”的“大快严”集中行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覆盖、无缝隙的“双险双控”管控网络体系和矿、区队(科室)、班组(岗点)“三位一体”的风险控制目标责任体系。目前,已排查各类190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名册》即将汇编成册。

二是风险点措施精细化。该矿将排查出的风险点,紧紧围绕“人、机、物、环”方面的危险源,制定管控责任单位、管控责任人和具体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施工工程措施、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挂牌督办制度、安全风险公示制度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重点强化“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管理、提升运输、火药放炮、职业卫生、安装撤面和零星工程”等环节的风险点管控,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管理上,实现了风险预控、动态管控、全过程监控。

风险分级 篇3

什么是风险分级管理

《办法》所称“风险分级管理”,是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结合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类别、经营业态及生产经营规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监督管理记录情况,按照风险评价指标,划分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并结合当地监管资源和监管能力,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的不同程度的监督管理。

适用范围

《办法》适用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所有获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等食品生产经营者及食品添加剂生产者实施风险分级管理。

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的生产经营实施风险分级管理也适用本《办法》。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的划分依据

《办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划分应当结合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特点,从生产经营食品类别、经营规模、消费对象等静态风险因素,以及生产经营条件保持、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管理制度建立运行等动态风险因素,确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划分方法

《办法》规定,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只需要每年进行一次风险等级评定,下一年度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等级根据上一年度风险等级以及《办法》规定的条件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明确下一年度的风险等级。新开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等级,既可以按照《办法》规定的量化评价程序,通过量化分级评定,也可以按照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静态风险分值确定。

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A级风险、B级风险、C级风险和D级风险四个等级。风险等级的确定采用评分方法进行,以百分制计算,其中静态风险因素量化风险分值为40分,动态风险因素量化风险分值为60分。分值越高,风险等级越高。风险分值之和为0~30(含)分的,为A级风险;风险分值之和为30~45(含)分的,为B级风险;风险分值之和为45~60(含)分的,为C级风险;风险分值之和为60分以上的,为D级风险。

风险因素量化指标制定权限

《办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静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表》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对该表进行调整,并在本辖区内组织实施。《食品生产经营动态风险因素评价量化分值表》则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参照《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制定,并组织实施。

食品生产经营静态风险因素按照量化风险分值划分为Ⅰ档、Ⅱ档、Ⅲ档、Ⅳ档四类。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按照其生产的食品类别确定静态风险;对于食品销售企业,按照其食品经营场所面积、食品销售单品数和供货者数量确定静态风险;对于餐饮服务企业,按照其经营业态及规模、制售食品类别及其数量确定静态风险。

风险等级实行动态调整

《办法》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当年食品生产经营者日常监督检查、监督抽检、违法行为查处、食品安全事故应对、不安全食品召回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记录情况,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下一年度风险等级进行动态调整。

《办法》还分别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等级的调高、不作调整、调低做出了明确规定。

一、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下一年度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可视情况调高一个或两个等级:

1.故意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且受到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等行政处罚或更重处罚的;

2.有1次及以上国家或省级监督抽检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3.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4.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

5.不按规定进行产品召回或者停止经营的;

6.拒绝、逃避、阻挠执法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或者拒不配合执法人员依法进行案件调查的;

7.具有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其他可以上调风险等级情形的。

二、生产经营者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当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记录中未出现《办法》第二十八条所列情形的,下一年度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可不作调整。

三、食品生产经营者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下一年度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可以调低一个等级:

1.连续3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记录没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所列情形的;

2.获得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除外);

3.获得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奖的;

4.被选为总局、省级局试点、示范项目的;

5.具有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其他可以下调风险等级情形的。

风险分级结果的运用

《办法》对不同风险等级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频次做出了明确规定:

A级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原则上每年至少监督检查1次;

B级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原则上每年至少监督检查1~2次;

C级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原则上每年至少监督检查2~3次;

D级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原则上每年至少监督检查3~4次。

具体检查频次和监管重点由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确定。

此外,《办法》明确要求,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建立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分类系统及数据平台,记录、汇总、分析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信息,实行信息化管理。

分级基金的折算设计及其风险解析 篇4

关键词:分级基金,定期折算,不定期折算

2015 年中几个月来,A股市场的表现可谓惊心动魄,投资者更像是坐在过山车上炒股。上证综指在6 月15 日至7月8 日的18 个交易日期间,从本轮行情的最高点5166 一路狂跌到3507,跌幅达32% 。此后国家队入市,沪指触底反弹,A股开始了漫长的震荡行情。然而,股民们辛苦等来的不是真正的 “触底反弹”,而是更强劲的 “洪水猛兽”,就在大家高喊着 “重回4000 点不是梦”的时候,8 月17 到25日,仅仅7 个交易日,A股 “跌跌不休”跌去了26% ,股民们的梦想再次遭遇粉碎性骨折!

然而 “东边有雨,西边哪能晴”,跟随A股市场的翻江倒海,分级基金市场也不得安宁。随着各类指数的连续下挫,多只分级基金触发不定期下折条款,然而很多不知情的投资者满怀 “坚决抄底”的热情,触碰了临近下折的B份额,损失惨重。

诚然,下折条款的触发对于B份额的投资者来说可谓“当头一棒”,那么这是否意味着A份额就可以完全风险免疫呢? 以下,我们将对分级基金的折算条款、设计初衷、具体折算流程及其风险进行详细的梳理。

1 分级基金的基本性质

分级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 或多级) 风险收益的基金品种。一般的分级基金可分为三类份额: 母基金、A份额和B份额,其风险和收益均不相同,可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母基金是普通的开放式基金,除了可以申购、赎回之外,还可以按比例拆分为A、B两类子份额。在基金运作期内,A份额获取约定收益,且优先享有收益分配,类似债券,风险相对较低,约定收益率主要与定存利率相关; B份额实际上得到了一种低成本低门槛的杠杆融资,获得母基金的剩余收益和承担损失,且收益分配的次序靠后,风险相对较高。

以某分级基金产品P ( P称为母基金) 为例。它被分为A份额( 约定收益部分) 和B份额( 权益部分) ,A份额获取约定收益率,到期时基金P扣除A份额的本金( 又叫做A份额的净值,一般记为1) 及应计收益,并将全部剩余资产归入B份额,这样母基金P亏损时,以B份额的资产净值为限由B份额持有人承担。当P的整体净值下跌时,B份额的净值优先下跌; 相对应地,当P的整体净值上升时,B份额的净值也将相对于A份额优先上升。

2 分级基金的由来

著名的 “MM理论”认为,在一系列完美市场的假设前提下,公司市场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然而,现实常常冲击着理论界各种完美的假设,以至于资本结构成为影响估值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通过对权益、现金流等方法,对资本结构进行适度优化,并提升投资价值的内生性方法在全球范围内盛行开来。

20 世纪80 年代, 美国出现了早期类似分级信托产品———股利收益证券及股价上涨收益证券,即可以视为较为简单的分级资本结构基金例子,其产品被分割为股利与资本两个不同级别的分级基金: 一级取得每年的股息红利,一级获得期末清算时资本收益。之后由于在税收等方面的劣势,其在美国的发展逐渐停滞,但其确实引发了海外对于分级基金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以英美的杠杆封闭式基金最具代表性。

杠杆基金产生杠杆的方法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以美国的杠杆基金为代表,其多为公司型基金,主要通过发债融资或者优先股的形式使基金产生杠杆; 另一类是以英国的杠杆基金为代表,属于典型的结构化分级,通过合并运作、收益分层的方式,将同一只基金产生的收益( 或损失) 在不同的分级产品之间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从而使不同的分级产品有不同的杠杆。

国内方面,2007 年,在传统的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ETF和LOF以外,我国市场推出了分级基金。国投瑞银瑞福基金是第一支分级基金,这个产品融合了定期开放和封闭两种方式,并且同时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但其产品条款较复杂,导致投资者理解困难,为了让此类能获得更多投资者的关注,随后的产品在设计上逐渐简化。此后,为了鼓励基金产品的创新和发展,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很多引导和支持分级基金发展的政策和条款。分级基金市场逐步发展起来。

3 分级A的价值形成

我们经常说A份额具备债券的性质,主要因为它如债券一般可获得约定收益。然而,它们也有显著的不同: 第一,由于受到下折条款的保护,A份额相比债券几乎没有信用风险,只要基金公司严格按照相应条款进行操作,那么A份额的本金和收益可以得到保全; 第二,A份额的利息支付形式不同于债券,它的利息是以母基金的形式向投资者支付的,而不是以现金的形式向投资者支付的,所以如果投资者想要把这种利息转换成现金,还需向基金公司申请赎回母基金,这其中要承担期间几个交易日母基金净值波动的风险;第三,除永续债以外的债券一般都有一定的存续期限,到期时相应的债券将会还本付息,但由于股票是永续存在的,所以作为母基金一部分的A份额一般也没有到期期限,它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流通或与相应的B份额合并成母基金之后申请赎回,没有 “到期”的说法。

正是因为A份额具有上述的性质,所以我们经常把A份额拆分成三部分价值———债券价值、期权价值和配对转换价值。一是,单纯的债券价值,投资者可以按照约定,获取相对固定的收益。二是,期权的价值,市场中交易的A份额一般都处于折价状态,即A份额的交易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那么当分级基金进行下折的时候,A份额折价的部分将以母基金的形式发放给投资者,所以此时A份额的折价程度越大,投资者所获得的母基金越多,这就形成了类似于看跌期权的性质。三是,配对转换价值,主要是针对分级基金的折溢价套利而言。分级基金的套利分为两种: 溢价套利和折价套利,当A、B份额的买入成本之和低于合并之后可赎回的母基金净值时,形成折价套利,此时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A、B份额,然后向基金公司申请合并为母基金,最后再向基金公司申请赎回母基金份额; 当申购母基金的净值低于分拆之后分别卖出A、B份额的所得之和时,形成溢价套利,此时投资者会申购净值相对较低的母基金,然后申请拆分为A、B份额,最后在二级市场上将A、B份额卖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母基金拆分成A、B份额时或A、B份额合成母基金时,A、B份额的具体比例需要依据分级基金的配对转换机制,由最初的具体分级基金设计条款所决定,A、B份额之间的比例可能是5 ∶ 5、4 ∶ 6、3 ∶ 7 等) 折价套利时,投资者大量买入A份额,会导致其价格上升; 溢价套利时,投资者大量卖出A份额,会导致其价格下降。

4 分级基金的折算及其风险

4. 1 分级基金的定期折算条款及其风险

分级基金的定期折算一般设定在每个会计年度的第一个工作日或每个运作周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定期折算条款是针对A份额而言的,即为了保证A份额投资者取得事先约定的收益,基金公司每年定期将A份额投资者的约定收益转换成母基金份额( 我们在前面讲过,A份额投资者的约定收益只能以母基金的形式发放) ,拿到母基金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将其赎回,进而实现现金收益。而B份额不参与定期折算。

在折算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折算的正常进行,折算的基准日和下一工作日,母基金份额需要暂停申购、赎回和转托管,且折算基准日的下一工作日,A份额需要停牌一天。因为母基金份额和A份额的风险收益特征并不相同,投资者需要承担母基金净值波动的风险和A份额交易价格波动的风险。

4. 2 分级基金的向上折算条款及其风险

如前所述,分级基金B份额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低成本的杠杆融资,例如我们假设现在有一只分级基金,母基金、A份额和B份额的初始净值均为1,A份额和B份额的配对转换比例是1 ∶ 1,那么B份额就相当于拥有2 倍的净值杠杆( 2 倍母基金净值/B份额净值) ; 如果其他条件都不改变,由于基金良好的运作,在运作期间母基金的净值大涨为2,此时A份额的净值接近1,那么B份额的净值上升到3 附近,由此B份额的净值杠杆下降为1. 33 ( 2 倍母基金净值/B份额净值) 。进而,我们可以推出,随着母基金净值的上升,B份额的杠杆将持续下降,其融资属性弱化,这将会使得B份额对投资者失去吸引力,因为其违背了设计的初衷。

所以,分级基金的条款会规定当母基金净值达到一定阈值时,触发不定期上折条款。对于A、B份额均使其净值归1,并且对应份额保持不变,而对于A、B份额的净值超出1的部分,将转换为对应的母基金份额。此时,A、B份额的持有者因持有母基金份额,进而需要承担母基金净值波动的风险。

4. 3 分级基金的向下折算条款及其风险

分级基金下折条款的设计,可谓是分级基金条款中最“耸人听闻”的部分,在过去几个月中,着实让不懂行的投资者吃了大亏。分级基金下折条款的设计是为了保护A份额本金和约定收益不受损失,以防止B份额净值大幅亏损而伤及A份额。所以只有在市场行情下行的时候,才涉及分级基金的下折。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B份额的净值下跌到什么程度会被强制止损呢? 相关部门在2012 年出台了相关规定,要求股票型分级基金的实际杠杆率不得超过6倍。目前,大部分分级基金将B份额下折的阈值设定为0. 25 ( 另有一些阈值设定在0. 25 附近) ,这意味着一旦B份额的净值低于此阈值,就会触发不定期折算条款。

4. 3. 1 折算原则

当B份额的基金净值达到阈值及以下时,相应的分级基金将分别对A、B份额和母基金进行份额折算,份额折算后该分级基金将保持A、B份额的比例不变,份额折算后,A、B份额和母基金的净值均调整为1 元,且A份额的持有人还将得到一部分母基金。具体的折算原则为:

针对B份额,份额折算前B份额的资产净值与份额折算后B份额的资产净值相等; B份额持有人持有的B份额的折算比例= NAV前B份额/1. 0000。

针对A份额,份额折算前后A、B份额的份额数始终保持原来的配比不变; 份额折算前A份额的资产净值与份额折算后A份额的资产净值及新增场内母基金份额的资产净值之和相等; A份额持有人持有的A份额的折算比例=NAV前B份额/1. 0000; A份额持有人新增的场内母基金份额的折算比例= ( NAV前A份额- NAV前B份额) /1. 0000。

针对母基金,份额折算前母基金份额的资产净值与份额折算后母基金份额的资产净值相等。母基金持有人持有的母基金的折算比例= NAV前母基金份额/1. 0000。

4. 3. 2 折算流程

一般情况下,分级基金的下折流程需要4 个工作日,依次为触发日、基准日、折算日和复牌日。

触发日( T - 1) ,B份额当日收盘后净值达到阈值及以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该日决定分级基金是否进入下折流程,无论次一日收盘后B份额的净值是否重回阈值以上,都不能改变这支分级基金下折的命运。

基准日( T) ,分级基金暂停办理申购、赎回、转托管、配对转换等业务,A、B份额开盘停牌1 小时,之后恢复正常交易,基金公司根据基准日收盘后母基金和A、B份额的净值来决定最终折算比例。

折算日( T + 1) ,分级基金暂停办理申购、赎回、转托管、配对转换等业务,A、B份额暂停交易,基金公司为持有人办理份额登记确认,这期间母基金的净值仍然在变动,当日收盘后母基金的净值根据所追踪指数的涨跌幅而相应变动。

复牌日( T + 2) ,分级基金恢复申购、赎回、转托管、配对转换等业务,基金管理人公告份额折算结果,对应份额持有人可以查询其账户内的基金份额,A、B份额开盘停牌1 小时后,恢复正常交易。

4. 3. 3 下折中的风险

分级基金下折以后,B份额持有者的份额将会骤减,承受巨大损失,而为了保障A和B的配对转换机制不被破坏,A、B份额的配比必须保持不变,进而A份额持有者的份额也会随之骤减,但同时A份额会得到相应的母基金作为补偿,所以其风险主要来自于折算流程后三个交易日中母基金的净值变化,主要表现如下:

触发日: 在这之前B份额净值已经处于下跌通道,如果此时A份额处于折价状态( 即市价< 净值) ,有先见之明的套利基金一般会在当日大量买入A份额,等待下折,从而推高A份额的市价; 但如果当日收盘之后,B份额的净值明显反弹,并没有达到阈值及以下,那么A份额的投资者只能自食苦果; 另外,如果当日A份额处于溢价状态( 即市价> 净值) ,那么参与下折将会使其溢价归零,承受损失。

基准日: 是决定母基金和各级份额折算比例的关键一天。然而,这一天母基金和各级份额的净值依然在变动。收盘后,母基金净值的跌幅越大,进而B份额的跌幅越大,则净值始终处于1 以上( 包含不变的单位净值1 和应计利息) 的A份额获利越多; 另外,从当日收盘之后,A份额的持有者因折算规则即将持有一部分母基金,之后的两个交易日其收益将与母基金挂钩。

折算日: 母基金和各级份额进行折算,但母基金的净值依然在变动。当日,A份额持有者的收益和母基金挂钩,母基金上涨,则A份额持有者实现浮盈; 否则蒙受浮亏。

复牌日: A份额持有者可以将手中持有的母基金申请赎回,但赎回的净值是按照母基金当日收盘之后的净值进行计算的,所以投资者仍需要承受当日母基金净值波动的风险。

5 结论

在所有金融产品的设计中,风险和收益从来都是相生相伴的。从上面的梳理中,我们可以得出,分级基金的A份额,风险和和收益相对较低,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而B份额的风险和收益相对较高,适合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特别是想要进行低成本的杠杆融资的投资者。从目前国内的投资者分布来看,分级基金的投资者主要分为配置户、套利户和交易户三类。配置户,主要是指银行、保险等资金量较大、风险偏好较低的金融机构,其主要投资分级基金的A份额,其持有时间较长,追求相对稳定的回报; 套利户,主要利用分级基金份额配对转换机制,伺机进行折、溢价套利,也需要承担套利失败的风险,这部分资金量一般不是很大; 交易户,一般追求的是短时间内因市场向预期方向波动而产生的收益,这类投资者一般能够对市场未来的走势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进而利用分级基金B份额具有低成本杠杆融资的特点,放大其收益,当然这部分投资者也需要承担市场实际波动和预期偏离的风险。

总而言之,分级基金的设计满足了多类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是具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设计,它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它常常以一种 “笑里藏刀”的面孔示人,虽然在牛市中,它可以让投资者的收益轻松翻倍,但不可忽视的是,在熊市中它也可以让投资者的收益加速下跌。如果投资者,特别是广大的散户,能够对它的条款设计和具体运作了然于心,那么它就是丰富投资渠道和进行杠杆融资的利器,反之,如果投资者对它一知半解就盲目参与,它亦可以成为夺命的利器。在当下中国金融产品日益丰富的大背景下,投资者面临更多选择的同时也面临更多的风险,唯有做理智的、高素质的投资者才能在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棪.分级基金的折算机制研究[J].时代金融,2013(18).

安全风险分级管制度 篇5

公司各科队及选煤厂:

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并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 长:总经理

常务副组长:安全副总经理

副 组 长:各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 选煤厂厂长 成 员:科室、队组负责人

办公室设在安全培训办,负责人由安全培训办主任武秋田兼任,副主任张培银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领导组职责

1、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实施方案,制定风险分级工作制度,明确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管控措施以及层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

2、指导、督促各科(队)室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组织相关科(队)人员对全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职责

具体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建立综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台账,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利用风险预控信息平台监督各业务部门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辨识范围、辨识程序、评估方法)

(一)辨识范围

全方位、全过程排查全矿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管线、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矿山采空区、施工场所、排矸场、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二)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1、安全风险等级标准

由总经理牵头组织,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辨识标准(工作任务分析法)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规范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标准,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其中:

重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系统损坏的。中等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不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一般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低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2、安全风险评估

(1)矿、各专业系统每次风险辨识结束后,分别由总经理、各分管副总经理组织,针对各系统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按照矿制定的安全风险等级评定标准(风险矩阵法),建立一整套安全风险数据库、重大安全风险清单、汇总造册。要完善本系统安全风险台帐,明确级别、管理状况、责任人、管控能力等基本情况,实行“一风险一记录”,并按照风险等级,对台帐进行分类管理。对现场辨识出现的不同类别安全风险,必须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经评估存在不可控风险的,必须立即停止区域作业或停止设备运行,撤出危险区域人员,督促责任部门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重新进行评估并进行实时监控。

(2)矿、各专业系统每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定级结束后,要组织编写安全风险综合评估书,明确辨识的时间和区域、存在的风险和等级、管控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

(三)综合辨识程序

1、辨识评估

每年底总经理组织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进 行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煤矿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爆破、机电运输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及时编制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将辨识评估报告结果应用于确定下一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下一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

2、月度检查

每月由总经理牵头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一次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并于当日下午各分管副总经理组织本系统业务骨干,召开本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会,结合本系统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以及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进行一次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3、旬检查

每旬由各分管副总经理牵头组织分管业务科队负责人及本部门人员,对本部门作业区域或业务范围内开展全面的安全风险辨识,由本部门技术主管根据辨识情况编写作业区域安全风险综合评估报告,明确辨识的时间和区域、存在的风险和等级、管控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

4、日排查

跟班队长、班组长每班交接班前组织本班组岗位员工对重点工序进行安全风险排查。并严格按照《xx煤业科(队)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问题日巡查登记表》现场监管,全面掌控作业现场班组、岗位人员的风险辨识情况;岗位员工上岗 前严格按照《岗位危险源辨识卡》上的内容对上岗区域内的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发现安全风险后及时向当班跟班队长、班组长汇报,需立即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本班班组长及跟班干部,并重新制定管控措施,跟踪整改结果,确保管控效果良好。

(四)专项辨识评估

1、本公司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特大事故隐患或所在省份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由总经理组织分管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和业务科室、区队,从汲取事故教训和消除事故隐患的角度,开展一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识别之前的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

2、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重点对地质条件和隐蔽致灾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

3、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隐蔽致灾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分管副矿长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区队,重点对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隐蔽致灾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4、启封火区、排放瓦斯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新应用前的风险辨识,由分管副 矿长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区队,重点对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作为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依据。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根据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从高到低,分为“矿、区队、班组、岗位”四级,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级管理人员、作业员工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负责。

2、由总经理亲自组织实施,针对重大安全风险,采取设计、替代、转移、隔离等技术、工程、管理手段,制定管控措施和工作方案,人员、资金要有保障,并在划定的重大、较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一个采(盘)区的单班作业人数控制在100人以下;综采工作面作业范围内(包括工作面及进、回风巷)单班各类作业人数控制在35人以下;掘进工作面作业范围内(从掘进迎头至工作面回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单班各类作业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

3、由总经理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月对评估出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季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下一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

4、由分管副总经理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旬各专业系统针对本系统存在的每一项安全风险,从制度、管理、措 施、装备、应急、责任、考核等方面逐一落实管控措施,组织对月度安全风险重点管控区域措施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落实管控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不断完善改进管控措施。

5、由安全副总经理牵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负责严格对照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抓好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到位。

6、公司领导带班上岗过程中,严格跟踪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7、各业务部门要突出管控重点,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系统、生产区域、岗位实行重点管控,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等日常管控工作。

8、实时动态调整,高度关注生产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实时分析风险的管控能力变化,准确掌握实际存在的风险状况等级,并随着风险变化而随时升降等级,防止出现评级“终身制”,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9、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见附图。

五、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及培训

1、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全公司要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风险管控管控办公室负责做好日常监督检查。

2、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安全培训办每年组织参 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人员学习一次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组织入井人员和地面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与本岗位相关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教育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及防范、应急措施。

3、各业务部门要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风险预控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对安全风险的记录、跟踪、统计、监测和预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及时将安全风险区域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受风险危害的相邻作业区域区队、班组、岗位。

六、其他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附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

(此页无正文)

xx煤业有限公司 2017年4月17日

抄送:公司领导 xx煤业有限公司 2017年4月17日印发

风险分级 篇6

作为分级五霸之一的国泰基金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最自豪的不仅是2014年相关产品规模暴增了7.5倍,更是通过近一年的分级基金普及教育,国泰已经在众多中小投资者心中牢牢树立了“行业分级专家”这一高大形象。

房地产、医药分级基金表现突出

国泰打造行业分级基金专家形象的战略定位一开始就取得了巨大成功。

国泰现有的3只分级基金均属于行业分级基金。2013年2月6日,国泰推出国内首只行业分级产品——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分级。由于国泰在如何发展行业分级基金方面一开始就有非常精准的定位,以及与之相得益彰的产品设计,这只基金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场内规模就很快达到近20亿元;而到了2014年年末,场内规模更是突破了30亿元,其中,房地产B在12月份的日均交易量达到3.54亿元。

在房地产分级取得成功之后,国泰又相继推出了国泰国证医药卫生行业指数分级基金和国泰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分级基金。至此,从地产、医药再到食品饮料,国泰基金既覆盖了高波动行业,也率先在低波动行业有所准备。

也正是基于对行业分级基金定位的精准认知,国泰系分级产品演绎了一程厚积薄发的发展曲线,实现了规模和业绩的双丰收。据Wind数据显示,2014年国泰地产母基金涨幅72.03%,而杠杆份额房地产B(150118)的涨幅更是高达158.1%。另一只国泰医药指数分级基金规模也从3.5亿元迅速增长到了100亿元。

帮助分级基金走入寻常百姓家

除了专注于发展行业分级基金,国泰还特别重视分级基金走近普通中小投资者的工作。

“国泰基金做分级产品是为资本市场提供投资工具,而所提供的对象绝不仅限于所谓的机构投资者和大户,也面向‘中国大妈’等散户投资者。”国泰量化投资事业部总经理沙骎告诉《投资者报》,除了提供工具之外,国泰也提供一系列针对分级基金的投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指数型分级基金是被动投资产品,但国泰依旧在投研上毫不放松,不仅研究各种分级基金玩法,还制作各种营销工具将复杂的套利原理通俗易懂地展示给最普通的投资者。2013年国泰基金还敢为业内先,率先成立了以趣味方式普及ETF和分级基金知识的微信公众号“ETF和分级圈”(微信号:etfhefenji),目前粉丝近20000人,囊括对ETF和分级基金感兴趣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该号不但以趣味方式讲述分级基金基础原理,投资策略,也提示投资机会。部分券商可T+2日完成分级基金溢价套利一事就由“ETF和分级圈”率先披露,造福万千中小投资者,不但降低了套利风险,更提高了套利效率。

据沙骎介绍,在2014年年底分级基金行情井喷之前,国泰基金量化投资团队就着手举行了一系列量化投资品牌论坛等活动,通过专业投研人士与投资者面对面交流,既普及了如何把握分级基金的投资机会,也提示了相应的风险与收益,为迎接接下来的分级基金行情做了极好的铺垫。

“国泰肯花大的精力来帮助分级基金走入寻常百姓家,这源于国泰的发展理念——国泰基金既要成为资本市场资产管理专家,具备出色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也要成为提供资产配置工具的专家。”国泰基金副总经理周向勇告诉《投资者报》,对国泰来说,如果投资者想参与基金操作,国泰基金会在第一时间提供包括金融ETF、国债ETF、黄金ETF、纳指ETF以及房地产分级、医药分级、食品分级等很多很有意思的工具,帮助其把握投资机会,实现自主投资。■

风险分级 篇7

1 科学打造风险分级防控机制

石油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深冷、腐蚀等特点,一旦出现设计不当、操作不慎、设备故障或管理不善等情况,就可能导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人员中毒事故。如何搞好日常检维修及大检修工作? 车间严格执行工具箱会议,科学打造风险分级防控机制。持之以恒抓好每个工作日的工具箱会议,对第二天要进行的施工,一一罗列。首先根据总量控制的原则,将每天高危作业量严格限制在6项以下,生产、设备主任根据施工的轻重缓急及必要性,删减施工项目,再根据监护人的情况,进一步缩减检修项目,最终,决定需要申报的危险作业数量。对于确定的高危作业,由车间工艺、设备、安全及施工单位检维修负责人及保运班班长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各专业从专业角度对施工中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辨识,提出相应消减措施。工艺员根据施工性质,对脱油(水)作业、操作的平稳性、上锁挂签、能量隔离等进行重点辨识; 设备员对施工人员的资质、器具的合规性、施工方案等进行重点辨识; 安全人员负责施工环境、人员着装、着火、中毒等的重点辨识; 施工单位检维修负责人及保运班班长主要对作业的属性及作业的危险性、施工力量等重点辨识。对于危险作业,根据介质特性、毒害程度、车间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结果、同类装置兄弟单位发生的事故及第三方安全评价的结果等,划分为一、二、三类。一类危险作业施工时,除专职监护人员采取全程旁站式监护外,车间安全、工艺、设备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进行全程旁站式监护; 对于二类危险作业,除专职监护人员进行监护外,属地主管要执行巡检式监护; 对于三类危险作业,主要由属地主管进行巡检式安全监护。施工前,各专业技术人员要到现场确认风险消减措施的落实情况。安全员要对动火环境进行爆炸气分析,在分析合格的情况下,签署作业许可票证。之后,将作业许可证张贴在操作室的告知栏上,对岗位进行告知; 施工中,安全技术人员根据票证上的风险消减措施,对照抽查,凡发现消减措施未落实的,停止施工,进行整改。岗位外操人员根据岗位实际进行不间断巡检,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指导现场施工人员疏散、撤离。作业结束后,由现场监护人员负责检查施工现场情况,办理作业票的关闭手续。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优化了车间高危作业的监控力量,对于风险较大的作业,达到管得住、管得好的目的。

2 实行危险作业申报制度和固定动火日制度,确保分级监管到位

实行危险作业申报制度和固定动火日制度,有利于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 有利于车间根据施工的危险程度,合理安排监护力量; 有利于基层单位优化施工项目。受到监护人、施工力量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固定动火日不可能将施工项目全面铺开,容易实现受控管理。固定动火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上级部门进行重点监管。分厂根据基层单位申报的项目,将安全风险大的项目显示在调度室的大屏幕上,调度随时关注项目的进展,厂领导、科室长随时过问项目的推进情况及需要及时协调解决的问题。公司对各分厂申报的项目进行评估,确定需要重点监控的项目。目前,公司实行安全监督中心专职监督,安全环保处重点监督,相关处室值周监督,分厂安全监督站抽查监督,分厂相关科室值周监督。对于基层单位的突发动火,需要经过分厂主管安全的厂长审批,才能实施动火作业。对于装置正常开工期间的重大动火项目,必须制定严格的动火防护方案,经过上级部门的层层审批,然后才能执行。如车间2014年4月份催化装置顶循线泄漏消漏,就证明了这种措施的有效性。顶循线内介质为汽油,属于易燃易爆介质,泄漏部位大部分位于热油泵房顶部,施工环境极其复杂,但由于方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提出的风险消减措施有效,富有针对性,分厂各科室到现场进行严格监管,从而确保了两天两夜施工的绝对安全。另外,节假日、双休日、罐区等动火,实行升级管理,也是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对于车间日常查 出且无法 在正常生 产中整改 的“低老坏”及“卡 具”,列入装置 大检修计 划中,检修时予以彻底整改,也为检修后正常开工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为减少突发动火次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加强专职监护队伍建设,提高过程监控质量

在检维修施工现场的监护过程中,对于危险作业,包括进入受限空间、挖掘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动火作业、放射性作业、管线/设备打开、带压堵漏、易燃易爆场所机动车辆进入等均应严格执行旁站式监护。对于专职监护人,首先要求其必须参加分厂、公司的相关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其次抓好日常培训。车间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监护人员进行检查,对于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告知监护人员。2013年,炼油厂针对监护人员对制度学习不够的实际情况,下发复习材料,组织车间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重点学习,且将制度学习考核列为年度技术人员竞聘上岗的基本条件。对操作人员进行全员制度考试,选拔出优秀的人员,参加公司的安全技能大赛。车间利用公司、炼厂专业检查、值周检查的机会,在车间碰头会上将查出的问题利用视频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对监护人要及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指出监护中存在的问题,属于监护不力的,将处罚通知一并下发。在2014年大检修过程中,特地聘请安全监督中心的专家,来现场对安全技术人员、监护人员进行现场指导。针对装置大检修,安全监督中心在前期举办了培训班,重点对基层单位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以便基层技术人员能够尽快提高装置大修的监控能力。如期开展对承包商的培训,以便进一步强化承包商的自律。通过不断培训,在基层单位培养一批作风过硬、监督能力强的监管队伍。通过强化承包商的教育、培训,切实扭转承包商自身监管缺失的现状。只有多管齐下,协调作战,提高监控质量,过程监控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4 落实属地责任,努力降低施工风险

针对施工作业的风险,不断强化属地人员监护职责。第一,对车间的属地进行详细划分,最终落实到每一个操作岗位,属地主管( 岗位操作人员)实行交接班制度; 第二,在各装置的属地划分图上,详细列出各装置的施工内容,作业风险等级,属地主管一上班,必须将属地主管的牌子悬挂在属地分布图相应位置上,属地分布图旁边一块版面是公告栏,这样就确保了属地主管对属地作业的知情权; 第三,对于属地存在的风险,属地主管是最清楚的人。哪里容易出现危险物质泄漏,哪里何时进行脱油、脱水工作。在施工中,需要哪些安全注意事项,属地人员都会详细告知施工作业人员,并随时检查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 对于进入属地的外来人员进行过问,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禁止进入属地。除正常巡检外,属地主管不定期对各种作业进行监护,发现违章违纪行为,及时制止; 第四,凡车间、分厂、公司在各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好的做法,都要部分或全部兑现到属地主管的身上,做到责权利很好的结合,达到降低施工风险的目的。由于激励措施到位,车间的各类施工都能得到属地主管的监控。对于相关主管部门,进一步强化直线责任,避免出现死区、盲区。从监督职责来说,安全监督中心应将监督的重心放在直线责任的监管上,通过监督直线责任,进一步促使相关专业处室加强专业监管。这样,分级监管,更有利于监管效率的提高。

5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施工的安全程度。我公司推行保运维护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对一个或几个车间,实行定人员的维护保运制度。这些维护保运人员长期负责装置的维护保运工作,对装置存在的危险源一清二楚,对于相应防护措施胸有成竹。保运人员如果发现现场风险消减措施不落实,或对施工现场环境不满可以拒绝作业。车间领导定期回访保运负责人,对于车间施工环境进行反馈。这把双刃剑促使技术人员在交底时,要全面考虑检维修作业环境,诸如能量隔离、上锁挂签、工艺处理等,都得慎之又慎。另外,公司大密度的监督检查,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这部分人员相对固定,各项措施也易收到成效。对于装置检修,承包商目前基本处于被动检查中,未能真正从内部完善监督机制。因此有必要成立“四位一体”监督小组,由基层单位、承包商、主管部门、工程(机动)部门进行联合监督检查。这样对查出的问题,有利于及时得以整改。另一方面,让承包商尽快建立起真正的监督机制,最终形成一种合力,确保施工的安全。

风险分级 篇8

1 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的建立

石油井下作业涉及修井、作业、压裂三大作业板块, 井下作业风险大, 井喷事故时有发生。建立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 可以起到预防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的作用。目前, 对于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的预警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单一指标法, 另一种方法是风险定义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都无法有效防范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具体说来, 在单一指标法方面, 运用单一指标法进行石油井下作业风险预警, 是依照地层压力系数指标定义风险高低, 比较简单, 便于实施。但由于整个系统的复杂性、统一性和多因素性, 运用单一的指标法进行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 会导致高估或低估事故风险, 因此缺乏准确性。在风险定义法方面, 就风险定义法的定义而言, 风险定义法是指利用事故发生频率和事故严重程度的乘积来判断风险的大小。和单一指标法相比, 风险定义法综合考虑了整个系统的复杂性, 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由于井喷事故的频率和严重度没有赋予严格的定量分级, 在进行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判断的时候, 主观的评估下会产生误差;二是在风险评估等级标准方面, 对井喷风险的最终结果也没有一个公认的风险评估等级标准。

建立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可以弥补原有分级方法的不足。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具有13个指标, 避免了由于指标因素单一而影响分级结果的准确性;其次, 对每个指标都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使评价有据可依、有理可循, 是现场得以应用的有利保障;再次, 风险预警等级标准的确定使最终的结果避免了主观臆断。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的建立, 从风险概念出发, 考虑实用性和经济性得到13个评估指标, 包括事故频率指标7个, 事故严重度指标4个, 另外, 为了考察企业的控制风险能力以及减少事故损失的能力, 单独考虑了监测与控制措施, 具体指标见表1。

2 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的应用

井喷的发生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 将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应用在石油井下作业中, 可以使井喷事故防患于未然, 对于减少石油井下作业井喷事故的发生和提高石油井下作业的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 应结合企业实际, 根据风险原理, 预先得到风险等级, 实现预警、预控的目的。在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的应用中, 不仅包括了井喷的固有风险, 还考虑了监测与控制措施。根据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 对于高风险井企业就要进行高投入, 对于低风险井企业可以适当地进行低投入。石油企业面对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针对高风险因素, 应及时进行整改, 加强安全措施。不难看出, 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预警分级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操作性较强, 不同风险等级的开采井应实施不同的安全措施, 通过对石油井下作业井喷风险的预警, 以确保石油井下作业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钟仕林, 张鹏.油气管道风险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山西建筑.2008, (36)

[2]段志雁, 安亚娜.油田开采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科技和产业.2011, (07)

[3]赵婧余.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钻井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 (02)

[4]宋本岭, 夏从亚, 王振平.钻井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模型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07, (03)

[5]赵东, 王震, 赵林, 刘明明.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风险分级与排序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01)

风险分级 篇9

关于软件安全性,首先应该区分软件安全性和系统安全性的差别。文献[1]认为安全性是一个系统级的问题,就软件本身而言,软件并不直接做任何危险的事。然而,把软件放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软件有可能对系统产生不可预测和不安全的影响。软件安全性表示软件的运行而不使系统出现事故的能力。而IEEE标准认为软件安全性是指避免软件到达危险状态的能力[2];系统安全性指避免系统到达危险状态的能力。软件安全性仅仅与软件内部的失效有关,与硬件、人为操作等因素无关。而系统安全性受软件安全性影响。上述软件安全性的定义并没有反映出人们对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的态度。文献[10]认为安全性是一个不只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还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主观的并且随着时间和环境而变化。所以本文所采用的软件安全性定义认为它是软件运行而不至于使系统产生不可接受风险的能力。

鉴于软件安全性的重要性,各国对此进行大量的研究。美国各个安全关键领域制定了如下标准:MIT-STD-882B,NASA-STD-8719.13A,NASA-STD-8719.13B,NHB 5300.4(1.D.1)等;我国在80年代后期也相继研究和制定了软件安全性技术的国家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如GJB/Z120-97,GJB/Z120-2004,GJB900-90等),但这些标准主要集中在安全性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等方面,对软件安全性的评估涉及不多。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软件安全性评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风险的安全性评估;另一类是基于可靠性模型的安全性评估。基于风险的安全性评估是根据领域专家的经验,对软件的失效率和严重度进行主观判断,这就需要有充足的历史数据供专家参考,才能使之做出正确的评价。而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由于历史数据有限,这种方法就显示出局限性。基于可靠性模型的安全性评估对失效数据统一处理,并不把失效数据按失效严重度分类后处理,把安全性和可靠性混在一起,缺乏对失效严重度的关注和量化,不能很好地表征软件安全性。

对于软件安全性的评估,需要同时考虑失效率和失效严重度这2个因素,而且应该构建模型尽量客观地对其进行量化。本文提出的方法首先对失效数据按严重度分级。对于分级之后会出现某一级别失效数据极少而难以运用可靠性模型的情况,通过在总失效率和各级别失效率之间构建关系,可以比较精确地求得该级别的失效率。同时采用失效强度(残留失效检测率)和严重度来表征软件的风险,最后用实例来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1 相关研究

风险评估法作为最早的软件安全性评估方法,用风险作为评估安全性的一个指标。风险由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发生的严重度综合决定。

其中,ε(hazard)表示事故所造成后果的度量(如死亡的人数、经济损失等),Pr(hazard)表示事故发生的概率[1]。失效率、失效严重度的值用自然语言表示,它们通过安全风险矩阵映射到风险,所以风险的值也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的。因此,该类方法基本上也属于定性评估方法,而且评估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文献[3]给失效率和失效严重度赋于一定的权值,达到了定量评估安全性的效果,但是仍然没有改变评估不够客观的缺点。

考虑到用精确完整的数学模型去处理主观评价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于是,一些学者引入模糊数学方法来对软件安全性进行评估[5,6,7]。首先根据不同领域的风险矩阵建立模糊规则库,用梯形模糊数标识领域专家对失效发生可能性和严重度的主观评价,然后根据模糊规则库将其映射到模糊风险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合理地、客观地量化风险,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对失效率和严重度评价的主观性。

文献[8]把软件失效细分为安全失效和非安全失效两种状态。该方法假设失效率λ为常量,根据软件测试的客观数据,运用可靠性模型求得λ和平均失效时间MTTF,然后用Markov模型求得软件从正常状态到安全失效状态的转移概率C,进而得到平均非安全失效时间MTTUF=MTTF/(1-C)。文献[9]认为文献[8]的方法得出的结果过于乐观,用可靠性模型求出失效率的上限λmax和MTTFmin,最后通过Markov模型求出MT-TUFmin。用MTTUF评估安全性的缺点是只估计下一次非安全失效发生的时间,而不管该失效造成的结果有多严重。

考虑到任何方法都不能保证软件是绝对安全的,所以软件安全性的目的是减少非安全失效使之到达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文献[10]提出Schneidewind模型,该模型用软件残留的失效数和到下一次失效产生的时间来表征风险。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没有很好地区分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差异。

2 残留风险分级评估法

2.1 符号意义

ns已知失效总数;

mi已知第i级严重度的失效数;

N失效总数的估计值;

Mi第i级严重度的失效数的估计值;

λ总失效率;

λi第i级严重度的失效率;

Z(i)第i级失效严重度的失效强度。在第i级失效严重度中,给定软件失效发生于t时刻的条件下,软件在t时刻之后单位时间内失效的概率;

Risk软件的残留风险。

2.2 各级失效率的计算

对软件安全性而言,需要对软件失效按严重度划分。软件失效可以分为安全失效状态和非安全失效状态[8]。但是这样的划分只能告诉我们软件是否发生了非安全失效,而不能精确地表明软件在非安全失效状态下到底发生了多严重的失效。所以要求更细致的划分失效严重程度。

假设失效数据集按严重度划分为n级,即软件失效后有n个状态(如图1所示),其中级别1严重度最高。

根据总失效数等于各级失效数之和的原理,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分级之后会出现失效严重度高的级别数据比较少,以至于不能用可靠性模型评估该级别的失效率。假设级别1数据极少,其余级别数据充足。那么首先对整个失效数据集和失效数据充足的级别运用可靠性模型,求得λi(i=2,3,…,n)和Mi(=2,3,…,n)。进而可以求得M1。

把式(2)代入式(1)中,得到:

通过公式(3)可以求得只拥有微量数据级别的失效率。

2.3 各级残留风险的计算

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用失效率和失效严重度表征风险。软件风险等于每一个失效产生风险的总和。但是要求得到每一个失效的失效率和严重度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本文用失效强度和严重度来表征软件的残留风险(即软件在t时刻失效,在t时刻之后软件剩余的风险)。

对各级的失效危害率计算如下:

各级别软件安全性残留风险的计算如下式:

其中S为Z(i)所在级别的失效严重度,是由领域专家根据经验对失效结果的评价。公式(5)的意义:第i级失效严重度下,软件在时刻t发生失效,在t时刻之后单位时间内的该级别剩余的风险。

2.4 总残留风险的计算

总残留风险等于各级残留风险之和:

如果所求的Risk小于给定的风险的话,那么软件是可以的接受的,否者继续测试,直到残留风险满足条件为止。

3 实例分析

图2中数据来自Johnson Space Center的一个地面系统中的安全关键软件的测试[9],总共测试时间是2656.9个小时,分为39个时间间隔。其中关键失效有4个,主要失效有84个,次要失效有157个。

对上述测试数据的分析发现,关键失效的数据极少,所以关键失效级别不适合用可靠性模型来计算其失效率。而对严重失效级别和次要失效级别分别运用GO模型得到λ2、M2、λ3、M3以及λ和N。把上述数据代入公式(3)求得关键失效率λ1。

根据已知数据可以求得关键失效的MTTF。图3表示新方法求得的关键失效的MTTF和基于Markov模型[8]求得值的比较。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新方法的预测结果明显优于原方法[8,9]。

图4表示各级别的失效强度Z(i),从图中发现,由于有一个明显不合理点的存在,致使该点附近曲线波动太大而掩盖了曲线的真实波动,不能明显地看出失效强度的真实走向。所以,为了看清曲线的趋势把该点去掉,从而得到图5(下同)。从图5可以看出,失效强度在早期有一些震荡但最后都趋于收敛。而且失效严重度大的级别,相应的失效强度就小,这也符合安全软件的设计目的。

失效严重度应由领域专家根据经验获得[13]。本文假设关键失效严重度为0.95,重要失效严重度0.65,次要失效严重度为0.4。用式(5)和式(6)求得Risk(如图6所示)。软件在经过了2000个小时的测试之后风险趋于收敛,风险值为0.03。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如果发现软件风险趋于收敛,并且该收敛值小于可以接受的风险的话,那么该软件就可以发布了。

从图5-图6可以看出,软件各级失效强度、风险经过早期的震荡最终都趋于收敛,所以该方法是合理的。但是,从图4看不出这种趋势,这是因为存在一个波动太大的点把这种趋势给掩盖了。经过分析发现,这个不合理点发生在同一时刻,即第871.6小时。在该时刻所对应的时间段内,关键失效和次要失效都为0,可能是这个原因致使曲线剧烈变化。另外,从图5和图6中发现,风险有负值存在,这是由GO模型产生的,该模型会估计出负的失效率和失效数。

总的来说,不管失效严重度的值如何变化,该方法求得的软件失效风险总是趋于收敛的。

通过对软件安全性的分析,可以大致预见哪些失效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那么,在相应模块的设计中采用较强的容错机制和安全核[12],使之少发生失效或者只发生安全失效。设计人员在越重要的软件模块(即失效严重度高的模块)投入的时间越多,设计越完善,其失效强度就越低。

4 结论

关于软件安全性评估,现有基于可靠性模型的方法对所有失效数据做统一处理,而不是对每一级失效严重度应用可靠性模型,使得构建出来的模型与可靠性模型区别不大。

本文结合风险评估的相关概念,把测试得到的失效数据按严重度分类,对数据充足的类别用可靠性模型估计失效率,再构建总失效率和各级失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了对微量数据难以用可靠性模型来估计软件安全性的问题。

但是,该方法对于失效严重度的量化还是要靠专家经验来主观评估,这会对风险的收敛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从图5可以看出,对于失效严重度大的级别,相应的失效强度就小。因此今后可以从失效强度入手,合理客观地量化失效严重度。

摘要:评估软件安全性常用的方法有风险评估和基于可靠性模型的评估。基于上述二种方法提出了残留风险分级评估方法。该方法用失效强度和失效严重度来刻画软件的风险,较好地解决了由于测试数据按失效严重度分类后数据少而难以应用可靠性模型的问题,并用实例说明了新方法的可行性。

风险分级 篇10

分级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 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类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基金产品分为两类份额,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收益分配。分级基金两类份额的净值与份额占比的乘积之和等于母基金的净值, 例如拆分成两类份额的母基金净值=A类份额净值×A份额占比+B类份额净值×B份额占比。如果母基金不进行拆分,其本身是一个普通的基金。

基金公司在发行分级基金的时候, 基金合同里面设置了“上折”和“下折” (投资者通常称“低折”)条款。即当某只分级基金净值上升至或超过某个高点时(一般规定是B类份额净值上升到2元),或下跌至或低于某个低点时(一般规定是B类份额净值下跌到0.25元),分级基金的母基金、A份额、B份额三类基金都按照净值进行“归1”操作。

证券市场上很多分级基金A类份额是折价交易的,折价率一般情况下在10%~20%之间,极端情况下折价率可以上升到25%以上。A类份额的折价正常情况下无法变现。但是,分级基金下折时,基金公司会把部分A类份额资产(A类净值超出B类净值的部分)转换成母基金,A类份额持有人然后将得到的分级基金母基金赎回变现,实现一些收益。因此分级基金A类份额低折相当于将A类份额的大部分折价变现,实质上提升了A类份额的市场价值,A类份额低折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套利投资机会。

二、分级基金A类份额低折套利流程

1.A类份额低折确定日(T-1日)。如分级基金B类份额某一日净值下跌到或低于0.25元,那么该分级基金就被确定要进行“低折”处理。无论该B类份额次日净值是否会返回到0.25元上方,该分级基金都要进行低折。

2.A类份额低折基准日(T日)。基金公司以分级基金该日的净值为基础,对分级基金的母基金、A份额、B份额进行低折。该日A类份额被停牌一个小时, 10:30恢复交易。

3.A类份额低折结算日(T+1日)。该日A类份额全天候停牌。该日晚间证券公司清算完成后,投资者可在证券账户里看到低折后得到的新A类份额和分级基金母基金份额。

4.A类份额低折变现日(T+2日)。该日A类份额被停牌一个小时,10:30恢复交易。A类份额低折套利投资人可在交易时间内卖出新A类份额,并赎回新增的分级基金母基金(赎回的资金一般是T+2到账)。

从以上流程可以看出,投资者可以在A类份额低折的确定日或基准日盘中买入A类份额,然后在变现日将低折得到的新A类份额卖出和新增的分级基金母基金赎回。整个套利过程需要2~3天时间。

三、分级基金A类份额分级A类基金低折套利案例

鹏华信息分级证券投资基金是鹏华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一只跟踪中证信息指数的分级基金,基金代码160626,该基金成立于2014年5月5日,2015年6月30日的基金规模为23.22亿元。根据基金合同,该分级基金可拆分成风险收益特征完全不同的两类份额:A类份额(基金代码150179) 和B类份额(基金代码150180),A、B份额约定配比比率是5:5。 鹏华信息分级A类份额约定年基准收益率为“同期银行人民币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3%”,因2015年初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75%,所以鹏华信息A类份额2015年度的约定年基准收益率是5.75%。

鹏华信息分级A类份额是一种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品种,鹏华信息A类份额的持有人2015年度不管母基金是赚钱还是赔钱,他都能而且只能获取5.75% 的年化收益率。与此相对应,鹏华信息B份额持有人以5.75%的利率向A类投资人借钱投资。如果证券行情好,扣除了A类份额利息之后的母基金剩余收益全部归B类投资者享有,所以B份额持有人可能获取很高的投资收益;如果证券行情不好,B份额持有人承担母基金的所有投资损失,此外依照合同依然要支付给A类份额利息,损失会非常惨重。由此可见,A类份额是低风险、低收益的基金份额;B类份额是高风险、高收益的基金份额。

2015年的证券牛市于6月12日见顶,随后股票指数反复持续下跌,8月25日鹏华信息B类份额净值缩水到0.148元,由此触发了鹏华信息分级的下折条款(8月25日是下折确定日)。投资者如果想参与信息A的低折套利,可以在8月25日和8月26日(下折基准日)日买入信息A。8月26日信息A收盘价格0.954元,当日A类份额净值1.016元,B类份额净值0.076元。该分级基金于8月27日进行下折结算。假设某投资者于8月26日收盘以0.954元买入10000份信息A (因该日信息A的净值为1.016元,所以投资者享有的信息A资产权益为10160元),那么8月27日下折后投资者能得到760份A类份额,同时得到9400份母基金。又假设投资者于8月31日(下折变现日)将手上的A类份额以同类产品市场价格0.900元卖出,并同时将母基金以面值1元的价格赎回(需缴纳0.5%的手续费), 投资者可回款10037元,与其投入款95400元相比,短短几天就获得5.20% 的投资收益。

四、分级基金A类份额低折套利风险

很多投资者认为,分级基金A类份额低折套利包赚不赔,甚至基金公司的客服也这么说。其实,这样的看法是是不对的,分级基金A类份额低折套利存在以下风险:

1. 并非所有A类份额都能低折获利。证券市场上大多数分级基金A类份额是折价交易的,但投资者要注意的是:市场上还有些A类基金是平价、甚至溢价交易的。有些将年基准收益率约定为“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5%(或+5%)的a类基金,几乎没有折价,甚至溢价。比如中航军A9月2日市价1.160元,高于其当日净值1.032元;煤炭A基9月2日市价1.144元,高于其当日净值1.001元。这类A基份额低折就没有什么收益可言。溢价的A类甚至会在低折时产生亏损。由于A类基金发行上市时净值都是1元,所以投资者做低折套利应选择折价的A类份额,折价越大越好。

2. 临近低折的基金大幅减仓导致不能下折。分级基金A类份额低折套利投资人在拿到分级母基金后一般会选择赎回母基金,巨额赎回会使分级基金规模快速缩水,这是基金公司不愿看到的场景。基金公司按照分级基金的管理规模收取管理费,分级基金规模越小,基金公司收的管理费就越少。因此,基金公司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基金临近低折时大幅减仓甚至清仓,以使B类净值维持在0.25元以上,从而暂时避开低折情形。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是申万电子分级基金,今年7月8日电子B净值就已缩减为0.2516元,基金公司为了防止基金低折后被巨额赎回,对分级基金进行了大幅减仓并且一直维持极低仓位。尽管此后上证指数又狂跌600多点,但因该基金接近空仓,B份额净值至今仍维持在0.25元上方,A类持有者由此迟迟享受不到低折带来的套利收益。因为投资者在低折确定日和低折基准日都能参与低折套利,因此建议投资者选择在低折基准日买入A类份额,以回避这一类风险。

3.基准日B类净值跌到0甚至负值。 A类投资者为了稳健的收益而参与低折套利,一般不会承受二级市场的风险。当分级基金低折确定时,B类份额净值已跌至0.25元或低于0.25元,此时B类份额杠杆非常高。低折基准日如果市场大幅下跌,理论上可能发生B类净值归0甚至为负值的可能性。比如,150143在2015年6月29日低折基准日曾发生盘中净值为0.012元的情况。极端情况下,B类净值会出现负值,那B类份额的负值部分就会转嫁给A类,由此A类投资者会出现一定的亏损。为了防范这类风险, 投资者可以在基准日盘中密切关注确定低折的分级基金净值波动情况,在确保其B类净值大于0的情况下参与低折A类套利。

4.基准日B类净值大幅反弹。B类基金净值跌至0.25元这一天为低折确定日。实际低折是按次日(即基准日)的净值低折,假如基准日股市爆涨,B类基金净值涨到0.4元以上,那投资者只有60% 甚至可能更少的A类能拿到低折收益, 这时如果再碰上结算日、变现日股市连续下挫,那么投资者拿到手的母基大幅减值,而手里持有的A类由于失去了短期低折的可能性也会暴跌。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低折套利可能会形成亏损。为了防范这类风险,投资者可以在基准日盘中密切关注确定低折的分级基金净值波动情况,如果B类份额净值高于0.40元,最好是放弃分级基金A类份额低折套利的机会。

5.低折结算日、变现日股市大幅下跌。由于低折结算日A类份额停牌、母基金暂停赎回,低折变现日虽然可赎回母基金,但是按照当日收盘净值赎回, 所以低折套利投资人要承担两天的市场波动风险。如果股市在这两天内大幅下跌,母基净值也会跟着下跌,低折套利收益会减少甚至产生亏损。如前例的信息分级,如果在低折后的2天,中证信息指数下跌幅度超5.20%,信息A的低折套利就以失败告终。为了防范这类风险,投资者可事先计算好低折套利的预期收益率,如果预期收益率比较高, 低折套利就有一定的安全垫,投资者方可参与低折套利。

6.低折变现日可能存在暂停赎回风险。分级A类基金低折套利的投资人比较多,他们大多数都会选择在低折变现日选择赎回母基金。如果碰上证券市场暴跌、流动性缺失的极端行情,基金公司就可能会被迫暂停赎回母基金,那么A类投资者就得承受更多天数的市场波动风险。今年7月8日是证券历史上非常危险的一天,当天证券市场暴跌, 整个市场有2780支股票,停牌的1316支,占47%,跌停的有917支,占33%, 一共有80%的股票没有流动性。由此当天有一家小基金公司宣布暂停赎回。如果A类投资者低折后分到的母基金遇上暂停赎回的话,其套利收益将大打折扣甚至产生亏损。为了防范这类风险, 建议投资者参与分级A类基金低折套利适当控制仓位,最高仓位不能超过50%。

总之,分级基金A类份额低折套利赢利胜率很高,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投资人不要轻易认为“A类份额低折套利是一种无风险投资行为”,应在预判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理性、谨慎地参与分级基金A类份额低折套利。

摘要:证券市场熊市时,分级基金A类份额低折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套利机会。尽管A类份额低折套利赢利胜率很高,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人不要轻易相信市场上通行的“A类份额低折套利是一种无风险投资行为”的看法,应预判和控制其中的风险,理性、谨慎地参与分级基金A类份额低折套利。

风险分级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 男35例, 女25例;年龄18~78 (平均43.4) 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上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较性。

1.2 手术风险评分

手术风险评分根据患者的手术大小 (甲、乙、丙、丁级) 和是否伴其他系统疾病及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等三方面来进行评分。具体的手术风险评分标准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医师开写医嘱进行一级、二级、三级或特级进行等级常规护理。而试验组经护士根据以上手术风险的评分表评分进行相应的等级护理, 其中当评分小于4分时实施三级护理, 评分在5~8分实施二级护理, 评分在9~12分实施一级护理, 评分大于12分实施特级护理, 必要时转入ICU进行监护治疗;并以护嘱的方式在级别护理的执行单上记录下来, 由床位护士依据患者的具体护理等级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在术后5d内根据“住院病人的基础护理质量考核评分表”让患者对其护理质量进行质量检查, 并在出院时根据“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表”让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手术风险评分后对患者进行术后分级护理, 其护理满意度得分为 (95±2.52) , 护理质量得分为 (96±2.45) , 明显比实施常规术后护理的对照组的满意度及质量得分要高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见表2。

3 讨论

随着公众对医疗的需求增高和服务水平的重视, 对医疗的服务特别是护理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此引发的医患矛盾和纠纷呈明显增加趋势。而风险因素却贯穿于患者就医中的各个环节, 即使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中也可能存在着风险因素。

分级护理是护理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 能明确临床护理人员的安排制度, 并合理安排科内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4]。对于现在的医疗机构环境来讲, 医疗的服务质量高低决定了医院的发展前景及其竞争力, 其中临床护理工作具有的独特性及专业性决定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在医院整体的服务满意度中具有重要的比重。因此, 在临床护理工作上实施分级护理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获得患者的好评, 并能提高其护理服务的质量, 保证了临床高护理服务质量。

对于外科手术后病人, 实行手术风险评分以确定其级别再进行护理, 能更好更准确地反映手术后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并且其评分方法简单易学, 能使护理更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及预见性, 能为医师及护士提供更有效、准确、直接的沟通标准, 能使护理资源利用率提高, 有助于实施优质护理的示范工程。在普外手术病人中, 根据其风险评分针对性地实施分级护理, 具有明显的护理疗效及取得患者极高的满意度, 能给病人提供更优质、安全及高效的针对性护理服务。

摘要:选取60例普外术后的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 其中试验组使用手术风险评分后进行分级护理, 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经手术风险评分后对患者进行术后分级护理的试验组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得分明显比对照组高。根据风险评分给普外科术后病人针对性地实施分级护理, 具有明显的护理疗效及取得患者极高的满意度, 能给病人提供更优质、安全及高效的针对性护理服务。

关键词:普外科,术后,手术风险评分,分级护理

参考文献

[1]那文艳, 杨红叶, 黎艳, 等.分级分度护理方法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7 (13) :1165-1167.

[2]梁启坤.落实分级护理制度泰勒斯胸外科危重患者基础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26) :112-113.

[3]侯岩芳, 刁振明.应用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对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1) :60-62.

上一篇:动因机制下一篇: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